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SB接口的图像采集系统

基于USB接口的图像采集系统

一、一种基于USB接口的图像采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时莉[1](2021)在《基于FPGA的多通道光纤光谱仪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光谱仪是利用光学原理,如光的色散、吸收、散射等,从而得到与被分析物质有关的光谱,进而分析出物质元素成分以及内部结构的物理光学设备,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单通道光纤光谱仪在波长测量范围和波长分辨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而且随着科学领域对光谱仪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多通道光谱仪已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光谱仪控制系统是多通道光纤光谱仪的核心部分,本文设计并制作了多通道光谱数据采集、处理及传输的控制系统,并简单介绍了多通道光谱仪的光学系统,以及结合上位机软件对多通道控制系统进行测试。在本课题设计过程中,首先对系统的总体方案进行了设计。在硬件部分,将系统分为几个模块,包括FPGA控制模块、CCD光电转换模块、A/D转换模块、USB通信模块、RS232通讯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存储模块,分别设计了各个模块的硬件电路图,完成了芯片选型等工作。根据系统设计要求,CCD器件选用线阵TCD1304DG器件,每一个通道分别对应一个CCD器件;A/D转换芯片选用专用图像处理器AD9826,选用USB2.0接口作为光谱数据传输以及控制系统与上位机通信的串口;为了提高光谱仪的处理速度,实现多个通道的同步采集,选用FPGA作为控制芯片。在软件部分,基于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首先介绍了系统的总体功能状态图,即光谱仪控制系统在上位机发出命令的控制下实现了光谱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与传输。主要介绍了CCD与AD采集控制时序的设计、光谱数据的存储与读取以及USB通信的逻辑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部分设计完成后,结合光学系统搭建了光谱仪样机,并结合上位机软件对样机进行了测试。该系统满足预期的设计要求,能够实现多个通道之间的光谱数据的同步采集,在多通道光纤光谱仪的研究中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最后,总结了本文设计多通道光纤光谱仪所做的主要工作,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刘靖[2](2021)在《基于农业物联网USB接口的FPGA边缘计算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智慧农业的展开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可耕地面积的减少恶化,世界粮食储备量的缺口仍在日益增长。因此,为了保证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科技兴农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环境信息的采集对农业数字化耕种策略有很大的影响,传感器为环境信息获取的感知设备,功能不同的传感器接口类型繁多。多类接口的不同使用方法增加了农业科技设备安装、运维的难度,而实现海量环境数据实时、在线处理需要“高额”成本。本文对传感器技术、数据分析算法和硬件算法移植等部分进行研究,旨在设计与实现一种基于FPGA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和边缘计算系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系统可稳定运行,处理结果有效可靠,可为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提供实时数据感知、在线处理的技术支持。本文首先根据IEEE 1451标准实现I2C型传感器标准化。即选取合适的USB数据转换器将I2C型传感器接口进行USB统一化。以树莓派开发平台为数据采集系统模块,对环境信息各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然后,采用Vivado HLS工具对小波分解算法进行面向边缘计算的硬件算法移植,再经过硬件算法优化后,将其打包成IP核供Zynq-7000系列开发平台调用,以实现对原始环境数据进行小波分解的加速处理。最后,编写基于Socket的TCP应用程序,将树莓派采集模块的数据传输至FPGA边缘计算模块。其中,上位机的交互界面使用Qt编写。为简化设计、减少成本,上位机的数据传输同样使用TCP协议;同时,树莓派开发板和FPGA开发板采用接入路由器与PC进行通信的方式。在Vivado HLS环境下,采用C/C++语言进行IP核开发,具有可移植性强的特点,为本系统后续面向边缘节点数据预测模块的算法实现奠定基础。

