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中的“特殊种族”人物

论鲁迅小说中的“特殊种族”人物

一、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特种族”人(论文文献综述)

寇沥仁[1](2021)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苦难母亲形象及其育人价值研究》文中指出

陶东风[2](2019)在《鲁迅颠覆了国民性话语么?》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回应贺玉高的《国民性论争与当代知识界的二元对立思维》一文,并结合对刘禾的国民性话语批判的再批判,阐发了对国民性论争的最新看法。首先,本文回应了贺玉高关于刘禾没有批评鲁迅的说法,指出刘禾反复强调传教士国民性话语对鲁迅的支配性影响,甚至断言鲁迅笔下的阿Q"一字不改地演出了"传教士书写的国民性"剧本",本身就是对鲁迅艺术创造性的彻底否定。其次,文章反驳了刘禾关于追随鲁迅批评国民性的批评家们充当了国民劣根性看客的观点,指出:阿Q是鲁迅塑造的艺术形象,不等于现实中或幻灯片中盲目的看客。第三,文章重点批驳了刘禾和贺玉高关于鲁迅对国民性话语进行了成功颠覆的观点,指出由于刘禾把西方国民性话语对鲁迅的支配性影响强调到了极端程度,因此完全否定了鲁迅对国民性话语的超越可能性,同时她把超越的原因归之于叙事人的识字能力也十分荒谬。第四,文章质疑了刘禾所秉持的极端后现代主义立场和知识论虚无主义,指出刘禾文章不是充满"张力"而是充满矛盾。最后,文章对贺玉高关于中国启蒙知识分子二元对立的批评进行了反批评,指出:在没有澄清"启蒙主义""殖民主义"等概念情况下,贺玉高没有也不可能告诉我们启蒙和殖民主义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使得他对启蒙的批评变得无的放矢。

朱崇科[3](2017)在《论马华作家小黑作品中的马华话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论者指出,小黑(1951-)是20世纪70至90年代马华文坛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既有反映现实的传统,又有艺术技巧的创新。从他的小说中,我们看到他尝试表述复杂的马来西亚社会现象,其中包含了族群、文化、政治等冲突。小黑能够在80年代,文字工作者受限制发言的时代,突破敏感的防线,写下许多历史真实的片段,主要是他有一支揭示现实的笔,为80年代的现实社会拼凑出震撼的画面。"(1)所论颇有道理。某种

