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安全科技,筑起立体防线——科技专栏编辑致读者

关注安全科技,筑起立体防线——科技专栏编辑致读者

一、关注安全技术,共筑立体防线——技术栏目编辑致读者(论文文献综述)

朱晶[1](2021)在《《宁夏日报》脱贫攻坚报道研究(2019-2020)》文中研究说明

苏彬[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廖宝光[3](2018)在《社会治理视域下治安社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学术界关于社会治安的研究,有的从犯罪学出发,侧重预防与惩罚犯罪,主张从技术装备、职能设置、权力运行、人员管理等方面加强专门机关的现代治安专业能力建设;有的从管理学出发,主张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治安服务领域,实行社会治安服务多元化供给;有的从法学视角,强调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背景下,构建社会治安法治体系,将社会治安纳入法治轨道。本文在综合已有学术研究成果基础上,主要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为指导,站在“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根据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从历史与现实、困境与出路、中国与西方等维度来分析我国社会治安面临的新实践、新问题,将社会治安纳入社会治理的分析视域,探讨社会治安从党政主导向社会化治理演变的内在规律,认为我国社会治安的变迁体现了“管理--治理--善治”的发展逻辑。具体来说,由于所处社会背景条件的不同,我国社会治安不同时期具体指导思想和实践路径是不同的,大致经历了“阶级斗争指导下的社会治安模式--民主政治指导下的社会治安模式--社会治理指导下的社会治安模式”的发展变迁,对社会治安的本质属性、价值取向、治理对策、发展趋势等内在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在治理理念、法律制度、治理手段、参与主体等方面的实践也有了长足进步,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治安模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在“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着力改善民生,落实社会公平正义,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现代治安能力的短板,积极推进现代警务运行机制、执法权力运行机制、现代司法体制、基层协商民主等方面的改革,完善党政主导下社会各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化治安新模式,使社会治安工作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下取得了新突破、新进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治安社会化的成效主要表现为:治安社会化的社会成效显着提高、平安中国建设成效显着、社会治安能力不断增强、治安社会化的参与格局日渐形成、治安社会化的制度体系基本成型、治安社会化的技术支持发展迅速。当前,我国治安社会化治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治安社会化的政府依赖困境、治安社会化的集体行动困境、治安社会化的法治保障滞后、治安社会化的基础性制度缺失、治安社会化的发展不均衡、治安社会化的现代技术消极面等问题。问题往往是突破和创新的契机。本文认为,要从树立治安社会化基本理念、打造社会治安共同体、完善治安社会化法治体系、注重治安社会化基础性制度建设、推动治安社会化职能部门联动融合、提高社会治安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完善我国治安社会化治理体系,推动治安社会化发展,提升治安现代治理能力。

华炜州[4](2018)在《过渡时期的《人民文学》(1976-1979)与“新时期文学”》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1976年至1979年是一个颇为特殊的历史阶段。伴随着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旧的文学观念和文艺体制面临瓦解,新的文学规范和制度亟待重建。然而文学的重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种“青黄不接”的时期,文学创作和理论论争呈现出波澜起伏的状态。由小心试探到大胆迈进,“新时期文学”经历了一个犹疑、迂回、波折的过程。在此进程中,《人民文学》等刊物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作为史料,文学期刊具有记述历史的功能,它相对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细节。对文学刊物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重返文学现场,更为客观、全面地挖掘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状况。建国初期创刊的《人民文学》,至今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年头,在生产、传播文学的同时也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不过《人民文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在不同时期的经历不尽相同。不管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出击谋求改变,刊物在各个时期的“遭遇”和转变不仅仅是期刊本身复杂性的体现,同时也是对时代政治、文化与文学复杂关系的集中展示。具体到本文所对应的时间域(即1976-1979年),是《人民文学》在经过了“文革”近十年的停刊之后,迎来了“重生”的阶段。作为当时“文学现场”的一员,《人民文学》恰逢时机地见证了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同时也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了这一历史进程。本文以1976—1979年的《人民文学》为考察中心,借由这一文学刊物,窥探过渡时期国家政策的调整情况,文学环境的改变,以及创作的发表状况等。《人民文学》代表性地展现了从“文革”末期到“新时期”初期这一时间段,时代主题经历了由“四人帮”批判转向“文革”批判、由“路线斗争”转向“现代化建设”的变化过程。与此同时,《人民文学》积极地与当代文学进行互动,以多种方式参与、推进了文学在这一时期的重建和发展,为新时期的“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贡献了力量。论文的第一部分对《人民文学》内部形态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梳理,包括1976年杂志“复刊”开始所引发的争论,以及1976-1979年编辑成员、作者构成的变化情况。在对杂志内部构成的变化进行爬梳和考析之后,第二部分将视线集中于发表内容本身,考察刊载的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并对书写主题、人物形象进行归类,从整体和细节把握作品的审美变化以及潜藏于文本之中的时代内涵。