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起多期成藏动态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起多期成藏动态

一、Dynamics for multistage pool formation of Lunnan low uplift in Tarim Basin(论文文献综述)

邓倩[1](2021)在《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震旦纪–早寒武世是地质历史上生命演化的重要转折时期,古海洋中关键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沉积环境和生物发育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研究该时期沉积地层中的微量元素和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对了解震旦–寒武纪界线附近的古海洋环境、生物演化和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协同作用机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论文工作以华南扬子板块和塔里木盆地为例,对震旦系–下寒武统典型地层剖面上岩石有机碳含量(TOC)、微量元素分布、碳酸盐碳/氧同位素(δ13Ccarb和δ18Ocarb)以及干酪根碳同位素(δ13Cker)等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系统的分析,主要讨论了:(1)华南扬子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与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埃迪卡拉生物群发育的协同演化关系;(2)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和库鲁克塔格地区下寒武统富有机质地层的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3)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条件及成藏特征;(4)塔里木盆地和华南扬子地区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从斜坡相的洞坎上剖面到盆地相的凤滩剖面,华南震旦系–下寒武统的干酪根和碳酸盐碳同位素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反映了不同水体深度和不同沉积环境中主导微生物类群的差异和海洋氧化还原分层的影响。氧化还原敏感的微量元素比值参数U/Th、V/(V+Ni)、V/Cr和Ni/Co指示了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的深水以缺氧-硫化条件为主,并存在多幕式的短暂氧化事件。这种多幕式的短暂氧化事件促进了海洋生物的发育。另一方面,华南震旦系–下寒武统岩石干酪根普遍比全岩更加富集Co、Cu、Ni、Mo等微量元素,表明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中的生物对这些微量元素可能存在选择性富集作用。震旦纪陡山沱中期埃迪卡拉生物群兴起时,干酪根中这些与生物发育相关的微量元素含量的增加,体现了古海洋中微量元素与生物发育存在协同演化关系。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什艾日克剖面的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雅尔当山剖面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西大山组都沉积于缺氧环境中。当时的古海洋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在上升洋流和热液的共同作用下沉积物中富集了Ba、Cu、Mo、Ni、V、Zn等营养微量元素,其浓度分别高达10000 ppm、130 ppm、79 ppm、66ppm、1935 ppm、244 ppm,远远高于上地壳中平均含量。玉尔吐斯组偏轻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平均-34.89‰)指示了什艾日克剖面早寒武世早期以底栖藻类为主的生物类型,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相对较高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平均-32.65‰)指示了雅尔当山剖面早寒武世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混合的生物类型。西山布拉克组中大量浮游藻类、较高的碎屑输入和沉积速率,导致其有机碳含量比玉尔吐斯组低,但烃源岩发育层段厚度比玉尔吐斯组更大。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玉尔吐斯组的发育模式与塔西北地区相似,古生产力的提高和缺氧的保存条件是控制轮探1井下寒武统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轮探1井寒武系轻质原油相对富集三环萜烷,可能与原油较高的演化程度、较远的运移距离和特殊的母质来源有关。根据地质背景、原油与潜在烃源岩的热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推测轮探1井的寒武系轻质油与下伏的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塔里木板块与华南扬子板块的下寒武统地层在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发育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两个板块下寒武统底部碳酸盐碳同位素均存在负异常,反映了早寒武世的海侵和缺氧沉积事件。受海平面上升和构造活动的影响,两个板块均发育了一套优质的下寒武统烃源岩,是深层油气资源的重要母质来源。两个板块下寒武统烃源岩富集了与生物发育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反映了当时古海洋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其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同时具有催化活性(如Ni、Fe、Mo、V等过渡金属元素),对烃源岩的生烃过程也存在催化作用。总体来看,扬子板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的过渡金属元素浓度比塔里木盆地玉尔吐斯组高,这可能也是造成两个板块下寒武统有机质演化程度差异的潜在因素之一。

彭作磊[2](2018)在《轮南地区构造演化及控藏作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轮南低凸起地区“断裂系统复杂、构造运动多期、明显断裂控藏”的特征,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构造及地层发育特征,并对不整合接触地层剥蚀量进行恢复,分析了剥蚀特征,然后通过Move 3D进行三维构造演化和平衡剖面制作,并对构造演化过程进行详细剖析,最后结合Petromod含油气系统模拟结果,分析轮南地区成藏演化模式,并研究分析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研究结果表明:(1)综合构造演化结果将构造活动详细划分为八个阶段,基底共轭压扭性走滑构造于加里东中期形成,早海西期和晚海西期两期强烈的构造挤压活动,使得轮南北部地区大面积遭到了抬升-剥蚀,同时形成了大型逆冲断裂带以及两个大型背斜(轮南背斜和桑塔木背斜),构造反转作用发生在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昆仑山和天山向盆地内部逆冲推覆,地层产状由北高南低转变为北低南高,最终定型。(2)通过含油气系统模拟结果将油气成藏模式总结为四次油气充注期、一次油气破坏期、三次油气调整期。晚加里东期形成了轮南低凸起巨型古油藏,而古油藏由于早海西期强烈的剥蚀作用遭到严重破坏。到了晚海西期,奥陶系再次聚集成藏,晚燕山期-早喜山期的油气藏调整改造使得古油藏向上运移至石炭系、三叠系储层,形成次生油气藏,接着晚喜马拉雅期油气藏再次调整改造,继续向上运移至侏罗系地层,储集成藏。(3)断裂系统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油藏运聚条件的控制作用。大型油源断裂的开启时期控制着油气运聚成藏的时期,大型断裂的延伸层位控制着油气运聚成藏的位置。