阎怀兰[4](2016)在《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文中提出媒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渐深入,其中包括媒介对文学活动的影响。形象是文学的核心要素,文学形象是人类生活图景的转换,文学形象建构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是希望从文学形象的角度来窥探媒介对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影响,从媒介的角度来探究文学和文学形象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影响。分析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首先要考量的是媒介与文学的关系。从文学与媒介发生联系的那天起,人们包括媒介从业者及其建立的媒介组织就千方百计地寻求媒介的更新来推进文学的变化。符号性的艺术媒介和物质材料性的传播媒介一直是文学的组成因素,媒介因素是文学的形式性物质性因素,媒介因素的变化引发了文学的变化,包括文学形象的变化。文学及其要素在媒介施压下发生变形,而文学也借媒介之力顺势而变。媒介与文学形象的关系,最终要探究的是人类的生活现状和可能。媒介是工具是人的延伸,或者可以说媒介是人身体的工具性的延伸,是人的生存所凭借的物质性物态化的现实存在。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文学活动,必须借助媒介进行。文学形象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幻象,是相对于人类现实生存的世界所存在的虚幻世界,是人的精神意义性的延伸。人类在寻求自我发展时,身体和精神的延伸是同步进行的,这必然要求媒介和文学、文学形象的同步发展,由此,媒介与文学形象既是人类生活的身体现状和精神现状,媒介与文学形象的关系趋势也是人类的生活可能性。“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之意义最终在此。引论部分首先是对研究对象的界定,厘清媒介和文学形象的涵义。接着从国内外媒介研究和文学形象研究的现状,来阐释对“文学形象的媒介”做研究,或者说从媒介的角度研究文学形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厘清“文学形象的媒介”的具体所指,从低到高、由内向外可以分为五个层次:语言符号媒介、物质材料媒介、传播者媒介、艺术品媒介和物质商品媒介。第一章是分析文学形象与单一性语言媒介的关系。将文学作品划分为语言符号媒介(或称为语言符号、艺术媒介)、物质传播媒介(或称为物质材料、传播媒介)、文学形象和文学意蕴四个层次。语言是文学及其形象的符号媒介、艺术媒介。语言是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化,文学语言构成片段化的语象,语象的结合形成完整的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在语象中扩展延伸形成文学形象体系。语言作为文学形象的媒介,决定了文学形象的本质特征是内视性、想象性、间接性的幻象。接着把文学的语言媒介分为口头言语媒介和书面文字媒介,着重分析语言媒介以及承载口语和文字符号的传播媒介,怎样影响了文学和文学形象的具体形态。第二章分析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首先分析文学形象与语言、图像等多重媒介的关系,语言符号是文学形象的本质性艺术媒介,图像是文学形象的辅助性艺术媒介。文学形象作为人们心理意识中的幻象,其形态可以通过其他媒介进行扩展:图像媒介可以将文学形象的语象形态扩展为图像形象,运动的图像媒介将文学形象进而扩展为影像形象,由此,从语言符号到图像符号媒介构建的文学形象,就呈现为从语象到图像、影像的转变,是形象从内心可感转向了感官可视。文学形象的生成是一个从创作者、传播者到接受者的动态有机过程。文学的媒介化的实质是文学形象的媒介化,是文学形象在新传播媒介的繁殖,是文学形象通过图像等符号的形态扩展。文学形象的增殖以文化产品的利益追逐为目标在媒介融合中跑马圈地。第三章是探究媒介对文学形象的作用机制。现实中媒介和媒介生活的变化是文学生产、文学形象生产的直接动力。媒介的变化来自于媒介技术的驱动,技术的进化影响了文学及其形象的形态。传播者媒介作为文学形象的第三层媒介,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秉持受众意识和营销思维,策划操作文学形象的生产。市场机制中,传播者的媒介组织遵循着资本增殖的逻辑,不仅操纵着文学生产,还不断地将文学媒介化,以文学形象为核心开发文学形象在广播、电影、电视、表演等文化产品中的市场价值,还以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延伸出的可视性艺术形象为形象原型生产出物质商品,进而使文学形象媒介化。总而言之,文学形象源于人类的现实生活图画,被语言、图像等符号化为人类的心理图画,最终又商品化为人类的现实生活物品,文学形象显示了作为审美幻象的生产力。

于宁宁[5](2012)在《街道色彩设计方法初探 ——青海德令哈市格尔木路街道色彩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崇尚色彩的民族,早在汉代就有了“五色体系”,每个朝代都有相对丰富的色彩历史和文化内涵,古代色彩受等级制度和约定俗成影响较大,因此古代街道色彩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特征;同时受到地方材料、技术等制约,街道色彩相对较简单,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规律。随着多文化的交融和科学技术的繁荣,色彩受限制的因素越来越少,街道色彩随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也带来了诸如“复合灰”和“太繁杂”等问题。众所周知,街道是展现城市面貌的橱窗,因此,“橱窗”的色彩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形象,在城市风貌特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街道色彩的确定具有主观性、模糊性和非唯一性,但仍存在一定的内在规律:即是一定背景条件下多要素影响的结果。本文试图总结不同的影响因素下,街道色彩设计注意的要点,以供指导未来街道色彩的设计。本文从“色彩地理学论”、“色彩学论”、“街道相关理论”着手,以我国最为普及的生活性街道色彩作为实践对象,从传统街道色彩形成特点、目前街道色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影响街道色彩设计的因素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街道色彩设计的原则与注意要点,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进行必要的探索,最后,以“青海省德令哈格尔木路街道色彩设计”为例,将该方法加以具体运用。

