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初见成效

广东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初见成效

一、广东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初见成效(论文文献综述)

翟一鸣[1](2021)在《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初探》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使得我们开始思考新型城乡关系,从十六大以后,城乡从二元对立逐渐走向城乡融合,此背景下,我国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与优化愈加重视,我国目前面对的人居环境问题,是西方国家曾经经历过的,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前瞻性的问题解决经验。在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历程中,存在着人居环境本土化理论不足,建设实践缺乏理论指导等问题。本文着重对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理论和逻辑进行梳理,分析城乡关系发展脉络,总结历史演变规律,与中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进行比较。收集国内外成功的人居环境建设实践经验,并把成功案例分类整理,归纳概括总结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几种模式,从模式中提取理论要素,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凝练为中国本土化的乡村人居环境理论体系——“五生”体系,用生命、生产、生活、生态、生意五个要素来涵盖乡村人居环境的所有方面,并从理论出发,将五要素按照统筹兼顾,灵活调配资源的原则,把城乡作为一个发展整体,初步探索出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路径及其模式,并用其来指导济南高新区和黄三角农高区的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实践,打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为其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毫无疑问,对探讨农村居住环境建设、改善城乡关系、加强城乡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作为绪论,论述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明确了一些重要概念,第二章对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进行了梳理,着重对国内城乡关系演变,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与动力机制做了详细研究。第二部分: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国内外成功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案例,包括欧美、日韩以及我国浙江美丽乡村以及齐鲁样板,总结了成功案例的基本特征,提取了乡村人居环境的五个核心要素。第三部分:第四章结合乡村人居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中国本土化的人居体系,创新性地总结出乡村人居环境理论体系——“五生”体系,包括生命、生活、生产、生态、生意五个方面,并阐述了该理论与城乡融合时代背景的结合,由此探索了“五生”体系对农村人居建设的实践途径和建设模式。第四部分:第五章运用上文提出的理论,分析并指导实际的乡村人居环境规划,在济南高新区和黄三角农高区进行了实践,分别根据其地区基础条件,统筹资源要素,因地制宜地做了规划定位与具体实施路径,打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地壁垒。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最后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响应和总结,并将在未来继续在更多的建设实践中验证、丰富“五生”理论体系。

柴青宇[2](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廖伯逊[3](2020)在《明珠耀凉山》文中研究指明美丽的布拖高原上,一个以马铃薯原原种、原种繁育和推广为核心,集农作物繁育、生产和销售、农业科技推广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跃然而出,成为四川对口帮扶藏区彝区一颗亮眼的明珠。——题记1.使命如山一轮红日从阿布择鲁山跃起,沉睡的布拖高原再次苏醒过来。远处山梁上的根根白色风电装置哗哗转动,让人恍如进入了童话世界;近处的华山松林茂密葱茏,延绵铺展,直到山的尽头。环顾四周,特木里镇被群山包围着,一条条墨色山脊从山巅延展到山脚,就像条条巨龙穿云破雾,

杨炜成[4](2020)在《广州增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岭南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古代劳动者们为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片土地进行了长久的探索,打下了坚实的传统农业基础。建国以来,在和平的经济建设环境下,人们又进行了如火如荼的现代农业建设,增城区即是广州现代农业的先行地,而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对我国开展“三农”工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对分散的农户进行集中管理,聚合现代生产要素,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具体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解决农民就业、建设乡村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基于产业聚集理论、生态平衡理论以及农业产业化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等进行相关研究。本文目的在于为增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提供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意义的建议,因而将在分析其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其他地区不同形式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状况,对增城区的困境与问题进行总结,进而提出建设性的参考意见。增城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可以通过整合该地区各种要素的形式,挖掘其独特的区域优势,充分利用集聚效应,为传统农业输入现代技术与管理思想的新鲜血液,给农村农业发展提供强劲驱动力。这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也是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前提要求。增城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广州市作为销售农产品的市场,科学的管理与行政的支持必然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活力,成为示范性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国内其他从业者和政府提供宝贵的模式借鉴与管理经验。发现增城区具有与生俱来的农业优良传统和基础,广州增城区现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个,它们在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先行探索,通过了解目前这三个产业园的发展状况,和横向对比国内外其他相关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我们可以总结经验,吸收教训,为增城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更好的发挥新型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对农村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广州增城农村农业的发展,为实现我省现代化经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农村脱贫致富提供政策建议。

