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文先生对中国修辞学的贡献

吴士文先生对中国修辞学的贡献

一、吴士文先生对中国修辞学的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冯广艺[1](2021)在《德高学富 功业长存——《修辞学名家吴士文的故事》读后》文中指出《修辞学名家吴士文的故事》讲述的是我国着名修辞学家吴士文平凡而卓越的一生中的故事。这些故事催人奋进、感人肺腑。吴先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高尚品德;奋勇当先、追求卓越的创新特质;如痴如醉、殚精竭虑的治学境界;提携后学、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集结力量、克难攻坚的团队作风;热心公益、不为名利的优秀品格;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公仆风范和助人为乐、平易近人的高大形象。吴先生身上这些特有的精神内涵可以激励更多的年轻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何婧[2](2021)在《映衬辞格的认知心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马磊[3](2020)在《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修辞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恰当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思想内容的活动。修辞素养是影响言语交际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修辞教学是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修辞教学面临严重困境,课程标准对修辞教学要求的“局限性”、教科书中修辞教学内容编排的“随机性”、教学实施中修辞教学安排的“偶然性”、学业评价中修辞素养评价的“片面性”,以及语文教师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的匮缺,反映出修辞教学的多重危机。修辞教学的现实困境与修辞教学的重要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从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出发,有必要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得到历史的启示,改进修辞教学的内容和策略,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通过搜集、整理、考证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史料,诸如修辞研究的论着论文、修辞学史的论着论文、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文件、有代表性的语文教科书和辅助性教材、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的相关着述等,梳理修辞教学思想和实践演变的历史事实,兼顾语文教育的历史演进和修辞研究的历史演进,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可将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史划分五个阶段,即:萌发期(1904-192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和现代语文课程的独立开始萌发;勃兴期(1929-194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和语文课程的稳步发展而勃兴;成熟期(1949-197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和语文课程的命名而趋于成熟;繁荣期(1977-199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兴盛和语文课程的科学化热潮而走向繁荣;重生期(1997-2020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跨学科拓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知识观的变革,开启新生。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绩是一代又一代修辞学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而这条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历了不少曲折坎坷。在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里,修辞教学探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分别完成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在萌发期,语文课程的独立设置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在勃兴期,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在成熟期,双基教学的讨论明确了修辞教学的基本方法;在繁荣期,能力本位的确立理清了修辞教学的价值追求;在重生期,语境观念的凸显强化了修辞教学的情境性。现代以来,特定的社会环境为开展修辞教学提供了外部条件,修辞学科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语文课程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主要动因。修辞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修辞教学策略的现代化均有了历史性突破,但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仍任重道远。现代以来的修辞教学内容在学科来源、呈现方式、价值追求上有了重要发展,但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构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内容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第一,在学科来源上,吸收了现代修辞研究的成果并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而更新,但并不总是即时和全面地将修辞的学科内容转化为语文的课程内容。第二,在呈现方式上,课程文件和教科书中既有显性的修辞知识内容,也有寓于言语作品积累和言语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教学内容;显性的修辞知识,既有系统化的呈现方式,也有零散的呈现方式。第三,在价值追求上,不仅重视修辞静态知识的传授,更重视修辞知识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的动态运用,在表述上经历了“技能”“能力”“素养”的演进。推进修辞教学内容现代化,就要综合吸收现代各种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汲取历史上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经验,并积极引入修辞学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引入关于修辞动态过程研究的成果,积极重建修辞教学内容系统。语言研究越来越注重语言之外因素的制约作用,对于语境的分析不断深化,因此应把修辞的基本原则作为修辞教学的基础内容;结构主义语言学尽管受到了挑战,但仍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因此仍应把不同语言层级的具体修辞手段作为修辞教学的主体内容;语言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学习要关注言语活动承载的文化因素,因此应把修辞的情感态度作为修辞教学的高层内容。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还要划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教学层次,设计三个阶段的修辞学业质量标准,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现代修辞教学策略在情境性、实践性、程序性三方面作了积极追求,但教学策略的探讨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一是情境性,历来强调修辞要适应语言环境的基本要求,这一思想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和语文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二是实践性,历来重视语文课程的实践品质,将修辞教学置于言语实践的过程中,主要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开展修辞教学。三是程序性,历来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对教学的程序系统作过积极的探索,但教学程序系统没有较为稳定地得以传承和发展。推进修辞教学策略现代化,就要科学认识修辞学习的路径。依据“习得”与“学得”的语言学习理论,结合基础教育阶段母语学习的现实基础,可以对“习得”和“学得”作进一步的划分,形成“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层次。在语文课程中,修辞学习存在着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路径,四个路径的理性程度递进提高。对具体修辞教学方法的探讨,应该在上述修辞学习四个路径的框架下进行,才能使教学方法的探讨走出经验主义的范式,建构教学方法的科学系统。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应该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指引,基于上述对现代修辞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认识,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语文学业评价的开展诸方面,作出相应变革。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要大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一方面,要改进语文教师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更新充实修辞学相关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理论素养和修辞实践素养;另一方面,要变革语文教师教育的课程实施方式,通过“答辩式说课”“追问式评课”等途径,提升修辞教学的实践反思能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教学素养。要努力培养面向未来修辞教学需要的、能继续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的语文教师。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专门研究才刚刚起步。在后续的研究中,要将修辞学与教育学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争取建立起较成熟的汉语修辞教学理论,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修辞教学现代化。

