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纺织服装贸易配额战略分析

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纺织服装贸易配额战略分析

一、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纺织品和服装贸易配额策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达[1](2020)在《中国纺织品出口应对美国贸易救济调查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拉近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中美贸易额不断扩大,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同样的,中国最大的出口国也是美国。然而由于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因此美国为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利益,挽回贸易逆差的局面,常常采取各种手段限制中国对美国的贸易,其中贸易救济调查常常被用来作为限制中国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一大有利武器。近年来,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的数量不断增加,对中国相关企业的生产及出口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我们必须不断总结在贸易救济调查案例中的经验,为今后应对美国或者其他国家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提供经验教训。中国作为纺织品生产大国,其纺织业生产及出口在世界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纺织品行业也成为了美国重点进行限制的行业,频频针对中国纺织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反补贴调查及特别保障措施等。本文利用中美纺织品贸易的最新数据来研究中美纺织品贸易关系和特点,探求中国纺织品输美持续增长的原因。同时通过收集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例来研究贸易救济调查的原因及影响,以便能够从中总结出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特征和趋势。接着例举美国对中国进行的艺术画布反倾销案具体分析,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为更好地应对贸易救济调查提供方法和解决途径,从国家层面、行业协会层面、企业层面这三个方面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促进中国纺织品产业更好地向世界出口。

王宇鹏[2](2020)在《欧日经济伙伴协定的综合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新世纪初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来发展增速期。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谈判进展缓慢,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转向寻求区域贸易安排的解决方案。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加快了对外商谈自贸区的步伐。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主导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开始商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等一些超大型区域贸易协定。欧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在此背景下于2013年启动谈判,于2019年2月生效。欧日EPA是目前全球发达经济体之间、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水平区域贸易协定,自由化程度高,内容丰富。作为全球第二大和第四大经济体,欧日达成EPA对于全球经济、贸易、投资、社会福利和气候环境等都将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同时将对其他自贸协定起到示范作用,决定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而引领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和全球治理模式的调整。中国是欧日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欧日EPA的实施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贸易投资、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中国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全球自贸区战略,当前面临着多边贸易体制深刻调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中美经贸摩擦尚未完全平息等诸多风险挑战。欧日EPA将对中国的自贸区战略和开放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本文将欧日EPA协定的效应作为研究主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欧日EPA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规则治理效应,二是欧日EPA对中国在宏观经济、对外贸易、吸引投资、劳工环保、规则治理等方面的影响。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一是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传统和新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对欧日自贸区的贸易投资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引力模型、GTAP模型和LMDI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二是运用历史与现实对照分析的方法,理清近二十年来欧日贸易投资的发展历程,来解释当下欧日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态势问题;三是将微观的产业研究与宏观的经济贸易研究统一起来,不但从经济总量、贸易和投资格局等角度探究贸易投资发展潜力,又从微观层面的具体产业和产品入手,探究竞争性和互补性问题;四是综合运用横向与纵向对比方法,既对欧日经贸合作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进行阐述,也对中国和欧日的贸易投资规模、结构和竞争力水平进行横向比较。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内容如下:首先是引言和文献综述理论探索。接下来主要探讨了欧日签署EPA的背景和基础,对欧日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双向投资情况进行梳理,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互补性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分析欧日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GI指数对欧日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产业内贸易情况展开研究。其次分析了欧日EPA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主要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非关税壁垒、投资自由化四方面介绍了协定的框架内容,从公司治理、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竞争补贴和国企、贸易救济等九个方面阐述了欧日协定在规则上与以往自贸协定相比的主要特点。再次阐述欧日EPA的经济效应,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方面着手。理论分析方面,从贸易自由化视角和比较优势视角分析了贸易效应,从投资转移效应和投资创造效应两方面探讨投资效应,同时阐述了竞争效应和轮轴-辐条效应。实证分析方面,基于引力模型,对欧日EPA的投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GTAP模型,研究了EPA协定对欧日GDP、贸易条件、要素回报、福利水平、各部门产出以及贸易流向等方面的影响。然后对欧日EPA的社会、环境和规则治理效应展开分析。一是社会效应,理论层面,从就业创造、保障劳工权利和公民社会参与劳工政策磋商角度探讨;实证层面,运用GTAP模型分析对就业和工资的影响。二是环境效应,理论层面,从环境产品和服务便利化、资源利用效率、废弃物产生量、监管能力和实施多边环境协定角度探讨,实证层面,运用LMDI模型将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方面进行分析。三是规则治理效应,主要分为补贴和国企、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政府采购等方面,分析对规则的引领作用。