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负载自适应内容传输的Web服务管理方案研究

基于网络负载自适应内容传输的Web服务管理方案研究

一、基于网络负载自适应内容传输的Web服务管理方案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涛[1](2020)在《命名数据网络中自适应转发策略的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架构发展至今,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服务的同时,也逐渐展现出其架构上的缺点。互联网体系的设计最初是为了实现两台电脑之间的通信,而目前网络的发展需求已经从基于地址向基于内容网络发生了转移。为了更好的适应这种需求,命名数据网络(NDN,Named Data Networking)也由此产生。目前命名数据网络的架构已经初具雏形,但很多有关架构的设计细节还有待研究和完善,本文主要从转发层面考虑命名数据网络中的数据传送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目前的转发策略研究都是拓扑独立的,以及基于概率的转发情况下,没有考虑不同转发策略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适应度问题。本文首先从图论角度出发,对网络拓扑环境进行建模,然后给出网络适应度定义和表达式,分析多种转发策略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网络适应度情况,接着针对不同条件提出一种基于转发概率表(Forwarding Table,FT)的自适应转发策略。最后和最新的研究方案比较,该方案在保持丢包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平均时延降低大概22%-25%左右。其次考虑目前物联网应用的发展,将NDN获取数据的方法引入到无线环境中,为了提高命名数据网络在无线环境的生命周期和搜索内容的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节点能量和节点间距离的转发方案,通过把节点的剩余能量融合到节点转发延迟时间计算中,一方面可以降低网络的负载,减少网络的数据包冗余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节点发送数据的能量消耗,提高网络整体的生命周期,同时考虑节点间距离,提高了内容获取的命中率。最后,通过和其他多种转发策略进行仿真测试比较,从分析结果中可以得出考虑节点能量的转发策略可以明显提高网络的生命周期,同时考虑节点间距离,提高了数据包的内容命中率,降低了节点的兴趣包重传率。最后从应用层角度出发,考虑到传统的流媒体技术,如基于HTTP流媒体技术,是建立在主机到主机的网络模型上的TCP/IP协议,该模型在内容分发方面效率低下,同时也使得流媒体服务的部署和配置变得复杂,本文最后设计一种基于NDN的视频流媒体应用仿真,给出了基于NDN的视频流命名方式,视频编解码方法,同时融入了第三章和第四章提出的转发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和目前基于HTTP的视频流解决方案进行对比,从多个角度验证基于NDN的视频流应用所带来的的优势。

李佳伟[2](2020)在《智慧标识网络域间流量工程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有互联网经过50多年的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随着网络规模的膨胀与应用场景的多样化,现有互联网逐渐难以满足未来网络场景的通信需求。在此背景下,国内外科研人员致力于研发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为满足我国在未来信息网络领域的战略需求,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提出了智慧标识网络体系架构(Smart Identifier Network,SINET),力求解决未来网络在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绿色节能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分析并总结了SINET架构为实现流量工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网络在路由、转发、流量感知、缓存等方面的潜在特性,对SINET中的域间入流量控制问题、域间出流量控制问题、域间流量的降低问题等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域间入流量控制问题,提出了四种基于流量监控和服务大小元数据的域间入流量控制算法。上述算法利用SINET网络接收者驱动的通信模式,通过控制服务请求包的域间传输路径,实现域间入流量控制。四种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按照概率控制服务请求包的域间传输路径,区别在于四种算法更新选路概率的决策信息不同。算法一不使用任何信息,算法二利用流量信息,算法三利用服务大小信息,算法四同时利用流量信息和服务大小信息。在SINET原型系统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高效、准确地调度域间入流量。与基于IP前缀协商的入流量控制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机制可以提升56%的入流量调度准确性,并且可以高效地处理域间链路故障和突发流量。2.针对域间出流量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纳什议价博弈的域间出流量控制机制。该机制利用SINET中的服务注册消息交互服务对于域间路径的喜好度,并利用纳什议价博弈模型与邻居自治系统协商服务请求包的域间转发决策,实现域间出流量控制。仿真中将降低服务域内传输开销作为出流量控制收益。结果表明,该机制无需自治系统交互敏感信息,在无缓存场景中,相较于自私的请求包转发策略,可使60%的自治系统提高10%的出流量控制收益。在有缓存场景中,该机制为自治系统带来的出流量控制收益随缓存空间增加而减少。在SINET原型系统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当服务注册频率为8000个每秒时,资源管理器带宽开销为1303KBytes每秒,CPU利用率为16%,证明该机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部署性。3.针对域间流量的降低问题,提出了基于拉格朗日对偶分解和合作博弈的域间流量降低机制。该机制利用SINET网络内部缓存的特性,使多个接入网自治系统合作地决定缓存服务,降低了服务缓存在多个接入网自治系统中的冗余度。该机制使相邻接入网共享服务缓存以降低获取服务的域间流量和传输费用。仿真结果表明,与非合作的自私缓存策略相比,该机制可以多降低3.77倍的域间流量和传输费用。与集中式的缓存分配方案相比,该机制以少降低9.7%的域间流量为代价,可获得29.6%流量降低收益公平性的提升,且具有较好的隐私性。该机制以增加少量通信开销为代价,分布式地运行在各自治系统中,具有较低的计算开销和较好的可部署性。例如,当该机制运行在42个缓存容量为5GBytes的自治系统中时,只造成2.337MBytes的通信开销。

贾硕[3](2020)在《互联网多阶段服务发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旋[4](2020)在《双结构网络内容共享能力研究》文中指出由于以地址为中心的Internet体系结构与上层内容共享型Web应用存在本质差异,所以导致当前基于C/S模式的Web应用存在以下四个内容共享失配现象:1、依赖于IP分组路由的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内容发现机制与Web应用对提升骨干网内容发现能力的需求失配;2、受限于无线信道容量的URL请求响应机制与Web应用对提升边缘网系统负荷能力的需求失配;3、有中介的内容交易生态与Web应用对提升利益相关者收益能力的需求失配;4、基于被动拉取的URL内容访问机制与Web应用对提升终端用户内容访问能力的需求失配。为此,我们提出了面向内容共享的双结构网络,具有广播推送、播存网元缓存、播存终端缓存、免中介内容交易等基本特性。定性分析表明其能够有效解决当前Web应用的内容共享失配现象,从而提升Internet的内容共享能力。然而,由于定性分析方法存在主观性强、抽象度高、严谨性差等局限性,导致了学界和业界对双结构网络及其Web应用范型的认知不深入,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论文围绕双结构网络的骨干网内容发现能力、边缘网系统负荷能力、利益相关者收益能力、终端用户内容访问能力等方面进行建模分析和定量研究,具体而言,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包括:1.系统归纳了互联网内容共享相关技术,并提出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指标的内容共享能力综合评估体系,为综合定量剖析双结构网络的内容共享能力提供了剖析方法;概述了Internet体系结构以地址为中心的特性,并分析了其Web应用内容共享失配现象的原因,概述了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和ICN(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等其它网络体系结构,并总结了各自存在的弊端,从而阐明了双结构网络提出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双结构网络近二十年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播存体系结构参考模型,梳理了当前业界相关的紧耦合和松耦合两类实际架构方案,从而阐述了双结构网络的核心思想和应用可行性。