夏浩盛[3](2021)在《基于UVC协议的USB3.0接口高分辨率显微相机自动对焦技术》文中认为随着显微相机自动化的不断发展,自动对焦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显微系统中,自动对焦显微相机也应运而生。但目前市面上显微相机最常用的爬山搜索法具有一定的缺陷,容易受到局部峰值的干扰,对焦搜索方向无法正确识别,这些都影响着显微相机的对焦性能。本论文首次提出了 一种自适应自动对焦算法,本算法在爬山搜索法的基础上加入自适应转向以及自适应阈值功能。自适应转向以三步为计算单位,计算连续三步获取的图像评价函数值平均值,并对其进行比较,从而准确识别对焦搜索方向;自适应阈值根据前一次对焦行程中的最大图像评价函数值确定当前对焦行程的最大值阈值,经过爬山搜索找到的图像评价函数值最大值点需要同时满足大于该最大值阈值,才可最终判定为最佳聚焦点。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的缩短对焦搜索行程,避免局部峰值的影响,增强算法的稳定性。其次,本论文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基于UVC协议的自动对焦功能控制方法。主机端通过USB3.0接口接收显微相机采集的视频码流并控制显微相机进行自动对焦。主机和相机传输的数据分为视频码流数据和私有控制数据。两种数据均基于UVC协议进行封装处理,运行在主机端的应用程序将私有自动对焦命令通过USB3.0 口传输到显微相机端,相机端程序对数据进行解析,根据解析出的命令进行相应的操作处理。第三,本论文研究与设计了USB3.0接口显微自动对焦相机的硬件电路与机械结构。本论文的自动对焦功能通过控制图像传感器和显微物镜的相对位置来完成,对焦机械结构全部安装在显微相机内部,根据自动对焦算法驱动步进电机带动图像传感器移动实现自动对焦,研发出了一款体积小、方便携带、物象共轭关系始终保持的USB3.0接口显微自动对焦相机,除用于显微镜以外,更可用于机器视觉场景。第四,本论文分别在相机端和主机端研发了相关功能实现软件和控制软件。在相机端研究与分析了单次对焦、自动对焦、C接口校正、手动对焦等自动对焦功能,在主机端开发了支持ToupView软件的自动对焦模块,接收相机通过USB3.0接口传输给主机的视频流和相机返回指令,并向相机发送控制命令,从而完成对相机状态的判断与控制。最后,本论文测试了研发的USB3.0接口显微自动对焦相机在不同场景下的对焦性能,测试结果证明本论文提出的USB3.0接口显微自动对焦技术具有较快的对焦速度、稳定的对焦性能、优异的对焦精度。

张登翔[4](2020)在《基于ZYNQ的数码管显示识别系统》文中研究指明在自动化仪表中,数码管作为常用的显示设备,通常显示温度、湿度、指标、等重要参数数据。在一些工厂或者企业中,尤其处于危险地带或者不便于人为观察的地方,对这些设备仪器数据的监测一直以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对于某些老旧的仪器设备往往并未带有数字接口例如串口、USB接口、乃至网口等用于自动化的上传设备参数数据,往往是由人工进行终端显示数据的采集。在实际的采集过程中往往存在人工采集时人为的误差,以及采集效率低下等问题。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取代人工抄表,但是当今的图像处理技术一般通过摄像头采集终端仪器显示界面后传送到PC或者服务器端进行具体的数字处理与识别,这一处理方式存在效率低,体积大以及可移植性差,以及一旦终端设备数量增多不能实时的进行识别处理等问题。同时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这些工厂企业中的器件都需要面临计算机综合化的趋势,数据的采集识别需要更加的安全、准确、高效的方法,因此对于这些场合,研究开发一款智能化、快速化、可移动化的便携式数码管识别监测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在对现有的数字识别处理方式进行探索与分析后,针对于数码管显示数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研究设计了一款便携式数码管识别监测系统,该系统硬件以ZYNQ芯片为核心,采用曝光时间可以动态调节的工业相机作为图像采集单元,采用10.1英寸液晶触摸屏作为系统人机交互设备,同时搭载了大容量的存储芯片以及千兆网卡,在保证识别数据可以实时本地存储的同时确保了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有效解决了传统PC体积过大以及可移植性差等问题。系统软件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的数字识别相关理论,以及在对本系统功能需求分析之后,对各相关模块单元进行了详细设计,以ARM负责系统整体控制,FPGA负责图像数据的算法处理与识别,在充分发挥FPGA并行运算速度快的优点的同时利用ARM处理器高速低功耗的优势,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的互补。同时对该系统ARM端进行了Linux操作系统与QT库的移植,并在此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完成了相关应用程序的开发,主要包括有:图像采集程序、LCD与触摸屏驱动程序、网络通信程序以及人机交互程序等相关程序的开发。在FPGA端主要完成了针对数码管字符处理相关算法的开发,主要包括有:字符图像预处理与增强、图像数据的二值化、字符矫正、字符分割以及字符的特征提取及匹配等相关算法的开发与实现。最终实现了本系统操作上的智能化与快速化,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快捷的使用该系统。最后,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本系统进行了综合实验。在完成对数码管数字识别系统功能测试的基础上,通过模拟不同环境对本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对常规数字字符的识别本系统可以达到97.9%的准确率,从而该嵌入式数码管数字识别系统的各项功能均达到系统要求,实现了课题规定的预期目标,可以稳定可靠地运行。

