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东:解读互联网神话

王志东:解读互联网神话

一、王志东:演绎网络神话(论文文献综述)

李然[1](2021)在《洪洞县“大槐树”历史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强君[2](2020)在《山西孝义皮影戏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皮影戏是民间传统小戏的一种重要剧种,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产物,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皮影戏的调查研究不但可以帮助认识传统民间小戏等剧种,也有助于为我们了解民间小戏的历史成因,发展历史脉络等相关问题提供了事实依据。本文在对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及其皮影木偶剧团、表演舞台、传承人等进行了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查阅文献资料等相关内容,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知识,以孝义皮影戏为出发点,系统地分析了其产生的历史渊源、表演形态、剧目班社、文化功能以及传承模式等相关问题,并结合传承过程中皮影戏的生存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孝义位于吕梁山脉中断,是吕梁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之地,交通便利,经济发展速度快。孝义皮影戏作为传统的民间小戏,自然受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演出上的独特性“半农半艺”、独具特色的孝义碗碗腔、表演舞台的形式化、剧目剧情的多样化、文化功能的丰富性以及与民俗文化的内涵性。皮影戏演出活动的频繁,与演出地点的不固定性,使得孝义皮影戏活动演出时间跨度较长,而表演时所唱的声腔主要包括碗碗腔、吹腔、秦腔等。孝义碗碗腔是孝义原有唱腔与外来剧种唱腔相互融合产生的,山西商人为碗碗腔在孝义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并因此不断提升艺人的表演技艺。同时,碗碗腔的形成发展也为晋商经济发展进一步开拓了市场。孝义皮影戏也是民俗文化的产物,它作为农民农事前祭天,庆丰时庆祝的重要演出活动,具有浓厚的宗教仪式的性质,同时也是娱民娱乐的重要活动,这对于丰富人民的精神内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庙会时期以皮影戏为中心而形成的商贸集散之地,对于皮影的传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皮影酬神还愿的功能是其与庙会相结合的关键。因此,对孝义皮影戏的调查与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整个孝义影戏艺人以及他们的传承状态,社会地位,面临的现实困境等问题,并能够以此来不断调适心态及形象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达到与主流社会相互融合。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延续皮影戏的发展轨迹。

段辉琴[3](2019)在《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文中提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综合展示,更是主权国家的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提升国家地位、促进国家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意识和心理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在回应环境挑战时所特有的精神信念和价值选择。民族精神事关思想领域的国家利益,是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的力量源泉,是国家统一和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的思想基础。培育民族精神就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和维护国家安全意义重大。积极的国家形象塑造可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培育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支撑,国家形象塑造是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相互渗透,互为促进。论文从如何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现实的任务出发,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和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共生共进、相互促进。文章从研究二者之间通用的特色符号、相同的主要载体、公用的传播渠道和相通的实现路径出发,找到“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之间的契合点,并最终提出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方法和实现路径。论文在批判性地运用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和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特色文化、民族品牌、国民和国家行动等载体是如何展示国家形象和传递民族精神的,并结合全球化背景和时代要求,总结得出当前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过程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四种方法,即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用匠心打造民族品牌、提升国民素质为国家添彩、以积极的国际行动显示大国担当传递民族精神等。同时,本文还依据索绪尔的符号学原理和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从国家形象塑造的机制出发,将国家形象塑造分解为信息符号化、信息传播、制造认同和形象塑造等几大步骤,进而提出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路径,即“打造中国符号——传播中国故事——凝聚中国精神——传递中国梦”四位一体的路径图。

