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与城市革命

教育经济与城市革命

一、教育经济与城市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刘兆丰[1](2021)在《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闫铭[2](2021)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城市空间治理研究》文中提出

周芳[3](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村落体育表演是在独特村落地缘空间下产生,以身体动作、身体运动和身体表演为主要展现形式的民间体育活动,是中国式村落风土人情、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生活情趣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本论文运用逻辑分析、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对村落体育表演实践案例进行充分挖掘、整理基础上,深入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村落体育表演的实践价值、生存困境和发展路径,为完善村落体育表演理论,指导村落体育表演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和美好生活实现,加快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村落体育表演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载体,也是宗教仪式人神对话的媒介和节庆活动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村落体育表演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具有健身健体、教育教化、娱乐健心、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价值;表现出表演动作模仿性、表演特色差异性和表演形式朴素性等三大特征;并按参与人员数量分为竞技对抗类、休闲娱乐类和信仰图腾类表演;按表演人数分为单人类、双人类和群体类表演;按照项目来源分为生产生活类、宗教祭祀类和军事训练类表演。2.村落体育表演呈现出表演目的由悦神祈禳转向娱人娱心、表演地点由朴素空间转向专业舞台、表演性质由全民表演转向专业表演、表演结构由完整呈现转向多元展示、表演功能由自娱自乐转向他者娱乐等变化指征,充分彰显了村落体育表演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价值。村落体育表演与乡村振兴具有互融互通关系,村落体育表演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和行动支持,以集体行动和个体行动两种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实践;乡村振兴在村落体育表演中的现象表达主要体现在促进村落产业振兴、提升村落社会治理和加速村落文化共同体构建等层面。3.依据助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主体差异,将村落体育表演分为精英引领型、政府推动型和自组织型。(1)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依靠村落精英的积极引领,袁窦村遵循“古村旅游+秧歌表演”的发展思路,将秧歌古村打造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带动袁窦村由省级贫困村发展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袁窦村鼓子秧歌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经营用地难以扩大;演员年龄老化,人才断档,高层次发展受制约等困境。(2)尚寨竹马表演依靠各级政府推动,尚寨村遵循“文化景观旅游+竹马表演”的发展思路,依托遗址文物、竹马文化残存复现,重构形成省级非遗民俗村,并带动了村落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尚寨竹马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少,村民功利性较强;文化自觉性弱,权益集中化严重,日常化发展受阻等困境。(3)大梭庄舞龙表演依靠村落自组织、借助村民文化惯习、自觉意识和项目魅力,大梭庄舞龙表演实现了自我传承、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但项目带动产业振兴和文化反哺作用尚需提高。大梭庄舞龙表演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申报非遗评选意识弱;地方政府参与度不高,政策及经费支.持不足;管理组织不稳定;与教育、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等困境。4.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寻求政府支持,对接社会需求,稳定精英团体,优化村落体育表演的品牌化、特色化和创新化发展。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引导村落精英积极作为,合理开发村落体育表演文化;鼓励村落力量参与,借力村落旅游发展村落体育表演;拓展衍生产业,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等优化路径。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加强自组织建设,提高村落体育表演核心竞争力;动员全员参与,筑牢村落体育表演的群众基础;获取政府帮助,提升村落体育表演的影响力等优化路径。研究提出了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类型,探讨了深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村落体育表演的理念认同、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部门协同、明晰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责任分担等机制,并提出了拓展村落体育表演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空间,加大村落体育表演组织化、日常生活化融入,延续村落体育表演制度化、谱系化非遗传承,开展村落体育表演信息化、科学化创新发展和扩大村落体育表演竞赛化、标准化项目开发等路径选择。5.研究提出了(1)政府部门联动协作,促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2)村落精英主动参与,加快村落体育表演文化向村落文化产业转化;(3)积极引导村落体育表演自组织内生性发展,提高自我造血、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4)提升村落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塑造良好的村落文化氛围;(5)借助商业化、产业化发展机遇,将村落体育表演与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相结合,促进村落文化和村落体育表演的良性发展;(6)专家学者科研助力,挖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价值,提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影响力等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六大发展保障体系。

黄高彦,荣越[4](2021)在《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演进的当代启示》文中研究表明辛亥革命后的百余年来,中国乡村建设几经波折,先后经历了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实验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探索实践及新世纪以来的新农村建设等不同阶段的演进。不同时期乡村建设的主题、路径、成效虽各有差异,但又相互承接,相互联系,并共同构成了百年来中国乡村发展历史画卷。中国百年来的乡村建设实践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注重乡村的本位价值,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制度的根本变革,协同推进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