南博采[6](2012)在《周蕾理论批评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是英文世界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转折点,而周蕾(Rey Chow)是这一时期具有国际影响的华裔理论批评家。她文风犀利、理论功底扎实、时刻保持高度的批判意识,她的研究范围囊括了文学、女性主义、视觉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等,她以一个游离于中西文化边缘人的角色,始终关注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间不对称的权力和话语关系,坚持中西之间的辩证对话。在她看来,跨文化研究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危险,该研究方式要么预设一种已有的西方理论模式,运用东方文本来证明西方理论的合理性,要么对西方理论采取一种全然抗拒和避之唯恐不及的消极态度,永久地沉浸在大中国的宏大叙事之中。西方理论和东方文本在进行跨文化研究时究竟怎样才能进行平等有效的对话,是周蕾批评的核心所在,而她的批评方法的不落窠臼之处在于她从来不受制和臣服于任何一种理论框架之下,她在质疑西方话语霸权的同时亦批判着东方传统。在周蕾的后殖民研究中,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始终紧密相连。她颠覆了传统的批评模式,开创出自己独特的批评风格,但是她借助西方理论来回敬西方话语强权的研究方式在学界又是倍受争议的。有人认为她的研究从来未能摆脱掉文化帝国主义的阴霾,由于语境和文化习俗的深切隔膜,她对中国缺乏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深入探讨,从而导致了她进行中国研究的局限之处。本文主要从周蕾理论批评的形成背景、周蕾的批评范式和批评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她是怎样通过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来达成自己的批评意图。在对其批评范式的论述之中,笔者从文本出发,着重选择了她的三部代表性论着:《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和《写在家国之外》,分别从女性主义、视觉主义和身份确认这三个维度来论证分析周蕾的批评范式的核心所在,从而给予周蕾的研究方式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任慧群[7](2009)在《个体精神之“诚”与鲁迅的“中国的人生” ——晚清思想对“诚”的论述与鲁迅的文学人物形象塑造》文中研究说明鲁迅在东京弘文学院留学时认为,中国国民性最缺乏“诚”和“爱”。基于这一认识,他在晚清时期就呼唤“抱诚守真”的“精神界之战士”,到五四时期又有改变国民精神的呐喊,可以说,改造中国国民性是鲁迅一直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关“诚”的论述,应该在鲁迅的思想和文学中,尤其在其改造国民精神的思考中占有重要位置。出于这一设想,本论文提出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鲁迅论述的“诚”与国民精神的哪些特定内含相关;第二,在五四时期的文学人物形象塑造中,鲁迅如何通过他眼里的“中国的人生”显示他有关“诚”的思考;第三,通过文学人物形象塑造,鲁迅又如何展现他在求“诚”途中的思想矛盾,这些矛盾又怎样提供了他对“诚”与国民精神的关系的态度。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需要梳理中国传统思想所论述的“诚”与鲁迅所论述的“诚”的关系,分析鲁迅谈到改造国民性时提及“诚”的原因。我以为,这与“诚”在晚清以降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特定内含有关。这一内含既是卷入现代进程的中国社会文化语境的产物,也提供了在这一进程中“诚”应担负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以摆脱专制帝国和奴隶处境,建设现代民族国家和现代个体为主要内容,它使中国的先觉者把自己的生存意义和价值与这一任务联系起来。晚清以降,梁启超、蒋观云、章太炎等思想家论述了作为个体精神的“诚”的新内含。鲁迅对中国国民性最缺乏“诚”的认识,他对“诚”的论述,都与以上思想家有关个体精神之“诚”的论述密切相关。在本论文中,晚清思想对“诚”的论述至少提供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晚清中国思想家吸纳了传统思想中作为德性意义的“反身而诚”的方式和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又借鉴了西方思想家的观点,由此催生了“诚”的新内含;第二,鲁迅所论述的“诚”是对上述思想家所论述的“诚”的继承和发展;第三,晚清思想家有关个体精神之“诚”的论述,已经展示了代表“时俗”的奴隶(包括“伪士”与“众数”)与“抱诚守真”的摩罗在精神上的对立。因此,我以为,在反抗“时俗”、把自己与奴隶相对的意义上,先觉者确定了“诚”的现代内含。它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思想中作为德性的“毋自欺”的“反身而诚”的方式和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又接受了“诚”作为精神等对个体的伦理要求,它强调的是人所应有的独立、自主、自省、自尊、勇敢进取等精神,即“人各有己”的个体精神。这种精神是个体自觉承担“爱国之热诚”的为他伦理使命的前提。也就是说,“利他”伦理之“诚”,首先来自于“利己”伦理之“诚”。对第二和第三个问题的回答,需要在鲁迅五四时期的文学人物形象塑造中寻找。他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与晚清以降的个体精神之“诚”的伦理要求存在着不同的关系。这种不同首先产生于人物形象对这一伦理要求是否“知”,其次产生于在“知”的前提下,人物形象对这一伦理要求是否“行”。由此,可以将鲁迅“五四”时期的文学人物形象塑造分为三类:不“知”不“行”的愚弱国民、“知”而不“行”的伪士、试图“知行合一”的异端。在个体精神之“诚”的伦理要求这一视角的观照下,人物形象处于“时俗”和“革命”两种样式的状态,可以说明鲁迅的“中国的人生”塑造与晚清思想对“诚”的论述的密切联系。通过对叙述者和叙述角度的选择和调整,在叙述者的感知所代表的观念体系中,提供了各类人物形象居于个体精神之“诚”或其反面的状态。大部分小说中的叙述者在批判人物形象居于“诚”的反面时,也往往呈现出其与被批判者在“诚”与否上的一致性。这应该与鲁迅对“诚”的理解有关,既有他对个体精神之“诚”的伦理要求的持守,又有他在“毋自欺”的“自省”中对此伦理要求的“反身而诚”。在我看来,这两者也是形成鲁迅思想矛盾的原因之一。在走近“诚”的途中,真实的鲁迅及其真诚的文学,召唤着读者一同前行。