张运春[4](2018)在《从贰臣到望族—沂水“刘南宅”历史研究(明末以来)》文中研究说明“刘南宅”一词是明清以来沂水地方社会形成的“文化符号”,最初只有“建筑空间”的涵义,专指当地望族刘氏的家宅——“八卦宅”。随着家族发展和社会声望的不断扩大,“刘南宅”又渐渐成为沂水望族刘氏的家族代号。综观刘氏历史,从晚明到清末,“刘南宅”相继经历了“移民”“商人”“士人”“贰臣”“望族”的身份转变,其中“贰臣”与“望族”是清代以来“刘南宅”最典型的身份特征。受家族迁徙、政局动荡、皇权更迭、舆论转向、社会流动等诸因素影响,在向“望族”身份衍进的过程中,“刘南宅”的生存、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始终面临“身份认同”的困扰。尤其以明清易代之际,四世刘应宾从“明臣”到“清臣”的身份转变所造成的影响最为深刻。通过政治身份的转变,“刘南宅”重要人物刘应宾确保了乱世之中家族的生存、延续,但也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身仕两朝的特殊经历成为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对其家族的后续发展造成了困扰。从某种意义来说,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笼罩下,“贰臣”后裔一直背负着较为沉重的社会舆论压力。因此,除了采取投身举业、乐善好施等一般性生存策略之外,刘氏精英也在不断进行身份调适和形象建构,以缓和这种相对紧张的社会关系。刘氏并非当地土着,移民身份使其先祖备受地方歧视。尽管二世刘志仁经商致富、累致千金,但依然被当地土着看作外乡人,没有得到地方社会的身份认同。在晚明士商互动频繁的社会环境下,为了提高社会地位,刘志仁及其子刘励鼓励子弟投身举业,以实现由商入士的身份转换。四世刘应宾举业成功、步入仕途后,刘家得以跻身仕宦阶层。伴随家庭身份的转变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刘氏开始出现礼佛施捐、营建书斋、望族联姻、邀请名人题写墓志铭等文化活动,这使其在当地逐渐声名鹊起,从而为清代的望族之路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在晚明党争不断、贪渎成风的政治乱局中,刘氏也一度遭受着政治风险和挑战:吏部文选司郎中刘应宾屡因官员铨选与阉党、权贵、时论发生冲突,备受诟议,成为清代南明史家笔下的“贪官”。明清易代之际,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着剧烈变动。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内,士大夫的政治思想和实践往往呈现不同的状态,出处选择成为当时士大夫群体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受晚明以来“阳明心学”“泰州学派”“李贽邪说”以及佛道思想的影响,刘应宾并没有“死社稷”,而是顺应时势、明哲保身,对满清统治者采取了合作态度。这既是出于保全身家、恢复社会秩序的现实需要,也与刘应宾仕途蹭蹬的个人经历和听天由命的宿命论思想有密切的关联。顺治二三年间,刘应宾曾任安徽巡抚要职。莅任后,刘应宾在政治上采取了晓谕徽民、解散乡兵、革除杂税等有效措施,在军事上协调诸军迅速平定了“土寇”“湖贼”以及残明政权的抗清运动,为清军平定皖省之乱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刘应宾抚皖期间卓有政绩,但满清统治者对其始终怀有疑虑。这与清初满清政权对待汉人知识分子的政策有关。一方面,清廷对汉族知识分子在夺取天下过程中的作用极为重视,不断吸纳汉族士人进入新政权;另一方面,清廷对担任巡抚要职的汉族士人并非十分信任。随着军事形势的好转,清廷大量任命汉军旗人担任地方督抚,取代了汉族士人的位置。在这一背景下,因“次子刘珙抗清”“滥给武职劄付”等事牵累,刘应宾旋遭清廷革职,只能侨寓淮扬,面临“不明不清”的“身份认同危机”。清初,针对“贰臣”的社会舆论相对宽松。侨居扬州期间,通过与当地官员、降清明臣、明遗民、山人等各色文人所展开的诗酬唱和、咏物怀古、共同游览文化遗迹等文化活动,刘应宾建立了较为广泛的人脉网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纾解了身份认同危机。基于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双重压力,刘应宾进行了一系列自我形象建构活动,这包括出版《平山堂诗集》、撰写回忆录《江南抚事》和自传笔记《遇仙记》、创造“南向叩头”的春节仪式等。通过上述文化实践活动,刘应宾自我构建出“易代文人”“国家忠臣”以及“通仙”的历史形象,这为后世的道德教化、宗族建设并最终发展成为当地望族埋下了伏笔。随着清朝统治日趋稳定,程朱理学所倡导的“忠孝”观念逐渐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尤其乾隆皇帝下令编撰《贰臣传》之后,针对“贰臣”的社会舆论转向严苛。在这种情况下,“贰臣”经历所造成的困扰开始凸显,成为刘氏家族发展过程中无法绕跃的难题。在传统“忠孝”观念影响下,“刘南宅”不得不面临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双重舆论压力。因此相对来说,“刘南宅”的望族之路远较同期一般士大夫家族艰难。为了家族兴旺发达,刘氏精英秉承士大夫文化传统,在家族内外都做出了许多不懈的努力。在家族之外,以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思想为导向,刘氏精英或者出仕为官,勤政爱民;或者不乐仕进,造福桑梓。这为“刘南宅”在当地赢得了良好的声望。作为沂水县举足轻重的地方力量,刘氏精英一方面广泛参预县志编撰、倡建书院、散财赈灾、周济弱贫、保卫地方等当地公共事务;另一方面,刘氏家族还延续了望族联姻的文化传统,从而进一步拓展和巩固了刘家在当地的权力网络。通过上述努力,“刘南宅”在国家层面和地方社会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这为刘氏望族身份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刘氏精英对易代之际“贰臣”特殊历史经历的负面影响心知肚明,在家族内部开展了相应的形象建构和身份调适活动。在族谱编撰中,刘氏精英通过“造神”“失忆”“名人效应”等手段,对“历史信息”进行了巧妙的改造、再现和重构,形成了对刘氏发展有利的“历史记忆”:他们将祖先早期历史中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编入了族谱,形成了“家族神话”,从而围绕刘志仁、刘应宾、刘玮等刘氏先世营造出“通仙”的形象,令世人望而生畏;在日常民俗实践活动中,他们通过“八卦宅”“宝善堂”“薄葬但场面要大”等“民俗实践”和“民俗符号”将“刘南宅”营造出神秘、慈善、神通广大的社会形象;在沂水方志的撰修过程中,刘氏精英充分发挥地方大族的社会影响力,将刘氏家族的科举盛绩和他们先祖的光辉事迹导入了地方志中,使之成为县域公共历史的组成部分。通过上述活动,“刘南宅”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这使当地民众对其充满敬畏,“刘南宅”成为当地县衙之外的文化、政治中心。由于“刘南宅”在当地拥有无与伦比的话语权和控制力,当“家族神话”流传到民间社会,又逐渐衍化出“纯阳画图”的社会神话。这就使“刘南宅”更加富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弥、淡化了“特殊历史”的负面影响。通过一系列文化符号和形象建构活动,刘氏在一定程度上纾解了在主流意识形态下与国家、社会的紧张关系,从而树立和巩固了“刘南宅”在当地的政治、文化权威,成为沂水县赫赫有名的科举望族。尽管通过上述努力,“刘南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贰臣”话语困境,并最终发展成为当地望族,但“贰臣”身份标签所带来的历史包袱始终存在。一方面,刘应宾仕明降清的经历已成为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并以传说、官方书写、民间野史为载体,成为无法抹去的历史记忆。另一方面,作为社会个体,“刘南宅”无法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抗,只能被动适应和主动调适。在清代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下,“贰臣”身份屡屡成为质疑、诟病刘氏家族的社会话题。作为地方权威和民众关注的焦点,“刘南宅”的历史、文化一度成为当地民间社会文化建构和历史记忆的“文化符号”。在国家政治衍进和社会观念变迁的过程中,“刘南宅”并非诸事顺遂、事事如意,也曾面临严峻的挑战:雍正朝推行的摊丁入亩制度触及精英阶层利益,这使国家与地方力量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乾隆朝编撰《贰臣传》,使得针对降清明臣的社会舆论开始转向严苛;随着下层民众向上流动的机会增多,旧的科甲精英面临新贵们对他们作为文化和社会仲裁者的地位发起挑战;在清末资产阶级激进派倡导的“汉族主义”及后来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士绅阶层被视为封建余孽、革命的对象。这些都对“刘南宅”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冲击。在上述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变革中,由于统治权与诠释权转移造成的价值错乱,“刘南宅”的历史和形象成为当地民众“情感表达”“记忆建构”的素材,形成了“’刘南宅’与青州旗城”“蒲松龄坐馆’刘南宅’”“李五将军”“’刘南宅’风水发迹”、“刘纶襄夜访’刘南宅’受辱”等社会传说。这些传说无不是当地民众基于某种社会观念对“刘南宅”的讽刺、质疑和挑战,是当时历史情境下民众思想和价值取向的文化反映。通过以“刘南宅”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民间文学杜撰,当地民众表达出在社会走向、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方面的情绪和主张。

