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科技论文的三大特点

浅谈中医药科技论文的三大特点

一、浅谈中医科技论文的三性(论文文献综述)

Zhang De Hua[1](2021)在《有关《黄帝内经》和佛法相结合的情志理论的研究及其在针刀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一种全新的以调心为主的医禅情志疗法的创立》文中认为

蒋玉[2](2021)在《专利制度下的中药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杨丽[3](2021)在《大黄炭“形性-化学-生物”三性指标关联机制与炮制传递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炭药是通过炒炭法或煅炭法制备的一类中药饮片的统称。现行中国药典收录炭药26种,地方标准与临床常用的炭药有70余种。目前,炭药的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评价主要依赖颜色变化的人工观察、判断结果不确定度大,指标成分大多不能准确反映药效质量,导致炭化程度难以控制,饮片质量相差很大。因此,建立能够准确反映药效质量、可以客观量化检测的质量指标,是炭药质量保证的共性需求。本研究以大黄炭为例,在“凉血化瘀”功效导向下挖掘“形性-化学-生物”三性指标的关联机制及其炮制传递规律,初步揭示大黄炭的关键活性成分,以提高大黄炭质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为其他炭药的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1.从形性角度出发,以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规定大黄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以及2008版《北京市炮制规范》大黄炭“质轻”的标准,选择颜色和质地作为大黄炭的形性指标。测定颜色L*、a*、b*,得到不同样品的颜色量化值;质地运用加热前后样品质量的比值即得率来表示。2.从化学角度出发,首选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的大黄炭蒽醌类为化学指标,同时纳入与大黄炭止血活性相关的没食子酸,与大黄炭的颜色、受热程度有关的5-羟甲基糠醛(5-HMF),与泻下作用有关的番泻苷成分共同作为大黄炭的化学指标。运用HPLC检测大黄粉末及三种基源的大黄在加热过程游离蒽醌、结合蒽醌、番泻苷没食子酸和5-HMF在不同加热条件下样品粉末和饮片的含量变化情况。3.从生物角度出发,选择大黄炭治疗炎症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以及“化瘀”的传统功效,以广泛应用于抗炎活性药物筛选的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作为炎症模型,以及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HUVEC)作为“凉血化瘀”的中医症候的体外研究模型。研究大黄粉水提物对一氧化氮(NO)的作用,以及大黄炭的化学指标对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1β(IL-1β)和NO以及对活性氧(ROS)的作用。并将上述成分作用于LPS损伤的HUVEC细胞后,测定对细胞修复血管壁时紧密连接蛋白(ZO-1)和闭锁蛋白(Occludin)表达量的影响,以探究大黄炭的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的关联机制。4.制备不同加热程度的大黄粉末,测定其形性指标和化学指标后,制备成相应的大黄粉水提物,通过水提物的抗炎作用,初步研究大黄粉水提物的生物指标、化学指标和形性指标的关联规律。接着烘制不同加热程度的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和药用大黄三种不同基源的饮片、炒制不同加热程度的唐古特大黄饮片、加热不同程度的大黄粉末和单体化合物,通过测定饮片的形性、化学指标以及粉末、单体化合物的光谱变化规律,研究烘制与炒制的工艺、形性指标与化学指标的关联机制与炮制传递规律。5.通过主成分分析(PCA)、二维相关光谱(2DCOS)、JMP 10.0、SPSS、SIMCA 14.1、GraphPad Prism 8.0.2等软件对样品所得形性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进行量化数值的关联性分析和数学模型建立。探究大黄炭外在表现、化学成分物质基础与生物活性中存在的关联性,并阐明大黄炭的炮制传递规律。结果:1.通过文献总结和网络药理学筛选验证,纳入游离蒽醌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结合蒽醌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0-β-D-葡萄糖苷,番泻苷类成分番泻苷A和番泻苷B,5-HMF和没食子酸14种共5类成分作为大黄炭的化学指标。2.大黄粉末形性指标表明,样品粉末颜色不断加深至黑色,得率逐渐下降;化学指标含量结果表明,游离蒽醌、没食子酸和5-HMF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番泻苷和结合蒽醌一直下降,其中加热30 min的粉末和水提物的游离蒽醌达到峰值附近,该条件下水提物对NO和ROS抑制作用较强。初步说明大黄炭的加热程度维持在合适的区间,即化学指标游离蒽醌的含量较高、结合蒽醌和番泻苷的含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样品颜色适中时,其发挥的生物活性较强。3.大黄炭化学指标大黄酸和大黄素、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和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番泻苷、没食子酸、5-HMF的抗炎作用显示,各成分均有抗炎作用,且浓度相同时游离蒽醌大黄酸和大黄素对TNF-a、IL-1β和NO的抑制作用最强。初步说明游离蒽醌的抗炎活性较其他化合物的作用强,ROS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果,即大黄酸的抑制作用优于上述其他化合物的作用。同样地,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浓度的没食子酸、5-HMF和番泻苷A在修复HUVEC细胞血管壁损伤时,对ZO-1和Occludin蛋白的上调作用微弱,大黄酸和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都可上调2个蛋白表达,而前者上调ZO-1和Occludin的作用优于后者,以上结果充分说明了大黄炭生物活性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游离蒽醌化合物,认为该类物质是大黄炭的关键活性成分。4.经烘烤加热的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和药用大黄及炒制的唐古特大黄形性指标结果显示,随着加热程度的增加,大黄加热样品得率逐渐减小,色度值L*、a*、b*和E*ab不断减小。化学指标番泻苷和结合蒽醌含量在加热过程中呈单项递减模式;没食子酸、5-HMF和游离蒽醌含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模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色值E*ab与游离蒽醌、5-HMF和没食子酸具有二次相关关系,与结合蒽醌和番泻苷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单体化合物大黄素与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加热过程的临界点红外光谱说明大黄在加热过程中,大黄所含的结合蒽醌分解为游离蒽醌与葡萄糖,二者热解生成5-HMF,进一步聚合形成碳素结构,使大黄颜色变黑。表明大黄在加热过程中,颜色随着大黄中化合物的分解、转化和缩合等步骤加深至变黑,且颜色和成分之间具有稳定的相关关系,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可用颜色的量化值预测成分的含量。5.在大黄炭炮制传递规律方面,统计不同基源大黄加热样品的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含量表明,大黄炭炭化程度适中时,不同加热样品中的游离蒽醌含量分布在一定范围内,对应色度值也分布在一定范围内。说明不论何种基源的大黄药材,在炮制为大黄炭后,可在大黄炭炮制过程中根据色度值的变化范围初步确定大黄炭的关键活性成分游离蒽醌的含量范围,同时在相应指标中可通过规定关键活性成分游离蒽醌含量的最低值作为其质量评价指标,进一步判断大黄炭的炮制程度,快速地实现对大黄炭质量的指导和控制。在工艺方面,本研究在实验条件下得到各基源样品最佳的炮制条件是200℃炒制、220℃烘制各20 min,但还需进一步的实际生产参数研究。结论:本研究发现了游离蒽醌是大黄炭的关键活性成分,实现对大黄炭的单成分质量控制和生物活性评价;阐释了大黄炭的炮制传递规律,全面地将传统生产经验转化为量化的形性指标和化学指标,有利于大黄炭的质量标准设计,也为大黄炭的工艺设计提供依据、生产提供指导;挖掘了大黄炭“形性-化学-生物”三性指标的关联机制,证实了整体质量评价体系的合理性,为大黄炭的临床应用和建立关联功效的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本研究也为其他炭药的研究提供新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卞先银[4](2021)在《中医药技术秘密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医药文化是民族的,作为数千年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传统知识和民族文化精髓,浸染着“医哲相济”文化,孕育出独特的理论体系;同时,中医药文化也是世界的,作为世界医学文化瑰宝,在抗击新冠疫情等重大疫病过程中,为全人类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医药是我国最具挖掘潜力的自主知识产权领域,也是推动中国医药界走向世界中心舞台的极大助力,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日益受到关注。