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仪器的汽车等速传动轴性能测试系统

基于虚拟仪器的汽车等速传动轴性能测试系统

一、基于虚拟仪器的汽车等速驱动轴性能测试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穆含沙[1](2020)在《等速万向节总成动力学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等速万向节总成作为底盘传动系统主要传动部件之一,其总成结构动力学性能对整车动力学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偏转角度、驱动力矩和激励载荷方向对RF-TJ型和RF-AAR型等速万向节总成动力学特性和结构噪声的影响规律,通过不同工况下声压云图分析,揭示了等速万向节总成结构噪声的主要噪声来源,从而为降低等速万向节总成结构噪声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等速万向节总成组件运动分析模型,揭示了其主要结构组成部件和滚轮与滑槽接触点在周期性转动过程中的运动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等速万向节总成组件在服役过程中滚轮与滑槽间动态受力以及循环轴向力的变化规律。其次,基于Adams分别建立了RF-TJ型和RF-AAR型等速万向节总成多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了两种类型等速万向节总成等速性,并揭示了关键部件在周期性转动过程中的运动规律;基于等速万向节总成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研究了关键部件在循环载荷作用下接触应力变化规律,并预测了关键部件容易产生疲劳破坏的具体位置。最后,基于Optistruct建立等速万向节总成模态分析模型,获取了等速万向节总成固有频率和相应的模态振型图,结果表明:等速万向节总成一阶固有频率能够避开电机激励频率范围,从而避免了与电机激励频率相近而产生共振;基于上述动力学分析模型,获取了不同工况下等速万向节总成输入端、输出端激励载荷,并以获取的激励载荷作为振动响应分析的边界条件,在Optistruct中建立了等速万向节总成振动响应分析模型,获取了不同激励频率下位移响应结果;基于Actran建立了等速万向节总成振动噪声分析模型,揭示了不同工况下等速万向节总成辐射噪声的变化规律,并结合监测点声压级频谱分析,预测了等速万向节总成主要结构噪声来源。本课题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等速万向节总成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对于改善等速万向节总成动力学行为和提高其服役性能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际工程价值。

李希华[2](2020)在《汽车球笼式万向节动力学特性计算与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驱动轴是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在变速器与车轮之间起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功能。球笼式万向节是驱动轴上常用的一种等速万向节,其与车轮轮毂连接。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对于汽车零部件轻量化设计以及低能源消耗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驱动轴的强度和高效率传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汽车驱动轴中的球笼式万向节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计算,包括万向节内部结构接触力的变化特性以及传动效率等,并做了较为详细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对球笼式万向节的传动效率与内部结构接触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基于球笼式万向节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在万向节上建立坐标系,计算并分析了球笼式万向节的各项运动学特性及其变化规律,主要包括钢球中心运动规律和钢球与滚道接触点位置的变化规律等。(2)以双心弧型球笼式万向节为对象,建立其多体动力学模型。对万向节模型内部各构件之间的接触参数进行了确定,其中接触刚度选择赫兹接触理论进行初步确定。多体动力学模型构件之间摩擦力通过对库伦摩擦模型进行修正来表征。建立万向节多体动力学模型的代理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对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优化。通过与理论计算值以及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3)对球笼式万向节内部结构之间的接触力进行了计算,包括钢球与滚道以及钢球与保持架之间的接触力。对各构件之间接触力随万向节转动角度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万向节钢球数与滚道偏心距等参数对结构接触力的影响。计算并分析了球笼式万向节偏转弯矩的动态特性以及其影响因素。(4)通过试验分析了球笼式万向节的传动效率,并通过多体动力学模型对该项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了钢球数对球笼式万向节传动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万向节内部各结构之间摩擦系数对传动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持架与星形套、保持架与钟形壳之间摩擦系数为影响球笼式万向节传动效率的主要因素。本文对球笼式万向节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方法与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对球笼式万向节的设计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邱胤原[3](2020)在《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动态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因具有承载能力强、效率高、可靠性好等优势,在机械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亦是汽车驱动轴总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伸缩型万向节。但是,随着人们对机械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工作、生活品质的要求的提高,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由球环和滚道之间的滑动摩擦引起的摩擦磨损、振动、噪声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通过对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的分析,验证了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可以解决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结构缺陷,消除球环和滚道间的相对滑动,减小二者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了万向节的性能。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归纳如下:(1)研究了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结构设计方法。基于万向节耐久试验原理,设计了测量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球环和滚道之间的相对位移和旋转角度的台架试验,对其运动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台架试验,测量了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轴向派生力和高频滑移阻力,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球环和滚道之间的相对俯仰角、轴向派生力和高频滑移阻力这3项性能指标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2)建立了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运动学模型,推导了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各项运动学参数的解析表达式,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和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运动学特性的对比,表明了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具有等速性好以及球环和滚道间无相对滑动的运动学性能优势。