曹彦杰[5](2018)在《师范为何下乡: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兴起》文中认为师范与乡村的关系问题是自清末民初一直延续至今的问题。民国时期出现师范下乡运动,师范为何下乡?师范下乡对乡村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一言以蔽之,乡村为何成为师范教育本土化的逻辑起点?对此,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师范下乡是乡村义务教育普及所驱动的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乡村师范运动是国共两党权力争斗的结果。以上观点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其均为单一起源论,实际上,乡村师范的诞生是事件社会学考量的结构、局势和行动者等三要素综合作用所致,即:(1)清末以来“模袭外邦”的城市导向的师范教育制度,(2)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文教情势,(3)知识分子、国民政府及共产党等不同社会力量的道路选择与行动。不同的社会力量对师范与乡村关系有不同的考量,也由此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乡村师范教育,即由于知识分子、国民党政府和共产党等三种主要社会力量主导的乡村师范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将其概括为乡村师范教育的三种发生模式:专业—社会模式、民族—国家模式和公平—革命模式。专业—社会模式。随着城市经济及新式教育体系的发展,乡村士绅的离乡使乡村社会出现了权力真空,外国商品的倾销加速了乡村社会的衰败。以陶行知和梁漱溟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创建为乡村培养师资的乡村师范学校进行乡村社会改造,设计了社会本位的乡村师范教育体系和实践,意在将乡村师范生培养成为改造乡村社会的领袖。此称之为“专业—社会模式”的乡村师范教育。民族—国家模式。1927年以后,国民政府确立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施政目标,师范教育成为国家统一的工具,乡村教师也由村落的“社会人”剥离出来变成“国家人”,国家把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化,意图把乡师生培养成为民族国家的建设者,我们将其称为“民族—国家模式”。公平—革命模式。共产党人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成为受封建阶级和官僚主义双重压迫的底层民众的代言人,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创办了“红色乡村师范”,注重招收乡村贫苦儿童成为师范生,意图把乡师生培养成共产主义革命的宣传者。文中将其称之为“公平—革命模式”。论文分析了三种乡村师范教育模式与乡村社会互动的历史图景,试图还原乡村师范教育兴起的复杂而多变的历史动因与实践逻辑,以对“师范为何下乡”这一历史问题作出解释,即通过乡村师范挽救乡村社会危机,同时,民国时期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的经验可以为解决当下乡村教师问题和乡村振兴计划提供重要历史镜鉴。

吕奋进[6](2017)在《红色旅游与革命老区城市形象传播 ——以海陆丰革命老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革命老区在我国革命历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长期以来,绝大多数革命老区面临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革命遗址年久失修、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失传或消亡的困境。国家“十三五”规划全文共有19次提及“旅游”,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提至重要战略位置。通过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发展,促进欠发达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是加快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从多年来老区的发展情况看,红色旅游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通过红色旅游力促老区城市形象传播方面是欠缺的,对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形象对于革命老区来说就是实力与财富的体现,如何建构独特而富有吸引力的城市形象是革命老区打造“红色城市”品牌并跟上市场经济发展潮流的关键所在。对革命老区而言,设计和传播富有吸引力的红色城市旅游形象十分重要、迫在眉睫。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城市形象传播的角度对红色旅游进行研究,挖掘红色旅游与城市形象传播的内在联系,以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海陆丰革命老区为案例,研讨红色城市的品牌定位、城市形象的改善,进而推动革命老区全面脱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城市形象全面提升。

李文泽[7](2018)在《“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与建筑(1927-1949) ——重庆乡村就地现代化样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值民国工业化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但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城乡背离化发展态势加速了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衰退。此时以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躬行实践,摸索前行,其乡村建设工作内容涉及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教育普及、推广科学、卫生医疗、移风易俗等。当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这段历史即为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卢作孚先生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是这一时期中国西南地区最为成功的乡村“就地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典范,“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的乡建成果是探索中国乡村发展道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我国当下的乡村振兴以及小型城镇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建筑及公园建设进行研究,通过史料收集、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梳理了北碚乡村建设时期就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及主要成就,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意在探索“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空间策略以及空间权力的分配方式。首先梳理了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背景与几种主要的乡建模式,阐释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每个人物或团体的不同思想与实践方式,分析了卢作孚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活动中的核心思想,梳理了卢作孚在其准备期与实践期中乡村建设历程的探索,总结出卢作孚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在民国时期众多乡村建设活动当中的独特价值。