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瑶医生对痱子的认识与治疗

金秀瑶医生对痱子的认识与治疗

一、金秀瑶医对痧症的认识及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苏钰岚[1](2021)在《广西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查阅药用植物相关资料,进行野外实地调查、药材市场访问调查以及室内标本鉴定等工作,对荔浦市药用植物的种类组成、性状类型、资源类型、入药部位以及药用功效等进行统计分析。在市场调查方面,主要分析其代表性药材市场——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中植物药的种类组成、入药部位、药用功效及交易情况,掌握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利用药用植物的概况。同时,完成荔浦市域内国家重点药用植物的调查,统计其国家级、区级保护药用植物以及这些保护药用植物在原生中草药城中出现情况。主要调查结果如下:1.荔浦市共有药用植物1353种(包括种下单位,下同),隶属197科710属,占广西药用植物总科数的73.78%、总属数的49.41%、总种数的34.31%;其中,蕨类植物99种,隶属33科54属;裸子植物10种,隶属7科9属;被子植物1244种,隶属157科647属。药用植物的优势科和优势属明显,优势科有菊科、蝶形花科、茜草科、禾本科等,共13科235属473种;优势属有榕属、紫金牛属、菝葜属、悬钩子属等,共6属83种。2.荔浦市药用植物按性状分为草本类、灌木类、藤本类、乔木类4类,主要以草本类为主,共679种,占总种数的50.18%;按入药部位分为全草类、根类、叶类、茎类、花果类、地上部分6类,共计使用频次1850次,使用频次最多的是全草类和根类,分别是572次和505次。3.荔浦市栽培型药用植物有155种,隶属72科129属,占荔浦市药用植物的11.46%,栽培用于食用(60种)、观赏(60种)、饲料(13种)、药用(12种)、其他(2种)。4.荔浦市药用植物按其药用功效分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止血药、拔毒生肌药、解表药、平肝息风药、温里药、收涩药、化湿药、驱虫药、消食药、杀虫止痒药、泻下药、安神药、开窍药和涌吐药,共21类,以清热药为主,共720种,占总种数的53.22%。5.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交易的植物药有549种,隶属144科402属;其中,蕨类植物21种,隶属13科18属;裸子植物5种,隶属5科5属;被子植物523种,隶属126科379属。优势科和优势属比较明显,共有7个优势科4个优势属;此外,植物药在各科、属呈现出明显的分散现象,共有62个单种科和323个单种属。6.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中交易的植物药按入药部位分为根类、全草类、花果类、藤茎类、叶类和其他类,以根类药材为主,共有260种,占总种数的47.36%;按药用功效分21种,以清热药为主,共280种,占总种数的51.00%。7.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中交易的药用植物有老班药72味(4虎、7牛、12钻、49风),占老班药总味数的69.23%,共计71种,隶属46科67属,其中蕨类植物有2科2种,裸子植物有1科1种,被子植物有43科68种。8.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的植物药销往荔浦本地(270种)、广西区内(268种)、广东(258种)、全国各地(91种)。植物药交易价格低廉,每千克在21元以下的药材230种,占植物药总数的41.89%;每千克在21至100元的276种,占植物药总数的50.27%;每千克超过100元的51种,占植物药总数的9.29%。年销售量超过100吨的大宗药材有67种,隶属46科64属。9.荔浦市药用植物中国家重点调查药用植物共计85种,隶属55科77属。在样方调查中出现44种,隶属34科39属;葛(60次)、漆树(44次)、千里光(42次)、山鸡椒(33次)、菝葜(33次)等在样方中出现频度高。原生中草药城中植物药材有国家重点调查药用植物46种,隶属35科46属。10.荔浦市野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共计33种,隶属8科23属;蕨类植物1种,,被子植物32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6种,自治区级重点保护植物26种(兰科24种)。原生中草药城稀有药材19种(兰科11种),隶属9科15属。

张国鹏[2](2020)在《基于JAK1/STAT3通路探讨瑶医清疹方对慢性荨麻疹小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瑶医清疹方对邪盈不盛而正亏过衰型慢性荨麻疹小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瑶医清疹方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KM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盐酸苯海拉明组)、瑶医清疹方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小鼠外,其余各组小鼠均用于建立邪盈不盛而正亏过衰型慢性荨麻疹小鼠模型。于腹侧皮下注射0.3m L/kg利血平生理盐水溶液和2%乙酰苯肼配合尾静脉注射0.025%右旋糖酐以创建邪盈不盛而正亏过衰型慢性荨麻疹小鼠模型。适应性饲养7天后,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小鼠均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每天一次,共造模10天后取材检测。实验观测指标包括:(1)尾静脉注射右旋糖酐后各组小鼠瘙痒程度(小鼠搔抓潜伏期、搔抓次数和瘙痒持续时间);(2)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22、TNF-α水平;(3)RT-PCR检测各组小鼠脾脏组织中JAK1m RNA、STAT3m RNA的基因表达情况;(4)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脏组织中总JAK1、STAT3蛋白表达。结果:(1)除空白组以外,瑶医清疹方高、中、低剂量组以及阳性组、模型组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反应;与模型组比较,瑶医清疹方高、中、低各剂量组以及阳性组均可延长小鼠搔抓潜伏期(P<0.05);减少小鼠搔抓次数(P<0.05);缩短搔抓持续时间(P<0.05);与阳性组比较,瑶医清疹方高剂量组可明显减少搔抓次数(P<0.05)、缩短搔抓持续时间(P<0.05),虽也能延长小鼠搔抓潜伏期,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清疹方高、中、低剂量组抗瘙痒效果递减,且三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显着性(P<0.05)(2)与空白组相比,瑶医清疹方高、中、低剂量组以及阳性组、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22、TNF-α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瑶医清疹方高、中、低剂量组以及阳性组、空白组小鼠血清中IL-22、TNF-α表达水平均较低(P<0.05);且清疹方低剂量组、清疹方中剂量组、阳性组、清疹方高剂量组、空白组IL-22及TNF-α表达水平均依次降低。其中,除清疹方中剂量组与阳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显着性(P<0.05)。(3)与空白组比较,各组小鼠脾脏中的JAK1 m RNA、STAT3 m RNA、JAK1蛋白、STAT3蛋白的表达有较为显着的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组小鼠脾脏中的JAK1 m RNA、STAT3 m RNA、JAK1蛋白、STAT3蛋白的表达较低(P<0.05);瑶医清疹方高、中、低剂量组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JAK1 m RNA、STAT3 m RNA、JAK1蛋白、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随瑶医清疹方的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结论:(1)瑶医清疹方能改善邪盈不盛而正亏过衰型慢性荨麻疹小鼠的一般情况,减轻其瘙痒反应。(2)瑶医清疹方治疗邪盈不盛而正亏过衰型慢性荨麻疹的机理可能为:(1)降低外周血中炎症因子IL-22、TNF-α的水平(2)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脾脏组织中JAK1 m RNA、STAT3 m RNA、JAK1蛋白和STAT3蛋白的表达,改善炎症症状。

