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亲水性分析及其与水景设计的关系

人体亲水性分析及其与水景设计的关系

一、人的亲水性分析及其与水景设计关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冯子业[1](2021)在《宜居视角下居住区景观评价体系构建及优化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居民对居住区景观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但目前居住区景观发展速度缓慢,无法满足居民对于景观品质的要求,导致两者之间矛盾逐步显现。所以,在宜居城市建设和居民对居住环境需求转变的背景下,居住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担居民日常休憩生活的重要载体,其景观的宜居性建设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又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本文通过文献整理、专家咨询、居民走访调查、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展开对宜居视角下居住区景观评价体系的分析与研究。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相关概念理论的研究,发现缺乏以居住区景观与宜居互相关联作为出发点的相关研究。然后,对相关评价体系方法进行研究,通过优缺点比较,结合本文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其次,阐述居住区景观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并以此为出发点初步选定指标因子,通过咨询相关领域专家和居民的意见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改,最终确定了7个准则层指标和25个方案层指标,并进一步对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行界定。最后,利用构建的景观评价体系进行实例研究,依据评价结果进行针对性优化设计,并总结宜居视角下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和策略,为未来居住区景观的宜居性打造和已建成居住区景观的宜居性改善提供了参考。

赵薇[2](2020)在《针对居民偏好的天津市居住区水景使用后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人们的居住环境在近年来不仅被广泛地关注,而且需求也是不断地提升,居民则是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的核心推动力。居住区水景的营造自古以来是人们居住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居民既是营造水景的需求者,也是提升水景的推动者。因此,居民偏好的反馈与实现对于居住区水景的优化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天津市新型居住区水景进行调查,通过研究表明水景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居民偏好意愿在水景营造中的价值与作用被忽略,表现在居住区水景在自然性、功能性、精神性等方面的不足与欠缺。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使水景丧失了最初的营造目的与使用功能,甚至成为居民对水景满意度评价下降的主导原因。为了遵从居民偏好提升满意度,从居民偏好需求作为切入点,论文采用POE研究方法,对天津市居住区水景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针对居住区水景的居民偏好需求,将水景形式与功能做了详细研究与阐述,为下一阶段比对天津市居住区水景的设计现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选取天津市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居住区水景,分别进行针对居民偏好的现场调研与问卷调查等信息收集。由此对居住区水景的概况、功能、使用状况及影响居民满意度的因素、POE要素集的重要度进行分析评价。接着通过AHP层次分析法推导计算出居住区水景评价要素集中各要素重要度权重比例,并对此结论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应用POE建立针对居民偏好的天津市居住区水景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此评价体系对四个样本做出最终评定。最后基于POE综合评定结果,在评价综述中详细归纳出针对居民偏好的居住区水景综合性策略,并推导出突出问题:缺乏冬季水景观赏性问题;无良好水景场地管理体系问题;水景安全性意识不足问题;水景无障碍设施不健全问题;缺乏亲水互动性功能需求问题;教育与科技元素在水景设计中的缺失问题;精神需求与睦邻需求的设计空白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一一对应的天津市居住区水景优化设计策略,为天津市居住区水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设计方向和借鉴方法。总之,随着POE理论的充实与方法改进,可以促使更多利用POE为包括居住区水景在内的广大景观类别的空间场地搭建起实用型的评价体系,让景观设计创作拥有更多的实际案例可以借鉴或遵循,实现进化式的创新设计。

汪园[3](2020)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水景观循证设计 ——以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闭症(ASD)儿童作为受疾病折磨的特殊群体,多发病于幼儿时期,在现阶段医疗条件下,尚无法痊愈,他们需要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康复花园及园艺疗法对ASD儿童干预及康复治疗取得了不少成功案例。本文对自闭症治疗方式、康复花园水景观和循证设计二个方面进行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综述;通过对国内外康复花园水景观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归纳针对ASD儿童建设康复花园水景观的设计要点和设计原则;基于对ASD儿童医疗现状进行的总结分析、以及水景观净化过程对儿童心理效应的影响,将微水景园艺疗法活动结合到ASD儿童康复花园的循证设计中。以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学校ASD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循证设计为研究方法,通过对设计场地ASD儿童开展相关园艺疗法活动及常见水生植物净水效果数据的统计分析,凝练对ASD儿童身心康复有干预作用的园艺疗法活动、筛选净水效果有效的水生植物,对ASD儿童康复花园的景观化设计评价体系进行了水景观层面的设计性探讨;通过设计将园艺疗法开展空间落实在特教中心的康复花园中,提出具有融五感刺激、游戏为一体的“水疗愈”功能主题的康复花园设计思路;以期为后续ASD儿童的康复花园建设及康复训练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净水功能较为有效的植物营造水景观及其相关的园艺疗法活动对ASD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正向的积极作用。

