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生态人:可持续发展伦理的主体预制

道德生态人:可持续发展伦理的主体预制

一、德性生态人: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主体预制(论文文献综述)

任美娜[1](2017)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科技的进步,近代工业化使人类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当人类沉浸在取得众多前所未有的成就这一巨大喜悦之中的同时,也面临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危及人类生存的各种全球性问题。严峻的现实唤醒了人类的生态意识,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已经超过了自然的极限,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科学的生态文化观作为指导,以达到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共生共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提出,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它要求人类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文化观,以科学的态度去保护和关爱大自然。同时,也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去进行物质生产生活。这对于解决当下的生态危机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为研究主线,力求梳理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理论基础、价值核心、主要特征及其在国内外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与融合,进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当代价值。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本章尝试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加以定义,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原理和方法,对人类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相处之道提出的一种文化观念。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本章主要概述了西方、中国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概念和生态文化观理论,并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是对以往非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超越。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着作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生态”的概念,但是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却十分关注。他们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能够尊重自然规律,并强调运用整体的世界观来对待自然、以便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产生与形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产生与形成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本章阐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的理论来源,以及唯物史观创立之前、期间与之后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内容架构。这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本章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内容构成,总结得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理论基础、价值核心、以及“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改变世界的实践性、与时俱进的发展性、造福于民的人本性”四个基本特征,最终揭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高社会形态是人类必将走上共产主义道路。第五章,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传承与发展。本章主要阐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在中国及其中国以外的传承与发展。在中国以外,主要分析了前苏联时期的生态文化观、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文化观以及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化观;在中国,主要以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提出的生态文化观为切入点,梳理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关注与研究生态文化的思想家举不胜举,本章不能一一提及,只能以其大致发展分期作为贯穿主线,选取一些观点鲜明、颇有见解的学者和学派作为代表,以他们的认识为线索,并由此来理清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发展脉络。第六章,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从理论层面上看,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是对科学主义僭越与虚妄的批判、对经济无限增长论的反思与批判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与重构;从实践层面上看,主要体现在从宏观上加强顶层设计、从中观上注重制度保障和在微观层面上推进知行统一。

刘尧[2](2017)在《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世纪末开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工业文明的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引发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文化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生存方式。生态问题越演越烈,已经引起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生态问题的产生与人类不合理的生存方式密切相连,解决生态危机需要从生态文化开始探究。本论文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源泉,在理论源泉的介绍上主要从卢卡奇的自然观思想、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建构观思想与马尔库塞的人与自然相联系的思想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次,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逻辑主线,以探寻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为基本核心,以探寻和谐关系的最高社会形态为目的,并以此呈现出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尊重自然规律的主要特点;再次,深入系统的阐述了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传承研究,十八大以来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传承主要体现在注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指导地位、注重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融合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三个方面;最后,论述了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实践分析。主要体现在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梦、确立创新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三个方面。

师飞[3](2016)在《法学中的生态人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在“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道德人”等人格模式假设基础之上,出现了“生态人”的人格模式假设。法学中的“生态人”不仅革新了传统的人格模式,同时也展示了生态环境法治的新取向;与此同时法学中的生态人也存在未摆脱“主体人”思维模式、与立法脱节等问题。这为生态人在生态文明时代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梳理、评析当前研究的基础上,法学中的生态人理论将对环境立法提供指导作用。法学中的生态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语境和人格诉求,它也对权利、义务的重新界定具有启示;而它对环境立法的指导作用也将借助于对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修正、对生态化人格的塑造和生态美育及其践行三部分完成。

