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宁麦8号”主要特性及配套技术

新品种“宁麦8号”主要特性及配套技术

一、新品种“宁麦8号”主要特性及配套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姜朋,张鹏,姚金保,吴磊,何漪,李畅,马鸿翔,张旭[1](2022)在《宁麦系列小麦品种的性状特点及相关基因位点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宁麦系列已育成品种的性状表现,明确宁麦系列品种的主要性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同时对宁麦系列品种及新选育高代品系进行基因型分析,明确宁麦系列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及重要性状控制位点的分布,为宁麦系列品种的遗传改良、育种和生产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宁麦系列23个已审定品种及51份高代品系为材料,对产量、品质、抗病性等主要性状表型进行分析,利用Affymetrix 50K基因芯片筛选品种基因型,并补充检测部分功能基因。【结果】宁麦系列品种具有丰产性突出、中弱筋品质及赤霉病抗性优良,白粉病、锈病抗性水平相对较差等特点。经过筛选获得28 253个高质量SNP位点,已审定的23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07—0.964,平均为0.600;51个高代品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56—0.985,平均为0.684。宁麦系列品种(系)的春性主要由Vrn-D1的位点变异造成,Ppd-D1位点变异使所有材料均为光周期迟钝型;Rht-B1b变异使株高降低,宁麦系列品种还含有较多的提高千粒重与抗穗发芽基因的优势等位变异。宁麦系列品种(系)中含有赤霉病主效抗病基因Fhb1的材料占比达到48.6%,约30%的高代品系携带白粉病主效抗病基因Pm21。【结论】宁麦系列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呈降低趋势,有必要加强种质创新,拓宽育种群体遗传背景;宁麦系列品种(系)携带较多的抗赤霉病及提高千粒重、抗穗发芽的基因或QTL位点,可作为亲本应用于小麦品种诸多性状的遗传改良。宁麦系列品种以中弱筋小麦为主,需加强中强筋、强筋品质类型的品种选育,同时注重白粉病、锈病的抗性改良。

武玉莹[2](2020)在《小麦高通量STARP标记的开发和验证》文中研究表明培育优质高产、高抗广适性品种是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也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粮食需求的重要保证,分子标记是提高小麦育种效率的重要手段。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特异性功能标记应运而生,它是小麦品种改良的理想工具。开发高通量、低成本的功能标记对小麦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建立了一套实用的高通量、低成本的小麦STARP(Semi-thermal asymmetric reverse PCR)标记检测体系;根据已克隆基因不同等位基因序列间的SNP或InDel,开发了56个基因特异性STARP标记,并利用已知基因型的40份小麦品种对STARP标记与相应的STS或CAPS标记进行比较,验证了STARP标记的准确性;同时使用STARP标记检测了305份小麦品种(系)和3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进一步对STARP标记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主要结果如下:(1)已克隆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间特异性SNP或InDel的获取根据已克隆基因的序列信息设计PCR引物,对已知基因型的小麦品种进行PCR扩增,通过对PCR产物测序,获得46个目标区段内的基因特异性SNP或InDel。(2)基于多态性SNP或InDel构建了小麦STARP标记检测体系根据SNP或InDel在品种间的多态性,设计基因特异性STARP标记,通过多次试验对检测体系进行调整优化,获得与测序结果一致的STARP标记荧光分型,建立小麦STARP标记检测方法。(3)小麦品质、产量、抗性和适应性相关基因特异性STARP标记的开发利用已获得的小麦品质、产量、抗性和适应性相关基因的多态性SNP或InDel,结合建立的STARP标记检测方法,开发了56个小麦基因特异性STARP标记,包括30个与小麦PPO(Polyphenol oxidase)活性、黄色素含量(Yellow pigment content,YPC)、籽粒硬度、面筋强度等品质性状相关的基因特异性STARP标记,7个小麦抗穗发芽、抗锈病等抗性基因STARP标记,19个小麦粒重、株高、春化等产量和适应性相关性状的STARP标记。(4)基因特异性STARP标记的应用利用开发的基因特异性STARP标记及已报道的相应基因的STS或CAPS标记同时检测40份已知基因型的小麦品种,结果显示,STARP标记与相应STS或CAPS标记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达95%以上。同时,利用这56个基因特异性STARP标记检测305份国内外小麦品种(系)及3个来自洋小麦/中优9507、藁城8901/周麦16和周8425B/中国春的RIL群体,并结合表型数据分析各位点等位基因的效应。结果显示,在305份小麦品种(系)及藁城8901/周麦16 RIL群体中,Ppo-A1b表现较低的多酚氧化酶活性(P<0.05),Psy-D1g和Zds-A1b表现较高的黄色素含量(P<0.05),Pina-D1b、Pinb-D1b和Pinb-B2b基因型表现较高的籽粒硬度(P<0.05),携带Ax2*、Dx5+Dy10亚基的品种表现较高的面筋强度(P<0.05);在305份小麦品种(系)中,Ppo-D1a表现较低的PPO活性(P<0.05),Psy-A1a、Psy-B1c基因型表现较高的YPC(P<0.05),TaLcy-A1a、TaLcy-B1a和Pds-B1a基因型表现较高的面粉黄度(b*值)(P<0.05),Pod-A1b表现较高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P<0.05);在洋小麦/中优9507的RIL群体中,TaSdr-B1b、TaVP-B1a、CS-type基因型表现较低的穗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GI)(P<0.05);在305份小麦品种(系)中,TaTPP-6AL1、TaCWI-2A、TaGS-D1、TaGS2-A1、TaGS2-B1、TaMOC1-A1、TaTEF-7A、TaGASR-A1、Vrn-A1和Vrn-D1等位点的不同基因型间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305份小麦品种(系)及周8425B/中国春RIL群体中,Rht-B1a和Rht-D1a基因型表现较高的株高(P<0.05)。结果表明,这些STARP标记可以有效地用于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朱展望[3](2020)在《利用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定位小麦赤霉病抗性基因及分子标记开发》文中指出赤霉病是最重要的小麦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产生的真菌毒素危害食品安全。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降低赤霉病危害的有效手段,抗性遗传研究是抗病育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在4个环境下对240份国内小麦品种(系)组成的自然群体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用90K SNP芯片进行基因型分析,用TASSEL软件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5个环境下对包含174个家系的扬麦16/中麦895加倍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用660K SNP芯片进行基因型分析,用IciMapping软件进行QTL定位。在自然群体中发现5个较为稳定的抗赤霉病位点,分别位于1AS、2DL、5AS、5AL和7DS上,解释表型变异的5.6%、10.3%、5.0%、5.4%和5.6%,其中5AS、5AL和7DS位点可能为新的抗病位点。在扬麦16/中麦895群体中共检测到7个稳定的抗赤霉病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QFhb.caas-4AS、QFhb.caas-5AL和QFhb.caas-6BS可能为新位点。QFhb.caas-4BS和QFhb.caas-4DS应分别为矮秆位点Rht-B1和Rht-D1,并与花药外露率(anther extrusion,AE)关联。开发了FHB-1AS-STS、FHB-5AS-KASP、FHB-5AL-CAPS、InDelAX-89588684和KASPAX-110917097等5个抗赤霉病位点连锁的PCR标记。通过分析229份小麦品种(系)Fhb1区段内PFT(pore-forming toxin-like)、HC(HCBT-like defense response protein)和His(histidine-rich calcium-binding protein)基因的多样性与赤霉病抗性的关系,发现His-I为抗病单倍型,开发了功能标记His-InDel。基因检测和系谱分析表明,中国小麦品种所含Fhb1主要源自宁麦9号。在自然群体中筛选了23份农艺性状优良的抗赤霉病品种(系),在扬麦16/中麦895群体中筛选了5份高产抗赤霉病DH系,可以优先用于抗赤霉病育种。本研究发现的抗赤霉病QTL、筛选的抗病种质以及开发的分子标记有助于提高抗赤霉病育种的效率。