胡云[4](2020)在《南宁市西乡塘区居住小区水景调查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所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迎合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设计师和开发商越来越重视居住小区水景的建设,水景逐渐成为居住小区景观重要组成部分和评价居住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不仅能调节居住小区气候环境,增加空气湿度,还能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提升居住小区整体环境质量,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本文以南宁市西乡塘区居住小区中的水景作为调查评价对象,综合分析评价南宁市西乡塘区居住小区水景。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和现场统计等方法,对南宁市西乡塘区居住小区水景的水体、驳岸、植物、景观小品、亲水设施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韦伯-费希纳定律构建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实地调查南宁市西乡塘区居住小区水景,得出:(1)水景形式主要有喷泉、跌水、池塘、游泳池、溪流,其中喷泉的应用最广泛,应用频率为63.64%;跌水的应用频率为59.09%;池塘的应用频率为47.73%;游泳池的应用频率为40.91%;溪流的应用频率为11.36%。按照水景的平面形式统计分析得出:规则式水景占66.23%,自然式水景占29.87%,混合式水景占3.90%。按照水体形态统计分析得出:动态水景的应用频率为55.84%,静态水景的应用频率为44.16%。(2)驳岸有直立式驳岸、阶梯式驳岸和缓坡式驳岸三种驳岸模式,也有将两种以上驳岸模式结合在一起运用的情况。直立式驳岸的应用频率为59.74%,缓坡式驳岸的应用频率为7.79%,含有两种以上驳岸模式的应用频率为32.47%。驳岸采用的材料有鹅卵石、自然山石和花岗岩等,运用混凝土浇筑、浆砌和干砌等构筑手法。形成混凝土浇筑的直立式驳岸、浆砌砖直立式驳岸、浆砌鹅卵石缓坡式驳岸、浆砌鹅卵石直立式驳岸、干砌山石缓坡式驳岸。(3)驳岸植物的种类、层次比较丰富,色彩的搭配丰富多样。所调查的44居住小区共有驳岸植物94种,隶属47科,83属,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43科79属90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乔木有44种,占植物总数的46.81%;灌木有28种,占植物总数的29.79%;草本植物有21种,占植物总数的22.34%;藤本植物有1种,占植物总数的1.06%。(4)水景中运用的景观小品有花钵、雕塑、桌椅、石凳、亭、桥、景墙,雕塑和桥的应用最多,应用频率为29.54%;其次是花钵和亭子,应用频率为25.00%;桌椅的应用频率为11.36%;长形石凳的应用频率为9.09%;景墙的应用频率为13.64%。景观小品所运用到的材料有混凝土、金属、木材、石材等,混凝土的应用频率为65.91%。石材、木材和砖的应用的频率分别为11.36%、18.18%、9.09%,金属材料的应用最低,为6.82%。(5)水景中亲水设施主要有亲水广场、亲水木栈道、临水步道和亲水平台等,合理布局亲水设施再融入休憩性的景观小品形成舒适的亲水空间,满足居民对水的心理需求。安全设施有警示牌、围栏、防护垫等。水景亲水空间的材料主要采用花岗岩、地砖、鹅卵石等,其中花岗岩的应用频率为75.00%;木材的应用频率为18.18%;小块瓷砖和地砖的应用频率都是11.36%,鹅卵石的应用频率为13.63%,小料石的运用最少,应用频率为2.27%。(2)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南宁市西乡塘区居住小区水景评价体系,综合权重比较结果为:植物(0.3076)>水体(0.2415)>驳岸(0.2285)>亲水设施(0.1297)>景观小品(0.0927)。从各准则层权重值可以看出,在构成水景的要素中,对水景影响最大的是植物,其次是水体和驳岸。在所选的南宁市西乡塘区居住小区的评价对象中,评语为优秀的有两个小区,分别是盛天熙园(0.9120)和龙光水悦龙湾(0.9016),占15.38%;评语为良好的有8个小区,分别为文化园(0.8373)、城市碧园(0.8542)、福满花园(0.8181)、台湾街宜兰湾(0.8526)、正恒国际广场(0.8506)、同人学府大道(0.8369)、龙光君悦华庭(0.8551)、中海御湖熙岸(0.8408),占61.54%;评语为一般的有3个小区,分别为盛天尚都(0.7915)、时代家园(0.7941)和振业·尚府(0.7885),占23.08%。所得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符合。(3)根据调查结果和评价结果,归纳总结南宁市西乡塘区居住小区水景存在水体被污染;水景没有水体,处于干涸状态;过度运用硬质驳岸,破坏生态环境;驳岸高差大,影响居民亲水体验。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适当种植水生植物,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合理设计水景,加强后期维护管理;融入自然生态驳岸,丰富驳岸形式;合理设置亲水设施,改变驳岸模式,为南宁市西乡塘区居住小区水景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顾倩毓[5](2020)在《西方古典园林水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景是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常被人们视为园林的灵魂。本研究从西方古典园林理水方式的角度出发,以时间轴线作为研究脉络,对其水景的运用方式进行了系统性地深入研究与分析。通过应用文献研读、归纳分析和实例分析等方法,深入探寻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古典园林水景营造的特点及手法。研究范围包含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古典园林水景。从风景园林学视角梳理了西方古典园林从起源期、形成期、发展期到成熟期的水景发展历程。这些不同地域的园林水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而这些不同风格的理水方式以不同的形式、途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从而形成了整个西方古典园林水景庞大体系。本论文以意大利水景、法国水景和英国水景为主要研究对象象,提取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最具代表性的园林,进行实例分析理水风格及理水特点。分析出地形、建筑、植物与带路,对西方古典园林水景的影响,水景营造与各造园要素相结合的方式。最终总结出西方古典园林水景演变规律,形式由简单到丰富,功能由基础到多元,应用由单一到组合,布局由局部到整体,工艺由粗浅到精湛。西方古典园林水景的演变特点,是以经济为基础、与审美相同步、与动植物相结合、与自然条件相协调。本论文希望通过对西方古典园林水景营造和运用方式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西方古典园林的理水艺术,了解其形成与演变的规律。进而更好地加以学习,而非不加思考不结合实际,盲目的照搬照抄西方古典园林水景,为我国当代园林的水景营造提供有益的借鉴。