张香菊[4](2015)在《旅游对大学生人格生态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资源趋紧、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为此,国家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旅游是公众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其环境教育功能已经在西方国家得到证实。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开始重视国家公园等旅游区的建设在公民生态意识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人均出游率已经接近3次的今天,旅游活动对国民的生态人格塑造到底有怎样的影响,正是本文要探究的问题。本研究以大学生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了定量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对人格形成的三元交互决定论和伦理基础生态伦理进行理论分析,生态人格和旅游两个核心概念得到操作化,生态人格被分成生态知识、生态意识和生态实践三个维度,旅游分为旅游次数、旅游内容和旅游形式三个指标,为研究模型构建和问卷设计奠定基础;然后,根据生态人格所包含的维度和指标进行量表的题项设计,问卷在主观评估和修改后采用现场填答和网络填答两种方法展开调查,并对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了信度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各因素与大学生生态人格各因子关系不显着。本研究不仅将旅游影响研究的对象从旅游的客体拓展至旅游的主体,丰富了旅游影响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结论还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旅游业环境教育功能的缺失和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助力旅游业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郑利鹏[5](2014)在《美丽中国视野下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既反映了全国人民追求优质生活和宜居环境的美好愿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绿色崛起和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一项长期而又光荣的伟大事业。公民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体,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美丽中国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实施和实现。消费观作为公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综合体现,影响着公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进而关乎着生活美、生命美和生态美。因此,正确地处理消费与人的关系、消费与生态的关系、消费与经济的关系、消费与社会的关系,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消费正义观作为生态文明时期应运而生的新型消费观,是以正义为价值准则,在对既有消费观的合理性、合宜性、合道性和合美性进行了全面、系统、分层的审视之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益于自然、益于人性、益于他人和益于社会的本真、绿色、文明、可持续的消费观。本文通过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研究,意在引导公民把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消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由自觉地践行一种回归自然、回归自我、回归群体、回归社会的消费正义观,进而增进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顺利进行。全文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关于美丽中国视野下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依据,是全文的基础。首先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的消费正义思想,并系统地阐述了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直接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消费正义思想;其次是从消费正义观培育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关系考察中得出了现实依据: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是培养美丽公民、解决生态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第二部分内容包括当前我国公民非正义消费观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道德审视,是全文的核心。公民的非正义消费观包括过度的超前消费观、奢侈的符号消费观、畸形的面子消费观和愚昧的陋习消费观。公民非正义消费观的成因有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诱导、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侵蚀、社会消费观念教育的缺失和公民不良消费心理的驱使。第三部分提出了美丽中国视野下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是本文的重点,包括明确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目标、完善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内容、建构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网络、创新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方法。

赵宇洋[6](2014)在《论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文中认为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探讨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养,对于丰富生态文明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同时,探讨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丰富和提升大学生素质等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体包含四部分。引言部分介绍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生态人格的内涵及其形成”论述人格、生态人格的基本内涵,及其形成因素、作用机制的一般规律,是后文进一步论述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方式与途径的理论基础。本部分着重从知、情、意三方面论述了生态人格的基本内涵;从社会经济条件、传统文化、个人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个人自身的主体性等方面论述了人格及生态人格的形成因素,突出了实践在人格和生态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第二章“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现状及分析”从高校公共环境教育课程、校园生态文化活动现状阐述了我国高校当前环境教育现状及问题,从生态认知、生态环保意识、生态环境行为三方面阐述了我国大学生生态人格现状及问题,并从公共环境教育缺乏相应的规范、高校环境教育资源的不足、社会及家庭生态文化氛围的缺乏、大学生自身主体性的不足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现状及问题的原因。第三章“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方式与途径”从政府导向、社会生态文化氛围建设、高校生态环境教育、大学生自身主体性四方面论述了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方式与途径。