(3)应用共轭曲面原理,建立了包含配合间隙的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运动学模型。基于提出的分析方法,分析了球环和滚道以及球环和销轴之间的配合间隙对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运动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运动学特性对配合间隙不敏感,因此,可在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中的球环和滚道之间以及球环和销轴之间设计适当的配合间隙,改善它的可靠性、耐久性、工艺性和可装配性等性能。(4)建立了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和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动力学特性的对比,表明了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具有球环和滚道之间的摩擦力小、轴向派生力小以及高频滑移阻力小的动力学性能优势。

陈青山[4](2020)在《万向钱潮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到可持续,最关键的就是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要维持企业的生存能力,就必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目前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自主开展一系列技术创新活动,但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情况不为乐观,大多数企业仍然没有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所以此类企业亟待转型升级,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而企业要想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必须以明确自身创新水平为前提,因此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尤为关键。鉴于此,本文将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典型汽车零部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评价其技术创新能力,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改进措施。首先对有关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进行梳理,了解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其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环境五个维度,并详细介绍各部分包含的内容。结合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概况和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现状,选取层次分析法评价万向钱潮技术创新能力并将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环境作为一级指标,选定27个指标作为这些一级指标下属的二级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问卷调查法得到各二级指标的得分,采取专家打分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终得出万向钱潮的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得分和各一级指标得分。根据评价结果对万向钱潮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从稳固投入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研发能力、提高生产能力和适应创新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同时也希望对相关企业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最后对本研究所得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对以后相关研究的展望。

许承龙[5](2019)在《汽车驱动轴系统动态特性试验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汽车传动系统中,驱动轴系统用在差速器或末端减速齿轮与车轮之间,以传递运动和动力。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驱动轴系统自身的结构特点和间隙特性,其传递运动和动力时并不处于静平衡的状态,在汽车侧向会产生动态变化的力,这一系列动态特性会影响汽车乘坐舒适性,是影响驱动轴系统NVH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以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与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组合的驱动轴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台架试验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对驱动轴系统动态特性进行计算分析。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TS-GIM驱动轴系统功能试验台,设计驱动轴系统台架试验,依次探究了传动轴夹角、负载转矩、转速和球环回转半径对轴向派生力的影响作用。采用RANSAC算法线性拟合,求出球环与滑槽间摩擦对的摩擦系数。(2)基于台架试验中所采用的驱动轴系统的尺寸和型号,建立了驱动轴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其中法向接触模型采用非线性的弹簧阻尼模型,切向接触模型采用改进的库伦摩擦模型。切向模型中的动摩擦系数,采用由台架试验求得的球环与滑槽间摩擦对的摩擦系数的拟合值。对于法向接触模型参数,设计正交试验探究各因素对模型输出结果的影响大小。建立多项式响应面模型确定法向接触模型参数。(3)基于驱动轴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研究了驱动轴系统的运动学特性:移动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三销架中心的运动轨迹和球环中心的运动规律。通过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结合其运动特性,分析了轴向派生力、高频滑移阻力、驱动轴系统的准等速性和传动效率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及相关性能改进措施。本文提出了基于台架试验的多体动力学模型的驱动轴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方法,分析了驱动轴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性能改进措施,对预测驱动轴系统性能,指导其正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刊[6](2018)在《2017通用零部件标准化工作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本刊就液压与气动、紧固件、机器轴与附件、带轮与带、滚动轴承、滑动轴承、弹簧和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等八个通用零部件行业2017年主要标准化工作进行详细介绍,以馈读者。

莫易敏,张德来,向科鹏,陈龙龙,何超[7](2017)在《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指出传动系的阻力直接影响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而驱动轴作为传动系中重要的零部件,为了降低某车型传动系阻力有必要对驱动轴进行研究.明确了驱动轴传动效率的影响因素,严格控制变量,采用控制变量法利用台架试验测试了不同的影响因素对驱动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驱动轴的传动效率与润滑脂的选取有较大关系,与万向节的制造精度、万向节钢球数量,以及驱动轴的输入转矩有正相关关系,与驱动轴的夹角成反比关系,而与驱动轴的输入转速则没有明确关系.

