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舞剧的艺术本质

论民族舞剧的艺术本质

一、试谈民族舞剧的艺术本质(论文文献综述)

潘凯玲[1](2021)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舞台化民间舞的根性意识研究》文中提出

金淼[2](2021)在《论中国当代舞剧中的悲剧人物形象(1979-1999)》文中研究指明

吕璐[3](2020)在《中外舞蹈交流与传播史上的舞蹈实验室 ——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文中研究表明吴晓邦,中国近现当代舞蹈艺术的奠基者,中外舞蹈交流与传播史上的践行者。20世纪50年代,他创办了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下文统一简称“天马”),进而将其留日期间学到的舞蹈理念和方法,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都融入了工作室的教学、创作与研究之中,由此为中国舞蹈历史书写了重要的篇章。本论文从舞蹈交流与传播的视角出发,从梳理史料、采访当事人入手,研究中国舞蹈史上这个独特的“天马”现象,并通过洞察其诞生的社会环境和吴晓邦的前置动态,分析其机制、教学、创作和科研相互作用的重大意义,阐释其对学员们后续发展的深远影响,剖析其在政治、艺术、商业这三种属性中寻找平衡的尝试,揭示其在文艺政策与舞蹈生态的大环境下,高度尊重“乐舞一体”传统,并探索“古曲新舞”创作过程中的独特价值,最终归纳与总结其对于中国舞蹈未来发展的重要启示。本篇论文分三章。第一章:从中外舞蹈交流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阐释“天马”在其中的输入与输出环节,梳理“天马”的身体传播对中国舞蹈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社会背景、文艺现状对吴晓邦此前新舞蹈创作的影响,揭示“天马”在那个特定时代的价值与意义。第二章:梳理“天马”时期的舞蹈旅行史料,第一节从它作为中直院团的体制性质出发,分析其企业化的探索。第二节从“以舞育人”的教育思想出发,分析吴晓邦的综合性舞蹈教育理念及其实施状况。第三节从“以舞警世”的创作理念出发,分析吴晓邦舞蹈创作的实验性探索。第四节从“以舞索史”的研究方法出发,分析“天马”和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下文统一简称“舞研会”)一道开展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第三章:阐释“天马”的后续、性质及当代价值,包括吴晓邦的舞路转折和“天马”学员的各路发展,总结其在政治、艺术和商业这三个方面的境遇,揭示“天马”对文艺政策、舞蹈生态、舞蹈与音乐关系、舞蹈教育发展等方面的启示,最后从中外舞蹈交流与传播的意义与价值上进行归纳与总结。

孙延瑞[4](2020)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追寻其作为中国舞蹈学术研究重要一脉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引领。笔者力图透析舞蹈研究所的形成原因、发展历程、内部建设以及外部影响,并在其发生发展的历程中探寻其对于中国舞蹈学科发展的建设性意义,以其学术建设发展历程反观舞蹈学科的发展规律。本文具体可分为四个章节,前三个章节主要是线性梳理舞蹈研究所自1973年-2000年间的学术发展历史。以每个时期的学术研究、教育教学及机构建设三大版块贯穿始终,探求期间各个时期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规律、成果及问题。第四章宏观聚焦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的历程,明确舞蹈研究所学术体系的系统化建立,以学术研究特色、领域、学术精神为视角,呈现出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的体系化、科学化进程,最终确立舞蹈研究所在舞蹈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及影响。

苏娅[5](2019)在《中国古典舞60年理论文献研究概述》文中认为2016年,《民族艺术研究》刊登了田湉《中国古典舞的理论发展历程(1954~2014)——以<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舞蹈论丛><舞蹈艺术丛刊><舞蹈研究>5类舞蹈学术期刊为对象的梳理与研究》一文,将"最难于整理却又具有相当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几乎可以完整呈现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轨迹"的中国古典舞学术研究论文加以收集、整理,以期刊为分