李劲松[7](2013)在《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及其实践路径》文中指出环境经济政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均已表明,环境经济政策是将环境问题外部性内部化、实现环境正义最为有效的途径。本文以我国环境-资源-经济的平衡发展与环境-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持续改善为研究目的,以哲学社会科学导向,以自然科学奠基,采用伦理学、经济学、政策学、政治学、行政学,以及环境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综合研究方法来审视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及其实践路径。其研究重点、研究结果与创新点如下:其一,阐明了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学理基础——环境经济学,以及环境经济政策的政策设计基础——循环经济政策。从环境正义、经济正义、公共选择理论及其人性范式角度对环境经济政策的学理基础和政策设计基础进行了伦理透视。环境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以及环境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概念的综合体系,其理论方法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而我国当前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则为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与各项伦理机制的运行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制度基座。其次,本文从环境经济政策的特点、属性与基本功能出发,包括环境经济政策的概念、模式及分类与环境行为调节与资金配置等基本功能,尝试揭示了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的若干基本规定、操作原则、具体道德规范和道德合理性。本文尝试以目的论和义务论伦理理论为阐述主线,揭示了目的论、义务论、环境伦理学与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人道主义等伦理理论方法的历史源流及当代发展对建构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体系的启示,并尝试初步勾勒了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体系的大致框架和基本定位。在此基础上,本文突出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与环境伦理观的共同追求、操作原则,论述了五项具体的道德规范:善待地球,保护环境;环境正义,普遍公平;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善待自然,节约资源;适度物质消费,倡导环境友好消费,为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体系的构建准备了一些必要的构件。再次,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体系的创生基础与有利条件,一是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与应用规范伦理学提供的价值基础及实践理性的生成;二是社会现实基础和民族性及现代性的生成,三是物质技术基础与全球性的生成;且着重分析了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视面临的挑战或不容忽视的七个问题:一是环境资源刚性约束加剧凸显环境承载能力的全面危机;二是条块分割体制难以协调与政策配套措施不完善导致政府失灵;三是市场经济体制和环境产权机制不完善导致市场失灵;四是公众与社会自组织参与欠缺导致社会失灵;五是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大;六是法律保障不完善;七是地区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大导致区域公平性与利益调整过程稳定性欠缺等。之后,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环境经济政策的利益均衡与决策机制、执行机制、评估与监督机制、教育机制4种保障环境经济政策公平有效的实施机制和策略,以保证环境经济政策能达到公平性、有效性、经济效率、合法性、合理性、可接受性和监督调控的可操作性和协调性等多项价值目标。最后,本文以生态补偿为视角,分析了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理论方法的具体实现形式,在可持续发展、环境正义和生态安全(尊重生态规律)的价值理念指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借鉴康德义务论、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原则、诺齐克的应得权利理论和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阐述了我国生态补偿的概念、任务、补偿方式、补偿标准、补偿资金来源及道德合理性,剖析了生态补偿政策伦理内涵的实质与核心是对公民基本环境权的保障和对部分公民让渡出来的发展权的补偿,我国生态补偿的前提则是科学划定主体功能区,关键是合理制定保障措施。同时,以生态补偿的推进要求和资金链条为主线,阐述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应从环境公共财政和环境资源价值核算入手,大力推进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政府应积极介入因市场失灵而导致的各个环境领域,在环境公共财政、生态补偿、环境税费、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方面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同时摸索和推进排污权交易、排污许可证等市场交易型环境经济政策。生态补偿作为社会各界,尤其是生态脆弱的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的弱势群体非常关注的一项环境经济政策,在我们当前的形势和国情下,在市场经济体制和环境产权机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是克服救治市场失灵的主要的生态补偿主体,故须以公正、和谐、生态(化)、效率为价值范导,落实环境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然后逐步实现生态补偿机制向更为全面平衡有效的政府补偿、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形式的平稳过渡。鉴于我国生态补偿的4项原则之一的“新帐旧账分治原则”规定,按照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要求,旧账由国家补偿与修复的责任。以我国环境公共财政为主线,本文尝试剖析了环境公共财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的机遇,为国家生态补偿政策和其它环境经济政策实施的资金瓶颈破解提供了政策建议;同时也以环境资金为切入口,对环境经济政策群的各项具体的政策要素进行了协调和串联,以促进各项环境经济政策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根据不同发展时期与各个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合理适用各种伦理理论,适时调整政策要素结构与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利益关系,切实增进环境经济政策群实施机制的公平、正义与效率,为提升环境经济政策群立体交融与和谐联动的组合效应提出了适当的建议,以期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环境-资源-经济的平衡发展与环境-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持续改善,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和双赢。

尉天骄,白煜[8](2013)在《论人的社会化——一种“生态人”的价值语境》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化的核心是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人从自然生存方式向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化。以"生态人"的理论和品质关照人的社会化问题,其主要依据在于"生态人"与传统的社会化内容——政治人、经济人、道德人、社会人相比,更能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融洽关系。同时,"生态人"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教育中关于人向着更高的目的、价值、本质等内涵不断生成的一种现实路径。

董强[9](2013)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中叶以来,生态危机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在反思自身行为的过程中,就如何解决生态问题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理论,构成了不同的生态观。生态观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随着生态危机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人类生态实践活动的拓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整体理解,是围绕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关系等问题,从哲学角度所概括、思考而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也包括后人对其继承和发展的生态理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脉络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也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苏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等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的生态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完善,所以其生态思想的分期大致分为萌芽时期、产生时期和完善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是在实践观、自然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辩证法等理论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关