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一次成功实验

素质教育的一次成功实验

一、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次成功的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中桐[1](2021)在《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热电技术快速发展,我国热电项目建设需求逐渐增长,推动相关项目建设对我国热电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就目前我国热电项目建设质量管理而言,仍然有着一定的研究和探索空间。本文通过研究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建设质量管理,构建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用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力图有效指导该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并在竣工后使得该项目切实地发挥作用,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影响项目的建设和使用。本文以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为例,针对该项目建设质量管理进行了系列研究。概述了国内外关于热电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关的项目管理理论进行了阐释。对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梳理了该项目工程的建设目标以及质量管理特点。分析了华电常山热电项目的质量管理要求与质量管理目标,指出了影响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最后,本文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措施保障三方面建立了项目建设质量管理保障体系,以此来保障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最终的质量管理成果。

冯琳[2](2020)在《“二战”以来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高校开展的成人教育活动始于19世纪初期,走在世界的前列。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赠地学院运动、大学推广运动等将高等教育推向成人教育的前沿。“二战”以来,美国高校成人教育获得了巨大发展,许多高校相继将成人教育置于重要战略地位,并将其作为使命之一。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由于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所彰显的主要功能不同,均对当时社会及成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探析“二战”以来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的演进历程,探求其功能的演进规律和特征,剖析影响功能发挥的因素,对于明确当下我国高校成人教育的定位,促进功能发挥,推动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在追溯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历史的基础上,本论文围绕“功能演进”这一主线,将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演进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针对主要功能是什么、演进动因、主要表现和价值意蕴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9世纪初期至“二战”之前,除高校教师偶尔为民众开设的讲座、课程以外,赠地学院运动、大学推广运动以及初级学院运动是美国高校开展成人教育活动的早期实践,具有“社会福利”性质,表现并发挥促进工农业、社区和个人发展的功能。在理论研究方面,桑代克通过科学实验证明成人能够学习,林德曼对成人教育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这些实践和理论使得成人教育成为可能,并为“二战”后美国高校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战”爆发至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受战争、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以及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影响,美国高校成人教育主要表现并发挥促进国家及社会发展的功能。高校在战时积极开展短期培训和函授教育、为服役和退伍军人提供教育机会以及开展公民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对于满足战时国家对各项人才的需求、维护战后国家社会稳定和提高国际地位方面具有重要价值。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在社会环境、《成人教育法》等相关法案及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下,美国高校成人教育的主要功能得到发展,彰显促进成人职业发展功能。这一时期,社区学院获得快速发展并促进了成人职业发展,高校积极与企业合作以对在职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同时对各类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为解决距离问题,方便在职成人学习,高校采用第二代远程教育模式,并创新教育模式,开展针对性教育。促进成人职业发展的功能对促进不同水平成人职业发展、满足不同职业领域成人的需求以及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必要的人力资源方面具有重要价值。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在社会环境变化、《终身学习法》等相关法案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以及现代国际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下,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彰显促进成人终身学习的功能。这一时期,非传统高等教育机构勃兴、高校融合多元教育领域以及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使成人接受教育的机会扩大、满足了成人多元学习需求以及推进了美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在对“功能演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尝试探讨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演进的特征及其对我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发挥的启示。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的演进历程,从服务国家与社会至强调个体价值,具有阶段边界的模糊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功能作用的实用性等特征。我国高校成人教育要想发挥自身功能,需要政府适当引导支持,建立健全成人教育法律体系;基于终身学习视角,树立正确的成人教育功能观;整合各类高等院校,彰显成人教育功能定位差异性与特色;融合多种教学方式,加强高校成人教育灵活性。

陈沐垚,袁仕城,郝建荀,郭琪[3](2019)在《在改革创新中做强团建工程》文中提出京能集团团委按照集团三级管控架构和产业总体布局,调整基层组织建制,加快青年工作融合,拓展主题实践领域,团结动员广大青年职工用勤劳和智慧,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首都综合能源服务集团做出积极贡献。5月31日,京能集团召开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与京能共成长·实现青