汤国亚[8](2017)在《考虑关键运动副的等速万向节动力学性能分析》文中提出等速万向节是组成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零部件,它是连接差速器与轮毂,并将动力传递给车轮。但是在传递过程中,容易产生振动、噪声,甚至影响等速万向节的使用寿命。因此,对等速万向节进行动力学建模,研究其动力学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应用价值。现有文献广泛采用的是将等速万向节各个零部件绑定成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这与实际结构不符。本文将考虑等速万向节的关键运动副特点,并将其等效为转动副进行动力学性能分析。本文首先对等速万向节两端的刚度进行了测试。通过对等速万向节的实物样件采用质构仪,分别测量了两端运动副的作用力与向下位移的关系数据;将获取的数据转换为力矩与转角关系,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两端力矩与转角的关系,获取两端球笼的扭转刚度系数。其次,对等速万向节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将其三维几何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对汽车等速万向节各个零部件分别采用直接绑定方法计算其有限元模态分析,以及等效为转动副方法计算其有限元模态分析。然后,对汽车等速万向节实物样件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采用B&K振动测试系统,测试等速万向节样件的动力学性能。同时将模态测试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的模态分析进行比较,从而对上面两种等效建模方法的合理性进行评判。最后,采用动力吸振器对等速万向节动力学性能进行优化。通过不动点理论对动力吸振器进行优化设计,获取动力吸振器最优的刚度、阻尼、质量。同时计算动力吸振器的吸振效果。分析结表明:采用考虑关键运动副特点的等效建模方法对等速万向节进行的有限元模态分析与试验模态结果吻合较好。因此,对等速万向节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时,将其等效为转动副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张德来[9](2017)在《前驱车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的试验研究及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也持续增高,能源供应紧张及环境污染问题导致我国不断提高乘用车的油耗标准要求,节能减排,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成为了汽车行业的首要任务。等速驱动轴作为前驱和四轮驱动车传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对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某款前置前驱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台架测试和整车试验优化的方式制定提升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的优化方案,进而达到提高燃油经济性的目的。本文主要进行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影响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的几个重要设计参数,即球笼式等速万向节滚道表面粗糙度、三柱槽壳滑槽表面粗糙度、球笼式等速万向节钢球数目、万向节夹角,介绍了等速万向节对润滑介质的性能要求,分析了脂润滑流变特性、油膜厚度对润滑的影响以及温升对润滑的影响。明确了主要设计参数对驱动轴传动效率的影响,为后面制定提升传动效率的优化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2)分析了台架试验的原理,完成了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实验台架的设计,其中包括电机、扭矩传感器、磁粉制动器等硬件设计及基于LabVIEW的软件设计,实现了台架测试等速驱动轴输出转矩和输出转速的功能。3)利用单一变量法,分别改变不同设计参数后试制了多组驱动轴样件,并基于NEDC循环工况点制定了本文台架试验的测试工况,完成了所有样件传动效率的测试,并获得了各工况下的输出数据,为初步确定优化方案提供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基础。4)对大量台架试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验证了等速驱动轴的等速性。对比分析了各组驱动轴传动效率的差异,发现增加球笼式万向节钢球数目、减小万向节夹角、改善润滑环境、提高万向节制造精度均能提升驱动轴传动效率,且万向节夹角和润滑脂种类对驱动轴传动效率的影响均较大。5)基于台架试验中各研究因素对传动效率的影响规律,初步确定了提升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的优化方案,优化方案中选用8钢球的球笼式等速万向节、高性能润滑脂以及优质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6)根据初步确定的优化方案,制作了等速驱动轴样件,在相关国家标准的指导下进行了整车油耗试验和冷热态滑行试验,通过整车试验最终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整车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方案能增加整车冷热态滑行距离,有效降低整车油耗。

