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前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囊液中层粘连蛋白水平的比较及意义

肾移植前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囊液中层粘连蛋白水平的比较及意义

一、肾移植前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囊液中层粘蛋白水平的比较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何灿[1](2020)在《C3a-C3aR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发病机制复杂,补体替代途径异常激活和炎症在ADPKD发病中的作用正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明确C3a-C3a R在ADPKD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3a-C3a R在ADPKD中的作用机制,并观察C3a R抑制剂SB290157对Pkd1条件敲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1.收集ADPKD肾切除患者的肾组织,并将肾癌患者癌旁5cm以上组织作为阴性对照;构建早期诱导Pkd1flox/flox-tamoxifen-cre小鼠模型,收集野生型与Pkd1敲除小鼠肾组织与血清。Elisa检测肾组织匀浆和血清C3a水平,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肾组织C3a R表达。2.将多囊肾小鼠分为(1)模型对照组;(2)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C3a R抑制剂SB290157(1mg/kg);另设野生组;持续给药16天后处死。留取小鼠肾组织标本及血清,比较各组小鼠肾功能和囊肿相关指标;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和血清C3a水平;HE染色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小鼠囊肿生长情况;Ki67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小鼠肾组织增殖情况;TUNEL染色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小鼠囊肿上皮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C3a R及ADPKD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3.Western blot、RT-PCR检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RCTE细胞)和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系(WT9-12细胞)中C3a R表达,MTT检测不同浓度梯度及作用时间的SB290157在体外对WT9-12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观察SB290157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SB290157在体外对ADPKD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调控。4.免疫荧光对小鼠多囊肾组织进行C3a R与F4/80共染,明确C3a R表达部位。免疫荧光比较模型对照组与治疗组小鼠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分别用脂多糖(LPS)和白介素4将小鼠骨髓源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定向极化为M1型和M2型,对照组细胞为M0型,Western blot、RT-PCR、免疫荧光比较三型巨噬细胞C3a R表达。以LPS为刺激因素,C3a为干预因素,处理RAW264.7细胞,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水平,RT-PCR检测各组细胞i NOS、TNF-α、IL-6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Akt、p-ERK、p-P65、p-STAT1、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C3a-C3a R表达在多囊肾患者和小鼠模型肾组织中均显着上调,且一定程度上与病情进展呈正相关。2.C3a R抑制剂SB290157显着改善多囊肾小鼠肾功能并使囊肿减轻,肾组织C3a-C3a R表达下调,囊肿上皮细胞增殖受限,凋亡增加,p-Akt、p-ERK、p-P65等ADPKD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下调。3.与RCTE细胞相比,WT9-12细胞C3a R表达上调不显着,提示ADPKD中C3a R的主要差异表达部位并非囊肿衬里上皮细胞。SB290157在体外对WT9-1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弱,对p-ERK、p-P65等ADPKD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调控作用不显着。提示C3a-C3a R可能并不是通过直接作用于囊肿衬里上皮细胞促进ADPKD进展。4.多囊肾组织中C3a R与F4/80存在共定位,C3a R表达于巨噬细胞膜上。C3a R抑制剂能减轻小鼠多囊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提示C3a-C3a R可能对ADPKD肾脏巨噬细胞有趋化作用。C3a R主要表达于M1型巨噬细胞,C3a-C3a R激活M1型巨噬细胞内Akt、ERK、STAT1、NF-κB信号通路,促进TNF-α、IL-6炎症因子生成。结论:多囊肾组织中补体替代途径异常激活产生的C3a增多,引起巨噬细胞浸润和活化,促进M1型巨噬细胞分泌TNF-α进而促进ADPKD进展。C3a R抑制剂可减轻小鼠多囊肾组织炎细胞浸润,抑制囊肿生长,改善肾功能,可能是ADPKD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林敏[2](2020)在《Megalin对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在高血压恶性肾硬化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肾损害包括良性肾硬化和恶性肾硬化(Malignant hypertensive nephrosclerosis,MHN)。后者多见于血压急骤、显着升高(>180/120 mmHg)的高血压急症,可伴有视网膜、心、脑、微血管等多种靶器官损伤,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尽管降压药物不断更新进步,MHN发病率及患病率并未显着改善,因此研究MHN临床病理特点、发病机制以及预后相关因素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特别是肾脏局部RAS在MHN发病中的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证实表达于肾近端小管刷状缘的内吞蛋白megalin参与了血管紧张素原(Agiotensinogen,Agt)、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等成分的重吸收。西司他丁(Cilastatin)是脱氢肽酶Ⅰ抑制剂,可通过竞争结合的方式缓解多种药物经megalin介导的肾毒性,其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提示其可能通过影响RAS重吸收导致血压降低,但目前尚无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将基于较大样本恶性肾硬化队列,观察MHN临床病理特点、肾脏RAS活化情况,分析预后及危险因素;同时建立Ang Ⅱ诱导高血压模型模拟MHT患者RAS激活情况,观察西司他丁治疗是否可以干预肾脏RAS或降低血压。研究目的1.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恶性肾硬化(MH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观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化情况,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2.建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高血压小鼠模型,初步观察应用西司他丁是否影响小鼠肾脏megalin表达及局部RAS水平而降低血压。研究方法1.临床及病理资料收集分析纳入2003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恶性肾硬化、临床资料完整病例124例,收集其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终点事件为长期肾脏替代治疗(>3月)或死亡。MHN病理诊断由两位医师独立完成。采集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情况等。利用Aperio数字切片扫描及图像分析系统对肾组织PAS、PASM、Masson染色切片进行半定量分析以评估肾小球硬化指数(Glomerular sclerosis index,GSI)、肾小管萎缩面积比(Tubular atrophy,TA)及间质纤维化面积比(Interstitial fibrosis,IF)。