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整体理解,主要内容有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观、以异化劳动理论和唯物史观视角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解决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设想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研究对象不仅包含了自然、环境,还包括人与社会;其研究内容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应该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但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并表现为人与自身关系的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根源并不在于人与自然关系本身,而在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在于科技、消费观念、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等,而在于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法兰克福学派自然观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三个阶段。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有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理论的阐释、布哈林提出的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平衡论、H.T.弗罗洛夫把生态问题的本质定位为社会问题等。我国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绿化祖国”口号、“环境保护”国策、可持续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等方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内容上,以实践作为逻辑起点,根据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双层结构(实践的底层结构和社会的表层结构),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底层构架和表层构架作为逻辑展开,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其逻辑结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底层构架主要包括实践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有机和谐的生态社会观和回归自身的生态人学观,表层构架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观、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生态政治观和反思科技理性的生态文化观。因而,关于解决生态危机的路径和否弃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路径具有同一性。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批判理论与生态批判理论相结合,从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维度、生产关系变革的核心维度和上层建筑的导向维度三个方面相结合,才能真正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现实路径。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维度中,生产力中人口因素、绿色科学、管理的生态化等,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具体路径。在生产关系变革的核心维度中,在静态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通过对生态利益的共同性和冲突性分析,得出要实现共同的生态利益、就要消灭国家和私有制生产关系的结论:要消灭私有制生产关系,就要消灭那种产生私有制的异化劳动和旧式分工;在动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通过建立生态利益调节机制,包括生产环节的生态成本控制机制,分配环节的生态补偿机制,交换环节的生态公平机制和消费环节的生态再生产机制,以实现私有制生产关系的生态变革。在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导向维度中,生态政治和生态文化对生态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是在坚持前两个维度的基础上来理解的,它对生态危机的解决不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具有基于哲学的生态批判精神、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视野和改造世界的生态实践情怀的特征。在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提供了思想的指南;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揭示了生态文明发展的规律和动力,从生态交往的角度分析了生态文明冲突与融合的解决方式,即:建立在普遍交往基础上的私有制生产方式变革。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这既是其内在理论逻辑的演进,又是现实生态危机的要求。在全球生态危机仍在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也越来越彰显出其理论的力量。

温和凤[10](2012)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责任法理分析》文中指出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引起全球气候近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影响,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挑战。现如今,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中国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也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舆论压力。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形势下人类所探索出来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清洁生产模式,是在当前形势下各国的必然选择。企业,作为环境责任的主要承担主体,无论是从积极履行环境责任的社会责任上来说,还是为了让自身适应当前或者未来经济水平的发展,低碳经济之路都是企业明智的选择。本文主要以低碳经济下企业环境责任的正当性分析和低碳背景下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路径为主要的两个研究内容。通过对低碳经济、企业环境责任的概念、特征、基本要求来阐述本文的基本概念;通过对低碳经济对企业环境责任延伸的正当性分析来证明低碳经济下强调企业环境责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确立本文的研究价值。通过对当前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责任“法律人模式”的反思与重构,重点论述企业环境责任中企业由“经济人”向“生态人”模式的转变。最后探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路径,主要从制定统一的企业环境责任法、确立公民环境权的宪法地位、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主体、公众参与、企业自律的企业环境责任监督机制等。希望通过本文的法理分析,能够为今后我国在确立环境责任相关制度时提供法理上的理论支持,使法律制度更加生态化,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二、德性生态人: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主体预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性生态人: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主体预制(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生态
        2.1.1 西方的生态概念
        2.1.2 中国的生态概念
        2.1.3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概念
    2.2 文化
        2.2.1 西方的文化概念
        2.2.2 中国的文化概念
        2.2.3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概念
    2.3 生态文化
        2.3.1 西方的生态文化概念
        2.3.2 中国的生态文化概念
        2.3.3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化概念
    2.4 生态文化观
        2.4.1 西方的生态文化观理论概述
        2.4.2 中国的生态文化观理论概述
        2.4.3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化观理论概述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产生与形成