然后从北碚(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的中心)的城市建设、建筑活动、近代公园建设三大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城市建设方面,以卢作孚的东北考察为发展契机,梳理了城镇管理机构的发展与城镇规划的变化,讨论卢作孚如何在维持北碚传统场镇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城镇功能的导入,赋予空间现代意义;建筑活动方面,阐述了卢作孚任峡防局局长之初的建筑利用情况,分析了乡村建设过程之中各事业所利用的建筑的建造与使用情况,讨论了抗日战争时期内迁北碚的教育、科研机构与政府机关的建筑使用情况与建筑特征,最后分析了建筑法规对北碚建筑的影响;近代公园方面,梳理了近代公园体系的建设思想,分析了北碚建设近代公园的目的与意义,并详细阐述了温泉公园与平民公园的建造历程,最后讨论在此基础上如何对北碚的旅游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文章最后,从空间权力角度对卢作孚带领之下的北碚乡村建设运动中就地现代化的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对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空间策略及空间权力分配问题的分析,为当今国内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小城镇建设提供参考。值得注意的是,“乡村建设运动”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特殊称谓,而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现了北碚从乡村历经了现代化至小型城镇的演变过程,故题目中的“城市”与“乡村”并不矛盾。

皇甫晓涛[8](2017)在《中国当代城市非物质经济转型的经济原理与规划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文章聚焦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非物质经济转型,指出了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以及文化模型,提出了文化资本的十一大定律与文化城市化的创新体系,在对现代经济学十大原理反思与对文化资本的理论体系阐发中,形成于后经济理论体系的规划理论与创新体系。

薛金慧[9](2016)在《农民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课题。近年来,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经验、启示、规律、理论成果、党的领导人物以及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精品和优秀之作。但是,现有成果的研究视域偏重于对过程、经验、规律等宏观层面的研究,微观领域的研究比较薄弱;偏重于对整个过程的研究,某个阶段的研究比较薄弱;偏重于探讨党及其领导人的贡献研究,人民群众所起作用的研究比较薄弱;偏重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对党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研究比较薄弱;偏重于阐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以及精英文化的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与农民文化传统结合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农民,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和意义。近代中国是一个小农汪洋大海的国家,农民占据人口的绝大多数,几千年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都是简单的农业生产方式。国家的政治结构是为维持封建的农业社会的模式而建立。在这样一个社会,农民是最主要的群体,他们在有限的生活圈子里按照世世代代不变的传统生存着,对他们来说,传统就是权威。所以,不理解中国的农村和农民,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中国的国情、历史和中国本身。有鉴于此,本文拟以农民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互动关系为中心,考察近代农民文化传统的危机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排斥,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农民文化传统的过程,从微观层面以农民文化传统的视角剖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历史(1921-1937),全面展示革命意识渗入农村、马克思主义与农民生活实践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赢得农民认同的过程,探究其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农民的思想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导论是对研究意义、内容、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的简要概括。正文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为五章。结语是对文章做整体性的总结。全文主要观点有:第一章阐述近代中国的农村和农民文化传统在现实中的困惑。探究近代中国农民生存境况和农民数千年积淀下来的自发的文化传统,展现1840年以后农村的状况、农民的生存境遇,分析农民文化传统的生成条件和基本特征,还原社会激烈动荡对农民文化传统的冲击以及农民阶级的抗争。第二章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期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疏离和排斥。农民在尝试救国的努力失败后,他们选择的是固守传统,无所作为。当马克思主义以及革命思想在城市、在知识分子中间如火如荼传播之时,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与世隔绝的生活。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农民长期封闭导致抱守残缺的心态、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党的政策失误等因素影响,造成了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排斥、对中国革命运动的漠视、对中国共产党的疏离。第三章阐述马克思主义对农民文化传统的改造。中国共产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以后,抛弃了忽视农民的错误做法,正视农民的要求、农民的传统思想、农民的文化心理,在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灵活对待农民的迷信观念、鼓励农民的革命传统、加强农民思想教育等之后,农民的政治意识和革命意识倍增,农民成为红军队伍的主要来源、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根据地建设的主力军、抗战和解放战争的坚实依靠力量。第四章主要论证马克思主义和农民文化传统的融合互动及其机制和特点。农民的文化传统经马克思主义洗礼获得改造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与农民文化传统结合中也获得了创新发展。这种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的本质、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与农民文化传统相同相似等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五章是从农民文化传统的视域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实践的经验教训。从历史梳理中得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推动的,农民是其中的重要力量;改造农民文化传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坚持问题导向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民文化传统融合的基本途径;对农民文化传统改造不彻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遇挫的重要原因。