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单位装备专辑

三峡单位装备专辑

一、三峡机组设备专辑(论文文献综述)

石磊[1](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黄一平[2](2020)在《文伏波与丹江口、葛洲坝工程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玉麟[3](2019)在《特高压入赣特性分析及对江西电网二、三道防线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根据国网公司特高压工程建设规划,预计2021年雅中-江西±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和华中电网荆门-武汉-南昌-长沙-荆门1000kV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将相继投运。江西电网结构将由单一的超高压交流环网转型升级为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电网特性及其运行控制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江西电网本身负荷较小、峰谷差较大,与外界交流联系较弱,大容量电力馈入后更有可能造成元件过载、受端发生暂态稳定问题。因此,特高压入赣对江西电网的第二、三道防线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2021年特高压交直流接入江西电网为研究背景,以2021年规划数据为基础。通过PSASP仿真软件对特高压交直流馈入江西电网后电网特性进行分析,并对电网二、三道防线适应性及其策略优化进行研究。对于特高压交直流馈入特性研究,根据交直流投运时序。从潮流约束和暂稳约束两大方面,分析了交流环网投运前后基于受端电网约束的直流馈入能力,并得出不同约束条件下直流馈入的极限值。通过对比交流环网投运前后直流馈入极限的差异得出结论,若不考虑长南线南送的极端运行方式,直流馈入极限提升量达到3900MW。验证了交流环网工程的投运对直流馈入极限有较大提升。通过典型同塔双回线路同跳故障和直流双极闭锁故障研究第二道防线稳控措施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2021年大容量直流馈入江西电网后,现有稳控切负荷量略显不足。建议将大负荷方式下可切负荷量提升至1500MW左右,并需考虑直流功率速降措施。可保证在正常方式下,故障后稳控措施有较好的适应性;在检修方式下,需对交直流功率进行预控,可使故障后稳控措施有较好的适应性。针对江西电网现有的第三道防线难以应对特高压直流接入后第三类扰动故障带来的稳定性问题。提出通过低压减载继电器快速动作的解决方案,并给出直流跨越故障和中开关拒动故障后的低压减载设置方案,仿真验证其有良好的适应性及可靠性。同时通过研究严重故障下机组的同调性,找出江西同调机群,并分析江西电网内部解列断面,提出优先设置解列点的位置。