朱威廉,谢明,张美亮,陈奔,包嘉昕[6](2020)在《关于商业建筑中亲水性的研究——以宁波和义大道为例》文中指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水在生理上被人作为生存的必需品,同样水在建筑设计中作为一种经常被使用的元素,可以通过对其形态上的改变从而对建筑本身产生影响。本文正是从人的亲水性出发,通过对建筑案例的分析以及对商业建筑中水元素运用的研究,论证亲水性在建筑中的作用,并归纳总结其中的方法论和问题所在。

孙晗雪[7](2020)在《养老机构户外交互性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交互设计理论的角度,对养老机构户外景观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养老机构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养老机构生活的老年人的户外行为需求,其次通过对养老机构户外景观设计、交互设计和交互性景观设计相关概念的研究,界定了养老机构户外交互性景观设计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明确了交互性景观设计对养老机构户外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分析了户外硬质景观、户外绿化设计、户外水景设计和户外导视系统这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老年人在户外活动时与户外景观之间的交互性,提出了交互性景观设计理论在养老机构户外景观中的应用。最后基于交互性景观的分析,在户外景观与老年人户外行为之间营造良好的交互关系,提高老年人对户外景观的参与度与体验感,并应用于养老机构户外的交互性景观设计,最终致力于为老年人设计出健康幸福,且高质量的户外环境。

刘雨鑫[8](2019)在《水景景观设计中水形态的表达与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景景观在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人类的文明发展起源于水,生活条件与水紧密相连,而水也是人类生理需求的基础。水具有能调节空气湿度,改善小气候等的生态作用,多变的形态也有拓展空间和点缀空间的作用。人类天生的亲水性使得水景在景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中国皇家蓬勃大气的宫廷苑囿和精致玲珑的江南私家园林中,以及西方园林和阿拉伯园林中,都引水入园造景,不仅有形态各异自然式水景,也有巧夺天工的人工式水景,变化多样的水形态景观满足了人们对水的追求和喜爱,以水景为主题的造景艺术也成为现代景观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与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景观设计中对水的运用越来越多,使得水形态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本文以水形态中平静、流动、跌落、喷射四种状态进行分析,以水景景观中优秀的水形态作品及研究成果和实地调研总结的资料作为客观依据,针对不同形态的特性及造景元素,将每种形态的艺术特征和景观表达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对其运用方法及适用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艺术表达下的水形态在景观中具体的营造方法。最后结合洛南县西城新区水景观规划设计的案例,在尊重因地制宜、安全性、文化表现等原则前提下,规划出适宜的是水形态景观将所提出的水形态景观营造方法应用其中。为今后水景景观中水形态的艺术表达提供设计思路和借鉴经验。

施雪燕[9](2017)在《美丽乡村背景下的湖州地区新农村水景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始终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地农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美丽乡村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水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重要的物质基础,不仅要满足外在的美观上的要求,还要符合其内在功能上的要求。因此,新农村水景设计是新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从根本意义上不同于以往城市水景的设计,与美丽乡村的完美呈现息息相关。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景观形式趋同、盲目效仿城市、忽略本质功能需求、欠缺地域性等问题制约了新农村景观的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立足于此背景,结合国内外乡村水景设计等一系列理论,分析新农村建设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需求,对美丽乡村背景下新农村水景设计的概述进行分析,奠定其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湖州地区有代表性的新农村水景设计进行实地调研,并深入分析与总结,提炼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美丽乡村背景下湖州地区新农村水景优化设计的对策,以期对新农村水景设计的优化提供研究思路和参考。

林妍栏[10](2016)在《岭南水景在广州水博苑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万物生长的关键,是岭南造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珠江三角洲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景观,其水景的形成、发展与岭南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等有着重要的关系,表现出浓郁的岭南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岭南水景是一个相对综合的研究课题,但国内关于岭南园林水景的研究,由于历史文献资料性的匮乏和现存实物个案太少等客观原因,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随着人们日益重视生活、工作和娱乐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水景在有关城市规划和园林建设中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现代景观建设过程中,部分水景设计存在缺乏安全性、艺术性、生态性和文化性的考虑,同时传统的思想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传统的岭南造园思想不被重视或歪曲解读,有逐渐没落的趋势。本文通过中国水景以及岭南水景发展的横纵向对比,并以相关的文献资料、学科理论和传统优秀岭南园林案例为基础,从综合的角度分析传统岭南水景的理念与特性,特别是水景的安全性、生态性、艺术性和文化性,将水景设计运用传统理念与手法,实行技术与艺术和谐统一,从资源利用合理化和生态化的效果解决水景建设的实际问题,为岭南建设具有地域特征,符合时代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水景作出探讨。结合时代对生态修复、资源利用的要求,注意环境的生态和持续性的责任,与当代的社会和政治形式相适应,探讨如何达成传统手法与现代水景的融合。最后本文以实际设计案例水博苑工程的水景设计提出水景的设计应该遵循生态、安全、兼顾景观和地域文化,并希望能提供一种独特的理解,承担着社会、环境、生态和文化的意义。总结并创造出新形式的思维和实践来改变我们与水这种自然资源的关系,能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水景特性,提倡岭南地域文化特色。论文共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岭南地区水景的处理手法和传统理水方式等背景,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应的研究方法,提出研究内容和意义,最后构建出研究框架。第二部分通过与中国水景以及岭南水景发展的横纵向对比,指出岭南水景因所在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等影响,从而表现出独具的岭南水景特征特色。第三部分,通过水与建筑、植物、山石和驳岸等的关系研究,以及岭南水景的设计原则和布局形式等分析,得出岭南园林水景的营造特性。最后一部分把研究所得理论运用到实际项目广州水博苑的水景设计中,从水景的安全性、生态性、艺术性和文化性等方面体现传统岭南水景的手法和经验,结合当代需求及岭南特色在现代水景中的传承与发展。