王梦瑶[4](2020)在《中国体育行政组织危机话语修辞研究》文中认为自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中国的体育事业飞速发展。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进程中,随着媒介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加速了体育危机事件的传播,为组织的形象带来危机。受管理方式、媒介议程设置以及社会转型等诸多关键因素的影响,我国体育行政组织在危机状态下欠缺一定的话语策略,而在与大众的互动当中需要合意的话语进行意义分享、塑造形象,进而树立权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批评性话语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对国乒集体退赛事件以及孙杨暴力抗检事件进行整理,基于危机情境沟通理论分析危机事件发生后组织的话语修辞,研究我国体育行政组织危机状态下的修辞策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体育行政组织应对危机的策略尚具提升空间;中国体育行政组织面临危机修辞困境,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公民的对话民主需求;第二,西方媒体的议程设置;第三,基于情感倾向的积极信任影响中国公民对政府组织的态度并引导舆论走向,进而会影响到社会整合;第四,与生活政治相关的民间大众舆论冲突;第五,修辞主体身份界定与群体认同之间产生冲突;第六,传播过程中把关人控制力度的弱化。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完善危机应对系统;建立危机反馈系统。完善危机应对系统包括体育行政组织要培养良好的媒介应对能力以及对危机的研判能力、对话性语境和对抗性语境之下产生的危机应对策略有所不同。综上所述,本文意在丰富危机话语修辞策略在中国体育组织管理方面的理论及应用,以完善政府职能,提高组织处理危机公共关系的能力和效果,适应媒介时代的迅速发展,从而提升体育行政组织的公信力,修复组织的形象。

孙吉娟[5](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宗廷虎[6](2020)在《胡裕树继承、发扬陈望道修辞学思想的出色贡献》文中提出胡裕树继承、发扬陈望道修辞思想历时数十年。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身体力行地对陈望道修辞思想进行阐发和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复旦大学修辞学基地的作用。他留下的宝贵历史经验,是中国修辞学一宗珍贵的财富,值得永远铭记。

董仁[7](2019)在《匠心独运之鸿篇 先河新辟之巨作——评《中国辞格审美史》》文中认为《中国辞格审美史》是一部创新之作,开辟了当代中国修辞格审美史研究的先河。此着按各个历史时期和不同文体构建了一个系统化、科学化新体例;阐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发展陈望道及其后继者的修辞格理论新成果;肯定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修辞格丰富多彩的美质,佐证文化自信的历史根脉,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新贡献。

