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新疆兵团特”的概念,搞好国企改革

摆脱“新疆兵团特”的概念,搞好国企改革

一、破除“新疆兵团特殊”观念 搞好国企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曹萍[1](2021)在《“双轮协调”驱动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政策体系》文中研究说明

穆少波[2](2020)在《兵团人口发展的时空变迁与集聚路径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没有足够的人口集聚,兵团的特殊作用就难以充分发挥。要充分发挥兵团的特殊作用,增强其综合实力是关键,而兵团的综合实力之一,就是来自人口的规模、结构和素质。本文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历史、地理背景,兵团成立以来人口发展所经历的五个时期,兵团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路径选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张雷[3](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卓青青[4](2019)在《团场深化改革的方法论研究》文中提出改革是中国的一场深刻革命。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为落后的中国指明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至今已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它在新的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经验增添上了崭新的一笔。当前,我国的改革步入了艰难期、深水区,各行各业都涉及了非常棘手的利益调整问题,更面临着非常复杂的社会矛盾与问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性组织,有着独特的历史使命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体制的特殊性有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但随着社会的的不断发展变化,兵团的体制机制显示出了水土不服的一面,它逐渐地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深化兵团改革是实现新时期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体目标的重要举措。唯有改革,才能解决不断产生的新问题,才能让兵团的特殊体制新焕光彩并释放出兵团从一出生就有的特殊优势和发展活力。也是能够更好地发挥兵团稳定器、大熔炉和示范区这“三大”作用的必然抉择。团场是兵团的基础元素,是兵团深化改革的基础和关键,是兵团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集聚人口、兵地融合、发挥作用的重要承载者。团场的改革是否成功事关兵团的发展前景,也是兵团面临的一场“现实大考”。团场的改革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推进和落实团场各行各业的改革,必须坚持以现实存在的问题为改革的逻辑起点,着眼于重大矛盾的理论核心,全面地掌握了当前改革实践的总体性。把握好团场改革的逻辑趋势,将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有必要对团场改革的方法论的特点进行总结与归纳,形成对团场改革规律性的理解。因此,深刻掌握好团场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加深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改革规律的认识,对团场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绪论和四个章节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缘起及意义,搜集了国内国外一直以来对团场深化改革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章节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实践认识论、唯物史观三个方面梳理了团场深化改革的理论依据所在。第二章节指出了当前团场深化改革面临的现实困境——“五个不适应”,以及产生这些困境的五个现实原因,即机制体制不健全,团场产业结构不优,公共服务水平不高,高素质人才短缺,思想观念落后等。第三章节围绕团场改革的实践现状,研究分析了目前团场通过抓住改革关键来推进改革实践的方法论遵循。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研究团场深化改革方法论的重要意义,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展开。

田强[5](2018)在《新疆兵团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因此水利工程建设成为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新疆兵团第六师拥有充足阳光与热量,但降水稀少且蒸发强烈,对水利工程建设具有很强依赖性。水利工程管理是第六师水利工程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则是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的关键。因此,针对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实施水利工程体制改革,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促进第六师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形成、推动水利工程的现代化进程,为第六师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指导。本文使用了文献调研法、资料收集法、案例分析法和现实问题分析法,通过对新疆兵团第六师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对相关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第六师公益性与经营性水利工程摸底调研和分析,得出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存在分级而立,管理人员较多,农业水费收支中水管单位运行经费占比较大等急需解决的问题。(2)通过对第六师与内地及周边其他灌区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对比分析,得出第六师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管理范围、农业水价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性。(3)为保证灌区良好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一落实、二分开”的具体改革思路和适应第六师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内容涉及加强行政管理、建立管理站、推进水价改革等方面,为第六师今后水利工程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冯浩城[6](2018)在《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特征及调控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与趋势,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内生性需求。国家越来越重视城镇化发展,强调“走中国特色、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黑龙江垦区是以开发区域水土资源并进行专业化农业生产为主的一种特殊的地域系统和区域发展类型,垦区的城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但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还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如何走出有垦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基于选题背景、国内外文献的综述和基础理论总结,文章从发展过程、质量评价、空间格局、影响因素、调控路径五个方面全面、系统的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演变特征和调控路径。