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末上海九个中心城区竞争力对比分析

“九五”末上海九个中心城区竞争力对比分析

一、“九五”期末上海九个中心城区竞争力比较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薛睿[1](2020)在《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文中研究说明哈尔滨的大规模城市化发展起源于1898年中东铁路的勘测与修建,百余年的历史相比于国内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并不算久远,但其发展过程较为曲折,造就了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剧烈波动的演化过程。本文以哈尔滨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形态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从时间维度上划分出从前至后的6个形态演化周期,确定了中心城区与典型片区两个尺度层级,融合多种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对哈尔滨相关形态要素特征的演变历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及动因解读。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绪论与第2章城形态学理论解析及研究框架构建,是论文的基础分析部分,论述了论文写作的背景、目的与意义,从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要素等方面为其后论述提供理论及技术上的支撑;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近代时期与第4章现代时期的城市形态解析,分别对所确定的6个形态周期中的哈尔滨中心城区及各典型片区的发展背景与形态特征进行的分析与解读;第三部包括第5章城市形态演化规律分析与第6章城市形态演化动因分析,是整个论文的最重要结论部分,将各周期城市形态静态特征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演化的规律,并结合相关背景分析形态特征的生成及演化动因与机制。哈尔滨的中心城区的扩展经历了从以铁路与水路为依托的聚集式扩展,到以公路及产业网络为依托的外延式扩展,其间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加速过程以及一次明显的降速过程。市区的结构形态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演化过程,从城市生成初期的松散的多中心结构,以及其后几个阶段中单中心结构的整合、迁移与分化过程,并逐渐朝着相对成熟的多核心结构发展,整个过程受到地缘环境不断转化的影响呈现出先“差异式”再“叠加式”的演化特征。较大的阶段性差异使城市结构发展的连续性较差,市区内始终未形成延续性较强的功能轴线。市区内受限于铁路、水系、大面积的工业用地等因素的阻隔,各片区之间的交通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导致市区路网整体联系度较弱,无法对“双极多核心”结构的培育提供有效的交通支撑。在局部的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过程中,主要的指导思想从初期的以美学秩序为基础的欧式古典主义规划思想演化为后期的以功能理性为基础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伴随这一过程哈尔滨的片区路网肌理形态从“图形化、内向型”的形式向“均质化、外向型”的形式转化,并体现出一定的“去地域文化性”特征;功能组织形态经历了从“线性组织”到“分区组织”,再到“组团式组织”的演化过程,组织层级上具有从“垂直化”到“扁平化”的演化特征;公共开放空间的类型经历了从“街区主导”到“公园绿地主导”的演化过程,并体现出小型化、带状化、多样化与商业化的趋势特征。哈尔滨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的动因较为复杂,其中主要以地缘环境及自然环境为主要的底层逻辑,以“城市的枢纽地位”及“移民城市及来自于俄国的影响”两条始终保有持续影响力的因素为主线,以经济体制、依托网络、空间门槛、规划思想、形态主导意向等因素的阶段性变化为最直接的动因,并以标志性事件为触发点,通过其对应的城市发展政策与相关规划直接作用在城市形态上。通过本文的研究形成以下创新性成果:提炼出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中的“时间”、“尺度”与“区域”三个核心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了对中观尺度的城市形态的融合型研究平台;通过从静态到动态的形态特征分析,揭示了哈尔滨中心城区的各种形态要素的演化规律,并结合城市发展背景提炼出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的主要动因;结合哈尔滨城市形态演化过程及发展趋势,以片区尺度层面的6个维度及12组变量为基础建立了“肌理指数”的片区形态择优模型及初步的评价体系。

王美霞[2](2020)在《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集群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区域政策关注的热点。着名经济地理学家Bathelt提出的产业集群多维分析框架从水平、垂直、制度、外部和权力关系等五个维度综合分析产业集群的发展,但该框架忽视了集群“韧性”这一重要维度。已有产业集群研究成果也很少对集群韧性进行定量测评;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也多是基于单一机制的阐释,很少揭示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机制效应;对工程机械这一类型的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研究很薄弱。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GIS空间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梳理了该产业集群的时空演化过程,构建了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厘清了该产业集群的多维度特征,最后总结了该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重机制,并提出了该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时-空二元视角厘清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脉络:时间上,产业集群规模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波动发展的变化过程;空间上,产业由空间分散状态逐渐演化到多核集聚,以长沙县的星沙-榔梨、岳麓区的银盆岭为主核心,以长沙市开福区沙坪、湘潭市雨湖区主城区、宁乡市东北部地区、浏阳市永安镇为次核心。空间分布格局与长株潭以工程机械为重点产业的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相耦合。该产业集群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60—80年代为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初步发展阶段;2001-2011年为快速成长阶段;2012年以后为转型调整阶段。根据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判断该产业集群经历了起步期、成长期、转型期三个生命周期阶段。(2)本研究构建了由水平、垂直、制度、外部、权力关系和韧性等维度构成的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发现该框架能较好地透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育特征。一是在水平维度上,规模以上主机生产企业数量呈现长期增长后小幅下降趋势,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模式,地域分异格局较稳定。本地新创企业、衍生企业等是该集群企业生成的主要模式。水平维度企业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互动与合作关系,而是以竞争为主导,同时竞争带来了集群创新水平的提升,推动着集群的演化。二是在垂直维度上,核心企业的本地供应商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的集聚分布模式,绝大部分供应商集聚分布在长沙市范围内。总体看,本地零部件配套能力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链不完善,垂直维度不发达。三是在制度维度上,地方政府持续的政策支持与有效的制度安排贯穿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的全过程。培育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一直是地方政府的政策重点。四是在外部维度上,外部市场导向和跨地域联系驱动着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该产业集群形成了基于供应链的跨地域生产联系。五是在权力关系维度上,长株潭工程机械企业间存在明显的权力不对称关系,核心企业处于集群网络中心位置并已嵌入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较高环节,具有绝对技术优势并占据交易主动权,是集群知识和技术转移扩散源。最后,在韧性维度上,该产业集群韧性大致呈现波动变化到总体增长的变化过程。综合上述各维度特征来看,该集群还不是一个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3)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是多种机制综合效应的结果,且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机制的影响力不同。具体来说,该集群是在区域具备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前提下,通过偶然因素触发、衍生机制、集聚效应、政策干预、核心企业引领等多种机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方产业发展基础提供了该集群成长的潜力以及抵抗危机的能力。1960年代,浦沅和一机部建机所受政治因素驱动内迁至常德,后又搬迁至长沙,成为长株潭地区进入工程机械产业领域的偶然事件,“区位机会窗口”被打开。母公司衍生和创业衍生等企业衍生方式是促进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的关键机制。市场需求是工程机械产业成长的持续动力,市场竞争促使核心企业走向国际化。随着本地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空间集聚效应显现,本地供应专业化程度提高,熟练劳动力增长,基础设施和其他资源逐步完善,有力地支撑了产业集群发展。核心企业主导着集群网络,发挥了集群“知识守门人”的作用,推动了集群权力关系、外部等维度的发展,其战略决策又影响集群整体韧性。最后,制度安排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4)针对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存在的垂直维度不发达、集群企业没有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集群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本研究最后初步提出要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集群布局;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建立广泛的集群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等策略,以期尽快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培育为世界级产业集群。

吴盛杰[3](2020)在《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中观”的视角,以1949年以后南京地区城乡商业的变革为中心,尝试考察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详细情况及驱动要素。建政前,商业在南京的经济结构中占比很大,工业占比则较小。新政权建立后,提出了要将“消费的南京转向生产的南京”的总体目标。在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新政权逐步对南京城乡商业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重构。首先,新政权通过打击投机、稳定金融物价等措施逐步建立了新的经济秩序,与此同时,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南京的消费商业迅速衰落,新政权则乘势展开了对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急剧的变化使得私营商业一度陷入困境,经过政策调整以及广泛的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城乡商业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朝鲜战争时期,由于加工订货的增多,私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随着“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这一进程被打断,且相比于私营工业,私营商业在运动中受到了更大的冲击。新政权则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展开对南京城乡商业系统的重构,南京市的经济结构自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南京首先根据中央的政策淘汰了私营批发商,其次由于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从统购统销的几个行业开始,私营零售商也逐渐接受改造。及至1956年开始的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南京的社会商业走向全面的公有化,但过快改造打乱了商业系统的运行,给城乡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不得不再次回到市场机制。本文以南京地区的报刊、档案资料为主,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在关注国家政策的制定的同时,也详细考察了南京市新政权对政策的执行情况。通过这个过程,本文展示了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复杂性,特别是在私营商业的改造之外,也注意到了公营商业的发展及其在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与过往学术界关于新中国初期政治经济变革研究中的一些观点展开对话,并提出政治考量是驱动地方经济变革的主要因素。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共八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中共占领南京之后在南京建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的过程,其中重点考察了中共接管大城市的经济政策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南京的执行情况。第二章主要论述新政权对南京社会商业进行的初步改造,其中重点考察了针对南京市社会商业的具体情况,新政权在私营商业改造、城乡物资交流和工商关系的变革上所具体施行的办法。第三章主要论述第一次商业调整政策出台的背景、方案及其在南京推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第四章主要论述朝鲜战争开始后,南京市新政权面对战时状况对社会商业方面的问题所作的处理。第五章主要论述南京的“三反”“五反”运动及其对社会商业变革产生的巨大影响。第六章主要考察南京地区地方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成果与问题。第七章主要论述在进入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后,南京市新政权对私营批发商、私营零售商的改造过程,以及在城乡推行粮食统购统销的过程及其一系列的影响。第八章主要考察在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来后,中央政府、南京市新政权与南京私商、小商小贩之间的三方互动及其结果。