于平[6](2019)在《“身韵”的价值与中国古典舞的学科建构》文中研究表明"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的训练课程,是北京舞蹈学院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重要的教学成果之一。作为一门训练课程,"身韵"给中国古典舞的学科建设带来两个实质性的突破:一是在舞蹈教学中,中国古典舞从外部形态的感知深入到内部神韵的求索,古典舞的文化意味和审美想象得到具有历史深度的确立;二是在舞蹈创作中,中国古典舞摆脱了人物形象的"行当专属性"和动态表达的"语意程式化",使古典舞的表达能力和艺术风尚凸显具有时代高度的品质。作为"学科建设的中国古典舞"的训练方法和教材,"身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其中"身韵"中的"韵"还体现了"超‘线条’之上的精神意境"。"身韵"中还包含着我们民族的运动时空观和审美意象论。总之,"身韵"是中国古典舞发展创新的根基,它的存在使中国古典舞专业建设更具内涵性和说服力。

张怡雯[7](2019)在《历史题材舞剧的叙事研究 ——以“丝绸之路”题材舞剧为例》文中提出丝绸之路——一条古老而神秘的商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不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自汉代发展至今,凝聚着悠久的历史文化。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使丝绸之路焕发年轻的魅力和光彩,从此进入全新的时代。1979年,舞剧《丝路花雨》和《文成公主》上演,开创了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先河。当下正值中国舞剧创作发展的高峰时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10年代,丝绸之路题材的舞剧创作数量激增。本篇论文以“丝路”题材舞剧为研究对象,从舞剧叙事的角度切入,概括历史题材舞剧在叙事方面的共性特点,归纳“丝路”题材舞剧在历史呈现方面的独特之处,剖析舞剧再现历史内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舞剧创作过程中塑造历史人物、选择历史事件时遵循的规律。论文第一章《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叙事》阐述了“丝路”题材舞剧的范畴、分类和历史发展。论文第二章《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叙事要素》分别从人物、事件和情境三个方面总结“丝路”题材舞剧在叙事要素方面的特点。论文第三章《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叙事结构》总结了“丝路”题材舞剧的叙事结构。论文第四章《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叙事原则》是对“丝路”题材舞剧叙事规律的总结。

高雁[8](2018)在《酌西御中—论早期中国舞剧的民族性追求(1939-1966)》文中认为自“舞蹈”进入国人视野,新知既成之初,于内,蛰伏华夏乐舞文化千年之久的“戏剧”因子待萌枝丫,于外,厚积薄发的芭蕾已以巍然屹立之姿不断问鼎艺术高峰。铢两分寸的中国舞坛亟待舞目得以破土迎春,舞之剧向应运而生。本论文将“早期中国舞剧”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年鉴学派“问题史学”研究思想及方法为指导,以“早期中国舞剧呈现出何种发展路径”为问题导向,用“对民族性追求的体现”这一视角审视中国舞剧在1939-1966年间的发展,通过围绕对“历史史实、本体分析、价值判断”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则围绕全文核心论点做历史背景成因的分析,指出中国舞剧进入“民族性”命题的历史契机与现实基础,并围绕“政治及文化领域带来舞的先声”及“内外因共同塑造剧的选择”两方面展开分析。第二章则进入舞剧创作过程及作品层面进行史料爬梳,指出早期中国舞剧从“个人创作尝试”到“集体创作意识”的创作过程,并详细阐述早期中国舞剧在“舞蹈语汇”及“舞剧因素”不同层面体现出的“民族性”诉求。第三章从对早期中国舞剧所处创作生态环境着手,概括早期中国舞剧民族性追求的历史成因,总结出在早期中国舞剧创作中对“中西舞蹈艺术表演语汇的初期整合”及“中国舞剧传统叙事方式的形成”的艺术成果,最终得出“早期中国舞剧在发展方向上是以形成以树立‘民族性品格’为其艺术核心价值”的结论。力图以本体的、历史的和美学的三维结合视角,对1939-1966年间中国舞剧民族性道路发展进程进行论述,以求从中总结出若干规律性认识,以期有益于当代中国舞剧的创演实践与理论建构。