以良性肾硬化及肾小球轻微病变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半定量分析方法观察MHN肾组织肾素、ACE2、megalin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相关性。2.Ang II诱导高血压小鼠模型建立皮下植入微渗透泵,以400 ng/(kg·min)速度持续释放Ang II进行建模,持续4周,监测小鼠一般情况及体重、血压变化。第三周起将建模组及假手术组随机拆分成两组,分别予西司他丁 100 mg/kg及生理盐水10 ml/kg皮下注射进行干预。建模4周末取材,收集血、尿进行生化检验,肾脏组织经固定、包埋、切片后进行HE、PAS、Masson等常规染色,以及megalin、DKK3、ACE2免疫组化染色及半定量评估。3.统计方法使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对连续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25分位,75分位)表示;计数资料表示为构成比。正态分布连续变量差异性分析采用Student’s t检验,非正态分布连续变量使用Wilcoxon秩检验,样本构成比应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正态分布连续变量行Pearson相关分析,非正态分布、等级变量行Spearman相关分析。生存分析中,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患者肾脏累计生存率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双侧检验P<0.05定义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一、原发高血压恶性肾硬化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1.临床病理特点本研究共纳入124例MHN患者,其中男性110例(男女比7.8:1),平均年龄34.1±8.2岁,女性更年轻(28.9±7.8比34.7±8.1岁,p=0.011)。患者病程中最高血压为226±26/152±24 mmHg,出院时中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eGFR)为 25.18 ml/min/1.73m2,93.5%患者已达CKD 3期及以上。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异常,如血脂异常(78.9%)、超重或肥胖(76.8%)、高尿酸血症(73.0%)等,同时超过半数患者存在钙磷代谢异常,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3.5%和28.3%,80%患者存在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升高。MHN患者肾脏可观察到肾小球缺血皱缩、硬化表现,中位小球硬化指数为1.49(1.30,1.70),女性患者肾小球硬化更显着(p<0.001)。PASM及Masson染色可见肾小管细胞萎缩、刷状缘缺失、管腔狭窄、基底膜增厚、纤维组织浸润,中位 TA、IF 均为 65%(50%,80%)。患者血肌酐与 GSI(r=0.227,p=0.002)、TA(r=0.473,p<0.001)以及 IF(r=0.482,p<0.001)均显着相关。患者出院时 eGFR与年龄(r=-0.196,p=0.029)收缩压(r=-0.196,p=0.029)、舒张压(r=-323,p<0.001)、血红蛋白(r=0.576,p<0.001)、血尿酸(r=-0.286,p=0.001)、以及GSI(r=-0.270,p=0.002)、TA(r=-0.574,p<0.001)、IF(r=-0.606,p<0.001)相关。2.RAS评价超过80%患者存在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Ang Ⅱ、醛固酮升高等全身RAS异常活化表现。免疫组化染色显示MHN患者肾脏megalin表达(平均光密度值0.0019±0.0007)显着低于良性肾硬化(0.0050±0.0022,p<0.001)以及肾小球轻微病变 ACE2(0.0082±0.0033,p<0.001),ACE2 表达也显着低于良性肾硬化(0.0029±0.0014 比 0.0043±0.0016,p=0.039)。3.预后分析本队列患者第1、3、5和10年的累积肾脏生存率分别为91%、76%、64%和3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出院eGFR(OR0.92[0.86,0.98],p=0.009)及尿蛋白水平(OR 2.04[1.33,3.11],p<0.001),血压≥140/90 mmHg(OR 6.92[1.59,30.23],p=0.010)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二、高血压恶性肾硬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化机制初探.1.Ang Ⅱ诱导高血压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皮下埋植Ang Ⅱ微渗透泵后一周,建模组小鼠血压即显着高于假手术组,并维持高血压直至第4周末实验结束(123.6±22.3比102.5±8.6mmHg,p=0.006)。第二周起建模组小鼠体重增加显着快于假手术组,第四周末体重差异显着(26.76±1.23比25.11±1.63 g,p=0.011)。建模组小鼠四周末时尿Ang Ⅱ肌酐比较基线显着升高(230.8±42.5比179.1±43.7 pg/mg,p=0.010),且显着高于同时期假手术组(187.3±41.8 pg/mg,p=0.014)。2.西司他丁对Ang Ⅱ诱导高血压小鼠的影响在Ang Ⅱ诱导高血压小鼠及假手术组小鼠中应用西司他丁并不影响小鼠血压及体重。尿蛋白、尿肌酐、尿电解质分析未见各组显着差异。Ang Ⅱ建模小鼠肾脏病理HE染色结果显示Ang Ⅱ可促进小鼠球旁器增生(p=0.001),而应用西司他丁可进一步加重球旁器增生(p=0.003)。Megalin免疫组化染色提示Ang Ⅱ可减少小鼠肾脏megalin表达(p=0.003),而西司他丁可进一步减少megalin表达(p=0.027)。RAS评价提示西司他丁可增加Ang Ⅱ诱导高血压小鼠肾脏肾素排泄(尿肾素活性2.21±1.46 比 0.74±1.00 ng/ml·h,p=0.032)。结论本研究条件下:1.高血压恶性肾硬化多见于青年男性,肾功能损伤严重,伴RAS异常活化,女性患者发病年龄更低且病理损伤更重;2.高血压恶性肾硬化患者第1、3、5和10年的累积肾脏生存率分别为91%、76%、64%和33%,出院eGFR、24小时尿蛋白量、血压≥140/90 mmHg是预测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3.血管紧张素Ⅱ诱导高血压小鼠肾脏球旁器增生、megalin及ACE2表达减少,megalin抑制剂西司他丁可进一步加重上述病变,并增加建模小鼠肾脏肾素排泄,但不影响血压。

刘志恒[3](2020)在《cAMP-CREB通路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多囊肾病的主要表现为双侧肾囊肿进行性扩增,挤压周围正常肾组织,并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目前ADPKD囊肿发生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而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c AMP-PKA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促进了ADPKD的囊肿发生,CREB是c AMP-PKA通路下游重要的转录因子,目前CREB在ADPKD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明确CREB在ADPKD中的功能,探究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并探讨以CREB作为靶点治疗ADPKD的可能性。研究方法:1.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小鼠肾组织和原代细胞中CREB以及磷酸化CREB的蛋白水平,通过免疫染色技术明确CREB在发病肾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同时结合临床样本,进一步明确CREB与ADPKD之间的相关性。2.利用A-CREB转基因小鼠探讨抑制CREB的转录活性对ADPKD疾病进程的影响,通过检测肾体重比、肾囊肿指数、血浆中尿素氮含量等指标以评估A-CREB在ADPKD中的作用效果。3.采用CREB的抑制剂666-15对ADPKD小鼠模型进行药物干预,评估药物靶向CREB的转录活性对ADPKD的治疗效果,并探讨长期注射666-15是否对小鼠产生毒副作用。4.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明确磷酸化CREB在囊肿细胞基因组上的分布,同时联合RNA测序分析,探讨CREB促进囊肿发生的分子机制,并通过motif分析找到可能与CREB一起参与囊肿发生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的转录因子,阐释CREB在ADPKD中的转录调控机制。结果:首先,我们发现磷酸化CREB水平在肾囊肿细胞中是显着升高的,并且CREB经典靶基因的转录水平也显着增加。随后,我们利用过表达的A-CREB实现了对小鼠体内CREB转录活性的抑制,对ADPKD疾病进程有明显缓解作用,表明CREB调控的靶基因促进了ADPKD疾病进程。我们选用666-15作为CREB的抑制剂对ADPKD小鼠模型进行药物干预,结果表明666-15可以有效缓解ADPKD疾病进程,并改善小鼠肾功能,同时,未发现有明显毒副作用。最后,我们利用RNA-seq和Ch IP-seq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了磷酸化CREB在ADPKD中所调控的基因,以及潜在的可以与CREB一同发挥转录调控功能的转录因子。结论:磷酸化CREB通过激活囊肿发生相关基因的转录促进了ADPKD的发生发展,通过抑制CREB转录活性可以有效缓解ADPKD的疾病进程。

