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珠江广州段重金属高分辨率沉积记录

华南珠江广州段重金属高分辨率沉积记录

一、High-resolution sedimentary records of heavy metals in Guangzhou section of the Pearl River, South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韦刚健,黄方,马金龙,邓文峰,于慧敏,康晋霆,陈雪霏[1](2022)在《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是过去十年国际上地球化学学科发展非常迅猛的方向,我国科研人员也以自主创新的方式参与到这一前沿研究的大潮中,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已成为这一学科方向的重要研究力量。本文回顾了过去十年(2010—2020)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研发方面的进展,同时对一些重要研究方向的代表性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在分析技术方面,我国主要的相关实验室对众多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体系的高精度测试技术进行了探索,开拓了一些具备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准的分析技术方法;在应用研究方面,不同的研究团队侧重于各自关注的研究领域和同位素体系,发展进程有所差别,但总体上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上升势头迅猛。有理由相信未来我国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仍会继续快速发展,技术上会对已有的方法优化提高,并不断开拓新的体系,应用研究上将更深入探索地质、环境过程中的分馏机制,同时将在地球科学的相关研究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罗仿[2](2021)在《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柱状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及其环境指示意义》文中认为河口海岸带溶解氧的变化关乎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控制着近海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沉积和再循环。近几十年来,底层水体缺氧问题正逐步发展为全球性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因而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近年来陆续报道了珠江口底层水体存在大面积的季节性低氧区。河口地区作为连接陆地和海洋的关键通道,水体缺氧环境演化主要受水体分层等自然过程和人类主导的营养盐输入控制。受限于河口海洋环境的监测记录的不足,我们需要借助不同的地质载体对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状况的历史演变记录进行重建,以进行进一步研究其演化规律。海洋沉积物能满足长时间尺度连续沉积和高分辨率的要求,记录了连续的古环境演化信息,是反演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良好研究载体。本文选取位于目前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的沉积柱(WS),在对沉积柱精确定年的前提下,开展了高分辨率的沉积地球化学研究。为厘清人类活动和自然气候变化对河口水体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程度与机制,我们将研究重点聚焦到距今2000年的时间尺度上。我们根据210Pb和AMS 14C两种测年方法共同确定了WS钻孔的年代框架。利用沉积物Ti含量、Al/K比值、重金属元素(Cu、Pb)指标以及有机质来源分析来揭示陆源输入变化,同时结合初级生产力与陆源营养盐输入的关系来反映人类活动对该海域环境的强烈改造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解析沉积物中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Fe-Mn-Mo)的分布特征,首次重建了近2000年以来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程度的演变历史。在此基础上,针对河口海岸带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对自然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珠江口过去2000年沉积记录的影响和改造作用不断增强,已成为现代河口环境变化中不容忽视的关键因子。过去2000年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使得输送到河口海岸带的营养盐不断增加,进而促进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通过沉积物TOC/TN比值分析了珠江口不同时期有机质来源变化:WS钻孔中的陆源有机质相对贡献较大,近2000年来,陆源有机碳绝对含量呈波动变化,但其占总有机碳的相对比例逐渐减小;而海洋有机质相对比例和绝对含量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在最近1000年更为突出。沉积柱矿物成份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珠江口水动力变化过程,不同矿物组成和分布的差异显示近2000年以来水动力过程相对增强。我们关注的几种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富集机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本研究区,Cu、Pb和V三个元素均直接或间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它们进入沉积物中的主要方式为铁锰氧化物吸附和有机质络合。结合陆源输入指标和有机质组份分析,珠江口Cu、Pb和V的富集趋势并不能有效指示缺氧事件发生。各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o元素主要通过Fe、Mn氧化物吸附而在沉积物中富集,因此,基于Fe-Mn-Mo的共变性作为判断古氧化还原程度的指标。结果显示,珠江口水体在过去2000年整体表现为微弱的氧化性减弱或还原性增强的趋势;但在三个主要暖期水体的氧化性短暂增强。我们还进一步尝试厘清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的珠江口水体缺氧演化的控制机制。在过去2000年东亚夏季风对华南地区的影响逐渐减弱,同时人类活动将向水体输入的营养盐不断增加,促进海洋初级生产力快速增长。在这一背景下,海洋有机质的降解使珠江口底层海水的氧化性整体呈不断减弱趋势。而在罗马暖期、中世纪暖期、现代暖期三个温暖时期的降水量相对增多,河口水体滞留时间缩短,不利于水生浮游植物的生长与增殖,海源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有机质降解过程中的化学耗氧量降低导致水体氧化性短暂增强。以上研究明确了人类活动导致的陆源输入营养盐增加和自然气候调控的水动力条件变化的共同作用是形成了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状态演化当前趋势的根本原因。

冯新斌,曹晓斌,付学吾,洪冰,关晖,李平,王敬富,王仕禄,张干,赵时真[3](2021)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近十年若干新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环境地球化学学科在中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国际环境公约履约及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过去十年在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部分研究进展,介绍了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其他重金属污染物长距离传输研究进展;总结了汞、镉、锑、铊等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在地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规律及污染来源和环境过程示踪方面的研究进展;回顾了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与污染示踪及过去全球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以上研究方向还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黄熙贤[4](2020)在《变价金属掺杂铁基催化剂驱动高级氧化体系高效降解四环素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四环素类抗生素(TCs)因廉价易得和抗菌广谱被广泛应用于畜禽、水产养殖业和医疗护理业。然而,相关行业废水经处理达到相应排放标准后仍存在一定浓度TCs,致使TCs在环境介质中不断富集并可能诱导基因抗性变异,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并构成潜在的人类健康威胁。因此,TCs的高效降解和源头减量是缓解当前抗生素污染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高级氧化技术(AOPs)通过原位产生强氧化性的活性物质,在难降解污染物的深度去除方面显示出了巨大潜力。但传统AOPs面临催化效率低、产生二次污染等难题,通过制备高效的绿色催化剂来提高活化性能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故开展制备新型高效多相催化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芬顿(Fenton)和过硫酸盐(PS)体系中氧化剂稳定、难活化的问题,以典型抗生素四环素(TC)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耦合廉价易得的铁基材料和变价金属(铈和钴),制备了系列铁基双金属复合纳米催化剂,探究了所制备的系列催化剂在特定高级氧化体系对TC的降解作用,并阐明了相关活化机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为了解决天然水铁矿(Fh)在芬顿体系中Fe2+再生率低的问题,采用改性氧化铈(yCeO2)修饰Fh,成功制备了新型多相光-芬顿催化剂(yCeO2/Fh),研究了其催化降解TC的性能及机理。