李文丽[4](2019)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道德故事的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语文教科书是传递特定道德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1993年3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也明确指出,语文学科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将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文内容的教育作用。在语文教科书中,道德故事是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课文类型,并集中体现了语文教科书“文以载道”的本质特点。道德故事是我国历久弥新的一种道德教育方式,它以道德文字的形式集中讲述着诚实、忠诚、信念、责任、自律等道德教育共识,具有保存、传递、分享和体验共同体成员智慧的独特价值。它以一种自然的而非强制的力量传递道德理念、激发道德想象、规训道德行为,最终引导儿童知善、欲善、行善。然而,教科书中的道德故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其演变和存续的主流轨迹将对当下学校道德教育起着重要的借鉴和警示作用。因此,本研究以1987版、1993版和2001版三套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228篇道德故事为研究对象,梳理和总结80年代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道德故事价值取向演变的主流轨迹。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归纳概括已有的相关研究,并简单介绍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核心概念界定和分析系统的构建。首先结合已有研究对道德、故事、道德故事以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基于此在三套教科书中筛选出228篇道德故事选文。为了对道德故事选文进行内容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包含分析框架和分析项目的分析系统。第三部分,主要是按照分析系统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道德故事进行统计分析。首先根据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德育主题3个分析指标对228篇道德故事进行整体统计分析,得出三套教科书的价值取向变化;然后具体分析228篇道德故事在自我定向的道德、他人定向的道德、社会公德、国民公德四大维度的演变情况。第四部分,主要通过统计三套教科书的共有道德故事篇目,分析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道德故事的稳定性内容。经统计发现,20篇经典篇目在四大维度上的分布情况表现为:国民公德维度选材内容稳定性最强,其次是自我定向道德维度,而他人定向道德维度选材内容稳定性较低,而社会公德维度并没有涉及。第五部分,概括和分析80年代以来道德故事价值取向的演变与续存特点,并展望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道德故事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得出结论:(1)道德故事的中心人物塑造具有明显的男性中心取向;(2)总体呈现出“重私德,轻公德”的取向;(3)国民公德是亘古不变的主流价值取向,而社会公德易被忽视;(4)故事情节由浓厚的政治色彩走向平凡化的生活;(5)由强调政治价值到文化价值,再到多元价值并存的价值追求更迭。基于此,畅想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道德故事的未来发展趋势:(1)摒除偏见,重视女性角色的示范作用;(2)与时俱进,增强道德故事的适切性;(3)重视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4)培养社会公德应是道德故事的应有之责。

李元[5](2018)在《段力佩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段力佩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学教育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教育家。他1950年起任上海市育才中学校长,1984年退居二线、任名誉校长,直到1996年离休,领导和影响育才中学近半个世纪。期间,段力佩分别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领导育才中学进行三次大的教育改革,先后产生“十六字”经验、“八字”教学法和“三自”教育思想,享誉中国教育界。本文考察了段力佩家世、教育实践历程、教育思想形成的脉络及其思想内涵,尝试系统地梳理段力佩教育思想,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学教育的自主探索之路,探寻教育家的成长规律。段力佩在育才中学半个世纪的教改历程,存在着一以贯之的思考: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十六字经验,突出的是对“教”的改进;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转而为对“学”的关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自治自理、自学自创、自觉体锻”“三自”教育思想,已上升到了“育”的层面,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这是一条由关注教学到关注教育的思路,是一条由关注“他者”到关注学生“自体”的思路。除了形成“教—学—育”的思路,段力佩还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开展了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等的整体改革,以保障学生的全面、自主、个性化发展。从“教”到“学”、再到“育”,段力佩对教育的探索已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不完善到完善,从局部走向整体;已不再限于“如何育才”,而对“为谁育才”和“育什么才”的认识也有了根本转变,反映出段力佩对教育的探索已从经验层面上升到了思想层面。从“教”到“学”、再到“育”,既是一条段力佩探索“适合我国实情的教育法”、办社会主义新型学校的道路,也是我国自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学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所走过的路。段力佩教育思想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人本主义特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学教育思想。段力佩的教育探索给我们留下一笔厚重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段力佩成长为教育家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成就一位教育家需要诸多要素的合力。除了要有能充分开展教育实践的土壤或舞台,教育工作者还需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专业意识、探索精神、独立人格等优秀品质,树立实践思想和群众观念,更需要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不断积极地回应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挑战。