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重心模型、空间聚类分析等方法评价了垦区的城镇化质量、分析了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定性分析了垦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分析,总结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和现存问题,依据垦区发展的新背景,提出垦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策略。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将黑龙江垦区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五个时期,即1947-1978年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发展阶段。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发展阶段细分为创建发展、建设发展和曲折发展三个时期,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发展阶段细分为提速发展和快速发展两个时期。其次,文章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其演变。采用聚类分析法,发现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与自然条件,尤其是江河的分布十分相关。从垦区人口、经济、生活质量和地域景观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来看,总体上呈现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的特征。垦区人口、经济、生活质量和地域景观城镇化的发展重心同样也呈现出向东和南偏移的过程,表明在过往的十余年垦区东部和南部农场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和质量要高于西部和北部的农场。然后,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选取了20个指标,构建了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文章构建了由总体评价、过程评价和要素评价组成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既分析了各管理局城镇化质量的静态空间格局特征,又分析了各管理局城镇化质量的动态演变特征。再次,文章四个方面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发展因素、政策引导因素和体制机制因素。最后,文章总结了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和现存问题,并依据垦区城镇化发展的新背景,提出垦区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张金发[7](2018)在《新疆农垦科学院投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 ——以科神股份公司为例》文中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式为主的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在我国,农业科研院所投资企业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设立背景、发展历程和特点,这些企业也是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农垦科学院作为新疆兵团直属的省级农业科学院,伴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在投资设立企业、推动企业改革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尝试。本文以院投资企业及所属企业科神股份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研究对象,从分析院投资企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回顾了新疆农垦科学院投资企业混改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混改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了院投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原因、重点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对院投资企业分类管理、分类混改的路径,对院所有投资企业进行了分类设计,针对分类提出了各类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方式。并以院投资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典型企业科神股份公司为例进行了评析,从回顾改革历程、总结改革的成效与问题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科神股份公司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建议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对新疆农垦科学院及国家其他科研院所投资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围绕新疆农垦科学院投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分为七个部分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总结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性质、动因、重要意义、路径、产权理论、公司治理等有关理论;第二部分为新疆农垦科学院投资企业混合所有改革历程与现状分析,主要阐述了新疆农垦科学院投资企业的混改历程、发展现状及特点;第三部分为院投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原因、重点及阻碍因素,主要分析了混改的内外部原因、重点任务和五个方面的阻碍因素;第四部分为新疆农垦科学院投资企业混合所有改革路径探讨,主要结合新疆农垦科学院投资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对院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改革的路径,对院投资企业进行了分类设计,并分门别类的提出了相应的混改重点方式;第五部分为科神股份公司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评析,回顾分析了科神股份公司三次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总结了在改革中取得的成效,阐述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产生的风险;第六部分为科神股份公司后期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建议措施,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科神股份公司后期混改的主要方向及措施;第七部分为结论和启示,对本文提出新疆农垦科学院投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对科神股份公司混改的实践及提出的建议措施进行总结,分析自身局限,展望未来研究前景,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启示。

