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青海旅游的“卖点”

寻找青海旅游的“卖点”

一、寻找青海旅游的“卖点”(论文文献综述)

马莉[1](2021)在《青海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湖景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

林芳[2](2021)在《呈现·建构·消费:“刘三姐”文化符号当代嬗变研究》文中认为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其悠久的发展历程促使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刘三姐文化”。“刘三姐文化”是指在历史长河中产生的、与刘三姐相关的文学或艺术,主要包括“刘三姐传说”“刘三姐歌谣”“刘三姐影视”“刘三姐旅游”。“刘三姐文化”表现形式多姿多彩,具有鲜明的符号意义。符号学由来已久且已经成为一门广博多元的学科理论,运用符号学理论分析“刘三姐”文化符号的含义,可以探析在不同的时代其符号内涵是有差异的。此符号意义的差异一方面是时代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人们对“刘三姐”文化符号建构的差异。“刘三姐”文化符号的呈现与建构促进了其符号消费的生发,带动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刘三姐文化”的传播。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其次从时间维度来综述符号学和“刘三姐”的相关研究,最后叙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等情况。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阐述“刘三姐文化”的生成及其内涵。“刘三姐文化”的生成有着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刘三姐”文化产生的表层因素,历史文化的影响是其文化生发的内在力量。壮族的歌圩活动和以歌代言的习俗是“刘三姐文化”得以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奇特的山、清秀的水为“刘三姐文化”的生发营造了独特的自然氛围。对于“刘三姐文化”的内涵笔者主要从“刘三姐传说”“刘三姐歌谣”“刘三姐影视”“刘三姐旅游”来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其文化的核心部分。第二章以符号学视角来分析“刘三姐”文化符号的含义。符号学由来已久且丰富多元,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认为对于一个符号的解读,不应忽视其背后文化因素的影响,所以他以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为基础,将文化作用介入其中,形成一个二级符号系统,也称为涵指系统。涵指系统中的所指是受意识形态影响的,在不同文化影响下其符号的所指意义是不同的。运用罗兰·巴尔特的二级符号系统分析“刘三姐”文化符号,可观察出在不同时代,其符号的意义是变化的,本文主要以20世纪50-60年代和21世纪初到本世纪20年代这两个时间段为例,探析在不同时代语境下,“刘三姐”文化符号发生了怎样的嬗变。第三章以20世纪中叶彩调、电影《刘三姐》为实例阐述“刘三姐”文化符号的意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给予中国人民极大的自信与鼓舞,1958年柳州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集思广益产生了彩调剧《刘三姐》。《刘三姐》彩调剧的诞生让“刘三姐”一跃成为“广西红人”,各地纷纷创造与“刘三姐”相关的文学艺术。这其中电影《刘三姐》声名鹊起,影片中塑造了一个勇于向地主阶级说“不”,具有革命精神的民族女英雄形象,这一形象的塑造极大的契合了国家意识形态的表达,同时满足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刘三姐”的想象。电影《刘三姐》一举成为民众心中“刘三姐”文化符号的代表。此时,涵指系统中“刘三姐”文化符号的所指便是电影《刘三姐》,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是具有革命精神的民族英雄。第四章以21世纪“刘三姐”文化符号旅游为切入点,探析在市场经济语境下,“刘三姐”文化符号发生了怎样的嬗变。主要以阳朔《印象·刘三姐》和“宜州刘三姐旅游”为例。步入21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刘三姐”文化符号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将其符号产业化,并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阳朔,《印象·刘三姐》的演出和“刘三姐文化印象博物馆”的双向互动,让游客全方位的了解“刘三姐文化”。在宜州,“刘三姐故居”的仿建和经典歌谣的演出营造一种空间想象,让游客身在其中思考“刘三姐文化”的本源。无论是《印象·刘三姐》还是“宜州刘三姐旅游”,两者皆是从电影《刘三姐》中提取出“刘三姐歌谣符号”,再经过人为的建构和呈现,将“刘三姐”文化符号赋予广西旅游的内涵,削弱了“刘三姐”文化符号的鲜明个性,消解了之前的政治意义,给予其新的符号意义:广西旅游符号。第五章从符号消费的视角来分析“刘三姐”文化符号的消费。随着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兴盛,物质消费逐渐向符号消费转移。民俗旅游体验中对“刘三姐”文化符号的消费也逐渐增多。“刘三姐”文化符号的消费带动了一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刘三姐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但是过度的符号消费导致了对符号的滥用和对符号的随意建构,这样容易失去符号消费的真正价值,所以对于符号的建构尽量要遵循合理、适度的原则。最后是结语部分,总结“刘三姐”文化符号在当代嬗变的过程,其发展路径体现了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与地方社会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方式,也为其它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思路。

崔晨阳[3](2020)在《丹霞地貌旅游地景前区形象设计研究 ——以陕西靖边波浪谷为例》文中指出伴随着地学旅游新兴,丹霞地貌被发掘,越来越多的丹霞地貌旅游地正处于开发建设的过程中。目前我国对于丹霞地貌旅游地形象的关注较少,关于其入口区域形象的研究内容更少,同样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对这一方向的摸索应是我们重点关注和思考的内容。景前区是景区的前奏区域,除了需要满足基本的管理、服务以及集散等需求,在空间上还需要对游客进行引导,为景区序列性空间的展开打好基础。另外,景前区包含了景区大门等,相当于旅游地的门户区域,其门户形象的个性化塑造应该作为景前区设计的重点内容。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丹霞地貌旅游地景前区,主要对旅游地内景前区的形象塑造进行探索分析及设计研究。文章通过研究了解丹霞地貌旅游地的定义和相关类型,探讨景前区的建构目标及形象影响因素,将景前区形象内容进行划分,首先是空间形象和实体形象的划分,其次是级别的划分。同时文章选取5个丹霞地貌旅游地进行实地调研,涵盖了青年、壮年、老年不同发育时期的丹霞旅游地,分析其景前区形象现状,总结归纳目前面临的共性问题,并从中提取“势”、“色”、“形”、“线”、“质”五个方面的自然景观特征以及传统建筑和文化符号两个人文景观特征。探讨如何将其对应的地域性景观元素运用到景前区相关形象要素上,着重解决景前区特色形象的体现问题。通过对景前区形象设计内容的具体因素进行构思,探讨提取元素的运用原则和设计方法以及具体方法在不同形象级别上的应用。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文章的第一章节,内容上阐述了论文的缘起、论文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丹霞地貌类旅游地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本篇论文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针对景前区形象的基础研究、特征分析、问题梳理以及实例研究总结,对应论文第二、三章内容,着重于对景前区概念、建构目标,景前区形象组成要素、影响因素、现状问题等方面的分析。选取广东、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甘肃张掖、河北承德5处丹霞旅游地,针对其地域性特征进行梳理形化,争取为打造地域气息浓厚,与旅游地本身特征相匹配的景前区形象寻找思路。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对应第四、五章节的内容,提出景前区形象设计的目标原则,将景前区形象系统划分为四个部分:空间形象、建筑形象、构筑形象、设施标识形象,探究应该从哪些方面对以上形象进行重点构思设计。此外,明确形象设计元素提取来源,得出元素设计运用的具体方法。第四部分是设计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以陕西靖边波浪谷景区景前区为例,阐述了其丹霞地貌资源特征,分析了景前区形象要素设计以及形象特色效果体现。最后一个部分为结论,文章归纳出丹霞地貌旅游地景前区形象的展示需求及设计价值取向,指出青、壮、老年不同类型丹霞地貌景前区形象塑造的侧重点以及丹霞地貌旅游地景前区形象较为具体的设计方法及其在不同形象层面上的对应关系。

杨兰兰[4](2020)在《自媒体时代下妥乐景区“网红”营销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旅游信息的方式越发多样,获取旅游信息的速率也越来越高,旅游营销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2016年以来,“网红”一跃成为时下家喻户晓的热门词汇,随着自媒体的普及率不断提高以及受众对自媒体平台的过分依赖,“网红”不再是人们茶余饭后娱乐消遣的人物,而是在“网红营销”的催化下,变成了受人追捧的“明星”,实现了自身的经济价值。近几年,“网红经济”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网红营销”的作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网红+旅游”的融合对旅游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都实施了“网红营销”,使得“网红营销”的模式五花八门,但是,在网红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究竟景区该如何实施网红营销,采用何种模式实现景区的网红发展,已经成为旅游景区面临的共同难题。本文以网络营销理论和关系营销理论为支撑,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网红营销的发展、特征、影响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整理。同时,以妥乐景区为例,运用ROST文本分析法、扎根理论编码等方式构建了妥乐景区网红营销要素体系,并运用问卷调查法、SPSS因子分析法对妥乐景区网红营销要素进行了市场调查和综合分析,然后基于SICAS模型对数据进行综合评价,从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妥乐景区已经拥有了网红营销的意识并实施了简单的网红营销手段,但是对景区自身网红营销要素认识不明晰,网红营销模式不健全,网红营销效果不明显。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妥乐景区SICAS网红营销模式的对策和建议,一方面,为妥乐景区开展网红营销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以期为旅游景区网红营销的开展、模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