杨舒涵[4](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行政价值观是行政主体(政府)对行政客体(行政系统)实施管理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解,代表着国家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中国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中国政府的核心价值追求始终是一切为了人民,显着的人民性是中国行政价值观与西方行政价值观最本质的区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的关注重点从以经济为中心,逐渐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并进一步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覆盖的领域更加全面,价值维度更加多元,表现出持续的成长性。但就其本质而言,不同历史阶段的行政价值观演化,也只是经济、社会形式不断变化的结果。尽管不同时代背景下价值观和政策关注的重心有所变化,但行政价值观的核心仍然呈现高度的一致性。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了中国行政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以及政策终极指向必然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价值追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上海的行政价值观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行政价值观建设的先进水平,也为其发展完善提供经验借鉴。四十年来,上海的行政价值理念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重改革和建设到新世纪前后的重开放开发和市场化、国际化再到当前的更加注重创新、转型和协调发展,呈现出持续的演进与成长。但其核心价值取向始终是以人民为中心,围绕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上海将市场化、法治化、服务化作为实现行政价值观的基本条件,率先践行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等新发展理念。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其最终归宿都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具体体现。因此,完善中国行政价值观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追求,并从思想、制度和实践三个层面共同推进行政价值观的落地。思想层面,重点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和任务,以创新、开放、绿色、协调、共享的新理念指引发展。制度层面,重点以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为保障,加强党的领导地位,全面推进人民民主和法治中国建设,以刚性的制度设计保障行政价值观的落实。实践层面,妥善处理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同时,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拓宽人民群众参与政府决策的范围和渠道,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王鹤鸣[5](2019)在《基于精明增长的济南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协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以促进规模增长与质量增长同步提升为重要任务,同时城市化迅速推进带来的负面问题仍亟待解决。精明增长作为较成熟有效的城市管理思想,其强调城市紧凑而高效,以现有城市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充分合理利用为前提,促进人口、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平衡思想对我国当前统筹和调整城市扩展与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城市土地、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本研究以实现济南城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将精明增长的状态和目标要求融入评价分析过程中,通过综合指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济南1990-2015年间城市扩展和用地效益的时序变化、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利用障碍度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影响两者精明增长的因素和相互作用关系,结论如下:(1)济南城市扩展阶段性特征明显,由紧凑扩展转变为蔓延扩展。1990-2000年为缓慢扩展时期;2000-2015年,城市扩展进入剧烈活动时期,以东部扩展为主、西部为辅,空间形态呈现跳跃开发特征,建设用地增长明显快于人口和经济增长,城市扩张性发展趋势明显。城市扩展综合指数从0.6920下降至0.3974,从较紧凑扩展状态转变为弱蔓延扩展状态。(2)济南城市用地效益精明水平不断提高,呈“高速-快速-平稳”的增长状态。根据精明增长的要求,济南城市用地布局结构不断优化,用地强度从人口聚集转向科技与经济聚集;综合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公平程度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宜居水平有明显改善。城市用地效益综合指数从0.145提高至0.799。(3)济南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间耦合作用较低,整体处于中等协调水平。从1990年到2015年,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的耦合度介于0.3792-0.4961之间,均处于拮抗阶段,协调度从0.3986提升至0.5290,由轻度失调转向勉强协调。协调发展类型从“拮抗-轻度失调-效益滞后型”发展为“拮抗-勉强协调-蔓延扩展型”。(4)济南城市空间发展破碎化、用地效益提升不均衡,以及经济发展、土地结构优化与新增建设用地间的较大关联是影响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障碍度模型分析,城市空间紧凑度、破碎度数值较低,城市宜居建设和用地强度不理想是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发展不同步的主要障碍因素;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城市扩展形态变化与用地效益增长的关联最大且呈反向相关,城市布局结构和经济规模提升等与城市扩展的关联最大,两者间的相互约束促进作用不足。为提升济南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的精明增长水平,促进协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应当转变扩展思路,借鉴公共交通导向模式的经验,优化功能空间布局,打造“多中心、紧凑型”的城市发展空间。其次,树立土地三维管理思想,提高土地利用强度,盘活存量与低效土地,刺激旧城区再发展,提高综合效益。最后,严格执行规划控制,制定阶段性规划目标促使城市有序渐进开发,优先充分利用存量土地,从而在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之间建立约束促进关系,提高整体协调发展水平。

刘璐[6](2019)在《“一带一路”沿线中国重点省份电商业与对外贸易相关性研究 ——基于TOPSIS扩展模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电子商务产业应运而生,中国乃至世界电子商务产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为对外贸易注入了新的生机,不仅如此它还引发了各类产业结构、产业资源配置、产业布局等多方面变革。当前,电子商务产业已然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也就是着名的“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对我国现行的对外贸易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打破了原有的贸易格局束缚,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区域结合起来,是一次国际层面的贸易联合战略构想。虽然这是全国性的战略构想,但是考虑各省地域、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本文选取了十八个沿线省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发展地区。他们分别是西北六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西南四省及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重庆;东部五省及城市:上海、福建省、广东省、浙江省、海南省。本文针对这十八个“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展开了电商产业发展对区域对外贸易影响的研究。首先,本文基于TOPSIS扩展模型,测算出“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用以衡量各省份的电商产业发展水平。原有的TOPSIS模型的相对贴近度仅仅从距离上判断与正负理想解的近似度,而灰色关联度则是从形状上反映了序列间的相似程度。本文通过引入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将原有的TOPSIS模型改进,使测算结果更加严谨。根据测算结果,东部五省区域除了海南省电商业发展较为不发达之外,其余四省均在电商业发展指数中位列前茅。东北三省电商产业发展水平居于十八个省份中位。西南四省的电商业发展水平较为不均,西南四省中,重庆市作为直辖市,电商业发展指数位列第六,而西藏自治区电商业发展指数在十八个省份区域中位列最后一名。西北六省区域经济发展程度远不及其他区域,电商业发展指数也在十八个省份中处于末端位。根据电商产业测算结果,本文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了“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电子商务发展以及其对外贸易规模与结构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电商产业发展水平对相应省份的对外贸易出口的总体规模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优化其对外贸易结构。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某些省份对外贸易的不均衡发展。本文同样选取了一些其它影响对外贸易规模及结构的因素,除开电商业发展之外,这些因素的实证结果由于各省份经济、文化、政策等环境的差异而不尽相同。具体研究结果如下:电商产业发展水平与对外贸易规模研究结果显示,东部五省作为我国电商业最发达区域,其电商业发展能小幅提升对外贸易出口规模。由于存在一定的出口替代效应,东部五省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与出口总额呈现出负相关性。该省份城镇人口比重与对外贸易出口总规模呈现出正相关,很好的反应其出口产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相较于其他省份而言,研发投入对于对外贸易出口总规模的促进作用最大的地区就是东部五省,研发投入转换效率最高。东北三省电商业发展水平居中,在所有省份中的电商业发展对对外贸易出口总规模的促进效率最高。城镇人口比重以及研发投入也都对对外贸易出口规模存在正面影响。西南四省的电商业发展水平较为不均,电商业发展依然可促进其对外贸易出口总规模提升。GDP以及研发投入均对西南四省对外贸易出口总规模呈正向相关。电商业在西北六省的发展虽然与其对外贸易出口总规模呈正相关,但其促进效率比其他省份低。对外直接投资也与对外贸易出口总规模有小幅正面影响,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西北六省出口,研发投入以及劳动生产率均的提升均对西北六省的对外贸易出口没有明显促进作用。电商产业发展水平与对外贸易结构究结果显示,东部五省电商业发展水平与对外贸易高科技产品出口规模占比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电商业发展能够帮助优化我国东部省份的对外贸易结构。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以及研发投入也可促进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东北三省工业实力突出,但是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较为薄弱。电商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以及研发投入将会对东北三省提升出口高新科技产品比例有正面促进作用。