曹建飞[8](2017)在《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历经多次改革,对推动兵团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是还未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兵团发展的体制难题,如团场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社不分和政事不分依然存在,社会管理相对滞后、维稳戍边能力仍需加强,与加快推进兵团“三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通过创新团场管理体制,明确团场“党政军企”职能,保证团场职能作用的全面发挥,才能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本文把团场作为研究主体,分析当前团场管理体制现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区位条件等因素,提出创新团场管理体制,并对创新团场管理提出相关建议。具体来说,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1)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从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方式分别对团场管理体制变迁进行理论分析。从路径分析来看,团场管理体制存在观念的粘滞使团场管理体制对计划体制具有强烈的历史依赖性;传统体制长期运行所造就的既得利益集团,为了分享垄断权利与垄断租金,必然维护已有的制度安排,这种既得利益集团的存在,加大了制度变迁的成本;以及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下承包职工及其家庭主体地位不突出,不具备完全自主的经营权。从制度变迁方式来看,团场管理体制变迁属于以兵团行政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并且强制性制度变迁力量强于诱致性制度变迁。(2)本文结合近年来团场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数据结果显示,团场总体上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社会事业稳步提高,职工生活显着改善;但团场管理体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行政管理体制存在行政职能不健全、缺乏监督机制等,经济管理体制存在政企不分、企业活力不足,农业经济体制不完善等,社会管理体制存在服务水平不高、社会组织少等,维稳戍边体制存在职工队伍老龄化、民兵队伍不稳定等问题。(3)本文重新界定团场功能,提出了团场分类管理的观点,并构建了经济协调、社会稳定、文化示范、生态卫士和维稳戍边五位一体的评价团场屯垦戍边能力的指标体系,以及通过组合权重为团场屯垦戍边能力得分排名,得出了不同团场因资源禀赋和区位差异,屯垦戍边能力差异较大。基于此,为了每一个团场能够依据自身优势能够发挥其功能,确定出经济发展型团场、维稳戍边型团场和生态型团场。进而选取经济社会指标,运用聚类分析将144团场划分为三个梯队,对三个梯队比较分析确定第一梯队团场为以经济发展功能为主。同时在分析边境团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基础上,确定了以维稳戍边功能为主的团场,结合兵团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了以生态功能为主的团场,为分类推进团场管理体制创新,为适当划分不同梯度团场提供参考。(4)以改革试点团场调查问卷和争先进位活动考核指标体系为基础,设置了主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对改革试点团场绩效评价,得出了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团场改革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方面,政企分开不彻底;二是经济体制方面,如团场公司经营机制不活、经营效率不高,团场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治理结构不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三是社会管理方面,特殊体制不够健全完善、社区性质不明确、经费不足等。(5)本文总结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创新典型模式,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对“团镇合一”模式进行了探索,为健全团场政府职能提供了有效路径;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以1团金沃农业经营公司为例,总结了公司实践经验,为团场企业确立市场主体地位进行探索,但是团场是否成立经营性公司要因团场实际情况而异;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125团通过撤并连队进社区,强化社区管理职能,逐步将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这种模式腹心团场可以借鉴,然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和边境团场还要充分考虑其维稳戍边的职能,探索适合其履行职责使命的社会管理模式;在维稳戍边体制方面,185团探索“精兵+皆兵”战略的实现形式和路径,为边境团场戍边职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6)本文对不同类别团场管理体制创新提出了建议。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经济发展型团场要完善已建镇团场的政府职能(部分执法权),同时加快未建镇团场建镇步伐,要精简机构提高服务效能,提高团场城镇公共服务水平;维稳戍边型团场逐步成立建制镇,机构设置中单独设置政法、统战机构,按照“授权清单”设立财政所,逐步承接城镇、交通、农业等执法权,不但完善团场政府职能。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经济发展型团场要实现“政企”分开,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同时要完善农业经营体制,确立职工的市场主体地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连队经济发展;维稳戍边型团场要从实际出发组建市场竞争性公司,稳固连队的基础性地位,多措并举聚集人口,稳固团场根基;生态型团场要处理好经济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加大对其生态补偿力度。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经济发展型团场要转变社会管理职能,提升服务水平,探索连队民主管理运行机制;维稳戍边型团场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党的核心领导,创新对流动人口管理,戍边团场加大聚集人口力度,解决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失问题,维稳团场解决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不足问题。在维稳戍边体制方面,经济发展型团场要转变“重经济、轻维稳”观念,多种途径创新民兵编组形式,提高民兵应急战斗能力;维稳戍边型团场要转变“重维稳、轻经济”观念,保障维稳戍边经费,推行义务民兵制度,提高兵地联合维稳能力。

范恒山[9](2017)在《十八大以来的改革部署与推进:方向、重点、方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系列重要论述的一些体会》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以来的改革实践,集中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本文对十八大以来的改革部署与推进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同时阐述了作者对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系列重要论述的学习体会。文章认为,十八大以来改革的精髓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明确改革方向、突出改革重点、优化改革方法,且这三个方面联为一体、相互支撑与依托。

朱钊[10](2017)在《市场化改革对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市场化是我国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行业体制改革的基本特征和根本方向。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石油工业健康发展、提升能源保障水平的内在要求。当前国际油价持续低位徘徊,国内油气市场供需相对宽松,具备了进一步推动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因此,有必要对国家已出台的油气市场化改革政策对中国石油的影响做出分析和评估,为企业应对下一步改革提供参考。本文将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借鉴其他国家地区油气行业和企业的市场化改革经验,得出中国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合理路径和预期成果。然后结合近年来国家重要市场化改革政策推出前后油气市场变化和中石油相应业务生产经营数据的变化,参考对中石油生产经营的调查与访谈情况,评估市场化改革措施对中石油响应业务及企业本身的影响。市场化改革措施虽然没有给中石油带来明显的业绩变化,但它与低油价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影响叠加,在客观上保护了中石油上游业务的优势同时,暴露了中石油中下游存在的短板和企业自身的诸多不利因素,带给中石油压力,让中石油明确了自身的不足和改进方法,也指明了未来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接下来,综合上述分析结果进行SWOT分析,明确在现有市场和政策环境下,中石油以及中国石油具备哪些优势和劣势,面对市场化改革又将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然后从调整企业战略、优化产业链布局和提升公司国际化水平三个方面对中石油应对市场化改革、增强自身实力、巩固市场定位提出详细建议。

