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析

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析

一、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曾利娟[1](2021)在《某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肠杆菌科细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存在于人体的体表、肠道,也广泛存在于医院的环境中,是引起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尤其是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和菌血症等。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居高不下,菌株的耐药性也日趋严重[1]。为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我院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医院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预防控制提供重要的依据。

张立伟[2](2021)在《河北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程度越来越严重,已对畜禽安全生产和人类健康及公共卫生构成了极大威胁,全球对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及传递相关问题极为关注。本研究从河北地区病鸡肝脏分离大肠杆菌,通过生化试验、16S r RNA基因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K-B法测定其药物敏感性,PCR方法检测其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同时检测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lasmid 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超广谱内酰胺酶基因(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和整合子整合酶基因。参考系统发育群分类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sequence typing,MLST)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分群,本研究旨在阐明河北地区鸡源大肠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分子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结果如下:1.56株大肠杆菌生化表型分为8种,以B4为主。血清型分为11种,O78、O2、O157和O1为优势血清型,分别占26.79%、23.21%、17.86%和14.29%。2.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26株,其中EHEC、EAEC和ETEC,分别占76.92%、15.38%和7.69%。56株大肠杆菌携带15种肠道外大肠杆菌毒力基因,fim C和Omp A携带率均为100%;aat A、yij P、irp2、mat和iss的检出率分别为98.21%、98.21%、98.21%、96.43%和92.86%。铁转运相关基因(iro N、fyu A、iuc D和irp2)检出率均高于80%。3.45株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为58.93%~80.36%,携带qnr S、qnr B和aac(6′)-Ib-cr,比率分别为82.22%、4.44%和4.44%。41株大肠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呈现为多重耐药,主要携带blaCTX-M-9、blaCTX-M-1、blaCTX-M-8、blaCTX-M-25、bla OXA、blaSHV和blaTEM,其中blaCTX-M-65基因亚型和blaCTX-M-55型检出率最高。4.56株大肠杆菌分为22种ST型,其中ST1199、ST1200、ST1201、ST1202、ST1203、STN1、STN2和STN3为新型ST型,ST88(12.5%)、ST85(10.71%)和ST243(10.71%)型为优势型。系统发育群检测到D、B2、B1、A群,其分别占42.86%、25%、21.43%和10.71%。41株PMQR大肠杆菌有19种ST型。质粒携带blaCTX-M大肠杆菌有16种ST型,优势型为ST85(16.67%)和ST243(16.67%)。综上所述,河北地区鸡源大肠杆菌O血清型多样,毒力因子种类繁多,普遍携带qnr S和blaCTX-M耐药基因,后者主要以blaCTX-M-55、blaCTX-M-65和blaCTX-M-14为优势耐药基因亚型,MLST分型中检测到6种新型ST型,为河北地区鸡源耐药性致病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防控及其耐药性及传递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闫力煜[3](2021)在《探究ICU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感染危险因素和传播机制,为控制医院感染和暴发提供实验室及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ICU住院的196例医院感染患者。根据碳青霉烯类耐药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CRE组(35例)和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组(对照组,161例)。分析ICU中CRE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ICU患者CRE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PCR对CRE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分别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和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epetive Extragenic Palindromic-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P-PCR)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N)和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coli,CREC)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共检出CRE阳性病例35例,感染率为17.86%(35/196)。上述病例共分离68株肠杆菌科菌株,检出率最高为肺炎克雷伯菌(52.94%),主要分布于ICU。其分离菌株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等均出现不同程度耐药,对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单因素分析显示,CRE组的年龄、入住ICU时APACHE II评分、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留置导管、血液透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联合用药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 II评分≥20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机械通气时间≥3天、ICU住院时间≥10天是ICU患者CRE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发现58株CRE菌株中KPC阳性38株,其阳性率为65.51%,测序验证均为KPC-2亚型;NDM基因阳性12株,阳性率为20.68%,测序验证均为NDM-1亚型;SHV基因阳性8株,阳性率为13.79%。CR-KPN的同源性发现存在6个克隆,克隆A,涉及四名患者;患者2和患者4的下呼吸道分离株同属克隆B。其余患者的临床分离株均属不同克隆。应用REP-PCR分析CREC同源性,17例患者仅有3例电泳图谱相似,提示可能同源。结论: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时长、机械通气、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暴露史及多种抗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是ICU中CRE感染的危险因素。我院CRE的耐药机制以携带KPC和NDM两种碳青霉烯酶基因为主。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我院ICU院内感染控制较好,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患者间的交叉感染极少发生。

