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汽车离合器分离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

新型汽车离合器分离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

一、新型汽车离合器分离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田萌健[1](2021)在《轮内驱动电动汽车底盘系统构型优化与集成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轮内驱动电动汽车(In-wheel drive electric vehicle,IWD-EV)直接将动力总成安装于轮内或轮边空间。其在车辆动力学表现及经济性、安全性、多模式行驶功能、模块化生产维修、个性化销售等各个方面都独具优势。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发展潮流下,与智能控制系统相结合,该类车辆可作为高效节能、灵活机动、稳定安全的未来智慧城市车辆的理想载体。然而,面对丰富功能与基础性能提出的多重需求,IWD-EV底盘系统设计要素中存在诸多矛盾,底盘系统构型亟待优化更新。本文针对IWD-EV底盘系统构型综合问题,进行面向车辆机动性、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的底盘系统构型优化与集成设计研究。1.IWD-EV的高机动性需求要求其具备横向行驶、原地转向等多种转向模式,即要求每个车轮都应具有至少90°的车轮转向角;同时,操纵稳定性需求又要求车辆悬架转向系统具有良好的几何运动学特性。然而,车轮大转向角与良好的悬架几何运动学特性之间存在矛盾,使常规悬架系统构型难以兼顾车辆的高机动性与操纵稳定性双重需求。本文在分析IWD-EV悬架转向系统设计要素后,给出一种异型多杆悬架系统构型与一种双主销差动独立转向系统构型,并对二者进行集成设计;通过对整车风格定义、悬架转向几何运动学设计、零部件结构设计等一系列迭代设计过程,获得新型悬架转向集成系统构型方案。通过运动干涉检查,验证新型悬架转向集成系统构型方案能够满足高机动性需求;建立装备新型悬架转向集成系统的整车动力学模型,仿真测试并验证系统满足车辆操纵稳定性需求。2.IWD-EV过大的簧下质量恶化了其乘坐舒适性。集成动力吸振器的轮内动力总成(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embedded in-wheel powertrain,IWP-DVA)能够以较小的轻量化代价弥补半主动悬架难以抑制二阶共振的理论局限,使车辆平顺性表现得到改善。这种构型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将轮内驱动电机等部件进行悬置,充当附于簧下质量即转向节的动力吸振系统质量块。本文首先对外啮合齿轮-滑块-摇臂(External gear-slider-rocker,E-GSR)机构的运动耦合特性进行分析,基于对称布置的E-GSR机构与差速器机构,提出二自由度解耦减速机构原理。应用这一新机构,设计新型IWP-DVA系统构型。针对装备新型IWP-DVA的1/4车辆系统的动力学建模问题,应用基于旋量理论和拉格朗日方法的改进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车辆垂向动力学模型,设计DVA系统弹簧/减振器参数,并考查新型IWP-DVA系统对车辆平顺性的改善情况。3.电池箱作为电动汽车推进系统储能装置,通常具有较大的体积和质量,从而能够扩充电量储存与放电能力,满足车辆续航里程与功率需求。进一步地,IWD-EV驱动形式的改变使得其车身内固定安装的设备比例增加。电池箱等固定设备占据着一定的整车横摆转动惯量,而过大的转动惯量将对车辆横摆响应产生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给出一种横摆悬置电池箱(Yaw-direction oscillatable batterypack,YOB)底盘系统构型设想,并论证其能够在满足续航里程和空间布置要求前提下,等效降低整车横摆转动惯量,提高车辆的横摆响应。为分析该新型底盘构型的有效性,推导了车辆线性3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建立起ADAMS/Car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测试进行系统参数设计并评估车辆侧向动力学响应,对比分析常规底盘构型,从而验证新型底盘在操稳性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4.上述工作中所形成的新型悬架转向集成系统与新型IWP-DVA系统能够组成新型轮边集成底盘系统,又可进一步与YOB底盘系统整合,形成全新的IWD-EV底盘系统构型。本文针对这一全新的IWD-EV底盘构型建立起ADAMS/Car整车动力学模型,继而进行多项操纵稳定性与平顺性的仿真测试,验证本文给出的新型底盘子系统构型原理以及设计参数的有效性。

谭森起[2](2021)在《电控两挡自动变速器优化与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受气候变暖、大气污染以及能源短缺等世界性问题的影响,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寻求代替传统内燃机车的有效途径。其中,纯电动汽车因其零排放、高效率、低噪音而受到业界的关注,乘用车和轻卡的电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而矿山工程车辆仍较多采用传统内燃机动力形式,能耗高、排放多,工程车辆电动化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纯电动矿用宽体自卸车的两挡变速器,旨在提升纯电动宽体自卸车动力性能的基础上,改善宽体自卸车能耗、提升续航里程、降低运营成本,加快纯电动矿用宽体自卸车技术在矿山的推广和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根据提出的双行星排两挡变速器构型方案,分析了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各挡位的功率流传递方向,并建立其运动学模型。进而对变速器工作状态进行受力分析,结合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和虚功原理建立变速器的动力学方程。此外,针对提出的新型离合器执行机构,本文对执行机构工作原理及自锁条件进行分析,并建立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其次,在完成变速器动力学建模、换挡执行机构建模及整车能耗模型建模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矿用宽体自卸车运行特点,设计了针对宽体自卸车的两参数换挡规律。据此以经济性及动力性为优化目标,采用随机变异粒子群算法对两挡变速器的速比进行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矿用宽体自卸车的能耗经济性及动力性。利用整车能耗模型进行仿真对比验证,研究两挡变速器的节能机理以及在降低电池寿命损耗方面的作用。再次,为提升换挡品质,改善配备两挡变速器矿用宽体自卸车的驾驶平顺性,本文设计了状态观测器用于换挡过程中的变速器及传动轴的状态参数在线估计,并设计硬件在环实验验证状态观测器的实时性能。此后,制定了基于传动轴残余扭矩估计的离合器分离策略,有效地抑制了离合器分离时的传动系统抖振。同时,结合换挡过程分析及换挡始末状态约束,反推换挡过程电机转速调节曲线,并根据状态估计信息设计了H∞鲁棒控制器,对换挡过程中的电机转速进行跟踪控制,对比验证了该控制器在不存在/存在外界干扰情况下的控制效果。最后,本文进一步考虑变速器结构特点带来的换挡动力中断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双电机耦合驱动的新型传动系统方案。针对该方案构型及矿用宽体车运行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模式切换和功率分配实时控制策略,通过油门开度和当前车速决策最优驱动模式及电机功率分配关系,实现最优经济性能,采用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实时性。进而,基于提出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参数优化,进一步提升纯电动宽体车的经济性能,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同时,针对模式切换过程中存在的动力中断问题,提出了一种换挡过程中双电机协同扭矩补偿策略,降低模式切换冲击,有效地提升了驾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