吴萍[5](2020)在《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农村要兴旺,农民要富裕,必先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通过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有利于集聚生产要素、突出主导产业优势、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提质增收。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绩效进行评价研究,使得园区发展有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最大限度了解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为园区的下一步工作计划提供现实依据,对促进园区的持续发展和示范带动作用具有应用价值。本文结合“理论基础—现状概述—描述分析—发现问题—对策提出”的逻辑展开写作,以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现代农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核心概念及可持续发展、产业融合、农业区位、竞争优势等相关理论,为后续研究做理论支撑。其次,以理论为依据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及数据收集,分析了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的14个省级和国家级产业园区的建设现状,并结合湛江市实情和构建绩效评价指标应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从经营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现代化程度和其他效益五个方面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对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进行描述分析及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以湛江市遂溪县火龙果园区为典型案例,进一步研究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本文得出的结论有:通过对湛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证和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明确了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经营规模,但规模中存在规划不合理、土地流转等问题;目前全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近三年的发展都有明显提升,但产业融合、示范带动还存在不足;园区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但其自身现代化程度存在欠缺。本文最后从落实机构主体责任、保障园区发展用地、主打品牌产业融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展多方融资渠道等五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来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

陈荣彬[6](2020)在《广东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宁是广东省青梅生产基地之一,青梅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90年代以来,普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确立了特色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普宁青梅产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普宁一直是国内最大的青梅产销集散地,2019年全市青梅种植面积16.8万亩,年产量6.2万吨,年加工产量达8万吨,产品畅销国内外,年出口创汇量位居普宁市前列,成为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30万梅农发展的新亮点。本文以普宁青梅产业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产业理论,运用实证调研方法对普宁青梅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全面系统总结了影响普宁市青梅产业从种植、加工到销售产业链的各种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产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缺乏科技支撑、产业品牌意识不强、产品销售渠道不健全、产业扶持力度不够等因素,针对当前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逐项深入具体分析,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1、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2、强化产业发展科技支撑;3、增强品牌意识,打造青梅品牌;4、健全产品销售渠道;5、强化产业融合发展;6、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这对促进普宁青梅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助推普宁乡村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对其他地区类似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袁浩博[7](2019)在《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融合的概念源于国外,最早出现在信息通信业。此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融合进行了研究。基于宏观研究的视角,产业融合不仅局限在信息产业及其相关部门,而且在所有的产业都可以发生,具体讲,产业融合是指相互渗透、交叉,并融合为一体的不同产业或不同行业中的同一产业,最终得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而农村产业融合是由产业融合的概念发展而来,是指以农业为基本依托,跨界集约化配置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使得农村三次产业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协同发展。本文研究的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主要包括农业内部种植业与养殖业、农业与信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与休闲、旅游、文化等服务业和科学技术对农业产业的渗透融合。产业融合在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且通过产业间的渗透、交叉和重组等方式,重构和升级产业功能,从而发生产业形态的变化。当今,农村产业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逐渐由原来的产业分立、界限清晰,向各产业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融合演进。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对农村三次产业的渗透,极大增进了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变革及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传统的农业产业也在不断拓展其原有产业的内涵与外延,通过与二三产业的技术、产品、市场之间的融合,使之逐渐模糊了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界限,并突破了原有产业的发展空间,建立起农村三次产业之间融合、互补联动的多功能、综合性、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较之以往发生了新的变化,随之而来产生了新的问题。诸如供求结构失衡、成本攀升、库存高企、资源环境约束等严峻挑战,农业农村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有待于进一步开拓。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其上升到了战略高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由此可知,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难题的破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吉林省作为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必须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原有产业结构的单一模式,实现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这既体现了产业内部发展逻辑,又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因此,从一产基础强化、二产结构优化、三产功能健全等方面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实践农村三次产业多种融合模式是当下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作为研究主题,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与咨询专家相补充的方法,对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摸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产业融合及农业产业发展理论,借鉴农村产业融合实践的成功经验,对吉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融合程度及影响效应等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判断,并力求为推进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本论文共分五部分,包含六个章节及结论。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第二部分即第二章,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本章在界定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和行为主体的角度阐述了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奠定了研究报告的理论基点。第三部分即第三章,是本论文对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部分。本章重点分析了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必要性,指出当前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出政策建议提供依据;第四部分由第四章和第五章组成,是论文的实证分析部分。第四章通过实证分析,采用产业贡献度法和构建融合体系,测定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第五章利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对农业竞争力水平、农村产业结构、农民收入水平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影响及产生的经济效应。第五部分即第六章和结论。这部分通过全文的论证分析,提出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并得出全文研究结论。第一,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在整体上处于低度融合阶段。通过采用产业贡献度法和构建融合体系,对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测定得知,尽管吉林省农村二三产业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拉动能力和渗透能力不断强化,但目前农业内部种植、养殖、畜牧业的融合及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也只是处于初始阶段,属低水平的融合。究其原因,主要受产业融合主体即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及相对分散的农业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第二,农村三次产业渗透融合发展,可从多个维度推进形成综合性、多层次、多功能及一体化农村产业体系。从横向看,产业融合通过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尤其是深度利用二三产业资源和在市场中的重新定位,使现代农业的功能和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宽,新的农业形态在产业融合的模式下呈现;从纵向看,农村三次产业的纵向融合发展,即农工商一体化,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使农业的发展空间和盈利重心不断向产前和产后高附加值的环节延伸。第三,进一步推进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转变农村产业发展理念,由以往的三次产业分立发展到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变。树立融合型的创新发展理念,全省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态势,产业之间可通过不同方式渗透及交叉重组,实现产业、要素和资源跨界融合。努力探索“互补优势、共享利益、全链协作、共担风险、运营持久”的互利共赢关系。第四,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农业作为基点,把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保障粮食等农产品基本供给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因此,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尤其是提高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必须做强农业优势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农业服务业。第五,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增强产业融合主体的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的基础作用及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强化财政金融扶持产业融合主体。财政涉农资金要逐步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加大金融服务的创新力度,加快提升产业融合主体综合素质。第六,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产业分工与产业融合反映了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两种状态和发展趋势。随着产业分工的深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始终是在不断发展。产业分工是产业融合的基础,产业融合反映了由于技术进步、业务渗透、价值链整合,使分立的产业之间形成了一种融合、协作、协调的趋势和状态。由于产业融合会催生新的产业,所以产业融合又可以认为是产业分工新的起点。作为交叉互动的产业融合与产业分工,共同推进着现代产业经济的发展。