张运琦[5](2020)在《面向设计扶贫的四川少数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自然、人文资源丰富,且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是四川省主要贫困区,在如今文旅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下,以民族文化为内核的特色旅游商品开发,不仅能因地制宜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基于设计扶贫相关政策,针对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聚焦于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在扶贫中的可行性与高效率,研究与时俱进的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的方法与可持续的产业链路径,挖掘旅游商品扶贫的快捷性和长效性,达到扶贫“造血”良性循环发展。首先从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情况及扶贫现状出发,确定以四川省凉山州为本次研究的重要地域。其次,对民族旅游商品定义范畴、分类及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民族旅游商品的发展趋势与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商品的实际情况,找到民族旅游商品与设计扶贫结合的突破口,明确课题的研究重点。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少数民族的技艺向旅游商品转化且要实现扶贫的功能的经验阻碍,就此运用用户访谈、问卷法、情境构建法等方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重点对民族文化受众、扶贫对象的特征及需求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前期研究内容,提出扶贫导向下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的评价模型及原则,并从参与方式、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产业链的搭建、营销与品牌四个方面探索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扶贫的有效途径,并以参与方式与文化在产品中的表现层次为切入点,提出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路径。通过研究表明,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开发及其产业链的搭建,需要以扶贫对象本身技能为起点,逐渐拓展其他能力,才能有效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能达到扶贫“造血”良性循环发展,是脱贫奔康的关键途径之一。选取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研究的设计对象,透过对当地旅游发展及民族文化的梳理与分析,探索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开发的契机,以彝族火把节文化与彝族传统刺绣技艺为目标文化资源,密切关注扶贫对象的生存来源与需求,结合当今文旅融合消费市场背景下的创新设计,以期能为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哈银安[6](2020)在《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项目赛事商业运营方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属于国家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浓厚的色彩,国家大力支持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帮扶资金,来支持民族传统体育的复兴,在国家与当地政府,体育部门合力努力下收效巨大。近年来民族体育逐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喜爱,这种成果不仅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民族文化自信的传播。藏式摔跤是人类史上最为古老的运动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技术风格以及浓厚的民族特色。藏式摔跤体育项目的商业化运作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迎合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战略思路,传承藏式摔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促进青海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进程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关于少数民族摔跤比赛商业化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见,对于民族体育赛事进行商业化运作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也较少。因而,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体育产业与体育营销学为理论基础,以藏式摔跤比赛商业化运营为主题,在对海北藏区现有的体育赛事的举办规模,运营特征等进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设计一套适合海北藏族自治区摔跤比赛的商业运营方案,以为相关部门进一步推进藏式摔跤商业化运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思路。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果和结论:(1)藏式摔跤现状:藏式摔跤项目兴起较晚;藏式摔跤赛事在民族地区广受欢迎,赛事已初具规模,有良好的市场发展潜力和成长环境;赛事专业组织和管理经营人才稀少;地方政府主导赛事的举办权;教练员、运动员及运动团队管理体系不完善;赛事资金政策上无保障;社会群众参与支持积极性不高;民族地区商业化体制不完善,体育赛事开发人员奇缺。(2)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方案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指导思想;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运行机制;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运作思路;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的赛事宣传;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的赛事票务;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的风险管理;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的赛事评价;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的经费预算及管理。(3)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指导思想:发展职业摔跤;建立宏观控制,协调各方利益;建立符合国情,适应民族地区发展藏式摔跤商业运营模式;推动表演市场;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投资者的保障力度;加强藏式摔跤比赛运营的监督管理;培养赛事运作管理人才;寻找多途径,全方位体育赞助;加深媒体合作,促进宣传工作;创立民族品牌效应,提高社会影响;加深藏式摔跤与旅游业的合作;做到“引进来,走出去”发展策略。(4)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运行机制:“政府宏观调控、企业组织赞助投资”运营模式。(5)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运作思路:前期做好赛事消费市场调研,赛事选址,赛事赞助选择,赛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中期做好赛事宣传推广,赛事组织运营管理,赛事赞助推广营销;后期做好赛事总体评价及改进措施,及时进行反馈。(6)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的赛事宣传:本地区的宣传;对外宣传;社会宣传;网络媒体宣传;明星效应宣传;利用青海推介会宣传;开、闭幕宣传。(7)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的赛事票务:赛事票务定价原则;赛事票务营销策略;赛事场馆座位数量管理;赛事票务经营构成;票务定价方案。(8)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的风险管理:财务风险;合同风险;操作人员风险,运动员风险;风险规避。(9)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的赛事评价:政府的评价;赞助商的评价;运动员,教练员的评价;消费者的评价。

