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党的十六大总结的基本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韩强[1](2021)在《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若干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不断成长壮大的重要原因。我们党即将迎来百年诞辰,更要进一步总结百年历史经验,走好未来的路。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需要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新视角总结升华党的历史经验,并形成新的概括,其中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根本经验、基本经验、重要经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科学总结经验的创新之举。这样做有利于形成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新视角,有利于得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新结论,也有利于引导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王香波[2](2017)在《苏俄文艺与文化政策演变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历经了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领导人执政时期,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建立俄罗斯联邦,进入了一个全面反思、批判、否定苏联,从社会制度到大政方针的重建时期。在近一个世纪的苏俄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文艺和文化政策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同。苏联时期虽然不同的执政者对政策有所调整,但由于斯大林模式的深刻影响,在根本上是一脉相承的,根源于革命极端主义和政治保守主义,苏联文艺和文化政策在指导、推动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失误。苏联解体以后,叶利钦针对当时文化事业存在的困惑与危机,一方面对苏联时期极左思潮进行彻底的反思与清算,另一方面制定一系列符合俄罗斯发展现状,并于世界接轨的新的文艺和文化政策,从而使俄罗斯的文化事业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本论文细致梳理了自列宁至叶利钦时期苏俄的文艺和文化政策发展,以及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不同时期苏俄的文艺和文化政策对其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影响。在文化艺术领域,无论是苏联时期的历史经验,还是叶利钦时期的改革,亦或是普京总统执政时期“俄罗斯新思想”视阈下的文化大国形象重树、国际强国新形象重塑,都对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山成忠[3](2016)在《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困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是十六大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党内民主重要性的精辟概括和形象表述。在如何发展党内民主方面,我们党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其中一条就是通过党代会常任制推动党内民主的发展。最初,我们党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是为了让党代表经常性活动,为了更好的发挥党的代表大会的作用,以便提高党内的民主生活水平。但是,受当时国内形势影响,第一次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在短短两年后就中断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党中央在局部范围内又重启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十六大后,党代会常任制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成果。然而遗憾的是,自首次实行党代会常任制以来已有60年光景,自局部试点以来也已近30年,但是至今仍然停留在小范围试点阶段,甚至有些步履维艰;而且各试点地区在深化党代会常任制实践时也遇到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和困难。这就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作为发展党内民主重要途径的党代会常任制,在历时近30年的试点后依然还停留在试点阶段,甚至还处境尴尬、举步维艰?正是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从分析党代会常任制之于党内民主的价值、党代会常任制实践探索历程、党代会常任制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四个方面探讨当前党代会常任制面临的实践困境问题。本文由引言、正文四章以及结语共六部分组成,具体如下:引言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性与研究难点共五部分。第一章主要解释了党代会常任制之于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价值,即党代会常任制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途径。只有把实践党代会常任制放置于发展党内民主的视角下,才能更准确、有力的把握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坚定推动党代会常任制的信心。第二章主要从历史的角度阐述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价值。革命时期,我们党长期没有按时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党代表活动也长期处于“缺位”状态。执政后,为了使党代表经常性活动,使党的代表大会在提高党内民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党在八大上提出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只是党代会常任制的第一次实践只经历了短短两年,就被迫终止。改革开放后,随着恢复党代会常任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从1988年开始,党中央决定进行小范围试点实践,但是这一次的效果并不理想。十六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科学论断后,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实践也顺势而为,出现了第三波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高潮,不仅范围比之前有所扩大,而且一些地区还取得了比较好的实践成果。从党代会常任制的提出,到后来中断,再到改革改革开放后的试点,这一过程说明党代会常任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很高的实践价值。第三章主要分析当前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本文认为,党代会常任制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党代会常任制缺乏实践共识。当前党代会常任制面临的许多问题就与缺乏实践共识有直接的关系。二是党代表任期制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党代表选举、党代表活动、党代表管理等环节。三是党代会年会制方面。比如党的代表大会的定位问题、党代会年会制的法理依据问题、党代会职权的落实问题、党代会年会制的系统性问题、党代会与人代会、政协会的关系问题、党代会年会会期以及党代会运行成本的问题等。四是党代会常设机构方面。一方面,一些地方对设立党代会常设机构持否定态度,觉得没有必要;另一方面,有的地方设立了党代表联络机构,但是从理论上来分析,这种机构并不同于党代会常设机构,这就出现了党代会常设机构的“异化”问题。由于党代会任期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四个方面的问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可以说是,“问题连着问题,问题包含问题”。正是在这些问题和困难的综合、复杂影响下,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效果并没能达到人们最初预期的目标,而且使党代会常任制陷入了实践困境。第四章主要阐释走出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困境的思考。由于党代会常任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解决党代会常任制面临的问题时,需要坚持“重点突出和全面优化”的原则。所谓重点突出就是应该抓住最关键的问题,当前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通过多条途径凝聚实践共识,比如加强舆论宣传、中央出台权威文件、完善干部选拔制度。所谓全面优化是指全方位优化党代会常任制的各个环节和各项制度。宏观来看,是从党代表任期制、党代会年会制和完善党代会常任制的运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协同推进。微观来说,每个环节的优化也应该注重子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和系统性,比如党代会常任制的运行保障方面,包括组织、时间和经费保障,其中组织保障又包括党代会常任制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党代会常设机构。所以,只有立足于系统性,党代会常任制的各项制度才能形成制度合力,产生效力,否则会导致改革“碎片化”的问题,最终影响党代会常任制这项改革的进度、深度以及效果。结语部分再次强调了党代会常任制对于推动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价值。党代会常任制不仅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实现党内民主长期、有效发展的重要保障。并强调了党中央在推动党代会常任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韩强[4](2012)在《着力提高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科学化水平》文中研究表明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不断成长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着力提高党总结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的科学化水平,一是始终坚持定期总结与经常总结相结合;二是始终坚持全面总结和专门总结相结合;三是始终坚持全党总结与个体总结相结合;四是始终坚持注重理论与立足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党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增强先进性,完成党的历史使命。