第三部分对《人民文学》的评论、文艺理论部分进行整理,包含刊物组织的文学活动,对伤痕文学等思潮的推动,以及在多个文艺论争中的发声。本文试图从多个方面还原《人民文学》在历史过渡期的整体面貌和变化状况,同时,去寻找、挖掘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以此解析历史和现实如何作用于《人民文学》,以及《人民文学》在新时期文学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本文将《人民文学》重新放置到当时的历史之中,将其与各种政治形势、文学现象勾连起来,试图建立更为丰富、立体的史实,由此展示这个极具代表性的文学刊物在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刘莹[5](2015)在《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新世纪文学期刊为主要考察对象,将新世纪文学期刊置于新世纪文学场域中,通过对重要的期刊行为、期刊事件和期刊现象的梳理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形态、文学思潮、文学体制的分析,以达到对新世纪文学整体面貌和走向的把握。进入新世纪后,文学期刊格局逐渐发生重大变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综合类文学杂志的兴起;通俗文学期刊的复兴以及青春杂志的遍地开花。而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泛文学”路径的实践,文学期刊的类型化生产,青春作家办刊现象以及文学期刊的跨媒介互动,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趋向对文学生产和审美风尚形成反制作用,推动了文学审美的泛化、类型文学的盛行、青春文学的崛起。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则意味着对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文学期刊研究方法,在把握文学本体的基础上,对影响文学期刊多种因素进行综合鉴别和考量。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阐释了文学期刊对于新世纪文学的关键意义,对论文将要涉及的“新世纪文学”这一关键概念的来源、特质以及时间范围进行梳理并予以界定。此外,整理了学术界对此论题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一章着重描述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从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三个方面把握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展示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整体风貌,并以此观察新世纪文学环境、格局、潮流的演变。第二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新世纪的大部分文学期刊放弃了激进的形式实验,转向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和描摹,现实主义成为创作主潮。消费市场的沉重压力致使部分文学期刊丧失审美自主性,造成创作的萎缩和重复。与此同时,一些文体意识鲜明的文学期刊定位准确,迅速崛起,促进多种文体发展,平衡了文学创作力量。第三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面对严峻危机,新世纪部分期刊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板块的限制,通过日记、书信、采访、调查、回忆录等多种文本形式,向综合化文学杂志发展。同时,文化类杂志书、纪实文学、“非虚构写作”的悄然兴起都意味着新世纪文学的转型和新变。文学创作群体随之扩张,文学审美则从精英化转向民间化,单一性转向多元性。第四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和类型文学之间的关系。类型文学的盛行对于文学期刊的内容、定位、格局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文学期刊的类型写作倾向愈加明显,通俗文学期刊和青春文学期刊则借此迅速抢占新世纪期刊市场份额。新世纪文学从中汲取创作养分,弥补自身缺陷,却又极易陷入类型化生产的泥沼中。第五章主要考察新世纪青春文学的发展和青春写手办刊现象。以《萌芽》《最小说》两本青春文学刊物为中心,通过对期刊作者群、文学赛事、经营方针等不同内容的分析,探讨了在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下青春文学期刊的发展方式,它们孕育了青春作家,推动了青春文学创作,改写了传统的文学生产机制,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化产业的消费形态、产品构成及衍生途径。第六章主要考察新世纪文学期刊的跨媒介行为。一方面,文学期刊呈现出图像化趋势,注重视觉包装,增加图像类栏目,促进文字和影像艺术的融合。同时,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视化、动漫化趋势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期刊和网络媒介互动频繁。文学期刊借助新媒体挖掘文学资源、扩大刊物影响。新世纪文学的题材、体裁、风格、传播也由此发生变化。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即新世纪文学期刊格局的变动,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向。纯文学期刊、通俗文学期刊、青春文学期刊在文学题材、文学类型、文学资源上逐步走向分享和共生。介入文学生产的元素愈来愈多,政治、市场、资本、媒介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致使新世纪文学生产关系愈加复杂,这必将深刻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形态和走向。

陈国平[6](2015)在《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文中认为骆一禾、海子是当代杰出诗人,他们的死结束了诗歌的1980年代。论文以骆一禾的诗论和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当代诗学背景下考察其独立性和卓异品质,同时兼及骆一禾、海子诗歌的一些共性问题及其所牵涉的当代诗学问题。骆一禾是一位以诗人、诗论家和诗歌编辑的三重身份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诗人,其诗论和诗作充满了对华夏文明新生的渴望,而兼具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诗人的精神成长体现了从一株青草到天路英雄的艰难历程,他从纯洁的少年心性,从水、植物和女性之美出发,一步步走向广阔的世界,最终完成于信仰性的“无因之爱”,从而使诗人的精神达到了“万般俱在”。在这一“天路”历程中,诗人主体的“辽阔胸怀”得以充分呈现,其诗歌世界的“壮烈风景”也得以逐一展开。海子的写作在诗歌视野、诗歌抱负上一开始受到骆一禾的引导,其原生的诗才又激励了骆一禾的诗歌写作。两位诗人在精神方面存在广泛的共源、共振和共鸣,在诗学观念上存在长期的互动,文本上也存在多方面的呼应、互通、互文的现象。