哈凯丽[3](2020)在《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与梯田文化景观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各族人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长期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传统知识。这些传统知识来源于各民族和地方社区,体现在当地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之中,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遗传资源可持续利用密切相关,称之为“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近年来传统知识的保护、获取与惠益分享已成为国际热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许多民族地区的传统知识都面临消失的风险,急需通过深入的研究,找到最适合的保护措施。瑶族是世居南方山区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瑶族长期生活在山林,在长期合理利用当地植物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发展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并形成丰富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知识、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这些传统知识、创新和实践是瑶族政治、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的结晶。研究这些知识对瑶族民族文化传承发扬、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调查、收集和整理,并依照分类标准,以词条格式对所调查和整理的传统知识进行了系统编目,建立了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数据库,进而对其传统知识的结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瑶族梯田文化景观作为案例进行研究,通过瑶族梯田中森林、村寨、梯田、灌溉等四个景观元素的分析,探讨了瑶族梯田各景观元素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关系。再结合实地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了瑶族传统知识传承的限制因素,提出保护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策略。本研究的主要结果:1、完成对广西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调查与编目。在对广西瑶族聚集区进行实地调研和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2014年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分类、调查与编目技术规定(试行)》,整理编目瑶族传统知识词条共514个,其中传统农业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词条135个(占总数26%);传统医药相关知识词条187个(36%);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词条75个(15%);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词条88个(17%);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词条29个(6%)。2、深入分析了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特征。在传统知识词条编目的基础上,分析了瑶族传统知识形成与发展的特点,表明瑶族传统知识的形成与其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和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条件有关;其传统知识的发展与其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即在可持续利用当地生物遗传资源过程中形成传统知识积累和完善;其传统知识的保护与瑶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传承相辅相成,互为支持,即保护和利用传统知识将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而民族文化的传承亦有助于传统知识的保护。3、深入研究了瑶族梯田文化景观中的传统知识内涵及相互关系。瑶族梯田文化景观由森林、村寨、梯田和灌溉系统这四个基本元素组成,形成了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脚梯田、灌溉系统的整体景观格局。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与当地梯田文化景观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是确保当地自然资源优化管理、生态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4、提出保护和传承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策略。由于生态破坏、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瑶族内部传承与保护意识的不足、外来文化的渗透、社会经济的发展矛盾、法律政策保护力度不足等,导致瑶族传统知识和民族文化的大量消失,许多传统知识的传承受到威胁。根据实地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建立和健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挖掘和推广应用,以利用促保护;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库,促进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加强传统知识宣传,提高瑶族对其传统知识的认同和保护传统知识的积极性。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本研究第一次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角度研究瑶族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对瑶族传统农业种质资源、传统医药、传统技术与生产生活方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文化、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整理与编目,建立了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数据库,丰富了瑶族生物遗传资源和传统文化的研究。本研究的成果可对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提供技术支持,亦可为中国制定和实施“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国家制度”提供基础数据和案例。

秦丽[4](2018)在《广西上思县中药资源调查分析及拳卷地钱的生药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广西上思县是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县之一,本文对该县中药资源的植物种类、分布、蕴藏量及传统医药知识等情况进行调查,对该县域中药资源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对该县民间用药拳卷地钱进行生药学研究,为推进中药资源开发与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基础。方法:文献调查法,野外调查(包括样线调查和样地样方调查)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精准定位、拍摄照片、采集标本,访问调查,内业整理(标本制作及鉴定、数据整理、数据库填报、整理上思县药用植物名录);对民族药(壮、瑶药)进行区系分析,比较同种药用植物在中医、壮、瑶医的用药异同点;以民间用药拳卷地钱为例对其进行显微观察,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通过UHPLC-MS法确定其黄酮类成分。结果:1.进行野外37个样地、185个样方的调查,采集到有花果中药资源植物812种,隶属147科507属,多种科(含种数>20)共4科(豆科、大戟科、茜草科、菊科),种属仅1属(紫金牛属);中药资源主要为全草类、根及根茎类。药用部位使用频次最高的为全草类(338次);其次为根及根茎类(239次);清热类和活血化瘀类药用植物最为常见,种数分别占上思县药用植物种类数的61.95%、42.36%。上思县的药用植物普遍存在一药多效的现象,其总功效种类数与药用植物种类总数比达到1.9594;上思县药用植物分布类型大多为热带分布,植物具有热带性质。2.上思县栽培药材有牛大力、肉桂、八角、栀子等;野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6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种,自治区级保护植物8种。样方调查中共出现15种重点物种,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枫香树(0.1568),侧面反映其蕴藏量较大;其次为楝(0.1405)、菝葜(0.0919)、白茅(0.0635)、千里光(0.0365)等,一定程度上表明其蕴藏量一般。3.上思县壮、瑶两个少数民族,其医药各具特色,如壮族的刮痧、挑痧,瑶族的药浴。调查到该县常用壮药共142种,瑶药共48种,多为清热解毒、跌打损伤、祛风湿类药。同个物种的功效及药用部位在中医、壮医、瑶医的使用存在异同。4.苔藓植物是近年发现具有保肝护肝作用的植物,其中的地钱属植物作为民间草药,在上思县当地使用较多,具有较大的药用潜力及开发价值。采集上思县域内外12个产地拳卷地钱样品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其植物形态特征、显微特征可作为拳卷地钱鉴定参考依据。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拳卷地钱样品总黄酮含量在4.6882~48.8298mg/g之间,各产地样品含量差异较大,产于贺州昭平县拳卷地钱总黄酮含量最高。UHPLC-MS法测定广西产拳卷地钱可能含有黄酮类成分5个,分别是Apigenin7,4’-diglucuronide、Apigenin7-glucuronide、芹菜素、木犀草素、金圣草黄素。结论:本文进行了上思县中药资源调查分析及民间用药拳卷地钱生药学研究,采集并鉴定了812种中药标本,提供了上思县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及标本库,对其植被类型、地理特性、科属、药用部位、功效等多样性包括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重点药材蕴藏量、特色民族医药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提供了拳卷地钱原植物形态特征、显微特征及上思县域内外12个产地黄酮成分含量数据,测定广西产拳卷地钱可能含有黄酮类成分5个,分别是Apigenin7,4’-diglucuronide、Apigenin7-glucuronide、芹菜素、木犀草素、金圣草黄素。进行了中医、壮医、瑶医对同个基源物种药用部位及功效比较,结果表明各具特色。本文为解决该县药用植物多样性、栽培及中药资源问题和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广西产拳卷地钱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实验依据。创新点:1.对上思县中药资源植物种类进行对比分析,对其植被类型、分布、科属、药用部位、功效等多样性进行分析,包括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重点药材蕴藏量、特色民族医药的调查与分析。2.创新上思县资源普查方法,提供了含GPS普查定位及计算机数据库等资源普查新技术。3.UHPLC-MS法测定广西产(12个产地)拳卷地钱黄酮类成分(见附件科技查新报告,编号CX2018060)。

