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与经验之间的智慧

信心与经验之间的智慧

一、信仰与经验间的智慧(论文文献综述)

王瑶[1](2021)在《信仰的跳跃 ——克尔凯郭尔的宗教思想探析》文中认为克尔凯郭尔作为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领域的奠基者,为后续学者对存在主义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贡献。对宗教信仰问题的探究是他着作的核心,反驳了当时人民对信仰的理解,也批评了那些不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仰就顶着基督徒之名去传教的牧师,论证了何谓信仰。信仰的对象是上帝,对上帝的信仰要求我们用主观心灵感受客观不确定的上帝并与上帝建立联系。这个过程中客观不确定性对信仰的人来说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只有不被恐惧与怀疑打倒的人才可到达信仰的高度。信仰的最高境界就是去信仰在理性上不可能证明的甚至自相矛盾的东西。基督徒的信仰要求彻底的服从上帝,将自己交于上帝,使信仰到达荒谬。信仰使身为独立个体的人有勇气面对绝望与荒谬,从而与上帝建立绝对的联系,这一切都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这个瞬间就是克尔凯郭尔提出的跳跃。宗教信仰生活在克尔凯郭尔看来是最高最好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是具体的实际行动,而是在精神领域的内在活动。只有脱离开具体的论证,成为精神,对上帝的信仰才可以实现。

戴宏朵[2](2020)在《慈济孔荡大爱村慈善文化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宗教慈善事业日益发展,台湾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目前已是足迹遍及五洲的国际宗教慈善组织,在当前佛教慈善领域中引人注目。2016年,江苏盐城阜宁遭遇龙卷风灾,慈济为灾后的孔荡村——一个孔子后人聚居的村庄——重建儒家文化村,结合慈济自身理念,以传承儒家传统为目的,是一例文化建设式援助项目,在慈济自身慈善发展过程中也是较为特殊的案例,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孔荡村个案探讨慈济的慈善文化及慈善模式。是大陆首次针对此个案展开的系统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经过长期的实地调研,积累了大量档案、访谈、影像资料。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出慈济在村庄中的建设过程及其为当地所带来的影响,首次以抽样统计的方式厘清慈济的价值理念,结合其自身发展过程提出结论。认为慈济所提出的“儒家传统复兴”在现实中遭遇了困境,但孔荡村个案为乡村慈善援助、传统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新样本。慈济将传统价值与现代理念创造性地结合,重建乡村文化生态,是对乡村新文明建设的积极探索。从个案中可以看出慈济慈善文化的转型,其慈善实践不断强化人文因素,为慈济带来双重影响,而它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转化可为当代宗教慈善发展提供借鉴。慈济的理念建设与人文推广均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符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也能够以文化认同凝聚两岸人民共识,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孙燕[3](2020)在《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以日喀则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环境决定了西藏传统地方文化的封闭性。苯教和藏传佛教作为藏族民众长期以来的精神依托,加之西藏传统社会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得宗教不仅统治了人们的物质领域,而且根深蒂固的渗透进精神领域。西藏社会经历了封建农牧时代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转变,必伴随着文化转型。其惯性作用使地方新文化蕴含着旧文化的相关因素,即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存是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以日喀则为例,研究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文化适应性系统等相关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认知地图法、现代统计分析法和GIS技术等,旨在回答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这个科学问题,包括藏族民众视角下发生了什么样的适应性变化,藏族民众是如何认知和适应,以及文化认知和适应性的空间表达。全文共分七章,大致可分两个关键部分:一是在绪论之后的第二章,尝试建构了关于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模式的理论框架;二是在第三至六章,进行了日喀则市的相关实证分析。这包括了藏族民众视角下的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变化,藏族民众对这个变化的认知及影响因素,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及动力机制,以及藏族民众对空间环境的认知、适应性差异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1)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由传统地方文化和现代地方文化两部分组成。传统地方文化与现代地方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差异的认知和适应性得以实现。藏族民众既是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系统的主体,也是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的目的。藏族民众在连接文化的变化层、认知层、适应层、空间认知和适应层及机制层方面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藏族民众通过文化间的相互塑造,也可通过重组文化以实现更新文化,如借用和抵抗一些现代文化的目标,产生对西藏传统地方文化坚守的涟漪效应。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系统作为一种复杂的自组织系统,通过内在和外在作用机制,促使文化适应性系统发生临界相变,并促使人与文化、文化之间、文化与环境之间实现关系的协调。(2)西藏地方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地方文化的转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传统地方文化特色。