郭沅鑫[5](2012)在《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处于维护稳定、服务群众、调解处理矛盾的第一线。发展地区经济,建设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都要靠基层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奋斗和拼搏。因此,无论是从新疆的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高度出发,还是巩固党在新疆各民族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的现实出发,都必须重视和加强新世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论文着眼于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介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回顾了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过程,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层组织建设的现状,总结了基本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考察了农牧区和城市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状况。通过分析和研究,试图回答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根据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新要求,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应该如何改革和创新观念意识、领导方式、组织设置等,以建设成为具有相当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领导核心。论文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建构和历史考察,主要阐明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新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历程,包括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为现实研究,主要分析了新世纪以来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并分别考察了农牧区和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在第一部分中,绪论从基本概念入手,简要叙述目前学术界对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研究状况,并介绍了本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界关于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公共组织建设等理论,以便为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总结和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还特别阐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的新贡献。第二章主要回顾了新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历程,分析了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新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状况。通过这些分析,既能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有所了解,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过去的建设为当前新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奠定的基础。第二部分中,第三章总体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以及新形势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对农牧区、城市社区、高校和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重要性、建设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结束语部分在总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
王兵[6](2011)在《关于中国共产党在若干重要历史时期经验总结的思考》文中指出重视和善于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互动、促进中国人民全面发展、推动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江泽民到胡锦涛,我们党在重要历史时期或重要会议上,都以各种形式对历史经验作出总结和反思。全面深入地加强对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研究,探究党总结历史经验的规律性认识,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创新党的理论、指导党的实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选取党在以下几次重要历史时期的经验总结进行梳理和分析: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利用延安相对稳定的环境,通过召开会议、理论学习、撰写文章等形式对历史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特别是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党从思想路线的高度对造成过去“左”、右倾错误的根源进行彻底清算,系统地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在经验总结的过程中,党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制定了思想、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在这一阶段,党总结经验的鲜明特点主要在于:1)把总结经验与革命斗争结合起来;2)把总结经验与纠正路线上的“左”和右的错误结合起来;3)把总结经验与开展理论学习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对历史经验展开了两次较为重大且集中的总结和概括。第一次是在八大前后,党作为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针对苏联和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展开了一系列总结。通过这一次总结,党主要在两个方面取得了成果:一是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苏联经验和斯大林的功过是非;二是以苏为鉴,初步制定了切合中国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则和路线。第二次比较重大而集中的总结是在1962年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前后,在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遭遇严重困难的形势下,党对“大跃进”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与反思,形成了许多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理性认识。党在这一时期总结经验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着眼于客观深入的调查研究;二是挫折中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三是在肯定“左”的指导思想的前提下来总结经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总结历史经验。这一次总结经验首先是从十届三中全会前后恢复和发展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始的。在此基础之上,党成功地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文化大革命”期间“左”的错误所带来的教训,实现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起步。党的十二大以后,特别是到了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前后,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及时地总结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新鲜经验,在关于基本国情、发展思路、党建外交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纵观改革开放初期党总结经验的全过程以及由此取得的认识成果,这一时期党总结经验的主要特点有:善于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注重及时地总结新鲜经验;充分体现独特的务实精神;坚持以创新作为基本诉求。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中全党的智慧,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基本问题,科学地总结党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其在关于党的性质、党员成份构成、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等重大问题上提出的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党建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对发展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概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揭示和阐发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为我们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提供了更加全面、系统的理论指导。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主要具有科学性、政治导向性、深刻性和自觉性的四大基本特点。通过对我们党以上几次重大历史时期经验总结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即科学地总结经验至少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和方法:一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展调查研究和贯彻群众路线;二是必须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和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三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立场,以人民的利益和“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四是必须坚持把总结得出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