材料表征说明具有良好可见光(Vis)吸收性能的yCeO2沉积于Fh表面。表征结果显示具有良好可见光(Vis)吸收性能的yCeO2均匀沉积于Fh表面。当yCeO2与Fh的质量比为15%时,催化60 min内TC的去除率和矿化率分别为93.6%和70.1%,动力学常数为0.01025 min-1,是同等条件下Fh的11.26倍。通过LC-MS联用检测TC降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发现其降解路径主要以羟基化和去甲基化过程为主。体系中共存阴离子的干扰作用是导致TC在模拟废水中去除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自由基猝灭实验和电子自旋共振检测显示·OH在TC降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机制探究表明引入yCeO2后的Fh/光-芬顿体系,可通过光生e-协同Ce4+/Ce3+氧化还原循环作用,加速体系中Fe2+和Ce3+的再生反应,进而利用Fe2+或Ce3+对H2O2的活化效应,产生大量·OH,实现体系中TC的高效降解。(2)Fh广泛存在于地表环境中,廉价易得。为了解决Fh自身光敏性差和开展其在以SO4·-为主导的高级氧化体系中的高效应用,提出了利用外源金属钴掺杂Fh制备不同过硫酸盐催化剂的思路,通过调控Fh中Co2+含量,经高温煅烧后获得Fh-c400,CoFe2O4和CoO/CoFe2O4催化剂,并探究他们在Vis-PS体系中降解TC的性能及光助催机理。研究表明,CoO/CoFe2O4异质结对TC具有良好的催化降解性能。当5%CoO/CoFe2O4复合体投加量为0.3 g·L-1,PS浓度为2.0 mM时,中性条件下60min内可去除96.1%的TC,明显高于Fh-c400和CoFe2O4。5%CoO/CoFe2O4对TC的矿化率为69.3%,且经3次循环使用后对TC的降解率仍可达88.2%,效率的降低主要受催化过程中CoO的腐蚀作用影响。与单一的CoFe2O4和CoO相比,CoO/CoFe2O4展示出良好的光响应性和导电性,对TC具有最高的催化降解能力,这主要归因于以下两个方面:(a)CoO与CoFe2O4的界面相互作用加速了CoO/CoFe2O4异质结在Vis下光生h+-e-对的分离和迁移速率,促进PS的单e-活化反应和Fe3+的还原效应,增加体系中SO4·-产量;(b)PS对e-的捕获可加速光生载荷子的产生。(3)为了进一步提高过硫酸盐体系的活化效率,并应对CoO在过硫酸盐体系中离子浸出率高的问题,选用结构稳定的Co3O4,将强还原剂零价铁(nZVI)负载于生物模板法合成的yCo3O4上,形成新型nZVI/yCo3O4纳米复合物,探究其在不同pH条件下活化PS催化降解TC的性能和自由基活化机理。一系列表征证明磁性nZVI/yCo3O4成功合成,且比纯Co3O4和yCo3O4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导致催化活性位点增多。通过参数优化实验发现当10%nZVI/yCo3O4剂量和PS浓度为0.1 g·L-1和0.9 mM时,在初始pH分别为3.0,6.0和9.0时,催化15 min内TC的去除率分别达97.6%,93.4%和77.3%。nZVI/yCo3O4复合材料在PS体系中连续循环催化4次后,仍可获得优异的TC降解率和矿化率,这主要得益于离子的浸出效应受到抑制。机制探究揭示了nZVI/yCo3O4/PS体系中以环境pH为“转换开关”的新的活性物质驱动路径:即酸性条件下以产非自由基活性物质(1O2)为主,碱性条件下以产自由基活性物质(SO4·-/·OH)为主的活化机制,且与不同pH条件下nZVI的供电子能力及过渡金属铁和钴之间的M(n+1)+/Mn+氧化还原能力密切相关。LC-MS分析表明TC在nZVI/yCo3O4/PS体系中有两条主要降解路径,且大部分中间产物可降解为小分子物质,甚至矿化成H2O和CO2。综上所述,本研究发展了廉价高效的铁基双金属复合催化剂,克服了铁基材料适用范围窄、活化性能差、稳定性差的不足,为治理修复四环素类污染提供新策略,也为拓宽经济环保的铁基复合催化剂在高级氧化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钟彩英[5](2020)在《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记录的近60年气候环境演变》文中认为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位于海陆交界处,其生态系统的环境演变既受深圳和香港两座城市的高度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也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的强烈影响,因此福田红树林沉积物能够较好地记录海陆交互作用下的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痕迹。论文在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海桑群落中采集一根代表性的柱状沉积物(HS),通过分析其地球化学元素(Cr、Co、Cu、Ni、Zn、Pb、Hg、As、Ti、Sr、Rb和Zr)、有机地球化学指标(δ13C、TOC、TN、TP和C/N比)和粒度指标,推演过去60年以来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根据时间序列分析和正定矩阵分解模型方法甄别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程度和贡献量。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正定矩阵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受体模型解析出三种沉积源:强水动力极端事件沉积源(因子1)、原位沉积源(因子2)及潮汐作用影响的沉积源(因子3),三个主要因子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和粒度组分平均相对贡献率为43%、24%和33%。2.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分析(C/N比和δ13C),发现深圳湾海桑群落中的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淡水藻类、海洋以及红树林凋落物,其中淡水藻类对有机质贡献较多,海洋贡献较小。3.利用奇异谱—多窗谱分析发现,无机地球化学指标(Cr、Co、Cu、Ni、Zn、Pb)、有机地球化学指标(TN、TP、TOC、C/N比)、气候指标(ENSO、太阳黑子活动)和代表着极端事件沉积源的因子1全部具有2、3、4、5、11和13年的周期。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各元素指标和因子1在过去60年中存在4-8年和11-13年的显着周期旋回。气象资料显示,1950至2015年,ENSO事件存在2-6年和11-13的周期而太阳黑子活动存在11-13年的显着周期。因此推断深圳湾近60年沉积物元素含量的周期性变化是由ENSO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降水和季风模式)所致。4.沉积物的微量元素含量(Co、Cu、Ni、Zn、Pb)和营养盐(TP)浓度在1959-1987年期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自1988年开始持续下降,直到2002年再次缓慢上升。这种变化模式与香港的工业发展史一致,而与1985年以后深圳改革开放的快速经济发展关联性不强。而2002年后沉积物中重金属和总磷浓度的上升则是两座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孙康康[6](2020)在《广州市流花湖近代水环境演变及其生态修复的启示》文中认为了解湖泊过去环境演化历史及目前水质现状是湖泊管理、保护与治理的基础。本文针对城市湖泊受人类活动剧烈影响产生富营养化、水质污染、生态系统恶化的现实问题,以多种沉积环境指标为手段,综合分析重建湖泊沉积环境演化过程。通过建立硅藻-总磷转换函数,定量重建流花湖过去近60年以来营养水平演化序列,结合湖泊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演化过程,探讨流花湖富营养化、重金属等污染机制。并在当前长期水质、生物多指标野外监测的基础上,摸清流花湖过去环境历史过程及现在环境状态。为流花湖等类似城市湖泊的保护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多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CA、PCA、RDA、R-型聚类分析等),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流花湖硅藻优势属种共有7种,包括Cyclotella meneghiniana、Nitzschia plea、Aulacoseira granulata、Fragilaria capucina、Fragilaria venter、Thalassiosira、Achnanthes minutissima;其中Cyclotella meneghiniana是绝对优势属种(百分含量达42.04%)。整体上,流花湖‘中-重度富营养型’硅藻属种出现频率较高,如Cyclotella meneghiniana、Nitzschia plea、Aulacoseira granulata、Achnanthes minutissima、Cyclotella distinguenda、Navicula sp等在沉积物中均占有较大分量;且硅藻群落主要以浮游类为优势种,同时伴有少量底栖种。据硅藻-总磷重建结果,近几十年流花湖总磷含量呈增加趋势,LHH2中TP基本大于80μg/L,43 cm至表层(即1976年以来)流花湖达重度富营养化级别。探讨了流花湖硅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方向与环境梯度。PCA分析结果,前三轴累积特征值达78.22%,解释了流花湖大部分硅藻群落变化特征。硅藻和环境变量的RDA分析结果,前两轴解释了硅藻样品组合特征的58.39%,且主要受工业地区生产总值和重金属Cd的影响。第1轴正半轴主要是沉积柱43 cm以下富营养化水平较低的样点,主要硅藻属种包括Thalassiosira、Navicula sp等。第1轴负半轴与工业生产总值显着相关,主要是43 cm以上富营养化较为严重的沉积柱样点,相应的硅藻属种包括Cyclotella meneghiniana、Aulacoseira alpigena等富营养种。第2轴负半轴主要以中部43-23 cm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沉积柱样点为主,硅藻属种主要包括Achnanthes minutissima等耐重金属污染属种。