耿辰东[3](2018)在《塔里木盆地轮南断垒带三叠系断层特征及其控藏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轮南断垒带断裂发育,形成以断块油气藏为主的多种构造圈闭,断裂对油气藏的形成与保存有着显着的控制作用,深化断裂形成和演化过程是认识轮南断垒带油气藏地质条件和探讨断裂对油气分布规律控制作用所必需的。在三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对断层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根据断层的走向、规模与发育性质等因素将断层平面上划分为4组断裂系统;应用地层沉降量法和断层活动速率法系统分析边界断裂和不同级次断裂的活动规律,阐明断层活动期与油气运聚期的配置关系。断层现今封闭性评价中,主要针对轮南断垒带控油断层,结合地震资料和测井、岩性等资料应用岩性对置法和泥岩涂抹法(SGR)分析了断层的侧向封堵性,应用断面压力法和紧闭指数法分析了断层的垂向封闭性,最后在侧向与垂向封闭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轮南断垒带断层封闭性受走向控制明显,总体呈现北东东向>北东向>北北东向>近南北向;断层下盘封闭性略好于断层上盘。在总结研究区油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流体包裹体法,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和地层埋藏热演化史,划分出喜山晚期油气成藏期。探讨了断裂与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以及保存条件的关系,明确了断裂的控盆与输导作用和封堵作用。最后总结了研究区断裂控藏作用:边界一级与二级断层长期继承性活动,控制了盆地生油洼陷的发育与大型圈闭的成带分布,三级断裂沟通了油源与圈闭,起到了输导和分配油气的作用,部分三级及四级断层封堵了油气,形成了复杂的断块油气藏。

李昊东[4](2018)在《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三叠系沉积相研究》文中提出轮南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的轮南断垒带,是三叠系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近几年来,前人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对地层及沉积相类型划分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制约着勘探研究的深入,因此对研究区基础地质的研究至关重要。本论文以轮南油田三叠系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岩心、测井、录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对轮南油田三叠系进行了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相类型的识别、沉积相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构造特征选出有利勘探区。通过对研究区的测井曲线分析,发现全区广泛分布有3个一级标志层、3个二级标志层和3个三级标志层共9个标志层。在标志层的约束下,依据“旋回对比、逐级控制、井震结合”原则,将研究区三叠系地层分为TⅠ、TⅡ和TⅢ共3个油组,对每个油组细分得到TⅠ2、TⅠ3、TⅡ1、TⅡ2、TⅢ1、TⅢ2和TⅢ3共7个砂组。研究区三叠系主要发育砾岩、砂岩和泥岩,其中砂岩颜色以褐色、灰色为主,泥岩颜色以深灰色和灰黑色为主,整体沉积环境为还原环境。粒度概率曲线多样,主要以“两段式”为主。沉积构造主要发育冲刷面、块状层理、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及滑塌变形构造。C-M图指示研究区主要为牵引流沉积。测井曲线主要有箱型、钟型、平直型和指形。地震反射特征主要为强振幅亚平行反射、中振幅中频断续反射、弱振幅低频断续反射等三类。综合上述特征,认为研究区三叠系属于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浅湖两种沉积亚相。通过物源分析认为该区主要物源方向来自北部,在不同时期还有来自南部的物源。该区砂体普遍发育,厚度较大,除TⅡ油组横向连通性稍差外,其他油组连通性均较好。平面上砂体呈带状、片状或扇状分布,多为南北向展布。通过物性资料以及沉积演化规律分析,认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滨浅湖滩坝微相为有利储集相带。利用波形指示反演技术,在有利沉积微相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剖有利砂体,结合周边井含油气情况以及区域构造特征,确定有利含油目标区,为下一步勘探提供指导。

张纪智[5](2017)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天然气、原油为研究主体,在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原油物性、轻烃、甾烷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芳构化类异戊二烯烃、中分子量烃等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区天然气和原油的基本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成藏地质条件,研究了天然气和原油的成因及来源,建立了适用于台盆区奥陶系的油~源、油~油对比指标;分析了油气的成藏期次,研究了油气成藏过程;总结了研究区油气的分布特征、主控因素以及成藏模式。取得了以下认识:(1)研究区奥陶系天然气为成熟的油藏伴生气,以及高~过成熟的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均为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来源。(2)研究区原油及凝析油均为腐泥型母质来源的成熟~高成熟油;轻烃普遍存在散失,说明成藏时间较早;轻烃配对参数均具有很好的相似性,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不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原油及凝析油和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质量色谱检测均发现了指示强还原、厌氧沉积环境的芳构化类异戊二烯烃,中~上奥陶统烃源没有检测出芳构化类异戊二烯烃;原油及凝析油的中分子量烃配对参数均具有很好的相似性;为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来源。(3)通过对台盆区奥陶系各区块原油及凝析油的油~源、油~油对比,以原油的轻烃配对参数、芳构化类异戊二烯烃、中分子量烃配对参数这三项油~源、油~油对比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的油~源、油~油对比指标。(4)通过对台盆区奥陶系各研究区块储层包裹体分析,储层薄片观察,地球化学分析,明确了研究区各区块油气的成藏过程。哈拉哈塘奥陶系存在三期成藏过程,分别为:①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的油气聚集和破坏;②晚海西期油气的补充;③喜山期天然气的充注。轮南地区奥陶系存在四期成藏过程,分别为:①晚加里东~早海西期奥陶系油气的聚集和破坏;②晚海西期奥陶系油气的补充和破坏;③印支~燕山期油气的补充;④喜山期天然气的充注。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存在三期成藏过程,分别为:①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的油气聚集和破坏;②晚海西期油藏的调整转移和油气的补充;③喜山期天然气的充注。和田河奥陶系存在三期的成藏过程,分别为:①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油气的聚集及破坏;②晚海西期天然气的补充与散失;③喜山期次生气藏的形成。(5)通过绘制台盆区奥陶系原油密度、原油含蜡量,天然气干燥系数等值线图,总结了台盆区奥陶系油气的分布特征。塔北隆起带原油密度由南至北总体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原油含蜡量在轮南断垒带、桑塔木断垒带和哈拉哈塘南部深埋区相对较高;天然气干燥系数总体由南至北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塔中隆起带靠近Ⅰ号断裂带Ⅰ区域的原油密度相对较低;原油含蜡量较高部位主要分布在Ⅰ号断裂带与走滑断裂共同作用的交互带;天然气干燥系数总体呈远离Ⅰ号断裂带逐渐变小的趋势。(6)分析了研究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主要有:①优质烃源岩的分布及热演化史对油气分布的控制;②古隆起及其构造演化对油气分布的控制;③断裂~裂缝体系对油气分布的控制;④储层(缝洞体)分布对油气分布的控制。(7)总结了研究区各区块的成藏模式。分别为:①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油气藏早期成藏并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中期补充~后期轻微调整的成藏模式;②轮南地区奥陶系油气藏早期聚集并破坏~中期补充~晚期调整的成藏模式;③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油气藏早期聚集并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中期补充~晚期调整的成藏模式;④和田河地区奥陶系气藏早期聚集并破坏~中期补充与散失~晚期成藏的成藏模式。

