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建筑的生命——胡悦专访

创新是建筑的生命——胡悦专访

一、创新是建筑生命之所在──胡越访谈(论文文献综述)

康珍珍[1](2014)在《中国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系统性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30年,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和一日千里的城镇化进程,培养和成就了一代建筑人,这是一个可以称之为“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群体。他们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迎来了不绝于耳的争议,终归瑕不掩瑜,在建筑历史的长河中浓墨重彩的渲染了专属于他们神来之笔。本文立足于生态文明转型的时代前沿,着眼于新生代建筑师的教育背景和创作意识,执手建筑的本体和本原,通过环境、文化和技术三个独特视角,系统把脉新生代建筑师的斐然业绩,辩证剖析其缺陷与不足,在时代的经纬网上对新生代建筑师的创新实践进行了科学定位。论文以前瞻性的全局视角,预测了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其实施策略,以资时代转型期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借鉴。总论部分(第二章)为背景分析。系统梳理了中国新生代建筑师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归纳总结出他们的群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出他们在面对当下的社会问题时,在环境、文化和技术关注方面表现出不同于前辈建筑师的创作意识。在环境关注方面追求和谐共生,在文化关注方面追求对话融合,在技术关注方面追求多维共进。分论部分(第三、四、五章)为分类综述。分别从环境关注、文化关注和技术关注三个方面展开对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总结、梳理和论述。布局谋篇上,根据每章特定的论题,综合解析出中国当代语境中的创作现状,在此基础上,系统性梳理了新生代建筑师在相应方面所采取的创新实践策略和创作态度,通过对和谐共生(环境)、对话融合(文化)、多维共进(技术)的分类论述,对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创作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总结。结论部分(第六、七章)为评价与展望。首先以前瞻性视角,统筹建筑全局,总结了新生代建筑师的成就和不足,继而,把握时代脉搏和未来趋向,将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引向“形式追随生态”。以此为立足点,指明新生代建筑师在环境、文化和技术三方面需付诸的长足改进:融入环境,兼顾场地协调与建筑节能;立足文化,从细节入手倾注人文关怀;把脉时代,依托新技术追求全面整合。最后,在完善政策法规、改革建筑教育、建构理论体系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吴克勤[2](2013)在《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创新思维类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人类为生存而营建开始,建筑界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革命:从巢居、穴居的原始构筑物,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建筑形态各异,建筑思想也是纷繁复杂。尤其是近30年,作为知识面最为宽广、思想最为开放、坚持自我、勇于创新的一代中国青年建筑师,在借鉴、吸收国外建筑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异于国际风的新建筑,营造了一个百花齐放的精彩的建筑世界。针对当今建筑流派、建筑理论繁多这一现象,本文运用认知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现象学、语言学、神经科学、创新学、创新思维学等理论成果,从思维层面对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创新的梳理,论述了建筑设计的过程、结构因子、影响因素等多方面的内容,寻找建筑师创新思维的特点、结构,并根据结构的不同,对其整体做一个类型划分。首先,通过收集、整理、研究国内外心理学与哲学对于创新思维、建筑学对于建筑设计创新的研究成果,定义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概念以及其四个特征,为后文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过程的评价做出理论依据。其次,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描述出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并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分析得出建筑设计是由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三个阶段组成。其中信息处理是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核心阶段,是由元思维、初级语言、价值观三要素构成,并对每一要素分类。再次,将元思维、初级语言、价值观的子项进行一一组合,论证其存在的可能,从而得到人文型、折中型、策略型、格式塔型、先验型、低技型、现象型和感知型8种创新思维类型。最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青年建筑师作为实例,说明在各类型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建筑作品的表现。

