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紧急应对电柴油紧缺

浙江紧急应对电柴油紧缺

一、浙江紧急应对电力柴油紧张(论文文献综述)

柳直[1](2020)在《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文中指出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走向城市的重要转折期。多年的农村斗争环境使中共的城市经济管理经验近乎空白,因此,中共初入城市,如何做好城市经济建设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关于中共城市经济建设的研究,建国后的很丰富,解放战争时期的较少,且散见于城市接管研究中的经济管理部分。既无法展现历史的复杂面向,更看不到中共在初次接触城市经济时由稚嫩到成熟的成长过程。旅大作为中共最早接触的工业大城市,是中共进行经济管理的学习场所与试验场,为研究中共早期城市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而,本文以中共旅大经济重建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厘清其经过、述析其得失、总结其经验,借以探究中共最初是如何探索与学习,掌握管理城市经济的能力。旅大作为中共领导下的特殊解放区,既负有改善当地民众生活的责任,还担负着支援前线战争的任务,这一切都离不开旅大生产的发展。然而,中共的经济重建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中共接手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乱摊子”。二是中共干部长期在农村工作,对管理工业城市非常陌生,缺乏经验。三是旅大正处于苏军军事管制之下,如何与苏军和睦相处,取得苏军的信任,以便顺利开展工作,是旅大中共需要面对的崭新的问题。旅大中共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地着手旅大经济重建工作。解决民众基本生活问题,安定民生是经济建设的第一步,也是一切经济工作的前提。解放之初,社会经济处于停顿和混乱状态,严重威胁着民众的生存。其时旅大有三至五万人经常处于失业与半饥饿状态,居住环境更是破败不堪。为此,旅大中共采取整顿粮市、开荒等方式增加粮食;组织无业贫妇和老弱病残等做鞋、织网以解决其生活出路;发动住宅调整运动使贫苦民众迁入新居。民生问题的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使初入旅大的中共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开动机器,开展工业生产既是保证本地民众充分就业的重要手段,亦是支援前线的内在需求。旅大中共与苏军充分沟通协商,从其手中陆续接收了一批日本遗留的大型工厂,先后克服了资金、技术、原料、管理等难题,恢复与发展了民用工业,组织与创办了军事工业。几年间,旅大中共大力发展公营工业,奖励与扶持私营工业,在中苏合营企业中虚心学习技术与管理经验。旅大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既保障了民众基本需求,大批军工产品又有力地支援了战争。旅大因港兴市,依靠外地粮食、原料的输入及加工品的输出得以发展并带动市内商业繁荣。可以说,对外贸易是旅大的生命线。解放之初,旅大对外受国民党封锁,海、陆交通断绝,市内摊贩充斥街头,奸商横行,市场秩序混乱。为此,旅大中共积极发展公营商业,保护与扶助正当私商,有计划地组织消费合作社以调剂市场,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加强贸易管理,有计划地组织粮食与工业原料的进口及成品的推销。旅大商业步入正轨,保障了民生与生产的发展。作为苏军军管区,旅大的货币发行权掌握在苏军手中。由于红军票流通量过多,导致旅大物价不断上涨。为此,苏军决定实施货币“贴帖”,降低货币流通量以稳定币值。但是,效果并不显着,物价仍在缓慢增长。于是,随着东北全境解放,1948年11月中苏双方商定再次实行货币改革,以彻底解决物价与货币发行权问题。“关东币”的发行提高了币值,降低了物价,改善了民众生活。增强了中共的经济力量,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也表明苏方对旅大的经济控制逐步松动,中共在经济领域的发言权得到提升。城市与乡村互相依赖,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支持。过去,旅大农民饱受殖民统治者与封建地富的双重剥削,亟需中共实行土地改革,改变生产关系。考虑到旅大多市郊农村的现实情况与苏军军管的特殊性,中共将调整土地分为两个阶段。建国前采取逐步削弱地富势力的方针;建国后,实施土地调剂。旅大土改成功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农副产品、工业原料等,并成为工业品的消费市场,促进了旅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旅大作为中共最早尝试经济建设的大工业城市,对初来乍到的中共来说,是城市新环境。中共面临着管理大工业的挑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也找不到模式可以模仿。旅大中共边摸索边学习,经过四年多的建设,成效显着。经济上,农业生产逐年提高,工业恢复到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规模与水平,商业与贸易日渐繁荣,物价稳步下降,失业现象被彻底消灭,民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性质上,基本确立了以公营企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而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也使旅大成为新中国生产型城市的典型。中共在旅大的经济重建表明,在中共早期城市经济建设中,干部要转换思想,与时俱进。既要根据当地的情况与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推行中共的经济政策,将发展工业生产作为经济工作重点。又要积极开展方针政策宣传、妥善照顾各阶层利益以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为经济重建提供保障。

王巍[2](2020)在《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地震分级应急响应机制经过2008年8级汶川地震、2010年7.1级玉树地震、2013年7.0级芦山地震、2017年7.0级九寨沟地震等大地震的实践检验和经验总结得到不断完善。每次地震后对本次应急响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能力评价对各级政府和部门来说都很重要。然而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指出应该对地震应急响应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以及如何进行评价?因此,本文立足地震应急响应阶段,提出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供评价方法,这对于提升地震应急响应能力、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倒逼地震应急准备能力建设,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多次国内外地震应急响应事件跟踪研究的基础上,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首个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的评价模型,探索了可用于它方评价的路径,可以对发生的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进行应急响应能力评价,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提出了重大地震灾害和应急响应能力的概念,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在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从响应主体的角度进行一级评价指标的划分,4个一级评价指标为政府应急响应能力、社区应急响应能力、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和群众应急响应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14个二级评价指标和48个三级评价指标。其次,在确定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时,结合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法规、文献、及案例,首先明确了评价指标的内涵,再确定出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分析评价指标C1队伍响应能力时,结合在地震应急救援方面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关于《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地震响应标准工作程序》的标准初稿作为本研究的成果之一。再次,在修正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权重时,共进行了两次专家问卷调查工作,征求专家意见,第一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499份反馈,根据反馈结果修正和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276份反馈,根据专家打分结果,运用SPSS软件和MATLAB工具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四次地震为例,利用本文所提供的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模型,具体评价了四次地震中的政府应急响应能力。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明确了继续研究的方向。