李婷[7](201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研究 ——基于县域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重要制度之一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广大党员行使自身权利,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保障。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已成为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内民主的战略重心。笔者撰写本文,首先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阐述了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基础与制度渊源的党代表大会年会制的具体内涵,同时简单叙述了世界部分工人阶级政党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党代表大会年会制的继承和实践发展。在此基础上,沿着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由确立创建、初步探索到逐渐完善的实践历程,总结了一大到六大基本坚持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的制度化成果,分析了七大正式确立党的代表大会定期制的历史因素和具体要求,尤其对八大改革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初步尝试——党代会常任制进行了重点论述,不仅分析了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制度形成过程,还详细阐释了八大党代会常任制的制度内涵和具体运作方式,在高度评价党代会常任制改革历史意义和重要价值的同时,客观地分析了八大改革之所以没能贯彻始终的原因。接着,笔者从历史反思、现实思考、制度分析、战略权衡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围绕改革开放之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新思路的酝酿、试点启动到扩大推进的探索历程和实践成果,总结出新时期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新思路——以常任制改革为基本方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根本手段、以制度建设为重要内容、以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为价值取向。最后,笔者从现实着眼,以县域党代会常任制改革为研究视角,分析对比各试点地改革实践的具体做法,归纳改革创新的制度成果,总结试点的经验教训,评价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绩效意义。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考察,笔者以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新时期改革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制度手段,不仅有利于发挥常任代表的经常性履职功能,充分体现党员党内事务主体的党内民主本质,还为合理配置党内权力,构建科学民主、灵活机动的权力运作机制和全面有效的监督机制提供了制度依据和组织保障。但是,鉴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和事物更替的客观规律性,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全面代替现行的党代会定期制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面对如此艰巨的改革任务,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把改革推到遥远的将来,也不能盲目乐观,幻想一夜之间常任制之花开遍全国。因此,笔者针对当前改革试点中存在的困惑、局限与难点问题,总结出进一步推进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的五条指导原则,其中: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改革推进的灵魂,落实党员主体权利是改革的精髓,理顺党内权力关系是改革的实质,制度建设是改革的主题,中央的统一部署是改革的基础。围绕基本指导原则,笔者一方面从具体制度着手,提出了详细的改革设想,另一方面从组织机构方面,提出了构建科学的党代会常设机构的具体思路。尽管本人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有限,但期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新时期改革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总结,为“从体制机制入手”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常任制改革的进一步推广和全面实施提供理论准备和创造有利的社会生态条件。本文分为导论、正文两大部分。导论由选题缘由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创新、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五部分组成。正文的第一章通过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党代会年会制的制度运作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俄(共)布对党代会年会制的实践与发展,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现实基础,并以时间为主线,沿着改革开放前党代会年会制的确立、坚持与发展→党的代表大会定期制的确立→党代会常任制的改革创新和曲折历程,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在各个时期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化成果,尤其着重叙述了八大党代会常任制形成与实践的过程,评价了八大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的历史价值,并总结了八大党代会常任制改革在“人治”体制传统、配套制度建设、基层参与等方面的教训给今天以启示。正文的第二章在反思历史和思考现实的基础上,分析了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述了在发展党内民主和部署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新思路的酝酿、形成和推进过程。本章重点在于,通过对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三种运作方式的分析,结合新时期世情、国情和党情对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出的时代要求,论证了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有效解决现行党的代表大会定期制运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有效路径,其制度价值足以实现对党的代表大会定期制的扬弃和发展。正文第三章以近22年县域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的试点实践为考察对象,从改革和完善党代表选举、党代表任期制的建立与发展、改革党代会会议制度、完善党代会组织机构等方面对比、总结各地试点的成功做法及经验教训,分析各地制度化尝试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正文第四章分为两个层次。首先着力分析了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的现实绩效,主要表现在优化党代表结构、促进党内民主发展、提升党内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代表履职行权的经常性与实效性、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等方面。然后辩证地分析了试点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主要从党代会权威性组织机构的缺失、党代表作用发挥受限、年会会期过短、党代表整体素质与现实要求相比仍存在差距、缺乏构建整体机制的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正文第五章主要针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党代会常任制改革提出对策建议。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落实党员权利发展党内民主为根本目标,以理顺党内权力关系为直接目的,以制度建设的系统化程序化为基本取向,以中央统一部署为依据,围绕改革党代表选举机制、完善党代表任期制、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为重心加强党代会常任制的改革创新和制度化水平,以规范党代会常设机构的设置为关键,建立健全科学的党内权力运作新机制。
王晓丽[8](2010)在《新时期党内基层民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内民主建设得到高度重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现实途径而备受关注。本文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作为研究主题,探讨新时期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若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党内基层民主的基本理论问题。科学正确的理解党内基层民主的内涵,首先要区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基层民主与党内基层民主。党内基层民主可以说是民主制度在党内基层组织中的运作以及党员和党组织民主意愿的充分表达和实现。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不仅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还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它贯穿于党的基层组织活动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更具体化,其内容涉及到每个党员,以保障和落实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为基本内容,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第二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演变与现今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中国共产党从初创到建国之前,由于处在革命战争的非常环境下,党自身对于民主建设一直非常重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走群众路线,这也是革命取得胜利和党建设的成功经验。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党的建设环境的转变以及一些新问题的产生,党内民主建设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比如党内权力过于集中,基层党员民主权利落实不到位,党内制度建设有待加强等等。新时期对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是党内民主的本质要求,是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论述的基础上明确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和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方向和路径。坚持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指导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员的民主觉悟、民主意识与民主能力;健全和落实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坚持民主程序;全面推行基层党务公开;增强党内基层的透明度;健全和创新基层党委会工作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建设中国特色的党内基层民主之路。