马晴[6](2015)在《塔里木盆地轮南古潜山构造变形与油气成藏》文中提出轮南古潜山是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上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位于塔北隆起中部,其东邻草湖凹陷,西为哈拉哈塘凹陷,南部斜坡向满加尔凹陷倾没,北部与轮台断隆相接。在奥陶系、石炭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发现8套含油气层系,表现出大型复式油气聚集区的特征,未来的勘探前景广阔。由于轮南地区地层埋深厚度大,对该地区的构造变形研究较少,缺少系统的构造演化分析及严谨的平衡剖面分析,所以针对该地区急需进行详尽的构造分析。轮南地区主要由基底潜山和若干条贯穿整个区域的大断裂组成,一级断裂为4条近东西向的大断裂,从北向南分别是轮南断裂、轮南南断裂、桑塔木断裂和桑塔木南断裂。本文通过对剖面进行剥蚀量恢复以及演化分析,认为轮南古潜山的演化经历了五大阶段即稳定期、雏形期、剥蚀期、反转期和定型期。本文重点针对轮南古潜山构造变形与油气成藏进行详尽分析,进一步的认识、勘探与开发将指导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作,使该地区成为一个巨型的油气聚集区。

吴楠,蔡忠贤,杨海军,王振奇,刘显凤,韩剑发[7](2013)在《塔河-轮南地区奥陶系油气充注史的综合厘定》文中研究说明塔河-轮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海相油气富集区,但在多源多期生烃、多幕多类型油气藏调整、改造背景下,对于该区奥陶系储层烃类充注史的准确厘定尚存争议.基于烃源岩生烃史、奥陶系岩溶缝洞储集体的形成时间、奥陶系油气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流体性质的综合分析,认为寒武系烃源岩发生于加里东晚期的油气充注过程已遭破坏,而奥陶系主力烃源岩发生于石炭系沉积初期的油气充注事件形成了轮南低凸起现今黑油资源的主体,且由于封盖条件较差,油气在发生充注的同时遭受氧化降解形成广泛分布的重质稠油,包裹体均一温度的定年结果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结论.同时,基于喜马拉雅期气洗相分馏作用的定量化研究结果,证实了喜马拉雅期捕获的第二期烃类包裹体并非源自奥陶系烃源岩晚期高成熟度原油的二次充注,而是经强烈气洗相分馏改造后饱含大量轻质馏分的天然气遭捕获的结果.因此,塔河-轮南地区大型油气田的形成受控于两期油气充注过程,石炭系沉积初期是现今奥陶系油藏的形成期,而喜马拉雅期过量干气侵入所诱发的相分馏改造导致了现今奥陶系内部多种类型油气藏共存的复式油气聚集特征.

房启飞[8](2013)在《塔里木轮古地区奥陶系油气藏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藏期厘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储层流体包裹体含有大量的地质流体信息,利用不同的研究手段,可以反演油气成藏史。对轮古地区奥陶系区域构造特征、各期构造裂缝特征、流体包裹体赋存关系、烃包裹体荧光特征研究,结合烃共生盐水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烃包裹体颗粒荧光特征以及流体包裹体PT模拟等方面细致分析轮古奥陶系储层油气成藏史,得出以下认识:1)轮古地区经历了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晚海西期、燕山-喜马拉雅期三期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在奥陶系储层中相应地形成了11种构造裂缝。2)轮古奥陶系三期构造裂缝分别含有三种烃包裹体: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构造裂缝中含有发褐色荧光烃包裹体,对应重质油组分;晚海西期构造裂缝中含有发黄色荧光烃包裹体,对应成熟正常油组分;发蓝色荧光烃包裹体赋存于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裂缝中,并部分伴生发浅褐色荧光烃包裹体,代表高成熟轻质油或凝析油气。3)第Ⅰ期油气充注时的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值范围为80.191.2℃,对应捕获压力为6.38.7MPa,古埋深为16971991m,形成于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第Ⅱ期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值为106.9116.0℃,捕获压力为18.623.6MPa,对应古埋深为25452774m,形成时间为晚海西期;第Ⅲ期流体包裹体的捕获温度为154.0163.3℃,对应捕获压力值为34.938.7MPa,古埋深为46604972m,形成于喜马拉雅早期。4)轮古奥陶系储层油气成藏呈现“东西分块”现象,轮古西、轮古7两地区主要成藏期为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晚海西期两期;中平台、桑南西、桑南东、轮古东地区为三期成藏: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晚海西期、喜马拉雅早期,同时东部地区奥陶系喜马拉雅期第Ⅲ期油气具多期脉动式充注现象。