秦文枝[9](2018)在《新中国古典舞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探究的是“新中国古典舞思潮”这一问题。在对研究对象概念界定的基础之上,采用了个案分析法、口述史研究法以及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古典舞”发展的每一时期的时代背景、文艺政策以及舞蹈思潮等方面进行了整理,从题材与风格两方面去分析和探究了我国古典舞从建国至今形成了哪些思潮。即:本论文的侧重点在于探究“新中国古典舞思潮”形成背后的原因,包括编导们的创作思想以及在具体实践作品中的体现等等。通过分析,“新中国古典舞”在题材方面所形成的思潮有:50年代的学习、改编戏曲之潮;新时期的“向前回溯”之潮;新世纪以来的大写意之潮。在风格方面所形成的思潮有:50年代的学苏之潮;新时期的仿古之潮;新世纪以来的多元寻古之潮。之后在分析思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新中国古典舞思潮”的基本特征,包括“以对中国古典舞蹈文化不懈追求为内驱力”、“以凸显民族性为主要目的”和“以多元环境下人们的审美取向为基准”三个方面。通过此论题的研究以明晰“新中国古典舞”六十多年来的发展道路,为未来中国古典舞更好地发展添砖加瓦。

陈琳琳[10](2016)在《中国蒙古族小型舞蹈作品创作流变及其审美范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探讨我国蒙古族小型舞蹈作品创作的发展状况以及每一阶段所呈现出的审美范式之流变,但这种讨论并没有停留在一般历史研究的层面,而是运用跨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以独特的角度观视其发展的内在规律。论文在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研究缘起、对象、现状、意义等,着重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主要采用史料考证的方法,分五个阶段线性梳理了原始社会至1946年前传统蒙古族舞蹈的发展脉络,并着重对其在每一时期呈现出的审美特征进行尽可能细致的总结。这一部分一方面为下文研究蒙古族小型舞蹈作品创作提供了历史背景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小型舞蹈作品创作的审美范式是如何从传统转换发展而来的探讨做好准备。第三部分为第二、三、四章,将中国蒙古族小型舞蹈创作分为1946—1965、1966—1977、1978至今三个阶段进行研究。这一部分主要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以史料搜集与考证为基础,综合运用口述史以及舞蹈生态学等方法,力求完整、多维度、点面结合的将各阶段小型舞蹈创作发展之状态予以呈现。第二,从舞蹈创作的审美观念、作品主题、作品语言的审美特征等方面,系统论述每一阶段审美范式的构建。第三,运用符号学在文化艺术领域标出性的理论方法,在每一阶段审美范式与上一阶段进行比照中阐明其标出性,为本文最终的结论夯实基础。第四部分为结论,首先对文化符号学标出性及其翻转进行概念上的厘清;然后将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审美范式置于整个社会体系之中,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中项(即社会认同,包括政策引导、专业群体认同、普通接受群体认同)、对其标出项、非标出项之间的转化,以及在审美范式演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深刻阐述,以求真实揭示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审美范式标出性的翻转。本文力图摆脱一般历史研究、审美研究的套路,重点解析蒙古族舞台舞蹈自发生起各个阶段审美范式差异形成背后的逻辑关系,以及这些差异是如何被社会所认同从而翻转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建立起一个置于社会整体环境中,立体的、动态的历史发展坐标系。我们虽无法像几何学一样根据以往的坐标数据精确推算其未来走势,但至少可窥其端倪,或为将来发展提供一个思路上的基石。

二、试谈民族舞剧的艺术本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谈民族舞剧的艺术本质(论文提纲范文)