万晶[7](2020)在《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构建研究》文中认为2009年在甘肃省康县望关镇发现的一块明代“察院明文”碑证实了陕甘茶马古道的存在,此后陕甘茶马古道开始在学术界受到重视,其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有了一定进展。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作为证实茶马古道存在的唯一发现地,同时留存有大量与陕甘茶马古道相关的文化遗存,在进行其保护与研究工作中,由于保护与利用的思路不清晰,大量遗存面临着人为和自然的破坏。面对这种困境,本论文尝试提出“历史文化廊道”的概念,作为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保护和利用的综合方法,旨在为下一步的相关研究、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奠定基础。本论文首先通过资料收集与整理,对陕甘茶马古道的的历史变迁从起源、形成、繁荣及转变做了详细梳理,同时对其线路走向以及历史作用进行了总结,为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奠定了研究基础;其次通过资料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对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的历史沿革、遗产价值、遗存现状及周边环境现状等进行了认知梳理,同时总结出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的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整合沿线各类生产、生活和景观生态资源,提出了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的构建目标和构建原则,以及构成该廊道体系的遗产系统、非遗传承系统、解说系统、游憩系统、支撑系统、镇村系统六大构成要素,并根据构建目标对廊道体系内构成要素及空间分布进行探讨。本论文尝试以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为例,提出历史文化廊道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为古道类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

杨琴[8](2020)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旅游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经。一方面,旅游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表达,旅游业是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转型而衍生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是实施启动消费、强化投资、稳定出口等供给侧改革的战略举措。另一方面,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和现代农业的价值延伸,乡村旅游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俨然成为新一轮市场投资的热点。其三,乡村旅游业不仅可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然而,经济效益差却使得乡村旅游业呈现出开发火热但成长不足,进而资源开发泛滥、生态环境恶化、利益主体矛盾尖锐等问题。特别是在振兴乡村、建设新农村大背景下,作为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促进乡村旅游业高效、持续、生态与开放协调,已经成为全社会和各级政府的统一共识,研究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律,探究并实证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资源特色和有效投资,这是乡村旅游业供给创造需求的特殊性决定的;但相关文献的理论研究,却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发展阶段、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针对这种关于乡村旅游业的供给行为及其内在机制的研究不足,本文运用半结构的田野实验方法,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结合微观博弈均衡及其拓展分析,我们揭示了乡村旅游业发展必须遵循供给侧改革的投入产出规律,得出了资源特色和投资力度(有效投资)是决定乡村旅游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深入剖析了乡村旅游业成长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及其微观供给机制,顺着这种逻辑进路,本文深入展开乡村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检验,验证了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抓住资源特色和有效投资的差异化战略,发挥好经济发展、信息化、特色资源和政府保障等四个因素的正向显着性作用。最后,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位理论,本文给出了一个旅游业开发保护的特殊路径的案例分析,试图得出一种关于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式理论描述。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业与传统产业的供需均衡不同,旅游业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犹如优秀作品能够创生自己的观众一样,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业供给也能创造自己的需求。(2)基于乡村旅游业的特殊属性,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需从微观主体合作协调、中观产业效率协同到宏观政府调控等三个层面构建分析框架。(3)乡村旅游产业正处于全面提质、转型的关键期,产业发展面临着重塑社会规范、转换价值结构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大压力,不仅受制传统社会规范的影响,就像乡村生活方式、交往模式乃至不愿被打扰的风俗习惯等;也受制人们思想意识价值观结构转换;更受制资源配置的比较效率,它们均制约着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4)乡村旅游产业因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公平分配、价值表达、资源获取及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等多方面的利益矛盾,亦制约着乡村旅游业发展。(5)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结论表明,全国仅有浙江省乡村旅游业质量值超过了“及格线”,多达23个省的乡村旅游业高质量测度值还未达到50%。(6)随着各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特别是多方参与人的讨价还价博弈的三类解的动态博弈解得出市场条件、市场预期制约、投资效率以及政府产业政策等四因素,对于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机制有显着性作用。(7)无论是静态效率还是动态效率,都显示省级行政区域之间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关联度并不高,但综合效率呈现空间集聚效应。(8)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特色性资源、政府宏观调控对乡村旅游产业综合效率呈显着性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对乡村旅游产业呈现显着性负向影响。(9)实践中大多数成功的旅游开发与保护项目,本质上一定是跨学科背景的实践探索,而绝非某种单纯管理学的理论规划所能企及,景观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如同乡村旅游业的普遍镜像案例,处理好景观与乡村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让微观主体产生合力,才会有助于乡村旅游业产业效率的提升以及整体评价的提高,才会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富含政策含义,为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乡村旅游业高质量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首先,坚持以差异化战略为主线推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挖掘资源优势,寻求差异化主题;注重主题升级,实现差异化价值创新;强化共创共生,营造乡村旅游业氛围。其次,以现代化市场体系为导向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倡导政府简政放权;建立组织机构;构建合作平台;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再次,以完善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为保障推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如加快建设资源“权利”保护制度;制定有效的乡村旅游发展布局规划;监督保护乡村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最后,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线加快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大无形要素的投入;加大社会资本的引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政府税收激励。