这旨在追寻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塑造具有西藏文化特色的地方文脉。(1)在物态文化方面,物质环境、生产方式、居住、饮食、衣饰所表征的物态文化具有代际传承性、地域性与场域性的空间生产的关系,也体现了文化变化的惯性作用。(2)在制度文化方面,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社会分工的转变、职业的多元化、藏传佛教的世俗化、寺院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西藏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说明了制度文化变化的自主能力和文化自觉。在传统礼仪方面说明藏族民众非常遵循西藏传统地方文化礼仪,民间传统礼仪文化是小传统,小传统文化是隐性的,不易发生变化。(3)在行为文化方面,藏族民众对传统、现代节庆在情感、行为和认知上形成了文化适应性,这体现了行为文化变化的互动转型。(4)在心态文化方面。藏族民众对藏传佛教的绝对信仰与相对变迁的适应体现了对“传统的坚守”与“传统的再造”的辩证叙事化过程及文化变化的互动转型和文化惯性共存的特征。同时,藏族民众对宗教信仰具有宗教的世俗化趋势。(5)在作用机制方面,藏族民众认为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制度变迁、全球化的作用、现代化的作用及心理变化是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变化的适应性机制。(3)日常生活、传统保留、现代节庆、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表达着当代西藏地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间性的合理秩序。藏族民众对文化认知主要偏向于传统地方文化。这是由自我建构的接受、进入机会、社会背景、经历、对话赋权的传统文化的路径依赖性决定的自我认同的建构。并且,这体现了行为和符号上对西藏传统地方文化的自我认同、态度和归属感。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在日常生活、传统保留、现代节庆、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方面体现了文化认知的混合特征。因为文化认同既是心理过程,又是社会过程,日常生活、传统保留、现代节庆、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共同组构的内隐和外显的文化认知体现了高的传统文化认知、中等传统/现代文化认知、高等现代文化认知是可共存的。这主要体现了身份认知、文化习得、价值内化和交往交流的实现途径。此内生于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中,体现了文化认同对文化框架转换效应的调节作用。藏族民众对西藏地方文化中的传统文化部分和现代文化部分的认知充分体现了自然和非自然、典型与非典型、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正向效应与逆向效应、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自我概念紊乱与自我概念重建以及物质追求和精神享受的辩证统一。事实上,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受个人心理响应与社会发展的综合作用。人口学特征、心理响应、现代文化的冲击及传统文化的约束属于内在因素,而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制度变迁、全球化的作用及现代化的发展属于外在因素。(4)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是对西藏地方文化变化的一种响应,也是藏族民众在情感、行为和认知方面进行恒常交往而导致的动力过程。这种变化依赖于西藏传统地方文化与西藏现代地方文化之间的交往与合作。首先,这体现在藏族民众在情感、行为和认知方面的文化适应性差异。研究表明总体存在7种文化适应性策略:融合、同化、孤立、边缘化、趋于现代文化部分、趋于传统文化部分的适应以及无法归类的文化适应性类型。藏族民众的文化适应性策略主要趋于对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且藏族民众对传统文化适应性占比仍很大。其次,文化适应性存在表层和深层差异,文化适应性存在学习过程、压力-应对过程、认知知觉过程和复原过程。藏族民众在情感和认知维度对西藏地方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部分的文化适应性差异相较于行为维度的文化适应性差异较小,但情感和认知维度的文化适应性相较于行为维度的文化适应性差异复杂。最后,影响藏族民众的文化适应性差异的因素存在直接与中介效应。这是因为文化适应性既是结果、也是过程,存在阶段性、弹性、路径锁定及稳定平衡特征。(5)藏族民众的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是强调空间的文化研究。意象、空间认知差异性都是关注西藏地方文化来解释人地关系。意象空间认知和适应性研究表明藏族民众对变化着的物质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性表征了空间环境是符号、意义、意象的关系空间。这具体表现在景观质量、休闲游憩、服务与消费设施、文化设施、宜居性和民族特色方面。藏族民众对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表明,西藏地方文化的根植性和文化变化的时空延续性对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和适应性具有无意识引导作用。这是一种意义、实践和理想的表达和认同。空间环境认知呈现出圈层结构模式和混合结构模式两种类型。民众对空间环境的认知存在一致性认知空间和差异性认知空间,体现了藏族民众与空间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即通过个人力、地域力和文化力紧密的将人与地之间的关系统一在空间的西藏地方文化之中。藏族民众与空间环境之间的联系体现了文化的社会建构过程和结果。

张世定[4](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郑墩[5](2019)在《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文中研究说明宪法的正确解释取决于正确的宪法观,正确的宪法观取决于正确的国家观。宪法归根结底处理的是整体与个人的关系,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形成了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两种国家观,二者都是建立在超验预设基础上的国家意识形态。为了解决二律背反,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应当对国家进行批判,这是康德通过纯粹理性批判解决先验宇宙论二律背反给我们的启示。国家批判的首要环节是国家意识形态批判,在各种国家意识形态中,形而上学国家观最具代表性,首当其冲地应受到批判。国家批判的理论前提是国家概念的界定,出于有利于进行国家意识形态批判的目的,国家的核心要素应当界定为政治统治关系,那么国家就是政治统治的现象总和。国家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前提是哲学基础批判,这些哲学基础是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因为它们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具有片面性,却借用普遍性的名义以偏概全,从而成为为政治统治辩护的工具。