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分析在博山地区太原组和山西组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定量分析在博山地区太原组和山西组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一、定量化分析在博山地区太原组、山西组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翟亚楠[1](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晋祠段次生孔隙发育机理及相对贡献率》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是我国致密气勘探最具潜力的层段之一,相对上石盒子组、太原组而言,本溪组的勘探程度和研究认识程度均较低,但勘探实践已证实本溪组具有广阔的致密气资源潜力。鉴于此,本文针对本溪组孔隙形成演化机理,在地震资料、岩心、录井、测井资料以及其他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岩石常规薄片、孔隙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次生孔隙类型及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首先,通过薄片分析以及扫描电镜鉴定等测试方法,分析并确定了研究区本溪组孔隙类型以及特征,并重点对次生孔隙进行了详细分类,同时,开展了面孔率的测定,确定了观察样品中次生孔隙的相对贡献率。在岩心样品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岩性、粒度、碳酸盐含量、沉积相以及成岩作用等微观和宏观地质作用等,对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成岩演化序列,明确了成岩作用类型及对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结合现今的实测孔隙度,通过反演回剥,对研究区的成岩作用和孔隙定量演化进行了研究。综合前述研究认识,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晋祠段次生孔隙发育机理,建立了次生孔隙定量化计算模型,并确定了次生孔隙的相对贡献率。

石坚[2](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延长组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6和长8油层组作为延长组主力产油层位之一,属于典型的低渗透储层,近年来含油面积不断扩大、探明储量不断增加,显示出良好的增储潜力,但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影响,造成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强、相对高孔渗区域分布特征模糊不清,储层质量的分类评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严重制约了该区进一步油气勘探的发展。因此,运用岩心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图像粒度、图像孔隙、X衍射、镜质体反射率、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以及真实砂岩微观水驱油等多实验方法结合,系统地开展胡尖山地区长6和长8储层的储层岩石学、物性、成岩作用、成岩相、微观孔隙结构、可动流体赋存、渗流等特征以及储层质量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多方法相互结合开展储层定量分类评价,最终对研究区有利区域进行优选。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长6储层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为深灰色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填隙物含量高,平均为13.4%,孔隙度平均为10.67%,渗透率平均为0.53×10-3μm2;长8储层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多为灰色、深灰色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部分区域发育少量的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填隙物含量高,为14.2%,孔隙度平均为8.73%,渗透率平均为0.53×10-3μm2。长6储层物性相比长8储层较好,均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2.长6和长8储层的孔隙度受到压实作用破坏程度最大,造成孔隙度损失率分别为50.54%、52.86%,早期胶结—交代过程造成孔隙度损失率较低,分别为3.96%、4.35%,中晚期胶结—交代过程造成孔隙度损失率相比前期严重,分别为6.42%、7.81%,溶蚀过程增加孔隙度分别为2.21%、3.13%。长8储层受到成岩作用的影响相比长6储层大。3.目前储层成岩期次整体普遍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少部分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提出研究区4类成岩相,其中绿泥石膜剩余粒间孔相最终计算孔隙度最大,平均为11.65%,长石溶蚀相溶蚀孔隙度增加最多,平均为4.19%,粘土矿物胶结微孔相因中晚期胶结作用损失孔隙度最多,平均为9.01%,碳酸盐胶结致密相受到压实作用导致孔隙度损失最少,而受到早期胶结作用导致孔隙度损失最大,平均为17.74%。4.利用常规交汇图法和Fisher判别分析法开展成岩相测井响应识别对比分析,研究区较为复杂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使常规交汇图法重叠率较高,而通过Fisher判别分析法构建成岩相测井曲线判别函数,区分度有显着提高,能更加准确地定量区分研究区不同成岩相类型。5.粒间孔为研究区最主要孔隙类型,长石溶孔次之;喉道类型以片状、弯片状喉道为主;孔隙结构类型以Ⅲ类为主,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孔喉半径大小对储层渗透率影响程度最大,相对小孔喉贡献着约2%的渗透率却控制着平均约29.5%的汞饱和度,说明其对储层渗流能力产生的影响很小,不过对于提高储层的储集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区的渗透率大部分由半径大于R50~R60的大孔喉控制。6.核磁共振实验显示研究区长6和长8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整体偏低,平均为36.59%,以Ⅲ类和IV类为主,T2谱曲线在离心前多为双峰形态,离心后多为单峰,驱替方式多以网状和指状为主,驱油效率平均为41.32%。研究区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弛豫时间大于T2截止值对应的相对大孔隙空间的连通程度,孔喉半径大小及分布特征是影响驱油效率的关键。7.不同矿物对长6和长8储层的影响存在差异,对长6储层产生最主要影响的石英、长石和绿泥石三种矿物各自均与储层物性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对长8储层影响最大的伊利石和碳酸盐两种矿物各自均与储层物性表现出负相关关系,说明不同矿物影响程度的差异也是造成长8储层物性相比长6储层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8.结合多元综合分类系数法与成岩相测井定量表征方法,构建成岩相指数,由点至面开展研究区储层定量分类评价,划分为4种等级类型,并在此基础上,以Ⅰ类、Ⅱ类储层为主,结合烃源岩特征和试油成果,优选有利目标区。