姜朋[4](2020)在《小麦核心种质宁麦9号与扬麦158重要农艺性状及赤霉病抗性的遗传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培育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的小麦品种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长江中下游麦区是我国第二大麦区,宁麦9号与扬麦158在本麦区小麦育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近10年江苏省淮南片区与国家长江中下游区域试验审定的品种中,近80%的材料为宁麦9号或扬麦158的衍生后代,显示二者具有成为新一代骨干亲本的潜力。为更好地利用这两个材料,对其重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状等开展遗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来源于宁麦9号与扬麦158的282份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利用小麦illumina 90k基因芯片对其进行基因型分析,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对282份重组自交系的产量性状、株高、抽穗期与赤霉病抗性等进行多环境表型鉴定,进一步综合基因型与表型数据开展QTL定位,最后对某些稳定位点进行遗传效应分析、分子标记开发及其辅助育种利用。通过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获得一张包含2285个bin标记、41个连锁群、总长3002.1 cM的遗传图谱,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1.31 cM,并且与中国春小麦参考基因组呈现良好的共线性。(2)宁麦9号与扬麦158均表现出良好的赤霉病抗性,宁麦9号略优于扬麦158,RIL群体的赤霉病抗性呈现较大变异,最低病穗率均在10%以下,而最高病穗率基本都超过50%。基因型、年份及地点对病穗率均有极显着影响,而其交互作用则无影响,病穗率在不同环境中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综合4个环境赤霉病抗性鉴定数据,共发现10个抗赤霉病QTL。其中,QFhb-3B.1与QFhb-5A在所有环境中均被检测到,通过遗传作图与位置比对,来源于宁麦9号的QFhb-3B.1极可能为Fhb1位点,而来源于扬麦158的QFhb-5A可能为一个新的抗性QTL。针对QFhb-5A开发出KASP标记,并对其进行了初步验证及溯源分析,发现QFhb-5A很可能来自于意大利小麦品种,并经历了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结合分子标记选择,获得7份赤霉病抗性突出的品系,可应用于抗赤霉病育种。(3)在3个环境中,宁麦9号穗粒数均高于扬麦158,千粒重则低于扬麦158,穗数与产量在不同环境中表现不一致,环境对4个性状均有极显着影响,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对4个性状均无显着影响。穗数与产量在不同环境中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千粒重与穗粒数呈负相关,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通过QTL定位鉴定到控制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的QTL分别为9、8、10与12个,其中穗数、穗粒数和产量的遗传率较低,千粒重的遗传率较高,可进行遗传选择。通过分析3个多环境稳定的千粒重QTL的遗传效应,Qtkw-1B+Qtkw-4A的位点组合选择效果最佳,可应用于小麦千粒重的遗传改良。(4)扬麦158的各节间长度、穗长及株高均高于宁麦9号,基因型、环境及二者的互作对各节间长度、穗长及株高影响极显着。综合3个环境的株高数据,共定位到6个株高控制区段,并成功转化为适用于大规模筛选的KASP标记,经过初步验证,聚合Qph-2D、Qph-5A.1标记位点对整体株高具有较高的选择效率;继续聚合Q2A后,中选材料显着减少,可能降低选择效率,而对Q5A需要在早代育种材料进一步验证,并且对Q2A与Q5A一因多效位点的选择建议以降低株高的等位变异为主;Qd1-5D可作为D1的选择标记对株高进行优化选择。(5)宁麦9号的抽穗期较扬麦158略早,重组自交系群体在不同环境中可相差7-11d,并且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基因型、年份、地点及基因型与年份的交互作用均对抽穗期有极显着影响。综合5个环境抽穗期调查数据,共检测到26个控制小麦抽穗期的QTL,表型贡献率为2.50%11.91%。Qhd-2B.2、Qhd-3B与Qhd-5A.2在多个环境中被检测到,其表型贡献率也较高,进一步分析其遗传效应发现,单个QTL中,Qhd-5A.2对抽穗期的影响最显着也最稳定,当聚合2个位点后,Qhd-2B.2+Qhd-5A.2组合效果最佳,进一步聚合3个位点后,效应未有显着提高。(6)通过位置比对,发现10个QTL簇,有的同时控制产量性状与抽穗期,有的同时控制抽穗期与赤霉病抗性,还有的对产量性状、株高、赤霉病抗性等均有影响,但其优势等位变异的来源不尽相同。对于优势等位变异来源于同一亲本的位点,可以利用少量标记来进行选择;对于优势等位变异来源于不同亲本的位点,一方面可根据育种目标进行取舍,另一方面需要扩大育种群体,打破连锁累赘,运用多标记进行选择。

杨宝林,余海波,赵艳岭,强敏,沈洪历,李青,宋芹芹[5](2020)在《迟播条件下苏南小麦品种筛选研究》文中认为目前,苏南稻麦两熟区水稻收获期越来越迟,导致小麦的播种期推迟和产量降低。对迟播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进行比较,利用隶属函数法,筛选适合苏南地区迟播的品种。结果显示,在苏南迟播条件下,宁麦13、宁麦19、扬麦20、扬辐麦4号和镇麦8号共5个品种中,宁麦19适宜在该地区种植,可以通过提高播量来增加迟播条件下的有效穗数,进一步提高产量。

杭雅文[6](2020)在《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筛选及优质高产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小麦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目前生产出的小麦品质不稳定,优质专用小麦依靠进口。江苏作为红皮小麦的主要产区,是弱筋小麦生产优势区,弱筋与中筋小麦是江苏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本试验于2017年11月-2019年6月在海安市和兴化市进行大田试验,以弱筋小麦宁麦13和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密度、施氮量和氮肥运筹,研究不同密肥组合对小麦产量结构、加工品质及小麦茎鞘碳代谢特征的影响,分析不同品质指标间、茎鞘碳代谢特征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系,旨在探索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与合理的调控技术措施,为实现弱筋与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因子将品质指标分类,筛选出对品质形成贡献较大的指标,在试验条件下,弱筋小麦宁麦13的综合品质评价指标有乳酸溶剂保持力(Solvent Retention Capacity Profile,乳酸SRC)、蔗糖SRC、籽粒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弱化度、饼干延展系数、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和粉质质量指数,评价指标侧重于溶剂保持力和粉质仪参数;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的综合品质评价指标有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粉质质量指数、硬度、籽粒蛋白质含量、面条总分和面条食味品质,指标侧重于淀粉糊化特性和面条品质。2.弱筋小麦宁麦13面团韧性强于延展性,在中、低密度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大,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上升,饼干延展系数有所降低,稳定时间增加;高密度缓解了高氮效应,随着施氮量的增大,籽粒蛋白质含量、容重和硬度有下降的趋势,稳定时间缩短。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面团延展性强于韧性,低密度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大,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随之增加,面条品质上升,稳定时间增加;中、高密度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大,湿面筋含量随之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面条总评分有先增后降的趋势,稳定时间缩短。3.宁麦13全生育期内,随着密度的增加,茎蘖数、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干物质积累量有所上升,茎蘖成穗率下降,但当密度过大时,产量、穗数和千粒重有下降的趋势,在中、低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茎蘖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有所增加,且以氮肥后移较大。扬辐麦4号随着密度的增大,茎蘖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呈升高趋势,穗数和产量也随之增加,但茎蘖成穗率表现为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茎蘖数、LAI、干物质积累量和穗数随之增加,穗粒数有下降的趋势,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基本以5:1:2:2处理高于7:1:2:0处理。4.宁麦13实现优质高产,产量结构要求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为490万/hm2、40-44粒、41 g;群体特征为:茎蘖成穗率在38-43%;孕穗期、开花期LAI在6.7-6.8、5.5-6.0;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在 10000-12200 kg/hm2、14400-18000 kg/hm2。扬辐麦4号获得优质高产群体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为378-390万/hm2、45-46粒、43-47 g;群体特征为:茎蘖成穗率在40-44%;孕穗期、开花期LAI在5.5-6.3、4.8-5.3;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在 8700-11000 kg/hm2、13000-16000 kg/hm2。5.茎鞘可溶性糖含量均以中等施氮量含量最高,氮肥后移高于氮肥前移处理,密度的增大导致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活性分别于花后7天、花后14天、花后21天达到顶峰,且在240 kg/hm2施氮量的条件下酶活性最高。宁麦13茎鞘中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及对产量的贡献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中、低施氮量提高了转运量和贡献率,淀粉含量与茎鞘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存在显着正相关。扬辐麦4号茎鞘中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及对产量的贡献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中、高施氮量提高了转运量和贡献率,淀粉含量与开花期茎鞘可溶性总糖含量、PEPC活性、SS活性有显着相关性。6.在本试验特定的气候与措施条件下,弱筋小麦宁麦13优质高产的栽培措施组合为:密度300万/hm2、施氮量240 kg/hm2、氮肥运筹5:1:2:2和密度300万/hm2、施氮量240 kg/hm2、氮肥运筹7:1:2:0的密肥组合,同时配合105 kg/hm2磷肥(P2O5)、105 kg/hm2钾肥(K2O),磷钾肥基肥和拔节肥追施各50%。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优质高产的栽培措施组合为:密度225万/hm2、施氮量270 kg/hm2、氮肥运筹5:1:2:2的密肥组合和密度300万/hm2、施氮量240 kg/hm2、氮肥运筹5:1:2:2的密肥组合,同时配合105 kg/hm2磷肥(P2O5)、105 kg/hm2钾肥(K2O),磷钾肥基肥和拔节肥追施各50%。