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的理论前提是古典形而上学批判,古典形而上学与本体论哲学是同义语,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了诸多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体系为相应的形而上学国家观奠定了哲学基础,二者具有逻辑上的密切联系。形而上学国家观具备三种形态。首先,它可以区分成目的论的、理想主义的国家观和非目的论的、非理想主义的两种形态,后者只是本体论哲学的不自觉运用,将共同体的公意、传统、同质性等事物在本体论上预设起来,因此是纯粹的共同体主义国家观。其次,理想主义国家观又包含着极端与温和两种立场,极端理想主义国家观除理想之外毫不妥协,不承认其它事物的合理性,而温和理想主义国家观则将理想转化为理想层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调和。于是,极端理想主义、温和理想主义、共同体主义就成为形而上学国家观的三种形态,极端理想主义国家观以柏拉图、奥古斯丁、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为代表,温和理想主义国家观以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黑格尔为代表,共同体主义国家观则以卢梭、柏克、施米特为代表。形而上学国家观具备许多共同的本质特性,它们都具备意识形态性,都秉持整体主义立场,并且以自己的逻辑将部分人视为意识形态的代言人,使他们获得统治他人的正当权力。形而上学国家观是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一种,对它进行批判并未完成全部的批判工作。此外,还应当对其它国家意识形态,如社会契约论、科学主义国家观展开批判,最后还要从正面对国家进行分析。批判工作只有同时具备批评意义和分析意义才能完整,从正反两面对国家展开批判,最终才能建构正确的国家观。以上工作应当分步骤进行,完成对国家的批判工作,具备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将有助于宪法的正确实施。从哲学史的视角出发,分析各种国家观的哲学基础,对它们展开深入的意识形态批判,是宪法学元理论研究的一种新思路。宪法学的基础研究,一般侧重于在政治哲学的学科范围内,对国家与宪法的元概念和元问题展开探讨,并将结论作为宪法学的理论基础。然而,世界观决定国家观,政治哲学的一般观念并非具有绝对的独立性,而是取决于具有总体性的哲学观念,国家观归根结底是它的有机组成部分。故此,在哲学层面上进行研究,将更有利于准确理解各种国家观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得以产生的根源,而且,哲学基础批判能够加强批判错误国家观的现实效果,产生更强的说服力。所以,这种宪法学基础研究的新思路,不仅有创新性,而且能够抛砖引玉,以期对宪法学的发展做出绵薄的贡献。

张凤[6](2019)在《阿克顿政治改革观研究》文中提出政治改革是推动国家政治发展的主要方式,历史地来看,近现代国家的政治进步不是单线性的前进路线,而是历经了诸多波折。国家的政权形式、制度架构等也经历了变革的过程,由于革命的代价太大,也不适合国家的维持和民众的意愿,现代国家的政治发展更多地以政治改革的方式进行,打破并改革不适应的体制机制,以向着更高级别的政治文明发展。19世纪英国古典自由主义历史学家、思想家阿克顿虽常常因将信仰和道德贯穿于历史研究中的治史方法而受到争议,然而他主张宗教和世俗和解,坚决反对绝对权力的观点却是为人称道的。他从历史研究中总结政治变革的经验形成的政治改革观,在早年和晚年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尤其是在对政治革命的认识上较为明显,早年他将革命与改革视为相对立的两者,认为革命阻断了改革,从而对自由造成了阻碍。阿克顿在政治改革的问题上认为改革具有正当性,是适应社会自然进化、遵从神意、保存现存力量的需要,而改革的过程中应坚持宽容与妥协、尊重历史规律、尊重现存条件的基本原则。阿克顿主张渐进式改革,实行一种有限度的而非摧毁一切的改革。阿克顿晚年对革命的态度产生了变化,他从长时段的历史考察中总结到革命是推动政治进步的途径,革命还具有防止权力滥用的保障作用。同时他也对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仍然认为改革具有正当性,但也认识到改革存在着失败的危险,民众需求与政治改革之间的先后顺序制约着改革的成功与否。阿克顿对革命和改革的认识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这与他个人的研究视角和认知变化等因素有关。阿克顿的政治改革观有其进步性,但也有其局限性,宗教色彩浓厚,分析不够系统等。但如今看来这种经验总结式的政治改革观也是可圈可点的,有其历史价值和历史意义,丰富变革理论和启发思考、提供治国经验等;并且阿克顿的政治改革观也引发我们对中国政治改革的思考:审视当下中国的政治改革,中国的政治改革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纵向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改革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政治改革的风险性、复杂性、阻力和压力仍然存在。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完成时,需要改革推进的地方还很多,需要保存力量,从传统中挖掘资源、汲取力量,创新内生增长动力,包容、开放、学习,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王鑫[7](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吴琴[8](2019)在《学生经验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利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提出,“学生经验”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者关注的重点。愈多的教师意识到学生不是如一张白纸般走进课堂,知识不是简单灌入学生的大脑,学生学习新知总是以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为基础。特别是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它的高度概括性、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具体性的矛盾往往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知识,影响学生吸收新知的速度和深度。在数学知识教学中,若充分联系学生经验将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以及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与演绎能力。基于学生学习方式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关注学生经验在课堂中的利用得到了教师的广泛支持和施行,但在实际利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学生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更好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意义。