接下来是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在梳理中国与欧日的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基础上,对中国与欧日竞争性和互补性、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产业内贸易展开详细分析,然后重点是对中国的贸易、投资等经济影响以及国企补贴、可持续发展等规则治理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基于GTAP模型对中国的GDP、出口、要素回报、贸易条件、福利水平、环境等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的结论如下:一方面是欧日EPA的效应。第一,双方的经济效应均是正向而明显的,日本在GDP、贸易、福利等方面获益程度高于欧盟。欧盟收益最大的是纺织服装皮革业,受损最大的是汽车制造业;日本产出获益最大的是汽车业,产出降幅最大的是乳制品产业。其他经济体的经济效应均为负面,但降幅较小。第二,贸易促进效应明显,日本的进出口增幅均高于欧盟。其他经济体都遭受负面影响,但程度有限。日本的贸易条件改善,而欧盟和其他经济体的贸易条件出现恶化。第三,双向投资的促进效应比较显着,欧日在投资领域放宽市场准入产生投资创造效应,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生产布局的调整引起投资转移效应。区外经济体对区内也产生投资转移和创造。第四,社会和环境效应明显。社会效应方面,改善双方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提升双方就业水平,实现对劳工权利的更好保护。环境效应方面,促进环境贸易便利化,对碳排放和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加大了欧日对应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第五,对国际经贸规则和治理方式影响深远,加严了补贴和国有企业规则纪律,对未来自贸协定的公司治理内容起到示范作用,引领全球政府采购规则主导权,为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改革预做铺垫。另一方面是对中国的影响。第一,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无论是GDP、福利水平、产出都是全球经济体中下降幅度较大的。但是负面效应总体可控。第二,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冲击,贸易转移效应比较明显,恶化中国的贸易条件。但是,中国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与欧日的出口产品结构存在差异化,影响有限。受损最大的是对欧电子设备出口和对日纺织服装皮革出口。第三,对中国吸引投资造成较大压力,可能使部分对华投资转移至欧日。第四,对中国劳工和环保领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劳工和环境高标准对中国造成相当压力,挑战中国政策底线。另一方便有助于促使中国更加重视劳工权利和环境保护,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第五,对中国的规则制定和治理模式兼具机遇和挑战。既企图削弱中国的竞争优势,又可倒逼我深化改革。为此,本文提出五点政策建议:一是以大型自贸伙伴为重点,推动尽快结束或实施中欧投资协定谈判、RCEP谈判和中日韩自贸协定。二是抓住一大批中小型经济体,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三是显着提高自贸协定的自由化水平,扩大服务业开放,改善营商环境,争取在新规则议题上有实质性突破。四是加强与自贸区相适应和配套的国内政策调整,实现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处理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平衡关系,以实际行动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不仅分析欧日EPA的经济影响,还创新性地使用了LMDI模型,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维度,分析了欧日自贸区的环境效应。此外,本文还阐述了协定对于全球规则制定和治理体系的影响,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补贴、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对于中国在学习借鉴全球领先的自贸区模式和规则、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有启示作用。

闫芬姣[3](2013)在《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地理格局变迁与中国对策》文中提出中国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纺织品生产与出口国,因此对于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由于世界纺织品贸易地理环境不断地变迁,从而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因素也在不断地变化。2005年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的取消以来,中国巧抓发展机遇、迎接各方挑战,破解重重困境,纺织品服装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中国新闻网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比2000年增长了3倍,年均约增长一成五,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比例从2000年的一成五上升到超过三分之一。”然而,近两年国际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中国昔日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也已渐趋丧失,加之由于受到内外部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2012年纺织服装出口出现了近10年来的最低增幅,仅增长2.8%。中国的纺织服装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产业转移、结构升级迫在眉睫。因此,正确认识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地理格局变迁的大势,以及各主要贸易国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关系,深入分析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因素,对于促进纺织品服装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纺织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及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和研究思路加以阐述。第二章为本文研究的理论支持部分,第三章、四章、五章为论文的核心部分,其中第三章在对配额的涵义以及相关协议作了论述的基础上对配额取消前、后的世界纺织品贸易地理格局以及各主要纺织品服装贸易国与我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运用ArcGIS软件分析了不同时期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地理格局,同时对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地理格局变迁的动因作出了探讨。第四章对我国发展纺织服装业的优势作出了概述,并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0,借助贸易引力模型对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距离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具有阻碍作用,进口国的GDP、进口国的需求结构、贸易集团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具有促进作用。最后对我国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及贸易壁垒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第五章从政府、纺织行业与企业的不用层面提出了纺织服装业未来发展应采取的策略建议。

张漪[4](2010)在《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纺织服装产业一直以来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我国轻工业中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出口产业。该产业的比较优势在于较低的劳动成本、较完整的制造加工产业链和较优化的产业资本结构,这三大优势构成了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自1994年中国成为世界纺织服装第一制造国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第一的位置。从最初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到产业链配套优势,再到产业集群化大发展,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贸易的成就是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加入WTO以来,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就是纺织服装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处于低迷及复苏期,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和创汇支柱,正同时面临空前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我纺织品出口面临着一些新情况与影响因素。