结语部分阐述马克思主义与农民文化传统相结合的现实启示,提出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农民文化传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需要;促进马克思主义对农民文化传统的改造融合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文化支撑,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资源。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的历史过程,展现其中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运行轨迹和内在规律,为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梁峰旗[10](2016)在《1927-1930年恽代英政治思想转变研究》文中认为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着名的革命家、理论家、教育家,也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袖之一。在他36年的生命历程中,恽代英不断对中国革命道路和前途命运进行努力探索,寻找救国出路。他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到逐渐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对恽代英的思想进行研究,特别是其1927-1930年时间内的思想转变,对加深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近10年来,关于恽代英的思想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趋向。因此,本文就在此学术背景下进行课题研究。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四章、结语三部分:绪论,主要内容为介绍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是分析选题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一章,主要介绍1927-1930年这时间段内恽代英政治思想转变的时代背景。恽代英晚期(1927-1930)政治思想的转变,既受其本身生平家世及所经历的种种事件影响,同时也受国内政治事件不断发展变化的影响。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国共两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看到了希望,但后来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国革命进入低潮。随着轰轰烈烈的湖北湖南农村大革命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恽代英其政治思想正随着国内形势不断发生变化。第二章,详细论述了1927-1930年恽代英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详细论述恽代英政治思想转变的内容,分别从其革命方向的转变、革命力量的转变以及革命实践思想的转变三部分进行论述。在革命方向方面,由于城市被强大的反动势力所占据,因此,革命方向只能转向处于反动势力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在革命力量方面,认识到依赖城市的工人和平民进行革命的局限性,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只有建立自己的工农武装才能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在革命实践思想方面,恽代英支持毛泽东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其革命实践思想也转变为推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上。第三章,主要分析了1927-1930年恽代英政治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恽代英政治思想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方面受到当时国内大环境以及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同时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不断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不断探索,毛泽东的工农武装思想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思想对恽代英政治思想的转变起到关键作用;最后,恽代英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不断创新、不断自我学习的精神,推动其政治思想不断转变。第四章,总结了1927-1930年恽代英政治思想转变的特点及启示。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探索与实践,短短几年间,中国共产党人恽代英的政治思想发生了很大改变,恽代英政治思想转变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与时俱进,追求真理;二是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三是乐于接受教诲,不断学习。恽代英肩负着国家命运,探索救国真理,坚贞不屈,始终扎根于青年群众,爱护青年,严于律己,孜孜寻求中国革命道路的品质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很大的启示。结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恽代英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里,为中国的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思想政治遗产十分丰富,对于我们今后研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历史和近代政治思想具有及其重要的借鉴作用,他的政治思想的转变过程反应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实践的曲折过程。研究恽代英政治思想的转变,可以为今后我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历史借鉴。

二、教育经济与城市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经济与城市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3)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依据和意义
        一、研究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创新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表演理论
        二、社区理论
        三、社会变迁理论
        四、文化资本理论
第二章 村落体育表演论略
    第一节 村落体育表演本体论
        一、村落体育表演概念
        二、村落体育表演源流
        三、村落体育表演本质
    第二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演进
        一、古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二、近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三、当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分类
        一、按照表演目的分类
        二、按照表演人员数量分类
        三、按照表演项目来源分类
    第四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特征
        一、表演动作的模仿性
        二、表演特色的差异性
        三、表演形式的朴素性
    第五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价值
        一、健身健体价值
        二、教育教化价值
        三、娱乐健心价值
        四、社会治理价值