郭群英[9](2010)在《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及其实现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①。“党员主体地位”这一命题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继十六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之后的又一重大的关于党内民主建设方面的理论创新。目前,学术界对党员主体地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试图将理论研究和实证考察相结合,探讨有关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问题,分析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现状,寻求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途径。本文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关党员主体地位的认识入手,考察中国共产党对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认识和实践历程。分析目前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现状,阐述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借鉴各国政党在党内民主建设中所获得的成功经验,论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必须处理好的若干关系。剖析实现党员主体地位需要攻克的各种难关,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具体途径。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由来及研究意义,界定相关的范畴,即主体、主体性、主体地位、人民主体地位,重点阐述党员主体地位的内涵和本质。所谓“党员主体地位”,就是指全体党员是党的主人,党的权力来自于党员,党员在党内活动中享有权利并履行义务,在党内生活及党的实践活动中居于主导的、积极的、决定的地位。第一章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党员主体地位”这一命题,但却从不同的角度对发扬党内民主,发挥党员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无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党的权力来自于全体党员的认识,还是列宁有关党内民主集中制的思想,都是党员主体地位思想的理论渊源。第二章考察中国共产党对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认识和实践历程。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列主义有关党员主体地位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有关党员主体地位的思想。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极其重视党员的主体意识,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注重通过健全党内制度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将党内民主提升到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十六大以来党内逐渐形成了有关“全体党员是党的主人”的共识。同时,党在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实践过程中也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今后的党员主体地位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三章阐述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方面,实现党员主体地位在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从目前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现状来看,党员主体地位还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缺失不仅阻碍了党内民主的发展,而且给党的自身建设也带来了消极影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动力支持。可见,实现党员主体地位对党而言是迫在眉睫的任务。第四章阐述实现党员主体地位必须坚持的原则。党员主体地位建设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须以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为前提,以党员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准则,以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为重点,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第五章分析实现党员主体地位必须处理好的若干关系。党员主体地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只有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保证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顺利进行。这些关系包括党员与党组织的关系,党员主体地位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党员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作用的关系等。第六章剖析实现党员主体地位必须攻克的难关。目前,虽然提出了“党员主体地位”的命题,但离党员真正实现主体地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长期以来,党员与党组织之间存在“组织本位”,普通党员与党员领导干部之间存在“官本位”,再加上党员自身主体意识淡薄,致使党员主体地位难以实现。只有彻底破除“官本位”对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束缚,真正实现“组织本位”向“党员本位”的转化,努力培养党员的主人翁意识,才能切实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第七章探索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途径。在党员主体地位建设中,党员和党组织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党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发挥主动作用。作为党组织,应该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为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提供有效途径。具体而言,可以从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的各项制度、完善党员主体地位的保障机制、创建不同类型和功能的载体以及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等方面入手。结束语阐述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给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对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前景进行展望。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既是一个伟大的目标,同时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党员主体地位建设过程中,党面临的各种困难险阻是日积月累所造成的,例如“组织本位”、“官本位”、党员主体意识淡薄等,解决这些难题需要一个过程,因而不能操之过急。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建设任务迫在眉睫,必须坚定不移地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调动党员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
湖北省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组[10](2010)在《关于“拓宽党员参加党内事务渠道”研究报告》文中提出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就是政治参与不断扩大的过程,一个国家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水平越高,这个国家的政治发展程度就越高。"政治参与的扩大是政治现代化的标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政治参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准。
二、关于党的十六大总结的基本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党的十六大总结的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新高度总结升华党的历史经验 |
二、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需要形成新的概括 |
1. 根本经验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最宏观、最普遍的概括 |
2. 基本经验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基本领域、基本方面的规律性认识 |
3. 重要经验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具体工作经验的成功概括 |
三、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进行新概括的重要意义 |
1.形成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新视角 |
2.得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新结论 |
3.引导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