目前对于纺织服装行业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研究还相对比较缺乏,研究的方向也主要是从现实情况推导出一些相关政策建议,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难以适应我国纺织品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政府决策也起到了制约作用。因此,研究纺织产业对外贸易影响因素、提升产业国际贸易竞争力是一项迫切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各种因素影响下,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出口贸易面临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通过对各类影响因素的归纳得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输入国的收入、汇率变动、出口退税和外商投资情况,其它还有诸如:金融危机、我国的物价指数、人民币升值压力、产品出口退税率、纺织品配额取消以及贸易摩擦等因素。通过实证分析本文重点分析和研究的是输入国的收入、汇率变动、出口退税和外商投资等情况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的影响。输入国的GDP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输入国消费需求增长的情况,也意味着该输入国的进口需求的增大。美国是我国纺织品服装最大的贸易输入国国,美国经济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具有显着的影响,根据有关测算,美国GDP增长率每增加(或减少)1%,将导致我国对美国出口增加(或减少)6.1%。人民币升值对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因素又可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其中短期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削弱价格优势;竞争将更趋激烈;中小企业将举步维艰;企业出口效益显着降低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长远影响:缓解贸易摩擦,改善纺织品服装出口环境;优胜劣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升值有利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结构的调整和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以原料进口为基础的服装产品的受益最大;促进企业增强汇率风险意识。出口退税率上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降低了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纺织品、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从理论上说,假如出口企业获得出口退税率上调的全部收益,那么出口退税率上调一个百分点,企业出口总额1%的金额就可以直接形成企业的利润。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产品出口的价格调整空间随着出口退税率上调有所扩大。政府在短期内多次上调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是为了帮助出口企业树立度过难关的信心,遏制出口大幅下滑,防止出现因企业出口亏损以致倒闭而影响社会稳定。出口退税虽然能够扩大企业的压价空间,却并不能提高企业利润,因此出口退税对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的影响是有限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也会越来越密切,国际投资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长能够促进本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在短期内,外商直接投资(FDI)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原因,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相互促进,中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优化出口结构的主导因素。在长期过程中,若保持现有的贸易模式和结构不变,当外资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国际贸易额将不再增加,甚至有可能减少。因为随着外商从跨国公司赚取垄断利润的动机越来越明显,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替代作用将逐步显现。通过对这些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后,本文针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提高服装纺织品的附加值、转变产品市场结构和运营模式、注重产品认证以及创立自主品牌、形成世界范围内产业供产销等环节的完整的产业链,走集群化发展的道路,以期突破国际贸易壁垒限制,提高产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徐艳[5](2010)在《论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力及策略应对 ——以浙江省纺织品出口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以后,我们进入纺织品贸易的“后配额”时代。这将使中国纺织业面临一个更广大的世界市场,取得新的发展良机,但国际市场对中国出口纺织品的空前关注,又将使中国纺织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面对“后配额时代”的来临,国际市场环境与以前的市场环境有了明显的不同,各国市场变得更自由、开放和灵活,各国间的竞争将更激烈、白热化,国际上设限现象将更加频繁和多样化。国际纺织品贸易格局将发生怎样变化;配额的取消将对国内像浙江这样的纺织大省提出何种挑战,纺织品出口有将遭遇哪些贸易摩擦的洗礼;政府、行业组织及有关企业又应如何看待和应对未来的贸易摩擦,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一共由六个部分组成,首先分析了配额理论,进而分析了后配额时代纺织品出口的国际新环境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如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威胁论”,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国内环境状况的转变,为得出本文结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后配额为时代背景,结合系统的统计数据,以浙江省纺织业出口发展现状为例,定量分析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发展态势,对现有竞争力中的凸显问题进行细致分析,从而得出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如何提高中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以及化解贸易摩擦的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和途径,通过打造政府、行业、企业“三位一体”的纺织品出口竞争策略,形成合力,以期不断提高中国纺织业的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品出口发展道路。

胡一伦[6](2009)在《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配额制度逐步取消,纺织工业也将迈入新的领域。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纺织服装出口数量和出口额多年来位居第一位,占世界纺织品服装市场份额的15%以上。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纺织品的出口一直受到配额制度的限制。配额制度是由于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国内的纺织品工业而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的一整套贸易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大致分为三种:全球性配额,双边协议配额和单变协议配额。从2005年1月1日起《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终止,意味着WTO各成员国的纺织品服装进口配额全面取消,全球纺织品服装业迎来了“后配额时代”。在后配额时代,总体而言,我国纺织品工业目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其丰富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不断扩大的内需市场为我国纺织品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面对全球经济格局的进一步调整,我国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我国纺织品业国际竞争力的视角探讨我国纺织业的或持续发展问题。本文基于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市场、相关产业以吸企业结构等四个决定性要素和机遇、政府角色等两个辅助性要素出发,定性分析了我国纺织品工业的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在定性分析的过程中,本文搜集了大量的有关我国纺织业生产、出口的数据,做到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的结合,并得出我国纺织业配额取消后所面临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并结合我国纺织业所处的竞争阶段,相应的提出提高我国纺织品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张慧丽[7](2008)在《新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国际贸易中我国纺织品出口频繁遭受的一些新贸易壁垒措施进行探讨。