李奇凡[5](2020)在《多身份证件综合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人口的流动范围越来越广。身份证件既是个人出行的主要凭证,也是各海关、机场、火车站对公民进行身份核查的重要依据。基于证件识读技术产生的智能证照阅读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相关场所的人证核验系统中,其核心组件为证件芯片射频识别部分和证件图像采集部分。但这些证件阅读设备存在种类繁多、识读证件类型单一、识读速度慢、抗外部光源干扰能力差等不足,给手持各式证件的人员通过海关和机场等场所带来了不便。本文分析了多身份证件综合信息采集系统的需求,对证件信息识读方案中的天线电路匹配及滤波、证件多光谱图像采集和预处理等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多身份证件综合信息采集系统的总体方案,并依据设计方案实现了一个多身份证件综合信息采集系统。针对识读证件单一、识读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协议近场通信射频芯片和MCU的射频读卡优化方案,设计了射频芯片及MCU的外围电路和射频天线匹配滤波电路,完成了MCU的固件编写和移植,实现了多类型证件快速读取功能;针对证件图像采集模块抗外部光源干扰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CIS)和FPGA的证件图像采集及预处理优化方案,CIS的封闭性和自带光源阵列的特性有效减少了外界光源的影响;为了提高图像传输的速度,设计了图像数据的乒乓缓存结构和USB2.0数据传输接口,实现了图像数据的高速传输;针对证件图像过曝或亮度不足,采用了直方图均衡算法,通过统计图像的灰度分布,利用FPGA的运算能力,在硬件上实现了FPGA直方图均衡算法,改善了图像质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上述方案设计的多证件综合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并读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护照和其他通行证类证卡,其中各类型证件的读取时间均明显快于现有证照阅读设备,证件图像的采集不受外界光源影响,且图像完整清晰。目前,基于本文设计的射频读卡模块已经应用于国内多个机场的自助人证核验通道,应用表明,完全满足机场自助人证核验的功能和性能要求,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王艳杰[6](2020)在《便携式耳鼻喉科通用接口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电子内窥镜系统是微创医学的重要装备,其图像处理器设计是核心关键技术,也是研究热点。随着集成电路及嵌入式软件系统的发展,图像处理器向着更通用、更高数据吞吐率、更便携的方向发展。以耳鼻喉科对电子内窥镜系统的需求为例,急诊时需要方便接入多种内窥镜,出诊时需要系统轻便易携带。因此,能同时接入电子鼻咽喉镜、麻醉喉镜等多种电子内窥镜的便携式图像处理器成为设计重点。本文对已有产品性能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 一种便携式耳鼻喉科通用接口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的设计方案,克服了常规内窥镜系统笨重、不灵活、扩展性差的弊端,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采用先进的28nm HKMG低功耗工艺制作的ARM架构嵌入式平台,以及新版Linux 3.4.39内核对上述临床医学需求进行方案设计。所选平台具有小尺寸、低功耗、视频处理能力强的特性,适合实现便携式医用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在通用视频输入接口设计方面,本文针对主流的DVP、MIPI、USB接口图像传感器,研发了高效率的视频流软件架构及驱动软件,设计了专用视频流框架,为实现视频的高速低延迟处理,设计了多硬件共用视频缓冲区的方案,实现了多种视频输出接口的软件设计。综上,论文实现了高清720p、200万像素及500万像素多种图像传感器的接入,以及视频实时显示、冻结、拍照、录像、回放、照片浏览、文件管理等功能,以触摸屏控制的方式实现人机交互。本系统所实现的双屏显示功能,也符合现行主流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的使用方式。最后,在满足系统通用输入接口及实时图像处理的设计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图像分辨率损失度和编码比特率,以及编码帧率的关系,在系统延迟性、图像压缩质量、图像解码还原度等方面做了优化,并对评价内窥镜系统的其他重要参数进行了定量测试分析。