(2)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含量(Mn、V除外)均显着高于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值,自下而上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富集系数仅V、Co、Mn受自然源影响(EF<1.5)。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Cd、Zn、Sb、Cu、Pb和As六种重金属污染较严重,其中Cd偏重度污染的状态(Igeo=3.89),其他元素处于中度污染状态及以下。RI指数变化幅度剧烈(105.85<RI<1842.4),沉积柱55 cm以上重金属生态风险较严重(平均RI=1041.2),且RI仅受少数元素支配影响,如Cd贡献了78.57%,其次Sb、Cu分别贡献了7.94%、3.14%。统计分析表明V、Tl、Co以自然源输入为主,而主要存在污染的重金属Cd、Sb、Cu、Zn、Ni、Pb以人为源输入为主,表现为明显的城市富集特征。(3)流花湖水质检测指标TN、TP、Chl-a平均值分别为6.76 mg/L、358.83μg/L、116.93 mg/L,均大幅超过富营养化标准,且均表现为栈桥点>南门点>白宫点。流花湖浮游植物是典型的“蓝-绿-硅”型富营养化群落结构,包括大量偏好有机物的优势属种,如绿藻门球衣藻、蓝藻门多种平裂藻、硅藻门小环藻属以及裸藻门囊裸藻等,指示了流花湖有机物、营养盐较为丰富。浮游动物以轮虫、原生动物、桡足类为主要类群。主要以富营养化耐污型为优势种群,如轮虫类广布多肢轮虫(Polyarthra vulgaris)、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等富营养型指示种,原生动物毛板壳虫(Coleps hirtus)、纤毛虫(Ciliophora sp.)等富营养耐污型属种。浮游动植物H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26、1.31,指示了流花湖偏中度-重度污染状态。

裴文强[7](2020)在《中国边缘海黑碳记录的长江、珠江流域火历史》文中研究指明火作为地球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因子,可以通过扰动陆地生态系统和改变大气组成对生物圈、大气圈产生重要影响。火波动与气候、植被状况、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追踪地质时期火历史,将加深我们对火的控制因子及人类扰动自然火历史进程的理解。本研究通过对中国边缘海一系列岩心(东海陆架岩心ECMZ、长江水下三角洲岩心T1、南海北部陆架岩心K6-2和珠江水下三角洲岩心ZK20)的黑碳含量及碳同位素组成及沉积物年代、粒度、元素和矿物组成等的分析,重建了末次冰期尤其是中全新世以来长江和珠江流域的高分辨率区域火历史,并探讨了火与气候、植被以及人类活动的关系。物源分析表明,东海陆架ECMZ岩心沉积物黑碳主要来自长江输入,黑碳含量被用以重建长江流域~7.0 ka BP以来高分辨率火历史。研究结果显示,7.0~3.0ka BP,火与温度、降水在千年和百年尺度均呈密切正相关,表现为暖湿期火活动更多,冷干期火明显减少,表明气候对区域火的主控地位。但是在3.0 ka BP以来,火与气候的关系在多种时间尺度均发生重要转变,暗示3.0 ka BP以来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火活动的影响超过自然因素。在千年时间尺度,温度和降水在3.0~1.0 ka BP基本稳定,甚至过去1.0 ka BP以来稍有增强,而长江流域火活动在3.0 ka BP以来快速减弱,重金属元素Pb、Cu含量则相应显着升高,暗示3.0ka BP以来人类活动(如种植农业、金属冶炼)的持续增强,使流域森林覆盖率(燃料量)降低而限制了火的发生,从而改变了之前火-自然之间的固有关系。在百年时间尺度上(3.0 ka BP以来),所识别出的六次火活跃期均发生在相对寒冷干旱的时期,并明显与中国历史上从北方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数次人口南迁及技术进步时期相对应,指示人类因素对火的干扰增强。考古和气候研究表明,长期干旱、寒冷的气候更易导致饥荒、战争和人口迁移。特定时期北方人口的南迁及其带来的技术进步促进了长江流域人类活动的短期增强和火的频繁发生。南海北部陆架K6-2岩心的物源分析表明,其黑碳主要来自珠江输入,从而可以指示珠江流域近5万年来的区域火历史。结果表明,在50.0~27.0 ka BP,区域火活动整体较强但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在13.0~7.0 ka BP,区域火活动较强,7.0~4.0 ka BP,区域火活动减弱。与气候记录对比分析得出,火与气候的关系在两个时期截然不同,在50.0~27.0 ka BP,暖湿程度的增加会抑制区域火活动,而在13.0~4.0 ka BP,气候转暖湿会促进区域火活动。考虑到4.0 ka BP之前人类对火的影响尚未显着增强,两个时期截然不同的火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可能源于温度和降雨在两个时期各自的变化幅度存在差异。珠江口ZK20孔上部9 m的岩心黑碳记录了珠江流域~7.0 ka BP以来高分辨率火历史。结果显示,在7.0~3.9 ka BP,区域火活动整体较强;在3.9~2.9 ka BP,区域火活动升至最高;~2.9 ka BP以来,区域火活动显着减弱。对比气候、孢粉以及人类活动记录,认为在3.9~2.9 ka BP,区域火活动达到最高可能与珠江流域初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有关,而自~2.9 ka BP以来,区域火活动的大幅减弱与流域内农业活动的广泛传播和植被破坏有关。本研究从区域尺度探讨了长江、珠江流域过去火历史及其与气候的关系,均发现在没有明显人类干扰的中全新世,自然火活动在暖湿期更强,表明升温和降水增多及其对植被充足度的提高会促进区域火活动的增强。但是,在晚全新世约3.0~2.9 ka BP以来,长江、珠江流域区域火活动显着降低,明显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这将为人类世的划分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也将对亚洲季风区未来火的预测以及火管理政策的制定有所启示。

胡思谊[8](2020)在《冲绳海槽南部S3岩心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冲绳海槽南部的高沉积速率为东亚边缘海地区的陆-海相互作用和构造活跃地区山溪性河流(台湾河流)流域长期以来风化和剥蚀历史的恢复及其古环境响应提供了宝贵的沉积档案。本学位论文以冲绳海槽南部获取的沉积物岩心S3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浮游有孔虫放射性碳年龄,沉积物的粒度、常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质量堆积速率和重矿物组成,碎屑磷灰石的常微量元素和形貌学组成。探讨了晚全新世以来冲绳海槽南部陆源沉积物的来源、源区岩石的类型;重建了物源区晚全新世以来的河流排泄和硅酸盐风化历史;揭示了气候变化、突发性事件(台风和地震)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区域物理剥蚀和化学风化强度的潜在影响。硅酸盐组分Sr-Nd同位素组成物源示踪结果表明,约3000 cal yr BP以来冲绳海槽南部的陆源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台湾东北部河流(兰阳溪)和台湾西部河流。中国大陆的大型河流(如,长江和黄河)和台湾东部河流搬运物、火山物质和风尘物质对海槽南部过去约3000年来的沉积作用没有起到显着的贡献。碎屑磷灰石地球化学组成物源判别结果显示,冲绳海槽南部的碎屑磷灰石具有混合来源的特征,沉积年龄较老的层位1中的磷灰石颗粒主要来自镁铁质/中性岩石,其他较年轻层位中的磷灰石颗粒主要来自镁铁质/中性岩石和高度演化型岩石。此外,各层位中还有少部分碎屑磷灰石可能来自碱性岩和变质岩。重矿物组合证据表明陆源物质是短距离搬运至沉积位置的。碎屑磷灰石主成分分析结果和区域地层学证据表明,冲绳海槽南部的陆源沉积物是台湾东北部和西部河流流域沉积岩和变质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其终极来源包含多种岩石类型。台湾东部河流沉积物对沉积位置的陆源物质沉积没有明显的贡献。层位1中的碎屑磷灰石与层位2、层位3和层位4中的磷灰石在地球化学组成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推测可能是不同时期流域内风化剥蚀的沉积岩类型存在轻微差异造成的。根据沉积物的常量元素组成建立了化学蚀变指数(CIA)、αKAl、K/Al、Ti/Na和K/Na等化学风化替代指标,还根据碎屑磷灰石形貌学特征计算了平均蚀坑指数(EPI)作为化学风化替代指标,各指标记录显示过去约3000年来台湾河流流域的基岩经历了相对恒定且中等强度的化学蚀变。根据沉积物质量堆积速率(MAR)建立了MARsiliciclastic和MARTi值作为河流排泄强度替代指标,还根据碎屑磷灰的纵横比和晶面完整程度建立了平均纵横比(AR)和完整晶面百分比(PCF)作为河流排泄强度替代指标,各指标记录显示在3000-2100 cal yr BP阶段台湾地区的河流排泄强度相对较弱,从2100 cal yr BP开始增强并具有稳步递增的变化趋势。通过将本文的沉积记录与前人报道的台湾地区气候和人类活动记录进行比较,发现冲绳海槽南部海域陆源物质输入量的增加与过去约3000年来台湾地区降水量增大密切相关。在3000-2100 cal yr BP期间降水量相对较小,相应地河流排泄强度较弱;2100 cal yr BP开始降水量增大且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相应地河流排泄强度开始显着增强;从约1500 cal yr BP开始陆源物质输入表现出稳步递增的特征,是恒定且较高水平的降水和逐渐加剧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晚全新世以来台湾地区的物理剥蚀强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且后期稳步增强,强烈的物理侵蚀作用、陡峭的山势和湍急的水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台湾山区流域的硅酸盐风化,使得台湾近海沉积物一致表现出中等强度的化学蚀变。未来将构造背景活跃地区山溪性小河流近岸的沉积物化学记录用于解释/反映古气候变化时可能需要更加谨慎。从全球角度来看,与台湾类似的山溪性流域,虽然有极高的陆源物质通量,但由于经历了较弱的化学风化作用,通过硅酸盐(岩)的化学风化作用使大气中的CO2向水圈转化/消耗的效率和通过碎屑磷灰石的化学风化作用将生物可利用P从岩石圈向水圈转化的效率均较构造稳定的大陆河流流域(如,长江)低。本文恢复了较长时期以来构造背景活跃的山溪性流域的风化和剥蚀历史,为构造活跃型地区河流流域的景观塑造和海-陆交互作用提供新的见解和认识,强调了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河流物质输入的控制,这种类型流域虽然有更有利的化学风化条件(更快的化学风化速率),但并不会导致更高的沉积物化学蚀变程度。首次将碎屑磷灰石的地球化学组成和形貌学特征用于冲绳海槽沉积物物源的判别和源区风化和剥蚀历史的恢复,发现碎屑磷灰石是非常有前景的副矿物,可以为边缘海地区源-汇过程和古环境演化研究开辟新的途径。