    3.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3.1.1 工业时代的到来
        3.1.2 资本逻辑的扩张
        3.1.3 生态问题的出现
    3.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形成的主要理论来源
        3.2.1 古代有机论的自然观
        3.2.2 近代机械论的自然观
        3.2.3 德国古典哲学自然观
    3.3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
        3.3.1 唯物史观创立之前的生态文化观
        3.3.2 唯物史观创立期间的生态文化观
        3.3.3 唯物史观创立之后的生态文化观
第4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内容架构
    4.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理论基础
        4.1.1 人与自然世界的共存共生
        4.1.2 人的无机身体属于自然界
        4.1.3 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媒介
    4.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价值核心
        4.2.1 追寻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之谜
        4.2.2 揭示和谐关系的最高社会形态
    4.3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主要特征
        4.3.1 天人合一的整体性
        4.3.2 改变世界的实践性
        4.3.3 与时俱进的发展性
        4.3.4 造福于民的人本性
第5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传承与发展
    5.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在国外的传承与发展
        5.1.1 前苏联时期的生态文化观
        5.1.2 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文化观
        5.1.3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化观
    5.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
        5.2.1 统筹兼顾注意改善生态环境
        5.2.2 控制人口环保列入基本国策
        5.2.3 加强教育形成社会治理理念
        5.2.4 科学发展提出生态文明建设
        5.2.5 五位一体开创协同发展格局
第6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当代价值
    6.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理论价值
        6.1.1 对科学主义僭越与虚妄的批判
        6.1.2 对经济无限增长论反思与批判
        6.1.3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与重构
    6.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实践价值
        6.2.1 从宏观层面上加强顶层设计
        6.2.2 从中观层面上注重制度保障
        6.2.3 从微观层面上推进知行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1.5 论文的框架
第2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概述
    2.1 基本概念阐释
        2.1.1 生态
        2.1.2 文化
        2.1.3 生态文化
    2.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理论源泉
        2.2.1 卢卡奇的自然观思想
        2.2.2 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建构观思想
        2.2.3 马尔库塞的人与自然相联系的观点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3.1.1 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逻辑主线
        3.1.2 以探寻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为基本核心
        3.1.3 以探索和谐关系的最高社会形态为目的
    3.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主要特点
        3.2.1 强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2.2 注重以人为本发展理念
        3.2.3 注重运用批判继承方法
第4章 十八大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传承
    4.1 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指导地位
        4.1.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
        4.1.2 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与长远性主张
        4.1.3 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的理性开发观点
    4.2 注重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融合发展
        4.2.1 强调“天人合一”的自然发展观
        4.2.2 强调“道法自然”的尊重规律观
    4.3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
        4.3.1 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
        4.3.2 尊重自然规律客观性
        4.3.3. 强调人与自然平等性
第5章 十八大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发展
    5.1 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梦
        5.1.1 美丽中国需要发展低碳经济
        5.1.2 美丽中国需要可持续性发展
    5.2 确立创新可持续发展观
        5.2.1 认清中国资源的基本特点
        5.2.2 改变过去的经济发展方式
    5.3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5.3.1 加强生态政治制度建设
        5.3.2 加强生态经济制度建设
        5.3.3 加强生态法律制度建设
        5.3.4 加强生态文化制度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3)法学中的生态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二、研究综述和自己的见解
第一章 法学中生态人的理论溯源及其界定
    第一节 生态人的源起及其界定
        一、生态人缘起
        二、生态人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法学中生态人的缘起及其界定
        一、法学中生态人的缘起
        二、法学中生态人的界定
第二章 法学中的生态人理论评析
    第一节 法学中的生态人内涵
    第二节 法学中的生态人拓展
    第三节 法学中生态人理论的问题与启示
        一、法学中生态人研究的不足
        二、法学中生态人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法学中生态人理论的完善
    第一节 法学中生态人的语境辨析和人格诉求
        一、法学中生态人的语境辨析
        二、法学中生态人的人格诉求
    第二节 法学中生态人的环境权利与义务
        一、法学中生态人的环境权利
        二、法学中生态人的环境义务
    第三节 法学中生态人的完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旅游对大学生人格生态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严峻
        1.1.2 国民生活方式亟待绿色化
        1.1.3 旅游对国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1.2 文献综述
        1.2.1 生态人
        1.2.2 生态人格
        1.2.3 综述结论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格的历史嬗变过程
        2.1.2 人格相关概念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2.2.1 人格的三元交互决定论
        2.2.2 生态人格构建的伦理基础:生态伦理
3 研究设计与问卷调查
    3.1 主要概念的操作化
        3.1.1 旅游
        3.1.2 生态人格
    3.2 研究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3.2.1 研究模型构建
        3.2.2 研究问题与假设
    3.3 问卷设计及评估
        3.3.1 问卷设计
        3.3.2 问卷评估
    3.4 问卷调查及分析方法
        3.4.1 问卷的调查方法
        3.4.2 问卷的分析方法
4 问卷结果的数据分析
    4.1 调查样本描述