于健波[7](2020)在《盐碱地晚播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台农场土壤属于滨海黏质盐土,由于受到气候条件、栽培方式等影响,水稻迟熟,收获推迟,进而导致小麦迟播。然而晚播小麦由于分蘖成穗少、穗粒数减少和千粒重降低,晚播小麦的产量和效益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提高云台农场小麦的产量和效益,从品种选择、浸种催芽、播种方式、肥料运筹、叶面肥喷施和病虫防治等方面对盐碱地晚播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综述了盐分胁迫、晚播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特征,探讨了云台农场影响盐碱地晚播小麦产量提升的限制因素。2、试验研究了不同管理措施如品种、浸种催芽方式、播种机型、肥料运筹、叶面肥、喷药机械等措施对盐碱地晚播小麦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认为:(1)云台农场晚播小麦宜选用连麦8号、连麦7号和淮麦33品种,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比较协调,能够取得高产。(2)在相同灌溉方式条件下,浸种催芽播种比干种播种出苗早、出苗齐,提前3-5天出苗,同时出苗率高于干种播种;沟灌出苗率高于漫灌和不灌溉的出苗率。(3)45行宽幅播种机播种效率是24行播种机播种效率的3倍左右,作业费用节省60元/hm2,播种出苗早4天左右,有利于形成壮苗和促进分蘖,基本苗多、出苗率高,同时产量更高。(4)晚播小麦中后期肥料运筹返青肥施用150kg/hm2、拔节肥施用225kg/hm2、孕穗肥施用150kg/hm2、抽穗期和扬花期两次叶面喷肥37.5kg/hm2,能够取得高产,肥料利用率较高。(5)抽穗期和扬花期叶面喷施彩特美细胞酶叶面肥、碧护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磷酸二氢钾+丰产灵可以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彩特美细胞酶叶面肥增产2.8%、净效益194.24元/hrri2,增产增效最高,碧护植物生长调节剂增产2.1%、净效益133.31元/hm2,增产增效次之,磷酸二氢钾+丰产灵增产1.3%、净效益111.45元/hm2,增产增效最低。(6)植保无人机(大疆T16和极飞P30)对赤霉病防治效果和易田自走式植保机相当,然而作业效率较低,但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成本较少,而且无人机可以夜间作业,通过增加作业时间来弥补作业效率的不足,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3、综合相关研究结果与生产中推广应用效果,提出了云台农场盐碱地晚播小麦生产技术模式,主要技术措施包括:(1)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2)合理耕整,适宜播量,浸种催芽,合理机型,镇压开沟,提升播种质量。(3)调整肥料品种,合理肥料用量;因苗追施,合理肥料运筹;适时叶面喷肥,抗逆防早衰。(4)推行“一封二杀”除草模式,强化新型机具使用,适期用药重防赤霉病,实现高质高效防治病虫草害,减药增效。(5)适期收获,烘晒一体,提升产品质量。4、思考了今后进一步提升云台农场盐碱地小麦生产的途径,认为:(1)强化学习国家政策,并在实践中应用;(2)通过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实现人才素质提升,为持续发展提供基础;(3)积极引进新型农资,为持续发展提供后劲;(4)积极探索产业化联动开发,提升产品效益。

李鹏飞[8](2018)在《江苏小麦生产效益分析与增效途经》文中指出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和供给关系到农民的增收。江苏是我国小麦生产大省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3000万亩以上,总产量超过1000万吨,在我国小麦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物价上涨、种植成本增加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江苏小麦生产效益越来越低,严重影响了江苏小麦的生产前景。江苏小麦商品率正常年份达80%以上,是全国最高的省份;且江苏交通便利,位于全国小麦主产区和主销区交界处,江苏小麦的生产状况对保持国内粮食供需平衡,稳定国内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分析和研究江苏小麦生产效益与增效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2011-2018年江苏小麦生产情况和效益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影响江苏小麦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小麦增效途径的对策。结果如下:1.2013-2018年,江苏小麦种植面积维持在350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300万吨以上。期间,主要品种种植由2013年的15个上涨到2018年的27个,2018年主要品种面积达2602.1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72.55%;其中,中筋品种面积不断扩大,2018年达1522.1万亩,弱筋和强筋品种面积逐年下降。2.2011-2018年江苏小麦平均总产值872.97元/亩,平均总成本785.9元/亩,平均净利润为86.18元,净利润最高的年度是2014年为253.38元/亩,2016年和2018年净利润均为亏损,分别亏损-115.57元/亩和-30.77元/亩。期间,江苏小麦生产总成本逐年上涨,由609.54元/亩涨至913.7元/亩。3.2013-2018年,江苏小麦平均单产为364.64公斤/亩,年度间最高年份为2014年(379.33公斤/亩),最低年份为2016年为(348.38公斤/亩);区域间苏南(331.82公斤/亩)<苏北(383.72公斤/亩)<苏中(387.51公斤/亩)。4.2013-2018年,江苏小麦平均售价为2.14元/公斤,每年都低于国家最低保护价,其中,2014年小麦因品质和质量较好,售价最高,为2.328元/公斤;2016年品质和质量较差,售价最低,为1.873元/公斤。综上所述,应通过加大科技投入,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升江苏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适期适量播种,提高小麦播种质量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以及建立优质小麦产业联盟,促进产销对接,提高江苏小麦销价等途径,来提高江苏小麦生产效益。

高春蕾[9](2018)在《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NAM基因单倍型及其氮素利用效率》文中指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人类摄取蛋白质和微量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改良小麦籽粒品质是小麦育种重要目标。已有研究表明,NAM基因对小麦氮素在灌浆过程中由营养器官向籽粒的转运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促进蛋白质及锌、铁等微量元素在籽粒中积累,进而影响小麦籽粒品质。同时,NAM基因还影响着小麦灌浆期与衰老相关酶的表达,从而影响着小麦衰老过程。因此,小麦品种中NAM基因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重视,但迄今尚未涉及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小麦品种。本研究利用国内外238份小麦品种和11份二粒小麦材料,鉴定NAM-B1基因序列,明确小麦材料中NAM-B1基因变异类型;进一步以32份小麦材料克隆NAM-B1同源基因NAM-A1、NAM-D1、NAM-A2、NAM-B2和NAM-D2序列以发掘SNP位点。在此基础上研究了 112份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NAM基因的单倍型,对SNP位点与籽粒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发掘与籽粒性状相关的SNP位点。研究还选择6份不同单倍型小麦材料,比较了其籽粒发育过程中的氮素代谢和衰老特征。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238份国内外小麦品种中,136份缺失NAM-B1基因序列,占供试材料57.2%;91份含有突变型NAM-B1基因序列,占供试材料的38.2%;11份小麦材料含有功能型NAM-B1基因序列,占供试材料的4.6%。其中,我国192份小麦材料中,122份缺失NAM-B1基因序列,占63.5%;70份含有突变型NAM-B1基因,占36.5%,未发现含有功能型NAM-B1基因序列。在11份二粒小麦材料中,3份野生二粒小麦材料含有功能型NAM-B1基因,4份野生二粒小麦和1份栽培二粒小麦中含有突变型;NAM-B1基因,其余3份栽培二粒小麦缺失NAM-B1基因。通过序列分析表明,突变型NAM-B1基因序列与功能型NAM-B1基因序列均存在2个SNP位点差异,两个位点具有连锁关系。2.对32份小麦材料中NAM-B1同源基因NAM-A1、NAM-D1、NAM-A2、NAM-B2和NAM-D2克隆结果表明,NAM-D1、NAM-B2和NAM-D2在鉴定材料中序列均完全一致,未发现SNP位点;NAM-A1和NAM-A2发现分别存在2个和1个SNP位点。其中,NAM-A1基因中的2个SNP位点均位于外显子中,分别位于第722位(C/T)和第1509位(A/-),前者导致相应位点氨基酸的变异(Ala/Val),后者引起移码突变并导致编码蛋白提前终止;NAM-A2基因中的SNP位点位于外显子中第110位(C/G),导致相应位点氨基酸的变异(Pro/Arg)。此后又以另外的97份小麦材料对NAM-A1采用KASP分型鉴定,NAM-A2基因克隆并测序。发现129份小麦品种存在14种NAM基因单倍型。3.对112份长江中下游小麦材料的NAM基因型进行单倍型分析,归属13种单倍型,其中有4种单倍型在112份小麦材料中出现的概率小于1%。