在围绕西药为对象创设的药品专利制度保护占据主流地位的今天,与西药理论基础迥然不同的中医药知识产权成果保护面临尴尬境地。中医药依靠辩证诊疗理论指导下,虽然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对疾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但距离现代医药科技要求的病理、药化等微观层面的科学性存在理念上的巨大差距,导致对中医药产权保护时,一味生搬硬套以西医药为基础的药品专利保护制度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满足专利的“三性”要求。正因为中西药的差距越来越凸显出适用专利保护的不力情形时,技术秘密保护冲破了专利制度的云翳,以其在中医药产权保护领域的独特作用迅速弥合了中医药产权保护的空白。正是基于技术秘密保护对中医药知识产权领域研究有着独特的作用和特殊的贡献,中医药的技术秘密保护与专利等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相比,具有取得权利的要求低,权利保护的范围广、时效长、成本低的优势,俘获了中医药技术权利人的“芳心”,成为了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常态,本文将中医药技术秘密保护及其制度完善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但技术秘密保护也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同专利刚性独占产权成果相比,技术秘密保护不排斥相同权利客体并存,存在着泄露技术信息而直接导致权利灭失的风险,还与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信息公开制度有冲突,在实现中医药技术秘密保护过程中面临着困境。本文在尊重专利制度为核心的现象知识产权保护框架下,适度强调技术秘密制度在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比重,积极寻找弥补技术秘密保护缺陷的方法,通过加强中医药企业保密管理、协调技术秘密保护和信息公开的冲突,在保护策略选择中与专利制度相配合,建立惠益分享机制抵御外国对中医药技术秘密和独有中医药传统知识的生物剽窃,以此实现中医药技术秘密保护路径的重构和完善,形成以技术秘密保护为主,多种保护方式相协调的综合保护机制,促进中医药发展和保护事业的永续相传。

段云涛[5](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索袁晖戍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用药规律》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袁晖戍教授门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医案的回顾性研究,探索袁晖戍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组方规律与临床经验,为规范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收集袁晖戍教授2016年10月-2019年3月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接诊时,门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的初诊医案。对相关医案资料进行整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81例医案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临床信息采集系统。使用应用系统中的“统计报表”和“系统分析”功能,得出临床研究数据。结果:1.病人基本信息:符合纳入条件的医案共581例,其中女性患者共334人,占总人数的57%;男性患者共人数247人,占总人数的43%。2.药物性味归经(1)四气统计:导师温性药物使用3501次,占总数的31.93%;平性药物使用3495次,占总数的31.87%;寒性药物使用3178次,占总数的28.98%;凉性药物使用752次,占总数的6.86%;热性药物使用40次,占总数的0.36%。(2)五味统计:导师甘味药物使用6286次,占总数的35.39%;苦味使用4912次,占总数的27.66%;辛味使用3658次,占总数的20.60%;酸味使用1151次,占总数的6.48%;咸味使用1006次,占总数的5.66%;涩味使用748次,占总数的4.21%。(3)归经统计:导师使用药物归经前6位分别是肝、肾、脾、心、肺、胃经,频次分别为6277次、3786次、3764次、3566次、3212次、2647次;分别占总使用频次的22.56%、13.61%、13.53%、12.82%、11.55%、9.52%。3.药物使用频次:在581首处方中导师共使用了中药198种,总使用次数达11094次,其中前40位中药的使用次数达8719次,占总使用次数的78.59%。按使用频次的高低对40味中药进行展示分别为:茯苓、牡蛎、龙骨、天麻、钩藤、陈皮、白术、远志、柴胡、酸枣仁、牛膝、鸡内金、三七、川芎、山药、山茱萸、石决明、牡丹皮、生地黄、菊花、合欢皮、黄芪、决明子、甘草、郁金、泽泻、全蝎、黄芩、黄柏、人参、当归、知母、苍术、神曲、半夏、莱菔子、丹参、槟榔、白芍、珍珠母。4.药物组方规律(1)导师常用药组有:龙骨-牡蛎,天麻-钩藤,白术-茯苓,茯苓-龙骨-牡蛎-远志,陈皮-柴胡,龙骨-牡蛎-天麻-钩藤,酸枣仁-远志,陈皮-白术-茯苓,白术-茯苓-钩藤天麻,鸡内金-白术-茯苓,牛膝-石决明-钩藤-天麻,山药-山茱萸-生地,川芎-钩藤-天麻等13组。(2)导师治疗高血压的核心药物有:天麻、钩藤、龙骨、牡蛎、牛膝、鸡内金、陈皮、远志、柴胡、酸枣仁、白术、茯苓、三七、川芎、生地、山药、山茱萸、菊花、石决明、牡丹皮、合欢皮等21味中药。5.新方组合:G1.党参、旋复花、乌药、代赭石、枳实、厚朴。G2.川楝子、郁李仁、大黄、佛手。G3.泽兰、远志、夜交藤、决明子、虎杖、山楂。G4.薏苡仁、生地黄、知母、泽泻、牡丹皮、黄柏。结论:1.导师治疗高血压多使用温、平、寒三性药物;其药味多属甘、苦、辛三味;其归经多入肝、肾、脾三经。2.导师认为治疗高血压应从肝、肾、脾三脏辨证施治,治疗原则为补虚泻实,调整阴阳。治疗虚证应滋养肝肾,补气养血;治疗实证应平肝潜阳,清肝泻火,疏肝行气,通腑泻热,祛湿化痰,活血化瘀。3.导师治疗高血压时重视对心神的调养与脾胃的顾护。

温佳雨[6](2021)在《国家图书馆藏孤刻本中医古籍考察研究》文中认为对古医籍存世情况的调查及相关信息的整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都不言而喻。对于中医孤本古籍的整理和研究,更是兼具抢救性的意义。本研究是以导师王育林教授主持的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地区馆藏中医古籍资源的目录整理与利用对策研究》为基础,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对北京地区各图书馆馆藏中医古籍资源的查览,发现不仅这部分古籍的专门着录和资源利用的研究尚属需要填补的一项学术空白,而且亦没有以图书馆为单位,对其所藏中医古籍的全面性研究。本人在项目组主要负责对国家图书馆的藏书进行调查并撰写提要,最终成果得到了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的后期资助,将在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通过长期的资料查览及实地考察,对于国家图书馆藏的中医古籍有了更全面及深刻的认识。根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以下简称《总目》)的记录,国家图书馆藏中医古籍1898种,其中1911年之前的孤刻本共79种,按成书及刊刻时间可见宋刻本共1种;元刻本共1种;明刻本共23种,其余54种为清刻本。按照《总目》之分类:基础理论类2种,伤寒金匮类7种,诊法类5种,针灸推拿类1种,本草类6种,方书23种,临症各科类医籍25种,养生类5种,医案医话医论类2种,综合类着作3种。可见国家图书馆所藏孤刻本医籍多珍善本且种类丰富,是现存中医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最终选取孤刻本中医古籍为研究对象进行考察考证研究,这不仅是对国家图书馆藏的中医古籍进行研究的深化,亦是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的进一步延伸。根据《总目》进行初步筛选后,结合国家图书馆OPAC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国家图书馆官方网站、国内外中医古籍相关数据库及实地考察,对79种孤刻本中医古籍按照年代进行逐本的考证。利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结合断代史研究法、分类研究法对不同种类的孤刻本医籍进行整理研究,对原书的作者传者、成书年代、刊印年代、纸张、序跋、凡例、目录、校注、残缺情况、正文体例、内容等方面进行相关的考察考证,其研究结果对所涉及的目录书、工具书、数据库中的相关着录均有一定的补正(如对医籍的存佚情况进一步明确);对版式进行较为详细地记录;对作者、传者、刊刻者的生平进行考证并补充;对相关医籍的成书时间、刻印时间进行考证并补充,难以明确成书及刻印时间的,通过相关考证缩小时间范围;对于难以查览的医籍摘录其序跋;对于医书内容,通过目录及正文的查览进行简要概述。最终,本研究成果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可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根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整合了国家图书馆藏所有孤刻本中医古籍的基本信息,是首次在中医古籍目录整理的基础上对国家图书馆的刻本藏书进行专门的考察考证类研究。