技术性壁垒是新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对中国纺织品的出口产生明显影响。本文在对国内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选择了引力模型对我国纺织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先,本文分析了我国纺织产品的贸易现状及特点,重在指出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将日益俱增以及贸易逆差仍将增大的趋势;分析国外对华贸易保护措施的现状及其特点,指出纺织行业已经成为外国对我国运用新型贸易壁垒的重灾区,提出分析新贸易壁垒(主要是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影响的必要性;其次,根据2001年~2007年间,我国同日本、美国、欧盟德国和法国等国纺织品贸易数据和技术壁垒有关数据,通过建立引力模型,对技术壁垒造成的贸易损失进行影响分析。另外根据1998年~2007年间,对中美之间纺织品贸易额、人民币汇率和技术壁垒数据,建立模型,对其造成的贸易影响进行分析。根据得出的模型,对影响进行预测。最后,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量化技术壁垒,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技术壁垒与我国纺织品出口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政府、企业研究和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提供参考,以控制和减少国外新型贸易壁垒对我国产业的危害。

李淑俊[8](2008)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基础研究 ——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文中指出贸易保护主义是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政策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本文主要探究两个议题:国际贸易的发展如何塑造了美国公众贸易保护主义偏好、公众贸易偏好又是如何通过美国政治制度的安排,使美国贸易政策分配部分地导向保护主义。为此,作者将社会力量与政治制度的分析方法结合,提出了公众-国会-政府的研究模式分析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论文认为公众与官僚机构的利益诉求一致之处催生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公众的贸易偏好是推崇贸易限制,它的实现有赖于国会立法者谋求连任或竞选成功的利益目标,公众与国会二者之间利益互动的过程孕育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雏芽;国会与政府在美国贸易决策过程中关系特殊,这使国会可以借助快车道授权控制政府贸易权力,政府则须考虑国会的贸易倾向,最终政府输出了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亦是如此。美国产品生产要素流动水平的高低影响了美国公众贸易观。根据相关经济学理论,在要素流动的高位,劳动力要素持有者支持贸易保护主义;在要素流动的低位,特定产业的所有要素持有者皆反对自由贸易,这就形成了以产业为基础的保护主义者联盟。这些保护主义者诉求通过政治市场寻找摆脱进口竞争的压力,国会是这一方案的关键。进口竞争产业通过游说国会议员实现保护主义,议员回应的强度与该产业的地理广度和深度成正比。国会是公众贸易保护主义理念转化为政策的沟通行为体。这包含公众影响国会贸易观的路径与国会最终贸易保护主义的形成。公众塑造国会贸易观的主要路径是国会繁芜的政治结构和复杂且开放的决策程序,通过这些路径,公众在国会酝酿了氤氲的贸易保护主义气氛,这种气氛在经过国会否决票制和快车道授权稀释后,才能最终形成国会保护主义。政府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最终输出者。公众、国会通过美国贸易决策阶段输入保护主义偏好。美国贸易决策经过一个连续的、相互关联的决策阶段,伴随这个历程的是公众、国会的一个议题关注周期。贸易决策阶段与公众议题关注周期的互动过程也就是公众与国会倾向注入贸易政策的过程,行政保护主义产生。行政保护主义已成为美国限制贸易流量的主要手段。

宋东霞[9](2007)在《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纺织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世界第一位。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易进入后配额时代,欧盟取消了配额,我国输欧纺织品服装数量口大幅增长。2006年,欧盟自我国进口纺织品服装222.9亿美元,从而超过美国,成为我国纺织业的第一大目标市场。然而,我国对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担心我国纺织业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无可比拟的出口能力,以及为了保护本土纺织业等一系列原因,欧盟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限制我国纺织品服装的进口,如:对来自我国的进口纺织品服装频繁发起反倾销诉讼等。有限制必然产生摩擦。进入纺织品后配额时代后,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频繁发生,这对于长期置于配额管制之下的我国纺织业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本文的写作宗旨是:通过对中欧纺织品摩擦的现状、主要形式及产生原因的具体分析,从而正确的认识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从中总结出应对的策略。并希望能为我国纺织业相关各界提供一些翔实可用的资料,也希望能够由这个小题目引出我国纺织业长远发展的大问题。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对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现状进行了阐述。通过对该部分的概括来说明中欧纺织品贸易对我国的重要性,我国必须解决中欧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摩擦。第二部分对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进行了介绍。该部分分别对特保措施,反倾销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反吸收调查这四种贸易摩擦形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列举法规,阐明法律依据,对具体实例进行研究。第三部分对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该部分分别阐述了引起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三种因素:国际因素,国内因素和欧盟因素。第四部分归纳了我国应对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策略。政府、行会和企业必须联手,不但要认清贸易摩擦的实质,而且要掌握解决贸易摩擦的途径,从而正确的解决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第五部分是结论。主要是在总结上文的基础上,指出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依然还会发生,呼吁纺织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赵晓颖[10](2008)在《“后配额时代”江苏纺织服装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而江苏又是中国的纺织服装大省。2005年1月1日纺织品服装配额的取消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提供了一个重大机遇,但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而且,面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加,相关进口国势必转向其他贸易壁垒以保护其本国纺织服装产业。因此,正确认识和判断“后配额时代”江苏纺织品服装出口所面临的情况,深入分析可能出现的新贸易壁垒,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江苏纺织服装业的应对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后配额时代”,本文分析了纺织服装业的市场竞争。认为纺织品服装配额的取消将重新分割世界纺织服装市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江苏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会持续增长,但是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反倾销以及欧美等国家对纺织品服装的重新“设限”,都将对江苏纺织服装产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充分吸取国内外纺织服装业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江苏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江苏纺织服装业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在论证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本文从产业升级和产业组织合理化这两个重要层面,深入剖析了“后配额时代”如何提升江苏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力。论文指出,要提升“后配额时代”江苏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产业升级是根本出路,强化技术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是关键环节,培育国际性产业集群是重要策略,实施品牌战略是必经之路,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有效途径,优化经营管理,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是立足点,避免无序竞争是当务之急,完善预警机制,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是必要措施。