李飞[4](2021)在《219例儿童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耐药性及产ESBLs大肠埃希菌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儿童E.coli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E.coli血流感染产ESBLs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总结儿童E.coli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有助于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指导临床合理、正确选择抗菌药物,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产ESBLs的E.coli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符合E.coli血流感染标准且出现临床症状的219例患儿临床资料和菌株药敏情况。分析儿童E.coli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根据E.coli菌株是否产ESBLs,将患儿分为产ESBLs组和非产ESBLs组,比较两组的耐药情况,并采用率、比等指标对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利用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比较组间分布差异。同时进一步对产ESBLs的E.coli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19例发生E.coli血流感染的患儿中0-1岁年龄段最多,占84.5%,其中以男性患儿多见,占70.3%。好发科室为新生儿科与血液科,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101/219,46.1%),并发症以消化系统疾病最为常见(79/219,36.1%)。实验室检查中:110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10×109/L(110/219,50.2%),73例患儿血红蛋白<100g/L,占33.3%;62例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值>70%,占28.3%。29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呼吸机,占13.2%。绝大部分患儿经治疗后病情出现好转(162/219,74.0%),只有5例患儿病情恶化,出现死亡。2、药敏结果提示产ESBLs 66株(30.1%),非产ESBLs 153株(69.9%),且产ESBLs的E.coli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两组的耐药率(阿米卡星除外)有统计学差异(P<0.05);产ESBLs的E.coli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及头孢噻肟的耐药率>85.0%;非产ESBLs的E.coli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最高的是复方新诺明(52.9%),其次是庆大霉素(30.1%)。3、单因素分析提示,早产、肝肾功能受损、休克、多器官衰竭、有基础疾病、置管、使用呼吸机、入院前抗菌药物应用、体温<36℃、外周血白细胞<4×109/L以及住院时间>7d可增加产ESBLs的E.coli血流感染的风险。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早产、肝肾功能受损、休克、多器官衰竭、有基础疾病、置管、使用呼吸机、体温<36℃是产ESBLs的E.coli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患儿0-1岁最为常见,占84.5%。2、血流感染产ESBLs的E.coli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产ESBLs的E.coli菌株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高达85%以上。3、产ESBLs的E.coli菌株对阿米卡星以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最为敏感。4、早产、肝肾功能受损、休克、多器官衰竭、有基础疾病、置管、使用呼吸机、体温<36℃是产ESBLs的E.coli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宇翔[5](2020)在《福建省内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是圈养环境下野生动物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和人畜共患病原,其感染人类到灵长类、杂食类、猫科、犬科、草食类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两栖爬行类,甚至水生动物等各门类动物。兽医针对该菌所使用的抗生素等药物所引发的耐药问题愈发显现,多重耐药菌株亦不断涌现。本文通过了解福建省内三家动物园多种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情况,以及动物体内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与耐药基因类型,研究其耐药性与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种类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情况的异同,以及分离菌株的耐药表型与其携带耐药基因间的关系,以提高兽医与其它动物工作者防治肺炎克雷伯菌的认识,为未来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防控工作以及相关的公共卫生安全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福建省内三家动物园不同种类的圈养野生动物的粪便,其中福州动物园80份,三明市某动物园80份,南平市某动物园90份。从粪便样本中分离鉴定出肺炎克雷伯菌,使用平板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四环素、氯霉素、多粘菌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庆大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性分析;用常规PCR法对耐药菌株所携带的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进而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细菌分离;三个动物园250份动物粪便样品中分离鉴定出110株肺炎克雷伯菌。南平某动物园的分离率最高为47.8%(43/90),三明动物园和福州动物园分离率分别为47.5%(38/80)与36.3%(29/80)。灵长类动物的分离率最高,总体达60.6%(49/81),南平某动物园高达73.7%(14/19)。肉食类动物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在25%(8/32)上下,分离率显着低于杂食类动物35%(11/30)以及草食类动物57.9%(22/38),(P<0.05)。2.耐药性检测:三个动物园所分离的110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四环素、氯霉素、多粘菌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庆大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情况,耐药率最高的为呋喃妥因,占80.9%(89/110),其次是多黏菌素,占71.8%(79/110)。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没有测出耐药菌株。此外对庆大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四环素、氯霉素和环丙沙星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3.耐药基因检测:检测的17种耐药基因中有15种被检测到,未检出bla SHV基因。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oqx A检出率最高为75.5%,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amp C检出率也较高为60%。多粘菌素耐药率达到了71.8%(79/110),而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本次却未检出。结论:(1)肺炎克雷伯菌总分离率为44.0%(110/250),其中南平动物园分离率最高,达到了47.7%(14/19)。