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螺旋榨油机的出油率

如何提高螺旋榨油机的出油率

一、如何提高螺旋榨油机的出油率(论文文献综述)

陈斌,陈长卿,郑寨生,边晓东,陈丽娟,袁名安[1](2021)在《茶叶籽榨油机设计与试验》文中提出针对目前国内茶叶籽榨油设备出油率低、操作烦琐等情况,研制了一种能自清理吸料和油渣分离回榨的茶叶籽榨油机。阐述了茶叶籽榨油机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了自清理吸料方案和结构以提高吸料效率,设计了油渣分离回榨系统以提高出油率。茶叶籽榨油机通过单因素试验表明,在茶饼厚度在1.2 mm时,茶叶籽出油率为11.86%,茶饼残油率为7.12%,满足设计要求。榨油机的设计为茶叶籽榨油设备的改进和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基础。

张丽梅,黄志刚,宋宇,吴丹[2](2021)在《基于CFD的单螺旋榨油机榨膛流场特性分析与试验》文中研究说明榨油机通过榨膛内部的油料和螺杆、榨膛相互挤压榨油产生典型的单向流固耦合。为明确油料的运动情况以及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通过建立变截面的单螺旋榨油机螺杆几何模型,根据实际容积在Fluent中建立榨膛流体域,采用CFD的欧拉多相流模型在碎花生颗粒和油的混合物充满榨膛情况下,进行榨膛内的油料和螺杆、榨膛的流固耦合计算。结果表明:螺杆转速一定时,榨膛内流体随螺杆转动并沿螺杆长度方向流动;以油的体积分数作为油的浓度,油浓度沿螺杆长度方向递增,压力一定时温度越高浓度越大,温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浓度越大。试验证明在温度80℃、压力10 MPa情况下所使用的单螺旋榨油机的出油率较高。研究结果为实际压榨过程中的螺杆设计、压力和温度设置等提供理论依据。

葛梦思[3](2021)在《压榨制油过程核心参数的在线监测》文中指出

张佳丽[4](2021)在《SLZ10型双螺旋榨油机设计及压榨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相比于化学浸出提取植物油的方法,采用机械压榨的方法加工食用油,可以更好地保留维生素、抗氧化剂等的营养物质,减少化学添加物,压榨食用油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喜爱。机械压榨食用油可采用直筒压榨和螺旋压榨两种形式。采用双螺杆螺旋压榨,油料混合充分、正向输送特性好,具有压榨油料范围广、出油率高、饼粕质量好等优点,但也存在结构复杂、制造和维修成本高等不足。论文基于我国粮油加工企业对高性能榨油机的实际需求,开展双螺旋压榨理论的研究,研发高性能的双螺旋榨油关键部件与整机,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综述了食用油的提取方法与提取装备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双螺旋压榨机研发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展望了双螺旋压榨机的发展方向。2)基于我国粮油加工企业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双螺旋榨油机的设计原则,确定了双螺旋榨油机的总体设计方案。双螺旋榨油机主要由喂料装置、压榨装置、出饼装置、排渣装置、主传动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完成了双螺旋压榨方式的选型,采用双榨螺变径、前端啮合、后端相切的布局方式。确定了主电机与主减速器的型号,主电机采用Y180L-6型异步电机,主减速器选用ZSY-224-35.5 Ⅱ型圆柱齿轮减速器。3)基于Solidworks,建立喂料装置、出饼装置、排渣装置等关键部件及双螺旋压榨机的总体模型。重点进行扭矩分配器的结构设计,确定了主、从扭力齿轮轴的齿数(12齿)与模数(模数为8),进行了主扭力齿轮轴的强度校核,并利用Solidworks的Simulation模块,对主扭力齿轮轴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及优化。4)双螺旋压榨机构是压榨机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压榨机的生产效率、性能与出油率。基于双螺旋压榨理论的分析,分析了榨螺的动态压榨工艺,确定了榨螺轴的配对方式与榨螺的布置方式,计算了压榨时间与榨油压榨力,分析了圆柱形榨螺与锥圈的受力。基于理论分析与仿真研究,设计了双螺旋压榨机构与榨螺、锥圈等典型零件,完成压榨部件的结构设计与优化。