卓燕星[9](2019)在《北部湾沉积物生源物质和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和指示的环境变化研究》文中指出北部湾位于南海西北部,由于其地理位置,是受东亚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的气候敏感区域,因此是较为理想的气候变化研究场所。回顾前人对北部湾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研究,大部分为全新世时期,且分辨率不高。本研究测定了北部湾两个沉积物岩芯BW1和BW2,共387个样品中生源物质(生物硅、碳酸盐和有机碳)和元素(钴、锌、铅、钡、铀和钍)的含量,对该区域生源物质和元素的地球化学进行研究。然后结合各指标的分布情况和两个岩芯的年代学框架,对北部湾全新世和晚更新世时期的古环境变化进行研究,为重建北部湾古环境变化提供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生源物质的地球化学北部湾两个岩芯中生物硅含量均值为2.22%,范围值为0.97%-4.17%;碳酸盐含量均值为16.22%,范围为2.23%-36.24%;有机碳含量均值为1.64%,范围值为0.43%-3.29%,结果均在参考文献给出的范围内。两个沉积物岩芯中生源物质的垂直分布差异较大,综合分析认为BW1岩芯生源物质的分布是受陆源物质输入的变化,以及气候对海水中硅质和钙质生物生产力的影响导致。BW2岩芯的生源物质含量分布是由沉积单元的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BW1岩芯中的生物硅、碳酸盐和有机碳主要为海洋生物的堆积。而BW2岩芯样品中碳酸盐含量受到陆源组分的影响较大。(2)元素的地球化学北部湾两个岩芯沉积物中元素钴、锌、钡、铅、钍和铀含量均值分别为10.40、75.72、315.02、18.99、12.46 和 2.19 μg/g,范围值为 5.50-17.02、29.45-118.94、172.53-468.81、13.99-29.87、6.50-16.25 和 1.20-3.44 μg/g。元素分析表明 BW1 岩芯存在三个不同的沉积单元,推测元素含量的变化与物质来源和海平面的变化有关。BW2岩芯中沉积物受到一定的压实作用,认为存在7个沉积单元,与该岩芯的地震剖面图有很好对应。铀、钍与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BW1岩芯沉积物中铀主要来自陆源物质的输入,还有一部分为有机物的吸附沉积。BW2岩芯中其他物质含量有受到陆源碳酸盐的稀释作用。(3)北部湾全新世的环境变化根据岩芯BW1沉积物的表观性状、生源物质和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状况,以及生源物质的堆积速率,对北部湾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全新世期间北部湾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海平面变化;古生产力存在高低旋回变化,分别在约384、1050、2207、3184、4627和10700cal.aBP时出现相对高值,对应着一系列冷事件的发生;全新世期间经历了六个气候变化阶段分别为:寒冷干燥时期(12480-11360cal.aBP),寒冷湿润时期(11360-10195 cal.aBP),温暖湿润时期(10195-5140 cal.aBP),气候凉爽、干湿交替时期(5140-3447 cal.aBP),冷热交替和干湿交替时期(3447-1376cal.aBP),凉爽湿润时期(1376-0cal.aBP)。且存在6400、3200、2133、1600、1280、914和711 a的气候变化周期。(4)北部湾晚更新世的环境变化研究表明,晚更新世北部湾经历了六个气候变化阶段,分别为倒数第二次冰期(165.0-125.0kaBP),末次间冰期(125.0-68.0kaBP),末次冰期早冰阶及弱暖期(68.0-30.0kaBP),末次冰期晚冰阶(30.0-12.0 kaBP),全新世冰后期(12.0-0 kaBP)。且存在 128.0、42.7、32.0、21.0、18.3、16.0、11.6、9.1和和7.5 ka的气候变化周期。

黄超[10](2018)在《南海北部陆架沉积物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文中研究指明东亚夏季风作为亚洲气候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着东亚地区水文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异常变化对该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东亚夏季风降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我们学术界和普通大众都非常关注的问题。而对过去气候变化特征和演化规律的认识是科学地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全新世是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时期,对全新世期间不同时间尺度上东亚夏季风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当前的气候变化规律以及预测未来气候的演变趋势。最近几十年,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利用各种地质载体(包括黄土–古土壤、海洋沉积、湖泊沉积、泥炭沉积和洞穴堆积等)的多种古气候代用指标开展了大量全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演变历史的探究。然而,目前已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我国华北地区,而华南地区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高分辨率的研究非常少见。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东亚夏季风的深入理解。同时,东亚夏季风不同时间尺度上时空变化特征和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仍未形成统一认识,已有的研究结果也尚存诸多冲突和争议。在轨道时间尺度上,一些研究者认为东亚夏季风在整个全新世期间表现为广泛的同步变化,而另一些研究者却指出东亚夏季风的变化存在空间上的差异。在百年时间尺度上,可能由于高分辨率记录(尤其是华南地区)相对缺乏,目前尚未见到百年尺度的东亚夏季风的空间变化特征的相关报道。近2000年以来,东亚季风区各种地质记录的研究结果显示,东亚夏季风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弱的变化趋势。然而,也有个别研究认为东亚夏季风整体上表现为增强变化。考虑到近2000年以来人类活动影响的日益增强,很有可能是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质记录,导致地质载体的古气候代用指标不能真实地反映自然的气候变化。本论文拟选取南海北部近海大陆架泥质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10Pb和AMS14C两种不同测年方法首次确定研究区碳酸盐的海洋碳库年龄,进而基于YJ Core岩芯不同深度层位的18个完整贝壳的14C年龄建立起可靠的年龄框架。选取岩芯沉积物中Al、Ti和Fe的含量指示陆源输入的变化,δ13Corg和TOC含量作为河流输入量的指标,CIA和Al/K比值指示化学风化强度变化,开展高分辨率的多种古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进而探讨全新世东亚夏季风的演变历史。在7500–2000 cal yr BP期间,YJ Core岩芯沉积物中多种古气候代用指标都显示,东亚夏季风整体上呈现减弱的变化趋势,这与东亚季风区其他地质载体高分辨率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在轨道尺度上,东亚夏季风总体上呈现同步的减弱变化。这种轨道尺度上东亚夏季风的同步变化主要是受太阳辐射变化的驱动,同时ITCZ位置移动和ENSO活动也对东亚夏季风的变化具有调控作用。我们在东亚季风区选取了4个不同区域的高分辨东亚夏季风记录与YJ Core岩芯数据同时进行标准化处理,剔除长期变化趋势,获得百年尺度的变化信息,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这些东亚夏季风记录都很好地记录了6次弱季风事件,表明在百年时间尺度上,东亚夏季风呈现出空间上的同步变化。此外,东亚季风区的6次弱季风事件刚好与减弱的太阳活动吻合,可能说明百年尺度上东亚夏季风的变化主要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确定东亚夏季风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关系,我们对YJ Core岩芯沉积物中陆源输入指标和化学风化指标以及太阳活动指标TSI进行时间序列的功率谱分析和交叉谱分析,结果发现存在数个显着的百年太阳活动周期。这些对比分析表明,在百年时间尺度上,太阳活动变化驱动着东亚夏季风空间上的同步变化。近2000年以来,东亚季风区各种地质记录的研究结果显示,东亚夏季风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弱的变化趋势,而YJ Core岩芯沉积物中化学风化强度、河流输入以及陆源输入都表现为增加的变化趋势。可能说明气候要素(温度和降水)已经不能单独解释过去2000年YJ Core岩芯沉积物中化学风化、河流输入和陆源输入的变化。近2000年以来YJ Core岩芯沉积物中重金属Cu和Pb的含量显着增加,这很可能与金属矿产的开采和冶炼活动相关,反映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而且,岩芯沉积物中低频磁化率χlf和频率磁化率χfd值的增长变化也可能是人类活动所致。此外,YJ Core岩芯沉积物中这些指标的增长变化与广东省人口的增加变化趋势一致,进一步说明,近2000年以来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地表环境改造的核心力量。

二、High-resolution sedimentary records of heavy metals in Guangzhou section of the Pearl River, South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igh-resolution sedimentary records of heavy metals in Guangzhou section of the Pearl River, South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我国的兴起