周怡帆[9](2020)在《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城镇快速一体化发展带来自然村落减少,使用汉语方言的人群在迅速递减,诸多少数民族语言随着族人老龄化而迅速消亡。方言(1)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和活化石,还是语言多样性的集中体现,更是语言生态发展的持续动力和重要保障。现阶段方言面临的困境实则是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大众对待方言的态度从“不敢说”到“不愿说”到现在的“不会说”,形成当代人虽拥有乡愁却难正乡音的现状。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将方言进行传播、保护和传承是本文的研究起点。本文立足于方言传播的现状与事实,采用跨学科研究视角将语言学与传播学相结合,从全媒体视域对方言传播图景、方言传播模式和方言传播省思及启示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全面审视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的逻辑演进,提出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理论,旨在为保护和传承方言提供新路径、建立新范式。全文共五章分三个层次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层次:研究问题和相关概念的确立,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理清思路,确立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价值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则在此基础上,探讨全媒体与方言传播联合共生的关系,对方言传播的内涵、外延、性质、属性进行阐述,对全媒体方言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现实动因和挑战进行考察。第二层次:传播形态和传播模式的解构,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二层次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从方言节目、方言电影、方言微平台、方言短视频、方言出版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尽调查和研究,探寻不同形态下方言传播的特征、规律和问题。同时,就现阶段方言传播的模式进行总结,提出语言资源保护模式和参与传播模式。第三层次:方言传播机制和范式的建构,包括第五章;基于前四章的研究和梳理,对全媒体方言传播进行省思并创新性地提出全媒体方言传播的新机制和新范式,为后人研究提供新思路。通过详尽的调查数据和分析,阐明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的缘起、现状、困境和对策。运用三个层次的逻辑递进,拓展方言学和传播学的研究视角,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献策助力。

笪玲[10](2020)在《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贫困人口分布的新格局使得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传统的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破解贫困的过程中脆弱性、无力感及排斥等社会问题严重。村寨旅游扶贫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正在消弭扶贫成效,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轨迹,科学分析其内生的减贫因子,探索新时期让经济增长成果精准“滴落”到贫困阶层的可持续途径。贵州村寨旅游扶贫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探索减贫道路、培育乡村业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全国性经验。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探索村寨旅游扶贫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命题并有效激活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整合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按照“背景思考—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咨询交流—专题研究—重点突破”的程序,形成“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村寨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锁定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命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技术路线,整合研究方法,明确论文创新,形成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可行性及局限性等要素进行系统辨识,为后续研究搭建平台;第三,选择贵州这个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为典型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主要阶段;第四,依托“省级层面的整体效果-特定区域的扶贫绩效-样本村的福利感知”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运用统计描述、扶贫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福利评估等要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第五,系统总结贵州村寨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国际合作、生态补偿、管护机制、文旅融合、村民主体等成功做法,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辨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乡村异化、机会萎缩、贫富差距、公地悲剧、文化消弭等现实挑战,洞悉深层次的约束缺陷;第六,以贵州传统村寨旅游扶贫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对资源、资金、技术等影响旅游扶贫的常规因子进行分析,把基层治理、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文化资本、政策整合、产业融合等纳入分析框架,锁定“乡村治理”、“土地产权(产业发展)”、“文化增值”三个视角,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村寨,探索提升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科学路径;第七,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形成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体系、创新模式、差异化路径及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方法依托文献收集与综合集成有机结合、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及统计分析法系统集成等思路。质性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视角,锁定深度田野调查村寨三个,通过“案内分析”及“案间较差”的程序,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定量研究,设计三个研究层面:(1)全省范围内的统计描述。刻画民族村寨旅游对贫困减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优化等方面的贡献;(2)典型区域的计量分析。选取典型样本(黔东南州),构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扶贫绩效进行科学评估;(3)问卷统计及分析。通过问卷跟踪及田野调查,运用重要度-满意度(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IPA)分析模型进行村寨旅游扶贫的福利效应评价。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进入由单维走向多维、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由效率走向共享、由产业单一走向产业协同的重要时期,理顺乡村治理夯实减贫基础、释放资源能量推动产业发、依托地方基因推动文化振兴,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实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创造,这一扶贫模式在民族地区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三,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扎根于乡村社会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第四,土地是重要的减贫资本,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第五,文化资本是内生的减贫资本,旅游是促进文化资本增值并减缓贫困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未来的减贫特征,决定贵州村寨旅游扶贫必须形成以巩固主体多元的减贫格局、构建资源联动的减贫体系、撬动资金整合的投资机制、落实“益贫”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发展的产业格局及激活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源为核心质量提升战略,落实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等质量提升举措。

二、寻找青海旅游的“卖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寻找青海旅游的“卖点”(论文提纲范文)

(2)呈现·建构·消费:“刘三姐”文化符号当代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1.研究缘起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符号研究相关综述
        2.“刘三姐”研究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一、“刘三姐”文化的生成及内涵
    (一)“刘三姐”文化生成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1.奇山绿水:“刘三姐”文化生成的表层因素
        2.以歌代言:“刘三姐”文化产生的深层力量
    (二)“刘三姐”文化的主要内容
        1.刘三姐传说
        2.刘三姐歌谣
        3.刘三姐舞台及影视
        4.刘三姐旅游
二、符号及“刘三姐”文化符号
    (一)符号与符号学
    (二)“刘三姐”文化符号
        1.“刘三姐”符号的能指与所指
        2.“刘三姐”文化符号的涵指系统
三、民族符号:时代语境下“刘三姐”文化符号的呈现
    (一)时代话语下“刘三姐”文化符号的舞台荧屏创造
        1.舞台:彩调剧《刘三姐》顺势而起