二、人的亲水性分析及其与水景设计关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的亲水性分析及其与水景设计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宜居视角下居住区景观评价体系构建及优化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综合分析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宜居
        2.1.2 居住区
        2.1.3 宜居居住区
        2.1.4 居住区景观评价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新城市主义理论
        2.2.2 社区适宜居住性理论
        2.2.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3 相关评价体系方法的研究
        2.3.1 评价体系研究方法的分析
        2.3.2 评价体系研究方法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宜居视角下居住区景观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选取
        3.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1.2 评价指标选取步骤
        3.1.3 评价指标选取结果
    3.2 评价指标介绍及评价标准
        3.2.1 评价指标介绍
        3.2.2 指标评价标准
    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3.1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3.3.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流程
        3.3.3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宜居视角下居住区景观评价应用
    4.1 评价流程
        4.1.1 评价准则建立
        4.1.2 评价指标量化
    4.2 居住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4.2.1 海尔云玺
        4.2.2 海信·静湖琅园
        4.2.3 浮山后二小区
    4.3 居住区评价结果分析
        4.3.1 总体评价结果
        4.3.2 单项评价结果
        4.3.3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宜居视角下居住区景观设计优化研究
    5.1 宜居视角下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5.1.1 安全性原则
        5.1.2 生态性原则
        5.1.3 功能性原则
        5.1.4 文化性原则
        5.1.5 以人为本原则
    5.2 宜居视角下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
        5.2.1 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
        5.2.2 以人为本的道路景观
        5.2.3 沉浸体验的场地景观
        5.2.4 完善便利的基础设施及小品景观
        5.2.5 趣味生态的水景景观
        5.2.6 安全舒适的照明景观
        5.2.7 丰富协调的高视点景观
    5.3 居住区实例优化设计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6.3.1 问题与不足
        6.3.2 未来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宜居视角下居住区景观评价指标评定标准问卷调查表
附录2:宜居视角下居住区景观评价指标权重问卷调查表
附录3:青岛市居住区评价指标量化打分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2)针对居民偏好的天津市居住区水景使用后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路线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发展
    2.1 相关理论及方法概述
        2.1.1 居民偏好相关研究
        2.1.2 城市居住区水景概念
        2.1.3 使用后评价(POE)概述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城市居住区水景国内外发展研究
        2.2.2 POE国内外发展研究
    2.3 针对居民偏好的城市居住区水景现状概述
        2.3.1 水景的分类
        2.3.2 水景的特征
        2.3.3 水景的功能
第3章 针对居民偏好的城市居住区水景POE体系构建
    3.1 POE体系构建逻辑概述
    3.2 POE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点
        3.2.1 评价对象
        3.2.2 评价主体
        3.2.3 评价目的
        3.2.4 评价方法
        3.2.5 评价流程
    3.3 POE体系构建
        3.3.1 评价对象
        3.3.2 评价目标
        3.3.3 POE基础评价模型设计
        3.3.3.1 居民基本信息
        3.3.3.2 居民使用特征
        3.3.3.3 针对居民偏好的满意度评价
        3.3.3.4 针对居民偏好的重要度评价
        3.3.3.5 构建针对居民偏好的POE评价要素集
        3.3.3.6 POE调查问卷设计
        3.3.3.7 数据采集
第4章 针对居民偏好的天津市居住区水景POE分析
    4.1 针对居民偏好的天津市居住区水景POE分析思路
    4.2 问卷回收情况
    4.3 基本状况评价分析
        4.3.1 天津富力城居住区水景
        4.3.2 天津融创绿城全运村居住区水景
        4.3.3 天津仁恒河滨花园居住区水景
        4.3.4 天津万科柏翠园居住区水景
    4.4 居民基础信息和使用特征分析
        4.4.1 居民性别构成分析
        4.4.2 居民年龄构成分析
        4.4.3 居民对于水景的使用频率分析
        4.4.4 居民对于水景的停留时间分析
    4.5 针对居民偏好的满意度评价分析