吴鹏飞[8](2019)在《陕西渭南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而发展模式的选择关系到生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前渭南市发展生态农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还不够完善,所以,对渭南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本论文运用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理论,采用文献、调查等方法,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包括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类型及其可持续发展,提出生态农业模式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效益标准、人本标准、持续标准、协调标准和发展标准;二是渭南市生态农业及其模式的现状,调查发现渭南市生态农业项目的数量在陕西省的占比较高,形成了以“园”为特点和以“沼”为节点的生态农业等模式,但这些模式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效益性不高、人本性不够、持续性较弱、协调性较差、发展性不强等问题;三是国内外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其经验借鉴,发现日本、美国、德国、菲律宾、以色列等国家和国内一些地区通过科学的生态农业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走特色化经营道路、提高产出效能等形成的模式,在其可持续发展上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四是渭南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议,提出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完善生态农业模式,并建设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促进、管理、保障和人才体系。

张诗乔[9](2019)在《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分析及绩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河南省是全国的粮食生产大省,在全国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科技园区是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加速推荐农业产业化的必要途径,因此河南开展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农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调查搜集整理的数据,分别从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上进行了分析,找到目前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示范带动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推广能力等7个二级指标,以及对应的园区管委会人数、政府投入、研发投入、社会投入、示范面积、园区总产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土地出产率、园区内就业人数、园区全员劳动生产率等45个三级指标。本文运用综合模糊评价法进行评价,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而求出指标的权重。邀请了相关专家对园区的目标层进行打分,根据打分情况计算出二级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出园区的得分排序。针对2016年和2017年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了两年的数据后,本文认为,联合管理模式优于政府管理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从综合得分排名上看,郑州和周口国家级农业科技园的发展较好,主要原因是两个园区各个发展较为均衡,没有明显的短板,且着重科技投入。驻马店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较快,主要原因为投入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濮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放缓,由于其为工业城市,农业技术推广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其推广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则在降低,造成了排名的大幅下降。总体来看,各个园区在投入方面有所增加,表明政府和社会都注意到了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重要性。但在示范带动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广能力四个方面各个园区发展较为不均衡,下一步应针对这四个方面重点进行提升。