涂婳[6](2016)在《大唐清苑热电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需要大量的能源做为保证,而电能是最有效的二次能源,在国民经济活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电能直接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需求速度已经超过发电增长速度,用电缺口日益增大,急需加快电力建设,电力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国家政策法规鼓励热电,前景非常广阔,热电项目,其对于资源以及人力成本的消耗都十分巨大,电力公司付出了非常高的投资,其必然要求获得理想的工程项目,从而在预期的年限内收回投资,同时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必要的贡献。如果工程项目质量差,工程风险性高,一方面是不能使业主收回成本,造成损失,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工程项目存在的质量问题可能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危害,工程质量事故以及潜伏的隐患所造成的损失和后果是无法进行估量的。因此,加强热电的质量管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符合业主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引用项目质量管理管理的知识对大唐清苑热电项目的建设进行剖析,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目前的关于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缺乏成熟的质量管理方法对电力建设项目进行指导,因此本文对于大唐清苑热电项目质量管理研究就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其次对项目管理理论、项目质量管理理论进行了概述,对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构建了大唐清苑热电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框架,介绍了该热电项目的现状、质量规划、质量管理要求和质量保证,介绍了该热电项目质量控制的原则、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质量管理工作的总体流程与标准、项目实施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以及对清苑热电项目各阶段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清苑热电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措施;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为国内热电项目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黄家周[7](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黄小华[8](2012)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情感培养优化方法的策略探究》文中指出数学情感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国内外情感因素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以心理学和中学数学论为指导,探究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成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反之,通过培养学生数学情感来优化课堂教学。作者着重从学生心理辅导、学习方法和学生自我调控数学情感因素等方面探究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数学情感,以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在写作过程中对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初三(1)、(2)班多次试验来加于检验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数学教师理解学生的数学情感因素,与学生坦诚相待,能间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2)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优势,同样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3)数学的情感因素能帮助学生很好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4)让学生自身体验调节数学情感因素的最佳方法。

王厥轩[9](2011)在《陈儒俊:一位把教育理想化为实践的教育局长》文中提出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当时上海20个区县中,闵行区教育局局长陈儒俊有思想、有作为、有影响力。他探寻区域实施素质教育之路,敢为人先,大胆改革。他以自信、智慧与耐心,在找寻适应闵行的教育之路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在他的任上,闵行区成为全国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实验区七个先进区之一。在闵行或上海的教育史上,陈儒俊的名字是要镌刻上的。

杨海静[10](2010)在《初中音乐“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领域里最基本的一个领域,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评价改革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学生评价改革的目的与归宿。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初中音乐“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问题。本文拟从音乐与人的发展角度出发,以成功教育、人本主义、成功智力、成就动机等理论为理论基础,具体阐述“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内涵、目标、主要内容和标准、主要方式和方法、意义等,并通过在初中音乐课上的实践,探索出了一套可供音乐教师操作而不增加教师工作负担的、符合新课改评价理念的学生评价体系。笔者尝试构建的“体验成功”学生评价体系不仅能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等方面全面发展,还能使每个学生都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建立自信,最大限度的全方位激发不同层次学生音乐学习的潜能。其中,本文所提倡的“音乐大富翁创业史”评价工具中“财富”的积累,能带给每个学生最为直观的成功感,每周公布的财富排行榜充分地把学生的创业激情调动了起来,学生们对创业金币的追求就像他们在游戏机里获取游戏币一样的兴奋和上瘾。“体验成功”学生评价在实践上不仅能指导音乐学科,还能指导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价的有效开展,其所提倡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必能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服务,其评价理念将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目前,我校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学中已经采用“体验成功”学生评价五年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并被区教育局推荐给全区各中、小学校使用,“体验成功”学生评价正呈现出其蓬勃的发展生机。