余志勇[3](2020)在《临兴地区含煤地层多类型气藏统筹勘探与资源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临兴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晋西挠褶皱带北部,目前已发现致密砂岩气、煤层气以及页岩气等天然气资源。本文通过对临兴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三类天然气的成藏条件、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等进行分析,明确了三类天然气含气量分布规律、气藏特征,并从统筹勘探角度对三类天然气资源量进行预测、对统筹勘探有利区进行优选。临兴地区具有广覆式烃源岩(煤岩、泥岩),其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处于成熟至过成熟阶段,为三类气藏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气源。同时研究区内广泛发育有不同类型储集砂体、含气煤层与含气页岩,且各类储集层累计厚度较大,为三类天然气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储集条件。此外,区内砂岩、泥岩和煤层在垂向上频繁叠置,形成多套生储盖组合,有利于进行多类型天然气统筹勘探。通过对临兴地区三类气藏成藏期次、成藏演化过程研究可知,其主要成藏时期均为早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其中早白垩世是最重要的成藏期。在早白垩世,由于地温升高和局部岩浆烘烤的影响,各类烃源岩进入高成熟阶段,此时以煤岩和泥页岩为主的烃源岩开始大量生气,并且在异常高压作用下以东部紫金山岩体为中心向外运聚。晚白垩世至今地层持续抬升,三类气藏亦经历了次生演化过程,原生气藏遭到不同程度的调整、散失甚至完全破坏,同时也接受了研究区西侧远源天然气的补充,最终形成了现今天然气分布状态。临兴地区三类天然气的含量分布均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三类天然气中以煤层气含气量最高,并存在“西高东低”的分布规律;致密砂岩气次之,且存在“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规律;页岩气含气量最低,其分布规律与煤层气大致相同,但高含气中心较煤层气向西南方向偏移。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对三类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临兴地区致密砂岩气成藏主控因素为砂岩孔隙度,而煤层气与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相同,均为有机质丰度。采用面积丰度法预测了三类天然气资源量,并从统筹勘探理论角度出发计算了总资源量。三类天然气统筹前预测资源量总和为2101.98×108m3,其中致密砂岩气为886.88×108m3、煤层气为981.27× 108m3、页岩气为233.83 × 108m3;依据统筹勘探理论三类天然气预测资源量总和为2430.41 ×108m3,其中致密砂岩气为999.69×108m3、煤层气为1114.50×108m3、页岩气为316.22× 108m3。统筹勘探使三类天然气预测资源量增加了 328.16×108m3、增长15.61%,其中致密砂岩气增加了 112.81 × 108m3、增长12.72%,煤层气增加了133.23 ×108m3、增长13.58%,页岩气增加了 82.39 × 108m3、增长35.23%。总体看来,统筹勘探效果显着。根据三类天然气含量、气藏特征、采出方式异同等,优选出适用的统筹开发方式,并按照不同类型气藏组合下单采及统筹开发资源量标准,划分了单采及统筹开发有利区。研究区内致密砂岩气有利区为T25-T13-L9井区、L4-L5井区、T24-T29井区;煤层气有利区为T25-T13-L9井区、T3-T9井区、T24-T29井区以及雷家碛以南部分区域;页岩气有利区为T25-T13-L9井区、T9井区;致密砂岩气与煤层气统筹开发有利区为T25-T13-L9井区、T24-T29井区;致密砂岩气与页岩气统筹开发有利区为T25-T13-L9井区;煤层气与页岩气统筹开发有利区为T25-T13井区、T3-T9井区;三类气藏统筹开发有利区为T13-T25-L9 井区。

王艳鹏[4](2019)在《华北南缘宜阳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沉积和物源特征及其对盆山系统演化的指示》文中研究指明秦岭造山带作为华北与扬子板块长期汇聚形成的复合型大陆碰撞造山带,其构造演化过程始终与华北南缘盆地处在盆山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体系中。依据造山带内多期次的花岗质岩浆作用,秦岭造山带加里东期和印支期两次重要的造山运动得到很好的限定,但由于晚古生代岩浆活动记录的缺乏,导致对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这一阶段的构造演化过程以及其与华北南缘的盆山耦合关系长期存在较大的争议。豫西宜阳地区作为华北南缘发育的晚古生代-中生代叠合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盆地形成和沉积期间接受了大量来自盆地外缘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可能记录了秦岭造山带的隆升剥蚀和华北南缘盆地沉积充填的细节,对全面认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和华北南缘构造体制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华北南缘宜阳地区的中二叠统-下三叠统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学、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等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约束宜阳地区沉积地层的物质来源及在垂向序列上的演化特征,在结合对同时期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造山带对周缘盆地的形成及沉积的控制作用,为恢复华北南缘和秦岭造山带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盆山构造格局以及耦合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的沉积响应依据。主要认识如下:(1)宜阳地区在中二叠世-早三叠世主要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沉积环境经历了海退、初次湖侵、湖退、再次湖侵四个阶段的演化过程。其中,石盒子组呈现由下部的三角洲前缘向上部的三角洲平原演变的特征;孙家沟组呈现由辫状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浅湖的湖侵沉积序列;刘家沟组显示出由下部的湖泊三角洲前缘向上部的湖泊三角洲平原演化的湖退特征;和尚沟组再次呈现由滨湖到浅湖的湖侵演化过程。