二、破除“新疆兵团特殊”观念 搞好国企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破除“新疆兵团特殊”观念 搞好国企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2)兵团人口发展的时空变迁与集聚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兵团成立的历史、地理背景
二、兵团人口发展的五个时期
    (一)高速增长时期(1954—1974年)
    (二)震荡波动时期(1975—1981年)
    (三)改革徘徊时期(1982—1994年)
    (四)稳步发展时期(1995—2017年)
    (五)快速增加时期(2018—今)
三、兵团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人口总量以机械增长为主
    (二)人口分布呈现“南少北多”
    (三)低出生、老龄化趋势加剧
    (四)较高素质的群体优势减弱
四、兵团人口发展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兵团人口发展与新疆经济社会活动
    (二)兵团城镇化发展进程与人口吸纳
    (三)兵团各师(市)布局与人口结构
    (四)优化兵团人口与国家边疆治理
    (五)增加兵团人口与新疆人口安全
    (六)集聚兵团人口与发挥特殊作用
五、兵团人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总量不足,与使命要求和发展需求不匹配
    (二)人口素质提高缓慢,难以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三)人口产业分布不尽合理,制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四)人口分布较分散,影响城镇化、工业化推进步伐
    (五)城市集聚人口能力有限,沿边团场人口流失严重
    (六)人口就业结构不尽合理,新职工队伍不稳定
六、兵团人口集聚的路径选择
    (一)出台具有高竞争力的人口集聚新政策
    (二)不折不扣兑现师(市)聚人各项承诺
    (三)调整计生政策,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人口增加
    (五)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人口吸纳能力
    (六)让兵团文化的阳光照进各族群众心田

(3)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参考文献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团场深化改革的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团场深化改革方法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一)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二)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三)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科学运用实践认识论
        (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论
        (二)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三、遵循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
        (一)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第二章 坚持问题导向:团场深化改革方法论的逻辑起点
    一、当前团场深化改革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经济结构不优、就业机会少与需要聚集较多人口不适应
        (二)行政职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与管理行政事务和依法行政要求不适应
        (三)财政管理体制不健全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适应
        (四)“兵”的职能属性和作用发挥与维稳戍边新形势不适应
        (五)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与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
    二、原因分析
        (一)机制体制不健全
        (二)团场产业结构不优
        (三)公共服务水平不高
        (四)高素质人才短缺
        (五)思想观念落后
第三章 抓住关键问题:团场深化改革的主要方法论
    一、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一)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最大程度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以推动变革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团场深化改革的方法论原则
        (一)团场深化改革坚持“顶层设计论”
        (二)团场深化改革坚持“正确方向论”
        (三)团场深化改革坚持“精准发力论”
        (四)团场深化改革坚持“关键少数论”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实践导向
        (一)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统一
        (二)先行先试与整体推进相统一
        (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统一
        (四)改革、发展与稳定相统一
        (五)解放发展生产力和增强社会活力相统一
第四章 团场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为兵团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实践意义
        (一)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提供了指引
        (二)兵团广大职工共享改革成果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5)新疆兵团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水利工程管理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第六师水利工程概述
    2.1 水资源基本情况
    2.2 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2.3 水资源利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概述
    3.1 水利工程与资产
    3.2 水利管理机构情况
    3.3 水利结构人员分析
    3.4 农业水费收支情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国内相关灌区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概述
    4.2 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特点
    4.3 人员及农业水价测算
    4.4 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优化改革
    5.1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目标
    5.2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具体措施
    5.3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人员纳编分流
    5.4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风险评估
    5.5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特征及调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技术路线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一节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