孟佳林[4](2018)在《PKD2慢病毒对ADPKD小鼠肾脏上皮细胞多囊蛋白-2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修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肾脏中最多发的遗传性疾病,大多数患者于成年时发病,人群患病率约为0.1%,中国大约有150万ADPKD患者,而在全球范围内,大约4-6百万人罹患这种疾病。ADPKD有其特发性的病理学转变,由于特定致病基因的突变,双侧肾脏会逐步产生大量的肾脏囊肿,这些大小不等的囊肿呈椭球型,同时还在逐渐增大,对正常的肾脏构造和生理功能造成破坏,到60岁,有大约二分之一的病人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ADPKD的首要病发原因是I型多囊肾病基因(PKD1)和II型多囊肾病基因(PKD2)产生突变,造成肾脏上皮细胞的分子生物学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除肾脏移植外,尚无公认的可用于ADPKD治疗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基因治疗被认为是一种全新的极具潜力的疾病治疗手段和方法,通过基因递送技术,利用病毒载体递送PKD2基因至基因突变的细胞,有望成为治疗ADPKD的新方法。【研究目的】本实验通过构建携带人Ⅱ型多囊肾病基因(PKD2)的重组慢病毒,探究慢病毒在修复ADPKD致病基因Pkd2基因敲除的小鼠肾脏上皮细胞多囊蛋白-2(polycystin-2;PC2)的表达及下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作用。【研究方法】选用XbaI和XhoI酶将PKD2基因从已有pcDNA3.1-TM-PKD2质粒中切出,并插入慢病毒空载体pLV-sfGFP2APuro,测序验证后获得重组慢病毒质粒pLV-sfGFP-PKD2。利用脂质转染技术,将重组慢病毒质粒与包装质粒转染入HEK293T细胞,包装生产慢病毒,获得病毒浓缩液。按照实验组(pLV-sfGFP-PKD2病毒感染)、对照组(pLV-sfGFP病毒感染)和空白组(未感染)进行分组,分别处理携带Pkd2基因的B3、D3细胞(Pkd2+/-)和Pkd2缺失的B2、E8细胞(Pkd2-/-),Western blotting法、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PC2表达情况。选取B3和B2细胞,利用PCNA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利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检测PKD2下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变化。【研究结果】重组慢病毒载体酶切后凝胶电泳显示插入片段与PKD2基因一致,基因测序结果显示PKD2插入方向正确。经pLV-sfGFP-PKD2病毒感染后,实验组B2和E8细胞成功表达PC2(0.668±0.013,0.763±0.021),恢复到与空白组B3和D3细胞(0.687±0.015,P=0.164,0.776±0.008,P=0.409)相似的正常水平。实验组B2细胞增殖活性(0.573±0.010)较空白组中B2细胞增值活性显着降低(0.848±0.031,P<0.01),恢复至与空白组B3细胞相似水平(0.585±0.017,P=0.369)。实验组B2细胞中PKD2的重新表达也使Wnt7a、β-catenin、Myc和Cyclin-D1的表达回到正常水平(与空白组B3细胞相比,P>0.05)。【研究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携带人PKD2基因并具有感染能力的重组pLV-sfGFP-PKD2慢病毒,该慢病毒可重建Pkd2基因缺失的小鼠肾脏上皮细胞PC2的表达,使过度激活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恢复正常,进而降低PC2缺失所导致的细胞异常增殖活性。

毛军[5](2018)在《Pkhd1基因缺陷对雄性小鼠生育能力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PKHD1基因缺陷对雄性小鼠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一、取同龄成年野生型和PKHD1基因缺陷(Pkhd1-/-)小鼠各10只,取附睾尾精子,观察记录两组精子各项参数:精子浓度、活力、活率及形态;二、取同龄成年野生型和Pkhd1-/-小鼠各5只,将野生型雌鼠与之进行合笼试验,观察记录两组小鼠的各项生育指标:交配率(FM)、怀孕率(RP)及平均产仔率(ANP)。结果与野生型相比,PKHD1基因缺陷小鼠精子浓度下降(P<0.01)、精子活力降低(P<0.01)且精子尾部形态异常;且与Pkhd1-/-小鼠交配后的雌性小鼠RP显着下降(P<0.01)。结论PKHD1基因缺陷可降低雄性小鼠的生育力。此研究结果为男性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ARPKD)患者在生育能力方面的潜在并发症提供了新的见解。

劳建乐[6](2017)在《肝囊肿腹腔镜治疗与开腹治疗的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肝囊肿腹腔镜治疗与开腹治疗的利弊。方法:研究对象:我院200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99例住院经腹腔镜治疗或者开腹治疗的肝囊肿。将99例肝囊肿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腔镜组59例,开腹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总住院费用。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腹腔镜组具有手术时间短(t=2.86,P<0.05),术中出血量少(t=2.82,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t=3.67,P<0.05),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及胆漏)少(?2=5.6,P<0.05),两组总住院费用相当(t=-1.102,P>0.05)。结论:肝囊肿开腹治疗和腹腔镜治疗各有利弊,但腹腔镜在治疗上的优势更为明显,若掌握其适应症及禁忌症后,可作为肝囊肿手术治疗的首选。

杜华[7](2017)在《益肾活血方对FSGS大鼠模型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益肾活血方对FSGS大鼠模型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机制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实验方法,实验动物选用SD大鼠两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4mg/kg/次)的方法制备的FSGS大鼠模型。二次尾静脉注射间隔2周,于第二次尾静脉注射后7、14天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100mg/24h提示造模成功,将提示造模成功的大鼠常规饲养至第二次尾静脉注射后8周末,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剔除造模失败、尾部溃烂严重或死亡大鼠,造模组剩余35只,计入实验。根据大鼠第二次尾静脉注射后第8周末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9只)、贝那普利组(8只)、益肾活血方低剂量组(9只)、益肾活血方高剂量组(9只);另设10只同周龄正常SD大鼠为正常组;各组连续干预8周。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大鼠一般情况、体重、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治疗前眼眶取血检测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治疗8周后大鼠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分别冻存和固定肾脏,检测血清中ALB、Scr、BUN水平;行HE、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变化,检测肾小球硬化程度;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WT1(Wilms’ tumor 1)蛋白表达;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肾脏podocin、nephrinmRNA表达。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①益肾活血方能够明显改善大鼠的一般生存状态。②体重上,成模后,正常组与造模组之间即有统计学差异(P<0.01);药物干预后,高剂量组与贝那普利组体重仍有增加,模型组自治疗后4周(实验第12周)开始有下降趋势,治疗8周高剂量组、贝那普利组与模型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尿蛋白上,益肾活血方治疗组、贝那普利组与模型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治疗组之间没有差异。④血浆白蛋白上,治疗后高剂量组与贝那普利组均较前有改善,与正常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肾功能上,血肌酐: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与模型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与低剂量组与统计学差异(P<0.05);尿素氮:贝那普利组改善最为明显,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贝那普利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⑥组织病理学上,肾小球硬化指数、基质比值治疗后均有改善,虽然与正常组相比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但较模型组有统计学改善(P<0.05)。⑦蛋白及基因表达上,治疗后,益肾活血方治疗组、贝那普利组WT1表达较模型组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益肾活血方高剂量组、贝那普利组nephrin和podocinmRNA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益肾活血方具有改善FSGS大鼠低蛋白血症、蛋白尿和肾功能,减轻肾小球硬化程度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增加nephrin、podocin基因表达和WT1蛋白表达。