邓鸣鸣,郎尚德[5](2016)在《壮医药史简述》文中认为壮医药是壮族的传统医药,在先秦时期萌芽,经汉魏六朝的发展,于唐宋时期形成包括10多种医疗方法的壮医多层次结构,明清至民国时期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之后,广西对壮医药进行大规模的发掘整理研究,使壮医药在理论研究、人材培养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

亢琳,朱华,戴忠华,黎理,笪舫芳[6](2016)在《广西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世居民族有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仫佬族等12个民族。广西少数民族医药文化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体系的总称,是我国少数民族医药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广西少数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文化。

韦佳佳[7](2017)在《广西灌阳县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药用植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亦很丰富。而上一次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距今已三十年,许多药用植物的自然环境和储量等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此,国务院总体部署了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结合广西普查试点工作,对桂林市灌阳县的中药资源开展普查,本论文重点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国家规定的调查技术方法,在资料整理确定原有药用植物名录的基础上,通过踏查访问确定植物资源的主要分布区;通过使用样线、样方法调查,基本确定各重点药用植物的分布和储量。在野外调查期间,采集标本、拍摄照片、物种GPS定位,在室内标本整理、鉴定后,整理出灌阳县现有药用植物名录,分析其药用植物资源组成、药用部位和功效。同时,对县域内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作初步的评估,根据其分布、储量、习性、栽培难度和目前市场需求等提出综合的保护对策,提供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途径。研究结果如下:1)共记录到的维管束药用植物1335种(包括种下单位,下同),隶属202科745属。其中药用蕨类植物共有88种,隶属33科55属;药用裸子植物共有18种,隶属8科16属;药用被子植物共有1229种,隶属161科676属。相较于第三次全国中药植物资源普查所记载的708种药用植物,本次调查新增了 627种,充分说明了此次调查的全面性。2)药用植物含20种及以上的优势科有菊科、蝶形花科、蔷薇科、唇形科、茜草科等共14个科,合计475种;含10种及以上的优势属有榕属、蓼属、荚蒾属、铁线莲属、悬钩子属5个属,合计58种。3)药用植物以草本为主,共有685种,灌木类共有322种,藤本类植物共183种,乔木类药用植物所占的比例最小,共有145种。4)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是主要利用类型,共有1181种。栽培药用植物154种,其中大部分是供食用和观赏。5)全草类、根和根茎类为主要入药部位。统计出全草类使用频次518次,根和根茎类460次。6)药用功效以清热、祛风湿和活血化瘀为主。清热药共有549种,活血化瘀药有421种,祛风除湿药有312种,其他还有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和止血药等。7)有毒药用植物共记录到140种,隶属61科108属。有毒药用植物常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安全范围小,易中毒,因此使用需慎重。8)第四次全国中药普查重点调查的药用植物共记录到112种,隶属62科103属;样地调查出现的野生重点药用植物有47种,隶属34科46属。9)通过与灌阳县当地瑶民、瑶医的交流,调查到当地常用特色瑶药有166种,隶属88科142属。10)灌阳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共记录到34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11种,自治区级重点保护植物21种。

宋宁[8](2015)在《瑶医学术特色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瑶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南方山区。瑶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形成了独特的医药理论,初步构建了学术体系框架。故对瑶医理论体系及其学术内涵进行总结探析,从瑶医的天人自然观、病因病机论以及临床治疗用药特点进行探讨,认为瑶医学术内涵丰富、理论独特,应进一步发掘整理、充实完善。