将其它9种出现频率较高的单倍型的SNP位点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硬度、直径、千粒重、湿面筋含量以及稳定时间进行关联分析,发现NAM-A1上第722位(C/T)碱基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硬度、直径以及湿面筋含量关联,第1509位(A/-)碱基与籽粒硬度和稳定时间关联;NAM-B1片段是否缺失与籽粒硬度、直径和千粒重关联。在NAM基因单倍型组合中,N6单倍型组合千粒重最大,N7单倍型组合籽粒直径最大并且籽粒硬度最高,N9单倍型组合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最高并且稳定时间最长。4.在灌浆不同时期分析不同单倍型小麦材料宁麦13、生抗1号、镇麦8号、鄂麦25、襄麦25和扬麦15中不同部位氮浓度的动态变化、氮素利用及农艺性状相关指标。发现茎秆和叶片中氮浓度伴随着灌浆过程逐渐降低,但在不同材料之间具有不同的特点。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小麦材料在开花以后氮素的再分配过程起始较早,镇麦8号、鄂麦25和襄麦25的氮素动员能力与宁麦13、生抗1号和扬麦15相比较强,能够在籽粒中积累相对较多的氮素。不同于其它5份小麦材料,扬麦15茎秆中氮素浓度在成熟期没有降低,反而显着高于前一个时期。6份小麦材料籽粒中氮浓度在开花时期最高,然后逐渐降低并保持稳定,可能是灌浆过程中氮素和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运输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产量性状的分析表明,杨麦15相对较低的产量与穗粒数和粒重密切相关。对小区籽粒含氮总量的分析表明,生抗1号(N4单倍型组合)氮素生理利用率最高,襄麦25(N9单倍型组合)次之,扬麦15(N1单倍型组合)氮素生理利用率最低。5.分析不同单倍型小麦材料宁麦13、生抗1号、镇麦8号、鄂麦25、襄麦25和扬麦15灌浆过程中旗叶可溶性蛋白及与衰老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发现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随着灌浆过程而逐渐下降,POD和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变化趋势,在花后10天左右达到了最大值,MDA活性逐渐上升,且后期上升加快。宁麦13、生抗1号和扬麦15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花后10天时下降迅速,且SOD活性在10天时上升,可能此时植物体内氧化物自由基较多需要POD和SOD协同作用共同抵御以减少对植物细胞的伤害。镇麦8号SOD和CAT活性在灌浆过程中变化范围较小;襄麦25花后10天时SOD活性明显下降,植株抗氧化能力下降,加快植株衰老。花后30天时宁麦13和扬麦15旗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CAT活性高于其它小麦材料,说明宁麦13(N5单倍型组合)和扬麦15(N1单倍型组合)的灌浆期较长,根据对灌浆期的记录宁麦13和扬麦15要比其它小麦材料长1-4天左右。

吕国峰[10](2017)在《小麦旗叶衰老模型建立及基于衰老模型特征参数的延绿性QTL定位》文中指出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是小麦籽粒灌浆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延长叶片绿色叶面积持续期对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有重要作用。小麦延绿性的评价指标、稳定表达的延绿种质和延绿QTL连锁的分子标记是有效进行小麦品种延绿性遗传改良的前提条件。本研究2011和2012年分别利用91和105个品种(系)为材料,通过非线性拟合的方法筛选描述小麦叶片衰老过程的适宜模型,并建立小麦延绿的评价指标;2012-2014年连续3年对47个农艺性状较好、延绿性存在差异品种的鉴定,筛选延绿稳定表达的品种;2013-2014年以玉米染色体消减法构建的扬麦9号(早衰)×石家庄8号(中等延绿)DH群体为材料,对小麦延绿性相关的QTL进行定位。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S”形曲线中的Logistic、Gompertz和Richards模型对2011-2012年不同延绿类型品种旗叶衰老过程均可以拟合,Gompertz和Richards模型拟合度接近,高于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对不同延绿类型品种的拟合度不同,以早衰>中等衰老>中等延绿>延绿类型。2、2年不同延绿类型品种旗叶的衰老过程均可分为衰老起始期、快速衰老期和衰老结束期3个阶段,3个阶段旗叶的衰老速度表现为‘慢-快-慢’,品种开花后旗叶的绿色叶面积百分比(%GLA)下降主要在衰老过程的中后期。3、2年试验品种均可分为延绿、中等延绿、中等早衰和早衰4种类型。不同类型品种的旗叶衰老曲线特征参数达到最大衰老速度时间(TMRS)、最大衰老速度(MRS)、平均衰老速度(ARS)和绿色叶面积持续期(GLAD)存在显着差异。2012年不同延绿类型品种的TMRS早于2011年相应类型,MRS和ARS慢于2011年相应类型,GLAD短于2011年相应类型。4、2012-2014年47个试验品种均可分为延绿、中等延绿、中等早衰和早衰4种延绿程度不同类型。不同年度试验品种的延绿程度和所属延绿类别存在差异。综合试验品种3年的延绿表现,其中6个品种为延绿稳定表达类型,占12.77%;18个品种为中等延绿类型,占38.30%;11个品种为中等早衰类型,占23.40%;12个品种为早衰类型,占25.53%。5、试验品种旗叶衰老过程特征参数TMRS、GLAD和ARS与灌浆后期旗叶的%GLA存在极显着正相关,MRS仅与灌浆后期少数旗叶%GLA显着相关。同一年度不同延绿类型品种旗叶的衰老过程特征参数TMRS、GLAD和ARS存在显着差异,MRS无显着差异。TMRS和GLAD以延绿>中等延绿>中等早衰>早衰;ARS以早衰>中等早衰>中等延绿>延绿。不同年度试验品种旗叶衰老过程特征参数TMRS和GLAD 以 2014 年>2013 年>2012 年;MRS 以 2013 年>2014 年>2012 年;ARS 以2012 年>2013 年>2014 年。6、2013-2014年Gompertz模型对田间高湿和大棚高温环境下扬麦9号×石家庄8号DH群体的旗叶衰老过程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0.9640-1.000。4种环境下DH群体均分为延绿、中等延绿、中等早衰和早衰4类延绿表达程度不同家系,不同延绿类型家系的延绿指标TMRS、MRS和ARS存在显着差异,但MRS差异较小;同一年度和环境下DH家系的GLAD与TMRS和MRS都存在极显着的相关性,但与TMRS的相关系数大于和MRS间的相关系数。除MRS外,不同年度和环境间DH群体的延绿参数TMRS、GLAD和ARS存在显着正相关。不同年度和环境下DH家系的延绿参数TMRS、MRS、GLAD和ARS存在较大变幅,4个延绿性状均值介于双亲之间,存在超亲现象,均符合正态分布。7、利用232对亲本间存在多态性的SSR引物对DH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构建的连锁图谱包含33个连锁群,包括除小麦4D和5D外其余19条染色体。分子连锁图谱共包含209个SSR位点,连锁长度为1719.7cM,位点间平均距离为8.2cM。4个环境下共检测到32个与延绿相关的QTL,分布在1A、1B、2A、2D、3A、3B、4B、5B、6D、7B和7D染色体上。与小麦延绿指标TMRS、MRS、GLAD和ARS相关的QTL分别为10、8、8和6个,单个QTL能解释的表型变异为6.54%-14.91%。其中1B、2D、3A、和4B是小麦延绿QTL的富集区域,位于3A上的QTL簇在多个环境下被检测到,是稳定表达的QTL。小麦TMRS和MRS是由不同基因控制。不同环境下检测到小麦延绿QTL不同。8、本研究结果揭示Gompertz模型是描述小麦叶片衰老过程的最适模型。旗叶衰老过程特征参数可作为品种延绿评价指标应用。中国主要麦区目前生产应用品种的延绿性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与小麦延绿相关的叶片衰老起始时间和衰老速度是由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小麦3A染色体的bar45~cfa2134区段是影响小麦延绿的重要区段。

二、新品种“宁麦8号”主要特性及配套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品种“宁麦8号”主要特性及配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宁麦系列小麦品种的性状特点及相关基因位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基因型分析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宁麦系列品种的主要性状表现
    2.2 宁麦系列品种的遗传分析
        2.2.1 标记的多态性分析及其分布
        2.2.2 宁麦系列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及聚类分析
    2.3 宁麦系列品种(系)重要性状相关位点的分布
        2.3.1农艺性状相关标记检测
        2.3.2 产量相关标记检测
        2.3.3 抗穗发芽相关标记检测
        2.3.4 品质性状相关标记检测
        2.3.5 抗病性相关标记检测
3 讨论
    3.1 宁麦系列品种的性状特点与遗传多样性
    3.2 宁麦系列品种(系)重要性状相关位点的分布
    3.3 分子育种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4 结论

(2)小麦高通量STARP标记的开发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遗传标记
        1.1.1 形态学标记
        1.1.2 细胞学标记
        1.1.3 生化标记
        1.1.4 分子标记
    1.2 分子育种
        1.2.1 基因工程育种
        1.2.2 分子设计育种
        1.2.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3 分子标记类型
        1.3.1 基于Southern杂交的DNA分子标记
        1.3.1.1 RFLP
        1.3.1.2 VNTR标记
        1.3.2 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
        1.3.2.1 SSR标记
        1.3.2.2 STS标记
        1.3.2.3 SRAP标记
        1.3.2.4 TRAP标记
        1.3.2.5 RAPD标记
        1.3.2.6 ISSR标记
        1.3.3 PCR技术与酶切技术相结合的分子标记
        1.3.3.1 AFLP标记
        1.3.3.2 CAPS标记
        1.3.4 基于高通量测序和芯片技术的DNA分子标记
        1.3.4.1 EST标记
        1.3.4.2 DArT标记
        1.3.4.3 SNP芯片
        1.3.4.4 KASP标记
        1.3.4.5 Amplifluor SNP标记
        1.3.4.6 STARP标记