张格[4](2019)在《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遂成为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中心。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被日军接管之后,重庆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金融中心。以此为基础,重庆金融市场成长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对抗战大后方的经济与金融影响极大,为国民政府坚持抗战以及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目前学界对于战时重庆金融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对于战时重庆金融市场则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篇论文以重庆市档案馆未刊档案、已经出版的档案资料汇编、民国时期期刊与报纸、各地方志与文史资料为主要史料,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并结合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对战时重庆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以求还原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原貌,探索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与特点,分析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财政、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论述,主要写作思路如下:文章首先解决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中各金融子市场的发展过程、发展原因以及发展结果等方面的问题。重庆开埠之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金融人才的涌现以及金融机构的增加,促使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发展。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市场不完善、发展不健全且部分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特点,货币市场、内汇市场、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而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相对滞后。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在普遍的公债投机、公债价格骤跌以及全国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下,最终爆发了公债风潮,而公债风潮又进一步引发重庆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的动荡。为平息公债风潮,国民政府遂开始在重庆金融市场中实施金融统制政策,受此影响,重庆货币市场、内汇市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均完成了变革。而原来发展相对滞后的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则因为战时需求的增多以及金融投机的刺激而得到极大发展。重庆金融市场通过国民政府的政策干预也逐渐适应了战时状态,该金融市场的相关业务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增多,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和成熟。然后,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解决重庆金融市场在1937-1945年的地位变化问题。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地位空前提高,为近代以来之顶峰。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地位仅为区域性质的金融市场中心,其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有限,影响范围较窄,与西南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也十分有限。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增加,资本额不断增长,金融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与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显着提高。在此基础之上,重庆金融市场的影响范围突破了西南地区的限制,逐渐覆盖整个抗战大后方。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逐渐形成,而重庆金融市场则成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再者,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在战时发展的过程与地位,分析该时期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经济、战时财政与战时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指出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对于战时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具有双重属性。重庆金融市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将自身的各种业务向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中传播,推动各地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重庆金融市场为抗战大后方工、农、商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为战时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另一方面,重庆金融市场也对战时经济与金融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从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开始,重庆金融市场就一直出现层出不穷的金融风潮。而导致金融风潮频发的原因是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金融投机等违法行为,大量的金融投机不仅破坏了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秩序,同时也刺激了社会生产资本逐渐脱离实体经济,社会游资增多,导致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日益严重,难以控制。另外,重庆金融市场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发展,与战时政府财政、社会均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这些联系也影响着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轨迹,并进一步反映出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以论述完毕的内容为基础,总结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时代特点。重庆金融市场因处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中,具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在重庆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尤其在全面抗战后期,金融黑市与金融投机在重庆金融市场中频频出现,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与宏观调控功能逐渐失灵,而金融市场的积累功能与配置功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发挥作用,社会财富在此过程中逐渐集中于社会上层的特权阶级之手,一般民众生活越发艰难,而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也越发严重。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国民政府也做出了及时的反应,努力整顿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其采取的方法主要为联合地方政府与重庆民间金融组织进行政策监管、机构监管与行业自律等。但是由于国民政府本身的政策失误,政府内部的腐败以及民间组织自律能力的低下,多种形式的监管与自律均不能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效果,最终使得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一直延续至全面抗战结束。同时,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均获得发展,并呈现出现代化的特点,而这对于重庆金融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韩悦[5](2018)在《张瑞瑾治理长江泥沙和培育水利英才》文中研究表明张瑞瑾是我国着名的水利学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长江三峡之滨与水结缘,穷毕生之力学习水利、研究水利和投身于水利事业。水利工程学科涵盖广泛,张瑞瑾则是在河流泥沙研究领域成就斐然。不仅如此,他在水利电力高等教育领域也颇有建树,长期主持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的教研工作,致力于将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水利电力高等院校。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张瑞瑾的水利人生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几十年来的水利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成就。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翔实的史料,概述张瑞瑾的水利人生历程,论述他在长江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建设中治理泥沙方面的贡献,以及创办、执掌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培育水利英才的业绩。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鉴往知今。

王春明,刘兵[6](2013)在《区域互联多回直流换相失败对送端系统的影响》文中指出为增强直流互联大系统运行特性认识水平,针对区域电网间多回互联直流同时换相失败展开研究。分析其成因;摸索其发生后送端系统频率、电压的变化特性;剖析其对送端系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研究结论是:虽然区域互联多回直流换相失败往往不可避免,但是直流功率由于换相失败和控制系统的作用突变时,送端近区机组出力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紧跟着变化,送端近区显现出功率相对平衡的暂态特性。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对送端系统的影响仅局限在近区较小范围内,不会影响大系统稳定运行。

曾江[7](2010)在《21世纪国家重大工程中的金属加工技术(续1)》文中指出2009年,《金属加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及迎接本刊创刊60周年,开设了"史话——中国金属加工60年"专栏。专栏的内容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应读者要求,2010年本刊将继续保留这一专栏。记者将以本刊曾记述的内容为线索,与您继续重温新中国金属加工行业的技术简史。

曾江[8](2010)在《《金属加工》史话:中国金属加工60年(32) 21世纪国家重大工程中的金属加工技术(续1)》文中提出2009年,《金属加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及迎接本刊创刊60周年,开设了"金属加工史话——中国金属加工60年"专栏。专栏的内容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应读者要求,2010年本刊将继续保留这一专栏。记者将以本刊曾记述的内容为线索,与您继续重温新中国金属加工行业的技术简史。

黄源芳[9](2008)在《浅析水电机组修复改造的目的》文中提出水电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开发新水电和改造老水电是同等重要相辅相成地增加发电量的途径。为后者,需对老水电站的核心设备——水电机组进行修复和现代化改造。本文列举国内外若干实例,对其改造的原因、目的进行了初步归纳浅析。