宜阳地区在孙家沟组沉积期形成由海陆过渡三角洲沉积体系向陆相河湖沉积体系的转变,且湖盆环境经历多次水体动荡的变化,指示湖盆在该阶段经历了扩张-收缩-再扩张的演化过程。(2)通过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等多种测试方法,对宜阳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的沉积物源进行了限定。其中,石盒子组的物源主要来自华北北缘的内蒙古隆起区;孙家沟组沉积期间除了接受华北克拉通自身的物源外,北秦岭造山带作为另一个重要的物源区也开始提供大量物源,且在孙家沟组中部显示了来自北秦岭造山带的显着单向物源特征;刘家沟组的物源主要来自华北克拉通基底和北秦岭造山带的混合物源;和尚沟组的物源主要是来自北秦岭造山带的单向物源。(3)华北南缘地区在晚二叠世产生了新一期的构造转换过程,起始时间被限定在孙家沟组平顶山砂岩段沉积期。通过本次对宜阳地区中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地层的物源分析,并结合前人关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物源研究,指示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华北克拉通整体处于南高北低的古地理格局,北秦岭造山带为华北盆地提供了主要物源;早二叠世-中二叠世,华北克拉通整体发生了大规模北升南降的构造转换过程,且在石盒子组沉积期间构造转换已经完成,华北北缘隆升剥蚀的物源已经能够到达华北南缘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华北南缘又产生了新的构造转换,北秦岭造山带和华北南缘产生了幕式隆升,并开始作为新的物源区向华北南部盆地提供物源,伴随北秦岭造山带的强烈隆起,造成华北南缘沉积和构造古地理特征的显着转换。(4)此次华北南缘所反映出的往复升降的构造转换过程与其南侧秦岭造山带勉略洋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具有密切的联系。秦岭造山带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构造演化是在总体汇聚收缩的基础上,又叠加了勉略洋的由逐步扩张伸展到最终俯冲消减的过程。我们认为此次华北南缘构造转换的动力应主要由勉略洋壳的北向俯冲提供,并从构造演化的沉积记录响应角度对秦岭造山带勉略洋壳的俯冲启动时间进行了限定,指示勉略洋的构造背景由中二叠世之前的扩张伸展向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俯冲挤压转化。(5)华北南缘中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受南侧秦岭造山带的构造作用控制明显,尤其是北秦岭造山带的隆起造山过程。北秦岭造山带在晚二叠世到早三叠世产生的两次幕式隆升与宜阳地区同时期的湖侵-湖退-再次湖侵的沉积旋回演化以及沉积充填特征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在北秦岭构造活动活跃期,宜阳地区主要发育湖泊沉积体系,表现出湖侵的演化序列特征,充填以泥质为主的较远的造山带物源;在北秦岭构造活动停息期,宜阳地区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表现出湖退的演化序列特征,充填以砂质为主的较近的克拉通基底和造山带的混合物源。华北南缘的盆地性质在该时期可能不再仅仅是陆内克拉通拗陷型盆地的简单性质,而是已经开始向与造山带控制密切相关的同造山盆地转化。

段宏跃[5](2019)在《大同塔山井田太原组层序地层及聚煤规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沉积学、岩石学、层序地层学、能源地质学、测井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选取同煤大唐塔山矿为研究区,基于实测剖面、55口钻井、测井、岩心及地化分析测试资料,对研究区太原组层序地层格架、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展开研究。通过层序界面识别及层序地层对比,将太原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建立了研究区太原组层序地层格架;在研究区太原组中识别出3种沉积相、6种亚相和10种微相类型,并总结了其特征;在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建立各个层序的沉积相展布规律;系统分析了层序地层格架内的主采煤层垂向、横向、平面展布特征,建立8#、3-5#主采煤层的聚煤模式,3-5#煤层与8#煤层均主要形成于海侵(TST)体系域上部最大海泛面附近,煤层的顶部为该期海侵的最大海泛面;8#煤层主要发育于泻湖-潮坪沉积体系泥炭沼泽微相内;3-5#煤层则广泛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分流间湾及泥炭沼泽微相内;并分析海平面变化、构造变动、古气候、古植物等条件对研究区煤层聚集与保存的控制作用。

刘溪[6](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文中指出中生代时期,鄂尔多斯盆地是在华北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的基础上残延演变而来的叠合盆地,在其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盆地主体长期不均衡的整体升降和地层遭受强烈而不均匀的剥蚀,导致盆地中东部和边部的中生代地层残缺不全甚至剥蚀殆尽或被巨厚的新生代地层掩盖,给原盆恢复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相对于盆地西缘,盆地东南部中生代沉积边界的讨论,多停留于理论分析,缺少实际资料和数据的支撑。并且,中晚三叠世延长期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最重要的油气产出层位,其原始沉积范围认识的欠缺,限制了盆地东南部油气勘探的发展。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今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残留地层的划分对比、沉积相分析及物源研究,利用第一手实测资料和分析化验数据,对中晚三叠世延长期盆地的东部、南部边界进行分析讨论,为恢复盆地原始沉积面貌和探索盆地东南部油气信息提供新的证据。通过典型野外剖面的实测及观察,查明了现今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的分布状态、岩性、厚度等,并将其进行对比,认为宁静地区、沁水地区中三叠世晚期铜川组与晚三叠世延长组、济源地区中三叠世椿树腰组与晚三叠世谭庄组、南召地区中三叠世太山庙组与晚三叠世太子山组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同期地层。全区地层呈现北薄南厚的特征,与构造背景一致。本文运用传统物源分析方法结论为邻区与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关联性较强,碎屑锆石U-Pb定年研究得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物源主要都来自阴山-大青山地区的变质基底与印支期花岗岩,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和济源地区中晚三叠世早中期物源主要来自阴山-大青山地区及华北板块中晚三叠世前沉积地层的再循环,晚期增加了华北板块南缘物源,南召、卢氏、洛南地区物源主要来自北秦岭和南秦岭,南召地区在晚期增加了华北南缘的物源。