冯新东[5](2021)在《油桐籽的压榨实验与多物理场仿真研究》文中认为油桐是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从其种子中获得的桐油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制造业,经济价值很高。桐油的获取现主要为双螺旋榨取,针对油桐籽在被压榨过程这一复杂现象的研究较少,同时针对双螺旋榨油机的研究也相对有限,为了考察双螺旋榨油机压榨过程油饼的变形与其中油液的流动状态,并进一步了解油桐籽在使用双螺旋榨油机压榨出油率的影响因素,本文以压榨过程中的脱壳油桐籽油饼为研究对象,使用仿真研究的方式对脱壳油桐籽的双螺旋榨油过程进行研究。首先为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本文通过柱塞式压榨实验得到了建立油饼模型所需的参数,包括油饼在被压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固体力学性质、多孔介质性质。本文使用川北方程拟合油饼被榨过程应力应变关系,通过封蜡法测定了油饼在不同应力下的孔隙率,拟合了孔隙率与应力的曲线。之后通过对侧限柱塞式压榨实验进行仿真,与柱塞式压榨实验的实验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同时研究了加载速率与料饼厚度对柱塞式榨油的影响,研究显示:在侧限柱塞式压榨中加载速率对榨油出油率有显着影响,加载速率越大出油率越低;油料料厚对出油率的影响不显着。最后根据上文建立的油饼模型对双螺旋榨油机榨油过程进行仿真,研究油料的料饼厚度和榨油机榨螺转速两个因素对双螺旋榨油机榨油出油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油饼在榨油过程中,随着油饼逐渐被卷入榨螺间隙中,应力与流速逐渐增大,且在被卷入后应力与流速达到最大并呈现对称分布。(2)穿过油饼外表面的的流量与时间呈现周期性变化,前四分之一的榨螺旋转周期出现两次波动,波动快,波峰小,后四分之三榨螺旋转周期出现两次波动,波动慢,波峰大。统计出油量发现,前四分之一的两个小波峰出油量约占总出油量的5%,占比随着加载速度的变化有所不同,大致表现为流速增大而增大,两个小波动所占的比例增大,这也导致出油率下降。(3)脱壳油桐籽油饼料厚与榨螺转速均对出油率有影响,其中油饼的料厚影响更为显着。油饼料厚从21mm之后,料后增加出油率降低;榨螺转速存在一个最高的出油转速为30r/min,超过或者小于此转速的出油率在一个较低的值附近波动。最高出油率为51%,对应的料厚为21mm,转速为530r/min。

文佳星,李维[6](2021)在《榨油机发展技术浅见》文中指出目前,国内外对榨油机机械研究已经有多个方向,其中多数使用单螺杆榨油机、双螺杆榨油机、榨筒式三级螺旋榨油机和普通榨条式三级螺旋榨油机。又可将研究集中于油脂渗透、榨螺结构、榨膛以及喂入式结构等方面。文章对榨油机工作原理及相关机构基础进行分析。对比部分螺旋榨油机的优缺点,并对影响榨油机榨油效率关键部分工作性能不足问题,提出建议。

冯新东,宋少云,杨海沦[7](2021)在《双螺旋榨油机中油料出油率影响因素的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油饼的压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探索了油饼厚度和榨螺转速对出油率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饼厚度与榨螺转速均对出油率有显着影响,且油饼厚度影响更为显着。出油率与油饼厚度有显着的线性关系,油饼厚度越大出油率越低;出油率与榨螺转速负相关,且榨螺转速存在一个最高的出油转速(30r/min)。在油饼厚度为21 mm,榨螺转速为30r/min时,油料出油率最高,达51%。

魏文波,韩鹏,张经宇,李建昌,赵晓顺,郝建军[8](2021)在《螺旋榨油机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外对螺旋榨油机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油脂渗透模型、榨螺结构、榨膛与喂入装置结构、耐磨性等方面。文章在对榨油机械工作原理及压榨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对比了主流螺旋榨油机的的优缺点,并对影响螺旋榨油机榨油质量的关键部件磨损严重、工作性能、微观机理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对螺旋榨油机械的发展提供参考。

李芃荃,谭雪松,张清,万雪琴,刘德余,岳敏[9](2021)在《核桃冷榨适宜温度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采用单螺旋榨油机压榨的方式,对CH1500T型单螺旋榨油机进行了压榨核桃的试验,通过加热装置对榨膛辅助预热实现对核桃的预热处理,得到了不同预热时间(11 min、12 min、13 min、14 min、15 min)下核桃出油率。出油率、残油率、油脂酸价是3个常见指标(衡量榨油品质),因此经化学试验分别得到对应时间的饼粕残油率和油脂酸价,综合分析以上试验数据得到了核桃榨油的适宜预热时间。经红外测温仪测量得到该适宜预热时间下榨油机压榨后榨膛外壁36个拟定测点温度,依据热传导反问题理论,再通过Ansys Workbench热仿真得到榨膛内外壁温度分布情况。对比榨膛外表面实测温度与仿真温度,误差范围在-4.263%~8.155%,表明可以通过Ansys Workbench热传导仿真来预测核桃冷榨适宜温度范围,从而得到核桃冷榨时榨膛内壁适宜温度范围为43.43~50.23℃。