唐汉庆,黄岑汉,窦锡彬,李克明[9](2014)在《瑶医学风病与风药的学术内涵》文中研究说明瑶医药历史悠久,作为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瑶族人民的健康发挥了重大作用。经过对瑶医药知识的挖掘和总结,瑶医药已经得到系统化的整理,通过汲取瑶医药理论中的特色养分,有利于加深对瑶医药的认识。瑶医学借鉴中医学理论有关对"风"的论说,结合长期的医疗实践,发展了"百病因风"病因说、"七十二风病说"和"七十二风药说",对"风"的理解有一定的特色,对其内涵进行总结和解读,有助于促进中医药和瑶医药的交流,为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的特色并指导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纪征瀚[10](2008)在《古代“痧”及治法考》文中提出“痧”是具有中医文化特质的一个病证,故而难以被华夏文化圈之外的人们所理解。“痧”与刮痧疗法,为我国民间所熟悉,却难以跻身于中医大专院校教材之中。直到清初,“痧”还是很不起眼的小病种;然而此后“痧”证急剧扩张,以至于一度“无人不痧,无症不痧”;却又在清末突然衰落。原本是治疗用的刮痧法,于20世纪末又神奇地被包装为现代都市的时髦保健疗法。鉴于其中的种种矛盾与曲折,“痧”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疾病史研究对象。深入“痧”的发生发展过程,可望还原一个形成于华夏文化氛围中的鲜活的疾病史个例。查阅当代与“痧”相关的文献,尤其是当代主要的语词和医学工具书,发现其中对“痧”的定义几乎无本得同,众说纷纭。古医书亦对“痧”缺乏权威、通行的释义。因此,有必要全面系统地研究“痧”的历史,以期对“痧”作出符合历史与现状的描述和诠释。本文通过系统发掘与整理历代中医痧证相关文献,发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痧(沙)有不同的含义。根据研究结果,按痧证自身的发展规律,将1911年以前划分为三个阶段,讨论不同时段痧证史上各具特色的内容。由于人们对疾病的治疗总是建立在对疾病的认识的基础上,因此本文的重心是对痧证认识的发展史,并会适时提到痧证外治法的演变。正文按时间顺序,分三个部分论述。1.水虫时代的“沙”虫痧证源于水虫病说:考察明清诸家论说,乃至当代学者有关痧证起源的研究,发现其中均涉及多个水虫及相关的名称。因此本章按文字记载先后,探讨各水虫源流,缕清致病水虫之间的复杂关系。“射人”为祸之水虫——汉末以前的蜮与短狐:在汉末以前,《诗经》、《左传》等书记载了能对人造成危害的“蜮”。“蜮”在当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能“射人为疾”的动物,又名“短狐”。该物在水旁,分布于南越,也生于炎暑之地。汉代已经粗略地描述其形态“似鳖三足”,能“以气射害人”,但对其形态、特性尚缺乏清晰的认识。另一层含义则把“蜮”视为“魅蜮”,其为害类似鬼魅,并非实指致病的病原实物。含沙射影与入皮为害之水虫——三国两晋时非医药书中的射工与沙虱:三国两晋时的蜮(短狐)又名射工,或射影,据说是能含沙射影、入肌发疮的一种动物或甲虫,能以气因水射人,中即发疮,病似伤寒。沙虱为细小色赤的水中小虫,肉眼可观察到。该虫入人皮肤,如芒刺入肉,可用针挑去虫。沙虱即今恙虫,幼虫恙螨可传播立克次体,引起恙虫病(“沙虱毒”)。射工、沙虱均与“沙”字沾边,故以“沙虫”为统名。两晋南北朝间医方书中的水虫:《肘后方》记载了水中三毒,其中射工水弩毒症状如恶寒壮热、全身拘急强直、口不能语、齿间出血,病急骤而凶险,皮肤有明显创伤。其治为服药、敷疮、灸疮三法。沙虱毒初起以皮疹为主,伴有刺痛,兼有寒热头痛等症。其治采取拂、刮、挑、灸4法,赶出入皮之沙虱虫。溪毒非水虫引起,乃“水毒”所致。该病有一组症状类似“狐惑”病,以下部生疮为特征。但另一类症状描述,则类似伤寒。药物疗法与治伤寒、温病相似。药浴可促使其皮肤发出“赤斑文”。《小品方》把射工毒与溪毒合为一病,谓射工可含毒射人,其毒以七、八月最盛。中毒症状类中伤寒,亦如中尸,且有皮肤损伤。治以内服药为主,外治疮为辅,不用刮、挑法。隋唐医书中记载的水虫毒:《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中的水虫毒多转载前人之说。唐·《本草拾遗》误将溪毒、砂虱、水弩、射工、蜮、短狐合为同一水虫,谓该虫“含沙射影”,沙入人体为病,可用芋叶刮出细砂石。于是将刮出入皮沙虱虫之法,误传为刮出皮里之“沙”。本章逐一考求各水虫及其为病的历史。其中“蜮”是在春秋时已有记载能“射人为疾”的水虫,又名“短狐”。但直到汉代,对“蜮”的形态、特性尚缺乏清晰的认识。“蜮”有时也被视为“魅蜮”,非指致病的病原实物。最晚到汉末,“蜮”已被具体化为能以气射人的短狐,及能含沙射影引起肌肤作疮的“射工”。射工毒于是成了最早的水虫病。晋代出现了沙虱病,病原为沙虱。沙虱的形态、致病方式与症状都很明确。在《肘后方》等医药书中,已采用拂、刮、挑、灸法,以排出侵入肌肤的沙虱虫。溪毒也是晋代出现的一种水毒病,病状类似射工毒,却不明病原物。当时的医家治溪毒法与治疗外感热病类似。南北朝的《小品方》认识到射工是含毒射人,并把溪毒归于射工毒。隋唐医药书中的水虫病内容多属转载前代记载,缺乏深入研究,甚至出现了混乱与误解。唐代的《本草拾遗》把含沙射影作为各种水虫病的共同特征,并误传其治当刮出皮内之砂石。晋代的刮沙虫,到唐代就误为刮沙石。痧证源于水虫病的推断,在唐代及其以前的文献中还缺乏确凿的证据。2.沙(痧)病的确立及相关论说——宋明之间沙(痧)证的演变带“沙”、“(疒少)”字的病名与病状:经考察唐代到南宋前期的某些带有“沙”、“砂”或“(疒少)”的病名。这些病名借用“沙(砂)”字来形容某些细小、松散如沙的病状,但都与“痧证”无关。宋元之间的“沙病”及其内涵:南宋·叶大廉的《叶氏录验方》(1186)最早记载了“沙病”一名,元代又有“沙子病”或“沙子证”等名。该病名的含义,在于其外治法可使患者皮肤出现紫红色的瘀点,即所谓“得沙”。沙病的主症是寒热、头痛、肢冷、呕恶,闷乱,严重者能杀人。这些症状类似伤寒及疟疾,与前代医药文献的射工毒、溪毒症状有相似之处。元初孙仁存认为该病系因山岚瘴气所致。南宋时采用艾灸肌肤法以“得沙”。元代则出现了“绳擦法”、“麻戛法”,旨在使皮肤出现粟状紫色瘀血点,以开腠理郁,出邪气而愈病。元代的搅(绞)肠沙、水伤寒、水沙均为沙病内容。明代“沙”(痧)的论述及治法:本文对明代医药文献中的沙证论述进行广泛普查,发现明代医家对沙(痧)证的论述内容颇为丰富,但多集中在绞肠痧。沙证治法有许多新进展。此时“沙”字逐渐向“痧”字过渡。在对痧证的病因探讨中,有真砂病为水虫毒之说、沙为“解(亻亦)”说、沙(痧)由瘴气说。将瘴气视为沙病之因,就使得瘴疠与沙病产生了某些混杂,由此在痧证中又出现了一类与瘴气相混的新病名。痧证在明代最突出的进展,是在前人治痧的基础上,将外治法加以改进,或另创新法,使这一时期的痧证外治法精彩纷呈,计有刮、焠、针刺放血、针刺穴位、灸法、角筒法、推拿法等。这些疗法充分发挥了开腠理、行气血、散邪毒的作用。痧证在明代仍属于一个小病种,直至明末疫病大流行,使痧证的地位急剧上升。综上所述,宋、元、明三朝是痧证发展的重要时期。南宋《叶氏录验方》首次明确了“沙病”的概念。元初孙仁存认为该病的病因全非射工毒引起,而是山岚毒气所致。在治疗方法方面,元代出现了“绳擦法”、“麻戛法”,奠定了此后刮痧法的基础,并明确了这些能造成皮肤瘀点或瘀斑的外治法,目的都是为开腠理郁,行气血,出邪气。元代首次将绞肠沙作为痧病的子病名,以后又有水伤寒、水沙等病名出现。在宋元对痧证认识的基础上,明代又进一步对其病因进行探讨,除元代的瘴气说之外,又提出了水虫毒说、解(亻亦)说,对痧证分寒热进行辨证,并把痧证的疾病范围继续扩大(如将痧与惊风相联系)。在治法方面,明代痧证外治法精彩纷呈,丰富了刮痧法、针刺法的内容。3.大起大落的清代痧证清前期的痧证专着与“痧胀”:明末清初由北向南传播的大疫,催生了郭志邃的《痧胀玉衡》(1674)。该书为现存最早的痧证专着。此后续出王凯《痧症全书》(1686)、普净《痧症指微》(-1767),是为清代三大痧书。清初郭志邃等所称的痧胀,以具有“作肿作胀”特征的疫病为主。郭氏认为痧为厉气,也可因秽气、暑气、时行不正之气等引发。故其诊断既沿袭发展了前代“沙病”察痧点、验痧筋、试痧方等旧法,又提出了“怪病之谓痧”的诊断原则。痧证之怪在无定脉、无定症,故使许多疾病(尤其是未知疫病)被归于“痧”,造成痧名混乱。