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

一、彩超检测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徐艺倪[1](2021)在《肝宁方对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全国名老中医蓝青强经验方肝宁方对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已出现侧支循环开放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肝脏各项指标、血流动力学、脾脏大小、腹水深度以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等临床疗效指标的调节作用以及疗程结束后半年内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肝性脑病发生率的对比,以探讨肝宁方对于改善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及肝病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中,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已出现侧支循环开放并且辩证属于肝郁瘀血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普萘洛尔片(心得安),治疗组予口服肝宁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心脏血流动力学、脾脏大小、腹水深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等临床疗效指标,并在疗程结束后随访追踪半年内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肝性脑病发生率。结果:(1)基线资料: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肝功能Child-Pugh积分、病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3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治疗组明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凝血功能:两组患者治疗后PT水平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TA水平较治疗前显着上升(P<0.05),且治疗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4)肝功能: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着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B水平较治疗前显着上升(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5)肝纤维化指标: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肝纤四项HA、LN、PCⅢ、Ⅳ-C及肝脏硬度值LS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HA、LN、Ⅳ-C、LSM水平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6)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两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DPV、DSV、QPV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着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PV水平较治疗前显着上升(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7)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血流动力学HR、CO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着下降(P<0.05),且治疗组CO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AP水平较治疗前显着上升(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8)脾脏大小及腹水深度:两组治疗后腹水深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脾脏长度、脾脏厚度较治疗前有显着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9)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显着改善(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10)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肝性脑病发生率:半年内治疗组30例患者中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总发生率为10%,肝性脑病总发生率为6%,对照组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总发生率为33%,肝性脑病总发生率为26%,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肝宁方在治疗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前景,能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肝功能、肝纤维化等临床疗效指标,减少腹水、改善脾脏肿大,并且能有效改善肝纤维化程度、门静脉及心脏血流动力学,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效果。2.肝宁方在降低门静脉压力的同时能有效降低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侧支循环开放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有效减轻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形态程度,并且能减轻腹水,减少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肝宁方具有改善侧支循环曲张形态、延缓侧支形成发展的潜质。

余健彬[2](2021)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肝硬化门脉高压及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CDFI联合SWE评估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联合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7年8月2019月12月在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HT)患者246例,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级82例,B级115例,C级49例。同期选取15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通过CDFI测量彩色多普勒参数:门静脉内径(PVD)、门静脉血流速度(PVV)、门静脉血流量(PVQ)、脾静脉内经(SVD)、脾静脉血流速度(SVV)、脾静脉血流量(SVQ)、肝动脉阻力指数(HARI)、肝动脉搏动指数(HAPI)、脾动脉阻力指数(SARI)、脾动脉搏动指数(SAPI)、门静脉充血指数(PVCI)及门脉高压指数(PHI)。运用门静脉压力(PVP)公式:PVP=(0.066′SAPI-0.044)′PVQ,估算门静脉压力。通过SWE测量肝硬度(LSM)。以上所有参数均进行对照组与门脉高压组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且每一个参数均按肝功能分级(A级、B级C级)分为三个亚组,并进行单因素的方差分析,比较差异性。将PHT组所有参数与门静脉压力作皮尔森(Pearson)相关性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确定影响PV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PHT组患者的PVD、PVQ、SVD、SVQ、HAPI、SARI、SAPI、PVCI、PHI、PVP和LSM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27)0.001),而HARI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27)0.05)。但PHT组患者的PVV与SVV均较对照组减低,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27)0.001)。2.PHT患者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之间参数PVD比较:A级(1.41±0.24)mm与B级(1.47±0.31)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17,P(29)0.05);A级与C级比较(q=6.18,P(27)0.01),B级与C级比较(q=4.76,P(27)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3亚组之间参数HAPI比较,A级(1.51±0.34)与B级(1.62±0.57)比较(q=2.36,P(29)0.05),B级(1.62±0.57)与C级(1.73±0.29)比较(q=2.00,P(29)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级与C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78,P(27)0.05)。4.3亚组各参数PVV、SVD、SVQ、PVCI、PHI、LS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7)0.01)。3亚组各参数PVQ、SVV、HARI、SARI、SAPI及P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29)0.05)。5.参数PVD(P=0.045)、HARI(P=0.002)、HAPI(P=0.010)、SARI(P=0.009)、SAPI(P=0.002)、LSM(P=0.000)与门静脉压力(PVP)相关,而参数PVV、PVQ、SVD、SVV、SVQ、PVCI和PHI与门静脉压力无明显相关性(P(29)0.05)。