符传丰[8](2007)在《老舍短篇小说论》文中指出本论文以老舍短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从老舍笔下的各种人物系列为出发点,揭示了各层小市民的生活遭遇及其内心世界,体现出老舍对待人物的温和与宽容态度。接着从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角度,探讨老舍受到东西方文化思想熏陶后,如何在短篇小说中表现出现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在分析作品的艺术技巧方面,则说明老舍如何在吸取中西文学艺术要素后,以非常精湛的技巧将中西技巧融合一起,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进一步说明老舍是一位能够结合文学创作与创作理论的研究型作家。另外,论文也特别提出老舍与新加坡的密切关系,论证其短篇小说对新加坡的独特意义。本论文总结出老舍作为文学研究会的成员,身上肩负着岗位知识分子的重任,在安稳的生活中,一心为文学、文化事业做出贡献,一方面努力创作,一方面将短篇小说创作心得与教学经验,整理成为专书,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不少作品,是值得敬佩的。

余映潮[9](2005)在《语文教师实用研究技法:横向联系法》文中研究表明 一请看下面的知识性文章的标题: 古代诗文中的“月亮”们古代诗文中“太阳”的异称古代音乐、乐器的词语集释古代时段划分与时间词古代“同学”的称谓种种古代官职升降和调动的称谓古代年龄别称探源

修国富[10](2000)在《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特种族”人》文中提出

二、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特种族”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特种族”人(论文提纲范文)

(2)鲁迅颠覆了国民性话语么?(论文提纲范文)

一、 简要的回顾
二、 刘禾对鲁迅有没有批评?
三、 复杂深刻还是自相矛盾?
四、 到底是谁颠覆了国民性话语?
五、 关于话语与现实的关系
六、 关于二元对立、后现代和启蒙

(3)论马华作家小黑作品中的马华话语(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共书写:开拓既往
    (一) 个案反思。
        1. 旁敲侧击。
        2. 痛定思痛。
    (二) 历史轮廓:
        1. 历史真实与价值判断的吊诡。
        2. 小说虚构中的文学真实。
二、现实再现:马华当下
    (一) 政治关怀。
        1. 茅草行动预演:
        2. 茅草行动再现:
    (二) 文化/教育议题。
        1. 华文教育。
        2. 文学与文化。
三、异族构筑与哲理再思
    (一) 异族构筑。
        1. 人性的吊诡:
        2. 奴性批判:
    (二) 哲理再思:
        1. 神话世界。
        2. 现实指涉。
        3. 哲理探寻。
结语