二、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次成功的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次成功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概况及建设目标
    2.1 工程概况与组织结构
        2.1.1 项目概况
        2.1.2 项目组织结构
    2.2 厂址及环境
        2.2.1 项目选址
        2.2.2 项目自然环境
        2.2.3 项目社会环境
    2.3 项目工程建设目标
        2.3.1 项目工程建设整体目标
        2.3.2 项目工程建设具体目标
    2.4 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目标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要求
        3.1.1 质量管理的总体要求
        3.1.2 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
    3.2 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目标
        3.2.1 工程建设质量总目标
        3.2.2 工程建设质量具体目标
    3.3 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影响因素
        3.3.1 施工人员因素
        3.3.2 施工材料因素
        3.3.3 施工机械因素
        3.3.4 施工方法因素
        3.3.5 工程环境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
    4.1 项目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4.1.1 项目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4.1.2 项目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4.1.3 项目劳动力质量管理
        4.1.4 项目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4.1.5 项目机械设备质量管理
    4.2 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4.2.1 确定施工质量处理流程
        4.2.2 建立工序质量控制体系
        4.2.3 建立施工方质量保证体系
        4.2.4 建立现场监督检查机制
        4.2.5 做好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
    4.3 项目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4.3.1 整理工程竣工资料
        4.3.2 质量控制措施试运行
        4.3.3 编制验收备案程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保障体系
    5.1 组织保障
        5.1.1 建立质量管理保障组织结构
        5.1.2 优化质量管理保障组织结构
        5.1.3 实行组织保障工作
        5.1.4 细化组织保障工作
    5.2 制度保障
        5.2.1 建立质量管理会议制度
        5.2.2 建立质量管理奖惩制度
        5.2.3 建立质量管理技术监督制度
    5.3 措施保障
        5.3.1 优化项目设计水平
        5.3.2 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5.3.3 进行全过程项目质量保障
        5.3.4 严格进行项目验收阶段质量管理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二战”以来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美国高校成人教育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实践的积累
        一、教育对象向成人拓展:赠地学院运动
        二、形式制度化探索:大学推广运动
        三、新生力量的出现:初级学院运动
    第二节 美国成人教育理论的探索
        一、桑代克——美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科学基础的奠基者
        二、林德曼——美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先驱
    本章结语
第二章 促进国家及社会发展功能显着时期(“二战”爆发到20世纪50年代末)
    第一节 主要功能突显的动因
        一、“二战”期间国家对各方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战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影响
        三、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与促进作用
    第二节 促进国家及社会发展功能的具体表现
        一、战时开展短期培训和函授教育
        二、为战后服役和退伍军人提供教育机会
        三、开展公民教育、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
    第三节 促进国家及社会发展功能的价值意蕴
        一、满足战时对各项人才的需求
        二、维护和推动战后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三、增强国际竞争力
    本章结语
第三章 促进成人职业发展功能显着时期(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初)
    第一节 主要功能演进的动因
        一、社会环境对成人职业发展的影响
        二、相关法案政策的颁布、引导与支持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影响
    第二节 促进成人职业发展功能的具体表现
        一、社区学院的快速发展及其对成人职业发展的促进
        二、培养企业员工与各类专业人员
        三、第二代远程教育模式的运用及教育方式创新
    第三节 促进成人职业发展功能的价值意蕴
        一、促进不同水平成人的职业发展
        二、满足不同职业领域成人的需求
        三、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必要的人力资源
    本章结语
第四章 促进成人终身学习功能显着时期(20 世纪70 年代中期至今)
    第一节 主要功能演进的动因
        一、后工业社会的影响
        二、相关法案政策的颁布、引导与支持
        三、现代国际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
    第二节 促进成人终身学习功能的具体表现
        一、非传统高等教育机构勃兴
        二、融合多元教育领域
        三、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
    第三节 促进成人终身学习功能的价值意蕴
        一、推进成人教育机会的扩大化
        二、满足成人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三、推进美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本章结语
第五章 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演进的省思
    第一节 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演进的特征
        一、从服务国家与社会到强调个体价值
        二、阶段边界的模糊性
        三、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四、功能作用的实用性
        五、社会需求、个人需求与高校成人教育发展之间的平衡性
    第二节 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演进对我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发挥的经验借鉴
        一、政府适当引导支持,建立健全成人教育法律体系
        二、基于终身学习视角,树立正确的高校成人教育功能观
        三、整合各类高等院校,彰显成人教育功能定位差异与特色
        四、融合多种教学方式,增强高校成人教育灵活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在改革创新中做强团建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优化管理塑造新时代团青队伍
创新工作站释放团组织活力
青年榜样展现团组织风采

