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马兰冰川冰芯充填微生物特征分析

西藏马兰冰川冰芯充填微生物特征分析

一、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organisms packed in the ice core of Malan Glacier,Tibet,China(论文文献综述)

达佳伟[1](2020)在《基于黄土高原成壤碳酸盐的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定量重建研究》文中提出大气CO2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以大气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浓度持续攀升,远超过去80万年大气CO2浓度(p CO2)的变化范围(180-280 ppm)。相比于器测记录,古气候记录可以提供更长时间尺度上地球系统对各个驱动因子的响应信息,帮助改善气候模型,使其更好地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晚新生代板块构造等边界条件与现今类似,同时已有的p CO2重建记录与现今水平相似,被视作理想的气候类比期。然而,该时期的p CO2重建记录主要基于海洋沉积物指标,且不同指标的重建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影响到大气CO2含量变化机制及其古气候效应的理解。古土壤CO2气压计基于成壤过程中形成的次生碳酸盐(成壤碳酸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p CO2重建工作中。然而,由于土壤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浓度(S(z))这一关键参数一直缺乏有效的限定方法,气压计方法存在着较大误差。我国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中广泛分布有成壤碳酸盐。黄土高原成壤碳酸盐δ13C记录在过去主要被用来重建C4植被及东亚夏季风演化历史。然而已有的成壤碳酸盐与有机质δ13C记录显示,二者时空分布存在差异,暗示了大气CO2对研究区成壤碳酸盐δ13C值的潜在影响。本研究通过对黄土高原现代土壤观测和古土壤δ13C记录的系统调查,结合多种矿物学地球化学手段,定量评估了成壤碳酸盐δ13C值受控因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建立古土壤S(z)定量模型降低了气压计方法误差,并开展了古大气CO2浓度定量重建工作。本次研究得到以下主要成果与结论:1)传统气压计方法采用钙结核作为研究对象。然而,由于黄土中钙结核形成深度大,且在古土壤序列中不连续分布,无法进行高精度古气候重建。本文首次选取不含白云石的古土壤全岩碳酸盐样品作为研究对象。这类全岩样品中的细颗粒碳酸盐以针簇状方解石为主要形态,属于典型成壤碳酸盐。其形成深度浅,在古土壤序列中连续分布,是重建连续古大气CO2记录的理想材料。2)黄土高原古土壤成壤碳酸盐与有机质δ13C值的时空分布差异广泛存在,暗示了成壤碳酸盐δ13C值并不仅仅受控于区域植被类型。现代土壤CO2观测数据与古土壤δ13C记录的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较低的土壤生产力(低S(z)水平)导致大气CO2在土壤中的相对占比升高,对成壤碳酸盐δ13C值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土壤CO2两端元混合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大气CO2在成壤碳酸盐形成时期的土壤CO2系统中占据重要比例(10-50%)。3)黄土高原地区现代土壤CO2通量数据与降水量呈现显着相关性,暗示了研究区S(z)主要受控于夏季风降水强度。过去80万年间冰期古土壤全岩磁化率值与土壤S(z)水平也存在显着相关性。运用磁化率-S(z)模型可以有效限定古土壤S(z)值,降低古土壤CO2气压计方法误差。4)基于磁化率-S(z)模型与早更新世古土壤样品,本研究进一步使用古土壤CO2气压计方程估算了早更新世间冰期大气CO2浓度。结果显示早更新世p CO2整体处于180-300 ppm之间,与最近发表的南极早更新世“蓝冰”冰芯p CO2记录相近,表明更新世以来全球气候系统一直在低大气CO2水平下运行。

邱亚会[2](2020)在《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及环境背景》文中提出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历史及其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是国际地球环境科学、古人类学和考古学都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对这一高寒地带史前人类活动及其环境背景的研究已取得多方面突破,但在以下几点内容上的研究仍较为匮乏:(1)已研究的高原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空间分布存在不平衡,高原高海拔地区(>3500米)及其腹地的研究点分布稀疏;(2)对高原高海拔地区狩猎人群文化遗存的原生地层发现及年代报道少,这一区域是否发生过家畜驯化的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案例未见报道;(3)古人地关系研究中获取的与古人类生活相关的栖息地环境变迁的信息不多。所以,亟需对这一高海拔地带的古人地关系再加强研究。青海湖和色林错是青藏高原最大的两个湖泊,湖盆内富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和野生食物资源,在可提供稳定食物来源的农业出现之前,是古人类在高原高海拔进行生活和/或驯化动物的合适地域。通过野外工作获取青海湖和色林错盆地内的4个遗址点的文化遗存、生物地质样品以及青海湖盆内的1个湖沼沉积样品,以之为研究载体,选择其中17件骨骼、15个有机质、2个植物残体和1个螺壳样品进行了AMS 14C(加速器碳十四)年代测定,从而确立人类活动遗址点和湖沼记录的年代框架。进一步地,对一些载体进行了骨骼鉴定、石器分析和稳定同位素、烧失量、色度、磁化率、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测试。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已有古人类活动和古环境记录资料,探讨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的生存方式及其环境背景。现将本文主要工作结果及对其的认识总结如下。1:青海湖盆GLM(给拦木)、SS(上社)和DC(大仓)遗址采集动物骨骼及牙齿样品204件,鉴定出种属样品64件。羊骨骨胶原的AMS 14C年代测定显示,GLM、SS和DC遗址点的时间分别为8.5、6.9-6.1和3.7-3.5 Cal ka BP(ka代表千年,Cal表示14C的校正年代,BP为距今,今从1950年开始计算)。3个史前人类活动点动物遗存的δ13C骨胶原(骨胶原碳同位素)、动物骨骼及牙齿δ13C磷灰石(磷灰石碳同位素)和牙齿序列δ13C磷灰石数据分别反映了青海湖盆地羊亚科等动物的蛋白质饮食、整体饮食和季节性饮食都以C3植物供应为主,暂无古人类使用C4谷物供给羊亚科动物的信号。2:色林错湖盆LD(伶垌)遗址点原生地层中试掘出840件石制品,对其进行了拍照、测量、分类和统计。包括石核33件、石片199件、石叶27件、修饰石片(器物)132件、断块449件,以细石叶细石器技术为主。7个AMS 14C和2个OSL(光释光)年代确立LD遗址年龄范围为6.8-0.4 Cal ka BP。这说明细石叶细石器的技术适应性优势帮助古狩猎人类至少在全新世中期就生活在了高原高海拔腹地资源风险极高的色林错湖盆。3:青海湖盆地和色林错湖盆全新世史前(3.0 ka BP前)古人类狩猎生存模式色彩浓郁,农业发展迹象不明显。根据青海湖盆地15 ka以来的21个遗址点的75个14C数据,获得青海湖盆地的考古遗址碳十四年龄概率密度,可用于反映盆地尺度人类活动的强弱变化。与青海湖盆LYG(老鹰沟)剖面有机质、亮度L*及Rb/Sr比值等环境代用指标重建的古环境结果和青海湖岩芯的夏季风记录对比,显示出青海湖地区气候环境条件适宜时,古狩猎人群活动频次增加。本文数据补充了青海湖盆地全新世3个时段动物骨骼的有机碳氮同位素数据集,并填补了该地区动物骨骼和牙齿遗存磷灰石无机碳氧同位素数据的空白,还首次在青藏高原上使用羊牙釉质序列稳定碳、氧同位素值细化了羊亚科动物植物供应变化的季节性变化情况。在与青海湖史前人类活动地点不足10 km的湖沼记录中提取了古人栖息地环境数据,为研究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环境背景提供了证据。色林错LD是首个在高原腹地海拔接近4600米的地方发现的有原生地层信息,且连续的中晚全新世狩猎人群的活动遗址点。我们认为,青藏高原全新世中期适宜的气候环境和“先进”的细石叶细石器技术相互补充,促使其时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成为细石叶细石器狩猎采集者的聚集地。这为丰富现有高寒地区古人地关系演变规律和模式研究提供了参考。