臭毒、番痧、满洲病、瘟痧等,都属于痧证。痧和疫病的界限模糊,使痧证之学为之一变。清初痧胀辨证粗具规模,但多以痧胀属热,没有建立痧证特有的辨证体系。清代辨痧以辨病为主,基于“痧为百病变症”的思想,其分类及病名繁复,且与杂病混杂,甚不利于指导临床。但清初痧胀治法十分简洁,以刮、放、药三法为主。内服药以消壅除滞为大法,出现了许多新的痧方与痧药。以上清代初期痧证的特点,对此后的痧证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痧证膨胀与诸疫入痧:清初的“痧胀”以及理论,对乾隆以后的痧证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提高了社会和医学界对痧证的关注,促进了痧证范围的急速膨胀,并将此后的多种疫病纳入了痧证范围。清中期及其以后,民间以“翻”、“挣”等为名的一类病名与“痧”并行于世。“翻”、“挣”与痧的差别只是方言用词的不同。民间以“翻”、“挣”等为名的子病名大量出现,其命名法或据症状及其肖似物,或据治法。尤多见将症状拟物化,取类比象。象形命名虽通俗好记,但弊端是没有反映疾病的本质或具有特异性的主症,容易造成重复、混淆、滥竽充数。随着清代痧证已经逐渐蜕变为以疫病为主,各种旧有疫病以及新出现的疫病陆续进入痧境。羊毛痧是清代第一个进入痧证领域的疫病,首见于明万历年间。该病有红色或紫黑皮疹,又称羊毛疹,被民间指为痧证。初入痧境的羊毛痧属疫疠还是痧疹曾有争议。清中期烂喉痧进入痧证。该病由“疫毒”引起,曾与痧疹、风痧、阴阳毒以及白喉发生纠葛。清末该病逐渐被明确为猩红热,与其他病名混杂现象才逐渐消失。道光元年横行肆虐的新传染病霍乱,很快被民间赋予痧证类名称,如吊脚痧、瘪螺痧、霍乱痧等。围绕着该病与传统霍乱的鉴别诊断,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出现了多种专着。经医家们细致的观察与比较,能准确地区分吊脚痧(真性霍乱)和传统霍乱,并主要采用中医传统之辨证论治。“痧”在霍乱初起之时,发挥了积极的包容作用。乾隆中期到光绪前期,痧证已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其表现是痧证随处可见,痧书充斥市场,已经到了“无人不痧,无症不痧”的泛滥地步。与此同时,痧症的外治法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但这一鼎盛时期并没能延续,至清末痧证开始出现了急速的跌落。痧证的回归与跌落:清代后期,又有医家关注起“沙病”甚至“沙蜮”。19世纪西医对传染病病原的认识发展迅速,使清代伤寒、温病及痧证学说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冲击。痧证未能摆脱民间医学中原始辨病的旧套,当西医探明了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之后,那些原本因“怪病”被纳入痧证的疫病就相继脱身而去,痧证迅速从巅峰状态回跌。更为明显的表现是清末痧书迅速减少。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痧证本身的理论与治疗缺乏创新,不能满足多种传染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总之,清初出现以《痧胀玉衡》为代表的系列痧证专着,其中痧胀或痧证的内容已经蜕变为疫病。这是因为这些痧书是建立在抗疫实践基础上,并以有“作肿作胀”特征症状的疫病为主要内容。其病因被认为是厉气,与疫病同;也可因秽气、暑气、时行不正之气等引发,这又与清以前的“沙病”相关。其诊断突出了“怪病之谓痧”的原则,谓痧证无定脉、无定症,使得痧与许多杂病及疫病混淆不清。多种疫病进入痧境,痧证之学为之一变。乾隆中期到光绪前期,痧证范围急速膨胀,进入了鼎盛时期。民间以“翻”、“挣”等为名的一类病名与“痧”同时行世,烂喉痧、吊脚痧等多种疫病被痧证接纳。痧书充斥市场,痧证无所不包。这种兴盛是畸形而不正常的。由于痧证自身的缺陷,也因为西医传染病学的传入,使得许多原本知之甚少的“怪病”逐渐脱离痧证的范围,促使痧证迅速从巅峰状态回跌。本文的结论是:“痧”是中医特有的一个病证,在历史上曾经兴盛过,但学术地位一直不高。人们对“痧”的历史缺乏全面系统了解,对痧证的发展源流、内涵亦不甚明了。本文在系统发掘与整理历代中医痧证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史学方法对痧证及其治法进行研究。鉴于古今学者的研究多将痧证起源归结为多个水虫(射工、沙虱等),甚至认为源于恙虫病,因此本文按时代先后溯源寻流,将清代及其以前的2000多年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总结其与痧证相关的内容。①“沙虫”:三国以前的“蜮”,传说是能“射人为疾”的水虫。一名射工、短狐、射影,据说能含沙射影、入肌发疮,病似伤寒。又有水虫沙虱,细小色赤,即今恙虫。幼虫恙螨入人皮肤,如芒刺入肉,可传播立克次体,引起恙虫病(“沙虱毒”),初起以皮疹为主,伴有刺痛,兼有寒热头痛等症。其治采取拂、刮、挑、灸等法,驱出入皮之沙虱虫。以上2虫均与“沙”字相关,称为“沙虫”。唐代《本草拾遗》误将上述多种虫病混为一谈。又附会传说中的“含沙射影”、沙入人体为病(元·孙仁存谓之“沙病”)之说,妄称可采用芋叶刮去入皮之沙,造成后世误以为“刮痧”之法即源于此。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古代“沙虫”毒中,射工(蜮、短狐)“含沙射影”乃是传闻。沙虱毒自古以来病原清楚,病状、治法明确,是一病理状态十分明了的单一疾病。刮沙虱虫法并非唐代误解的刮皮中沙法,因此,认为痧证源于沙虱毒的说法难以成立。②“沙病”:“沙病”首见于南宋·叶大廉《叶氏录验方》(1186)。元代有“沙子病”或“沙子证”之名。明代“沙”字逐渐被“痧”字替代。其命名因以物戛擦患者皮肤出现紫红色沙状瘀点,即所谓“得沙”。其主症是寒热、头痛、肢冷、呕恶、闷乱,类伤寒及疟疾,与前述射工毒与溪毒症状略似。元初孙仁存认为该病多因山岚毒气所致。治法有艾灸肌肤“得沙”,“绳擦”、“麻戛”得沙法,均旨在使皮肤出现沙状、粟状紫色瘀血点,达到开腠理郁,出邪气以愈病的目的。在该病流传过程中,搅(绞)肠沙等也被作为“沙病”。本文通过研究认为,“沙病”是一组症状(寒热、头痛、肢冷、呕恶、闷乱等)。引起沙病的原因很多,古代有水虫、山岚毒气等多种说法。其外治法能通过刮擦皮肤引起局部出现沙粟状的红色瘀点,俗称“得沙”,故名病为“沙病”。刮沙可以发挥开腠理、行气血、散邪毒的作用。尽管“得沙”一说,可能是由于唐代《本草拾遗》误载而以讹传讹,但宋代所出的沙病肯定不是单纯的水虫病。③“痧证”(或痧胀):痧证兴起于清代,虽然也包括前述“沙病”,但基本蜕变为疫病。清初第一部痧证专着《痧胀玉衡》(1674),就是在明末清初大疫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所以《痧胀玉衡》认为痧的病因为厉气。其诊断法除传统的察痧点、验痧筋、试痧方等法外,又有“怪病之谓痧”一说,致使许多不明的疾病和疫病都被作为痧证处理。清代痧证的名称混乱异常,既有方言的不同,又有各类疾病的加盟,而有“痧为百病变症”之说。痧证范围的膨胀,使之发展到“无人不痧,无症不痧”的泛滥地步。最后在清末衰落,到20世纪中,又逐渐回归到宋元时的“沙病”。根据以上研究,在确定“痧”定义时,应该有历史眼光。本文认为,“痧”的概念应该以宋元时的“沙病”为基础,不能沿袭历史上一过性、业已消亡的痧为疫病的概念,更不能将曾经列入痧类的几种传染病(真性霍乱、猩红热等)作为“痧”的义项。本文认为的痧,其概念是:痧病名。一名沙病。症见寒热、头痛头晕、呕恶,胀闷、肢冷唇青等,或可见青紫痧筋。外用刮痧法可使皮肤出现斑点。多由感受时令不正之气,或秽浊邪毒,饮食不洁引起。历史上痧曾一度容纳多种疫病,今已罕用。本文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古代痧证的发展历史。根据调查,否定了痧证源于沙虱、射工等水虫为病的旧说,指出唐代《本草拾遗》的错误记载是造成上述错误推导的根源;进而考证出了“沙病”在宋元时期的概念所指;又指出清代的痧证实际上已蜕变成疫病,失去了早期“沙病”的意义。以上创新观点,可为疾病史、医学史研究,以及名词术语的规范、教科书与工具书的编撰等工作提供参考。