        2.荧屏:电影《刘三姐》乘势而发
    (二)国家语境下“刘三姐”文化符号的嬗变
四、旅游符号:市场经济语境下“刘三姐”文化符号的建构
    (一)“刘三姐”文化符号产业化
        1.《印象·刘三姐》:实景表演与博物馆的双向互动
        2.宜州刘三姐旅游:旅游表演与故居的想象联系
    (二)市场语境下“刘三姐”文化符号的嬗变
五、符号消费:民俗旅游语境下“刘三姐”文化符号的消费
    (一)“刘三姐”文化符号的消费
    (二)“刘三姐”文化符号的消费效益
        1.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消费效益
        2.宜州刘三姐旅游消费效益
    (三)符号消费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3)丹霞地貌旅游地景前区形象设计研究 ——以陕西靖边波浪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地学旅游新兴,丹霞地貌景区形象开发不成熟
        1.2.2 景前区过度关注功能,门户形象不受重视
        1.2.3 形象表现手法单一,地域文化未充分挖掘,缺乏特色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相关概念辨析
        1.5.1 旅游地
        1.5.2 旅游形象
        1.5.3 景前区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丹霞地貌研究现状
        1.6.2 旅游地景前区研究现状
        1.6.3 形象设计研究现状
        1.6.4 研究现状总结
第2章 丹霞地貌旅游地概念及景前区形象基础研究
    2.1 丹霞地貌旅游地的概念
        2.1.1 丹霞地貌的定义和分类
        2.1.2 丹霞地貌旅游地的定义和分类
    2.2 景前区建构目标
        2.2.1 功能服务需求
        2.2.2 形象展示需求
    2.3 景前区形象内涵
    2.4 景前区形象影响因素
        2.4.1 景观特征
        2.4.2 旅游需求
        2.4.3 空间感受
    2.5 丹霞旅游地景前区形象分类与内容
        2.5.1 空间形象
        2.5.2 实体形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丹霞地貌旅游地环境特征及景前区现状调查
    3.1 丹霞旅游地环境特征
        3.1.1 自然环境特征
        3.1.2 人文环境特征
    3.2 丹霞旅游地景前区调查对象和内容
        3.2.1 确定调查对象
        3.2.2 调查内容和目的
    3.3 丹霞旅游地景前区现状调查情况
        3.3.1 调查地景观特质
        3.3.2 景前区现状分析
    3.4 丹霞地貌旅游地景前区形象问题总结
        3.4.1 形象少,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设计
        3.4.2 地域性设计不足,丧失文化注入,形象单一
        3.4.3 创新度不够,雷同现象严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丹霞地貌旅游地景前区形象提取与建构原则
    4.1 丹霞地貌旅游地景前区形象元素提取来源
        4.1.1 自然景源
        4.1.2 人文景源
    4.2 丹霞旅游地景前区形象建构的目标原则
        4.2.1 实体形象的创新性、可识别性
        4.2.2 自然形象的地域化、生态化
        4.2.3 文化形象的表达多样化、具体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丹霞地貌旅游地景前区形象设计内容与具体方法
    5.1 景前区空间形象设计
        5.1.1 界面
        5.1.2 视廊
        5.1.3 天际线
    5.2 景前区建筑形象设计
        5.2.1 与环境关系
        5.2.2 形态
        5.2.3 表皮
    5.3 景前区构筑形象设计
        5.3.1 造型
        5.3.2 尺度控制
        5.3.3 材质选择
    5.4 景前区设施标识形象设计
        5.4.1 色彩倾向
        5.4.2 材质运用
        5.4.3 符号与文字
    5.5 形象元素具体设计方法总结
        5.5.1 形象元素原型沿用
        5.5.2 形象元素抽象转化
        5.5.3 形象元素借代隐喻
        5.5.4 形象元素同质异构
        5.5.5 丹霞地质过程模拟
        5.5.6 标志景点抽象前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设计方法实践应用—陕西靖边波浪谷景前区形象设计
    6.1 波浪谷旅游地基本概况
    6.2 波浪谷旅游地环境特征分析
        6.2.1 自然环境特征
        6.2.2 人文环境特征
    6.3 波浪谷旅游地规划结构
        6.3.1 总体构思
        6.3.2 景观空间结构规划
        6.3.4 旅游地景前区范围
    6.4 波浪谷旅游地景前区形象设计
        6.4.1 建筑形象设计
        6.4.2 构筑物形象设计
        6.4.3 设施标识形象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自媒体时代下妥乐景区“网红”营销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2.2 概念界定
    2.3 理论基础
3 妥乐景区网红营销模式调查分析
    3.1 妥乐景区网红营销的构成要素
    3.2 妥乐景区网红营销模式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3.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4 基于SICAS模型的数据综合分析
4 妥乐景区网红营销模式问题分析
    4.1 妥乐景区网红营销模式现状
    4.2 妥乐景区网红营销模式的优势分析
    4.3 妥乐景区网红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5 对策与建议
    5.1 基于SICAS模型的妥乐景区网红营销模式构建
    5.2 妥乐景区网红营销模式发展对策与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论文研究不足之处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面向设计扶贫的四川少数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相关政策支持
        1.1.2 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
    1.2 研究现状
        1.2.1 设计扶贫研究现状
        1.2.2 民族旅游商品研究现状
        1.2.3 旅游商品创意设计扶贫研究现状
        1.2.4 设计介入扶贫实践案例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意义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四川少数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概述
    2.1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现状
        2.1.1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情况
        2.1.2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方式
    2.2 民族旅游商品的类型与特征
        2.2.1 民族旅游商品的类型
        2.2.2 民族旅游商品的特征
    2.3 四川民族旅游商品的需求及发展趋势
        2.3.1 旅游商品的需求
        2.3.2 旅游商品发展趋势
    2.4 四川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现状
        2.4.1 现有民族旅游商品
        2.4.2 旅游商品设计现状
    2.5 本章小结
3 四川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扶贫需求分析
    3.1 四川少数民族旅游商品扶贫案例研究
        3.1.1 “伊玛织绣”品牌
        3.1.2 “稀扞行动”羌绣
    3.2 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利益相关者分析
        3.2.1 利益相关者分析
        3.2.2 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角色
        3.2.3 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方式
    3.3 少数民族旅游商品受众分析
        3.3.1 用户需求分析
        3.3.2 消费情境构建
    3.4 扶贫相关者的特征与需求分析
        3.4.1 特征与需求分析
        3.4.2 参与情境构建
    3.5 本章小结
4 四川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扶贫路径研究
    4.1 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扶贫评价体系
    4.2 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扶贫原则
        4.2.1 以市场为导向
        4.2.2 以村民为主体
        4.2.3 差异突出创新
        4.2.4 系统分层原则
        4.2.5 可持续性原则
    4.3 民族旅游商品扶贫实施路径
        4.3.1 多方参与形成新组织
        4.3.2 创新思维触发新设计
        4.3.3 整合资源建立新连接
        4.3.4 新营销助力民族品牌
    4.4 民族文化元素创意提炼方式
        4.4.1 传统纹样的装饰符号化
        4.4.2 民族色彩的提取时尚化
        4.4.3 典型构图的产品应用化
        4.4.4 偏好材质的搭配批量化
        4.4.5 民族信仰的体验仪式化
    4.5 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路径
        4.5.1 设计思维整合创新
        4.5.2 造型式样有序更新
        4.5.3 功能契合生活形态
        4.5.4 用户为中心的理念