刘琴英,刘国红,王阶平,车建美,陈倩倩,刘波[3](2018)在《四川海螺沟冰川土样芽胞杆菌资源分析》文中指出【背景】芽胞杆菌(Bacillus-like)是一类能形成具有强抗性芽胞且可在多种极端环境下存活的细菌,其产生的多种功能代谢产物在多种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由于冰川低温、寡营养的独特生态环境,其存在的芽胞杆菌可能具有特殊性,因此研究冰川芽胞杆菌有利于发掘新基因、丰富芽胞杆菌多样性。【目的】了解四川海螺沟冰川土壤芽胞杆菌资源,为挖掘芽胞杆菌新资源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纯培养法分离获得冰川土壤芽胞杆菌资源,利用16S r RNA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测定代表性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并采用类平均法和欧氏距离模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到可培养细菌44株,经16S r RNA基因鉴定确定其中36株为芽胞杆菌,隶属于4个属的19个种,分别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11个种24株、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2个种3株、短芽胞杆菌属(Brevibacillus)4个种5株和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bacillus)2个种4株,其中以芽胞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属。分离菌中仅3株芽胞杆菌可在4°C生存,7株能在50°C生长,大部分菌株在30°C下生长良好;有74%菌株能耐碱,有37%菌株能在无盐条件下生长。根据生理生化结果,采用类平均法和欧氏距离模型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3组,分别包含7种、4种和6种芽胞杆菌。第1组均可以水解七叶灵和利用葡萄糖,第2组均不能水解七叶灵和利用葡萄糖,第3组仅能共同利用葡萄糖。【结论】四川海螺沟冰川土壤蕴藏着较为丰富的芽胞杆菌资源,为芽胞杆菌新资源挖掘提供了资源保障。

王超敏[4](2017)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冰芯放射性同位素定年及近两百年来环境记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冰芯是研究过去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中纬度地区的山地冰川更加接近人类活动密集区,该地区的冰芯记录能更好地揭示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环境的影响。而冰芯定年是冰芯研究的基础,传统的数年层定年方法由于受冰芯减薄作用影响对冰芯下部样品不再适用,参考层位法能提供的参考年份有限,放射性210Pb定年的年龄上限为150年。基于上述定年方法的局限性,AMS14C定年的方法被应用到冰川定年中。本文通过提取冰芯样品中的不溶性有机碳质气溶胶,对青藏高原西昆仑216.61米崇测透底冰芯(35°14’56.58"N,81°5’27.7"E;海拔6105米)、135.8米崇测透底冰芯(35°14’6.11"N,81°6’50.62"E;海拔6010米)、57.6米庙儿沟透底冰芯(43°03’19"N,94°19’21"E;海拔4512米)和95.8米东绒布透底冰芯(28°01’05"N,86°57’52"E;海拔6518米)进行了底部AMS14C定年研究。并采用放射性210Pb定年和3H核试验参考层定年方法,对216.61米崇测冰芯上部进行了定年研究。另外对东天山庙儿沟冰芯1776-2004年间高分率的重金属元素Cd记录和1940-1975年全球核试验主要时期的人工核素239.240Pu和236U记录进行了分析。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216.61米崇测透底冰芯30-216米深度范围内22个AMS14C结果表明该支冰芯涵盖了距今4600多年的历史记录,其底部215.08-216.04米处14C年龄为4590±241 cal.a BP,与135.8米崇测透底冰芯的底部134.32-135.04米处14C年龄6253±227 cal.a BP具有可比性。57.6米庙儿沟透底冰芯底部样品的AMS14C年龄为5388±359 cal.a BP(对应深度56.2-57.1m),95.8米东绒布透底冰芯底部样品的AMS14C年龄为6724±430cal.a BP(对应深度95.4-95.8 m)。结合青藏高原已发表的普若岗日冰芯和敦德冰芯的底部14C年龄结果,显示目前青藏高原北、中、南部透底深冰芯的底部年龄均未超过7000 a BP,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可能保存的长时间尺度冰芯记录不超过全新世大暖期。(2)216.61米崇测冰芯3H核试验1963年峰值出现在冰芯21.4米处,峰值活度为3237±89TU。该地区表层210Pb比活度为236±33 mBq/kg,210Pb定年结果表明该支冰芯0-44米深度涵盖了过去122年(1891-2013年)的历史记录。3H核试验参考层位法的定年结果与210Pb定年结果一致。(3)20世纪40年代以来,庙儿沟冰芯中大气沉降的Cd主要来自于人类源的贡献,20世纪40年代以前,则主要来自于自然源的贡献。庙儿沟地区Cd的自然来源主要是土壤和岩石粉尘的影响。人类活动的影响在20世纪中后期尤为明显,主要源于庙儿沟上风向的东欧及中亚地区国家的矿业生产、金属冶炼制造等工业活动的影响。与北半球其他地区记录相比,庙儿沟冰芯Cd浓度在21世纪初的迅速增加,则源于我国能源和经济需求伴随着的新疆地区的工业活动的快速发展,进而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含Cd物质。(4)大气核试验主要时期,庙儿沟冰芯的239Pu沉积总通量为1.55*109 atoms·cm-2,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大部分冰芯记录相比略高,符合人工核素Pu的全球沉降中纬度地区偏高的分布特征。北半球不同冰芯记录的239Pu沉积总通量分布具有差异性,原因是不同地区干湿沉降条件和后沉积环境有所差异以及不同研究区的贡献源区也不尽相同。240Pu/239Pu同位素比率的平均值为0.18±0.02,表明该地区的人工核素沉降来源于全球大气传输沉降的影响,其近源地区如我国的罗布泊核试验点没有影响到该地区。庙儿沟冰芯的236U沉积总通量为3.5*108 atoms·cm-2,与目前唯一已发表的北极Svalbard冰盖(79.83°N,24.02°E;海拔750米)地区的冰芯记录结果1.6*108atoms·cm-2具有可比性。庙儿沟冰芯236U/239Pu比率介于0.12-0.43之间(平均值0.27),与其他地区已发表的记录具有一致性。