陈欢欢[8](2016)在《200例成人型多囊肾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中医证候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成人型多囊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临床特征与证候分布的相关性,探讨本病合并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因素以及本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临床防治成人型多囊肾病提供理论依据,发挥中医药治疗该病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成人型多囊肾病的临床资料,比较肾功能正常与肾功能下降、合并与无合并高血压、合并与无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各临床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成人型多囊肾病患者合并肾功能下降、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参考慢性肾小球肾炎辨证分型标准,根据具体症脉、舌象,结合临床经验,对所收集病例进行辨证分型,分析成人型多囊肾病中医证候分布及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以单纯性肾囊肿为对照组,比较成人型多囊肾病与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特征。结果:1.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结果:共纳入200例成人型多囊肾病例。男女比例约0.89:1。平均年龄是46.69±13.60岁。30岁至60岁之间占75.0%。男女年龄构成无差异。肾功能下降者109例(54.5%),其中合并CKD3期或以上有78例(39.0%);合并高血压者126例(63.0%);合并泌尿系结石者135例(67.5%);合并高尿酸血症者95例(47.5%);合并贫血者94例(47.0%);合并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者35例(17.5%),合并单纯血尿者12例(6.0%)。2.中医诊断及证候分布结果:本组200例患者中医诊断最多者为腰痛71例(35.5%),其次依次是慢性肾衰45例(22.5%),其他(如积证等)41例(20.5%),淋证19例(9.5%),尿血14例(7.0%),尿浊6例(3.0%),水肿4例(2.0%)。辨证分型方面,均表现为本虚证及标实证兼夹,以气阴两虚,湿热瘀阻证最常见。本虚证中,气阴两虚证109例(54.5%),脾肾气虚证51例(25.5%),肝肾阴虚证24例(12.0%),脾肾阳虚证16例(8.0%)。标实证中,湿热瘀阻证158例(79.0%),血瘀证22例(11.0%),湿浊瘀阻证20例(10.0%)。3.相关性分析结果:(1)肾功能与临床各指标相关性: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肾功能下降组患者年龄较大,收缩压、血尿素氮、血尿酸、甘油三酯水平较高,血红蛋白水平较低,囊肿较大,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的发生率也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成人型多囊肾病患者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大于30岁,较大囊肿、高尿酸血症、高血压。(2)高血压与临床各指标相关性:与成人型多囊肾病无合并高血压患者相比,成人型多囊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年龄较大,肾功能损害较重,血尿酸水平较高,血红蛋白水平较低,囊肿较大。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成人型多囊肾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是肾功能下降。(3)高尿酸血症与临床各指标相关性:与成人型多囊肾无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相比,成人型多囊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年龄较大,血压、甘油三酯水平较高,肾功能损害较重,血红蛋白水平较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肾功能下降是成人型多囊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4)中医证候分布与临床各指标相关性:本虚证各组中,脾肾阳虚组年龄最大,肾功能受损最重,血尿酸水平最高,血红蛋白水平最低。而气阴两虚组年龄最小,血尿酸水平最低。肝肾阴虚证组肾功能受损最轻。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发生率方面,脾肾阳虚证组最高。高血压发生率方面,脾肾气虚证组最高。标实证各组中,湿浊瘀阻证组年龄最大,肾功能受损最重,血红蛋白水平最低。湿热瘀阻证组年龄最小,肾功能受损最轻。湿浊瘀阻证组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发生率最高。4.成人型多囊肾病与单纯性肾囊肿比较结果:与单纯性肾囊肿相比,成人型多囊肾病患者年龄较小,男性患者比例较少,囊肿较大,有较高的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血脂及血红蛋白水平较低,高血压、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率较高。结论:成人型多囊肾病临床表现繁多。年龄>30岁、较大囊肿、高尿酸血症及高血压是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均与肾功能下降相关。气阴两虚、湿热瘀阻证为最常见中医证型,年龄、肾功能、血尿酸、血红蛋白对中医证候分布有一定影响。成人型多囊肾病与单纯性肾囊肿在性别组成、血脂、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红蛋白、高血压和泌尿系结石发生率等方面存在差异。

谭玲[9](2013)在《中药复方青秦液对急性痛风性肾损害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炎症因子刺激作用下,尿酸结晶进一步沉积至肾间质中,通过物理作用堵塞肾小管,使肾小管功能受损,逐渐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在临床大量急性痛风的病例观察中,发现部分首次发作的急性痛风及复发性痛风的急性发作期,可见到肾功能损害的表现。其特点为:伴随血尿酸值高于正常生化指标的同时,可逆性的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等肾功能指标出现轻度或中度升高,随着痛风病情的缓解而逆转,药物干预后可大大缩短病程。提示痛风发作的早期即可出现肾损害。本论文针对急性痛风对肾功能的影响及中药复方青秦液的干预作用研究进行探讨,对临床痛风性肾损害的早防早治有重大意义。1文献综述在文献综述部分,从中西医学角度系统总结了急性痛风性肾损害的研究进展情况。总结了古代及近现代中医学各家对痛风及痛风性肾损害在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全面归纳了西医学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前沿学术成果,并对急性痛风性肾损害的发病因素及分子机制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临床大量病例观察结合文献综述,我们发现西医治疗该病的局限性及中医治疗该病的明确疗效。导师孟凤仙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湿热瘀阻脾肾亏虚是急性痛风性肾损害的病机特点,湿热瘀阻脾肾亏虚型是急性痛风性肾损害的主要证型,治以化浊消瘀、补肾助脾,驱邪安正,自拟中药方剂复方青秦液治疗该病取得良好疗效。2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复方青秦液对急性痛风性肾损害的疗效,探讨复方青秦液诊治该病的作用机制,探寻传统中医药对治疗急性痛风性肾损害的治疗思路。