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总目》的部分医籍着录情况,同时与国家图书馆馆藏着录信息进行了对比,通过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考证并实地考察相关医籍,对国家图书馆藏孤刻本中医古籍有了一个全面的掌握。除此之外,整合了相关医籍包括作者、年代、版本、卷数、册数、目录、内容等在内的整体概况,丰富了中医文献的基本信息,于中医文献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第二,对79种古医籍进行的全貌式考察,是首次对国家图书馆藏孤刻本中医古籍开展的普查性的考察考证性研究。现有的成果所做工作或为辑录性质,虽汇集了大量材料,但是考据工作做得相对有限;或为对单本书籍的部分信息进行考据,未能将孤本医籍整合。另外,面对目前较为丰富的整理成果,通过鉴别,给出符合时代水准的综合判断,有利于研究向前发展的需要。第三,首次将国家图书馆所藏孤刻本中医古籍的版本、版式在经过实地考察后,整体记录于考证之中。而且在对具体书目进行考察考证时,在前述版本、版式信息之外,还涉及并包括历代目录对该书的着录信息、该书的序跋等材料,以便于综合利用这些信息对所涉及书目进行的全面考证,对以后中医古籍的研究和整理提供了真实度最高的材料。第四,对于版本信息缺失、作者信息缺失、文献研究未曾重视、现有中医古籍目录着述只存目而无提要、且现代研究中基本概况缺失的孤刻本中医古籍,在经过亲查阅览之后,纠正了笔误,补充了新的信息。具体可见,补充作者5条,补充作者相关信息6条;补正医籍成书及刻印相关信息17条;明确存佚情况3条。除此之外,还纠正了书名、版式、卷数残缺、内容等方面的记录错误8条。其中如《明堂图说》(总目号02156)根本不是医书,却被收入,属于大错,说明整理者并未查看原书,仅凭书名或作者背景就将其划为医书之列。《明医二着》(总目号05538)一书虽为残本,但现在所见3-5卷,实为王纶所撰《王节斋小儿医书》《医论问答》的合刻本,其中《王节斋小儿医书》是目前发现仅存的版本,《医论问答》是除浙江图书馆所藏明嘉靖刻本之外的另一发现。第五,除上述外,还存在国家图书馆有藏书,但《总目》未收录的情况。如《总目》记载国家图书馆存清代医家陆懋修的10种稿本,另有多部手抄本,但《总目》未记载国家图书馆还存有抄本《水饮治法》《世补斋医论》《随息居霍乱论》《内经遗篇病释》。因国家图书馆没有对于中医藏书的专门着录,故无法得出确切的比对结果。但此种情况提示学者在以《总目》及国家图书馆藏书作为研究对象时,应尤其注意并随时记录,以补充并完善《总目》及整体中医文献的记载。综上,本研究成果于目录学而言可以更新目录、核实版本、校勘讹误。对于图书馆可以补充及更正馆藏信息的缺失和错讹,从中医专业角度还原医籍信息的真实性,为其书籍的数据化提供依据和基础,为其余医籍的整理提供思路。同时该研究与中医文献学、中医训诂学、中医各个临床学科关系密切。从材料上可以进一步发掘国家图书馆所藏的珍本、善本,厘清相关医籍的源流递藏,加强对于图书馆藏中医文献的利用,充实中医的理论研究;从内容上对于中医文献学有补充和丰富的作用,通过发掘鲜活生动的第一手资料,也为中医药学发展史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材料依据。具体内容还可比勘流传医籍、探讨文本的流传、分析学术的传承、研究医史文化以及挖掘临床利用价值。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古籍是中医药宝贵的遗产和资源,孤刻本更是尤其需要关注和抢救的对象。对于国家图书馆藏孤刻本中医古籍的研究,属于古籍整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拓展到中医药的理论探讨、中医科研、临床应用、学科建设、中医数字化、中医药产业开发等诸多方面,其意义渗透到文献学、图书馆学、中医学等多个学科。

刘诗聪[7](2021)在《论中药方剂分类法的同质性与融合》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全面考察分析中药、方剂多种分类法的内容、形式和交叉重叠使用基础上,揭示中药、方剂多种属性和功能分类法的同源性和同质性,进而提出统一融合方药属性和功能分类法的基本构想。具体而言,(1)分别廓清中药、方剂属性分类法、治法功能分类法、主治病症(证)分类法的应用、特征、意义;(2)明确中药、方剂功能分类法在内容上、形式上的同源性和同质性,以及融合统一的基本条件;(3)确认各功能分类法之间的相互关系;(4)提出统一方药属性和功能分类法的构想。研究方法:1.中医文献考证、比较分析方法以唐代至清代的主流本草学、方剂学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采集、归纳和比较、分析有关本草、方剂功能分类的具体内容,揭示本草、方剂多种功能分类法的异同性,以及交叉重叠互换使用的同源性和统一性。2.中医传统思维方法“象思维”方法是中医传统思维方法,四性、归经、十剂属性是借助象思维建立的药物基本属性,因其植根于中医象思维之上,因而整个研究不折不扣地坚持象思维方法,在象思维语境下剖析中药、方剂功能分类法的所有问题。研究内容:1.方药属性分类法沿革与比较明确中药、方剂的四性、归经、十剂属性的存在形式。挖掘中药、方剂的四性、归经、十剂分类法在本草学、方剂学中建立的实际应用的文献依据,以此来分析中药、方剂的四性、归经、十剂分类法的特征与意义,并比较方药之间相对应分类法的关系与异同点,以明确方药在四性、归经、十剂分类法方面是否具有融合统一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研究过程中附带产生的一些对论证和结果有铺垫关系或解释说明作用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一药多性存在的合理性判定问题;为归经释义;归经与引经、引经报使的关系;归经之“经”与六经、经络、脏腑的关系;十剂的起源与演变;十剂属性之间的关系;历代对十剂内容的补充与调整,等,也将一并给出结论或观点。2.方药治法功能分类法比较在阐明方药功能构成,以及治法与功能的关系基础上,深入考察中药和方剂的治法分类法、功能分类法实际应用的文献依据。以此来分析治法分类法、功能分类法的特征与意义,并比较方药之间治法分类法、功能分类法的关系与异同点。最终明确中药和方剂在治法功能分类法方面是否能达到融合统一。3.方药中医病症(证)分类法沿革与比较在明确中医病症(证)可划分为病症和证两方面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中药、方剂的病症分类法和辨证分类法实际应用的文献依据。分析总结中药和方剂的病症分类法、辨证分类法的特征与意义。并且,对比方药之间病症分类法、辨证分类法的关系与异同点。进而得出关于中药和方剂在中医病症(证)分类法方面是否能统一结合的结论。4.方药多种分类法之间关系纵向两两比较属性分类法、治法功能分类法、病症(证)分类法之间的关系。为方药分类法的全面融合铺平道路。5.方药多种分类法融合和意义阐明药与方之间的关系,以及方药分类法统一融合的重要意义。并且,针对融合统一方药分类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关键问题提出方向性和原则性的解决思路。进而提出方药分类法融合统一的构想。结果:1.中药四性取法于四季气象特点而提出,是针对疾病寒热病性结合药物本身属性而形成的理论形态。《本经》称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实际分出寒、微寒、小寒、平、微温、温、大热七类。《本草经集注》强调药性“唯冷热须明”,故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将药物四性分为三类。后世基于不同考量,而有寒、热、温、平四类和温、热、平、凉、寒五类等多种分类。中药属性分类法,得到广泛运用。2.方剂四性在《伤寒论》《圣济总录》等早期文献中,以对少数方剂称为温剂、热剂、寒剂、凉剂的方式散存,作为方剂四性分类法尚未形成;至历代方书以清凉剂、温热剂、热剂、温剂、寒剂、凉剂等作为目录标题归类方剂,标志着方剂四性分类法业已成熟。按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约定的方剂四性归类,是针对疾病的寒热病性而做出的,侧重分为寒凉剂和温热剂两大类。3.现代文献一概认为,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些部分的选择性作用。这一认识对归经现代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全面考察表明:凡药各有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有因性相从者,有因气相求者,有因质相同者,充分体现归经确定的象思维特征。故而予以重新诠释:药物归经是依赖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针对药物的形性气质等的药类法象,结合病症属性的六经、十二经或脏腑定位的同气相求,建立的药性理论。4.归经与引经、引经报使、诸经向导和引使之间,引经与引经报使、诸经向导和引使属同一术语多种称谓。引经药均有各自归经,且有针对该经病症的功能主治。即引经以药物治疗该经(脏腑)病症为基础。换言之,只有具备归经和治疗该经病症的功能主治,才可视为引领它药直达病所的引经药。亦即没有归经,便无所谓引经。归经与引经区别在于,归经是单一药物属性;引经是药物在复方中激发它药药力形成的对待关系。5.考察表明,中药归经经历两种定位形式:一是六经定位,经由六经病-六经病病位-代表方剂-方中君药的关系影响药物归经判定。二是脏腑定位,药物“形性气质”借助五行确定脏腑归属,以及针对病症的脏腑病位建立对应关系。六经包括手足三阴三阳经,所谓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即是脏腑十二经。由此可知,六经-手足三阴三阳经-十二经-脏腑对应相通,因而六经、十二经或脏腑皆可互换使用。无论经络或脏腑定位,确定药物归经的意义相同。讨论方药归经分类时,归经络或入脏腑可相提并论。6.研究确认,《伤寒论》已经潜在确定了药物与六经的对应关系。金元时期,《医学启源》《珍珠囊》《汤液本草》等借助引经、引经报使、各经引用,使药物归经分类精细化和复杂化,出现了一药入手足两经之情形,将六经与十二经分类贯通起来。后世本草设立的“脏腑用药”专题,实际按十二经划分,不经意中将药物六经、十二经和脏腑分类贯通起来。药物归经由单一性向基于脏腑表里关系、生克制化关系的复合性转化。药物归经分类确定后,与病性分类结合已成为重要的历史演变趋势。7.考察表明,与中药归经和归经分类法一样,方剂的类似情况早已发生,且与中药归经分类法如影随形。