王兰[5](2018)在《社交网络中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以新浪微博为例》文中指出保护隐私是人类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对自由和尊严的维护。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的个人隐私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在享用媒介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利益的同时,所拥有的个人隐私也正在逐步消失,社会中每个人似乎正生活在一个“透明的社会”之中。在媒介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交网络Web2.0时代,社交网络颠覆了传统的体制性传播。新的信息传播机制将网络空间的“私人领域”逐渐公有化形成网络公共领域,由公私领域的划分而提出的隐私概念面临新的境况。以分享和交流为目的社交网络赋予我国公民言语表达自由的同时,也加剧了侵犯公民隐私的危险性,拓展了隐私权保护的内涵。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从媒介技术和公共领域的理论视角出发,对新浪微博平台及其用户进行详细的分析,微观层面探寻隐私问题被卷入社交网络公共领域的缘由,进而讨论社交网络隐私权各权力主体间的权益较量,以期发现传统隐私权在社交网络时代保护公民隐私所面临的困境,最终找到适合于社交网络公共领域的隐私保护途径。经过一系列研究后发现,社交网络的数字空间和用户的自我展露打破了传统公私领域界限,促进私人领域的公有化;信息传播机制和用户窥视心理又为社交网络公共领域的隐私侵权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加剧了该领域隐私问题的诞生及伤害。社交网络公共领域中公权力、平台、媒体和用户之间为各自的隐私权权益发生“争夺”,使得传统隐私权在社交网络公共领域中缺乏适切性,出现了公私“二分制式”的瓦解、侵权主体难以追踪、隐私保护范围难以厘定等隐私保护问题。因此,社交网络用户提高社交网络公共领域隐私意识和行为自制力,平台当好信息善良的“管理人”,法制层面汲取国外社交网站隐私保护的经验,才能构建安全健康的社交网络环境,更好地保障公民的隐私权。

