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般公路设置道路指示标志的规定

浅谈一般公路设置道路指示标志的规定

一、一般公路指路标志设置规定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赵迪,刘庆元,邵敏华,余颖[1](2022)在《高速公路复杂节点指路标志有效性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寻找高速公路复杂节点指路标志的最优方案,基于驾驶员对于标志的理解度和认知时间,采用标志规范符合率和信息量2个客观指标,建立单块标志和标志系统的有效性评价模型,并应用模型对某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互通区出口前主线同向分离的4种指路标志设置方案进行评价。发现当将外侧两车道作为互通区出口集散车道,并将互通出口标志与同向分离标志独立设置时,单块标志的有效性与标志系统的整体有效性最好。

王笑男[2](2021)在《基于驾驶员脑认知特性的草原公路交叉口交通标志组合研究》文中认为道路交叉口作为道路网的节点,是车辆转向和行人汇集的必经之地,交叉口交通状况的好坏是评价整条道路网的重要指标。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草原公路交叉口数量多,间距密,小型平面交叉口占绝大多数。前期研究发现,草原公路具有线形简单、景观单一、交通工程设施不完善等特点,驾驶员在这种环境下行车时行车速度易高于规定车速。同时,由于景观单调和交通工程设施不完善,容易使驾驶员行车专注力下降,在应对突发交通事故时的处理能力减弱,特别是在交叉口处行车,交通信息缺失、标牌信息量的不完善将严重威胁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因此,在无法改变草原公路交叉口现状的情况下,合理设置交通标志为驾驶员提供正确的指引信息及警示信息,在保证驾驶员安全行驶方面有较大的研究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草原公路交叉口交通标志的组合形式进行负荷等级划分,利用ERP技术,从驾驶员脑认知特性出发,确定出适宜驾驶员认知的交通标志负荷等级,然后通过适宜交通标志负荷等级下的交通标志组合方案刺激,根据驾驶员的认知时间和脑电信号的变化规律,总结得出草原公路交叉口区域的交通标志组合最佳形式。该研究为草原公路交叉口区域交通标志的设置和优化提供参考,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深入研究道路交通人机环境系统具有参考价值。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典型草原公路交叉口交通工程设施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总结出草原公路交叉口区域的交通标志设置形式按照交通标志设置的个数可以分为5类,并以此作为驾驶员认知负荷等级的划分原则。通过NASA-TLX量化表,从驾驶员主观负荷角度分析发现其等级划分符合驾驶员的认知特性,能反映道路信息对驾驶员认知影响的真实情况。(2)利用事件相关电位,分析在不同信息量负荷等级的交通标志刺激下,诱发产生的认知P300成分和注意力分配N200成分的潜伏期和波幅值的变化规律,可知在草原公路交叉口区域设置交通标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驾驶员的注意力,防止因驾驶员长时间行驶在草原公路单调环境下所引发的注意力下降,感知能力下降等情况产生;结合驾驶员对交通标志信息量负荷等级识别的认知成分和注意力分配成分的分析,C负荷等级和D负荷等级既能够保证交叉口交通标志信息量便于驾驶员认知,又能提高驾驶员的注意力。(3)结合驾驶员在C负荷等级和D负荷等级下交通标志组合方案的视认时间和脑电信号α波和β波的变化规律,确定出C负荷等级下方案10(警告标志+路面诱导标线+红白桩)和方案7(警告标志+限速标志+指路标志)的设置相较于其他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驾驶员的警觉性,缓解驾驶员的驾车紧张感,引起驾驶员交感神经张力的变化,促使驾驶员对交通信息进行识读和对交通环境进行判断。D负荷等级下交通标志组合方案在方案12(警告标志+限速标志+指路标志+路面诱导标线)和方案15(警告标志+指路标志+路面诱导标线+红白桩)可以有效地提高驾驶员的警觉性,使驾驶员能够准确的判断交叉口处的交通环境与信息,提早做出正确的驾驶反应,减少交叉口区域交通事故的发生。

周帅[3](2021)在《高速公路指路标志调整效果综合评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络的快速发展,道路使用者和导航软件对路网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要求日渐提升。在原有的高速路网增添新道路之后,有些高速公路指路标志调整不及时或者调整有误差,还有些指路标志存在着不符合标准、选用和设置位置不当等问题。基于这些情况,2018年国家开展了公路网交通标志的调整工作,进行统一编号、统一调整地点距离标志,针对调整的效果,需要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估模型来支撑。首先,选择样本高速公路进行问卷调查和指路标志现状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高速公路指路标志的设置存在找不到有用信息、标志信息看不清、图形复杂不易理解等问题;还有版面字体字高等不符合国标要求、标志版面信息过载、预告标志配置不全及设置位置不当、信息未分层选取和信息选取不连续等问题。可见,对于指路标志需要考虑设置是否规范、信息是否可靠、位置是否合适、是否方便理解等方面。从出行者对于高速公路整体需求角度出发进行剖析,发现核心基本要求为安全、高效和舒适,由此得出对指路标志的需求为规范性、可读性、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影响指路标志需求的各种因素,针对每一个影响因素设计可量化的评估指标,构建指标评估体系。在对评估指标的涵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指标值的具体获取方法和计算方法,并提出使用因子分析等方法保证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独立性。考虑指路体系的特性和综合评估的目标,选择TOPSIS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估,提出了一般的操作步骤与流程以及对评估结果的应用。以G2高速公路河北段为例进行了应用,表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易操作性,可以针对每一个评价对象给出一个评价值,调整前后的效果可以根据评价值进行比对分析。