吴楠,蔡忠贤,杨海军,刘显凤,黄大瑞[9](2012)在《轮南低凸起油气输导体系格架及输导样式》文中研究说明多源多灶的生烃背景导致轮南地区的油气成藏过程高度复杂化.基于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综合运用钻井、地震以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对轮南低凸起关键时期油气输导体系格架及典型油气藏输导样式的研究表明,由于志留系沥青砂盆地级的分布特征有力地证实了加里东晚期奥陶系岩溶缝洞体尚未形成,因此志留系砂体是加里东晚期源自寒武系烃源岩的烃类向轮南低凸起横向输导的主要通道;其次,海西早期的强烈抬升及长时间的暴露剥蚀导致表生岩溶作用深度改善了轮南地区碳酸盐岩层系的储集效能,而潜山风化壳之下的奥陶系岩溶缝洞储集体是这一时期源自满加尔坳陷内奥陶系烃源岩烃类的横向运载层;喜山期油气成藏的实质为海西晚期奥陶系整装油气藏形成后的调整改造过程,包括过量干气的气洗改造以及不同尺度断裂的垂向调整.轮南油田、桑塔木油田以及解放渠东油田三叠系油气藏的形成均受控于深大断裂的垂向输导.同时,上覆盖层的强制性封闭将喜山期干气的横向输导路径束缚于奥陶系内部,奥陶系油藏经气洗相分馏改造转变为次生的饱和凝析气藏.而由于桑塔木断垒带地区连接奥陶系与石炭系的层间断裂以及轮古东地区奥陶系层内断裂活动所诱发的泄压相分馏改造,不仅在石炭系圈闭形成了纯气相的不饱和凝析气藏,还直接控制了轮古东油田凝析气藏及其流体性质的分布.

庞雄奇,周新源,姜振学,王招明,李素梅,田军,向才富,杨海军,陈冬霞,杨文静,庞宏[10](2012)在《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与预测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西部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动和多旋回的油气成藏作用,油气成藏之后经历了后期构造变动的调整、改造和破坏,分布规律十分复杂。研究叠合盆地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和分布对于提高叠合盆地油气勘探成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叠合盆地系指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或沉积地层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叠加和复合。它们具有地层沉积不连续、地层构造不连续和地层应力应变作用不连续等三大判别标志。依据构造剖面上沉积地层年代的关联性将叠合盆地分为连续沉积型、中晚叠合型、早晚叠合型、早中叠合型和长期暴露型等五种类型。叠合盆地复杂的构造过程产生了多种类型的复杂油气藏。三种地质作用(剥蚀、断裂和褶皱)使区域盖层受到破坏,六种微观机制(渗漏、扩散、溢散、氧化、降解和裂解)导致了油气损耗。它们的联合作用形成了原成型、圈闭调整型、组份变异型、相态转换型和规模改造型等五种类型的复杂油气藏。叠合盆地功能要素组合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的功能要素包括有烃源灶(S)、古隆起(M)、沉积相(D)、区域盖层(C)、断裂带(F)和低势区(P)等,它们在纵向上的有序组合(C/D/M/S)控制着有利的成藏层位;在平面上的叠加复合(C∩D∩M∩S)控制着有利的成藏范围;在时间上的同时联合(TC=TD=TM=TS)控制着有利的成藏期次(T)。叠合盆地后期构造过程的叠加复合导致了早期油气藏的调整、改造和破坏。构造过程叠加改造油气藏的基本地质模式是:强强叠加破坏、强弱叠加改造、弱弱叠加保护。构造变动破坏烃量受构造变动强度、构造变动次数、构造变动次序、区域盖层封油气能力和原始聚油气量等五方面因素的控制,建立了构造变动破坏烃量和剩余资源潜力与各主控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式,为叠合盆地构造变动破坏烃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叠合盆地晚期相-势-源复合决定着圈闭的含油气性。叠合盆地发生过多期成藏作用,但最后一期成藏作用的勘探意义最大;叠合盆地油气藏发生过多期调整和改造,但晚期条件的制约作用最为关键。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区和弱弱叠加保护区最有利开展当前油气藏勘探;在这一地区的油源通道上发育的圈闭、优相储层区中发育的圈闭、低势场中分布的圈闭的成藏概率高;依据近源-优相-低势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可以预测和评价最有利勘探目标的含油气性,优选钻探目标。叠合盆地的油气勘探需分四个层次展开。首先基于地质门限联合控油气作用搞清每一运聚单元内的油气生成量和损耗量,根据物质平衡原理预测有利的资源领域;其次在有利资源领域展开油气成藏功能要素的识别、演化历史恢复和控油气作用研究,基于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分布模式预测出多期复合成藏的边界、范围和概率;然后开展盆地演化历史与油气藏调整、改造和破坏作用的研究,基于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在有利成藏区带内预测出剩余资源较大的有利勘探区;最后在有利勘探区带内展开油气富集作用的研究,基于近源-优相-低势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出最有利的钻探目标。应用新理论新技术,预测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主要目的层最有利的资源领域、最有利的成藏领域和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和准噶尔盆地已发现的油气藏100%分布在理论预测的最有利成藏领域中得最有利勘探区带内;截止到2009年底,上列两个盆地已钻567口探井中得316口成功井100%分布在理论预测出来的最有利勘探目标中,其中日产油气量超过18t的高产井中得95%的相-势-源复合指数(FPSI)大于0.6。215口无油气的探井中,有24%~68%是功能要素不好,有5%~19%是构造变动破坏所致,有27%~57%是相-势-源复合不好。叠合盆地"要素组合控藏-过程叠加改造-晚期相势定位"的理论成果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就塔中隆起一地预测和评价出来的21个最有利的勘探目标中,经钻探证实100%获得了工业油气流。它们为近年来塔里木油田公司年均发现2.85亿吨油气储量和每年保持18%的储量增长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二、Dynamics for multistage pool formation of Lunnan low uplift in Tarim Basi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ynamics for multistage pool formation of Lunnan low uplift in Tarim Basin(论文提纲范文)