2 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进展
    2.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1.1 Li同位素
        2.1.2 K同位素
        2.1.3 Rb同位素
        2.1.4 Mg同位素
        2.1.5 Ca同位素
        2.1.6 稳定Sr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1.7 Ba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2 第三主族元素的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2.1 B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2.2 Ga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2.3 In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2.4 Tl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3 第四主族元素的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3.1 Si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3.2 Ge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3.3 Sn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4 第五和第六主族元素的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4.1 Sb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4.2 Se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4.3 Te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5 第一和第二副族元素的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5.1 Cu、Zn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5.2 Ag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5.3 Cd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5.4 Hg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6 第三副族元素的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6.1 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6.2 U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35
    2.7 第四副族元素的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7.1 Ti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7.2 Zr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8 第五副族元素的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9 第六和第七副族元素的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9.1 Cr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9.2 Mo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9.3 W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9.4 Re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10 第八族元素的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10.1 Fe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10.2 Ni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10.3 铂族元素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11 微区原位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
        2.11.1 Li同位素的微区原位分析技术进展
        2.11.2 B同位素的微区原位分析技术进展
        2.11.3 石英Si同位素的微区原位分析技术进展
        2.11.4 锆石Zr同位素的微区原位分析技术进展
    2.12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标准样品研制进展
3 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应用研究的代表性进展
    3.1 高温地质过程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代表性应用研究进展
        3.1.1 厘定地质储库组成
        3.1.2 地幔过程与岩浆作用分馏机理
        3.1.3 示踪壳幔物质循环
        3.1.4 示踪矿床形成过程
    3.2 化学风化过程中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代表性示踪应用研究进展
        3.2.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的同位素体系
        3.2.2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同位素体系
        3.2.3 其它同位素体系
    3.3 海洋气候环境演变研究中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代表性应用研究进展
        3.3.1 B同位素与海水pH的变化
        3.3.2 碱土金属同位素对环境变化和生命活动的响应
        3.3.3 其它生源要素同位素对生命活动的响应
        3.3.4 边缘海Hg同位素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4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体系在深时古海洋研究中的示踪应用进展
        3.4.1 示踪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演变
        3.4.2 示踪地质时期海洋生产力的演变和生命活动
        3.4.3 示踪陆源输入、火山活动等其他影响因素
        3.4.4 厚层白云石成因的探索
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柱状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及其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拟解决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样品采集与实验室分析
    2.1 区域概况
        2.1.1 珠江口地理位置
        2.1.2 珠江口气候与水文特征
        2.1.3 珠江口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
    2.2 野外样品采集与实验室分析
        2.2.1 柱样采集和保存
        2.2.2 WS钻孔的年代框架
        2.2.3 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含量分析
        2.2.4 主微量元素分析
        2.2.5 矿物成份分析
        2.2.6 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数据处理
第三章 人类活动对WS钻孔陆源输入和沉积环境的改造作用
    3.1 陆源输入指标和Cu、Pb、V元素变化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3.2 沉积物有机质输入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3 小结
第四章 近2000年珠江口氧化还原条件演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
    4.1 河口近海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4.2 近2000年以来珠江口氧化还原条件演化趋势
    4.3 WS钻孔季节性缺氧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沉积记录研究
    4.4 近2000年珠江口氧化还原程度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
        4.4.1 珠江口2000年以来自然气候变化
        4.4.2 自然气候及人类活动协同作用下的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不足之处
    5.1 论文主要结论
    5.2 论文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近十年若干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污染物的长距离传输
    1.1 汞的长距离传输
    1.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长距离传输
        1.2.1 低挥发性POPs在大气中的气-粒分配及其长距离传输意义
        1.2.2 中国陆表大气POPs长距离迁移及其源-汇机制
        1.2.3 印度季风和西风携带POPs向青藏高原的迁移沉降
        1.2.4 中国东部海岸带及邻近海区POPs的海-气平衡