2.在骨干网内容发现能力方面,根据播存域及其缓存特点设计了基于播存网元缓存的UCL(Uniform Content Label)请求转发策略,并采用二分图理论构建了基于广播推送的内容发布模型;通过向下投影操作将广播收发节点间的广播关联关系映射至播存网元节点间的缓存关联关系,以构建基于播存网元缓存的UCL请求转发模型;采用广义随机图生成方法生成了UCL请求转发图,并通过分析该图的拓扑特性,得到了UCL请求在正常和最坏两种情况下的平均和最大请求转发跳数ARFH和MRFH理论上限,分别与播存网元数量成双对数和对数关系;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ARFH和MRFH理论上限的有效性,对比研究表明了双结构网络在请求转发跳数上的优势。3.在边缘网系统负荷能力方面,分别对内容属性信息、信道协同传输和Web应用信息等三个关键方面进行形式化描述,构建了基于播存终端缓存的请求响应模型;基于此模型,在理想场景下,通过分析基于生灭过程的播存终端缓存动态演化过程以及缓存卸载掉的URL请求分布情况,得到与单一蜂窝网络相比双结构网络的UCL请求响应容量增益;在受限场景下,分析了UCL请求响应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分别对广播信道容量和播存终端缓存容量受限条件下的UCL请求响应容量进行了最优化分析,同时给出了基于贪心策略的相应最优求解方法;最后设计了一个广播单播协同分发仿真系统,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容量增益和容量最优化分析的有效性。4.在利益相关者收益能力方面,分别对CP(Content Producer)的内容供给、内容计费和内容流量分配等三个关键方面进行形式化描述,构建了免中介内容交易模式,同时选取用户效用和CP经济收益作为内容交易收益的评估指标;基于此模式,定义了用户效用模型,分别对用户收入较低和较高两种情形下整体用户效用进行了最优化分析,并给出了基于线性规划的相应最优求解方案;采用动态重复博弈来刻画免中介内容交易生态中CP间的博弈关系,分别探讨了使双CP和多CP间博弈中个体经济收益最优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并证明了多CP间阶段博弈存在唯一纳什均衡;最后通过具体案例验证了整体用户效用和个体CP经济收益最优化分析的有效性。5.研发了一套面向Web网页访问的双结构应用原型,详细设计了原型系统的协议栈、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等总体架构,详细实现了网页汇聚处理、网页广播推送和网页请求与响应等主要功能,通过原型研发阐明了双结构网络及其Web应用范型具有系统实现可行性;分析了Web网页访问的主要性能瓶颈,对原型系统中终端用户Web网页访问的往返时延进行了实际测量,结果表明其往返时延仅为Internet的一半左右,且抖动现象不明显,并通过剖析Web网页具体访问过程予以有效性分析。最终,本论文针对双结构网络的骨干网内容发现能力、边缘网系统负荷能力、利益相关者收益能力、终端用户内容访问能力,分别对平均和最大UCL请求转发跳数的理论上限、UCL请求响应容量的增益及容量最优化、用户和CP的内容交易收益最优化、终端用户内容访问的实际往返时延等进行建模分析和定量研究,深入剖析了双结构网络的内容共享能力,突破了现有定性分析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为促进学界和业界更加深入地认知双结构网络及其Web应用范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伟鹏[5](2020)在《基于潜在特征的服务质量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Web服务的数量急剧增长,网络中出现众多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Web服务,用户很难通过服务的功能属性选择满足自身需求的服务。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服务推荐引起研究者们广泛关注,尤其是基于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推荐任务。QoS被定义为一组非功能性的用户体验属性,它是服务选择的关键指标,利用QoS可以从功能相同的服务中分辨出适合用户的服务。但是,在真实环境下,一个用户很难调用所有候选服务来采集所有的QoS,因此Web服务的QoS预测是高质量完成服务推荐必不可少的一步。近年来,研究者们已提出了一些QoS预测方法,其中协同过滤(Collaborative filtering,CF)因其简单高效而成为目前主要的预测方法。协同过滤方法可分为基于近邻的协同过滤和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两类,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基于近邻的协同过滤具有强大的局部特征提取能力,但无法有效解决数据稀疏和异常数据问题。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具有较强的全局特征提取能力,在数据稀疏情况下,仍能保持较高预测性能,但它缺乏局部特征提取能力,并且无法学习数据中深层的非线性潜在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拟融合基于近邻的协同过滤、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和基于深度学习预测方法三者的优点,提出了两种新的预测方法:基于改进自编码器的混合QoS预测方法和基于簇特征的上下文感知神经协同过滤QoS预测方法。两种方法融合了传统协同过滤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能用深度学习模型学习QoS中深层非线性潜在特征,并且缓解数据稀疏问题。本文主要的贡献如下:(1)提出了基于改进自编码器的混合QoS预测方法(Improved Auto Encoder based Hybrid prediction approach,IAEH)。IAEH是一种融合改进自编码器和基于近邻的协同过滤的混合预测方法,IAEH的预测过程可以分为全局特征学习和局部特征学习两个阶段。在全局特征学习阶段,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编码器,它通过填充稀疏输入向量来缓解数据稀疏问题,然后用自编码器学习QoS数据中的非线性潜在特征。在局部特征学习阶段,通过引入共同调用因子和调用频度因子两个要素,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来缓解近邻过度估计的问题。(2)提出了一种基于簇特征的上下文感知神经协同过滤QoS预测方法(cluster feature based Context-aware Neural Collaborative Filtering,CNCF)。CNCF是一种结合可能性模糊c均值(Possibilistic fuzzy Clustering Means,PCM)和神经协同过滤(Neural Collaborative Filtering,NCF)的预测方法,它的预测过程包括两个步骤。第一,上下文信息聚类。本文利用PCM算法和上下文信息对用户和服务聚类。由于上下文信息包含多种属性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综合分析不同属性的距离计算方法。第二,深度潜在特征学习。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NCF模型,它能同时提取上下文信息和历史QoS记录中的深层非线性潜在特征。(3)测试数据集。本文使用WSDream数据集验证本文中的预测方法。该数据被广泛应用于QoS预测研究中,有响应时间和吞吐量两种QoS数据。本文分别在响应时间和吞吐量两种数据中多种稀疏环境下进行验证。在大量离线实验后,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本文提出的IAEH和CNCF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与对比方法相比较提高了10%-20%左右的预测准确度。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部分解决协同过滤中存在的数据稀疏时预测准确度不高、无法提取深层非线性潜在特征、上下文信息使用不充分等问题,对服务质量预测方法的下一步研究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傅波[6](2018)在《基于服务发现的计算通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服务定义逐渐发生变化。在物联网新场景下,传感器设备、智能穿戴设备以及智能手持设备时刻都在产生服务,传统的集中式采集-处理-发布方案会引起服务延时、服务器的计算存储压力骤增等诸多问题。为此,构建分布式服务发现框架对物联网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由于传统的IP网络是基于点到点连接的通信方案,在以服务为中心的场景中通信效率较低。