张蓓[8](2019)在《变异修辞视角下的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国内文体学界对“语言风格”界定的“总和特征论”和“常规变异论”以及黎运汉对“作家语言的个人风格”的界定,本研究尝试将“作家语言的个人风格”界定为作家一系列作品中反复而持续出现的涉及调音、遣词、择句、设格、谋篇等方面的变异修辞现象的总和。鉴于此,本研究以变异修辞为切入点,对沈从文小说中反复而持续出现的涉及上述各方面的变异修辞现象的再现进行考察,以期对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的整体再现情况作出评价。笔者发现,在汉语变异修辞研究中,相关论述就“变异修辞”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并不充分,对“变异参照系”的认定众说纷纭,无法为变异修辞方式的判定提供可操作的指导原则和统一的判定依据,此外,相关研究对变异修辞方式的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也不甚统一,从而导致了变异修辞方式的归属性混乱。可以说,这些变异修辞研究大都各自为阵,尚未形成统一的变异修辞理论体系,因而不能直接用来对本选题研究对象进行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证分析。然而尽管如此,这些研究均结合大量实例对众多变异修辞方式的结构和修辞效果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沈从文小说中变异修辞现象的结构和修辞效果的分析乃至再现效果的评价都不乏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上述分析,本论文引入了陈望道在其构建的汉语修辞理论体系中提出的“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概念,指出其与“常规修辞”和“变异修辞”之间存在着对等关系。在此前提下,本研究通过将“常规修辞”即“消极修辞”指定为变异修辞的变异参照系,将陈望道所构建的“积极修辞”纲领移用为“变异修辞”纲领,从而将陈望道的汉语修辞理论体系中的“积极修辞”部分改造为“变异修辞”研究框架的基本架构,并以统一的变异参照系和“变异修辞”纲领为依据,对汉语变异修辞研究中归纳出的变异修辞方式的变异性进行了重新判定,同时根据改造后的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的基本架构,将本研究中所认定的变异修辞方式进行整合和分类,从而形成一个博采众家之长的开放式变异修辞研究框架,以此作为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的理论及结构框架。在该理论框架的指导下,笔者对沈从文小说及其英译本进行了比对性细读,从中挑选出反复且持续出现的涉及调音、遣词、择句、设格这四个方面的六种变异修辞现象,将其设定为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的考察参数。译例分析表明:在“词语的超常搭配”的英译过程中,译者所关注的多为其基本语义的传递,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超常搭配所蕴含的独特的美学或诗学意义的再现。以“同词相应”的英译为例,只有43.8%的译文兼顾了原文用词的呼应性再现及构成呼应关系的词语/词素语义的传递。另以“乡土语言”再现为例,在“方言詈辞”的转换过程中,译者大多只关注方言詈辞的字面或语用意义的传递,忽略了其詈骂功能及其他语用功能的再现,而在“地方俗语”的转换过程中,仅有36%的译文兼顾了其语言表达形式移译和语用意义传递。再如“叙事语言中的押韵现象”的翻译,押韵现象的转换率则更是不足17%,而即便有译者尝试进行照应,其译文也存在不少问题,从而较大程度地偏离了作者的用韵风格。在“比喻”的再现方面,对于“A像B,C型”比喻的英译,尽管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再现率高达83.3%,但由于延伸主词英译失当,译文中比喻或难以成立,或无法与原文比喻实现对等或近似对等的修辞效果;对于“联喻”的英译,译文在各分喻语义信息的传递和修辞手法及修辞效果的再现方面,在各分喻之间相关性和呼应性的再现以及各分喻配合使用所实现的组合修辞效应的再现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就“飞白”的英译而言,只有22.2%的译文通过在译入语中重造飞白再现了与原文飞白在修辞效果方面的对等。上述分析表明,多数译者更注重变异修辞现象语义信息的传递,忽略了表达形式和修辞效果的再现。由此,我们认为,从变异修辞视角来看,不少情况下,沈从文小说的语言风格并未得到充分再现。译者在变异修辞现象的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翻译倾向一方面反映了莫娜·贝克所总结的翻译文本的普遍性特征如“明晰化”、“去模糊化和简化”、“传统语法规范化”、“避免重复”以及“夸大译入语特征”等,另一方面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译文在目标语文化的社会和文学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的影响。当译文在该系统中居于次要地位时,译者往往倾向于以现有的目标语文化规范为依据进行翻译策略选择,从而导致不充分的译文的产生。此外,这种翻译倾向还与以下因素存在着密切关联:一、译者普遍对沈从文小说的语言风格缺乏整体性认识,未能意识到变异修辞转换之于沈从文小说整体语言风格再现的重要意义;二、英语母语译者即便拥有良好的中英文读写能力,较之汉语母语译者,也依然缺乏对汉语敏锐的感知力,因而无法对各类变异修辞现象及其所蕴含的诗学意义进行透彻的理解和传递;汉语母语译者尽管能够更好地识别各类变异修辞现象,在转换过程中,却往往因缺乏应有的语感及相应的表达能力而同样无法传递出变异修辞手段所承载的风格信息;三、英汉两种语言系统上的差异性也为变异修辞现象的再现及其所蕴含的美学意义的传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认为,要充分再现沈从文小说的语言风格,译者应对沈从文小说进行认真细读,从而获得对其作品中种种变异修辞现象等反映原作风格的语言现象的敏锐感知力。在此基础上,若能采用中西合璧的翻译模式,既充分发挥汉语母语译者在识别原作中的变异修辞现象和理解其所蕴含的美学意义方面的优势,又充分发挥英语母语译者在英语表达方面的优势,以变异译变异,充分再现原作中变异修辞现象的修辞效果,并传递出变异修辞现象所承载的风格信息,则有望将沈从文这位蜚声中外的小说家的风采展现于英语世界。