各类动物样品中灵长类动物的分离率最高,可能由于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亲源关系较近,更加容易感染。(2)耐药表型方面,福州动物园总体耐药水平最低;三明某动物园在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水平高于南平某动物园;而四环素和氯霉素则正好相反。(3)耐药基因型方面,四环素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相关性最好。而其他抗生素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匹配度不佳。耐药基因oqx A和oqx B本实验中有高检出率(75.5%和23.6%)。oqx A和oqx B除了介导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外,还会导致氯霉素和呋喃妥因低到中等水平的耐药,可能是导致氯霉素和呋喃妥因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关联性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4)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耐药菌检出率低(皆为4.5%),然而相关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实际药敏实验中检出大量中介态菌,提示动物园日常管理时要注意合理用药和加强饲养管理。

刘欣彤[6](2020)在《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分布及传播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奶牛养殖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细菌性疾病成为了危害畜牧养殖动物的主要疾病。特别是危害奶牛最常见的大肠杆菌疫病,给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潜在危害。在对此疫病的防控、治疗过程中,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最先且最广泛使用的一类药物,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此类药物不合理的使用,使得大肠杆菌对该类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加重,也成为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和国家急需解决的难题。有研究表明,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urnβ-lactamerses,ESBLs)是引起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特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的广泛使用,影响着产ESBLs菌的检出率。目前,关于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分布及传播方式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演化规律研究,揭示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分布及传播方式,了解ESBLs耐药基因在奶牛源大肠杆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传播方式。本研究从全国11个重点养殖区域(省市)的52家规模化牧场采集的4536份奶牛源样本中分离出1950株大肠杆菌,包含687株牛奶源、1144株粪便源和119株其它源样本;其中北京地区奶牛源大肠杆菌分离率最高(38.72%),辽宁地区最低(3.59%)。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制定的琼脂稀释法对大肠杆菌进行18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检测其耐药性。结果显示,奶牛源大肠杆菌以氨苄西林、链霉素和多西环素耐药为主,而对阿米卡星、安普霉素、多粘菌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高度敏感,其中贵州贵阳和宁夏地区奶牛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较严重。并初步筛选出340株(17.44%)大肠杆菌(包含144株牛奶源、178株粪便源和18株其它源)对头孢噻肟(CTX)耐药;其中贵州贵阳地区大肠杆菌对CTX的耐药率较高(40.14%),新疆石河子地区较低(5.86%)。对CTX耐药的340株大肠杆菌菌株,应用PCR扩增和电泳分析方法对其进行ESBLs耐药基因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170株大肠杆菌(包含牛奶源89株、粪便源74株、其它源7株)至少含有1种ESBLs基因;其中92株大肠杆菌检测到blaCTX-M-1基因,69株检测到blaCTX-M-9基因,3株对blaCTX-M-1和blaCTX-M-9基因均呈阳性,14株检测到blaCMY-2基因,2株对blaCTX-M-9和blaCMY-2基因呈阳性。宁夏地区ESBLs基因的检出率最高(100%),新疆石河子地区最低(14.29%);其中宁夏地区blaCTX-M-1基因检出率最高(68.18%),天津地区最低(4.35%);宁夏地区blaCTX-M-9基因检出率最高(31.82%),新疆石河子地区最低(7.14%);普遍blaCMY-2基因检出率极低甚至为零,吉林地区最高(2.52%),河北等共6个省为0%。运用试剂盒提取大肠杆菌质粒DNA转移到DH5α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转化,获取单目的质粒DNA。结果显示,携带blaCTX-M-1基因的奶牛源大肠杆菌获得的转化子数量最多。其中携带blaCTX-M-1基因的牛奶源大肠杆菌获得的转化子数量最多;携带blaCTX-M-9基因的粪便源大肠杆菌获得的转化子数量最多;携带blaCMY-2基因的奶牛粪便源大肠杆菌获得的转化子数量最多。再次应用电泳分析方法对转化成功的340株大肠杆菌质粒DNA检测是否为单目的质粒DNA,成像结果显示,均为单目的质粒DNA。将含有单目的质粒DNA的大肠杆菌进行PCR扩增后测序,以确认其目的基因。本研究结果表明,全国重点养殖区域(省市)规模化牧场奶牛源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粪便中;CTX-M型ESBLs以CTX-M-1型和CTX-M-9型为主。

王喆[7](2020)在《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住院患儿感染大肠埃希菌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探讨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和治疗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患儿血液、脑脊液及无菌体液感染大肠埃希菌患儿共48例。总结其临床病例资料,包括患儿的性别、年龄、住院科室、感染途径、有无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病前是否应用抗菌素、是否进行外科手术、有无呼吸机使用及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结果,分析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根据是否产生ESBLs分为产ESBLs组(18例)和非产ESBLs组(30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8例患儿中男36例,女12例,男女比例3:1,年龄6小时至13岁(中位年龄8岁),其中≤28天患儿17例(占35.4%)。内科36例(占75%),外科12例(占25%)。48例患儿主要临床诊断:化脓性脑膜炎11例(合并血流感染7例,合并血流感染及尿路感染2例)。腹腔肠道感染13例(合并血流感染9例),尿路感染合并血流感染16例,脐部感染合并血流感染1例,单纯血流感染7例。其中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新生儿期患儿(9例),占本研究新生儿期患儿大肠埃希菌感染的64.7%。婴儿期尿路感染引起血流感染最多见,占本研究婴儿期患儿大肠埃希菌感染的77.8%。学龄期患儿以阑尾炎合并血流感染多见,占本研究学龄期患儿大肠埃希菌感染的60%。21例(43.8%)患儿存在基础疾病包括早产(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脐尿管瘘(3例)、肠发育异常(3例)、白血病(6例)。明确存在的感染途径占总数66.7%,包括尿路(18例)、肠道(13例)、脐部(1例)。10例(20.8%)患儿接受手术治疗。3例(6.3%)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的科室为血液科、新生儿内科、新生儿外科。