袁桃[5](2017)在《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及古海洋环境研究》文中提出古代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能近似地反映古海洋无机碳的同位素组成,因此古海洋碳同位素的演化研究就是研究古代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演化。通过对全球不同板块、不同古地理位置发育的不同沉积岩相的碳同位素值分布范围、变化幅度、曲线变化形态、偏移模式等的对比研究,可以寻找出具有全球对比意义的碳同位素漂移事件,这对正确解释碳同位素的特征和成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碳同位素的研究是对岩石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在地层对比和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有效补充,也是全球变化诸如古海洋环境、古气候环境等研究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论文以西藏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奥陶系和志留系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岩石露头观察,室内普通薄片观察分析、阴极发光分析、元素分析、有机碳同位素分析、无机碳同位素分析、氧同位素分析等手段,从成岩蚀变强度、有机碳和无机碳同位素曲线特征、古海水温度、古海水PH值、古海水DIC值和有机碳埋藏分量等7个方面,获取了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奥陶系和志留系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特征、矿物学特征、沉积相特征、稳定同位素特征等信息,并取得了如下几点主要的成果和认识:(1)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时期属于滇藏地块群拉萨地体,广泛发育稳定的浅海碳酸盐岩沉积。而进行研究的西藏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地层出露连续,主要包括上奥陶统刚木桑组、中-下志留统德悟卡下组和中-上志留统扎弄俄玛组,主要岩性为瘤状灰岩、生屑灰岩、泥页岩和白云岩,为一套浅海-半深海碳酸盐岩沉积,且化石类型丰富,以牙形刺、腕足、海百合茎干、海绵骨针、介形虫等较为常见,此外在上奥陶统赫南特阶见大量笔石和腕足动物化石保存于页岩中。(2)古海水原始信息保存较好,主要表现为以下6方面:(1)结晶蚀变程度低、原生沉积构造明显;(2)碳、氧同位素值的相关性差,且仅个别氧同位素值<-10‰;(3)Mn/Sr比值均小于2,主要分布于0.41.2之间,且阴极发光强度表现为微弱的暗红色光或不发光;(4)TOC含量均<1mg/g,且Δδ值主要分布在2830之间;(5)H/C比值基本均大于0.5,且H/C比值与δ13Corg值相关性差;(6)稀土元素组成表明,碳酸盐岩受陆源物质和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较小。(3)通过对西藏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奥陶系和志留系有机碳同位素、无机碳同位素的研究,在该剖面碳酸盐岩碳同位素曲线变化中,分别于晚奥陶世赫南特期、早志留世埃隆期、中志留世申伍德期和中-晚志留世卢德福德期识别出4次明显的碳同位素偏移,即HICE、AICE、SICE、LICE,其偏移幅度分别为+1.8‰、+1.6‰、+5.1‰、+6.3‰,且有机碳同位素和无机碳同位素表现出同步变化的偏移型式。通过将西藏申扎地区与中国各陆块和全球其他板块研究的同时期碳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表明,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和志留纪碳同位素的偏移在全球各板块是普遍存在的,为全球性碳同位素偏移事件。(4)利用碳、氧同位素及其前人研究成果对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和志留纪古海水环境参数的进行模拟定量计算,结果表明:(1)奥陶纪和志留纪时期古海水温度范围为+9.97+27.87℃,奥陶纪整体古海水温度低于志留纪古海水温度,到晚奥陶世末期-早志留世初期出现了温度的最低值,而到中-晚志留世温度逐渐升高;(2)奥陶纪-志留纪时期有机碳埋藏分量表现出5次较明显的正向偏移,偏移幅度最大值为0.36,最小值为0.11,平均偏移幅度0.22;(3)奥陶纪和志留纪古海水碳离子浓度中主要以[HCO3-]值贡献量为主,在[DIC]值演化曲线中可识别出3次明显的较低值,变化幅度可达300μM;(4)奥陶纪和志留纪时期古海水PH值的变化范围为7.807.98,变化幅度较小,是一个古海洋酸碱度相对稳定的地质历史时期。(5)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系和志留系碳酸盐岩无机碳同位素、有机碳同位素与古海水环境参数的相互关系表现为:(1)碳同位素值的变化与[DIC]值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明显;(2)碳同位素值的变化与有机碳埋藏分量的变化表现出显着的正相关性;(3)碳同位素值的变化与古海水温度、PH值等无相关性。(6)奥陶纪时期,一方面,生物大爆发使得海相生物迅速繁盛,增强了生物光合作用产率,使得古海洋表层水体重碳同位素富集;另一方面,奥陶纪南极冰盖(冈瓦纳大陆冰川)的广泛发育,使得海平面迅速下降,陆地暴露面积增加,提高了陆地碳酸盐岩、硅酸盐岩的风化作用强度,而风化产物通过河流向海洋不断汇入,使得海水碳浓度增加从而提高了有机碳埋藏量,进一步促进了古海水重碳同位素富集。上述两方面共同循环作用,使得生物大量繁殖,大气pCO2降低,气候急速变冷,冰盖快速发育,海平面迅速下降,生物生存空间缩小,导致生物的竞争性绝灭,而碳同位素却表现为显着的重碳同位素富集,碳同位素值演化曲线中表现为明显正向偏移。因此认为,奥陶纪碳同位素的偏移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生物产率提高导致的有机碳埋藏分量的增加,而生物的绝灭推测可能最根本的原因是古海洋中水体营养物质的过度富集和表层海水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导致的竞争性灭绝。(7)志留纪时期,温度逐步变暖,大气pCO2含量增加,冰盖消融,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小,风化作用减弱。另外,冰川消融会向古海洋输入大量富12C的轻碳同位素水体,会削弱生物迅速复苏引起的表层海水重碳同位素(13C)的富集,这可能是早-中志留世碳同位素的偏移量相对较小的重要原因,到中-晚志留世,大气pCO2含量、温度、冰盖量、陆地面积均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而从志留纪开始稳定状态下的生物繁盛,导致了该时期生物光合作用产率的增加。因此,志留纪碳同位素3次碳同位素的偏移主要与生物产率有关,大陆风化作用贡献量小,冰川的消融削弱了早-中志留世碳同位素的偏移幅度。(8)通过对西藏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碳酸盐岩稳定同位素的系统性分析,首次在古特提斯洋域东部拉萨陆块的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变化中识别出了4次明显的碳同位素异常,并在志留系中上部识别出了显生宙以来最大幅度的碳同位素正异常。(9)通过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与国内外同时期碳同位素曲线的对比分析,证实了古特提斯域东部拉萨陆块的碳同位素偏移方式、偏移幅度和波动形态,具有全球同步的特征,可作为古特提斯域研究古海洋演进过程的碳同位素参考剖面。