二、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纺织品和服装贸易配额策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纺织品和服装贸易配额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纺织品出口应对美国贸易救济调查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美国对中国进行贸易救济调查的原因
        1.2.2 美国对中国进行贸易救济调查的影响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二章 中国纺织品输美发展情况
    2.1 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的情况
        2.1.1 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的现状
        2.1.2 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的商品结构的变动情况
    2.2 中美纺织品贸易的特点
        2.2.1 中国是美国纺织品进口的最大来源国
        2.2.2 中美纺织品贸易极度不平衡
        2.2.3 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以制成品为主
    2.3 中国纺织品输美持续增长的原因
        2.3.1 中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强
        2.3.2 中美纺织品贸易的互补性
第三章 美对中纺织品进行贸易救济调查的情况分析
    3.1 美对中纺织品进行的贸易救济案件调查
        3.1.1 “双反一保”案件
        3.1.2 “337调查”
        3.1.3 “三轮清单”
    3.2 美对中纺织品进行贸易救济调查的案件特点
        3.2.1 特别保障措施是主要措施
        3.2.2 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同时使用
        3.2.3 “337调查”不容忽视
        3.2.4 加征关税成为新手段
    3.3 贸易救济调查案件产生的原因分析
        3.3.1 理论原因
        3.3.2 现实原因
第四章 贸易救济调查案件的影响分析
    4.1 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贸易救济调查的不利影响
        4.1.1 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规模大大减少
        4.1.2 削弱中国纺织品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
        4.1.3 加重中国纺织品出口结构调整的压力
    4.2 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贸易救济调查的有利影响
        4.2.1 迫使中国纺织品行业加快创新步伐
        4.2.2 侧面推动纺织品产业结构升级
        4.2.3 促进市场多元化,减少对美依赖
第五章 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贸易救济调查案例分析
    5.1 美国对中国艺术画布反倾销案调查
    5.2 美国对中国艺术画布反倾销案的分析
    5.3 案例启示
第六章 应对美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的对策分析
    6.1 国家层面
        6.1.1 建立中美双边磋商机制,加快建立完备市场经济体制
        6.1.2 加强纺织品出口立法,对应诉企业推出优惠政策
    6.2 行业协会层面
        6.2.1 发挥引导作用,协调各纺织品企业共同应诉
        6.2.2 优化纺织品产业结构,提高纺织品企业竞争力
    6.3 企业层面
        6.3.1 了解美国相关法律,合理规避“双反一保”及“337调查”
        6.3.2 加强创新,避免恶性竞争,开拓多元化纺织品贸易市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2)欧日经济伙伴协定的综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特点
        1.1.2 欧盟和日本的自贸区战略
        1.1.3 中国的自贸区战略
        1.1.4 选题和研究目的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1.3.2 创新点和存在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探索
    2.1 文献综述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的文献综述
        2.1.2 欧日自贸区效应的文献综述
        2.1.3 文献评述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关理论
        2.2.1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2.2 自贸区相关理论
        2.2.3 理论评述
第3章 欧日签署EPA的背景与基础
    3.1 货物贸易情况
        3.1.1 总体货物贸易情况
        3.1.2 双边贸易情况
        3.1.3 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3.2 服务贸易发展
    3.3 双向投资发展
    3.4 比较优势分析
    3.5 竞争优势分析
    3.6 产业内贸易分析
第4章 欧日EPA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4.1 主要内容
        4.1.1 货物贸易
        4.1.2 服务贸易
        4.1.3 非关税壁垒
        4.1.4 投资自由化
    4.2 主要特点
第5章 欧日EPA的经济效应
    5.1 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5.1.1 贸易效应
        5.1.2 投资效应
        5.1.3 竞争效应
        5.1.4 轮轴-辐条效应
    5.2 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简述
        5.2.2 数据与方法
        5.2.3 结果分析
    5.3 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分析
        5.3.1 关税削减程度
        5.3.2 模型和模拟方案
        5.3.3 结果分析
第6章 欧日EPA的社会、环境和规则治理效应
    6.1 社会效应
        6.1.1 理论分析
        6.1.2 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分析
    6.2 环境效应
        6.2.1 理论分析
        6.2.2 基于LMDI模型的实证分析
    6.3 规则治理效应
        6.3.1 补贴和国有企业
        6.3.2 公司治理和市场导向
        6.3.3 可持续发展
        6.3.4 政府采购
        6.3.5 投资保护
第7章 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7.1 中国与欧日双边合作情况
        7.1.1 双边贸易
        7.1.2 双向投资
    7.2 中国与欧日贸易分析
        7.2.1 竞争性和互补性
        7.2.2 比较优势
        7.2.3 竞争优势
        7.2.4 产业内贸易
    7.3 欧日EPA对中国的影响
        7.3.1 理论分析
        7.3.2 实证分析
第8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结论
        8.1.1 欧日EPA的综合效应
        8.1.2 欧日EPA对中国的影响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快实施中国自贸区战略的重要意义
        8.2.2 加快实施中国自贸区战略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地理格局变迁与中国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2.2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2.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 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地理格局变迁