        五、经济发展价值
        六、文化传承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振兴与村落体育表演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阐释
        一、乡村振兴发展历程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维度
    第二节 乡村振兴中的村落体育表演
        一、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环境
        二、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契机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
        一、村落体育表演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依据
        二、村落体育表演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形式
        三、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现象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个案
    第一节 个案选择原则与方法
        一、个案选取原则
        二、个案选取方法
    第二节 个案一: 山东商河袁窦村鼓子秧歌
        一、田野概况
        二、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
        三、袁窦村鼓子秧歌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袁窦村鼓子秧歌发展历程
        五、袁窦村鼓子秧歌的文化内涵
        六、精英引领: 乡村振兴中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个案二: 山东邹城尚寨竹马
        一、田野概况
        二、尚寨竹马表演
        三、尚寨竹马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尚寨竹马发展历程
        五、尚寨竹马的文化内涵
        六、政府推动: 乡村振兴中尚寨竹马表演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个案三: 山东祝阳大梭庄舞龙
        一、田野概况
        二、大梭庄舞龙表演
        三、大梭庄舞龙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大梭庄舞龙发展历程
        五、大梭庄舞龙的文化内涵
        六、自组织: 乡村振兴中大梭庄舞龙表演的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优化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基本原则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一、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二、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三、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四、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创设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运行保障
        一、政府部门联动协作
        二、村落精英主动参与
        三、村落自组织积极发展
        四、村落文化认同增强
        五、村落文化产业发力
        六、专家学者科研助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演进的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演进历程与特征
    1.1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试验运动(1911~1949年)
    1.2 建国初期的乡村社会主义改造(1949~1978年)
    1.3 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发展实践探索(1978~2002年)
    1.4 新世纪以来的新农村建设之路(2002年至今)
2 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演进的当代启示
    2.1 注重乡村的本位价值
    2.2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
    2.3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2.4 推动制度的根本变革
    2.5 注重乡村的整体发展

(5)师范为何下乡: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教育史研究的底层视角
        (二)乡村师范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
        (三)多学科思想方法的关照
    二、学术史回顾
        (一)现代化与传统(乡土)化理论研究
        (二)乡村师范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研究
        (三)乡村师范教育的研究范式
    三、研究意义、目标与内容框架
        (一)研究意义阐释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内容框架
    四、研究技术路线图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技术路线图
        (二)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一)乡村与乡村教育
        (二)乡村师范教育与兴起
    六、史料来源
        (一)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学术专着
        (二)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及期刊报纸史料
        (三)地方志、日记与回忆录等文史资料
第一章 乡村师范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乡村生活与乡村重建
    第二节 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距离
        一、乡村教育理论流派与乡村师范教育的思想渊源
        二、学校本位的新教育与乡村普及教育的背离
        三、私塾教育在乡村普及教育中现代价值的再认识
        四、新教育的“乡村化”改造
    第三节 师范教育与乡村教育的疏离
        一、乡村教育的师资危机
        二、师范教育的城市化及离农批评
    小结
第二章 乡村师范教育的萌芽
    第一节 发轫于地方师范:以山西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山西国民师范学校的建立
    小结
第三章 师范教育本土化:知识分子与乡村师范教育试验
    第一节 师范教育本土化思想的孕育
        一、知识界对师范教育的批评
        二、知识分子对乡村师范的初步设想
        三、乡村师范观念的确立:师范学校乡村分校
    第二节 中国师范教育的乡村转向:晓庄师范
        一、陶行知本土乡村师范教育思想来源考察
        二、晓庄师范:从乡村师范到乡村改造
        三、晓庄师范模式的传播
    第三节 从乡村建设到乡村师范:邹平乡村师范教育的考察
        一、梁漱溟与乡村师范教育
        二、张宗麟与邹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小结
第四章 民族国家建设:国民政府与乡村师范教育
    第一节 乡村师范教育政策及学制
        一、乡村师范学校的独立及学制建立
        二、关于乡师入学程度及修业年限的讨论
        三、乡师生之待遇政策
        四、乡村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及组织结构
    第二节 乡村师范教师队伍的形成