蔡世成[3](2021)在《承载可调节准零刚度隔振器设计与分析》文中指出当前,隔振设计是车载精密仪器稳定工作的重要保障。传统线性隔振系统可有效隔绝中高频振动,低频隔振是振动控制领域的难题。近年来,一些非线性减振器应运而生。其中,准零刚度隔振系统不仅可以满足低频隔振的需求,而且无需输入能量,承载能力强,具有优良的发展前景。但当前准零刚度隔振器结构尺寸较大,且负载变化时系统易发生失稳等状况,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因此,本文基于非线性振动数值解析法和有限元仿真法,将非标开口碟簧负单元、圆柱橡胶簧正单元与对置倾斜螺旋弹簧调节机构并联,设计一种承载可调节式准零刚度隔振器。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紧凑,承载可调,低频隔振性能优越。首先,引入碟簧结构,并进行刚度特性分析,确定其负刚度特性产生条件。同时,为扩大碟形弹簧变形量,扩宽隔振器准零刚度位移范围,对碟簧非标开口设计,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索碟簧开口方式和中心槽Dm对碟簧静力学特性的影响,设计一种具有等效大变形、宽负刚度区间的负刚度单元。结果表明:中心槽Dm1.3、单独内开槽式碟形弹簧可以作为准零刚度减振器负刚度单元,系统兼具高承载能力与宽隔振区间。其次,将负刚度碟簧单元与正刚度圆柱橡胶簧单元并联,构成宽准零刚度位移范围的准零刚度隔振器。通过分析获得系统满足准零刚度尺寸要求,并研究中心槽尺寸对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心槽Dm增加时系统承载能力增加,但准零刚度区间减少,低频隔振能力减弱;中心槽Dm减小时系统承载能力减弱,但准零刚度区间增加,低频隔振能力增加;。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系统位移载荷曲线并建立振动方程,通过谐波平衡法求解准零刚度系统主共振响应,运用近似数值解法求解系统向上、向下跳跃频率。对比分析非线性准零刚度系统与线性弹簧隔振系统隔振率曲线,探讨阻尼系数、激励力幅值对准零刚度系统传递率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准零刚度系统,增加系统阻尼,不稳定区间缩小,高频隔振能力减弱;激励幅值增加,向下跳跃频率增加,隔振区间缩减。最后,设计一种承载可调式准零刚度系统。分析调节机构与开口碟簧负刚度机构并联系统的负刚度特性,给出调节系统静平衡位置与碟簧负刚度压平位置重合条件。证明调节机构准零刚度系统可以满足不同负载低频隔振需求,扩大承载区间,避免系统出现欠载、过载等失稳情况。

杨晓蔚[4](2020)在《滚动轴承产品技术发展的现状与方向》文中指出以全球轴承工业的视野,截取21世纪以来近20年的历史跨度,在系统分析世界着名轴承公司主导产品的基础上,从技术和产品2个层面阐述了轴承产品技术发展现状,从减摩化、轻量化、单元化、智能化和鲁棒性等不同维度解析了轴承产品技术发展方向,并对未来总的发展方向及具体发展议题进行了展望。

刘胜[5](2020)在《GCP-315压力机的设计及优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各种机械装备的应用越来越广,市场对装备设计周期与设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压力机是板金零件冲压成形应用最为普遍的设备,是机械装备中一类重要的大型加工设备。压力机的设计由简到繁,经过了很多代的更新,传统的人工设计方式,设计计算量大,设计周期长,过于依赖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对于相似机型的设计,重复利用率不高,且由于经验设计很少进行强度校核与优化,所以得出的机械结构往往过于保守,存在材料冗余、机械结构过于庞大等现象。本文对GCP-315压力机进行设计研发,并针对经验设计中的问题,对GCP-315压力机从CAD开发、有限元分析和优化分析三个层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客户的使用需求,对GCP-315压力机进行整体结构设计,确定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SolidWorks二次开发技术,经历了尺寸计算、参数变量规划、宏命令录制、设计交互界面、代码编写等步骤,实现了 GCP-315压力机部分零件的参数化建模。其次,将有限元分析应用到GCP-315压力机的设计,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几何清理、定义材料属性、划分网格、施加载荷及边界条件,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获取关键零部件的应力与变形云图,将结果与设计许用值对比,分析零部件的静力学特性。对零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前六阶非零模态频率与振型,分析其结构动力学特性。最后,以静力学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响应面法对机身板材厚度及喉口圆角大小进行优化设计。对滑块箱体进行拓扑优化,选取优化区域和非优化区域,以单元的密度为设计变量,以应力和体积分数为约束条件,以柔度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了 26次优化迭代,根据优化结果对滑块的结构进行修改,并再次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对比优化前后滑块的力学特性。优化后,机身重量减轻了 7.77%,滑块重量减轻了 14.3%,实现了机身与滑块的轻量化。经过验证,修改后的结构同样符合强度和刚度的许用要求。优化后的模型对实际结构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同时也适用于其他产品的轻量化设计,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周启豪[6](2020)在《起步工况湿式离合器滑摩与热负荷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湿式离合器因其接合力矩大、工作可靠、磨损稳定等在汽车自动变速器中应用广泛。汽车起步工况,湿式离合器摩擦片和对偶钢片短时间内迅速接合,接触表面生成大量摩擦热使温度上升,温度过大将造成摩擦副热失效,影响行驶安全性。为了深入研究起步工况湿式离合器的滑摩和热负荷特性,本文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对起步工况湿式离合器的摩擦特性、冷却液温度和摩擦副瞬态温度场进行仿真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分析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摩擦转矩产生机理,分别对接合过程传递转矩和分离状态的带排转矩建模与仿真。