刘小康[6](2017)在《新疆中部巴鲁克洞石笋记录的全新世和MIS5c-5a阶段气候和环境变化》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利用地质载体(如极地冰芯、海洋钻孔沉积物、陆生黄土、湖泊沉积物及洞穴沉积物等)进行地表过去气候和环境变迁规律和特征的研究,可以为未来气候和环境变化提供参照,也是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石灰岩地层中广泛发育的岩溶洞穴沉积物(主要为石笋),在高精度同位素地质年代测试技术(铀系测年)的支持下,高分辨率地分析和检测了石笋碳酸盐中的稳定同位素(氧和碳)、微量元素含量和比值、微量元素同位素、微层厚度和灰度、磁学信号、有机化合物含量等指标,从中提取了能够重建区域气候和环境变迁的信息,同时也将石笋古气候记录发展为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标尺之一。本论文在采集我国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巴鲁克洞的石笋样品并在建立其铀系绝对定年结果的基础上,检测了石笋的氧碳同位素(δ18O、δ13C)和微量元素比值(Mg/Ca、Sr/Ca、Ba/Ca、U/Ca)指标,重建了新疆中部地区近两千年、全新世和MIS5c-5a阶段的不同时间尺度上(百年、千年和轨道)的环境演化和气候变迁历史,探讨了区域气候变化的可能驱动机制及环境变化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可能影响。本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分析研究区现代大气降水观测数据基础上,发现年内尺度上以乌鲁木齐站为代表的新疆天山地区,月均降水氧同位素(δ18Op)值与月均温度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表现为“温度效应”影响;月均δ18Op值与月均降雨量之间为弱正相关。年际尺度上,年均加权平均δ18Op值与年均温度之间显示了弱的负相关,表明了年际尺度上“温度效应”的失效;结合天山中部乌源一号冰川和天山东部庙儿沟冰川的近50年冰芯氧同位素(δ18Oi)序列,发现冰芯δ18Oi值的偏负趋势与近50年乌鲁木齐站及新疆地区温度的上升趋势相反,说明年代际尺度上“温度效应”也并非主导作用。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区在特殊年份的水汽来源差异,发现在较温暖的1997年,可能有相对较多的来自高纬度区域的δ18Op值偏负的水汽,而在较冷的1988年则增加了来自中低纬度区域的δ18Op值偏正的水汽。新疆中部地区大气降水δ18Op值及石笋δ18O值的偏负或偏正变化,不仅与水汽输送有关,还与输送通道的水汽再蒸发、局地水汽循环以及冰雪融水(其δ18O值非常偏负,-20‰)的贡献等有关。(2)近两千年来,巴鲁克洞的一支87mm的石笋BLK12C的13个铀系绝对定年结果显示其方解石沉积覆盖了过去2457年,该石笋δ18O和δ13C值显着的十年际-百年尺度的周期性波动叠加在长时间的同位素值偏正的趋势上,且在中世纪气候异常期(Medieval Climate Anomaly,MCA,950-1250AD)同位素值整体偏负,同时也存在十年际尺度的偏正事件。这种突变和整体较低的同位素值特征也体现了在了石笋的Mg/Ca比值序列中,其与稳定同位素序列显示相似的变化模式。在MCA期间,石笋氧碳同位素的突然变化反应了这一时期研究区气候环境的不稳定性和较大幅度的快速变化,相比而言,小冰期(Little Ice Age,LIA,1300-1900AD)时,石笋氧碳同位素的变化幅度不如MCA期间,整体上同位素值偏正,尤其是1300-1400AD期间的显着偏正。此外,石笋微量元素指标(Sr/Ca、Ba/Ca、U/Ca)在MCA期间的变化很小,这可能反映了该时期地表土壤和大气粉尘的活动比较弱;在LIA时,Sr/Ca、Ba/Ca、U/Ca的高频波动比较显着,可能说明该时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和微生物活动的加强等。巴鲁克洞石笋氧碳同位素序列中的近200年周期波动,可能反映了太阳活动周期对研究区的百年尺度气候和环境演化的驱动作用。此外,巴鲁克洞石笋记录中显示的公元14世纪期间显着的气候突变能够较好地对应于蒙古帝国的兴盛和衰落时间,其他一些历史朝代更替和区域文化发展和衰落的时间节点亦能在巴鲁克洞石笋代用指标波动中找到对应关系,可能说明了区域环境变化对社会文明演替的影响。(3)全新世期间,巴鲁克洞两支石笋BLK12A与BLK12B/C的38个高精度的铀系年龄覆盖了过去9500年,其高分辨率(20年)的氧碳同位素序列显示石笋的δ18O序列在轨道尺度上的变化模式与北半球高纬度夏季太阳辐射变化相似,同时叠加了诸多千年-百年尺度的气候事件(如8.2ka事件、3ka事件)。巴鲁克洞全新世石笋δ18O值记录整体上为早-中全新世(9.53ka)时偏负(-6.5-9‰),其中76ka时石笋δ18O值有一个偏正的谷段(以6.4ka为中心)。在3ka时,石笋δ18O值突然偏正(幅度约2‰),之后在大约500年时间里,石笋δ18O值显示较大的波动,但其范围在-5-6.5‰之间。其中,BLK12A石笋在2.51.3ka为一个显着的沉积间断,在石笋横切面上亦能观察到一个具有石花状方解石沉积的条带。此外,石笋微量元素比值(Sr/Ca、Ba/Ca、U/Ca)序列显示在早中全新世时比值较高,而晚全新世比值较低,在3ka左右发生了显着的微量元素比值增大的事件,可以认为巴鲁克洞所在区域全新世期间的局地湿度为早全新世较干而中晚全新世逐渐变湿,与湖泊沉积物重建的区域湿度序列一致。同时,巴鲁克洞代用指标反映的3ka左右的气候突变事件可能与天山地区高山冰川的前进及西风环流的调整有关。(4)在MIS5c-5a期间,巴鲁克洞的2支石笋(BLK12E和BLK12F)的24个高精度铀系年龄显示其碳酸盐沉积发育时段为78.5101.6ka(23.1ka),所对应的是MIS5c的晚期至MIS5a的结束(late-MIS5c to MIS5a)。两支石笋具有高度重复性变化的氧碳同位素序列(100年分辨率)显示了间冰段(5c和5a)时δ18O值偏负和冰段(5b)时δ18O值偏正的特征(幅度达到3‰),低分辨率的微量元素指标也有类似的变化模式。巴鲁克洞MIS5c-5a期间的石笋记录反映了轨道尺度上岁差周期对该区域环境和气候的主导作用。与南北半球具有全球气候意义的代用指标对比后,可以推测巴鲁克洞所反映的新疆中部地区气候变迁响应于轨道尺度的北半球高纬度气候(格陵兰冰芯记录)与南半球气候(南极冰芯记录)的波动。值得注意的是,格陵兰冰芯所记录的北半球温度的上升(85.5ka)要早于南极冰芯所记录的全球温度的上升(84.5ka),也领先于亚洲东部季风气候(中国三宝洞石笋记录)和亚洲中部干旱区(新疆巴鲁克洞、科桑洞及乌兹别克斯坦Ton洞石笋)气候的转型。

许浩[7](2017)在《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芯离子记录的过去1000a气候变化》文中提出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研究历史气候变化并分析其机理,对我们了解现代气候的过程及变化趋势具有很大帮助。青藏高原由于其海拔高、气温低,有大量的山地冰川分布,是极地以外重要的冰川分布区。随着全球变暖,青藏高原正在发生的环境变化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冰芯记录具有分辨率高、保真度好、信息丰富、时间尺度长等优势,是研究气候变化的良好载体。青藏高原冰芯能够记录青藏高原周边区域乃至北半球的气候变化信息。2002年在珠穆朗玛峰东北坡的东绒布冰川(27°59’N,86°55′E,6518 m a.s.l.)钻取了一支108.8米长的冰芯。本研究以东绒布冰芯主要离子和δD同位素为主要指标,采用EOF、M-K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比了冰芯记录与大气环流各因子的关系,并探讨了冰芯离子记录的过去1000a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冰芯离子进行EOF分析,结果表明,陆源离子(Mg2+, Ca2+, SO42-和NO3-)在EOF1的载荷较高,海洋离子(C1-和Na+)在EOF2的载荷较高。EOF1与夏季亚洲大陆地表气压呈正相关关系(中心位于蒙古及周边区域),而EOF2与夏季亚洲大陆的地表气压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的检测表明,亚洲大陆高压增强、温度偏低时,青藏高原南部区域受大陆气团影响增强而南亚季风气团影响减弱,此时与大陆气团相关联的陆源离子输送增加而海洋离子输送减少(EOF1偏高EOF2偏低)。当亚洲大陆低压增强、温度偏高时,陆地低压吸引南亚季风气团深入北上,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南亚季风的影响增强而大陆气团的影响减弱,因此冰芯海洋离子输送增加而陆源离子输送减小(此时EOF2偏高的EOF1)。陆源离子和海洋离子可作为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大陆气团与南亚季风气团强度的替代指标。2.对比了过去1000a EOF1和EOF2的关系发现,在-1380年以前,EOF1和EOF2有着共同的变化趋势,呈现出正相关关系;~1380年之后EOF1和EOF2呈负相关关系。突变检测显示在过去1000a EOF1呈上升趋势,突变时间点在~1382年,EOF2呈下降趋势,突变时间点在~1358年。从Ca2+和Clm-所指代的蒙古高压和青藏高原南部南亚季风的变化来看,蒙古高压在-1382年以前较弱,~1382年以后显着增强,~1382-1900年期间有过4次偏弱的时段;青藏高原南部的南亚季风在~1358年之前较强,在~1358年后开始减弱,在~1600-1700年有过一次短暂的增强阶段,其余的时间段都是偏弱的。这表明青藏高原大气环流模式在~1358-1382年前后发生了转型,这和中世纪暖期-小冰期的气候转型相一致。依据冰芯记录推测,在中世纪暖期气候偏暖,陆地低压强,南亚季风能够深入北上,青藏高原南部降水增多,在此时段冰芯离子浓度主要受到季风降水量影响,陆源离子和海洋离子有共同的变化趋势。进入小冰期以来,陆地高压增强,南亚季风中心南移,此时喜马拉雅地区季风降水减少,冰芯离子浓度主要受到大陆气团和季风气团强度的影响,降水量影响减弱,由于气团相互作用,陆源离子和海洋离子呈现负相关关系。虽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的季风在减弱,但是喜马拉雅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南亚季风增强,这可能和南亚季风槽的南移有关。从大气环流的形式来看,自小冰期以来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环流模式一直持续到现在。3.冰芯离子与主要气候模态的分析表明,亚洲-太平洋涛动(APO)指数与EOF1负相关而与EOF2正相关。太平洋年代际涛动指数(PDO)与EOF1正相关而与EOF2负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当APO增强(PDO偏弱)时,以蒙古地区为中心的亚洲大部地区地表气压偏低,对流层气温偏高,太平洋东部地区气压偏高、温度偏低,此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大陆气团减弱,季风气团增强,陆源离子输送减少,海洋离子输送增加;APO减弱(PDO偏强)时,蒙古及周边区域气压偏高、温度偏低,太平洋东部地区气压偏低、温度偏高,此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南亚季风增强、大陆气团强度偏弱,因此海洋离子的输送增加而陆源离子的输送减小。APO和PDO通过对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到青藏高原南部的离子传输。冰芯离子记录与南方涛动指数(SOI)对比发现,EOF1偏高(偏低)和EOF2偏低(偏高)的年份,南方涛动指数偏低(偏高)。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分析表明EOF时间序列和SOI有共同的高能量区,这证实了东绒布冰芯离子记录与ENSO的相关性。进一步的检测表明SOI偏高时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大陆气团会减弱,南亚季风气团会增强,导致海洋离子输送增多而陆源离子输送减少。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和澳大利亚达尔文(Darwin)地区地表气压的同相位变化把ENSO和青藏高原南部离子传输关联到了一起。APO、PDO和ENSO都是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现象,这种环流异常和青藏高原地区大气环流相互之间紧密相关,各气候模态之间也存在显着的关联性。正因为如此,各种气候模态通过对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了青藏高原南部的离子传输,冰芯离子记录了这种气候变化信息。