西南四省电商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城镇人口比重、固定资本存量以及研发投入都将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西南四省对外贸易结构,促进高新科技产品出口。西南四省的城镇人口比重较其他区域而言能更好的促进贸易结构优化。西北六省电商业发展能很大程度上促进其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其对外直接投资以及研发投入与对外贸易高科技产品出口总规模也有正面影响。发展电商业、增加高科技产品的研发投入以及引进更多的技术人可以帮助西北六省更高效的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其一,提高电商业发展对地区对外贸易规模及结构优化的意识;其二,根据各省对外贸易出口产业倾向,有针对性推动各省特色电商业发展;其三,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通过电商业发展夯实与“一带一路”战略国家的贸易联盟,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区少铨(Au Siu chuan)[7](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敬仕勇[8](2018)在《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研究》文中指出九年一贯制学校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法有关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年限的规定组建起来的,贯穿小学、初中教育的一体化学校。从发展历程来看,自1958年至今,九年一贯制学校经历了萌发期、试点期、推广期、稳定期、变革期五个阶段。从理论上讲,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利于从整体上实施素质教育,解决中小学衔接问题,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因此,国家从政策上一直鼓励在义务教育阶段发展九年一贯制学校。但是,目前很多九年一贯制学校仍然按照小学和初中的方式分开管理,一所学校两套班子、两种制度、两种评价,小学和初中并没有真正“一体”。推进一体化办学,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1+1>2”整体办学效益的努力方向。然而,到底什么是一体化办学?如何实现一体化办学?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一体化办学,是指学校在整体育人理念指导下,创建统一的制度体系,加强中小学课程与教学衔接,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一种学校改进行为。整体育人理念包括整体的教育观、科学的质量观和全面的学生观,统一的制度体系包括设立统一的内部管理机构、聚焦学校核心制度、关注学校非正式制度等,充分考虑学校制度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课程衔接主要是课程的统整、教学的优化和教研的衔接,学校资源配置主要包括硬件资源配置、人力资源配置和政策资源配置。在理论设计层面,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是建立在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和模型化原则基础之上,以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建设为重要内容,遵从通过更新教育教学思想来改进学校办学,改进学校文化与人际关系的学校改进理论的综合性理论设计框架;在现实层面,一体化办学则植根于规模不断扩大、运行相对稳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的现实基础。一体化办学主要秉承全程质量与全位育人的学生发展观,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学校治理现代化,公平而优质的教育发展观等核心理念,以实现“小初”无缝衔接奠定学生成才之基,突破壁垒打通学校发展通道,充分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优质均衡发展为核心价值。在教育实践层面,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表层与深层等两个层次的问题。其中,表层问题主要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质量整体不高,缺乏专门的教研人员和教研活动,校内小学与初中教师融合程度低,学校教师对学校文化认同度低,小学与初中课程缺乏衔接等。尽管政府非常鼓励九年一贯制办学,但在办学经费、教师培养、专用教材编写等方面的投入非常有限;管理者普遍认同九年一贯制办学,但对此类学校的性质、规模、教师管理、办学方式等认识不清;从学校管理的角度,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缺乏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虽然很多九年一贯制学校把小学与初中放在“一起”,但是两者之间貌合神离、各自为政。而深层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绝对分段”与“无差别对待”的极端化办学理念,主要表现为:对学制的误解——认为“九年一贯制”就是“六三学制”或者“五四学制”;对学校组织形式的误解——认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就是“小学加初中”;对学段的误解——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就是对各学段实行无差别对待。二是“知识提前”导向的课程教材设计与选用——有的把初一教材作为衔接教材使用,有的把校本课程作为衔接教材使用,存在教师凭自己意愿任性选用衔接教材情况。三是“同一化管理”消解多元主体的创造性——表现在以同样的管理模式应对不同学校,对农村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策略,管理制度无法权衡各方主体需要。四是“分离式”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表现在沿用小学与初中分离的评价方式,没有与学校匹配的质量考评体系,绩效工资分配偏向初中和主学科。五是“优质生源而非优质教育”的学校文化——没有认清学校的性质与发展方向,未建立团队凝聚力和文化共同体,重应试而轻视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导致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表层与深层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一体化学制设计的育人价值淡薄。九年一贯制学校领导并未形成九年一贯的“学制意识”,而是仍然坚持传统学校的办学模式;第二,课程教材衔接的一体化制度缺位。九年一贯制学校没有配套的衔接教材,小学与初中阶段课程衔接困难;第三,“硬性”管理模式带来僵化的学校组织结构。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仍然沿用传统的小学和独立中学的管理体制,采取部分管理为主的单一管理形式;第四,小学和初中相对分离的薪酬分配机制。学校评价机制不合理,仍然采用传统的小学与初中相分离的评价方式;第五,拒斥交往与互动的学校文化割裂。学校文化被割裂为小学与初中两大模块,小学与初中之间彼此缺乏融合。围绕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综合运用系统论的层次性与模型化原则,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在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理论,学校改进理论等工具,构建了集“理念创新”、“课程统整”、“管理优化”、“评价改进”、“文化融合”等功能于一体,反映“一体化育人理念”、“一体化学校管理”、“一体化课程建设”、“一体化文化培育”和“一体化标准评价”等内容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五棱锥体”模型。从塑造学校整体性育人价值观,协调小学与初中等各方主体关系,提高学校与区域资源适切性等角度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一体化。基于模型的整体思路,我国应从校长遴选与发展、入学制度建设、课程教材设计和完善考核评价等方面入手,实现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一体化。第一,建立多元能力共生的校长专业发展机制,在校长任用环节:教育行政部门增设专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任职资格,研究制定相应的任职资格标准和任职条件,并鼓励校长兼任学校党支部书记,提高领导体制的运行效率;在校长发展环节: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涵盖依法执教、教育理念与管理、学校课程、九年一贯制、校长素养等内容的通识性校长培训项目,建立包括学校改进、优质学校管理经验学习等在内的专题式提高培训体系,教育行政部门与教研部门等共同开展针对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的课题式高级研修活动,提升校长的科研与领导等多种素养。第二,统筹实施差别化入学制度,建立免试就近入学、免试直升入学、区域统筹入学等制度体系,并针对在读学生,建立相对灵活且富有弹性的学习制度,允许九年一贯制学校实行留级与跳级制度。第三,建设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教材体系,在教材方面:教育行政部门与教研机构、学校等共同组织专家学者编制专门配套九年一贯制的教材;学校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开发适应学校自身发展的校本衔接教材,并根据教材,打破课程在小学与初中学段上的壁垒与学科间的界限,整合学校课程,体现一体化育人理念。第四,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统一标准与分类设计相结合的学校考核评价机制,增列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资格标准与配置标准;参考义务教育学校的财政拨款标准,建立单独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拨款标准;学校基于1至9年级的整体角度建立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基于一体化道德发展、学科发展、艺体发展等角度设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基于九年一贯的思路开发教材、开展教研活动、推进一以贯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并设计实施一体化课程评价。

钱洁[9](2018)在《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先后出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多个规划对未来长三角区域、上海城市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做了系统阐述,但是对城市间的功能分工的描述较少,特别是不同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间,如何协作与分工涉及不多。这往往导致面对新的发展机会和投资风口,各个城市一哄而上,城市间的竞争远大于分工和协作。城市间的功能分工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如果不清楚在整个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优势产业。本文运用全球城市的理论范式,系统研究了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历史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致研判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功能演化趋势,并研究了上海自身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布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发现:1.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产业、交通体系、贸易体系、市镇发展的历史变迁,梳理出了在不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体系、贸易体系的变迁,区域中心城市将发生变化和迁移,即从原来的农业经济,依托内河航运体系,粮食、棉纺业、丝绸等商品贸易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苏州杭州不断崛起成为双核中心。2.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开埠之后,藉由工业化发展的先机,上海迅速取代了原来的苏杭核心,结束了长三角区域双核心发展的历史,成为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龙头和核心城市。这使上海始终成为新产业、新企业在中国选址的首选区域,城市功能由此不断集聚,上海成为了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和信息枢纽,直至今天将“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3.在全球城市崛起的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地位不会弱化。全球城市注重城市的流量和连通性,而不仅仅是产业的能级。这就意味着,虽然苏州GDP超越了上海,深圳GDP超越了香港,但是在功能上并不能替代上海和香港。像上海和香港这样的城市,所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机构,为其构筑了广泛、深入而稳定的全球联系,全球城市从原来“中心—外围”模型下,中心城市注重“实物的中心和平台”转向全球城市网络模型下,全球城市注重全球联系和交互的枢纽。基于此,上海有多产业乃至城市功能的转移和疏解,并不会影响上海的城市地位,即便上海的GDP被赶超,上海不会因此而落后。4.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功能分化。全球城市的崛起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是内涵在城市文化基因中的包容、融合。而这些因素远远超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发展,或有条件发展的,这就为新一轮发展下,城市功能的分工和演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将会大于竞争。5.新的分工,将会促成上海与其他城市间新的服务关系。