李晓乐[3](2020)在《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能源,作为基础性生产生活资料,对一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石油危机时代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时代相叠加的现今,新能源凭借可持续、环保性、广泛分布等优势,在世界各国寻找化石能源替代能源进程中备受广泛关注。本文以日本新能源产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其支持政策体系在推进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发挥的引导作用。并立足我国能源经济现实国情,旨在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的优化调整提供借鉴与启示。发展好新能源产业对于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打赢“三大攻坚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在理清日本政府不同阶段对“新能源”概念的界定与对象范围演变的基础上,考察了新能源在日本一次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主要利用形式,并结合新能源的特征,概观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从日本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出发全面阐述了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系统梳理了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具体剖析了日本促进新能源普及扩大的战略目标规划、以及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日本包括RPS制度、FIT制度、补贴政策、优惠税制、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技术对策、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以及民间支援举措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并总结了相关政策的推进机制。运用实证手法探讨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日本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对日本RPS制度与FIT制度实施的政策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对比了中日两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支持政策,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与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通过系统研究与分析,本文认为日本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与实施方面存在诸多成功之处。主要表现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起步时期十分重视对新能源核心技术研发的战略规划与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相关支持政策的实施均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体系支撑,政策工具多样,且政策之间衔接与协调性较好,不同时期政策重点鲜明,目标规划清晰,重视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发挥相结合,并根据不同时期国际与国内能源经济环境变化适时做出政策调整。尽管我国与日本在资源能源禀赋、能源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推进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本文认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必须坚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结合日本经验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本刊编辑部[4](2020)在《经济形势见好 未来挑战仍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初,一场影响到我国经济正常发展的危机突如其来。1月份,我国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疫情,随着疫情的日趋严重,且正好时间赶上中国春节,春运时人员流动极大,为了防止病毒的扩散,我国政府果断采取措施,从1月23日10时起,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能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同时,关闭学校和娱乐场所、禁止公众集会、流动人口健康检查、禁止在进入和外出旅游。一天之后,整个湖北省内都被禁止

齐尚才[5](2019)在《全球治理中的弱制度设计 ——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巴黎协定》》文中研究表明制度能够促进合作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广泛共识。制度存在众多类型,最典型的区分就是强制度和弱制度。强制度指内涵清晰性、内聚性与约束性都较高的制度类型,弱制度指的是内涵相对模糊、各项规则彼此冲突以及非强制性的制度类型。传统制度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强制度偏好”,认为强制度比弱制度能够产生更好的治理效果。然而,在当前多元文明兴起与全球治理模式“去中心化”发展的背景下,反映特定行为体偏好的强制度,不但在建构过程中因面临严峻的挑战而难以建构成功,而且已经确立的相关制度也因为多元诉求的存在而日益面临合法性和有效性危机。相反,弱制度因其灵活性、适应性和包容性,不但表现出了极强的合法性,而且能够有效协调具有偏好差异的各行为体行动。那么,弱制度为什么会导致强治理?弱制度是如何导致强治理的?通过对制度设计过程的梳理,可以发现弱制度本质上是各方观念平衡的产物。在异质性的世界中,行为体偏好差异会导致对互动议题的不同认知。基于理性和利己假定,各方都希望依据自身偏好构建国际制度,由此出现了激烈的倡议竞争。议题压力上升产生一种需尽快完成制度建构并展开行动的紧迫性,各方通过模糊条款内涵、引入冲突性原则以及避免惩罚性强制措施等方式来兼顾各方偏好,弱制度由此确立。弱制度基于上述设计获得了明显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包容性,并由此具备了提供广泛利益调适空间等六种能力。这些属性和能力构成了合作出现的基础,并具体通过三项机制促进了合作的出现。首先,弱制度承认了多元适当性的存在,在此基础上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模糊的适当性区间,并将判定行为适当性的权利重新赋予了行为体。其次,通过相互施压机制推动行为体承担起一定的责任,这种责任取决于行为体对自身偏好与国际预期之间的平衡。第三,为行为体履约提供了额外性激励,如额外声誉等。总体上,在弱制度指导下治理呈现出动态强化态势。弱制度通过降低合作的“门槛”确保各方能够尽快采取行动应对紧迫性问题,而随着互动的推进行为体预期会累积性提升,在议题压力增长以及声誉竞争的推动下,呈现出加速治理的趋势。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其制度体系主要是基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与《巴黎协定》三项法律性文件确立的,总体上经历了由弱到强再重新弱化的演变过程。治理结果的变化则刚好相反,具有明显强制度特征的京都机制并没有带来治理的明显增强,反而进入了一个低潮期。制度强化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责任分配的争论,引发了严重的“集体行动困境”。尤其是制度强化引发美、日等国对制度的不满,制度执行力量的分裂导致京都机制的强制机制难以运作,激励机制也因其非均衡性而难以诱导各国履约。后京都时期制度重新弱化,各国对治理的参与反而变得更加积极了。“自主贡献模式”通过模糊责任界定等方式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偏好,使其都积极参与到了治理进程当中。各国在保证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积极承担起一定的责任,这既是各方相互施压的结果,也是由各方对额外声誉的追求推动的。随着议题压力的上升以及各大国出现声誉竞争,气候治理呈现出一种竞相履约的趋势。基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的探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多元文明兴起与国际关系民主化深入发展的当前环境下,弱制度表现出更高的相对有效性源于它遵循了一种不同于强制度的促进合作的逻辑。弱制度通过兼顾多元诉求调动各方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并借助相互施压以及额外性激励等机制产生了一种动态强化的治理进程。因而,强制度与弱制度并不存在哪个更好,在自身适合的情境下都能产生强治理。基于上述结论,当前全球治理中的“制度困境”可以被重新界定为,构建单一、综合性制度的偏好与该类型制度在多元文明背景下难以产生和运行之间的矛盾。未来的制度变革将主要围绕如何推动那些反映西方偏好的强制度转变为反映多元文明诉求的制度,而弱制度契合了这一变革趋势。最后,中国等新兴大国在未来的制度变革中扮演关键性角色,弱制度为他们将自身偏好纳入国际进程同时避免既有强国的抵制提供了可能。