冯志峰[6](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任闯[7](2018)在《“奇强”品牌的互联网推广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标签,广告和各类信息充斥着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广告宣传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在各行业紧密拥抱互联网的今天,传统的广告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品牌宣传和塑造的需求,而“奇强”作为日化用品中曾经的佼佼者,也正经历着与互联网相融合的关键时期,如何做好互联网广告宣传,如何塑造新时代的品牌形象,是目前企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与传统广告模式相比,互联网广告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其广泛的覆盖面积、精准的信息送达、多变的形式和内容等,都是传统广告所不能比拟的,“奇强”品牌具备一定的口碑积累,在探索新媒体广告宣传思路上,既要敢于探索,也要注重形式和方法,不断优化现有网络宣传的同时,还需要转变思路大胆创新,寻找新的思路和亮点,在互联网推广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奇强”品牌广告宣传整体现状做了分析,在肯定传统广告奠定品牌形象坚实基础的同时,着重提出了关于互联网广告发展的一些思路,在现有的互联网广告基础上,提出一些完善和改进的意见,并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为“奇强”的互联网宣传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其完善和发展互联网广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李家安[8](2018)在《“非虚构”写作论》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非虚构”成为中国文学创作与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目前,学界对“非虚构”写作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其再作一定程度的研究、阐释是有必要的。当下兴起的中国“非虚构”写作,其渊源传统主要有二:一是西方的“非虚构”写作,二是中国的“非虚构”诗学传统。2010年以来,中国“非虚构”写作在文学期刊、出版社、网络及新媒体等平台的助力下蓬勃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以“非虚构”为中心的作品征集、文学评奖、文学研讨、评论、访谈、成立相关研究机构等活动。从作品内容来看,当下中国“非虚构”写作主要有两个向度,即面向历史或现实;主要有三种类别,分别为自我经验类、调查访问类、史传书写类。从写作方式来看,“非虚构”写作在运用各种文学艺术手法的同时,吸收借鉴了新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田野调查、文献查阅等方法。“非虚构”写作的快速兴起,形成了一道独特文学景观。“非虚构”指向一种写作方式、叙事策略。“非虚构”这一名称,突出强调了对当前囿于书斋、脱离现实、凭空想象的文学虚构方式与现状的叫板,对“文学等同于虚构”这一观念的反拨;“非虚构”这一表述是相对平和的,它不是激进的“不虚构”“无虚构”“反虚构”。从文学理论角度来看,“非虚构”本身就是文学的根本特性之一,“非虚构”与“虚构”共同构成文学的根本特性和存在基础,二者是相互依存、互融互通而并非二元对立的,“非虚构”中本身就包含了“虚构”,这是“非虚构”能够作为一种文学叙事策略的重要理论基础。从文学发展实践角度来看,如今,非虚构的真实生活在一定意义上比虚构的小说(文学)更精彩、更虚幻,“非虚构”与“虚构”二元对立的现实文化语境不复存在;当前的虚构文学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表现力,介入社会、增强影响力、扩张话语权成为文学发展的现实需要,这是“非虚构”作为一种文学叙事策略的重要实践依据。从“非虚构”叙事策略自身角度来看,它以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为题材,并深入挖掘比事实更广阔、更幽深、更复杂的人性与真相,由此创造出一种有别于传统“虚构”的文学意义;作品拥有相对更多的非虚构成分,但同时,“非虚构”叙事中依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虚构”。“非虚构”蕴含着一种文学精神、文化精神。“非虚构”写作的兴起是当前时代文学文化与社会心理危机的一种表征,它意味着对这种危机的心理反应和文化应对。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虚拟的时代、文学无力的时代,人们普遍有着求真求实的心理需求。时代呼唤“非虚构”的文化和有力量的文学,“非虚构”写作的兴起表征着人们的一种文化选择,意味着扩张文学话语权的尝试与努力。这种文化应对是自觉或不自觉的,但总体说来,它渐渐从不自觉走向了自觉。“非虚构”写作所蕴含的真实、介入、行动、在场、独立、理性等精神品格,拥有打动人心的强大力量。“非虚构”写作与现实主义精神相融、传统相继、“典型”相通,可视作对现实主义的拓展与发展。“非虚构”写作的兴起,引起了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网络文学的深刻变革,它提醒我们应当心怀一种更整全、更宽广、更开放、更包容的文学观念,其发展对于建构健康的文学生态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其“文学性”、文体属性等几个论争问题,应当辩证看待。多种文学艺术手段的融合运用,使“非虚构”写作呈现出鲜明的“开放的文学性”;对其“文学性”的质疑,是一种相对狭隘的看法。“‘非虚构’文学”的涵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相当的包容性,应当注意其狭、广义之别。“非虚构”写作还处于不断探索、成长的过程之中,有必要进一步推动其创作实践及相关研究的发展。

王紫涵[9](2018)在《东北区域特色舞蹈文化产业研究 ——以大型情景剧《吉林乌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林,原名“吉林乌喇”系满语“沿江城池”之意。这里是人类在东北较早开始生活和开发的重要地区,吉林作为满族的发祥地之一,自然也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东北地区作为满族发源地和发祥地对于满族萨满舞蹈的遗存是非常重视的。大型情景剧《吉林乌喇》作为东北地区唯一大型山水实景演绎园区,以满族历史文化为主题重现历史,为宣传满族舞蹈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渠道。在政府的支持下结合吉林市当地的自然景观与满族的舞蹈相结合,通过舞蹈文化产业的平台向大众展现了东北的区域特色。满族舞蹈文化充实着《吉林乌喇》舞蹈文化产业的演出内容,同时《吉林乌喇》为吉林地区满族舞蹈文化的宣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满族文化历史悠久,舞蹈作为满族历史文化中传承的载体之一,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变革,满族萨满舞蹈在仅有的遗存中仍保留着古朴浓郁的原始风情,成为具有代表性展现满族特色反映满族民族性格和审美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成为东北地区满族舞蹈文化中最珍贵的资源。满族萨满舞蹈它的功能不仅仅只限于审美范畴,舞蹈也承担着更多的文化职能。舞蹈作为艺术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一种独特的方式通过人类的肢体向观众去传达情感与内涵。满族萨满舞蹈无论在舞蹈艺术表演上,还是满族萨满文化发展与传播中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如今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向了多元化以创意为推动力的新阶段。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舞蹈文化的传播逐渐呈现多样化,利用多种宣传渠道让人们了解舞蹈这门艺术。吉林市满族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东北地区引人关注的人文景观。同时也成为东北区域的一大特色,吉林市《吉林乌喇》将满族萨满舞蹈歌、舞、乐为一体的原始艺术表现形式重现在演出中。舞蹈文化产业在满族萨满舞蹈的创作上保持了原始的艺术性,在不脱离历史轨迹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加工和创新。将舞蹈产品的内容与现代技术相融合,突出区域民族舞蹈文化的特色促进了区域经济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让当地居民以及外来游客对满族历史和满族舞蹈文化加以关注,让更多的人通过舞蹈文化产业了解民族的舞蹈文化。通过舞蹈文化产业的平台对满族舞蹈进行适度的开发与创新,可更好的保护区域民族独有的文化精髓。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也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与文化作为舞蹈文化产业的核心词汇可将舞蹈艺术的传播带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这种消费时代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与文化需求。在论文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使我们认识到文化传承以及文化强国的重要性,文化产业的发展随之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东北地区舞蹈文化产业的开展,加强了政府对当地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只有加强对区域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才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下去。