王永超[10](2016)在《基于AVL试验设备的变速器传动效率测试方法优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变速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变速器的好坏对汽车的经济性、动力性、安全性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对变速器传动效率的测试方法没有统一的规定。本文基于AVL试验台架,对变速器的传动效率测试方法进行优化设计,用于变速器传动效率测试及性能考核。首先,从设备入手,分析温度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等误差对变速器传动效率测试带来的影响。扭矩传感器经常出现的零点漂移问题通过试验的方法进行分析,界定其对变速器传动效率影响的显着程度。根据传感器的原理和AVL试验台架中传感器的标定方式,进行扭矩传感器的零点漂移标定,使传感器的误差能够在变速器传动效率测试的可接受误差范围之内。其次,由于在变速器传动效率测试的过程中,驱动轴会有能量损失,会对变速器的效率测试产生影响,因此通过试验的方法对等速驱动轴的传动效率进行分析,得出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通过插值计算,得到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的全局MAP图。再次,不同的油温和加注的油量会对变速器的传动效率产生影响,因此要准确测量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需要对变速器油的油温及油量进行试验,得出其对变速器传动效率的影响程度,总结出最佳传动效率测试点的油温及油量。最后,进行Cruise仿真,参考国家油耗法规将NEDC的瞬态测试循环转化为测试所用的稳态工况点,作为变速器传动效率测试方法优化设计的考察指标。通过引入正交试验方法,对变速器的传动效率测试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将得出的试验数据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得出与之前单独试验一致的结论,验证正交试验方法在变速器传动效率测试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制作能体现变速器性能的正交试验表,测得的传动效率也能体现变速器在NEDC循环中的油耗水平,从而实现对变速器传动效率测试方法的优化。

二、基于虚拟仪器的汽车等速驱动轴性能测试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虚拟仪器的汽车等速驱动轴性能测试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等速万向节总成动力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等速万向节总成国内研究现状
        1.2.2 等速万向节总成国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等速万向节总成组件受力分析
    2.1 引言
    2.2 等速万向节总成组件运动分析
    2.3 等速万向节总成滚轮与滑槽接触点运动分析
    2.4 等速万向节总成滚轮与滑槽受力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等速万向节总成动力学仿真分析
    3.1 引言
    3.2 等速万向节总成几何模型建立
    3.3 等速万向节总成多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
        3.3.1 等速万向节总成多刚体运动特性仿真分析
        3.3.2 等速万向节总成多刚体力学特性仿真分析
    3.4 等速万向节总成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
        3.4.1 等速万向节总成模态中性文件建立
        3.4.2 等速万向节总成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建立
        3.4.3 等速万向节总成刚柔耦合力学特性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等速万向节总成振动噪声分析
    4.1 引言
    4.2 等速万向节总成模态分析
        4.2.1 等速万向节总成模态理论计算
        4.2.2 等速万向节总成模态分析仿真模型建立
        4.2.3 等速万向节总成自由模态分析
        4.2.4 等速万向节总成约束模态分析
    4.3 等速万向节总成振动响应分析
        4.3.1 振动响应分析模型建立
        4.3.2 振动响应分析结果
    4.4 等速万向节总成辐射噪声分析
        4.4.1 等速万向节总成辐射噪声模型建立
        4.4.2 等速万向节总成辐射声功率分析
        4.4.3 等速万向节总成辐射声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与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2)汽车球笼式万向节动力学特性计算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驱动轴系统研究现状
    1.3 球笼式万向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球笼式万向节国外研究现状
        1.3.2 球笼式万向节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球笼式万向节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2.1 概述
        2.1.1 驱动轴系统结构
        2.1.2 球笼式万向节工作原理
    2.2 球笼式万向节传动效率试验分析
        2.2.1 传动效率试验基本原理
        2.2.2 传动效率试验设备及原理
        2.2.3 传动效率试验流程
        2.2.4 传动效率试验结果分析
    2.3 球笼式万向节内部结构接触特性试验分析
        2.3.1 球笼式万向节耐久试验
        2.3.2 球笼式万向节结构接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球笼式万向节多体动力学建模
    3.1 球笼式万向节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方法
        3.1.1 万向节三维模型和约束条件的建立