李鑫婧[10](2008)在《特大型水轮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的整定与分析》文中指出目前,我国新建的大型水电站普遍采用大型或特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组,为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不仅需要配置功能齐全的继电保护装置,还需要基于对特大型机组特点和继电保护特性的分析,解决整定计算中的技术问题,合理完成整定计算工作,并对保护的运行及改进提出建议。论文围绕三峡右岸电站发电机变压器组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课题展开论述。针对三峡右岸电站采用了三种机型和两种主接线形式,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合不同情况的整定方案,并按此要求完成了整定计算工作,形成了与保护装置的操作相匹配的整定值清单。论文还针对特大型机组保护整定计算中的若干重要技术问题展开了研究,主要涉及到主保护、失磁保护和反时限特性保护等三个方面。从解决好主保护保护灵敏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出发,基于对三峡机组结构和主保护性能的分析,采用了根据导则及运行经验提供初值,然后参考现场试验数据调整定值,并利用发电机内部故障暂态仿真软件校验灵敏度的主保护整定方案。同时,经过动模试验的分析,给出了横差保护主判据和整定方法的改进建议。在失磁保护整定计算过程中,对普遍采用的阻抗判据和国外某些厂家采用的导纳判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国内外定子判据构成及整定思路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考虑到进相运行将增加定子绕组端部发热问题,建议在失磁保护中增加进相运行监视告警段,确保特大型发电机在特殊运行方式下的安全。对特大型机组反时限特性与保护厂家常用动作方程难于匹配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对目前常用的两种整定方法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算法的整定方法,可以较好的拟合机组特性。为了彻底解决动作方程与机组实际反时限特性曲线匹配难题,建议特大型机组反时限类保护应尽量采用多点数据拟合曲线的实现方法,以兼顾机组的安全和效益。三峡右岸电站发电机变压器组继电保护的整定结果已在三峡各类机组投运中得到了应用,目前机组运行情况良好。