为此,本文提出采用以内容为中心的新一代网络架构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作为分布式服务发现框架的网络架构,并重点研究高效的服务查找效率算法以及服务缓存管理方案。本文充分利用网络节点的计算能力,创新性地提出以强化学习为基础的NDN转发策略算法。利用Q-Learning算法,当兴趣包到达节点后,节点可以选择最优的下一跳节点转发,从而提高兴趣包的转发效率。每次转发会获得新反馈,从而学习新的经验,使网络具有较高的自适应特性。此外,为了减少Q-Learning算法中反馈包的额外消耗,本文将学习反馈数据融合到数据包中进行传输,从而降低单独发送反馈包的开销。本文通过ndnSIM实现了基于Q-Learning算法的转发策略,并设计仿真场景和泛洪策略和最优路由转发策略进行详细对比,验证了本文设计的转发策略的高效性和自适应特性。现有的NDN缓存管理方案并没有考虑到物联网场景下节点能耗、数据实时性等特性,因此,本文充分考虑了节点剩余能量、剩余空间、数据实时性以及数据流行度等因素,设计了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新型缓存管理方案。本文在ndnSIM中实现了设计方案,和传统的缓存一切方案以及概率缓存方案进行了性能对比,验证了本文设计的方案的优越性。为了验证分布式服务发现架构的可行性,本文实现了基于无线收发模块、微型处理器和智能设备的分布式服务发现验证系统。通过设计并实现服务实例,本文验证了分布式服务发现系统的可行性,为后续研究提供验证平台。综上所述,本文研究服务发现中的计算通信关键技术,创新性地提出利用新一代网络NDN来搭建分布式服务发现架构的思路。本文重点研究使用机器学习来提高服务查找和服务缓存管理效率的方法,是对新领域的探索,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此外,本文实现的分布式服务发现架构验证系统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验证平台,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商用价值。

霍达[7](2016)在《多屏内容的处理与传输架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网络传输基础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各个终端浏览视频。视频的分辨率也越来越高,高清、超高清乃至更高的8K分辨率的概念层出不穷。根据思科的预测,得益于移动端的爆发性增长,未来的互联网流量中,视频流量将占据70%甚至更多,这一比例会在接下来的数年中继续提高。如此大规模的视频处理和传输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在视频处理方面,由于云计算能够横向兼容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特点,基于云计算的视频处理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Hadoop作为开源分布式计算框架中的佼佼者,在视频计算中的应用屡见不鲜。然而,使用Hadoop作为视频处理框架有两个不足:首先,基于Hadoop的视频处理框架难以兼容不等价的计算节点;其次,Hadoop不支持迭代式运算。本文为了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提出了基于Celery的分布式视频计算框架。本文提出的基于Celery的分布式视频处理框架借鉴了Hadoop的JobTracker和TaskTracker的分层设计,使用API服务器层、作业管理层和任务执行层的三层架构设计,使用控制流、状态流和数据流完成三层架构之间的通信。本文具体描述了架构设计的细节和一些优化工作,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框架的优势和不足。在视频传输方面,动态自适应流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多码流的切换,成为了多屏内容传输的首选,然而目前的传输算法在性能上仍然有提高的空间。本文首先回顾了流媒体传输协议的发展历史,以及现有的两种比较典型的码率切换算法,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低时延传输的码率切换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抑制低时延场景下视频质量抖动的现象,提高了视频传输的QoS性能。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缓存服务器的DASH架构,并提出了动态缓存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在损失比较小的QoS的代价下显着提高缓存效率,缓解主干网压力。

金桦[8](2012)在《融合网络下的多用户服务选择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融合网络的逐步推进,融合网络的泛在性使得个性化服务的提供变得更加方便与普及,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服务请求,而Web服务技术的迅猛发展更使得融合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功能属性相同而QoS不同的候选服务。这些具有不同功能的候选服务又可以通过相互组合,生成功能更为复杂的组合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其中如何基于服务的功能属性和用户的QoS偏好为用户选择合适的候选服务或组合服务已成为服务计算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目前Web服务选择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为单个用户进行服务选择,如何针对多个用户的服务请求制定选择方案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还存在着诸多挑战。此外,融合网络的动态性容易导致服务的运行环境发生变化,当基于非功能属性的服务选择无法找到可替换的候选服务来满足用户需求时,如何基于功能属性进行变化以保证服务提供过程的连续性仍有待深入研究。虽然现有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融合网络下的多用户服务选择研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QoS属性归一化方法过于单一。不同的QoS属性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和取值范围,现有的QoS属性归一化计算方法无法较好的体现出不同QoS属性的变化趋势。2)服务选择标准过于偏重于QoS属性。虽然现有的研究工作将用户之间不同的QoS偏好作为QoS属性权重纳入计算过程,但总体仍然以QoS属性的效用值作为选择依据。然而,不同用户对于同一个候选服务有着不同的满意度,且用户主观满意度的变化与服务QoS属性的客观变化并非是等比例的,因此现有的服务选择标准容易导致较为优秀的候选服务同时被多个用户选中,造成选择冲突。此外,由于候选服务的资源有限,服务可能会因为用户请求负载过重而导致QoS质量下降。3)当基于非功能属性的服务选择方法无法找到合适可替代的候选服务时,服务需要基于功能属性进行适变以保证服务提供的连续性。模型不仅可以作为适变行为分析的基础,还可以为基于功能属性的服务选择方法提供指导,然而目前关于适变描述模型的研究成果还较为匮乏,缺乏有效的、可支持的模型。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论文针对融合网络下多用户服务选择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1)根据服务QoS属性的物理意义和取值范围将QoS属性分为四种类型,并分别给出了不同类型QoS属性的归一化方法,该计算方法更加符合真实世界中QoS属性值的变化情况。基于经济学中的展望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用户满意度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够综合考虑服务的客观QoS属性和用户主观的QoS需求,更加贴合现实生活中用户主观感受的变化情况。此外,该方法还考虑了等级因素对于用户满意度的影响情况。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2)提出了一个用于解决多用户组合服务选择问题的方法并有效解决了服务选择过程中的冲突问题。该方法从运营商的角度出发,以全网性能为优化目标,以每个用户的QoS偏好为选择依据,最终使每个用户获得一个最符合自身QoS偏好的组合服务方案。该方法首先通过质量标尺划分将全局约束条件通过二次分解转化为局部约束条件,降低了问题的复杂性。然后通过蚁群-遗传混合算法加快了组合服务选择的求解速度,并引入非线性变异算子扩大了算法的搜索空间。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针对大规模用户,大规模候选服务的问题中不仅具有良好的寻优能力,而且具有较快的求解速度。3)提出了一个新的会话业务适变描述模型。该模型主要针对电信领域中通信会话业务的变化情况,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会话业务中发生的适变行为进行描述和分析。当基于非功能属性的多用户服务选择方法无法保证通信过程的维续时,模型可以帮助判断需要进行功能调整变化的服务节点,为后续基于功能属性的服务选择提供指导。与现有模型的比较表明该模型可以更好的描述未来融合网络中的可适变电信业务。