沉积学研究表明鄂尔多斯东、南部以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沉积为主,局部发育曲流河和辫状河。本文研究认为邻区宁静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沁水地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和浅湖沉积,济源地区发育三角洲和湖相沉积,南召、卢氏、洛南地区以发育深湖沉积为特征,南召还有短暂的冲积扇沉积。无论是时间尺度上还是空间尺度上,从邻区向鄂尔多斯盆地内部沉积相的过渡变化均符合瓦尔特相律,地层厚度的变化也符合中晚三叠世华北板块构造演化背景。综合分析认为,中晚三叠世延长期鄂尔多斯盆地与其东南邻区应属于同一盆地,并未分隔。由于东部未发现边缘相,故而沉积边界不好界定,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推测可到石家庄一带。南部由于南召地区底部砾岩的发现以及周至柳叶河地区含砾石英砂岩的出现,推测边界至少可至商丹断裂附近。本文通过对南召地区凝灰岩Hf同位素研究,认为在234Ma左右,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正经历自东向西碰撞的过程,以南召-柞水地区为拐点,东部为碰撞后折返,西部勉略洋还在俯冲。在这个构造背景下,大华北盆地底形和沉积均有响应,最终完成中晚三叠世华北原始盆地沉积面貌的恢复。此外,在上述构造背景下,中晚三叠世时期,现今鄂尔多斯盆地、山西东南部地区以及河南西部地区为统一的大型内陆湖盆,发生了区域性沉降,并在湖盆中心形成了一套暗色油页岩层,即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最有利的烃源岩层——延长组。这一层位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的豫西地区也有丰富的油气显示。因此,这一层位也是这些东南邻区的重点勘探目标。

任泽强[7](2019)在《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赋存特征及地质控制因素》文中研究说明孙疃煤矿位于淮北矿区,其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赋存特征与控制机理至今不明,成为制约生产计划的重要因素。论文以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钻孔岩心、测井、地质资料,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煤矿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等基本理论,对其主采煤层赋存特征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分析了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的控制因素。(1)结合淮北煤田区域构造背景,通过统计孙疃煤矿构造类型,确定了主要受两期构造运动。燕山早期是以正断层为主的断层发育期;燕山中期,岩浆岩大规模侵入,侵入主要层位为81煤层。二期为燕山晚期,采区主要表现为在原来正断层基础上形成控制性断层(F9、F7、F5)和内部小型NE向正断层。(2)利用煤质特征,测井、岩相组合等资料,绘制了相应等值线图,确定了研究区各个煤层的空间展布特征。结果表明:82煤层厚度为0-4.31m,平均厚度为1.70m,其煤层变异系数为81%,可采指数为0.80,为不稳定煤层;72煤层厚度为0-3.62m,平均厚度为1.14m,其可采指数为0.58,煤层变异系数为88%,为极不稳定煤层。从82煤层到72煤层,整体研究区煤层含硫量呈下降趋势,灰分呈上升趋势。(3)利用沉积相标志、岩石组合特征、XRD和阴极发光等测试方法,确定了研究区主要为三角洲沉积环境。沉积微相主要为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天然堤和泥炭沼泽四种类型。利用层序地层学方法,通过界面特征和沉积旋回分析,将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划分为2个三级旋回、6个四级旋回。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下石盒子组含煤地层划分为4个五级旋回。采用现代沉积环境分析方法,重建了研究区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本别在五级旋回时期的岩相古地貌。(4)利用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对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厚度各个控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矿区煤层厚度变化受沉积相控制为主,地质控制因素的影响顺序为:沉积环境>后期冲刷>岩浆侵入>地质构造。

单腾飞[8](2019)在《华北东部中二叠统河流相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文中指出本文以华北东部中二叠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露头、录井、测井和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研究区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的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选取了淄博博山、邢台沙巴沟和秦皇岛石门寨石炭-二叠系剖面进行了精细测量与描述,发现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纵向旋回性明显,二元结构清晰,是典型的河流相沉积特征。下石盒子组主要为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与泥岩互层,单砂体厚度较小,粒度较小,且砾石较少见,泥岩较为发育,砂地比低,是曲流河沉积。上石盒子组岩性主要为中粗粒石英砂岩,砂体厚度较大,可达十五米以上,砾石极为常见,可见燧石、花岗岩、泥砾等多种类型,砂地比较高,具有较明显的辫状河特征。进一步划分为万山段、奎山段、孝妇河段,其辫状程度不同,万山段往往同时具有辫状河与曲流河特征,是辫-曲转化的过渡阶段,奎山段辫状河最为发育,孝妇河段则表现为曲流河特征。通过对三条近东西向的沉积相剖面对比,结合多口关键井不同层位沉积特征,并根据大量的粒度特征,建立了中二叠系河流相的沉积模式,研究发现区内中二叠系发育了三条自北向南流向的古河流,西部河流大致位于张家口-石家庄-邢台一线,中部河流大致位于承德-天津-沧州-德州-济宁一线,东部河流大致位于秦皇岛-东营-淄博-临沂一线。自下石盒子组黑山段-上石盒子组奎山段,西部河流入海口明显南移,且整体上辫状河向曲流河转化的地区也逐渐向南发展,河流的规模呈增大的趋势。以大港探区为典型区块,根据区块内地层厚度、砂砾岩厚度、砂体百分含量等资料,并对比东-西向砂体展布特征,认为下石盒子组黑山段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砂体厚度较薄且连通性差;上石盒子组万山段及奎山段则发育辫状河沉积,砂体厚度较大,连通性好,可作为较好的油气储层,孝妇河段主要是泛滥平原沉积,以细粒沉积物为主,可作为良好的盖层。