    4.2 问卷信度分析
    4.3 生态人格的因子分析
        4.3.1 巴特利特的球形度检验和KMO检验
        4.3.2 主成分提取
        4.3.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研究模型修改
    4.4 方差分析
        4.4.1 性别的独立样本T检验
        4.4.2 年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4.4.3 专业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4.4.4 年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4.4.5 小结
    4.5 相关分析
        4.5.1 以性别为控制变量的偏相关分析
        4.5.2 以年龄为控制变量的偏相关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实证研究结论
        5.1.1 研究结论
        5.1.2 原因分析
    5.2 实证研究结果的启示
        5.2.1 对旅游发展的启示
        5.2.2 对大学生教育的启示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5.3.1 研究的局限性
        5.3.2 研究展望
附录1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美丽中国视野下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缘起和意义
        1. 研究缘起
        2. 研究的理论意义
        3. 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方法
        1. 研究的基本思路
        2. 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 相关概念解读
        1. 消费与消费观
        2. 正义与消费正义
        3. 美丽中国与消费正义观
一、美丽中国视野下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依据
    (一) 美丽中国视野下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理论依据
        1. 理论继承:中国传统的消费正义思想
        2. 理论借鉴:西方现代的消费正义思想
        3.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消费正义思想
    (二) 美丽中国视野下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现实依据
        1. 提升公民消费道德素养,培养美丽公民的战略诉求
        2. 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解决生态问题的时代抉择
        3. 完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4.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
二、公民非正义消费观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与道德审视
    (一) 公民非正义消费观的表现形式
        1. 过度的超前消费观
        2. 奢侈的符号消费观
        3. 畸形的面子消费观
        4. 愚昧的陋习消费观
    (二) 公民非正义消费观的形成原因
        1. 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诱导
        2. 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渗透
        3. 社会消费观念教育的薄弱
        4. 公民不良消费心理的驱使
    (三) 公民非正义消费观的道德审视
        1. 脱离了个体的真实需要,导致了个体正义的迷失
        2. 侵犯了自然的发展权益,泯灭了生态正义的价值
        3. 扩大了人人的消费差距,阻碍了人际正义的实现
        4. 曲解了社会的和谐理念,违背了社会正义的原则
三、美丽中国视野下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的路径
    (一) 明确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目标
        1. 培育公民科学的消费理念
        2. 引导公民合理的消费需求
        3. 培养公民健康的消费方式
        4. 提升公民正义的消费能力
    (二) 完善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内容
        1. 基于个体正义的本真消费观
        2. 基于生态正义的绿色消费观
        3. 基于人际正义的可持续消费观
        4. 基于社会正义的文明消费观
    (三) 构建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网络
        1. 以家庭消费正义观培育为基础
        2. 以学校消费正义观培育为主导
        3. 以社会消费正义观培育为依托
        4. 以自我消费正义观培育为重点
    (四) 创新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方法
        1. 生态体验法
        2. 制度约束法
        3. 立美育人法
        4. 舆论引导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论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
        1、 研究缘起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内研究综述
        2、 国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 研究方法
        2、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人格的内涵及其形成
    一、 人格的基本内涵
        1、 人格的定义
        2、 人格的具体内容
        3、 人格的基本特征
        4、 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二、 生态人格的基本内涵
        1、 生态人格的时代特征
        2、 生态人格的三方面内涵
    三、 人格及生态人格的形成
        1、 人格及生态人格的形成因素
        2、 人格及生态人格的形成机制及过程
        3、 实践在人格及生态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章 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现状及分析
    一、 高校环境教育现状
        1、 高校环境教育概况
        2、 高校公共环境教育课程现状
        3、 校园生态文化活动现状
    二、 大学生生态人格现状
        1、 生态认知现状
        2、 生态环保意识现状
        3、 生态环保行为现状
    三、 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局限的原因分析
        1、 公共环境教育缺乏相应的规范
        2、 高校环境教育资源不足
        3、 社会及家庭生态文化氛围的缺乏
        4、 大学生自身生态主体性的不足
第三章 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方式与途径
    一、 政府导向与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
        1、 生态环境教育政策及法律法规建设
        2、 政府倡导、营造良好社会生态文化氛围
        3、 政府指导、组织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建设
    二、 社会生态文化氛围建设与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
        1、 社会生态环境教育体系建设
        2、 大学生与社会的生态环保互动
    三、 高校生态环境教育与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
        1、 生态环境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2、 大学生生态文明机制建设
        3、 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建设
        4、 高校生态环保实践建设
    四、 大学生主体性与生态人格培养
        1、 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推动
        2、 自觉学习和接受生态环保教育
        3、 积极参与生态环保实践
结论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7)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及其实践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演变
        一、引言:发展趋向只能是继承、借鉴与创新
        二、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历史沿革
        三、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环境经济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一、OECD(经合组织)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概况