刘英英[8](2016)在《全新世北疆泥炭沉积记录的大气粉尘变化》文中提出大气粉尘不仅响应于全球变化,也是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粉尘的释放、输送和沉降等过程与源区气候环境状况、风场强度以及环流格局等密切联系,因此,过去大气粉尘变化对于理解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中亚干旱区是北半球重要的粉尘源区,是研究过去大气粉尘变化的理想区域。泥炭堆积连续性较好,分辨率较高,易于测年,且泥炭矿物碎屑受沉积后成岩、迁移等过程的影响较小,是重建过去大气粉尘变化的良好地质载体。论文选取天山北侧柴窝堡盆地(CWP)、江布拉克(JBLK-B)和阿尔泰山哈拉沙子(ATM10-C7)泥炭地为研究对象。挑选24个莎草或泥炭藓植物残体样品进行AMS 14C测年,建立了不同岩芯的年代序列。利用泥炭矿物碎屑的粒度组成、元素含量等代用指标,在认识泥炭矿物碎屑输入过程和沉积后迁移过程的基础上,明确了大气粉尘变化的代用指标,重建了全新世大气粉尘变化历史,探讨了全新世大气粉尘变化的动力学过程及其与区域气候环境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泥炭沉积的矿物碎屑主要来源于大气粉尘,且泥炭沉积后元素迁移过程不显着。泥炭灰分沉积通量、REE元素等含量变化用来指示过去大气粉尘的载荷水平;泥炭碎屑颗粒粒度组成指示了粉尘输送的风力强度。2、由于海拔与纬度的差异,岩芯JBLK-B、ATM10-C7和柴窝堡泥炭沉积记录的大气粉尘变化历史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哈拉沙子泥炭记录的全新世大气粉尘变化可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11.2-7 cal ka BP,粉尘输入显着,大气粉尘载荷较高;7-4 cal ka BP,大气粉尘载荷较低;4 cal ka BP以来,大气粉尘输入逐渐增强,且在1.5 cal ka BP以来达到全新世的最高值。江布拉克泥炭沉积显示,2.1-1.3 cal ka BP和0.9-0.1 cal ka BP期间大气粉尘载荷水平总体偏低;1.3-0.9 cal ka BP期间,粉尘输入增强,并伴随着碎屑颗粒粒度的逐渐增加;0.1 cal ka BP以来,粉尘输入过程显着增强。柴窝堡泥炭3.3-2.7 cal ka BP期间粉尘输入过程显着;2.7-1.1 cal ka BP,大气粉尘载荷水平整体较低;然而,1.7-1.4 cal ka BP、1.1-0.5 cal ka BP和0.2 cal ka BP以来粉尘输入有所增强。3、柴窝堡泥炭灰分沉积通量和粒度的变化可能响应于准噶尔盆地的干旱程度和近地面风场强度的变化。亚高山泥炭沉积记录的粉尘输入,可能指示了远距离源区(如中亚)的环境状况和高空西风环流的变化。4、阿尔泰山哈拉沙子泥炭在11.2-7 cal ka BP期间和4 cal ka BP以来,大气粉尘载荷较高,可能与中亚地区较为干旱的气候影响的粉尘释放增强有关;7-4cal ka BP,粉尘沉积较低,则响应于中亚地区较为湿润的气候。江布拉克泥炭在2.1-1.3 cal ka BP期间粉尘沉降较少,与西风环流较弱有关。1.3-0.9 cal ka BP期间和0.1 cal ka BP以来,大气粉尘载荷显着增加,响应于中亚干旱的气候和较强的西风环流。0.9-0.1 cal ka BP期间,尽管西风环流较强,较少的粉尘沉降可能与中亚地区湿润的气候有关。柴窝堡泥炭3.3-2.7 cal ka BP和1.1-0.5 cal ka BP期间较高的粉尘沉积与准噶尔盆地气候变干和近地面风力强度的增强有关;2.7-1.1cal ka BP和0.5-0.2 cal ka BP时期,准噶尔盆地气候较为湿润,且近地面风力强度逐渐减弱,导致了柴窝堡泥炭粉尘沉降减少。0.2 cal ka BP以来大气粉尘的增加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包格日乐[9](2015)在《西昆仑与熊彩岗日地区冰川细菌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冰川作为极端环境的代表占据了地球约10%的面积,而且蕴藏着具有独特遗传学和适应环境变化机制的微生物,也记录着环境影响下生物菌群数量和结构变化,对冰川微生物的研究不仅是开发极端环境资源的一种方式,也是探索微生物与环境关系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应用纯培养和454高通量测序两种方法对西昆仑和熊彩岗日地区冰川细菌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熊彩岗日地区冰川可培养细菌总数量约1.75×104 CFU/m L-13.73×104 CFU/m L-1。培养结果表明此冰川细菌门水平上由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Deinococcus-Thermus四个门类组成。属水平上由Pseudomonas、Janthinobacterium、Flavobacterium、Devosia、Duganella、Deinococcus、Cryobacterium、Rugamonas、Arthrobacter、Mycetocola、Massilia、Salinibacterium组成。2.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熊彩岗日地区冰川细菌门水平上主要由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Firmicutes组成。属水平上主要由Massilia、Bacillus、Phenylobacterium、Variovorax、Polaromonas、Acidovorax、Pseudorhodobacter、Brevundimonas、Herbaspirillum、Pedobacter、Bacteroidetes组成。雪样细菌群落多样性大于水样。3.两种研究方法都表明熊彩岗日地区冰川雪样和水样细菌群落多样性是较相似的,这与以往的研究不太相同。4.西昆仑崇测冰川雪可培养细菌数量约2.7×102 CFU/m L2.27×104 CFU/m L之间。冰碛物样品可培养细菌数量为7×104CFU/g,冰川末端前沿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为5.1×105CFU/g1.59×106CFU/g。培养结果表明此冰川细菌门水平上由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Firmicutes组成,属水平上由Geobacillus、Modestobacter、Hymenobacter、Methylobacterium、Mycobacterium、Paracoccus、Bacillus、Janibacter、Lysinibacillus、Brevundimonas、Rhizobium、Aureimonas、Kocuria、Nocardioides、Psychrobacter、Arthrobacter、Microbacterium、Mycetocola、Patulibacter、Rhodococcus、Massilia、Aerococcus、Clavibacter、Xylophilus、Skermanella、Pseudomonas、Rugamonas、Paenisporosarcina、[Brevibacterium]frigoritolerans组成。5.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西昆仑崇测冰川细菌门水平上由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Armatimonadetes、BRC1、Bacteroidetes、Chlorobi、Chloroflexi、Cyanobacteria、Elusimicrobia、FBP、Firmicutes、Fusobacteria、Gemmatimonadetes、GAL15、GN02、MVP-21、Nitrospirae、OD1、OP11、Planctomycetes、Proteobacteria、spirochaetes、TM7、Verrucomicrobia、WS3、[Thermi]26个门类组成。属水平上主要由(在至少在一种样品中相对丰度大于1%)Kaistobacter、Flavisolibacter、Spirosoma、Methylibium、Phormidium、Hymenobacter、Nitrospira、DA101、Gemmata、Rubellimicrobium、Thermomonas、Deinococcus、Rudanella、Lysobacter、Janthinobacterium、Leptolyngbya、Pseudanabaena、Rubricoccus、Rubrobacter、Rhodobacter、Sporocytophaga、Adhaeribacter、Roseococcus、Polaromonas、Leptothrix、Planctomyces、R18-435、Acinetobacter、Pseudonocardia、Ochrobactrum、Euzebya、Anoxybacillus、Corynebacterium、Propionibacterium、Rhodococcus、Bradyrhizobium、Methylobacterium、Sphingomonas、Pseudomonas组成。6.西昆仑崇测冰川不同生境之间细菌群落多样性大小依次为冰碛物、土壤、雪样,冰碛物与土壤样品群落多样性及结构也是较相似的。但雪样与这两种生境群落多样性及结构差异较大,不同位点雪样群落多样性及结构差异较大,而不同位点土壤样品之间是较相似。7.两个冰川雪样细菌群落是高度多样化的。8.培养结果和高通量测序结果有所差异,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能获得更全面的细菌群落结构信息。