本文针对便携式耳鼻喉科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的临床医学需求,研发了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开源驱动模型,并实现了图像压缩的进一步优化,这为未来驱动框架、系统软件和像质分析等相关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申少强[7](2020)在《1080P双目人脸识别摄像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得益于人脸识别的发展、“和谐社会”、“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及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人脸识别在安防行业的研究应用蓬勃发展,人脸识别安防系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未来,人脸识别的智能安防系统将切实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摄像系统作为人脸识别系统的眼睛,其对后端人脸识别有直接影响。单目人脸识别容易受光线影响并且易受到照片、视频、面具的攻击。双目人脸识别能适应各种逆光、暗光等使用场景,且能有效地拒绝照片等攻击,具有强防伪、多环境、高精度的特点,适应于门禁、边检闸机等人脸识别安防系统。本文针对摄像系统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上的应用,研究并设计了一款高性价比、低照度、高动态范围的双目高清摄像系统。双目摄像系统选用了两颗支持最大分辨率为1080P的CMOS图像传感器AR0230和OV2710,两者都具有卓越的低光性能且动态范围都达到了 96dB以上,增强对光线变化的适应性以及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识别效果;采用彩色成像和黑白成像相结合的方案并配置红外补光,增强识别的精准度和安全性。采用了外置、USB2.0接口的图像处理器,输出图像效果更好、传输速度更快、抗干扰能力更强。本课题重点研究了双目摄像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设计、调试、图像测评。根据人脸识别门禁摄像系统实际应用,对摄像系统进行方案设计和芯片选型、进而完成了原理图设计、硬件PCB设计、摄像系统调试、图像质量测评。而且硬件设计中研究了信号完整性问题,保证双目摄像系统在复杂的电磁干扰环境中都能正常工作,达到EMC设计标准。

简慧杰[8](2019)在《用于三维目标探测的人工复眼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目视觉作为一种非接触式三维测量技术,具有效率高、没有可动元件等优点。随着计算机与嵌入式处理器运算能力的日益提高、以及图像传感器成本的降低,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工业检测、区域监控、虚拟现实、机器人环境感知以及无人机导航等领域。而复眼作为自然界中多数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具有结构紧凑、大视场、灵敏度高、能够感知物体三维位置等特点。本课题组根据自然复眼的特点,结合多目视觉理论,研制了用于三维目标探测的仿生人工复眼系统,它结构紧凑,且能够进行大视场范围内的三维目标探测。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复眼图像采集处理速度慢的不足,设计研发了一块用于大面阵CMOS图像传感器的驱动和图像采集电路板,该电路板能够长时间可靠进行图像采集工作,为后期的复眼标定和三维目标探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并且在该电路板上的主控FPGA芯片内实现了简单的图像滤波、单次遍历连通域分割与重心计算算法,初步在复眼内实现了图像处理的任务,大大降低了复眼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数据量,提高了复眼图像处理的速率,为将复眼应用于一些实时应用,比如机器人环境感知、无人机导航等领域打下了技术基础。针对复眼标定困难、标定工作任务量大、以及成像不规范等问题,本文参考传统双平面标定法,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复眼大视场标定的双圆柱面模型。该标定方法使用一维标靶和高精度转台来实现虚拟的圆柱面标靶,避免了制作大尺寸高精度圆柱面标靶的难点;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圆柱面搭建实验对准流程,使标定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有效降低复眼三维探测的系统误差。一维标靶和高精度转台可以通过串口进行程序自动控制,配合复眼相机的命令行图像采集程序,t通过使用matlab编程实现了自动化的标定图像采集流程,解决了由于复眼子眼数目众多而导致标定工作量巨大的困难。使用插值、多项式拟合、神经网络等多种不同方法对复眼子眼进行了隐式标定,详细推导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空间多光线相交算法,阐述了子眼通道的识别原理,完善了复眼从标定到三维探测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通过探测多个圆柱面点集和一个平面点集对复眼的三维探测精度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结果显示本复眼角度探测精度优于0.2°,距离探测的相对精度优于1%。最后,搭建了二维激光扫描装置配合复眼进行了三维面型扫描实验,扫描了多个按不同方位放置的长方体模型,以及一个哆味A梦石膏模型,并对他们进行了三维面型重建。