6.将目标变量门静脉压力(PVP)设为因变量,与PVP有相关性的6个参数(PVD、HARI、HAPI、SARI、SAPI、LSM)设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API和LSM为影响PV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彩色多普勒参数PVD、HARI、HAPI、SARI、SAPI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量的LSM值与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能够间接反映门静脉压力变化,六个参数当中,LSM的相关性最高。2.彩色多普勒参数PVV、SVD、SVQ、HAPI、PVCI、PHI和LSM值可以作为判断PHT患者肝功能严重程度的较敏感指标,为临床提供判断病情的依据。而参数PVQ、SVV、HARI、SARI及SAPI不能作为判断PHT患者肝功能严重程度的标准。3.HAPI和LSM是影响门静脉压力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运用判断效果更佳,可以作为量化指标。4.运用PVP计算公式算出的门静脉压力可以半定量预测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严重程度,用于PHT患者的初步筛查。5.SWE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无创伤等优点,可成为临床上评估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程度的一种新技术、新方法。第二部分SWE联合多参数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测量肝硬度(LSM)预测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EVs)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2017年8月2019月12月期间在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468例肝硬化患者。应用SWE测量肝硬度值,用内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记录所有病人的基本资料包括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凝血酶原时间。计算参数模型中血小板计数与脾脏长径比值(PC/SD)大小。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ROCs)比较血小板、PC/SD、LSM值来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及其程度的准确性。取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最大组合值为截断值。运用De Long测试对AUROCS之间进行比较。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肝硬化病人出现食管静脉曲张及高危食管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结果:1.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和ALT与EVs的存在与否及程度无关。AST、总胆红素、脾脏长径及LSM值EVs组高于无EVs组、高危EVs高于非高危EVs组(P均(27)0.05);血小板、血清白蛋白及PC/SDEVs组低于无EVs组(P(27)0.05)、高危EVs明显低于非高危EVs组(P(27)0.001)。2.468例肝硬化患者中,271例没有EVs(57.9%),轻度EVs(F1)139例(29.7%),高危EVs58例(12.4%)。肝硬化患者平均肝硬度值为18.4KPa(6.8-52.5KPa)。肝硬化患者LSM值与EVs发生率呈显着相关,且随着EVs程度的增加而升高。3.血小板计数(PC)、PC/SD和LSM预测EVs发生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92(95%的可信区间0.684-0.842)、0.814(95%的可信区间0.658-0.875)和0.895(95%的可信区间0.813-0.918)。LSM预测EVs的诊断效能大于PC和PC/SD的诊断效能,它们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PC、PC/SD及LSM预测EVs存在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2′109/L,8.4′109/L/cm和18.5k Pa。4.PC、PC/SD和LSM预测发生高危EVs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26(95%的可信区间0.753-0.886)、0.843(95%的可信区间0.766-0.904)和0.872(95%的可信区间0.812-0.947)。PC、PC/SD和LSM预测高危EVs发生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PC、PC/SD及LSM预测存在高危EV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94′109/L,7.3′109/L/cm和20.4KPa。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SM预测EVs和高危EVs的优势比(OR值)分别为1.642(95%CI:1.365-1.984,P=0.004)和1.38(95%CI:1.142-1.546,P=0.026)。PC/SD预测EVs和高危EVs的OR值分别为0.924(95%CI:0.714-1.276,P=0.042)和0.883(95%CI:0.682-1.034,P=0.284)。结论:1.肝硬化患者LSM值能反映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运用LSM截断值可以为临床合理检查、判断病情、及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2.LSM和PC/SD可作为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独立因素,且LSM的预测效果要高于PC/SD,而LSM是预测高风险静脉曲张的独立因素。3.SWE技术可成为临床上用以无创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新技术、新方法。第三部分SWE在评估常见类型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SWE技术在评估和鉴别常见类型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20月8月期间在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478例肝硬化患者,其中按病因分类为:乙肝187例,丙肝88例,酒精肝13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4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20例。同期选择15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SWE检查并测量肝硬度(LSM)值,分析比较正常对照组和五种常见类型肝硬化组LSM差异性。结果:1.正常对照组肝脏LSM为(5.24?1.13)k Pa,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组、乙肝后肝硬化组、丙肝后肝硬化组、自免性肝硬化组和酒精性肝硬化组LSM值呈逐渐递增趋势,且LSM值分别为(11.14?5.30)k Pa,(13.70?6.13)k Pa,(14.25?5.94)k Pa,(15.93?5.87)k Pa及(27.33?8.61)k Pa。2.各类型肝硬化组LSM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27)0.001)。各类型肝硬化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值=171.33,P(27)0.001)。3.各类型肝硬化组内比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组与乙肝后肝硬化组、丙肝后肝硬化组、自免性肝硬化组、酒精性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27)0.01)。酒精性肝硬化组与其他四组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亦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27)0.001),但乙肝后肝硬化组与丙肝后肝硬化组、自免性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结论:1.不同病因所致的各组肝硬化患者LSM有一定的差异。2.SWE技术对评估和鉴别诊断常见类型肝硬化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婷[3](2021)在《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和TIPS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的预测因素》文中提出目的:脾切除术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的手术方法,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脾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TIPS术在治疗PVT再通方面是安全有效的,但TIPS术并不能阻止残余PVT的进一步发展或术后新发PVT的形成。目前脾切除术和TIPS术后PVT发生的预测因素目前仍不明确,本前瞻性研究旨在寻求两种不同术式术后PVT发生的危险因素和早期敏感预测指标,为PVT的早期发生提供预测依据。并通过对比这两种不同术式术后PVT发生率,了解这两种不同术式术后PVT发生率。方法:2017.01.01至2018.12.31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脾切除术/TIPS术的肝硬化患者经过入组和排除标准纳入研究。共纳入96例患者,其中行脾切除术的患者有45例,行TIPS术的患者有51例。观察术后1月、3月、6月、12月PVT发生率,检测基线及各观察点的血常规、生化全项、凝血等指标和影像学检查,进行了单因素、相关、多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ptor operate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时间依赖曲线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1月,3月和12月的PVT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0.0%,46.6%和48.9%。