(3)中外舞蹈交流与传播史上的舞蹈实验室 ——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舞蹈之星火燎“天马”之原
    第一节 “天马”的身体传播
        一、输入环节
        二、输出环节
        三、传播历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的舞蹈传播
    第一节 以团革故:舞蹈团体模式的创新
        一、作为中直文艺院团的定位探析
        二、巡演时的企业化探索
    第二节 以舞育人:综合性教育理念的贯彻
        一、教育观
        二、学生观
    第三节 以舞警世:实验性舞蹈创作的探索
        一、开启舞蹈创作实验
        二、丰富舞蹈创作生态
    第四节 以舞索史:前瞻性理论研究的收获
        一、历史舞蹈研究历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马”人的来龙去脉
    第一节 吴晓邦的舞蹈人生
    第二节 “天马”成员的各路人生
        一、部分成员小传
    第三节 属性与价值
        一、三种属性
        二、四种价值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天马”地址迁移录
附录二 “天马”其他成员表
附录三 “天马”演出大事记
附录四 口述史摘要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论文研究背景
        一、舞蹈研究所的发展背景
        二、舞蹈学科发展背景下的舞蹈研究
    第二节 论文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四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第五节 重要关系的界定
        一、学术传承
        二、舞蹈研究所教育功能的延伸
        三、下属机构及科研辅助部门的划定
第一章 主体自觉的学术开拓(1973-1980年)
    第一节 舞蹈研究所符号意指
        一、学术共同体
        二、舞蹈信息资料库
        三、人才培养基地
        四、理论发声源
        五、文化交流平台
        六、非遗传统舞蹈保护研究平台
    第二节 “舞蹈研究组”时期(1973-1975年)
    第三节 舞蹈研究组时期(1976-1977年)
    第四节 舞蹈研究室时期(1978-1979年)
第二章 学科视域的学术建设(1980-1987年)
    第一节 舞蹈研究所建立的背景、宗旨及定位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二、国家文化建设路径的转变
        三、舞蹈学科建设的自省与自觉
    第二节 历史接续的路径与准则
        一、中体西用:现代学术研究的本土化实践
        二、推陈出新:批判性否定的价值准则
    第三节 历史建构的维度
        一、教育功能的建立与教学模式的探索
        二、内部机构的建设与意义
第三章 跨学科的学术探索(1987-2000年)
    第一节 学科意识的建构与重构
        一、学科坚守:已知求未知
        二、学科跨越:未知见已知
    第二节 教育模式的再发展
        一、勇攀教育高塔:舞蹈学博士教育的开创
        二、时代赋予的使命:培养中国舞蹈学者的沃土
    第三节 机构界限的消融与关联
第四章 学术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舞蹈研究所学术研究的特征
        一、人民性
        二、民族性
        三、科学性
        四、开放性
        五、群体性
        六、史论型
        七、连续性
    第二节 舞蹈研究所学术研究的领域
        一、中国舞蹈史
        二、外国舞蹈研究
        三、舞蹈基础理论
        四、舞蹈应用理论
        五、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六、跨学科研究
        七、综合性文集
        八、译介类
        九、辞书典籍类
        十、传记类
    第三节 舞蹈研究所学术研究之精神
结语
附录 :舞蹈研究所大事记(1973年——2000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中国古典舞60年理论文献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定位
理论研究
教学
其他古典舞风格及流派
古典舞与相关艺术门类
结语

(6)“身韵”的价值与中国古典舞的学科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专有名词”而非“类概念”的中国古典舞
二、中国古典舞新风格的“前身韵”探索
三、在“身段课”中探寻各种动作的内在联系
四、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四字诀”和“五个性”
五、“六法”中的“韵”是“超‘线条’而上之的精神意境”
六、深入解读“身段”的“大轴运身”和“小轴运神”
七、袖法、剑法赋予“身法”以新的表现力
八、“身韵”发力的“以腰为轴”与舞姿的“横向暗示”
九、“横向暗示”与“含蓄”的情感特征。
十、“拉山膀”与中国古典舞的“身法规律”
十一、“身韵”与“戏曲舞蹈”的宇宙观和意象论
十二、“身韵”———中国古典舞发展创新的根基
结语