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包括对研究缘起、国内外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的简单介绍。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学生经验的核心概念、来源及其教学价值和学习价值。第三部分通过深入分析教学案例,归纳出当前学生经验在小学数学应用中出现的主要的五个问题:(1)重视知识教学,轻视学生经验;(2)学生经验被替代;(3)学生经验不符合学生实际;(4)学生经验停留在表面;(5)积累经验与发展智慧本末倒置。第四部分是根据学生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1)建立合适的教育观;(2)立足学生经验,寻找经验与教学的契合点;(3)主动积累经验,弥补学生经验的不足;(4)挖掘知识内核,从表面走向本质;(5)创设多样情境,实现知识、经验的融合与超越。

陈毅香[9](2019)在《民间信仰视角下的永泰庄寨仪式空间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永泰庄寨形成于社会动荡、匪寇泛滥的历史背景下,具有鲜明的防御性表征。高墙壁垒之内,同宗同族以血缘为纽带而聚居,构建着宗族传承的精神信仰世界。为同时满足防御需求、聚族而居且“居祠合一”的生活习惯,庄寨通常包含三套系统:一个是容纳家族日常生活需求的居住系统;一个保障生存安全的自成一体的防御系统;还有一个是以宗法礼制为核心的信仰系统。这三个系统互相依存,共同构成这类“居”、“防”、“祀”合一的大型民居。随着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庄寨的传统居住功能渐渐无法满足当代居住需求,防御功能也不再具有现实意义,唯有宗族社会还未瓦解,信仰功能逐渐显示出它的核心作用,成为庄寨当下的主要功能。为更进一步探究信仰功能在庄寨建筑空间中的作用,本文以民间信仰为研究视角,以永泰庄寨的仪式空间为研究对象。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论述:论文首先从庄寨所处的信仰文化环境入手,了解永泰地区的民间信仰文化、仪式表达方式与相应的信仰空间类型,并分析信仰、仪式与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针对永泰庄寨这一研究对象,论文从社会层面的形成背景,到聚落层面以庄寨为核心地位的分布特征,再到庄寨建筑本体的“居住、防御、信仰”三大功能空间类型,逐步阐述庄寨的空间特色并聚焦到庄寨信仰功能的衍化趋势。通过强调信仰功能的核心地位,初步表明信仰对于空间的作用。本论文重点解析了在民间信仰作用之下庄寨的仪式空间特征。其一,分析在庄寨整体选址定位、空间布局与流线组织中,民间信仰的传统风水理念、宗族礼制文化及其反映的空间等级秩序观念所起的作用;其二,研究庄寨内部的单体信仰空间,阐述因民间信仰产生的祭祀需求,与庄寨内诸多仪式空间节点的产生之间的直接关联;其三,着眼于庄寨局部的装饰装修,从等级秩序反映出的构造差异与出于趋吉避灾的思想而进行的风水补救措施两方面进行阐述。以民间信仰为钥匙,从整体的空间组织-单体的信仰空间-局部的特殊营造三个维度去解析庄寨仪式空间的特征。通过以上论述,本论文得出永泰庄寨的仪式空间与民间信仰的相关结论:其一,庄寨作为承载数百年来家族集体记忆的大型传统民居,其空间意蕴与场所精神是它较之建筑实体更为宝贵的价值所在。其二,民间信仰对庄寨仪式空间形态的作用体现在方方面面,信仰影响着空间的形态生成,空间又反过来强化与表达了信仰。其三,庄寨在居住与防御等原始功能上的逐渐衰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对于信仰的传承也是民众自发的选择,基于庄寨信仰功能的当代适应性,我们应当对其内在的民间信仰与外化的仪式空间进行关联保护。

高斯琦[10](2019)在《唐卡神圣性的建构与解构 ——非遗视角下的唐卡属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为研究视角,探究唐卡的属性问题。唐卡属于宗教艺术范畴,以艺术的形式展现藏传佛教的信仰、哲理、佛本生故事等,“神圣性”是其根本属性。藏族唐卡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走向大众视野,一方面让唐卡在濒危的传承状态中得到恢复,并且振兴;一方面在商业的推动下唐卡的属性逐渐从神圣性转向了世俗性,出现被歪曲、被商品化、被同质化和去语境化等现象,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保护文化多样性”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初衷相背离。本文以唐卡神圣性的建构与解构为题,探讨唐卡神圣性的建构因素和解构的原因,以及解构后的唐卡形态。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伦理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内容,提出“神圣性”应作为唐卡保护原则中的“本真性”,是唐卡在传承中不发生嬗变,并且能够在时代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再创造”的重要依据。

二、信仰与经验间的智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仰与经验间的智慧(论文提纲范文)

(1)信仰的跳跃 ——克尔凯郭尔的宗教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克尔凯郭尔宗教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虔诚的宗教家庭
        二、对官方教会的批判
    第二节 理论背景
        一、路德宗基督教
        二、反思苏格拉底的哲学生活
        三、康德对克尔凯郭尔的影响
        四、对黑格尔思想的批判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克尔凯郭尔对基督信仰的探讨
    第一节 从理论假设探讨信仰
        一、两个假设
        二、绝对的悖论
        三、哲学与信仰的矛盾关系
    第二节 从个人伦理探讨信仰
        一、上帝对信仰者的考验
        二、跳跃是信仰的关键
        三、伦理阶段与信仰阶段的分野
    第三节 从绝望状态探讨信仰
        一、绝望是个体的生存状态
        二、绝望的形式
        三、绝望是罪
        四、信仰是绝望的救赎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克尔凯郭尔宗教思想的影响与局限性
    第一节 克尔凯郭尔宗教思想的影响
        一、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
        二、对基督教领域的影响
    第二节 克尔凯郭尔宗教思想的局限性
        一、个体主义的局限性
        二、宗教信仰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慈济孔荡大爱村慈善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文献与方法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谁来做慈善?