    3.1 影响贸易格局变迁的重要因素—配额制度
        3.1.1 配额的涵义
        3.1.2 相关协议及配额制度的取消
        3.1.3 配额的影响
    3.2 配额取消前纺织品服装贸易地理格局
        3.2.1 以英国为中心的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
        3.2.2 以欧洲和美国为中心的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
        3.2.3 从欧、美、日三足鼎立到欧洲、北美洲、亚洲三面格局
    3.3 配额取消后的纺织品服装贸易地理格局
        3.3.1 以发达国家为主的消费市场
        3.3.2 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生产市场
    3.4 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变迁的动因分析
        3.4.1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
        3.4.2 发展中国家原料资源丰富
        3.4.3 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足
        3.4.4 国家政策的鼓励
        3.4.5 配额制度的取消
4 中国发展纺织品服装贸易的优势及影响因素
    4.1 持续发展的优势所在
        4.1.1 丰富的原料
        4.1.2 充足的劳动力
        4.1.3 广阔的市场
        4.1.4 悠久的历史
        4.1.5 机遇
    4.2 距离及消费结构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
        4.2.1 贸易地理引力模型的分析与应用
        4.2.2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潜力预算
    4.3 贸易壁垒因素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
        4.3.1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的原因
        4.3.2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
5 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发展策略
    5.1 政府层面的策略
        5.1.1 增加海外投资与香港转口贸易,削弱距离的消极影响
        5.1.2 积极参与贸易集团活动,减弱某些贸易集团的排挤
        5.1.3 鼓励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
        5.1.4 加大生产设备与人才培养的投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5.1.5 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完善各项法律法规
    5.2 行业层面的策略
        5.2.1 建立有效的行业组织,引导企业生产与出口
        5.2.2 促进行业自律,提供有效信息服务
        5.2.3 培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与产品标准的法律人
    5.3 企业层面的策略
        5.3.1 调整纺织业生产结构,优化出口商品构成
        5.3.2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品牌竞争意识
        5.3.3 加大产品营销力度,树立国际品牌形象
        5.3.4 改变出口市场集中的态势,开拓新兴市场
        5.3.5 建立绿色、环保观念,应对贸易壁垒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二节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述评
        一、纺织外贸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二、技术改造对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研究
        三、其他相关的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二章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纺织服装产业贸易的演变和转型
    第二节 纺织服装产业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第三节 世界纺织服装产业贸易转型对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启示
        一、世界纺织服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二、后配额时代的两难选择
第三章 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纺织服装产业出口贸易现状概述
    第二节 人民币有效汇率(R)变动对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纺织服装出口的短期影响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长远影响
    第三节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的影响
    第四节 纺织服装输入国GDP对纺织服装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
    第五节 出口退税率(D)对纺织服装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出口退税率上调的积极意义
        二、出口退税率上调的影响力是有限的
    第六节 取消纺织品出口配额对纺织服装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面临空前的机遇
        二、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七节 其他影响纺织服装产业出口贸易的因素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
        二、反倾销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出口的影响
第四章 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应对策略建议
    第一节 实证分析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二、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结果
    第二节 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
    第三节 应对策略
        一、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
        二、努力培育自主品牌
        三、注重质量认证,突破贸易壁垒
        四、构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论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力及策略应对 ——以浙江省纺织品出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配额与后配额时代
    第一节 配额的涵义
    第二节 配额体制的形成
    第三节 ATC协议及后配额时代
第三章 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面临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
    第一节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第二节 国内环境的新变化
    第三节 一种遏制论调的产生:"中国纺织品威胁论"
第四章 后配额时代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力现状分析
    第一节 基本概况
    第二节 浙江省纺织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三节 问题及原因
第五章 应对策略:形成三位一体的纺织品出口竞争合力及效用展望
    第一节 政府层面之策略
    第二节 行业层面之策略
    第三节 企业层面之策略
    第四节 三位一体竞争合力的效用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2 理论回顾
    2.1 西方理论中对于产业竞争力的论述
        2.1.1 古典经济理论中对于产业优势的论述
        2.1.2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2 国内学者对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2.3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3.1 生产因素
        2.3.2 需求市场
        2.3.3 相关以及支援产业的发展
        2.3.4 产业所处的环境
        2.3.5 机遇以及政府的角色
3 我国纺织业竞争力分析
    3.1 我国纺织业的现状
        3.1.1 我国纺织业的整体生产情况
        3.1.2 我国纺织业的进出口情况
    3.2 我国纺织产业竞争力分析
        3.2.1 生产要素
