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热声发动机(冰箱)共振频率的新方法探索

降低热声发动机(冰箱)共振频率的新方法探索

一、降低热声发动机(制冷机)共振频率的新方法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宫凯[1](2010)在《喷射电沉积法制备多孔金属镍机理、工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孔金属材料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具有广泛的多功能应用前景,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多孔金属材料的功能性能与其结构直接相关,改变其孔隙率和孔的形貌及尺寸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的性能。本文工作针对传统多孔金属制备方法在上述方面普遍存在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等缺陷,采用一种全新的多孔金属制备方法─喷射分层扫描电沉积法制备以多孔枝晶沉积层为层芯、普通薄沉积层作面板而制成的夹心式层合式的块状三明治结构多孔金属镍。以孔隙结构优化设计和应用为目标,通过调节各种工艺参数和控制条件,使沉积的工作状态在枝晶沉积层和普通电沉积层间交替进行,控制多孔金属镍块的生长,并通过改变试验参数调节芯层孔隙结构和孔隙率,调节普通沉积层生长位置,改变多孔金属镍的三明治状闭孔形貌及尺寸。喷射电沉积法生成的多孔枝晶组织完全是自组织原位生长的,加工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不需要其它辅助材料,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对丰富多孔金属的制造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进行喷射电沉积多孔枝晶层的电化学行为机理研究。主要包括:喷射电沉积多孔金属镍的动力学过程及其阴极极化的特点,喷射电沉积过程阴极极化的类型,喷射电沉积的交流阻抗行为,喷射电沉积镍的电结晶行为。2.对喷射电沉积过程中喷射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单股冲击射流紊流流动的基本数学模型。采用扩散限制凝聚模型(DLA)对喷射电沉积过程的多孔枝晶组织的形状和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并进行了验证性试验。3.研制了喷射电沉积逐层扫描制备三明治状多孔金属镍试验系统。成功制备了具有一定形状和厚度的块状多孔金属镍样品;并对制备的多孔镍的表面形貌、孔隙结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4.通过采用喷射电沉积制备的三明治状多孔金属镍为集流体,以纳米NiO为电极活性材料制成电化学电容器电极,并对组装的电容器性能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电容器储能方式主要以赝电容形式存在,单电极比容量为582-527F/g,电极电荷传递阻抗小,电容电化学行为优良。

汤珂,林小钢,黄忠杰,金滔,陈国邦[2](2009)在《气液耦合振动对热声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进行了气液耦合振动驻波型热声发动机定量模拟。重点比较分析了单纯气体振动系统和引入[EMIM][BF4]室温离子液体作为液体活塞的气液耦合振动系统的运行参数,并考察了液体活塞的质量对热声发动机谐振频率、压力振幅以及板叠热端温度等的影响。

柳玉林[3](2006)在《机械谐振式热声制冷机研究》文中提出与传统热机相比,热声热机(包括制冷机)具有环保,无或极少的运动部件,高可靠性,并且可以利用低品位热源等优点,因而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但是热声热机的频率和体积问题却一直制约着热声热机的实用化。为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本论文以热声冰箱为应用对象,研究具有质量-弹簧系统的机械谐振式热声制冷机,重点研究谐振系统的模态频率及工作特性。本文首先讨论了几种具有不同谐振腔结构的制冷机,利用等效网络理论对制冷机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尺寸大小、能量耗散和频率调节特性等方面,讨论各种结构方案的优缺点,最后确定本文所采用的最优制冷机结构方案。对所研究的制冷机装置谐振系统,建立了集总的二维弹簧-质量等效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获得了机械谐振系统的模态频率关系,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系统谐振参数对模态频率和幅频特性的影响,讨论了系统调频调谐的方法。利用对热声制冷机谐振系统的分析和模拟结果,提出了冰箱用热声制冷机的设计参数,并利用网络模型对热声制冷机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了制冷机实验样机的主要结构参数,为实验研究对制冷机进行了性能预测。本文的最后在建立系统的分布参数模型、利用DeltaE计算制冷机的声场分布和能量损耗的分析等方面,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孙大明,邱利民,谭永翔,郑金鹏[4](2006)在《影响热声发动机工作频率的因素》文中认为热声发动机工作频率关系到与负载的匹配情况,是热声发动机声能输出的重要评价指标。对热声发动机的频率调节手段进行了系统分析,试验验证了部分调频方法,并运用数值模拟分析了新的调频手段。研究发现,通过改变工质类型、改变谐振管长度和直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调节热声发动机的工作频率。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发动机内气体平均温度较平均压力和回热器长度对工作频率的影响更大。