方法:145例符合急性痛风性肾损害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予复方青秦液汤剂,300ml,每日一剂,Bid;对照组予氯沙坦钾片口服,50mg/次,Qd;疗程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指标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改善肾功能方面,两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减少患者尿蛋白,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功能、全身症状、舌苔、脉象等症状方面,均有明显疗效,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且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痛风的发作可导致肾功能的损害;复方青秦液能有效改善急性痛风患者的症状、体征;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减少蛋白尿,降低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说明复方青秦液对湿热瘀阻脾肾亏虚型急性痛风性肾损害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急性痛风性肾损害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胡文娟[10](2012)在《Hippo通路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disease,ADPKD)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以双肾出现多发性进展性的液性囊泡为特点,除引起肾衰竭外,还累及多种肾外器官,如肝囊肿、胰胆管扩张、结肠憩室、脑动脉瘤、心脏瓣膜畸形等表现,是一种系统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进入终末期肾衰竭的患者需要依靠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目前已知ADPKD致病基因主要为pkd1和pkd2,但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有“二次打击”和“纤毛致病”两种理论学说。囊肿衬里上皮细胞过度增殖是其发病机制之一,因此,ADPKD也被称为类肿瘤疾病。现有研究已证明,ADPKD肾脏囊肿发生及进展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是: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类肿瘤样持续增殖与凋亡异常;细胞极性改变和分化不良及囊腔液体在囊肿内大量聚集积聚,挤压周围肾实质。上述过程使得正常肾组织不断产生新的囊肿,现有囊肿也逐渐增大,压迫正常肾组织,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作为一种类肿瘤性疾病,ADPKD与调控器官大小的信号通路改变密切相关。mTOR信号通路是与细胞异常增殖、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通路之一。近年来,有学者发现了除mTOR通路之外的另一条专一参与器官大小调控的信号通路,即Hippo通路,后者主要通过综合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发挥控制器官大小的作用。正是由于Hippo通路的重要功能,使得其在人类肿瘤及其他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Hippo蛋白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Hippo信号通路于2007年采用遗传镶嵌扫描技术在果蝇中发现Hippo激酶后命名。Hippo通路在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目前有很多研究证明,该通路主要信号分子对器官生长的大小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现有证据表明,Hippo通路对肿瘤发生具有重要影响。人肾癌细胞系ACHN和人黑色素瘤组织中分别观察到SAV1和Mob1基因的突变,结肠癌组织中Mob1表达较正常结肠组织明显下调。Lats1/2的下调现象存在于多种肿瘤(如人类卵巢癌、侵袭性乳腺癌、星形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中;人类软组织肉瘤和结肠癌中也观察到Mst1/2表达的降低;在肝脏中同时条件性敲除Mst1和Mst2基因也可引起巨大肝细胞癌,但在这种小鼠中再次敲除YAP基因则可逆转肝癌细胞表型。作为Hippo通路下游的主要效应分子,在人类多种肿瘤(如肝癌、结肠癌、卵巢癌、肺癌和前列腺癌)中也观察到YAP的表达和核转位的增加。作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条信号通路,到目前为止,Hippo通路在ADPKD中的研究仅限于该通路靶蛋白YAP在ADPKD动物模型Pkd-1基因敲除小鼠囊肿衬里上皮细胞与扩张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但Hippo通路中其他分子的改变及其在人类肾脏与其它动物模型中的变化,尚未见报道。此外,Hippo通路是否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其它信号通路存在联系,共同引起上皮细胞生长发育和凋亡异常也尚无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Hippo通路分子及靶分子YAP与TAZ在ADPKD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Hippo通路分子对于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过度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为临床寻找治疗多囊肾病的有效药物奠定实验及理论基础。实验方法1.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方法,观察Han:SPRD大鼠杂合型及野生型肾组织中LATS1、YAP及TAZ的表达及分布变化;2.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Han:SPRD大鼠杂合型及野生型肾组织中LATS1、磷酸化LATS1、YAP、磷酸化YAP及TAZ蛋白水平表达差异;3.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ADPKD患者与正常对照肾组织中MST1/2、LATS1/2、YAP和TAZ mRNA的表达变化;4.采用MTT法观察用RNAi特异性抑制WT9-12细胞中YAP和TAZ表达后对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5.采用流式细胞术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用RNAi特异性抑制WT9-12细胞中YAP与TAZ表达后细胞凋亡的变化;6.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用RNAi特异性抑制WT9-12细胞中YAP与TAZ表达后细胞周期的变化;并用Real-time PCR与Westernblotting法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验证细胞周期改变相关蛋白的表达;7.采用RNAi特异性抑制WT9-12细胞中LATS1表达后,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YAP蛋白及YAP磷酸化水平变化,以验证WT9-12细胞中,LATS1是否为YAP磷酸化的主要蛋白;8.采用MTT法发现用RNAi特异性抑制WT9-12细胞中LATS1表达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9.采用流式细胞术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用RNAi特异性抑制WT9-12细胞中LATS1表达后细胞凋亡的变化;10.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用RNAi特异性抑制WT9-12细胞中LATS1表达后细胞周期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1.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方法发现Han:SPRD大鼠杂合型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LATS1表达较野生型明显减弱,但YAP却呈强阳性表达,且在胞浆与胞核中均有分布,而野生型仅在于胞浆中微弱表达,胞核内无YAP分布;TAZ的表达与分布在杂合型和野生型大鼠无明显差异;2.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发现在Han:SPRD大鼠杂合型肾组织中LATS1和磷酸化LATS1蛋白表达量较野生型明显降低;YAP蛋白表达量则较野生型多,而磷酸化YAP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减少;TAZ蛋白表达二者无明显差异;3.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发现发现ADPKD患者肾组织中MST1/2、LATS1和TAZ的mRNA表达均较正常对照肾组织降低,YAP的mRNA表达二者无明显差异;4.采用MTT法发现用RNAi特异性抑制WT9-12细胞中YAP表达可抑制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48、72和96小时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22.66%、31.41%和33.37%;而下调TAZ对WT9-12细胞仅有轻微的抑制作用;5.