        3.1.2 万向节模型钢球初始位置的确定
    3.2 法向接触力计算模型
        3.2.1 法向接触模型
        3.2.2 接触参数的确定
    3.3 摩擦模型
    3.4 球笼式万向节多体动力学模型优化与验证
        3.4.1 万向节多体动力学模型优化
        3.4.2 万向节传动效率计算结果验证
        3.4.3 万向节结构接触力计算结果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球笼式万向节动力学特性计算分析
    4.1 万向节运动学特性计算分析
        4.1.1 球笼式万向节坐标系的建立
        4.1.2 钢球运动位置计算分析
        4.1.3 钢球与滚道接触位置计算分析
        4.1.4 万向节等速性分析
    4.2 万向节内部结构接触分析
        4.2.1 钢球与滚道接触力
        4.2.2 钢球与保持架接触力
        4.2.3 结构接触力影响因素分析
        4.2.4 最大静态接触应力分析
    4.3 万向节偏转弯矩分析
    4.4 万向节传动效率分析
        4.4.1 负载转矩对传动效率的影响分析
        4.4.2 万向节钢球数对传动效率的影响分析
        4.4.3 摩擦特性对传动效率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论文工作总结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万向节与传动系统
        1.1.1 不等速万向节
        1.1.2 等速万向节
    1.2 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研究现状
        1.2.1 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1.2.2 球环和滚道之间的摩擦力分析
        1.2.3 万向节性能测试试验台的设计
        1.2.4 三球销式等速性万向节的新结构
    1.3 选题的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万向节的动态特性的试验研究
    2.1 新型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结构设计方法
    2.2 万向节的动态性能评价指标
        2.2.1 运动学性能评价指标
        2.2.2 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2.3 万向节的运动学特性试验
        2.3.1 球环和滚道间相对位移的测量
        2.3.2 球环和滚道间相对旋转角度的测量
    2.4 万向节的动力学特性试验
        2.4.1 轴向派生力的测量
        2.4.2 高频滑移阻力的测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运动学分析
    3.1 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运动学建模
        3.1.1 符号和坐标系的定义
        3.1.2 运动方程的推导
        3.1.3 模型验证
    3.2 运动学特性的对比分析
        3.2.1 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运动学建模简述
        3.2.2 运动学特性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配合间隙对万向节运动学特性的影响
    4.1 球环和滚道间的共轭接触
        4.1.1 符号说明
        4.1.2 求解方法
    4.2 球环和销轴间的共轭接触
        4.2.1 符号说明
        4.2.2 求解方法
    4.3 间隙对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运动学特性的影响
        4.3.1 球环和滚道间的配合间隙的影响
        4.3.2 球环和销轴间的配合间隙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动力学分析
    5.1 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多体动力学建模
        5.1.1 三维几何模型
        5.1.2 运动学约束
        5.1.3 外球环和滚道间法向接触力的计算模型
        5.1.4 外球环和滚道间摩擦力的计算模型
        5.1.5 模型验证
    5.2 动力学对比分析
        5.2.1 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多体动力学建模简述
        5.2.2 动力学特性对比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万向钱潮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创新与技术创新理论
        2.1.1 创新理论
        2.1.2 技术创新理论
    2.2 技术创新能力及其相关理论
        2.2.1 技术创新能力
        2.2.2 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
    2.3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2.3.1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原则
        2.3.2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第3章 万向钱潮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3.1 万向钱潮概况
    3.2 万向钱潮技术创新能力现状
        3.2.1 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现状