宗廷虎[9](2017)在《再论郑子瑜与陈望道——纪念郑子瑜先生诞辰100周年与陈望道先生逝世40周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是国际知名修辞学家、香港中文大学高级研究员、复旦大学顾问教授郑子瑜先生诞辰100周年,2017年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者陈望道先生逝世40周年。被誉为第一个研究中国修辞学史、树立起第一块里程碑的郑子瑜先生,其中国修辞学史研究及对中国修辞史这门分支学科的大力推动,均源自陈望道修辞学思想的启迪和引领。由此也从侧面折射出陈望道修辞学思想引领中国修辞学发展几十年的巨大影响力。

冯广艺[10](2017)在《浅谈吴士文先生关于辞格史和辞格的研究》文中提出对吴士文"一文两篇"做出评论:《修辞格研究史略》是一篇导夫先路的论文;《修辞格论析》是一部开拓创新的专着;《修辞讲话》是一本深化辞格研究的着作。从而得出吴士文先生在修辞学理论、辞格研究史、辞格系统研究、修辞学体系建构等方面均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结论。

二、吴士文先生对中国修辞学的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吴士文先生对中国修辞学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德高学富 功业长存——《修辞学名家吴士文的故事》读后(论文提纲范文)

一、《故事》反映了吴士文作为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
二、《故事》体现了吴士文作为修辞学家奋勇当先、追求卓越的创新特质
三、《故事》描绘了吴士文作为学界楷模如痴如醉、殚精竭虑的治学境界
四、《故事》阐述了吴士文作为学术前辈提携后学、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五、《故事》表现了吴士文作为专业权威集结力量、克难攻坚的团队作风
六、《故事》颂扬了吴士文作为社会贤达热心公益、不为名利的优秀品格
七、《故事》展示了吴士文作为谦谦君子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公仆风范
八、《故事》描述了吴士文作为仁厚长者助人为乐、平易近人的高大形象