分析发现门静脉主干直径、MELD评分>10是脾切除术后1月[比值比(OR)=2.194,95%置信区间(CI):1.090-4.415;OR=76.215,95%CI:2.534-2287.318]、脾切除术后3月(OR=1.700,95%CI:1.052-2.746;OR=12.392,95%CI:1.318-116.548);术后12月(OR=1.776,95%CI:1.036-3.046;OR=23.925,95%CI:1.875-305.323)PVT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门静脉主干直径和MELD>10在预测术后1月PVT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rea under the ROC curves,AUC=0.769,95%CI:0.592-0.946;AUC=0.793,95%CI:0.619-0.966);预测术后3月PVT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UC=0.745,95%CI:0.561-0.929;AUC=0.724,95%CI:0.533-0.915);预测术后12月PVT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UC=0.738,95%CI:0.553-0.923;AUC=0.760,95%CI:0.577-0.942)。时间依赖曲线显示MELD评分≤10组和MELD评分>10组的PVT累积发生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门静脉直径≥14.5mm组的PVT累积发生率显着高于门静脉直径<14.5mm组(P<0.05)。肝硬化患者TIPS术后1月和3月的PVT累积发生率分别为7.8%和9.8%。单因素分析发现肝硬化患者术前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与TIPS术后PVT形成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中,发现TG、TC、LDL与MELD评分成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Correlation coefficient)=-0.315;r=-0.418;r=-0.363],甘油三酯(TG)、TC、HDL、LDL与Child-Pugh分级成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473,r=-0.547,r=-0.528,r=-0.604)。并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水平LDL[OR=10.456,CI:1.025-106.624,P=0.048]是TIPS术后3月PVT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LDL在预测术后3月PVT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AUC=0.812,95%CI:0.663-0.960,P=0.024)。时间依赖曲线显示LDL<1.55 mmol/L组和LDL≥1.55 mmol/L组的PVT累积发生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年龄和Child评分是两种不同术式人群的独立显着差异因素(P<0.05)。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1月、3月、6月和12月的PVT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0.0%,46.7%,48.9%和48.9%,TIPS术后1月、3月、6月和12月的PVT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7.8%,9.8%,15.7%和21.6%。时间依赖曲线显示肝硬化脾切除术患者的PVT累积发生率显着高于TIPS术患者(P<0.05)。结论:门静脉直径≥14.5mm和MELD评分>10为脾切除术后1月、3月和12月的独立预测因子,LDL≥1.55mmol/L为TIPS术后3月的独立预测因子,对于术前门静脉直径增宽≥14.5mm和/或MELD评分>10的脾切除术患者,术前应积极给予降低门静脉高压、改善肝功能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的发生;对于术前LDL≥1.55mmol/L的TIPS术患者,术后应考虑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TIPS术后门静脉血栓的发生。此外,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的PVT累积发生率显着高于TIPS后,术前应认真评估患者病情,严格掌握脾切除术和TIPS术的适应症,择优选择。

宋立文[4](2021)在《彩超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彩超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7月肝硬化患者70例,其中34例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纳入失代偿期组,36例为肝硬化代偿期,纳入代偿期组。健康人员3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失代偿期组、代偿期组肝动脉和脾动脉的阻力指数、门脉高压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失代偿期组肝动脉和脾动脉的阻力指数、门脉高压指数均明显高于代偿期组(P<0.05)。失代偿期组、代偿期组门静脉内径、横截面积、充血指数、血流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门静脉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失代偿期组门静脉内径、横截面积、充血指数、血流量均明显高于代偿期组,门静脉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代偿期组(P<0.05)。结论:彩超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黄龙[5](2020)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后血瘀证的形成机制及健脾活血法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疾病行脾切除手术后会发生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改变,易导致门静脉系统血栓和血瘀证的形成,项目基于对脾切除术后血液理化性质的观察以及健脾活血中药对脾虚血瘀证候的干预研究,探讨脾切除序贯健脾活血中药对于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对脾虚血瘀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2方法2.1临床研究2.1.1病例分组方法:选择符合诊断的患者50例,纳入患者脾切除术后3天内常规中医四诊辨证,按术后证型分为对照组和脾虚血瘀证组,其中对照组20例,脾虚血瘀证组30例。脾虚血瘀证组随机分为手术组及手术+中药组,每组各15例。2.1.2治疗方法:①对照组(20例):术前常规进行保肝、利尿、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术中分束结扎离断脾门血管行脾脏切除;术后予以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等常规支持治疗,常规监测引流液淀粉酶,彩超监测均未见门静脉系统血栓,未予预防性抗凝治疗。②手术组(脾虚血瘀证组1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彩超监测存在门静脉血栓即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③手术+中药组(脾虚血瘀证组15例):在手术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第三天予以健脾活血中药口服,每日一剂,疗程2周。2.1.3观察指标:①手术前后肝固有动脉、门静脉以及术前脾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②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监测③手术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常规以及D-二聚体指标监测④手术前后肝纤维化指标监测⑤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监测。2.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常规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数据的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组间数据的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可能影响脾虚血瘀证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分析,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系统评价脾虚血瘀证的影响因素和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统计工具选用 SPSS13.0(SPSS,Version 13.0,Chicago,IL,USA)软件,设检验水平[α]=0.05,P<0.05认为结果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2.2动物实验2.2.1造模和分组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肝脏毒性药物5%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建立兔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模型。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质量由低到高编号,然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2.2.2各组干预方法: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实验当天起自由进食水;模型组:予以TAA造模,16周模型成功后行脾切除术,手术当天麻醉苏醒后自由饮水进食,不给予中药灌胃;中药组:造模和脾切除方法均同模型组,只是脾切除术后在正常进食的基础上予以健脾活血中药灌胃,剂量为10g/(kg.d),时间在脾切除术后第二天开始,每天2次,分别是9点和1 5点,连续灌胃2周,中药灌胃前复温。