邓青霞[10](2019)在《福建延平百合主题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大众对自然生态旅游和休闲农业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类以自然生态、农业休闲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园蓬勃发展。主题休闲农业园兼具主题文化特色和农业休闲体验,是近年来休闲农业园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主题休闲农业园将主题文化特色融入到园区的规划设计中,不仅丰富了园区的文化内涵,也是园区特色的体现。因此,对主题休闲农业园的规划设计理论的研究有非常大的意义和必要性。本文研究主要分为规划理论探析、案例分析借鉴和实践案例研究三个部分。以主题休闲农业园为研究方向,以福建延平百合主题休闲农业园为实践规划设计案例。理论探析部分中,通过对相关资料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对主题休闲农业园的发展概况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探讨,辨析休闲农业园、主题休闲农业园、三产融合等相关概念,总结主题与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结合的方法和途径。首先,主题休闲农业园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园区景观建设、产业发展、综合效益、主题特色等问题,综合各方面因素和条件,打造迎合市场和游客需求的综合性主题休闲农业园。其次,主题休闲农业园应结合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主题,对主题文化、特色等进行收集和提炼,将其转化为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元素。最后,主题休闲农业园的产业规划中应充分结合一、二、三产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园区资源,达到效益的最大化。案例分析借鉴通过对优秀的主题农业园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以及宁波天宫庄园和西海荷天下两个案例的现场调研,结合论文研究方向,总结其在主题营造、产业发展、景观规划等方面的规划经验,主题农业园规划设计应以主题为园区特色,注重主题产业链的打造,发展主题相关衍生产业。实践案例研究通过对福建延平百合主题休闲农业园进行规划设计,以百合为园区主题,通过对百合文化、特色的收集与提炼,将百合主题融入到园区规划设计中,从园区主题景观塑造、景观规划、产业融合发展、四季景观及旅游活动规划等方面对主题休闲农业的规划设计提出相关规划思路。

二、广东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初见成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初见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关于城乡融合的基本概念
        1.2.2 关于乡村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
    1.3 研究的方法
        1.3.1 论文总体研究方法论
        1.3.2 相关研究方法的运用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城乡融合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
        2.1.1 国外城乡融合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
        2.1.2 我国城乡融合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
    2.2 我国城乡关系及城乡融合理论演变
        2.2.1 城乡二元对立时期(1949-1977)
        2.2.2 城乡对立加剧时期(1978-2001)
        2.2.3 城乡融合发展时期(2002至今)
    2.3 我国乡村人居环境模式演变
        2.3.1 民国探索时期(1920-1948)
        2.3.2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7)
        2.3.3 改革开放时期(1978-2001)
        2.3.4 乡村建设新时期(2002至今)
    2.4 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动力机制
        2.4.1 人口动力机制
        2.4.2 经济动力机制
        2.4.3 生态动力机制
        2.4.4 文化动力机制
        2.4.5 城乡融合动力机制
    2.5 理论综述与小结
第三章.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经典案例及分析
    3.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经典案例
        3.1.1 东亚模式
        3.1.2 欧美模式
        3.1.3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特征
    3.2 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经典案例
        3.2.1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
        3.2.2 齐鲁样板
        3.2.3 其他地区案例
        3.2.4 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的基本特征
    3.3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核心要素与小结
        3.3.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核心要素
        3.3.2 小结
第四章. 城乡融合视域下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体系
    4.1 乡村人居环境核心——“五生体系”
        4.1.1 生命体系
        4.1.2 生活体系
        4.1.3 生产体系
        4.1.4 生态体系
        4.1.5 生意体系
    4.2 “五生体系”与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
        4.2.1 城乡融合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
        4.2.2 “五生体系”与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
        4.2.3 “五生体系”对于乡村人居建设的意义
    4.3 “五生体系”对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指引与小结
        4.3.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
        4.3.2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路径
        4.3.3 小结
第五章.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
    5.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案例一——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1.1 基本情况分析
        5.1.2 人居环境建设——从五生体系出发
        5.1.3 人居环境规划
        5.1.4 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总结
    5.2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案例二——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5.2.1 基本情况分析
        5.2.2 人居环境建设——从五生体系出发
        5.2.3 人居环境规划
        5.2.4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总结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一般规律总结
        6.1.2 “五生”理论体系及其指导下的实践模式初探
        6.1.3 “五生”理论指导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村庄基本信息调研结果
致谢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2.2.1 农村产业融合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2.3.1 分工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交易成本理论
        2.3.4 创新理论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3.2.1 整体发展概况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数据来源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4.4.1 耦合关系模型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5.1.1 障碍分析模型
        5.1.2 障碍度分析
        5.1.3 障碍因子分析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6.2.1 玉米精深加工
        6.2.2 水稻精深加工
        6.2.3 大豆精深加工
        6.2.4 乳业精深加工
        6.2.5 蔬菜精深加工
        6.2.6 渔业精深加工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6.7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明珠耀凉山(论文提纲范文)