        1.2.5 中国对南极和北极POPs污染的探索
    1.3 其他污染物的长距离传输
2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应用
    2.1 汞同位素地球化学
    2.2 锑、镉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2.3 其他新兴重金属污染物稳定同位素研究
3 传统稳定同位素与全球变化研究
    3.1 泥炭稳定同位素气候代用指标研究
    3.2 Clumped同位素与气候变化
    3.3 微小17O同位素与气候变化
4 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
    4.1 氮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
        4.1.1 大气氮同位素地球化学
        4.1.2 生物氮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大气氮沉降
        4.1.3 水体氮同位素地球化学新进展
    4.2 双碳同位素示踪体系及应用
    4.3 多硫同位素相关研究
5 结语

(4)变价金属掺杂铁基催化剂驱动高级氧化体系高效降解四环素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
        1.1.1 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的种类与来源
        1.1.2 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的分布特征及环境风险
    1.2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处理技术
        1.2.1 生物法
        1.2.2 物理法
        1.2.3 化学法
    1.3 芬顿/过硫酸酸盐高级氧化技术
        1.3.1 芬顿高级氧化技术
        1.3.2 过硫酸酸盐高级氧化技术
        1.3.3 协同催化高级氧化技术
    1.4 耦合铁基纳米材料在高级氧化体系中研究进展
        1.4.1 铁矿物性质及在高级氧化体系中的应用
        1.4.2 纳米零价铁性质及在高级氧化体系中的应用
        1.4.3 合成铁氧化物性质及在高级氧化体系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材料表征方法
        2.3.1 X射线衍射(XRD)表征
        2.3.2 材料表面形貌(SEM/TEM-EDX)表征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表征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2.3.5 UV-vis固体漫反射光谱(DRS)表征
        2.3.6 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
        2.3.7 零点电位分析
        2.3.8 溶液总有机碳(TOC)分析
        2.3.9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2.3.10 磁力性能表征
        2.3.11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
        2.3.12 电子顺磁共振(ESR)波谱分析
        2.3.13 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
    2.4 光电化学表征方法
        2.4.1 瞬态和稳态荧光光谱
        2.4.2 光电流和阻抗性能测试
    2.5 催化降解实验及氧化剂含量分析
        2.5.1 污染物的催化降解实验
        2.5.2 污染物的浓度检测
        2.5.3 氧化剂的浓度检测
        2.5.4 材料表面Fe~(2+)浓度检测
第三章 氧化铈改性水铁矿光-芬顿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TC的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
        3.2.2 催化剂制备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结构和形貌表征
        3.3.2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X射线能谱(XPS)分析
        3.3.3 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能探究
        3.3.4 不同体系下合成材料的催化性能
        3.3.5 yCeO_2/Fh降解TC的影响因素分析
        3.3.6 矿化作用探究
        3.3.7 常见阴离子的影响
        3.3.8 实际水样应用
        3.3.9 TC中间产物和降解路径分析
        3.3.10 催化降解反应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铁矿衍生CoO/CoFe_2O_4 复合体的制备及其活化PS降解TC的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
        4.2.2 催化剂制备
        4.2.3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结构和形貌表征
        4.3.2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X射线能谱(XPS)分析
        4.3.3 材料光学性能表征
        4.3.4 不同催化剂的TC降解性能
        4.3.5 CoO/CoFe_2O_4 降解TC的影响因素分析
        4.3.6 常见阴离子的影响
        4.3.7 矿化作用和材料稳定性
        4.3.8 光电化学性能分析
        4.3.9 催化降解反应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氧化钴负载nZV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活化PS降解TC的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
        5.2.2 催化剂制备
        5.2.3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结构和形貌表征
        5.3.2 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5.3.3 材料化学成分和磁性分析
        5.3.4 nZVI/yCo_3O_4 的催化性能和浸出离子探究
        5.3.5 TC降解的影响因素分析
        5.3.6 常见阴离子及其浓度的影响
        5.3.7 实际水样应用
        5.3.8 循环实验和矿化性能对比分析
        5.3.9 TC中间产物和降解路径分析
        5.3.10 不同pH_i下的催化降解反应机理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记录的近60年气候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气候变化
    1.2 沉积物多代用指标对环境变化的指示作用
    1.3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是研究华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理想场所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1.5 技术路线、创新点与工作量统计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创新点
        1.5.3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基本情况
        2.1.1 地理概况
        2.1.2 气候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方法
        2.3.1 含水率测定
        2.3.2 粒度分析
        2.3.4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2.3.5 无机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2.4 数据来源、统计及分析方法
        2.4.1 气候数据的来源
        2.4.2 时间序列的分析
        2.4.3 源解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210Pb测年结果
    3.2 粒度分布
        3.2.1 粒度分析常用的参数及其意义
        3.2.2 粒度垂直分布特征
    3.3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垂直分布特征
    3.4 无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垂直分布
第四章 重金属端元组分的物源判断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4.1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
第五章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对气候变化的记录
    5.1 控制降雨量的驱动机制
    5.2 大气沉降
第六章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的代用指标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响应
    6.1 深圳湾红树林沉积柱与香港后海湾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和营养盐浓度对比
    6.2 深圳湾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和总磷的垂直分布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6)广州市流花湖近代水环境演变及其生态修复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湖泊沉积学研究概况