张明理[3](2012)在《对合肥市的建筑设计行业内创新能力的探索——由信息共享效率的角度》文中提出建筑设计创新是近年来我国建筑界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人的思想脱离不了现实事物,创新的素材来源于设计者的认知,随着信息传递的日益方便,那么信息时代的信息共享实际是创新的原动力。作者尝试性地对创新所依赖的知识系统及信息共享入手,以合肥市的几个设计院为主要对象,并对一些上海的设计人员进行采访,提取其不同的成分构成并进行对比,从中探索其对设计创新有影响的因素,对于建筑设计创新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国萃[4](2012)在《论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凡高品质建筑一定是精湛的工艺技术的产物,因而工艺技术是塑造建筑品质的必要条件。论文从建筑师的视角讨论了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笔者从中国建筑“重形式轻工艺”的现象出发,引出了中国当前建筑审美判断内在逻辑(工艺技术逻辑)缺失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中国建筑审美理论需要关注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的审美判断,即建筑品质。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自然经验主义美学、系统论思想为理论指导,以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历史研究、人物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论文从词源学出发,明晰了“品质”概念的确切含义;从实证主义视角出发,强调了工艺技术在形成建筑审美过程中的作用,完善了以工艺技术为主线的建筑历史理论研究脉络。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系统化地阐释工艺表现在塑造高品质建筑过程中的必要性,唤起实践建筑师对于工艺表现的关注。论文沿着以工具断代法划分的纵向时间轴线和以自然经验主义审美理论为基础展开的横向理论轴线两条线索展开,通过对建筑品质的基本理论研究,明确了建筑品质是工艺经验与判断经验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审美判断。建筑师判断建筑品质的基本原则是在特定的媒介条件下,工艺经验的圆满完成及其与判断经验的耦合,其中工艺经验的圆满完成以精度为主要衡量标准,判断经验则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论文结合历史背景、文化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对建筑活动中影响建筑品质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主客观影响因素协同工作、能动性得到极致发挥是塑造高品质建筑的必要条件的观点。最后,论文通过案例调研、人物访谈等方法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对中国建筑“重形式轻工艺”的现象进行了详细解读,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提升中国当代建筑品质的几点建议。论文从宏观上建构了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的建筑审美判断理论,明确了粗放型发展过后中国建筑实践将转向以高品质为目标的发展趋势,为中国建筑工艺技术体系的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胡春[5](2009)在《当代中国建筑师事务所创新设计的实证性研究 ——公共建筑的形态语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创新设计是近年来我国建筑界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建筑师事务所作为中国建筑界的新生力量,他们的研究与实践,反映了中国当前建筑创新领域的发展水平。本文以当代中国建筑师事务所的优秀公共建筑作品为依托,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从空间形态、视觉形态两个方面对建筑师事务所的创新设计语言进行分析和梳理,归纳出目前建筑师事务所创新设计的几大主流倾向:叙事性、复杂性、自然性临摹、多义性、精神性、传统空间的重塑等空间形态的创新;构成、单一、折叠、模拟自然等形体形态的创新;生态化、媒体化、维度变异、基于材料的构筑等表皮形态的创新,并辅以大量实例加以论证。从建筑师事务所的角度,透视了当代中国公共建筑创新设计的状况和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建筑创新设计的科学规律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二、创新是建筑生命之所在──胡越访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是建筑生命之所在──胡越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系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
        1.3.2 创新实践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存在的问题