        4.5.1 总体满意度分析
        4.5.2 使用后评价体系各项要素的满意度分析
    4.6 针对居民偏好的重要度评价分析
        4.6.1 关于居民对季节的偏好分析
        4.6.2 关于居民对水景形式的偏好分析
        4.6.3 关于居民对水景价值的重要性偏好分析
        4.6.4 关于居民对POE评价要素集的重要度偏好权重分析
    4.7 评价要素权重分析
        4.7.1 评价要素分层权重分析法
        4.7.2 一级重要度评价要素权重分析
        4.7.3 二级重要度评价要素权重分析
    4.8 针对居民偏好的评级指标体系
    4.9 针对居民偏好的评定结果与评价综述
        4.9.1 针对居民偏好的评定结果
        4.9.2 针对居民偏好的评价综述
第5章 针对居民偏好的天津市居住区水景问题结论与优化策略
    5.1 针对居民偏好的评价结论综述
    5.2 天津市居住区水景存在的问题
        5.2.1 缺乏冬季水景观赏性
        5.2.2 无健全的水景场地管理体系
        5.2.3 水景安全性意识不足
        5.2.4 水景无障碍设施不健全
        5.2.5 缺乏亲水互动性功能需求
        5.2.6 科技教育元素在水景设计中的缺失
        5.2.7 精神需求与睦邻需求的设计空白
    5.3 针对居民偏好的天津市居住区水景优化策略
        5.3.1 完善水景全周期景观效果
        5.3.2 提升水景的生态性能,推行水景可持续维护方法
        5.3.3 完善水景设计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5.3.4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5.3.5 提升水景参与互动性功能
        5.3.6 利用先进科技丰富水景体验感
        5.3.7 满足精神需求赋能水景景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水景观循证设计 ——以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ASD儿童的治疗现状
        1.1.2 康复型医疗环境逐渐被重视
        1.1.3 ASD儿童的康复需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论文创新点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ASD儿童的传统疗法
        2.1.1 医学治疗
        2.1.2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
        2.1.3 结构化教育
        2.1.4 感觉统合训练
        2.1.5 游戏疗法
    2.2 ASD儿童的园艺疗法
        2.2.1 园艺疗法
        2.2.2 ASD儿童园艺疗法的研究现状
        2.2.3 ASD儿童园艺疗法的前景
    2.3 ASD儿童的康复花园循证设计
        2.3.1 康复花园的循证设计
        2.3.2 ASD儿童康复花园的研究现状
        2.3.3 国内外康复花园水景观设计研究发展现状
第三章 康复花园水景观案例分析
    3.1 康复花园水景设计类型
        3.1.1 放松型水景
        3.1.2 冥想型水景
        3.1.3 寄情型水景
        3.1.4 互动型水景
    3.2 康复花园水景设计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 ASD儿童康复花园水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4.1 ASD儿童康复花园水景观循证设计总则
        4.1.1 设计目的
        4.1.2 设计要点
        4.1.3 其他注意事项
    4.2 循证研究
        4.2.1 适合园艺疗法的水生植物筛选
        4.2.2 影响ASD儿童身心健康的园艺疗法效益分析
    4.3 康复花园水景观表达模式
        4.3.1 水生植物种植区
        4.3.2 雨水花园净水区
        4.3.3 童真童趣戏水区
        4.3.4 水元素趣味小品及配套区
第五章 循证设计实践——以苏州市工业园区某特殊学校为例
    5.1 设计实践的循证研究
        5.1.1 水疗愈景观净水植物种类筛选
        5.1.2 水疗愈园艺活动对设计场地ASD儿童身心指标的影响
    5.2 设计实践前期分析
        5.2.1 地理区位
        5.2.2 周边环境分析
        5.2.3 场地内环境现状分析
        5.2.4 设计场地儿童心理需求分析
        5.2.5 设计思路
    5.3 设计展示
        5.3.1 总体规划
        5.3.2 水生植物种植区设计
        5.3.3 雨水花园净水区设计
        5.3.4 童真童趣戏水区设计
        5.3.5 水元素趣味小品设计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附录
    自闭症儿童水体园艺疗法活动设计表
    家长知情同意书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南宁市西乡塘区居住小区水景调查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生态小区的建设
        1.1.2 居住小区水景建设的盛行和重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居住小区水景发展概况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3 国内居住小区水景发展概况
        1.2.4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归纳研究法
        1.5.2 实地勘察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5.4 层次分析法
        1.5.5 韦伯-费希纳定律评价法
        1.5.6 案列分析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居住小区水景的相关概述
    2.1 定义
        2.1.1 居住小区
        2.1.2 水景
    2.2 居住小区水景的分类
        2.2.1 根据水景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
        2.2.2 根据水景的平面布局进行分类
        2.2.3 根据水流形态进行分类
    2.3 居住小区水景的价值