        3.2.2 技术研发能力现状
        3.2.3 生产制造能力现状
        3.2.4 创新管理能力现状
        3.2.5 技术创新环境现状
第4章 万向钱潮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分析
    4.1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4.1.1 选择评价方法
        4.1.2 建立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4.1.3 确定模糊集合
        4.1.4 确定权重
        4.1.5 定量指标取值与标准化
        4.1.6 定性指标的隶属度即标准化
        4.1.7 评价结果展示
    4.2 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第5章 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5.1 技术创新研发能力提升对策
    5.2 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提升对策
    5.3 技术创新组织管理能力提升对策
    5.4 技术创新生产制造能力提升对策
    5.5 主动适应技术创新环境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分析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万向钱潮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选取调查问卷
附录B 万向钱潮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调查问卷

(5)汽车驱动轴系统动态特性试验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驱动轴系统简介
    1.2 驱动轴系统动态特性简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选题意义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驱动轴系统轴向派生力试验研究
    2.1 驱动轴系统轴向派生力主要影响因素
    2.2 驱动轴系统轴向派生力试验设备与原理
    2.3 驱动轴系统轴向派生力试验设计
        2.3.1 试验标准
        2.3.2 试验流程
    2.4 驱动轴系统轴向派生力试验结果
        2.4.1 传动轴夹角对轴向派生力的影响
        2.4.2 负载转矩对轴向派生力的影响
        2.4.3 转速对轴向派生力的影响
        2.4.4 球环回转半径对轴向派生力的影响
    2.5 球环与滑槽间摩擦对的摩擦系数的确定
        2.5.1 线性拟合算法的选取
        2.5.2 球环与滑槽间摩擦对的摩擦系数线性拟合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驱动轴系统多体动力学建模
    3.1 驱动轴系统三维模型的建立
    3.2 驱动轴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2.1 运动副定义与输入参数选取
        3.2.2 接触模型的选取
    3.3 驱动轴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接触参数的确定
        3.3.1 接触参数选取原则
        3.3.2 法向接触参数的确定
    3.4 驱动轴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验证
        3.4.1 接触压力计算结果验证
        3.4.2 轴向派生力计算结果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驱动轴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4.1 驱动轴系统的运动学特性
        4.1.1 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三销架中心运动规律
        4.1.2 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球环中心运动规律
    4.2 驱动轴系统轴向派生力分析
    4.3 驱动轴系统高频滑移阻力分析
    4.4 驱动轴系统准等速性和传动效率分析
        4.4.1 驱动轴系统运动传递的准等速性分析
        4.4.2 驱动轴系统传动效率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2017通用零部件标准化工作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液压与气动
    (1) 行业情况
    (2) 标准化工作及标准实施情况
    (3) 2017年颁布及报批标准
2 紧固件
    (1) 行业情况
    (2) 标准化工作及标准实施情况
    (3) 2017年颁布及报批标准
3 机器轴与附件
    (1) 行业情况
    (2) 标准化工作及标准实施情况
    (3) 2017年颁布及报批标准
4 带轮与带
    (1) 行业情况
    (2) 标准化工作及标准实施情况
    (3) 2017年颁布及报批标准
5 滚动轴承
    (1) 行业情况
    (2) 标准化工作及标准实施情况
    (3) 2017年颁布及报批标准
6 滑动轴承
    (1) 行业情况
    (2) 标准化工作及标准实施情况
    (3) 2017年主要标准制修订工作
7 弹簧
    (1) 行业情况
    (2) 标准化工作及标准实施情况
    (3) 2017年颁布及报批标准
8 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
    (1) 行业情况
    (2) 标准化工作及标准实施情况

(7)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方案
    1.1 试验设备及原理
    1.2 试验工况
    1.3 试验方法
