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oBtoC电子商务模式报刊发行系统通过技术鉴定

BtoBtoC电子商务模式报刊发行系统通过技术鉴定

一、BtoBtoC电子商务模式的报刊发行系统通过技术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费丽芳[1](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文中指出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国内新闻界的抗日救亡呼声愈发高涨。作为西北后方重镇,兰州也在全民族抗战的大势中兴起了办报创刊、服务抗战的热潮,当地党政机关、社会救亡团体、爱国人士和部分院校等各方力量都积极创办报刊,借此在后方宣传动员。得益于全面抗战中甘肃造纸、印刷、文教事业的进步和战时迁兰新闻工作者对报刊的改进与艰苦经营,以及全面抗战前兰州报刊发展的奠基,故全面抗战期间兰州报刊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大环境下不断发展前进,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兰州的报刊以国民党官方报刊数量最多、出版时间较长,占据主导地位,民间社会力量所办的报刊亦在全面抗战初期盛极一时。在内容方面,兰州报刊对抗敌宣传与动员、西北开发建设和兰州的物价、城市建设等,做了大量报道。综观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的发展轨迹,其未能脱离抗战和西北的大环境,一方面带有明显的战时性、进步性、地域性和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报刊言论也难免因受局势影响而有失公允。但总体上,兰州报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略,它不仅增强了战时甘肃的宣传动员力量,对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推动了甘肃新闻事业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对甘肃及西北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

韩禹文[2](2019)在《休闲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测度研究 ——以北京市休闲产业投入产出分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休闲产业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全球GDP贡献表明其能够以比全球经济更快的速度创造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作为拥有将近十四亿人口的大国,休闲产业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也逐渐受到重视,休闲产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其他产业的辐射和关联作用也将会越来越强。尽管我国休闲产业发展已有基础,但相关计量研究刚刚起步。为了更好地反映休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其本身的经济运行状态,可以在对休闲产业进行概念界定、产业体系构建和行业统计分类的基础上,以投入产出模型为手段来衡量休闲产业的经济特征,从而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休闲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及其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本文以构建的休闲产业体系为框架,同时根据对休闲产业特征以及休闲产业体系特点的分析来辨别现实中的休闲经济活动,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中的相关类别重新组合与归类进而编制出《休闲及其相关产业统计分类表》。在投入产出测算方面,选择休闲行业体系齐全且业态丰富的北京市为例来对休闲产业做产业经济分析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以及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在构建休闲产业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通过利用2012年北京市投入产出数据测算来分析休闲产业经济的实质规模及与其他相关产业的确切关联,深入分析休闲产业内部各部门的运行机理,从技术经济联系、产业结构关联、产业感应能力和产业影响能力等多个方面测算和分析休闲产业投入与产出的结果,以此反映北京市休闲产业特征及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休闲第三产业绝大多数部门因自身规模相对较小,所以对北京市国民经济发挥的影响较小。(2)附加值低、能源消耗大、技术水平低的传统部门创造了产业大部分产值,产业发展水平还处于低层次。(3)产品和服务在使用结构上呈现不均衡的特征。(4)产业发展以耗费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为主。(5)休闲第二产业对于休闲产业发展起到的波及作用过高,休闲第三产业还未在产业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未能发挥应有的主导力量。(6)产业各部门的生产诱发系数普遍不高,产业整体实力有待增强。综合北京市休闲产业的内外部环境以及本文的数据分析,为进一步提升北京市休闲产业水平,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产业发展。

陈超[3](2013)在《江西省邮政公司经营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经营战略是现代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白邮电分营、邮政政企分开以来,江西邮政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建立适应自身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经营战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江西邮政经营发展水平的提高,为实现江西邮政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于江西省邮政公司这样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来讲,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重大课题。本文将在全面、详细介绍江西省邮政公司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江西省邮政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和面对的内部条件。在外部环境分析方面,首先将对江西省的省情、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以及省内邮政的政策环境进行分析,同时根据邮政企业目前的经营范围、业务品种,重点对邮政金融类、邮务类、速递物流类三大业务板块的市场及竞争环境进行剖析;在企业内部条件分析方面,主要针对企业业务结构、核心网络能力、财务状况、人力资源状况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在研究方法上,通过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法等方法,对江西省邮政公司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得出企业在经营发展当中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威胁等结论,并将该结论作为制定邮政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依据。在得出企业面临的经营发展环境的结论之后,本文将重点研究江西省邮政公司的经营战略和实施该经营战略的具体内容、举措及保障措施。根据企业战略制定的有关理论,并结合江西省邮政公司的市场定位,选择与企业自身资源、技术、能力、组织相匹配的战略,分析战略选择的动因,制定实施战略的具体策略。在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江西省邮政公司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网络保障、财务保障、人力资源保障和企业文化保障,以有力推动企业各项工作朝着战略目标的方向前进,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并最终实现企业的各项战略目标。