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过程,意味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和定位需要重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转变,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将从原来的引领向今后的服务转变。上海原来的城市定位和作用可以形象的形容成对内对外“两个扇面”,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各个城市与上海形成一对一、射线状联系,而上海又与国外的各个城市形成射线状联系。这两个扇面,就是上海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描述,所有城市都要通过上海融入全球市场,而全球其他企业和城市也要藉由上海,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城市区域和巨型城市区域的演化发展,射线状联系将逐步演变为网络状,很多城市都已经直接链接了国外市场和全球网络。在新的城市网络中,上海的功能和作用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从原来领导型、指挥型、控制型、配套型关系,转化为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服务型关系,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相配套。6.新的分工也将促进上海自身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分布的再均衡。随着功能和产业集聚的是人口。上海城市人口从开埠时的20多万,到1900年超越100万,到1949年超越500万1。进而到现在,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全市实有人口接近3000万,不断在逼近上海城市承载力的极限。因此,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疏解逐渐成为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与此同时,随着运输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产业布局相对离散,城市群更加多中心的趋势也逐渐形成,上海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动力也更大,而金融、贸易、清算等服务功能向上海集聚的动力也会变大。不仅如此,在上海城市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新市镇之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让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合理的分布在城市内部空间上。

杨昊[10](2017)在《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转移,指的是一些产业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市场等因素发生了变化,引发其由一个国家或者区域向另一个国家或者区域进行转移。这种经济行为对中国己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产业转移的转出地和承接地能借此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从而推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影响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上海,肩负着深化改革开放,服务全国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使命。本文从产业转出方的角度,选取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一是上海作为制造业重地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典型性;二是上海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产业发展阶段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引领性;三是上海空间资源的稀缺事实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紧迫性。在政府调控和市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上海许多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型产业开始向其他区域进行转移。在此背景下,本文着重研究上海向国内其他区域的产业转移现象,旨在摸清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规律和企业在转移过程中的动因和需求,期望推动上海产业有序转移,形成自身提升与辐射周边区域城市的有机结合,实现上海市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跨区域产业融合、区域产业联动有机结合,统筹市场竞争和政府引导对区域产业转移的激励机制,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依据。从城市角度,通过对上海城市定位、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背景研究上海产业转移的宏观趋势和特点,为后续上海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提升提供现实依据,并给出实际的建议。从企业视角,结合中国国情,探讨上海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产业拓展转移进程中的时空演化规律,为上海结合产业转移制定企业发展和服务战略提供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切入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进一步分析。本文主要分为九章,主要由绪论(第一章)、理论和借鉴(第二至第三章)、实证(第四至第七章)和结论(第八至第九章)四大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论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简要概述文章的研究思路、框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对区位论、梯度转移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等为代表的相关基础学科理论以及产业转移研究综述进行一定梳理和解剖等;第三章是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模型,对城市有序产业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进一步聚焦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产业转移行为,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此外,对其他国际大都市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和经验进行了阐述和借鉴;第四章是上海产业转移的演化背景及特点研究,从宏观层面梳理了上海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并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出上海产业转移的特征趋势;第五到第七章从微观层面,分别以外资企业、国资国企、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梳理企业发展历程,并依托上海市在外地投资企业工商注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数据对企业转移的时空演化态势和动因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由点及面”地研究微观主体——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和政策需求,以期为上海政府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有序产业转移提供方向;第八章是上海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将不同类型企业的产业转移行为进行了比较,并针对上海与重点区域的制造业转移进行了区位熵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第九章是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总体而言,本文在对上海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进行分析基础上,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类型入手,探讨了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模式、机制、态势和规律,为揭示在全球化“时空压缩”背景下具有“中国情境”的产业转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通过各章节分析发现以下主要结论:(1)从理论角度,产业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其时空演化的研究必须在多学科响应的基础上多元化地展开。(2)从机制角度,产业转移的产生最终还是落到微观主体企业的转移行为上,受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影响和引导,企业的转移行为深化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区域分工的合理化、缩小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上海市的产业转移应证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制度成本和市场成本削弱的实效,不仅能优化城市自身产业结构,还能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3)从形势角度,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战略的升级,上海产业转移成为上海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转移的产业不再限于低端、区域范围也更广,各地政府、企业间的联动效应不断加强。上海有序的产业转移,将更好地实现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大局,同时在全国起到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4)从实证角度,上海产业转移步伐稳步加快,且梯度化的特征明显,呈现明显的以上海为中心“由近及远”圈层式扩散特点,主要的产业转移集中在长三角城市圈,尤其是江浙地区,且江苏偏好制造业,浙江偏好租赁商务服务业。企业由于所有制的不同,在转移动因上存在个性化差异,需要匹配不同的政策:上海的外资企业产业转移主要受规模扩张和成本节约等因素的影响;上海国有企业受市场扩张、成本节约、功能整合和政策驱动等因素影响;上海民营企业的产业转移以节约成本为主,扩大市场为辅。同时,在转移模式的选择上,产业园区成为企业的优先选择。(5)从政策角度,从区域、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围绕区域政策和顶层机制的构建,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领与指导,对产业转移企业进行利益保障和指导引领三个方面,按照产业有序转移的机理要求,着力强化上海与重点区域特别是江浙的产业有序转移,提出行之有效且具有操作性的发展策略,从而为上海产业有序转移夯实基础。

二、“九五”期末上海九个中心城区竞争力比较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五”期末上海九个中心城区竞争力比较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转型
        1.1.2 中观尺度的城市形态演化梳理
        1.1.3 哈尔滨总体城市设计专题
    1.2 研究意义和目标
        1.2.1 研究的意义
        1.2.2 研究的目标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形态学
        1.3.2 城市结构形态
        1.3.3 城市功能布局形态
        1.3.4 路网形态量化研究
        1.3.5 城市形态演化
        1.3.6 哈尔滨城市形态发展
        1.3.7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形态学理论解析及研究框架构建
    2.1 相关理论及基本研究思路
        2.1.1 概念解析
        2.1.2 相关理论解析
        2.1.3 基本研究思路
    2.2 框架基础分析
        2.2.1 研究周期划定
        2.2.2 尺度层级划定
        2.2.3 研究区域划定
    2.3 研究要素及研究方法
        2.3.1 研究要素
        2.3.2 中心城区研究内容
        2.3.3 典型片区研究内容
    2.4 论文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时期城市形态解析
    3.1 沙俄主导及中东铁路影响时期(1898-1932)
        3.1.1 城市发展背景—中东铁路影响下的城市初创
        3.1.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俄国人眼中的理想城市
        3.1.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3.1.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3.2 日伪占领时期(1932-1945)
        3.2.1 城市发展背景—强权统治下的城市整合
        3.2.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
        3.2.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3.2.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代时期城市形态解析
    4.1 解放初期及计划经济时期(1945-1979)
        4.1.1 城市发展背景—工业城市转型及发展
        4.1.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社会主义工业城市