二、三峡机组设备专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机组设备专辑(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一)时空范围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六、研究价值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一、基层性
        二、指导性
        三、实用性
        四、多样性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结论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特高压入赣特性分析及对江西电网二、三道防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特高压现状及其发展历程
        1.2.2 特高压直流对受端电网影响研究现状
        1.2.3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研究
    1.3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特高压接入方案及仿真条件
    2.1 特高压接入江西电网方案
    2.2 特高压直流模型
    2.3 仿真工具
    2.4 仿真故障设置及稳定判据
        2.4.1 仿真故障设置
        2.4.2 仿真稳定判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特高压交直流馈入特性研究
    3.1 概述
    3.2 特高压直流馈入后潮流特性研究
        3.2.1 潮流计算理论
        3.2.2 潮流疏散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3.2.2.1 华中电网对雅中直流接纳能力分析
        3.2.2.2 江西交直流受电能力分析
        3.2.2.3 直流功率疏散能力分析
        3.2.2.4 小结
    3.3 特高压直流馈入后暂态稳定特性研究
        3.3.1 直流馈入后暂态稳定水平分析
        3.3.2 直流故障对雅中直流暂稳约束受电能力分析
        3.3.3 交流故障对雅中直流暂稳约束受电能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江西电网第二道防线适应性研究
    4.1 第二道防线概述及配置原则
        4.1.1 第二道防线概述
        4.1.2 第二道防线的配置原则
    4.2 江西电网第二道防线配置现状
    4.3 同塔双回线同跳稳控策略适应性分析
        4.3.1 屏梦、咸梦II线 N-2 故障计算分析
        4.3.2 南昌特至进贤N-2 故障计算分析
        4.3.3 南昌换至抚州N-2 故障计算分析
    4.4 雅中直流双极闭锁故障稳控策略研究
        4.4.1 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投运前稳控策略研究
        4.4.1.1 基于热稳约束的稳控策略研究
        4.4.1.2 基于暂稳约束的稳控策略研究
        4.4.2 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投运后稳控策略研究
        4.4.2.1 基于热稳约束的稳控策略研究
        4.4.2.2 基于暂稳约束的稳控策略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西电网第三道防线优化策略研究
    5.1 第三道防线概述及配置原则
        5.1.1 第三道防线概述
        5.1.2 第三道防线的配置原则
    5.2 江西电网第三道防线配置现状
    5.3 基于第三类扰动的低压减载快速动作方案研究
        5.3.1 基于跨越故障低压减载方案研究
        5.3.1.1 故障特性分析
        5.3.1.2 安控措施设置及仿真验证
        5.3.1.3 安控措施校验
        5.3.1.4 小结
        5.3.2 基于中开关拒动低压减载方案研究
        5.3.2.1 故障特性分析
        5.3.2.2 安控措施设置及仿真验证
        5.3.2.3 安控措施校验
        5.3.2.4 小结
    5.4 解列点与振荡中心探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金融市场与近代重庆金融市场的概念辨析
        (二)研究时间的概念辨析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资料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全面抗战爆发后重庆金融市场的动荡
    第一节 1937 年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一、货币市场从混乱向统一与规范发展
        二、以申汇交易为主的重庆内汇市场
        三、重庆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四、全面抗战之前尚未充分发展的市场
    第二节 公债风潮与重庆证券市场的动荡
        一、重庆公债风潮的爆发
        二、公债风潮的最终解决
    第三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重庆比期风潮与利率市场的动荡
        一、全面抗战前期重庆利率市场的动荡
        二、1938 年-1940 年利率市场的平稳发展
        三、1941 年重庆利率风潮与比期的废除
        四、日拆制度时期的重庆利率市场
    第四节 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筹备与争论
        一、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必要性
        二、筹备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及其引发的论争
    小结
第二章 重庆传统金融市场在战时的变革
    第一节 重庆向法币发行中心的转型
        一、1937-1938 年国民政府法币发行中心的内迁
        二、1939-1942 年重庆法币发行中心的建立与巩固
        三、1942 年之后的重庆法币发行中心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重庆票据市场
        一、重庆票据交换的曲折发展
        二、重庆票据承兑贴现的快速发展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重庆内汇市场变迁
        一、1937-1941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二、1942-1945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小结
第三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一节 战时重庆外汇市场的崛起
        一、追随上海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二、独立发展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第二节 战时重庆黄金市场与黄金风潮
        一、黄金统制初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二、黄金统制成熟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三、开放黄金自由交易时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第三节 战时重庆的保险业与保险市场
        一、全面抗战爆发与重庆保险市场兴起(1937-1941)
        二、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发展与兴盛(1942-1945)
        三、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主要保险业务
    小结
第四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一、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政策与法令监管
        二、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主要机构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一、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开端
        二、四川省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三、重庆市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三节 重庆金融业对重庆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一、重庆市银钱业同业公会对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二、重庆市保险业同业公会对保险市场的自律监管
        三、重庆市银楼业同业公会对黄金市场的自律监管
    小结
第五章 重庆金融市场在抗战大后方的中心地位
    第一节 重庆货币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一、法币在抗战大后方各主要金融市场的推广
        二、重庆票据市场在大后方的延伸
        三、重庆利率市场对于大后方的影响
    第二节 重庆黄金与外汇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一、重庆黄金市场在大后方各地的拓展
        二、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外汇市场网络的构建
    第三节 重庆保险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一、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南的网络构建
        二、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北的网络构建
    小结
结语
    一、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双重性
    二、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分析
    三、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特点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发表文章

(5)张瑞瑾治理长江泥沙和培育水利英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张瑞瑾投身水利事业的历程概述
    第一节 民国时期奠定学术基础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谱写水利新篇章
第二章 张瑞瑾与葛洲坝工程泥沙等问题的解决
    第一节 葛洲坝建设的曲折及面临的泥沙问题
    第二节 解决葛洲坝工程泥沙问题的独特贡献
第三章 张瑞瑾在三峡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节 支持兴建三峡工程
    第二节 长期研究和论证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的策解之道
第四章 张瑞瑾对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发展的贡献
    第一节 依据中国国情办学
    第二节 专注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节 高度重视科学研究
余论 张瑞瑾水利人生成就卓越的成因
附录1 张瑞瑾水利生涯系年
附录2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历史沿革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区域互联多回直流换相失败对送端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多回直流换相失败机理分析
    1.1 换流器系统级换相失败机理
    1.2 交流系统故障导致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
    1.3 多回直流系统间相互影响导致相继换相失败
2 多回直流换相失败对送端系统的影响
    2.1 换相失败对系统频率的影响
    2.2 换相失败对系统无功电压的影响
    2.3 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影响交流系统实例
3 换相失败过程中送端系统网源暂态特性
4 结论