卓百会[6](2019)在《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棕地的治理与再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其“棕地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城市的视角和空间的层面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再生策略,其目的有三:一是梳理棕地再生理论与实践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二是探索、发现并总结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规律或模式;三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多层级的空间策略体系。根据研究深度,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文献梳理类、空间识别类、田野调查类以及实证研究类四类,通过遥感影像的人工识别、OSM城市空间数据的绘制以及工业历史资料的梳理等手段对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代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群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结构模糊,其治理和再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离散、小聚集、罕均匀”的普遍特征,并且遵循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的一般规律。进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棕地再生的已有经验:理论方面,艺术学、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环境工程学六个学科内的棕地再生相关理论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以及演化过程,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阶段性特征;实践方面,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棕地再生主要呈现出区位、尺度和功能群体性转化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层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的宏观策略、以模式为核心的中观策略以及以母题为核心的微观策略。最后,本文以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江西省瑞昌市为例,通过“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及其重点节点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和印证。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数量巨大、态势不一、模式不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再生法则,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规划方案。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治理与再生具有系统性、过程性以及复杂性,需要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工程、社会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群的共同努力。棕地的治理与再生应当以可持续空间构建为目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更大过程中。

池腾龙[7](2017)在《基于遥感的城市高温热浪生态性减缓规划研究 ——以厦门和福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城市高温热浪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对城乡居民的生命财产威胁日益增大,缓解城市高温热浪的威胁、解决城市高温热浪的防控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和持续研究。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和世界经济尚未从危机中重新繁荣的大背景之下,结合生态安全的理念,在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的数据分析支撑之下,通过生态性的方式和手段缓解城市高温热浪是本文研究重点。本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包含七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和框架,阐述了城市高温热浪的基础概念和研究对象厦门市和福州市的基本情况;第二章进行了城市生态安全理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和城市高温热浪应对规划的相关综述,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方向;第三章在分析了城市高温热浪的复杂性和防灾学范畴的特征之后,在生态安全的视角下构建了缓解城市高温热浪生态性缓解体系的理论框架,为下文进行研究区的地表温度热环境综合分析进行理论铺垫;第四章进行研究区地表温度数据分析,将厦门市和福州市Landsat卫星多年遥感数据应用于ENVI平台、Arcgis平台进行数据的计算,对厦门市和福州市的地表温度进行了分年度、分行政区的对比分析,得出了厦门市和福州市地表地表温度热环境的变化规律,并对地表温度高温区进行了卫星图像的识别,分析地表温度较高区域的土地利用、使用功能等现状,分析其产生高温的原因;第五章基于前文对地表温度数据的基础之上,继续基于ENVI平台、Arcgis平台、Fragstates平台和SPSS平台,详细分析了厦门市和福州市城市土地利用情况、植被覆盖度及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对城市地表温度热环境的影响,结合回归分析模型进行了量化的推导,得出使地表温度降低的方法,为下文形成规划策略提供数据支撑;第六、七章在前文的理论和数据研究之上,结合厦门市和福州市的实际情况,分别从城市宏观的综合节能降温策略、气候适应性的降温要素利用和构建城市生态降温格局,以及中微观的高温热浪易损区应对和绿地与水体减缓城市热岛的角度提出了缓解城市高温热浪生态性规划的具体策略。

黄宜平[8](2017)在《独立微电网多时间尺度能量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微电网是一种结合新能源的现代化智能电网。根据研究发现,通过微电网把可再生能源并到大电网中相比其直接并入,可以在很大程度缓解对供电稳定性造成的冲击,微电网作为传统大电网的强力支撑,避免了很多因为大电网受到影响或者发生故障而产生的断电现象。在实际的应用中,微电网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当地分散的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减缓化石能源紧缺;此外,还可以保障大电网的电量供给,以达到需求者用电的多元化。基于以上这些优点,微电网的研究如火如荼。独立微电网是将各个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与用电负荷相结合,通过有效的能源供给配置,形成一个独立可控的系统。独立微电网是偏远地区和海岛地区用户用电的重要依托,有效地提高了这些区域供电的可靠性。由于独立微电网可再生能源得不到合理的调度,“弃风、弃光”现象严重,当前着重要解决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问题。因此本课题在研究微电网正常工作的基础上,着重研究独立微电网的能量优化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微电网技术的研究背景,以及世界各国对微电网的定义和科研成果。介绍微电网普遍构成结构和运行方式,并介绍此基本结构的基本特点。深入研究了微电网系统中普遍采用的三种控制技术,并且针对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分析了其保护方式。阐述了微电网在能量管理中与大电网之间的不同,根据其能量管理系统的定义及研究现状,全面分析微电网研究的潜在价值。本文对于偏远地区,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搭建独立的风光柴蓄微电网系统为用户进行供电。对独立微电网内部的光伏阵列、风力发电机、铅酸蓄电池和柴油发电机进行研究,介绍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搭建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数学模型以及分析其约束条件。为了保障独立微电网的稳定运行,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动态特性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能量调度策略。最后,基于一个独立微电网优化算例,通过研究该独立微电网的结构特征,分析主流优化算法后确定本文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概述提出粒子群算法的思路,并且分析粒子群算法核心内涵以及优化原理。根据分布式电源的数学模型、能量优化策略、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算例进行二级优化分析,通过算法选定微电网系统的各个分布式电源的最优组合形式,总结并分析了本课题研究的微电网能量优化策略的可行性。