1. 使命如山
2. 站高谋远
3. 全力“筑巢”
4. 开枝散叶
5. 彝汉一家

(4)广州增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现代农业
        2.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1.3 现代农业产业园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聚集理论
        2.2.2 生态平衡理论
        2.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3 增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状况
    3.1 发展现状
        3.1.1 发展概况
        3.1.2 品牌建设
        3.1.3 主要在建项目
    3.2 发展基础
        3.2.1 区位交通
        3.2.2 气候条件
        3.2.3 农业基础
        3.2.4 社会经济
    3.3 发展布局
        3.3.1 现代种养区
        3.3.2 加工物流区
        3.3.3 休闲农业区
        3.3.4 科技研发区
        3.3.5 双创孵化区
    3.4 发展特色
        3.4.1 扶优扶强
        3.4.2 全产业链推进
        3.4.3 科技先行
4 案例分析
    4.1 广州市正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4.1.1 发展状况
        4.1.2 发展特点
    4.2 广州友粮粮油实业有限公司
        4.2.1 发展状况
        4.2.2 发展特色
    4.3 小结
5 增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品种品牌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5.2 产品生产、加工、科研、营销全产业链开发程度建设不明显
    5.3 品牌培育及标准化生产程度不够高
    5.4 土地流转体制机制创新不明显
    5.5 园区内实施主体对联农带农机制作用不突出
6 国内外农业产业园发展经验借鉴
    6.1 德国生态农业园区
    6.2 美国家庭农场科技主导型园区
    6.3 上海浦东孙桥镇现代农业园区
    6.4 小结
7 增城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加强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建设
    7.2 发展壮大区域农产品品牌全产业链生产体系
    7.3 构建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农业产业体系
    7.4 加强农村土地新模式合作建设
    7.5 构建和完善联农助农的体制机制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现代农业
        2.1.2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2.1.3 绩效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区位理论
        2.2.2 产业融合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现状
    3.1 园区发展基础
        3.1.1 地理区位
        3.1.2 农业资源
        3.1.3 农业经济
        3.1.4 科技支撑
    3.2 园区发展现状
        3.2.1 园区分布
        3.2.2 园区规划
        3.2.3 园区联农带农效应
        3.2.4 园区品牌
    3.3 园区主要发展模式
4 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构建原则
    4.2 绩效评价体系评审标准
        4.2.1 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认定标准
        4.2.2 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认定标准
    4.3 指标的选取与释义
5 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绩效评价
    5.1 经营规模
    5.2 经济效益
    5.3 社会效益
    5.4 农业现代化程度
    5.5 其他效益指标
6 遂溪县火龙果产业园区绩效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6.1 基本情况
    6.2 建设与发展分析
        6.2.1 建设情况
        6.2.2 设施装备
        6.2.3 主导产业
        6.2.4 科技发展
    6.3 效益分析
        6.3.1 经营规模
        6.3.2 经济效益
        6.3.3 社会效益
        6.3.4 农业现代化程度
    6.4 综合评价
7 湛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7.1 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7.1.1 园区规划设计不够科学
        7.1.2 园区建设用地落实困难
        7.1.3 园区经济效益水平偏低
        7.1.4 园区建设技术支撑薄弱
        7.1.5 园区建设资金严重缺乏
    7.2 加强园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7.2.1 落实机构主体责任,加强园区组织保障
        7.2.2 保障园区发展用地,完善农业用地机制
        7.2.3 主打品牌产业融合,提高经济效益水平
        7.2.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园区整体实力
        7.2.5 扩展多方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广东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青梅发展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业组织理论
    2.2 规模经济理论
        2.2.1 规模经济产生及发展
        2.2.2 规模经济定义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现状
    3.1 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概况
    3.2 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条件
        3.2.1 种植历史
        3.2.2 自然地理条件
        3.2.3 生产加工
        3.2.4 主要品种
        3.2.5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3 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现状
        3.3.1 发展规模
        3.3.2 产业技术
        3.3.3 产业加工水平
        3.3.4 特色农产品购买途径及类型调查
        3.3.5 产品市场推广程度
        3.3.6 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3.3.7 “互联网+”发展现状
        3.3.8 产业政策扶持
    3.4 产业发展前景
第四章 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实证调查分析
    4.1 调查对象总体概况
    4.2 问卷调查的信息统计
        4.2.1 问卷统计
        4.2.2 分类调查统计
    4.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3.1 农户对青梅产业发展投入分析
        4.3.2 企业对青梅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4.3.3 政府对青梅产业发展支持分析
第五章 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产业基础设施薄弱
    5.2 产业发展缺乏科技支撑
    5.3 产业品牌意识不强
    5.4 产品销售渠道不健全
    5.5 产业融合发展不足
    5.6 产业扶持力度不够
第六章 促进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6.2 强化产业发展科技支撑
    6.3 增强品牌意识,打造青梅品牌
    6.4 健全产品销售渠道
    6.5 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6.6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6.6.1 政策扶持
        6.6.2 资金扶持
        6.6.3 科技扶持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青梅生产销售情况调查
致谢