杨帆,王建军,马驰骋,王赛,王振国[4](2021)在《绕城高速出入口指路标志信息量阈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绕城高速公路出入口标志极易出现信息过载的情况,一方面,绕城高速环城而建,内部连接城市道路,外接放射线高速,需要指示和指明的信息较多;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实施的关于交通标志版面信息量的规范较少,设置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容易使得驾驶人读取、识别指路标志信息有误,进而导致到达目的地不准确、影响驾驶安全等问题。设计绕城高速公路出入口指路标志版面信息量试验,采用AutoCAD制作不同信息条数的标志,通过三维虚拟现实软件UC-Win/Road进行道路建模,并利用驾驶模拟功能,实现动视力环境下的信息搜寻过程;运用SPSS箱形图法、稳健估计理论对比分析悬臂式、门架式指路标志版面信息,得到不同类型下指路标志信息量阈值。对比SPSS箱形图法、稳健估计理论下信息条数与信息搜寻时间的关系,发现随着悬臂式指路标志信息条数的增加,2种方法的信息搜寻时间均出现上升趋向。当标志板中的信息大于6条时,驾驶人搜索信息的时间会呈现突增的趋势,因此在一块标志板上,道路、地名等信息应不超过6条。门架式指路标志试验中,信息搜寻时间随着信息条数的增加而增加,且整体呈现逐渐加快的增长趋势。2种方法出现趋势突变的节点不同,当信息为8条时,SPSS箱形图法曲线出现突变趋势;当信息为9条时,稳健估计理论曲线出现突变。建议的绕城高速出入口指路标志信息量阈值分别为,悬臂式最多5条信息,门架式最多9条信息。

刘涛[5](2021)在《基于视认特性的公路隧道接近段交通安全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增长,我国公路里程日益增长,面对崇山峻岭的西部地区,公路隧道的建设也如日剧增。公路隧道作为道路交通的咽喉,在保证运输通畅的同时,由于其半封闭管状结构特点,还存在较大的行车安全风险,且事故率较高,需设置相应的交通工程设施保障驾驶员安全通行。目前,隧道入口区域的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大多数依靠工程设计人员的经验获取,鲜有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驾驶员的视认特性,通过UC-win/Road仿真软件和室内模拟驾驶平台研究了隧道入口区域的指路标志和减速标线的设置问题,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论文从驾驶员视觉理论和视错觉辨识机理等方面分析了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视认特性,并分析了其对驾驶行为的影响;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出隧道入口区域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参数,为论文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2)选用交通设施中常见的横向形减速标线、鱼刺形减速标线、正梳齿形减速标线和斜梳齿形减速标线,采用UC-win/Road仿真软件对隧道接近段减速标线的类型和闪现率进行场景方案的设计,在室内模拟驾驶平台上进行模拟驾驶试验,并通过SMI眼动仪对实验者进行眼动数据的采集。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征,得到了不同类型和不同闪现率下的减速标线对行驶在左右行车道上驾驶员的瞳孔直径大小、瞳孔直径变化率、速度降低率和最大减速度值之间的关系,为隧道接近段左右行车道上减速标线的类型和闪现率的设置提供有力依据。(3)设置在隧道入口前的出口互通预告标志,采用UC-win/Road仿真软件在道路横断面上进行场景方案的设计,在室内模拟驾驶平台上进行模拟驾驶试验,并通过反应时间测量系统对实验者进行数据采集。根据试验数据,得到道路横断面上不同位置出口预告标志和不同行车道上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根据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换道理论和换道距离,得到了隧道入口前指路标志的设置方式和前置距离。(4)结合公路隧道入口区域交通工程设施的特点,从交通标志、诱导设施、防撞装置和管理措施四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李晨新[6](2021)在《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视认性分析及量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道路指路标志为驾驶人提供关键交通信息,帮助驾驶人快速准确到达目的地。然而,目前道路指路标志的设计标准尚不统一,部分指路标志存在信息量大,版面复杂混乱的情况。这增加了驾驶人获取指路标志目标信息的难度,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及通行效率,有必要对指路标志的关键组成要素及其对驾驶人安全驾驶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搭建基于认知心理学的E-prime试验平台,通过被试对指路标志的视认反应任务,利用多因素交互法探究道路指路标志关键组成要素对驾驶人易读时间的影响。建立驾驶人易读时间影响因子计量模型,定量分析各因子对驾驶人易读时间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易读时间受版面和信息量、性别和驾龄、驾龄和路名熟悉度的交互作用,男性经验驾驶人目标路名视认任务表现显着优于女性经验驾驶人及男性新手驾驶人。当采用“陌生”目标路名时,新手驾驶人的易读时间显着长于经验驾驶人。文字组合变量对易读时间无显着影响,与其他变量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基于驾驶人易读时间影响因子计量模型得,信息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最大,性别和路名熟悉度的影响次之。基于计量模型计算分析得,建议指路标志的极限信息量不超过7条。基于E-prime心理学试验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筛选指路标志的组成要素,设计组织模拟驾驶视认任务,研究驾驶过程中指路标志对驾驶人易读时间及车辆运行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同一被试在模拟驾驶试验与认知心理学试验的易读时间显着正相关。且目标路名熟悉度效应对驾驶人具有积极影响,当目标路名“熟悉”时,驾驶人的驾驶过程更高效平顺。不同类型指路标志对速度标准差和加速度标准差无明显影响,随着指路标志中非目标干扰信息的增加,驾驶人趋向降低车速,其车速稳定性下降,对车辆横向控制能力减弱。在同一类型指路标志影响下,女性的车辆横、纵向控制能力显着优于男性,经验驾驶人的车速显着大于新手驾驶人。最后,为量化比较各指路标志对驾驶人安全驾驶产生的影响,以易读时间与车辆运行状态指标为评价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法综合量化比较各指路标志方案。结果表明,综合定量评价结果具有一定可靠性,“版面二”的指路标志更值得推荐。