(2)苏俄文艺与文化政策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 选题目的 |
(二) 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俄罗斯文化传承与苏维埃俄国建立前后的时代断裂 |
第一节 俄罗斯文化的传承 |
一、中世纪到十八世纪俄国的文艺与文化 |
二、黄金时代俄罗斯文化 |
三、“白银时代”的文化特征 |
第二节 十月革命前文化研究与文化体制初探 |
一、十月革命前普列汉诺夫与列宁关于文艺的理论思考 |
二、苏维埃文化体制初创 |
第三节 苏维埃政权建立的理论基础 |
一、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条件下文化建设的主要思想 |
二、布哈林、托洛茨基等关于具体文化领导工作的指导原则 |
三、苏维埃文艺和文化政策指导下的文化革命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斯大林时期的文艺与文化政策 |
第一节 布哈林、卢那察尔斯基与《关于党在文学方面的政策决议》出台 |
一、文坛论战 |
二、俄共(布)中央《关于党在文学方面的政策决议》 |
第二节 “拉普”的诞生与联共(布)思想文化路线的“左倾”大逆转 |
一、“拉普”的诞生 |
二、意识形态领域“大转变”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政策“大一统”时代的来临——《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与《苏联作家协会章程》 |
一、《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决议 |
二、《苏联作家协会章程》的思想诉求 |
第四节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出版——政治思想领域的“大清洗”与斯大林意识形态模式确立 |
一、政治思想领域的“大清洗” |
二、斯大林意识形态模式确立的标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出版 |
第五节 意识形态批判运动与斯大林后期文艺实践的全面僵化 |
一、批判运动再起 |
二、后期文艺实践的僵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赫鲁晓夫时期的文艺与文化政策 |
第一节 “解冻”思潮及其对苏联意识形态模式的冲击 |
一、“解冻”思潮的产生和发展 |
二、文艺界的反修斗争 |
第二节 “解冻”对文艺发展形势和文学艺术知识分子的影响 |
一、“解冻”时期的文艺与文化 |
二、苏共发展文化的方针政策及教育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党和国家文化机构的改革和社会团体的复苏 |
一、党和国家文化机构的改革 |
二、社会团体的复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文艺与文化政策 |
第一节 苏共领导思想向传统意识形态模式的后退 |
一、“解冻”思潮下意识形态控制的收紧 |
二、思想文化政策的机会主义实质 |
第二节 僵化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与苏联文艺界再次封冻 |
一、“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成型 |
二、文艺界的再次封冻 |
第三节 党内文化意识形态领导机构的变化及其权力的高度集中 |
第四节 文化思想派别的对立与文学艺术界的持不同政见者 |
一、思想文化领域不同派别的对立 |
二、持不同政见运动的兴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文艺和文化政策的全面开禁 |
第一节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与苏维埃的文化变革 |
一、思想文化领域的“改革新思维” |
二、苏维埃的文化变革 |
第二节 “民主化”和“公开性”在文化领域的改革体现 |
一、“自由化”浪潮中对苏联主流文化的否定 |
二、《苏联报刊与其他大众传媒法》 |
第三节 “新思维”和“公开化”下苏维埃文艺发展的最后历程 |
一、新俄罗斯时代的异质性文化政策 |
二、“新批判浪潮”和“回归文学热” |
三、苏联文化思想的巨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俄罗斯联邦初期叶利钦文艺与文化发展评述 |
第一节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的整体精神惶惑和文化危机 |
一、苏联解体后的集体精神迷失 |
二、文化危机的具体表现 |
第二节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政府挽救文化危机的政策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苏联文艺与文化政策的评价与启示 |
第一节 苏联文艺与文化政策的主要成就与经验教训 |
一、苏联时期文化成就 |
二、苏联时期文化政策的经验与教训 |
第二节 苏俄文艺与文化政策在新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
一、建国前及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对苏联文学作品和理论的学习 |
二、建国后的关于文艺理论的文化交流 |
第三节 苏俄文艺与文化政策对当代中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党代会常任制内涵 |
(二)党代会常任制的意义 |
(三)党代会常任制面临实践困境 |
(四)走出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困境的建议 |
三、研究方法 |
(一)历史分析法 |
(二)系统分析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创新性与研究难点 |
(一)创新性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党代会常任制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途径 |
一、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
(一)党内民主的基本原则及价值 |
(二)发展党内民主是一项系统工程 |
二、党代会常任制推动党内民主的发展 |
(一)党代会常任制的基本要素 |
(二)党代会常任制推动党内民主发展 |
第二章 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历程 |
一、第一波党代会常任制的初步提出及实践(1956-1958) |
(一)党代会常任制提出的背景 |
(二)党代会常任制的提出及内涵 |
(三)第一波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及启示 |
二、第二波党代会常任制实践(1988-2002) |
(一)第二波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酝酿 |
(二)第二波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主要做法 |
(三)第二波党代会常任制实践面临的问题 |
三、第三波党代会常任制实践(2002-至今) |
(一)第三波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推进类型 |
(二)第三波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典型模式 |
第三章 党代会常任制面临的具体问题 |
一、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共识方面 |
(一)缺乏共识的具体表现 |
(二)缺乏共识的主要原因 |
二、党代表任期制方面 |
(一)党代表选举环节 |
(二)党代表履行职责环节 |
(三)党代表管理环节 |
三、党代会年会制方面 |
(一)党的代表大会的理论地位和实际地位不一致 |
(二)党代会年会制缺乏法理依据 |
(三)党代会职权落实不到位 |
(四)年会制制度设计缺乏系统性 |
(五)党代会与人代会、政协会部分职能重叠 |
(六)党代会年会会期较短 |
(七)党代会年会制运行成本造成一定财政负担 |
四、党代会常设机构方面 |
(一)缺少负责党代会工作的机构 |
(二)以党代表联络机构代替党代会常设机构 |
第四章 走出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困境的思考 |
一、凝聚实践共识,增强实践动力 |
(一)加强党代会常任制舆论宣传 |
(二)出台权威性指导文件 |
(三)完善干部选拔制度 |
二、完善党代表任期制 |
(一)完善党代表选举制度 |
(二)完善党代表履职及保障制度 |
(三)健全对党代表的管理制度 |
三、健全党代会年会制 |
(一)加强党代会年会制系统化建设 |
(二)正确处理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的关系 |
(三)正确处理党的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的关系 |
四、完善党代会常任制的运行保障机制 |
(一)组织保障 |
(二)时间保障 |
(三)经费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着力提高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科学化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一、必须始终遵循定期总结与经常总结相结合的良好机制 |
二、必须始终坚持全面总结和专门总结相结合的历史传统 |
三、必须始终坚持全党总结与个体总结相结合的成功做法 |
四、必须始终坚持注重理论与立足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式 |
(5)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组织、政党和政党的组织结构 |
(二)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 |
二、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和变迁 |
(二) 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角色 |
(三) 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稳定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拟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
一、关于组织建设的一般理论 |
(一) 国外关于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 |
(二) 国内学界关于组织建设的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观点 |
(二)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观点 |
(三) 毛泽东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 |
(四) 邓小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 |
(五)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人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 |
(六)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贡献 |
第二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考察 |
一、和平解放前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二)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党员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踢开党委闹革命”,党的基层组织普遍瘫痪 |