        一、城镇化
        二、城镇化质量
        三、非农化
        四、新型城镇化
        五、垦区城镇化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城镇化研究
        二、城镇化模式研究
        三、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
        四、城镇化质量研究
        五、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第三节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一、城镇化研究
        二、城镇化模式研究
        三、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四、城镇化空间特征研究
        五、城镇化质量研究
        六、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
    第四节 垦区城镇化研究进展
        一、新疆垦区
        二、海南垦区
        三、黑龙江垦区
    小结
第二章 城镇化相关基础理论
    第一节 城镇化空间组织相关理论
        一、农业区位论
        二、工业区位论
        三、经济区位论
    第二节 城镇化动力机制相关理论
        一、经济增长推动论
        二、二元结构理论
        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第三节 非均衡发展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二、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三、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理论
        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三、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发展模式
    小结
第三章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与相关要素变化特征
    第一节 黑龙江垦区概况
        一、研究区域
        二、垦区发展概况
    第二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过程
        一、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发展阶段(1947-1978年)
        三、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发展阶段(1979年至今)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相关要素变化特征
        一、黑龙江垦区人口发展特征
        二、黑龙江垦区产业发展特征
        三、黑龙江垦区城镇建设特征
        四、黑龙江垦区社会发展特征
    小结
第四章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
    第一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一、垦区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二、垦区人口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三、垦区经济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四、垦区生活质量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五、垦区地域景观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六、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分异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的演变
        一、垦区城镇化重心的测算
        二、人口城镇化重心的区位及移动趋势
        三、经济城镇化重心的区位及移动趋势
        四、生活质量城镇化重心的区位及移动趋势
        五、地域景观城镇化重心的区位及移动趋势
        六、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第三节 典型区研究——建三江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力分析
        一、建三江管理局城镇化发展概述
        二、建三江垦区城镇用地扩张时空特征
        三、建三江城镇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
    小结
第五章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的评价
    第一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方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二、指标体系的选择
        三、垦区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方法
    第二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的总体评价
        一、垦区城镇化质量的总体评价
        二、垦区城镇化质量的子系统评价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的过程评价
        一、垦区城镇化质量发展过程的总体评价
        二、城镇化质量发展过程的阶段评价
        三、城镇化质量发展的空间过程评价
    第四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的要素评价
        一、经济发展子系统
        二、产业结构子系统
        三、物质生活水平子系统
        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子系统
        五、生态环境子系统
    小结
第六章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自然因素
        一、垦区自然条件概况
        二、垦区自然条件的重要性
        三、垦区自然条件对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塑造
    第二节 经济发展因素
        一、周边城市的辐射
        二、农业主导的产业结构
        三、非农就业比重偏低
        四、新经济时代的机遇
    第三节 政策引导因素
        一、城镇建设引导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
    第四节 体制机制因素
        一、改革开放以前垦区体制变革
        二、改革开放以后垦区体制变革
        三、垦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影响
    小结
第七章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调控路径
    第一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
        一、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滞后于农业现代化矛盾并存
        二、非国家建制镇导致财力薄弱与财政支持不稳定
        三、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与服务业发展滞后
        四、制度劣势限制了垦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数量多但规模小且布局不合理
        二、人口城镇化水平虚高导致公共服务落后
        三、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偏高
        四、城镇基础设施落后与环境质量较差
        五、城镇产业结构趋同导致经济互补性差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新背景
        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二、东北持续振兴的系列政策
        三、垦区“造城”运动