2.2.3观察指标:①手术前后肝固有动脉、门静脉以及术前脾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②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监测③手术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常规以及D-二聚体指标监测④手术前后肝纤维化指标监测。2.2.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常规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数据的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组间数据的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工具选用SPSS13.0(SPSS,Version 13.0,Chicago,IL,USA)软件,设检验水平[α]=0.05,P<0.05认为结果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3结果3.1临床研究结果3.1.1脾虚血瘀证与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关系脾虚血瘀证的形成与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密切相关,凝血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中切50、中切30、低切5、低切1、血沉对于脾虚血瘀证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单因素分析,提示凝血和血流变指标FDP、中切50、中切30、低切5、低切1、血沉为脾虚血瘀证影响因素(P<0.05);将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脾虚血瘀证的独立危险因素为:FDP、低切1(P<0.05)。3.1.2脾虚血瘀证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脾虚血瘀证与血流动力学密切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脾动脉内径、脾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门静脉最高血流速度(Maximum blood flow velocity,Vmax)对于脾虚血瘀证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单因素分析,提示血流动力学指标脾动脉内径、脾动脉PSV、门静脉Vmax为脾虚血瘀证影响因素(P<0.05);将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脾虚血瘀证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脾动脉PSV(P<0.05)。3.1.3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切除术后血常规和肝功能变化对比研究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和肝功能变化,手术组患者术后2周复查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均较术前好转,手术+中药组患者术后2周复查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IBIL均较术前好转,结果均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3.1.4健脾活血中药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切除术后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手术组术后肝固有动脉PSV和肝固有动脉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手术组术后门静脉Vmax较术前轻度降低,手术+中药组术后肝固有动脉内径、肝固有动脉PSV和肝固有动脉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门静脉内径、门静脉Vmax和门静脉血流量均较术前轻度降低,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表明,手术+中药组术后肝固有动脉PSV和肝固有动脉血流量较手术组明显增加,门静脉Vmax较手术组轻度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1.5健脾活血中药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切除术后的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手术组患者术后7天凝血指标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FDP和D-二聚体均较术前明显增高,血流变指标高切200、中切50、中切30、低切5、低切1、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14天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FBG、FDP和D-二聚体均较术前增高,血流变指标高切200、中切50、中切30、低切5、低切1、红细胞刚性指数和变形指数均较术前明显增加,结果均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中药组患者术后7天凝血指标FBG、FDP和D-二聚体均较术前明显增高,血流变指标高切200、中切50、中切30、低切5、低切1、红细胞计数刚性指数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14天凝血指标FBG、FDP和D-二聚体均较术前增高,血流变指标高切200、中切50、中切30、红细胞计数刚性指数和变形指数均较术前明显增加,结果均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表明,患者术后7天手术+中药组D-二聚体较手术组明显降低,术后14天手术+中药组凝血指标PT、FDP和D-二聚体均较手术组降低,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3.2动物实验结果3.2.1脾切除术对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兔的血常规和肝功能的影响对照组脾切除术后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浓度较术前降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TBIL、DBIL 均较术前升高,白蛋白(Albumin,ALB)较术前降低,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肝硬化造模后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较造模前降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较造模前升高,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IBIL较造模前明显升高,ALB较造模前降低,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脾切除术后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较肝硬化造模后升高,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较造模后降低,肝功能指标AST、TBIL较肝硬化造模后降低,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肝硬化造模后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较造模前降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较造模前升高,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IBIL较造模前明显升高,ALB较造模前明显降低,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脾切除术后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较肝硬化造模后升高,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较造模后降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较肝硬化造模后降低,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与中药组脾切除术后组间比较:中药组脾切除术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较模型组降低,ALB较模型组升高,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3.2.2健脾活血中药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白兔脾切除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照组、模型组及中药组术前各项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脾切除术后肝动脉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升高,而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均较术前明显减少,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及中药组中,肝硬化造模后肝动脉PSV和血流量均较造模前减少,门静脉内径较造模前增加,而门静脉Vmax及血流量较造模前降低,脾动脉PSV、内径、血流量均较造模前增高,脾静脉Vmax、内径、血流量均较造模前增加,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脾切除术后肝动脉PSV和血流量均较造模后增加,门静脉血流量较造模后减少,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脾切除术后肝动脉PSV、血流量以及门静脉Vmax较造模后增加,门静脉内径较造模后减少,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与中药组脾切除术后组间比较:中药组脾切除后门静脉Vmax和血流量较模型组增加,门静脉内径较模型组减少,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3.2.3健脾活血法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