        4.1.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4.1.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2 改革开放初期(1979-2004)
        4.2.1 城市发展背景—改革与转型压力下的调整
        4.2.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国内规划的新启蒙时期
        4.2.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4.2.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3 改革深化推进时期(2004-2015)
        4.3.1 城市发展背景—增长主义下的高速发展
        4.3.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经营城市与多核心结构
        4.3.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4.3.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4 新型城镇化时期(2015- )
        4.4.1 新时期国内城镇化发展趋势
        4.4.2 哈尔滨城市发展机遇与问题
        4.4.3 中心城区形态发展
        4.4.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4.5 相关规划的形态发展趋势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形态演化规律分析
    5.1 城市扩展形态演化规律
        5.1.1 扩展强度演化
        5.1.2 扩展的空间分异
        5.1.3 从“聚集式扩展”到“外延式扩展”
        5.1.4 扩展轴的政策带动倾向
    5.2 城市路网拓扑形态演化规律
        5.2.1 网络整体集成度分布演化
        5.2.2 路网联系度与合理程度演化
    5.3 城市结构形态演化规律
        5.3.1 结构的“差异式”与“叠加式”演化
        5.3.2 “单中心”与“多中心”相互交替
        5.3.3 公共轴线缺乏延续性
    5.4 片区形态类型演化规律
        5.4.1 街道街廓系统形态类型演化
        5.4.2 功能组织形态类型演化规律
        5.4.3 公共开放空间构成及形态类型演化
    5.5 片区形态相关变量演化规律
        5.5.1 街道街廓形态相关变量演化
        5.5.2 功能组织形态相关变量演化
        5.5.3 公共开放空间相关变量演化
        5.5.4 肌理指数评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形态演化动因分析
    6.1 地缘及自然环境动因
        6.1.1 地缘环境引发的城市定位转向
        6.1.2 依水而起、顺势生长
        6.1.3 枢纽地位及俄国影响
    6.2 经济及技术动因
        6.2.1 经济因素的转换
        6.2.2 技术经济进步引发的依托网络的转化
        6.2.3 发展的空间门槛
    6.3 社会及文化动因
        6.3.1 典型的近代移民城市
        6.3.2 规划思想中文化与技术的主从关系
        6.3.3 形态主导意向的迭代
    6.4 政策及规划动因
        6.4.1 标志性事件及政策驱动
        6.4.2 政体关系与规划干预
        6.4.3 城市设计的实施与引导
    6.5 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优化探讨
        6.5.1 政策层面
        6.5.2 中心城区层面
        6.5.3 典型片区层面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5 章节安排
2 基本理论与研究进展
    2.1 产业集群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研究进展
    2.4 研究评述
3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
    3.1 产业集群时空演化分析
    3.2 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3.3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判断
    3.4 小结
4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多维度分析
    4.1 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
    4.2 水平维度:主机生产企业
    4.3 垂直维度:配套产业
    4.4 制度维度:政策支持
    4.5 外部维度:外部市场、技术和跨地域联系
    4.6 权力关系维度: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4.7 韧性维度:抵抗力与恢复力
    4.8 小结
5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5.1 路径依赖
    5.2 市场需求与竞争
    5.3 企业地理集中与集聚经济效应
    5.4 核心企业在权力关系网络中的主导作用
    5.5 制度安排
    5.6 小结
6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
    6.1 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
    6.2 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
    6.3 建立广泛的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
    6.4 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
    6.5 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图表目录
    湖南省各级政府支持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衍生企业对应序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所主持和参与的相关课题
致谢

(3)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资料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四、几个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建立南京城市经济的新秩序
    第一节 中共接管城市的经济政策
    第二节 南京市新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建立市场和金融的新秩序
    第四节 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
第二章 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
    第一节 中共中央的商业政策
    第二节 南京公营商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第三节 私营商业的初步改造
    第四节 城乡交流与商业转型
    第五节 重塑工商关系
第三章 南京的第一次商业调整
    第一节 第一次商业调整的背景
    第二节 中共中央调整商业的政策
    第三节 南京调整商业的过程
    第四节 南京调整商业后的情况
第四章 抗美援朝时期的商业与政治
    第一节 战时经济政策及其在南京的执行
    第二节 公营贸易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战争动员对社会商业的影响
第五章 “三反”“五反”运动与商业的转型
    第一节 “三反”运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工商界的“五反”运动
    第三节 “五反”运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第二次商业调整
第六章 国营商业走向计划经济模式
    第一节 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
    第二节 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制的难点与问题
    第三节 国营商业向计划经济的过渡
    第四节 国营商业体制的继续变革
第七章 私营商业与自由市场的改造
    第一节 改造私营批发商
    第二节 粮食的统购统销与市场的剧变
    第三节 国家资本主义与私营零售商的改造
第八章 走向全面公私合营
    第一节 突如其来的全面公私合营
    第二节 对私营工商业者的改造
    第三节 对小商小贩的改造
    第四节 “反冒进”与市场的回归
结语
    一、“中观”视角下地方社会经济变革的复杂性
    二、政治驱动:商业改造中的决定性要素
    三、南京社会经济变革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参考资料
后记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源起和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西方学者关于行政价值观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关于行政价值观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观点与创新点
        一、主要观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行政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行政的释义
        二、价值的内涵
        三、行政价值、价值观及行政价值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一、内在价值取向:维护阶级利益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二、终极价值追求: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三节 行政价值观的共性、个性及主要功能
        一、行政价值观的共性、个性
        二、行政价值观的主要功能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的演进
    第一节 行政价值观的演进历程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二、强调效率、公平与法治
        三、重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四、五位一体全面发展
    第二节 行政价值观演进的思想文化根基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第三节 行政价值观演进的总体特征
        一、阶级性和人民性
        二、成长性和一致性
第三章 实证分析:来自上海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节 上海的城市简况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行政价值观的演进
        一、上海行政价值观的分析视角
        二、上海行政价值观的演进历程
    第三节 上海行政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分析
        一、核心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
        二、价值观取向的实践条件:市场化、法治化和服务化
        三、价值观取向的整体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第四节 上海行政价值观的成因分析
        一、上海发展的历史传承
        二、上海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三、上海自身的阶段性特征
    第五节 上海行政价值观的建设经验分析
        一、在落实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加强行政价值观的建设
        二、在破解发展难题的过程中实现行政价值观的提升
        三、在引入民众参与的过程中促进行政价值观的完善
第四章 主要启示:完善行政价值观的路径建议
    第一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
        一、以人民幸福为历史使命
        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
    第二节 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制度保障
        一、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人民民主,拓宽公民参与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第三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妥善处理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
        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结语 从应然到实然:一个未尽的理论与实践命题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致谢

(5)基于精明增长的济南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扩展研究综述
        1.2.2 城市用地效益研究综述
        1.2.3 文献简评与讨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区域概况
    2.1 精明增长概述
        2.1.1 精明增长提出的背景
        2.1.2 精明增长的主要内容
        2.1.3 精明增长的实践效果
    2.2 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2.2.1 背景的相近性与差异性
        2.2.2 综合平衡思想的借鉴
        2.2.3 精明增长下的概念界定
    2.3 研究区域介绍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2.5 小结
第3章 济南城市扩展特征与综合评价