黎志强[4](2012)在《广西区邮政书报刊发行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对于提高企业效率与竞争力的作用越发明显,使其成为企业关键的战略资源。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并将其列为企业核心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将人力资源战略落实为可执行的若干计划的过程。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以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为依据,其规划的是企业未来实现战略目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承接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定义、内容、及其制订流程和方法等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为研究制订广西区邮政书报刊发行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提供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本文在第二章运用相应的技术和方法对广西区邮政书报刊发行局的内外部环境、企业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以摸清企业发展环境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本文在第三章对广西区邮政书报刊发行局未来三年人力资源数量、结构和质量方面的需求、供给及供求平衡情况做出预测分析。本文在第四章结合广西区邮政书报刊发行局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提出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目标、结构优化目标和质量提升目标,进而制订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总规划和各项具体子规划。最后,本文在第五章提出广西区邮政书报刊发行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执行方案和监控评估的方案。

黄端[5](2011)在《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当下中国出版物发行理论图书强而报刊弱的缺失入手,指出报刊发行四大功能对报刊传媒产业的重要性,以及报刊发行理论研究是产业实践的迫切要求,进而主张以更有代表性的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相比报纸及学术期刊发行具有地域全国化、行为市场化、受众大众化明显特征)研究,作为开启中国报刊发行理论研究体系大门的钥匙。这是本文展开的立论逻辑和现实意义。论文主体研究框架依次包括:发行供需状况、政策规制、市场演化、流通制度、渠道、中间商、促销七部分。前五部分属于产业环节基础理论研究,后两部分为市场营销应用型研究,内容包括历史梳理、现实逻辑与未来展望等论述。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供需受政治、经济、教育和技术以及非可控因素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业外资本涌入对供给影响巨大;至于需求,1949年以来先后经历了国家政治、民众精神、社会商业、产业资本的四个显性阶段特征需求影响,也由此造成产业局限、发展、繁荣与演变;其未来将呈现出供给多元化与区域化、品种的细分化与差异化、载体的贵重与免费两极分化、技术变革影响日趋重要趋势。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政策规制在现实中主要体现为产品提供商的主办主管制度,以及分销主体的登记许可制度,未来政策规制走向会造成业界日渐“国进民退”。在上述供需状况、政策规制条件下,中国大众期刊发行市场演化先后经历邮局一统天下、自办发行从无到有、产业链日渐形成、政府主导加入WTO前的市场廓清、群雄逐鹿分销市场五个阶段,未来发展将主要受制于供需不匹配以及分销让利两大根本矛盾。中国大众期刊发行流通制度包括代理制度和发行量稽核制度,本文以美国、日本为参照,对中国相关制度进行研究及评析,指出固有全能型政府思维滞缓了中国发行量稽核制度的发展,其出路在于为发行业进行政策松绑并力促广告业繁荣。对中国大众期刊发行渠道,本文按类型介绍不同渠道性能及优缺点,同时分析其改进、调整和创新的方式、时机和障碍等问题,也总结出未来发展七大趋势。中间商和促销是大众期刊发行实现价值交换及提升的重要产业要素,本文研究了适合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中间商销售管理、发展规划、甄选流程,以及促销的时机、目标、原则、方式、实施和评估等理论与实务。

马广[6](2009)在《宁夏邮政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邮政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逐步开放的邮政行业面临来自国际、国内多方面的竞争压力,而正处于体制机制转型阶段的中国邮政企业,尚未完成最后的蜕变。面对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国邮政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应对挑战?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邮政企业以什么样的发展战略重新寻求定位?这一课题亟待研究解决。本文运用战略管理理论,以宁夏邮政为例,系统分析了企业内外部环境状况,归纳总结出:在新形势下邮政企业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市场空间扩大、法规政策利好、邮政品牌的良好商誉、三流合一的网络资源等内外部环境优势,同时还需积极应对竞争主体增多、竞争环境激烈、内部机制不顺等发展威胁,扬长避短、因势利导,面对内部条件和优势资源对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提出宁夏邮政增长型企业发展战略,形成目标体系,提出战略实施与控制方法。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宁夏邮政公司概况;第二章介绍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第三章系统分析邮政企业外部环境,归纳总结出企业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第四章系统分析企业内部环境,归纳总结出企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第五章阐述公司发展战略选择和制定;第六章介绍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方法。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不仅为宁夏邮政的战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其提供了总体思路和建议。对经济欠发达省邮政战略制定有参考价值