        3.2.2 需求市场
        3.2.3 相关及支援产业
        3.2.4 产业所处的环境
        3.2.5 机遇
    3.3 结论
4 我国纺织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4.1 发展专业化和高级生产因素
        4.1.1 提升人力资源的技能
        4.1.2 加强对国内市场需求的分析
        4.1.3 加强与相关产业的联系
        4.1.4 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
        4.1.5 大力推行国际认证
    4.2 推动国内市场需求的发展
    4.3 加强纺织产业的横向联系
    4.4 优化纺织业的外部环境
    4.5 发挥纺织商会的作用
    4.6 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新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5 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2章 我国纺织品贸易遭遇的新型贸易壁垒
    2.1 新贸易壁垒的概念
    2.2 新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
        2.2.1 技术壁垒
        2.2.2 环境壁垒
        2.2.3 社会壁垒
    2.3 主要国家近期纺织品主要技术壁垒
        2.3.1 美国近期技术壁垒
        2.3.2 欧盟近期技术壁垒
        2.3.3 日本近期技术壁垒
第3章 纺织品出口遭遇新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原因
    3.1 我国纺织品的出口现状
        3.1.1 纺织行业概况
        3.1.2 出口概况
    3.2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中技术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3.3 我国纺织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现状与影响
        3.3.1 我国纺织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现状
        3.3.2 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3.4 我国纺织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
        3.4.1 外部原因
        3.4.2 内部原因
第4章 纺织品出口遭遇新贸易壁垒实证分析
    4.1 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与发展
    4.2 本文的模型设计
    4.3 棉及其混纺树脂整理织物出口案例
        4.3.1 理论分析
        4.3.2 研究假设
        4.3.3 数据来源及模型应用
    4.4 中美纺织品贸易案例
        4.4.1 理论分析
        4.4.2 研究假说
        4.4.3 数据来源及模型应用
    4.5 模型结果讨论
第5章 我国纺织品应对新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
    5.1 技术壁垒标准条件下的措施调整
        5.1.1 尽快构建我国纺织业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5.1.2 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加强国际认证
    5.2 人民币汇率升值条件下的措施调整
        5.2.1 自愿进口扩展(Voluntary Import Expansions,VIEs)
        5.2.2 通过投资行为,直接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结论
    1、本文总结
    2、研究展望
致谢
注释
附表1 2004年我国印染绸出口市场统计情况
附表2 各国政府对纺织品中残留甲醛含量的规定
附表3 2001-2007年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大事记
附表4 美国涉及纺织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研项目

(8)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基础研究 ——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议题与相关概念厘定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论文假设与主要观点
    第四节 论文基本结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美国贸易政策与对外贸易保护主义
    第一节 美国贸易政策中的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之争
    第二节 美国贸易政策中的保护主义
    第三节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分析框架:公众-国会-政府
    小结
第二章 公众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
    第一节 要素流动与公众贸易保护主义
    第二节 进口竞争产业公众联盟贸易保护主义
    第三节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与美国对华公众贸易保护主义
    小结
第三章 国会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
    第一节 公众塑造国会贸易观的路径与国会保护主义氛围
    第二节 国会贸易保护主义氛围的稀释与最终形成
    第三节 中美铜版纸补贴摩擦与美国对华国会保护主义
    小结
第四章 政府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
    第一节 美国贸易政策制定中的行政部门
    第二节 美国贸易决策阶段与公众、国会保护主义的输入
    第三节 行政贸易保护主义
    第四节 “中国制造危机”与美国对华行政贸易保护主义
    小结
第五章 从公众-国会-政府互动看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
    第一节 自由贸易为主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第二节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中的保护主义
    第三节 美国对华保护主义:公众-国会-政府的分析框架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现状
    第一节 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概述
        一、中欧经贸发展现状
        二、中欧纺织品贸易关系
    第二节 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
        一、欧盟历年来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限制
        二、后配额时代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
        三、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未来走势
    第三节 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影响
        一、影响我国对欧盟市场的出口
        二、影响我国对其他市场的出口
        三、我国面临被后起国家赶超的压力
第二章 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
    第一节 特保措施
        一、特保措施概述
        二、欧盟对我国纺织品特保法规枚举
        三、欧盟实施纺织品特保措施的法律依据
        四、欧盟纺织品特保措施的实例研究
    第二节 反倾销措施
        一、反倾销措施概述
        二、欧盟反倾销法枚举
        三、欧盟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法律依据
        四、欧盟反倾销措施的实例研究
    第三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
        二、欧盟纺织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枚举
        三、欧盟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依据
        四、欧盟纺织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例研究
    第四节 反吸收调查
        一、反吸收调查概述
        二、欧盟反吸收法枚举
        三、欧盟实施反吸收的法律依据
        四、欧盟纺织品反吸收调查的实例研究
第三章 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国际因素
        一、贸易摩擦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
        二、世界经济的衰退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三、WTO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缺陷
    第二节 国内因素
        一、我国纺织业自身存在一系列问题