    4.6 本章小结
5 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实践
    5.1 项目背景及参与成员招募
        5.1.1 项目背景
        5.1.2 参与成员招募
    5.2 目标文化选择与分析
        5.2.1 目标文化选择
        5.2.2 目标文化分析
        5.2.3 文化元素提取
    5.3 扶贫导向下凉山彝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实践
        5.3.1 产品设计定位
        5.3.2 文化元素再设计运用
        5.3.3 产品展示
    5.4 凉山彝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的扶贫效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附录B 四川省贫困县
附录C 2019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获奖名单
附录D 关于民族元素的旅游商品现状与设计开发的调查
附录E 四川少数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扶贫调研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项目赛事商业运营方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商业运营
        1.1.2 体育市场营销
        1.1.3 体育产业
        1.1.4 藏式摔跤
    1.2 国内相关研究
        1.2.1 中国式摔跤相关研究
        1.2.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研究
        1.2.3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
        1.2.4 体育市场经济产业的相关研究
        1.2.5 体育赛事项目商业运营的相关研究
        1.2.6 藏式摔跤项目的相关研究
    1.3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实地观察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问卷调查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商业运营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3.1.1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商业运营总体现状分析
        3.1.2 海北藏式摔跤比赛商业运营模式现状分析
        3.1.3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比赛的商业运行要素分析
        3.1.4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赛事运动员现状分析
        3.1.5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赛事教练员现状分析
        3.1.6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赛事观众现状分析
        3.1.7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赛事企业管理人现状分析
        3.1.8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赛事管理者现状分析
        3.1.9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赛事媒体宣传现状分析
    3.2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运营价值
    3.3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商业运营方案设计
        3.3.1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商业运营指导思想
        3.3.2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运行机制
        3.3.3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运作思路
        3.3.4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的赛事宣传
        3.3.5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的赛事票务
        3.3.6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的风险管理
        3.3.7 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赛事商业运营的赛事评价
        3.3.8 经费预算及管理
结论
    结论
    建议
    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陕甘茶马古道的提出与研究进展
        1.1.2 陕甘茶马古道面临的问题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相关研究
        1.4.2 线性文化遗产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陕甘茶马古道的历史变迁
    2.1 陕甘茶马古道的历史演变
        2.1.1 唐代—陕甘茶马古道的起源
        2.1.2 宋代—陕甘茶马古道的形成
        2.1.3 明代—陕甘茶马古道的繁荣
        2.1.4 清代至今—陕甘茶马古道的转变
    2.2 陕甘茶马古道的线路梳理
    2.3 陕甘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
        2.3.1 政治军事方面
        2.3.2 经济贸易方面
        2.3.3 文化交流方面
        2.3.4 社会融合方面
    2.4 本章小结
3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现状综述
    3.1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溯源
    3.2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线路走向及自然环境
        3.2.1 线路走向
        3.2.2 自然环境
    3.3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3.3.1 经济产业发展
        3.3.2 城乡建设情况
        3.3.3 沿线交通现状
    3.4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遗存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3.4.1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北线
        3.4.2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东线
        3.4.3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3.5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遗产价值认知
    3.6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6.1 保护工作现状
        3.6.2 利用工作现状
        3.6.3 存在的问题
    3.7 本章小结
4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的提出与构建目标
    4.1 历史文化廊道概念的提出
        4.1.1 我国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探索的思考
        4.1.2 线性文化遗产与城乡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性
        4.1.3 “历史文化廊道”的概念
    4.2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的构建基础
        4.2.1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的保护与利用需求
        4.2.2 康县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
        4.2.3 古道与乡村振兴的相互赋能
    4.3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的构建目标
        4.3.1 相关案例分析
        4.3.2 构建目标
    4.4 本章小结
5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体系构建
    5.1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的构建原则
        5.1.1 相关性原则
        5.1.2 系统性原则
        5.1.3 连续性原则
        5.1.4 综合效益原则
    5.2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体系的构建思路
        5.2.1 廊道构建中的基础要素类型
        5.2.2 廊道体系的系统构成
    5.3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体系的构成要素及空间分布
        5.3.1 遗产系统
        5.3.2 非遗传承系统
        5.3.3 解说系统
        5.3.4 游憩系统
        5.3.5 支撑系统
        5.3.6 镇村系统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8)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乡村旅游业
        1.2.2 高质量发展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回顾及述评
    2.1 关于乡村旅游业的经济属性研究
        2.1.1 供给决定需求的特殊性