吴锋[7](2009)在《报纸“有效发行”及其应用软件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新闻传播学科中的热门问题——“有效发行”(或发行的“有效性”)进行了综合研究。文章首先对何谓“有效发行”进行了辨析。文章界定发行的“有效性”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特定类型的利益主体对出版物(本文主要指报纸,所开发的软件则同时适用于报社和期刊社)发行效果所作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的结果具有相对性,有效发行蕴藏着一个前置概念——“发行效益”,即报纸发行所带来的收益。当报纸发行带来的收益与利益主体预定的目标相吻合时就是“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的。报纸发行的利益主体主要有三个——社会公众、政治集团和报社。评价公共报纸的发行效益遵循社会效益至上原则,谋求报纸发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当公共利益得到实现时,报纸的发行是“有效”的,否则是“无效”的。政治集团评价报纸发行遵循的是政治效益至上原则,谋求集团政治利益的最大化,当其政治利益得到满足时,就认为报纸发行是“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甚至“负效”的。企业型报社评价报纸发行遵循的是经济效益至上的原则,谋求报社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当报纸发行能够给报社带来良好经济收益时,就被认定为“有效”的,否则将被认为是“无效”的。文章分析了企业型报纸的不同盈利模式。报纸的盈利模式不同,相应的发行有效性评价模式亦不同。文章重点研究的是发行依赖盈利模式和广告依赖盈利模式下的有效发行。在发行依赖盈利模式下,由于报纸的销售价格大于报纸的制作成本,理论上报纸的有效发行存在一个最低值,也存在一个最高值。报纸销售总额恰好等于报纸制作成本时的发行量是发行依赖盈利模式报纸的最低有效发行量。报纸的发行量等于特定区域内目标读者的总量的发行量是发行依赖盈利模式报纸的最高有效发行量。研究广告依赖盈利模式报纸的有效发行问题要区分静态与动态两种视角。对静态条件下广告依赖盈利模式报纸,通常运用边际分析法探求其最优发行量(即最为“有效”的发行量,简称有效发行量)。研究表明:在无约束条件下,当报纸的边际广告收入等于边际经营成本时,报纸的经营利润最大,相应的报纸发行量即为有效发行量;在约束条件下,报纸的“有效发行”点必须选择使得每种发行渠道的边际利润与其单位发行成本之比相等。对动态条件下企业型报纸的有效发行问题,本文分两步进行研究。第一步,按照市场供求均衡框架,研究特定区域市场的报纸发行总容量。研究发现,政策开放度、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受众受教育水平四个因素对区域报纸发行市场容量有重要影响。第二步,按照“三四律”框架,研究参与区域市场竞争的报社发行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区域报纸发行量的市场配比关系大致是:第一梯队报纸的平均发行量是第二梯队的2倍左右;第二梯队报纸的平均发行量是第三梯队的2倍左右;于是,第一梯队报纸的平均发行量大约是第三梯队的4-5倍左右。文章认为有效发行还意味着报纸发行结构的优化,并从两个维度分析此问题:一是选择性维度,即面对多样化、多层面的读者群,依据读者消费能力和接触报纸广告的概率两方面的指标加以分层,筛选出能够为报社带来预期价值的读者。二是聚焦性维度,即面对已经选定的读者群,依据报纸发行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属性进行进一步的聚焦与框定,使得报纸发行的成本最小化,进而为报社创造最大化的利润。本文阐述的有效发行理念为报社读者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提供了理论根据。文章作者主持开发的读者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通过收集读者信息,形成数据仓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能够为报社创造价值的有效信息,使报刊社更好地维护和发展与读者之间的互惠关系,为报刊社开展广告营销及多种经营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

