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澜沧江金沙江德钦段甘暖河流域生态建设探讨

云南澜沧江金沙江德钦段甘暖河流域生态建设探讨

一、澜沧江、金沙江云南德钦段干暖河谷区生态建设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何飞平[1](2021)在《世界遗产区腹地梅里雪山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文中提出以世界遗产区“三江并流”腹地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内的藏族聚居空间为载体,对研究区内的聚居空间及其所处环境进行了详实的田野调查,搜集与环境相关的地形地貌、气候、水系等数据,与藏族聚居空间相关的人口、产业、收入、地理坐标等数据,利用相关软件将环境和聚居空间相关联,以大量图示化的语言和数据量化分析总结出研究区藏族聚居空间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处机制。研究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限制着藏族聚居空间的营建和藏民的生产生活,传统的环境适应机制使得聚居空间与环境相生相融,具有可持续发展典型性。历史上民族的迁徙和融合等原因导致藏族与傈僳族、纳西族等民族在三江并流地区形成镶嵌的空间分布格局;横断山脉的走势和区内羽状的水系导致藏族聚居点选址依山临水,快速的海拔上升决定了藏族聚居点的立体分布。各个海拔的坡度坡向等地形地貌以及温度、降水、光照等气候条件不同让藏民形成了不同的资源配置和生计模式,从而决定了不同的聚居空间形态和人地空间格局。以西当村为实例,结合访谈数据,探索发现各空间要素在河谷区、半山区和高寒山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以适应环境,藏族的环境观、空间认知体系等文化信仰是维系这种适应性达到稳定的重要因素。最后总结出藏族聚居空间的环境适应性机制,将研究结论用于指导聚居点选址、空间格局优化、空间形态发展、院落空间组合等规划设计问题。

华翊伶[2](2020)在《基于LUCC的“茶马古道”滇藏线大迪段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动态研究》文中认为“茶马古道”是目前世界上现存地势最高、地理形态最复杂的线性遗产廊道,特殊的地理位置促使其横跨高原衔接不同的生境斑块。近三十年来,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茶马古道”遗产廊道沿线区域的生境破碎化程度逐渐加剧且自然灾害事件频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以“茶马古道”滇藏线大迪段为例,探究了1990年、2000年、2010年及2018年四期基于LUCC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动态变化趋势,引入了In VEST模型对生境质量进行判别并对沿线区域的居民进行了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度调研。基于模型及调研数据的结果,提出了“茶马古道”滇藏线大迪段遗产廊道的保护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W”字型变化,其中2010年最高,2000年最低;(2)用地类型的改变会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当人工斑块转为自然斑块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会随之提升;而自然斑块转为人工斑块则会降低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量;(3)研究区的生境质量程度判别结果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结果吻合,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低的区域生境质量程度较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的区域生境质量程度较好;(4)居民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学术性概念认知度较低,但对其本质的认知度较高,且超过60%的居民认为研究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迫在眉睫;此外,居民对时空生态环境的感知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结果基本一致,居民认为研究区生态环境最好的时间段恰好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上升且达到最高的时间段。论文针对数据模型的研究结果及研究结论,以科学性原则及整体性原则提出了用地管控、生态政策、人文调控三个方面的保护策略,完善了“茶马古道”滇藏线大迪段遗产廊道的保护策略框架,为后续从多学科角度出发对遗产廊道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此外,论文还证实了遗产廊道沿线区域具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表明了今后遗产廊道的保护策略可提升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的研究视角,为遗产廊道保护的具体实践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杨济达[3](2019)在《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区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背景下,如何根据当地农业资源匹配合适的作物生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保护脆弱生境的可持续性和恢复性成为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德钦高原特色葡萄酒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产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是葡萄酒质量和品质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决定产区区域化特色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基础。综合分析产区的生态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充分认识产区生境优势,对于揭示非黄金纬度葡萄产区的生境成因和指导优质葡萄基地建设和生产具有地理标识的葡萄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了揭示高原环境保障优质葡萄品质的环境成因,探索当地局部生境对葡萄生长的优劣性,本论文从高原产区的县域尺度,分析了德钦县地形因子、土地因子和气候因子的分布特征和空间格局;从葡萄种植产业带的局部尺度,研究了县域干旱河谷生境条件的梯度变化;从物种生态位的角度,探索了局部生境的环境要素特征,并与传统产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进行了比较;最后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探析了葡萄种植对当地土地利用和农业结构的影响。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德钦县以高山峡谷为典型地形特征,其中海拔高于3300m的土地面积占61%,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占67%,8个坡向平均分布。海拔垂直差异和下垫面破碎化是限制产区葡萄大面积规模化种植的主要因素。海拔小于3300m河谷区域土地类型以农业生产活动利用类型为主,表现为耕地和居民点破碎零散分布,土壤类型以棕色褐土、棕壤呈优势,水热配比表现为“干暖”,年均温为6.4℃~14.6℃,年均降水量为390mm~667mm,干燥度18.3~30.0。地形、热量和水分条件垂直分异导致在河谷区域(1834m~2753m)形成“缓坡”(坡度<8°集中分布)、“干”(降水量400mm;干燥度18.3)、“热”(年均温14.6℃;>10℃积温4928℃)三种成分的集中分布状况,该局部环境因子为葡萄经济栽培所需的“干、热、坡地”环境所匹配,使得在高寒山地的河谷局部环境具备环境资源条件让葡萄种植成为可能。(2)河谷区气候条件的水热配比表现为年均温15.9℃~17.8℃,最热月均温23.9℃~25.2℃,最冷月均温 8.6℃~13.0℃,年辐射量为 49009.3 W.m-2~52900.3 W.m-2;年降水量375 mm~516 mm,年内降水集中分布于7/8月,月均降水量46 mm~108 mm;土壤性质为半湿润暖温带地区半淋溶型土壤,以褐土为主,pH显示呈弱碱性或碱性。干旱河谷局部地带性环境完全具备了欧亚种葡萄栽培所需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满足其喜光照、耐旱、耐寒、耐土壤瘠薄,适应性强的生境需求,在其他传统品种受限的条件下又正好为酿酒葡萄栽培提供了天然的局部生境资源。(3)河谷区以旱生特征植被为优势类型,又以小叶刺灌丛为典型,主要以“小叶马鞍叶·苦刺花群落(Com.Bauhinia brachycarpa var.microphylla-Sophora davidiia)”和“小叶荆·小叶马鞍叶群落(Com.Vitexmicrophylla-Bauhinia brachycarpa var.microphylla)”为主。群落外貌多呈稀散矮生的半荒漠状态,优势种旱生生态特征明显,层次结构单调。物种组成在属水平以温带分布和泛热带分布成分为主,并带有热带成分向温带过度的性质,物种多样性水平分异较小,垂直分异明显。