    3.1 精明增长的城市扩展特征
        3.1.1 精明增长与城市蔓延
        3.1.2 城市扩展特征的指标选择
    3.2 济南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
        3.2.1 城市规模变化
        3.2.2 扩展空间方位
    3.3 济南城市扩展的空间形态变化
        3.3.1 空间紧凑度变化
        3.3.2 分形维数与稳定性变化
        3.3.3 破碎度变化
    3.4 济南城市扩展的效率变化
        3.4.1 人口增长消耗特征
        3.4.2 经济增长消耗特征
    3.5 济南城市扩展的外部影响变化
        3.5.1 耕地损失变化
        3.5.2 社会通勤变化
    3.6 济南城市扩展精明增长综合评价
        3.6.1 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3.6.2 城市扩展综合指数分析
    3.7 小结
第4章 济南城市用地效益精明增长评价
    4.1 城市用地效益精明增长指标体系
        4.1.1 Galster的精明增长评价思路借鉴
        4.1.2 基于核心内涵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 城市用地效益评价指标内涵
    4.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2.1 数据标准化
        4.2.2 权重的确定
        4.2.3 综合评价模型
    4.3 城市用地效益结果分析
        4.3.1 城市用地效益精明增长分析
        4.3.2 城市布局结构优化
        4.3.3 城市用地强度提升
        4.3.4 城市综合规模增长
        4.3.5 城市社会公平发展
        4.3.6 城市宜居建设改善
    4.4 小结
第5章 济南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的协调分析
    5.1 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的互动关系
    5.2 协调发展模型构建
        5.2.1 协调度模型
        5.2.2 障碍度模型
        5.2.3 灰色关联度模型
    5.3 济南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协调发展分析
        5.3.1 耦合协调度变化
        5.3.2 协调发展类型变化
        5.3.3 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协调作用分析
    5.4 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精明增长障碍因子判定
        5.4.1 城市扩展精明增长障碍因子诊断
        5.4.2 城市用地效益精明增长障碍因子诊断
    5.5 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关联性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济南城市协调发展的精明增长策略
    6.1 转变扩展思路,打造紧凑发展的城市空间
        6.1.1 施行“多中心、紧凑型”的城市扩展模式
        6.1.2 重视功能空间布局优化,降低通勤成本
        6.1.3 借鉴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经验
    6.2 提升综合效益,重视存量土地的潜力挖掘
        6.2.1 树立土地三维管理思想,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水平
        6.2.2 刺激旧城区再发展,着重提升社会公平与宜居水平
        6.2.3 盘活存量用地,加快低效闲置土地改造升级
    6.3 严格规划控制,通过约束促进实现精明增长
        6.3.1 加强刚性政策控制,制定城市规划阶段性目标
        6.3.2 实行扩展与效益的互动约束,促进两者协调增长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一带一路”沿线中国重点省份电商业与对外贸易相关性研究 ——基于TOPSIS扩展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界定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发展水平测算
        1.2.2 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
        1.2.3 电商产业发展水平测算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2 理论基础
    2.1 电商产业相关理论基础
        2.1.1 电商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1.2 电商产业发展水平测算的理论基础
        2.1.3 TOPSIS扩展模型的理论基础
    2.2 对外贸易相关理论回顾
    2.3 电商业发展与对外贸易的理论传导机制
        2.3.1 以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的传导机制
        2.3.2 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的传导机制
3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电商产业发展分析
    3.1 中国电商产业发展现状
        3.1.1 中国电商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3.1.2 中国电商产业市场规模
        3.1.3 中国电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2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电商产业现状
        3.2.1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信息化建设
        3.2.2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电商业发展指数
        3.2.3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电商业交易规模
        3.2.4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与非重点省份电商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分析
    4.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4.1.1 中国对外贸易规模
        4.1.2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4.2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对外贸易现状
        4.2.1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对外贸易发展规模
        4.2.2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对外贸易发展结构
        4.2.3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TC指数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电商产业发展水平测算---基于TOPSIS扩展模型
    5.1 电商业发展水平测算方法对比
    5.2 电商业发展水平测算指标构建
        5.2.1 电商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基于宏观角度实证探索
        5.2.2 电商业发展水平测算指标构建原则
        5.2.3 电商业发展水平测算指标选定
    5.3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电商业发展指数测算
        5.3.1 TOPSIS扩展模型
        5.3.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5.3.3 中国各省份电商业发展水平测算结果
        5.3.4 中国各省份电商业发展水平简析
6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电商业与对外贸易规模实证研究
    6.1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说明
        6.1.1 变量的选取及处理
        6.1.2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6.2 实证模型构建
    6.3 全样本模型实证分析
        6.3.1 固定-随机效应模型选取
        6.3.2 全样本回归模型及结果
    6.4 异质性实证分析
    6.5 内生性问题说明
7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电商业与对外贸易结构实证研究
    7.1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说明
        7.1.1 变量的选取及处理
        7.1.2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7.2 实证模型构建
    7.3 全样本模型实证分析
        7.3.1 固定-随机效应模型选取
        7.3.2 全样本回归模型及结果
    7.4 异质性实证分析
    7.5 内生性问题说明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提升电商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8.2.2 加快电商业发展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地理线路
附录二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列表
附录三 2017 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社会指数[]
附录四 全球信息化指数排名
附录五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ECI指数
附录六 H.H.I指数计算—各行业统计数据
附录七 2016 年我国各省份电商业发展指数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目说明
    二、选题意义
        (一) 研究的意义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三、研究现状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小结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三、行政管理
        四、课程与教学法
        五、学生表现
        六、财政收入来源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五、学生培育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小结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后记

(8)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
        (二)一体化
        (三)一体化办学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评价与启示
    四、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二)理论逻辑
        (三)技术路线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价值与创新
第一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的历史溯源
    一、萌发期:“戴帽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二、试点期:“北上”的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
        (一)试点期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的兴起背景
        (二)试点期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的办学概况
        (三)试点期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的办学特点及主要问题
    三、推广期:“普九”背景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一)推广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机遇
        (二)推广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概况
        (三)推广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特点
    四、稳定期:“均衡发展”背景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一)稳定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背景
        (二)稳定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特色
    五、变革期:“招生改革”背景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一)变革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背景
        (二)变革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概况
        (三)变革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重点
        (四)“招生改革”背景下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未来发展
    六、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历史经验和时代特征
        (一)九年一贯制的比较优势