匡导球[8](2009)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和科技背景下,中国出版技术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型。对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探索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向现代出版技术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变迁模式,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变迁,目前仍是学术界很少涉足的领域。界定出版技术的定义、性质及其构成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前提。出版技术是指传播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编辑、复制以及“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是反映在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等装备,网络形态的系统、程序等软件,以及出版过程中体现的信息组织理念、工艺流程和实施手段。出版技术是观念形态与操作形态的统一,而非出版过程中具体工艺过程的简单拼加。出版技术至少包括编辑技术、复制技术、介质制造技术和发行技术四个方面。出版技术的每次重大创新,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改进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给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而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科学划分出版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基础。从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分析,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技术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84年;1985年至2000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变迁轨迹。世纪之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出版救国的新思潮、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版技术的近代化。铅活字技术与半机械化印刷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出版生产的效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印装水平、发行方式也得到全面更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编辑形态和编辑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编辑形制基本形成。中国出版业核心技术、工作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规模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深刻变革.1950年后,出版业整体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阶段,出版各部门产量、质量都得到显着提高,编辑、制版、印刷、装订及发行等环节实现了整体配套.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出版技术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技术门类发展不平衡。80代初,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因原料供给、科研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而此阶段编辑技术从选题、内容编排到校正、定稿等环节日益完善和规范,标志着编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专业化的发行体制解决了发行覆盖面小、渠道残缺堵塞等技术难题。在出版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受工业制造水平影响,投入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不多,但在研发方面仍有不少突破,为80年代中期出版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奠定了基础。现代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始于1985年,以北大激光照排技术通过国家鉴定为标志。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而走向“光与电”,“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整合成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不可分割的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编辑技术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各种适合海量存储的磁、光等新型出版介质的问世使信息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纸介质,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下,依靠功能强大的办公、营销管理等应用软件,出版发行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外延,建立在“机械复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出版形态已不是出版业的全部,出版产业开始走向以文化资源整理和内容创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出版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出版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其独特的进化规律,呈现出加速性、累积性、一体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出版技术并不是按照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技术逻辑发展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驱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2)文化启蒙、民族运动与文化建设的政治推动;(3)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4)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5)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推动。出版技术的转型机制,表现为技术——需求双重诱因模式、政府行为诱因模式与企业行为诱因模式。不同的创新机制,产生不同的创新效应。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也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轨迹。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技术创新开始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其结果是技术进步的速率加快、周期变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为主导的多维整合效应逐步显现。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推进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一味引进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出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缺乏技术自主性,稍有不慎,将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出版传播技术的变迁是自然世界的动态进化过程,从印刷、网络出版到跨媒体出版,出版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增加了出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表现在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化交流模式转变以及网络出版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中国出版技术创新已走过“引进创新”阶段,正致力于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方向应是“自主创新”。为此,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激励扩散机制,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实现出版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张慧彬[9](2007)在《邮政报刊发行信息系统规划》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邮政报刊发行信息化的规划和实施步骤的研究,结合邮政报刊发行业务流程,提出邮政报刊发行信息系统规划方案。本文阐述了邮政报刊发行建设和开发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并结合邮政报刊发行的现状,选择信息系统规划方法;进而通过对邮政报刊发行信息化应用的现状以及问题分析、总体战略目标、业务流程的需求分析,提出系统规划方案,确定了邮政报刊发行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总体框架和主要模块功能。本文最后根据信息系统实施策略结合邮政报刊发行的具体情况,通过系统实施的组织、实施方式、实施的风险等方面的分析做好系统实施的准备工作,从而保障系统的顺利实施。本文通过对建设邮政报刊发行信息系统的成本效益分析,提出可行性结论,说明现代企业实行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邮政报刊发行信息系统如果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必定会转化成企业的生产力,形成效益。目前,国家邮政局正在推进报刊发行系统统一版本工程建设,本人作为邮政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了其中的工作,因此希望通过对报刊发行信息系统的规划,为邮政生产信息化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强月新,谭泽锋[10](2005)在《盘点与回望——’2005中国媒体年度发展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媒体经营盘点传媒市场走势政府媒体规制建设新媒体发展回望媒体发展动向与走势预测2005年,中国传媒市场风起云涌,出现众多新动向。纵观整个传媒产业的经营和发展,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报业出现"拐点",平面媒体广告增长率大幅降低;广播媒体注重深层开发和内容的拓展创新;电视媒体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成为广告投资新的热点;出版业步入调整期;跨媒体、跨行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跨地区办报则处于政策性的停滞状态;报业集团改革进入新阶段;面对纸媒利润渐薄