二、金秀瑶医对痧症的认识及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秀瑶医对痧症的认识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概况
    1.2 广西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概况
    1.3 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1.4 药用植物资源存在的问题
第2章 荔浦市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植被类型
    2.2 民族概况
第3章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查阅
        3.3.2 野外调查
        3.3.3 访问调查
        3.3.4 室内整理
第4章 荔浦市药用植物的现状与特点
    4.1 荔浦市药用植物种类多样性
        4.1.1 科的组成特点
        4.1.2 属的组成特点
    4.2 荔浦市药用植物性状组成
    4.3 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类型
    4.4 荔浦市药用植物入药部位的多样性分析
    4.5 荔浦市药用植物药用功效类型多样性分析
第5章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药用植物利用的基本情况
    5.1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药用植物利用种类的多样性
    5.2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药用植物入药部位多样性分析
    5.3 药市上交易的老班药
    5.4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药用植物药用功效类型
    5.5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药用植物的交易情况分析
        5.5.1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植物药材的来源与去向
        5.5.2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植物药材的交易价格
        5.5.3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中的大宗药材
第6章 荔浦市野生重点调查药用植物
    6.1 荔浦市野生重点药用植物多样性
    6.2 荔浦市野生重点药用植物在样方中出现的情况
    6.3 荔浦市重点药用植物在药材市场交易情况
    6.4 荔浦市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第8章 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8.1 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管理现状
    8.2 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8.3 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荔浦市药用植物名录
附录2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植物药材2018-2020年的交易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基于JAK1/STAT3通路探讨瑶医清疹方对慢性荨麻疹小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慢性荨麻疹的研究现状
        1.1 西医对慢性荨麻疹的相关研究
        1.2 中医对CU的认识
        1.2.1 瘾疹的病因病机
        1.2.2 基于《中华医典》探究古代医家治疗瘾疹的用药规律
        1.3 瑶医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
        1.3.1 瑶医理论背景
        1.3.2 瑶医对CU的治疗总法
        1.3.3 瑶医对CU的治疗方法
    2 慢性荨麻疹实验模型的造模方法
        2.1 接触性荨麻疹动物模型
        2.2 非接触性荨麻疹动物模型
        2.3 中医证候复合CU动物模型
        2.4 造模方法的选择
    3 瑶医清疹方的组方研究
        3.1 方药组成
        3.2 方药中主要药物的功效主治
        3.3 瑶医清疹方的功效理论及特点
        3.4 方中主要药物相关药理学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实验环境
        1.2 实验药物
        1.3 主要试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1.3.1 主要实验试剂
        1.3.2 主要实验仪器
        1.3.3 主要实验器械及耗材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及造模方法
        2.2 用药方法
        2.3 标本采集及贮存方法
        2.4 观测指标和方法
        2.4.1 小鼠血清IL-22、TNF-α的含量测定
        2.4.2 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脾脏组织中JAK1、STAT3的m RNA表达
        2.4.3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脏中JAK1、STAT3 的蛋白表达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各组小鼠一般状态变化
        3.2 对各组小鼠全身皮肤瘙痒的影响
        3.3 各组小鼠血清IL-22、TNF-α的含量测定结果
        3.4 各组小鼠脾脏JAK1、STAT3 m RNA表达结果
        3.4.1 RNA质量测定
        3.4.2 各组小鼠脾脏组织JAK1 m RNA表达情况
        3.4.3 各组小鼠脾脏组织STAT3 m RNA表达情况
        3.5 各组小鼠脾脏JAK1、STAT3 的蛋白表达情况
第三部分 讨论
    1 瑶医清疹方对邪盈不盛而正亏过衰型CU小鼠疗效及作用机理探讨.
        1.1 瑶医清疹方对邪盈不盛而正亏过衰型CU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1.2 瑶医清疹方对CU小鼠IL-22、TNF-α水平的影响
        1.3 瑶医清疹方对CU小鼠脾脏组织中总JAK1、STAT3 蛋白表达及对JAK1m RNA、STAT3m 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2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炎症细胞因子在慢性荨麻疹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与梯田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背景
        一、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概念
        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国际热点与焦点问题
        三、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国内研究进展
    第二节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进展
        一、瑶族概况
        二、瑶族传统知识研究进展
        三、瑶族梯田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目标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调查、整理及编目
        二、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三、瑶族梯田文化景观案例研究
        四、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与传承策略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调查法
        二. 野调查
        三、数据分析方法
        四、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区域
第三章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及其特征
    第一节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与编目概述
        一、编目内容与格式
        二、瑶族传统知识编目总体概况
    第二节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类型编目
        一、传统农业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二、传统医药相关知识
        三、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
        四、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
        五、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
    第三节 瑶族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一、环境特征
        二、社会特征
        三、经济特征
        四、文化特征
第四章 瑶族梯田文化景观中传统知识元素分析
    第一节 瑶族梯田文化景观概述
        一. 文化景观的概念
        二、瑶族梯田文化景观基本情况
        三、瑶族梯田文化景观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瑶族梯田文化景观系统中的传统知识分析
        一、村落系统中的传统知识
        二、森林景观中的传统知识
        三、农田景观中的传统知识
        四、灌溉系统中的传统知识
    第三节 瑶族梯田景观与传统知识之间的关系
        一、梯田景观的形成与传统知识之间的关系
        二、梯田景观发展过程中与传统知识之间的关系
        三、梯田景观与传统知识的共存关系
第五章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与传承策略
    第一节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受威胁现状
        一、遗传资源丧失现状
        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流失与消失现状
        三、传统梯田文化及传统农业生产动态变化
        四、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未来变化趋势
    第二节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受威胁因素分析
        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及生态破坏
        二、瑶族内部传承与保护意识的不足
        三、外来文化的渗透
        四、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冲突
        五、政策法规保护力度不足
    第三节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策略
        一、完善法规政策,建立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
        二、挖掘传统知识价值,以利用促进保护
        三、建立数据库,促进传统知识保护与传承
        四、认识传统知识价值,提高传统知识在瑶族社区中的作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果
    第二节 本文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鸣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广西上思县中药资源调查分析及拳卷地钱的生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上思县中药资源概况
    第一章 上思县概况及调查方法
        1.1 上思县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地质地貌
        1.1.3 气候
        1.1.4 植被概况
        1.1.5 中药资源概况
        1.1.6 传统医药民俗风貌
        1.2 调查方法
        1.2.1 样线调查
        1.2.2 样地样方调查
        1.3 栽培情况调查
    第二章 中药资源特点分析
        2.1 科的组成特点分析
        2.2 属的组成特点分析
        2.3 性状分析
        2.4 药用部位分析
        2.5 药用功效分析
        2.6 重点调查品种分析
        2.6.1 重点调查品种统计
        2.6.2 部分中药材蕴藏量分析
        2.7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分析与对策
        2.8 上思县中药材栽培现状分析
        2.8.1 栽培的中药材种类调查及分析
        2.8.2 中药材栽培适宜性调查
        2.8.3 栽培技术要点
        2.9 药用植物地理特性分析
        2.9.1 属的区系分析
        2.9.2 优势科及表征科分析
    第三章 常用中药、壮药、瑶药的比较
        3.1 调查方法
        3.2 结果
        3.2.1 同个物种在中医、壮医、瑶医的药用部位的比较
        3.2.2 同个物种的功效在中医、壮医、瑶医中的比较
        3.3.3 壮、瑶族民间验方调查
        3.3 小结
第二部分 民间药拳卷地钱的生药学研究
    第四章 地钱属植物的生态分布调查
    第五章 拳卷地钱生药学研究
        5.1 拳卷地钱显微鉴别
        5.1.1 仪器与试剂、药材
        5.1.2 方法与结果
        5.2 拳卷地钱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5.2.1 样品制备
        5.2.2 仪器与试剂
        5.2.3 实验方法与结果
        5.2.4 讨论
        5.3 拳卷地钱黄酮类化学成分分析
        5.3.1 仪器与试剂、药材
        5.3.2 供试品制备
        5.3.3 色谱条件与测定
        5.3.4 结果
        5.3.5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件 查新报告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壮医药史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壮医药起源 (远古—先秦)
二、壮医药诊疗技法、方药经验积累期 (秦—隋)
三、壮医药初步形成及发展期 (唐宋—民国)
四、壮医药理论体系、医教研体系形成并快速发展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一) 医、教、研机构的建立
    (二) 民族医药古籍普查及壮医药发掘整理
    (三) 壮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四) 壮医药特色诊疗技法、方药迅速发展
    (五) 壮医执业资格获国家认可
    (六) 壮医药学术推广交流与民族医药振兴计划