        二、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
        三、“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条款”和纺织品特殊保障措施
    第三节 欧盟因素
        一、欧盟经济方面的因素
        二、欧盟政治方面的因素
第四章 我国应对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策略
    第一节 我国政府的应对策略
        一、充分运用政治手段,规避和应对纺织品贸易摩擦
        二、积极参与WTO新规则的制订,并且善用规则
        三、完善纺织品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四、加强引导和推进纺织品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二节 我国纺织行业协会的应对策略
        一、确立纺织品商协会独立的市场地位
        二、健全自律机制,强化行业自律
        三、发挥中介纽带作用,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四、积极参与贸易纠纷解决,维护纺织行业利益
        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完善我国行业标准
    第三节 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一、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提高产品竞争力
        二、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三、积极引导国内需求,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后配额时代”江苏纺织服装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后配额时代”的由来及ATC 协议的签署
        1.2.1 关于配额
        1.2.2 ATC 协议及“后配额时代”
    1.3 “后配额时代”江苏纺织服装业竞争力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思路
第二章 国内外关于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2.1 国外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2.1.1 关于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2.1.2 关于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问题
        2.1.3 关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问题
    2.2 国内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2.2.1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2.2.2 关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结构升级问题
        2.2.3 关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集群和产业链问题
        2.2.4 关于纺织服装品牌建设、制度建设和体制问题
第三章 纺织服装业在江苏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1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
    3.2 江苏纺织服装业现状分析
        3.2.1 行业背景
        3.2.2 江苏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地位
    3.3 “后配额时代”与江苏纺织服装业
第四章“后配额时代”江苏纺织服装业的SWOT 分析
    4.1 江苏纺织服装业的竞争优势
        4.1.1 主要产品产量均已名列全国前茅
        4.1.2 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公有制经济比重明显下降
        4.1.3 总体增长迅速
        4.1.4 产业集群优势明显
        4.1.5 外向型特征明显,出口增长迅速
    4.2 江苏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劣势
        4.2.1 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不合理
        4.2.2 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竞争力弱化
        4.2.3 产业损害和贸易预警机制缺乏
        4.2.4 纺织服装业无序竞争日益突出
        4.2.5 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
        4.2.6 品牌建设薄弱
        4.2.7 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
    4.3 江苏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机遇
        4.3.1 配额的取消
        4.3.2 政府的政策扶持
        4.3.3 出口关税的取消
        4.3.4 出口退税机制的调整
    4.4 江苏纺织服装业面临的挑战
        4.4.1 频繁使用的特保措施以及欧美的重新设限
        4.4.2 种类繁多的贸易保护主义
        4.4.3 双边和区域性贸易优惠的威胁
        4.4.4 来自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威胁
        4.4.5 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风险
        4.4.6 出口退税进一步下调带来的风险
第五章 “后配额时代”江苏纺织服装业竞争力的提升举措
    5.1 转变增长方式,优化出口结构
        5.1.1 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构建竞争优势
        5.1.2 发展高新技术,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5.1.3 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附加值
        5.1.4 优化产品结构,优先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
    5.2 实施“走出去”战略
        5.2.1 “走出去”的迫切性
        5.2.2 “走出去”模式的选择
        5.2.3 政府在“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5.3 政府、行会、企业密切合作,规避各种贸易壁垒
        5.3.1 政府
        5.3.2 行会
        5.3.3 企业
    5.4 完善产业链,发挥集群优势
        5.4.1 以产品的升级推动产业集群层次的提高
        5.4.2 继续完善壮大上下游产业链
        5.4.3 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服务体系
        5.4.4 加大宣传,打造区域品牌
    5.5 积极推广电子商务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纺织品和服装贸易配额策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纺织品出口应对美国贸易救济调查的对策研究[D]. 陈达. 广西大学, 2020(07)
  • [2]欧日经济伙伴协定的综合效应研究[D]. 王宇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3]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地理格局变迁与中国对策[D]. 闫芬姣. 山西师范大学, 2013(08)
  • [4]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研究[D]. 张漪.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2)
  • [5]论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力及策略应对 ——以浙江省纺织品出口为例[D]. 徐艳. 复旦大学, 2010(03)
  • [6]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业竞争力研究[D]. 胡一伦. 南京理工大学, 2009(01)
  • [7]新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分析[D]. 张慧丽. 西南交通大学, 2008(06)
  • [8]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基础研究 ——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D]. 李淑俊. 复旦大学, 2008(03)
  • [9]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问题研究[D]. 宋东霞. 东北财经大学, 2007(06)
  • [10]“后配额时代”江苏纺织服装业竞争力研究[D]. 赵晓颖. 南京财经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纺织服装贸易配额战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