然而,两人在个人气质、精神构造、价值取向、诗歌心象、写作方法论上也存在深刻差异,其创作也因之各有属于自身的得与失,既不能彼此混同,更不可互相覆盖和代替。事实上,正是骆一禾和海子之间的差异构成了其互动的基础和一个重要方面。骆一禾、海子的诗和诗论在1980年代的中国诗坛表现出独立、卓异的品质,同时体现了中国当代诗歌与现代性、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复杂紧张关系。一方面,他们以“拿来主义”精神广泛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现代感性、现代技艺、语言意识和美学观念,另一方面又始终对“古典—现代—后现代”的线性文学史观抱怀疑态度,对后现代的“去中心”“碎片化”更取坚定批判态度,而力持浪漫主义的主体精神和生命意志,同时坚持诗歌对本土经验的表达。在古典与现代,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英雄精神与民主意识,世界视野与本土意识这些被人们普遍视为二元对立的命题上,两位诗人尤其是骆一禾都做了与众不同的思考,提供了充满辩证精神的回答,并最终圆融于“诗歌共时体”这一骆氏所发明的诗歌美学观念中。骆一禾、海子的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其独立的反思精神,而且为当代诗歌走出上述二元对立的迷思提供了重要动力。

刘婷[7](2015)在《《环球时报》逆势生长的新闻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面对新媒体迅速崛起,纸媒的发展陷入困境,而作为国际时政日报的《环球时报》却以240万份的单期发行量,高达84.76亿元的品牌价值实现了逆势生长。《环球时报》的逆势生长蕴含着丰富的新闻学要素,而这些要素又主要体现在其新闻理念、新闻业务、媒介管理等方面。《环球时报》1993年至2015年这22年逆势生长的历程表明,其总是不断根据时代变化和市场需求,调整发展策略,创新表现形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和模式。在办报理念上,履行差异化战略,确立了精准的市场定位,即“我国唯一的综合性国际新闻日报”;同时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受众心态,树立了“报道多元世界,解读复杂中国”的办报宗旨,在政府、市场和新闻规律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获得官方、民间的广泛认可。在新闻业务上,《环球时报》依托《人民日报》的优势,力求打造雄厚的采编实力,为读者第一时间提供原汁原味的国际新闻;同时坚持内容为王,注重特色开发,摸索出了独特而瞩目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其火爆直白的新闻标题、别具特色的头版头条、爆炸性的独家报道、兼备深度和思辨性的深度报道、勇于触碰敏感话题的社评等是支撑《环球时报》逆势生长的核心力量,而其自成一家的版式、口语化的语言为《环球时报》在市场竞争中增强了识别度;在媒介管理方面,《环球时报》以人为本,建立了高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实现开门办报,开展立体化经营,这些高效的管理举措为《环球时报》的逆势生长提供了强大的催力。《环球时报》之所以实现广告和发行的双逆势生长在于它的办报理念和导向符合中国目前的发展状态和大部分民众的心理,而其非官方的、活跃的、新锐的报道方式以及科学现代化的管理为其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有力地应对了新媒体的冲击。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解决:平衡好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两者的关系,多报道弱势群体、公众知情权等公共题材;在报道中应坚持客观公正,提高新闻专业主义素养;在议程设置方面,应把握主动权,设置“媒体问”议程,树立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在新媒体融合方面,需在内容、渠道、编发等实现与新媒体的全方位融合对接,以此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张雅[8](2015)在《“新华体”的历史脉络和演进研究》文中指出“新华体”被公认为我国历史较长、影响较大的新闻报道体式,它形成于战争年代,相对来说是一种具有高效传播效率的报道模式。时至今日,作为党报新闻体系和宣传范式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体”在党报体制下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新华体”各个阶段的变化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理念和党报新闻写作特点的变迁。本文首先立足于文本,研究“新华体”的历时性发展脉络。选取新华社自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后至今的新闻作品选集和各时期自觉运用“新华体”的新闻报道作为样本来源,研究发现,“新华体”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942-1978年:强政治范式主导阶段、1979-2010年:新闻改革背景下的变革阶段和2011年之后“走转改”背景下的探索阶段。自1942年党报新闻体制确立后至1978年新闻改革之前,“新华体”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写作模式,表现为:概述式导语、时序性结构、带有政治烙印的新闻语言。1978年之后,随着新闻改革的进程推进,“新华体”逐步在新闻题材、新闻语言和叙事结构上进行突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先僵化的模式。2011年之后,伴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新闻实践,“新华体”开始在信息的呈现上逐渐全面,并且改善了新闻文风,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对领导人特写的突破上。其次,本文通过对“新华体”的历史名篇进行分类,研究“新华体”在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主要对“新华体”的军事新闻、领导人活动新闻、灾难新闻和讣闻报道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新华体”在军事新闻报道的写作中政治立场鲜明、呈现的事实大多为“过去式”形态、报道中消息来源模糊、善用“用事实说话”的方式,并且行文中主观色彩浓厚。在领导人活动新闻中的会晤新闻写作方面,“新华体”通常在导语中概述双方情况、报道中常常描述会晤氛围、在篇幅安排上以我国领导人为主、内容推进上以谈话方式为主、并常以出席会议的人物名单结尾。在灾难新闻中,“新华体”偏向于采取与“灾难”二元对立的叙事框架,以“救灾”而非“灾难”为报道主体,重视时宜性、忽视时效性,并且惯用“负面新闻正面报道”的方式。在讣闻报道中,“新华体”通常在开端处介绍逝者的政治身份、死因、逝世时年龄、主体部分对逝者生平经历做简历化的叙述,再到结尾处对逝者的政治地位和贡献进行再次强调。通过对这四类具有代表性的“新华体”的新闻报道进行考察,进一步解释了“什么是‘新华体’”和“‘新华体’是如何呈现新闻”的问题。再次,本文以穆青的新闻实践和穆青的通讯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穆青早期的新闻实践对“新华体”的塑造,具体表现在:多选取见闻式报道的方式,对消息来源的出示模糊,在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中注重把握时代需求、善于挖掘细节、行文笔触较为感性。