张亚男[9](2019)在《博格达山周缘地区上二叠统沉积及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利用钻井岩心、露头和测井等资料,以沉积学以及储层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等分析方法明确了博格达山周缘地区上二叠统的物源方向,开展了博格达山周缘地区上二叠统岩石学、沉积相、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和储层物性控制因素等。研究结果显示,博格达山周缘地区上二叠统梧桐沟组整体为一个三级水进旋回,自下而上分为梧桐沟一段和梧桐沟二段,分别包括两个水进旋回。利用柴2及柴3井稀土元素特征及Th-Sc-Zr母岩构造环境判别图,明确了其母岩发育于大陆边缘岛弧背景,揭示了伊林黑比尔根山为柴窝堡凹陷提供物源;通过柴2及坂参1井的重矿物组合特征,并进行对比,指出了柴窝堡凹陷坂参1井区具有博格达山及伊林黑比尔根山混源的特征;通过利用低温年代学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证实了博格达山于P2末强烈隆升,结合砾石成分统计及古水流恢复技术,明确了博格达山为南、北两侧供源;通过编制钻井(剖面)砂岩百分含量等值线图,指出了伊林黑比尔根山、博格达山、古奇台凸起提供主要物源;古三台凸起在梧一段沉积时提供小部分物源,在梧二段沉积时不再提供物源。梧桐沟组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和曲流河三种沉积相类型。横向对比和纵向演化特征表明:梧一段沉积期,伊林黑比尔根山、博格达山及古奇台凸起周缘大面积发育冲积扇—河流沉积,其中以伊林黑比尔根山北缘分布最广;梧二段沉积期,发生规模性水进,盆地范围扩大,冲积扇—河流沉积范围比梧一段明显变小。梧桐沟组储层以岩屑砂岩为主,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发育最为显着,孔隙类型以溶蚀孔隙为主,其次为原生孔隙及微裂缝。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4.2%,平均渗透率为13.65m D,总体评价为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甜点储层”主要受沉积相带和压实作用控制。建立了“沟谷控砂,沉积相带和压实作用控储”的储层发育模式,预测了梧一段及梧二段有利储层发育区。

乔岳强,曾佐勋,杨钢,汤勇[10](2018)在《北京周口店地区杨家屯组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北京周口店地区下二叠统杨家屯组是研究区内特征比较显着的岩组,以碎屑杂砂岩类为主,前人对该组沉积环境的研究比较薄弱。选择薄片粒度分析法进行粒度分析,应用Strain Desk软件辅助测量,对获得的粒度参数和粒度概率累积曲线、频率直方图以及C-M图、SKI-σ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发育的碎屑杂砂岩类岩石的粒度特征是:粒度范围较大、分选在总体上差但在单层内则中等、总体粒度偏粗缺少悬浮组分、距物源区较近和属于河流砂。结合野外观测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推测区内杨家屯组系山区河流和上游辫状河河床沉积,在沉积过程中沉积环境略有变化。

二、定量化分析在博山地区太原组、山西组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定量化分析在博山地区太原组、山西组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晋祠段次生孔隙发育机理及相对贡献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次生孔隙的研究现状
        1.3.2 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
        1.3.3 次生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
        1.3.4 鄂尔多斯盆地次生孔隙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统计
    1.6 取得的成果和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本溪组致密储层岩石学与沉积特征
    3.1 岩石学特征
        3.1.1 组分与岩石类型
        3.1.2 结构特征
    3.2 物源特征
    3.3 沉积构造特征
第4章 本溪组致密储层物性特征
    4.1 储层整体物性特征
    4.2 储层孔渗平面分布特征
第5章 孔隙类型特征及相对贡献量
    5.1 孔隙类型及特征
        5.1.1 原生孔隙
        5.1.2 次生孔隙
        5.1.3 微裂隙
    5.2 孔隙类型分布特征
第6章 次生孔隙发育主控因素及定量化模式
    6.1 次生孔隙发育主控因素
        6.1.1 岩性、粒度、碳酸盐等对孔隙的影响
        6.1.2 沉积相
        6.1.3 成岩作用
    6.2 次生孔隙定量演化模型
        6.2.1 初始孔隙度恢复
        6.2.2 压实后砂岩孔隙度
        6.2.3 胶结、交代后砂岩孔隙度
        6.2.4 次生孔隙度
        6.2.5 误差计算
        6.2.6 孔隙定量演化结果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延长组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渗透储层研究现状
        1.2.2 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1.2.3 微观孔隙结构研究现状
        1.2.4 储层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成果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2.2 地层特征
    2.3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2.3.1 沉积相分析
        2.3.2 沉积相及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第三章 储层基本特征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岩石类型及碎屑成分特征
        3.1.2 岩石结构特征
        3.1.3 填隙物特征
    3.2 储层物性特征
        3.2.1 储层物性参数特征
        3.2.2 储层物性相关性分析
        3.2.3 储层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第四章 储层成岩作用与成岩相
    4.1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
        4.1.1 压实作用
        4.1.2 胶结作用
        4.1.3 溶蚀作用
    4.2 成岩阶段划分及成岩序列
        4.2.1 成岩阶段划分
        4.2.2 成岩序列
    4.3 成岩相划分及分布特征
        4.3.1 成岩相划分
        4.3.2 成岩相分布特征
        4.3.3 不同成岩相孔隙演化特征
    4.4 成岩相测井定量识别
        4.4.1 成岩相测井响应特征