白兔脾切除术后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照组脾切除术后凝血指标FBG较术前升高,血流变指标中切粘度较术前升高,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肝硬化造模后凝血指标PT、D-二聚体较造模前升高,FBG较造模前降低,血流变指标高、中、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均较造模前升高,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脾切除术后凝血指标PT较造模后降低,FBG、D-二聚体较造模后升高,血流变指标高、中、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均较造模后明显升高,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肝硬化造模后凝血指标PT、D-二聚体较造模前升高,FBG较造模前降低,血流变指标高、中、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均较造模前升高,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脾切除术后凝血指标PT较造模后降低,FBG、D-二聚体较造模后升高,血流变指标红细胞压积和变形指数较造模后明显升高,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和模型组脾切除术后组间比较:中药组凝血指标FBG较模型组升高,D-二聚体较模型组降低,血流变指标高、中、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4结论4.1脾切除术后脾虚血瘀证与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密切相关,血流变指标FDP、中切50、中切30、低切5、低切1、血沉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脾动脉内径、脾动脉PSV、门静脉Vmax均为脾虚血瘀证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FDP、低切1、脾动脉PSV为独立危险因素。4.2血流动力学研究表明:脾切除脾动静脉血流的离断可增加肝脏血流量进而改善肝功能,同时降低门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易致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出现血瘀证候;健脾活血法可通过改善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肝脏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进而恢复肝功能。4.3血液流变学研究表明:脾切除术能够增加高、中、低切血液粘度,升高D-二聚体水平以及降低门静脉血流速度,易致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出现血瘀证候;健脾活血法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凝血时间、D-二聚体水平以及血液粘度,起到预防和治疗门静脉血栓的作用,缓解血瘀证候。

董璐璐[6](2020)在《Child-Pugh评分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30%-50%,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EV的检出率也不断提高,每年有8%的肝硬化患者确诊为食管静脉曲张,还有8%患者由轻度静脉曲张逐渐进展为中、重度静脉曲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作为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死因,首次出血病死率达50%,随出血次数的增多,病死率逐渐上升。因此,肝硬化患者应定期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及时明确曲张病变,评估风险,积极给予干预治疗,减少出血风险,降低死亡率。Child-Pugh评分通过对肝脏储备功能进行有效评价,可在一定程度上对食管静脉曲张进行预测。本课题旨在研究Child-Pugh评分与肝硬化确诊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相关性,以及Child-Pugh评分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为肝硬化患者定期评估病情提供帮助。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0月份至2019年10月份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及感染科住院就诊的肝硬化确诊患者。2.资料收集:按照相关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住院期间病例资料完整,完善肝功生化、凝血功能、腹部彩超并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依据诊断分型标准对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情况、腹水程度进行分级,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计算出患者Child-Pugh分值并划分等级。按照上消化道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分级分型标准,将患者分为无静脉曲张和轻、中、重度静脉曲张4组,比较四组患者临床特征性资料,分析Child-Pugh评分以及主要指标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3.统计学方法:使用Graph Pad Prism 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绘制图表,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采用秩和检验,有意义的Child主要指标与EV程度做Spearman相关分析,通过绘制Child评分与EV的ROC曲线,估计线下面积及其95%置信区间,判定Child评分对食管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纳入研究的137例肝硬化患者,按照诊断标准将有静脉曲张患者分为无、轻、中、重三组,各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因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随着曲张静脉程度加重,各组间Child A级所占比例越来越少,Child C级比例逐渐增加,各组患者的胆红素、白蛋白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腹水程度比较无差异(P>0.05)。3.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胆红素水平呈正向强相关(r=0.737,P=0.035<0.05),与凝血酶原时间呈正向中等程度相关(r=0.427,P=0.028<0.05),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向弱相关(r=-0.372,P=0.014<0.05)。4.Child-Pugh分值对食管静脉曲张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为0.8749,p<0.001,最佳截断值6.5,其灵敏度73.3%,特异度82.6%;Child-Pugh评分中总胆红素的AUC为0.9035,p<0.001,最佳截断值42.75,其灵敏度68.9%,特异度96%;白蛋白的AUC为0.6938,p<0.001,最佳截断值34.5,其灵敏度75.4%,特异度49.3%。凝血酶原时间的AUC为0.7298,p<0.001,最佳截断值15.35,其灵敏度47.5%,特异度88%。结论1.Child-Pugh等级与食管静脉曲张存在明显相关性:Child等级越高,食管静脉曲张的风险越大;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Child等级越高,静脉曲张程度越高。2.Child-Pugh分值对食管静脉曲张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胆红素指标诊断价值最佳。

蒋孟书[7](2020)在《无创诊断技术评估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较常见的实验室检查、肝脏瞬时弹性成像、腹部彩超等非侵入性检查结果评估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构建一个评估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回归模型,并比较模型、RPR(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率)、GPR(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率)及PSR(血小板/脾脏长径)对于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及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每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CHO)、脾脏长径(spleen diameter,SD)、脾脏厚径(spleen thickness,ST)、肝脏硬度(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以及肝功能分级。以胃镜检查结果为准将患者分为无/轻度EV组和中/重度EV组。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预测中、重度EV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建立一个预测重度EV的回归方程模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比较RPR、GPR、PSR与重度EV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模型、RPR、GPR及PSR对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并发重度EV的诊断效能,结合最大Youden指数,找出最佳分割点,并计算相应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分析162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轻度EV组患者和中/重度EV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其中PLT、WBC、RDW、GGT、TB、ST、SD、LSM、肝功能分级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LSM、ST、PLT是中、重度EV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建立预测重度EV的回归方程模型:logitP=-4.596-0.022×PLT(109/L)+0.115×LSM(kPa)+0.058×ST(mm)。RPR、GPR、PSR与重度EV均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21、0.584、﹣0.539(p<0.01),相关系数强度GPR>PSR>RPR,其中PSR与重度EV呈负相关。模型、GPR、PSR和RPR对于预测重度EV的AUC分别为0.861、0.839、0.813、0.802,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0%、71.9%,89%、74.2%,60.7%、94.5%,87.7%、62.9%,其中模型的预测价值最高,其次为GPR、PSR、RPR。结论:1.LSM、ST、PLT是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独立预测因素。2.RPR、GPR、PSR对于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较高。3.基于LSM、ST和PLT组成的模型对于预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价值优于RPR、GPR、PSR。