    1.5 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背景分析及创作意识
    2.1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社会背景
        2.1.1 时代机遇
        2.1.2 现实挑战
    2.2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教育背景
        2.2.1 一脉相承的本土教育
        2.2.2 中西融贯的海归教育
        2.2.3 两大阵营的交汇融合
    2.3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特征
        2.3.1 跨界整合的创作特质
        2.3.2 个性纷呈的建筑表达
        2.3.3 “实验性”的营造特征
        2.3.4 回归本原的内在追求
    2.4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的创作意识
        2.4.1 和谐共生的环境意识
        2.4.2 对话融合的文化意识
        2.4.3 多维共进的技术意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关注下的创新实践:和谐共生
    3.1 环境视角下的现状解析
        3.1.1 缺乏与环境协调融合
        3.1.2 忽视建筑的节能生态
        3.1.3 绿色技术的生硬添加
    3.2 新生代建筑师的诉求:对场地环境的回应
        3.2.1 统筹建成环境
        3.2.2 尊重自然环境
    3.3 新生代建筑师的诉求:对生态问题的关注
        3.3.1 传统生态智慧的挖掘
        3.3.2 当代绿色理念的探索
        3.3.3 旧建筑的生态改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化关注下的创新实践:对话融合
    4.1 文化视角下的现状解析
        4.1.1 缺少文化品位的视觉表演
        4.1.2 对传统文化的肤浅表达
        4.1.3 追求符号拼贴的形式表现
    4.2 新生代建筑师的思考:当代文化的真实呈现
        4.2.1 当代生活的关怀
        4.2.2 顺应时代的更新
    4.3 新生代建筑师的思考:传统文化的内在彰显
        4.3.1 借鉴传统艺术
        4.3.2 融合“新”“旧”元素
        4.3.3 延续历史文脉
    4.4 新生代建筑师的思考:地域文化的多维表达
        4.4.1 创新建筑形式
        4.4.2 继承空间结构
        4.4.3 革新材料语言
        4.4.4 关注乡土建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关注下的创新实践:多维共进
    5.1 技术视角下的现状解析
        5.1.1 缺乏对高新技术的应用探索
        5.1.2 节能技术应用处于初级阶段
        5.1.3 不同层次技术缺乏系统整合
    5.2 新生代建筑师的探索:高技策略的得体应用
        5.2.1 先进技术的未来表达
        5.2.2 数字技术的深层思考
        5.2.3 节能技术的生态目标
    5.3 新生代建筑师的探索:低技策略的艺术表达
    5.4 新生代建筑师的探索:中间技术的权宜整合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前瞻性思考的新生代建筑师实践总结及未来展望
    6.1 新生代建筑师的创新实践总结
        6.1.1 取得的成就
        6.1.2 存在的不足
    6.2 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形式追随生态
        6.2.1 第三次工业革命
        6.2.2 绿色建筑战略
        6.2.3 形式追随生态
    6.3 新生代建筑师的努力方向
        6.3.1 融入环境:兼顾场地协调与建筑节能
        6.3.2 立足文化:从细节入手倾注人文关怀
        6.3.3 把脉时代:依托新技术追求全面整合
    6.4 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6.4.1 完善政策法规
        6.4.2 改革建筑教育
        6.4.3 建构理论体系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1
致谢

(2)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创新思维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的现状及文献综述
        1.2.1 对于创新的研究
        1.2.2 对于青年建筑师的研究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对象的限定
        1.4.1 当代
        1.4.2 青年建筑师
    1.5 论文研究框架
    引文出处
第2章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功能模型
    2.1 概念
        2.1.1 思维
        2.1.2 创新
        2.1.3 创新思维
        2.1.4 建筑设计创新
        2.1.5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
    2.2 创新思维特征