吴灵霜[10](2019)在《基于《西游记》文化的旅游品牌形象设计 ——以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都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许多旅游景区也越来越注重旅游地及旅游产品的文化性、创意性,依托其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优势,希望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来提升旅游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增强品牌粘性,提升旅游消费体验。《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有着强烈的神话色彩,通俗易懂,广为流传。而《西游记》中背景故事的展开地——连云港花果山不仅有西游记文化底蕴十分浓厚,同时还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和各种资源,具备其它景区无法具备的独特价值点。但在过去的开发过程中,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没有形成优势旅游品牌。本课题以塑造西游记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品牌形象为中心,研究有效地塑造西游记文化旅游品牌视觉形象的方法和原则,提高品牌的竞争力。本文通过七个章节展开研究:第一章,对本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及价值、创新及难点等方面进行概述。第二章,就西游记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并简要概括了基于西游记文化的旅游品牌的现状,以及西游记文化在连云港花果山品牌建设中的现状。第三章,阐述了连云港花果山与西游记之间密切的关联性,并论述了连云港花果山景区在以西游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中不可替代的代表性地位。第四章,基于特色文化在旅游品牌构建中价值的分析,对西游记文化为连云港花果山提供的关键价值点进行分析及梳理。第五章,探索并阐述了本文所研究对象即特色文化在旅游品牌形象设计中的原则与路径。第六章,通过对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品牌形象的设计实践,验证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探索优化的方向。第七章,对文化旅游品牌形象设计以及连云港花果山旅游品牌未来的展望。

二、王志东:演绎网络神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志东:演绎网络神话(论文提纲范文)