(二) 军队接管地方工作,加强社会稳定 |
(三) 清理阶级队伍、精简机构及整党建党 |
(四) 全面整顿中党的基层组织状况 |
四、历史转折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徘徊中整顿党的基层组织 |
(二) 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民族团结 |
(三) 整顿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员发展的领导 |
五、改革开放以来至西部大开发之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
(二)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
(三) 强化“双语”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工作能力 |
六、新世纪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层组织建设的实践和目标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
(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 |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 |
(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新疆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 发挥推进农牧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领路作用 |
(二) 维护农牧区和谐稳定、抵御分裂渗透的战斗堡垒 |
(三) 密切党同农牧民群众联系的桥梁 |
(四) 农牧民共同富裕奔小康的主心骨 |
(五) 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乡风的组织者 |
二、新疆地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 严峻复杂的稳定形势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有弱化趋势 |
(三)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足 |
(四) 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亟待提高 |
三、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措施 |
(一) 巩固民族团结,确保边疆和谐稳定 |
(二) 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 |
(三) 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
(四)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
(五) 提高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加强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一) 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需要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
(三) 推进城市基层民主进程的必要条件 |
(四)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选择 |
二、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一) 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使社区党组织建设复杂化 |
(二) 城市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未能形成合力 |
(三) 城市社区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难度较大 |
(四) 城市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薄弱 |
(五)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和活动场所缺乏 |
(六) 思想认识的滞后影响着社区党建的发展 |
三、加强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党建的对策思考 |
(一) 明确社区党组织加强各民族团结、维护社区稳定的政治责任 |
(二) 调整社区党建职能定位 |
(三) 形成共建合力,建立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的协调机制 |
(四) 激发党员活力,健全党员分类管理机制 |
(五) 坚持服务群众,创新社区党建内容和形式 |
(六) 加强自身建设,巩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
第六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加强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 面对边疆地区复杂环境特殊要求 |
(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文化的需要 |
(三) 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 |
二、当前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
(二) 领导体制有待完善 |
(三) 党的执行能力有待提高 |
(四) 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 |
(五)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待加强 |
三、加强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 |
(一) 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 |
(二)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三) 提高执行能力和治校水平 |
(四)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
(五)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七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新疆地区企业党建的地位和作用 |
(一) 推动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二) 巩固党的政权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三) 加强民族团结,筑牢新疆地区社会稳定基础的迫切需要 |
二、新疆地区企业党建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 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导致党组织边缘化 |
(二) 对企业党建的认识仍然滞后 |
三、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思考 |
(一) 科学定位企业党组织的作用 |
(二) 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
(三)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
(四) 加强企业党员队伍建设 |
(五)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结束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关于中国共产党在若干重要历史时期经验总结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综述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概念阐释 |
一、何谓经验 |
二、何谓总结经验 |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写作构思 |
一、研究理路与主要方法 |
二、篇章结构与基本内容 |
三、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转折与飞跃:抗日战争时期党对历史经验的理性概括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历史过程 |
一、抗日战争前:中国革命经验的初步总结 |
二、六届六中全会: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及时纠正 |
三、抗日相持阶段: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科学阐述 |
四、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揭示 |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
二、军事思想的深入发展并日趋完善 |
三、统一战线理论和策略的更加丰富 |
四、意识形态方针和政策的初步形成 |
五、党的建设理论和思想的发展创新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历史反思 |
一、抗日战争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特点 |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意义 |
第二章 曲折与反省: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入探索 |
第一节 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思考 |
一、执政党的新使命和新要求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 |
第二节 七千人大会前后党对“大跃进”以来经验的总结 |
一、经济困难形势下的积极探索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进一步概括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启示 |
一、着眼于客观深入的调查研究 |
二、挫折中积极吸取经验教训 |
三、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总结经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第三章 反思与跨越:改革开放初期党对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 |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是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理论成果 |
一、科学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是转折时期党面临的紧迫课题 |
二、初步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是党深化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 |
三、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是党开创历史新局面的内在要求 |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党对历史经验的多维阐释 |