黄江水[8](2020)在《CT灌注成像预测肝硬化门脉高压EGVB风险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CT灌注成像在预测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55例患者的CT灌注图像,其中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37例,其中合并EGVB患者19例,尚未合并EGVB患者18例,正常肝脏组18例。将原始图像传送至思创工作站后进行图像后处理。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在门脉主干附近的层面获取主动脉、门静脉、脾脏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第二步:于显示较好的层面分别划出肝左外叶、左内叶、右前叶及右后叶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每个肝叶选取3个ROI,共计12个ROI。第三步:计算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HAP),门静脉灌注量(Portal venous perfusion,PVP),总肝灌注量(Total liver perfusion,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 index,HPI),将12个ROI取平均值作为全肝的灌注参数。比较三组间的一般资料、灌注参数的差异性,分别采用R×?2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时,采用LSD法或Tamhane T2法。根据诊断性试验方法计算敏感性及特异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各项参数(HAP,PVP,TLP,HPI)预测肝硬化门脉高压EGVB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1.出血组、非出血组、正常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出血组、非出血组、正常组灌注参数比较时,HAP: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出血组较非出血组及正常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P:出血组较非出血组及正常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I:出血组较非出血组及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ROC曲线分析显示PVP的AUC值高于TLP及HPI,PVP检测肝硬化门脉高压EGVB阈值及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1.55ml/min/100ml,86.1%,90%。TLP检测肝硬化门脉高压EGVB的阈值及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89ml/min/100ml,86.1%,90%。HPI检测肝硬化门脉高压EGVB的阈值及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5.28%,89.5%,80.6%。结论:CT灌注成像对于预测肝硬化门脉高压EGVB的发生有临床指导价值,PVP为理想参数。

陈萍[9](2019)在《彩超观察肝脏血流动力学、胆囊壁变化与肝功能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彩超观察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胆囊壁变化以及肝功能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80例弥漫性肝病患者,根据肝病的类型分为脂肪肝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各60例。并选取60例健康人为正常组以对照。结果:脂肪肝组的重度患者肝动脉RI、门静脉内径以及肝静脉异常频谱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的肝动脉RI、门静脉内径、门静脉PR、肝静脉异常频谱以及胆囊壁变化例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可以观察出肝脏相关指标的变化趋势,为弥漫性肝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指标依据,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易鑫宇[10](2019)在《养血柔肝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养血柔肝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柔肝法,共观察的时间为12周。通过观察患者的ALT、AST、TBiL、ALB、HA、PⅢNP、LN、Ⅳ-C、DPV、VPV、DSV、QPV、中医症候评分,评估养血柔肝法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结果:养血柔肝法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可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第12周治疗组ALT、AST、TBiL、HA、PⅢNP、LN、Ⅳ-C、DPV、VPV、DSV、QPV、中医症候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柔肝法联合西医综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可改善中医证候、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提高临床疗效。

二、彩超检测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超检测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肝宁方对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认识
        1.1 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流行病学
        1.2 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基本认识
        1.2.1 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概念
        1.2.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侧支循环形成的诊断
        1.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
        1.3.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药物治疗
        1.3.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
    2 中医学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认识
        2.1 古代医家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认识
        2.2 现代中医医者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研究与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随机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疗效观察指标
        2.3.1 中医证候积分
        2.3.2 安全性观察指标
        2.3.3 血液生化指标
        2.3.4 影像学指标
        2.3.5 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率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基线资料
    2 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3 中医疗效对比
    4 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5 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6 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对比
    7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对比
    8 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
    9 脾脏大小及腹水深度水平对比
    10 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对比