(2)山西孝义皮影戏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动态
        1.3.1 从皮影戏剧种起源展开研究多种说法
        1.3.2 对中国皮影戏展开研究成果颇丰
        1.3.3 对区域研究成果—孝义皮影戏展开研究成为一大热点
    1.4 研究个案的选择
2 孝义皮影戏历史背景与社会概况
    2.1 孝义皮影戏历史背景
        2.1.1 孝义皮影戏的起源
        2.1.2 孝义皮影戏的发展
    2.2 孝义皮影戏社会概况
        2.2.1 孝义皮影戏生成的自然环境
        2.2.2 孝义皮影戏生成的社会环境
3 孝义皮影的艺术要素
    3.1 皮影制作工艺
    3.2 皮影戏的舞台装置
    3.3 皮影戏传统剧目特征
4 孝义皮影的演剧习俗
    4.1 皮影戏的独特形态
    4.2 皮影戏表演习俗
    4.3 皮影戏的民间班社及表演者
5 皮影戏表演场景及其文化功能
    5.1 皮影戏表演场景
        5.1.1 农事祭祀与皮影戏
        5.1.2 农业收成与皮影戏
        5.1.3 传统节日与庙会中的皮影戏演出
    5.2 孝义皮影的文化功能
        5.2.1 满足群众的审美需求
        5.2.2 调节民众生活节奏
        5.2.3 传递民间传统文化
        5.2.4 整合民间人际关系
6 孝义皮影戏的传承状态及其发展
    6.1 传承人生存状态
    6.2 传承特点
        6.2.1 血缘关系——传承人一脉相承
        6.2.2 地缘关系——艺人间的自我认同
        6.2.3 业缘关系——艺人群体达成共识
    6.3 孝义皮影的发展
        6.3.1 孝义皮影剧目的创新
        6.3.2 语言的丰富与创新
        6.3.3 表现形式的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搜集整理孝义皮影戏剧本选(部分)
附录 B
附录 C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学者有关国家形象塑造的研究
        1.2.2 国内外学者对民族精神培育的研究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理论暴础
        1.4.1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
        1.4.2 习近平关于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的论述
        1.4.3 符号学原理
        1.4.4 建构主义理论
2 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概述
    2.1 国家形象
        2.1.1 国家形象的概念
        2.1.2 国家形象的构成
        2.1.3 国家形象的特性
        2.1.4 国家形象的功能
    2.2 国家形象塑造的因素
        2.2.1 国家形象塑造的机制
        2.2.2 影响国家形象的因素
        2.2.3 国家形象塑造的载体
        2.2.4 国家形象塑造的途径
    2.3 民族精神
        2.3.1 民族精神的概念
        2.3.2 民族精神的特征
        2.3.3 民族精神的功能
    2.4 民族精神培育
        2.4.1 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
        2.4.2 民族精神培育的方式
        2.4.3 民族精神培育的载体
3 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在统一
    3.1 民族精神培育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内容
        3.1.1 民族精神是支撑国家形象大厦的柱石
        3.1.2 民族精神是保持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3.2 国家形象塑造是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3.2.1 重大国家行为能激发民众的爱国心
        3.2.2 良好的国家形象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
    3.3 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在一致性
        3.3.1 特色符号通用——标识与象征
        3.3.2 主要载体相同——国民和产品
        3.3.3 部分渠道共用——交流与传播
        3.3.4 实现路径相通——接受与认同
    3.4 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精神培育共生共进
        3.4.1 民族精神渗透于国家形象塑造的全过程
        3.4.2 国家形象塑造源自民族精神的凝聚
        3.4.3 二者都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演变及现状
    4.1 中国国家形象的演变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4.1.1 中国国家形象的演变
        4.1.2 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4.2 中国国家形象调查
        4.2.1 境外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的调查
        4.2.2 中国外文局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4.2.3 外国来华人员对中国的印象调查
    4.3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民族精神培育不足的表现
        4.3.1 经济高速发展和民族精神弱化之间的落差
        4.3.2 制造大国和品牌小国之间的巨大反差
        4.3.3 为中国国家形象抹黑的“游客丑闻”频频曝光
    4.4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民族精神培育不足的原因
        4.4.1 全球化给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带来挑战
        4.4.2 西方媒体给中华民族精神培育造成压力
        4.4.3 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5 国家形象塑造中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则和方法
    5.1 国家形象塑造中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原则
        5.1.1 准确定位——坚持世界性和民族性相互融合
        5.1.2 整体规划——坚持形象塑造和精神培育同步
        5.1.3 与时俱进——坚持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结合
        5.1.4 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
    5.2 在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
        5.2.1 深刻诠释并积极传播中华文化
        5.2.2 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国民族品牌
        5.2.3 用文明中国人为国家形象代言
        5.2.4 积极的国际行动彰显中国担当
6 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培育民族精神的路径
    6.1 扎深中华根——打造体现民族特色的中国符号
        6.1.1 提取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符号
        6.1.2 挖掘中国符号里的文化内涵
        6.1.3 为传统元素赋予新时代精神
    6.2 亮出好声音——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6.2.1 观念创新——从“被动”到“主动”
        6.2.2 内容创新——从“政治”到“生活”
        6.2.3 方式创新——从“单一”到“多元”
    6.3 凝聚中国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3.1 积极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3.2 自信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3.3 践行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
    6.4 传递中国梦——以和谐之心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6.4.1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6.4.2 “和谐”是中国梦与国家形象塑造的核心
        6.4.3 人类命运共同体连接中国梦和世界梦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4)从贰臣到望族—沂水“刘南宅”历史研究(明末以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回顾
    三、史料依托、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学术价值与创新
第一章 明清以来“刘南宅”生活的时空背景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士大夫文化传统
        一、晚明时代
        二、明清易代
        三、清代中叶
        四、清末以来
    第二节 “地域社会”概念下沂水地方社会
        一、地理沿革
        二、文化变迁
第二章 晚明“刘南宅”早期历史
    第一节 刘氏生存策略
        一、转机: 因商而富、由商入仕
        二、危机: 党争中的出处抉择
    第二节 新仕宦家庭的社会网络
        一、九松书斋与西园
        二、同年与姻亲
        三、国家礼仪的渗透
        四、宗教生活转向
第三章 从明臣到清臣易代之际刘应宾的身份转换与形象建构
    第一节 刘应宾与清初政治
        一、降清原因
        二、江南抚事
        三、刘应宾与清初政局
    第二节 刘应宾与清初扬州文化
        一、侨寓淮扬
        二、文化交游
        三、刘应宾对扬州文化的书写
    第三节 刘应宾的自我形象建构
        一、“贰臣情绪”与“传名焦虑”
        二、通仙形象
        三、两种“忠臣形象”
第四章 内与外:地方望族建设与维系
    第一节 望族功业与日常权威
        一、读书做官、建功立业
        二、乐善好施、扶危救困
        三、合作或逃避:官绅互动的两种方式
        四、“大家都是亲戚”:望族世代联姻
    第二节 宗族内部建设与社会声望
        一、记忆重构与家族神话
        二、声望维系与民俗传统
        三、八卦宅与家族神秘主义
        四、《沂水县志》与家族形象建构
第五章 清代以来“刘南宅”文化符号的重塑及传说
    第一节 思想观念变迁中的“文化符号”
        一、成为文化符号的不同语境
        二、文化语境冲击:民间传说中的“负面形象”
        三、身份调适效果:社会神话中的“正面形象”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中的其他社会传说
        一、“刘南宅'与青州旗城”传说解读
        二、“刘纶襄夜访'刘南宅'”传说解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社交网络中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以新浪微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二、共享与藏匿:微博平台的隐私权模式
    (一)微博账号的隐私权基本设定
    (二)数字人格的形成:隐私权的空间迁徙
    (三)互传与再传:裂变式传播下失控的隐私
三、敞开与遮蔽——微博用户的隐私悖论
    (一)隐私关注与自我展露
    (二)窥视与反窥视
四、技术赋能:微博网络公共领域下有限度的隐私权
    (一)“超级全景监狱”下公共利益至上
    (二)平台数据用户的隐私合理期待
    (三)媒介权力的扩张与被遗弃的尊严
    (四)虚拟社群的“沙龙”与裸露的个体
五、自律与他律:隐私保护的内外之道
    (一)用户:隐私理性认知与行为自制
    (二)平台:做信息“善良的管理人”
    (三)法律:给隐私侵权带上“紧箍咒”
六、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7)“奇强”品牌的互联网推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广告营销的概念
        2.1.2 互联网广告的概念
        2.1.3 品牌形象的概念
    2.2 广告策划理论
        2.2.1 广告策划理论的内涵
        2.2.2 广告策划理论的发展
    2.3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2.3.1 整合营销传播的概述
        2.3.2 整合营销理论的发展
3 “奇强”品牌形象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广告行业发展现状概述
        3.1.1 广告行业的发展
        3.1.2 广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2 “奇强”品牌简介
    3.3 “奇强”品牌形象的现状调查
        3.3.1 问卷调查的目的
        3.3.2 样本来源及选取依据
        3.3.3 问卷调查受众的背景分析
        3.3.4 互联网相关问题的结果分析
        3.3.5 “奇强”品牌广告效应相关问题的结果分析
    3.4 “奇强”品牌传统广告效应的现状分析
        3.4.1 “奇强”品牌传统广告的应用现状
        3.4.2 “奇强”品牌传统广告的效应分析
    3.5 “奇强”品牌互联网广告效应的现状分析
        3.5.1 “奇强”品牌互联网广告的应用现状
        3.5.2 影响“奇强”品牌互联网广告效应的因素分析
4 “奇强”品牌运用互联网广告传媒的改进策略
    4.1 提高互联网广宣专业化程度
        4.1.1 发达城市成立互联网广告策划机构
        4.1.2 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互联网广告宣传
        4.1.3 借鉴其他知名品牌广告宣传策略
    4.2 完善互联网广宣渠道
        4.2.1 完善现有互联网广告渠道
        4.2.2 拓展思路发掘新的互联网广告模式
5 实施互联网广告策略的保障措施
    5.1 组织保障
    5.2 制度保障
    5.3 资金保障
    5.4 人力保障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关于“奇强”品牌广告效应的调查问卷