        1.3.5 功能标记
        1.3.5.1 间接性功能标记
        1.3.5.2 直接性功能标记
        1.3.6 功能标记育种应用
        1.3.6.1 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应用
        1.3.6.2 在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1.3.6.3 在产量及适应性育种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小麦重要性状基因STARP标记的开发与验证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田间试验
        2.2.2 表型鉴定
        2.2.3 种子发芽及基因组DNA提取
        2.2.3.1 种子萌发
        2.2.3.2 基因组DNA提取
        2.2.4 小麦STARP标记的开发
        2.2.4.1 目标SNP或 In Del的获取
        2.2.4.2 STARP引物设计
        2.2.5 STARP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
        2.2.5.1 反应体系
        2.2.5.2 反应程序
        2.2.6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STARP标记与传统分子标记的比较
        2.3.2 STARP标记的验证
        2.3.2.1 品质性状相关的STARP标记分析
        2.3.2.2 穗发芽和抗病相关的STARP标记分析
        2.3.2.3 产量和适应性相关的STARP标记分析
    2.4 讨论
        2.4.1 STARP反应体系优化
        2.4.2 新开发的STARP标记的可靠性
        2.4.3 STARP标记与KASP及其它SNP标记的比较
        2.4.4 STARP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2.4.4.1 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应用
        2.4.4.2 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2.4.4.3 在小麦产量和适应性育种中的应用
第三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3)利用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定位小麦赤霉病抗性基因及分子标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小麦赤霉病的流行与危害
    1.2 小麦抗赤霉病遗传研究进展
        1.2.1 赤霉病抗性分类
        1.2.2 连锁作图
        1.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2.4 Fhb1的图位克隆
        1.2.5 Fhb7的图位克隆
        1.2.6 农艺性状与赤霉病抗性的关系
    1.3 小麦抗赤霉病育种进展
        1.3.1 中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
        1.3.2 美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
        1.3.3 加拿大小麦抗赤霉病育种
        1.3.4 欧洲小麦抗赤霉病育种
        1.3.5 CIMMYT小麦抗赤霉病育种
    1.4 SNP标记技术
        1.4.1 高通量SNP检测技术
        1.4.2 基于PCR的 SNP检测技术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小麦赤霉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接种菌液制备
        2.1.3 赤霉病抗性鉴定
        2.1.4 基因型分析与质量控制
        2.1.5 数据统计、群体结构与关联分析
        2.1.6 分子标记开发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表型变异
        2.2.2 标记分布与群体结构
        2.2.3 赤霉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2.4 优异等位基因地理分布
        2.2.5 抗赤霉病位点对株高和生育期的影响
        2.2.6 QFhb.hbaas-1AS、QFhb.hbaas-5AS和 QFhb.hbaas-5AL的标记开发
        2.2.7 候选基因预测
    2.3 讨论
        2.3.1 赤霉病抗性的表型变异
        2.3.2 QFhb.hbaas-2DL的应用价值
        2.3.3 QFhb.hbaas-1AS对开花期和株高没有影响
        2.3.4 QFhb.hbaas-5AS、QFhb.hbaas-5AL和 QFhb.hbaas-7DS可能是新位点
        2.3.5 Fhb1在中国应用现状与展望
        2.3.6 本研究发现的抗病位点可能抗病机制
第三章 扬麦16/中麦895DH群体赤霉病抗性QTL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表型鉴定
        3.1.3 基因型分析
        3.1.4 遗传图谱构建与QTL定位
        3.1.5 分子标记开发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表型变异
        3.2.2 连锁图谱
        3.2.3 抗赤霉病QTL
        3.2.4 控制株高、花药外露率、开花期的QTL及其与赤霉病抗性的关系
        3.2.5 所含QTL个数与赤霉病抗性的线性回归
        3.2.6 抗赤霉病QTL QFhb.caas-5AL和 Qfhb.caas-3BL的标记开发
        3.2.7 抗病QTL候选基因预测
    3.3 讨论
        3.3.1 扬麦16和中麦895赤霉病抗性的遗传基础
        3.3.2 株高、花药外露率与赤霉病抗性的关系
        3.3.3 QFhb.caas-3BL可能与花培57-2中3BL QTL为同一位点
        3.3.4 QFhb.caas-6AL与 QFhs.fal-6AL位置相近
        3.3.5 QFhb.caas-4AS和 QFhb.caas-6BS可能为新位点
        3.3.6 QFhb.caas-5AL与 Vrn-A1 连锁
        3.3.7 所检测位点赤霉病抗性的可能机制
        3.3.8 抗赤霉病QTL潜在利用价值
第四章 抗赤霉病基因Fhb1标记开发与品种检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赤霉病田间接种鉴定
        4.1.3 PFT、HC和 His基因的等位基因分析与标记开发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FT等位基因分析与特异性标记
        4.2.2 HC和 His的等位基因及Fhb1 诊断性标记
        4.2.3 PFT与 His基因单倍型抗性
        4.2.4 我国小麦品种(系)Fhb1鉴定及溯源
    4.3 讨论
        4.3.1 Fhb1功能基因标记
        4.3.2 接种方法对试验的影响
        4.3.3 Fhb1在我国小麦育种的利用
        4.3.4 苏麦3号在黄淮麦区的育种利用
        4.3.5 黄淮麦区抗赤霉病育种建议
第五章 抗赤霉病种质筛选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农艺性状评价
        5.1.3 产量试验
    5.2 结果与分析
        5.2.1 WAPS群体中综合性状优异品种(系)
        5.2.2 扬麦16/中麦895群体优异DH系产量表现
        5.2.3 扬麦16/中麦895群体优异DH系农艺性状
    5.3 讨论
        5.3.1 赤霉病抗源选用
        5.3.2 筛选的抗赤霉病种质的利用价值
        5.3.3 南北品种杂交的潜力和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4)小麦核心种质宁麦9号与扬麦158重要农艺性状及赤霉病抗性的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遗传图谱
        1.1.1 作图群体
        1.1.2 分子标记
    1.2 QTL作图方法
        1.2.1 单标记QTL作图
        1.2.2 区间作图法
        1.2.3 复合区间作图法
        1.2.4 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
        1.2.5 完备区间作图法
    1.3 小麦重要性状遗传定位研究进展
        1.3.1 小麦赤霉病
        1.3.2 产量及其三要素
        1.3.3 小麦株高
        1.3.4 小麦抽穗期
    1.4 小麦骨干亲本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调查指标与试验设计
        2.2.1 赤霉病抗性鉴定
        2.2.2 产量及其三要素
        2.2.3 株高及其节间构成
        2.2.4 抽穗期
    2.3 基因型数据获取
    2.4 数据处理与遗传图谱构建
    2.5 QTL定位
    2.6 KASP标记的开发、验证
3 结果与分析
    3.1 遗传图谱
    3.2 小麦赤霉病抗性分析
        3.2.1 赤霉病抗性的表型分析
        3.2.2 赤霉病的QTL分析
        3.2.3 QFhb-5A的 KASP标记开发与验证
        3.2.4 QFhb-5A的溯源与分布
        3.2.5 抗赤霉病材料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3.3 产量及其三要素的遗传分析
        3.3.1 产量及其三要素的表型分析
        3.3.2 产量及其三要素的QTL分析
        3.3.3 千粒重的QTL聚合效应分析
    3.4 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分析
        3.4.1 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表型分析
        3.4.2 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QTL分析
        3.4.3 KASP标记开发
        3.4.4 KASP标记的验证
    3.5 小麦抽穗期