        一、乡村师范教员教育背景考察
        二、教员检定制度与乡师教员资格的检定
    第三节 乡村师范学校的课程改革
        一、乡村师范课程的设置
        二、乡村师范课程的改进
        三、课程学习与推广事业的论争
    第四节 乡村师范学校的师范生
        一、乡师生的入学背景
        二、乡师生的来源考察
        三、乡师生的教育生活
    小结
第五章 共产主义革命:共产党与乡村师范教育
    第一节 到农村去:知识阶层与农民阶层的思想关联
    第二节 共产党的战略转移与乡村师范战略
    第三节 共产党领导下的乡村师范教育实践
        一、列宁师范学校
        二、鲁迅师范学校
        三、“北大荒的晓庄”:萌芽乡村师范学校
    小结
结语
    一、三种乡村师范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二、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历史经验与当代观照
    三、民国乡村师范教育的批判性分析
    四、研究创新、存在的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乡村师范教育大事记
    附录二 民国时期乡村师范学校统计
    附录三 乡村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举要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红色旅游与革命老区城市形象传播 ——以海陆丰革命老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2 红色旅游概述
    2.1 红色旅游的发展历程
        2.1.1 初期萌芽阶段
        2.1.2 市场化转变阶段
        2.1.3 全面市场化阶段
    2.2 红色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
    2.3 红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2.4 红色旅游个案研究
3 城市形象传播概述
    3.1 城市形象与城市形象传播
    3.2 中国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3.2.1 城市形象传播总体原则与策略
        3.2.2 媒体与城市形象传播
        3.2.3 旅游与城市形象传播
        3.2.4 文化与城市形象传播
        3.2.5 城市形象传播的问题
4 红色旅游与城市形象传播的关系
    4.1 红色文化是革命老区城市形象的核心品牌
    4.2 红色旅游是革命老区城市形象传播的有效途径
5 海陆丰革命老区:历史文化传播与城市形象建构
    5.1 兼顾自然景观、革命历史与人文底蕴
        5.1.1 革命老区自然景观资源优势为形象传播基石
        5.1.2 建立革命历史与景区规划相链接的城市传播学思维
        5.1.3 民族精神与民间文化艺术构成革命老区的形象之根
    5.2 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遭遇的城市形象传播问题
        5.2.1 革命老区难以摆脱经济落后的城市形象
        5.2.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城市形象不佳
        5.2.3 景区旅游管理模式落后,游客口碑传播效果不佳
        5.2.4 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无法匹配城市传播需求
    5.3 通过红色旅游促进城市形象传播
        5.3.1 通过加强革命历史景点的修复和保护突出城市形象
        5.3.2 以红色旅游业发展定位城市形象
        5.3.3 以创新思维传播革命老区城市形象
        5.3.4 通过深挖革命文化内涵树立革命老区城市形象内涵
    5.4 革命老区以红色旅游促进城市形象传播的启示与建议:以海陆丰地区发展为例
        5.4.1 完善提升红色旅游业发展规划,以明确城市整体形象建构
        5.4.2 整合开发适合大众需求的红色旅游产品,以便于进行城市形象传播
        5.4.3 通过城市形象传播,创新性推动红色旅游业发展
        5.4.4 建立健全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体系
        5.4.5 多种思维与方法促进红色旅游宣传推广力度
6 结语
参考文献

(7)“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与建筑(1927-1949) ——重庆乡村就地现代化样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1.2.1 中国近代城市史与建筑史相关研究
        1.2.2 近代公园相关研究
        1.2.3 现代化相关研究
        1.2.4 乡村建设相关研究
        1.2.5 卢作孚与北碚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卢作孚与“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
    2.1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概述
        2.1.1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
        2.1.2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种主要模式
    2.2 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理想与北碚实验
        2.2.1 卢作孚“乡村现代化”的核心思想
        2.2.2 卢作孚“乡村建设”的历程探索
    2.3 本章小结
3 北碚乡村建设时期的城镇建设
    3.1 乡村建设前的北碚场镇
    3.2 城镇建设的筹备工作
        3.2.1 “东北游记”中的城市考察
        3.2.2 现代化城市管理机构的形成与变化
    3.3 北碚城镇建设规划
        3.3.1 西方城市建设理论的影响
        3.3.2 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
        3.3.3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计划》的颁布
        3.3.4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划分市区计划纲要》的颁布
        3.3.5 抗日战争时期市区的规划与改造
    3.4 城镇交通的建设
        3.4.1 水路交通建设
        3.4.2 铁路交通的建设
        3.4.3 公路交通建设
        3.4.4 邮电通讯的建设
    3.5 建立现代城镇功能体系
        3.5.1 工业
        3.5.2 农业
        3.5.3 文化教育事业
        3.5.4 体育卫生事业
        3.5.5 公共游览事业
        3.5.6 其他事业
        3.5.7 城镇空间的演变
    3.6 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
        3.6.1 公共卫生运动的借鉴
        3.6.2 面临的市政问题
        3.6.3 市政建设的具体措施
    3.7 本章小结
4 北碚乡村建设时期的建筑活动
    4.1 旧建筑的功能置换
        4.1.1 赋予庙宇建筑新功能
        4.1.2 峡防局的驻地—文昌宫
        4.1.3 民国政府司法机关建筑群
    4.2 工业类建筑
        4.2.1 天府煤矿厂
        4.2.2 北川铁路
    4.3 文化体育类建筑
        4.3.1 “兼善”系列
        4.3.2 成立中国西部科学院
        4.3.3 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4.3.4 公共体育场
        4.3.5 民众会堂
    4.4 抗战内迁引发的建筑活动
        4.4.1 抗战内迁热潮
        4.4.2 复旦大学
        4.4.3 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
        4.4.4 国立江苏医学院
    4.5 建筑法规的颁布
        4.5.1 重庆那一时期建筑法规颁布概况