单因素分析示存在基础疾病、院内获得感染、3月内住院史、细菌培养前抗生素使用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培养前抗生素使用(OR=6.168,P=0.03)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产ESBLs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其余药物的耐药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5.56%、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5.56%、美罗培南耐药率为5.56%,显示耐药率较低。产ESBLs、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替加环素(TGC)均无耐药。结论:1.针对血液、脑脊液及无菌体液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中,我院检出率最高的科室为血液科、新生儿内科、新生儿外科。新生儿期化脓性脑膜炎比例高,婴儿期尿路感染合并血流感染比例高。2.ESBLs组和非ESBLs组在性别、年龄、感染途径、外科手术、呼吸机使用及预后均无差异;存在基础疾病、院内获得感染、3月内住院史、细菌培养前抗生素使用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培养前抗生素使用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3.本院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替加环素敏感性较好,在临床治疗中应优先选用,应需注意避免使用耐药率高的抗菌药物,且应根据临床症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的产生。用药过程中应将儿科用药限制考虑在内。4.应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治疗中应分析临床特点,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控制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与传播,为患儿减轻负担与痛苦。

周鑫[8](2020)在《杭州地区宠物肠道重要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和基因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宠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宠物市场规模也急剧扩张。宠物与人类共同生活,接触紧密。有研究表明,人类与伴侣动物的接触会潜移默化的改变彼此的肠道菌群,这也导致多重耐药菌株在人类和伴侣动物之间跨物种传播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因此伴侣动物在人兽共患病原传播和细菌耐药性交叉感染等相关问题的重要性日渐突出,是当前重要的兽医公共卫生学问题之一。围绕宠物人兽共患病原菌种类不清,以及耐药细菌背景不明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系统开展杭州部分地区(以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附属宠物医院为主)宠物肠道携带细菌、潜在人兽共患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调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宠物肠道来源菌株的分离与鉴定;(2)宠物肠道来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和基因型研究;(3)宠物源沙门菌的耐药谱鉴定及其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1.宠物肠道来源菌株的分离鉴定:本研究于2018年3月-12月间收集的宠物肠道样品137份,其中猫源样品54份,来源于12种不同品种;犬源样品83份,来源于20种不同品种。共获得1003株分离株,经飞行质谱法和16s DNA测序鉴定,分离率最高的菌种为大肠杆菌(27.5%)、粪肠球菌(17.1%)以及奇异变形杆菌(13.9%);而且在不同条件下,例如不同健康状况,不同年龄等,分离株的组成比例是相似的,说明宠物肠道携带的优势菌群是较为稳定的。2.宠物肠道来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和基因型研究:本研究共分离得到276株大肠杆菌,并对分离株进行了 8种抗生素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宠物源大肠杆菌分离株对萘啶酸(60.5%)、复方新诺明(76.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62.3%)等药物高度耐药,对多粘菌素(6.9%)、替莫西林(12.3%)等新药物相对敏感;且菌株耐药性与宠物种类、宠物健康状况、抗生素使用史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宠物犬肠道分离菌、患有肠道疾病的宠物来源菌株、曾服用抗生素的宠物来源菌株的耐药性要相对更高。大肠杆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显示,杭州地区分离株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共获得83种基因序列型(ST型),其中包括部分与人高度相关的ST型(ST410、ST131)。大肠杆菌的宿主特异性与菌株的ST型有一定的相关性,部分ST型由犬或猫特异性携带,部分ST型由两种宠物共同携带。菌株耐药性与ST型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同的ST型之间耐药率有较大的差异。但大肠杆菌耐药分布具有多态性,分离株的基因型能代表耐药性的趋势,但耐药性还受质粒等其他因素的影响。3.沙门菌的耐药性以及全基因组分析:本研究共分离得到26株沙门菌。对宠物源沙门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耐药性检测,发现沙门菌分成差异显着的两组。第一组共22株,来源于肠道疾病宠物样品,均为都柏林沙门菌,ST型均为ST10,携带有IncFⅡs、IncA/C2以及IncX1质粒,多数对10种药物耐受。第二组共4株,来源于健康犬宠物样品,均为鼠伤寒沙门菌,ST型均为ST19,携带IncFⅠBs、IncFⅡs、IncⅠ1以及IncQ1质粒,分离株的耐药性相对较低,耐药数量在2~5之间。对耐药基因的统计分析表明,沙门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具有高度的对应性。本研究发现宠物源大肠杆菌和沙门菌均有较高的耐药性,且使用抗生素会较显着的提高肠道菌的耐药性,提示临床应用抗生素时需要更加谨慎。本研究对于摸清杭州部分地区宠物携带病原谱系、流行株遗传背景与耐药谱等信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提示宠物兽医临床合理用药重要性,同时需要重视宠物来源人兽共患病原菌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潘持国[9](2020)在《产ESBLs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临床预后及分子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和临床预后以及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为临床治疗血流感染、预防和控制产ESBLs大肠埃希菌暴发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某医院血培养大肠埃希菌阳性的421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患者267名,另一组是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患者154名。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内容包含:(1)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等,(2)基础疾病:糖尿病、慢性肺病、慢性肾衰、泌尿系统疾病、肝硬化、心力衰竭、实体瘤、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3)药物使用史:3个月内是否适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医疗机构入住史、抗菌药物使用史(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等)、留置导管(如PICC、尿管、腹腔引流管、人工气道等),(4)收集治疗3个月后患者临床转归情况。对纳入研究的421例患者血培养分离出的菌株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确定产ESBLs-Ec患者267例(无重复菌株的出现)。对菌株进行复苏,采用BD 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法检测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是否为产ESBLs菌,采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核酸测定试剂盒对TEM,SHV,CTX-M-1、2、8、9、25 及 OXA-1、2、10 基因在 ABI7500 实时荧光定量 PCR仪中进行扩增检测。