        二、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节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学理基础及政策设计基础
        一、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伦理审度
        三、中国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源流蕴含的伦理价值
        四、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政策设计基础: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第五节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研究现状
    第六节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度的基本维度
        一、环境伦理维度
        二、经济伦理维度
        三、政策伦理维度
第二章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概念的基本规定
    第一节 环境经济政策的概念、分类模式与基本功能
        一、环境经济政策的概念与基本特点
        二、环境经济政策的模式与分类
        三、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功能及其伦理透视
    第二节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基本规定、主要理论与道德合理性
        一、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概念与基本内涵
        二、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本质——环境权与环境利益
        三、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价值理念
        四、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主要理论
        五、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成立依据和道德合理性
    第三节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与环境伦理的共同追求与操作原则
        一、环境经济政策伦理与环境伦理的共同追求
        二、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操作原则
    第四节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具体道德规范
        一、善待地球,保护环境
        二、环境正义,普遍公平
        三、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珍视自然,节约资源
        五、适度物质消费,倡导与环境友好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第三章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创生基础、现实挑战与实施机制
    第一节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创生基础与有利条件
        一、价值基础与实践理性的生成
        二、社会现实基础和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生成
        三、物质技术基础与全球性的生成
    第二节 现时代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建构中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环境资源刚性约束加剧且凸显环境承载能力的全面危机
        二、条块分割体制协调难与政策配套不完善导致政府失灵
        三、市场经济体制和环境产权机制不完善导致市场失灵
        四、公众与社会自组织参与欠缺导致社会失灵
        五、科技水平低、环境压力大导致生态现代化进展缓慢
        六、法律保障不完善导致环境经济政策发展受阻
        七、地区发展、居民收入差距大影响区域公平性与过程稳定性
    第三节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实施机制
        一、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利益均衡与决策机制
        二、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执行机制
        三、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评估与监督机制
        四、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的教育机制
第四章 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实现形式分析——生态补偿政策视角
    第一节 为什么要进行生态补偿
        一、什么是“生态补偿”——多重涵义辨析
        二、国外生态补偿政策概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三、近20年中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述评
        四、生态补偿政策伦理内涵的实质:对基本环境权的保障与对让渡发展权的补偿
    第二节 如何进行生态补偿
        一、生态补偿的前提与关键
        二、生态补偿政策制定的合理性
        三、生态补偿政策执行的公正性
        四、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监督的有效性
        五、生态补偿政策伦理实践的资金保障
    第三节 环境经济政策公平有效推进及资金瓶颈破解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环境公共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的机遇
        二、环境公共财政和环境经济政策公平有效实施的策略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论人的社会化——一种“生态人”的价值语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的社会化理论研究概述
二、关于人及其生态思想的历史考察——“生态人”思想的源渊
    (一)西方哲学中关于人及其生态思想的产生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及其生态思想的萌芽
三、“生态人”基本内涵及其理论辨析
四、对传统社会教育中人的社会化的反思
    1.”政治人”内涵的拓展
    2.“经济人”:服务目标的重新定位
    3.“道德人”:人格的超理想主义情结的弱化
    4.“社会人”: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主体性的重视
五、社会教育中人的价值理论的修正:“生态人”的内涵性创新

(9)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五、文章主要概念分析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萌芽时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初步认识
        一、马克思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初步认识
        二、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矛盾问题的反思
    第二节 形成时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多视角解读
        一、《手稿》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多视角解读
        二、《形态》等对人与自然关系审视的唯物史观视角
    第三节 完善时期: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生态批判
        一、《资本论》从经济学角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二、《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完善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观
        一、实践是自然观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基础
        二、人化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态批判
        一、异化劳动理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态批判
        二、唯物史观视角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态批判
    第三节 解决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设想
        一、实现自然、人、社会和解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合理支配自然:共产主义社会实现自然、人、社会和解的具体途径
    第四节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三个争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是否是人类中心主义