其次,通过搭建起步工况动力传递模型与摩擦转矩计算相结合,推导了湿式离合器滑摩功与冷却液温度数学模型,并探究了不同起步载荷、坡道角度和冷却液流量对滑摩功及冷却液温度的影响。然后,针对不同起步工况湿式多片离合器瞬态温升问题进行热负荷特性研究,建立了摩擦副二维热传导模型,根据有限差分法在Matlab中编写瞬态热计算程序,仿真了坡道起步、竞速起步和连续多次起步工况湿式多片离合器的瞬态温度场及不同起步工况、不同摩擦材料对温度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同一接触面温度差异与径向位置有关,不同接触面摩擦副温度受约束影响明显;不同起步工况对湿式多片离合器径向和轴向温差影响不同,连续多次起步更容易引起热烧蚀。针对连续多次起步设计了冷却液流量自调整的优化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连续多次起步的摩擦副最高温度。最后,在湿式离合器台架上进行热负荷试验,通过在对偶钢片表面和冷却液出口位置预埋热电偶的方式,进行不同冷却液流量的连续接合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差分热编程计算湿式多片离合器瞬态温度场的可靠性,可以为企业湿式离合器热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岳汉奇[7](2020)在《电动车无动力中断换挡AMT变速箱优化与控制》文中研究说明多挡位变速箱能够提升电动车辆动力性以及经济性,是电动车传动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受制于成本,传动效率等因素,目前电动车多挡变速箱大多基于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开发而来。AMT变速箱能够实现车辆多挡位驱动的同时,自身也拥有较高传动效率,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生产继承性好。然而传统AMT变速箱采用同步器切换动力传递路线,因此换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动力中断问题。此外,由于驱动电机自身拥有良好的调速特性,一般取消AMT变速箱中的主离合器。这样做一方面简化了传动系统结构,降低成本,同时也减少了所需控制的执行机构数量,然而却进一步增加了换挡过程的控制难度。换挡动力中断时间延长造成的顿挫最终导致驾驶品质恶化。完全依靠驱动电机主动调速,同步器(或啮合套)的顶齿或打齿问题会更加频繁,容易造成换挡失效。这些问题限制了电动车AMT变速箱的大规模应用。解决AMT变速箱换挡过程中的动力中断问题,主要包含两类技术路线,即多动力源输入(Multi-Power)技术路线和多动力路线输入(Multi-Route)技术路线。以Multi-Power技术路线为例,可以采用双电机驱动,换挡过程中两台电机交替换挡,保证驱动力矩的连续输出。以Multi-Route技术路线为例,换挡过程中可以通过额外动力路线中摩擦元件滑摩助力,进而驱动车辆行驶。上述两种方案中,为避免换挡过程运动干涉以及减少冲击,对驱动电机和同步器(啮合套)控制精度要求极高。目前阶段AMT变速箱控制过程大多采用基于规则的前馈加反馈的控制方式。为了使得各个工况下的换挡品质都能达到设计要求,需要进行大量的标定工作。基于模型的换挡过程控制是近年的主要研究方向,由于模型中包含变速箱以及车辆的运动学关系,能够实时反应系统状态,可以减少冗杂控制参数的标定工作。但基于模型的控制方式对模型精度要求很高,另外车辆在实际行驶过程中自身参数以及环境因素都是实时变化的,这些扰动都会对控制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61522307汽车传动系统控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374046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滚动优化控制),以电动车AMT变速箱换挡过程动力中断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工作从变速箱换挡理论分析、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换挡关键部件方案提出与论证、换挡过程优化控制、试验验证展开。从AMT变速箱结构优化,换挡关键部件优化以及换挡过程控制策略搭建三方面进行无动力中断换挡问题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针对电动车多挡变速箱的需求及其所带来的车辆性能提升展开分析。针对目前电动车所采用的传统AMT变速箱换挡过程中存在的动力中断问题,优化设计了采用后置离合器滑摩辅助换挡的I-AMT(Inverse 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变速箱方案。进一步优化了换挡关键部件,采用单向离合器代替传统同步器,有效避免换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运动干涉,同时简化了换挡过程。针对I-AMT变速箱的倒挡过程,设计了摩擦式可控单向离合器系统FSOWC(Friction Selectable One Way Clutch)。FSOWC系统不需要单独执行机构进行操控,换挡过程中I-AMT变速箱只需通过控制后置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即能实现连续的力矩输出。然后,对FSOWC系统的楔合特性展开研究。具体针对轻型电动车所采用的I-AMT变速箱,对其中FSOWC系统进行了参数设计,并通过动力学模型验证了换挡过程中各个部件的运动状态关系。对FSOWC系统中的摩擦副进行了滑摩过程热负荷分析,验证了连续倒挡过程系统的可靠性。针对楔合过程,分析了可控单向离合器主从动元件在不同角加速度下,楔合瞬时对自身载荷以及对传动系统扭矩波动造成的影响,对I-AMT变速箱换挡过程提出了控制要求。再后,对I-AMT变速箱换挡过程进行优化控制。针对I-AMT换挡过程进行建模分析,以后置离合器的滑摩损失以及车辆冲击度为优化目标,提出了面向电动车换挡过程的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时变扰动抑制控制器。针对系统中所存在参数不确定性以及外界环境扰动,设计高阶观测器进行扰动以及扰动导数的估计,将时变扰动以及扰动的导数作为最终控制律的一部分。通过仿真模型进行验证,与LQR(Linear Quadratic Regulation)控制器相比,所设计的扰动抑制控制器在I-AMT变速箱后置离合器参数发生改变,以及车辆载重和道路坡度阻力的变化时,依然能够保证稳定的换挡效果。最后,进行台架测试以及实车试验。针对后置离合器的结合分离过程,提出了CSCA(Camshaft Clutch Actuator)执行机构。考虑了系统的非线性因素,采用非线性前馈反馈控制器,实现离合器位移跟踪控制。通过台架试验和实车验证了搭载FSOWC系统的I-AMT变速箱无动力中断换挡特性以及所提出换挡过程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扰动的作用下,变速箱均能实现良好稳定的换挡效果,达到预期性能。