(4)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路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语言媒介与文学形象
    第一节 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一、文学作品中的媒介和文学形象
        二、基于语言媒介的文学形象类型
    第二节 文学形象与语言媒介的关系
        一、文学形象的语言媒介形态
        二、语言媒介构建文学形象
    第三节 不同时代语言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一、言语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二、文字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第二章 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
    第一节 多重媒介对文学形象的建构
        一、语言和图像多重媒介对文学形象的建构
        二、多重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延展
    第二节 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动态生成
        一、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创作
        二、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传播
        三、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接受
    第三节 媒介中的文学形象的生产
        一、同质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叠加
        二、异质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增殖
        三、媒介融合中文学形象的延展
第三章 媒介时代文学形象建构的深层机制
    第一节 媒介形态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一、媒介的变化
        二、媒介形态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媒介技术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一、文学的媒介技术的变化
        二、媒介技术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 媒介市场机制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一、传播者的职业化和媒介组织的市场化
        二、媒介市场中受众意识和营销思维贯穿产业链
        三、媒介市场机制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第四节 媒介资本逻辑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一、商品美学与审美化商品
        二、经济审美化
        三、媒介资本逻辑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街道色彩设计方法初探 ——青海德令哈市格尔木路街道色彩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街道色彩探讨的难点
    1.2 国内外街道色彩研究现状及实践
        1.2.1 国外课题研究及实践
        1.2.2 国内课题研究及实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范围及概念
        1.4.1 研究范围
        1.4.2 概念阐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传统街道色彩
    2.1 色彩相关理论
        2.1.1 色彩地理学理论
        2.1.2 色彩学基础
    2.2 街道相关理论
        2.2.1 城市意象
        2.2.2 街道美学
        2.2.3 交往与空间
    2.3 我国传统街道发展
        2.3.1 传统街道的理论基础
        2.3.2 传统街道的特征
    2.4 我国传统色彩发展
        2.4.1 传统色彩观的演绎
        2.4.2 传统色彩的运用
    2.5 传统街道色彩的思索
        2.5.1 基本特征
        2.5.2 形成原因
    2.6 小结
第三章 街道色彩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3.1 现状问题
        3.1.1 街道色彩地域性丧失
        3.1.2 街道色彩的不协调
    3.2 产生的原因
        3.2.1 城市功能综合化、分区模糊化
        3.2.2 新异色彩的冲击、传统色彩的消退
        3.2.3 现代技术、材料带来色彩全球化
        3.2.4 色彩认知弱化、色彩统筹意识的淡薄
        3.2.5 项目实施困难、缺乏管理力度
    3.3 色彩在街道中的价值
        3.3.1 空间表象
        3.3.2 信息传递
        3.3.3 情感表达
    3.4 影响街道色彩设计的因素
        3.4.1 地域特征
        3.4.2 功能类型
        3.4.3 空间结构
    3.5 小结
第四章 街道色彩的设计方法初探
    4.1 基本设计原则
        4.1.1 坚持以人为本
        4.1.2 遵从整体协调
        4.1.3 延续历史文脉
        4.1.4 反应现代生活
        4.1.5 体现可操作性
    4.2 宏观层面-服从上位规划
        4.2.1 概述
        4.2.2 城市色彩
        4.2.3 区域色彩
        4.2.4 街道色谱
    4.3 中观层面-研究影响因素
        4.3.1 地域特征与街道
        4.3.2 功能分区与街道
        4.3.3 空间结构与街道
    4.4 微观层面-序化街道景观
        4.4.1 建筑
        4.4.2 路面
        4.4.3 公共设施
        4.4.4 其他
    4.5 小结
第五章 青海省德令哈市格尔木路街道色彩设计
    5.1 区域背景研究
        5.1.1 地理位置
        5.1.2 地域历史
        5.1.3 文化宗教
    5.2 街道色彩现状