陈黛[9](2017)在《大规模灾害应急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以地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破坏性地震灾害为研究背景,结合应急资源常态与紧急状态管理特点和平急结合的思想,基于“灾害情景分析与需求预测—应急资源布局—应急资源储备—应急资源调配”的研究主线,综合运用灾害学、数学规划、决策理论与方法及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方法,对大规模地震灾害应急资源常态与非常态管理展开了系统深入地研究,为政府部门实现地震应急资源“预测准确-布局合理-储备节约-调配高效”: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方法支持。首先,通过发震位置、震级、烈度、受灾人数和应急物资需求等要素组合,对地震情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历史震例的优势情景和最坏情景生成方法;在历史震例统计分析基础上,对地震灾害中人员伤亡的影响因子进行识别分析,并通过多元数据降维提取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多层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了应急物资分类和应急物资的需求特征,给出了基于受灾人数和民政部救究规范来估算应急物资需求的方法。其次,对一体化应急资源布局问题开展了研究。综合考虑应急资源可达时效性和覆盖范围等多目标,建立了应急准备分区多阶段优化模型。基于我国地震风险时空分布特征,通过模糊综合方法研究了应急资源储备选址方案,运用Voronoi图和缓冲区分析技术研究了应急响应分区和不同时限下的响应覆盖空间结构,分析了在考虑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成本时,储备库数量与应急时效性的相互关系。第三,研究了在保证救援时效性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政府与企业多主体的应急资源联合储备降低储备成本的问题。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视角,对政府和企业不同储备方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不同组合储备样式下应急的风险损益涵数;基于报童模型研究了企业实物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水平与,价格水平的关系,研究究了随机需求下企业应急物资的储备策略与均衡价格;提出了政府与企业实物储备、生产能力组合储备模式优化策略。最后,在地震应急资源政府企业多主体联合储誉备体系架构下,通过对实际应急管理部门的调研,分析了震后应急物资的筹措煮方式及几种典型的应急供应链结构。将应急资源调配分为两个阶段,构建了震后地震应急资源筹集-分配的两阶段模型,首先是考虑地震灾害发生后,当由政府储备库供给的应急物资数量不能满足受灾点的需求时,调用临近企业存储的应急物资,其次是如何将应急物资临时存放中心(应急物资中转站)的应急物资分发给各需求点。最后结合历史案例和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结论为政府在多主体储备模式下的应急资源调配决策,提供了理论方法支撑和参考。

吕洪桐[10](2016)在《基于SWOT分析的HC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HC公司从1999年起通过引进、吸收日本日产内燃平衡重式叉车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内燃平衡重式叉车行业内的排头兵企业,其生产的各类型内燃平衡重式叉车以稳定的质量、实惠的价格、周到快捷的服务迅速征服了市场,销量几乎占到国内市场的30%。而且HC公司于2000年改制,通过体制的创新企业焕发了活力,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内燃平衡重式叉车需求井喷式增长,HC公司抓住机遇,迅速从年产销量3000台左右的小企业(2000年数据)发展成为年产销量近80000台的大型企业(2014年数据)。然而,随着国家环保法规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市场逐渐从需求增长型转变成更新型,显示出增长乏力甚至衰退的迹象;相反,电动类叉车的需求则逐年增加。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调整发展战略,使企业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是HC公司转型升级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运用PEST分析法、五力模型和SWOT战略分析对HC公司进行分析,主要工作成果如下:(1)通过对HC公司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得出HC公司目前面临的挑战与瓶颈。(2)对国内叉车行业及主要竞争对手的分析,以及通过PEST模型对宏观环境因素和叉车行业的五种竞争力的分析,全面论述了HC公司具备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最后通过SWOT分析制定HC公司发展战略。(3)在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HC公司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战略定位以及企业的竞争、发展战略。(4)为使HC公司保持国内的领先地位和国外的竞争优势,明确指出为实现该战略采用的主要战略措施。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为企业提出了一个相对可行的竞争和发展战略,把市场提供的发展机遇与企业自身优势相结合,恰当地弥补了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为HC公司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借鉴,同时为国内同类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浙江紧急应对电力柴油紧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紧急应对电力柴油紧张(论文提纲范文)