韩梦晓[7](2020)在《银川市周边地区高速公路指路系统信息连续性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道路指路标志是交通诱导系统的必要组成,连续的路径指引信息能够诱导驾驶员选择正确的出行路径,减少迂回,提高出行效率,因此分析指路标志的信息连续性,评价其诱导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成为衡量指路标志系统信息优劣的重要因素。现有研究对于城市道路网的指路标志信息连续性研究相对较多,但对于高速公路网的此类研究很少,已有的研究也并未考虑信息项的频度和主要辐射方位差异特征对连续性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意义和现状,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1)分析银川市高速公路指路标志系统构成,从高速公路的入口指引标志、主线地点方向、地点距离标志、出口指引标志等类型上分别研究其构成和现有的信息项选择规律;对信息项进行分类,根据调研对银川市高速公路指路标志信息项特征以及市民空间定位的习惯进行分析,体现地方差异。(2)基于市民驾车出行时的空间定位习惯的调查分析研究,总结归纳银川高速公路出行者对指路系统使用现状的问题,发现了银川周边现存的高速公路指路系统信息选取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信息连续性的问题。(3)分别从节点、路径、区域、频度信息项及系统的角度定义指路信息的连续性,即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分析高速公路指路系统信息的连续性,并指出从宏观角度分析其连续性的必要性。(4)研究了高速公路指路系统信息连续性量化分析评价模型。以区域路网指路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指路系统信息连续性的量化分析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5)研究并提出指路系统连续性评价的步骤:利用信息项统计及其频度算法来统计信息项及其在指路系统中出现的频度,结合K-means算法将信息项分为高、中、低三类频度的信息项;选择其中的某个信息项,利用指路标志信息表和有向路段信息表,根据有效路径应满足的条件,利用Python有效路径的搜索算法确定包含此信息的有效路径集合;然后利用指路系统信息连续性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出节点、路径、区域连续度,再进行频度信息项连续性评价指标和系统连续性评价指标的计算,评价整个区域指路系统的信息连续性。

商艳[8](2020)在《基于驾驶员眼动特性的草原公路直线段景观单调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景观类型是草原,全区大部分的已建和待建公路均在草原地区。草原地区城镇少,人口密度低,城镇和城镇之间的公路出行距离长,而且公路线形简单,多为长直线或大半径曲线,公路景观环境单一、植被覆盖率低。草原公路的长直线路段和单调的景观环境,易使驾驶员的驾驶操作能力和对交通信息的感知、判断和决策能力下降,进而给草原公路直线路段行车带来安全隐患。草原公路直线路段景观环境的单调性问题如若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会严重危害驾驶员的身心健康和行车安全。有研究证明,草原公路直线路段景观环境的单调性可以通过增加信息量得到缓解。目前所开展的信息量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元素或一种景观类型的多个元素组合条件下信息量的研究上,尚缺乏多种景观类型的多个元素组合条件下信息量的研究。目前草原公路直线路段已有交通工程设施信息量的研究,而交通工程设施与其他人文景观元素等多个不同类型景观元素组合形式下信息量的研究还处于空白。掌握交通工程设施和其他人文景观元素的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景观元素组合形式及信息量的适宜范围对已建和待建公路景观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对解决草原公路直线路段景观环境的单调性以及提高驾驶员行车安全水平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各种感觉器官提供给驾驶员的交通信息中,视觉提供的信息占80%以上,视觉信息量的多、少及信息元素的类型都会影响驾驶员的心生理状态、驾驶行为和行车水平。为了有效的解决草原公路直线路段景观环境的单调性,本项目以草原公路直线路段驾驶员为研究对象,以驾驶员眼动行为指标数据为基础,运用模拟驾驶实验、理论分析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设计不同景观元素组合场景实验,研究不同视觉场景下驾驶员眼动特性变化规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驾驶员眼动特性的影响,揭示不同视觉场景下驾驶员心生理特性及其眼动特性机理。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典型的草原公路及周边典型的高速公路、旅游公路的公路景观环境及其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分析和总结了草原公路简单景观环境的现状和分布特点,草原公路中50%以上为二级草原公路,80%以上的公路线形为直线,90%以上的周围景观色彩单调、设施稀少、植被稀疏、沙化严重。根据草原公路现状,提出了解决草原公路直线路段景观环境单调性的合理思路。(2)结合草原二级公路特点,采用实验法、主观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等确定了构建草原公路简单景观环境的交通设施和人文景观2种类型11种元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了草原公路景观信息元素权重层级模型,确定了 5个权重层级信息水平:0-0.1,0.1-0.2,0.2-0.3,0.3-0.4,0.4-0.5。草原公路直线路段景观元素权重范围在0-0.1范围内。(3)结合眨眼、注视、扫视3种眼动行为指标的生理学意义及特点,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了能够表征草原公路直线路段单调性景观环境下眼动特性的敏感指标:眨眼持续时间、注视持续时间、瞳孔直径、扫视持续时间、扫视幅度。(4)通过不同视觉场景下驾驶员眼动特性变化规律分析可知,在ZZ4(0.3-0.4)视觉场景下,驾驶员眨眼持续时间、注视持续时间、瞳孔直径、扫视持续时间均达到最小值,扫视幅度达到最大值。在此范围内,驾驶员行驶环境视觉负荷最小,注意力最集中,捕捉、提取、处理和加工有效信息的效率最高,获取信息量最大。在此环境下行车,驾驶员能够充分了解周围交通环境信息,提高安全行车水平。这一范围为草原公路直线路段景观环境信息量的设置和优化提供了参考阈值范围,但不建议超出这个范围。