(1)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微量元素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1.1.2 古海洋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1.1.3 地质历史时期的全球碳循环与稳定碳同位素
        1.1.4 关键地质时期微量元素/碳同位素与生物发育、有机质富集的协同演化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震旦–寒武纪过渡时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华南洞坎上和凤滩剖面震旦系–下寒武统全岩/干酪根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2.1 引言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基本地质概况
        2.2.2 研究剖面与地层
    2.3 样品与分析方法
        2.3.1 矿物组成分析
        2.3.2 总有机碳含量分析
        2.3.3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
        2.3.4 干酪根元素组成和碳同位素分析
        2.3.5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2.3.6 干酪根微量元素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2.4.2 有机/无机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
        2.4.3 不同沉积相的全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2.4.4 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演化
        2.4.5 干酪根和全岩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对比
        2.4.6 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中微量元素、氧化还原环境与生物发育的协同演化模式
    2.5 小结
第3章 塔里木盆地柯坪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系–下寒武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影响
    3.1 引言
    3.2 区域地质背景
        3.2.1 基本地质概况
        3.2.2 研究剖面与地层
    3.3 样品与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3.4.2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地层对比
        3.4.3 有机碳含量与干酪根碳同位素的分布差异性
        3.4.4 主、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热液活动和陆源碎屑输入的指示
        3.4.5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古环境和古生产力分析
        3.4.6 塔里木盆地东、西地区下寒武统有机质富集机制和烃源岩发育模式
    3.5 小结
第4章 塔里木盆地轮探1 井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发育及其成藏特征
    4.1 引言
    4.2 区域地质背景
    4.3 样品与分析方法
        4.3.1 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碳同位素与主微量元素分析
        4.3.2 核磁共振分析
        4.3.3 岩石热解分析
        4.3.4 干酪根催化加氢热解实验
        4.3.5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轮探1 井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4.4.2 轮探1 井震旦系–下寒武统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4.4.3 轮探1 井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条件与有机质富集机制
        4.4.4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地球化学特征
        4.4.5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的油源对比分析
        4.4.6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藏勘探发现的地质意义
    4.5 小结
第5章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5.1 扬子古板块与塔里木古板块的可比性
    5.2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碳同位素地层对比
    5.3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情况对比
    5.4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微量元素浓度对比与有机质演化
    5.5 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2)轮南地区构造演化及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轮南区块研究现状
        1.2.2 技术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构造发育特征
第三章 三维构造模型
    3.1 三维地震体构造解释
        3.1.1 蚂蚁体追踪断层解释技术
        3.1.2 断裂组合特征
        3.1.3 断裂分类及分布规律
    3.2 速度模型的建立
    3.3 建立三维构造模型
第四章 三维构造演化研究
    4.1 剥蚀量恢复
        4.1.1 声波时差法—平行不整合
        4.1.2 地层趋势厚度法—角度不整合
        4.1.3 主要层位剥蚀特征
    4.2 三维构造恢复
        4.2.1 确定构造恢复参数
        4.2.2 上奥陶系底面构造演化特征
        4.2.3 石炭系底面构造演化特征
        4.2.4 三叠系底面构造演化特征
        4.2.5 轮南背斜演化过程
    4.3 不同时期构造演化特征
    4.4 构造演化特征总结
第五章 构造控藏作用研究
    5.1 研究区成藏特征调研
        5.1.1 成藏期的确定
        5.1.2 生储盖组合划分
    5.2 生烃动力学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5.2.1 生烃动力学
        5.2.2 边界条件
        5.2.3 成藏演化模式
    5.3 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5.3.1 断裂系统改造了储层的储集性能
        5.3.2 构造活动控制着油气成藏期次和分布规律
        5.3.3 构造控制着圈闭类型及油井产能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塔里木盆地轮南断垒带三叠系断层特征及其控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断裂带的研究现状
        1.2.2 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
        1.2.3 断层活动性研究现状
        1.2.4 断层控藏研究现状
    1.3 主要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概况
        2.1.1 区域构造背景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地层特征
        2.2.2 沉积特征
第三章 断裂基本特征及活动性分析
    3.1 基本构造格局
        3.1.1 构造单元特征
        3.1.2 断裂系统划分
    3.2 断裂级次及级别
        3.2.1 断层分级
        3.2.2 断层类别
    3.3 断层组合样式