(3)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由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追求
第一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渊源
    第一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背景
        一、古代修辞研究的发展
        二、古代语文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内容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体现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分化凸显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充实丰富
        四、修辞教学内容的近代转型
    第三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策略
        一、将“修辞立其诚”作为教学基本要求
        二、将修辞教学融入言语实践的过程
        三、力求“盈科而进”探索程序系统
第二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萌发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萌发的背景
        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语文课程的正式独立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探索
        一、语文独立设科背景下对“言语形式”的重视
        二、国文课程中“文法要略”教学内容的登场
        三、国语课程中“修辞学大意”教学内容的明确提出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初步寻求
        一、以“贵明通”作为修辞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重视“于练及言语与文章之际”开展修辞教学
        三、对特设教学时间和单独编写教材的追求
第三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勃兴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勃兴的背景
        一、现代修辞学科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二、教育战线的坚守与国文国语课程的稳步建设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基本成型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自立门户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建构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良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全面探究
        一、确立“适应题旨情境”的修辞教学要求
        二、强调修辞要“随选文”依次教授
        三、追求修辞教学“有系统的概念”
第四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熟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成熟的背景
        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
        二、教育事业的新纪元和语文教育的新开拓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继续充实
        一、“语文”课程中白话修辞教学地位的提升
        二、汉语文学分科试验与汉语修辞教学系统的建设
        三、“工具说”的确立与修辞“双基”教学的探讨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持续推进
        一、“文道统一”教学观的确立和“语境”思想的提出
        二、从强调“相机教学”到重视“基本训练”
        三、基于语文课程内容整体的修辞教学程序系统建设
第五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繁荣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繁荣的背景
        一、修辞学研究的全面兴盛
        二、教育事业的拨乱反正与语文课程的科学化追求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回归与丰富
        一、修辞知识的回归与“精要好懂有用”知识观的提出
        二、能力本位的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建设
        三、能力训练的强化与篇章修辞教学的突显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改进与提升
        一、“得体”原则的确立和“语体中心论”的提出
        二、对修辞“训练”的重视与“习得”观念的引入
        三、从知识教学程序系统到能力训练程序系统的建设
第六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重生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重生的背景
        一、跨学科背景下修辞学研究的演进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突出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与调整
        一、“语感”的讨论与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
        二、课程内容的泛化与修辞教学的失落
        三、语言本位的重新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重构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转向与变革
        一、修辞教学对“语言运用情境”的关注
        二、从“感悟”到“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三、修辞教学系统的解构与重构
第七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与前瞻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
        一、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特征
        二、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动因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
        一、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构想
        三、修辞学业质量标准建设初探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探讨
        一、“引导习得”的策略
        二、指导“情境学得”的策略
        三、指导“系统学得”的策略
    第四节 语文教师修辞素养与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一、语文教师修辞素养的培育
        二、语文教师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结语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史大事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4)中国体育行政组织危机话语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话语修辞是构建价值共同体的需要
        1.1.2 研究危机话语是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的需要
        1.1.3 研究“合意”的话语修辞是中国体育行政组织修复形象的需要
        1.1.3.1 社会认同:形象建构之诉求
        1.1.3.2 危机修辞:体育强国之诉求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1.4.1 理论基础
        1.4.1.1 理论溯源
        1.4.1.2 理论基础——危机情境沟通理论(SCCT)
        1.4.2 概念界定
        1.4.2.1 体育行政组织
        1.4.2.2 危机
        1.4.2.3 危机情境
        1.4.2.4 话语
        1.4.2.5 修辞
    1.5 文献综述
        1.5.1 危机传播的修辞取向相关研究
        1.5.2 古典修辞学相关研究
        1.5.3 新修辞学相关研究
        1.5.4 公共关系修辞研究
        1.5.5 体育行政组织危机研究
        1.5.6 文献评述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内容分析法
        2.2.2.1 内容分析法的功能
        2.2.2.2 内容分析法在本文中的运用
        2.2.3 批评性话语分析法
        2.2.4 案例分析法
    2.3 危机话语来源与范围
        2.3.1 危机话语来源
        2.3.2 危机话语范围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体育行政组织危机话语修辞语境
        3.1.1 中国体育行政组织话语的功能
        3.1.1.1 概念功能
        3.1.1.2 语篇功能
        3.1.1.3 人际功能
        3.1.2 中国体育行政组织危机语篇分类
        3.1.3 中国体育行政组织危机修辞语境
    3.2 中国体育行政组织危机话语修辞情境与策略分析
        3.2.1 “国乒退赛事件”危机情境与策略分析
        3.2.1.1 事件与背景还原
        3.2.1.2 事件发生与发展过程
        3.2.1.3 中国乒乓球协会就此事件相关声明
        3.2.1.3.1 危机情境与修辞策略分析
        3.2.1.3.1.1 危机情境分析
        3.2.1.3.1.2 危机修辞策略分析
        3.2.2 “孙杨暴力抗检”危机情境与策略分析
        3.2.2.1 事件与背景还原
        3.2.2.2 事件发生与发展过程
        3.2.2.3 中国游泳协会就此事件相关声明
        3.2.2.3.1 危机情境与修辞策略分析
        3.2.2.3.1.1 危机情境分析
        3.2.2.3.1.2 危机修辞策略分析
    3.3 中国体育行政组织危机话语修辞困境分析
        3.3.1 不平衡对话机制:信任危机
        3.3.1.1 组织现行对话机制下的信任危机——失衡
        3.3.1.2 西方媒体议程设置下的信任危机——曲解
        3.3.1.3 大众传播媒介引导下的信任危机——偏见
        3.3.1.4 公众生活政治参与下的积极信任——共情
        3.3.2 修辞主体界定与群体间认同的矛盾
        3.3.3 传播过程中把关人控制力度的弱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中国体育行政组织应对危机的策略尚具提升空间
        4.1.2 中国体育行政组织面临危机修辞困境
        4.1.3 中国体育行政组织危机修辞困境类型
    4.2 建议
        4.2.1 建立危机预警系统
        4.2.2 完善危机应对系统
        4.2.2.1 培养良好的媒介应对能力与危机研判能力
        4.2.2.2 不同语境之下发生的危机应对策略不同
        4.2.3 建立危机反馈系统
        4.2.3.1 建立体育行政组织印象管理系统
        4.2.3.2 建立体育行政组织危机修辞案例库
5.研究局限与展望
    5.1 研究局限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危机事件编码表及编码说明
后记

