关于假日经济的思考

关于假日经济的思考

一、有关假日经济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徐珑峻[1](2021)在《以错峰休假助推假日经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交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此衍生出的假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多数人的放假时间过于集中,以至于假日经济出现了滞需效应、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负面影响。通过对假日经济的特点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用好错峰休假的相关建议,以期使假日经济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也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假期。

周娜,马剪尧,文盛宇,谭乐乐[2](2021)在《假日经济型片区发展策略研究——以金洲新城为例》文中提出受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影响,人们对旅游、消费等假日经济行为有了更为强烈的欲望,因而造就了假日经济的持续刷新,人们对大城市周边的休闲、度假、购物等内需扩大,国内国际双循环模式将常态化发展,这就为假日经济型片区的供给侧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以宁乡市金洲新城南片区为例,分析其在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加速、湘江新区扩区研究等国家级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挖掘自身的特征,剖析深处的痛点,通过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次的研究与分析,提出"生态文明示范、空间格局开放、假日经济强化、综合交通构建、城乡一体融合"等五大策略,以期为其他假日经济型片区提供参考与借鉴。

周陈曦[3](2021)在《我国流通中现金(M0)的“假日效应”研究——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金支付已由各面额、全券别支付向零星、小面额支付集中,现金使用场景已由生产生活全场景向局部、个别场景集中,现金流通时间已由全年度各个时段向某些季节性、时期性等特殊时段集中。研究表明,不少居民都选择在假日期间开展旅游、购物等活动,居民的假期经济活动与现金流通特征存在高度的时空重合,流通中现金(M0)的"假日效应"显着。

魏翔,吴新芳,华钢[4](2019)在《带薪休假能促进国内旅游消费吗?——基于“中国国民旅游休闲调查”的检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带薪休假制度日益成为社会、经济、民生领域的热点话题。中国于2008年便确立了带薪休假制度,10年过去,该制度却始终未得到全面落实。从假日经济的角度审视,带薪休假是否能够促进旅游消费,具有经济效应,这是研究中国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的重要议题,需要细致的定量测算支持。文章建立"假日-消费模型",利用原国家旅游局的多省市调查数据,分析带薪休假对国内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带薪休假对国内旅游消费及其子类消费具有显着的积极效应,带薪休假每增加10%,个体的旅游消费将有望增加1.69%,带薪休假的消费潜力有待挖掘。对此,文章提出,坚持推进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具有真实的经济社会效应。并且,可以通过优化假日结构来加速带薪休假的落实,如鼓励个人和企业将带薪休假和周休日结合,形成富有效率的"机动黄金周",或将带薪休假与公共假日相结合,充分发挥假日经济效应。