二、BtoBtoC电子商务模式的报刊发行系统通过技术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toBtoC电子商务模式的报刊发行系统通过技术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五、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兰州报刊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后的国内形势
    第二节 全面抗战前西北的抗战宣传活动
    第三节 全面抗战前兰州报刊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兰州报刊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兰州报刊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二节 兰州的办报创刊热潮
    第三节 兰州报刊的发行与阅读
第三章 兰州报刊的主要内容与思想
    第一节 抗战宣传与动员
    第二节 开发和建设西北
    第三节 其他新闻报道
第四章 兰州报刊的特征与影响
    第一节 兰州报刊的发展特征
    第二节 兰州报刊的积极影响
    第三节 兰州报刊存在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清末至全面抗战前夕兰州地区出版报刊一览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2)休闲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测度研究 ——以北京市休闲产业投入产出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全球休闲产业发展情况
        1.1.1.2 国内休闲产业发展情况
        1.1.1.3 休闲产业研究存在的问题
        1.1.1.4 本文选题与立意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理论分析法
        1.2.2 访谈调查法
        1.2.3 统计分析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休闲产业相关研究及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2.1 休闲内涵的哲学理解
        2.1.1 古代中国休闲思想:休闲与人的自然化
        2.1.2 西方古典休闲观念:休闲与生活、宗教
        2.1.3 当代中西休闲理解:休闲与人的自我发展
    2.2 休闲产业经济
        2.2.1 相关产业国民经济贡献测度
        2.2.2 休闲产业与国民经济
        2.2.3 休闲产业与经济结构调整
    2.3 产业统计分类
        2.3.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2.3.2 休闲相关产业分类
    2.4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2.4.1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基础
        2.4.2 休闲及其相关产业投入产出分析
        2.4.3 休闲产业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2.4.3.1 投入结构使用
        2.4.3.2 消耗需求结构
        2.4.3.3 最终使用结构
        2.4.3.4 消耗系数分析
        2.4.3.5 分配系数
        2.4.3.6 影响力系数
        2.4.3.7 感应度系数
        2.4.3.8 生产诱发系数
        2.4.3.9 各部门成本效益
3 休闲产业体系构建及其相关产业统计分类
    3.1 休闲产业分类的基本标准
        3.1.1 休闲产业分类概览
        3.1.2 休闲产业概念界定
        3.1.2.1 休闲供需的特征
        3.1.2.2 休闲产业的定义
    3.2 休闲产业体系构建
        3.2.1 休闲产业的特点
        3.2.2 休闲产业体系基础分析
        3.2.3 休闲产业体系构建
    3.3 休闲及其相关产业统计分类
        3.3.1 统计分类范围的界定
        3.3.2 统计分类原则
        3.3.3 休闲及其相关产业统计分类表
4 北京市休闲产业投入产出分析
    4.1 投入产出表编制基础
        4.1.1 投入产出表基本内容
        4.1.2 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法
        4.1.3 部门筛选与合并
    4.2 休闲产业分离系数方法研究
        4.2.1 主要的分离系数方法
        4.2.1.1 直接分离法
        4.2.1.2 统计法
        4.2.1.3 就业人数法
        4.2.1.4 比例因子漂移法
        4.2.1.5 德尔菲法和访谈法
        4.2.2 分离系数的确定
        4.2.3 休闲产业投入产出表编制
        4.2.3.1 编制休闲产业投入产出简表
        4.2.3.2 投入产出表全口径数据的分离
    4.3 休闲产业投入产出分析
        4.3.1 休闲产业部门结构分析
        4.3.1.1 增加值结构系数
        4.3.1.2 投入结构使用
        4.3.1.3 消耗需求结构
        4.3.1.4 最终使用结构
        4.3.2 休闲产业部门技术经济联系分析
        4.3.2.1 产业关联效应
        4.3.2.2 产业波及效应
        4.3.3 经济效益分析
        4.3.3.1 最终需求对生产的诱发系数
        4.3.3.2 各部门成本效益
5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件