殷允岭[10](2014)在《“雪龙号”纪实(二)》文中指出六、百年之梦在圣贤云集的东方——泱泱大中国,早就出现过"飞天"的梦想,牛郎织女,早做了先遣。《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先生,更是一个筋斗打到了南天之柱,以小解做了记号。虽然那事件之诠释矮化了悟空,将天柱讲为佛之一指,那也不过是作家弘扬佛教,尊崇佛法无边、法眼通天、天下之大,莫非佛土之哲学阐解。龙磐虎踞,傲视四方,大唐东土,难免有悟

二、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organisms packed in the ice core of Malan Glacier,Tibet,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organisms packed in the ice core of Malan Glacier,Tibet,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黄土高原成壤碳酸盐的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定量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新生代大气CO_2浓度重建的研究背景
    1.2 成壤碳酸盐碳同位素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1.3 黄土高原碳酸盐稳定碳同位素研究进展
    1.4 论文选题、研究构想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研究方法
    2.1 区域地质背景介绍
    2.2 研究样品选取
    2.3 样品测试方法介绍
第三章 成壤碳酸盐碳同位素控制因素研究
    3.1 成壤碳酸盐矿物微形态及微量元素组成
    3.2 成壤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
    3.3 古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
    3.4 成壤碳酸盐碳同位素受控因素定量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古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定量重建
    4.1 黄土高原现代土壤剖面CO_2浓度监测
    4.2 黄土高原现代表层土壤CO_2通量
    4.3 古土壤成壤碳酸盐S(z)值计算
    4.4 磁化率-S(z)定量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早更新世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
    5.1 碳酸盐矿物微形态及微量元素组成
    5.2 成壤碳酸盐碳同位素时空分布
    5.3 古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时空分布
    5.4 大气CO_2对早更新世成壤碳酸盐碳同位素影响
    5.5 早更新世成壤碳酸盐S(z)与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3.6-2.6Ma红粘土碳同位素应用研究
    6.1 上新世红粘土序列碳酸盐矿物时空分布及形态特征
    6.2 蓝田红粘土钙结核微量元素同位素
    6.3 红粘土成壤碳酸盐碳同位素时空分布
    6.4 红粘土有机质碳同位素时空分布及C_4植被演化
    6.5 成壤碳酸盐碳同位素受控因子定量评估
    6.6 晚上新世S(z)值及磁化率定量模型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目录与参会情况
    期刊论文
    会议摘要

(2)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及环境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历史简述
    1.2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工具—石器的研究
    1.3 史前人类活动的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其在青藏高原的应用
        1.3.1 骨胶原稳定碳、氮同位素
        1.3.2 磷灰石稳定碳、氧同位素
    1.4 青藏高原全新世气候环境记录
        1.4.1 湖泊记录
        1.4.2 泥炭记录
        1.4.3 石笋记录
        1.4.4 冰芯记录
        1.4.5 其它记录
        1.4.6 小结
    1.5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及环境适应研究中的科学问题
    1.6 选题依据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1 选题依据
        1.6.2 拟探讨的科学问题
    1.7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8 博士期间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材料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青海湖盆地
        2.1.2 色林错湖盆
    2.2 采样遗址点地理位置和地层
    2.3 研究材料
        2.3.1 史前人类活动材料
        2.3.2 环境样品材料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石器分析及统计方法
    3.2 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
    3.3 骨骼碳氮稳定同位素实验方法
    3.4 骨骼及牙齿碳氧稳定同位素实验方法
    3.5 ~(14)C测年和OSL测年方法
    3.6 AMS~(14)C植物残体测定样品的挑选和OSL样品采集
    3.7 环境代用指标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证据与环境记录
        4.1.1 测年结果
        4.1.2 动物遗存鉴定
        4.1.3 动物骨骼碳氮稳定同位素结果
        4.1.4 动物骨骼及牙齿碳氧稳定同位素结果
        4.1.5 陶片和陶块
        4.1.6 环境代用指标结果
    4.2 色林错地区史前人类活动证据与环境记录
        4.2.1 测年结果
        4.2.2 细石器类型分析及统计
第五章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古环境及动物遗存分析
    5.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的时空分布
        5.1.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及其年代
        5.1.2 青海湖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的空间分布
    5.2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存物变化
    5.3 LYG湖沼沉积剖面重建遗址点附近气候水文变化
    5.4 青海湖人类活动遗址点动物遗存的稳定同位素记录分析
        5.4.1 全新世青海湖及周边的自然植被和可能农业结构
        5.4.2 动物骨骼遗存骨胶原碳同位素反映的动物食性
        5.4.3 动物骨骼和牙齿遗存磷灰石稳定碳同位素反映的动物食性
        5.4.4 羊牙釉质序列稳定碳、氧同位素值反映的食物结构和季节性气候变化
        5.4.5 动物遗存稳定同位素反映的全新世古气候环境
第六章 色林错湖盆史前人类活动生业模式与古环境变迁
    6.1 色林错湖盆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的概况和年代序列
    6.2 LD细石器揭示的色林错古人群生业模式
    6.3 色林错地区全新世气候环境背景
第七章 青海湖与色林错湖盆史前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
    7.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关系探讨
    7.2 色林错地区全新世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探讨
    7.3 高海拔地区全新世史前人类活动的环境背景与技术条件
    7.4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全新世细石叶细石器狩猎者的聚集地
    7.5 小结
第八章 认识和展望
    8.1 几点认识
    8.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3)四川海螺沟冰川土样芽胞杆菌资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采集
        1.1.2 培养基
        1.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方法
        1.2.1 芽胞杆菌的资源分离
        1.2.2 芽胞杆菌的16S r RNA基因鉴定
        1.2.3 耐盐特性测定
        1.2.4 温度特性测定
        1.2.5 p H耐受特性测定
        1.2.6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芽胞杆菌资源的分离及鉴定
    2.2 芽胞杆菌资源的系统发育分析
    2.3 芽胞杆菌资源的培养特性分析
    2.4 芽胞杆菌资源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4)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冰芯放射性同位素定年及近两百年来环境记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冰芯是研究过去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
        1.1.2 青藏高原山地冰芯的独特性
        1.1.3 冰芯定年是冰芯研究的首要任务
        1.1.4 冰芯环境记录可揭示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环境的影响
    1.2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 本文研究过程与工作量
        1.3.1 研究过程
        1.3.2 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西昆仑山区概况
        2.1.1 西昆仑山区地理概况及气候特征
        2.1.2 西昆仑崇测冰帽概况
    2.2 天山地区概况
        2.2.1 天山地区地理概况及气候特征
        2.2.2 东天山庙儿沟冰川概况
    2.3 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概况
        2.3.1 喜马拉雅山脉地理及气候特征
        2.3.2 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川概况
第三章 实验及分析方法
    3.1 冰芯定年部分
        3.1.1 样品采集
        3.1.2 ~3H实验处理和分析测试
        3.1.3 ~(210)Pb实验处理和分析测试
        3.1.4 ~(14)C实验处理和分析测试
    3.2 重金属元素Cd及人工核素~(239,240)Pu和~(236)U部分
        3.2.1 样品采集
        3.2.2 Cd实验处理和分析测试
        3.2.3 ~(239,240)Pu和~(236)U实验处理和分析测试
第四章 崇测冰芯放射性同位素定年
    4.1 ~3H定年结果
    4.2 ~(210)Pb定年结果
    4.3 AMS~(14)C定年结果
        4.3.1 216.61米崇测透底冰芯
        4.3.2 135.8米崇测透底冰芯
    4.4 两参数模型法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庙儿沟及东绒布冰芯的底部AMS~(14)C定年
    5.1 庙儿沟冰芯底部AMS~(14)C定年结果
    5.2 东绒布冰芯底部AMS~(14)C定年结果
    5.3 青藏高原山地冰芯底部年代探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庙儿沟冰芯1776-2004年高分辨率Cd记录
    6.1 庙儿沟冰芯的定年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元素Cd和Ba浓度变化特征
        6.2.2 1776-2004年间Cd的浓度和地壳富集系数(EF_c)的变化
        6.2.3 庙儿沟冰川地区大气中痕量元素的可能源区分析
        6.2.4 庙儿沟冰芯Cd记录的自然来源分析
        6.2.5 庙儿沟冰芯Cd记录的人类来源分析
        6.2.6 庙儿沟冰芯Cd记录与其他地区冰芯记录的对比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庙儿沟冰芯人工核素~(239,240)Pu及~(236)U记录
    7.1 人工核素~(239,240)Pu浓度数据特征及总沉积通量特征
    7.2 人工核素~(236)U的浓度数据特征及总沉积通量特征
    7.3 ~(240)Pu/~(239)Pu和~(236)U/~(239)Pu同位素比率特征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学术活动及科研成果