        3.3.1 断层平面组合样式
        3.3.2 断层剖面组合样式
    3.4 断裂活动性分析
        3.4.1 一级断裂活动性分析
        3.4.2 断裂系统活动规律
第四章 断层封闭性评价
    4.1 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
    4.2 研究区断层封闭性评价
        4.2.1 北东东向断层
        4.2.2 北东向断层
        4.2.3 南北向断层
    4.3 断层封闭性综合评价
        4.3.1 断层封闭性综合评价方法
        4.3.2 断层封闭性综合评价
第五章 断裂与油气成藏关系
    5.1 油气藏特征
        5.1.1 成藏条件
        5.1.2 成藏过程
    5.2 断层控藏作用
        5.2.1 输导作用
        5.2.2 封堵作用
        5.2.3 断层控藏模式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三叠系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沉积相与辫状河三角洲研究现状
        1.2.2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内容及方法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认识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主要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及构造位置
    2.2 构造特征
    2.3 沉积特征
    2.4 地层发育特征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地层划分对比的思路与方法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流程
        3.2.1 标志层的识别及其特征
        3.2.2 沉积旋回的划分
    3.3 宏观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
        3.3.1 标准井及骨架剖面的选取
        3.3.2 地震层位标定
        3.3.3 地层剖面对比
        3.3.4 地层平面展布特征
第四章 沉积相标志、类型及特征
    4.1 古生物标志
    4.2 地质相标志
        4.2.1 岩石颜色及类型
        4.2.2 沉积结构特征
        4.2.3 沉积构造特征
    4.3 测井相特征
    4.4 地震相特征
    4.5 相类型及其特征
        4.5.1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
        4.5.2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4.5.3 滨浅湖亚相
    4.6 单井相特征
        4.6.1 LN26 井单井相分析
        4.6.2 LN31 井单井相分析
第五章 剖面相、平面相分析
    5.1 物源分析
        5.1.1 石英含量分析
        5.1.2 成分成熟度分析
        5.1.3 古水流分析
    5.2 剖面相分析
    5.3 地震属性分析
    5.4 砂体平面展布
        5.4.1 TⅠ油组砂体展布特征
        5.4.2 TⅡ油组砂体展布特征
        5.4.3 TⅢ油组砂体展布特征
    5.5 平面相分析
第六章 有利区预测
    6.1 有利含油条件概述
        6.1.1 油源
        6.1.2 储盖组合
        6.1.3 供油断层
        6.1.4 圈闭
        6.1.5 保存条件
    6.2 地震储层反演分析
    6.3 有利目标点预测
        6.3.1 TⅠ油组有利区
        6.3.2 TⅡ0 小层有利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油气成因与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2.1 油气成因研究现状
        1.2.2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2.3 油气源对比研究现状
        1.2.4 油气成藏时期研究现状
        1.2.5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关键技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3 关键技术
    1.4 论文投入的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位置
    2.2 构造分区及特征
        2.2.1 构造分区
        2.2.2 构造演化
    2.3 地层发育与分布
    2.4 各研究区块油气勘探现状
第3章 烃源岩特征
    3.1 烃源岩分布与热演化史
        3.1.1 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分布
        3.1.2 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分布
        3.1.3 烃源岩热演化史
        3.1.4 烃源岩地球化学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第4章 储层特征
    4.1 塔北地区储层特征
        4.1.1 储层岩性
        4.1.2 储集空间类型
        4.1.3 物性特征
    4.2 塔中地区储层特征
        4.2.1 储层岩性
        4.2.2 储集空间类型
        4.2.3 储层物性特征
    4.3 和田河气田储层特征
        4.3.1 储层岩性
        4.3.2 储集空间类型
        4.3.3 物性特征
第5章 台盆区奥陶系油气地球化学研究
    5.1 台盆区奥陶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5.1.1 天然气组成特征
        5.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5.2 台盆区奥陶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5.2.1 原油物性特征
        5.2.2 原油轻烃特征
        5.2.3 甾、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5.2.4 原油碳同位素
第6章 台盆区奥陶系油~源、油~油对比及对比指标的建立
    6.1 台盆区奥陶系油~源、油~油对比
        6.1.1 甾、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
        6.1.2 原油碳同位素
        6.1.3 轻烃特征
        6.1.4 芳构化类异戊二烯烃
        6.1.5 中分子量烃配对参数
    6.2 台盆区奥陶系油~源、油~油对比指标的建立
        6.2.1 台盆区奥陶系油~源、油~油对比方法适用性论述
        6.2.2 台盆区奥陶系油~源、油~油对比指标
第7章 台盆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研究
    7.1 台盆区奥陶系油气成藏基本特征
    7.2 台盆区奥陶系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过程过程分析
        7.2.1 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油气藏
        7.2.2 轮南奥陶系油气藏
        7.2.3 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油气藏
        7.2.4 和田河地区奥陶系气藏
    7.3 台盆区奥陶系油气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总结
        7.3.1 油气分布特征
        7.3.2 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7.4 台盆区奥陶系油气藏成藏模式
        7.4.1 哈拉哈塘、轮南奥陶系油气藏成藏模式
        7.4.2 塔中Ⅰ号断裂带上奥陶统油气藏成藏模式
        7.4.3 和田河奥陶系气藏成藏模式
        7.4.4 总结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索引