(8)“非虚构”写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非虚构”:一个重要的文学命题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方法、意义
第一章 一道文学景观:“非虚构”写作的当下兴起
    一、“非虚构”写作的渊源与传统
        (一)西方的“非虚构”写作
        (二)中国的“非虚构”诗学传统
    二、“非虚构”写作在近年的蓬勃发展
        (一)作品喷涌:期刊、出版社、网络齐发力
        (二)活动兴盛:征文、评奖、研究十分繁荣
    三、“非虚构”写作的几个维度
        (一)作品内容:两个向度,三种类别
        (二)写作方式:田野调查、文献查阅+文学手法
第二章 一种叙事策略:文学何以“非虚构”
    一、“非虚构”之名:对当下文学虚构现状的“叫板”
        (一)“非‘虚构’”:“虚构”指什么、怎么了?
        (二)“‘非’虚构”:否定式构词的语言学
    二、“非虚构”与虚构之关系:并非二元对立
        (一)理论基础:同为文学根本特性且互融互通
        (二)现实依据:真实生活比虚构的文学更“虚构”
    三、“非虚构”叙事“三字经”:对生活原貌的文学处理
        (一)“真”的底线
        (二)“善”的方向
        (三)“美”的面容
第三章 一种文化精神:“非虚构”写作的兴起逻辑与品格力量
    一、“非虚构”写作的兴起逻辑:文学文化心理危机及其应对
        (一)文学无力时代的话语权焦虑
        (二)信息虚拟时代的文化、心理危机与应对
        (三)求真求实时代的文学写实转向
    二、“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品格与力量
        (一)真实与介入
        (二)行动与在场
        (三)独立与理性
    三、“非虚构”写作与现实主义
        (一)“非虚构”写作符合现实主义精神与传统
        (二)“非虚构”写作对现实主义的拓展与发展
第四章 一种辩证看法:“非虚构”写作的意义及几个论争问题
    一、“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与中国文学生态的新变化
        (一)理论反思:文学观念的调整与拓展
        (二)历史视野:当代文学的新格局及其价值重构
        (三)“非虚构”“入网”:网络文学的大变革
    二、“非虚构”写作的“文学性”之辨
        (一)对“非虚构”写作“文学性”之疑的反思
        (二)“非虚构”写作的审美特质
    三、“‘非虚构’文学”的文体属性问题
        (一)文学文体的发展规律
        (二)“‘非虚构’文学”狭、广义之别
结语:“非虚构”,在路上
参考文献
附录 2010年以来部分文学期刊发表的“非虚构”作品一览表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等