(5)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及古海洋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1 地层时代选择
        1.2.2 学科方向选择
        1.2.3 研究区选择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古海洋碳同位素概述
        1.3.2 奥陶纪和志留纪碳同位素研究现状
        1.3.3 奥陶纪和志留纪相关稳定同位素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
第2章 地质背景
    2.1 全球古板块、古地理及岩相特征
        2.1.1 奥陶纪时期
        2.1.2 志留纪时期
    2.2 区域构造位置
    2.3 地层概况
        2.3.1 古生代地层概述
        2.3.2 早古生代岩石地层特征
        2.3.3 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3章 西藏申扎地区5118 高地剖面特征分析
    3.1 剖面描述及样品采集
        3.1.1 剖面列述
        3.1.2 样品的采集、挑选
        3.1.3 样品的分析与测试
    3.2 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相划分
        3.2.1 岩石类型
        3.2.2 阴极发光特征
        3.2.3 沉积相划分
    3.3 碳氧同位素特征
        3.3.1 无机碳同位素成岩蚀变评估
        3.3.2 有机碳同位素成岩蚀变评估
        3.3.3 无机碳同位素和氧同位素特征
        3.3.4 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特征
        3.3.5 常量、微量元素特征
第4章 奥陶纪和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研究
    4.1 国内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研究
        4.1.1 奥陶纪-志留纪地层对比分析
        4.1.2 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
    4.2 全球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研究
        4.2.1 奥陶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
        4.2.2 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
第5章 奥陶纪和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成因机制探讨
    5.1 古海水温度
        5.1.1 古海水温度计算方法
        5.1.2 氧同位素校正
        5.1.3 古温度计算结果
    5.2 碳埋藏分量
        5.2.1 碳循环及碳埋藏分量计算方法
        5.2.2 碳埋藏分量计算结果
    5.3 古海水[DIC]值
        5.3.1 古海洋碳储库及平衡原理
        5.3.2 古海水[CO_2(aq)]值计算
        5.3.3 古海水PH值计算
        5.3.4 古海水[HCO_3~-]值、[CO_3~(2-)]值、[DIC]值计算
    5.4 奥陶-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成因机制分析
        5.4.1 无机碳同位素值与古海水环境演化关系
        5.4.2 有机碳同位素值与古海水环境演化关系
        5.4.3 奥陶-志留纪碳同位素偏移成因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新疆中部巴鲁克洞石笋记录的全新世和MIS5c-5a阶段气候和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新疆地区过去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1.1 研究进展
        §1.1.2 存在的科学问题
    第二节 中国石笋古气候记录研究进展
        §1.2.1 东部季风区石笋古气候记录研究进展
        §1.2.2 新疆地区石笋古气候记录研究进展
    第三节 中国降水氧同位素研究进展
        §1.3.1 中国东部季风区降水氧同位素研究进展
        §1.3.2 西北干旱区降水氧同位素研究进展
        §1.3.3 喀斯特溶洞现代观测研究简述
    第四节 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
        §1.4.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4.2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第一节 亚洲中部干旱区简介
    第二节 新疆地区现代气候特征
        §2.2.1 现代降水水汽来源
        §2.2.2 器测时期气候变化
    第三节 采样区域及巴鲁克洞简介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方法
    第一节 研究材料
        §3.1.1 石笋样品实验室前处理
        §3.1.2 碳酸盐粉末样品采集
    第二节 铀系测年与氧碳同位素测试方法
        §3.2.1 石笋铀系测年方法
        §3.2.2 石笋氧碳同位素测试方法
    第三节 石笋微量元素测试
    第四节 铀系测年结果及时标曲线的建立
        §3.4.1 实验结果
        §3.4.2 建立时标曲线
第四章 新疆地区现代大气降水同位素特征
    第一节 新疆地区现代大气降水同位素变化
        §4.1.1 降水同位素年内变化特征
        §4.1.2 降水同位素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
    第二节 天山地区现代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的气候意义
第五章 巴鲁克洞近两千年石笋记录
    第一节 近两千年石笋年龄-深度模型
    第二节 近两千年石笋代用指标序列
        §5.2.1 近两千年石笋氧碳同位素序列
        §5.2.2 近两千年石笋微量元素序列
    第三节 巴鲁克洞石笋记录的近两千年气候变化
        §5.3.1 近两千年石笋代用指标气候意义
        §5.3.2 巴鲁克洞石笋记录的研究区百年尺度气候变化
        §5.3.3 水文气候变化对区域文明演替的影响
        §5.3.4 太阳活动对新疆地区水文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六章 巴鲁克洞全新世石笋记录
    第一节 全新世石笋年龄-深度模型
    第二节 全新世石笋代用指标序列
        §6.2.1 全新世石笋氧碳同位素序列
        §6.2.2 全新世石笋微量元素记录
    第三节 巴鲁克洞石笋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
        §6.3.1 全新世石笋代用指标气候意义
        §6.3.2 巴鲁克洞石笋记录的千年至轨道尺度气候变化
第七章 巴鲁克洞MIS5c~5a阶段石笋记录
    第一节MIS5c~5a阶段石笋年龄-深度模型
    第二节MIS5c~5a阶段石笋代用指标序列
        §7.2.1 MIS5c~5a阶段石笋氧碳同位素序列
        §7.2.2 MIS5c~5a阶段石笋微量元素指标序列
    第三节 巴鲁克洞石笋记录的MIS5c~5a阶段气候变化
        §7.3.1 MIS5c~5a阶段石笋代用指标气候意义
        §7.3.2 巴鲁克洞石笋记录的轨道尺度气候变化
        §7.3.3 巴鲁克洞石笋记录的MIS5.2/5.1 气候事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研究展望及未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学习工作简历及论文发表
致谢