刘廉如[9](2012)在《动态服务资源分发网络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给社会经济系统带来了深刻变化,其发展模式主要包含两类,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对新兴业态的催生。其中,信息技术发展积极驱动着现代服务业发展。以SOA为核心的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和构建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松耦合的系统结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服务功能的封装与服务组件的复用大幅度提升服务系统的开发效率,适应了业务需求的灵活多变。随着Web服务技术的不断发展,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逐渐成熟,服务计算网络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服务计算是以服务为基本组成元素,通过服务大粒度重用和快速灵活组装构建随需应变的松耦合分布式应用系统,服务计算网络是利用实体及语义关系来表达服务间的关系、属性、能力等知识的网络,是一种逻辑上的网络。当前研究的重点大多集中在服务生成和运行时的逻辑关系上,如服务建模、服务描述、服务开发、服务发现、服务组合、服务执行等方面。本论文旨在研究和解决如何让服务系统从体系架构层面能够适应动态、多变、复杂的互联网环境;如何将定义良好的、大粒度的服务组件根据业务需求实现高抽象级别的复用;如何将虚拟的和现实的服务资源相融合,实现高可用、高可靠的服务编排容错机制;如何将服务资源在多用户、高并发的场景下实现高效地对外开放等问题。本论文共包括六章的内容:第一章,绪论,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明确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标,并指出对服务科学、工程和管理等相关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提出了动态服务资源分发网络(Dynamic Service Resource Delivery Network, DSRDN)的服务网络架构模型和节点的功能架构,为动态服务资源分发网络研究和原型系统实现奠定了研究基础;第三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流程模板的服务组件集成方法,具体包括共性服务组件模型、类型,流程模板语言的描述(Process Template Description Language, PTDL)和共性服务组件集成框架的设计实现;第四章,提出了一种集中-分散式的服务编排执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分级的服务编排容错机制(Hierarchical Choreography-based Fault-tolerant Mechanism, HCFM);第五章,提出了一种基于SEDA (Staged Event-Driven Architecture)的Web服务实现方法(Staged Event-Driven Architecture for Web Services, SEDA4WS),并设计实现原型系统;第六章,对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内容进行展望。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基于服务覆盖网络(Service Overlay Networks, SON)和服务工程方法论,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降低底层网络拓扑关系复杂度,提高用户需求动态适应性,和保障服务质量的动态服务资源分发网络(Dynamic Service Resource Delivery Networks,简称DSRDN)。它从体系架构层面使得服务系统更加适应动态、灵活、复杂的互联网环境,通过智能、动态地生成服务缓存,提高了服务交付效率和访问速度,并提供可靠的QoS保障和高效的服务组合,还具有如下的新特性:1)服务组件的复用性;2)服务执行的容错性;3)服务能力的开放性。该网络作为原型系统已实现,并验证了设计的合理及功能的可行。[论文[1][7][12]]。(第二章)(2)给出了一种新型的共性服务组件模型,实现了服务组件从功能细粒度向业务粗粒度的转换,并提出了一种流程模板描述语言(Business Template Description Language, BTDL),使得IT和业务从流程层面对齐并实现复用。在上述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共性服务组件集成框架,使得共性服务组件能够根据流程模板描述语言的刻画进行组装集成,开发了可视化的流程模板建模工具,大大降低了流程模板描述的难度。该共性服务组件集成框架的原型系统已实现,并在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平台中得到实际应用。该平台已经通过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结题验收,验证了集成框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论文[2][10][11]](第三章)(3)针对服务组合中关于服务编排容错机制研究相对欠缺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集中-分散式的服务编排执行模式,进而提出了基于分级的服务编排容错机制(Hierarchical Choreography-based Fault-tolerant Mechanism, HCFM)。该机制缓解了组合服务的复杂性与容错技术应变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有效提高了服务编排执行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该机制已在中国移动B2B对外服务平台中得到了实际应用,验证了其可行性。[论文[4][9][13]](第四章)(4)基于SEDA (Staged Event-Driven Architecture)的阶段概念和事件驱动的通信模型,分析了SOAP协议(Sa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实现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将SOAP协议的处理过程以有限状态机的方法进行分解和刻画,合理地将其划分成SEDA中所谓的各“阶段”,提出了一种基于SEDA的Web服务架构的实现(Staged Event-Driven Architecture for Web Services, SEDA4WS),提高了在多用户和高并发的场景下web服务的响应能力,缩短了服务的响应时间。该方法已在融合业务开放服务平台得到了实际应用,验证了在高并发请求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论文[3][5][6][8]](第五章)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作为自然科学基金“动态服务资源分发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集成化技术研究”中的部分成果,已在实际商业环境中应用,帮助中国食品交易网快速实现了从信息发布平台升级到服务提供平台的演进,帮助中国移动电子B2B平台提高了服务组合执行的可靠性,为服务系统的搭建提供有效的工程实践指导。

刘莉平[10](2011)在《动态Web服务组合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开放、多变的Internet环境下,面向服务的计算逐渐成为开放异构环境中复杂分布应用的主流计算模型。为了提高Web服务的可重用性,需要将多个功能有限的简单Web服务按照服务描述、服务约束、可用资源等进行服务组合,实现用户定义的组合目标,从而产生增值服务。目前,许多国内外研究机构围绕动态Web服务组合技术展开了相关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是,动态Web服务组合的计算框架、模型理论、关键技术、实现机制等各方面尚不成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面向服务应用的新型体系结构;服务的抽象虚拟化和即时组合;服务的选取、匹配和替换算法;服务质量;如何利用语义和本体论;如何进行高效的服务质量管理,以满足用户提出的服务请求等。本文在分析动态Web服务组合的关键技术及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基于服务质量计算框架理论,提出了多层结构的服务组合模型。服务组合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用户的服务请求,寻找一条合适的服务路径满足用户请求,在满足用户的QoS需求的同时,还要尽量保证每种服务的各个服务组合路径上的负载尽可能地分布均衡。