(3)江西省邮政公司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2章 经营战略理论概述
    2.1 经营战略的内涵和特征
    2.2 经营战略的类型
        2.2.1 专业化战略
        2.2.2 多元化战略
        2.2.3 归核化战略
    2.3 经营战略的分析工具
        2.3.1 SWOT分析
        2.3.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2.3.3 PEST分析
第3章 江西省邮政公司经营的五力模型分析和SWOT分析
    3.1 江西省邮政公司概况
    3.2 五力模型分析
        3.2.1 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
        3.2.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3.2.3 买方的议价能力
        3.2.4 卖方的议价能力
        3.2.5 替代品的威胁
    3.3 SWOT分析
        3.3.1 优势
        3.3.2 劣势
        3.3.3 机会
        3.3.4 威胁
第4章 江西省邮政公司经营战略的选择
    4.1 江西省邮政公司的市场定位
    4.2 江西省邮政公司经营战略选择的动因分析
        4.2.1 多元化经营战略造成的发展困境
        4.2.2 归核化战略选择的动因分析
    4.3 江西省邮政公司归核化战略的构成内容
        4.3.1 重组战略
        4.3.2 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
        4.3.3 重点业务发展战略
第5章 江西省邮政公司经营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组织保障
        5.1.1 运营机制和三项制度改革
        5.1.2 企业生产组织优化
        5.1.3 业务体系和生产流程优化
        5.1.4 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完善
    5.2 网络优化保障
        5.2.1 营业网建设
        5.2.2 投递网建设
        5.2.3 信息网建设
    5.3 财务保障
    5.4 人力资源保障
        5.4.1 深化组织机构改革
        5.4.2 完善分配激励机制
        5.4.3 规范用工管理
        5.4.4 盘活人力资源
        5.4.5 加大培训工作力度
        5.4.6 打造高绩效团队
        5.4.7 夯实管理基础
    5.5 企业文化保障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4)广西区邮政书报刊发行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理论综述
    1.5 研究思路
    1.6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
第二章 区发行局人力资源战略分析
    2.1 区发行局发展现状简介
    2.2 区发行局内外部环境分析
        2.2.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2.2.2 行业环境分析
        2.2.3 区发行局组织结构分析
        2.2.4 区发行局经营情况分析
        2.2.5 区发行局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2.3 人力资源盘点
        2.3.1 人力资源信息盘点
        2.3.2 人力资源能力盘点
    2.4 SWOT分析
    2.5 区发行局企业战略
    2.6 区发行局人力资源战略
第三章 区发行局人力资源供求预测
    3.1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3.1.1 数量、结构需求预测
        3.1.2 质量需求预测
    3.2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3.2.1 内部供给预测
        3.2.2 外部供给预测
    3.3 人力资源供求平衡预测
第四章 区发行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4.1 区发行局人力资源战略总规划
        4.1.1 人力资源数量目标
        4.1.2 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目标
        4.1.3 人力资源质量提升目标
    4.2 区发行局人力资源战略子规划
        4.2.1 外部人员补充规划
        4.2.2 内部人员流动规划
        4.2.3 退休解聘规划
        4.2.4 职业生涯规划
        4.2.5 培训开发规划
        4.2.6 薪酬激励规划
        4.2.7 企业文化规划
第五章 区发行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执行与监控评估
    5.1 区发行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执行
    5.2 区发行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监控评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出版物发行研究的空白
        0.1.1 三流人才论:叨陪末座的业界现状
        0.1.2 隐匿的暗线:不受待见的学界地位
        0.1.3 模糊的法门:贫弱缺失的既有研究
    0.2 报刊发行的重要性
        0.2.1 经济功能:现金收入与成本冲抵
        0.2.2 品牌功能:广告收入的决定因素
        0.2.3 传播功能:自由、责任或政治的实现
        0.2.4 标尺功能:检测报刊质量的重要尺度
    0.3 报刊产业实践的迫切需求
    0.4 大众期刊发行研究的代表性
        0.4.1 报纸与期刊的差别
        0.4.2 大众期刊发行的代表性
    0.5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研究综述
        0.5.1 国外:从属研究语焉不详
        0.5.2 国内:蜻蜓点水浅尝即止
    0.6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
        0.6.1 研究方法
        0.6.2 研究内容
        0.6.3 研究特点与创新
1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供需
    1.1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供需的影响因素
        1.1.1 政治因素
        1.1.2 经济因素
        1.1.3 教育和技术因素
        1.1.4 其他因素
    1.2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供给主体的变化
        1.2.1 境外资本进入期刊出版的案例和方式
        1.2.2 境内资本进入期刊出版的案例和方式
        1.2.3 中国大众期刊合作出版的特点
    1.3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供需的四大阶段特征
        1.3.1 1949-1978年:产业高度受制的孱弱发展
        1.3.2 井喷1980年代:精神生活需求激发的繁荣
        1.3.3 盘整1990年代:社会商业需求激起的演变
        1.3.4 发展21世纪:产业资本需求激荡的轨迹
    1.4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供需的未来发展趋势
        1.4.1 大众期刊供给的多元化与区域化趋势
        1.4.2 大众期刊品种的细分化与差异化趋势
        1.4.3 大众期刊载体的贵重与免费两极分化趋势
        1.4.4 技术变革对大众期刊供需影响日趋重要
2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政策规制
    2.1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规制的经济学梳理
    2.2 中国大众期刊产品提供商的市场准入规制
    2.3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分销商的市场准入规制
        2.3.1 指令性规制:一家独大的历史形成
        2.3.2 摸石头过河:由下而上的自发突破
        2.3.3 应对新形势:全面放开的必然要求
    2.4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政策规制趋势和特点
        2.4.1 转制与退出机制的发展建立只在于进一步壮大国有出版主体
        2.4.2 与国有资本关系的远近将决定分销主体的竞争力强弱
3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市场化之路
    3.1 广州2008:纷争再起的时代背景
    3.2 洛阳1985:小步跑向市场的开始
    3.3 1986-1995:市场化释放出的能量
    3.4 1996-2003:加入WTO前后的市场廓清
    3.5 2003-2008:WTO语境下的群雄并起
    3.6 展望2020: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根本矛盾与出路
4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流通制度
    4.1 欧美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制度参照
        4.1.1 美国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制度
        4.1.2 日本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制度
    4.2 欧美大众期刊的发行量稽查制度参照
        4.2.1 美国大众期刊发行量稽查制度
        4.2.2 日本大众期刊发行量稽查制度
        4.2.3 国际发行量稽查组织联盟
    4.3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制度
        4.3.1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通行代理制度解析
        4.3.2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制度博弈发展趋势
    4.4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量稽查制度
        4.4.1 学界探讨和国家主推的尝试
        4.4.2 国新数据受挫的根本原因
        4.4.3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量稽查制度的出路
5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分销渠道
    5.1 大众期刊发行分销渠道的主要市场功能
    5.2 大众期刊发行分销渠道的外部影响因素
    5.3 大众期刊分销渠道的市场运作与选择
        5.3.1 大众期刊发行分销渠道的市场运作
        5.3.2 大众期刊发行分销渠道的纵向剖析
        5.3.3 大众期刊发行分销渠道的现实选择
    5.4 大众期刊分销渠道的改进和革新
        5.4.1 大众期刊分销渠道的改进和障碍
        5.4.2 大众期刊分销渠道的创新趋势
6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中间商
    6.1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中间商类型
        6.1.1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批发商
        6.1.2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零售商
    6.2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中间商的销售管理
        6.2.1 了解区域市场
        6.2.2 期刊铺货策略
        6.2.3 拜访批发代理商
    6.3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商的发展规划
        6.3.1 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商的资讯与经营策略
        6.3.2 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商的管理策略
        6.3.3 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商的绩效评估
    6.4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商的甄选
7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促销
    7.1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根本价值
        7.1.1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必要性
        7.1.2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重要性
    7.2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时机和目标
        7.2.1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合适时机
        7.2.2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具体目标
    7.3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原则和方式
        7.3.1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基本原则
        7.3.2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基本方式
    7.4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实施与评估
        7.4.1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实施
        7.4.2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评估
8 研究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图表索引
已发表与本研究相关论文
后记