(6)塔里木盆地轮南古潜山构造变形与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塔里木盆地概况
    2.2 研究区位置及概况
    2.3 地层沉积特征
    2.4 区域不整合界面特征
第三章 研究区构造变形分析
    3.1 区域构造特征
    3.2 局部构造特征
        3.2.1 西部斜坡带
        3.2.2 桑塔木断垒及桑南斜坡
        3.2.3 中部斜坡带
    3.3 构造变形分析
第四章 轮南古潜山构造演化分析
    4.1 稳定期
    4.2 雏形期
    4.3 剥蚀期
    4.4 反转期
    4.5 定型期
第五章 研究区石油地质特征
    5.1 储层特征及烃源岩
        5.1.1 储层特征
        5.1.2 烃源岩
    5.2 储盖组合
    5.3 油气藏类型及特征
第六章 构造活动与油气成藏关系
    6.1 油气富集规律
    6.2 油气成藏要素分析
    6.3 构造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6.3.1 有利于储层形成及改善
        6.3.2 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
        6.3.3 构造反转促使油气再分配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8)塔里木轮古地区奥陶系油气藏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藏期厘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
    2.2 区域地层
第3章 轮古奥陶系储层裂缝特征及烃包裹体期次
    3.1 轮古西地区构造裂缝与烃包裹体特征
    3.2 轮古7地区构造裂缝与烃包裹体特征
    3.3 中平台地区构造裂缝与烃包裹体特征
    3.4 桑南西地区构造裂缝与烃包裹体特征
    3.5 桑南东地区构造裂缝与烃包裹体特征
    3.6 轮古东地区构造裂缝与烃包裹体特征
第4章 轮古地区奥陶系流体包裹体特征
    4.1 烃包裹体岩石学特征
    4.2 流体包裹体温度分析
    4.3 烃包裹体颗粒荧光分析
        4.3.1 定量颗粒荧光技术
        4.3.2 实验方法及步骤
        4.3.3 轮古地区储层烃包裹体荧光特征
    4.4 轮古奥陶系颗粒荧光定量参数分析
第5章 轮古地区奥陶系流体包裹体形成期
    5.1 流体包裹体PT模拟
    5.2 流体包裹体形成时间
第6章 轮古地区奥陶系成藏期厘定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轮南低凸起油气输导体系格架及输导样式(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地质背景
2 关键时期输导网络格架构成
    2.1 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输导网络构成
    2.2 海西晚期输导网络构成
        (1) 中上奥陶统覆盖区岩溶发育特征:
        (2) 潜山主体区岩溶发育特征:
    2.3 喜山期输导网络构成
        (1) 早期成藏阶段:
        (2) 中期成藏阶段:
        (3) 晚期成藏阶段:
3 典型油气藏输导样式
4 结论