刘立军[5](2019)在《中国冰雪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冰雪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是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在中国的冬季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提出如何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展开冰雪体育旅游深入研究。目前中国的滑雪人口只占比1%,滑雪运动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冰上项目的参与度也是发展缓慢。如何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的宏伟目标,唯有准确阐释冰雪体育旅游的理论内涵,揭示冰雪体育旅游消费动因和消费特征,合理规划开发冰雪旅游项目才能成功兑现。研究对于丰富冰雪体育旅游理论,推动冰雪体育旅游建设,丰富冰雪体育旅游产品都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研究借鉴可持续发展理论、闲暇时间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以北京、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调查对象,针对资源开发、管理等现状设计了“冰雪体育旅游消费者”“关于冰雪体育旅游产品需求”两份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冰雪体育旅游相关文件、管理策略,阐释了冰雪体育旅游内涵、价值、特征,实证研究了黑龙江、北京典型案例,提出了冰雪体育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认为:(1)分析冰雪体育旅游相关理论基础,并阐明冰雪体育旅游内涵属性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闲暇时间理论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界定旅游、体育旅游和冰雪体育旅游概念,进一步阐述冰雪体育旅游的内涵属性,包括其价值、功能和特征,为后续更加深入地研究奠定基础。(2)剖析我国冰雪体育旅游的消费动因,为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借鉴和参考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与出台为该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此外,伴随着我国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相关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基于微观层面来分析,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个人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闲暇时间也逐步增加,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获得畅爽体验、获得社会认同则成为了旅游者的心理动因。(3)中国居民不同消费群体表现特征显着调查分析得出:不同性别人群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不管过去有无参加过冰雪体育旅游消费,对该产品未来的期望消费水平男性普遍高于女性,多数集中在100元以下消费;年龄高低与冰雪体育旅游消费水平之间表现为正相关性,各年龄段都有10%的人群未来愿意为冰雪体育旅游产品支付超过200元的消费;各种职业群体中20-30岁年轻群体占据半数,大多数人群对未来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集中在100元以下;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过去参加过冰雪体育旅游的高水平消费的人群比重不断增加,而低消费人去则在逐渐减少;与过去的消费需求相比,各不同职业人群未来的消费需求出现了显着下降;城镇与市区居民有着相对较高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水平;家庭收入水平对冰雪体育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正相关的,不同收入的群体未来的期望消费水平都低于100元。(4)在时间和空间维度梳理冰雪体育旅游发展脉络,以黑龙江省和北京市滑雪旅游为实证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发现目前中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如下问题:冰雪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够,旅游产品单一;冰雪体育旅游复合型人才稀缺;资金不足导致硬件设施较差,产品宣传促销力度不够。(5)针对我国冰雪体育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导向、运行机制、保障措施、营销策略和资源评价的发展策略实现冰雪体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必须做到科学管理,管理的水平会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产生直接影响,科学管理缺位意味着无法实现高效的产品开发,也表示无法规范旅游市场的发展,资源配置的效率无法保障,政策导向不仅能使旅游企业有效地利用旅游资源,推进冰雪旅游产品运行机制,并通过制定相关保障措施规范市场行为,使企业灵活运用营销策略,政策导向、运行机制、保障措施、营销策略和资源评价五个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冰雪体育旅游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杨海林,胡茂林[6](2009)在《节假日调整的经济学思考》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法定节假日自2008年起调整为两个"大长假"和五个"小长假",引发了消费者观念、商家营销模式、市场结构、假日旅游模式等各方面深层次的变迁。

徐维军,胡茂林[7](2008)在《对假日经济的负面性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人们在崇尚假日经济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它的负面性影响。假日经济能够使正常的市场运行机制发生扭曲,如假日经济所产生的滞需效应、紊乱效应、间歇效应、非HSE/SD效应、腐败效应及懒惰效应等。所以对假日经济的兴起不应盲目乐观,有必要从经济学的视角探讨假日经济的一些负面性效应。

杨莉莉[8](2008)在《浅谈如何看待中国式的假日经济》文中研究指明假日经济现象越来越被众多人所关注,但由于所站立场和思考的角度各异,对"假日经济"也众说纷纭。本文仅从我国假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对假日经济的利弊进行权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以使"假日经济"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消费者效用。

李斌[9](2008)在《假日经济自由谈》文中指出假日经济如今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从1999年假日经济浮出水面到今日初见规模,在这里以一个假日经济产生初期的参与者和目击人的身份,我想从多角度来分析和预测一下假日经济的发展态势,浅知拙见仅供业界人士参评。