        四、黑龙江农垦总局体制改革
    第四节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一、立足区情——探索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二、面对收缩——践行乡村收缩发展策略
        三、依托绿色——打造因地制宜的田园综合体
        四、革新体制——垦地融合发展
        五、机构重组——加快土地制度改革
        六、质量提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七、加强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八、统筹城乡——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新疆农垦科学院投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 ——以科神股份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内涵与性质的研究
        1.3.2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和重要意义的研究
        1.3.3 关于混合所有改革实施路径的研究
        1.3.4 现代产权理论、公司治理与国企混改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采取的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新疆农垦科学院投资企业混合所有改革历程与现状分析
    2.1 院投资企业发展历程
        2.1.1 第一阶段:1992-1998(企业设立探索阶段)
        2.1.2 第二阶段:1999-2005:(混合所有制企业设立尝试阶段)
        2.1.3 第三阶段:2006-2011:(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发展阶段)
        2.1.4 第四阶段:2012-至今:(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深入实施阶段)
    2.2 院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2.2.1 发展现状
        2.2.2 主要特点
第三章 院投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原因、重点及阻碍因素
    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原因
        3.1.1 内部原因
        3.1.2 外部原因
    3.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
    3.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阻碍因素
        3.3.1 产权因素
        3.3.2 核心能力因素
        3.3.3 管理体制因素
        3.3.4 经营观念因素
        3.3.5 政策变化因素
第四章 新疆农垦科学院投资企业混合所有改革路径探讨
    4.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适用范围
    4.2 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原则
        4.2.1 坚持一企一策原则
        4.2.2 坚持留有余地原则
        4.2.3 坚持增量发展为主原则
        4.2.4 坚持鼓励创新的原则
    4.3 院投资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分类分层设计
        4.3.1 分层分类的依据
        4.3.2 院投资企业分类分层情况
    4.4 分类分层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探讨
        4.4.1 整体上市
        4.4.2 公司化改制与开放式改造重组
        4.4.3 多角色的员工持股
        4.4.4 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与培育基金项目
        4.4.5 调整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第五章 科神股份公司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评析
    5.1 公司三次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
        5.1.1 第一次改革
        5.1.2 第二次改革
        5.1.3 第三次改革
    5.2 公司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的成效
        5.2.1 实现了公司产权结构多元化
        5.2.2 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
        5.2.3 增强了企业市场活力
        5.2.4 促进了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5.2.5 实现了公司业绩的稳步增长
    5.3 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5.3.1 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5.3.2 员工持股激励比例过大和选择不当的问题
        5.3.3 委托代理关系失控的风险
        5.3.4 民营资本引入选择偏见的问题
第六章 提出科神股份公司后期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建议措施
    6.1 全力推动公司实现创业板首发上市
        6.1.1 继续做好公司主业,加强科学管理
        6.1.2 继续推动公司兼并重组,稳定公司成长性
    6.2 调整实际控制人,争取兵团进一步授权
    6.3 大胆创新方式多层次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6.3.1 以培育的新项目为载体实施混改
        6.3.2 继续推进母公司增量模式混改
        6.3.3 全面深入推动子公司混改
    6.4 做好员工持股股权管理
        6.4.1 设立机构管理股权
        6.4.2 委托信托机构管理
第七章 结论和启示
    7.1 结论
    7.2 院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启示
        7.2.1 严防科研人员持股泛滥化
        7.2.2 慎重实施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
        7.2.3 科学制定企业混合所有改革方案
        7.2.4 结合实际准确选择合作对象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8)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方面
        1.2.2 国内研究方面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兵团团场概念
        2.1.2 体制的概念
        2.1.3 管理体制的概念
        2.1.4 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
        2.1.5 本文对兵团团场管理体制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产权理论
        2.2.3 创新驱动理论
第三章 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3.1 团场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3.1.1 以“军”为主的部队体制时期(1949年10月至1954年10月)
        3.1.2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时期(1954年10月至1975年3月)
        3.1.3 农垦总局时期(1975年3月至1981年12月)
        3.1.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期(1982年1月至今)
    3.2 团场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分析
        3.2.1 团场管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