《伤寒论》方剂六经定位,即方剂归经的雏形。确认了六经病代表方剂,即实质承认了方剂的归经属性。后世方书散在确认某方“此××经药”,并按六经、十二经、脏腑列属方剂,标志着方剂归经向归经分类的过渡与完成。古代方剂归经判定和方剂归经分类法的运用,并非偶发学术现象,已是规模化、系统化存在。8.十剂为陈藏器《本草拾遗》首创,是确定中药功能属性的药性理论。由十剂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对应壅、滞、弱、闭、实、怯、脱、着、湿、枯诸病症,可转化为针对病症属性的理论形态,且代有增益。当按药物属性和针对病症(证)归类,各类药物便构成十剂分类法。清代《本草备要》、《本草从新》均以十剂属性冠于诸药之首,形成了事实上的药物十剂分类。可以说,十剂一直是中药的属性分类法。9.十剂被认为是“制方之体”,但金元时期才开始用来标定方剂的十剂属性,借以突出方剂的作用特点。进而实现了药物属性分类法向方剂属性分类法的转换。长期借用十剂分类,最终固化为方剂的分类法。需要指出,十剂分类法之间并非泾渭分明,历代对十剂虽有增益,但各剂之间交叉重叠问题并未解决。这或许是统编《方剂学》教材只在总论中介绍,实际分类已弃之不用的原因所在。10.明确方药功能的构成,是讨论方药功能与治法、功能分类法与治法分类法关系的基本前提。可以确认,方药功能由针对病因、病机(证)的功能和针对主要症状的功能组成。要之,即对证功能和对病症功能两大类。故方药功能分类法也分为两种:针对诸证的功能分类法和针对病症的功能分类法。11.研究证明,治法和功能既有针对病因、病机、适应证的一面,也有面向病症的一面。理论上讲,治法是方药最为一般、笼统和原则性的功能,功能是方药针对具体病证的精细化的治法。实际应用中,治法与功能没有十分清晰的界限,同样治法分类法与功能分类法也并非泾渭分明。12.《方剂学》和学术界一致认为,治法是针对病因、病机、证候提出的治疗要求,通常拿八法说事。然而,吐法、下法笼统针对宿食停滞、便秘、水停等病症,并非针对病因、病机和证候;汗法、和法、消法、清法、温法和补法,笼统针对表证、少阳证、食滞、热证、寒证和虚证,并未聚焦到可遣药组方的程度。八法是一般的、笼统的治疗大法。其针对病因、病机和证候笼统而简约,也针对某些病症。故治法定义有待调整。13.金元以降,诸多本草学出现发散药、退热药、清热药、补益药、理血药、理气药、治痰药、温里药,以及补剂、润剂、寒剂、热剂、燥剂、涩剂、消剂、散剂、汗剂、下剂、攻剂、吐剂等药物治法分类。并细化出二级分类,如散剂细分散寒、驱风、散湿、散热、吐散、温散、平散,接近功能分类。晚清出现消散风寒、撤热清中、逐寒和里、理气导滞、活血消瘀等药物功能分类。标志着药物治法和功能分类的形成与结合。14.早期方剂治法仅有散见。《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景岳全书》八阵和《医学心悟》八法,标志着方剂治法分类的形式与拓展。方剂功能分类在《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和《普济方》等大型方书的补益方(门)均有记载。汪昂《医方集解》列出综合性功能22种,涉及病因、病机、病症多个方面,说明方剂的治法和功能尚未摆脱混而杂存的局面。15.药物病症分类法始于《本草经集注》“诸病通用药”,收录83种病症主治药物。后经《药对》《唐本草》《蜀本草》《嘉佑本草》《证类本草》序例不断增益,病种达92种,各病种收药数量大幅增加。《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收录112种病症(证)主治药,是增衍“诸病通用药”而来。这种分类法几乎贯穿本草学发展全过程。药物诸证分类法,在《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早有体现,其中大量收载针对风寒、风湿、风热、湿热、火热、虚寒、痰热等证的药物二级分类。此外,《医学启源》病名之下细分出上焦湿热、中焦湿热、下焦湿热、脾胃有湿、心热、肝热、脾热、肺热、肾热等药物分类,均属药物诸证分类法的存在形式。16.方剂病症分类在《五十二病方》已有体现。历代大型方书,如《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方类聚》等,无一例外地按照病症列属方剂,是古今最古老、通用的方剂分类法。方剂诸证分类法以《千金要方》11-20卷为代表,围绕脏腑虚实介绍所主方,属于首部脏腑诸证方剂分类法的方书。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和上述诸书中也均有兼顾脏腑诸证的方剂分类的内容。说明方剂病症和诸证分类是古今通用的分类形式。17.方药四性分类,与治法、功能中针对疾病寒热属性的分类内容相重叠;归经分类法与治法分类法中补泻和调节脏腑的功能相重叠;而十剂八法治法之间,或完全相同,或相互交叉重叠;十剂针对的壅、滞、弱(虚)、闭、虚、怯、脱、着、湿、枯病症与功能针对的病症(证)全面相关,十剂因此与功能呈全面交叉重叠关系。即属性分类法与治法功能分类之间存在重叠关系。18.方药四性分类与疾病的寒(阴)证、热(火、阳)证、虚寒证、虚热证密切相关;方药的归经分类与方药病症(证)分类中的脏腑虚实寒热诸证分类相对应;十剂针对的壅、滞、弱(虚)、闭、虚、怯、脱、着、湿、枯,均与中医的疾病、症状和证相照应。因此,属性分类法与病症(证)分类法也存在重叠关系。19.方药治法与主治病症(证)彼此呼应,如汗法与表证、温法与寒证、清法与热证等。方药治法与病症相互照应,如汗法与伤风,下法与便秘,消法与食滞等。方药治法分类法与方药病症(证)分类法是同一问题的两种提法,两者必然互有重叠。同样道理,方药功能直接针对病症(证),方药功能分类法与方药病症(证)分类法也必然互相重叠。结论:1.方药的四性分类法不仅存在的形式与意义完全相同,而且两者直接相关,具有密切联系;方剂归经是历代与药物归经并行且广泛存在的理论形态,方药的归经分类形式与意义毫无二致;十剂与十剂分类法,是从古至今中药方剂通用属性和分类的典型例证,在中药和方剂两个体系中,十剂各剂针对的病症(证)类型和范围、代表的作用性质皆完全相同。中药和方剂在由四性、归经、十剂所组成的属性分类法方面,完全具有统一融合的条件和基础。2.中药和方剂不仅具有相同的治法和功能属性,而且两者之间的治法分类法和功能分类法一脉相承、同出一辙。故而当今中药和方剂治法功能分类法的融合只是一个需要突破观念的问题。3.中药和方剂从针对的病症和证角度来说具有完全相同的干预对象,因而两者基于病症和证的分类便具有了浑然一体的同源性、同质性。中药和方剂的病症(证)分类法融合不存在任何历史的和现实的障碍。创新点:1.揭示了中药、方剂分类法之间的同源性与同质性。证明了中药的四性分类法、归经分类法、十剂分类法、治法分类法、功能分类法、主治病症(证)分类法与方剂的四性分类法、归经分类法、十剂分类法、治法分类法、功能分类法、主治病症(证)分类法之.间,一一对应,分别具有同源性、同质性。进而为方药分类法的融合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属理论创新。2.阐明了方药多种分类法之间复杂的交叉重叠关系。属性分类法,治法功能分类法与主治病症(证)分类法三者之间互相交叉,彼此重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贯通。三种分类法实际上是从三个不同角度回答方药的功能属性分类,无论从哪个方面分类,最终的结果都是相通的、一致的。进而为方药各种分类法的取舍,提供了理论依据。属理论创新。3.诠释了归经理论的含义,纠正了原归经定义中所谓“药物对机体某些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的错误认识。确认药物归经是依赖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针对药物的形性气质等的药类法象,结合病症属性的六经、十二经或脏腑定位的同气相求,而建立的药性理论。属理论创新。

要寒冰[8](2020)在《我国中医药专利保护研究 ——以青蒿素专利保护为例》文中提出中医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对我们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意义。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与疾病的斗争历程中形成了如今的中医医疗体系。它是古代人民经过长期积累而凝练成的产物。它为国家、社会乃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经过初步的研究和证明,中医药对治疗一些疑难病症具有显着的疗效。因此,中医药在国内和国际上得到了很高的重视与发展。目前,我国中医药企业制药技术低、对中医药的保护不太重视。许多国际医药公司利用其先进技术对我国中医药进行研究与挖掘,抢先注册了许多中医药方面的专利,使我国遭受了重大损失。由于我国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足,对中医药的研发技术也比较落后,导致我国中医药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并且呈现出国内中医药行业腹背受敌的情况。因此,怎样更好地发展和保护我国中医药产业,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青蒿素专利保护为切入点,通过分析青蒿素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来折射我国中医药专利保护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医药专利保护的概述。首先对中医药是否可以用专利来保护进行简要的分析,通过分析确定可以用专利保护中医药后再阐述如何用专利来保护,怎样才能用专利更好的保护中医药。然后对中医药专利保护模式的对比优势进行简要的分析,通过对中医药商标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和专利保护的论述,指出中医药商标保护、商业秘密保护的局限性,突出中医药专利保护的优势。最后对中医药专利保护机制构建的意义进行分析,为下文中医药专利保护的深入论述做铺垫。第二部分是以青蒿素专利保护现状为例来分析我国中医药专利保护存在的不足。首先对青蒿素的发现背景和青蒿素药物的产生历程进行简要的叙述;然后对青蒿素药物的专利保护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通过青蒿素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折射我国中医药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对域外传统医药专利保护进行立法评鉴。该部分对英美法系中的美国、印度对传统医药专利保护的立法现状进行了研究评析;对大陆法系中的日本、韩国的立法现状进行了探究思索。通过对比分析各自在立法上的长处与不足,为我国的中医药专利保护提供镜鉴。第四部分是对我国中医药专利保护的建议。首先对中医理论及经典古方的保护提出一些建议,然后对中医药制取技术的保护提出一定的看法。最后对中医药专利的国际保护做出了一些设想。对中医药专利的国内和域外保护做出一个整体的构想。