姚占斌[10](2020)在《油莎豆低温螺旋压榨设备与榨膛压力研究》文中指出油莎豆是一种优质油料,且其具有高淀粉、高糖分的特性,目前无螺旋压榨经验可借鉴。因此需要针对其低温压榨开发新的螺旋榨油机。作为新兴油料作物,其最适宜的榨膛压力分布仍有待探究。本文针对油莎豆优化了压榨部件的结构参数,实现了油莎豆在65℃下的低残油压榨。同时,实现了在油莎豆压榨过程中对榨油机内压力的实时采集。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本文在40kg/h榨油机的基础上,设计了五组压榨螺旋、冷却部件和喂料部件,使其适用于油莎豆低温压榨试验。利用SolidWorks建立零件三维模型,并完成各部件和虚拟样机的装配。2.本文利用液压榨油机进行压榨试验得出了油莎豆的压力-应变曲线,并以此预测螺旋压榨中每节螺旋的压力边界条件。使用ANSYS软件分析螺旋压榨榨膛内流体的压力分布,得出螺旋表面和压力传感器安装位置截面的压力云图,为传感器选型及安装提供压力范围及分布特征等依据。3.本文选择电阻应变片和熔体压力传感器采集榨膛内各处的压力。利用材料试验机对电阻应变片进行标定,得出应变片的压力-电流关系。连接传感器,通过试验得出:电阻应变片与熔体压力传感器在同一位置测得的每分钟最高的压力相同,证明应变片传感器标定准确,可以用于榨膛内压力实时采集。4.本文完成样机的制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影响压榨效果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螺旋总理论压缩比、榨条间隙、出饼间隙。油莎豆低温压榨的最佳结构参数为:理论总压缩比为10,榨条间隙依次为1.2 mm、1.0 mm、0.8 mm、0.8 mm、0.6 mm,出饼间隙为1.5 mm。在此条件下,榨饼残油率为5.1%,油样含杂率为7.11%。利用压力传感器采集在油莎豆最优的结构参数压榨过程中榨膛内的压力,实测榨膛内最大压力为40MPa,得出最适宜油莎豆低温压榨的榨膛内压力分布。

二、如何提高螺旋榨油机的出油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提高螺旋榨油机的出油率(论文提纲范文)

(1)茶叶籽榨油机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1.1 结构组成
    1.2 工作原理
2 关键部件设计
    2.1 自清理吸料装置
    2.2 油渣分离回榨系统
3 茶叶籽压榨试验研究
4 结语

(2)基于CFD的单螺旋榨油机榨膛流场特性分析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单螺旋压榨模型
    1.1 几何模型(见图1)
    1.2 有限元模型和参数设置
2 基于Fluent的流固耦合结果与分析
    2.1 流体域压力分布
    2.2 流体域速度场
    2.3 流体域中油的浓度
        2.3.1 油的浓度分布
        2.3.2 压力、温度对油浓度的影响
3 实际试验与分析
4 结 论