结果:421例患者主要分布于泌尿科(18.29%)、内分泌科(15.20%)、ICU(12.5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Ec)检出率最高科室为ICU;产ESBLs-Ec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及头孢吡肟耐药率均较高,未检出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菌株;存在泌尿系梗阻、恶性肿瘤、存在3个月内住院史及存在3个月内抗生素使用史为产ESBLs-Ec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产ESBLs-Ec血流感染患者经验治疗好转率46.44%低于非产ESBLs-Ec患者73.38%(P<0.05);两组患者治疗失败患者92例(21.85%),其中产ESBLs-Ec组患者使用三代头孢治疗失败21例(55.26%),非产ESBLs-Ec组患者使用三代头孢治疗失败7例(25.00%),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s-Ec血流感染患者与非产ESBLs-Ec血流感染患者,在使用β-内酰胺酶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霉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素类及起始治疗未抗感染治疗情况下,治疗失败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s-Ec携带两种及两种以上耐药基因的产ESBLs-Ec为152株,其余依次为携带CTX-M-9(139株)、携带CTX-M-1(104株)、携带 OXA-2(25 株)、携带 OXA-10(12 株)及携带 SHV(9 株);CTX-M-1型产ESBLs-Ec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44.74%(17/38),CTX-M-9型产ESBLs-Ec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15.15%(10/66),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4,P<0.05);TEM+CTX-M-1型产ESBLs-Ec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58.33%(21/36),TEM+CTX-M-9型产ESBLs-Ec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12.50%(7/56),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99,P<0.05)。结论:(1)某医院血流感染患者产ESBLs-Ec检出率63.42%,产ESBLs-Ec对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2)产ESBLs-Ec引起的血流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是泌尿系梗阻、恶性肿瘤、存在3个月内住院史及存在3个月内抗生素使用史。(3)临床预后分析发现三代头孢菌素能增加血流感染患者的死亡风险,对严重产ESBLs-Ec血流感染患者应首选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病情较轻者可使用β-内酰胺酶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4)携带CTX-M-9型产ESBLs-Ec最多,其次为携带CTX-M-1型产ESBLs-Ec,携带两种或两种以上基因型占56.93%,但未检出携带CTX-M-2、8、25及OXA-1等基因型。(5)与CTX-M-9型产ESBLs-Ec相比,携带CTX-M-1型产ESBLs-Ec对头孢他啶耐药性更强。

黄攀[10](2019)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耐药性及其流行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大肠杆菌是临床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抗生素是治疗的最主要方式,然而近些年来大量文献报道关于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的出现,导致治疗失败或疗效减弱,严重影响畜牧生产的发展及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细菌产酶机制是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是细菌介导对青霉素类、窄谱和广谱头孢菌素类、单环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产ESBLs菌株常见于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属等。ESBLs耐药基因主要通过质粒介导、转座机制、整合子-基因盒系统等方式水平转移,导致其耐药性的高水平表达及其广泛分布。本文主要目的分析不同年代大肠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ESBLs-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ESBL-EC)流行现状,分析临床分离产 ESBL-EC 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特征。此外对于常见的水平元件进行检测,为临床产ESBLs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提供数据支持。其主要内容如下:1.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不同年代收集保存的猪源和鸡源为主的大肠杆菌共计467株,对其进行K-B法药敏试验。K-B法药敏试验显示主要对于AMP、KZ、TE等表现耐药,耐药率分别为44.2%、47.6%、59.3%。部分菌株呈现多重耐药现象,50年代至2000年,AMP、SXT、TE、FOS、NOR、CN等多种药物的耐药率逐渐提高,2010-2018年间分离菌株耐药性分析显示AMP、SXT、TE、FOS、NOR、CN 耐药率分别达到 73.1%,57.7%,78.8%,9.6%,48.1%,40.4%。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的检测及其耐药性分析利用3种不同的方法(双纸片表型确证法、VITEK Compact2.0、显色培养基)检测ESBL-EC,最终确证16株ESBL-EC,均来自2017-2018年临床分离的49株大肠杆菌,检出率为 32.7%(16/49)。16 株 ESBL-EC 主要表现对 AMP(100%)、KZ(93.8%)、FEP(75%)、CTX(100%)、TE(93.8%)、LEV(75%)、SXT(81.3%)、CL(62.5%)、NOR(75%)等多种药物表现高水平耐药。对于常见的产超广谱酶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6株ESBL-EC 主要是 CTX-M-1 群基因(blaa CTX-M-1,bla CTX-M-28,bla CTX-M-69,bla CTX-M-79)和CTX-M-9 群基因(bla CTX-M-14,blaCTX-M-27,bla CTX-M-65)及嵌合基因 bla CTX-M-132,另外分离到一株SHV-108型ESBL-EC。此外还检测到1 1株菌同时携带TEM-1型β-内酰胺酶(68.8%)。通过分析临床分离产ESBL-EC耐药表型和基因型,从而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流行现状。3.16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的分型利用常见的分型手段MLST分型、ERIC分型、系统进化分群比较分析菌株的流行特征。系统进化分群结果显示16株ESBL-EC中A群8株(50%)、B1群5株(31.3%)、B2群1株(6.3%)及D群2株(12.5%)。大肠杆菌ERIC分型结果则将这些菌株分为G1-G5共5个组。MLST分型结果显示其中14株ESBL-EC菌株共分为7个ST型,分别为ST2、ST21、ST43、ST53、ST132、ST471、ST479,而有2株菌无法判断ST型。不同分型方式对ESBL-EC进行分型为其流行预测提供数据支持。4.ESBL-EC多重耐药水平转移原件检测通过PCR对常见的整合子-耐药盒、插入序列等水平转移元件进行检测。整合酶检测结果显示15株菌检测到Ⅰ型整合酶(93.8%),而未检测到Ⅱ型整合酶。对于整合酶阳性菌株进行整合子可变区的扩增,有11株菌扩增出整合子,共扩增出3种大小的目的片段727bp、1580bp、3000bp,分别携带 drfA25,dfrA17、aadA5 以及 aacA4、cmlA1 耐药基因。插入序列检测结果显示,14株菌检出插入序列ISECP1(14/16),9株菌检出ISCR1(9/16),1株菌检出IS26(1/16)。其中有6株同时检出ISECP1和ISCR1(6/16),有1株同时检出ISECP1和IS26(1/16)。通过对CTX-M-9群的6株ESBL-EC分别与C600菌株进行质粒接合实验,获得4株接合子(Con1374、Con1376、Con1390-2、Con1393),接合子通过接合性质粒获得AMP、KZ、CTX、TE等多种药物的抗性。对于常见的水平元件进行检测,有助于临床产ESBLs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转移分析。