(7)历史题材舞剧的叙事研究 ——以“丝绸之路”题材舞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舞剧研究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界定
    第一节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范畴
    第二节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分类
    第三节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发展
第二章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叙事要素
    第一节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中的人物
        一、人物身份
        (一)历史改编类舞剧的人物身份
        (二)原创故事类舞剧的人物身份
        二、人物性格
        (一)历史改编类舞剧的人物性格
        (二)原创故事类舞剧的人物性格
        三、人物关系
        (一)历史改编类舞剧的人物关系
        (二)原创故事类舞剧的人物关系
    第二节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中的事件
        一、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事件起因
        二、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事件经过
        三、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事件结果
    第三节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中的情境
        一、时间、地点
        (一)历史改编类舞剧的时间、地点
        (二)原创故事类舞剧的时间、地点
        二、历史背景
        (一)历史改编类舞剧的历史背景
        (二)原创故事类舞剧的历史背景
第三章 丝绸之题材舞剧的叙事结构
    第一节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中的线性叙事
        一、传统的线性叙事
        二、倒叙与插叙叙事
    第二节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中的非线性叙事
        一、多线性叙事
        二、非线性叙事
    第三节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中的反线性叙事
        一、反线性叙事舞剧
        二、“蒙太奇”的应用
第四章 丝绸之路题材舞剧的叙事原则
    第一节 真实性
        一、历史情境的真实性
        二、人物的真实性
        三、事件的真实性
    第二节 细节性
        一、细节的真实性
        二、细节的生动性
    第三节 多元性
        一、叙事方法的多元
        二、艺术观念的多元
    第四节 哲理性
        一、历史内容的现实意义
        二、作品本身的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酌西御中—论早期中国舞剧的民族性追求(1939-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史料整理式
        二、史料归纳提炼式
        三、史料整合式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舞剧进入“民族性”命题的历史契机与现实基础
    第一节 政治及文化领域带来“舞”的先声
        一、“民族”意识与“教育救国论”的兴起
        二、美育教育与儿童歌舞的产生
        三、战火中孕育而生的草根舞蹈
        四、“新秧歌运动”与民间舞蹈素材的挖掘整理
    第二节 内外因共同塑造“剧”的选择
        一、历史歌舞演故事传统的延续
        二、建国初期戏曲改革的推动
        三、秧歌剧广泛创作的宣传
        四、倾苏方针推进芭蕾经验借鉴
第二章 早期中国舞剧创作的“民族性”诉求与体现
    第一节 个人创作尝试:在舶来中草创的三种途径
        一、“新舞剧”实践与现实主义题材确立
        二、寻根传统“改良国剧”的最早尝试
        三、“文艺大众化”路线与“民族形式”探索
    第二节 集体创作意识:四种创作类型的逐步形成
        一、立足新民族精神的现代题材创作
        二、古典民族舞剧创作
        三、少数民族舞剧创作
        四、中国芭蕾的诞生
    第三节 早期中国舞剧民族性追求的体现
        一、舞蹈语汇层面
        (一)从生活中提炼舞蹈动作用以表现新生活主题
        (二)在传统古典舞姿中吸收创新出民族风格
        (三)取材少数民族成为建构舞剧“民族性”的捷径
        (四)在芭蕾语汇从套用到化用中完成文化转义
        二、舞剧因素层面
        (一)中心主题的选取:体现并挖掘中国特色与时代旋律
        (二)舞剧形象的树立:通过新的典型人物表现新的冲突
        (三)叙事结构的扬弃:融合中西经验进行中国舞剧摸索
第三章 早期中国舞剧民族性追求的历史成因及时代价值
    第一节 早期中国舞剧所处生态环境
        一、文艺政策的推动引导
        二、舞蹈教育培养导向
    第二节 对舞剧艺术创作规律的探寻与把握
        一、“舞”之生成:对中西舞蹈艺术表演语汇的初期整合
        (一)汲取中西语汇优点塑造中国舞剧“民族性”身体
        (二)借助民族音乐凸显民族性
        (三)营造传统语境
        二、“剧”之创造:中国舞剧传统叙事方式的形成
    第三节 “质疑”与“反质疑”
        一、“框”里“框”外
        二、个性的回归
        三、关于“中国舞剧”文化体系的思考
    第四节 呈世的文化“信码”
    第五节 中国舞剧精神及“民族性”品格的树立与追求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9)新中国古典舞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对象与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研究对象:新中国古典舞
        一、何为新中国古典舞
        二、为何新中国古典舞
        三、如何新中国古典舞
    第二节 “古典舞思潮”的概念界定
        一、何为思潮
        二、何为舞蹈思潮
        三、何为古典舞思潮
第二章 新中国古典舞思潮探究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古典舞思潮
        一、建国初期古典舞思潮产生的背景
        二、题材上的学习、改编戏曲之潮
        三、风格上的学苏之潮
    第二节 新时期的古典舞思潮
        一、新时期古典舞思潮产生的背景
        二、题材上的“向前回溯”之潮
        三、风格上的仿古之潮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古典舞思潮
        一、新世纪以来古典舞思潮产生的背景
        二、题材上的写意之潮
        三、风格上的多元寻古之潮