        3.5.1 抽穗期的表型分析
        3.5.2 抽穗期的QTL分析
        3.5.3 抽穗期的QTL聚合效应分析
    3.6 控制不同性状的QTL簇
4 讨论
    4.1 遗传连锁图谱
    4.2 小麦赤霉病
    4.3 小麦产量相关性状
    4.4 小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
    4.5 小麦抽穗期
    4.6 控制不同性状的QTL簇
5 结论
    5.1 小麦遗传图谱的构建
    5.2 赤霉病抗性的QTL定位
    5.3 产量性状的QTL定位
    5.4 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QTL定位
    5.5 抽穗期的QTL定位
    5.6 控制不同性状的QTL簇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迟播条件下苏南小麦品种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品种特性
    1.4 试验设计
    1.5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1.6 隶属函数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小麦形态特征比较
        2.1.1 株高。
        2.1.2 有效分蘖。
        2.1.3 穗长。
        2.1.4 结实率。
    2.2 同品种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比较
        2.2.1 产量。
        2.2.2 穗粒数。
        2.2.3 千粒重。
        2.2.4 有效穗数。
    2.3 不同品种隶属函数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迟播条件下不同品种发育特性
    3.2 隶属函数法在品种筛选方面的应用

(6)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筛选及优质高产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 密肥组合对小麦品质形成的影响
        1.1 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影响
        1.2 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2 密肥组合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3 密肥组合对产量和品质的协同调控效应
    4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标准
    5 小麦茎鞘贮藏物质影响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指标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地概况与供试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籽粒蛋白质含量
        1.3.2 籽粒硬度
        1.3.3 籽粒容重
        1.3.4 籽粒出粉率
        1.3.5 面粉湿面筋含量
        1.3.6 面粉溶剂保持力
        1.3.7 面团粉质参数
        1.3.8 面粉糊化特性
        1.3.9 饼干品质
        1.3.10 面条品质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弱筋小麦宁麦13品质指标筛选
        2.2 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品质筛选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品质指标的栽培调控效应及指标间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籽粒蛋白质含量
        1.2.2 籽粒硬度
        1.2.3 籽粒容重
        1.2.4 籽粒出粉率
        1.2.5 面粉湿面筋含量
        1.2.6 面粉溶剂保持力
        1.2.7 面团粉质参数
        1.2.8 面粉糊化特性
        1.2.9 饼干品质
        1.2.10 面条品质
        1.2.11 吹泡仪参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密肥组合对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2.1.1 密肥组合对弱筋小麦宁麦13品质的影响
        2.1.1.1 溶剂保持力变异分析
        2.1.1.2 对籽粒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影响
        2.1.1.3 对一次加工品质的影响
        2.1.1.4 对粉质仪参数的影响
        2.1.1.5 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2.1.1.6 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2.1.1.7 对吹泡仪参数的影响
        2.1.2 密肥组合对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品质的影响
        2.1.2.1 溶剂保持力的变异分析
        2.1.2.2 对籽粒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影响
        2.1.2.3 对一次加工品质的影响
        2.1.2.4 对粉质仪参数的影响
        2.1.2.5 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2.1.2.6 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2.1.2.7 对吹泡仪参数的影响
        2.2 品质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2.2.1 弱筋小麦品质指标
        2.2.2 中筋小麦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弱筋与中筋小麦高产群体特征及优质高产栽培调控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茎蘖动态
        1.2.2 叶面积指数
        1.2.3 干物质积累量
        1.2.4 产量及其结构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密肥组合对弱筋与中筋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2.1.1 对弱筋小麦宁麦13群体质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2.1.1.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2.1.1.2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1.1.3 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2.1.1.4 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1.2 对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群体质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2.1.2.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2.1.2.2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1.2.3 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2.1.2.4 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2 不同品质水平下小麦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及群体特征
        2.2.1 弱筋小麦宁麦13不同品质群体产量构成及群体结构特征
        2.2.1.1 产量及其构成
        2.2.1.2 群体茎蘖动态
        2.2.1.3 叶面积指数
        2.2.1.4 干物质积累量
        2.2.2 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
        2.2.2.1 产量及其构成
        2.2.2.2 群体茎蘖动态
        2.2.2.3 叶面积指数
        2.2.2.4 干物质积累量
        2.3 弱筋与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3.1 弱筋小麦宁麦13优质稳产栽培技术
        2.3.2 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不同类型小麦植株茎鞘碳代谢特征及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可溶性糖含量
        1.2.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
        1.2.3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
        1.2.4 蔗糖合成酶(SS-Ⅱ)活性
        1.2.5 茎鞘中葡萄糖、蔗糖含量
        1.2.6 淀粉含量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密肥组合对茎鞘可溶性糖运转的影响
        2.2 小麦茎鞘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2.3 不同类型小麦茎鞘中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2.3.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的变化
        2.3.2 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变化
        2.3.3 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变化
        2.4 氮肥运筹对小麦茎鞘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2.5 密肥组合对小麦茎鞘葡萄糖含量和蔗糖含量的影响