冯福[10](2008)在《“黄金周”的消费效应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金周”假日经济指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随着带薪假期的增加,导致人们假日集中消费的一种经济现象。在我国假日经济是调整节假日政策以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许多人把由我国1999年10月延长公共假期所引发的、以城镇居民自发外出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集中消费现象称为假日经济。假日经济是在我国市场需求不足,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包括历史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1999年“十一”期间我国开始实行长假制度,“黄金周”假日期间,旅游、食品、娱乐等行业出现“即期繁荣”,由此产生了“假日经济”一说。然而,长假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假日是否经济,值得怀疑。而目前、我国对假日经济的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关于假日经济对中国经济总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到底有多大,学者们的分歧很明显。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利用详实数据来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模型对“黄金周”假日经济进行计量检验,得出结论以验证“黄金周”长假制度的实际作用。本文主要研究“黄金周”长假制度对我国社会消费品总量的实际影响,既包括短期对社会消费的影响,也包括对社会消费的长期影响。此外还研究了“黄金周”对就业和产业结构的影响。通过研究“黄金周”假日经济对社会消费的影响,发现假日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使“黄金周”假日经济这一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以更好地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是对“黄金周”消费效应的实证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是在数据实证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与计量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研究论证的科学性。首先、对“假日经济”的现状通过数据分类进行描述,归纳出实行“黄金周”长假制度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各个方面的变化情况。然后,定性分析我国社会消费品的月度变化情况,分析假日经济对当月消费的拉动作用。接下来的实证分析则偏重于运用各种数量分析方法与计量模型对“黄金周”长假制度对年度消费的拉动作用进行计量检验。最后,在计量检验的基础上验证假日经济的作用并得出结论和建议。本文按照以下逻辑思路展开分析。首先对“黄金周”假日经济带来的社会消费各个行业的变动情况通过数据进行描述;然后实证分析“假日经济”的月度效应,研究在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促进作用;最后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年度效应研究,计量分析“假日经济”对我们全年经济的拉动作用实际有多大;通过分析发现“假日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因此,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提出问题。从黄金周的基本事实入手,结合最近围绕我国节假日调整的全民大讨论,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篇论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第二章数据论证我国实行“黄金周”长假制度来每年社会消费各个方面的变化情况。着重用数据来阐述“黄金周”假日消费对各个行业的经济影响,包括对旅游和交通业,零售和宾馆业,餐饮和娱乐业的影响。通过利用历年这些行业的数据来分析了“黄金周”的几个主要消费形式(旅游、购物、餐饮、交通)的变化情况,反映了“黄金周”对社会消费的带动作用。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通过月度总效应分析和月度分产业效应分析这两种不同的分析途径,来研究假日经济的月度效应,考察“黄金周”长假制度对所在月份的社会消费品消费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并数据分析这种促进作用有多大。在月度总效应分析中,我们分别分析了“五一”长假效应和“十一”长假效应。在月度分产业效应研究中,我们选取了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批发零售贸易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两个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绝大部分的指标,通过分别分析这两个指标的变动情况来考察社会消费品的月度变化情况。第四章则是研究假日经济的年度效应,利用1992年到2006年共60组数据,运用计量模型来验证“黄金周”假日经济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拉动作用。通过检验,本文发现“五一”、“十一”这两个黄金周对全年的社会消费品总额并没有显着的影响。然后,本文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解释。通过黄金周所在月份社会消费品增量分析和黄金周旅游收入年增量占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增量的比重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虽然“黄金周”为人们创造了集中休息度假的机会,并在客观上对我国的旅游业、餐饮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短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种拉动作用只是长期总消费(本文采用一年)向短期的一种集中转移,并没有很好的提高长期总消费量(本文采用一年)。第五章是通过研究城乡之间不同的结构效应,来分析“黄金周”假日经济对我国城、乡这两类不同的消费市场是否都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对城乡的结构分析,本文发现:“黄金周”长假制度更多的是改变了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激发了城镇居民在“五一”、“十一”这两大长假进行消费。而对于我国农村居民来说,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基于对上述内容的研究,第六章得出结论:通过研究,笔者认为,“黄金周”长假制度的作用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居民的消费习惯,将多月份的消费集中到“五一”、“十一”黄金周来消费,促进了黄金周所在月份的社会消费。但从长期来看,对全年社会消费品的消费,拉动作用不明显。另外,“黄金周”长假制度更多的是改变了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而对于我国农村居民来说,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并相应地提出了对假日经济的几点相应建议:调整休假制度,缓解长假集中而造成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将假日消费推广到农村市场,发展特色农村度假,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推出更多更新的假日消费方式,丰富假日消费市场,使人们能有更多选择。