赵双[9](2019)在《基于惯导技术的室内巡检及定位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在某些特殊场合对室内环境进行实时巡检是极其重要的。传统的人工巡检存在工作量大、主观因素多等缺点,很容易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漏检、误检,从而造成巡检工作的失误。为了解决传统人工巡检存在的弊端,在充分利用室内定位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基础上,一种可代替人工巡检的自主化智能巡检系统就应运而生。本文针对变电站机房的环境进行实时巡检,为了达到稳定、安全、可靠的自主巡检目的,设计开发出一套基于惯导技术的室内巡检及定位系统。该系统用于实时采集室内环境信息,通过WIFI/4G网络与上位机平台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并在目标场景下实现定位和导航。本文重点对惯性器件的校准方法、数据预处理方法以及姿态解算过程中的数据融合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提出了适用于变电站机房定点定位巡检的具体方法,即通过对惯性器件和激光测距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得航向角、偏航距和位移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结合起来对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在保证系统定位精度的基础上,最终达到稳定、安全、可靠的自主巡检目的。本文首先对惯性导航与室内定位中使用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论述和分析,其次介绍了室内定位在系统设计中的具体实现方法。在硬件设计方面,选择两片STM32F103微控制器分别作为系统控制单元核心和定位导航处理单元核心,选择WIFI模块板载的AR9331微处理器作为环境量采集单元和通信传输单元核心。然后详细介绍了各硬件模块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对相关接口电路进行设计工作。在软件设计方面,先搭建OpenWrt操作系统开发环境,为基于该操作系统和AR9331CPU的应用程序开发提供基本保证。然后从整体上将软件分为环境量采集子程序、控制类功能子程序、定位导航子程序、数据传输终端程序和上位机调试软件五个部分来进行设计。最后,配合设计的上位机调试软件对开发的巡检定位系统进行相关测试工作,并验证上述内容的实现效果。结果表明,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均已达到了项目的要求,并且该系统已在陕西某变电站机房试运行。本文的工作对于在特定场景下完成自主巡检任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玮[10](2019)在《基于USB的高速率信号接入与分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传输设备间信息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的现状,利用USB传输速率快、使用广泛等特点,基于FPGA研究USB高速率视频数据接入技术以及实时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为信息的接入提供了一种高速、方便的信息接入与实时分析方式。论文以高速率视频信息的接入与分析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基于FPGA的高速率信息接入技术、基于PC机的视频信息分析设计以及测试系统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高速接入技术研究方面,包括接入逻辑设计方案和固件程序设计方案。设计基于FPGA的接入逻辑方案,该方案包括数据采集与存储逻辑、数据读取逻辑和GPIF II接口逻辑。其中,数据采集逻辑实现视频信息的采集;数据存储逻辑基于DDR实现数据的缓存;数据输出逻辑包括原始数据读取逻辑、产生协议数据包逻辑、数据包合成逻辑及命令解析逻辑组成,实现将存储器中的数据按照解析出的USB协议要求,读出数据并转换为USB接口逻辑规定、包含帧头的格式,通过GPIF II接口传送到FX3处理器。设计基于FX3处理器的数据输出方案,通过定制固件程序,实现将高速率信息通过USB接口接入至PC机。在完成高速接入技术基础上,基于PC机设计上位机对高速接入的视频信号进行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其中研究数字视频格式转换技术,将接入的视频信息转换为易于分析处理的格式;设计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图像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设计快速分析算法实现对运动目标的实时跟踪显示系统。在系统验证方面,设计测试方案并实现对整个系统测试验证,分析整个高速率信息接入系统的处理与分析性能以及PC机上处理结果的正确性。

二、一种基于USB接口的图像采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基于USB接口的图像采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PGA的多通道光纤光谱仪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和意义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光纤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2.1.1 单通道光纤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2.1.2 多通道光纤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2.2 多通道光纤光谱仪的总体结构设计