        2.2.1 首创性
        2.2.2 价值性
        2.2.3 相对性
        2.2.4 实践性
    2.3 一般思维过程描述
    2.4 一般思维结构因子
        2.4.1 元思维
        2.4.2 初级语言
        2.4.3 价值观
    2.5 创新思维功能模型
    引文出处
第3章 青年建筑师创新思维类型
    3.1 T(元思维)与 L(初级语言)组合的可能性
        3.1.1 T_1组合 L_1、L_2
        3.1.2 T_2组合 L_1、L_2
    3.2 T(元思维)与 W(价值观)组合的可能性
        3.2.1 T_1组合 W_1、W_2、W_3、W_4、W_5
        3.2.2 T_2组合 W_1、W_2、W_3、W_4、W_5
    3.3 L(初级语言)与 W(价值观)组合的可能性
        3.3.1 L_1组合 W_1、W_2、W_3、W_4、W_5
        3.3.2 L_2组合 W_1、W_2、W_3、W_4、W_5
    3.4 T(元思维)、L(初级语言)与 W(价值观)组合结果
    引文出处
第4章 各类型青年建筑师的例证分析
    4.1 人文型建筑师——张永和
        4.1.1 人文型建筑师的定义
        4.1.2 用怀疑的态度审视既定规则
        4.1.3 “非常”建筑观
        4.1.4 建筑的叙事
        4.1.5 创新思维形成
    4.2 折中型建筑师——崔彤
        4.2.1 理性与感性
        4.2.2 人文的表现
        4.2.3 折中的秩序
        4.2.4 创新思维形成
    4.3 策略型建筑师——都市实践
        4.3.1 对社会议题的关注源起
        4.3.2 介入城市的策略
        4.3.3 创新思维形成
    4.4 格式塔型建筑师——崔恺
        4.4.1 格式塔
        4.4.2 “力”与“运动”
        4.4.3 视觉“张力”的表现
        4.4.4 格式塔型建筑师的定义
        4.4.5 建筑之美
        4.4.6 符号化的建筑本土观
        4.4.7 建筑多重格式塔的叠合
        4.4.8 创新思维的形成
    4.5 先验型建筑师——王昀
        4.5.1 先验
        4.5.2 先验型建筑师的定义
        4.5.3 王昀的思维片段
        4.5.4 王昀的创新思维形成
    4.6 低技型建筑师——刘家琨
        4.6.1 低技的存在背景
        4.6.2 低技的建筑表现
        4.6.3 思维形成
    4.7 现象型建筑师——王澍
        4.7.1 现象学流派演变概述
        4.7.2 现象型建筑师的定义
        4.7.3 王澍的现象学之路——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的场所
        4.7.4 王澍的思维片段
        4.7.5 王澍创新思维的形成
    4.8 感知型建筑师——马岩松
        4.8.1 感知的结构
        4.8.2 感知的形成
        4.8.3 感知型建筑师的定义
        4.8.4 马岩松的思维片段
        4.8.5 马岩松建筑思想的形成
        4.8.6 马岩松建筑新感知的表现
    引文出处
第5章 结论
附录一 建筑设计创新方向归纳
附录二 调查问卷
附录三 所选青年建筑师论文一览表
附录四 所选青年建筑师访谈一览表
附录五 所选青年建筑师作品一览表
附录六 参考文献
附录七 插图清单
附录八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对合肥市的建筑设计行业内创新能力的探索——由信息共享效率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 背景
    1.2 目的及意义
2 文献综述及评析
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3.1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3.1.1 文献研究
        3.1.2 实地考察
        3.1.3 逻辑推理
    3.2 研究内容
4 设计工作者信息模式衡量体系
    4.1 设计工作者信息行为的指标体系
    4.2 数据分析
    4.3 成果评测
5 结论
6 展望

(4)论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序言
    1.1 研究起源:中国当代建筑现象
        1.1.1 大屋顶现象
        1.1.2 广州歌剧院现象
        1.1.3 央视新楼现象
        1.1.4 中国建筑呼唤“高品质”
    1.2 论文主题:建筑“品质”
        1.2.1 研究内容
        1.2.2 关键词解析
        1.2.3 核心问题与线索
        1.2.4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
        1.4.1 资料库整理
        1.4.2 现象分析法
        1.4.3 案例研究
        1.4.4 人物访谈
    1.5 论文框架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第2章 建筑品质的基本概念研究
        2.1 建筑品质的词源学考察
        2.1.1 何为“品质”
        2.1.2 何为“建筑品质”
        2.1.3 举例说明建筑品质的研究对象
        2.2 建筑品质的生成
        2.2.1 作为开端的需求
        2.2.2 作为过程的经验