为此,论文提出了一种多层结构的服务组合模型,为服务选择以及动态执行中的服务替换提供多维QoS支持。该部分研究为动态服务组合的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一致的服务质量计算框架。在多层结构的服务组合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服务组合算法。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该算法在服务组合成功率、组合时间、负载均衡以及对动态环境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上有显着提高。(2)基于服务组合QoS保障需求,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Web服务组合算法。在Web环境中,满足相同功能需求而具有不同QoS参数的Web服务实例存在多个,如何针对不同的应用,从候选服务集合中选择一组服务,使得其QoS达到Pareto最优。为解决这个问题,论文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的Web服务组合算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说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基于服务组合信任关系理论,研究并提出了一种Web服务信任评估模型。建立实体间的信任关系是Web服务的一个重要前提。针对传统Web服务信任评估模型计算量大、不易识别欺诈行为、计算出的信任度不能体现各独立信任度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Web服务信任评估模型。该模型能够减少信任管理中心的工作量,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同时,在发生非法或者恶意操作时能够及时反映在信任评估中,保证了系统安全性。(4)基于服务组合信任关系理论,提出了基于黑白板的信任敏感Web服务组合策略。由于互联网上的服务非常丰富,同时服务是动态生成与消失的,不同的服务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也是有所区别的,用户很难选择合理的、高质量的服务组合;其次,用户不能保证服务组合的各参与方的可信性,服务组合的各参与方都有可能存在恶意的、欺诈的、虚假的可能性。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黑白板的信任敏感的服务组合策略。该策略通过黑板与白板信任演化模型来帮助用户得到可信的、高质量的服务组合。白板以服务实体的直接交互关系与间接交互关系为主,真实地记录服务组合交互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与信任评价信息;黑板建立实体对其它服务实体的服务质量与信任评价系统。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证实,通过黑白板结合,以服务实体直接信任关系推导,反演出丰富的对其它实体的信任关系,从而能够克服信任演化中直接信任关系稀小,前期信任匮乏的问题。同时,基于黑白板的信任敏感Web服务组合策略能够有效识别共谋欺骗。

二、基于网络负载自适应内容传输的Web服务管理方案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网络负载自适应内容传输的Web服务管理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命名数据网络中自适应转发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Named Data Networking(NDN)网络模型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路由策略研究现状
        1.3.2 有线环境中转发策略研究现状
        1.3.3 无线环境中转发策略研究现状
    1.4 目前转发策略的主要技术和存在的问题
        1.4.1 基于概率的转发策略
        1.4.2 无线环境中基于NDN的转发方案
        1.4.3 转发策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论文内容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网络状态转发策略的研究
    2.1 模型假设和建立
        2.1.1 网络连接度定义和取值范围计算
        2.1.2 丢包率计算
        2.1.3 平均时延计算
    2.2 转发策略算法设计
        2.2.1 状态感知
        2.2.2 转发概率表FT计算
        2.2.3 转发流程
    2.3 ndn SIM开源仿真平台简介
    2.4 仿真结果分析
        2.4.1 仿真参数
        2.4.2 仿真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线环境中考虑节点资源的转发策略研究
    3.1 WSN环境下基于NDN的数据获取方式
        3.1.1 名称策略
        3.1.2 数据获取
    3.2 考虑节点剩余能量的转发策略
        3.2.1 延迟等待时间计算
        3.2.2 考虑节点间距离的转发决策
        3.2.3 距离阈值计算
    3.3 仿真分析
        3.3.1 仿真参数
        3.3.2 仿真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NDN的视频流媒体应用仿真
    4.1 架构设计
        4.1.1 应用设计整体架构
        4.1.2 H.264视频编码方法
        4.1.3 NDN中流媒体数据命名设计
    4.2 仿真实现
        4.2.1 自适应转发方案模块
        4.2.2 流媒体数据转发方案模块
    4.3 仿真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程序清单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2)智慧标识网络域间流量工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1.2.1 流量工程概述
        1.2.2 智慧标识网络概述
        1.2.3 智慧标识网络研究现状
        1.2.4 未来网络流量工程研究概述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智慧标识网络及其流量工程概述
    2.1 引言
    2.2 SINET体系结构
        2.2.1 基本模型
        2.2.2 服务注册与解注册
        2.2.3 服务查找、缓存与转发
    2.3 SINET架构为实现流量工程带来的机遇
        2.3.1 优势分析
        2.3.2 域内场景
        2.3.3 域间场景
    2.4 SINET架构实现域间流量工程方面的挑战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流量监控和服务大小元数据的域间入流量控制机制
    3.1 引言
    3.2 域间入流量控制研究现状
        3.2.1 BGP协议在域间入流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3.2.2 基于IP前缀协商的入流量控制
        3.2.3 相关研究概述
    3.3 基于流量监控和服务大小元数据的域间入流量控制机制
        3.3.1 系统模型设计
        3.3.2 入流量控制算法
    3.4 原型系统测试
        3.4.1 实现方式
    3.5 测试结果分析
        3.5.1 性能指标
        3.5.2 实验结果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纳什议价博弈的域间出流量控制机制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概述
        4.2.1 现有Internet中的域间出流量控制
        4.2.2 域间流量管理的自私性问题
        4.2.3 纳什议价模型及其在网络领域的应用
    4.3 基于纳什议价博弈域间出流量控制机制
        4.3.1 设计目标
        4.3.2 系统模型与机制
        4.3.3 模型复杂度分析
        4.3.4 域间路径个数对协商收益的影响
    4.4 原型系统与仿真测试
        4.4.1 原型系统
        4.4.2 仿真平台
    4.5 实验结果
        4.5.1 无缓存场景
        4.5.2 有缓存场景
        4.5.3 协商收益与谈判破裂点的关系
        4.5.4 系统开销评估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拉格朗日对偶分解与合作博弈的域间流量降低机制
    5.1 引言
    5.2 相关工作概述
    5.3 基于拉格朗日分解和合作博弈的域间流量降低机制
        5.3.1 设计目标