    1.3 湖泊生态恢复与基准环境重建
        1.3.1 湖泊生态恢复
        1.3.2 基准环境重建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人文状况
        2.1.3 流花湖环境生态现状
    2.2 研究内容
        2.2.1 拟解决问题
        2.2.2 技术路线
        2.2.3 预期成果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水样采集及监测
        3.1.2 沉积物采集
    3.2 研究方法
        3.2.0 沉积物烧失量、含水量检测方法
        3.2.1 沉积柱定年方法
        3.2.2 环境磁学检测方法
        3.2.3 硅藻实验鉴定方法
        3.2.4 元素检测分析及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方法
        3.2.5 主要水质指标检测方法
        3.2.6 碳球粒的鉴定方法
        3.2.7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章 流花湖近60年多环境指标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1 流花湖沉积速率及年代关系
    4.2 流花湖沉积柱SCP沉积记录
    4.3 流花湖沉积物烧失量变化
        4.3.1 烧失量环境意义
        4.3.2 烧失量结果分析
    4.4 流花湖沉积物环境磁学过程
        4.4.1 磁化率的环境意义
        4.4.2 磁化率结果分析
    4.5 流花湖硅藻与湖泊营养水平定量重建
        4.5.1 硅藻的环境指示意义
        4.5.2 流花湖沉积柱LHH2硅藻群落分布特征
        4.5.3 流花湖硅藻-总磷浓度重建反演
        4.5.4 流花湖硅藻群落排序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流花湖近60年重金属元素与生态风险评价
    5.1 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生态环境意义
    5.2 流花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检测结果与分析
        5.2.1 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垂向变化
        5.2.2 重金属元素的地累积指数评价
        5.2.3 重金属元素富集系数
    5.3 流花湖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生态风险评价与分析
        5.3.1 单个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5.3.2 多种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评价
    5.4 流花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讨论
第六章 流花湖现代水环境监测与生态修复问题
    6.1 流花湖水质多指标监测分析
    6.2 流花湖水生物结构组成
        6.2.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6.2.2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6.3 基于环境演变序列的生态恢复启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多沉积环境指标主要结论
        7.1.2 硅藻-总磷反演的营养演化历程
        7.1.3 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
        7.1.4 现代水质、浮游生物监测结果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

(7)中国边缘海黑碳记录的长江、珠江流域火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火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重建地质历史时期火历史的方法
        1.2.1 树木火疤
        1.2.2 碳屑
        1.2.3 黑碳
        1.2.4 其它指标和方法
    1.3 火历史研究进展
        1.3.1 火与气候的关系
        1.3.2 火与植被的关系
        1.3.3 火与人类的关系
    1.4 存在问题
    1.5 选题依据
    1.6 研究内容和目的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AMS~(14)C测年
        2.2.2 黑碳提取与测试
        2.2.3 有机碳、氮测试
        2.2.4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2.2.5 矿物组成分析
        2.2.6 粒度分析
        2.2.7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第3章 近7 ka以来长江流域火历史
    3.1 区域概况
        3.1.1 长江流域区域概况和气候、植被、人文背景
        3.1.2 东海区域概况
    3.2 研究材料
    3.3 ECMZ黑碳物源分析及其指示意义
        3.3.1 ECMZ岩心年代框架、沉积速率及矿物组成
        3.3.2 黑碳含量、通量、碳同位素、形态及组分特征
        3.3.3 黑碳源区分析
        3.3.4 黑碳的指示意义
    3.4 7.0 ka BP以来长江流域火历史
    3.5 7.0~3.0 ka BP气候主控长江流域火活动
    3.6 ~3.0 ka BP以来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火活动产生显着影响
    3.7 区域火历史对人类世划分的启示
    3.8 小结
第4章 末次冰期以来珠江流域火历史
    4.1 珠江流域区域概况
    4.2 研究材料
        4.2.1 南海北部陆架K6-2 孔
        4.2.2 珠江口ZK20 孔
    4.3 K6-2 揭示的过去五万年以来珠江流域火历史
        4.3.1 年代框架
        4.3.2 物源分析
        4.3.3 近5 万年来的珠江流域火历史及其控制因素
        4.3.4 小结
    4.4 ZK20 揭示的7 ka BP以来珠江流域火历史
        4.4.1 年代框架与沉积演化
        4.4.2 有机碳、氮及黑碳对岩心沉积演化及物源的启示
        4.4.3 珠江流域7.0 ka BP以来火历史
        4.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ECMZ黑碳含量及碳同位素
    附表2 ECMZ重金属元素
    附表3 T1 黑碳碳同位素
    附表4 K6-2 粘土矿物、粒度
    附表5 K6-2 化学元素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冲绳海槽南部S3岩心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2.1 冲绳海槽沉积物物源示踪研究进展
        1.2.1.1 地球化学指标
        1.2.1.2 矿物学指标
        1.2.1.2 .1 粘土矿物指标
        1.2.1.2 .2 碎屑矿物指标
        1.2.2 区域风化和剥蚀及古环境意义研究进展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及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地质背景
        2.1.1 冲绳海槽地质背景
        2.1.2 台湾省地质背景
    2.2 气候特征
    2.3 洋流特征
    2.4 河流输入特征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分析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分析方法
        3.2.1 年代学分析
        3.2.2 粒度组成分析
        3.2.3 沉积物硅质碎屑组分常量元素分析
        3.2.4 全岩沉积物微量元素分析
        3.2.5 质量堆积速率分析
        3.2.6 Sr-Nd同位素分析
        3.2.7 碎屑磷灰石形貌学和地球化学分析
        3.2.7.1 碎屑磷灰石常量元素分析
        3.2.7.2 碎屑磷灰石微量元素分析
        3.2.7.3 碎屑磷灰石形貌学分析
第四章 岩心S3 沉积物硅酸盐组分的地球化学研究
    4.1 年代学框架
    4.2 沉积学记录
        4.2.1 粒度组成
        4.2.2 质量堆积速率
    4.3 地球化学组成
        4.3.1 元素组成
        4.3.2 同位素组成
    4.4 物源分析
        4.4.1 Sr-Nd同位素组成控制因素
        4.4.2 Sr-Nd同位素组成对沉积物来源的制约
    4.5 物理剥蚀和化学风化指标及其控制因素
        4.5.1 物理剥蚀和化学风化指标
        4.5.2 各指标的控制因素
    4.6 3 千年以来台湾地区的风化和剥蚀历史
    4.7 小结
第五章 岩心S3 沉积物中碎屑矿物的地球化学和形貌学研究
    5.1 年代学框架
    5.2 沉积物重矿物组成
    5.3 碎屑磷灰石地球化学组成
    5.4 碎屑磷灰石形貌学组成
    5.5 物源分析
        5.5.1 磷灰石的稀土配分模式图
        5.5.2 La/Nd-(La+ Ce+Pr)/ΣREE分类图解
        5.5.3 Th-U二元图解
        5.5.4 Sr-Y、Sr-Mn、(Ce/Yb)_(cn)-ΣREE和 Y-Eu/Eu~*二元图解
        5.5.5 主成分分析图解
    5.6 磷灰石地球化学组成对沉积物源岩类型的指示
    5.7 磷灰石形貌学组成对区域剥蚀和风化历史的指示
        5.7.1 四个层位碎屑磷灰石的控制因素
        5.7.2 物理剥蚀和化学风化指标
        5.7.3 3 千年以来台湾地区的风化和剥蚀历史
    5.8 小结