采用流式细胞术发现用RNAi特异性抑制WT9-12细胞中YAP与TAZ表达后不增加WT9-12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blotting法也表明促凋亡蛋白caspse-3的底物PARP蛋白无明显变化,说明下调YAP与TAZ不能诱导细胞凋亡;6.采用流式细胞术发现用RNAi特异性抑制WT9-12细胞中YAP表达48小时时能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Real-time PCR与Westernblotting还发现G0/G1期特异性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与CyclinE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有下调,而周期负性调节蛋白P21表达则明显上调;但TAZ表达变化不显着;7.采用RNAi特异性抑制WT9-12细胞中LATS1表达后,用Western blotting法发现细胞中YAP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但YAP磷酸化水平有显着抑制作用,表明在WT9-12细胞中,LATS1是磷酸化YAP的主要蛋白,LATS1表达下调可增加YAP的活化水平;8.采用MTT法发现用RNAi特异性抑制WT9-12细胞中LATS1表达可促进细胞增殖,24、48、72和96小时WT9-12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13.22%、116.27%、111.80%和106.81%;9.采用流式细胞术发现用RNAi特异性抑制WT9-12细胞中LATS1表达后对WT9-12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也表明诱导细胞信号通路信号分子caspse-3的底物PARP蛋白裂解无明显改变,说明下调LATS1不能抑制细胞凋亡;10.采用流式细胞术发现用RNAi特异性下调WT9-12细胞中LATS1表达48小时能促进细胞周期,使更多细胞处于S期;Westernblotting分析发现S期特异性周期调控蛋白CyclinA的表达明显上调,G0/G1期特异性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与CyclinE表达也有所上调,而负性调控蛋白P21的表达却明显下调,表明LATS1能抑制促进WT9-12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周期,导致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结论通过ADPKD患者和实验动物肾组织样本的组织学观察、基因表达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都证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Hippo信号通路被抑制,YAP去磷酸化活性增强是导致常染色体多囊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体外细胞实验证实降低YAP磷酸化活性可以抑制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增殖,且这种抗细胞增殖作用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抑制细胞分裂实现的;且YAP磷酸化活性是受其上游信号分子LATS1调控的。

二、肾移植前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囊液中层粘蛋白水平的比较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移植前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囊液中层粘蛋白水平的比较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C3a-C3aR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C3a-C3aR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表达
    前言
    实验设计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C3a R抑制剂SB290157对Pkd1 条件敲除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前言
    实验设计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C3a-C3aR在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前言
    实验设计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C3a-C3aR在巨噬细胞趋化和炎症因子表达中的作用
    前言
    实验设计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补体相关性肾脏病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完成和发表的文章
致谢

(2)Megalin对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在高血压恶性肾硬化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原发高血压恶性肾硬化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第一节 原发高血压恶性肾硬化临床病理特点
    第二节 原发高血压恶性肾硬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化情况
    第三节 原发高血压恶性肾硬化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
第二部分 高血压恶性肾硬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化机制初探
    第一节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高血压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第二节 西司他丁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高血压小鼠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肾脏病生物标志物作用和类型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cAMP-CREB通路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探究磷酸化CREB与 ADPKD的相关性
    1.1 材料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仪器设备
        1.1.3 实验试剂和耗材
        1.1.4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ADPKD小鼠模型中磷酸化CREB表达水平及CREB转录活性的检测
        1.2.2 原代细胞中CREB转录活性的检测
        1.2.3 ADPKD病人样本中磷酸化CREB表达水平的检测
    1.3 讨论
    1.4 小结
二、探究抑制CREB转录活性对ADPKD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探究A-CREB对CREB转录活性的抑制作用
        2.2.2 建立A-CREB转基因鼠模型及表型初步分析
        2.2.3 检测A-CREB对ADPKD疾病进程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三、药物靶向CREB对 ADPKD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和耗材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探究666-15对CREB转录活性的抑制效果
        3.2.2 666-15在短期模型中的作用效果
        3.2.3 666-15在长期模型中的作用效果
    3.3 讨论
    3.4 小结
四、探究CREB在ADPKD中作用的分子机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仪器设备
        4.1.3 实验试剂和耗材
        4.1.4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探究PN和PH细胞中mRNA表达差异
        4.2.2 探究磷酸化CREB在PN细胞中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
        4.2.3 鉴定PN细胞中受到CREB调控的基因群
        4.2.4 评估CREB及其共转录因子对PN细胞中差异基因转录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基因表达调控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PKD2慢病毒对ADPKD小鼠肾脏上皮细胞多囊蛋白-2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5)Pkhd1基因缺陷对雄性小鼠生育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前言