二、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某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筛选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1.3 方法
        1.3.1 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
        1.3.2 ESBLs确证试验:
        1.3.3 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基因型: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肠杆菌科细菌的标本来源
    2.2 肠杆菌科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2.3 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基因型分析
    2.4 不同基因型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析
3 讨论

(2)河北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1.2 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1.3 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鸡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鸡源大肠杆菌致病性及毒力基因分析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子分型及系统发育群分布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与创新点
    主要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3)探究ICU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CRE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的观察和CRE感染危险因素的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肠杆菌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及同源性分析
    引言
    1 研究对象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CRE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4)219例儿童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耐药性及产ESBLs大肠埃希菌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及名词对照
第1章 引言
    1.1 血流感染
    1.2 儿童血流感染的特点
    1.3 大肠埃希菌
    1.4 产ESBLs的 E.coli菌株的耐药性变迁与预后影响因素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临床一般病例资料(伦理+知情同意)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血液标本采集
    2.5 菌种鉴定
    2.6 药敏实验
    2.7 ESBLs初筛和表型确证试验
    2.8 临床资料数据的整理
    2.9 实验设计流程图
    2.10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儿的基本临床特征
        3.1.1 2016-2018 年E.coli血流感染年份统计
        3.1.2 E.coli血流感染患儿的一般临床特征
        3.1.3 E.coli血流感染患儿的实验室检查情况
        3.1.4 E.coli血流感染患儿的入院诊断及预后情况
        3.1.5 E.coli血流感染患儿的科室分布情况
    3.2 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儿的药敏实验结果
        3.2.1 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3.2.2 血流感染产 ESBLs和非产 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比较
        3.2.3 血流感染产 ESBLs和非产 ESBLs大肠埃希菌的敏感性比较
    3.3 产ESBLs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儿的危险因素分析
        3.3.1 血流感染产ESBLs的 E.coli单因素分析
        3.3.2 血流感染产ESBLs的 E.coli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赋值
        3.3.3 血流感染产ESBLs的 E.coli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的分子流行病学和治疗选择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福建省内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肺炎克雷伯菌简介及既往研究
        1.2 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情况
        1.3 人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1.4 家畜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1.5 家禽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1.6 水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1.7 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1.8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现状
        1.9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
        1.10 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关耐药基因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肺炎克雷伯菌标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2.2 肺炎克雷伯菌的菌落特征
        2.3 肺炎克雷伯菌的PCR鉴定
        2.4 三家动物园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情况
    3 讨论
第三章 肺炎克雷伯菌抗菌药耐药性及部分耐药基因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
        2.2 肺炎克雷伯菌对17个相关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2.3 肺炎克雷伯菌对四环素类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2.4 肺炎克雷伯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2.5 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2.6 肺炎克雷伯菌对呋喃妥因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2.7 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粘菌素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2.8 肺炎克雷伯菌对氯霉素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2.9 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分布及传播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1.2 大肠杆菌耐药现状
        1.2.1 国内大肠杆菌耐药现状
        1.2.2 国外大肠杆菌耐药现状
    1.3 大肠杆菌耐药机制及耐药基因的研究概况
        1.3.1 大肠杆菌耐药性产生的生物化学机制
        1.3.2 大肠杆菌耐药性产生的遗传学机制
        1.3.3 大肠杆菌的耐药基因