与此同时,也关注了新时期后穆青的新闻改革思想在其实践中的体现,考察了穆青提出的“用散文笔法写新闻”、“视觉新闻”和“实录性新闻”在其通讯作品中有哪些具体表现。再者,探讨了穆青新时期的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报道类型的多样化和消息来源的不断明确上。最后,本文思考了“新华体”的本质,即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联系党的宣传思想和新闻写作质的规定性来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新华体”在写作中保留了中国传统的传记叙事文本的底色,也沿袭了20世纪初期“报章体”的写作特色和梁启超“以报救国”的新闻思想。与此同时,“新华体”密切配合了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宣传目标,通过“叙事宏大、感情丰沛”的表达在报道中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成功地营造出一个“共同体”的概念,积极发挥了党报的宣传功能和舆论引导作用。而“新华体”在写作中不断遵循和坚守着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的基本规律,并结合本土情况进行改善和吸收,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用事实说话”的特色。因此,“新华体”不失为当下多元报道体式的一种有益补充。

燕志华[9](2014)在《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文中指出党报是中国当代一个巨大的政治文化现象,它在新闻议程设置、热点话题参与、主流价值观塑造、重大事件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华日报》作为经济社会事业异常发达的江苏省的省委机关报,新闻报道主要是围绕江苏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展开的,是国内着名的省级党报。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新华日报》为例,对其头版的历史、现状以及各个新闻要素的变迁进行研究,提出党报反映的社会变迁具有“时AI写作意”的特征,同时对党报及其发展状况做出客观评价。论文属于个案研究,通过对《新华日报》头版进行资料统计和分析,在论证党报的“写意”特征之外,也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党报头版的政治性是否掩盖了新闻性?头版会议和领导人报道占据多大的比例?从党报的头版能否研究社会变迁?党报是否关注民生?是否有足够的舆论监督,以及是否有效?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个体人物的报道有什么样的特点?党报的话语风格有什么变迁?等等。论文选择了《新华日报》从1978年起16年、总共1300多个头版为研究范畴,分别以农业、民生、舆论监督、头版头条、话语风格、个体人物报道频率、重大事件报道策略等为重点进行了内容和变迁分析。此外,对科技、文化、交通、环境、社会、教育、外交、卫生等要素也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分析。论文综合运用了社会变迁、社会传播、议程设置、“把关人”、文化堕距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以抽样法、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此前对党报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纯粹的新闻视角、党报议题设置以及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本文是以变迁的视角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多项主题要素进行考察,获得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结论认为:党报是以“写意”方式概括性地反映社会变迁。论文还认为,《新华日报》头版在政治性和新闻性的博弈中,后者占据了上风;通过对头版新闻要素的统计,可以看出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头版的民生报道渐渐增多,并成为报道的重点;舆论监督不足,但开始强化;个体报道数量增多的背后,是党报“意识形态焦虑”;话语模式从政治话语走向平民话语,等等。此外,论文指出党报影响力下降原因之一在于市场化不足,提出党报必须警惕“传播失灵”的危机。认为党报未来要发展,必须进行转型。

钱汪胜[10](2014)在《重庆版《新华日报》通讯报道的变革路径研究(1938年-1947年)》文中指出重庆版《新华日报》(1938—1947)是中共党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新华通讯”则是这颗明珠坐向沙土一面的熠熠光泽,任时光流转而默默沉淀。“新华通讯”作为重庆版《新华日报》报道文本中的特殊种属,有着其独特的外现形式与历史内涵。对于“新华通讯”的界定,本文主要参考两点依据,其一是《新华日报》在文章标题或编者按中明确定性为通讯的报道文本,其二是文章中没有明确标记为通讯,但不论从文章篇幅、报道题材,还是行文风格上,都与已明确定性的《新华日报》通讯十分类似的报道文本。这两种文本类型共同构建了“新华通讯”长达九年的宏观数据模型。在《新华日报》刊出的九年中,不论是版面位置、文章篇幅、题材选取,还是写作手法等方面,“新华通讯”一直都处于不断变动、且不断改进的状态中。而在这个变动与改进的过程中,经由“新华通讯”这一媒介,《新华日报》与其读者始终保持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的传受系统贯穿于《新华日报》从创刊到停刊的始终,并对《新华日报》办报质量以及与读者关系的逐步改善起着十分重要的催动作用。因此,与其说“新华通讯”是一种特殊的报道形式,不如说是一种报纸与读者进行有效沟通的独有方式,整体上看,“新华通讯"的社会历史意义已远大于其内容本身。作为中共全国性机关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华通讯”背负着组织联系广大群众的重大历史使命;并在战争冲击与政治斗争双重压力下,承担着提高报纸发行量,扩大受众群体的工作任务;加上“新华通讯”本身的供稿团队大部分由知识水平较低的工人、农民组成,通讯作者的写作能力有待提升。就在这种时代、社会与自身条件的多重因素促进下,“新华通讯”从创刊伊始,就开始了从各个方面进行变革、改善的尝试与努力。本文通过对《新华日报》近九年文本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出其改善“新华通讯"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广开源,密结网,构建纵横立体式通讯网络。其中又可分为广发发动群众为报社撰写通讯稿件、向全国各地征集并派发记者采写通讯、利用报社资源组织编辑部采取以编代采、综合报道的方式创新新闻生产等具体措施。其二,扬其长,补其短,开创内外一体化学习模式,全面提高通讯员队伍的业务素质。主要通过邀请一些对新闻业务颇有研究的资深人士撰写通讯写作方面的理论文章,以及通过编辑部直接刊文指导通讯员关于新闻通讯的具体写作方法等方式,创新开设“新华通讯学堂”,为包括报社员工、编辑记者以及各地读者通讯员在内的一切受众群体提供通讯写作的理论指导。其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践行传受互动式办报理念。