(5)在ZZ4(0.3-0.4)视觉场景下,对5种元素组合景观环境下驾驶员眼动指标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ZZ4-3元素组合景观环境中驾驶员获取交通信息量最大、提取有效信息的效率最高、视觉负荷最小。结合主观问卷调查结果可知,此元素组合景观环境视觉刺激效果最好,这一元素组合可为草原公路景观环境单调性的改善提供合理的元素组合形式建议值。(6)经验对不同视觉场景下驾驶员眼动行为指标变化有显着性影响;熟练驾驶员提取和处理交通环境信息的效率高于非熟练驾驶员,非熟练驾驶员对信息量的增加比较敏感。性别对眨眼行为指标无显着性影响,对注视、扫视行为指标有显着性影响。男性驾驶员对信息量的增加能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稳定状态,女性驾驶员注意力受无关交通信息元素的干扰性强。(7)草原公路直线路段景观环境的单调性问题可以通过增加视觉信息量进行改善,而且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交通设施和人文景观元素的增加,既弥补了草原公路直线路段交通信息的不足,又增加了视觉信息的刺激强度和多样性,对草原公路直线路段景观环境的单调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驾驶员的认知、判断、决策、执行等都有积极的作用,提高了驾驶员安全行车的水平。

解晅[9](2020)在《基于理解性试验的交叉口指路标志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城市道路交通指路标志,应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准确直接的出行向导服务。作为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友好的、易于理解的指路标志版面设计,可有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道路行车安全性。然而,由于地域、路网结构的巨大差异,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2009)中有限的指路标志设计图例并不能完全涵盖各个城市的路网特征,导致各地指路标志版面各具特色,呈现“百花齐放”的设计乱象,给道路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首先,文章总结归纳了国内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版面设计表达的组成要素,明确了驾驶员高效便捷出行与指路标志的设计表达的密切关系;从驾驶员的动态视认特性出发,阐述了驾驶员在路网环境中对指路标志的视认过程;其次,收集国内8个大城市的典型指路标志设计表达形式,分析其在设计表达上存在的不足,设计、开展了不同设计表达形式的指路标志理解性试验,分析了驾驶员对指路标志的理解与实际路网不符的原因,总结、推荐了基于试验的、好的指路标志表达形式。接着,从驾驶员的认知习惯入手,建立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指路标志设计表达评价模型,计算了各城市指路标志设计形式评价指标的熵与权重,运用TOPSIS法进行优劣排序,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评价模型的适用性;最后,针对模型存在的不足进行修正改进,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曹亚植[10](2020)在《城市道路交叉口指路标志版面设计及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指路标志作为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导航语言,具有指引驾驶者顺利到达目的地,完成交通运输的目的。调查发现,对于同样的路网结构,不同城市指路标志的版面设计表达形式不同,甚至存在同一城市同样的路网结构版面设计表达形式不同的现象。这种设计乱象大大增加了驾驶员的理解难度,导致走错路,增加了很多无效交通,恶化了行车环境。本文介绍了驾驶员对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的认知过程、城市指路标志分类和指路标志布局信息的选择,并从服务对象、信息数和版面表达形式等方面对指路标志版面设计进行了分析。选取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在役指路标志实例,对其版面布局设计形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各城市在役指路标志版面设计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采用室内静态模拟试验方法,设计并开展了城市道路交叉口指路标志版面设计的理解性试验,研究得出了驾驶员的理解与路网符合率高的指路标志版面设计表达形式。最后,根据指路标志版面传递的初始信息建立了基于确定性系数法的版面设计评价模型,分析计算表明该模型可用于评价交叉口指路标志版面设计的优劣,并给出了判断阈值。

二、一般公路指路标志设置规定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般公路指路标志设置规定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公路复杂节点指路标志有效性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高速公路复杂节点交通标志有效性评价模型
    1.1 评价指标选取
        1.1.1 理解度
        1.1.2 认知时间
    1.2 评价模型建立
        1.2.1 规范符合率
        1) 单标志规范符合率。
        2) 标志系统规范符合率。
        1.2.2 信息量
        1) 单标志信息量与信息当量。
        2) 标志系统信息密度当量。
        1.2.3 指路标志有效性
2 应用实例
    2.1 基本假定
    2.2 标志设置方案
        2.2.1 外侧两车道作为集散车道
        2.2.2 同时设置分离路基标志与互通出口标志
        2.2.3 分离路基及出口标志独立设置
    2.3 有效性评价
        2.3.1 单标志有效性
        2.3.2 标志系统有效性
3 结语

(2)基于驾驶员脑认知特性的草原公路交叉口交通标志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道路交叉口安全现状
        1.2.2 脑认知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本章小结
2 草原公路交叉口交通标志基础研究
    2.1 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认知模型
        2.1.1 驾驶员认知机理分析
        2.1.2 驾驶员认知模型构建
        2.1.3 认知模型与脑区功能
    2.2 草原公路特性分析