潘家铭[8](2020)在《高性能耐磨石墨/青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石墨/青铜作为一种自润滑复合材料,在刹车片及滑动轴承等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在石墨/青铜中添加硬质相可以提高其强硬度及耐磨性。课题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β-Si3N4晶须和铬铁合金混合掺杂的石墨/青铜基复合材料,从界面和组分两个方面对这一材料体系进行优化,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测试了其摩擦磨损性能。最后,还尝试着采用高温自蔓延技术对润滑相石墨进行了表面碳化钛颗粒的包覆处理,原位引入的碳化钛不仅作为硬质相,还可以改善石墨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β-Si3N4晶须与铬铁合金颗粒混合掺杂的石墨/青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结果显示:氮化硅晶须抗磨效果显着,可明显减小复合材料的磨屑尺寸和磨损率,并能够提高不同载荷下摩擦系数的稳定性。铬铁合金与基体青铜的结合较好,摩擦过程当中不易脱落,从而提高了不同转速下摩擦系数的稳定性,以及避免了高转速下磨损率增大的可能。含12.5 vol%β-Si3N4晶须和2.5 vol%铬铁合金颗粒混合掺杂的青铜基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在不同载荷及转速下都稳定在0.45左右,磨损率相比纯青铜降低了67%,摩擦系数的变异系数相比只添加氮化硅晶须的试样减小50%,表现出了良好的综合性能。β-Si3N4晶须表面改性石墨/青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结果显示:β-Si3N4晶须表面金属化处理可以解决因孔隙和裂纹对复合材料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氮化硅晶须经表面化学镀镍后改善了其与基体青铜的界面结合,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提高103%,抗弯强度提高62%。力学性能提高的同时还伴随着摩擦性能的改善,复合材料磨损率相比纯青铜减小83%,相比晶须未经表面处理的试样减小69%。不同环境介质当中测试结果显示:不论在大气、雨水还是海水环境下,改性后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都比纯青铜的稳定。雨水和海水对材料有腐蚀和润滑的双重作用,晶须经表面改性后,复合材料中孔隙的减少可减轻介质的腐蚀作用。片状腐蚀产物主要是金属的氧化物及氯化物,其附着于摩擦表面,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摩擦面的作用。高温自蔓延制备的碳化钛包覆石墨的青铜基复合材料研究结果显示:当原料中钛与石墨的质量比为3:1时,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抗弯强度和压缩强度分别可达122、250 MPa和459 MPa,相比于未经预处理的石墨/青铜基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85%、20%和128%。生成的碳化钛在摩擦过程中保护了基体,减小了磨屑的尺寸和磨损率,提高了摩擦系数的稳定性。

黄玉娥[9](2020)在《小模数塑胶传动齿轮箱的降噪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塑胶齿轮系统不仅要满足动力传动的要求,低噪声设计也是必须满足的。现阶段的塑胶齿轮普遍都是借鉴金属齿轮的设计标准设计,还须不断优化齿轮系统的整体设计,才能保证塑胶齿轮系统高质量的运转。塑胶齿轮作为新兴行业,目前对塑胶齿轮箱噪声的研究文献偏少。所以深入研究塑胶齿轮箱的传动噪声问题,将有助于其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从齿轮副动力学传动分析、重合度理论分析、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等多方面讨论齿轮系统的传动,采用实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深入了解塑胶蜗杆斜齿轮传动系统和四级塑胶齿轮系统的噪声产生原因和机理,并提出合理的降噪方案,通过实验得知实际的可降噪范围。主要内容如下:(1)在ADAMS软件中对蜗杆斜齿轮和四级圆柱齿轮系统通过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各级齿轮副的啮合力总体呈不等幅度的周期变化,齿轮轴对齿轮箱体作用力也以逐级递减趋势的结果。不仅了解圆柱齿轮的啮合状态,也验证蜗杆斜齿轮副啮合传动方程的结论,表明蜗杆斜齿轮副啮合为在空间中的点接触曲线运动,不具有双啮合性,属于“局部共轭”啮合。(2)对蜗杆斜齿轮系统进行齿轮箱模态分析和齿轮副谐响应分析,齿轮箱的第六阶固有频率7053.3Hz与齿轮副的运转峰值频率7500Hz最接近,但差值达到446.7Hz。计算得知该齿轮箱体对噪声的模态贡献因子较小,且齿轮系统整体为塑胶件,具有很好的阻尼特性,所以共振噪声的影响可忽略。(3)对蜗杆斜齿轮箱的噪声问题,通过排除法找出其噪声源,根据蜗杆斜齿轮副的啮合重合度原理。得出结论,当斜齿轮增加0.3负变位时该齿轮副重合度最理想,并进行噪声测试实验验证,齿轮系统的运转明显变得平稳,振动噪声变小。(4)针对存在噪声问题的四级传动塑胶齿轮箱,通过模态仿真和传动噪声测试,发现噪声源主要为马达和一级齿轮副的运转噪声与齿轮箱壳产生声辐射共振。然后根据模态分析结果和结构优化原则,对固有振型幅值大的齿轮箱座头部和尾部重点优化,提出了三种有效的结构降噪优化方案,使最佳方案实现8分贝的降噪效果。

杜白[10](2020)在《基于生物结构启发的减振抗振结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振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些时候不必要的振动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在航天结构中,不可控的振动会给其中的精密电子机械设备带来不可逆的损伤,甚至会导致航天器发射失败,因此振动模态控制和吸能减振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碟形弹簧可以在狭小空间承受较大载荷,常用于航天器的模态控制当中,但传统碟形弹簧刚度与载荷密切相关,固有频率不稳定。在以往的吸能减振结构设计中,往往无法兼顾吸能效果与结构的使用次数,例如,多孔材料在塑形大变形后,可以达到很高的吸能效果,但是只能一次性使用。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首先对碟形弹簧进行了形状优化,使其刚度在全部载荷范围内保持不变,保证固有频率与载荷无关。其次受到啄木鸟头骨生物结构吸能和减振机理的启发,设计了一种可以重复使用且具有良好吸能效果的新型粘弹性吸能结构,即硅橡胶-碟簧复合吸能结构。该结构由硅橡胶、碟形弹簧和钢板三部分组成,其中钢板起到整体支撑作用,碟形弹簧起到承载和弹性恢复作用,而硅橡胶则用来提供粘弹性粘滞阻尼,从而达到反复吸能减振的效果。本文通过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碟形弹簧、硅橡胶材料和复合结构的力学性能,并对结构的吸能效率进行了讨论。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将碟簧的全程压缩数值分析与实验进行对比,发现碟簧的刚度与所受载荷密切相关。针对这个问题对碟形弹簧进行形状优化,将碟簧上表面由平面优化为曲面。优化后的碟簧刚度保持稳定、与载荷无关,最大应力降低至屈服极限以下,避免了局部屈服,提高了碟簧的使用寿命。(2)基于硅橡胶的单轴拉伸压缩实验与松弛实验,对实验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材料本构基本力学参数,发现硅橡胶具有较好的超弹性和粘弹性力学性质,适合作为吸能结构的粘弹性元件。(3)对单碟簧--硅橡胶复合结构进行压缩过程的数值模拟,从而可以预测整体复合结构的承载能力。研究了碟簧排布数量对单层复合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复合结构的吸能效果对加卸载波形不敏感,且随着碟簧数量的增加,吸能效果更好。(4)设计并制造出4层碟簧-硅橡胶复合结构,具备较大承载能力和较高的吸能效率,最大吸能效率可以达到60%,且可以重复使用。