        5.3.2 网络模型
        5.3.3 LOC策略、GOC策略和FC策略的定性对比
    5.4 仿真测试
        5.4.1 实验方法
        5.4.2 实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智慧标识网络原型系统与仿真平台
    6.1 引言
        6.1.1 未来网络原型系统研究现状
        6.1.2 SINET原型系统的演进
    6.2 SINET原型系统的拓扑结构与配置信息
    6.3 网络组件功能设计
        6.3.1 资源管理器
        6.3.2 边界路由器
        6.3.3 域内路由器
        6.3.4 服务器和客户端
    6.4 原型系统性能测试
    6.5 SINET仿真平台
7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双结构网络内容共享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双结构网络的提出
        1.1.2 双结构网络的基本特性
        1.1.3 内容共享能力定性分析
    1.2 研究问题、目标与内容
        1.2.1 内容共享能力定量剖析框架
        1.2.2 具体研究问题
        1.2.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论文创新与贡献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互联网内容共享与体系结构
    2.1 本章引言
    2.2 内容共享技术与能力评估体系
        2.2.1 内容缓存技术
        2.2.2 请求转发技术
        2.2.3 数据传输技术
        2.2.4 共享能力评估体系
    2.3 互联网体系结构及存在问题
        2.3.1 Internet体系结构
        2.3.2 其它网络体系结构
    2.4 双结构网络研究进展及相关架构
        2.4.1 近二十年研究进展
        2.4.2 当前相关实际架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结构网络骨干网的请求转发模型及跳数研究
    3.1 本章引言
    3.2 相关工作
    3.3 基于播存网元缓存的UCL请求转发策略
        3.3.1 播存域及其缓存特点
        3.3.2 UCL请求转发策略
    3.4 基于二分图的UCL请求转发模型
        3.4.1 二分图的概念
        3.4.2 基于广播推送的内容发布模型
        3.4.3 基于向下投影的UCL请求转发图
        3.4.4 请求转发图相关定义
    3.5 基于广义随机图的UCL请求转发跳数理论分析
        3.5.1 三个问题及解决策略
        3.5.2 采用广义随机图生成方法构成请求转发图
        3.5.3 UCL请求转发跳数的理论分析
    3.6 实验验证与对比
        3.6.1 UCL请求转发图生成仿真实验
        3.6.2 单位请求转发跳数作对比研究
        3.6.3 基于Fed4FIRE试验床的内容发现仿真实验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结构网络边缘网的请求响应模型及容量研究
    4.1 本章引言
    4.2 相关工作
    4.3 基于播存终端缓存的UCL请求响应模型
        4.3.1 内容属性信息
        4.3.2 信道协同传输
        4.3.3 Web应用信息
    4.4 理想场景下UCL请求响应容量增益分析
        4.4.1 基于生灭过程的播存终端缓存动态演化
        4.4.2 缓存卸载的URL请求分布情况
        4.4.3 UCL请求响应容量的增益
    4.5 受限场景下UCL请求响应容量最优化分析
        4.5.1 UCL请求响应容量主要制约因素
        4.5.2 广播信道容量受限下最优
        4.5.3 终端缓存容量受限下最优
    4.6 实验验证与分析
        4.6.1 广播单播协同分发仿真系统
        4.6.2 容量增益验证与影响分析
        4.6.3 容量最优化验证与方法评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结构网络用户和CP内容交易模式及收益研究
    5.1 本章引言
    5.2 相关工作
    5.3 免中介的内容交易模式及收益评估指标
        5.3.1 免中介的内容交易模式
        5.3.2 内容交易收益评估指标
    5.4 基于线性规划的整体用户效用最优化分析
        5.4.1 用户效用模型
        5.4.2 整体用户效用的最优化分析
    5.5 基于博弈论的个体CP经济收益最优化分析
        5.5.1 CP间的非合作动态博弈
        5.5.2 双CP情形下个体经济收益最优
        5.5.3 多CP情形下个体经济收益最优
    5.6 案例验证与分析
        5.6.1 整体用户效用最优化相关验证与分析
        5.6.2 个体CP经济收益最优化相关验证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双结构应用原型及访问往返时延
    6.1 本章引言
    6.2 原型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6.2.1 系统协议栈
        6.2.2 系统逻辑架构
        6.2.3 系统物理架构
    6.3 原型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6.3.1 网页汇聚处理
        6.3.2 网页广播推送
        6.3.3 网页请求与响应
    6.4 网页访问往返时延实测
        6.4.1 网页访问性能瓶颈
        6.4.2 访问往返时延实测
        6.4.3 结果有效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情况
作者简介

(5)基于潜在特征的服务质量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基于近邻的QoS预测方法现状
        1.2.2 基于模型的QoS预测方法现状
        1.2.3 混合QoS预测方法现状
        1.2.4 基于深度学习的QoS预测方法现状
    1.3 研究动机及内容
    1.4 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Web服务
        2.1.1 Web服务的定义
        2.1.2 Web服务的QoS属性
    2.2 Web服务的QoS预测方法
        2.2.1 基于近邻的QoS预测方法
        2.2.2 基于模型的QoS预测方法
        2.2.3 混合QoS预测方法
        2.2.4 基于深度学习的QoS预测方法
    2.3 聚类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改进自编码器的混合QoS预测方法
    3.1 方法框架
    3.2 基于改进自编码器的混合QoS预测方法
        3.2.1 全局特征学习
        3.2.2 局部特征学习
        3.2.3 QoS预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簇特征的上下文感知神经协同过滤QoS预测方法
    4.1 方法框架
    4.2 基于簇特征的上下文感知神经协同过滤方法
        4.2.1 用户聚类和服务聚类
        4.2.2 深度潜在特征学习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数据集
    5.2 实验环境设置
    5.3 评估标准
    5.4 性能比较
    5.5 IAEH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5.5.1 参数f的敏感性分析
        5.5.2 参数D的敏感性分析
        5.5.3 参数U-K的敏感性分析
        5.5.4 参数S-K的敏感性分析
        5.5.5 参数β的敏感性分析
        5.5.6 参数α的敏感性分析
    5.6 CNCF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5.6.1 参数k的敏感性分析
        5.6.2 参数b的敏感性分析
        5.6.3 参数h的敏感性分析
        5.6.4 参数ch的敏感性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6)基于服务发现的计算通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1 服务发现背景研究
        1.1.2 服务发现遭遇瓶颈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1.2.1 服务发现研究方向
        1.2.2 计算通信方法研究现状