        二、做什么样的慈善?
        三、个案研究:以“文化”为主轴
    第二节 文献梳理
        一、慈济研究:文化特质与社会影响
        二、当代中国宗教慈善研究:困境与转型
        三、宗教性非营利组织研究:海外经验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分析方法:质化研究方式
        二、田野进入:不同的途径
第二章 开端:慈济如何介入?
    第一节 灾难援助
        一、风灾前后:援助孔荡村的理由
        二、援助历程:救难及长程关怀
    第二节 村庄概况
        一、地理区位:苏北旧芦荡
        二、经济发展:摘掉“贫困”帽
        三、日常观念:村民的生活
        四、婚姻家庭:变迁中的传统
    小结
第三章 重点:传统怎样再建?
    第一节 重建背景
        一、乡风家风:大环境的变化
        二、修谱祭祖:孔荡村民的回归
    第二节 重建内容
        一、建筑规划:象征的实体表达
        二、活动开展:无形的精神建设
        三、振兴计划:待完成的尝试
    小结
第四章 场域:人们的不同反应
    第一节“点赞”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第二节 信徒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第三节 除草队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第四节 义诊半日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小结
第五章 宗门:实践逻辑的构造
    第一节 登录编码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
        二、范畴提炼与模型
    第二节 法/修行
        一、所依理
        二、所择行
    第三节 己/自我
        一、对“现实我”的态度
        二、对“理想我”的认知
    第四节 家/亲伦
        一、伦理述说
        二、爱的升华
    第五节 群/众生
        一、处众心态
        二、处众方式
        三、生命共同体意识
    小结
第六章 感化:认同因何形成?
    第一节 晓娟的生命史
        一、童年时期:贫穷与温馨
        二、求学时期:无望而放弃
        三、婚姻生活:疲累中坚持
        四、进入慈济:孩子的成长
    第二节 敏怡的生命史
        一、辍学奋斗:挣扎着竞争
        二、婚姻生活:天空很黑暗
        三、进入慈济:震撼及期待
    第三节 庆岗的生命史
        一、回忆往昔:苦乐两不同
        二、感受因果:听老人讲古
        三、进入慈济:坚持并转变
    第四节 明瑞的生命史
        一、成长环境:全村有爱心
        二、婚姻生活:不见出头日
        三、事业发展:封闭信任感
        四、进入慈济:心门重开启
    小结
第七章 模式:塑造慈善之道
    第一节 慈善转向
        一、整体历程:精神因素的强化
        二、大陆足迹:延续与转折
    第二节 发展背景
        一、宗教因素:“先天”的性格
        二、权威影响:卡里斯玛式领袖
        三、社会因素:外部环境作用
        四、组织因素:内部需求推动
    第三节 模式特色
        一、多元救助:多角度复合型援助
        二、理念贯彻:特色的方式与视角
        三、文化推广:慈济人文在地结合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人文理念的作用
    第一节 基本结论
        一、关于村庄建设:“文化援建”成功了吗?
        二、关于慈济发展:人文转向意味着什么?