        2.2.1 草原公路交叉口分析
        2.2.2 草原公路交叉口交通标志设置形式分析
        2.2.3 草原公路交叉口交通标志设置主要问题
    2.3 信息量等级划分
    2.4 本章小结
3 草原公路交叉口驾驶员认知特性实验
    3.1 实验设备(软件)
        3.1.1 实验设备
        3.1.2 实验软件E-Prime
    3.2 实验流程设计
        3.2.1 制作刺激材料
        3.2.2 E-Prime实验程序设计
        3.2.3 实验人员
        3.2.4 实验流程及数据采集
    3.3 实验数据处理及敏感指标选择
        3.3.1 实验数据预处理
        3.3.2 脑电敏感指标选取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驾驶员事件相关电位草原公路交叉口交通标志信息量负荷认知特性分析
    4.1 不同信息量负荷等级交通标志P300 数据分析
        4.1.1 不同信息量负荷等级刺激下P300 各电极数据统计与检验
        4.1.2 不同信息量负荷等级交通标志刺激下认知成分P300 潜伏期分析
        4.1.3 不同信息量负荷等级交通标志刺激下认知成分P300 波幅分析
    4.2 不同信息量负荷等级交通标志N200 数据分析
        4.2.1 不同信息量负荷等级交通标志刺激下N200 各电极数据统计与检验
        4.2.2 不同信息量负荷等级交通标志刺激下注意力分配成分N200 潜伏期分析
        4.2.3 不同信息量负荷等级交通标志刺激下注意力分配成分N200 波幅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驾驶员EEG信号草原公路交通标志组合方案认知特性分析
    5.1 EEG脑电信号整体分布与研究电极的选取
    5.2 不同组合方案交通标志对驾驶员认读时间分析
    5.3 不同组合方案交通标志对驾驶员脑电信号α波的影响分析
        5.3.1 不同组合方案交通标志对驾驶员脑电信号α波数据统计与检验
        5.3.2 C负荷等级下交通标志方案对驾驶员脑电信号α波的影响分析
        5.3.3 D负荷等级交通标志方案对驾驶员脑电信号α波的影响分析
    5.4 不同组合方案交通标志对驾驶员脑电信号β波的影响分析
        5.4.1 不同组合方案交通标志对驾驶员脑电信号β波数据统计与检验
        5.4.2 C负荷等级交通标志方案对驾驶员脑电信号β波的影响分析
        5.4.3 D负荷等级交通标志方案对驾驶员脑电信号β波的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高速公路指路标志调整效果综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指路标志综合评估研究理论基础
    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流程
        2.1.1 指标选取原则
        2.1.2 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2.2 指标筛选方法
    2.3 权重确定方法
    2.4 综合评估方法
        2.4.1 TOPSIS评价法的概述
        2.4.2 TOPSIS评价法的基本步骤
第3章 高速公路指路标志调查分析
    3.1 调研方案设计
        3.1.1 调研目的与内容
        3.1.2 调研地点及时间
        3.1.3 调研方法
    3.2 调研实施
        3.2.1 问卷调查
        3.2.2 现场调研
        3.2.3 数据处理
    3.3 驾驶员对指路标志问卷分析
    3.4 高速公路指路标志存在问题分析
        3.4.1 标志配置或设置位置
        3.4.2 标志版面设计
        3.4.3 标志信息选取
    3.5 调研结论
第4章 高速公路指路标志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1 高速公路指路标志的需求分析
    4.2 指路标志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4.3 评估指标的确定
        4.3.1 指路标志规范性的评估指标
        4.3.2 指路标志可读性的评估指标
        4.3.3 指路标志连续性的评估指标
        4.3.4 指路标志一致性的评估指标
    4.4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5章 高速公路指路标志效果评估模型及工程应用
    5.1 高速公路指路标志效果的TOPSIS评估模型
        5.1.1 评估模型构建
        5.1.2 评估操作方法与流程
        5.1.3 评估结果应用分析
    5.2 工程应用
        5.2.1 背景介绍
        5.2.2 评估过程
        5.2.3 评估结论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4)绕城高速出入口指路标志信息量阈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目的
2 指路标志信息量阈值试验设计
    2.1 交通标志板设计
    2.2 被试的选取
    2.3 试验流程
    2.4 试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3 悬臂式指路标志试验
4 门架式指路标志试验
5 结语

(5)基于视认特性的公路隧道接近段交通安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驾驶员视认特性的研究现状
        1.2.2 交通标志的研究现状
        1.2.3 视错觉控速标线的研究现状
        1.2.4 驾驶员生理心理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隧道接近段视觉特性及视错觉理论分析
    2.1 公路隧道接近段的简介
    2.2 驾驶员视觉理论
        2.2.1 人眼成像机理
        2.2.2 驾驶员动态视觉特征
        2.2.3 驾驶员眼动的基本形式
        2.2.4 驾驶员视觉心理与生理指标
        2.2.5 驾驶员眼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2.3 视错觉辨识机理
        2.3.1 视错觉原理
        2.3.2 驾驶员视错觉车速感知机理
        2.3.3 视错觉对驾驶行为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UC-win/Road隧道接近段控速标线仿真研究
    3.1 仿真软件及试验设备简介
        3.1.1 仿真软件简介