2 数据分析
    2.1 润滑脂种类对驱动轴综合效率的影响
    2.2 制造精度对驱动轴效率的影响
    2.3 钢球数目对驱动轴效率的影响
    2.4 夹角对驱动轴效率的影响
    2.5 转速对驱动轴效率的影响
    2.6 输入力矩对驱动轴的影响
3 结论

(8)考虑关键运动副的等速万向节动力学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汽车等速万向节的简介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背景
        1.2.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等速万向节发展及其现状
        1.3.1 等速万向节的发展
        1.3.2 等速万向节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4.1 课题来源与研究思路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等速万向节模型建立与刚度测试
    2.1 引言
    2.2 三维模型建立
    2.3 等速万向节两端运动副模型建立
    2.4 等速万向节两端扭转刚度测试
        2.4.1 刚度测量的原理
        2.4.2 扭转刚度的测量试验
        2.4.3 测量数据线性回归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等速万向节的有限元建模与模态分析
    3.1 引言
    3.2 模态分析
        3.2.1 模态分析简介
        3.2.2 模态分析基础
        3.2.3 有限元模态分析
    3.3 等速万向节总成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3.3.1 直接采用绑定的模态分析
        3.3.2 考虑两端运动副特点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3.4 振型最大处位置提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等速万向节的试验模态分析
    4.1 概述
    4.2 试验模态理论基础
        4.2.1 系统理论建模
        4.2.2 频响函数估计
    4.3 试验模态分析
        4.3.1 试验的意义
        4.3.2 试验仪器及方法
    4.4 结果的分析
        4.4.1 试验模态分析
        4.4.2 试验模态与有限元分析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汽车等速万向节的动力吸振器设计
    5.1 引言
    5.2 动力吸振器
        5.2.1 模型建立
        5.2.2 微分方程求解
        5.2.3 无量纲化处理
    5.3 动力吸振器参数优化
        5.3.1 动力吸振器最优同调条件
        5.3.2 最优阻尼比
        5.3.3 动力吸振器的设计步骤
    5.4 动力吸振器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9)前驱车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的试验研究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影响等速驱动轴综合性能的研究现状
        1.3.2 对球笼式等速万向节钢球的研究现状
        1.3.3 等速万向节夹角对其传动效率影响的研究现状
        1.3.4 对等速万向节摩擦与润滑的研究现状
        1.3.5 对等速驱动轴制造精度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等速驱动轴传动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2.1 等速驱动轴简介
        2.1.1 等速万向节功能及原理
        2.1.2 等速驱动轴主要设计参数
    2.2 设计参数对传动效率的影响
        2.2.1 表面粗糙度对传动效率的影响
        2.2.2 钢球数目对传动效率的影响
        2.2.3 夹角对传动效率的影响
    2.3 CVJ润滑对传动效率的影响
        2.3.1 CVJ润滑介质的选择
        2.3.2 脂润滑弹流润滑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等速驱动轴测试台架的搭建
    3.1 台架试验原理
    3.2 测试台架总体方案设计
        3.2.1 测试台架的设计原则
        3.2.2 测试台架的功能
        3.2.3 测试台架的总体结构
        3.2.4 测试台架的硬件设计
        3.2.5 测试台架的软件设计
    3.3 台架试验技术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的测试分析
    4.1 试验对象
    4.2 试验工况与试验方法
        4.2.1 油耗测试工况选择
        4.2.2 驱动轴试验工况制定
        4.2.3 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1 钢球数目对驱动轴效率的影响
        4.3.2 夹角对驱动轴效率的影响
        4.3.3 润滑脂对驱动轴综合效率的影响
        4.3.4 制造精度对驱动轴效率的影响
        4.3.5 等速驱动轴等速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优化方案整车试验验证
    5.1 传动效率优化方案的确定
    5.2 优化方案整车试验验证
        5.2.1 试验设备
        5.2.2 整车滑行距离与拖滞力试验对比分析
        5.2.3 整车油耗试验对比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作者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C 台架试验部分数据