闫志恒[9](2020)在《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专利权保护研究》文中认为源于我国某些区域天然的地理位置与温和湿润的独特气候,且治疗效果异于当今普遍盛行的西方药品的我国传统中药饮片,尤其是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一直以来是国人引以为豪的制药手段。目前,我国对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保护比较薄弱,这与作为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兴起国的领先身份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强调对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进行专利权保护,结合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权理论与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权实务的研究,提升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的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繁荣兴盛的前提条件。本文从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含义特点及专利权界定的属性为开篇,进而从专利法立法和实践层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在专利法领域对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保护的现实,结合国际上关联类似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相关规定,然后归纳总结,分析出了我国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在运用专利制度进行保护时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这些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完善保护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权的建议,期望能够对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传承与振兴发挥提供心得研究方向,同时也为国家立法部门在保护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赵磊[10](2019)在《论公知中药复方的专利保护》文中认为公知中药复方属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政府间委员会”正在探讨的、给予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知识。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回归自然”与“绿色医疗”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毒副作用较小的中医药等传统医药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但是,由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公知中药复方受到普遍的不正当利用,日本的“汉方制剂”是典型的代表。由于公知中药复方等传统知识遭到广泛的不正当利用,国际社会开始研究包括公知中药复方在内的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传统知识保护的制度选项中,对专利法进行适当的变革,是良好的选择。本文即探讨公知中药复方的专利保护问题。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公知中药复方的定义与性质,分析公知中药复方与中药、传统知识的关系,从而明确应予专利保护的公知中药复方的范围。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公知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的正当性。其正当性表现在:第一,公知中药复方具有良好的医药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长期积累的智力劳动成果;第二,公知中药复方的专利保护,可以促进我国公众健康与相关产业发展;第三,公知中药复方的专利保护,有利于中药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公知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的障碍。其主要包括:第一,公知中药复方与专利制度在理念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专利制度更适合保护西药;第二,以个人主义为理念的现行专利法权利主体制度,与公知中药复方的“集体”属性相抵触;第三,在专利授权标准中,公知中药复方与新颖性、实用性、创造性等规则有一定的矛盾。第四部分,主要探讨如何完善专利制度,从而为我国公知中药复方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其主要涉及权利主体制度、授权标准制度、专利申请信息披露制度的变革。在权利主体方面,把公知中药复方认定为国家所有;在授权标准方面,设定商业新颖性标准、调整实用性标准和创造性标准,以便于保护公知中药复方;在专利申请信息披露制度方面,将现有信息披露制度加以创新,如果有关药品专利涉及公知中药复方,则强制要求其披露该公知中药复方的来源,从而为公知中药复方提供一定的保护。

二、浅谈中医科技论文的三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中医科技论文的三性(论文提纲范文)

(3)大黄炭“形性-化学-生物”三性指标关联机制与炮制传递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炭药的历史发展及质量研究现状
        1 炭药的历史沿革
        2 炭药的质量研究进展
    第二节 大黄药材基源、大黄炭炮制及临床应用历史沿革
        1 大黄药材基源
        2 大黄炮制历史沿革
        3 大黄炭古代临床应用探析
        4 大黄炭现代临床应用研究总结
    第三节 大黄及大黄炭炮制研究进展
        1 大黄炭炮制前后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
        2 大黄炭炮制前后对其药理作用的影响
        3 大黄及大黄炭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4 鞣质单体研究进展
        5 5-HMF研究进展
    第四节 大黄炭质量评价研究
        1 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2 性状研究进展
        3 大黄炭形性、化学和生物综合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技术路线图
实验内容
    第一章 大黄炭三性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第一节 网络药理学研究
        第二节 不同加热样品的形性指标
        第三节 不同加热样品的化学指标
        第四节 不同加热样品的生物指标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黄炭化学指标与生物指标的关联机制研究
        第一节 大黄炭化学指标成分抗炎活性研究
        第二节 大黄炭化学指标成分抗氧化活性研究
        第三节 大黄炭化学指标成分修复血管壁的活性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黄炭形性指标与化学指标的关联机制研究
        第一节 不同炮制程度的大黄炭形性指标
        第二节 不同炮制程度的大黄炭化学指标
        第三节 大黄炭形性指标和化学指标的关联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源与工艺对大黄炭三性指标的影响
        第一节 掌叶大黄炭形性指标与化学指标关联性
        第二节 药用大黄炭形性指标与化学指标关联性
        第三节 炒制唐古特大黄炭形性指标与化学指标关联性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中医药技术秘密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医药技术秘密的界定
        1.2.2 中医药技术秘密的法律属性
        1.2.3 中医药技术秘密的保护路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的创新
        1.4.2 技术路线的创新
第2章 中医药技术秘密的概述
    2.1 技术秘密的内涵外延
        2.1.1 域外国家对技术秘密的界定
        2.1.2 国际公约对技术秘密的界定