(1)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解放初期旅大经济困境
    第一节 中共旅大政权之建立
        一、“旅大”简介
        二、苏军进驻旅大
        三、中共建党建政
    第二节 历史遗产与新生问题
        一、殖民地城市经济遗产
        二、诸多棘手的经济问题
    第三节 重建经济的挑战
        一、苏军接收后的旅大经济
        二、管理城市经验的稚嫩
        三、不得不考虑的苏联因素
第二章 保障民生:解决民众基本生存问题
    第一节 整顿粮市和开荒增产
        一、整顿市场以规范粮市
        二、开垦荒地以增加粮产
    第二节 为贫困民众创造就业机会
        一、订购军鞋——为无业妇女谋生计
        二、生产自救——为失业工人找出路
    第三节 调整住宅为民安居
        一、两级分化的居住场所
        二、调剂优劣住房的努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建工业:民用与军需并重
    第一节 恢复与发展民用工业
        一、工业停废与市场旺需
        二、适时整顿公营和私营工业
        三、民用工业成绩检视
    第二节 发展军工企业满足军需
        一、解放战争提出的新任务
        二、军工企业的贡献与经验
第四章 商业探索:服务生活与生产
    第一节 整顿畸形繁荣的市场
        一、混乱无序的低端商业
        二、多方整顿成效初显
    第二节 创办消费合作社的新举措
        一、创建与整理
        二、成效与不足
    第三节 促外贸服务生活与生产
        一、贸易对旅大的重要性
        二、促进外贸的举措与成效
第五章 货币改革:为经济重建护航
    第一节 第一次币改——货币“贴帖”
        一、解放前后旅大货币金融状况与问题
        二、货币“贴帖”过程
    第二节 第二次币改——关东币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二、币改经过与问题处理
    第三节 货币改革的影响
        一、对旅大经济的作用
        二、经济之外的多重效应
第六章 市郊土改:发展农村与服务城市
    第一节 建国前的温和土改
        一、土改的特殊背景
        二、削弱地富土地和调整雇佣关系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土改深化——土地调剂
        一、进一步土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土地调剂的运作与博弈
    第三节 土地改革成效
        一、旅大农村土改的经济绩效
        二、土改对旅大城市的影响
结语
    一、旅大经济重建成绩
        (一) 经济层面
        (二) 经济之外层面
    二、经济重建的经验
        (一) 稳固政权是前提
        (二) 对苏关系是基础
        (三) 工业建设是重点
        (四) 宣传动员是推力
        (五) 统一战线是法宝
        (六) 干部思想是保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本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地震灾害等级
        2.1.2 地震应急响应阶段
        2.1.3 应急响应能力
    2.2 基本决策方法
        2.2.1 头脑风暴法
        2.2.2 德尔菲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3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2.3.3 数据包络分析法
        2.3.4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2.3.5 灰色综合评价法
        2.3.6 几种比较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2.4 小结
第三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2 评价指标的类型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一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3.3.2 体系的初步构建
        3.3.3 体系的修正
    3.4 指标内涵和评价标准
        3.4.1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
        3.4.2 社区应急响应能力
        3.4.3 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
        3.4.4 群众应急响应能力
    3.5 小结
第四章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1 样本数据的分析检验
        4.1.1 样本数据信度分析
        4.1.2 样本数据效度分析
        4.1.3 专家权威性和样本修正
    4.2 构造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指标权重排序
    4.4 结果分析
        4.4.1 本文结论与原始数据的对比
        4.4.2 样本筛选与分类对比
        4.4.3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实例分析
    5.1 灾情回顾
    5.2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情况对比
    5.3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第一次调查问卷内容
    附录2 第二次调查问卷内容
    附录3 标准草稿
    附件4 第二次调查问卷结果原始数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3)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既有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框架安排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点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与理论综述
    第一节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
        一、日本的新能源概念界定、范围及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
        二、新能源的优势与课题、普及必要性
        三、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第二节 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相关理论综述
        一、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四、外部经济性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与发展历程演变
    第一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
        一、国内背景
        二、国际背景
    第二节 发展历程演变
        一、石油危机后的新能源技术研发阶段
        二、促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初步阶段
        三、推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加速深化阶段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与发展现状
        一、总体战略目标规划
        二、发展现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
    第一节 新能源政策推进体制
        一、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
        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
        三、内阁府能源环境会议
        四、民间新能源政策促进框架
    第二节 新能源利用普及扩大促进政策
        一、配额制(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RPS)
        二、固定电价制(Feed-in Tariff,FIT)
    第三节 新能源设备投资支援政策
        一、补贴制度
        二、优惠税制措施
        三、优惠融资制度——环境能源对策资金
    第四节 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制约相关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一、送电系统接入制约问题的出现背景
        二、电网接入制约问题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第五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
        一、清洁能源汽车补贴制度
        二、环保汽车减税制度
        三、充电设施补贴
    第六节 民间推进新能源普及扩大支援举措——绿色电力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日本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
        一、绿色经济增长的内涵与体系构成
        二、日本绿色经济增长指标构建与数据说明
        三、测度方法与结果分析
    第二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及动态交互关系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DL模型估计
        三、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政策有效性评价——基于RPS制度、FIT制度的对比分析
        一、RPS制度——自行开展新能源发电业务
        二、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
        三、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相当量(TGC)
        四、RPS制度与FIT制度并存运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与现状
        一、中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与进程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三、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演变、优势与发展课题
    第二节 中日新能源产业政策对比及政策建议
        一、中日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对比
        二、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经济形势见好 未来挑战仍在(论文提纲范文)

一、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1.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出现多年未见的同比下滑
    2. 工业生产大幅下滑
二、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三、2020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展望
    1. 积极政策和措施
    2. 政策效果显现,经济活动开始回升
    3. 中国经济仍面临挑战
四、结语