(7)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1.2.2 关于农村三次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1.2.3 关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与模式研究综述
        1.2.4 关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支持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融合的内涵与形式
        2.1.2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与形式
    2.2 农业发展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2.2.1 主要农业发展理论
        2.2.2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2.3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2.3.1 降低交易成本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动力
        2.3.2 创新驱动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动力
        2.3.3 政府放松管制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动力
        2.3.4 消费结构变化是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需求动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与进展
    3.1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3.2.1 产业融合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2.2 产业融合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2.3 产业融合有利于乡村振兴
        3.2.4 产业融合有利于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3.3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进展
        3.3.1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2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测度分析
    4.1 已有研究方法分析
        4.1.1 相关系数分析法
        4.1.2 赫芬达尔指数法
        4.1.3 投入产出分析法
        4.1.4 熵指数
        4.1.5 产业贡献度法
    4.2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度测定
        4.2.1 构建模型遵循的原则
        4.2.2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度测定方法
        4.2.3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度测定
        4.2.4 测度结果分析
        4.2.5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总体融合程度测定
        4.2.6 测度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分析
    5.1 相关指标选取及说明
        5.1.1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水平
        5.1.2 农业竞争力水平
        5.1.3 农村产业结构
        5.1.4 农民收入水平
        5.1.5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5.2 基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5.2.1 数据检验
        5.2.2 协整检验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5.2.4 基于B-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农业竞争力方面
        5.3.2 农村产业结构方面
        5.3.3 农民收入水平方面
        5.3.4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方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增强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能力
        6.1.1 引导土地有序向产业融合主体流转
        6.1.2 强化财政金融扶持服务产业融合主体
        6.1.3 加快提升产业融合主体综合素质
    6.2 稳步提高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
        6.2.1 做强农业优势产业
        6.2.2 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6.2.3 做大农业服务业
    6.3 建立与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
        6.3.1 完善订单协作型利益联结
        6.3.2 推广农业股份合作型利益联结
        6.3.3 强化链式利益联结
    6.4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
        6.4.1 财税政策
        6.4.2 金融政策
        6.4.3 产业政策
        6.4.4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政策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8)陕西渭南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生态农业的概念与特点
        2.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2.1.2 生态农业的特点
    2.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3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4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4.1 生态经济理论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3 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5 生态农业的模式及其可持续发展性评价
        2.5.1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
        2.5.2 生态农业模式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标准
3 渭南市生态农业及其模式的现状
    3.1 渭南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3.1.1 渭南市经济及农业概况
        3.1.2 渭南市生态农业发展状况
    3.2 渭南市生态农业模式的现状
        3.2.1 以“园”为特点的生态农业模式
        3.2.2 以“沼”为节点的生态农业模式
    3.3 渭南市生态农业模式可持续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3.3.1 模式效益性不高
        3.3.2 模式人本性不够
        3.3.3 模式持续性较弱
        3.3.4 模式协调性较差
        3.3.5 模式发展性不强
4 国内外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借鉴
    4.1 国外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4.1.1 日本天然有机生态农业模式