(4)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道德故事的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社会存在方式转变背景下道德故事的价值彰显
        (二) 教科书是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物质载体
        (三) 知性德育下语文教科书“文以载道”的价值被遮蔽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道德故事的研究现状
        (二) 教科书中道德故事的研究现状
        (三) 相关研究述评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一) 内容分析法
        (二) 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科书道德故事的内涵及分析系统建构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教科书
        (二) 价值取向
        (三) 道德故事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及道德故事的选取
        (一)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取
        (二) 道德故事选文的选取
    三、分析系统的建构
        (一) 分析框架
        (二) 分析项目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道德故事的演变分析
    一、小学语教科书中道德故事变迁的整体统计分析
        (一) 三套教科书中道德故事的人物形象分析
        (二) 三套教科书中道德故事的故事情节分析
        (三) 三套教科书中道德故事的德育主题分析
    二、小学语教科书中道德故事在各个维度的演变分析
        (一) 自我定向的道德维度
        (二) 他人定向的道德维度
        (三) 社会公德维度
        (四) 国民公德维度
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道德故事的稳定性内容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道德故事的稳定性内容统计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道德故事的稳定性内容分析
        (一) 国民公德维度选材内容稳定性最强
        (二) 自我定向道德维度选材内容稳定性仅次于国民公德维度
        (三) 他人定向道德维度选材内容稳定性较低
第五章 演变与续存: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道德故事的价值取向
    一、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道德故事的价值取向演变与续存特点
        (一) 道德故事的中心人物塑造具有明显的男性中心取向
        (二) 总体呈现出“重私德,轻公德”的取向
        (三) 国民公德是亘古不变的主流价值取向,而社会公德易被忽视
        (四) 故事情节由浓厚的政治色彩走向平凡化的生活
        (五) 主导价值追求的更迭:由政治价值到文化价值,再到多元价值并存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道德故事的未来展望
        (一) 摒除偏见,重视女性角色的示范作用
        (二) 与时俱进,增强道德故事的适切性
        (三) 重视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 培养社会公德应是道德故事的应有之责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5)段力佩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研究的基本走向
        (二)研究的主要集中点
    三、研究思路、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上编
    第一章 为教育而生
        第一节 出生教育世家
        一、世代书香,家学渊源
        二、生性叛逆,求学坎坷
        第二节 从教育者到革命者
        一、奔走上海,投身革命
        二、执掌储能,初露锋芒
    第二章 为育才而来
        第一节 接管育才中学:在混乱中改造
        一、领导名校,机遇和挑战并存
        二、礼贤下士,甘当“后勤部长”
        第二节 对待“苏联经验”:在学习中反思
        一、学习凯洛夫的教育学
        二、决心探索中国的教育学
        第三节 应对“政治运动”:在转化中坚守
        一、反思“政治运动”对教育的冲击
        二、变“土法炼钢”为创造性教育
    第三章 教改初体验:形成“十六字”经验
        第一节 教改的背景和初衷
        一、恢复“以教学为中心”
        二、致力减负,改革教法
        第二节 经验的产生与褒贬
        一、形成“十六字”经验
        二、“文革”中被打倒
    第四章 经验之重光:探索“八字”教学法
        第一节 因势利导:在乱中看到生机
        一、变“授”为“学”
        二、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
        第二节 以点带面:将教改进行到底
        一、全方位的教育改革
        二、“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
    第五章 第三次超越:总结“三自”育人目标
        第一节 深化教改,辐射全国
        一、引领上海课程教材改革
        二、在宣传推广中总结提炼
        第二节 教育立场,全面育人
        一、从个性培养到“三自”目标
        二、从教学经验到教育思想
下编
    第六章 教育的性质与目的取向
        第一节 教育的性质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
        二、普通教育的性质
        第二节 教育对象与教育目的取向
        一、教育对象
        二、教育目的的取向
        三、教育目的的实现
    第七章 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思想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
        一、“德育是根本,智育是关键,健康是第一”的提出
        二、正确处理德智体三方面的关系
        第二节 人的个性发展
        一、“共性和个性”思想的提出
        二、共性、个性相互关系及其流变
        三、“共性和个性”思想的评价
    第八章 着眼于“育”的课程、教材改革
        第一节 着眼于“育”的课程改革
        一、学制、课程、课时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
        二、专攻与博览、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结合
        第二节 着眼于“育”的教材改革
        一、教材编写应坚持七原则
        二、着眼于“育”的教材改革实践
        三、教材改革的意义
    第九章 关注“学”的教学、评价改革
        第一节 关注“学”的教学改革
        一、课堂不是讲堂而是学堂
        二、教学必须循序渐进