(6)广西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壮医药文化
    1.1 壮医药山歌
    1.2 广西少数民族医药文化是骆越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1.3 民间的壮医药文化活动———端午节药市
    1.5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1.6 壮医经筋疗法
2 瑶医药文化
3 苗医药文化
4 侗族医药文化
5 毛南族医药文化
    5.1 端午节用药习俗
    5.2 酒文化与传统医药的关系
6 回族医药文化
7 京族医药文化
8 彝族医药文化
9 水族医药文化
10 仡佬族医药文化
11 仫佬族医药文化
12 发展广西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7)广西灌阳县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概况
    1.2 广西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1.3 灌阳县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1.4 药用植物资源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灌阳县地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植被概况
    2.2 民族概况
第三章 研究目的及意义、内容及方法
    3.1 灌阳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现状
    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3 研究内容
    3.4 拟解决关键问题
    3.5 调查研究方法
        3.5.1 文献整理与阅读
        3.5.2 野外调查
        3.5.3 访问调查
        3.5.4 室内整理
第四章 灌阳县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与特征
    4.1 灌阳县药用植物种类组成多样性
        4.1.1 科的组成特点
        4.1.2 灌阳县药用植物属的组成
    4.2 灌阳县药用植物生活型组成
    4.3 灌阳县药用植物资源类型多样性分析
    4.4 灌阳县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多样性分析
    4.5 灌阳县药用植物药用功效类型多样性分析
    4.6 灌阳县有毒药用植物多样性分析
第五章 灌阳县野生重点调查药用植物
    5.1 调查方法
        5.1.1 资源踏查
        5.1.2 样地调查
    5.2 灌阳县野生重点调查药用植物调查结果
    5.3 样地调查中出现的野生重点物种分析
第六章 灌阳县特色民族医药
    6.1 瑶医药特色
    6.2 灌阳县常用特色瑶药
第七章 灌阳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多样性
    7.1 灌阳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7.2 建议列入灌阳县野生重点保护植物名单
第八章 灌阳县植物资源新资料
第九章 灌阳县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中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9.1 灌阳县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9.2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第十章 结论
    10.1 结论
    10.2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灌阳县药用植物名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瑶医学术特色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瑶医自然观
    1.1气一万化论
    1.2三元和谐论
    1.3百体相寓论
2瑶医因机论
    2. 1八因致病论
    2.2鼻关总窍论
    2.3诸病入脉论
    2.4心肾生死论
    2.5盈亏失衡论
3瑶医治疗特色
    3. 1风亏打盈治则
    3.2用药特色
4小结