        1.2.3 新一代网络架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4 本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基于服务发现的高效服务架构研究
    2.1 集中式服务发现架构
        2.1.1 服务发现基础架构
        2.1.2 服务发现体系
        2.1.3 服务发现核心特性
    2.2 分布式服务发现架构
        2.2.1 物联网环境下的新需求
        2.2.2 服务发现架构对比
        2.2.3 使用NDN搭建分布式服务发现架构
    2.3 基于NDN的高效服务发现网络架构
        2.3.1 命名策略扩展优化方案
        2.3.2 服务请求和服务响应数据结构优化
        2.3.3 转发策略优化算法
        2.3.4 缓存管理优化算法
        2.3.5 高效NDN服务发现架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计算通信的智能服务发现方法研究
    3.1 智能服务发现方法
        3.1.1 基于语义的服务发现方法
        3.1.2 基于用户需求及QoS的动态服务发现方法
        3.1.3 基于计算通信的智能服务发现方法
    3.2 基于强化学习的高效自适应服务发现方法
        3.2.1 强化学习算法
        3.2.2 网络路由中的Q-Learning算法
        3.2.3 基于兴趣包的IQ-Learning算法
        3.2.4 基于数据包的DQ-Learning算法
    3.3 基于决策树的高效服务发现缓存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服务发现的计算通信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NDN仿真系统搭建
        4.1.1 仿真环境
        4.1.2 转发策略实现
        4.1.3 缓存决策算法实现
    4.2 基于强化学习的算法仿真分析
        4.2.1 仿真场景设计
        4.2.2 理想环境-单个消费者
        4.2.3 普通环境-多个消费者
        4.2.4 特殊环境-核心链路断开并恢复
    4.3 基于决策树的缓存管理方案仿真分析
        4.3.1 仿真场景设计
        4.3.2 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布式服务发现验证系统设计
    5.1 系统架构设计
    5.2 分布式服务发现设计
        5.2.1 通信协议设计
        5.2.2 服务协议设计
        5.2.3 服务发现流程设计
    5.3 系统验证
        5.3.1 系统介绍
        5.3.2 应用实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7)多屏内容的处理与传输架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媒体云基础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基于Hadoop的视频处理框架研究
        2.2.1 Hadoop架构研究
        2.2.2 基于Hadoop的框架研究现状
    2.3 视频处理框架设计研究
    2.4 分布式视频处理系统组件研究
        2.4.1 Celery分布式任务系统
        2.4.2 RabbitMQ消息队列
        2.4.3 Redis缓存服务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布式视频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引言
    3.2 计算架构设计
        3.2.1 分层设计
        3.2.2 信息流设计
        3.2.3 时序图
    3.3 框架优化设计
        3.3.1 迭代计算机制
        3.3.2 流水线上传机制
        3.3.3 TaskTracker的并发数优化
        3.3.4 Redis负载均衡
        3.3.5 高可用设计
    3.4 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DASH的传输算法研究与优化
    4.1 引言
    4.2 视频传输协议研究进展
        4.2.1 传统视频传输协议
        4.2.2 DASH协议的研究进展
        4.2.3 DASH协议的优化研究
    4.3 DASH仿真工具
        4.3.1 实现原理
        4.3.2 实验验证
    4.4 DASH协议的优化研究
        4.4.1 低时延码流切换算法
        4.4.2 基于缓存服务器的缓存算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8)融合网络下的多用户服务选择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来源
    1.3. 主要研究工作
    1.4. 论文内容和结构
    1.5.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多用户服务选择研究综述
    2.1. Web服务组合
    2.2. QoS属性计算
    2.3. Web服务选择技术
        2.3.1. 局部服务选择技术
        2.3.2. 全局服务选择技术
        2.3.3. 多用户服务选择技术
        2.3.4. 支持适变的服务选择技术
    2.4. 小结
    2.5.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用户满意度的多等级用户服务选择方法
    3.1. 引言
    3.2. 整体架构
    3.3. 用户需求分析
    3.4. QoS属性归一化
        3.4.1. 区间型属性
        3.4.2. 阈值型属性
        3.4.3. 偏离型属性
        3.4.4. 语言型属性
    3.5. QoS属性的满意度计算
        3.5.1. 不同等级用户的满意度计算
        3.5.2. 用户的总体满意度计算
    3.6. 基于二分图的多用户服务选择
        3.6.1. 问题的日标函数
        3.6.2. 基于二分图的最佳多用户服务选择方案
    3.7. 仿真实验及分析
        3.7.1. 性能分析及对比
        3.7.2. 确定最佳选择方案
    3.8. 本章小结
    3.9.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面向运营商的大规模用户组合服务选择方法
    4.1. 引言
    4.2. 研究动机
    4.3. 问题描述
        4.3.1. QoS的计算
        4.3.2. 目标函数
        4.3.3. 全局约束分解
        4.3.4. 质量标尺
    4.4. 大规模用户组合服务选择问题分解
        4.4.1. 基于服务类的约束分解
        4.4.2. 基于用户的约束分解
        4.4.3. 基于局部约束的服务选择
        4.4.4. 全局最优组合服务方案求解
    4.5. 基于混合算法的多用户组合服务选择
        4.5.1. 基于蚁群-遗传混合算法的质量标尺选择
        4.5.1.1 算法介绍
        4.5.1.2 问题映射
        4.5.1.3 遗传算法中交叉操作的改进
        4.5.1.4 信息素更新
        4.5.2. 基于KM算法的多用户服务最佳匹配
        4.5.2.1 最优匹配证明
    4.6. 实验结果及分析
        4.6.1. 仿真数据集
        4.6.2. 时间花费对比
        4.6.3. 最佳QoS效用值对比
        4.6.4. 计算复杂度分析
    4.7. 本章总结
    4.8.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支持适变的会话业务描述模型
    5.1. 引言
    5.2. 会话描述模型需求分析
    5.3. 会话服务适变描述模型
        5.3.1. 基本元素
        5.3.2. 节点会话
        5.3.3. 终端会话
        5.3.4. 业务会话
    5.4. 会话服务适变场景分析
    5.5. 会话业务适变实施
    5.6. 与其它模型的比较
    5.7. 本章总结
    5.8.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束语
    6.1. 论文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博士在读期间完成和参与的项目

(9)动态服务资源分发网络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全文用图目录
全文用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服务资源分发网络架构