(4)SLZ10型双螺旋榨油机设计及压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油脂提取技术概述
        1.2.1 油脂提取法分类
        1.2.2 机械压榨法
    1.3 榨油机类型及特点
        1.3.1 静态直筒压榨机
        1.3.2 螺旋动态压榨机
    1.4 螺旋压榨机的国内外现状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双螺旋榨油机总体设计
    2.1 榨油机设计要求
    2.2 榨油机总体设计方案
        2.2.1 设计原则
        2.2.2 螺旋挤压方式选择
        2.2.3 双螺旋榨油机设计方案
    2.3 关键部件计算与选型
        2.3.1 主要设计参数
        2.3.2 压榨螺旋的选型与布局
        2.3.3 主电机选型
        2.3.4 主减速器选型
    2.4 本章小结
3 榨油机关键部件设计
    3.1 双螺旋榨油机组成原理
    3.2 喂料装置设计
    3.3 扭矩分配器设计
        3.3.1 扭矩分配器设计方案
        3.3.2 扭矩分配器结构设计
        3.3.3 扭力轴齿轮副参数的设计
        3.3.4 主、从扭力齿轮轴的结构设计
        3.3.5 主扭力齿轮轴的强度校核
    3.4 扭力齿轮轴的有限元分析
        3.4.1 主扭力齿轮轴模型的简化处理
        3.4.2 导入模型与应用材料
        3.4.3 添加约束与施加载荷
        3.4.4 网格划分
        3.4.5 有限元后处理
    3.5 出饼装置设计
    3.6 排渣装置设计
    3.7 本章小结
4 螺旋压榨理论分析与压榨装置设计
    4.1 榨螺机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4.1.1 榨螺的分类
        4.1.2 榨螺的配对方式
        4.1.3 榨螺部件设计方案
    4.2 榨螺的动态压榨工艺
    4.3 榨螺与锥圈的结构设计
        4.3.1 榨螺的结构尺寸
        4.3.2 锥圈的结构尺寸
    4.4 压榨时间计算
    4.5 压榨力分析
        4.5.1 榨油过程的压榨力
        4.5.2 圆柱形榨螺的受力分析
    4.6 压榨装置的结构设计
        4.6.1 压榨装置组成原理
        4.6.2 压榨装置的关键零件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油桐籽的压榨实验与多物理场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多物理场仿真的基本理论
        2.1.1 流-固耦合定义
        2.1.2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控制方程
        2.1.3 结构力学控制方程
    2.2 榨油过程仿真的理论基础及仿真软件介绍
第3章 脱壳油桐籽压榨实验研究与力学建模
    3.1 实验装置与实验材料
    3.2 油饼固体力学属性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实验结果
        3.2.3 结果分析
        3.2.4 脱壳油桐籽压缩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建模
        3.2.5 结论
    3.3 油饼多孔材料属性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多孔材料实验数据处理
    3.4 桐油的流体属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脱壳油桐籽单侧渗流柱塞式压榨过程仿真
    4.1 脱壳油桐籽单侧渗流柱塞式压榨过程仿真总体流程
    4.2 油桐籽榨油过程的多物理场建模
    4.3 脱壳油桐籽单侧渗流柱塞式压榨过程的多物理场仿真
        4.3.1 结构场结果分析
        4.3.2 流体域结果分析
    4.4 不同榨油参数对出油效果的影响研究
        4.4.1 油饼高度对出油效果的影响
        4.4.2 加载速率对出油效果的影响
        4.4.3 保压对出油效果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脱壳油桐籽双螺旋压榨仿真
    5.1 脱壳油桐籽双螺旋压榨仿真总体流程
    5.2 仿真实验因素与方案设计
        5.2.1 仿真实验因素分析
        5.2.2 仿真实验方案设计
    5.3 仿真实验的仿真模型建立
        5.3.1 仿真实验物理模型
        5.3.2 仿真实验主要参数
        5.3.3 仿真实验的软件实现
    5.4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仿真实验结果
        5.4.2 出油状态下流场与结构场分析
        5.4.3 榨螺转速和油饼料厚对出油率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脱壳油桐籽双螺旋榨油仿真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6.1 榨油仿真平台App开发流程
    6.2 脱壳油桐籽双螺旋榨油仿真平台APP的开发
    6.3 App的界面展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榨油机发展技术浅见(论文提纲范文)

1 螺旋榨油机械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1.2 国内研究现状
2 螺旋榨油机主要部件研制问题
    2.1 单螺杆主压榨段
    2.2 双螺杆榨油机机构
3 三级螺旋榨油机
4 结论

(7)双螺旋榨油机中油料出油率影响因素的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 仿真模型的建立
    1.1 油饼参数设定
        1.1.1 油饼力学模型分析
        1.1.2 油饼参数设置验证
        1.1.3 油饼几何模型建立
    1.2 仿真主要参数设置
2 仿真试验设计与结果讨论
    2.1 试验方案设计
    2.2 仿真结果与讨论
3 结论

(8)螺旋榨油机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螺旋榨油机械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1.2 国内研究现状
2 螺旋榨油机械研制存在的问题
    2.1 关键部件磨损严重
    2.2 压榨效率低、油品差
    2.3 微观机理研究不足
3 螺旋榨油机械发展建议
    3.1 提高关键部件的耐磨性
    3.2 提高工作性能
    3.3 加强对微观机理的研究
4 结束语

(9)核桃冷榨适宜温度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主要仪器
        1.1.2 试验主要试剂
    1.2 试验方法
        1.2.1 核桃油出油率的测定
        1.2.2 饼粕残油率的测定
        1.2.3 油脂酸价试验的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核桃油出油率试验结果
    2.2 饼粕残油率试验结果
    2.3 油脂酸价试验结果
    2.4 榨膛热仿真
        2.4.1 建立有限元模型设置材料特性
        2.4.2 定义接触区域并网格划分
        2.4.3 施加载荷和边界条件进行求解
        2.4.4 反解榨膛外壁仿真温度
    2.5 核桃冷榨适宜温度范围
3 结论