        3.2.2 团场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的方式
    3.3 团场管理体制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分析
        3.3.1 现有团场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3.3.2 现有团场管理体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3.3.3 现有团场管理体制对新疆稳定的影响分析
    3.4 团场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3.4.1 兵团团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3.4.2 兵团团场经济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3.4.3 兵团团场社会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3.4.4 兵团团场维稳戍边体制存在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理论框架与思路
    4.1 兵团团场功能重新定位
    4.2 新形势下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目标
    4.3 团场管理体制创新思路
    4.4 团场管理体制创新内容
        4.4.1 行政管理体制
        4.4.2 经济体制
        4.4.3 社会管理体制
        4.4.4 维稳戍边体制
    4.5 团场分类管理体制改革的提出
        4.5.1 实践依据
        4.5.2 理论依据
        4.5.3 分类管理的必要性
        4.5.4 团场分类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改革绩效分析
    5.1 改革试点团场运行情况调研简介
        5.1.1 实地调研
        5.1.2 问卷调研
    5.2 调研结果分析
        5.2.1 行政职能转变方面
        5.2.2 经济体制改革方面
        5.2.3 社会管理方面
        5.2.4 维稳戍边方面
    5.3 兵团改革试点团场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5.3.1 有关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5.3.2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设置原则
        5.3.3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5.4 主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5.4.1 结构方程模型
        5.4.2 模型的构建及其实现
    5.5 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5.5.1“客观”评价指标体权重设计
        5.5.2“主观”评价指标体权重设计
    5.6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评价过程
        5.6.1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客观评价过程
        5.6.2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主观评价过程
    5.7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总体评价与问题分析
        5.7.1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的总体评价
        5.7.2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典型案例
    6.1 团场行政管理体制:“团镇合一”模式探索
        6.1.1 主要做法
        6.1.2 主要模式
        6.1.3 实践经验与启示
    6.2 团场经济管理体制:团场经营性公司探索
        6.2.1 主要做法
        6.2.2 实践效果
        6.2.3 经验与启示
    6.3 团场社会管理探索:以七师125团为例
        6.3.1 主要做法
        6.3.2 实践效果
        6.3.3 经验与启示
    6.4 团场维稳戍边探索:以第十师185团为例
        6.4.1 主要做法
        6.4.2 实践效果
        6.4.3 经验与启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完善团场分类管理体制创新措施
    7.1 不同团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措施
        7.1.1 经济发展型团场
        7.1.2 维稳戍边型团场
        7.1.3 行政管理体制创新配套措施
    7.2 不同团场经济管理体制创新措施
        7.2.1 经济发展型团场
        7.2.2 维稳戍边型团场
        7.2.3 生态型团场
    7.3 不同团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措施
        7.3.1 经济发展型团场
        7.3.2 维稳戍边型团场
    7.4 不同团场维稳戍边体制创新措施
        7.4.1 经济发展型团场
        7.4.2 维稳戍边型团场
    7.5 进一步完善改革配套措施
        7.5.1 积极化解团场负债问题
        7.5.2 推进“兵师团”三级系统性、整体性改革
        7.5.3 健全相关制度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导师评阅表

(9)十八大以来的改革部署与推进:方向、重点、方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系列重要论述的一些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确改革方向
    (一) 内容在“全面”。
        1. 从领域上看, 系统全面。
        2. 从关系上看, 有机配套。
    (二) 目标在“制度”。
        1. 这个制度是“树根立本”的制度。
        2. 这个制度是“体系完备”的制度。
        3. 这个制度是“以人为本”的制度。
    (三) 核心在“平衡”。
        1. 平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难点。
        2. 平衡的前提是合理发挥好市场的作用。
        3. 平衡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四) 重点在“攻坚”。
        1. 立足于系统配套的“攻坚”。
        2. 面对复杂环境的“攻坚”。
        3. 涉及多方面硬骨头的“攻坚”。
        4. 动力机制变化下的“攻坚”。
    (五) 关键在“重构”。
        1. 调整过去格局的“重构”:
        2. 优化当前格局的“重构”:
        3. 着眼未来格局的“重构”:
二、突出改革重点
    (一)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
        例一:产权制度改革
        1. 产权制度改革地位重要但进展缓慢。
        2. 产权制度改革被放在突出重要位
        3. 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例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1.思想很坚定:能混则混。
        2.要求很明确:提高效率。
        3.路径很清晰:积极稳妥。
        4. 进展很明显:
    例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农村改革需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2.“三权分置”实现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
    (二)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
        1. 树立了系统的建设理念与思路。
        2. 明确了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
        3. 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举措。