部分物种如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垫状迎春花(Jasminum nudiforum var.pulvinatum)和部分属如沙针属(Osyris)、鼠李属(Rhamnus)与地中海山地硬叶小叶灌丛的成分相同,群落结构、外貌以及植物区系类似于地中海同类植被,与地中海传统葡萄产区在生境上具有相似性并联系紧密。(4)在河谷区分布有毛葡萄(Vitis heyneana)和桦叶葡萄(Vitis betulifolia)两种葡萄属种质资源分布,存在葡萄属植物原生生态位。温度变异性是干旱河谷区域葡萄生态位分布的主导因子,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Isothermality)、温度季节变化(Temperature Seasonality)为显着影响因子。环境要素具备优质葡萄生长需求和发展潜力,热量条件表现为:生长期有效积温1789℃,最热月均温22.1℃;生长季均温19.4℃;光热系数Ⅰ(Rt)=3.2;无霜期208.3天;水分条件表现为:年均降水量429mm;生长季降水量321.3mm;成熟季降水量166.7mm;干燥度(DI)1.4。生态优势体现为:温度极端差异平缓(-6℃~30℃),季节性变异明显(TS=54.11)成为该区域葡萄越冬无需冬季下架埋土的热量生境优势;较高的干燥度水平(DI=1.4)和较低降雨量(429mm)是葡萄挂果周期长,糖分积累充分的水分生境优势。(5)葡萄种植对德钦县土地利用分布格局变化不明显,体现为耕地内部种植种类的改变。对德钦县社会经济变化表现为农业结构和生计模式的改变。农业模式从依赖自然资源型的粗放农业向市场主导型的商业农业转变,养殖业水平呈下降趋势。葡萄种植区和非葡萄种植区农户生计模式两极化发展。葡萄种植区从粮食作物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向经济作物单一种植模式转变,收入结构以葡萄种植收入为主;非葡萄种植区呈山地退化迁移模式,劳动力和收入结构向非农活动转移。本研究探索了低纬度、高海拔酿酒葡萄产区的高山峡谷环境地带性特征;揭示了干旱河谷保障葡萄优质生长的生境成因;对产业带的干旱河谷生境梯度格局深化了认识;对高原酿酒葡萄的发展和葡萄种植提供了系统的区域环境背景资料和生境适宜性数据支持;对藏区山地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调整的变化和响应提供了案例;为葡萄产区科学发展和合理规划提供了思路和意见。

左潇潇[4](2019)在《云南省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优先区识别和保护效率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社会带来的干扰加速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通过系统保护规划的方法识别保护优先区,将有限的保护资源投入到值得保护的区域,以实现保护效益的最大化是有效遏制生物多样减少速率的重要方式。云南省丰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引起了全球相关学者的关注。云南省基本建立了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的就地保护地体系,但仍然存在保护空缺,开展保护优先区的研究能为云南省保护地体系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另外,在数据较为缺乏的情况下,选择何种指示物是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识别保护优先区时面临的关键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示物识别保护优先区并开展保护效率评估,将为指导优先保护地体系的优化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以云南省为例,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分别选取重点保护物种(动植物生境)和生态系统(植被类型/亚型)两个层次的生物多样性作为指示物,结合人类干扰指数,基于系统保护规划模型Marxan识别出动植物保护优先区和植被保护优先区,并开展两个保护优先区的保护效率分析研究,确定较优的保护优先区模式,然后以此进行云南省保护空缺分析,指导保护地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云南省保护植物从滇西北、滇西到滇南和滇东南沿边境半环形地带潜在丰富度较高,而保护动物在滇西、滇西南和滇东北潜在丰富度较高。保护动物和保护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异,两者不能相互替代;(2)动植物保护优先区和植被保护优先区主要分布于滇西北、滇西、滇南、滇中和部分滇东南、滇东北区域。动植物保护优先区有些沿河流分布,植被保护优先区的空间分布总体较为分散。(3)动植物保护优先区和植被保护优先区空间分布特征与云南省提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和张明刚等提出的优先区空间分布相似。动植物保护优先区与这些优先区的空间相似度比植被保护优先区高;(4)动植物保护优先区对生态亚区、植被亚型、保护物种生境和生物地理区的覆盖率均比植被保护优先区高,基于保护物种识别的动植物保护优先区能较好地代表植被保护优先区的保护对象,动植物保护优先区更具有生态代表性,体现更高的保护效率;(5)选择动植物保护优先区模式与云南省保护地体系进行保护空缺分析,保护空缺面积占优先区面积的87.69%,存在较大的保护空缺。本研究结合保护空缺和人类干扰指数的空间分布,提出相关的保护策略。如需加强滇西碧罗雪山、滇南的南滚河、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滇中的无量山、哀牢山等地区的保护地建设。

余昱[5](2018)在《金沙江、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西南干旱河谷气候干燥炎热,以灌丛或灌草丛为主要植被类型,经常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带之一。云南金沙江、澜沧江上游分布的河谷属较为典型的干暖河谷,以往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在中下游干热河谷段展开,缺乏对两江干暖河谷生境与植被数据的对比分析。位于滇西北最北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人口聚居带与干暖河谷重叠,灌草丛植被更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本研究以德钦县金沙江、澜沧江上游河段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获得植被数据结合气候与土壤数据,从生境、群落、物种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对两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金沙江、澜沧江上游河谷体现干暖河谷气候特征,气温和降水量沿江由下而上递减。金沙江段干暖河谷气温较高,热量充沛,澜沧江段干暖河谷相对湿润。两江土壤均呈碱性,土壤养分含量沿海拔梯度升高,在流域间沿江表现不同变化规律。澜沧江段干暖河谷土壤养分水平高于金沙江。(2)澜沧江段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中共发现48种植物,金沙江段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中共发现40种植物,澜沧江物种丰富度高于金沙江,禾本科植物在两江均占有优势。群落灌木层以小叶灌木为主要优势种,草本层以禾草为主要优势种。小叶荆(Vitex negundo var.microphylla)、鞍叶羊蹄甲(Bauhinia brachycarpa)、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芸香草(Cymbopogon distans)是两江共有的优势种。(3)金沙江段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沿江由下向上增大。澜沧江段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沿江由下向上先增大后减小。(4)金沙江段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中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灌木是白刺花(Sophora davidii)、横断山铁马鞭(Lespedeza fasciculiflora var.hengduanshanensis)、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草本是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和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澜沧江段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中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灌木是鞍叶羊蹄甲(Bauhinia brachycarpa)、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 schwerinae)、小叶栒子(Cotoneaster microphyllus),草本是芸香草(Cymbopogon distans)、粗毛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 var.hirsutus)、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荩草(Arthraxon hispidus)。画眉草在两江物种生态位宽度中均占有优势。从生态位重叠来看,澜沧江段物种生态位重叠程度高于金沙江。