        (二)九年一贯制学校类型及其特点
        (三)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育优势
        (四)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时代特征
第二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理论设计及价值表达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基本内涵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理论借鉴
        (二)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现实基础
    二、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核心理念
        (一)全程质量与全位育人的学生发展观
        (二)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学校治理现代化
        (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发展观
    三、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价值表达
        (一)实现小初无缝衔接奠定成才之基
        (二)突破壁垒打通发展通道
        (三)充分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优质均衡发展
第三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实地调查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问卷与访谈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二、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典型案例
        (一)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二)案例的呈现与分析
第四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问题表现
        (一)问卷调查问题聚焦
        (二)深度访谈问题聚焦
        (三)案例研究问题聚焦
    二、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主要问题
        (一)“绝对分段”与“无差别对待”的极端化办学理念
        (二)“知识提前”导向的课程教材设计与选用
        (三)“同一化管理”消解多元主体的创造性
        (四)“分离式”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五)“认同感缺失”的学校文化
    三、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问题追因
        (一)一体化学制设计的育人价值淡薄
        (二)课程教材衔接的一体化制度缺位
        (三)“硬性”管理模式带来僵化的学校组织结构
        (四)小学和初中相对分离的薪酬分配机制
        (五)拒斥交往与互动的学校文化割裂
第五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模型建构及路径探索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模型建构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解读
    二、全位育人价值导向下的整体一贯办学理念创新
        (一)办学理念应树立全位育人价值导向
        (二)深刻把握新时代的办学理念创新
    三、强化归属与身份认同的学校文化建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压舱石
        (三)整合师生文化提升学校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整合纵横的组织结构与立体式资源配置
        (一)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纵横结合组织结构
        (二)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为旨归的一体化制度体系
        (三)教育质量监控为手段的一体化资源配置
    五、三元一体的学校课程设计
        (一)一体化的学科课程建设
        (二)一体化的德育课程建设
        (三)一体化的课程整合建设
第六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实现机制
    一、多元能力共生的校长专业发展机制
        (一)健全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资格机制
        (二)完善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选用机制
        (三)创新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专业培训机制
    二、统筹推进的差别化入学制度创生机制
        (一)基于个性化需求的弹性学习制度创新
        (二)“就近”与“免试”相统一的免试入学制度
        (三)科学合理规划的县域统筹招生入学制度
    三、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教材设计机制
        (一)服务于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课程标准制定与教材建设
        (二)满足小初衔接阶段学生身心特点的校本课程建设
        (三)从学生整体性发展出发融合不同类型课程
    四、统一标准与分类设计的考核评价机制
        (一)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标准
        (二)建立分层分类的多元性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提纲
后记

(9)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以企业选址和产业布局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研究
        二、工业化发展下的城市研究
        三、商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四、贸易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五、小结
    第二节 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都市圈的空间范围
        二、都市圈的特征
        三、都市圈的早期理论
        四、都市圈理论的提出和成熟
        五、都市圈理论的其他视角
        六、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都市圈走向巨型城市区域
        七、小结
    第三节 以世界城市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早期的世界城市理论
        二、逐步形成的世界城市理论
        三、不断发展的世界城市理论
        四、小结
第三章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历程——苏州和杭州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粮食为主要贸易品,推动形成一批商业性大城市
        一、中心城市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发育,城市间差距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决定了城市发展规模有限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贸易发展促进商业城市崛起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开始发育,为未来长三角城市分工埋下伏笔
        五、小结
    第二节 丝绸和棉布为主要贸易品,推动苏州、杭州崛起
        一、中心城市发展:苏州、杭州崛起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主导产业:棉纺织业和丝绸业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水运体系和海外贸易的重要影响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
        五、小结
    第三节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一、产业结构变迁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
        二、交通和地理因素在推动长三角城市功能变迁与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长三角区域范围随着城市群的增加而扩大
        四、“中心-外围”模型的解释
第四章 工业化发展推动上海崛起成为长三角新中心——上海替代苏州和杭州的发展之路
    第一节 1840 年之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演化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更替
        二、主导产业:推动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制造业集群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铁路和公路兴起,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四、城市网络体系:随交通体系的演变,城市网络也发生了变迁
        五、小结
    第二节 1949 年以后长三角城市的功能演化分析
        一、计划经济下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二、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一、长三角的联动与上海中心城市的崛起主要基于经济产业联系的基础
        二、在工业化大趋势下,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叠加和强化
        三、信息化推动上海新一轮功能演化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下新一轮城市功能演化的实证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功能演化
    第一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全球城市区域的基本概念
        二、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一:网络联系
        三、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二:动态变化
        四、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三:功能多中心
        五、全球城市区域特征四:以行业专业化为前提的交互联通
    第二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
        一、巨型城市区域的基本特征
        二、上海全球城市空间向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演化的基本条件
        三、上海全球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的关系
    第三节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现状
        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化的实证分析
        三、影响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未来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全球城市的演化与发展分析
        一、南京与杭州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情景分析
        二、长三角区域的二级城市在全球城市过程中的功能演化
        三、基本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长三角一体化与全球城市崛起——上海城市功能集中、疏解与优化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产业集聚与常住人口增长
        一、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态势分析
        二、上海常住人口增长与产业集聚分析
        三、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放缓与区域均衡发展分析
    第二节 上海城市功能优化与人口规模控制的实证分析
        一、文献回顾
        二、理论与模型概述
        三、实证研究
        四、上海人口增长、就业结构与全球城市功能优化分析
    第三节 全球城市崛起下上海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疏解
        一、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内涵
        二、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经验和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历程
        三、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基本路径
    第四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与疏解的理论分析与结论
        一、上海城市功能疏解有内在动力,并非单纯行政行为
        二、郊区新城和新市镇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三、长三角区域是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