《新华日报》在每年创刊周年纪念之前,几乎都会提前一段时间举行征求读者意见的活动,通过刊登启事的方式发动群众对报纸的内容、版面等各个部分提出意见与建议,然后在周年纪念特刊上对群众反馈的信息加以整理发布。这种“报社征集——读者反馈——报社整理——报纸发布——读者监督——报纸改进”的循环交互模式,为《新华日报》以及“新华通讯”的持续改进注入了核心动力,并提供了高效的渠道支持。在最后结论部分,本文认为,“新华通讯”刊发了九年,即变革了九年,从其诞生到成型再到衍变、改善,是一个持续斗争的过程,既与敌人斗争,也同自己斗争。从当时的历史环境以及媒体环境来看,这种变革的坚持与成就的收获都是空前的,也极具时代意义。然而,迫于环境限制的无奈,“新华通讯”终究还未能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架构,在整体的报道水平上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对于“新华通讯”变革路径的历史评鉴,我们应更多着眼于其本身在追求提升坚持改进方面的努力过程,这种敢于突破且善于突破的勇气、智慧、毅力以及精神更显珍贵。尤其在新媒体激荡活跃、传统媒体晕头转向的当前环境下,“新华通讯”饱满的历史经历与极具胆色和新意的变革策略仍然不失其现实关照的生命力。

二、关注安全技术,共筑立体防线——技术栏目编辑致读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注安全技术,共筑立体防线——技术栏目编辑致读者(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无神论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社会治理视域下治安社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选题的依据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简要述评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四、概念界定
        (一)社会
        (二)社会治安
        (三)社会治安社会化
第一章 治安社会化的理论依据及西方社会治理思想借鉴
    第一节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社会共同体理论
        一、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二、马克思的社会共同体理论
    第二节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思想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治理的初步探索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治理
        三、江泽民:社会治理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导向
        四、胡锦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治理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社会治理
    第三节 西方社会治理思想借鉴
        一、社会失落理论
        二、社会重构理论
        三、社会生态学理论
        四、社会冲突理论
        五、社会资本理论
        六、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二章 我国治安社会化发展变迁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社会治安状况
        一、从传统国家治理到近代国家治理
        二、改革开放前群众运动式治安控制模式
        三、群众运动式社会治安存在的困境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安发展变化
        一、从政府主导到共建共治共享
        二、从单一治理到综合施策
        三、从政策之治到法律之治。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安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统一
        二、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
        三、坚持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相统一
        四、坚持民主法治和现代科技相统一
第三章 我国治安社会化现状分析
    第一节 治安社会化成效
        一、治安社会化的社会成效显着提高
        二、平安中国建设成效显着
        三、社会治安能力不断增强
        四、治安社会化的参与格局日渐形成
        五、治安社会化的制度体系基本成型
        六、治安社会化的技术支持发展迅速
    第二节 当前治安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一、治安社会化的政府依赖困境
        二、治安社会化的集体行动困境
        三、治安社会化的法治保障滞后
        四、治安社会化的基础性制度缺失
        五、治安社会化的发展不均衡
        六、治安社会化的现代技术消极面
    第三节 治安社会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内外因素相互交织
        二、社会建设相对滞后
        三、社会结构深刻变化
        四、现代科技复杂效应
        五、群众需求重大变化
第四章 推进治安社会化的发展路径
    第一节 树立治安社会化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社会治安的社会本位观
        二、坚持社会治安的系统观
        三、坚持社会治安的法治观
    第二节 打造社会治安共同体
        一、建设开放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二、发挥社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三、发挥市场主体的资源优势
        四、动员群众广泛参与
    第三节 完善治安社会化法治体系
        一、推进治安社会化的立法工作
        二、规范治安社会化职能部门权力行使
        三、完善治安社会化服务规范
    第四节 注重治安社会化基础性制度建设
        一、完善相关领域实名登记制度
        二、健全信用管理制度
        三、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四、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
    第五节 推动治安社会化职能部门联动融合
        一、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科学规划
        二、理顺政府部门内部协作机制
        三、提升公安机关治安社会化专业能力
    第六节 提高社会治安智能化水平