(8)《金属加工》史话:中国金属加工60年(32) 21世纪国家重大工程中的金属加工技术(续1)(论文提纲范文)

西气东输工程
三峡工程

(9)浅析水电机组修复改造的目的(论文提纲范文)

1 维持机组正常运行
2 延长水电机组设备总体寿命
3 适应机组实际运行条件的改变
4 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
5 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增加电站发电效益
6 利用水轮机综合技术进步提高发电效益

(10)特大型水轮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的整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大型发变组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1.2.1 大型发变组保护配置原则和保护功能
        1.2.2 发电机主保护的研究现状
        1.2.3 失磁保护的研究现状
        1.2.4 反时限特性保护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2 三峡右岸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整定计算
    2.1 三峡右岸电站发变组保护的基本情况
        2.1.1 三峡右岸电站的电气概况
        2.1.2 三峡右岸电站发变组保护装置概况
        2.1.3 三峡右岸电站发变组的特殊性
    2.2 三峡右岸发变组保护整定计算工作
    2.3 整定工作重点解决的几个技术问题
3 三峡右岸发电机主保护整定与分析
    3.1 主保护的保护原理及整定值清单
        3.1.1 纵差保护和裂相横差保护
        3.1.2 零序横差保护
    3.2 主保护的整定及灵敏度校验
        3.2.1 发电机主保护的整定及分析
        3.2.2 发电机主保护灵敏度校验
    3.3 零序横差保护分析与改进
4 三峡右岸发电机失磁保护整定与分析
    4.1 三峡右岸发电机失磁保护配置
        4.1.1 定子侧阻抗判据
        4.1.2 转子低电压判据
        4.1.3 机端低电压辅助判据
        4.1.4 失磁保护逻辑框图
    4.2 三峡右岸发电机失磁保护的整定
        4.2.1 各失磁判据的整定计算
        4.2.2 失磁保护相关问题的分析
    4.3 定子侧阻抗判据和导纳判据的特性分析
    4.4 定子侧导纳特性判据的整定及分析
5 三峡右岸发电机反时限保护整定与分析
    5.1 反时限的基本构成
        5.1.1 发电机系列反时限保护的基本原理
        5.1.2 反时限保护的实现方法
    5.2 反时限曲线的整定
        5.2.1 反时限部分的整定
        5.2.2 反时限保护上下限的整定
    5.3 反时限保护的改进
6 全文总结
    6.1 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文章
附录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工作

四、三峡机组设备专辑(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文伏波与丹江口、葛洲坝工程建设研究[D]. 黄一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特高压入赣特性分析及对江西电网二、三道防线的影响研究[D]. 王玉麟. 南昌大学, 2019(02)
  • [4]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D]. 张格. 西南大学, 2019(01)
  • [5]张瑞瑾治理长江泥沙和培育水利英才[D]. 韩悦.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6]区域互联多回直流换相失败对送端系统的影响[J]. 王春明,刘兵. 电网技术, 2013(04)
  • [7]21世纪国家重大工程中的金属加工技术(续1)[J]. 曾江.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0(12)
  • [8]《金属加工》史话:中国金属加工60年(32) 21世纪国家重大工程中的金属加工技术(续1)[J]. 曾江.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0(12)
  • [9]浅析水电机组修复改造的目的[J]. 黄源芳. 大电机技术, 2008(05)
  • [10]特大型水轮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的整定与分析[D]. 李鑫婧.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标签:;  ;  ;  ;  

三峡单位装备专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