二、新型汽车离合器分离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汽车离合器分离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轮内驱动电动汽车底盘系统构型优化与集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IWD-EV底盘系统构型分析
        1.2.1 悬架转向集成系统构型
        1.2.2 集成动力吸振器的轮内动力总成构型
        1.2.3 降低横摆转动惯量负面效应的底盘系统构型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第2章 悬架转向集成系统构型设计
    2.1 典型悬架转向集成系统机构拓扑分析
    2.2 新型悬架转向集成系统构型
    2.3 静力学与设计要素分析
    2.4 悬架转向集成系统构型综合设计
        2.4.1 刚度定义
        2.4.2 几何运动学设计
        2.4.3 系统布置与结构设计
    2.5 机动性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集成动力吸振器的轮内动力总成系统构型设计
    3.1 外啮合齿轮-滑块-摇臂运动耦合分析
    3.2 二自由解耦减速机构与IWP-DVA系统新构型
    3.3 基于旋量理论与拉格朗日方法的多分支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改进方法
        3.3.1 改进方法的能量法证明
        3.3.2 改进方法的牛顿力学原理证明
    3.4 1/4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5 参数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3.5.1 质量特性矩阵的计算
        3.5.2 参数设计
        3.5.3 平顺性改善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横摆悬置电池箱底盘系统构型设计
    4.1 横摆悬置电池箱底盘系统构型
    4.2 车辆侧向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2.1 线性3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
        4.2.2 ADAMS/Car多体动力学模型
    4.3 参数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4.3.1 参数设计
        4.3.2 操纵稳定性改善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轮内驱动电动汽车底盘系统整车动力学分析
    5.1 常规底盘构型IWD-EV实车平台及模型验证
        5.1.1 实车平台底盘系统简介
        5.1.2 模型验证
    5.2 新型底盘系统整车模型
    5.3 新型底盘性能仿真测试
        5.3.1 操纵稳定性仿真测试
        5.3.2 平顺性仿真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旋量理论与拉格朗日方法动力学分析基础
    A.1 旋量理论与拉格朗日方法
    A.2 Coriolis矩阵程序化计算方法
附录B 滑块-摇臂机构运动学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电控两挡自动变速器优化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电动车辆变速器结构设计研究现状
        1.3.1 变速器结构形式研究现状
        1.3.2 电动汽车变速器速比优化及能耗分析
        1.3.3 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研究现状
    1.4 电动车换挡过程优化控制研究
        1.4.1 变速器状态估计研究现状
        1.4.2 电动车变速器换挡控制研究
    1.5 多源耦合变速器控制研究进展
        1.5.1 多源耦合变速器能量管理研究
        1.5.2 多源耦合变速器模式切换过程控制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电控两挡变速器结构设计及建模
    2.1 两挡变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
    2.2 两挡自动变速器数学模型
        2.2.1 两挡自动变速器的运动学模型
        2.2.2 基于拉格朗日力学的变速器动力学建模
    2.3 双向执行机构原理分析及建模
        2.3.1 执行机构的自增力特性分析
        2.3.2 执行机构分析与建模
    2.4 本章小结
3 两挡变速器的速比优化及节能机理研究
    3.1 自卸车运行工况概述
    3.2 整车仿真模型搭建
        3.2.1 动力电机模型
        3.2.2 动力电池模型
        3.2.3 自卸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3.3 矿用自卸车两挡变速器换挡规律
    3.4 多目标优化实施方案
        3.4.1 目标函数
        3.4.2 约束条件
        3.4.3 随机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
    3.5 优化结果分析及节能机理研究
        3.5.1 动力性能对比
        3.5.2 能耗经济性对比与分析
        3.5.3 电池寿命衰减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换挡过程平顺性优化控制研究
    4.1 换挡过程的状态观测器设计
        4.1.1 龙伯格观测器构建
        4.1.2 卡尔曼滤波
    4.2 观测器性能验证分析
        4.2.1 仿真验证与分析
        4.2.2 硬件在环验证
    4.3 基于负载扭矩估计的离合器控制策略研究
    4.4 基于H∞的换挡过程电机控制研究
        4.4.1 换挡过程分析
        4.4.2 H∞鲁棒控制器设计
        4.4.3 H∞控制器分析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多源耦合无动力中断驱动系统研究
    5.1 多源耦合驱动系统分析
        5.1.1 多源耦合驱动系统结构设计
        5.1.2 多源耦合驱动系统模型构建
    5.2 多源耦合驱动系统功率分配策略研究
        5.2.1 扭矩枚举功率分配策略
        5.2.2 动态比例功率分配策略
        5.2.3 控制策略硬件在环验证
    5.3 多源耦合驱动系统参数优化
        5.3.1 优化问题描述
        5.3.2 参数优化结果
    5.4 多源耦合驱动系统性能分析
        5.4.1 动力性能分析
        5.4.2 经济性表现分析
    5.5 多源耦合驱动系统换挡过程控制
        5.5.1 换挡控制策略
        5.5.2 控制效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承载可调节准零刚度隔振器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倾斜弹簧式隔振系统