第三章 新中国古典舞思潮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以对中国古典舞蹈文化不懈追求为内驱力
        一、活态舞蹈文化的传承
        二、静态舞蹈文化的挖掘
        三、形而上的意境追求
    第二节 以凸显民族性为主要目的
        一、神—史—意的民族品味
        二、一元到多元的民族胸怀
        三、不忘初心的民族精神
    第三节 以多元环境下人们审美取向为基准
        一、歌颂光明的心理需要
        二、挣脱枷锁的时代特征
        三、迎接多元的开放心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中国蒙古族小型舞蹈作品创作流变及其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对象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二 符号学关于标出性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 蒙古族舞蹈及其审美研究现状
        二 相关着作述评
第一章 1946年前蒙古族舞蹈历史流变及审美概述
    第一节 原始农耕狩猎时期的蒙古舞蹈及其审美特征
    第二节 蒙元之前游牧时期的蒙古舞蹈及其审美特征
    第三节 蒙元时期的蒙古族舞蹈及其审美特征
    第四节 蒙元之后至1946年之前的蒙古族舞蹈及其审美特征
    第五节 1946年至今的中国蒙古族舞蹈及其审美特征
第二章 1946—1965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及其审美范式
    第一节 1946—1965中国及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的发展状态
    第二节 1946—1965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代表作品解析
        一 《牧马舞》
        二 《鄂尔多斯舞》
        三 《盅碗舞》
    第三节 1946-1965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的审美范式
        — 1946—1965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的审美观念及其标出性
        二 1946—1965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作品主题审美特征及其标出性
        三 1946—1965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作品语言审美特征及其标出性
第三章 1966—1977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及其审美范式
    第一节 1966—1977中国及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的发展状态
    第二节 1966—1977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代表作品解析
        一 《草原女民兵》
        二 《鸿雁高飞》
    第三节 1966—1977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的审美范式
        — 1966—1977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的审美观念及其标出性
        二 1966—1977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作品主题审美特征及其标出性
        三 1966—1977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作品语言审美特征及其标出性
第四章 1978至今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及其审美范式
    第一节 1978至今中国及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的发展状态
    第二节 1978至今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代表作品解析
        一 《奔腾》
        二 《蒙古人》
        三 《出走》
        四 《顶碗舞》
        五 《盛装舞》
    第三节 1978至今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的审美范式
        一 1978至今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的审美观念及其标出性
        二 1978至今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作品主题审美特征及其标出性
        三 1978至今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作品语言审美特征及其标出性
结论
    第一节 标出性的翻转
    第二节 从标出性翻转角度观看中国蒙古族舞台舞蹈创作审美范式之流变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附表

四、试谈民族舞剧的艺术本质(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舞台化民间舞的根性意识研究[D]. 潘凯玲. 上海戏剧学院, 2021
  • [2]论中国当代舞剧中的悲剧人物形象(1979-1999)[D]. 金淼.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3]中外舞蹈交流与传播史上的舞蹈实验室 ——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D]. 吕璐.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4]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历程研究[D]. 孙延瑞.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5]中国古典舞60年理论文献研究概述[J]. 苏娅. 舞蹈, 2019(03)
  • [6]“身韵”的价值与中国古典舞的学科建构[J]. 于平.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9(02)
  • [7]历史题材舞剧的叙事研究 ——以“丝绸之路”题材舞剧为例[D]. 张怡雯.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8]酌西御中—论早期中国舞剧的民族性追求(1939-1966)[D]. 高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9]新中国古典舞思潮研究[D]. 秦文枝.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10]中国蒙古族小型舞蹈作品创作流变及其审美范式研究[D]. 陈琳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08)

标签:;  ;  ;  ;  ;  

论民族舞剧的艺术本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