        一、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治安社会化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二、提高治安社会化工作科技信息化水平
        三、将科技优势和体制优势融合起来
余论:社会治安模式选择与社会人文传统
    一、社会人文传统决定社会治安模式基本走向
    二、现代社会治安中传统因素的复杂影响
    三、在继承与创新中深化社会治安改革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4)过渡时期的《人民文学》(1976-1979)与“新时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历史与现状
    (二) 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一、《人民文学》的“复刊”及其演变
    (一) 背景:《人民文学》的“复刊”
    (二) 编辑成员的更替
    (三) 作者群体的演变
二、1976—1979年《人民文学》发表内容的变化
    (一) 整体面貌:政治性向文学性倾斜
    (二) 书写主题:阶级斗争与历史反思
    (三) 主要人物形象:由单一到多元
三、1976—1979年《人民文学》与文学领域的“拨乱反正”
    (一) 组织文学活动
    (二) 引导文学思潮
    (三) 调整批评话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
        一、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勃兴
        二、20世纪90年代:文学期刊的产业化改革
        三、新世纪以来:文学期刊新变
    第二节 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
        一、走向市场:作家心态和代群的裂变
        二、掌握主动:编者角色的强化
        三、趋于中心:读者位置的转移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
        一、文学期刊经营策略的调整
        二、文学期刊与文学潮流的嬗变
第二章 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
    第一节 “现实”兴盛与“先锋”式微
        一、现实书写的“全面胜利”
        二、审美困境
    第二节 文体风尚
        一、选刊趣味的倾斜
        二、创作的重复与萎缩——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短篇小说的衰落
    第三节 文体细分——市场和读者的双重认可
        一、新世纪小小说类文学期刊的繁荣
        二、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
第三章 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第一节 新世纪纯文学突围
        一、世纪末的生存焦虑——“跨文体写作”
        二、填补市场空白——“大文学”策略的确立
    第二节 “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一、《天涯》:一种文学期刊新模式
        二、文化类杂志书的悄然兴起
        三、报告文学的衰落和纪实文学的崛起
        四、成长之中的“非虚构写作”
    第三节 从“泛文学”期刊看新世纪文学的演进
        一、纯文学审美经验的泛化
        二、文学创作力量的多元化
第四章 文学期刊与类型写作的盛行
    第一节 日益消弭的距离——纯文学与类型文学
        一、消费语境中的传统文学和类型文学
        二、《当代》与类型小说
    第二节 文学期刊的精神传播策略
        一、一刊多版的通俗文学期刊
        二、年龄细分的类型优势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类型化生产看新世纪文学
        一、丰富整体文学布局
        二、市场主导的文本复制
第五章 青春路线的文化狂欢
    第一节 青春文学刊物的自救之路——以《萌芽》为中心
        一、“新概念作文大赛”——“青春文学”的流水线
        二、产业化经营的初步尝试
    第二节 青春偶像办刊热潮——以《最小说》为中心
        一、以偶像引领市场
        二、打造专属作者群
        三、跨界经营:培育完整的产业链条
    第三节 从青春文学观察新世纪文学动向
        一、作家明星化和读者粉丝化
        二、分化与融合
第六章 媒介互动中的新世纪文学期刊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像化趋势
        一、文学期刊的视觉形象设计
        二、文学文本的影视化书写
        三、文学文本的动漫化书写
    第二节 网络资源的开辟与整合
        一、传统文学期刊的网络试水
        二、媒介激活——以文学期刊的新媒体平台为中心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媒介交融现象看新世纪文学走势
        一、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本美学
        二、孕育文学新兴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6)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1.2 文献资料和研究现状综述
        1.2.1 骆一禾、海子着述发表、出版情况
        1.2.2 骆一禾、海子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第2章 突围与超越:骆一禾的诗论与朦胧诗、第三代诗歌
    2.1 骆一禾诗论的当代诗学背景
    2.2 诗“乃是创世的?是?字”:文明视野下的诗歌本体论
    2.3 生命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创作论
    2.4 诗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批评论
    2.5 语言、存在、生命的合一:骆一禾的诗歌语言观
        2.5.1 中国当代诗歌的语言觉醒运动
        2.5.2 骆一禾的语言观:语言、存在、生命的合抱与合一
        2.5.3 燃烧:语言向诗的转化
        2.5.4 “博大生命”:骆一禾诗学的灵魂
第3章 骆一禾诗歌的神性主题与当代诗歌的日常化运动
    3.1 “天人的圣诉”:背向前人也背向后人
    3.2 “神的文字与我们垂直”
    3.3 “你是才慧的青草”
    3.4 无因之爱与必要之恶
第4章 骆一禾诗歌的时间主题与当代诗歌的历史视野
    4.1 “房间里的风景”“冷风景”与“壮烈风景”
    4.2 “三种时间澎湃而来”
    4.3 “在辽阔的中国醒来”
    4.4 “黄昏里总有什么东西在死亡”
    4.5 文明视野下的当代风景
第5章 骆一禾的“大诗”与江河杨炼的“现代史诗”
    5.1 “智力的空间”与“博大生命”
    5.2 “故我的血流穿了世界”:《世界的血》研究
    5.3 “与一切而至万灵”:《大海》研究
    5.4 听觉的欢乐:骆一禾长诗的音乐性
第6章 比较视野中的骆一禾、海子与当代诗歌批评
    6.1 当代诗歌批评中的骆一禾与海子
    6.2 骆一禾、海子诗歌的共生与互文