    第二节 进一步讨论
        一、关于佛教慈善:共性的特点与趋势
        二、关于两岸关系:文化认同与情感纽带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田野资料
    第一部分 档案及活动记录
        一、孔荡大爱村资料
        二、江淮孔子文化发展基金会(筹)资料
        三、阜宁慈济活动记录
        四、台湾田野记录
    第二部分 影像资料
        一、重建孔荡大爱村
        二、大爱村建筑的文化意蕴
        三 村庄生活实录
        四 孔荡村中慈济人
        五、阜宁志工在台湾
        六、慈济人文精神
附录二 访谈记录编码表
附录三 参与式观察记录编码表
附录四 研究知情同意书
后记

(3)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以日喀则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文化、地方文化及文化的四分类法
        1.2.2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1.2.3 地方文化的变迁与转型
        1.2.4 文化的适应性
        1.2.5 西藏的地方文化:传统性和现代性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文化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文化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和科学问题
        1.4.1 研究目标
        1.4.2 科学问题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参与式观察法
        1.5.3 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法
        1.5.4 统计分析法、空间分析技术与因果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1.7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7.1 研究区域
        1.7.2 数据来源
第二章 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模式
    2.1 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系统
        2.1.1 文化系统及其自组织
        2.1.2 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变化
        2.1.3 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认知
        2.1.4 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
        2.1.5 当代西藏地方空间环境认知与适应性
    2.2 影响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现代适应性的机制
        2.2.1 社会学中的机制理论
        2.2.2 影响文化适应性内外归因的普适机制
        2.2.3 影响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的特殊机制
        2.2.4 影响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的涌现机制
        2.2.5 影响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的负反馈机制
    2.3 小结
第三章 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变化
    3.1 方法与模型
        3.1.1 研究方法
        3.1.2 研究模型
    3.2 适应性变化
        3.2.1 物态文化的变化
        3.2.2 制度文化的变化
        3.2.3 行为文化的变化
        3.2.4 心态文化的变化
    3.3 文化适应性变化的影响因素
        3.3.1 经济转型因素
        3.3.2 社会转型因素
        3.3.3 制度变迁因素
        3.3.4 全球化因素
        3.3.5 现代化因素
        3.3.6 心理变化因素
    3.4 地方文化图式
        3.4.1 可持续性文化
        3.4.2 西藏特色文化
    3.5 小结
第四章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认知及影响因素
    4.1 方法与模型
        4.1.1 实证模型
        4.1.2 调研设计
        4.1.3 数据说明
        4.1.4 研究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问卷数据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4.2.2 问卷数据分布结构检验
        4.2.3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认知在五个维度上的贡献率
        4.2.4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认知的变化特征
        4.2.5 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和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5.1 方法与模型
        5.1.1 提出假设
        5.1.2 调研设计
        5.1.3 数据说明
        5.1.4 研究模型
    5.2 结果分析
        5.2.1 问卷数据的信度、效度检验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5.2.2 情感、行为和认知维度分别对应的藏族民众的文化适应性类型
        5.2.3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文化部分的适应性差异
        5.2.4 影响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差异的直接效应分析
        5.2.5 影响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差异的中介效应分析
    5.3 讨论
        5.3.1 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差异
        5.3.2 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差异的因素
    5.4 小结
第六章 藏族民众对西藏地方空间环境的认知和适应性
    6.1 方法与模型
        6.1.1 研究方法
        6.1.2 数据统计
        6.1.3 研究模型
    6.2 意象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
    6.3 认知水平的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
        6.3.1 认知得分和认知和适应性水平类型分析
        6.3.2 总体认知和适应性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6.3.3 藏族民众认知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6.4 空间环境适应性
        6.4.1 认知指标非线性相关和一致性检验
        6.4.2 空间环境适应性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不足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参考文献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五、本文的篇章结构