        2.3.1 社会价值
        2.3.2 生态价值
        2.3.3 经济效益
    2.4 居住小区水景的功能与作用
    2.5 居住小区水景设计的原则
        2.5.1 以人为本的原则
        2.5.2 注重地域特色原则
        2.5.3 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南宁市西乡塘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及区位条件
        3.1.2 气候环境
        3.1.3 水文环境
    3.2 调查方案
        3.2.1 调查对象
        3.2.2 调查内容
第四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水景基本情况
        4.1.1 水景形式分析
        4.1.2 水景类型分析
        4.1.3 水体形态及空间布局分析
    4.2 驳岸分析
        4.2.1 驳岸模式分析
        4.2.2 材料运用及构筑手法分析
    4.3 驳岸植物分析
        4.3.1 植物的种类分析
        4.3.2 植物的生活型分析
        4.3.3 植物的观赏特性分析
    4.4 景观小品分析
        4.4.1 景观小品类型
        4.4.2 空间布局分析
        4.4.3 景观小品材料分析
    4.5 亲水空间分析
        4.5.1 亲水设施及安全设施分析
        4.5.2 材料分析
    4.6 水景构成要素景观组合方式分析
第五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居住小区水景综合评价
    5.1 评价方法
        5.1.1 层次分析法
        5.1.2 韦伯-费希纳定律评价法
    5.2 评价步骤
        5.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值
        5.2.2 韦伯-费希纳定律确定居住小区水景综合评价指数
    5.3 南宁市西乡塘区居住小区水景评价体系的构建
        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5.3.2 确定评价指标
        5.3.3 评价指标的描述
        5.3.4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第六章 南宁市西乡塘区居住小区水景评价实证分析
    6.1 评价对象概况
    6.2 评价过程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南宁市西乡塘区居住小区水景存在问题与优化建议
    7.1 水景优点
    7.2 存在问题
        7.2.1 水景中的水体被污染
        7.2.2 水景没有水体,处于干涸状态
        7.2.3 过度运用硬质驳岸,破坏生态环境
        7.2.4 驳岸高差大,影响居民亲水体验
    7.3 优化建议
        7.3.1 适当种植水生植物,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7.3.2 合理设计水景,加强后期维护管理
        7.3.3 融入自然生态驳岸,丰富驳岸形式
        7.3.4 合理设置安全设施,改变驳岸模式
第八章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西方古典园林水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归纳分析法
        1.5.3 实例分析法
    1.6 研究框架
2 西方古典园林与水景相关研究
    2.1 西方古典园林相关概念
        2.1.1 西方古典园林的概念
        2.1.2 西方古典园林造园理念
    2.2 园林水景相关概念
        2.2.1 园林水景的概念
        2.2.2 水景的特性
        2.2.3 水景的主要类型
        2.2.4 水景的设计要素
    2.3 西方古典园林与水景
        2.3.1 西方古典园林中的水景
        2.3.2 西方古典园林中其他造园要素对水景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西方古典园林水景的起源与形成
    3.1 水景起源期
        3.1.1 古埃及园林水景
        3.1.2 古巴比伦园林水景
        3.1.3 古希腊园林水景
        3.1.4 古罗马园林水景
    3.2 水景形成期
        3.2.1 修道院园林水景
        3.2.2 城堡园林水景
        3.2.3 伊斯兰园林水景
    3.3 起源期与形成期的水景特点
        3.3.1 起源期水景特点
        3.3.2 形成期水景特点
    3.4 起源期与形成期的主要水景形式
        3.4.1 起源期主要水景形式
        3.4.2 形成期主要水景形式
    3.5 本章小结
4 西方古典园林水景的发展与成熟
    4.1 水景发展期
        4.1.1 意大利园林水景
        4.1.2 法国园林水景
    4.2 水景成熟期
    4.3 发展期与成熟期的水景特点
        4.3.1 发展期水景特点
        4.3.2 成熟期水景特点
    4.4 发展期与成熟期的主要水景形式
        4.4.1 发展期主要水景形式
        4.4.2 成熟期主要水景形式
    4.5 本章小结
5 西方古典园林水景演变规律与特点
    5.1 西方古典园林水景演变的规律
        5.1.1 形式由简单到丰富
        5.1.2 功能由基础到多元
        5.1.3 应用由单一到组合
        5.1.4 布局由局部到整体
        5.1.5 工艺由粗浅到精湛
    5.2 西方古典园林水景演变的特点
        5.2.1 以经济为基础
        5.2.2 与审美相同步
        5.2.3 与动植物相结合
        5.2.4 与自然条件相协调
    5.3 西方古典园林水景运用的启示
        5.3.1 在继承中创新
        5.3.2 合理开发利用
        5.3.3 完善相关理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关于商业建筑中亲水性的研究——以宁波和义大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商业建筑与亲水性
    1.1 环境美感
    1.2 空间延展
2 商业建筑中水景的处理手法
    2.1 自然水景
    2.2 人工水景
    2.3 半自然水景
3 以和义大道为例
    3.1 临水界面
    3.2 近水界面
    3.3 远水界面
4 结语