        2.1.3 我国对技术秘密的法律界定
        2.1.4 中医药技术秘密的概念界定
    2.2 中医药技术秘密的法律属性
        2.2.1 财产权属性学说
        2.2.2 知识产权属性学说
        2.2.3 人格权属性学说
    2.3 中医药技术秘密的构成要件
        2.3.1 技术秘密的秘密性
        2.3.2 技术秘密的价值性
        2.3.3 技术秘密的保密性
    2.4 中医药技术秘密的范围类型
        2.4.1 中医药技术秘密的客体范围
        2.4.2 中医药技术秘密的保护类型
第3章 中医药技术秘密保护问题的提出
    3.1 中医药专利保护的不足
        3.1.1 专利严格苛求三性标准
        3.1.2 专利申请需要公开信息
        3.1.3 专利不能全面覆盖保护
        3.1.4 专利侵权认定救济困难
    3.2 中医药行政保护的不足
        3.2.1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3.2.2 《国家中医药条例》
    3.3 中医药技术秘密保护的优势
        3.3.1 权利取得上的优势
        3.3.2 保护范围上的优势
        3.3.3 突破时空上的优势
        3.3.4 利益考量上的优势
第4章 中医药技术秘密保护的困境
    4.1 技术秘密保护制度固有缺陷
        4.1.1 存在不可预期的泄露风险
        4.1.2 无法对抗反向工程和独立发明
        4.1.3 侵权认定困难且法律救济薄弱
        4.1.4 与国家秘密保护存在重叠混淆
        4.1.5 不利于中医药资源的创新开发
    4.2 与公共利益抗辩规则相冲突
        4.2.1 与社会公众知情权利冲突
        4.2.2 与药监部门披露要求冲突
    4.3 中医药技术秘密遭生物剽窃
        4.3.1 生物剽窃概念
        4.3.2 外国中医药生物资源剽窃案例
第5章 中医药技术秘密保护的出路
    5.1 增强中医药技术秘密保护法律供给
        5.1.1 实体法层面
        5.1.2 程序法层面
    5.2 完善中医药企业技术秘密保护制度
        5.2.1 法律层面约定保密义务
        5.2.2 管理层面完善保密机制
        5.2.3 技术层面分类强化涉密管控
    5.3 促进技术秘密保护与专利保护相结合
        5.3.1 技术秘密保护占主导,专利保护为辅助
        5.3.2 专利保护占主导,技术秘密保护为辅助
    5.4 技术秘密保护与信息公开相协调
        5.4.1 利益相关和利益平衡原则
        5.4.2 设立技术秘密不公开披露制度
        5.4.3 限制国家秘密保护无序扩张
    5.5 健全惠益分享机制应对国际生物剽窃
        5.5.1 惠益分享概念和宗旨
        5.5.2 保护中医药生物资源建立惠益分享制度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索袁晖戍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字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1.1 古代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1.2 现代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2.西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病因
        2.3 发病机制
        2.4 临床表现
        2.5 治疗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2.1 高血压西医诊断标准
        2.2 高血压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3.研究方法
        3.1 数据的整理与采集
        3.2 数据内容标准化、规范化
        3.3 研究工具
        3.4 数据的录入与核对
        3.5 操作步骤
    4.研究结果
        4.1 病人基本信息
        4.2 药物性味归经
        4.3 药物使用频次
        4.4 药物组方规律
        4.5 新方组合
    5.研究结果讨论
        5.1 病人基本信息
        5.2 药物性味归经
        5.3 药物使用频次
        5.4 药物组方规律
        5.5 新方组合分析
    6.导师经验总结
        6.1 从肝肾脾三脏辨治
        6.2 重视心神调养
        6.3 重视顾护脾胃
    7.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6)国家图书馆藏孤刻本中医古籍考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综述一 国家图书馆藏孤本中医古籍研究现状
    1 目录书及医籍考据类着作
    2 论文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国家图书馆藏中医典籍的概况
    1 数量及类别分布
    2 收藏与着录情况
        2.1 存佚情况
        2.2 版本记录
        2.3 原书信息
        2.3.1 作者信息不全
        2.3.2 成书年份阙如
        2.3.3 卷数记载错误及残卷未标明
前言
一 收录标准
二 孤本的类别及数量
    1 孤本的概念及成因
        1.1 概念
        1.2 成因
    2 国家图书馆孤本医籍收藏概况
        2.1 刻本
        2.2 稿抄本
        2.3 印本
三 国家图书馆藏孤刻本中医古籍考察研究
    1 孤刻本概述
    2 对孤刻本的版本考察研究
        2.1 宋刻本
        2.1.1 《伤寒要旨》
        2.1.1.1 作者生平
        2.1.1.2 历代着录
        2.1.1.3 版本考证
        2.2 元刻本
        2.2.1 《宝庆本草折衷》
        2.2.1.1 作者生平
        2.2.1.2 历代着录
        2.2.1.3 版本考证
        2.3 明刻本
        2.3.1 概述
        2.3.2 明前期孤刻本医籍
        2.3.2.1 《不自秘方》
        2.3.2.1.1 存佚情况
        2.3.2.1.2 作者生平
        2.3.2.1.3 历代着录
        2.3.2.1.4 版本考证
        2.3.3 明中期孤刻本医籍
        2.3.3.1 《新刊陶节蔗伤寒十书》
        2.3.3.1.1 作者生平
        2.3.3.1.2 版本考证
        2.3.3.1.3 主要内容
        2.3.3.2 《脉荟》《释药集韵》
        2.3.3.2.1 作者生平
        2.3.3.2.2 历代着录
        2.3.3.2.3 版本考证
        2.3.3.2.4 主要内容
        2.3.3.3 《方脉举要》
        2.3.3.3.1 作者生平
        2.3.3.3.2 版本考证
        2.3.3.3.3 主要内容
        2.3.3.4 《痘科纂要》
        2.3.3.4.1 相关考证
        2.3.3.5 《校注病机赋》
        2.3.3.5.1 作者生平
        2.3.3.5.2 主要内容
        2.3.3.6 《明医二着》
        2.3.3.6.1 相关考证
        2.3.3.7 《医林正印》
        2.3.3.7.1 作者生平
        2.3.3.7.2 历代着录
        2.3.3.7.3 版本考证
        2.3.3.7.4 主要内容
        2.3.4 未着录成书时间的明孤刻本
        2.3.4.1 《螽斯秘诀》
        2.3.4.2. 《(新编)养生大要》
        2.3.4.3 《医说抄方》
        2.3.4.4 《太素脉要》
        2.3.4.5 《新锲家传诸证虚实辨疑示儿仙方总论》
        2.3.4.6 《慈幼设问痘疹》
        2.3.4.7 《如宜方》
        2.3.4.8 《(新刊)雷公炮制便览》
        2.3.4.9 《食物本草》
        2.3.4.10 《校增救急易方》
        2.3.4.11 《二难宝鉴》
        2.3.4.12 《保产育婴养生录》
        2.4 清刻本
        2.4.1 概述
        2.4.2 基础理论类
        2.4.2.1 《壶天八法说》
        2.4.3 伤寒金匮类
        2.4.3.1 《伤寒论句解》《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2.4.3.2 《伤寒选珠》
        2.4.3.3 《伤寒三书合璧》《伤寒舌辨》
        2.4.4 诊法类
        2.4.4.1 《明堂图说》
        2.4.5 本草类
        2.4.5.1 《本草集》
        2.4.5.2 《药性赋注》
        2.4.6 方书类
        2.4.6.1 《思济堂方书》
        2.4.6.2 《济世良方》
        2.4.6.3 《救急良方》
        2.4.6.4 《救急奇方》
        2.4.6.5 《神效集》
        2.4.6.6 《经验救急良方》《乌金丸方》
        2.4.6.7 《经验良方》
        2.4.6.8 《(续增)经验救急良方》
        2.4.6.9 《经验良方》
        2.4.6.10 《林文忠公戒烟断瘾经验良方》