(5)全球治理中的弱制度设计 ——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巴黎协定》(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与选题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的起点
    三、研究思路
    四、案例设计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弱制度会产生强治理?
    第一节 多元文明兴起与“去中心化”治理
    第二节 寻找有效的全球治理制度
    第三节 弱制度与强治理界定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弱制度设计:认知差异与观念平衡
    第一节 弱制度设计的三个假定
    第二节 认知差异、倡议竞争与议题压力
    第三节 观念平衡:弱制度设计与制度建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弱制度与强治理:动态强化中的合作
    第一节 弱制度的独特属性与优势
    第二节 弱制度下的三项遵约机制
    第三节 弱制度下动态强化的治理进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球气候治理:制度与进展
    第一节 全球气候治理的兴起及其复杂性
    第二节 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主要制度
    第三节 全球气候治理的总体进展与阶段性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强制度与弱治理:从《公约》到《议定书》
    第一节 《公约》的设计与治理的启动
    第二节 《议定书》的设计与治理进展
    第三节“京都时期”的气候治理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弱制度与强治理:从《议定书》到《协定》
    第一节“自下而上”模式取代“自上而下”模式
    第二节“自下而上”模式下的治理进展
    第三节 2009年以后的全球气候治理
    本章小结
结论:制度设计与全球治理
    一、作为最优选择的弱制度设计
    二、反思当前全球治理中的“制度困境”
    三、未来的全球治理制度变革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6)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从“老工业基地”到“资源型城市”
        1.1.2 棕地:从“修复治理”到“再生利用”
        1.1.3 空间:从“多规合一”到“城市双修”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步骤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和步骤
第2章 棕地的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再生动力机制
    2.1 棕地问题或风险的产生
        2.1.1 内因:工业化为场地注入了“毒性”
        2.1.2 外因:城市化使将场地包围其中
    2.2 棕地的定义
        2.2.1 北美地区的棕地定义
        2.2.2 欧洲地区的棕地定义
        2.2.3 东亚地区的棕地定义
        2.2.4 棕地定义和内涵的扩充
    2.3 棕地的类型
        2.3.1 物质循环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3.2 国民经济行业体系背景下的分类体系
        2.3.3 城市用地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4 棕地的核心特征
        2.4.1 本体特征
        2.4.2 空间特征
        2.4.3 情感特征
        2.4.4 美学特征
    2.5 棕地再生的空间动力与机制
        2.5.1 棕地再生的“原生”动力机制
        2.5.2 棕地再生的“衍生”动力机制
        2.5.3 棕地再生的“催化剂”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变特征及其棕地现状调查
    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3.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3.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3.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其阶段特征
    3.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构建
        3.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3.2.2 按生命周期划分
        3.2.3 按城市规模划分
        3.2.4 按地理环境划分
    3.3 资源型城市棕地空间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3.1 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
        3.3.2 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
        3.3.3 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
        3.3.4 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
    3.4 典型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特征研究
        3.4.1 石油:大庆市
        3.4.2 煤炭:大同市
        3.4.3 煤炭:锡林浩特市
        3.4.4 铜矿:铜陵市
        3.4.5 钢铁:攀枝花市
    3.5 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问题总结
        3.5.1 土地利用问题
        3.5.2 生态安全问题
        3.5.3 资源保护问题
        3.5.4 材料循环问题
        3.5.5 空间阻隔问题
第4章 棕地景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4.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4.1.1 探索阶段:1965-1985
        4.1.2 发展阶段:1985-2005
        4.1.3 成熟阶段:2005-2015
        4.1.4 演化阶段:2015至今
    4.2 棕地再生的学科体系构建
        4.2.1 艺术学
        4.2.2 生态学
        4.2.3 建筑学
        4.2.4 环境工程学
        4.2.5 城乡规划学
        4.2.6 风景园林学
    4.3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区位特征分析
        4.3.1 城市环境类
        4.3.2 郊区环境类
        4.3.3 自然环境类
    4.4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尺度特征分析
        4.4.1 建筑尺度:帕赛伊克纪念碑
        4.4.2 场地尺度: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4.4.3 社区尺度: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4.4.4 城市尺度:底特律未来城市
        4.4.5 区域尺度: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4.5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功能特征分析
        4.5.1 生态类功能
        4.5.2 文化类功能
        4.5.3 教育类功能
        4.5.4 休闲类功能
        4.5.5 体育类功能
        4.5.6 集散类功能
        4.5.7 生产类功能
第5章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体系构建
    5.1 棕地再生的空间层次及其再生影响因素
        5.1.1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与“非空间策略”
        5.1.2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及其层次
    5.2 宏观策略:“系统”
        5.2.1 “灰色系统”规划
        5.2.2 “棕色系统”规划
        5.2.3 “绿色系统”规划
        5.2.4 “橙色系统”规划——工业遗产
        5.2.5 “青色系统”规划——工业自然
    5.3 中观策略:“模式”
        5.3.1 模式或原型的产生
        5.3.2 工业闲置地的模式转化
        5.3.3 矿业废弃地的模式转化
        5.3.4 垃圾填埋场的模式转化
        5.3.5 基础设施废弃地的原型转化
        5.3.6 原型的空间谱系特征
    5.4 微观策略:“母题”
        5.4.1 地形主导类母题
        5.4.2 水体主导类母题
        5.4.3 植被主导类母题
        5.4.4 建筑物主导类母题
        5.4.5 材料主导类母题
        5.4.6 流线主导类母题
        5.4.7 设备主导类母题
    5.5 空间策略体系的整合
        5.5.1 空间策略体系的融合——系统耦合
        5.5.2 空间策略体系的操作——空间拓扑
        5.5.3 空间策略体系的构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6章 系统综合体:瑞昌市“棕地群”景观规划设计
    6.1 瑞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上位规划背景
        6.1.1 瑞昌市的基本区位条件分析