宋思靖[6](2018)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对迪庆州德钦县城镇发展的整体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各类城市问题突显,城市整体性发展失调。随着现代化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广泛运用,城市路面硬化、渗水能力减弱,失去了自主吸纳的生态自循环能力。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城市水生态系统失衡。当代城市规划与管理者逐步意识到,缓解内涝现象不能单纯的从灾害治理这一末端环节入手,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强调低影响的开发建设模式成为当今时代的必然趋势。借鉴海绵城市理念,维护好城市的生态自循环能力成为当代城市发展考虑的关键因素,其运用领域不局限于城市雨洪管理这一层面。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空气污染、资源短缺等城市病随之滋生,城镇整体性失调,正如海绵吸水饱和,失去水环境控制的弹性能力。海绵城市弹性吸附、自我调节的功能,可有效指导当今城市建设管理活动,开发过程应合理控制规模、保持适宜的空间尺度,以期将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本文以海绵城市理念的视角切入,选取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城镇发展的客观自然约束条件,探索与当地城市特点相匹配的发展途径。德钦县生态环境敏感度高,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开发限制条件苛刻。处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核心腹地的特殊地理条件,使德钦县的城市建设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探索规模适度的合理发展途径,进行科学的管理以推动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自然环境的局限性,正如海绵吸水量的承载能力,要求城市严格控制自身规模容量。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在满足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生态景观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深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德钦县各乡镇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海绵组织的吸水单元功能,以合理有效的职能分工,达到城镇职能的整体协调,有效提升灾害的适灾能力,彰显高原藏区特色。

王文玲,柳江,李艳波,冯彦[7](2017)在《纵向岭谷区从贫困走向小康的生计多元化特征——德钦县案例》文中提出消除贫困既是当今最大的全球性挑战,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目标。通过研究云南省德钦县农民在1978年到2015年的经济状况变化,发现了随着一系列发展政策的实施,德钦县的农业和工业的经济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逐步改善了农民单纯依赖粮食和畜牧业的贫困状况,收入的多元化和政府补贴成为农民生计正在从温饱走向小康的关键因素。

刘锋[8](2017)在《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关关系(heterogeneity-diversity relationships,HDRs)一直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生态位理论认为环境异质性区域能够孕育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环境变化(如气候变化)削弱了现有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而研究表明在系统保护规划中耦合异质性区域能够有效缓解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云南省是一个典型的环境异质性/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气候变化对其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因此,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研究将有助于完善现有保护区体系,为气候变化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可适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通过构建生物多样性指标(Ecosystem diversity Index(EI)/Plant diversity Index(PI)/Animal diversity Index(AI))和度量环境异质性,进行基于云南省自然区域(云南省32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HDRs研究;在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最优模型基础上,识别栅格单元尺度(11×11km2)和乡镇单元尺度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在尺度效应、植物/动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空间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分析基础上识别栅格尺度 MPA(Merged Plant and Animal diversity priority conservation areas,MPA);基于保护效率评估,筛选最具有保护意义的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将其与现有保护区体系进行叠加分析,可以发现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尚存一些保护空缺;通过与生物地理区的空间分析以及前人研究结果对比,探究保护优先区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整体来看,云南省最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保护区是:西双版纳、高黎贡山、铜壁关和南滚河;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PI)以及动物多样(AI)分布均与纬度呈显着负相关,而生态系统多样性(EI)与纬度之间的没有显着的相关性。(2)气候异质性是解释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布最重要的机制,土壤和地形异质性是对气候异质性解释机制的有效补充;由最优模型可知,对于动物多样性(AI)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EI),年温差(TemperatureAnnualRange,TAR)异质性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对植物多样性(PI)最重要的变量是冷季降(Precipitation of Coldest Quarter,CQP);基于AIC模型,我们得知年降水(AnnualPrecipitation,AP)异质性/冷季降水异质性以及年温差异质性/降水变异系数(Precipitation Seasonality Coefficient,PSC)异质性可以分别运用到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工作中。(3)在尺度效应、PDCPAs(Plant Diversity Priority Conservation Areas)与 ADPCAs(Animal Diversity Priority Conservation Areas)的空间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分析基础上识别栅格尺度MPA;基于护效率评估(基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植被类型以及自然保护区),栅格尺度MPA是最具有保护意义的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MPA主要分布在:滇西北-横断山区,高黎贡山-无量山-哀牢山,金沙江干热、干暖河谷区,滇西南热带雨林区以及滇南、滇东南热带雨林/季雨林区;(4)通过现有保护区体系与MPA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发现云南省尚存一些保护空缺。保护空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最北部、澜沧江干暖河谷以及梅里雪山-碧罗雪山寒温性针叶林区;由高黎贡山南麓向东南延伸至澜沧江与无量山之间的常绿阔叶林,再由哀牢山东坡沿元江延伸至云南省国境线附近生物多样性区域:其中滇南地区主要在李仙江两侧以及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区有分布,而滇东南则位于元江两岸的多个动植物区系的交汇区;另外,保护空缺还分布在横断山区与滇中高原的过渡地带:宾川、鹤庆等地,由此向东至金沙江干热河谷常绿灌丛-稀树草原区以及金沙江干热河谷与乌蒙山交错区;滇西南热带雨林区的保护空缺相对比较独立,主要是铜壁关热带雨林与南汀河热带雨林的相间地带。(5)基于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的保护效果与传统保护工作是相似的,说明异质性区域可以作为未来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的关键区域;MPA可能是云南省生物地理分区的成因之一;沿生物地理线生态廊道等保护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在宏观格局下完善云南省现有保护区体系;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可以推论MPA能够缓解气候变化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识别的云南省MPA和保护空缺能够有效地补充完善云南省现有保护区体系,并有助于未来气候变化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