    6.3 大相径庭的气质、个性和写作取向
    6.4 日神与酒神:迥然有别的写作方法论
第7章 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与当代诗歌的意象问题
    7.1 当代诗歌中的意象问题
    7.2 一样意象两样情怀: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一
        7.2.1 农耕意象:两殊的审美意趣和价值关怀
        7.2.2 太阳意象:悬殊的自我镜像
        7.2.3 暴力意象:迥异的价值负载
        7.2.4 身体意象:一个“身体”两条心
    7.3 情理殊途的对立性意象: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二
        7.3.1 晨与夜:一日分两造
        7.3.2 大海与天空:最遥远的镜子
        7.3.3 血与石头:生与死的对质
第8章 结论: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评价问题
    8.1 “所有道路和血液都要被洗涤”
    8.2 圣书上卷与圣书下卷
    8.3 骆一禾、海子诗歌成就的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骆一禾、海子年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环球时报》逆势生长的新闻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环球时报》的逆势生长
    第一节 《环球时报》逆势生长的历程
    第二节 《环球时报》逆势生长的表现
第三章 逆势生长的新闻学要素
    第一节 适应时代发展的办报理念
    第二节 雄厚的采编实力
    第三节 不拘一格的新闻报道方式
    第四节 自成一家的版式
    第五节 高效的媒介经营管理
第四章 新闻学视域下的发展建言
    第一节 平衡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第二节 提高新闻专业主义素养
    第三节 增强议程设置能力
    第四节 加大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新华体”的历史脉络和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本选题的研究状况
        (一) 对新闻文体的研究
        (二) 对党报新闻写作的研究
        (三) 对“新华体”的研究
        (四)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三、本论文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四、核心概念和论文体例
        (一) 核心概念:“新华体”
        (二) 论文体例
第一章 历史变迁中的“新华体”:从《解放日报》改革开始
    一、1942-1978年:强政治范式主导下的“新华体”
        (一) 新闻标题:以单行题为主
        (二) 新闻导语:无导语或概述式导语为主
        (三) 报道结构:总分结构下的时序框架
        (四) 新闻语言:时代背景下的政治话语烙印
    二、1978-2010年:新时期新闻改革进程中的“新华体
        (一) 1978-1989年:在政治改革背景下突破“新华体”框架
        (二) 1989-2010年:“新华体”在曲折中的“变”与“不变”
    三、2011年至今:“走、转、改”背景下的探索与尝试
第二章 历史名篇中的“新华体”
    一、军事新闻
        (一) 政治立场鲜明的写作风格
        (二) “过去式”事实的呈现
        (三) 消息来源模糊
        (四) “用事实说话”的写作特色
        (五) 报道者主观感情的宣泄
    二、领导人活动新闻
        (一) 导语:概括会晤双方身份和简要情况
        (二) 描述会晤的氛围
        (三) 以我国领导人为主要对象、以谈话引述的形式推进
        (四) 通常以出席会议的“人物名单”结尾
    三、灾难新闻
        (一) 报道框架:与“灾难”的二元对立
        (二) 报道重点:“救灾”而非“灾难”
        (三) 重时宜性,轻时效性
        (四) 负面新闻正面报道的历史与当下
    四、讣闻
第三章 穆青与“新华体”
    一、穆青生平
        (一) 1942年:与“新闻”结缘
        (二) 1942-1978年:在实践中塑造“新华体”
        (三) 1978年后:对“新华体”的反思与突破
    二、穆青对早期“新华体”基本规范的探索
        (一) 穆青早期通讯作品的类型分析
        (二) 穆青早期通讯作品的消息来源分析
        (三) 穆青早期人物通讯的写作特色
    三、穆青对“新华体”的改进
        (一) 穆青的新闻实践与新闻三论
        (二) 新时期穆青新闻实践中的变化
第四章 “新华体”的本质之“思”
    一、“新华体”写作中的中国文化底色
        (一) 基于传统纪传体叙事文本的写作底色
        (二) 对“报章体”写作的传承与运用
    二、“新华体”与党报宣传思想
        (一) “新华体”对政治性的认识和把握
        (二) 密切配合各时期党的宣传工作的“新华体”
        (三) 在写作中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新华体”的宣传之道
        (四) 强烈的舆论导向意识
    三、新闻写作质的规定性不断明晰的“新华体”
        (一) 对真实性的坚持与坚守
        (二) 在发展中不断突显时效意识
        (三) 独特的写作意识——“用事实说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9)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纸媒与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记录器”
        1、西方报纸与社会现实
        2、新闻史学视角下的中国报纸
        3、报纸叙事与社会转型
    二、中国特色的党报事业
        1、党报产生及社会属性
        2、党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党报效应”
        4、读者群的社会分层
    三、时代“写意”:党报头版反映社会变迁的主要方式
        1、党报反映变迁的逻辑
        2、党报新闻:时代“写意”
        3、头版的“历史人格化”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
    一、媒体与社会变迁理论
        1、社会变迁理论
        2、传播制度与议程设置理论
        3、政治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二、国内党报研究成果梳理
        1、研究的热点
        2、党报头版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3、党报研究典例:人民日报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抽样法
        2、文献法
第三章 新华日报历史变迁与社会特质
    一、研究对象的提出
        1、新华日报的历史和发展