    11 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与肝性脑病发生率对比
    12 安全性分析及不良反应
第四部分 讨论
    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侧支循环开放的形成机制
        1.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形成机制
        1.1.1 肝内部分
        1.1.2 肝外部分
        1.1.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形成机制
    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并发症
    3 肝宁方的立方依据
    4 肝宁方的相关研究
    5 一般资料分析
    6 观察指标分析
        6.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6.2 凝血功能指标疗效分析
        6.3 肝功能指标疗效分析
        6.4 肝纤维化指标疗效分析
        6.5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脾脏大小指标分析
        6.6 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
        6.7 腹水深度水平分析
        6.8 食管胃静脉曲张指标疗效分析
        6.9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肝性脑病发生率疗效分析
    7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肝硬化门脉高压及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CDFI联合SWE评估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仪器设备
        2.4 研究方法
        2.4.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2.4.2 门静脉压力(portal vein pressure,PVP)测量
        2.4.3 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查方法与步骤
        2.4.4 Child-Pugh分级标准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两组受检者基本资料比较
        3.2 两组受检者彩色多普勒相关参数比较
        3.2.1 两组受检者门静脉系统相关参数比较
        3.2.2 两组受检者肝、脾动脉阻抗指数比较
        3.2.3 两组受检者衍生参数比较
        3.3 两组受检者门静脉压力值(PVP)、肝硬度值(LSM)比较
        3.4 门脉高压组(PHT)不同Child-Pugh分级之间各参数比较
        3.5 PHT患者各参数与PVP相关性分析
        3.5.1 PHT患者门静脉系统相关参数及肝、脾动脉阻抗指数与PVP相关性分析
        3.5.2 PHT患者衍生参数、LSM与 PVP相关性分析
        3.6 PHT患者PVP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机理
        4.2 彩色多普勒相关参数对PHT的诊断价值
        4.3 SWE检测LSM对 PHT的诊断价值
        4.4 彩色多普勒相关参数、LSM与 PVP在 PHT中的相关性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SWE联合多参数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仪器设备
        2.3.1 肝脏弹性(LSM)检测
        2.3.2 上消化内镜检查
        2.3.3 实验室检查
        2.4 研究方法
        2.4.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2.4.2 SWE检查
        2.4.3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2.4.4 实验室检查
        2.4.5 参数模型设置
        2.4.6 MELD值计算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所有受检者临床基本资料特征
        3.2 无EVs 组与EVs 组参数比较
        3.3 非高危 EVs 组与高危 EVs 组参数比较
        3.4 各参数ROC曲线分析
        3.4.1 预测EVs的各参数ROC曲线分析
        3.4.2 预测高危EVs的各参数ROC曲线分析
        3.5 预测EVs和高危EVs相关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意义及常用检查方法
        4.2 实验室血清学指标在预测食管静脉曲张中的作用
        4.3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预测食管静脉曲张中的价值
        4.4 参数模型PC/SD在预测食管静脉曲张中的价值
        4.5 SWE在预测食管静脉曲张中的价值
        4.6 独立危险因素在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SWE在评估常见类型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仪器设备
        2.4 研究方法
        2.4.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2.4.2 SWE检查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所有受检者临床基本资料特征
        3.2 正常对照组及常见类型肝硬化组LSM值比较
    4 讨论
        4.1 SWE成像技术及原理
        4.2 SWE在评估和鉴别常见类型肝硬化中的应用
    5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3)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和TIPS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的预测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进展
    1.1 危险因素
    1.2 治疗
        1.2.1 抗凝治疗
        1.2.2 TIPS术
    1.3 小结与展望
第二章 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的预测因素
    2.1 资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PVT的诊断
        2.1.3 实验室检查
        2.1.4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2.2.2 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PVT发生的危险因素
        2.2.3 肝硬化脾切除术后P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2.2.4 PVT累积发生率
    2.3 讨论
第三章 肝硬化患者TIPS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的预测因素
    3.1 资料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PVT的诊断
        3.1.3 实验室检查
        3.1.4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2.2 肝硬化患者TIPS术后PVT发生的危险因素
        3.2.3 肝硬化患者血脂代谢与肝功能的关系
        3.2.4 肝硬化TIPS术后P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3.2.5 PVT累积发生率
    3.3 讨论
第四章 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和TIPS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比较
    4.1 资料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PVT的诊断
        4.1.3 实验室检查
        4.1.4 统计学方法
    4.2 结果
        4.2.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4.2.2 两种不同术式患者的人群差异
        4.2.3 肝硬化患者两种不同术式术后 PVT 发生率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彩超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肝动脉血流动力学对比情况
    2.2三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对比情况
3 讨论

(5)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后血瘀证的形成机制及健脾活血法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患者门静脉血栓及血瘀证情况
        2.2 脾虚血瘀证与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联系
        2.3 脾虚血瘀证与血流动力学的联系
        2.4 血常规及肝功能临床指标检测
        2.5 血流动力学检测
        2.6 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检测
        2.7 肝纤指标比较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
    1 实验动物、材料、仪器与试剂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仪器
        1.4 实验试剂配比
    2 动物分组、造模、干预及标本采集和检测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动物造模
        2.3 各组干预措施
        2.4 诊断标准
        2.5 标本采集
        2.6 观察指标