        4.4.2 常规交会图法定量识别
        4.4.3 Fisher判别法定量识别
        4.4.4 应用效果分析
第五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5.1 孔隙及喉道发育特征
        5.1.1 孔隙类型及特征
        5.1.2 喉道类型及特征
    5.2 高压压汞实验表征微观孔隙结构
        5.2.1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5.2.2 孔隙结构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5.3 恒速压汞实验技术研究
        5.3.1 恒速压汞实验原理
        5.3.2 实验结果分析
第六章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
    6.1 储层可动流体赋存及影响因素
        6.1.1 核磁共振实验原理
        6.1.2 样品信息及实验结果分析
        6.1.3 可动流体赋存影响因素
    6.2 真实砂岩微观水驱油模型实验研究
        6.2.1 实验简介
        6.2.2 实验过程
        6.2.3 实验结果分析
第七章 低渗透储层质量控制因素分析及综合评价
    7.1 储层质量控制因素分析
        7.1.1 沉积作用的影响
        7.1.2 成岩作用的影响
        7.1.3 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
        7.1.4 微观非均质性的影响及定量评价
        7.1.5 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7.2 储层综合评价
        7.2.1 储层定性评价
        7.2.2 定量评价参数优选
        7.2.3 多元综合分类系数法定量评价
        7.2.4 基于成岩相测井表征的储层分类评价
    7.3 有利区优选
        7.3.1 烃源岩特征
        7.3.2 有利区优选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临兴地区含煤地层多类型气藏统筹勘探与资源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主要完成工作
2 成藏地质背景
    2.1 盆地演化
    2.2 研究区地层
    2.3 研究区构造
3 成藏条件分析
    3.1 烃源岩评价
    3.2 储集层评价
    3.3 盖层与生储盖组合
    3.4 保存条件
4 气藏形成过程及其分布
    4.1 气藏形成与演化过程
    4.2 气层识别方法
    4.3 气层评价
5 气藏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5.1 致密砂岩气藏特征
    5.2 煤层气藏特征
    5.3 页岩气藏特征
    5.4 主控因素分析
6 统筹勘探及其运用
    6.1 统筹勘探技术与资源预测
    6.2 统筹开发分析
    6.3 统筹开发方式优选
    6.4 统筹开发有利区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华北南缘宜阳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沉积和物源特征及其对盆山系统演化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华北克拉通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1.2.2 华北克拉通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物源研究现状
        1.2.3 秦岭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演化研究现状
        1.2.4 物源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基本构造单元
        2.2.1 华北陆块南缘
        2.2.2 北秦岭
        2.2.3 南秦岭
        2.2.4 扬子陆块北缘
    2.3 区域地层概况
        2.3.1 区域地层特征
        2.3.2 地层划分与对比
3 中二叠统-下三叠统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化
    3.1 地层剖面特征
    3.2 沉积相分析
        3.2.1 石盒子组
        3.2.2 孙家沟组
        3.2.3 刘家沟组
        3.2.4 和尚沟组
    3.3 沉积环境演化分析
        3.3.1 海退沉积阶段
        3.3.2 初次湖侵阶段
        3.3.3 湖退沉积阶段
        3.3.4 二次湖侵阶段
    3.4 小结
4 中二叠统-下三叠统物源分析
    4.1 砂岩碎屑组分分析
        4.1.1 样品采集与统计方法
        4.1.2 统计结果
        4.1.3 源区构造背景判别
    4.2 古流向分析
    4.3 泥岩地球化学分析
        4.3.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4.3.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3 源岩属性分析
        4.3.4 源区化学风化条件
        4.3.5 源区构造背景判别
        4.3.6 物源区的地球化学特征指示
    4.4 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
        4.4.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4.4.2 锆石阴极发光特征
        4.4.3 锆石Th/U比值
        4.4.4 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
        4.4.5 潜在物源区的年代学特征
        4.4.6 物源区分析
    4.5 小结
5 华北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盆山耦合演化关系
    5.1 基于沉积物源响应的华北南缘构造转换
        5.1.1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沉积阶段
        5.1.2 早二叠世-中二叠世沉积阶段
        5.1.3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阶段
    5.2 对秦岭勉略洋盆构造演化的制约
    5.3 华北南缘中二叠世-早三叠世盆山系统演化
        5.3.1 中二叠世石盒子组沉积期
        5.3.2 晚二叠世孙家沟组沉积期
        5.3.3 早三叠世刘家沟组沉积期
        5.3.4 早三叠世和尚沟组沉积期
    5.4 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实测剖面资料