(7)养老机构户外交互性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养老机构户外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
        2.1.1 养老机构户外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2.1.2 养老机构户外景观设计的研究范围
    2.2 交互设计的理论基础研究
        2.2.1 交互设计的定义
        2.2.2 交互设计的发展及目的
    2.3 交互性景观设计相关概念
        2.3.1 交互性景观设计定义
        2.3.2 交互性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
    2.4 “交互设计”理念对养老机构户外景观设计的影响
        2.4.1 交互设计理论的提出
        2.4.2 养老机构老年人群的特点
        2.4.3 养老机构户外景观设计需求
    2.5 养老机构户外交互性景观设计的研究范围
3 养老机构户外硬质铺装的交互性设计
    3.1 硬质铺装的设计元素
        3.1.1 硬质铺装的材料
        3.1.2 硬质铺装的质感
        3.1.3 硬质铺装的图案
        3.1.4 空间尺度
        3.1.5 动线设计
        3.1.6 小结
    3.2 硬质铺装交互性景观设计的类型
        3.2.1 园路硬质铺装
        3.2.2 户外活动场地硬质铺装
        3.2.3 休息场地硬质铺装
        3.2.4 无障碍道路硬质铺装
    3.3 本章小结
4 养老机构户外绿化交互性设计
    4.1 养老机构植物特点
    4.2 养老机构植物配置
        4.2.1 植物配置的原则
        4.2.2 植物配置的方法
    4.3 养老机构植物功能
        4.3.1 植物的保健功能
        4.3.2 植物的观赏功能
        4.3.3 植物对空间的分隔功能
    4.4 本章小结
5 养老机构户外水景交互性设计
    5.1 养老机构水景的认识
        5.1.1 水景选址
        5.1.2 水景分类
        5.1.3 水景特征
    5.2 养老机构水景的设计原则
        5.2.1 设计尺度
        5.2.2 表现形式与心理
        5.2.3 亲水性与安全性
        5.2.4 生物的多样性
    5.3 养老机构水景的生态作用
        5.3.1 生态功能
        5.3.2 美化环境
    5.4 本章小结
6 养老机构户外导视系统的交互性设计
    6.1 养老机构导视系统的认识
        6.1.1 导视系统的分类
        6.1.2 导视系统的造型元素
    6.2 养老机构导视系统的设计原则
        6.2.1 功能性原则
        6.2.2 交互性原则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水景景观设计中水形态的表达与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框架
2 水景景观与水形态的相关概念
    2.1 水景景观基本概念
        2.1.1 水景景观定义
        2.1.2 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2.1.3 水景在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
        2.1.4 水景景观的构成与分类
    2.2 水形态基本概念
        2.2.1 水形态概念及其特性
        2.2.2 水形态的发展趋势
    2.3 相关基础理论
        2.3.1 环境美学在水景景观中的体现
        2.3.2 景观生态学在水景景观中的体现
        2.3.3 环境心理学在水景景观中的体现
        2.3.4 参与性景观在水景景观中的体现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案例分析与总结
    3.1 国外案例分析研究——以海德公园戴安娜纪念喷水池为例
        3.1.1 戴安娜纪念喷水池设计背景
        3.1.2 戴安娜纪念喷水池的设计理念
        3.1.3 戴安娜纪念喷水池中水形态表达分析
        3.1.4 戴安娜纪念喷水池案例总结
    3.2 国内案例分析研究——以“水体验”成都云朵乐园为例
        3.2.1 成都云朵乐园项目背景
        3.2.2 成都云朵乐园设计理念
        3.2.3 成都云朵乐园水形态分析
        3.2.4 麓湖云朵乐园案例总结
    3.3 章节小结
4 水形态的艺术表达与景观营造
    4.1 水形态的构成
        4.1.1 静水形态
        4.1.2 流水形态
        4.1.3 落水形态
        4.1.4 喷水形态
    4.2 水形态的艺术表达
        4.2.1 静水形态的艺术表达
        4.2.2 流水形态的艺术表达
        4.2.3 落水形态的艺术表达
        4.2.4 喷水形态的艺术表达
    4.3 水形态艺术表达特征分析
        4.3.1 感知特征
        4.3.2 意境特征
        4.3.3 文化特征
    4.4 水形态景观营造的方法
        4.4.1 空间环境营造
        4.4.2 提取自然形态
        4.4.3 融入文化主题
    4.5 本章小结
5 水形态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洛南县西城新区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5.1 洛南县西城新区水景观规划设计概况
        5.1.1 背景介绍
        5.1.2 洛南新区水景观规划环境条件
        5.1.3 洛南新区水景观规划与西城新区建设关系
    5.2 洛南县西城新区水景观规划现状分析
        5.2.1 地形现状分析
        5.2.2 水系现状分析
        5.2.3 植被现状分析
        5.2.4 综合现状分析
    5.3 洛南县西城新区水景观规划水系设计
        5.3.1 基地水系景观设计原则
        5.3.2 基地水景观规划方案设计
        5.3.3 基地水景观功能设计
        5.3.4 基地水景观节点设计
        5.3.5 基地水景观竖向设计
        5.3.6 基地水景护岸设计
    5.4 洛南县西城新区水景观中水形态设计
        5.4.1 静水形态设计
        5.4.2 流水形态设计
        5.4.3 落水形态设计
        5.4.4 喷水形态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与表录