        4.5.2 《三峡实验区北碚市区建筑规则》的内容及特点
    4.6 本章小结
5 北碚乡村建设时期近代公园的建设
    5.1 北碚近代公园的建设
        5.1.1 重庆近代公园的发展背景
        5.1.2 北碚近代公园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5.2 依山傍水的嘉陵江温泉公园
        5.2.1 公园修建的缘起
        5.2.2 《修建嘉陵江温泉峡温泉公园募捐启》
        5.2.3 公园的建设历程
        5.2.4 温泉公园内的建筑
    5.3 真正的“民众园”平民公园
        5.3.1 北碚平民公园建设背景
        5.3.2 北碚平民公园的建设历程
        5.3.3 北碚平民公园内的建筑与景观建设
    5.4 其他小型公园的修建
        5.4.1 街心公园的修建
        5.4.2 黛湖公园的修建
        5.4.3 运河公园的修建
    5.5 本章小结
6 北碚乡村建设的思考与启示
    6.1 北碚乡村建设中的空间策略
        6.1.1 突破乡村地理环境壁垒
        6.1.2 建立现代城镇功能体系
        6.1.3 优化现代城镇空间品质
    6.2 北碚乡村建设中空间权力的再分配
        6.2.1 空间权力主体的培养
        6.2.2 空间权力的推动方式
        6.2.3 空间权力的重新分配
        6.2.4 空间权力意识的当代价值
    6.3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回顾
    7.2 研究缺憾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及实践项目目录

(8)中国当代城市非物质经济转型的经济原理与规划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城市化转型发展的经济学原理与文化模型研究
二、文化自觉的城市转型与文化资本的创新原理研究
三、现代经济学十大原理的反思与文化资本的理论体系阐发

(9)农民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论文不足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传统
        1.5.2 文化
        1.5.3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
第2章 近代农民文化传统及传统意识支配下农民在近代的困惑
    2.1 近代社会危机下的农村和农民
        2.1.1 近代农村是一个相对隔绝封闭的地域范围
        2.1.2 近代农民是以农耕为业且生活范围狭小的群体
        2.1.3 近代农民文化传统是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心理
    2.2 农民文化传统的生成条件
        2.2.1 经济条件:自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
        2.2.2 政治条件:血缘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结构
        2.2.3 文化条件:伦理本位的传统文化氛围
    2.3 农民文化传统的基本特征
        2.3.1 忠孝爱国的伦理观
        2.3.2 家族本位的宗法观
        2.3.3 迷信权威、安分守己的处世观
        2.3.4 经验直觉、务实的思维观
        2.3.5 追求和谐的价值观
        2.3.6 平均主义的社会观
    2.4 传统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在近代的压力与困惑
        2.4.1 巨变和困顿下的无所适从
        2.4.2 对清政府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2.4.3 采用传统起义方式解决中国问题
        2.4.4 民族意识下对侵略者的排斥
        2.4.5 心灰意冷之后宗教迷信之风浓厚
第3章 农民文化传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疏离排斥:1921-1927
    3.1 民族危亡之际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3.1.1 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国的翻译和介绍
        3.1.2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1.3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2 中国共产党逐渐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
        3.2.1 前期准备: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3.2.2 理论创新:运用列宁民族和殖民地理论于中国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3.2.3 实践拓展:投身革命活动领导工人运动
        3.2.4 路径探索: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3.2.5 初步成果: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革命基本问题的思考
    3.3 农民问题是关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败的重大问题
        3.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民是无产阶级强大和不可缺少的同盟者
        3.3.2 资产阶级革命派: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
        3.3.3 中国共产党: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3.4 传统意识支配下农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疏离和排斥
        3.4.1 传统意识支配下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排斥
        3.4.2 传统意识支配下农民对中国革命运动的漠视
        3.4.3 传统意识支配下农民对中国共产党的疏离
    3.5 农民文化传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造成障碍的理论分析
        3.5.1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造成了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排斥
        3.5.2 长期封闭导致抱残守缺的心态对外来文明的排斥
        3.5.3 传统思维定势导致农民对革命运动的抗拒
        3.5.4 党的政策失误拉开了农民与中国共产党的距离
第4章 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农民文化传统的改造:1927-1937
    4.1 马克思主义对农民文化传统改造的必要性
        4.1.1 救亡图存的需要
        4.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4.1.3 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
    4.2 马克思主义对农民文化传统改造的具体内容
        4.2.1 用马克思主义对农民宗法心理和迷信传统的改造
        4.2.2 用马克思主义对农民实用理性的心理传统的改造
        4.2.3 用马克思主义对农民封闭保守的文化心理的改造
        4.2.4 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对农民思想观念的改造
    4.3 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倍增的农民对中国革命的推动
        4.3.1 农民成为红军队伍的主要来源
        4.3.2 农民成为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4.3.3 农民成为根据地建设的主力军
        4.3.4 农民成为抗战和解放战争的坚实依靠力量
第5章 马克思主义与农民文化传统的融合互动