        2.1.2 乡村旅游资源的稀缺性
    2.2 关于乡村旅游业的产业关联研究
        2.2.1 乡村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2.2 乡村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2.3 乡村旅游业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2.2.4 乡村旅游业对制度演进的作用
    2.3 关于乡村旅游业的优化升级研究
        2.3.1 旅游产业成长的演进因素
        2.3.2 乡村旅游产业政策的研究
        2.3.3 乡村旅游业的成长路径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3.1 高质量产业发展的理论兴起
        3.1.1 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源头
        3.1.2 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3.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
        3.2.1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3.2.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3.2.3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3.3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3.3.1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经济机制
        3.3.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中观产业效率
        3.3.3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府保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4.1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4.1.1 乡村旅游业阶段划分的原由
        4.1.2 假日休闲的萌芽阶段(2002年以前)
        4.1.3 农村观光的起步阶段(2002年—2007年)
        4.1.4 农家乐旅游的成长阶段(2008年—2016年)
        4.1.5 投资带动的转型阶段(2017年至今)
    4.2 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4.2.1 中西部乡村旅游业开发不足
        4.2.2 中部乡村旅游业的塌陷分布
    4.3 乡村旅游业的问题与实验分析
        4.3.1 半结构法访谈实验
        4.3.2 访谈说明及其理论分析
        4.3.3 实验呈现的三大发展压力
    4.4 乡村旅游业的利益与矛盾分析
        4.4.1 乡村旅游业的多主体利益矛盾
        4.4.2 资源利用效率的利益冲突
        4.4.3 一种产权理论的矛盾分析
        4.4.4 “反公地悲剧”的经验例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5.1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5.1.2 构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5.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算
        5.2.1 权重的确定
        5.2.2 指标评分标准
        5.2.3 指标数据来源及处理
        5.2.4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主体博弈分析
    6.1 乡村旅游业的合作性质:核、联盟与解
    6.2 乡村旅游业微观主体合作博弈的逻辑框架
    6.3 公理化模型与均衡解
        6.3.1 基本假设和变量设定
        6.3.2 三类静态博弈最优解
    6.4 基本模型的拓展分析
        6.4.1 .市场内生分配率
        6.4.2 .市场预判准确性
        6.4.3 .项目投资效率参数
        6.4.4 .政府产业政策效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效率实证分析
    7.1 研究设计
        7.1.1 样本区选择
        7.1.2 乡村旅游产业效率测度方法选择
        7.1.3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7.2 乡村旅游业效率测度结果
        7.2.1 静态效率分析
        7.2.2 动态效率分析
    7.3 乡村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7.3.1 基本回归模型
        7.3.2 影响因素选取
        7.3.3 数据说明
        7.3.4 回归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8.1 路径分析的案例式方法论
    8.2 社区参与资源保护开发的生态特征
        8.2.1 社区参与的资源新定位
        8.2.2 社区参与的空间依存性
        8.2.3 社区参与的结构动态性
        8.2.4 社区参与的演化变异性
    8.3 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影响因子
        8.3.1 需求因子
        8.3.2 资源因子
        8.3.3 技术因子
        8.3.4 制度因子
    8.4 社区参与资源保护开发的“四权”模型
        8.4.1 基本假设与模型
        8.4.2 最优解及其相关推论
    8.5 案例——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开发
        8.5.1 培育生态位主体
        8.5.2 完善生态位定位
        8.5.3 强化生态位扩展
        8.5.4 产业生态位协调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促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9.2.1 以差异化战略为主线推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9.2.2 以现代化市场体系为导向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9.2.3 以完善制度创新体制为保障推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9.2.4 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线加快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研究数据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9)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思路
        1.1.1 研究缘起
        1.1.2 方言现状
        1.1.3 研究思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及创新
        1.4.1 研究学术价值
        1.4.2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全媒体与方言传播的联合共生
    2.1 方言传播的历史与逻辑演进
        2.1.1 方言传播的内涵和外延
        2.1.2 方言传播的性质与功能
    2.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理论建构
        2.2.1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界定
        2.2.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动因考察
        2.2.3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现实挑战
第三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图景解构
    3.1 方言节目的多元与统一
        3.1.1 方言节目的演化脉络
        3.1.2 方言节目背后的价值演进规律
        3.1.3 方言节目的文化本质与多元思考
    3.2 方言电影的固守与转变
        3.2.1 何谓“方言电影”与“方言元素”
        3.2.2 方言电影的创作流变
        3.2.3 方言电影的价值意义
        3.2.4 方言电影的文化透视
    3.3 方言微平台的融合与创新
        3.3.1 方言微平台全网数据呈现
        3.3.2 微博中方言传播的裂变和激增
        3.3.3 微信中方言传播的依存和互动
        3.3.4 客户端中方言传播的分享和叙事
    3.4 方言短视频的崛起与繁荣
        3.4.1 短视频中方言传播的延伸与突破
        3.4.2 短视频中方言传播的集中和力量
    3.5 方言出版的嬗变与革新
        3.5.1 EP同步构建纸电融合新平台
        3.5.2 大数据与AR建立跨域沉浸新互动
第四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模式
    4.1 方言传播的决策力量:语言资源保护模式
        4.1.1 方言保护路径之单一的纸本记录
        4.1.2 方言保护路径之多角度的调查保存
        4.1.3 方言保护路径之全方位联动保护
    4.2 方言传播的推动力量:参与传播模式
        4.2.1 媒体近用:参与传播的切入口
        4.2.2 媒介参与:建构公众的主体性
        4.2.3 精英扩散:参与传播的突破点
        4.2.4 大众赋权:实现参与的关键点
第五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省思与启示
    5.1 方言媒介化传播的文化省思
        5.1.1 传播主体价值偏离
        5.1.2 传播源始精准缺乏
        5.1.3 传播内容娱乐过度
        5.1.4 传播过程监管困难