        三、“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第二节 人性化的评价改革
        一、要做学习的主人不做分数的奴隶
        二、反对以分数刺激学生
    第十章 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节 德育的重要性、紧迫性
        一、德育的地位与功能
        二、德育工作“时不宜迟”
        第二节 德育的原则与途径
        一、德育的原则
        二、德育的实现途径
    第十一章 体育工作
        第一节 健康是第一
        一、“健康是第一”的思想渊源
        二、如何理解“健康是第一”
        第二节 如何做到“健康第一”
        一、“男拳女舞”
        二、体卫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段力佩大事年表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6)大唐清苑热电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现状及创新
        1.2.2 项目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2章 项目管理与质量管理理论概述
    2.1 项目管理理论概述
        2.1.1 项目管理的概念
        2.1.2 项目管理的基本特征
    2.2 项目质量管理理论概述
        2.2.1 质量管理的定义
        2.2.2 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
        2.2.3 影响项目质量管理的因素
        2.2.4 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2.2.5 项目质量管理的工作过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唐清苑热电项目概况
    3.1 工程概况
    3.2 厂址及其自然条件
        3.2.1 厂址地理位置
        3.2.2 交通运输状况
        3.2.3 工程地质条件
    3.3 总平面布置及主厂房建筑结构
        3.3.1 总平面布置的特点
        3.3.2 主厂房布置特点
    3.4 主要设备及系统简介
        3.4.1 锅炉及相关系统
        3.4.2 汽轮机及相关系统
        3.4.3 发电机及电气系统
        3.4.4 热工自动化系统
    3.5 主要工程特点介绍
    3.6 工程各标段承包单位及施工范围
        3.6.1 A标段—河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3.6.2 B标段—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
        3.6.3 标段间的接口原则
        3.6.4 各标段施工区域划分
    3.7 工程建设目标
        3.7.1 工程建设总目标
        3.7.2 工程管理理念
        3.7.3 安全、健康、环境和文明施工目标
        3.7.4 质量目标
        3.7.5 进度目标
        3.7.6 投资目标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唐清苑热电项目质量管理
    4.1 大唐清苑热电项目质量管理要求
        4.1.1 质量管理总要求
        4.1.2 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
    4.2 质量管理主要指标和技术控制指标
        4.2.1 工程设计主要指标
        4.2.2 土建、安装、调整试运主要指标
        4.2.3 调整试验指标
        4.2.4 生产试运行指标
    4.3 大唐清苑热电项目质量规划
    4.4 大唐清苑热电项目的质量保证
        4.4.1 大唐清苑热电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4.4.2 质量保证方案框图
        4.4.3 项目质量管理责任制的制定
        4.4.4 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4.5 大唐清苑热电项目的质量控制
        4.5.1 质量管理的内涵与原则
        4.5.2 大唐清苑热电项目实施中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
        4.5.3 大唐清苑热电项目各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唐清苑热电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5.1 大唐清苑热电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5.1.1 项目设计质量存在缺陷
        5.1.2 项目负责人作用不够
        5.1.3 项目质量控制不严
        5.1.4 项目否决权未得到充分发挥
        5.1.5 缺乏项目后期运行质量回访
    5.2 大唐清苑热电项目质量管理的改进措施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8)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情感培养优化方法的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数学情感的提出
        二、数学情感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情感的概念
        二、数学情感的概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情感教育的研究
        二、数学情感教育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情感培养优化方法的策略探究
    第一节 数学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情感的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的方法
        二、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的方法
        三、数学学困生的数学情感激发的方法
    第二节 学生自我调控数学情感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中学生自我调控数学情感的方法
        二、课外活动中学生自我调控数学情感的方法
        三、数学学困生自我调控数学情感的方法
第三章 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情感培养优化方法的活动研究
    第一节 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
        三、编制问卷表
        四、选择活动对象
    第二节 活动实施
        一、问卷调查
        二、开展活动
    第三节 活动分析
        一、收集活动结果
        二、分析活动结果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讨论
        一、几点思考