毛如志[9](2016)在《香格里拉干旱河谷酿酒葡萄的种植生境及品质研究》文中指出香格里拉区域内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旱河谷,位于喜马拉雅山东麓的纵向岭谷藏民聚居区。十九世纪法国传教士带进葡萄种植和酿酒,百余年来逐步拓展扩大,尤其近年来种植结构调整,酿酒葡萄种植遍布整个干旱河谷,初步形成新的高原葡萄酒产区。但由于该区域地处边远,交通不便,且海拔高、环境艰苦等因素,迄今尚未开展深入的系统研究。本论文系统地进行了香格里拉干旱河谷的生境特点、在其生境下酿酒葡萄生长发育规律、主要品种生产性状及品质特征的深入研究,旨在为香格里拉干旱河谷藏区发展葡萄酒产业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及创新如下:1、首次明确了香格里拉干旱河谷种植酿酒葡萄的生境条件。本论文通过10个葡萄种植园两年定点研究数据,并结合周边县、乡气象站多年积累数据,明确了与酿酒葡萄种植相关的生境条件。代表性试验点阿东村的测定结果表明:一是干旱气候特征突出,年均降雨量低298.8-596mm,年均蒸发量高9311 157mm;年均温温差大11.518.1,最高30.746.7℃,最低-6.9℃;年有效积温在1 086。C2 647.7 OC之间,年均总日照长2 3974 869h,年均紫外辐射强602-1 290W.m-2。二是典型砂石土壤,其容重(22.5 g.cm-3),石含量(6.448.5%),沙含量(30.780.1%),肥力水平适中,矿物质元素钙、镁、铜、锌、铁、锰、硼、硫等含量丰富。三是空气质量一级(AQI26),气压低(766-800hPa),,CO2浓度为0.020.04%,氧气含量低(19.720.3%),空气洁净度高污染少。四是灌溉水为雪融化水,水体化学需氧量低(8.4647.86 mg.L-1)、生化需氧量低(3.2657.9mg.L-1)、污染性有机物和大肠菌群含量低,蛔虫卵均未测出,达到国家一级水质的标准。该生境条件适宜酿酒葡萄种植,但河谷地质结构复杂、土地零碎化程度高、地域屏障大、交通不便,加之河谷流域长、海拔跨度大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也较为突出。2、明确了香格里拉干旱河谷酿酒葡萄的生长发育及品质特点。本论文通过两年定点试验研究,明确了干旱河谷主要酿酒葡萄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品质特征。主栽品种赤霞珠的布村试验点研究表明:一是生长期长,从葡萄萌发到采收的生长期为183d,分别比山东蓬莱和四川西昌长18d和12d。二是成熟期长,从果实转色到收获为92天,分别比山东蓬莱和四川西昌长44d和30d。三是葡萄病虫害发生轻微,霜霉病和白粉病部分年份偶有发生,病情指数仅在0.07以下,其他病虫害稀少。四是果实较小,平均横径和纵径分别为9.25 mm和8.26 mm,比山东蓬莱长宽分别小3.99mm和3.60 mm。五是葡萄品质较高,布村数据结果表明糖酸比为58.27,还原糖含量390.64 g.L-1,花色苷含量1.28 mg.g-1,比山东蓬莱和四川西昌糖酸比分别高40.07和23.61,还原糖含量分别高180.29 g.L-1和197.10 g.L-1,花色苷含量分别高0.42 mg.g-1和0.21 mg.g-1,香格里拉其他试验点的数据表现出丰富的特色。其他内含物如醇类、酚类等物质均有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香格里拉干旱河谷适宜发展优质酿酒葡萄产业。3、明确了香格里拉干旱河谷生境系统中主要酿酒葡萄品种的生产性状。该河谷海拔梯度变化较大,地域屏障大,微环境差异显着。本论文进行了不同海拔主要酿酒葡萄品种生产性状及品质的试验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玫瑰蜜品种在河谷中部的2200米试验点生产现状及品质优良,在河谷边缘的1860m和2800米海拔试验点,因降雨较多或气温较低表现较差。2)赤霞珠品种选择了2000m、2235m和2635m三个海拔点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赤霞珠品种在三个海拔试验点的生产性状及品质均表现优良,总体适应性好,其中2235m和2635m两个海拔点的生长性状及品质表现更优良。3)霞多丽品种选择了2200m、2635m和2800m三个海拔点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霞多丽品种在2200m海拔点的性状及品质优良,而2800m海拔点表现较差。这些结果进一步表明,干旱河谷生境条件与品种特性相耦合,充分发挥葡萄品质特色,为形成酒庄酒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4、阐释了香格里拉干旱河谷酿酒葡萄的产量与品质互作关系。本文试验研究了赤霞珠单株果穗数量与产量质量的相互关系,在同田条件下,设置了单株8、12、16和24果穗的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产量随果穗增多而增加,果穗重量和果粒干重随产量增加而减少,品质成分如还原糖含量、黄酮类含量、花色苷含量随产量增加而显着降低。这也进一步表明,香格里拉干旱河谷生境条件下,控制产量是提高酿酒葡萄品质的重要措施。本论文首次系统地研究了香格里拉干旱河谷种植酿酒葡萄的生境条件,明确了其生境条件下酿酒葡萄的生长发育及品质特点,并明确了主要酿酒葡萄品种的生产性状,试验验证了控制产量是干旱河谷酿酒葡萄提高质量的重要措施。本研究结果不仅对香格里拉干旱河谷藏民聚居区发展葡萄酒产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且对地质结构复杂,土地零碎、地域屏障大、海拔跨度高、生境多样性等而形成的特色酒庄酒产业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郭琳[10](2016)在《德钦县粮食安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导致粮食的获取、可用性和价格稳定性均受到影响,使粮食安全问题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基于“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的粮食安全概念,以“农民人均有粮”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粮食安全标准,选择云南省境内澜沧江上游的德钦县为研究区,利用德钦县1978-2013年的农业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德钦县沿澜沧江分布的3个乡3个村的问卷调查数据,应用相关性分析、趋势分析方法,分析该县粮食安全状况的时间变化及空间变化特征,并揭示其影响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在1978-2013年的36年间,德钦县历经了粮食不安全(1978-1987年)、粮食基本安全(的1988-2001年)和粮食安全(2002-2013年)3种状况,影响不同阶段不同粮食安全状况的主要因子分别是:粮食生产水平低及流通领域闭塞等导致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县粮食不安全;粮食生产水平大幅提高,但经济收入来源有限产生区内农民吃饭问题得以解决,实现了粮食基本安全;而在诸多惠民政策的支持、交通条件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区域内种植结构的改变和收入渠道的多元化,使得区域从以粮食收入为主导向以非粮收入为主导粮食安全状况的转变。(2)在不同村落之间,经济作物面积的扩大挤压了粮食种植面积,从而影响到各村粮食生产,导致多数农户不能实现“自给自足”的粮食安全;但村落间不同的资源优势(北部巴美村丰富的林下资源、中部巴美村旅游资源、便利交通条件及人力资源、南部禹功村充裕的粮食生产支撑起来的畜牧业),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并在市场的支持下绝大多数农户的粮食安全。(3)在不同海拔区域之间,从河谷区到高山区,受经济作物适宜种植海拔范围限制,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对粮食种植面积造成不同程度的挤占,影响各海拔区域的粮食生产;但各海拔区域的资源优势(河谷区的经济作物种植和便利交通条件、半山区的交通条件和林下资源、高山区丰富的林下资源和牧场资源),使得农民经济收入提高,绝大多数农户处于粮食安全状态。

二、澜沧江、金沙江云南德钦段干暖河谷区生态建设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澜沧江、金沙江云南德钦段干暖河谷区生态建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世界遗产区腹地梅里雪山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遗产区腹地梅里雪山极具独特性
        1.1.2 梅里雪山范围内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相生相融