(10)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与预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1.1叠合盆地的概念及其识别标志
        1.1.1叠合盆地的概念
        1.1.2叠合盆地的识别标志
    1.2中国叠合盆地基本地质特征与成因分类
        1.2.1中国叠合盆地的基本地质特征
        1.2.2中国叠合盆地成因分类
        1.2.3中国叠合盆地的平面分布
    1.3中国西部叠合盆地基本的油气地质特征
        1.3.1广泛发育复杂油气藏
        1.3.2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
        1.3.3发生过多期多区生排油气作用
        1.3.4发生过多旋回的成藏作用
        1.3.5多期构造变动使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复杂化
2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的主控因素及其控油气特征
    2.1叠合盆地油气藏产状特征及其恢复
        2.1.1天然气产状的基本概念
        2.1.2天然气地表产状与地下产状差异性与研究意义
        2.1.3天然气地下产状恢复研究方法原理
        2.1.4天然气地下产状恢复在塔中地区的应用
        2.1.4.1塔中天然气地表产状特征
        2.1.4.2塔中天然气地表平面分布特征
        2.1.4.3塔中天然气地表产量变化主控因素分析
        2.1.4.4塔中地下天然气产状恢复
        2.1.4.5塔中天然气地下产状分布特征
        2.1.4.6塔中天然气地下和地表产状差异比较及石油地质意义
        2.1.4.7塔中天然气产状恢复结果讨论
    2.2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的基本特征
        2.2.1纵向上多层位分布
        2.2.2平面上多区带分布
        2.2.3时间上多期次分布
    2.3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的主控因素
        2.3.1烃源灶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1.1烃源灶的基本概念
        2.3.1.2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
        2.3.1.3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模式
        2.3.1.4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概率
        2.3.1.5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来源
        2.3.1.6烃源灶的形成演化控制着油气的规模
        2.3.2古隆起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2.1古隆起的基本概念
        2.3.2.2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
        2.3.2.3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模式
        2.3.2.4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概率
        2.3.2.5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运聚方向
        2.3.2.6古隆起控制着圈闭的成因类型
        2.3.3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3.1有效储层的基本概念
        2.3.3.2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分布范围
        2.3.3.3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模式
        2.3.3.4有效储层控制着油气的成藏概率
        2.3.4区域盖层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4.1有效区域盖层的基本概念
        2.3.4.2有效区域盖层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
        2.3.4.3有效区域盖层控制油气的分布特征
        2.3.4.4有效区域盖层控油气的分布模式
        2.3.5断裂带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3.5.1断裂与油气藏分布关系密切
        2.3.5.2断裂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起到输送油气作用
        2.3.5.3断裂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起到改善储层的作用
        2.3.5.4断裂控油气成藏基本模式
        2.3.6低界面势能区的控油气作用
        2.3.6.1低界面势能区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概念和普遍性
        2.3.6.2低界面势能区控油气作用的定量表征
        2.3.6.3低势指数预测有利勘探区
        2.3.6.4低势控藏作用可靠性检验
3叠合盆地功能要素组合成藏与多期复合成藏
    3.1功能要素及其判别标准
    3.2功能要素控藏作用存在临界条件
    3.3功能要素组合模式决定着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3.3.1功能要素有序组合控制着纵向上油气富集的层位
        3.3.2功能要素叠加复合控制着平面上油气富集的范围
        3.3.3功能要素地史期联合控制着油气藏大量形成的时期
    3.4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作用与表征
        3.4.1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作用与定性表征
        3.4.2叠合盆地多期复合成藏作用与定量表征
        3.4.2.1烃源灶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3.4.2.2有利相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3.4.2.3区盖层控油气作用的定量表征
        3.4.2.4古隆起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3.4.2.5功能要素组合控藏指数 (T-CDMS)
        3.4.2.6不同的功能要素组合控制着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4叠合盆地油气藏多期调整改造与剩余资源评价
    4.1构造变动特点
    4.2构造破坏油气藏机制
    4.3构造变动与油气藏破坏程度的关系
        4.3.1构造变动的基本形式
        4.3.2构造变动的强度与定量表征
        4.3.3构造变动强度越大油气藏受破坏程度越高
        4.3.4构造变动时间越晚油气藏受破坏的程度越高
        4.3.5构造变动次数越多油气藏受破坏的程度越高
        4.3.6构造变动时盖层的塑性越强油气藏受破坏的程度越低
    4.4叠合盆地构造过程叠加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
        4.4.1单次构造变动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
        4.4.2多期构造变动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
        4.4.3多期构造变动改造油气藏地质模式的实际应用
    4.5叠合盆地地质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定量模式
        4.5.1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地质概念模型
        4.5.2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定量评价数学模型
    4.6叠合盆地地质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剩余资源潜力预测
        4.6.1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剩余潜力评价方法流程
        4.6.2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剩余潜力评价工作流程
    4.7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油气聚散过程定量研究
        4.7.1塔中隆起油气地质简介
        4.7.2塔中隆起油气聚散过程定量研究
        4.7.3塔中隆起油气聚散模式的建立与意义讨论
5叠合盆地晚期油气藏相势源复合定位
    5.1叠合盆地晚期成藏与晚期成藏效应
        5.1.1晚期成藏的基本概念
        5.1.2晚期成藏效应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5.1.2.1早期形成的油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凝析气藏和裂解气藏
        5.1.2.2早期形成的大油气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次生小型油气藏
        5.1.2.3早期形成的小型油气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大型油气藏
        5.1.2.4早期形成的油气藏被改造为晚期形成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油气藏
        5.1.3晚期成藏效应的机理模式
        5.1.4晚期成藏与晚期成藏效应的关联性
    5.2相势耦合控藏作用与有利目标预测
        5.2.1相的概念、层次表征与控藏作用模式
        5.2.1.1相的概念
        5.2.1.2相的层次表征
        5.2.1.3相控油气作用特征
        5.2.2流体势的概念、分类与控藏作用模式
        5.2.2.1流体势的概念与分类
        5.2.2.2势控油气作用特征
        5.2.2.3势控油气作用地质模式
        5.2.2.4势控油气作用定量表征
        5.2.3相势耦合控藏作用概念与定量表征
6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预测与评价
    6.1叠合盆地油气藏分布预测与评价方法
        6.1.1依据地质门限联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的资源领域
        6.1.1.1地质门限控油气成藏原理
        6.1.1.2地质门限控油气原理预测资源量工作流程
        6.1.1.3地质门限控油气原理预测资源量参数选择
        6.1.1.4地质门限控油气原理预测资源量
        6.1.2依据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
        6.1.2.1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成藏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方法原理
        6.1.2.2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成藏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工作流程
        6.1.2.3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参数选择
        6.1.2.4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模式预测有利成藏区带结果及可靠性评价
        6.1.3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
        6.1.3.1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方法原理
        6.1.3.2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工作流程
        6.1.3.3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参数选择
        6.1.3.4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预测有利勘探区带结果与可靠性分析
        6.1.4依据晚期相-势-源复合定位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
        6.1.4.1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方法原理
        6.1.4.2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工作流程
        6.1.4.3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参数选择
        6.1.4.4晚期相势源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有利勘探目标与可靠性分析
    6.2叠合盆地油气藏勘探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四、Dynamics for multistage pool formation of Lunnan low uplift in Tarim Basin(论文参考文献)

  • [1]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D]. 邓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轮南地区构造演化及控藏作用研究[D]. 彭作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3]塔里木盆地轮南断垒带三叠系断层特征及其控藏作用[D]. 耿辰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4]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三叠系沉积相研究[D]. 李昊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D]. 张纪智.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4)
  • [6]塔里木盆地轮南古潜山构造变形与油气成藏[D]. 马晴.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5(07)
  • [7]塔河-轮南地区奥陶系油气充注史的综合厘定[J]. 吴楠,蔡忠贤,杨海军,王振奇,刘显凤,韩剑发.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09)
  • [8]塔里木轮古地区奥陶系油气藏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藏期厘定[D]. 房启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8)
  • [9]轮南低凸起油气输导体系格架及输导样式[J]. 吴楠,蔡忠贤,杨海军,刘显凤,黄大瑞.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04)
  • [10]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演化与预测评价[J]. 庞雄奇,周新源,姜振学,王招明,李素梅,田军,向才富,杨海军,陈冬霞,杨文静,庞宏. 地质学报, 2012(01)

标签:;  ;  ;  ;  ;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起多期成藏动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