(5)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1.3.3 研究所翻译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3.3.1 三要素整体观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4.1 中观策略概说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4.5.2 方法论意义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5.2.3 理论发展性
    5.3 语法学视角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5.4 修辞学视角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5.5 逻辑学视角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6.1 创办过程
        6.1.1 创刊背景
        6.1.2 创刊特色
        6.1.3 创刊艰辛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6.2.2 做专家型主编
        6.2.3 与读者的互动
    6.3 引领前沿
        6.3.1 国际译学视野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7.1.1 衷怀辞书
        7.1.2 编纂历程
    7.2 译学辞典批评
        7.2.1 编纂译学观
        7.2.2 编者主体性
        7.2.3 读者意识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7.3.1 一体三环论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致谢

(6)胡裕树继承、发扬陈望道修辞学思想的出色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陈望道修辞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阐发和发展
    (一)《词汇、语法、修辞》对修辞学对象、特征研究的发展
    (二)对陈望道率先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修辞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
    (三)强调向《修辞学发凡》学习创新精神
二充分发挥复旦大学修辞学基地的作用
    (一)组织研究室人员集体攻关
        1.组织集体撰写《修辞新论》
        2.大力支持撰写修辞学史
        3.积极推动语体风格研究
    (二)多角度促使复旦大学修辞学基地多做贡献
        1.主持、推动四次全国性大型修辞学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2.建立复旦大学语言学博士点,率先招收修辞学博士生
        3.支持全国唯一的修辞学杂志《修辞学习》,挂钩在复旦大学出版
        4.面向全国,支持“陈望道修辞学奖”评选三届
三几点历史经验
    (一)抓准了陈望道修辞学思想最显着特征
    (二)抓住了当时修辞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攻关,并一抓到底
    (三)善于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共同攻关

(7)匠心独运之鸿篇 先河新辟之巨作——评《中国辞格审美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匠心独运开辟先河
二、传经守正循道创新
    (一)笃行辩证唯物主义筑牢辞格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
    (二)遵循历史唯物主义体现辞格研究的科学社会观
三、美不胜收增强自信