二、有关假日经济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关假日经济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以错峰休假助推假日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假日经济的效用
    (一)带动就业
    (二)带动行业升级发展
    (三)带动资金循环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滞需效应
    (二)资源浪费
    (三)人潮汹涌
三、问题分析
四、存在的困难
    (一)文化方面
    (二)落实方面
五、相关建议
    (一)政策保障
    (二)提升周末休假效果
    (三)统一协调,合理错峰
    (四)创造更多放假机会

(2)假日经济型片区发展策略研究——以金洲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研究缘起
    1.1 交通条件提升,区位价值凸显
    1.2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生空间有机更新
    1.3 重大项目落地,统筹协调周边发展
2 片区特征
    2.1 特征一:宁乡主副两城的连接带
    2.2 特征二:长宁交通走廊的先导区
    2.3 特征三:密集城区共享的后花园
    2.4 特征四:国资统筹运营的宝藏地
3 痛点分析
    3.1 痛点一:片区划分交叉,诉求多元
    3.2 痛点二:性质定位模糊,方向不明确
    3.3 痛点三:片区价值不显,潜力尚待挖掘
    3.4 痛点四:空间约束趋紧,建设用地有限
4 策略与建议
    4.1 生态文明示范
        4.1.1 生态保护——自然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有机共生
        4.1.2 生态修复——弹性、可持续的生态发展模式
        4.1.3 生态补偿——维护开发建设中的环境正义
    4.2 空间格局开放
        4.2.1 湘江新区——开拓宁乡东进的广阔腹地
        4.2.2 宁乡城区——区域协同、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
        4.2.3 金洲城南——“两核两轴,一带五区”的空间结构
    4.3 假日经济强化
        4.3.1 假日经济的必要性
        4.3.2 假日经济的基础
        4.3.2 假日经济的构建
    4.4 综合交通构建
        4.4.1 加强对外联系:快速通道,搭建枢纽协同一体的开放交通系统
        4.4.2 梳理内部交通:实现各功能片区的便捷联系
        4.4.3 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平台,开拓大区域消费市场
    4.5 城乡一体融合
        4.5.1 以土地为核,推动城乡要素流动
        4.5.2 以产业为魂,激活城乡发展内生动能
        4.5.3 以生态为基,构建城乡和谐人居环境
        4.5.4 以民生为本,促进城乡服务设施共享
5 结语

(3)我国流通中现金(M0)的“假日效应”研究——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流通中现金(M0)波动的“假日效应”的抵近观测
四、流通中现金(M0)“假日效应”的微观表现
五、流通中现金(M0)“假日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检验与协整检验
        1. 描述性统计
        2. 平稳性检验
    (二)TVP-VAR建模分析
    (三)TVP-VAR建模结果分析
        1. 流通中现金(M0)对于节假日相关因素的影响
        2. 节假日因素对于流通中现金(M0)的影响
六、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4)带薪休假能促进国内旅游消费吗?——基于“中国国民旅游休闲调查”的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带薪休假的起源和定义
    1.2 带薪休假的社会经济作用
    1.3 带薪休假对旅游消费的作用
2 理论模型
3 实证检验
    3.1 数据和样本
    3.2 变量选取
    3.3 计量策略
    3.4 回归结果
    3.5 稳健性检验
4 讨论和结论
5 建议