        3.1.2 试验设备简介
    3.2 隧道接近段控速标线的仿真实验研究
        3.2.1 实验目的
        3.2.2 视错觉控速标线的设计
        3.2.3 试验物理模型的构建
        3.2.4 试验过程及步骤
    3.3 数据筛选及指标的选取
        3.3.1 数据筛选
        3.3.2 瞳孔直径大小分析
        3.3.3 表征指标的选取
    3.4 基于运行速度及眼动特性的控速标线效果分析
        3.4.1 左车道控速标线效果分析
        3.4.2 右车道控速标线效果分析
    3.5 减速标线类型及闪现率设置建议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隧道接近段出口预告标志设置的仿真试验研究
    4.1 基于UC-win/Road隧道接近段出口预告标志设置试验研究
        4.1.1 实验目的
        4.1.2 出口预告标志的版面及方案设计
        4.1.3 试验人员的选取
        4.1.4 实验步骤及流程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 基于换道距离的出口预告标志前置距离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公路隧道入口区域交通工程设施改善研究
    5.1 交通标志
        5.1.1 存在的问题
        5.1.2 改善建议
    5.2 视线诱导
        5.2.1 存在的问题
        5.2.2 改善建议
    5.3 防撞装置
        5.3.1 存在的问题
        5.3.2 改善建议
    5.4 交通管理
        5.4.1 存在的问题
        5.4.2 改善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问题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6)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视认性分析及量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道路指路标志组成要素的视认性研究
        1.3.2 基于驾驶模拟器的标志研究
        1.3.3 标志评价方法研究
        1.3.4 研究现状分析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交通指路标志研究相关参数确定
    2.1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分类
    2.2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的设计
        2.2.1 通用规定
        2.2.2 常见地方模式
    2.3 指路标志易读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2.3.1 指路标志关键组成要素
        2.3.2 驾驶人类型因素
        2.3.3 指路标志尺寸
    2.4 指路标志作用范围车辆运行状态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易读时间影响变量研究
    3.1 试验平台的建立
        3.1.1 软件介绍
        3.1.2 程序编写
    3.2 试验设计及流程
        3.2.1 指路标志的绘制
        3.2.2 被试招募
        3.2.3 试验方案及流程
    3.3 试验数据处理
        3.3.1 数据预处理
        3.3.2 数据分析方法
    3.4 影响因素对易读时间的影响
        3.4.1 指路标志关键组成要素对易读时间的影响
        3.4.2 驾驶人类型对易读时间的影响
    3.5 易读时间影响因子计量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模拟驾驶的指路标志与车辆运行状态研究
    4.1 指路标志驾驶模拟试验平台的建立
    4.2 试验设计
        4.2.1 指路标志绘制
        4.2.2 被试招募
        4.2.3 场景设计
        4.2.4 试验流程
    4.3 数据收集
    4.4 基于驾驶模拟的易读时间分析
    4.5 车辆运行状态分析
        4.5.1 车辆纵向运行状态分析
        4.5.2 车辆横向运行状态分析
    4.6 易读时间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评价
    5.1 评价指标及方法选取
        5.1.1 指标的选取
        5.1.2 指标关系
        5.1.3 评价方法选取
    5.2 指路标志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5.2.1 因子分析基本步骤
        5.2.2 灰色关联度基本步骤
        5.2.3 评价因子提取与分析
        5.2.4 定量评价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银川市周边地区高速公路指路系统信息连续性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银川市高速公路指路标志特征分析
    2.1 银川市高速公路指路标志系统构成分析
        2.1.1 入口指引系列标志
        2.1.2 行车确认系列标志
        2.1.3 出口指引系列标志
        2.1.4 驾驶员对各类指路标志的设置需求
    2.2 指路信息项特征分析及银川市民空间定位习惯调研
        2.2.1 银川市高速公路指路信息项的分类
        2.2.2 银川市高速公路指路信息项的特征分析
        2.2.3 银川周边高速公路使用者驾车出行的空间定位习惯调查分析
    2.3 银川高速公路出行者指路系统使用现状问题总结
        2.3.1 指路信息的选取问题
        2.3.2 指路信息的连续性问题
        2.3.3 指路信息的设置问题
    2.4 高速公路指路信息连续性的定义
        2.4.1 节点及路径连续性定义
        2.4.2 区域连续性定义
        2.4.3 频度信息项连续性的定义
        2.4.4 系统连续性的定义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高速公路指路系统信息连续性评价模型的研究
    3.1 指路信息中、微观连续性评价指标
        3.1.1 节点的连续性评价指标
        3.1.2 路径的连续性评价指标
        3.1.3 有效路径的搜索算法
        3.1.4 区域连续度的评价指标
    3.2 指路信息宏观连续性评价指标