        2、新华日报的特质
        3、历史地位及现实成就
    二、头版及议程设置
        1、舆论引导的主阵地
        2、“头版难题”
        3、议程设置与现实挑战
    三、头版的导向与社会
        1、意识形态导向
        2、改版与变化
        3、版面与社会的折射
第四章 头版新闻要素分类与分析
    一、党报头版头条
        1、地位及重要性
        2、头条与政治领导人报道
        3、头条新闻的内容与分类
    二、头版历年的新闻要素统计分析
        1、1978—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
        2、1989—1993年:从“六四”到“南巡”
        3、2000—2003年:进入WTO时代
    三、头版会议新闻的统计及变迁
        1、头版央地会议的“新闻拼图”
        2、头版会议新闻的变与不变
        3、党报会议新闻的“传播失灵”
第五章 新华日报头版与农业
    一、农业:党报头版报道中的“重中之重”
        1、农业在头版中的位置
        2、关于农业和土地关系的新探讨
    二、从农村到城市
        1、“农民话语”与“城市社会话语”
        2、城市社会的来临
        3、“农民的终结”及中国本土化争议
第六章 新华日报头版“个体”人物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1、西方社会学视野下的个人与社会
        2、近代以来国民性改造之下的个体与集体
        3、“个人”的现代性蕴含
    二、头版个体出现的频率
        1、“公”与“私”的宣传
        2、个体新闻出现的频率和变化
        3、“典型人物”的政绩化倾向
第七章 新华日报头版的“新闻维稳观"
    一、头版新闻报道的内在特征
        1、头版政治性与新闻性的隐性冲突
        2、头版领导人的形象诉求
        3、重大新闻的隐晦传播特征
    二、“新闻维稳观”的操作模式
        1、“六四事件”的新闻策略
        2、“基辛格角”的形成与传承
    三、“新闻维稳观”的未来发展
        1、“喉舌论”的极端化发展
        2、“维稳观”的三阶段
        3、新闻维稳的关键在于正确“发声”
第八章 新华日报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个传统
        1、舆论监督的历史形成
        2、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3、舆论监督的方式与成效
    二、舆论监督的流变
        1、从强力到困境
        2、“打死老虎”现象
        3、“内参”的现状与未来
    三、前景与路径选择
        1、舆论监督与宣传部门的“和谐”
        2、党委政府“撑腰”与舆论监督的困境
        3、评论成为党报舆论监督的新武器
第九章 新华日报头版新闻话语形式
    一、话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1、“话语”辨析
        2、话语模式
        3、话语折射
    二、党报话语的表达模式与风格
        1、《人民日报》国家话语的表达策略
        2、《中国青年报》的新闻叙述模式
    三、新华日报的新闻话语的变迁
        1、头版通讯标题的话语模式
        2、头版通讯内容的话语模式
        3、权威话语主体:从官员到专家
第十章 思考与前瞻
参考文献
后记

(10)重庆版《新华日报》通讯报道的变革路径研究(1938年-194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 “《新华日报》”研究综述
        (二) 对于《新华日报》通讯的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定量分析法
    五、研究思路
第二章 战火星光:《新华日报》的创办
    一、《新华日报》的创办背景
        (一) 抗日战争时期
        (二) 解放战争时期
    二、《新华日报》的诞生
第三章 行者之恒——《新华日报》独特的通讯报道
    一、不拘一格:“新华通讯”的界定
        (一) “新华通讯”与一般通讯
        (二) “新华通讯”与“通信”
        (三) “新华通讯”的具体构成
    二、星火长明:“新华通讯”概览
        (一) “新华通讯”的九年大数据
        (二) 通讯之外:“新华通讯”的独有内涵
第四章 勇者之行——“新华通讯”的变革路径
    一、熔炉:“新华通讯”变革原因探析
        (一) 必须变革:发动群众的历史使命
        (二) 被迫变革:外部环境与内部局限的综合催动
        (三) 重点变革:“新华通讯”的特殊身份
    二、浴火:变革的尝试与坚持
        (一) 广开源,密结网,构建纵横立体式通讯网络
        (二) 扬其长,补其短,开创内外一体化学习模式
        (三)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践行传受互动式办报理念
    三、百炼钢:变革成果
        (一) 从“居无定所”到“根据地”建设
        (二) 优秀通讯报道的出炉
第五章 绝唱与余响
    一、千古绝唱:“新华通讯”变革述评
    二、余音绕梁:“新华通讯”的变革启示
        (一) 对于当代媒体报道的启示
        (二) 对于转型期媒体突围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关注安全技术,共筑立体防线——技术栏目编辑致读者(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日报》脱贫攻坚报道研究(2019-2020)[D]. 朱晶. 渤海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3]社会治理视域下治安社会化研究[D]. 廖宝光.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2)
  • [4]过渡时期的《人民文学》(1976-1979)与“新时期文学”[D]. 华炜州.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5]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D]. 刘莹. 南京大学, 2015(01)
  • [6]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D]. 陈国平. 清华大学, 2015(07)
  • [7]《环球时报》逆势生长的新闻学分析[D]. 刘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8]“新华体”的历史脉络和演进研究[D]. 张雅. 安徽大学, 2015(12)
  • [9]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D]. 燕志华. 南京大学, 2014(03)
  • [10]重庆版《新华日报》通讯报道的变革路径研究(1938年-1947年)[D]. 钱汪胜. 安徽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关注安全科技,筑起立体防线——科技专栏编辑致读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