    1.4 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1.4.1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1.4.2 β-内酰胺酶
        1.4.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研究的特色
第二章 奶牛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2.1 试验材料
        2.1.1 菌株来源
        2.1.2 培养基
        2.1.3 试剂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培养基和试剂的制备
        2.2.3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保存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奶牛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结果及分析
        2.3.2 全国重点养殖区域奶牛源大肠杆菌分离率结果及分析
        2.3.3 全国重点养殖区域奶牛乳房炎分离率结果及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奶牛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
    3.1 试验材料
        3.1.1 菌株来源
        3.1.2 培养基
        3.1.3 试剂与抗菌药物
        3.1.4 主要仪器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培养基和试剂的制备
        3.2.2 药敏试验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药敏试验的样品来源分布结果与分析
        3.3.2 药敏试验的地区来源分布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的PCR扩增与电泳分析
    4.1 试验材料
        4.1.1 菌株来源
        4.1.2 试剂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制备试剂
        4.2.2 PCR扩增及电泳分析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质粒的提取与转化
    5.1 试验材料
        5.1.1 试剂与培养基
        5.1.2 主要仪器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培养基和试剂的制备
        5.2.2 提取和转化质粒DNA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提取与转化质粒DNA的结果及分析
        5.3.2 提取与转化质粒DNA的电泳结果及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7)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菌株来源
        1.1.2 药敏鉴定及ESBLs鉴定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
        1.2.2 数据
    1.3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大肠埃希菌株来源及产ESBLs、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分布
    2.2 产ESBLs、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科室分布
    2.3 产ESBLs、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性别及年龄分布
    2.4 血液、脑脊液、无菌体液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2.4.1 病例特点
        2.4.2 不同年龄段感染大肠埃希菌临床特点
        2.4.3 患儿住院史及培养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4.4 大肠埃希菌感染患儿住院时间
    2.5 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2.5.1 单因素分析
        2.5.2 多因素分析
    2.6 产ESBLs、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耐药分析
3.讨论
    3.1 儿童大肠埃希菌感染临床特征
    3.2 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3.3 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分子流行病学和治疗方案的最新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杭州地区宠物肠道重要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和基因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宠物发展现状
    1.2 宠物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与意义
    1.3 宠物肠道重要病原菌耐药性研究
        1.3.1 大肠杆菌耐药性现状
        1.3.2 沙门菌耐药性现状
    1.4 细菌耐药性机制
        1.4.1 生物膜通透性改变
        1.4.2 灭活酶或钝化酶
        1.4.3 基因突变
        1.4.4 主动外排泵
        1.4.5 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1.5 大肠杆菌基因分型方法
        1.5.1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
        1.5.2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型方法
        1.5.3 随机扩增多态DNA分型方法
        1.5.4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型方法
        1.5.5 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RIC-PCR)分型方法
        1.5.6 多位点酶电泳分型方法
        1.5.7 多位点序列分型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宠物肠道来源菌株的分离鉴定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剂和仪器
        2.1.2 研究时间和对象
        2.1.3 样品和数据的收集
        2.1.4 菌株的分离和纯化
        2.1.5 菌株的鉴定
    2.2 结果与统计
        2.2.1 样品来源统计
        2.2.2 鉴定菌株统计
    2.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宠物来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3.1 方法与材料
        3.1.1 试剂和仪器
        3.1.2 研究时间和对象
        3.1.3 菌株耐药性鉴定
        3.1.4 数据差异性分析
    3.2 结果与统计
        3.2.1 实验菌株组成统计
        3.2.2 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统计
        3.2.3 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统计
    3.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宠物来源大肠杆菌MLST分型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剂与仪器
        4.1.2 试验菌株
        4.1.3 DNA提取
        4.1.4 引物合成
        4.1.5 PCR扩增程序
        4.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4.1.7 数据差异性分析
    4.2 结果与统计
        4.2.1 分离株多位点序列分型统计
        4.2.2 ST型与耐药性的关系
        4.2.3 ST同源复合体与耐药性的关系