        3.2.1 信息项统计及其频度确定
        3.2.2 K-means算法及指路信息的频度聚类分析
        3.2.3 频度信息项连续性评价指标
        3.2.4 系统连续性的评价指标
    3.3 高速公路指路信息连续度量化算法
        3.3.1 节点、路径、区域及频度信息项连续度量化算法
        3.3.2 系统连续度量化算法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实例分析
    4.1 指路标志信息及路段信息数据表的建立
    4.2 信息项统计及其频度聚类分析
    4.3 信息项各层级连续度的计算
    4.4 高、中频信息项连续度计算
    4.5 系统连续度的计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宁夏高速公路驾车出行的空间定位习惯调查
    附录B 指路信息表
    附录C 路段信息表

(8)基于驾驶员眼动特性的草原公路直线段景观单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公路景观方面的研究
        1.3.2 交通工程设施方面的研究
        1.3.3 路面色彩方面的研究
        1.3.4 视觉特性方面的研究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草原公路景观要素调查及特性分析
    2.1 概述
    2.2 公路景观元素现状调查与统计分析
        2.2.1 调查路段的选择
        2.2.2 景观元素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2.2.3 数据分析路段间隔
    2.3 草原公路景观元素特性分析
        2.3.1 概述
        2.3.2 初步实验设计
        2.3.3 模拟驾驶实验系统逼真度分析
        2.3.4 不同景观环境下驾驶员眼动特性分析
        2.3.5 景观元素权重的确定
    2.4 景观元素权重层级划分
        2.4.1 景观元素权重统计分析
        2.4.2 景观元素权重层级划分
    2.5 小结
3 室内模拟实验设计
    3.1 实验设计
        3.1.1 实验设备
        3.1.2 场景制作和搭建
        3.1.3 场景设计
    3.2 实验样本量的确定和选取
    3.3 实验流程及要求
        3.3.1 实验流程
        3.3.2 实验要求
    3.4 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3.5 视觉敏感指标的选取
        3.5.1 视觉生理学原理
        3.5.2 眼动行为指标概述
        3.5.3 眼动敏感指标的选取
    3.6 小结
4 不同视觉场景下驾驶员眨眼行为特性分析
    4.1 不同视觉场景下眨眼持续时间特性分析
        4.1.1 眨眼持续时间非参数检验
        4.1.2 不同视觉场景下眨眼持续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4.1.3 不同视觉场景下经验、性别对眨眼持续时间的影响
    4.2 不同元素组合景观环境下眨眼持续时间特性分析
        4.2.1 概述
        4.2.2 不同元素组合景观环境下眨眼持续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4.2.3 不同元素组合景观环境下经验、性别对眨眼持续时间的影响
    4.3 小结
5 不同视觉场景下注视行为特性分析
    5.1 概述
    5.2 不同视觉场景下注视行为特性分析
        5.2.1 注视行为指标非参数检验
        5.2.2 不同视觉场景下注视持续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5.2.3 不同视觉场景下经验、性别对注视持续时间的影响
    5.3 不同元素组合景观环境下注视持续时间特性分析
        5.3.1 概述
        5.3.2 不同元素组合景观环境下注视持续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5.3.3 不同元素组合景观环境下经验、性别对注视持续时间的影响
    5.4 不同视觉场景下瞳孔直径特性分析
        5.4.1 不同视觉场景下瞳孔直径变化规律分析
        5.4.2 不同视觉场景下经验、性别对瞳孔直径的影响
    5.5 不同元素组合景观环境下瞳孔直径特性分析
        5.5.1 概述
        5.5.2 不同元素组合景观环境下瞳孔直径变化规律分析
        5.5.3 不同元素组合景观环境下经验、性别对瞳孔直径影响分析
    5.6 小结
6 不同视觉场景下驾驶员扫视行为特性分析
    6.1 概述
    6.2 不同视觉场景下扫视行为特性分析
        6.2.1 扫视行为指标非参数检验
        6.2.2 不同视觉场景下扫视持续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6.2.3 不同视觉场景下经验、性别对扫视持续时间的影响
    6.3 不同元素组合景观环境下扫视持续时间特性分析
        6.3.1 概述
        6.3.2 不同元素组合景观环境下扫视持续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6.3.3 不同元素组合景观环境下经验、性别对扫视持续时间的影响
    6.4 不同视觉场景下扫视幅度特性分析
        6.4.1 不同视觉场景下扫视幅度变化规律分析
        6.4.2 不同视觉场景下经验、性别对扫视幅度的影响
    6.5 不同元素组合景观环境下扫视幅度特性分析
        6.5.1 概述
        6.5.2 不同元素组合景观环境下扫视幅度变化规律
        6.5.3 不同元素组合景观环境下经验、性别对扫视幅度的影响
    6.6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草原公路直线段简单景观环境问题改进对策与建议
    7.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9)基于理解性试验的交叉口指路标志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驾驶员视认特性及现状指路标志表达形式分析
    2.1 驾驶员视认特性理论基础
        2.1.1 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2.1.2 驾驶员对标志的视认过程
    2.2 指路标志信息分析
        2.2.1 指路标志版面信息分类
        2.2.2 道路指路标志的信息分层