        6.1.2 瑞昌市工业历史沿革分析
        6.1.3 瑞昌市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6.2 瑞昌市工业遗产和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6.2.1 古铜矿遗址
        6.2.2 老工业基地
        6.2.3 矿产资源地
        6.2.4 码头工业镇
    6.3 造船厂与码头废弃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
        6.3.1 广州市中山岐江公园
        6.3.2 新奥尔良市新月公园
        6.3.3 旧金山市山岬公园
        6.3.4 韩国统营市造船厂更新设计
    6.4 宏观策略: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
        6.4.1 瑞昌市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6.4.2 瑞昌市工业文化体验区的规划与模式选择
        6.4.3 瑞昌市工业文化旅游廊道规划
    6.5 中观策略:江州造船厂景观规划设计
        6.5.1 场地历史脉络分析
        6.5.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6.5.3 场地平面规划与设计
    6.6 微观策略:造船厂空间详细设计
        6.6.1 舾装码头设计
        6.6.2 车间仓库设计
        6.6.3 钢板堆场设计
        6.6.4 露天船台设计
        6.6.5 车间庭园设计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棕地再生途径
        7.2.1 系统性
        7.2.2 过程性
        7.2.3 复杂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欧洲城棕地市振兴相关项目或组织
附录 B 中国城市用地分类相关标准下的潜在棕地类型
附录 C 景观规划设计最终专题图纸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基于遥感的城市高温热浪生态性减缓规划研究 ——以厦门和福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对象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对象
    1.3 基本概念解析
        1.3.1 城市高温热浪的内涵
        1.3.2 城市高温热浪的特征
        1.3.3 城市高温热浪的威胁
    1.4 研究技术手段、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遥感技术
        1.4.2 景观生态格局指数
        1.4.3 研究创新点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城市生态安全与高温热浪
        2.1.1 城市生态安全概述
        2.1.2 城市生态安全理论发展综述
        2.1.3 城市生态安全的维护
    2.2 生态安全格局与高温热浪
        2.2.1 生态安全格局
        2.2.2 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发展综述
    2.3 城市高温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高温防控规划研究
        2.3.2 高温热浪防控规划的研究进展
第3章 城市高温热浪复杂性分析及缓解体系构建
    3.1 城市高温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3.1.1 气候因素
        3.1.2 地理环境因素
        3.1.3 人类活动因素
        3.1.4 城市规划的因素
    3.2 城市高温热浪损害性分析
        3.2.1 城市高温热浪的防灾解析
        3.2.2 高温热浪下城市脆弱性分析
    3.3 城市高温热浪现存防控方法
        3.3.1 城市高温及中暑事件的预报预警
        3.3.2 城市高温事件应急预案
        3.3.3 尚有防控方法的不足
    3.4 生态安全视角下构建高温热浪缓解体系
        3.4.1 高温热浪缓解体系构建原则
        3.4.2 高温热浪缓解体系构建基础
        3.4.3 高温热浪缓解体系构建过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减缓高温热浪视角下的研究区地表温度演化分析
    4.1 研究区地表温度多年演变数据分析
        4.1.1 多年温度数据对比演化分析
        4.1.2 地表温度差值分析
    4.2 研究区地表温度分类格局分析
        4.2.1 研究区整体数据对比
        4.2.2 行政区级别数据分析
    4.3 研究区地表温度剖线变化分析
        4.3.1 剖面线选择
        4.3.2 数据对比分析
    4.4 研究区地表高温区识别与分析
        4.4.1 地表温度较高区选取
        4.4.2 高温识别区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遥感的研究区地表温度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分析
        5.1.1 土地类型划分
        5.1.2 土地使用类型演化
        5.1.3 土地类型与地表温度关联度分析
        5.1.4 用地构成变化与地表温度演化对比分析
    5.2 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影响分析
        5.2.1 植被覆盖度演化分析
        5.2.2 植被覆盖度剖面线变化分析
        5.2.3 植被覆盖度变化与地表温度变化对照分析
        5.2.4 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回归分析
    5.3 研究区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影响分析
        5.3.1 行政区级别植被景观格局指数演化分析
        5.3.2 景观格局指数取样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减缓城市高温热浪的宏观规划策略
    6.1 城市综合节能减排的降温策略
        6.1.1 生态化资源的利用方式
        6.1.2 交通与道路组织的生态性优化
        6.1.3 市政基础设施的生态式提升
        6.1.4 土地和城市空间集约利用
    6.2 气候适应性的城市降温要素利用
        6.2.1 气候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6.2.2 城市空间结构的气候适应
        6.2.3 城市功能区的气候适应
        6.2.4 城市色彩的气候适应
        6.2.5 城市建筑的气候适应
    6.3 构建城市生态降温格局
        6.3.1 搭建城市降温框架
        6.3.2 利用城市风道降温
        6.3.3 生态性优化植被覆盖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减缓城市高温热浪的中微观规划策略
    7.1 研究区高温热浪易损区规划应对
        7.1.1 高温热浪易损区的分布与特征
        7.1.2 高温热浪易损区成因与威胁
        7.1.3 高温热浪易损区应对策略
    7.2 减缓研究区热岛效应的绿地规划策略
        7.2.1 绿地的选取与分布
        7.2.2 城市绿地的降温效果对比
        7.2.3 降温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7.2.4 城市绿地降温效果的利用
    7.3 减缓研究区热岛效应的水体规划策略
        7.3.1 河流的降温效果
        7.3.2 湖泊、水库的降温效果
        7.3.3 水体降温效果的利用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独立微电网多时间尺度能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微电网的概念及优势
    1.3 微电网技术发展现状
        1.3.1 国内微电网发展现状
        1.3.2 国外微电网发展现状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微电网的结构及能量管理系统
    2.1 微电网的结构
        2.1.1 微电网的总体结构
        2.1.2 微电网的控制技术和保护技术
    2.2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
        2.2.1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概述
        2.2.2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研究意义
        2.2.3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电网设备单元模型及运行优化分析
    3.1 微电网设备单元数学模型
        3.1.1 风力发电模型
        3.1.2 光伏发电模型
        3.1.3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3.1.4 铅酸蓄电池
        3.1.5 柴油发电机
    3.2 微电网运行优化关键问题
    3.3 微电网多时间尺度优化方法
        3.3.1 优化调度计划的提出
        3.3.2 多时间尺度优化框架
    3.4 粒子群算法
        3.4.1 粒子群算法的概述
        3.4.2 基本粒子群算法
        3.4.3 粒子群优化算法基本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电网优化运行分析
    4.1 微电网模型概述
    4.2 日前状态下微电网优化运行
    4.3 短时状态下微电网优化运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阶段论文发表情况