    4.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宠物肠道源沙门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其耐药性分析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剂与仪器
        5.1.2 研究时间和对象
        5.1.3 沙门菌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
        5.1.4 菌株耐药性鉴定
        5.1.5 数据差异性分析
    5.2 结果与统计
        5.2.1 菌株数量统计
        5.2.2 沙门菌分离株耐药性
        5.2.3 沙门菌基因组分析
    5.3 讨论与小结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9)产ESBLs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临床预后及分子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词汇对照
前言
第一部分 产ESBLs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预后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收集
        1.1.2 菌株来源
        1.1.3 血流感染诊断标准
        1.1.4 纳入标准
        1.1.5 排除标准
        1.1.6 中止、剔除标准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2.1 主要仪器
        1.2.2 主要试剂
        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1.3.1 临床资料收集和分析
        1.3.2 菌株复苏、鉴定
        1.3.3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1.3.4 ESBLs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临床资料分析
        2.1.1 年龄与性别分布
        2.1.2 科室分布
        2.2 产ESBLs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2.2.1 产ESBLs-Ec药物敏感试验
        2.2.2 产ESBLs-Ec引起的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2.2.3 产ESBLs-Ec引起的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产ESBLs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分析
    3 讨论
第二部分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子特征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1 主要仪器
        1.2.2 主要试剂
        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1.3.1 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
        1.3.2 ESBLs检测
        1.3.3 ESBLs基因型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产ESBLs-Ec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2.2 产ESBLs-Ec基因型分析
        2.3 基因型对产ESBLs-Ec耐药性的影响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1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耐药性及其流行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略缩词表
文献综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1 ESBLs定义及分类
        1.1 ESBLs定义
        1.2 ESBLs分类
    2 ESBL-EC流行特征
    3 ESBLs检测方法
    4 ESBLs耐药水平转移机制
第一章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
    1 材料
        1.1 试剂材料
        1.2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菌株分离培养
        2.2 革兰氏染色镜检
        2.3 微生物质谱仪鉴定
        2.4 保种
        2.5 大肠杆菌K-B法药敏实验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章 ESBL-EC菌株鉴定及其耐药性比较分析
    1 材料
        1.1 菌株
        1.2 仪器
        1.3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双纸片表型确证法筛选
        2.1.1 初步筛选
        2.1.2 表型确证实验
        2.2 VITEK Compact筛选
        2.3 显色培养基筛选
        2.4 ESBLs大肠杆菌基因型鉴定
    3 实验结果
        3.1 ESBL-EC菌株的筛选结果及不同方法比较
        3.3 ESBL-EC基因型鉴定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产ESBL-EC菌株分型
    1 材料
    2 方法
        2.1 系统进化分群
        2.2 ESBL-EC ERIC PCR分型
        2.3 ESBL-EC MLST分型
    3 产ESBL-EC菌株分型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ESBL-EC耐药元件水平转移机制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2.1 耐药移动元件检测
        2.2 ESBL-EC接合实验
    3 结果
        3.1 耐药移动元件检测结果
        3.2 CTX-M-9群ESBL-EC接合实验结果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四、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某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析[J]. 曾利娟.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22)
  • [2]河北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D]. 张立伟.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3]探究ICU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D]. 闫力煜.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4]219例儿童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耐药性及产ESBLs大肠埃希菌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李飞. 南昌大学, 2021(01)
  • [5]福建省内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研究[D]. 王宇翔.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6]奶牛源大肠杆菌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分布及传播方式研究[D]. 刘欣彤. 天津农学院, 2020
  • [7]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D]. 王喆.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8]杭州地区宠物肠道重要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和基因型分析[D]. 周鑫. 浙江大学, 2020(01)
  • [9]产ESBLs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临床预后及分子特征研究[D]. 潘持国. 滨州医学院, 2020
  • [1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耐药性及其流行特征分析[D]. 黄攀. 扬州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