        2.7 观察指标检测方法
        2.8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实验动物血瘀证及病理组织情况
        3.2 健脾活血法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兔脾切除前后血常规和肝功能的影响
        3.3 健脾活血法对肝硬化脾功能尤进白兔脾切除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3.4 健脾活血法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白兔脾切除前后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3.5 健脾活血法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白兔脾切除前后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第三部分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健脾活血法对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血瘀证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Child-Pugh评分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材
        1.1.1 病例入选条件以及排除条件
        1.1.2 病例资料收集
    1.2 诊断标准
        1.2.1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分级分型
        1.2.2 肝硬化肝性脑病临床分级
        1.2.3 彩超腹腔探测腹水分度标准
        1.2.4 肝储备功能的Child-Pugh分级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137名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研究
    2.2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
    2.3 Child-Pugh评分内容与静脉曲张程度的比较分析
    2.4 Child-Pugh评分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诊断效果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内镜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无创诊断技术评估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诊断标准
        3.2.1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3.2.2 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3.3 纳入及排除标准
        3.3.1 纳入标准
        3.3.2 排除标准
    3.4 检测仪器
    3.5 研究方法
        3.5.1 一般资料
        3.5.2 实验室检查
        3.5.3 彩超检查
        3.5.4 瞬时弹性成像检查
        3.5.5 内镜检查
    3.6 分组方法
    3.7 统计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资料对比
    4.2 与EV严重程度相关指标的单因素分析
    4.3 与EV严重程度相关指标的多因素分析
    4.4 预测重度EV的模型构建
    4.5 RPR、GPR、PSR与重度EV的相关性分析
    4.6 模型、RPR、GPR及PSR预测重度EV的效能分析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8)CT灌注成像预测肝硬化门脉高压EGVB风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肝硬化门脉高压EGVB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病例资料的筛选
    2.2 入组病例资料的一般特征
        2.2.1 肝硬化门脉高压EGVB患者的一般特征
        2.2.2 肝硬化非EGVB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临床一般特征
    2.3 检查设备
    2.4 CT扫描技术
    2.5 后处理技术
    2.6 数据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的对比
    3.2 各组肝脏灌注参数的比较
    3.3 预测肝硬化门脉高压EGVB风险性的ROC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肝硬化门脉高压EGVB的发病机制
    4.2 CT灌注成像概述
        4.2.1 CT灌注成像的发展
        4.2.2 CT灌注成像的优势
        4.2.3 肝脏CT灌注成像的原理
        4.2.4 肝脏CT灌注成像的后处理技术
    4.3 正常的肝脏血流动力学
    4.4 肝硬化后肝脏灌注量变化
    4.5 预测肝硬化门脉高压EGVB的 ROC分析
    4.6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9)彩超观察肝脏血流动力学、胆囊壁变化与肝功能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四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脂肪肝组与正常组肝脏血流动力学、胆囊壁变化与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2.3 慢性肝炎组与正常组肝脏血流动力学、胆囊壁变化与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2.4 肝硬化组与正常组肝脏血流动力学、胆囊壁变化与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10)养血柔肝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
        1.1 中医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名认识
        1.2 中医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病机认识
        1.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中医治疗
    2 西医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
        2.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生机制
        2.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
        2.3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或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案
        3.1 治疗措施
        3.2 观察指标
    4 疗效评价
        4.1 综合疗效评价
        4.2 中医疗效评价
    5 统计学方法
    6 研究结果
        6.1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及疗效判定
        6.2 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结果比较
        6.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6.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6.5 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比较
    7 讨论
        7.1 养血柔肝方的立法依据
        7.2 养血柔肝方的方药分析
        7.3 疗效分析
    8 结论
    9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彩超检测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肝宁方对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D]. 徐艺倪.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肝硬化门脉高压及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D]. 余健彬. 南昌大学, 2021(01)
  • [3]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和TIPS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的预测因素[D]. 李婷. 兰州大学, 2021(12)
  • [4]彩超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 宋立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03)
  • [5]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后血瘀证的形成机制及健脾活血法的干预研究[D]. 黄龙.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Child-Pugh评分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相关性研究[D]. 董璐璐. 河南大学, 2020(02)
  • [7]无创诊断技术评估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D]. 蒋孟书. 吉林大学, 2020(08)
  • [8]CT灌注成像预测肝硬化门脉高压EGVB风险性研究[D]. 黄江水. 南华大学, 2020(01)
  • [9]彩超观察肝脏血流动力学、胆囊壁变化与肝功能的临床应用[J]. 陈萍. 中国医学创新, 2019(17)
  • [10]养血柔肝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D]. 易鑫宇.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