(8)变异修辞视角下的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沈从文小说英译研究综述
        1.1.1 文献搜集及宏观分析
        1.1.2 各主题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学术价值
        1.3.2 现实意义
第2章 变异修辞与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的英译再现研究
    2.1 中、西方修辞研究发展历程概述
    2.2 汉语修辞的定义及分类
        2.2.1 汉语修辞的定义
        2.2.2 汉语修辞的分类
    2.3 汉语常规修辞与变异修辞
        2.3.1 汉语常规修辞与变异修辞的界定
        2.3.2 汉语变异修辞研究述评
    2.4 汉语变异修辞再定义及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的重构
        2.4.1 汉语变异修辞再定义
        2.4.2 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的重构
    2.5 重构后的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对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的启示
        2.5.1“语言风格”的定义
        2.5.2 语言风格与变异修辞的关系
        2.5.3 重构后的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对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的启示
第3章 沈从文小说中辞的意味的英译再现
    3.1 词语的超常搭配的英译再现
        3.1.1 词语的超常搭配的定义
        3.1.2 词语的超常搭配的译例分析
        3.1.3 词语的超常搭配的英译再现情况小结
    3.2 同词相应的英译再现
        3.2.1 同词相应的译例分析
        3.2.2 同词相应的英译再现情况小结
    3.3 乡土语言的英译再现
        3.3.1 方言詈辞的英译再现
        3.3.2 地方俗语的英译再现
第4章 沈从文小说中辞的音调的英译再现
    4.1 沈从文小说中辞的音调的英译再现
        4.1.1 辞的音调的定义及分类
        4.1.2 沈从文小说对辞的音调的运用
    4.2 叙事语言中押韵句的译例分析
    4.3 叙事语言中押韵句的英译再现情况小结
第5章 沈从文小说中辞格的英译再现
    5.1 比喻的英译再现
        5.1.1“A像B,C型”比喻的英译再现
        5.1.2 联喻的英译再现
    5.2 飞白的英译再现
        5.2.1 飞白的定义
        5.2.2 飞白的译例分析
        5.2.3 飞白的英译再现情况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9)再论郑子瑜与陈望道——纪念郑子瑜先生诞辰100周年与陈望道先生逝世4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郑子瑜的中国修辞学史研究源自陈望道修辞学思想的启迪
    1.《发凡》亮起了探索的明灯
    2.《发凡》是探索修辞学史的理论依据和创新指南
二、《发凡》引领中国修辞史研究
    1. 呼吁修辞史研究
    2. 带头撰写与修辞史有关的系列论文
    3. 全力支持修辞史成果面世
三、郑子瑜对推动修辞学科建设的贡献
    1.对《修辞学习》杂志的大力支持
    2.通过海外筹款助复旦创办“陈望道修辞学奖”
    3.积极筹措经费, 大力促成“新世纪修辞学书系”问世

(10)浅谈吴士文先生关于辞格史和辞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修辞格研究史略》:一篇导夫先路的论文
二《修辞格论析》:一部开拓创新的专着
三《修辞讲话》:一本深化辞格研究的着作

四、吴士文先生对中国修辞学的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德高学富 功业长存——《修辞学名家吴士文的故事》读后[J]. 冯广艺.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映衬辞格的认知心理研究[D]. 何婧.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3]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D]. 马磊. 扬州大学, 2020(01)
  • [4]中国体育行政组织危机话语修辞研究[D]. 王梦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6]胡裕树继承、发扬陈望道修辞学思想的出色贡献[J]. 宗廷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7]匠心独运之鸿篇 先河新辟之巨作——评《中国辞格审美史》[J]. 董仁.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8]变异修辞视角下的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D]. 张蓓.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再论郑子瑜与陈望道——纪念郑子瑜先生诞辰100周年与陈望道先生逝世40周年[J]. 宗廷虎. 当代修辞学, 2017(05)
  • [10]浅谈吴士文先生关于辞格史和辞格的研究[J]. 冯广艺.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标签:;  ;  ;  ;  ;  

吴士文先生对中国修辞学的贡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