(9)东北区域特色舞蹈文化产业研究 ——以大型情景剧《吉林乌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舞蹈文化产业概念及其界定
    1.1 舞蹈文化
    1.2 文化产业
    1.3 舞蹈文化产业界定
        1.3.1 舞蹈文化产业的范围
        1.3.2 舞蹈文化产业的特征
        1.3.3 舞蹈文化产业的功能
    1.4 东北地区舞蹈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4.1 产业的兴起
        1.4.2 东北地区舞蹈文化产业
        1.4.3 发展现状
第二章 满族萨满舞蹈在文化产业中的重现
    2.1 《吉林乌喇》对历史的解读
        2.1.1 满族萨满舞蹈的文化背景
        2.1.2 满族萨满舞蹈的表现形式
        2.1.3 萨满文化内容对东北地区的影响
    2.2 《吉林乌喇》满族萨满舞蹈的重现
        2.2.1 神圣之美——艺术美
        2.2.2 原始之美——现实美
    2.3 满族萨满舞蹈与《吉林乌喇》田野现状调查
        2.3.1 2017年冬石氏家族萨满第十二代传承人访谈语录
        2.3.2 政府支持
        2.3.3 经济效益
        2.3.4 客源分析
        2.3.5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东北区域特色舞蹈文化产业发展趋向思考
    3.1 基础性文化建设
        3.1.1 加强满族萨满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
        3.1.2 文化产业对区域文化的发展
    3.2 文化产业对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3.2.1 《吉林乌喇》——传承满族文化
        3.2.2 传播舞蹈文化
        3.2.3 跨文化传播与交流
    3.3 文化产业链的形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基于《西游记》文化的旅游品牌形象设计 ——以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关于文化旅游品牌的研究
        1.2.2 国外对于文化旅游品牌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创新及难点
第2章 西游记文化与旅游品牌概述
    2.1 相关概念群
        2.1.1 西游记文化
        2.1.2 旅游品牌形象
        2.1.3 品牌形象设计
    2.2 基于西游记文化的旅游景区品牌的现状概要
    2.3 西游记文化在连云港花果山品牌建设中的现状
        2.3.1 景区形象缺乏对西游记文化的系统性发掘与应用
        2.3.2 对西游记文化缺乏深度提炼,应用零散
        2.3.3 宣传不足,推广效果有待优化
第3章 连云港花果山在西游记文化旅游景区中的独特代表性
    3.1 连云港花果山在西游记文化旅游景区中的独特性
    3.2 连云港花果山在西游记文化旅游景区中的代表性
        3.2.1 连云港花果山是《西游记》成书发源地
        3.2.2 连云港花果山是《西游记》故事开始的地方
        3.2.3 连云港是《西游记》两大主角的老家
        3.2.4 连云港地区的民间传说与《西游记》里的故事吻合
    小结
第4章 花果山景区品牌的关键价值点梳理
    4.1 特色文化在旅游品牌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4.1.1 特色文化对提升旅游品牌吸引力的价值
        4.1.2 特色文化对旅游品牌文化内涵的提升的价值
    4.2 西游记文化为花果山景区提供的独特价值点
        4.2.1 独占的价值点
        4.2.2 可持续的价值点
    4.3 目标群体的价值需求
    4.4 对价值点的梳理
第5章 连云港花果山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策略
    5.1 方向与目标
    5.2 设计原则
        5.2.1 传承性
        5.2.2 差异性
        5.2.3 创新性
        5.2.4 关联性
        5.2.5 国际性
        5.2.6 综合性
        5.2.7 系统性
    5.3 路径
        5.3.1 调研与定位
        5.3.2 策略与系统
        5.3.3 创意与表现
        5.3.4 生产与发布
        5.3.5 反馈与优化
第6章 设计实践与验证
    6.1 基础视觉识别设计
        6.1.1 标志设计
        6.1.2 标准色
        6.1.3 基础图形提炼
    6.2 应用系统设计
        6.2.1 关键接触点应用部分
        6.2.2 办公应用部分
        6.2.3 旅游纪念品应用部分
    6.3 推广系统设计
    6.4 验证与优化
    6.5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王志东:演绎网络神话(论文参考文献)

  • [1]洪洞县“大槐树”历史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研究[D]. 李然. 山东大学, 2021
  • [2]山西孝义皮影戏调查研究[D]. 强君.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D]. 段辉琴.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6)
  • [4]从贰臣到望族—沂水“刘南宅”历史研究(明末以来)[D]. 张运春. 山东大学, 2018(02)
  • [5]社交网络中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以新浪微博为例[D]. 王兰.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7)
  • [6]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奇强”品牌的互联网推广策略研究[D]. 任闯.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0)
  • [8]“非虚构”写作论[D]. 李家安.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2)
  • [9]东北区域特色舞蹈文化产业研究 ——以大型情景剧《吉林乌喇》为例[D]. 王紫涵. 延边大学, 2018(01)
  • [10]基于《西游记》文化的旅游品牌形象设计 ——以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为例[D]. 吴灵霜. 四川美术学院, 2019(03)

标签:;  ;  ;  ;  ;  

王志东:解读互联网神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