第七章 上海城市功能的市域空间配置——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功能的演化研究
    第一节 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改革开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主要阶段
        二、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现状
        三、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过程郊区新城和新市镇的发展趋势
        一、新城和新市镇要加快实现功能集聚
        二、新城和新市镇与主城区之间要形成网络化的功能交互
        三、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仍待进一步强化
        四、新城和新市镇要立足于逐渐融入长三角功能联动
    第三节 优化上海郊区新城功能的主要路径
        一、加快上海中心城区的更新改造,形成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合理分工
        二、加快郊区新城的功能培育
    第四节 加快上海新市镇培育的路径分析
        一、上海新市镇发展面临的任务和约束条件
        二、全球城市崛起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的基本战略
        三、上海加强新市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10)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界定
        1.2.1 产业转移界定与分类
        1.2.2 产业转移的宏观作用:产业结构优化
        1.2.3 产业转移的微观表现:企业跨区域投资行为
    1.3 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总体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和主要数据说明
        1.4.2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分析框架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区位论
        2.2.2 梯度推移理论
        2.2.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4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产业转移综述
        2.3.2 国内产业转移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模型
    3.1 产业转移的形成及作用机理
        3.1.1 效应分析
        3.1.2 形成要件
        3.1.3 驱动机制
        3.1.4 核心要素
        3.1.5 演进路线
    3.2 产业转移区域视角:中心城市
        3.2.1 中心城市区域定位
        3.2.2 中心城市区域效应:城市群的形成
        3.2.3 中心城市区域效应:产业结构演进
        3.2.4 中心城市经验借鉴:国际大都市的产业转移
    3.3 产业转移企业视角:基于不同所有制
        3.3.1 企业转移的一般行为分析
        3.3.2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企业动因研究
        3.3.3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动因分析框架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背景及特点研究
    4.1 上海产业发展演化历程研究
        4.1.1 城市功能演化历程
        4.1.2 产业结构演化历程
        4.1.3 产业布局演化特征
    4.2 上海产业转移的外部影响:政策导向
        4.2.1 国家层面的政策背景
        4.2.2 上海市级的政策导向
    4.3 上海产业转移的宏观态势
        4.3.1 总体规模
        4.3.2 空间特征
        4.3.3 目标形式
        4.3.4 发展趋势
    4.4 上海产业转移区域载体演化研究:园区层面
        4.4.1 国内园区合作共建的发展历程
        4.4.2 合作共建园区行为模式的演化
        4.4.3 上海与异地合作园区的主要形式
        4.4.4 上海园区异地合作案例:漕河泾开发区
    4.5 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产业层面
        4.5.1 时间维度
        4.5.2 空间维度
    4.6 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企业层面
        4.6.1 时间维度
        4.6.2 空间维度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外资企业视角
    5.1 上海利用外资的进程及基本特征
        5.1.1 起步探索阶段:以直接投资为主
        5.1.2 快速发展阶段:外资来源渠道多元化
        5.1.3 稳步提高阶段:总部经济初显成效
        5.1.4 新常态化阶段:调整结构保持增长
    5.2 外资对上海国民经济的作用与贡献
        5.2.1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5.2.2 有效弥补资金缺口
        5.2.3 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5.2.4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5.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外资企业
        5.3.1 时间维度的总体态势:稳步向外转移
        5.3.2 空间维度的总体态势:趋向东部的圈层式扩散模式
        5.3.3 产业维度的总体态势:向外转移产业以制造业为主
        5.3.4 转移企业的主要区域:浦东新区和中心城区
    5.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外资企业
        5.4.1 以长三角地区为集聚地的区位选择态势
        5.4.2 以东部省份为集聚地的重点行业区位选择态势
        5.4.3 以东部地区重点城市为核心区域的区位选择态势
        5.4.4 以梯度递减为特征的制造类企业区位选择态势
    5.5 重点案例研究:巴斯夫集团
        5.5.1 案例选择原因
        5.5.2 案例简介
        5.5.3 区位选择
        5.5.4 动因研究
    5.6 产业转移主要动因研究:外资企业
        5.6.1 规模扩张型产业转移
        5.6.2 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国资国企视角
    6.1 上海国资国企的改革发展历程
        6.1.1 探索启动阶段
        6.1.2 先行先试阶段
        6.1.3 不断突破阶段
        6.1.4 提高再探索阶段
    6.2 国有企业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6.2.1 生产总值占据主导地位
        6.2.2 经济效益显着提升
        6.2.3 经济社会效益联动发展
        6.2.4 引领服务产业结构调整
    6.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国资国企
        6.3.1 产业转移总体趋势和特征:境内
        6.3.2 产业转移总体趋势和特征:境外
    6.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国资国企
        6.4.1 总体区位选择态势
        6.4.2 重点行业的区位选择态势
    6.5 重点案例研究:上汽集团
        6.5.1 案例选择原因
        6.5.2 案例简介
        6.5.3 区位选择和布局
        6.5.4 动因模式
    6.6 产业转移主要动因研究:国资国企
        6.6.1 规模扩张型产业转移
        6.6.2 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
        6.6.3 功能整合型产业转移
        6.6.4 政治驱动型产业转移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民营企业视角
    7.1 上海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7.1.1 萌芽阶段
        7.1.2 快速发展阶段
        7.1.3 提速腾飞阶段
        7.1.4 新常态化发展阶段
    7.2 上海民营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7.2.1 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
        7.2.2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7.2.3 科创建设的有力支撑
        7.2.4 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力量
        7.2.5 保障就业的关键渠道
    7.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民营企业
        7.3.1 民营企业产业转移主要特征
        7.3.2 民营企业产业转移主要问题
    7.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民营企业
        7.4.1 以三大经济圈为集聚地的总体区位选择态势
        7.4.2 以主要经济区为集聚地的重点行业区位选择态势
        7.4.3 以长三角重点城市为核心区域的区位选择态势
        7.4.4 以梯度递减为特征的制造类企业区位选择态势
    7.5 重点案例研究:复星集团
        7.5.1 案例简介
        7.5.2 区位选择
        7.5.3 动因模式
    7.6 基于近400份问卷的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民营企业
        7.6.1 问卷设计及发放
        7.6.2 问卷描述性统计
        7.6.3 民营企业三阶段产业转移动因分析:Logit模型的建立
        7.6.4 民营企业转移模式的交叉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
    8.1 基于企业视角和重点区域的比较研究
        8.1.1 企业视角下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的比较研究
        8.1.2 基于区位熵的上海与江苏制造业比较研究
    8.2 强化区域政策构建与机制安排:区域层面的政策建议
        8.2.1 落实国家政策发挥上海龙头引领作用
        8.2.2 加强促进产业转移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建设
        8.2.3 加强上海向重点区域产业转移规划的引导作用
        8.2.4 把握国家战略推动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开放市场体系建设
        8.2.5 以政府间协议为基础构建多层次行政协调机制
        8.2.6 加强上海与重点区域间的错位发展和分工协作
    8.3 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领与指导:产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8.3.1 加强体制改革为上海产业转移夯实基础
        8.3.2 以价值链整合为方向明确上海产业转移定位
        8.3.3 不断探索园区共建的产业利益共享机制
        8.3.4 学习国外经验进一步为上海产业转移服务
    8.4 企业行为与发展的保障引导: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8.4.1 以明确重点为抓手提供服务保障和支持
        8.4.2 以企业联盟为纽带鼓励企业创新合作模式
        8.4.3 以对接平台为基础建立企业跨区域合作体系
        8.4.4 以园区合作共建为方向推动企业集聚发展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基本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九五”期末上海九个中心城区竞争力比较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D]. 薛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2]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D]. 王美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D]. 吴盛杰. 南京大学, 2020(12)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 ——以上海为例[D]. 杨舒涵. 上海大学, 2019(03)
  • [5]基于精明增长的济南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协调研究[D]. 王鹤鸣. 山东财经大学, 2019(07)
  • [6]“一带一路”沿线中国重点省份电商业与对外贸易相关性研究 ——基于TOPSIS扩展模型分析[D]. 刘璐. 武汉大学, 2019(06)
  • [7]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研究[D]. 敬仕勇. 西南大学, 2018(05)
  • [9]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 钱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8)
  • [10]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D]. 杨昊.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九五”末上海九个中心城区竞争力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