    1.1 多囊肾简介
    1.2 男性多囊肾病的生殖相关问题
第二部分 男性不育
    2.1 男性不育的现状
    2.2. 男性不育检测方法
第三部分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3.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3.2 实验方法
第四部分 实验结果
    4.1 Pkhd1-/-小鼠的肝脏、肾脏和生殖系统的形态学
    4.2 在雄性生殖系统中,FPC表达于睾丸和附睾
    4.3 精子数目、活动力和存活率分析
    4.4 精子形态学分析
    4.5 PKHD1基因缺陷影响雄性小鼠的生育力
第五部分 讨论
第六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6)肝囊肿腹腔镜治疗与开腹治疗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囊肿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益肾活血方对FSGS大鼠模型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认识
        1 病名
        2 病因病机
        3 辨证治疗
        4 现代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研究
        2 发病原因
        3 发病机制
        4 足细胞与FSGS
        5 治疗
        6 临床及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结果
        1 益肾活血方对模型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2 益肾活血方对模型大鼠体重的影响
        3 益肾活血方对模型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4 益肾活血方对模型大鼠血浆白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
        5 益肾活血方对模型大鼠肾小球硬化程度、基质比值的影响
        6 益肾活血方对模型大鼠WT1蛋白表达的影响
        7 益肾活血方对模型大鼠Nephrin、Podocin mRNA的影响
    讨论
        1 阿霉素模型的选择
        2 对照药物贝那普利的选择
        3 益肾活血方的方解和现代研究机制
        4 益肾活血方作用机理探究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8)200例成人型多囊肾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中医证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西医对成人型多囊肾病的研究进展
        1.1.1 发病情况
        1.1.2 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
        1.1.3 临床特征
        1.1.4 成人型多囊肾病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1.1.5 成人型多囊肾病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1.1.6 诊断及治疗
    1.2 中医对成人型多囊肾病的研究进展
        1.2.1 病因病机的认识
        1.2.2 辨证论治及验案
        1.2.3 中西医结合的应用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2.2.1 数据库管理
        2.2.2 统计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一般资料
        2.3.2 临床特征结果
        2.3.3 成人型多囊肾病与.肾功能相关性分析
        2.3.4 成人型多囊肾病与高血压相关性分析
        2.3.5 成人型多囊肾病与高尿酸血症相关性分析
        2.3.6 成人型多囊肾病与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特征比较
        2.3.7 中医诊断及证候分布
        2.3.8 中医证型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9)中药复方青秦液对急性痛风性肾损害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对急性痛风性肾损害的的研究进展
    1 病名溯源
        1.1 痛风的病名
        1.2 痛风性肾损害的病名
    2 病因病机
        2.1 痛风的病因病机
        2.2 痛风性肾损害的病因病机
    3 痛风及痛风性肾损害的治疗
        3.1 内治法
        3.2 针刺疗法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
        3.4 单药治疗
    4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流行病学
        1.1 发病率
        1.2 流行因素
    2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机制
        2.1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病理生理
        2.2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
        2.3 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
    3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临床表现
        3.1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3.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3.3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形成
        3.4 肾脏病变
    4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诊断
        4.1 高尿酸血症的诊断
        4.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
        4.3 急性痛风性肾损害的诊断
        4.4 急性痛风性肾损害的监测指标
    5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治疗
        5.1 一般治疗
        5.2 急性发作期治疗
        5.3 缓解期治疗
        5.4 尿酸性肾病的治疗
    6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急性痛风性肾损害的发病因素及分子机制研究
    1 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的条件
        1.1 代谢综合征促进高尿酸血症的发展
        1.2 年龄、性别、生活习惯以及遗传的影响因素
        1.3 药物因素
        1.4 应激反应
    2 急性痛风性肾损害的病理机制
        2.1 尿酸盐结晶的直接损害
        2.2 尿酸启动免疫炎症反应
        2.3 尿酸介导内皮细胞的损伤
        2.4 尿酸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2.5 尿酸促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COX-2活化
        2.6 高尿酸血症诱导肾脏微血管损伤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病例选择
        3.1 诊断标准
        3.2 本研究选用的证型
        3.3 病例选择标准
    4 临床分组及治疗方法
        4.1 临床分组
        4.2 治疗方法
    5 观察指标
        5.1 安全性指标
        5.2 中医症状与体征积分
        5.3 关节功能分级
        5.4 实验室指标
    6 疗效评定标准
        6.1 中医症状与体征积分评定
        6.2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6.3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6.4 安全性评价指标
        6.5 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一般资料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临床证候疗效评定
        2.2临床证候疗效评定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肾脏B超检查情况
    3 总体安全评价
    4 脱落情况
    参考文献
讨论
    1 急性痛风性肾损害的中西医认识
    2 复方青秦液组方的理论基础
    3 复方青秦液的配伍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3.1 复方青秦液的配伍分析