        2.2.3 工艺经验与表现对象
        2.2.4 判断经验与感知对象
        2.2.5 作为媒介的人和工法
        2.3 建筑品质的影响因素
        2.3.1 工艺经验的影响因素
        2.3.2 判断经验的影响因素
        2.4 小结
    第3章 建筑品质的经验特征与表达
        3.1 建筑品质的经验特征
        3.1.1 前工业社会的经验特征
        3.1.2 工业时代的经验特征
        3.1.3 后工业时代的经验特征
        3.2 建筑品质的表达
        3.2.1 材料表达
        3.2.2 工法表达
        3.2.3 细部设计
        3.2.4 整体意境
        3.3 以科伦巴博物馆为例分析高品质建筑的特征
        3.3.1 建筑概况
        3.3.2 建筑师:彼得·卒姆托
        3.3.3 建筑材料:科伦巴砖
        3.3.4 工法特征:砖砌筑的诗意
        3.3.5 细部设计:大象无形的细部
        3.3.6 整体意境:历史遗迹的新生
        3.4 小结
    第4章 建筑品质的核心问题与判断
        4.1 建筑品质的核心问题
        4.1.1 建筑精度
        4.1.2 物理精度
        4.1.3 人体感知精度
        4.1.4 当代技术体系下的精度问题
        4.2 建筑品质的判断
        4.2.1 品质判断的特征
        4.2.2 建筑品质判断的依据
        4.2.3 品质判断的原则
        4.2.4 品质判断的方法
        4.3 建筑品质的理想模型
        4.4 小结
第二部分 影响因素分析
    第5章 影响建筑品质的客观因素分析
        5.1 材料因素
        5.1.1 自然材料
        5.1.2 人工材料
        5.2 动力因素
        5.2.1 自然动力
        5.2.2 机械动力
        5.3 工具因素
        5.3.1 手工工具
        5.3.2 机械工具
        5.3.3 数字工具
        5.4 小结
    第6章 影响建筑品质的主观因素分析
        6.1 社会因素
        6.1.1 建筑活动中的社会角色
        6.1.2 市民文化与大众审美
        6.1.3 国家意志与政策引导
        6.2 行业因素
        6.2.1 职业精神
        6.2.2 素质培养
        6.2.3 行业运营机制
        6.3 个人因素
        6.4 其他因素
        6.4.1 经济规律
        6.4.2 环境能源
        6.4.3 工作流程与管理
        6.5 结论
第三部分 社会观察
    第7章 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品质研究
        7.1 以清华园建筑为例研究中国近现代建筑演进中的品质问题
        7.1.1 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轨迹的缩影
        7.1.2 具有工艺连续性的发展进程
        7.1.3 各个发展阶段的典型建筑案例选择
        7.2 建筑案例调研及分析
        7.2.1 图书馆一期、二期工程
        7.2.2 主楼建筑群工程
        7.2.3 逸夫图书馆工程
        7.2.4 医学院工程
        7.3 中国近现代建筑演进过程中影响建筑品质的问题
        7.3.1 工艺表达缺失
        7.3.2 工艺延续性弱
        7.3.3 政治因素影响
        7.3.4 建筑技术体系单一
        7.4 关于中国近现代建筑的两点思考
        7.4.1 完善中的现代主义进程
        7.4.2 满足审美需求的工艺表现
        7.5 小结
    第8章 当代中国建筑品质问题调查
        8.1 十位职业建筑师的访谈
        8.1.1 访谈对象与内容的确定
        8.1.2 十位职业建筑师简介
        8.1.3 访谈的核心问题
        8.2 当代中国建筑品质现状
        8.2.1 关键词 1:提升期
        8.2.2 关键词 2:非技术性
        8.2.3 关键词 3:差异性
        8.3 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影响建筑品质的主要因素
        8.3.1 建筑师的技术展开与工程控制能力有待于提高
        8.3.2 建筑行业验收与反馈机制有待于完善
        8.3.3 施工队伍的管理与培训机制亟待改进
        8.3.4 市场对于建筑精致性的需求不明显
        8.3.5 先进制造技术与技术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8.3.6 建筑产业链需要进一步系统化
        8.3.7 其他因素
        8.4 提高中国建筑品质的几点建议
        8.4.1 工艺系统架构
        8.4.2 工艺设计
        8.4.3 适宜性技术调整
        8.4.4 产业链整合
        8.5 小结
    第9章 结语
        9.1 论文研究结论和成果
        9.1.1 论文研究总结
        9.1.2 研究成果及现实意义
        9.2 后续研究
        9.2.1 有待深化的问题
        9.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建筑师访谈实录