        1.2.2 欧拉屈曲杆式隔振系统
        1.2.3 水平弹簧连杆式隔振系统
        1.2.4 滚珠球式隔振系统
        1.2.5 磁力式隔振系统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准零刚度隔振器负刚度单元研究
    2.1 引言
    2.2 并联式准零刚度隔振器机理
    2.3 碟形弹簧静力学特性研究
        2.3.1 碟形弹簧结构特性
        2.3.2 碟形弹簧串联特性
        2.3.3 负刚度碟形弹簧设计
        2.3.4 碟形弹簧有限元计算分析
    2.4 非标碟形弹簧静力学特性研究
        2.4.1 开槽方式对碟形弹簧静力学特性影响
        2.4.2 Dm对碟形弹簧静力学特性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非标开口碟簧准零刚度系统建模
    3.1 引言
    3.2 非线性橡胶正刚度弹簧原件设计分析
        3.2.1 圆柱橡胶簧尺寸设计
        3.2.2 方形橡胶簧尺寸设计
        3.2.3 橡胶簧有限元分析
    3.3 中心槽尺寸对准零刚度系统隔振性能分析
    3.4 准零刚度系统位移载荷特性曲线拟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开口碟簧型准零刚度系统动力学研究
    4.1 引言
    4.2 谐波平衡法
    4.3 准零刚度系统位移载荷曲线拟合
    4.4 单自由度线性隔振系统隔振分析
    4.5 单自由度准零刚度隔振系统隔振理论分析
    4.6 单自由度准零刚度隔振系统隔振效率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可调节式准零刚度系统结构设计
    5.1 引言
    5.2 倾斜弹簧调节机构静力学特性研究
    5.3 承载可调节式准零刚度系统三维模型设计
        5.3.1 承载可调节式准零刚度系统关键零部件
        5.3.2 承载可调节式准零刚度系统三维模型
    5.4 承载可调节式低刚度系统负刚度并联分析
        5.4.1 负刚度并联系统有限元建模
        5.4.2 变负刚度系统刚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滚动轴承产品技术发展的现状与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轴承产品技术发展现状
    1.1 技术进步与突破
        1.1.1 高性能
        1.1.2 长寿命
    1.2 产品升级与创新
        1.2.1 通用轴承普遍实现了升级换代
        1.2.2 专用轴承进一步创新提升
        1)机床主轴轴承。
        2)电机轴承。
        3)汽车轴承。
        4)铁路轴承。
        5)风电轴承。
        6)其他专用轴承。
2 轴承产品技术发展方向的解析
    2.1 减摩化
    2.2 轻量化
    2.3 单元化
    2.4 智能化
    2.5 鲁棒性
    2.6 其他方面
3 轴承产品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3.1 总的发展方向
    3.2 具体发展议题

(5)GCP-315压力机的设计及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压力机设计和优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GCP-315压力机的整体设计
    2.1 压力机设计参数的确定
    2.2 压力机的整体结构方案设计
    2.3 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分析与受力分析
    2.4 压力机关键零部件的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GCP-315压力机的有限元分析
    3.1 有限元方法理论
    3.2 有限元分析流程
    3.3 压力机关键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GCP-315压力机机身和滑块的结构优化设计
    4.1 优化设计理论
    4.2 压力机结构优化设计的应用
    4.3 本章小结
5 GCP-315压力机的安装调试和性能试验
    5.1 压力机的整体建模装配
    5.2 设备的安装及调试
    5.3 压力机的实物展示及其性能试验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起步工况湿式离合器滑摩与热负荷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湿式多片离合器概述
        1.2.1 离合器的发展简介
        1.2.2 湿式多片离合器的特点
        1.2.3 湿式离合器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滑摩特性研究现状
        1.3.2 热负荷特性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湿式离合器摩擦转矩特性分析
    2.1 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摩擦转矩机理分析
    2.2 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摩擦转矩数学模型
        2.2.1 湿式离合器油膜压力模型
        2.2.2 湿式离合器粗糙接触压力模型
        2.2.3 湿式离合器摩擦副接合转矩模型
    2.3 湿式离合器分离过程带排转矩数学模型
    2.4 湿式离合器转矩传递特性仿真与分析
        2.4.1 湿式离合器接合转矩仿真分析
        2.4.2 湿式离合器带排转矩仿真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起步工况滑摩功及冷却液温度仿真
    3.1 起步过程汽车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3.1.1 湿式离合器动力传递分析
        3.1.2 发动机扭矩模型
        3.1.3 汽车起步阻力模型
        3.1.4 起步滑摩功与滑摩功率计算
    3.2 湿式离合器起步过程滑摩功仿真分析
        3.2.1 滑摩功仿真参数
        3.2.2 不同坡道起步对滑摩功的影响
        3.2.3 不同载荷起步对滑摩功的影响
    3.3 湿式离合器冷却液温度仿真
        3.3.1 冷却液温度数学模型
        3.3.2 冷却液出口温度仿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湿式离合器热负荷特性研究
    4.1 传热学基本理论
        4.1.1 热传递的基本形式
        4.1.2 导热微分方程
        4.1.3 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
        4.1.4 有限差分法简介
    4.2 湿式离合器摩擦副热负荷分析
        4.2.1 摩擦副二维结构简化
        4.2.2 摩擦副接触压力模型
        4.2.3 摩擦副热传递参数分析
    4.3 有限差分数学模型
        4.3.1 热传导方程有限差分