胡剑英,罗二仓,吴张华,戴巍[5](2004)在《焊接波纹管在热声机械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焊接波纹管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一种新型元件 ,它有两突出的优点 :变形量大 ,寿命长。利用其改进热声机械 ,有可能解决许多重大问题。文中介绍了焊接波纹管的结构 ,总结了其在热声机械中可能的几点应用 ,对其寿命也做了初步讨论。

刘浩,罗二仓[6](2002)在《降低热声发动机(制冷机)共振频率的新方法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文中通过分析热声系统边界条件,以及热声系统中工质的声速对整个系统共振频率的影响,提出了两套降低系统共振频率,减小系统尺寸的方案,就理论上解决了这一热声领域的难题,为热声机的小型化,实用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缪永建[7](2002)在《超细氧化锌制备过程中的超声强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锌系产品,它广泛应用于橡胶、涂料、陶瓷、化工、医药和电子等工业部门。尺寸为纳米级的氧化锌,由于具有明显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以及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等特点,使得它具有许多新的性质和用途。 超声波是频率范围20-106KHz的机械波,利用超声波来加速或引发新的反应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本论文以Zn(NO3)2为原料,NH3·H2O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在施加一定频率和能量超声波的条件下制得Zn(OH)2白色沉淀。沉淀经洗涤、干燥、焙烧后生成ZnO纳米粉末。通过X-射线衍、TEM、BET测试表明所制得ZnO为六方晶体,其晶粒度为53.8nm,ZnO颗粒的颗粒度约150nm。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的研究方法,分别探讨了水浴和超声波条件下溶液pH值、沉淀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前躯体Zn(OH)2粒度的影响以及焙烧过程中焙烧温度与焙烧时间对ZnO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对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是有影响的,它将大大减小前驱体Zn(OH)2的粒径,减轻前驱体的团聚现象。