    5.1 马克思主义与农民文化传统融合互动的内在根据
        5.1.1 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的固有本质
        5.1.2 中华文化拥有兼容并蓄的优秀传统
        5.1.3 马克思主义与农民文化传统相融相通
    5.2 马克思主义与农民文化传统融合互动的具体体现
        5.2.1 马克思主义在与农民文化传统的融合中获得创新发展
        5.2.2 农民文化传统经马克思主义洗礼获得改造和提升
    5.3 马克思主义与农民文化传统融合互动的主要特点
        5.3.1 批判性与继承性结合
        5.3.2 传统性与现代性对接
        5.3.3 互动性与融合性统一
第6章 农民文化传统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实践的历史经验
    6.1 农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力量
        6.1.1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力量
        6.1.2 农民阶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力量
    6.2 改造农民文化传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
        6.2.1 中国社会长期农业文明造就农民文化传统
        6.2.2 全盘否定农民文化传统的做法不可取
        6.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正视农民文化传统
    6.3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
        6.3.1 从文本出发来理解马克思主义
        6.3.2 从国情出发来运用马克思主义
        6.3.3 扬弃农民文化传统来创新马克思主义
    6.4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与农民文化传统融合的基本途径
        6.4.1 解决农民文化传统现代化的问题
        6.4.2 提升革命主体文化素质的问题
        6.4.3 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
    6.5 农民文化传统改造不彻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遇挫的重要原因
        6.5.1 平均主义意识的延续
        6.5.2 敬畏权威心理的残留
        6.5.3 宗法派系观念的遗存
结语: 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农民文化传统的现实启示
    1、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农民文化传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农民文化传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需要
    3、促进马克思主义对农民文化传统的改造融合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文化支撑
    4、促进马克思主义对农民文化传统的改造融合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资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1927-1930年恽代英政治思想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范围、思路、方法
        1. 研究范围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法
    (五) 创新之处与不足
        1. 创新之处
        2. 不足之处
一、1927-1930年恽代英政治思想转变的时代背景
    (一) 恽代英生平简介
    (二) 国民革命运动
        1. 北伐战争
        2. “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三) 湖南、湖北农村大革命爆发
        1. 湖南农村大革命
        2. 湖北农村大革命
二、1927-1930年恽代英政治思想转变的主要内容
    (一) 革命方向的转变:从城市到农村
        1. 武装反抗:广州起义
        2. 改造农村,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 与“左倾”盲动主义作斗争
    (二) 革命基本力量的转变:由工商平民到工农武装
        1. 工商平民救国
        2. 筹集中央军校,建立武装力量
        3. 驳“改组派”斗“改组派”
    (三) 革命实践思想的转变:从农民运动到农村革命根据地
        1. 开展工农运动
        2. 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
        3. 支持毛泽东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三、1927-1930年恽代英政治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
    (一) 客观原因
        1. 国内大环境的影响
        2.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3. 革命战友的影响
    (二) 主观原因
        1. 高尚的个人理想
        2.开拓创新,不断自我学习
四、1927-1930年恽代英政治思想转变的特点及启示
    (一) 恽代英政治思想转变的特点
        1. 不断与时俱进,追求真理
        2. 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3. 乐于接受教诲,不断学习,思想具有建设性
    (二) 恽代英政治思想转变的现代启示
        1.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教育经济与城市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 [1]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研究[D]. 刘兆丰.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2]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城市空间治理研究[D]. 闫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3]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D]. 周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4]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演进的当代启示[J]. 黄高彦,荣越.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1(01)
  • [5]师范为何下乡: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兴起[D]. 曹彦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6]红色旅游与革命老区城市形象传播 ——以海陆丰革命老区为例[D]. 吕奋进. 武汉大学, 2017(07)
  • [7]“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时期北碚的城市与建筑(1927-1949) ——重庆乡村就地现代化样本研究[D]. 李文泽. 重庆大学, 2018(04)
  • [8]中国当代城市非物质经济转型的经济原理与规划理论研究[J]. 皇甫晓涛. 兰州学刊, 2017(03)
  • [9]农民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实践研究[D]. 薛金慧. 陕西师范大学, 2016(11)
  • [10]1927-1930年恽代英政治思想转变研究[D]. 梁峰旗.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教育经济与城市革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