        4.3.2 热传导方程的边界条件
    4.4 瞬态温度场仿真结果
        4.4.1 坡道起步温度场分析
        4.4.2 竞速起步温度场分析
        4.4.3 连续多次起步温度场分析
        4.4.4 不同摩擦材料对温度场的影响
    4.5 冷却液流量自调整对温度场的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湿式离合器台架试验研究
    5.1 台架试验系统
        5.1.1 试验台总成
        5.1.2 试验设备
    5.2 湿式离合器温升试验方案
        5.2.1 试验目的
        5.2.2 试验准备
        5.2.3 试验步骤
    5.3 台架试验结果分析
        5.3.1 对偶钢片表面温度
        5.3.2 冷却液出口温度
        5.3.3 仿真与试验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7)电动车无动力中断换挡AMT变速箱优化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
    1.3 纯电动汽车集中式驱动系统
        1.3.1 电机单挡驱动系统
        1.3.2 电机多挡驱动系统
    1.4 电动车多挡变速箱发展现状
        1.4.1 国外电动车多挡变速箱研究现状
        1.4.2 国内电动车多挡变速箱研究现状
    1.5 电动车AMT变速箱换挡过程动力中断问题分析
    1.6 无动力中断换挡AMT变速箱构型分析
    1.7 AMT变速箱换挡关键部件优化
    1.8 换挡过程控制
    1.9 本文研究内容
    1.10 本章小结
第2章 无动力中断换挡AMT变速箱构型优化
    2.1 AMT变速箱换挡过程试验分析
    2.2 无动力中断AMT变速箱构型优化
        2.2.1 同步器式两挡I-AMT变速箱
        2.2.2 单向离合器式I-AMT变速箱
    2.3 摩擦式可控单向离合器系统FSOWC
        2.3.1 可控单向离合器
        2.3.2 可控单向离合器操控系统
        2.3.3 FSOWC系统工作过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FSOWC系统运动特性研究
    3.1 FSOWC系统在变速箱中的应用
    3.2 FSOWC系统运动特性分析
    3.3 楔合特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I-AMT变速箱换挡过程优化控制
    4.1 I-AMT变速箱换挡过程动力学分析
    4.2 I-AMT变速箱换挡评价指标
    4.3 扰动抑制输出调节控制器
        4.3.1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
        4.3.2 时变扰动抑制控制器
        4.3.3 扰动观测器
    4.4 I-AMT变速箱换挡过程优化控制
        4.4.1 I-AMT变速箱换挡过程模型搭建
        4.4.2 仿真模型搭建
        4.4.3 仿真对比试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I-AMT变速箱台架测试与实车试验
    5.1 I-AMT变速箱参数优化设计
    5.2 后置离合器执行机构
        5.2.1 凸轮运动状态分析
        5.2.2 CSCA系统建模
        5.2.3 CSCA位移跟踪控制
        5.2.4 换挡执行机构试验
    5.3 I-AMT变速箱台架测试
    5.4 I-AMT变速箱实车测试
        5.4.1 变速箱对比试验
        5.4.2 I-AMT变速箱换挡过程控制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高性能耐磨石墨/青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摩擦材料及理论
        1.2.1 摩擦材料概述
        1.2.2 摩擦磨损理论
    1.3 金属基复合材料
        1.3.1 金属基复合材料概述
        1.3.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1.3.3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制
        1.3.4 金属基耐磨材料
    1.4 石墨/青铜基自润滑材料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β-Si_3N_4晶须和铬铁合金混合掺杂石墨/青铜基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内容
        2.2.1 原材料
        2.2.2 β-Si_3N_4晶须的制备
        2.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2.2.4 复合材料的表征
    2.3 结果和讨论
        2.3.1 复合材料不同载荷及转速下的摩擦性能
        2.3.2 复合材料磨损面表征
        2.3.3 复合材料磨屑形貌及成分分析
        2.3.4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β-Si_3N_4晶须表面改性石墨/青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内容
        3.2.1 原材料及仪器
        3.2.2 β-Si_3N_4晶须表面化学镀镍
        3.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3.2.4 复合材料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镀镍后β-Si_3N_4晶须
        3.3.2 晶须改性石墨/青铜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3.3.3 晶须改性石墨/青铜基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环境介质对石墨/青铜基复合材料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内容
        4.2.1 原材料
        4.2.2 复合材料的制备
        4.2.3 复合材料的表征
    4.3 结果和讨论
        4.3.1 材料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摩擦系数
        4.3.2 不同环境介质中的磨损面形貌
        4.3.3 磨损面附着物形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碳化钛包覆石墨的青铜基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内容
        5.2.1 原材料
        5.2.2 石墨粉高温自蔓延预处理
        5.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5.2.4 复合材料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高温自蔓延预处理石墨粉表征