        5.2.1 街道地理位置
        5.2.2 街道色彩现状
    5.3 街道色彩设计
        5.3.1 设计原则
        5.3.2 上位色彩规划
        5.3.3 影响色彩因素
        5.3.4 街道景观要素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周蕾理论批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关于周蕾的研究现状和研究价值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价值
第2章 90年代英文世界现代文学研究的“另类”
    2.1 90年代英文世界现代文学研究概览
        2.1.1 理论的盛行
        2.1.2 历史与文学
        2.1.3 从文学到文化
    2.2 90年代英文世界现代文学研究的“另类”
第3章 周蕾的理论批评范式
    3.1 位于边缘的“另类”
        3.1.1 女性:对传统阅读方式的颠覆
        3.1.2 细节、主体性与国族建构
        3.1.3 视觉的现代性
        3.1.4 原初性的发掘
    3.2 游离于家国之外的“幽灵”
        3.2.1 周蕾的身份认同
        3.2.2 东西夹缝中求生存的香港
        3.2.3 “第三空间”香港文化形象的界定
第4章 跨文化对话的可能:周蕾理论批评的价值
    4.1 文化翻译:西方理论与中国文本
    4.2 话语与权力:跨文化对话的可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7)个体精神之“诚”与鲁迅的“中国的人生” ——晚清思想对“诚”的论述与鲁迅的文学人物形象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综述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和难点
第二章 晚清思想对“诚”的论述
    第一节 梁启超对“诚”的论述
    第二节 章太炎对“诚”的论述
    第三节 鲁迅对“诚”的论述
第三章 个体精神之“诚”与愚弱国民形象塑造
    第一节 遭遇个体精神之“诚”的愚弱国民形象塑造
    第二节 时俗状态下的愚弱国民形象塑造
    第三节 革命状态下的愚弱国民形象塑造
第四章 个体精神之“诚”与伪士形象塑造
    第一节 背离个体精神之“诚”的伪士形象塑造
    第二节 时俗状态下的伪士形象塑造
    第三节 革命状态下的伪士形象塑造
第五章 个体精神之“诚”与异端形象塑造
    第一节 践行个体精神之“诚”的异端形象塑造
    第二节 时俗包围下的异端形象塑造
    第三节 革命状态下的异端形象塑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老舍短篇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研究现状
    第二节:研究范围
    第三节:研究方法
    第四节:本论文内容
    第五节:小结
第二章:短篇小说人物篇:民间立场下的人物群像
    第一节:底层人物:斑驳灰暗
    第二节:知识分子系列:游戏人间与儒侠兼具
    第三节:妇女系列:贤淑与堕落的二重奏
    第四节:其他人物系列:被吞噬与被毁灭
    第五节:小结
第三章:思想内容篇:现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
    第一节:亦褒亦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
    第二节:睁开另一只眼睛看中国:西方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小结
第四章:艺术技巧篇:中西文学因素的融合
    第一节:东方与西方文学对老舍的影响
    第二节:表现手法上中西因素的交融
        ■ 白描与勾勒手法的融合
        ■ 象征手法与意境结合
        ■ 幽默与中国式喜剧
        带笑的讽刺
        含笑的嘲笑
        笑人笑己
    第三节:叙述方式上中西因素的结合
        ■ 中国传奇与康拉德叙述故事方式
        ■ 以环境景物描写手法叙述故事
    第四节:现代汉语艺术之典范
        ■ 浅白语言
        ■ 方言、口语的巧用
        ■ 西方语言因素的融入
    第五节:小结
第五章:创作与理论篇:短篇小说创作与理论的结合
    第一节:《文学理论概论》及其他文论
    第二节:小说理论观
        ■ 短篇小说的定义
        ■ 短篇小说创作目的
        ■ 创作的旧记忆心理
        ■ 题材来自现实生活
        ■ 结构精简、故事完整
        ■ 重视人物描写
    第三节:小结
第六章:老舍与新加坡篇:老舍短篇小说对新加坡的意义
    第一节:老舍与新加坡
    第二节:老舍短篇小说在新加坡
    第三节:小结
第七章:结语
附录一:老舍短篇小说篇名
附录二:老舍小说创作理论篇名
附录三:老舍短篇小说内容简介
参考文献
致谢

(9)语文教师实用研究技法:横向联系法(论文提纲范文)

四、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特种族”人(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苦难母亲形象及其育人价值研究[D]. 寇沥仁.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鲁迅颠覆了国民性话语么?[J]. 陶东风. 文艺理论研究, 2019(02)
  • [3]论马华作家小黑作品中的马华话语[J]. 朱崇科. 文艺争鸣, 2017(08)
  • [4]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D]. 阎怀兰. 云南大学, 2016(05)
  • [5]街道色彩设计方法初探 ——青海德令哈市格尔木路街道色彩设计为例[D]. 于宁宁. 长安大学, 2012(07)
  • [6]周蕾理论批评初探[D]. 南博采.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7]个体精神之“诚”与鲁迅的“中国的人生” ——晚清思想对“诚”的论述与鲁迅的文学人物形象塑造[D]. 任慧群. 南开大学, 2009(07)
  • [8]老舍短篇小说论[D]. 符传丰. 复旦大学, 2007(06)
  • [9]语文教师实用研究技法:横向联系法[J]. 余映潮.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5(04)
  • [10]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特种族”人[J]. 修国富. 中学语文教学, 2000(01)

标签:;  ;  ;  ;  ;  

论鲁迅小说中的“特殊种族”人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