二、降低热声发动机(制冷机)共振频率的新方法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低热声发动机(制冷机)共振频率的新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喷射电沉积法制备多孔金属镍机理、工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多孔金属的历史和分类
        1.2.1 多孔金属的历史
        1.2.2 多孔金属的分类
    1.3 多孔金属的发展现状
        1.3.1 多孔金属的制造工艺
        1.3.2 多孔金属的的性能和应用
    1.4 多孔金属的发展趋势
        1.4.1 制备工艺向精密可控的多样产业化发展
        1.4.2 应用向复合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统一发展
        1.4.3 理论研究向多学科交叉,基本理论同数值计算结合发展
    1.5 课题的背景、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5.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5.3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喷射电沉积多孔金属镍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部分
        2.2.1 试验设备
        2.2.2 实验方法
    2.3 电化学沉积的基本理论
        2.3.1 电化学沉积的基本过程
        2.3.2 斯特恩双电层模型
    2.4 喷射电沉积多孔金属镍的阴极极化行为
    2.5 喷射电沉积多孔金属镍的动力学研究
        2.5.1 测定动力学参数
        2.5.2 测定控制步骤计量数
        2.5.3 测定NI 离子还原活化能
    2.6 喷射电沉积镍的交流阻抗行为研究
        2.6.1 交流阻抗分析基本原理
        2.6.2 喷射电沉积镍的交流阻抗复数平面理论分析
        2.6.3 喷射电沉积镍的交流阻抗行为
    2.7 喷射电沉积镍电结晶行为研究
        2.7.1 金属电结晶的螺旋位错生长理论
        2.7.2 喷射电沉积镍电结晶行为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喷射电沉积多孔金属镍的仿真研究
    3.1 喷射电沉积多孔金属镍的喷射流场数值计算
        3.1.1 引言
        3.1.2 射流数值计算的模型建立
        3.1.3 射流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3.2 喷射电沉积多孔金属镍的枝晶分形生长仿真
        3.2.1 引言
        3.2.2 点阳极电沉积中枝晶分形生长的模拟方法
        3.2.3 模拟结果与试验所得枝晶的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喷射电沉积逐层扫描制备块体多孔金属镍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工艺方案与试验设备
        4.2.1 工艺方案
        4.2.2 试验设备
    4.3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4.3.1 试样制备
        4.3.3 试验方法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1 电解液喷射速度对制备多孔金属镍枝晶层的影响
        4.4.2 阴极电流密度对制备多孔金属镍的影响
        4.4.3 扫描速度和扫描方式对制备多孔金属镍枝晶层的影响
        4.4.4 电解液配方对制备多孔金属镍枝晶层的影响
    4.5 多孔金属镍的力学性能
        4.5.1 显微硬度分析
        4.5.2 应变曲线分析
        4.5.3 吸能曲线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喷射电沉积制备多孔金属镍应用探索
    5.1 引言
    5.2 试验方法
        5.2.1 试验药品和仪器
        5.2.2 超级电容器集流体的制备及电容器的组装
        5.2.3 电容器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多孔金属镍集流体的结构及形貌表征
        5.3.2 电化学表征方法
        5.3.3 NIO 在碱性电解液中的电化学电容行为
        5.3.4 超级电容器的循环伏安行为
        5.3.5 超级电容器的充放电性能行为
        5.3.6 电化学交流阻抗特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总结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工作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机械谐振式热声制冷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综述
    1.3 研究内容
2 热声热机理论基础
    2.1 热声效应的热力循环分析
    2.2 热声系统中的基本方程
    2.3 热声系统简化分析方法
    2.4 电-力-声类比
    2.5 本章小结
3 机械谐振式热声制冷机模型
    3.1 设计目标
    3.2 热声制冷机模型
4 机械谐振系统的特性研究
    4.1 制冷机装置结构描述
    4.2 制冷机系统模型
    4.3 谐振系统的模态频率研究
    4.4 谐振特性研究
    4.5 本章结论
5 热声制冷机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模拟
    5.1 制冷机的结构设计
    5.2 制冷机性能预测
    5.3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及今后工作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不足之处及以后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4)影响热声发动机工作频率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理论分析
3 实验和模拟结果
    3.1 工质类型的影响
    3.2 平均工作压力和气体平均温度对频率的影响
    3.3 回热器长度对工作频率的影响
    3.4 谐振管长度对工作频率的影响
    3.5 谐振管直径对工作频率的影响
4 结 论

(6)降低热声发动机(制冷机)共振频率的新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通过弹簧一质量系统来降低系统共振频率
3 降低共振频率,减小系统尺寸的又一新思路
4 实际应用算例