第一章 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的必要性
    第一节 争论迭起:中国宪法学的难题
        一、宪法释义学的局限性
        二、立场分歧:宪法实现的困惑
        三、宪法哲学:多元立场的理论基础
        四、结论
    第二节 国家观的困惑:整体性与个人权利的二律背反
        一、二律背反之正题
        二、二律背反之反题
        三、正题之证明
        四、反题之证明
        五、结论:国家观的困惑
    第三节 康德的启示:国家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
        一、康德的启示:纯粹理性批判
        二、国家批判的必要性
        三、国家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
    第四节 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的必要性
第二章 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的理论前提
    第一节 国家:实施统治的政治体
        一、“国家”概念的四种主张
        二、国家批判中“国家”概念的确定
        三、结论
    第二节 意识形态批判
        一、作为正当性基础的意识形态的必要性
        二、意识形态分析:含义、功能与阶段
        三、意识形态批评:政治统治的工具
    第三节 古典形而上学批判
        一、古典形而上学在哲学史发展逻辑中的地位
        二、古典形而上学的内涵
        三、古典形而上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形而上学国家观的三种形态及其批判
    第一节 极端理想主义国家观批判
        一、柏拉图的理想国批判
        二、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批判
        三、教皇专制主义批判
    第二节 温和理想主义国家观批判
        一、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批判
        二、阿奎那政治学说批判
        三、黑格尔伦理国家观批判
    第三节 共同体主义国家观批判
        一、卢梭共和国理论批判
        二、柏克保守主义批判
        三、施米特政治共同体理论批判
结论
    一、形而上学国家观的谬误
    二、对中国宪法学的回应与展望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6)阿克顿政治改革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简要述评
    (三)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
        1. 研究思路及框架
        2. 研究方法
    (四)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 研究重点
        2. 研究难点
        3. 可能的创新点
    (五) 核心概念
        1. 政治改革
        2. 政治革命
        3. 政治发展
一、阿克顿政治改革观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
    (一) 阿克顿政治改革观的形成背景
        1. 时代背景
        2. 个人研究经历
    (二) 阿克顿与西方传统变革理论的演变
        1. 国家与政体求稳防变阶段
        2. 激进式的革命阶段
        3. 稳健式改革阶段
        4. 阿克顿的经验总结式变革论
二、阿克顿早期的政治改革观
    (一) 对政治革命的批判
        1. 革命是自由最大的敌人
        2. 革命是改革最大的敌人
    (二) 政治改革的正当性
        1. 适应事物的自然变化
        2. 保存现存力量的需要
    (三) 政治改革的原则
        1. 宽容与妥协
        2. 尊重现存条件
        3. 遵循历史规律
    (四) 政治改革的理想目标
        1. 保障自由和良知
        2. 制约绝对权力
    (五) 政治改革的方式
        1. 渐进式改革
        2. 局部而非摧毁一切的改革
三、阿克顿晚年的政治改革观
    (一) 对政治革命的再认识
        1. 政治革命并非都是错误选择
        2. 政治革命可以提供防止滥用暴力的安全保障
    (二) 对政治改革的再认识
        1. 政治改革也存在失败的危险
        2. 政治改革应先于公众要求
四、阿克顿政治改革观转变的原因分析
    (一) 天主教信仰的影响
    (二) 对自由学说研究的深化
    (三) 来自对革命的现实认识
    (四) 认知的客观变化
五、阿克顿政治改革观的局限性及价值分析
    (一) 阿克顿政治改革观的局限性
    (二) 阿克顿政治改革观的历史价值及现代意义
        1. 历史价值
        2. 现代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学生经验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1. 深化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2. 学生的学习本质的需求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1. 国外对于学生经验的研究
        2. 国内对于学生经验的研究
        3. 理论基础
    (四)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一、学生经验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一) 学生经验的内涵
        1. 何为经验
        2. 何为学生经验
        3. 学生经验与数学经验有何区别
    (二) 学生经验的来源
        1. 来自于社会生活
        2. 来自于学校生活
        3. 来自于家庭生活
    (三) 学生经验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1. 数学教学价值
        2. 数学学习价值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利用学生经验的现状分析
    (一) 重视知识教学,轻视学生经验
        1. 学生经验在备课中的缺失
        2. 学生经验在教学中的忽视
    (二) 学生经验被替代
        1. “想当然”的学生经验
        2. 教师经验替代学生经验
    (三) 经验不符合学生实际
        1. 经验远离学生生活
        2. 经验违背生活实际
    (四) 经验停留在表面
        1. 只关注生活经验与知识的表面相似
        2. 学生经验的利用缺乏深度
    (五) 积累经验与发展智慧本末倒置
        1. 注重经验的形式大于教学本身
        2. 将“经验”等同于“数学”
三、学生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 建立合适的教育观
        1. 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2. 树立正确的学生经验在数学中的应用观
    (二) 立足学生经验,寻找经验与教学的契合点
        1. 基于学生经验和教材备课
        2. 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
    (三) 主动积累经验,弥补学生经验的不足
        1. 激活相似经验,从旧知过渡到新知
        2. 运用多种方式,积累学生经验
    (四) 挖掘知识内核,从表面走向本质
        1. 剔除非数学因素,凸显数学本质
        2. 基于书本经验与学生经验的差距教学