        1.1.3 梅里雪山极具价值性和生态敏感性共存
        1.1.4 快速城镇化、旅游业兴起等推力促使藏族聚居空间更新发展
        1.1.5 藏族聚居空间环境适应性发展的诉求
    1.2 研究内容及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提纲及框架结构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环境适应性因子分析方法构建
    2.1 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
        2.1.1 相关概念解析
        2.1.2 相关研究综述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区域的选择
        2.3.1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2.3.2 选择研究区域的原因
    2.4 环境因子选取
    2.5 生态环境因子分析
        2.5.1 地形地貌
        2.5.2 多样的植被分布
        2.5.3 种类繁多但耕地有限的土壤
        2.5.4 澜沧江水系及其他水文分析
        2.5.5 生态环境的垂直地带性
    2.6 气候环境因子分析
        2.6.1 年太阳辐射、最佳朝向(日轨分析)
        2.6.2 温度、湿度、气流、周围辐射(焓湿图分析)
        2.6.3 风频、风向、降水量(风分析)
        2.6.4 特有的立体气候环境特征
    2.7 社会环境因子
        2.7.1 宗教信仰影响下的生态观
        2.7.2 藏族佛教文化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观念
        2.7.3 梅里雪山特有的转山文化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调查研究的藏族聚居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 历史演变与成形
        3.1.1 唐宋时期民族迁徙下形成的迪庆藏族
        3.1.2 元朝时期形成的贸易热潮
        3.1.3 明朝木氏土司时期的民族融合
        3.1.4 明清时期迁入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
        3.1.5 解放后迪庆藏族的发展
    3.2 藏族聚居点的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3.2.1 藏族与其他民族在滇西北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3.2.2 藏族在迪庆州的分布
        3.2.3 藏族样本聚居点在研究区的人口密度分布
    3.3 地形地貌与藏族聚居空间的垂直分异关联分析
        3.3.1 分异划分依据——海拔梯度
        3.3.2 数据处理
        3.3.3 藏族聚居点在海拔梯度上的选择
        3.3.4 不同海拔梯度的聚居点在坡度上的选择
        3.3.5 不同海拔梯度的聚居点在坡向上的选择
    3.4 通道与藏族聚居空间的耦合关系
        3.4.1 澜沧江水系与藏族聚居点的分布
        3.4.2 山-水-村空间格局
        3.4.3 道路交通与藏族聚居空间
    3.5 资源垂直分布与聚居空间分异关联分析
        3.5.1 农业资源的垂直分布
        3.5.2 林牧业资源的垂直分布
        3.5.3 藏民生产方式的分异
        3.5.4 森林-山地—田坝/村落—水系的聚居空间格局分异
        3.5.5 不同海拔的聚居空间人地关系分析
        3.5.6 聚居空间中心与边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梅里雪山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适应机制技术应用实证
    4.1 实证研究——以西当村村域为例
        4.1.1 典型村样本选取依据和自然环境情况
        4.1.2 西当村概况
        4.1.3 西当村形成历程
        4.1.4 空间营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4.1.5 文化信仰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4.2 传统人居环境适应性系统解构
        4.2.1 藏族聚居空间传统营建智慧
        4.2.2 独特的社会结构
    4.3 当代梅里雪山范围内藏族人居环境面临的问题
        4.3.1 生计模式转型混乱
        4.3.2 聚居空间重构的生态丧失
        4.3.3 建筑的建设无序
    4.4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聚居空间环境适应性建议
        4.4.1 聚居空间环境适应性发展思路
        4.4.2 划区分类发展以适应生计模式转型
        4.4.3 生态环境基底合理保持和用地集约利用
        4.4.4 聚居空间布局合理与配套体系完善
        4.4.5 适应环境的道路系统规划
        4.4.6 适应环境的建筑建造
        4.4.7 充分发挥村民自组织的管理作用
第五章 结论
    5.1 技术方法的应用范畴
    5.2 对规划设计问题的指导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128 个典型样本聚居点基本信息统计表
附录 D:部分典型村访谈信息统计表
附录 E:澜沧江流域藏族聚落空间航拍图

(2)基于LUCC的“茶马古道”滇藏线大迪段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获取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阐述
    2.2 遗产廊道相关研究综述
    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研究综述
    2.4 基于LUCC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研究综述
    2.5 “茶马古道”遗产廊道相关研究进展
    2.6 研究综述总结
3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范围的界定
    3.2 研究期的选取
    3.3 研究区区位特征
4 研究区LUCC模型构建及分析
    4.1 数据来源于处理
    4.2 研究区LUCC变化分析
    4.3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4.4 研究区单一土地动态度
    4.5 研究区土地转移矩阵
    4.6 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4.7 研究区LUCC驱动因子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分析
    5.1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模型构建
    5.2 基于In VEST模型的研究区生境质量判别
    5.3 居民的生态系统服务认知度调查研究
    5.4 “茶马古道”滇藏线大迪段遗产廊道保策略的探究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科研论文成果
致谢

(3)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青藏高原地理效应与云南热带山原特征
        1.1.2 横断山地带性特征
        1.1.3 传统农牧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农业生态学发展
        1.2.2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研究
        1.2.3 云南山地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
        1.2.4 横断山干旱河谷资源环境与开发利用
        1.2.5 德钦干旱河谷葡萄种植与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德钦县自然环境特征与资源状况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地形要素分析
        2.1.2 遥感解译和影像分类
        2.1.3 气候因子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德钦县土地因子特征和分布格局
        2.2.2 德钦县气候因子特征和分布格局
    2.3 讨论
        2.3.1 德钦县区位特点与土地资源分布格局
        2.3.2 德钦县局部气候特征和成因
        2.3.3 德钦农业资源条件
    2.4 小结
第三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特征研究
    3.1 研究方法与材料
        3.1.1 植物群落调查
        3.1.2 河谷气候因子分析
        3.1.3 土壤样品采集与组分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河谷气候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3.2.2 河谷植物群落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3.2.3 河谷土壤特征及分布格局分析