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运用 |
二、基本国情的客观把握与理性概括 |
三、发展思路的深刻解读和崭新提升 |
四、党建理论、外交思想的深度概括与发展创新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理性思考 |
一、善于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 |
二、注重及时地总结新鲜经验 |
三、充分体现独特的务实精神 |
四、坚持以创新作为基本诉求 |
第四章 自觉与深入:改革开放深化时期党对历史经验的不断思考 |
第一节 江泽民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历史和现实经验的高度总结 |
第二节 胡锦涛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
一、科学发展观是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的必然结论 |
二、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深化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哲学思考 |
一、改革开放深化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主要特点 |
二、改革开放深化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基本方法 |
三、改革开放深化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启示意义 |
结语: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经验的方法论原则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研究 ——基于县域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缘起与初步建设 |
第一节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缘起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代议民主制度理论 |
二、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
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代表大会制度的开端 |
第二节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早期建设 |
一、三大——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 |
二、四大——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初步建设 |
三、五大——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初步完善 |
四、六大——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初步发展 |
第三节 党的代表大会定期制的确立 |
一、党的代表大会定期制写入党章 |
二、党的代表大会定期制的内容 |
第四节 改革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
一、改革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时代背景 |
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提出 |
三、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形式与内涵 |
四、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短暂实践 |
五、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分析与评价 |
第二章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新思路 |
第一节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新思路的酝酿 |
一、历史反思: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二、现实思考: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对于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意义 |
三、战略权衡:十二大和十三大关于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思考 |
第二节 制度分析与路径选择 |
一、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三种具体运作方式 |
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解决现行制度问题的有效路径 |
第三节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试点的启动与推进 |
一、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试点的启动 |
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试点的徘徊 |
三、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试点的全面铺开 |
第三章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试点的成果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和完善党代表选举制度 |
一、划小选举单位,减少代表名额 |
二、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 |
三、引入竞争机制 |
四、规范代表选举程序机制 |
第二节 初步建立党代表任期制相关制度 |
一、明确任期制代表的权利义务与职责 |
二、创新代表工作机制 |
三、健全代表素质保障机制 |
四、建立代表履职保障机制 |
第三节 改革党的代表大会会议制度 |
一、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的制度设计 |
二、党的代表大会(年会)的职权与内容 |
三、完善党的代表大会议事程序 |
第四节 完善党的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 |
一、设立代表团并制定代表团制度 |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
三、设立体现分权原则的党代会常设机构 |
四、以全委会为党代会常设机构的委员制改革 |
第四章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绩效分析 |
第一节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绩效 |
一、党代表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
二、全方位推进党内民主的发展 |
三、提高了党内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
四、较好地发挥了任期制党代表的作用 |
五、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第二节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一、党代会本身缺乏经常性的行权制度与组织机构 |
二、党代表作用的发挥有形式化倾向 |
三、会期过短制约了年会职能的充分发挥 |
四、党代表结构与常任制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
五、改革缺乏构建整体机制的制度设计 |
第五章 进一步深入推进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思考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指导原则 |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二、以落实党员权利发展党内民主为根本目标 |
三、以理顺党内权力关系为直接目的 |
四、以制度建设的系统化程序化为基本取向 |
五、以中央统一部署为依据 |
第二节 以制度建设为重心推进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 |
一、进一步改革党代表选举机制 |
二、继续完善党代表任期制 |
三、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度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新时期党内基层民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1. 主要内容 |
2. 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方法 |
一、党内基层民主的基本理论问题 |
(一) 党内基层民主的概念内涵 |
1. 党内基层民主的基本内涵 |
2.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
3. 党内基层民主与基层民主的关系 |
(二) 党内基层民主的基本内容 |
(三) 党内基层民主的基本原则 |
1. 坚持多数表决原则 |
2. 坚持权利和义务、保障权益和维护纪律相统一的原则 |
3.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直接现实性原则 |
二、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一) 改革开放以前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回顾与经验总结 |
1. 改革开放以前党内基层民主的历史发展 |
2. 改革开放以前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 |
(二) 新时期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
1.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历程 |
2.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例 |
3. 新时期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三) 新时期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时代要求 |
1. 大力发展党内民主的时代要求 |
2. 以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的时代要求 |
3. 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
4. 加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客观要求 |
三、新时期加强和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
(一) 新时期加强和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思路 |
1. 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谋划基层党组织的发展 |
2.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基层民主工作 |
(二) 提高党员的民主觉悟、民主意识与民主能力 |
1. 要正确处理培养和发展党员的关系 |
2. 提高党员的民主觉悟、民主意识与民主能力的主要途径 |
(三) 加强和完善党内基层民主,探索中国特色的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之路 |