        2.4.6.11 《经验良方》
        2.4.6.12 《经验良方》
        2.4.6.13 《金液堂药目》
        2.4.6.14 《永安堂虔修诸门应病丸散膏丹总目》
        2.4.6.15 《许广和号丸丹集录》
        2.4.6.16 《益寿堂医方总目》
        2.4.6.17 《二十一种膏药熬法》
        2.4.7 临证各科
        2.4.7.1 《醒医秘集录》
        2.4.7.2 《温病条辨纂要》
        2.4.7.3 《温疫论全书》
        2.4.7.4 《治痢奇方妙论》
        2.4.7.5《内科通治》
        2.4.7.6 《增订达生编》
        2.4.7.7 《衍庆编》
        2.4.7.8 《小儿痘疹纂要》
        2.4.7.9 《痘症入门》
        2.4.7.10 《痘麻金正全书》
        2.4.7.11 《疹略》
        2.4.7.12 《白喉治法忌表抉微撮要》
        2.4.7.13 《丹痧咽喉经验秘传》
        2.4.8 养生类
        2.4.8.1 《却病秘诀》
        2.4.8.2 《颐老切言》
        2.4.8.3 《修元大道》
        2.4.8.4 《诸仙导引图说》
        2.4.9 医案医话医论类
        2.4.9.1《陈氏医案》
        2.4.10 综合性着作
        2.4.10.1 《仁寿堂医书四种》《金镜伤寒验证舌法图说》
        2.4.10.2 《鉴轩医书二种》
四 总结
    1 补正医籍作者相关信息
    2 补正医籍成书、刻印时间相关信息
    3 明确存佚情况
    4 其他
五 思考
    1 善本的定义及收录
    2 国家图书馆藏孤刻本中医古籍的利用情况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重要医籍序跋简要目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论中药方剂分类法的同质性与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方药属性分类法沿革与比较
    1.1 方药四性分类法特征与比较
    1.2 方药归经分类法特征与比较
    1.3 方药十剂分类法特征与比较
    1.4 小结
2.方药治法功能分类法比较
    2.1 方药功能的构成
    2.2 方药治法与功能的关系
    2.3 中药治法与功能分类特征考辨
    2.4 方剂治法与功能分类特征考辨
    2.5 方药治法与功能分类比较与融合
3.方药中医病症(证)分类法沿革与比较
    3.1 中药病症(证)分类法基本特征考辨
    3.2 方剂病症(证)分类法基本特征考辨
    3.3 方药病症(证)分类法比较与融合
4.方药多种分类法之间关系
    4.1 方药属性分类法与治法功能分类法的关系
    4.2 方药属性分类法与病症(证)分类法的关系
    4.3 方药治法、功能分类法与病症(证)分类法的关系
5.方药多种分类法融合和意义
    5.1 中药与方剂的关系
    5.2 中药和方剂功能表述异同
    5.3 方药多种分类法取舍与归并
    5.4 方药分类法统一融合的意义
结果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药方剂分类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我国中医药专利保护研究 ——以青蒿素专利保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相关立法及其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中医药专利保护概述
    2.1 中医药专利保护的一般问题
        2.1.1 中医药可专利性分析
        2.1.2 中医药专利保护的机理
    2.2 中医药专利保护模式的对比优势
        2.2.1 中医药商标保护的局限性
        2.2.2 中医药商业秘密保护的局限性
        2.2.3 中医药专利保护的制度优势
    2.3 我国中医药专利保护机制构建的意义
        2.3.1 激励中医药理论创新
        2.3.2 促进中医药资源运用
        2.3.3 排除不正当占有和使用
        2.3.4 维护权利人的利益
3 从青蒿素专利看我国中医药专利保护现状
    3.1 青蒿素的发现与专利保护现状
        3.1.1 青蒿素发现的背景和历程
        3.1.2 青蒿素专利的保护现状
    3.2 青蒿素专利折射出的我国中医药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
        3.2.1 我国中医药专利保护范围窄
        3.2.2 我国中医药国内专利保护层次低
        3.2.3 我国中医药国际专利申请极少
4 域外传统医药专利保护评介
    4.1 域外传统医药专利保护制度介绍
        4.1.1 美国传统医药专利保护
        4.1.2 日本传统医药专利保护
        4.1.3 韩国传统医药专利保护
        4.1.4 印度传统医药专利保护
    4.2 域外传统医药专利保护制度的借鉴
        4.2.1 中医药专利保护范围的把握
        4.2.2 合理确定中医药专利保护期限
        4.2.3 中医药专利审查机制的建构
5 加强我国中医药专利保护的构想
    5.1 扩大中医药专利的保护范围
        5.1.1 对中医药的专利保护做出特别规定
        5.1.2 制定适合中医药专利保护的“三性”标准
        5.1.3 建立专利来源披露制度
    5.2 加强中医药制取技术的保护力度
        5.2.1 确定中医药制取技术的侵权标准
        5.2.2 限定中医药专利公开的范围
    5.3 中医药国际专利保护的设想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9)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专利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点和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及专利权界定的概述
    一、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含义
        (一)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定义
        (二)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方法
    二、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权的界定
        (一)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属于发明专利
        (二)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属于方法发明专利
    三、对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权保护的必要性
        (一)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科研意义
        (二)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经济价值
        (三)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是我国独有的医药卫生资源
第二章 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权保护的现状
    一、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权的立法保护
        (一)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二)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权的申请
        (三)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权的审批
        (四)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权的期限
        (五)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权的保护
    二、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权的实践保护
        (一)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申请与授权量的趋势分析
        (二)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主要申请人分析
        (三)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技术内容分析
第三章 国际上对涉及类似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相关规定
    一、国际相关文件对涉及类似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规定
        (一)《知识产权协定》
        (二)《专利合作条约》
    二、相关国家对涉及类似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规定
        (一)日本的“专利网”保护策略
        (二)韩国的调整“新颖性”保护策略