        3.2 复方青秦液组方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4 对照药物氯沙坦钾片的作用机制及疗效分析
    5 复方青秦液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
        5.1 临床总疗效分析
        5.2 对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影响
        5.3 对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6 对急性痛风性肾损害治疗的探讨
    7 结论
    8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10)Hippo通路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Hippo通路信号分子在多囊肾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
    材料与方法
        材料
        (一)组织标本
        (二)主要试剂
        (三)抗体
        (四)配制试剂
        (五)主要仪器
        方法
        (一)实验动物的繁育及基因鉴定
        (二)组织标本处理
        (三)多囊肾组织中 Hippo 通路信号分子的 Western Blotting 分析
        (四)肾组织中 Hippo 通路信号分子表达的 Realtime PCR 分析
    结果
        一、 Han:SPRD 大鼠的基因鉴定及肾组织病理特征
        (一) Han:SPRD 大鼠的基因鉴定
        (二) Han:SPRD 大鼠肾组织病理特征
        二、Hippo 通路的信号分子 LATS1、YAP 及 TAZ 在 Han:SPRD 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
        (一)LATS1、YAP 及 TAZ 在 Han:SPRD 大鼠肾组织中表达及分布的免疫荧光共聚焦观察
        (二)LATS1、YAP 及 TAZ 在 Han:SPRD 大鼠肾组织中蛋白水平表达
        (三)LATS1/2、YAP、TAZ 及信号分子 MST1/2 在 ADPKD 患者肾组织中 mRNA 水平表达
    讨论
第二部分 下调 YAP 和 TAZ 表达对囊肿衬里上皮细胞 WT912 的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材料
        (一)实验细胞株
        (二)主要试剂
        (三)抗体
        (四)配制试剂
        (五)主要仪器
        方法
        (一)细胞培养
        (二)特异性 siRNA 设计、转染与筛选
        (三) MTT 法检测细胞 WT912 的细胞的增殖
        (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 WT912 的细胞凋亡
        (五)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 WT912 的细胞周期
        (六)Western blotting 技术观察信号分子蛋白水平的表达
        (七)Realtime PCR 技术观察信号分子 mRNA 水平的表达
        (八)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YAP 与 TAZ 特异性 siRNA 的构建
        (一)特异性 siRNA 的转染效率
        (二)YAP siRNA 干扰细胞 WT912 后 YAP 表达的检测
        (三)TAZ siRNA 干扰细胞 WT912 后 TAZ 表达的检测
        二、MTT 法检测特异性 siRNA 干扰后对细胞 WT912 增殖的抑制作用
        三、特异性 siRNA 干扰 YAP 与 TAZ 表达后对细胞 WT912 凋亡的促进作用
        (一)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 WT912 的凋亡率
        (二)Western blotting 分析细胞 WT912 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四、特异性 siRNA 干扰 YAP 与 TAZ 后对细胞 WT912 的细胞周期变化
        (一)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 WT912 的细胞周期
        (二)Realtime PCR 分析细胞 WT912 的周期相关蛋白 mRNA 表达
        (三)Western blotting 分析细胞 WT912 的周期相关蛋白表达
    讨论
第三部分 下调LATS1表达对囊肿衬里上皮细胞WT912的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材料
        (一)实验细胞株
        (二)主要试剂
        (三)抗体
        (四)配制试剂(主要参照第二版分子实验克隆指南)
        (五)主要仪器
        实验方法
        (一)细胞培养
        (二) siRNA 设计与筛选
        (三) MTT 检测细胞增殖
        (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五)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六)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
        (七)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LATS1 特异性 siRNA 的构建及干扰后细胞 WT912 的 LATS1 表达检测
        二、LATS1 特异性 siRNA 干扰后对细胞 WT912 的 YAP 和 TAZ 表达的影响
        三、MTT 法检测下调 LATS1 表达对细胞 WT912 增殖的促进作用
        四、特异性 siRNA 干扰 LATS1 后细胞 WT912 的凋亡变化
        五、特异性 siRNA 干扰 LATS1 后细胞 WT912 的周期变化
        (一)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 WT912 的细胞周期变化
        (二)Western blotting 分析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完成和发表的文章和参加科研工作
参加学术会议会议情况
致谢

四、肾移植前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囊液中层粘蛋白水平的比较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C3a-C3aR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D]. 何灿.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2]Megalin对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在高血压恶性肾硬化中的作用[D]. 林敏.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3]cAMP-CREB通路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刘志恒.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PKD2慢病毒对ADPKD小鼠肾脏上皮细胞多囊蛋白-2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修复[D]. 孟佳林. 安徽医科大学, 2018(12)
  • [5]Pkhd1基因缺陷对雄性小鼠生育能力的影响[D]. 毛军. 安徽医科大学, 2018(12)
  • [6]肝囊肿腹腔镜治疗与开腹治疗的对比[D]. 劳建乐.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8)
  • [7]益肾活血方对FSGS大鼠模型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杜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8]200例成人型多囊肾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中医证候研究[D]. 陈欢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9]中药复方青秦液对急性痛风性肾损害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D]. 谭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10)
  • [10]Hippo通路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 胡文娟. 第二军医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肾移植前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囊液中层粘连蛋白水平的比较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