    (三) 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
        例一:司法体制改革
        1. 健全司法责任制。
        2. 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
        3. 推进以审批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例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四) 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
        1. 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2. 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3. 加快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五) 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
        1. 着力推动扩面提质。
        2. 着力强化制度建设。
        3. 着力解决重点问题。
    (六) 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面。
        1. 理论创新达到新高度。
        2. 制度创新形成新体系。
        3. 实践创新迈出新步伐。
三、优化改革方法
    (一) 加强领导。
        1. 要切实部署。
        2. 要亲力亲为。
        3. 要勇于担当。
    (二) 系统协同。
        1. 要加强顶层设计。
        2. 要注重统筹协调。
        3. 要推动集成整合。
    (三) 科学制策。
        1. 要重视调查研究。
        2. 要兼顾多方利益。
        3. 要保证研究时间。
        4. 要充分听取意见。
        5. 要科学合理借鉴。
    (四) 突出重点。
        1. 要突出薄弱环节改革。
        2. 要突出基础性环节改革。
        3. 要突出牵一发动全身环节改革。
    (五) 狠抓落实。
        1. 明确责任分工。
        2. 把握合适时机。
        3. 做好跟踪评估。
        4. 抓好改革督察。
        5. 强化激励机制。
    (六) 依法规范。
        1. 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2. 坚持立改废并举。
        3. 依法巩固改革成果。
    (七) 试点创新。
        1. 坚持正确方向。
        2. 鼓励差别探索。
        3. 及时总结推广。
    (八) 加强引导。
        1. 营造良好氛围。
        2. 及时释疑解难。
        3. 做好应对预案。

(10)市场化改革对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和结构
第2章 油气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基础与国外经验
    2.1 油气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基础
        2.1.1 可竞争市场理论
        2.1.2 市场结构理论
        2.1.3 小结
    2.2 境外油气市场化改革的经验
        2.2.1 其他国家国有石油公司的市场化改革
        2.2.2 周边经济体的成品油市场化改革
        2.2.3 小结
第3章 中国油气市场化改革对中石油的影响分析
    3.1 中国油气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与现状
        3.1.1 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的诞生是市场化改革的结果
        3.1.2 我国油气行业现状与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
        3.1.3 近年我国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政策一览
    3.2 上游勘探开发领域重要改革措施及对中国石油的影响分析
        3.2.1 上游勘探开发领域重要改革措施
        3.2.2 上游改革对中石油影响的综合评价
        3.2.3 小结
    3.3 中游流通加工领域重要改革措施及对中国石油的影响分析
        3.3.1 中游流通加工领域重要改革措施
        3.3.2 中游改革对中石油影响的综合评价
        3.3.3 小结
    3.4 下游市场销售领域重要改革措施及对中国石油的影响分析
        3.4.1 下游市场销售领域重要改革措施
        3.4.2 下游改革对中石油影响的综合评价
        3.4.3 小结
    3.5 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对中石油整体的影响分析
        3.5.1 其他改革措施及对中国石油的影响分析
        3.5.2 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对中石油整体影响的综合评价
        3.5.3 小结
    3.6 本章总结
第4章 中石油应对市场化改革的对策
    4.1 展望中国油气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4.1.1 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措施展望
        4.1.2 中国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目标
        4.1.3 小结
    4.2 对中国石油在市场化改革环境中进行SWOT分析
        4.2.1 中石油的优势(S)与劣势(W)分析
        4.2.2 油气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机会(O)与挑战(T)分析
        4.2.3 小结
    4.3 中石油应对市场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4.3.1 调整中国石油企业战略
        4.3.2 优化产业链布局
        4.3.3 提升公司国际化水平
        4.3.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破除“新疆兵团特殊”观念 搞好国企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双轮协调”驱动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政策体系[D]. 曹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兵团人口发展的时空变迁与集聚路径选择[J]. 穆少波. 兵团党校学报, 2020(04)
  • [3]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4]团场深化改革的方法论研究[D]. 卓青青.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5]新疆兵团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田强.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6]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特征及调控路径研究[D]. 冯浩城.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7]新疆农垦科学院投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 ——以科神股份公司为例[D]. 张金发. 石河子大学, 2018(12)
  • [8]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 曹建飞. 石河子大学, 2017(05)
  • [9]十八大以来的改革部署与推进:方向、重点、方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系列重要论述的一些体会[J]. 范恒山. 经济研究参考, 2017(56)
  • [10]市场化改革对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的影响分析[D]. 朱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标签:;  ;  ;  ;  ;  

摆脱“新疆兵团特”的概念,搞好国企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