(9)瑶医学风病与风药的学术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 瑶医学“盈亏平衡”哲学观与“百病因风”病因说
2 瑶医学论“风”
    2.1 “七十二风病说”
    2.2 “七十二风药说”

(10)古代“痧”及治法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前言
    1.1 "痧"的文化特质与尴尬处境
    1.2 当代工具书对"痧"证名义的认识
    1.3 痧证史上的众多疑问
    1.4 关于本文撰写的若干说明
2.水虫时代的"沙"虫
    2.1 痧证源于水虫病说
    2.2 "射人"为祸之水虫——汉末以前的蜮与短狐
    2.3 含沙射影与入皮为害之水虫——三国两晋时非医药书中的射工与沙虱
        2.3.1 射工(射影)与蜮(短狐)
        2.3.2 沙虱
    2.4 两晋南北朝间医方书中的水虫
        2.4.1 《肘后方》中的水中三毒——射工水弩毒、沙虱毒、溪毒
        2.4.2 《小品方》中的射工、溪毒
    2.5 隋唐医书中记载的水虫毒
        2.5.1 《诸病源候论》关于水虫病的传承
        2.5.2 孙思邈医着中转载的水虫病
        2.5.3 《本草拾遗》中水虫病的混乱与误解
3.沙(痧)病的确立及相关论说——宋明之间沙(痧)证的演变
    3.1 带"沙"、"痧"字的病名与病状
    3.2 宋元之间的"沙病"及其内涵
        3.2.1 "沙病"的首次确立
        3.2.2 沙子病病因与治法原理
        3.2.3 沙病与搅(绞)肠沙等病
    3.3 明代"沙"(痧)的论述及治法
        3.3.1 痧的名称与绞肠痧
        3.3.2 痧证的病因探讨
        3.3.3 痧证新出子病名
        3.3.4 痧证外治法的发展
4.大起大落的清代痧证
    4.1 清前期的痧证专着与"痧胀"
        4.1.1 早期三大痧书及其影响
        4.1.2 "痧胀"名义与病因
        4.1.3 "痧胀"的诊断
        4.1.4 "痧胀"的相关病名
        4.1.5 "痧胀"辨证与分类
        4.1.6 "痧胀"的治法
    4.2 痧证膨胀与诸疫入痧
        4.2.1 翻、挣诸名考
        4.2.2 翻、挣诸子病之命名特点及弊端
        4.2.3 诸疫入痧之一:羊毛痧
        4.2.4 诸疫入痧之二:烂喉痧
        4.2.5 诸疫入痧之三:吊脚痧
        4.2.6 "无人不痧,无症不痧"
        4.2.7 痧证外治法的新进展
        4.2.8 痧书的翻刻与汇编
    4.3 痧证的回归与跌落
        4.3.1 沙蜮与沙病的回归
        4.3.2 西医传入及其对痧证的影响
        4.3.3 痧书剧减引起的反思
5.讨论
    5.1 "痧"史中的古代民间医学背景
        5.1.1 关于"含沙射影"
        5.1.2 刮沙(痧)的古老源头
    5.2 "痧"运兴衰的几点思考
        5.2.1 痧的历史作用与先天缺陷
        5.2.2 刮痧在当代再度兴起的思考
    5.3 对"痧"定义的思索
        5.3.1 历史文献中"痧"定义的评述
        5.3.2 本文给予"痧"字的新定义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金秀瑶医对痧症的认识及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D]. 苏钰岚.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JAK1/STAT3通路探讨瑶医清疹方对慢性荨麻疹小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D]. 张国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与梯田文化景观研究[D]. 哈凯丽.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广西上思县中药资源调查分析及拳卷地钱的生药学研究[D]. 秦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
  • [5]壮医药史简述[J]. 邓鸣鸣,郎尚德. 广西地方志, 2016(04)
  • [6]广西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研究[J]. 亢琳,朱华,戴忠华,黎理,笪舫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06)
  • [7]广西灌阳县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D]. 韦佳佳. 云南大学, 2017(07)
  • [8]瑶医学术特色探析[J]. 宋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05)
  • [9]瑶医学风病与风药的学术内涵[J]. 唐汉庆,黄岑汉,窦锡彬,李克明. 医学与哲学(A), 2014(03)
  • [10]古代“痧”及治法考[D]. 纪征瀚.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8(01)

标签:;  ;  ;  ;  ;  

金秀瑶医生对痱子的认识与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