(7)超细氧化锌制备过程中的超声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纳米材料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1.1 引言
    1.2 纳米颗粒的基本特性
        1.2.1 量子尺寸效应
        1.2.2 表面效应
        1.2.3 小尺寸效应
        1.2.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1.3 纳米材料的应用
        1.3.1 纳米材料在精细陶瓷材料方面的应用
        1.3.2 纳米材料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1.3.3 纳米材料在纺织物上的应用
        1.3.4 纳米材料在涂料上的应用
        1.3.4.1 光学应用纳米复合涂料
        1.3.4.2 吸波纳米复合涂料
        1.3.4.3 机械性能增强型纳米复合涂料
        1.3.4.4 纳米抗菌涂料
        1.3.4.5 功能性纳米复合涂料
        1.3.5 纳米材料在军事上的应用
        1.3.6 纳米材料在环保中的应用
        1.3.6.1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
        1.3.6.2 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1.4 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1.4.1 纳米粉体制备的气相法
        1.4.1.1 物理气相沉积(PVD)法
        1.4.1.2 化学气相沉积(CVD)法
        1.4.2 纳米粉体制备的液相法
        1.4.2.1 溶剂蒸发法
        1.4.2.2 微乳液法
        1.4.2.3 溶胶-凝胶法(sol-gel)
        1.4.2.4 沉淀法
        1.4.2.5 水热法
        1.4.3 纳米粉体制备的固相法
        1.4.3.1 机械粉碎法
        1.4.3.2 固相反应法
        1.4.4 纳米粉体制备的其它方法
    1.5 纳米ZnO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1.6 声化学与超声波以及在现代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1.7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第二章 原料条件及试验方法
    2.1 试验所用试剂及仪器设备
    2.2 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理论基础
        2.2.1 结晶动力学
        2.2.2 结晶过程热力学
    2.3 试验所采用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
    2.4 试验步骤及工艺流程
        2.4.1 氨水法试验步骤
        2.4.2 草酸铵法试验步骤
        2.4.3 超声条件下氨水法试验步骤
        2.4.4 工艺流程简图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影响前驱体合成的工艺因素
        3.1.1 氨水法
        3.1.1.1 溶液pH值的影响
        3.1.1.2 氨水浓度的影响
        3.1.1.3 反应温度的影响
        3.1.1.4 反应时间的影响
        3.1.1.5 硝酸锌浓度的影响
        3.1.2 草酸盐法
        3.1.2.1 溶液pH值的影响
        3.1.2.2 草酸铵滴加时间的影响
        3.1.2.3 反应温度的影响
        3.1.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3.1.2.5 氯化锌浓度的影响
        3.1.3 沉淀法制备超细粉体过程中的超声强化作用
        3.1.3.1 单因子试验
        3.1.3.2 正交试验
    3.2 前躯体的焙烧
        3.2.1 前驱体Zn(OH)_2焙烧试验条件及结果
        3.2.2 前躯体Zn(OH)_2的焙烧工艺对产品ZnO的影响
        3.2.2.1 差热分析
        3.2.2.2 焙烧温度的影响
        3.2.2.3 焙烧时间的影响
        3.2.2.4 氢氧化锌的焙烧分解率
        3.2.3 前驱体草酸锌的焙烧
        3.2.3.1 焙烧时间的影响
        3.2.3.2 焙烧温度的影响
        3.2.3.3 草酸锌的焙烧分解率
    3.3 粉体的表征
        3.3.1 前驱体的表征
        3.3.1.1 粒度分布
        3.3.1.2 前驱体TEM图
        3.3.2 产品氧化锌的表征
        3.3.2.1 X-射线衍射
        3.3.2.2 比表面积测定
        3.3.2.3 TEM图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降低热声发动机(制冷机)共振频率的新方法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喷射电沉积法制备多孔金属镍机理、工艺及应用研究[D]. 宫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1)
  • [2]气液耦合振动对热声发动机性能的影响[J]. 汤珂,林小钢,黄忠杰,金滔,陈国邦.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9(10)
  • [3]机械谐振式热声制冷机研究[D]. 柳玉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3)
  • [4]影响热声发动机工作频率的因素[J]. 孙大明,邱利民,谭永翔,郑金鹏. 低温工程, 2006(04)
  • [5]焊接波纹管在热声机械中的应用[J]. 胡剑英,罗二仓,吴张华,戴巍. 低温与超导, 2004(03)
  • [6]降低热声发动机(制冷机)共振频率的新方法探索[J]. 刘浩,罗二仓.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2(S1)
  • [7]超细氧化锌制备过程中的超声强化研究[D]. 缪永建. 中南大学, 2002(04)

标签:;  ;  ;  ;  ;  

降低热声发动机(冰箱)共振频率的新方法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