附表 宜阳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大同塔山井田太原组层序地层及聚煤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6 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层特征
    2.3 构造特征
    2.4 煤层与煤质
    2.5 水文特征
    2.6 岩浆岩
    2.7 小结
3 典型剖面描述及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梁头村剖面实测
    3.2 层序界面的识别及其特征
    3.3 层序地层划分与层序特征
    3.4 层序地层对比
    3.5 小结
4.沉积相类型及岩相古地理展布特征
    4.1 沉积相标志
    4.2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4.3 含煤岩系的测井特征
    4.4 含煤岩系沉积序列特征
    4.5 层序格架内的古地理特征
    4.6 小结
5 主采煤层发育规律及沉积控制
    5.1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煤层垂向分布特征
    5.2 主采煤层横向展布特征
    5.3 主采煤层平面展布特征及聚煤模式
    5.4 其他控制因素
    5.5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Ⅰ
图版Ⅱ
图版Ⅲ
图版Ⅳ
图版Ⅴ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成果及特色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2.3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次级盆地概况
    2.4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及地层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中-晚三叠世地层分布特征
        3.1.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分布
        3.1.2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南部邻区中晚三叠世残留地层分布
    3.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划分
        3.2.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3.2.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邻区
    3.3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对比
        3.3.1 古生物对比
        3.3.2 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对比
        3.3.3 延长组及同期地层平面分布特征
第四章 物源分析
    4.1 周缘古陆特征
    4.2 古流向分析
    4.3 岩石学分析
        4.3.1 轻矿物分析
        4.3.2 重矿物分析
    4.4 地球化学分析
        4.4.1 主量元素分析
        4.4.2 微量元素分析
        4.4.3 稀土元素分析
    4.5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4.5.1 锆石分析方法
        4.5.2 锆石样品描述
        4.5.3 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4.5.4 周缘构造热事件及岩体
        4.5.5 物源区限定
        4.5.6 小结
第五章 沉积相特征
    5.1 岩石类型及颜色特征
        5.1.1 砾岩
        5.1.2 砂岩
        5.1.3 泥岩
        5.1.4 凝灰岩
        5.1.5 碳酸岩
    5.2 沉积结构
    5.3 沉积构造
        5.3.1 层理构造
        5.3.2 层面构造
        5.3.3 变形构造
    5.4 古生物标志
    5.5 沉积相类型
        5.5.1 冲积扇沉积
        5.5.2 辫状河沉积
        5.5.3 曲流河沉积
        5.5.4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5.5.5 曲流河三角洲
        5.5.6 湖相
    5.6 单剖面沉积相分析
    5.7 沉积相剖面对比
第六章 原型盆地探讨
    6.1 原始盆地沉积边界
        6.1.1 东部边界
        6.1.2 南部边界
    6.2 中晚三叠世构造背景探讨
        6.2.1 原位微区Lu-Hf同位素分析方法
        6.2.2 分析结果
        6.2.3 构造背景分析
        6.2.4 构造背景下的沉积响应
    6.3 中晚三叠世原始盆地沉积面貌
    6.4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邻区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附表1 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7)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赋存特征及地质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2.3 研究区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煤质特征
    2.4 研究区构造及其演化
    2.5 研究区岩浆岩特征
    2.6 小结
3 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
    3.1 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沉积环境
    3.2 研究区下石盒子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3.3 研究区下石盒子组煤岩系古地理重建
    3.4 小结
4 煤层赋存特征
    4.1 研究区煤层厚度变化特征
    4.2 主采煤层稳定性评价
    4.3 小结
5 煤层赋存特征的地质控制因素分析
    5.1 沉积环境对煤层赋存特征的影响
    5.2 矿井构造对煤层赋存特征的影响
    5.3 岩浆活动对煤层赋存特征的影响
    5.4 煤层赋存地质控制因素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与说明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华北东部中二叠统河流相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流沉积学研究进展
        1.2.2 工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背景
    2.3 区域地层特征