(9)美丽乡村背景下的湖州地区新农村水景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1.1.2 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
        1.1.3 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
        1.1.4 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要求
        1.1.5 农村自身转型升级的需求
        1.1.6 现状研究的不足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3.3 分析总结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的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村景观的解读
        2.1.2 传统水文化的内涵
        2.1.3 水景设计的解析
        2.1.4 新农村水景设计的概念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景观生态学原理
        2.2.2 景观美学原理
        2.2.3 景观设计学原理
        2.2.4 园林美学原理
        2.2.5 乡村规划理论
        2.2.6 人类聚居环境学原理
        2.2.7 大众行为心理学原理
        2.2.8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小结
第三章 美丽乡村背景下新农村水景设计概述
    3.1 新农村水景设计的历史渊源
        3.1.1 新农村水景设计的发展历程
        3.1.2 新农村水景设计的发展趋势
    3.2 新农村水景设计的基本特征
        3.2.1 实用性
        3.2.2 地域性
        3.2.3 观赏性
        3.2.4 安全性
        3.2.5 亲水性
        3.2.6 自然性
        3.2.7 整体性
        3.2.8 生态性
    3.3 新农村水景设计的景观形态
        3.3.1 滨湖水景
        3.3.2 河流水景
        3.3.3 池塘水景
        3.3.4 其他水景
    3.4 新农村水景的设计要素
        3.4.1 自然要素
        3.4.2 人工要素
        3.4.3 文化要素
    3.5 新农村水景设计的景观构成
        3.5.1 乡村自然景观
        3.5.2 乡村生产景观
        3.5.3 乡村聚落景观
        3.5.4 乡村生活景观
    3.6 小结
第四章 美丽乡村背景下的湖州地区新农村水景现状调查研究
    4.1 湖州地区概况
        4.1.1 地理位置条件
        4.1.2 气候水文特征
        4.1.3 地域文化特色
    4.2 湖州地区新农村现状分析
        4.2.1 湖州地区新农村的基本情况
        4.2.2 新农村建设的“湖州模式”
    4.3 湖州地区新农村水景实态调研
        4.3.1 星华村
        4.3.2 星联村
        4.3.3 南山村
        4.3.4 妙山村
        4.3.5 荻港村
        4.3.6 竹墩村
    4.4 湖州地区新农村水景现状的问题分析
        4.4.1 水体环境的分析
        4.4.2 驳岸空间的分析
        4.4.3 临水建筑的分析
        4.4.4 植物绿化的分析
        4.4.5 桥梁风貌的分析
        4.4.6 水景环境的综合分析
    4.5 湖州市新农村水景优化设计对策
        4.5.1 水体环境的优化设计
        4.5.2 驳岸空间的优化设计
        4.5.3 临水建筑的优化设计
        4.5.4 植物绿化的优化设计
        4.5.5 水景特色的优化设计
    4.6 小结
第五章 新农村水景优化设计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湖州市泉益村为例
    5.1 项目背景
        5.1.1 区位分析
        5.1.2 现状分析
    5.2 水景改造优化的设计目标和指导思想
        5.2.1 设计目标
        5.2.2 指导思想
    5.3 水景改造优化的设计原则
        5.3.1 生态性原则
        5.3.2 地域性原则
        5.3.3 整体性原则
        5.3.4 亲水性原则
        5.3.5 观赏性原则
    5.4 水景改造优化的总体设计
        5.4.1 整体布局
        5.4.2 道路交通
        5.4.3 景观结构
        5.4.4 功能分区
    5.5 水景改造优化的内容分析
        5.5.1 景观形态的优化
        5.5.2 设计要素的优化
        5.5.3 景观构成的优化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岭南水景在广州水博苑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岭南地区的水景形式
        1.1.2 岭南传统的理水方式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相关学科介绍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水景内涵及其在岭南的发展演进
    2.1 水景内涵
        2.1.1 水的特性
        2.1.2 水的形态
        2.1.3 水的文化
        2.1.4 水景的概念
        2.1.5 岭南水景的概念
    2.2 中国水景的发展历程
        2.2.1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水景
        2.2.2 隋唐、元宋时期水景
        2.2.3 明清时期水景
        2.2.4 中国水景的特色
    2.3 岭南自然环境对水景构成的影响
        2.3.1 气候特征的影响
        2.3.2 地理地貌的影响
        2.3.3 自然风光的影响
    2.4 岭南历史文化因素对水景发展的影响
        2.4.1 古南越原型文化
        2.4.2 中原文化
        2.4.3 海洋文化
        2.4.4 各时期所形成的文化对水景的影响
    2.5 岭南水景的发展演进
        2.5.1 古代岭南水景空间的发展演进
        2.5.2 近代岭南水景空间的发展演进
        2.5.3 古代与现代水景的延续性特征分析
    2.6 岭南水景的主要特征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岭南水景的设计理念与特性
    3.1 岭南水景的设计原则与理念
        3.1.1 岭南水景的设计原则
        3.1.2 岭南水景的设计理念
        3.1.3 岭南水景的布局形式
    3.2 岭南水景的特性
        3.2.1 水景的安全性
        3.2.2 水景的生态性
        3.2.3 水景的艺术性
        3.2.4 水景的文化性
    3.3 现代建设中水景设计所存在的问题
        3.3.1 水质问题
        3.3.2 水景的生态性考虑
        3.3.3 水景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3.3.4 水景的地方特色和精神文化
        3.3.5 水景的维护成本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岭南水景的表现手法
    4.1 水与建筑的关系
        4.1.1 水作为建筑背景
        4.1.2 水作为建筑的联系或者隔离
        4.1.3 水作为建筑的核心
    4.2 水与山石的关系
    4.3 水与植物的关系
        4.3.1 水景植物的选用
        4.3.2 水景植物的布置方式
    4.4 水与驳岸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水博苑工程的水景应用
    5.1 广州水博苑的总体格局
    5.2 水博苑水景设计的安全性
        5.2.1 防洪排涝
        5.2.2 生态安全
        5.2.3 水景措施安全
    5.3 水博苑水景设计的生态性
        5.3.1 微环境调节
        5.3.2 资源利用
        5.3.3 湿地环境的营造
        5.3.4 绿色生态效益
    5.4 水博苑水景设计的艺术性
        5.4.1 空间美感
        5.4.2 巧于因借
        5.4.3 动静皆宜
        5.4.4 声美光影
        5.4.5 水雾朦胧
    5.5 水博苑水景设计的文化性
        5.5.1 岭南特有的海洋文化
        5.5.2 “上善若水”的哲学文化
        5.5.3 富含意义的寓意文化
        5.5.4 宜“疏”不堵的治水文化
        5.5.5 田园风光的水乡文化
    5.6 岭南水景表现手法在项目中的应用
        5.6.1 建筑在水博苑水景的运用
        5.6.2 山石在水博苑水景的运用
        5.6.3 植物在水博苑水景的选用
    5.7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图一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人的亲水性分析及其与水景设计关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宜居视角下居住区景观评价体系构建及优化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D]. 冯子业.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2]针对居民偏好的天津市居住区水景使用后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赵薇. 天津大学, 2020(02)
  • [3]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水景观循证设计 ——以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为例[D]. 汪园. 苏州大学, 2020(02)
  • [4]南宁市西乡塘区居住小区水景调查评价研究[D]. 胡云. 广西大学, 2020(02)
  • [5]西方古典园林水景研究[D]. 顾倩毓.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6]关于商业建筑中亲水性的研究——以宁波和义大道为例[J]. 朱威廉,谢明,张美亮,陈奔,包嘉昕. 城市建筑, 2020(12)
  • [7]养老机构户外交互性景观设计研究[D]. 孙晗雪.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1)
  • [8]水景景观设计中水形态的表达与运用研究[D]. 刘雨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美丽乡村背景下的湖州地区新农村水景优化设计研究[D]. 施雪燕.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4)
  • [10]岭南水景在广州水博苑设计应用研究[D]. 林妍栏.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1)

标签:;  ;  ;  ;  

人体亲水性分析及其与水景设计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