        2.6 不同类型小麦茎鞘碳代谢特征与产量和品质间的相关性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筛选
        1.2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和产量形成途径
        1.2.1 密肥组合对中筋与弱筋小麦品质的影响及类型间差异
        1.2.2 密肥组合对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
        1.2.3 弱筋与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措施
        1.2.4 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和产量形成的生理特征
        1.3 弱筋与中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质量指标
    2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盐碱地晚播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盐碱地小麦的生育特点及提升产量的途径
        1.1.1 盐碱地分布概况
        1.1.2 盐碱地小麦生长发育特点
        1.1.3 盐碱地小麦生长发育伤害的生理机制
        1.1.3.1 造成渗透胁迫,影响水分吸收
        1.1.3.2 影响养分平衡吸收,甚至产生离子毒害
        1.1.3.3 膜结构破坏
        1.1.3.4 渗透调节物质积累
        1.1.3.5 活性氧含量增加
        1.1.3.6 光合速率降低
        1.1.3.7 植物激素与调节物质变化
        1.1.4 提升盐碱地小麦产量的途径
        1.1.4.1 培育、筛选、推广应用耐盐的小麦品种
        1.1.4.2 农业工程技术应用
        1.1.4.3 农业生产技术应用
    1.2 晚播小麦的生长特点与栽培调控措施
        1.2.1 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
        1.2.2 晚播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1.2.3 晚播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措施
        1.2.3.1 浸种催芽技术
        1.2.3.2 适当增加播种量
        1.2.3.3 合理氮肥运筹
        1.2.3.4 喷施叶面肥
    1.3 云台农场基本情况及小麦生产概况
        1.3.1 云台农场基本情况
        1.3.2 云台农场小麦生产概况
        1.3.3 云台农场小麦产量提升的主要限制因素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4.1 目的意义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提升云台农场盐碱地晚播小麦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研究
    2.1 盐碱地晚播小麦品种的筛选
        2.1.1 试验设计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3 结果与分析
        2.1.4 小结
    2.2 盐碱地晚播小麦浸种催芽与灌溉对出苗的影响
        2.2.1 试验设计
        2.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2.4 小结
    2.3 不同播种机型对盐碱地晚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3.1 试验设计
        2.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3 结果与分析
        2.3.3.1 播种效率
        2.3.3.2 出苗情况
        2.3.3.3 幼苗素质
        2.3.3.4 产量表现
        2.3.4 小结
    2.4 盐碱地晚播小麦中后期不同氮肥追施比例对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4.1 试验设计
        2.4.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2.1 主要生育期考苗
        2.4.2.2 成熟期考种
        2.4.2.3 数据整理和分析
        2.4.3 结果与分析
        2.4.3.1 中后期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茎蘖动态的影响
        2.4.3.2 中后期不同氮肥运筹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4.4 小结
    2.5 盐碱地晚播小麦不同种类叶面肥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2.5.1 试验设计
        2.5.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3 结果与分析
        2.5.4 小结
    2.6 盐碱地晚播小麦不同植保机型对赤霉病防治效果、效率及成本的影响
        2.6.1 试验设计
        2.6.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6.2.1 安全性调查
        2.6.2.2 防效调查
        2.6.2.3 防治成本估算
        2.6.3 结果与分析
        2.6.3.1 安全性
        2.6.3.2 不同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2.6.3.3 不同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率
        2.6.3.4 不同处理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成本估算
    2.7 小结
3 云台农场盐碱地晚播小麦生产技术模式
    3.1 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
    3.2 提升播种质量
        3.2.1 合理耕整,提升整地质量
        3.2.2 争早播种,因期调整播量
        3.2.3 浸种催芽,实现早苗壮苗
        3.2.4 合理机型,提高播种质量
        3.2.5 镇压开沟,灌溉速灌速排
    3.3 合理肥料运筹,节肥增效
        3.3.1 调整肥料品种,合理肥料用量
        3.3.2 因苗追施,合理肥料运筹
        3.3.3 适时叶面喷肥,抗逆防早衰
    3.4 高质高效防治病虫草害,减药增效
        3.4.1 推行“一封二杀”除草模式,提升防效
        3.4.2 强化新型机具使用,减药高效
        3.4.3 适期用药,重防赤霉病
    3.5 适期收获,烘晒一体,提升产品质量
4 进一步提升云台农场盐碱地小麦生产途径的思考
    4.1 强化学习国家政策,并在实践中应用
    4.2 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实现人才素质提升,为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4.3 积极引进新型农资,为持续发展提供后劲
    4.4 积极探索产业化联动开发,提升产品效益
参考文献
致谢

(8)江苏小麦生产效益分析与增效途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1.1.1 小麦生产过程中规模化种植的分析
        1.1.2 加工业对小麦生产影响的研究现状
        1.2 国内研究现状
        1.2.1 小麦生产成本研究
        1.2.2 小麦生产产值研究
        1.2.3 小麦竞争力研究
        1.2.4 小麦品质研究
        1.2.5 小麦加工业研究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江苏小麦生产情况分析
    1 江苏小麦种植面积
    2 江苏小麦单产
    3 江苏小麦总产
    4 江苏小麦主推品种演变
        4.1 江苏弱筋小麦品种种植分析
        4.2 江苏强筋小麦品种种植分析
        4.3 江苏中筋小麦品种种植分析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苏小麦生产效益及制约因素分析
    1 江苏小麦生产效益
    2 江苏小麦生产成本
        2.1 农资成本
        2.2 机械成本
        2.3 用工成本
        2.4 土地折租成本
    3 江苏小麦生产成本制约因素
        3.1 土地流转对小麦生产成本的制约
        3.1.1 增加了小麦生产的折租及分摊成本
        3.1.2 降低了小麦生产的机会成本
        3.2 环保力度加大增加小麦生产成本
        3.3 轮作休耕降低小麦生产机会成本
        3.4 种植补贴改革降低小麦生产成本
    4 江苏小麦亩产值
    5 江苏小麦亩产值制约因素
        5.1 气候因素
        5.2 区域环境
        5.3 品种选用
        5.3.1 品种退化现象严重
        5.3.2 过快推广性状并不突出的新品种
        5.3.3 相较于高产而言,农民更求稳产
        5.3.4 品种“多、乱、杂”严重,因种栽培难度大
        5.4 栽培技术
        5.4.1 适期播种难度大,播种质量不高
        5.4.2 田管措施粗放,抗逆应变技术到位率低
        5.5 农机应用对小麦产量的制约
        5.5.1 烘干设备缺乏影响播期
        5.5.2 秸秆还田整地质量差,播种质量差
        5.5.3 机条播面积推广慢
        5.6 最低收购价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5.7 品质对小麦价格的制约
        5.7.1 优质品种资源缺乏
        5.7.2 优质品种栽培技术配套难
        5.7.3 优质小麦缺乏产业化支撑
    6 江苏小麦净利润
    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苏小麦生产的增效途径
    1 选育推广优良品种
        1.1 加大科技投入,选育优质品种
        1.2 引导种植布局,大力推广优良品种
    2 适期适量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2.1 种植早熟粳稻品种或杂交稻,或普及粳稻机插秧