1. 健全和落实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从根本上促进党内基层民主 |
2. 重视党内民主监督,推动党内基层民主 |
3. 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增强党务工作的透明度 |
4. 建立健全党内规章条例,为党内基层民主提供保障 |
5. 健全和创新基层党委会工作运行机制 |
6. 创新和扩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式,党内基层民主带动基层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及其实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之处 |
六、研究方法 |
七、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思想 |
(一) 党的权力来自于全体党员的思想 |
(二) 党员一律平等的思想 |
(三) 民主建党思想 |
(四) 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思想 |
二、列宁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思想 |
(一)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
(二) 党组织是党员主体地位实现的载体 |
(三)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
(四) 建立完善的党内监督机制和权力制衡机制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认识和实践历程 |
一、中国共产党对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认识历程 |
(一)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认识 |
(二)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认识 |
(三)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认识 |
(四) 十六大以来党对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新认识 |
二、中国共产党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实践历程 |
(一) 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历史进程 |
(二) 党员主体地位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
(三) 制约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历史因素 |
第三章 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
(一) 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目标 |
(二) 党员主体地位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的主要动力 |
(三) 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是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石 |
二、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紧迫性 |
(一) 目前党员主体地位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
(二) 党员主体地位缺失阻碍了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发展 |
第四章 实现党员主体地位必须坚持的原则 |
一、以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为前提 |
(一) 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 |
(二) 以党内民主来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
二、以党员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准则 |
(一) 党员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 |
(二) 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必须将党员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 |
三、以充分发挥党员作用为重点 |
(一) 党员发挥作用应具备一定的条件 |
(二) 党员发挥作用是实现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 |
四、以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 |
(一) 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
(二) 以党员主体地位建设促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提高 |
第五章 实现党员主体地位必须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
一、党员主体地位与党组织领导的关系 |
(一) 党员与党组织的不同定位 |
(二) 党组织领导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保证 |
(三) 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是加强党组织领导的有效途径 |
二、党员主体地位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 |
(一) 民主集中制以党员主体地位为基础 |
(二) 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以民主集中制为保障 |
三、普通党员与党员领导干部的关系 |
(一) 普通党员与党员领导干部在保障党员主体地位中扮演不同角色 |
(二)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重视普通党员的民主权利 |
(三) 普通党员在尊重领导权威的同时要维护自身的权利 |
四、党员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及主体作用的关系 |
(一) 党员主体意识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前提 |
(二) 党员主体能力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条件 |
(三) 党员主体作用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表现 |
第六章 实现党员主体地位必须攻克的难关 |
一、党员与党组织关系中的"组织本位" |
(一) "组织本位"的表现、原因及其对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影响 |
(二) "组织本位"向"党员本位"转变的着眼点 |
二、普通党员与领导干部关系中的"官本位" |
(一) "官本位"的表现、原因及其对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影响 |
(二) 克服"官本位"对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影响 |
三、党员自身主体意识淡薄 |
(一) 党员主体意识淡薄的表现、原因及其对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影响 |
(二) 提高党员主体意识 |
第七章 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途径 |
一、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
(一) 建立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
(二) 建立和完善党务公开制度 |
(三) 建立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
(四) 建立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 |
(五) 建立和完善党员意见表达的制度 |
二、建立党员主体地位的保障机制 |
(一) 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 |
(二) 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及管理机制 |
(三) 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 |
三、创建不同类型和功能的载体 |
(一) 组织载体 |
(二) 活动载体 |
(三) 传媒载体 |
四、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
(一) 培养党员角色意识 |
(二) 培养党员民主意识 |
(三) 培养党员责任意识 |
(四) 提升党员主体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云南省中共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云南省中共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分析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关于党的十六大总结的基本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若干思考[J]. 韩强.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1(03)
- [2]苏俄文艺与文化政策演变研究[D]. 王香波. 黑龙江大学, 2017(06)
- [3]党代会常任制实践困境研究[D]. 山成忠.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4]着力提高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科学化水平[J]. 韩强.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2(05)
- [5]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 郭沅鑫. 武汉大学, 2012(05)
- [6]关于中国共产党在若干重要历史时期经验总结的思考[D]. 王兵. 南京大学, 2011(08)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研究 ——基于县域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实践[D]. 李婷. 武汉大学, 2010(08)
- [8]新时期党内基层民主研究[D]. 王晓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 [9]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 郭群英. 武汉大学, 2010(05)
- [10]关于“拓宽党员参加党内事务渠道”研究报告[A]. 湖北省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组. 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2008年自选课题优秀调研成果选编,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