    3.3 讨论
        3.3.1 德钦干旱河谷类型
        3.3.2 干温河谷植物群落特点分布格局
        3.3.3 德钦干温河谷成因
    3.4 小结
第四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葡萄种植环境因子影响机制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生态位模型分析
        4.1.2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环境因子分析
        4.1.3 物候期生长指标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德钦野生葡萄资源生态位分析
        4.2.2 德钦种植酿酒葡萄资源生态位分析
        4.2.3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环境因子分析
        4.2.4 全球传统葡萄种植区物候指标分析
    4.3 讨论
        4.3.1 不同产区的局部气候特征及差异性
        4.3.2 中国葡萄区划标准下的德钦产区
    4.4 小结
第五章 德钦县干旱河谷葡萄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遥感数据源和预处理
        5.1.2 影像分类和精度检验
        5.1.3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
        5.1.4 社会经济数据和农村参与式调查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95-2015德钦县土地利用变化
        5.2.2 1995-2015德钦县社会经济变化
        5.2.3 德钦葡萄种植状况
        5.2.4 基于村级尺度农业结构对比分析
    5.3 讨论
        5.3.1 德钦产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5.3.2 德钦产业结构调整对传统生计模式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创新点
    6.3 产区发展思路和建议
    6.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4)云南省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优先区识别和保护效率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人类干扰强度的定量评价
        1.2.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系统保护规划
        1.2.3 系统保护规划软件Marxan的应用
        1.2.4 保护对象的选取及保护效率分析研究现状
        1.2.5 云南省保护优先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环境概况
        2.2.1 地质地貌
        2.2.2 植被
    2.3 社会经济概况
    2.4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概况
        2.4.1 生物多样性
        2.4.2 生物多样性保护概况及存在问题
第三章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3.1 数据源与预处理
        3.1.1 云南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3.1.2 云南省物种信息数据
        3.1.3 云南省社会经济信息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运用Marxan模型识别保护优先区
        3.2.2 人类干扰指数的计算
        3.2.3 基于云南省重点保护物种生境确定保护优先区
        3.2.4 基于植被类型/亚型确定保护优先区
第四章 基于动植物物种生境的保护优先区研究
    4.1 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潜在丰富度空间分布特征
        4.1.1 云南省潜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潜在丰富度空间分布特征
        4.1.2 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潜在丰富度空间分布特征
    4.2 动植物保护优先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4.3 APPCAs与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空间关系
    4.4 APPCAs与植物保护优先区和植物多样性热点的空间关系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基于植被类型/亚型的保护优先区研究
    5.1 植被保护优先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5.2 VPCAs与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空间关系
    5.3 VPCAs与植物保护优先区和植物多样性热点的空间关系
第六章 动植物保护优先区和植被保护优先区保护效率评估
    6.1 基于生态亚区的保护效率评估
    6.2 基于植被亚型的保护效率评估
    6.3 基于云南生物地理区的保护效率评估
    6.4 基于动植物生境的保护效率评价
    6.5 小结
第七章 保护空缺分析及保护地体系优化
    7.1 动植物保护优先区人类干扰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7.2 基于动植物保护优先区的保护空缺分析
    7.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金沙江、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西南干旱河谷
    1.2 西南干旱河谷植被
    1.3 云南干旱河谷植被
    1.4 科学问题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收集
        2.2.2 数据计算
        2.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生境特征与空间格局
        3.1.1 气候条件
        3.1.2 土壤因子
    3.2 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特征
        3.2.1 金沙江干暖河谷
        3.2.2 澜沧江干暖河谷
    3.3 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物种多样性
        3.3.1 金沙江干暖河谷
        3.3.2 澜沧江干暖河谷
        3.3.3 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物种多样性对比
    3.4 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物种生态位
        3.4.1 生态位宽度
        3.4.2 生态位重叠
4 讨论
    4.1 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生境特征与空间格局
    4.2 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特征
    4.3 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物种多样性
    4.4 金沙江和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物种生态位
5 结论与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对迪庆州德钦县城镇发展的整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当代城市问题突显,发展整体性缺失
        1.1.2 海绵城市理念的启示
        1.1.3 世界遗产地城镇的特殊性
        1.1.4 德钦县城镇的生态脆弱性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海绵城市
        1.3.2 世界遗产地
        1.3.3 城镇整体性研究
        1.3.4 研究趋势与不足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理念界定
        2.1.1 海绵城市
        2.1.2 整体性
        2.1.3 相互作用机理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整体性理论
        2.2.2 反规划理论
        2.2.3 生态承载力理论
        2.2.4 有机疏散理论
        2.2.5 整体性治理
第三章 德钦县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分析