        4.1.2 美国低投入高投资生态农业模式
        4.1.3 德国“工业作物”生态农业模式
        4.1.4 菲律宾农场化生态农业模式
        4.1.5 以色列资源全效利用生态农业模式
    4.2 国内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4.2.1 东北“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4.2.2 两广“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
        4.2.3 冀豫鲁和关中平原“农-林-牧”生态农业系列模式
        4.2.4 陕西、江浙、上海生态畜牧业模式
        4.2.5 两广、北京、河北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4.2.6 陕甘宁、冀鲁豫生态种植模式
    4.3 国内外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借鉴
        4.3.1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4.3.2 制定配套政策和制度
        4.3.3 加大资金投入
        4.3.4 合理高效使用资源
        4.3.5 坚持全面发展
        4.3.6 确保持续性推进
5 渭南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议
    5.1 改造现有生态农业模式
        5.1.1 借鉴国内外先进生态农业模式
        5.1.2 推进生态农业两个“四化”建设
        5.1.3 改进和创新生态农业模式
    5.2 形成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促进体系
    5.3 完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管理体系
    5.4 健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保障体系
    5.5 建立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人才体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分析及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搜集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4.3 模糊综合评价法
    1.5 技术路线
    1.6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1.6.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6.2 本文的不足
2 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溯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科技园区
        2.1.2 农业科技园区
    2.2 农业科技园区的相关理论和评述
        2.2.1 农业区位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2.4 农业科技园发展理论评述
3 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分类及运行机制
    3.1 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分类
        3.1.1 政府管理模式
        3.1.2 企业管理模式
        3.1.3 联合管理模式
    3.2 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
        3.2.1 资金筹措机制
        3.2.2 土地流转机制
        3.2.3 人才利用机制
        3.2.4 科技支撑机制
        3.2.5 辐射带动机制
4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
    4.1 政府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以许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4.1.1 许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4.1.2 许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
        4.1.3 许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
    4.2 企业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以鹤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4.2.1 鹤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4.2.2 鹤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
        4.2.3 鹤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
    4.3 联合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以郑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4.3.1 郑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4.3.2 郑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
        4.3.3 郑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
5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1 系统性原则
        5.2.2 逻辑性原则
        5.2.3 导向性原则
        5.2.4 实用性原则
        5.2.5 易操作性原则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1 指标的选取依据
        5.3.2 评价指标的确定
        5.3.3 评价指标的释意
        5.3.4 评价方法及步骤
6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评价与分析
    6.1 评价对象的选取
    6.2 数据的来源和计算
        6.2.1 数据的检验
        6.2.2 变异系数的计算
        6.2.3 权重的确定
    6.3 园区管理模式评价
        6.3.1 园区综合评价
        6.3.2 政府管理模式绩效评价
        6.3.3 企业管理模式绩效评价
        6.3.4 联合管理模式绩效评价
    6.4 结论分析
        6.4.1 园区综合分析
        6.4.2 科技效益分析
        6.4.3 经济效益分析
        6.4.4 社会效益分析
7 问题与建议
    7.1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问题
        7.1.1 资金投入不足
        7.1.2 规划设计不合理
        7.1.3 区域带动能力不足
        7.1.4 科研水平较低
        7.1.5 人才匮乏
        7.1.6 管理运营体系僵化
        7.1.7 配套政策不足
    7.2 建议
        7.2.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
        7.2.2 提高产业化发展力度,促进园区内“三产融合”发展
        7.2.3 健全园区推广体系,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7.2.4 加强园区规划设计,确保发展方向正确
        7.2.5 健全园区组织体系,完善园区管理制度
        7.2.6 制定人才培养措施,建立人才引进体系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表一: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专家赋权表
附表二: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调查问卷表