        2.2 轮作休耕调整小麦播种茬口
        2.3 强化“抢收抢种”观念意识
        2.4 适量播种
        2.5 提高秸秆还田整地质量,创建适播条件
        2.6 大力扩大机械条(匀)播面积
    3 建立优质小麦产业联盟,促进产销对接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播期推迟和播种质量不高严重影响江苏小麦高产稳产
        1.2 江苏小麦品种育种方向需要转型
        1.3 小麦生产规模化、产业化优势不高
    2 结论
    3 创新之处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NAM基因单倍型及其氮素利用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麦氮素利用调控基因NAM研究进展
        1.1 NAM-B1基因研究进展
        1.2 NAM-B1同源基因研究进展
    2 关联分析
        2.1 关联分析的概念
        2.2 关联分析方法
        2.3 关联分析的应用
    3 氮素利用效率
        3.1 氮素利用效率的概念
        3.2 籽粒蛋白质含量
        3.3 收获指数
    4 衰老特征考察指标
        4.1 灌浆期
        4.2 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
        4.3 小麦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
        4.4 小麦旗叶过氧化氢酶(CAT)含量
        4.5 小麦旗叶过氧化物酶(POD)含量
        4.6 小麦旗叶丙二醛(MDA)含量
    5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小麦品种NAM基因单倍型的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试剂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NAM-B1基因型鉴定与分析
        2.2 TaNAM-B1同源基因SNP位点发掘
    3 讨论
第三章 NAM基因SNP位点与籽粒性状的关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试剂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112份长江中下游小麦材料NAM基因单倍型组合
        2.2 NAM基因SNP与籽粒相关性状关联分析
        2.3 NAM基因不同单倍型组合与性状显着性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单倍型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灌浆过程中小麦茎秆氮素浓度变化
        2.2 灌浆过程中小麦叶片氮素浓度变化
        2.3 灌浆过程中小麦籽粒氮素浓度变化
        2.4 氮素利用指标考察
        2.5 产量性状考察
    3 讨论
        3.1 不同单倍型小麦品种氮素利用率
        3.2 小麦氮素再分配过程中的“源”-“库”流动
        3.3 小麦品种产量性状差异
第五章 不同单倍型小麦品种衰老特征考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试剂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灌浆过程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2.2 灌浆过程旗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2.3 灌浆过程旗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
        2.4 灌浆过程旗叶中过氧化物酶(POD)含量的变化
        2.5 灌浆过程旗叶中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的变化
        2.6 灌浆过程旗叶中丙二醛(MAD)含量的变化
        2.7 灌浆期天数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小麦旗叶衰老模型建立及基于衰老模型特征参数的延绿性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延绿定义和类型
    2 延绿性状的评价指标和研究方法
        2.1 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2.2 叶片延绿的评价方法
    3 植物发育性状的研究方法
        3.1 “S”型曲线在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3.2 “S”型曲线在作物衰老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3.3 “S”型曲线在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应用
    4 延绿的光合特性及其对作物产量的作用
        4.1 延绿性与作物光合作用
        4.2 延绿性与作物产量
        4.3 延绿性与小麦抗逆性
    5 作物延绿性的利用
        5.1 小麦延绿性的遗传变异
        5.2 利用传统育种方法进行延绿性状改良
        5.3 转基因育种进行延绿性状改良
    6 QTL分析在作物延绿性状研究中的应用
        6.1 QTL分析方法
        6.2 作物延绿性QTL定位
第二章 小麦旗叶衰老过程模型建立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和田间试验设计
        1.2 延绿性状测定
        1.3 数据分析
        1.4 小麦叶片衰老模型及参数含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返青期至成熟期气象条件
        2.2 小麦旗叶的衰老过程
        2.3 小麦旗叶衰老模型的筛选
        2.4 不同延绿类型品种旗叶衰老过程的阶段特征
        2.5 不同延绿类型品种旗叶衰老特征参数
    3 讨论
第三章 小麦品种延绿性的遗传变异及其特征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试验设计
        1.3 延绿性状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返青至成熟期的气象条件
        2.2 小麦品种的延绿性鉴定
        2.3 试验品种旗叶衰老过程特征参数
    3 讨论
        3.1 环境对小麦延绿性表达的影响
        3.2 小麦品种延绿性的遗传变异
        3.3 小麦叶片衰老过程的特征
第四章 基于衰老模型的小麦延绿性的QTL定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DH群体构建
        1.3 试验设计
        1.4 延绿性状测定
        1.5 PCR扩增及检测
        1.6 QTL分析
        1.7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亲本多态性分析
        2.2 DH群体的标记基因型分析
        2.3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2.4 GOMPERTZ模型对DH群体旗叶衰老过程拟合
        2.5 扬麦9号和石家庄8号的延绿特性
        2.6 扬麦9号×石家庄8号DH群体延绿性的变异
        2.7 DH群体家系旗叶衰老过程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2.8 DH群体农艺性状的变异
        2.9 DH群体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2.10 DH群体延绿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2.11 延绿性状的QTL分析
    3 讨论
        3.1 小麦延绿性状的数量化描述
        3.2 小麦延绿相关性状的QTL
        3.3 小麦延绿性的选择
全文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不足及尚需开展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新品种“宁麦8号”主要特性及配套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宁麦系列小麦品种的性状特点及相关基因位点分析[J]. 姜朋,张鹏,姚金保,吴磊,何漪,李畅,马鸿翔,张旭. 中国农业科学, 2022(02)
  • [2]小麦高通量STARP标记的开发和验证[D]. 武玉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3]利用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定位小麦赤霉病抗性基因及分子标记开发[D]. 朱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4]小麦核心种质宁麦9号与扬麦158重要农艺性状及赤霉病抗性的遗传解析[D]. 姜朋.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5]迟播条件下苏南小麦品种筛选研究[J]. 杨宝林,余海波,赵艳岭,强敏,沈洪历,李青,宋芹芹.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9)
  • [6]弱筋与中筋小麦品质评价指标筛选及优质高产调控技术研究[D]. 杭雅文. 扬州大学, 2020(04)
  • [7]盐碱地晚播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D]. 于健波. 扬州大学, 2020(06)
  • [8]江苏小麦生产效益分析与增效途经[D]. 李鹏飞.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9]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NAM基因单倍型及其氮素利用效率[D]. 高春蕾.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10]小麦旗叶衰老模型建立及基于衰老模型特征参数的延绿性QTL定位[D]. 吕国峰.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新品种“宁麦8号”主要特性及配套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