    3.1 区位概况
    3.2 自然地理特征
        3.2.1 地质地貌
        3.2.2 气候水文
        3.2.3 植被土壤
        3.2.4 自然地理条件特殊性分析
    3.3 自然资源状况
        3.3.1 生物资源
        3.3.2 水资源
        3.3.3 矿藏资源
        3.3.4 旅游资源
        3.3.5 自然资源特殊性分析
    3.4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3.4.1 生态优势
        3.4.2 环境危机
        3.4.3 生态环境与城镇发展的整体性分析
第四章 德钦县社会经济的整体性分析
    4.1 社会经济特征
        4.1.1 人口结构
        4.1.2 经济结构
        4.1.3 城镇化水平
    4.2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4.2.1 首位度
        4.2.2 人口密度
    4.3 城镇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
        4.3.1 公共服务水平
        4.3.2 城镇基础设施发展
    4.4 德钦县城镇发展模式
        4.4.1 城镇职能结构
        4.4.2 城镇空间布局
    4.5 德钦县整体性发展存在的问题
        4.5.1 生态敏感度高,自然灾害频发
        4.5.2 城镇职能分散,中心辐射力弱
        4.5.3 基础设施匮乏,交通可达性差
        4.5.4 遗产保护危机,开发矛盾突显
        4.5.5 城乡管理缺位,整体发展失调
第五章 德钦县城镇整体性发展规划
    5.1 德钦县城镇整体性发展思路
        5.1.1 功能定位
        5.1.2 发展原则
        5.1.3 产业结构
        5.1.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5.1.5 重点发展方向
    5.2 德钦县城镇发展整体性规划
        5.2.1 资源环境承载力
        5.2.2 城镇职能定位
        5.2.3 城镇规模容量
        5.2.4 城镇形态控制与布局
        5.2.5 遗产资源专项管理
    5.3 升平镇建设发展的整体性分析
        5.3.1 职能定位
        5.3.2 规模控制
        5.3.3 产业引导
        5.3.4 空间布局
        5.3.5 基础设施建设
        5.3.6 城镇特色风貌
第六章 德钦县城镇整体性发展的政府策略
    6.1 理顺管理机制体制
        6.1.1 完善法律体系
        6.1.2 健全管理体制
        6.1.3 建立运行机制
    6.2 加强政策资源整合
        6.2.1 城镇资源整合
        6.2.2 政策执行整合
        6.2.3 多方利益整合
    6.3 促进多方主体协作
        6.3.1 引入多元主体
        6.3.2 拓宽参与渠道
        6.3.3 强化保障措施
    6.4 构建信息管理体系
        6.4.1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6.4.2 构建电子政务系统
        6.4.3 一站式无缝隙服务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纵向岭谷区从贫困走向小康的生计多元化特征——德钦县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近40年德钦县从贫困走向小康的发展特征
    1.1 贫困标准的概念、国际和中国贫困标准测定及变化
    1.2 德钦县贫困状况及变化特征
        1.2.1 人均有粮水平下的贫困状况变化
        1.2.2 人均纯收入下的贫困状况变化
2 生计变化分析
    2.1 农民生计变化概况
    2.2 生计多元化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8)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传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研究进展
        1.2.2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工作的影响
        1.2.3 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2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概况
    2.3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章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3.1 数据源与预处理
        3.1.1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物种信息数据
        3.1.2 云南省环境因子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生物多样性指标
        3.2.2 环境异质性的计算
        3.2.3 环境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相关关系统计分析
        3.2.4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方法
        3.2.5 基于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保护效率评估
第四章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HDRs研究
    4.1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4.2 环境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关系(HDRs)
    4.3 云南省自然区域环境异质性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4 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启示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研究
    5.1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
        5.1.1 云南省环境异质性的计算
        5.1.2 基于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识别
    5.2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PDPCAs、ADPCAs
        5.2.1 栅格、乡镇单元尺度空间分布格局
        5.2.2 基于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的尺度效应
        5.2.3 PDPCAs、ADPCAs空间的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5.3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MPA
    5.4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保护效率评估
        5.4.1 基于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的保护效率评估
        5.4.2 基于植被类型的保护效率评估
        5.4.3 基于现有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率评估
    5.5 最佳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的合理性判识
        5.5.1 MPA与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空间关系
        5.5.2 MPA保护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有效性
    5.6 基于MPA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空缺分析
    5.7 讨论
        5.7.1 基于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对当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5.7.2 气候变化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布特征
        6.1.2 云南省自然区域HDRs研究
        6.1.3 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保护优先区研究
        6.1.4 基于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的保护空缺分析