(10)福建延平百合主题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
        1.1.2 农业旅游与主题文化相结合的新态势
        1.1.3 项目地优势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社会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规划理论探析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休闲农业
        2.1.2 主题休闲农业园
        2.1.3 三产融合
    2.2 主题休闲农业园规划基本要素
        2.2.1 主题性与多元性相统一
        2.2.2 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
        2.2.3 效益与景观并重
    2.3 主题休闲农业园主题景观塑造
        2.3.1 主题选择
        2.3.2 主题文化收集和提炼
        2.3.3 主题在园区的运用
    2.4 三产融合在主题休闲农业园产业规划中的运用
        2.4.1 大力发展以农业为主体的相关产业
        2.4.2 增强主题休闲农业园中一、二、三产业之间的集成联系性
        2.4.3 积极吸收引导当地农民共同参与发展
    2.5 花卉主题休闲农业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策略
        2.5.1 花卉主题休闲农业园规划的主要问题
        2.5.2 花卉主题休闲农业园规划的建设策略
    2.6 百合产业的开发利用价值
        2.6.1 百合花的旅游观赏价值
        2.6.2 百合花的食用及药用价值
        2.6.3 百合花文化价值
        2.6.4 百合花的区域品牌价值
3 国内外主题农业园案例分析借鉴
    3.1 宁波天宫庄园
        3.1.1 项目概况
        3.1.2 规划思路
        3.1.3 分析借鉴
    3.2 西海荷天下
        3.2.1 项目概况
        3.2.2 规划思路
        3.2.3 分析借鉴
    3.3 台湾飞牛牧场
        3.3.1 项目概况
        3.3.2 规划思路
        3.3.3 分析借鉴
    3.4 日本富田农场
        3.4.1 项目概况
        3.4.2 规划思路
        3.4.3 分析借鉴
    3.5 案例综合比较分析
4 福建延平百合主题休闲农业园建设思路和规划内容
    4.1 百合主题选择
        4.1.1 项目地域文化和发展条件
        4.1.2 项目地现状条件
        4.1.3 百合产业市场发展
    4.2 百合文化的收集提炼与运用
        4.2.1 百合文化的收集提炼
        4.2.2 百合文化的运用
    4.3 发展定位
    4.4 项目周边旅游资源
    4.5 市场分析
        4.5.1 地域市场分析
        4.5.2 目标市场分析
    4.6 SWOT分析
    4.7 规划原则
        4.7.1 主体性原则
        4.7.2 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原则
        4.7.3 科技创新原则
        4.7.4 可持续生态原则
5 福建延平百合主题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
    5.1 总体规划
    5.2 规划布局
    5.3 分区设计
        5.3.1 “百合人家”休闲区
        5.3.2 “百合花语”印象区
        5.3.3 “四季果蔬”采摘区
        5.3.4 “动感游园”娱乐区
        5.3.5 “百合产业”示范区
    5.4 百合主题在园区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5.4.1 百合主题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5.4.2 百合主题在文化创意体验中的运用
        5.4.3 百合主题在活动赛事创意中的运用
        5.4.4 百合主题在产业发展中的运用
    5.5 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5.5.1 产业定位
        5.5.2 产业布局
        5.5.3 产业结合模式
    5.6 园区四季景观及旅游活动规划
    5.7 专项规划
        5.7.1 百合主题及其衍生旅游项目规划
        5.7.2 主题卡通形象设计
        5.7.3 道路系统规划
        5.7.4 景观系统分析
        5.7.5 游览路线规划
        5.7.6 园区基础设施规划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广东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初见成效(论文参考文献)

  • [1]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初探[D]. 翟一鸣. 山东大学, 2021(12)
  •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明珠耀凉山[J]. 廖伯逊. 剑南文学, 2020(06)
  • [4]广州增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研究[D]. 杨炜成.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5]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绩效评价研究[D]. 吴萍.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6]广东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陈荣彬. 广西大学, 2020(07)
  • [7]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袁浩博. 吉林大学, 2019(02)
  • [8]陕西渭南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 吴鹏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9]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分析及绩效评价[D]. 张诗乔.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10]福建延平百合主题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 邓青霞.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广东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初见成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