    5.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多维启示
        5.2.1 树立方言传播新观念,奠定语言资源根基
        5.2.2 打造方言传播新内容,弘扬传统文化内涵
        5.2.3 建构方言传播新机制,凸显语言多元魅力
        5.2.4 创建方言传播新范式,提供语言发展动力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方言节目一览表
附录二 :方言电影一览表
附录三 :方言表情包一览表
附录四 :方言短视频一览表
附录五 :乡音情怀公众号内容统计一览表
附录六 :山西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成果
附录七 :口述史(一)
附录八 :口述史(二)
附录九 :国际音标的动漫设计
附录十 :言途网APP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五、资料数据来源与田野调查
第一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民族村寨
        三、民族村寨旅游
        四、旅游扶贫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环境贫困理论
        二、资源诅咒理论
        三、精准扶贫理论
        四、乡村治理理论
        五、土地产权理论
        六、文化资本理论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特点
    第四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发展阶段
    第一节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
        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二、贫困原因错综,贫困治理复杂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的主要特征
        一、是交融散布于崇山峻岭中的“活化石”
        二、拥有着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
        三、凝固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结构之中
        四、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确定社会结构关系
        五、风险依靠有限自我救助社会组织系统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条件
        一、资源禀赋
        二、脱贫攻坚
        三、市场驱动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
        一、起步期(改革开放-1990年)
        二、成长期(1991年-2010年)
        三、成熟期(2011年-现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整体效果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形成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推动经济发展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促进减贫增收
        四、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改善人居环境
        五、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重构人地关系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黔东南为样本
        一、绩效评价样本选择依据
        二、扶贫绩效计算
        三、绩效评价分析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一、福利的内涵及测量
        二、基于可行能力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体系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四、福利改进方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及挑战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一、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合理逻辑
        二、搭建平台:高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三、生态补偿:优化旅游及人居环境
        四、长效管护:乡村设施的投管机制
        五、文旅融合:以旅游激活文化传承
        六、村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挑战
        一、异化与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脱嵌”
        二、机会与风险:产业机会的盲目与麻木
        三、能人与穷人:精英剥夺与贫富差距
        四、扶贫与养贫:难以避免的“公地悲剧”
        五、增长与消亡:贫困减缓中“无根的增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案例研究
    第一节 扶贫困境与乡村治理:来自肇兴侗寨的调查
        一、肇兴侗寨概况
        二、肇兴侗寨的传统社会组织及现代意义
        三、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四、旅游扶贫中基层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拉锯
        五、破局:村寨旅游扶贫权利的有序归位
    第二节 扶贫质量与土地产权:来自纳灰村的调查
        一、万峰林纳灰村概况
        二、布依族传统的农地习俗
        三、纳灰村旅游扶贫历程
        四、华冠背后:景区核心村寨的尴尬
        五、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村寨旅游脱贫质量
    第三节 扶贫创新与文化资本:来自岜沙苗寨的调查
        一、岜沙苗寨民族文化
        二、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三、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问题
        四、岜沙旅游扶贫创新激活民族文化资本价值
    第四节 案例思考: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方向
        一、重组乡村治理结构是破解村寨旅游扶贫困境的重要基础
        二、重赋乡村产业活力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重构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村寨旅游扶贫创新的重要依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及举措
    第一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一、调整贵州村寨旅游扶贫战略的依据
        二、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第二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举措
        一、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
        二、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
        三、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
    本章小结
结论、不足及展望
    结论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调查问卷
    附录二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组干部访谈提纲
    附录四 部门及案例点主要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附录五 “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六 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四、寻找青海旅游的“卖点”(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湖景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马莉. 兰州大学, 2021
  • [2]呈现·建构·消费:“刘三姐”文化符号当代嬗变研究[D]. 林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丹霞地貌旅游地景前区形象设计研究 ——以陕西靖边波浪谷为例[D]. 崔晨阳.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自媒体时代下妥乐景区“网红”营销模式研究[D]. 杨兰兰.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5]面向设计扶贫的四川少数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研究[D]. 张运琦. 西华大学, 2020(01)
  • [6]海北藏族自治州藏式摔跤项目赛事商业运营方案设计研究[D]. 哈银安.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构建研究[D]. 万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D]. 杨琴.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9]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D]. 周怡帆. 山西大学, 2020(02)
  • [10]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笪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寻找青海旅游的“卖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