第三章 地层特征分析
    3.1 野外剖面地层特征
        3.1.1 淄博博山剖面
        3.1.2 邢台沙巴沟剖面
        3.1.3 秦皇岛石门寨剖面
        3.1.4 太原冀家沟剖面
    3.2 钻井地层特征
        3.2.1 黄骅坳陷
        3.2.2 济阳坳陷
        3.2.3 临清坳陷
        3.2.4 东濮坳陷
    3.3 旋回划分与地层对比
        3.3.1 旋回划分
        3.3.2 地层对比
第四章 沉积相特征分析
    4.1 相标志
        4.1.1 颜色
        4.1.2 岩石特征
        4.1.3 沉积构造
        4.1.4 测井相标志
    4.2 沉积(亚)相类型及特征
    4.3 曲流河与辫状河区分标志
第五章 沉积相演化规律
    5.1 剖面露头沉积相分析
        5.1.1 淄博博山剖面
        5.1.2 邢台沙巴沟剖面
        5.1.3 秦皇岛石门寨剖面
    5.2 钻井沉积相分析
        5.2.1 乌深1井
        5.2.2 沧隆1601井
        5.2.3 车古31井
    5.3 河流相发育控制因素分析
        5.3.1 构造条件
        5.3.2 海平面变化
        5.3.3 碎屑物质供给
    5.4 华北东部河流相演化规律
        5.4.1 连井沉积相分析
        5.4.2 多井位测井特征、粒度特征分析
        5.4.3 河流相沉积演化模式
第六章 砂体发育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大港探区为例
    6.1 连井沉积相分析
    6.2 平面沉积相分析
    6.3 砂体展布特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博格达山周缘地区上二叠统沉积及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沉积相类型
        1.2.2 储层特征
        1.2.3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区域地层特征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野外剖面地层特征
        3.1.1 西大龙口剖面
        3.1.2 水西沟剖面
        3.1.3 小龙口剖面
        3.1.4 大龙口剖面
    3.2 钻井地层特征
        3.2.1 柴3 井
        3.2.2 达1 井
        3.2.3 吉7 井
        3.2.4 北56 井
    3.3 地层旋回结构划分与对比
        3.3.1 地层划分及对比方案
        3.3.2 地层旋回划分
        3.3.3 地层旋回对比
    3.4 小结
第四章 物源体系分析
    4.1 元素分析法
    4.2 重矿物组合法
    4.3 低温年代学磷灰石裂变径迹法
    4.4 砾石成分统计法
    4.5 古水流分析
    4.6 砂岩百分含量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沉积相类型及展布
    5.1 沉积相类型
        5.1.1 冲积扇
        5.1.2 辫状河
        5.1.3 曲流河
    5.2 单剖面沉积相分析
        5.2.1 西大龙口剖面
        5.2.2 水西沟剖面
        5.2.3 大龙口剖面
        5.2.4 小龙口剖面
    5.3 单井沉积相分析
    5.4 连井沉积相对比
        5.4.1 柴3 井-井井子沟剖面
        5.4.2 西大龙口—大龙口剖面
    5.5 沉积体系分布及充填模式
        5.5.1 梧一段沉积时期
        5.5.2 梧二段沉积时期
    5.6 小结
第六章 储层发育及有利区预测
    6.1 储层岩石学特征
    6.2 储层储集空间及物性
    6.3 成岩作用研究
    6.4 储层控制因素
    6.5 有利储层预测
    6.6 小结
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10)北京周口店地区杨家屯组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粒度分析的方法
2 粒度分析过程
    2.1 杨家屯组概况
    2.2 样品采集与测量
        2.2.1 采样和制片
        2.2.2 粒度统计
        2.2.3 数据处理
    2.3 测量结果
        2.3.1 粒度参数
        2.3.2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3 沉积环境分析
4 结论

四、定量化分析在博山地区太原组、山西组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晋祠段次生孔隙发育机理及相对贡献率[D]. 翟亚楠.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2]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延长组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D]. 石坚. 西北大学, 2020
  • [3]临兴地区含煤地层多类型气藏统筹勘探与资源预测[D]. 余志勇.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华北南缘宜阳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沉积和物源特征及其对盆山系统演化的指示[D]. 王艳鹏.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5]大同塔山井田太原组层序地层及聚煤规律[D]. 段宏跃.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6]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D]. 刘溪. 西北大学, 2019(01)
  • [7]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主采煤层赋存特征及地质控制因素[D]. 任泽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8]华北东部中二叠统河流相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D]. 单腾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博格达山周缘地区上二叠统沉积及储层特征研究[D]. 张亚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北京周口店地区杨家屯组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J]. 乔岳强,曾佐勋,杨钢,汤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12)

标签:;  ;  ;  ;  ;  

定量分析在博山地区太原组和山西组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