(6)宁夏邮政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宁夏邮政公司概况
        1.1.1 公司自然状况
        1.1.2 公司组织结构
        1.1.3 公司的经营管理现况
    1.2 研究背景
    1.3 本文研究意义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2.1 企业战略的概念及特征
        2.1.1 企业战略的概念
        2.1.2 企业战略的特征
    2.2 企业战略管理概念和作用
        2.2.1 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
        2.2.2 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
    2.3 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国内邮政行业发展分析
        3.2.2 世界邮政行业发展分析
        3.2.3 中国邮政改革带来的影响
    3.3 宁夏邮政公司外部机会与威胁
        3.3.1 外部机会
        3.3.2 外部威胁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4.1 资源条件分析
        4.1.1 人力资源分析
        4.1.2 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4.1.3 邮政网络资源分析
        4.1.4 无形资产分析
    4.2 能力分析
        4.2.1 产品能力分析
        4.2.2 网络能力分析
        4.2.3 企业管理机制分析
        4.2.4 服务能力分析
        4.2.5 企业文化建设
    4.3 宁夏邮政公司内部优势与劣势分析
        4.3.1 优势分析
        4.3.2 劣势分析
第5章 公司发展战略选择与制定
    5.1 企业使命
    5.2 企业战略目标
        5.2.1 企业战略目标体系
        5.2.2 企业战略任务
    5.3 企业战略选择与制定
        5.3.1 企业整体战略选择与制定
        5.3.2 企业成长战略选择与制定
        5.3.3 企业竞争战略选择与制定
第6章 宁夏邮政公司战略实施与控制
    6.1 战略实施
        6.1.1 邮政业务发展策略
        6.1.2 网络建设策略
        6.1.3 企业机制改革策略
        6.1.4 支撑保障策略
        6.1.5 企业文化策略
    6.2 战略控制
        6.2.1 控制体系
        6.2.2 控制内容
        6.2.3 控制过程
        6.2.4 控制方法和方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报纸“有效发行”及其应用软件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关于"有效发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1 国外关于"有效发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2 国内"有效发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3 小结
3 不同盈利模式下企业型报纸的"有效发行"
    3.1 企业型报社的盈利模式
    3.2 发行依赖盈利模式与"有效发行区间"
    3.3 决策应用:"盈利模式"与报纸发行决策
4 宏观层面静态条件下企业型报纸的"有效发行"
    4.1 基本假设及有效发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静态条件下"有效发行"模型分析
5 宏观层面动态条件下企业型报纸的"有效发行"
    5.1 动态条件下"有效发行"的研究框架
    5.2 区域报纸发行的市场总容量
    5.3 动态条件下各报纸发行量的配比关系
6 微观层面企业型报纸的"有效发行"
    6.1 报纸发行结构的分析框架
    6.2 合理报纸发行结构的指标体系
    6.3 决策实践中的应用
7 基于"有效发行"的报社读者数据库管理软件开发
    7.1 我国报纸发行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7.2 读者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开发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报刊社读者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开发设计说明书
附录二 《报刊社读者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源程序代码
附录三 博士生学习期间发表的着作与论文
附录四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主持的项目课题
附录五 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登记授权证书