(7)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芯离子记录的过去1000a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全球气候变化与冰冻圈
        1.1.2 冰芯记录与气侯变化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气候变化及青藏高原气候相关研究
        1.2.2 冰世记录研究进展
        1.2.3 冰芯记录与气候模态相关研究
        1.2.4 珠峰东绒布冰芯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东绒布冰芯记录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
        1.3.3 东绒布冰芯记录的过去1000a变化
        1.3.4 东绒布冰芯记录与主要气候模态的关系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青藏高原南部气候与环境概况
        2.1.2 东绒布冰川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东绒布冰芯
        2.2.2 其他气候数据
    2.3 分析方法
第3章 近期(1948-)冰芯记录与区域大气环流的关系
    3.1 冰芯离子特征及EOF分析
    3.2 冰芯离子记录与气温
    3.3 冰芯离子记录与气压
    3.4 冰芯离子记录与风场
    3.5 珠峰地区离子传输路径
    3.6 小结
第4章 冰芯记录的过去1000a蒙古高压和南亚季风变化
    4.1 冰芯离子记录的突变检测及其意义
    4.2 冰芯δD与降水量的关系
    4.3 Ca~(2+)和Cl~-的指示意义
    4.4 冰芯记录的过去1000a蒙古高压变化
    4.5 冰芯记录的过去1000a青藏高原南部南亚季风变化
    4.6 小结
第5章 冰芯记录与几个气候模态的关系
    5.1 冰芯记录与亚洲-太平洋涛动(APO)的关系
        5.1.1 冰芯记录与对流层上层气温
        5.1.2 冰芯记录与对流层上层的扰动温度
        5.1.3 1000a以来冰芯记录与APO指数的关系
    5.2 冰芯记录与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的关系
        5.2.1 EOF时间系数与PDO的相关性
        5.2.2 PDO对青藏高原中部和南部冰芯离子记录影响的可能机理分析
    5.3 冰芯记录与南方涛动-厄尔尼诺(ENSO)的关系
        5.3.1 冰芯记录与ENSO的变化
        5.3.2 冰芯记录与SOI的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分析
        5.3.3 冰芯记录与其他重建的ENSO指数的关系
        5.3.4 ENSO影响青藏高原南部冰芯离子记录的可能机理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学术活动和成果

(8)全新世北疆泥炭沉积记录的大气粉尘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泥炭沉积、泥炭发育与泥炭分布
        1.1.1 泥炭沉积与泥炭发育
        1.1.2 泥炭分布
    1.2 全新世大气粉尘变化研究进展
        1.2.1 大气粉尘的泥炭记录
        1.2.2 大气粉尘的其他地质记录
    1.3 选题意义与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植被
        2.2.2 土壤
        2.2.3 水文
    2.3 气候
        2.3.1 大气环流特征
        2.3.2 温度
        2.3.3 降水
        2.3.4 蒸发量
        2.3.5 大风日数
        2.3.6 沙尘暴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柴窝堡泥炭地
        3.1.2 江布拉克泥炭地
        3.1.3 哈拉沙子泥炭地
    3.2 实验方法
        3.2.1 ~(14)C年代
        3.2.2 泥炭沉积
        3.2.3 粒度
        3.2.4 元素
    3.3 数理统计分析
        3.3.1 因子分析
        3.3.2 判别分析
第四章 结果
    4.1 AMS~(14)C年龄与年代序列的建立
        4.1.1 岩芯CWP
        4.1.2 岩芯JBLK-B
        4.1.3岩芯ATM10-C7
    4.2 含水量、容重、灰分、灰分沉积通量
        4.2.1 岩芯CWP
        4.2.2 岩芯JBLK-B
    4.3 粒度
    4.4 元素
        4.4.1 岩芯CWP
        4.4.2 岩芯JBLK-B
        4.4.3 岩芯ATM10-C7
第五章 泥炭沉积记录的大气粉尘变化历史
    5.1 泥炭碎屑物质输入过程及沉积后元素迁移
        5.1.1 泥炭碎屑物质输入过程
        5.1.2 泥炭沉积后元素迁移
    5.2 粉尘变化历史重建
        5.2.1 粉尘变化代用指标的提取
        5.2.2 大气粉尘变化历史重建
        5.2.3 晚全新世粉尘变化历史的空间分异
    5.3 大气粉尘变化的动力学过程
第六章 全新世大气粉尘与气候环境变化探讨
    6.1 全新世大气粉尘与气候环境变化
    6.2 3.5 ka以来大气粉尘与气候变化
        6.2.1 柴窝堡泥炭沉积记录的大气粉尘与气候变化
        6.2.2 江布拉克泥炭沉积记录的大气粉尘与气候变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西昆仑与熊彩岗日地区冰川细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文献综述
    1.1 低温微生物及应用前景
        1.1.1 低温微生物概述
        1.1.2 低温微生物适冷机制
        1.1.3 低温微生物应用前景
    1.2 青藏高原地区冰川细菌多样性研究现状
        1.2.1 冰芯细菌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2.2 冰川雪细菌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2.3 冰川前沿土壤及冻土细菌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3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
        1.3.1 培养方法
        1.3.2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
        1.3.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
        1.3.4 宏基因组测序方法
第一部分 喀喇昆仑南部熊彩岗日地区冰川细菌多样性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1.1 样品采集
        2.1.2 培养基和试剂配方
        2.2 方法
        2.2.1 可培养细菌的培养
    3 结果与分析
        3.1 细菌培养结果
        3.1.1 可培养细菌总数
        3.1.2 系统进化分析
        3.1.3 门水平上群落结构组成
        3.1.4 属水平群落结构组成
        3.2 高通量测序结果
        3.2.1 优化序列统计
        3.2.1 多样性指数分析
        3.2.2 稀释性曲线
        3.2.3 Rank-Abundance曲线
        3.2.4 VENN图
        3.2.5 熊彩岗日地区冰川细菌群落结构
    4 结论与讨论
        4.1 可培养细菌数量
        4.2 与其他低温环境中细菌相比较
        4.3 培养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相比较
        4.4 雪样和水样境群落多样性差异
第二部分 西昆仑地区冰川细菌多样性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1.1 采样点信息
        2.1.2 培养基和试剂配方
        2.2 方法
        2.2.1 细菌纯培养
        2.2.2 高通量测序研究细菌遗传多样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可培养细菌培养结果
        3.1.1 可培养细菌数量
        3.1.2 系统进化分析
        3.1.3 群落组成结构组成
        3.2 高通量测序结果
        3.2.1 序列统计分析
        3.2.2 维恩图
        3.2.3 样品取样深度
        3.2.4 多样性指数分析
        3.2.5 丰度分布曲线
        3.2.6 Heatmap图
        3.2.7 主坐标分析
        3.2.8 门水平上组成
    4 结论与讨论
        4.1 纯培养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相比较
        4.2 培养结果
        4.2.1 可培养细菌数量
        4.2.2 菌群分布特征
        4.3 高通量测序结果
        4.3.1 群落结构特征
        4.3.2 熊彩岗日地区和西昆仑地区冰川细菌菌群相比较
    5 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10)“雪龙号”纪实(二)(论文提纲范文)

六、百年之梦
七、首闯南天
    (一) 通过最深的海沟
    (二) 科技讲座
八、“天门”之役
九、长城站盛典
十、春华秋实
    (一) 接收大气哨声
    (二) 观测地震
    (三) 地质考察
    (四) 地貌考察
    (五) 生物考察
        1.动物考察
        2.植物考察
十一、二十九队

四、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organisms packed in the ice core of Malan Glacier,Tibet,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黄土高原成壤碳酸盐的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定量重建研究[D]. 达佳伟. 南京大学, 2020
  • [2]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及环境背景[D]. 邱亚会. 西北大学, 2020(01)
  • [3]四川海螺沟冰川土样芽胞杆菌资源分析[J]. 刘琴英,刘国红,王阶平,车建美,陈倩倩,刘波. 微生物学通报, 2018(06)
  • [4]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冰芯放射性同位素定年及近两百年来环境记录研究[D]. 王超敏. 南京大学, 2017(08)
  • [5]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及古海洋环境研究[D]. 袁桃.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6]新疆中部巴鲁克洞石笋记录的全新世和MIS5c-5a阶段气候和环境变化[D]. 刘小康. 兰州大学, 2017(01)
  • [7]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芯离子记录的过去1000a气候变化[D]. 许浩. 南京大学, 2017(04)
  • [8]全新世北疆泥炭沉积记录的大气粉尘变化[D]. 刘英英. 兰州大学, 2016(08)
  • [9]西昆仑与熊彩岗日地区冰川细菌多样性研究[D]. 包格日乐. 河南农业大学, 2015(01)
  • [10]“雪龙号”纪实(二)[J]. 殷允岭.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4(11)

标签:;  ;  ;  ;  ;  

西藏马兰冰川冰芯充填微生物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