        二、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是生态学家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然观是否具有一致性
第三章 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一、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二、法兰克福学派自然观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第二节 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继承
        二、苏俄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发展
    第三节 我国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一、从“绿化祖国”口号到“环境保护”国策
        二、可持续发展观
        三、科学发展观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构架与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构架逻辑
        一、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逻辑起点
        二、双层构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逻辑展开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逻辑结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底层构架
        一、实践唯物的生态自然观
        二、有机和谐的生态社会观
        三、回归自身的生态人学观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表层构架
        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观
        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生态政治观
        三、反思科技理性的生态文化观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特征
        一、基于哲学的生态批判精神
        二、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视野
        三、改造世界的生态实践情怀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意义
        一、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思想指南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航标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解决生态问题的现实路径
        一、绿色科技的发展与管理的生态化
        二、市场经济现实下生产关系的生态变革
        三、生态政治、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危机的解决
结语 增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自觉与自信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责任法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0.2 文章文献综述
    0.3 文章研究方法及文章的创新之处
        0.3.1 研究方法
        0.3.2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责任概述
    1.1 低碳经济的一般概念分析
        1.1.1 低碳经济的由来
        1.1.2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
    1.2 企业环境责任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
        1.2.1 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1.2.2 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企业环境责任的基本内涵
        1.2.3 企业环境责任的基本特征
    1.3 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关系分析
        1.3.1 企业是发展低碳经济、履行环境责任的主体
        1.3.2 低碳经济是企业发展壮大,实现企业环境责任的有效手段
2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责任的正当性分析
    2.1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必要性分析
        2.1.1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理论依据
        2.1.2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政策法律依据
        2.1.3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现实依据
    2.2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可行性分析
        2.2.1 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利
        2.2.2 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具有经济承受力
        2.2.3 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成功实践案例
3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责任法律人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3.1 传统“人的类型模式”成为企业承担环境责任之桎梏
        3.1.1 传统“经济人”模式的哲学反思
        3.1.2 “社会人”价值的局限性
    3.2 企业“生态人”模式的引入及相关内涵
        3.2.1 生态理性
        3.2.2 生态德性
        3.2.3 生态效益
    3.3 “生态人模式”下企业环境责任法律价值之拓展
        3.3.1 效率——个体效率和社会整体效率的统一
        3.3.2 公平——形式公平向实质公平的转变
        3.3.3 和谐—--效率和公平的平衡
4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路径
    4.1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责任履行面临的困境
        4.1.1 企业环境责任立法滞后
        4.1.2 企业环境责任标准不明确
        4.1.3 企业环境侵权法律救济机制不完善
        4.1.4 企业环境责任自律性机制的薄弱性
    4.2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责任实现路径
        4.2.1 制定统一的企业环境责任法
        4.2.2 确立公民环境权的宪法地位
        4.2.3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4.2.4 完善企业环境责任监督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德性生态人: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主体预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研究[D]. 任美娜. 吉林大学, 2017(09)
  • [2]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D]. 刘尧. 吉林财经大学, 2017(09)
  • [3]法学中的生态人研究[D]. 师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4]旅游对大学生人格生态化的影响研究[D]. 张香菊. 云南大学, 2015(09)
  • [5]美丽中国视野下公民消费正义观培育研究[D]. 郑利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6]论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D]. 赵宇洋. 山东理工大学, 2014(02)
  • [7]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及其实践路径[D]. 李劲松.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6)
  • [8]论人的社会化——一种“生态人”的价值语境[J]. 尉天骄,白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3(03)
  • [9]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D]. 董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10]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责任法理分析[D]. 温和凤.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道德生态人:可持续发展伦理的主体预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