        (三)印度的“数据库”保护策略
        (四)泰国的“三级处方”保护策略
    三、相关国际规定对我国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进行专利权保护的启示
        (一)构建我国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特殊保护制度及策略
        (二)完善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审查程序
        (三)量身定制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申请的授予标准
第四章 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进行专利权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在专利法立法方面的问题
        (一)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三性”标准审查严格
        (二)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申请审批时间长,专利保护期限短
        (三)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申请成本高
        (四)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侵权难以认定
    二、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在专利法实践方面的问题
        (一)发明人对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认识有偏颇
        (二)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
        (三)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代理人严重缺乏
        (四)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保护组织机构分工不明确
        (五)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知识文献化及古文献欠缺整理
    三、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在专利法国际方面的问题
        (一)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权在国际上侵权现象严重
        (二)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现有专利权制度满足不了国际保护需要
第五章 对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进行专利权保护的建议
    一、完善对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保护的法律制度
        (一)拓展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特色的“三性”标准
        (二)提高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审批效率,适当延长保护期限
        (三)适当降低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申请成本
        (四)明确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侵权的评判标准
    二、完善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保护的配套机制
        (一)增强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申请专利保护的积极性
        (二)推动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标准化建设
        (三)培养既精通专利制度又懂中药炮制工艺的专利代理人
        (四)完善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各部门之间的衔接
        (五)建设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知识及专利数据库
    三、改进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申请流程
        (一)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申请
        (二)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初步审查
        (三)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公布
        (四)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实质审查
        (五)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授权
    四、拓展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权的国际保护
        (一)树立合作开发理念,遏制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专利侵权现象
        (二)整合专利法立法异同化,促进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共同保护
        (三)加入相关国际组织及公约,深化专利权国际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论公知中药复方的专利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公知中药复方的内涵与性质
    (一)公知中药复方的内涵
    (二)公知中药复方的性质
二、公知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的正当性
    (一)从医药科学性角度看公知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的正当性
    (二)从国民健康角度看公知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的正当性
    (三)从文化多样性视角看公知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的正当性
三、公知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的障碍
    (一)公知中药复方与专利在理念上存在一定的抵触
    (二)现有专利权利主体制度与公知中药复方存在抵触
    (三)现有专利授权条件规则与公知中药复方存在抵触
四、专利制度创新与公知中药复方的保护
    (一)把国家认定为公知中药复方专利权人
    (二)调整公知中药复方的专利授权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浅谈中医科技论文的三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有关《黄帝内经》和佛法相结合的情志理论的研究及其在针刀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一种全新的以调心为主的医禅情志疗法的创立[D]. Zhang De Hua.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专利制度下的中药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D]. 蒋玉.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3]大黄炭“形性-化学-生物”三性指标关联机制与炮制传递规律研究[D]. 杨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4]中医药技术秘密保护研究[D]. 卞先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索袁晖戍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用药规律[D]. 段云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国家图书馆藏孤刻本中医古籍考察研究[D]. 温佳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论中药方剂分类法的同质性与融合[D]. 刘诗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我国中医药专利保护研究 ——以青蒿素专利保护为例[D]. 要寒冰.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9]传统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专利权保护研究[D]. 闫志恒.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10]论公知中药复方的专利保护[D]. 赵磊.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浅谈中医药科技论文的三大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