        6.1.5 环境异质性保护优先区识别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6.2 论文不足及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香格里拉干旱河谷酿酒葡萄的种植生境及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外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酿酒葡萄的起源、进化和种植历史
        1.1.1 酿酒葡萄的起源和进化
        1.1.2 酿酒葡萄的种植历史
    1.2 世界酿酒葡萄的种植产区
        1.2.1 旧世界酿酒葡萄的种植产区
        1.2.2 新世界酿酒葡萄的种植产区
    1.3 酿酒葡萄种植区域的生境特征
    1.4 酿酒葡萄特征的研究
    1.5 酿酒葡萄区域规划的研究
    1.6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1.7 研究目的意义
    1.8 研究方案
第二章 香格里拉干旱河谷区酿酒葡萄园生态环境特征的研究
    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
        2.1.2 气象资料和大气成分的监测
        2.1.3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1.4 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温度的测定
        2.1.5 水质的测定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和分析
        2.2.1 大气气象特征和成分分析
        2.2.2 土壤特征的分析
        2.2.3 土壤水分温度的特征
        2.2.4 水体特征的分析
    2.3 讨论
        2.3.1 香格里拉干旱河谷区气象因子和大气质量的特征
        2.3.2 香格里拉干旱河谷区土壤的质量特征
        2.3.3 香格里拉干旱河谷区灌溉水质质量的特征
    2.4 结论
第三章 香格里拉干旱河谷酿酒葡萄生长发育及品质特征
    引言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葡萄园试验点的地理信息
        3.1.2 葡萄园栽培措施和物候期的调查
        3.1.3 葡萄园叶片的取样及处理
        3.1.4 葡萄园果实表观形态的差异
        3.1.5 葡萄园病害调查
        3.1.6 果实样品采集及后续处理
        3.1.7 果实品质和代谢组的分析
        3.1.8 数据分析
    3.2 分析与结果
        3.2.1 不同产区葡萄园物候期的差异
        3.2.2 不同产区病害特征
        3.2.3 不同产区果实的表观特征和差异
        3.2.4 不同产区叶片结构的表观特征和差异
        3.2.5 不同区域间葡萄内含物的差异
        3.2.6 不同海拔梯度间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差异分析
    3.3 讨论
        3.3.1 香格里拉干旱河谷区赤霞珠物候期的差异
        3.3.2 香格里拉干旱河谷区赤霞珠叶片和果实特征
        3.3.3 香格里拉干旱河谷区赤霞珠病害特征
        3.3.4 香格里拉干旱河谷区赤霞珠内含物特征
        3.3.5 香格里拉干旱河谷区代谢物特征
    3.4 结论
第四章 香格里拉干旱河谷生境系统中主要酿酒葡萄品种的生产性状及品质
    引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选择和品种
        4.1.2 试验品种和常规管理
        4.1.3 农艺数据和品质监测
        4.1.4 数据分析
    4.2 分析与结果
        4.2.1 不同品种在不同海拔物候期差异
        4.2.2 不同品种病害发生情况
        4.2.3 不同品种叶片结构特征的差异
        4.2.4 不同品种果实生物学性状的差异
        4.2.5 不同品种果实品质特征的差异
        4.2.6 香格里拉干旱河谷干型葡萄酒原料原料采收期和参数
    4.3 讨论
        4.3.1 不同生境系统下玫瑰蜜生产性状及品质
        4.3.2 不同生境系统下赤霞珠生产性状及品质
        4.3.3 不同生境系统下霞多丽生产性状及品质
        4.3.4 不同生境系统下干型葡萄酒原料采收期和参数的确定
    4.4 结论
第五章 香格里拉干旱河谷酿酒葡萄产量与品质互作关系
    引言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选择
        5.1.2 试验品种和常规管理
        5.1.3 农艺数据和品质监测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负载量对主栽酿酒葡萄品种浆果生物量特征
        5.2.2 不同负载量对主栽酿酒葡萄品种产量特征
        5.2.3 不同负载量对主栽酿酒葡萄品种浆果内含物特征的研究
        5.2.4 不同负载量对主栽酿酒葡萄品种浆果还原糖含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5.3 讨论
    5.4 结论
第六章 香格里拉干旱河谷区酿酒葡萄区域规划及发展思路
    引言
    6.1 香格里拉干旱河谷酿酒葡萄区域规划
    6.2 香格里拉干旱河谷酿酒葡萄品种规划
    6.3 香格里拉干旱河谷酿酒葡萄种植措施规划
    6.4 香格里拉干旱河谷酿酒葡萄发展思路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展望
    7.4 进一步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出版着作、技术专利和获奖情况
附表和图

(10)德钦县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进展
        1.1.1 粮食安全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1.1.2 粮食安全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
        1.1.3 粮食安全影响因子研究
    1.2 立题依据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及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 德钦县粮食安全时间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3.1 粮食安全状态及变化特征
    3.2 粮食安全影响因子分析
        3.2.1 粮食不安全状态影响因子
        3.2.2 粮食基本安全状态影响因子
        3.2.3 粮食安全状态影响因子
第四章 德钦县粮食安全空间区域差异及特征分析
    4.1 调研村概况
        4.1.1 佛山乡巴美村
        4.1.2 云岭乡查里桶村
        4.1.3 燕门乡禹功村
    4.2 粮食安全南北差异分析
        4.2.1 粮食安全状态南北差异
        4.2.2 粮食安全南北差异影响因子分析
    4.3 粮食安全海拔差异分析
        4.3.1 粮食安全状态海拔差异
        4.3.2 粮食安全海拔差异影响因子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四、澜沧江、金沙江云南德钦段干暖河谷区生态建设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遗产区腹地梅里雪山藏族聚居空间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D]. 何飞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LUCC的“茶马古道”滇藏线大迪段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动态研究[D]. 华翊伶. 云南大学, 2020(08)
  • [3]德钦县干旱河谷生境要素对葡萄地带性种植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杨济达. 云南大学, 2019(09)
  • [4]云南省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优先区识别和保护效率分析研究[D]. 左潇潇. 云南大学, 2019(03)
  • [5]金沙江、澜沧江干暖河谷灌草丛群落特征研究[D]. 余昱. 云南大学, 2018(01)
  • [6]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对迪庆州德钦县城镇发展的整体性研究[D]. 宋思靖. 云南大学, 2018(01)
  • [7]纵向岭谷区从贫困走向小康的生计多元化特征——德钦县案例[J]. 王文玲,柳江,李艳波,冯彦.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7(05)
  • [8]基于环境异质性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识别研究[D]. 刘锋. 云南大学, 2017(05)
  • [9]香格里拉干旱河谷酿酒葡萄的种植生境及品质研究[D]. 毛如志. 云南农业大学, 2016(01)
  • [10]德钦县粮食安全研究[D]. 郭琳. 云南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云南澜沧江金沙江德钦段甘暖河流域生态建设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