(8)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第一节 出版技术、技术体系及其发展轨迹
        一、出版技术的内涵界定
        二、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
        三、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第二节 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历史遗产
        一、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对西方近代出版技术的影响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分期
        一、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年至1949年)
        二、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年至1984年)
        三、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至2000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1949)
    第一节 近代出版技术传入的历史背景
        一、晚清西学东渐与近代出版起源
        二、文化启蒙运动与近代出版高潮
        三、洋务运动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第二节 近代印刷、造纸与装订技术的引进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及普遍应用
        二、近代机器造纸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三、出版物新式装订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编辑理念、编辑与发行技术更新
        一、编辑理念的更新
        二、编辑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三、发行技术的更新
    第四节 新型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出版业转型
        一、中国近代出版技术的革新过程
        二、新型出版机构的出现及其商业化
        三、中国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1984)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出版业的整合与改造
        一、50年代初期出版业发展概况
        二、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工业化战略"与出版业布局调整
    第二节 印刷技术的发展
        一、凸版印刷技术的兴衰
        二、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三、凹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四、书刊装订技术的提升
    第三节 出版材料制造技术的突破
        一、造纸技术体系的完善
        二、制版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
        三、油墨制造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编辑与发行技术的创新
        一、编辑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
        二、书刊装帧技术的发展
        三、专业化发行技术流程的构建
    第五节 出版理念、经营机制更新与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一、出版理念的更新
        二、出版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转型
        三、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2000)
    第一节 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出版技术创新
        一、新科技革命与出版业技术创新
        二、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出版产业兴起
        三、全球化推动出版产业和出版技术升级
    第二节 "748"工程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一、"748"工程:突破"铅与火"的自主创新之路
        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及其原理
        三、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及其发展
    第三节 信息处理数字化与编辑技术体系变革
        一、采编系统数字化技术
        二、出版信息存储与数据库应用技术
        三、出版数据远程传输技术
    第四节 高新印刷技术普遍应用与出版介质的更新
        一、现代高速印刷机械的普遍使用
        二、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三、数字化直接印刷技术
        四、新型出版介质制作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
        一、数字出版技术及其形态演变
        二、新型出版模式与出版技术平台
        三、基于信息化的出版管理与发行模式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机制与路径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特征
        一、出版技术成果的累积性
        二、出版技术发展的加速性
        三、出版技术一体化
        四、出版技术数字化
    第二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
        二、文化启蒙与民族复兴的政治推动
        三、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
        四、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内部竞争的市场推动
    第三节 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
        二、出版技术国家主导型创新模式
        三、出版技术国家诱导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
    第四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路径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引进创新
        二、中国出版技术的集成创新
        三、中国出版技术的原始创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第一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出版技术进步改变人类文化交流方式
        三、网络出版技术改变人类信息传播格局
    第二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一、必须改进出版技术引进方式
        二、技术研发必须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
        三、技术创新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四、技术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第三节 新时期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
        一、新时期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
        二、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三、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途径
    第四节 推动出版技术进步的创新思考
        一、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科技环境
        二、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三、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扩散激励机制
        四、优化出版技术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邮政报刊发行信息系统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分析
第2章 邮政报刊发行系统分析
    2.1 现状分析
    2.2 报刊发行业务总体流程
    2.3 邮政报刊发行系统的信息需求
第3章 系统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3.1 系统建设总体目标
    3.2 系统规划指导思想
    3.3 系统规划原则
    3.4 系统规划考虑因素
第4章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1 系统总体架构
    4.2 全国中心体系结构
    4.3 省中心体系结构
第5章 技术方案规划
    5.1 系统体系结构选择
    5.2 软件配置分析
    5.3 软、硬件配置方案
    5.4 接口模块的设计思路
    5.5 系统安全规划
第6章 系统实施规划
    6.1 工程实施过程概述
    6.2 工程实施关键问题及处理方法
    6.3 工程实施原则
    6.4 工程实施进度安排
    6.5 工程实施风险分析
第7章 系统成本效益分析
    7.1 成本估算
    7.2 效益分析
    7.3 成本与效益分析结论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系统应用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四、BtoBtoC电子商务模式的报刊发行系统通过技术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D]. 费丽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休闲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测度研究 ——以北京市休闲产业投入产出分析为例[D]. 韩禹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9(01)
  • [3]江西省邮政公司经营战略研究[D]. 陈超. 南昌大学, 2013(03)
  • [4]广西区邮政书报刊发行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研究[D]. 黎志强. 广西大学, 2012(03)
  • [5]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研究[D]. 黄端. 武汉大学, 2011(05)
  • [6]宁夏邮政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马广. 东北大学, 2009(05)
  • [7]报纸“有效发行”及其应用软件开发研究[D]. 吴锋.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1)
  • [8]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匡导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9]邮政报刊发行信息系统规划[D]. 张慧彬. 吉林大学, 2007(05)
  • [10]盘点与回望——’2005中国媒体年度发展报告[J]. 强月新,谭泽锋.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05(00)

标签:;  ;  ;  ;  ;  

BtoBtoC电子商务模式报刊发行系统通过技术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