(10)基于AVL试验设备的变速器传动效率测试方法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变速器测试技术发展的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1.4.1 主要内容
        1.4.2 预期目的和成果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AVL试验台架介绍及传感器误差分析
    2.1 AVL试验设备介绍
        2.1.1 台架构成
        2.1.2 台架参数
    2.2 传感器特性
        2.2.1 传感器基本特性
        2.2.2 传感器静态特性
        2.2.3 传感器动态特性
    2.3 温度传感器误差分析
        2.3.1 温度传感器
        2.3.2 温度传感器误差分析
    2.4 扭矩传感器误差分析
        2.4.1 扭矩传感器介绍
        2.4.2 扭矩传感器的绝对标定
        2.4.3 扭矩传感器的零点漂移
    2.5 零点漂移对传动效率的影响及优化
        2.5.1 零点漂移对传动效率的影响
        2.5.2 扭矩传感器零点漂移的标定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驱动轴传动损失试验与分析
    3.1 等速驱动轴
    3.2 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试验
        3.2.1 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试验的安装与准备
        3.2.2 试验结果处理及分析
        3.2.3 试验结论
    3.3 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MAP图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速器油对传动效率测试的影响研究
    4.1 变速器油对传动效率的影响
        4.1.1 变速器油温过低或过高的对传动效率的影响
        4.1.2 搅油损失
    4.2 变速器油温对传动效率影响的试验及分析
        4.2.1 不同油温对传动效率影响的试验分析
        4.2.2 80℃油温传动效率测试结果分析
    4.3 不同加油量空载搅油损失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利用Cruise仿真将NEDC瞬态测试循环转化为稳态工况点
    5.1 基于NEDC循环的稳态工况点的选取
        5.1.1 NEDC循环
    5.2 Cruise仿真从NEDC动态循环工况中提取稳态工况点
        5.2.1 Cruise仿真软件功能
        5.2.2 车辆模块化参数设置
        5.2.3 仿真模型的建立
        5.2.4 仿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变速器传动效率测试方法优化设计
    6.1 试验设计理论
        6.1.1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6.1.2 正交表设计
    6.2 变速器传动效率正交试验的设计
    6.3 正交试验数据处理
        6.3.1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6.3.2 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6.3.3 变速器传动效率正交试验数据结果分析
    6.4 利用Cruise仿真数据的正交试验表优化设计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成果与总结
    7.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基于虚拟仪器的汽车等速驱动轴性能测试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等速万向节总成动力学特性分析[D]. 穆含沙.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2]汽车球笼式万向节动力学特性计算与试验研究[D]. 李希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双球环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动态特性研究[D]. 邱胤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万向钱潮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 陈青山.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5]汽车驱动轴系统动态特性试验与仿真研究[D]. 许承龙.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2017通用零部件标准化工作综述[J]. 本刊.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18(04)
  • [7]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及试验研究[J]. 莫易敏,张德来,向科鹏,陈龙龙,何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7(04)
  • [8]考虑关键运动副的等速万向节动力学性能分析[D]. 汤国亚. 湖北工业大学, 2017(12)
  • [9]前驱车等速驱动轴传动效率的试验研究及优化[D]. 张德来.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10]基于AVL试验设备的变速器传动效率测试方法优化设计[D]. 王永超.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基于虚拟仪器的汽车等速传动轴性能测试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