        5.3.2 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5.3.3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5.3.4 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小模数塑胶传动齿轮箱的降噪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工程背景与意义
    1.2 小模数塑胶齿轮传动的发展历程和噪声研究理论基础
        1.2.1 小模数塑胶齿轮的发展历程
        1.2.2 塑胶齿轮传动系统的噪声源及降噪研究理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齿轮设计参数的特性研究
        1.3.2 齿轮副接触和运动特性研究
        1.3.3 齿轮传动系统降噪技术研究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和蜗杆斜齿轮系统传动特性的研究
    2.1 圆柱齿轮副传动动态激励分析
    2.2 ADAMS的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
        2.2.1 多刚体动力学理论
        2.2.2 四级塑胶圆柱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2.3 蜗杆斜齿轮副正确啮合要求及啮合接触方程
        2.3.1 蜗杆斜齿轮副的正确啮合理论
        2.3.2 蜗杆斜齿轮副的传动啮合方程
        2.3.3 蜗杆斜齿轮副啮合点接触验证
    2.4 蜗杆斜齿轮副的运动学仿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塑胶蜗杆斜齿轮系统的有限元分析
    3.1 塑胶蜗杆斜齿轮箱箱体的模态分析
        3.1.1 模态分析基础理论
        3.1.2 塑胶蜗杆斜齿系统的模态分析仿真
    3.2 塑胶蜗杆斜齿轮系统的谐响应分析
        3.2.1 谐响应分析基础理论
        3.2.2 蜗杆斜齿轮系统的谐响应分析过程及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塑胶蜗杆斜齿轮传动齿轮箱的降噪理论和实验研究
    4.1 实验使用仪器
    4.2 查找蜗杆斜齿轮系统的噪声源
    4.3 蜗杆斜齿轮箱的降噪理论及实验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塑胶齿轮系统箱体结构优化的降噪研究
    5.1 齿轮系统的共振噪声问题
    5.2 齿轮箱箱体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5.2.1 齿轮箱箱体模型的简化
        5.2.2 定义齿轮箱箱体材料及网格划分
        5.2.3 齿轮箱箱体模态分析结论
    5.3 提出齿轮箱箱体优化方案并分析验证
        5.3.1 提出齿轮箱箱体的优化设计方案
        5.3.2 三种结构优化方案的模态分析验证
        5.3.3 对齿轮箱箱体优化设计方案的试验验证
        5.3.4 优化方案的模态和试验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已发表论文

(10)基于生物结构启发的减振抗振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振动控制方法
        1.2.1 隔振
        1.2.2 减振
        1.2.3 动力吸振
    1.3 粘弹性阻尼结构
        1.3.1 粘弹性材料
        1.3.2 减振元件
        1.3.3 粘弹性阻尼器的研究现状
    1.4 生物结构减振研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碟形弹簧力学性能分析及参数优化
    2.1 碟形弹簧简介
    2.2 碟簧压缩过程有限元分析
        2.2.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2.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3 计算结果
    2.3 碟簧受压实验
        2.3.1 单轴压缩实验
        2.3.2 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分析比较
        2.3.3 碟簧循环加卸载实验
    2.4 碟簧优化设计
        2.4.1 初始碟簧的力学性能分析
        2.4.2 碟簧的形状优化
    2.5 本章小结
3 硅橡胶力学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硅橡胶材料的超弹性本构模型
        3.2.1 超弹性模型的应变能函数
    3.3 硅橡胶材料的粘弹性本构模型
        3.3.1 Maxwell模型
        3.3.2 Kelvin模型
        3.3.3 广义Maxwell模型和广义Kelvin模型
    3.4 硅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及结果拟合
        3.4.1 单轴拉伸实验
        3.4.2 单轴压缩实验
        3.4.3 拉伸松弛实验
        3.4.4 实验结果参数拟合
    3.5 本章小结
4 碟簧-硅橡胶吸能结构
    4.1 引言
    4.2 单碟簧-硅橡胶复合结构的力学模拟以及压缩实验
    4.3 多碟簧-硅橡胶复合结构的压缩实验
    4.4 四层碟簧-硅橡胶复合结构
        4.4.1 单轴压缩实验
        4.4.2 循环加卸载实验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新型汽车离合器分离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轮内驱动电动汽车底盘系统构型优化与集成设计[D]. 田萌健. 吉林大学, 2021
  • [2]电控两挡自动变速器优化与控制[D]. 谭森起.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3]承载可调节准零刚度隔振器设计与分析[D]. 蔡世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4]滚动轴承产品技术发展的现状与方向[J]. 杨晓蔚. 轴承, 2020(08)
  • [5]GCP-315压力机的设计及优化分析[D]. 刘胜.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6]起步工况湿式离合器滑摩与热负荷特性研究[D]. 周启豪. 江苏大学, 2020(02)
  • [7]电动车无动力中断换挡AMT变速箱优化与控制[D]. 岳汉奇. 吉林大学, 2020(08)
  • [8]高性能耐磨石墨/青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潘家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020(03)
  • [9]小模数塑胶传动齿轮箱的降噪优化设计研究[D]. 黄玉娥.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10]基于生物结构启发的减振抗振结构设计[D]. 杜白.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新型汽车离合器分离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