第六章 3 千年以来台湾地区风化和剥蚀作用的控制机制
    6.1 物理剥蚀和化学风化作用控制机制
    6.2 对全球硅酸盐风化和大气CO_2的意义
    6.3 对全球磷循环的意义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北部湾沉积物生源物质和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和指示的环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意义
        1.1 生源物质
        1.2 铀钍及其同位素
        1.3 元素钴、锌、钡和铅
    2 研究进展
        2.1 ICP-MS多元素测定的方法
        2.2 晚更新世南海古环境变化研究
        2.3 北部湾古环境变化研究
    3 研究计划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1 研究海域与样品
        1.1 研究海域概况
        1.2 研究样品
    2 海洋沉积物生源物质的测量方法
        2.1 仪器和试剂
        2.2 测量流程
        2.3 计算过程
        2.4 平行实验
    3 海洋沉积物元素测量
        3.1 仪器和试剂
        3.2 测量流程
        3.3 计算过程
        3.4 质量控制
    4 年代学
        4.1 沉积速率
        4.2 年代序列的建立
第三章 生源物质的地球化学
    1 生源物质的含量水平
        1.1 生源物质的含量
        1.2 与文献中生源物质的含量比较
    2 沉积物岩芯生源物质的垂直分布
        2.1 BW1岩芯生源物质垂直分布
        2.2 BW2岩芯生源物质垂直分布
        2.3 NS-7和NS-8岩芯生源物质垂直分布
    3 沉积物岩芯中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3.1 BW1岩芯生源物质相关性分析
        3.2 BW2岩芯生源物质相关性分析
        3.3 NS-7和NS-8岩芯生源物质相关性分析
    4 小结
第四章 重金属的元素地球化学
    1 元素的含量水平
        1.1 元素钴、锌、钡和铅
        1.2 元素铀和钍
    2 元素的垂直分布
        2.1 BW1岩芯中元素的垂直分布
        2.2 BW2岩芯中元素的垂直分布
        2.3 NS-7和NS-8岩芯中铀钍含量的垂直分布
        2.4 沉积物中Th/U比值及其揭示的沉积环境
    3 铀钍同位素含量
    4 铀、钍和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4.1 BW1岩芯铀钍与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4.2 BW2岩芯铀钍与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4.3 NS-7和NS-8岩芯铀钍与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5 小结
第五章 北部湾沉积物岩芯指示的环境变化
    1 BW1岩芯指示的全新世环境变化
        1.1 海平面变化
        1.2 海洋生产力变化
        1.3 气候变化
        1.4 气候变化周期
    2 BW2岩芯指示的晚更新世环境变化
        2.1 气候变化
        2.2 气候变化周期
    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1 方法学
        1.1 生源物质的测定
        1.2 金属元素与铀钍同位素的测定
    2 地球化学
        2.1 北部湾沉积物中生源物质的地球化学
        2.2 北部湾沉积物中元素及同位素的地球化学
    3 北部淹沉积物岩芯指示的环境变化
        3.1 BW1岩芯指示的全新世环境变化
        3.2 BW2岩芯指示的晚更新世环境变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南海北部陆架沉积物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全新世东亚夏季风研究进展
        1.2.1 全新世东亚夏季风的时空变化
        1.2.2 全新世适宜期的争论
        1.2.3 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与区域降水/湿度之间的关系
        1.2.4 南方地区全新世东亚夏季风研究现状分析
    1.3 过去2000年人类活动影响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样品采集及实验分析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区域地质与地貌
        2.1.2 区域气候与水文
        2.1.3 区域土壤和植被类型
        2.1.4 区域自然资源
    2.2 样品采集、岩芯描述
    2.3 年代序列的建立
        2.3.1 ~(210)Pb和~(137)Cs样品的测试
        2.3.2 AMS~(14)C年代分析
    2.4 样品的分析测试
        2.4.1 主微量元素分析
        2.4.2 CaCO_3和有机物(OM)含量分析
        2.4.3 δ~(13)C和TOC分析
        2.4.4 环境磁学实验分析
        2.4.5 粒度分析
        2.4.6 矿物成分分析
第3章 YJCore岩芯环境指标的研究结果及气候环境指示意义
    3.1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
        3.1.1 陆源输入指标
        3.1.2 化学风化指标
    3.2 δ~(13)Corg和TOC
    3.3 环境磁学特征及其记录的东亚夏季风变化
        3.3.1 磁性矿物种类
        3.3.2 磁性矿物含量
        3.3.3 磁性矿物粒度
        3.3.4 磁性矿物来源
        3.3.5 沉积物磁性特征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
    3.4 粒度分析
        3.4.1 粒度组分和参数特征
        3.4.2 粒级–标准偏差分析
        3.4.3 粒度端元模型(EndMemberModeling)分析
        3.4.4 沉积物敏感组分和粒度端元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
    3.5 沉积物矿物组成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第4章 YJCore岩芯研究结果
    4.1 物质来源分析
    4.2 海平面的可能影响
    4.3 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变
    4.4 轨道尺度上东亚夏季风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4.4.1 轨道尺度上东亚夏季风的变化
        4.4.2 轨道尺度上东亚夏季风变化的驱动机制
    4.5 百年尺度东亚夏季风空间上的同步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4.5.1 百年尺度东亚夏季风空间上的同步变化
        4.5.2 百年尺度东亚夏季风空间上同步变化的驱动机制
    4.6 近2000年以来人类活动变化
        4.6.1 近2000年岩芯记录与区域温度和降水记录的对比
        4.6.2 岩芯沉积物中多指标重建人类活动历史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初步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High-resolution sedimentary records of heavy metals in Guangzhou section of the Pearl River, South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韦刚健,黄方,马金龙,邓文峰,于慧敏,康晋霆,陈雪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2(01)
  • [2]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柱状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及其环境指示意义[D]. 罗仿.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3]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近十年若干新进展[J]. 冯新斌,曹晓斌,付学吾,洪冰,关晖,李平,王敬富,王仕禄,张干,赵时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2)
  • [4]变价金属掺杂铁基催化剂驱动高级氧化体系高效降解四环素及机理研究[D]. 黄熙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记录的近60年气候环境演变[D]. 钟彩英. 暨南大学, 2020(03)
  • [6]广州市流花湖近代水环境演变及其生态修复的启示[D]. 孙康康. 广州大学, 2020(02)
  • [7]中国边缘海黑碳记录的长江、珠江流域火历史[D]. 裴文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
  • [8]冲绳海槽南部S3岩心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D]. 胡思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9]北部湾沉积物生源物质和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和指示的环境变化研究[D]. 卓燕星. 厦门大学, 2019(01)
  • [10]南海北部陆架沉积物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D]. 黄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8(08)

标签:;  ;  ;  

华南珠江广州段重金属高分辨率沉积记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