(10)油莎豆低温螺旋压榨设备与榨膛压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油莎豆油制取工艺的研究概况
        1.2.1 国外油莎豆油制取工艺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油莎豆油制取工艺的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单螺杆低温压榨设备的研究概况
        1.3.1 国外单螺杆低温压榨设备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单螺杆低温压榨设备的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螺旋压榨榨膛压力测试的研究概况
        1.4.1 国外螺旋压榨榨膛压力测试的研究现状
        1.4.2 国内螺旋压榨榨膛压力测试的研究现状
    1.5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3 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低温螺旋榨油机关键部件设计
    2.1 螺旋榨油机基本原理
    2.2 油莎豆物性特征
    2.3 螺旋榨油机结构优化要求
    2.4 螺旋结构设计
        2.4.1 榨螺部件设计需求
        2.4.2 榨膛空余容积的计算
        2.4.3 压缩比的确定
        2.4.4 螺旋设计参数的确定
        2.4.5 压榨时间的测算
    2.5 喂料部件设计
    2.6 冷却部件设计
    2.7 三维建模
        2.7.1 三维建模软件概述
        2.7.2 关键部件建模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螺旋压榨流体力学分析
    3.1 油莎豆压榨特性试验研究
        3.1.1 试验材料及设备
        3.1.2 侧限压榨试验原理
        3.1.3 侧限压榨试验方法
        3.1.4 侧限压榨试验结果
    3.2 螺旋压榨各阶段压力预测
    3.3 螺旋压榨流体有限元分析
        3.3.1 螺旋压榨流体有限元分析概述
        3.3.2 流体几何模型建立
        3.3.3 流体网格划分
        3.3.4 流体油料特性设置
        3.3.5 流体边界条件设置
        3.3.6 求解与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榨油机压力采集系统设计
    4.1 压力采集系统功能要求
    4.2 压力传感器选型
        4.2.1 熔体压力传感器
        4.2.2 电阻应变片的选取
        4.2.3 信号调理模块
    4.3 压力传感器安装
        4.3.1 压力传感器安装方案
        4.3.2 熔体压力传感器安装步骤
        4.3.3 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安装步骤
    4.4 榨条应变片标定试验
        4.4.1 试验原理
        4.4.2 试验材料和设备
        4.4.3 试验方法
        4.4.4 试验结果
    4.5 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功能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榨油机性能优化试验研究
    5.1 样机试制与调试
    5.2 结构参数单因素试验
        5.2.1 试验目的
        5.2.2 试验材料
        5.2.3 试验方法
        5.2.4 结果与分析
    5.3 结构参数正交试验
        5.3.1 试验目的
        5.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4 试验验证与压力监测结果
        5.4.1 结构优化试验结果
        5.4.2 压力检测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如何提高螺旋榨油机的出油率(论文参考文献)

  • [1]茶叶籽榨油机设计与试验[J]. 陈斌,陈长卿,郑寨生,边晓东,陈丽娟,袁名安.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07)
  • [2]基于CFD的单螺旋榨油机榨膛流场特性分析与试验[J]. 张丽梅,黄志刚,宋宇,吴丹. 中国油脂, 2021(07)
  • [3]压榨制油过程核心参数的在线监测[D]. 葛梦思. 武汉轻工大学, 2021
  • [4]SLZ10型双螺旋榨油机设计及压榨理论研究[D]. 张佳丽.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12)
  • [5]油桐籽的压榨实验与多物理场仿真研究[D]. 冯新东.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6]榨油机发展技术浅见[J]. 文佳星,李维. 科学技术创新, 2021(09)
  • [7]双螺旋榨油机中油料出油率影响因素的仿真[J]. 冯新东,宋少云,杨海沦. 食品与机械, 2021(03)
  • [8]螺旋榨油机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J]. 魏文波,韩鹏,张经宇,李建昌,赵晓顺,郝建军.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01)
  • [9]核桃冷榨适宜温度的试验研究[J]. 李芃荃,谭雪松,张清,万雪琴,刘德余,岳敏. 科技和产业, 2021(01)
  • [10]油莎豆低温螺旋压榨设备与榨膛压力研究[D]. 姚占斌.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2020(02)

标签:;  ;  ;  ;  ;  

如何提高螺旋榨油机的出油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