    (五) 创设多样情境,实现知识、经验的融合与超越
        1. 创设问题情境,强化思维深度
        2. 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创设生活情境,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民间信仰视角下的永泰庄寨仪式空间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缘起及研究背景
        1.1.1 论文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范围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
        1.2.3 研究内容
    1.3 既往研究
        1.3.1 民间信仰研究
        1.3.2 建筑仪式空间研究
        1.3.3 永泰庄寨的建筑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历次调研情况
2 永泰地区的民间信仰与信仰空间
    2.1 民间信仰、仪式行为与信仰空间的关系
    2.2 永泰地区民间信仰的文化缘起
        2.2.1 永泰地区民间信仰的源流与内容
        2.2.2 宗族组织主导下的祖先崇拜
        2.2.3 农耕社会背景下的自然崇拜与神灵崇拜
    2.3 永泰地区民间信仰的仪式表达
        2.3.1 以祭祀仪式为主导的表现形式
        2.3.2 从节令祭祀看永泰的传统信仰
        2.3.3 永泰地区神灵信仰与仪式习俗
        2.3.4 永泰地区祖贤信仰与祭祀仪式
    2.4 永泰地区民间信仰的空间类型
        2.4.1 点状信仰空间与仪式发生场所
        2.4.2 线形信仰空间与仪式流线组织
        2.4.3 场域信仰空间与信仰观念约束
    2.5 本章小结
3 永泰庄寨的空间组构与信仰衍化
    3.1 永泰庄寨的分布与演变
        3.1.1 庄寨的分布特征
        3.1.2 庄寨的历史演变
    3.2 永泰庄寨的空间组构
        3.2.1 永泰庄寨的居住空间
        3.2.2 永泰庄寨的防御体系
        3.2.3 永泰庄寨的信仰建构
    3.3 永泰庄寨的信仰空间衍化
        3.3.1 以信仰功能为核心的衍化趋势
        3.3.2 信仰功能在其他功能空间的渗透
        3.3.3 庄寨功能空间的重组与再利用
    3.4 本章小结
4 民间信仰作用下的庄寨仪式空间解析
    4.1 作用于庄寨整体的空间组织
        4.1.1“风水信仰”的选址方位
        4.1.2 中轴对称的平面格局
        4.1.3 顺势而上的空间序列
        4.1.4 礼制约束的边界范围
        4.1.5 阄书与空间等级关系
    4.2 作用于庄寨单体的信仰空间
        4.2.1 祖先崇拜与厅堂空间
        4.2.2 五祀信仰与空间节点
        4.2.3 神灵信仰与祀神空间
    4.3 作用于庄寨局部的构造装饰
        4.3.1 等级秩序的差异构造
        4.3.2 趋吉避凶的风水意向
    4.4 本章小结
5 结语
    5.1 论文研究总结
        5.1.1 研究过程
        5.1.2 研究总结
    5.2 论文研究思考
        5.2.1 信仰传承与文化保护
        5.2.2 信仰重塑与文化复兴
    5.3 论文研究展望
        5.3.1 研究局限
        5.3.2 研究建议
        5.3.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附录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经历
    附录2 仪式记录
    附录3 访谈记录

(10)唐卡神圣性的建构与解构 ——非遗视角下的唐卡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
    三、文献综述
    四、田野范围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非遗视角下的唐卡属性探究
    第一节 《公约》语境下的唐卡保护
        一、唐卡保护的现状分析
        二、对唐卡“大热”的思考
    第二节 唐卡的“神圣性”与《原则》中的“本真性”
第二章 唐卡的属性解析
    第一节 唐卡的精神母题
        一、藏传佛教与密宗
        二、唐卡图像的出处
        三、唐卡圣像的意义
    第二节 佛像的意义
    第三节 作为宗教艺术的唐卡
        一、宗教艺术的界定
        二、宗教艺术中的神圣性
        三、以唐卡为例的宗教艺术保护
第三章 唐卡“神圣性”的建构
    第一节 佛的骨骼
        一、唐卡的量度概述
        二、量度对唐卡神像的建构
        三、量度之美
    第二节 佛的身色
        一、画佛的“技艺”
        二、唐卡色彩的神圣性象征
        三、唐卡图像中的神圣“符号”
    第三节 绘画唐卡的仪式
        一、绘画中的仪轨
        二、画师、仪式与图像的转换
        三、仪式在唐卡绘画中的意义
    第四节 被膜拜的唐卡
        一、作为“装藏”的圣物
        二、开光与供奉
第四章 唐卡“神圣性”的解构
    第一节 解构之因
        一、藏族社会的现代化变迁
        二、淡化的宗教信仰
        三、画师身份的变化
    第二节 “被歪曲”的唐卡
        一、画面形态的变化
        二、仪式的隐退
    第三节 “商品化”的唐卡
        一、“供与施”的精神交换
        二、唐卡的“象征性价值”
        三、唐卡的商品化
    第四节 唐卡的世俗化——写实唐卡的个案分析
        一、安多强巴与“写实唐卡”
        二、唐卡的“创新”
        三、唐卡的“边界”
第五章 唐卡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唐卡在当代的传承
        一、保有“神圣性”的传承
        二、对唐卡“文化空间”的重建
    第二节 唐卡“社区”身份的重构
        一、“社区”的释义
        二、唐卡社区的职责
        三、社区在唐卡实践中的意义
    第三节 对唐卡嬗变问题的探讨
    第四节 唐卡的发展
        一、神圣性的旨归
        二、神圣性的存续与再创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信仰与经验间的智慧(论文参考文献)

  • [1]信仰的跳跃 ——克尔凯郭尔的宗教思想探析[D]. 王瑶.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慈济孔荡大爱村慈善文化研究[D]. 戴宏朵.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3]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以日喀则市为例[D]. 孙燕. 兰州大学, 2020(01)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5]形而上学国家观批判[D]. 郑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6]阿克顿政治改革观研究[D]. 张凤. 云南大学, 2019(03)
  • [7]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学生经验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利用研究[D]. 吴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民间信仰视角下的永泰庄寨仪式空间探析[D]. 陈毅香.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10]唐卡神圣性的建构与解构 ——非遗视角下的唐卡属性研究[D]. 高斯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标签:;  ;  ;  ;  ;  

信心与经验之间的智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