附录 B 建筑材料与工艺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当代中国建筑师事务所创新设计的实证性研究 ——公共建筑的形态语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背景
        1.1.2 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确立
    1.3 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
        1.3.1 西方哲学的实证主义思想
        1.3.2 皖江文化与“考证”传统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建筑创新设计的概念
    2.1 创新概论
    2.2 建筑创新设计的概念
        2.2.1 关于概念认识的观点和分歧
        2.2.2 建筑创新设计概念的界定
    2.3 建筑创新设计的特征
    2.4 小结
第三章 建筑师事务所的解析
    3.1 建筑师事务所的发展
        3.1.1 发展背景及阶段
        3.1.2 发展概况
    3.2 建筑师事务所的分类及特征
        3.2.1 综合、专业事务所
        3.2.2 设计咨询公司
        3.2.3 建筑工作室
    3.3 建筑师事务所的设计组织分析
        3.3.1 人员的多样化构成
        3.3.2 团队的高效化组织
        3.3.3 设计的标准化程序
    3.4 创新设计的关键词归纳法
    3.5 小结
第四章 建筑空间形态的创新分析
    4.1 空间的叙事语言,叙述的建筑工具
        4.1.1 线性叙事空间
        4.1.2 场所叙事空间
    4.2 复杂性空间的入场,前卫风格的注入
        4.2.1 动态的不定性空间
        4.2.2 律动的碎片空间
    4.3 空间的自然性临摹,人与自然的共存
        4.3.1 自然化的缓冲空间
        4.3.1.1 空中庭院
        4.3.1.2 空间的嵌套
        4.3.2 自然环境的空间模拟
        4.3.3 建筑与自然的互融
    4.4 空间的多义性处理,激发场所的活力
        4.4.1 灵活的建筑构件
        4.4.2 模糊的空间边界
        4.4.3 多维复合性空间
    4.5 空间的精神性操作,人文情感的融合
        4.5.1 空间——为行为寻找意义
        4.5.2 意念化的光容器
    4.6 传统空间的重塑,传承与创新的对话
        4.6.1 院落的现代诠释
        4.6.1.1 拓扑变换
        4.6.1.2 基于材料的现代转译
        4.6.2 街巷的崭新魅力
        4.6.3 传统园林的拓展
        4.6.3.1 建筑要素的转换
        4.6.3.2 路径要素的提炼
    4.7 小结
第五章 建筑视觉形态的创新分析
    5.1 建筑形体形态的创新分析
        5.1.1 形体的形态构成,多元形体的组织
        5.1.1.1 垒积的“城堡”
        5.1.1.2 串联的“带子”
        5.1.1.3 自由的组合
        5.1.2 单一形体的倾向,简约中的“完形”
        5.1.2.1 极简体量与表皮
        5.1.2.2 自我参照的整体
        5.1.3 模拟自然的形体,数字技术的介入
        5.1.3.1 自然物象模拟
        5.1.3.2 柔体形态
        5.1.3.3 自然形态异化
        5.1.4 折叠的建筑形体,折面风格的流行
        5.1.4.1 扭曲的折体
        5.1.4.2 地形拟态
        5.1.4.3 意义折叠
    5.2 建筑表皮形态的创新分析
        5.2.1 生态化建筑表皮,可持续性的策划
        5.2.2 媒体化建筑表皮,信息传递的载体
        5.2.3 表皮维度的变异,自由化形态特征
        5.2.3.1 扭曲
        5.2.3.2 连续转折
        5.2.4 基于材料的表皮构筑,艺术化表现
        5.2.4.1 竹、木新语
        5.2.4.2 砖墙的诗意
        5.2.4.3 混凝土的新表情
    5.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引文出处
附录二 插图清单
附录三 访谈记录
附录四 问卷调查表
附录五 期刊选登的建筑师事务所及其作品
附录六 主要创作实践

四、创新是建筑生命之所在──胡越访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生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系统性研究[D]. 康珍珍. 天津大学, 2014(11)
  • [2]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创新思维类型研究[D]. 吴克勤.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3)
  • [3]对合肥市的建筑设计行业内创新能力的探索——由信息共享效率的角度[J]. 张明理. 安徽建筑, 2012(06)
  • [4]论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D]. 国萃. 清华大学, 2012(07)
  • [5]当代中国建筑师事务所创新设计的实证性研究 ——公共建筑的形态语言[D]. 胡春.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创新是建筑的生命——胡悦专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