        二、对数学情感培养优化方法的策略探索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初中音乐“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体验成功”学生评价是现今教育评价改革的趋势
        二、“体验成功”学生评价顺应当下社会发展趋势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三、“体验成功”学生评价能促进新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四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成功教育理论及其对学生评价的启示
        二、人本主义理论及其对学生评价的启示
        三、成功智力理论及其对学生评价的启示
        四、成就动机理论及其对学生评价的启示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本论文的基础框架
第二章 初中音乐“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基本理念
    第一节 初中音乐“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基本理念
        一、一个在评价中获得成功的学生的故事
        二、为何要使学生在评价中“体验成功”
        三、初中音乐“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内涵
        四、初中音乐“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目标
    第二节 初中音乐“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标准
        一、初中音乐“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
        二、初中音乐“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标准
    第三节 初中音乐“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一、初中音乐“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
        二、初中音乐“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主要方法
    第四节 初中音乐“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意义
        一、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满足学生的四种基本需要
        三、促进“弱势”学生的发展
        四、增强自倍心,培养成功素质
        五、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章 评价的工具——音乐大富翁创业史
    第一节 “音乐大富翁创业史”的涵义
    第二节 “音乐大富翁创业史”的特点
        一、工作量小、可操作性强
        二、能激励每一个学生,特别对后进生作用更明显
        三、运用游戏币原理,让学生上瘾
    第三节 “音乐大富翁创业史”的使用
        一、合理设计“音乐大富翁创业史”记录表格
        二、全方位覆盖学生的音乐学习生活
        三、巧用音乐财富排行榜
        四、增加创业财富的可流通性
    第四节 “音乐大富翁创业史”的作用
    第五节 “音乐大富翁创业史”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 初中音乐“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实施
    第一节 日常课堂中的评价
        一、语言评价——关注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二、课堂常规评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节 音乐活动中的评价
        一、趣味性评价——在综艺节目中测验
        二、差异性评价——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第三节 期末考试中的评价
        一、小文艺节目汇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二、二次评价——给学生多一次成功的机会
        三、免考——肯定学生平时的付出
    第四节 课余生活中的评价
        一、签名活动——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
        二、参与社会上的音乐活动——融入社会
    第五节 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第一节 初中音乐“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实验数据分析
        一、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音乐考试形式与感受的对比分析
        二、“音乐大富翁”创业史所起作用的分析
        三、其他数据的分析
    第二节 初中音乐“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实践成效
    第三节 注意事项
    第四节 反思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四、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次成功的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华电常山热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研究[D]. 李中桐.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2)
  • [2]“二战”以来美国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演进研究[D]. 冯琳. 河北大学, 2020(08)
  • [3]在改革创新中做强团建工程[J]. 陈沐垚,袁仕城,郝建荀,郭琪. 当代电力文化, 2019(05)
  • [4]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道德故事的价值取向研究[D]. 李文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段力佩教育思想研究[D]. 李元.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6]大唐清苑热电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涂婳. 华北电力大学, 2016(03)
  • [7]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8]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情感培养优化方法的策略探究[D]. 黄小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1)
  • [9]陈儒俊:一位把教育理想化为实践的教育局长[J]. 王厥轩. 上海教育, 2011(11)
  • [10]初中音乐“体验成功”学生评价的研究与实践[D]. 杨海静. 四川师范大学, 2010(05)

标签:;  ;  ;  

素质教育的一次成功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