(5)中国冰雪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冰雪体育旅游内涵属性研究
        1.3.2 冰雪体育旅游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1.3.3 冰雪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1.3.4 冰雪体育旅游案例研究
        1.3.5 冰雪体育旅游中外比较研究
        1.3.6 冰雪体育旅游市场营销研究
        1.3.7 国内外研究比较述评
    1.4 研究对象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框架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思路和框架
        1.5.2 研究主要内容
2 冰雪体育旅游理论基础及内涵阐释
    2.1 冰雪体育旅游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闲暇时间理论
        2.1.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 冰雪体育旅游内涵阐释
        2.2.1 核心概念的梳理及界定
        2.2.2 冰雪体育旅游的价值
        2.2.3 冰雪体育旅游的功能
        2.2.4 冰雪体育旅游的特征
    2.3 本章小结
3 冰雪体育旅游的消费动因及特征
    3.1 冰雪体育旅游的外部消费动因
        3.1.1 宏观经济因素
        3.1.2 社会因素
        3.1.3 产业政策因素
        3.1.4 交通、技术因素
    3.2 冰雪体育旅游的内部消费动因
        3.2.1 个人收入
        3.2.2 心理因素
    3.3 冰雪体育旅游消费特征
        3.3.1 性别特征
        3.3.2 年龄特征
        3.3.3 文化特征
        3.3.4 职业特征
        3.3.5 居住地特征
        3.3.6 经济特征
    3.4 不同人群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
        3.4.1 不同性别人群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
        3.4.2 不同年龄人群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
        3.4.3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
        3.4.4 不同职业人群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
        3.4.5 不同居住地人群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
        3.4.6 不同家庭收入人群的冰雪体育旅游消费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冰雪体育旅游实证分析研究
    4.1 冰雪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4.1.1 冰雪体育旅游发展历程
        4.1.2 中国冰雪体育旅游现状
        4.1.3 发展特点
        4.1.4 冰雪体育旅游的开发模式
        4.1.5 中国冰雪赛事资源开发状况
    4.2 黑龙江省滑雪旅游状况
        4.2.1 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产业资源状况
        4.2.2 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产业分布现状及特点
        4.2.3 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产业布局分析
    4.3 北京市滑雪旅游状况
        4.3.1 北京市滑雪旅游资源的开发
        4.3.2 北京市滑雪旅游消费者情况分析
        4.3.3 北京市滑雪旅游的发展环境分析
    4.4 本章小结
        4.4.1 冰雪体育旅游产品单一
        4.4.2 冰雪体育旅游复合型人才稀缺
        4.4.3 硬件设施不足,产品宣传促销力度不够
5 我国冰雪体育旅游发展策略
    5.1 冰雪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
        5.1.1 政府政策
        5.1.2 消费政策
        5.1.3 资金政策
    5.2 冰雪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5.2.1 地理选择机制
        5.2.2 法制保护机制
        5.2.3 环境保护机制
        5.2.4 顾客针对机制
        5.2.5 策划宣传机制
    5.3 冰雪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5.3.1 法律保障
        5.3.2 人才保障
        5.3.3 科技保障
        5.3.4 规划保障
        5.3.5 管理保障
    5.4 冰雪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策略
        5.4.1 冰雪体育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现象
        5.4.2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
        5.4.3 生命周期各阶段冰雪体育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
    5.5 冰雪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评价
        5.5.1 评价目的
        5.5.2 评价的内容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2 冰雪体育体育旅游消费者调查问卷
附录3 关于冰雪体育旅游产品需求的调查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6)节假日调整的经济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我国节假日制度的调整变迁
二、 节假日调整对假日经济的深层次影响
    1.对消费者观念的影响。
    2.对经营者营销模式的影响。
    3.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4.对假日旅游经济消费模式的影响。
三、 新假日经济的经济学思考

(7)对假日经济的负面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假日经济的经济学含义
二、假日经济的负面效应分析
    (一) 假日经济的“滞需效应”
    (二) 假日经济的“紊乱效应”
    (三) 假日经济的“间歇效应”
    (四) 假日经济的“非HSE/SD效应”
    (五) 假日经济的“懒惰效应”
    (六) 假日经济的“腐败效应”
    (七) 假日经济的“假日综合症效应”
三、假日经济的深层次思考