    2.1 引言
    2.2 服务网络系统
        2.2.1 内容分发网络(CDN)
        2.2.2 服务覆盖网络(SON)
        2.2.3 服务网络(SN)
    2.3 服务方法论
    2.4 服务资源分发网络的设计
        2.4.1 需求描述
        2.4.2 功能架构
        2.4.3 过程模型
        2.4.4 基于分布式binning策略的动态服务缓存设计
        2.4.4.1 基于分布式binning的拓扑位置判定策略
        2.4.4.2 拓扑相似节点选择算法设计
        2.4.4.3 动态服务缓存生成方法
        2.4.5 场景应用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服务资源分发网络复用性研究
    3.1 引言
    3.2 服务组件
        3.2.1 组件的概念
        3.2.2 服务组件的概念
        3.2.3 服务组件的粒度
        3.2.4 服务组件复用方法
    3.3 面向复用的软件开发方法
        3.3.1 基于领域的软件开发过程框架
        3.3.2 可复用组件开发的原则
    3.4 基于流程模板的服务组件集成
        3.4.1 共性服务组件模型
        3.4.2 共性服务组件类型
        3.4.3 流程模板语言描述
        3.4.3.1 元素
        3.4.3.2 流程描述
        3.4.4 共性服务组件集成框架
        3.4.5 场景应用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服务资源分发网络的容错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容错技术相关概念
        4.2.1 基本概念
        4.2.2 容错技术实现原理
        4.2.3 服务容错计算模型
        4.2.4 web服务容错技术
        4.2.4.1 服务复制技术
        4.2.4.2 故障检测技术
        4.2.4.3 失效恢复技术
    4.3 基于分级的服务编排容错机制
        4.3.1 服务容错的基本概念
        4.3.2 服务编排的执行模式
        4.3.3 基于分级的服务编排容错方法
        4.3.3.1 集中-分散式服务编排执行模式
        4.3.3.2 分级容错原理
        4.3.3.3 容错能力分析
        4.3.4 场景应用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服务资源分发网络开放性研究
    5.1 引言
    5.2 电信能力开放的关键技术
        5.2.1 电信能力抽象
        5.2.1.1 电信业务开放技术概述
        5.2.1.2 网络协议与API的映射
        5.2.2 服务能力开放
        5.2.2.1 Web Services的在服务能力开放中的应用
        5.2.2.2 RESTAPI在服务能力开放中的应用
    5.3 基于SEDA的WEB服务实现
        5.3.1 SOAP协议
        5.3.2 SEDA模型
        5.3.2.1 事件和事件队列
        5.3.2.2 事件处理器
        5.3.2.3 性能控制器
        5.3.2.4 动态线程池
        5.3.3 框架设计
        5.3.4 性能分析
        5.3.5 场景应用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进一步工作
附录一 缩略语
附录二 流程模板描述语言XML SCHEMA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制定的国家及行业标准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撰写的研究报告

(10)动态Web服务组合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论文关注的问题
    1.3 动态WEB服务组合研究现状
        1.3.1 Web服务的语义描述模型
        1.3.2 动态服务组合方法
        1.3.3 服务组合的主要研究项目
        1.3.4 Web服务组合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动态WEB服务组合相关技术
    2.1 面向服务的分布式计算
    2.2 WEB服务技术概论
        2.2.1 Web服务技术关键标准和规范
        2.2.2 Web服务组合的特点
        2.2.3 服务描述框架
        2.2.4 动态服务组合实施过程
    2.3 网格与WEB服务的整合
    2.4 满足QoS目标的组合服务选择
    2.5 WEB服务安全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层结构服务组合模型
    3.1 问题描述
    3.2 STBM服务组合模型体系结构
    3.3 STBM服务组合模型结构组成
        3.3.1 STBM服务组合模型总体交互过程
        3.3.2 服务提供者的交互过程
    3.4 虚拟服务层的总体结构
    3.5 服务注册层
        3.5.1 服务组合算法
        3.5.2 预计算的服务组合算法
        3.5.3 动态容错的服务组合
    3.6 模型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WEB服务组合
    4.1 服务覆盖网模型
    4.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WEB服务组合
    4.3 算法分析与实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WEB服务信任评估模型
    5.1 相关研究工作
    5.2 基于信任的服务组合模型
        5.2.1 Web服务信任模型
        5.2.2 评估模型的改进
    5.3 仿真实验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黑白板的信任敏感WEB服务组合
    6.1 已有研究分析
    6.2 白板模型及其信任演化
        6.2.1 白板的服务质量评价
        6.2.2 白板信任评价
    6.3 黑板模型及其信任演化
        6.3.1 黑板的服务质量评价
        6.3.2 黑板的信任评价
    6.4 基于黑白板的服务组合机制
        6.4.1 黑白板结合的信任演化
        6.4.2 信任敏感的服务组合算法
    6.5 实验结果分析
        6.5.1 实验环境参数
        6.5.2 基于黑白板的信任敏感服务组合评估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全文主要工作与创新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四、基于网络负载自适应内容传输的Web服务管理方案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命名数据网络中自适应转发策略的研究[D]. 胡涛.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2]智慧标识网络域间流量工程机制研究[D]. 李佳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互联网多阶段服务发现研究[D]. 贾硕. 东南大学, 2020
  • [4]双结构网络内容共享能力研究[D]. 刘旋. 东南大学, 2020(01)
  • [5]基于潜在特征的服务质量预测方法研究[D]. 张伟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6]基于服务发现的计算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 傅波.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7]多屏内容的处理与传输架构研究[D]. 霍达.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融合网络下的多用户服务选择关键技术研究[D]. 金桦.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1)
  • [9]动态服务资源分发网络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刘廉如.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1)
  • [10]动态Web服务组合关键技术研究[D]. 刘莉平. 中南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基于网络负载自适应内容传输的Web服务管理方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