(9)大规模灾害应急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以地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情景分析构建相关研究
        1.2.2 应急资源储备选址布局相关研究
        1.2.3 应急准备与救援区域划分相关研究
        1.2.4 应急资源储备体系与模式相关研究
        1.2.5 应急资源动态调配与配置相关研究
        1.2.6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框架及内容
        1.3.1 研究的框架
        1.3.2 研究的内容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我国地震灾害应急资源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
    2.1 我国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2.1.1 我国地震灾害成因
        2.1.2 我国地震灾害时空分布特点
    2.2 地震应急响应流程分析
        2.2.1 应急启动阶段
        2.2.2 应急救援阶段
        2.2.3 紧急安置阶段
        2.2.4 应急恢复阶段
    2.3 应急资源储备体系
        2.3.1 我国中央应急物资储备库的体系
        2.3.2 我国多主体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
        2.3.3 我国应急物资的分类体系
    2.4 应急资源调度与配送体系
        2.4.1 应急资源需求层次优先分析
        2.4.2 应急资源调配流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应急资源需求预测方法研究
    3.1 问题的提出
    3.2 地震灾害情景分析
    3.3 地震灾害受灾人口预测
        3.3.1 地震灾害人员伤亡影响因素分析
        3.3.2 典型伤亡预测模型的比较
        3.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震伤亡人数预测模型
        3.3.4 基于回归分析的地震伤亡人数预测模型
    3.4 不同灾害情景下的应急资源需求预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灾害风险的应急资源储备选址与响应分区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
    4.2 Voronoi图模型与缓冲区分析
        4.2.1 Voronoi图与救援响应分区
        4.2.2 救援响应范围与缓冲区分析
    4.3 应急资源储备点的选址与分区
        4.3.1 考虑灾害风险的应急资源储备点选址
        4.3.2 不同选址布局下的分区方案
    4.4 不同选址与分区方案的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政企多主体的应急资源联合储备模式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应急物资政企联合储备模式协调性分析
    5.3 不同储备模式的风险损益分析
        5.3.1 模型假设
        5.3.2 变量声明
        5.3.3 风险函数分析
    5.4 基于报童模型的协议企业实物与生产能力组合储备策略研究
        5.4.1 协议企业应急物资储备均衡价格-数量的报童模型
        5.4.2 随机需求下协议企业的两种储备策略
        5.4.3 储备策略的选择
        5.4.4 算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政企多主体的应急资源两阶段调配模型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应急物资的筹措方式及几种应急供应链结构
        6.2.1 应急物资的筹措方式
        6.2.2 应急供应链结构
        6.2.3 基于多主体的应急资源调配过程
    6.3 震后应急资源筹集—分配模型
        6.3.1 模型假设
        6.3.2 变量声明
        6.3.3 模型建立
        6.3.4 求解算法
    6.4 算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7.2 论文局限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SWOT分析的HC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研究主要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
    2.1 企业战略管理
        2.1.1 企业战略概念
        2.1.2 企业战略特征
        2.1.3 企业战略过程
    2.2 企业战略管理分析工具[44]
        2.2.1 PEST分析法
        2.2.2 波特五力模型理论
        2.2.3 SWOT分析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HC公司发展现状描述
    3.1 HC公司简介
    3.2 HC公司发展瓶颈
        3.2.1 国内经济“新常态”的影响
        3.2.2 外部竞争压力加大
        3.2.3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HC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4.1 HC公司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4.1.1 政治环境(P)
        4.1.2 经济环境(E)
        4.1.3 社会环境(S)
        4.1.4 技术环境(T)
    4.2 HC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4.2.1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4.2.2 新进入者的威胁
        4.2.3 替代品的威胁
        4.2.4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4.2.5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4.3 HC公司SWOT分析
        4.3.1 HC公司内部优势分析
        4.3.2 HC公司内部劣势分析
        4.3.3 HC公司外部机会分析
        4.3.4 HC公司外部威胁分析
        4.3.5 策略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HC公司战略规划及实施
    5.1 HC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及定位分析
        5.1.1 战略目标
        5.1.2 战略定位
    5.2 HC公司战略的制定
        5.2.1 竞争战略
        5.2.2 发展战略
    5.3 HC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5.3.1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5.3.2 塑造品牌文化,打造HC公司招牌
        5.3.3 经营战略兼顾国内外市场
        5.3.4 建立实施整合营销传播战略
        5.3.5 坚持执行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5.3.6 建立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5.4 HC公司发展战略控制
        5.4.1 战略不确定性分析
        5.4.2 战略控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
    附录A S因素专家评分表
    附录B W因素专家评分表
    附录C O因素专家评分表
    附录D T因素专家评分表
    附录E 公共责任方面的控制和改进措施
    附录F HC公司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四、浙江紧急应对电力柴油紧张(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D]. 柳直. 山东大学, 2020(04)
  • [2]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D]. 王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3]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D]. 李晓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经济形势见好 未来挑战仍在[J]. 本刊编辑部. 冶金管理, 2020(08)
  • [5]全球治理中的弱制度设计 ——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巴黎协定》[D]. 齐尚才. 外交学院, 2019(10)
  • [6]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D]. 卓百会. 清华大学, 2019
  • [7]基于遥感的城市高温热浪生态性减缓规划研究 ——以厦门和福州为例[D]. 池腾龙. 天津大学, 2017(01)
  • [8]独立微电网多时间尺度能量优化研究[D]. 黄宜平. 北京建筑大学, 2017(02)
  • [9]大规模灾害应急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以地震为例[D]. 陈黛.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9)
  • [10]基于SWOT分析的HC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吕洪桐.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浙江紧急应对电柴油紧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