(8)浅谈如何看待中国式的假日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假日经济产生的背景及其演变
二、我国假日经济发展出现的利弊权衡
    1、“黄金周”有力地拉动了内需, 刺激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2、假日旅游产业化水平不高, 服务质量欠缺。
    3、“假日消费”没有带来消费总量的增加。
三、对我国假日经济发展趋势的思考
    1、更新观念, 拓展假日经济的内涵。
    2、将集中消费逐渐发展为均衡消费。
    3、改善假日供给的中短期行为, 丰富供给内容。
    4、深入研究人们假日需求与假日消费心理, 细分假日市场。
    5、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助推假日经济持续发展。
    6、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 合理落实休假制度。
四、结论

(10)“黄金周”的消费效应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基本背景事实和存在问题
        1.1.1 基本背景事实
        1.1.2 “黄金周”存在的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效应研究
        1.2.2 原因研究
        1.2.3 对策研究
        1.2.4 对研究文献的简要评价
    1.3 本文研究的问题、方法和结构
        1.3.1 本文研究的问题及其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结构
2. “黄金周”的消费总效应
    2.1 “黄金周”对旅游和交通业的影响
        2.1.1 “黄金周”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2.1.2 “黄金周”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
    2.2 “黄金周”对零售和酒店业的影响
        2.2.1 假日经济带动零售业的发展
        2.2.2 “黄金周”带动了酒店业的发展
    2.3 黄金周对餐饮和娱乐业的影响
        2.3.1 假日经济带动餐饮业的发展
        2.3.2 假日经济带动休闲娱乐业的发展
    2.4 黄金周对就业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2.4.1 黄金周扩大了就业
        2.4.2 黄金周的产业结构效应
    2.5 小结
3. “黄金周”的月度消费效应
    3.1 黄金周的月度总效应
        3.1.1 观察指标和数据选择
        3.1.2 月度效应的总体状况
        3.1.3 月度效应的“黄金周”分解
    3.2 月度分产业效应
        3.2.1 餐饮业效应分析
        3.2.2 批发零售业分析
    3.3 小结
4. “黄金周”的年度消费效应
    4.1 分析变量和数据的选取
    4.2 模型构建与模型分析
    4.3 对实证结论的解释
        4.3.1 “黄金周”对消费的拉动效应并不大
        4.3.2 “黄金周”对消费的边际贡献在递减
    4.4 小结
5. “黄金周”消费的城乡结构效应
    5.1 观察数据的选取
    5.2 城镇的“黄金周”消费效应
    5.3 农村的“黄金周”消费效应
    5.4 小结
6.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有关假日经济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以错峰休假助推假日经济发展[J]. 徐珑峻. 经济研究导刊, 2021(31)
  • [2]假日经济型片区发展策略研究——以金洲新城为例[A]. 周娜,马剪尧,文盛宇,谭乐乐.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 2021
  • [3]我国流通中现金(M0)的“假日效应”研究——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 周陈曦. 凯里学院学报, 2021(02)
  • [4]带薪休假能促进国内旅游消费吗?——基于“中国国民旅游休闲调查”的检验[J]. 魏翔,吴新芳,华钢. 旅游学刊, 2019(06)
  • [5]中国冰雪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刘立军. 苏州大学, 2019(07)
  • [6]节假日调整的经济学思考[J]. 杨海林,胡茂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 [7]对假日经济的负面性思考[J]. 徐维军,胡茂林. 商业研究, 2008(09)
  • [8]浅谈如何看待中国式的假日经济[J]. 杨莉莉.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2008(S1)
  • [9]假日经济自由谈[J]. 李斌. 科技资讯, 2008(04)
  • [10]“黄金周”的消费效应的实证研究[D]. 冯福. 西南财经大学, 2008(03)

标签:;  ;  ;  ;  ;  

关于假日经济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