    2.3 国标建议指路标志表达形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2.4 各大城市指路标志表达形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2.4.1 北京市指路标志表达形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2.4.2 上海市指路标志表达形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2.4.3 成都市指路标志表达形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2.4.4 青岛市指路标志表达形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2.4.5 广州市指路标志表达形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2.4.6 深圳市指路标志表达形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2.4.7 杭州市指路标志表达形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2.4.8 太原市指路标志表达形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状指路标志版面内容的理解性试验
    3.1 指路标志版面内容的理解性试验设计
        3.1.1 试验原理
        3.1.2 试验对象
        3.1.3 试验步骤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2.1 实验数据统计
        3.2.2 实验数据分析
    3.3 指路标志合理表达形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指路标志版面认知评价模型研究
    4.1 指路标志的量化理论依据
    4.2 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理论基础
        4.2.1 熵权-TOPSIS法的基本原理
        4.2.2 熵权-TOPSIS法的算法步骤
    4.3 指路标志版面认知评价
        4.3.1 指路标志量化指标选取
        4.3.2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指路标志版面信息量化评价
        4.3.3 TOPSIS法的改进
        4.3.4 指路标志版面信息量化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试验标志及其对应的实际路网图
附录2 试验标志道路信息备选项
附录3 原始数据统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城市道路交叉口指路标志版面设计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指路标志信息量研究现状
        1.3.2 指路标志视认性研究现状
        1.3.3 指路标志理解性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道路交叉口指路标志基础理论
    2.1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认知过程
    2.2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分类
    2.3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信息分析
    2.4 指路标志版面布局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各城市现状交叉口指路标志版面表达形式分析研究
    3.1 国内外城市道路指路标志
        3.1.1 我国部分城市道路指路标志
        3.1.2 国外城市道路指路标志
    3.2 指路标志版面表达形式存在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道路交叉口指路标志信息理解性试验
    4.1 试验方法
    4.2 试验过程
        4.2.1 试验标志
        4.2.2 试验人员
        4.2.3 试验原理
        4.2.4 试验步骤
    4.3 试验数据分析
    4.4 标志的推荐版面形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道路交叉口指路标志版面设计评价
    5.1 确定性系数法
    5.2 模型构建
    5.3 模型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一般公路指路标志设置规定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公路复杂节点指路标志有效性研究与应用[J]. 赵迪,刘庆元,邵敏华,余颖. 交通科技, 2022(01)
  • [2]基于驾驶员脑认知特性的草原公路交叉口交通标志组合研究[D]. 王笑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高速公路指路标志调整效果综合评估研究[D]. 周帅.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4]绕城高速出入口指路标志信息量阈值研究[J]. 杨帆,王建军,马驰骋,王赛,王振国.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4)
  • [5]基于视认特性的公路隧道接近段交通安全设计研究[D]. 刘涛.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6]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视认性分析及量化比较研究[D]. 李晨新. 长安大学, 2021
  • [7]银川市周边地区高速公路指路系统信息连续性评价模型研究[D]. 韩梦晓.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基于驾驶员眼动特性的草原公路直线段景观单调问题研究[D]. 商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9]基于理解性试验的交叉口指路标志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D]. 解晅.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3)
  • [10]城市道路交叉口指路标志版面设计及评价研究[D]. 曹亚植.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浅谈一般公路设置道路指示标志的规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