        2.2.1 光学系统设计
        2.2.2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2.3 开发环境的搭建
        2.3.1 FPGA开发环境的搭建
        2.3.2 HDL仿真环境的搭建
    2.4 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2.5 本章小结
3 多通道光纤光谱仪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3.1 引言
    3.2 FPGA控制模块
        3.2.1 FPGA技术简介
        3.2.2 FPGA芯片选型
        3.2.3 FPGA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3.3 CCD光电转换模块
        3.3.1 CCD器件的工作原理
        3.3.2 CCD器件的驱动方法
        3.3.3 CCD器件的选型
        3.3.4 CCD驱动电路设计
    3.4 A/D转换模块
        3.4.1 信号调理电路
        3.4.2 A/D转换器的芯片选型
        3.4.3 AD9826 驱动电路设计
    3.5 USB通信模块
        3.5.1 USB接口介绍
        3.5.2 USB外设控制器芯片选型
        3.5.3 USB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3.6 RS232 通讯模块
    3.7 存储模块
        3.7.1 SRAM
        3.7.2 EEPROM
        3.7.3 Flash
    3.8 电源模块
        3.8.1 系统电源分布
        3.8.2 电压转换电路
    3.9 本章小结
4 多通道光纤光谱仪的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引言
    4.2 CCD与AD采集驱动时序
        4.2.1 CCD控制与AD采集状态
        4.2.2 TCD1304DG驱动时序
        4.2.3 AD9826 时序分析
    4.3 光谱数据存储与读取
        4.3.1 SRAM时序分析
        4.3.2 数据存储与读取状态
    4.4 USB通信控制
        4.4.1 信号的传输与通讯
        4.4.2 CY7C68013A的固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光谱仪样机测试
    5.1 上位机测试软件
    5.2 样机测试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学术成果

(2)基于农业物联网USB接口的FPGA边缘计算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业物联网研究现状
        1.2.2 FPGA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现状
    1.3 课题来源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4.1 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1.4.2 本文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开发平台及硬件设备
    2.1 基于树莓派的采集节点
        2.1.1 传感器简介
        2.1.2 USB转换器简介
        2.1.3 树莓派简介
    2.2 基于FPGA的边缘计算节点
        2.2.1 Xilinx Zynq-7000 系列简介
        2.2.2 Zynq设计工具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USB接口的驱动设计与实现
    3.1 使用接口简介
        3.1.1 I~2C接口
        3.1.2 USB接口
    3.2 I~2C驱动
        3.2.1 I~2C驱动框架
        3.2.2 主要结构体
    3.3 USB驱动
        3.3.1 USB驱动架构
        3.3.2 USB驱动逻辑结构和传输方式
        3.3.3 USB请求块
    3.4 USB接口驱动的实现
        3.4.1 I~2C接口驱动
        3.4.2 USB接口驱动
    3.5 传感器描述文件
    3.6 驱动内核编译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边缘计算的FPGA软硬件协同设计实现
    4.1 边缘计算的FPGA实现方案
    4.2 小波分解基础
        4.2.1 小波变换发展
        4.2.2 小波变换数学依据
        4.2.3 几种常见的小波基函数
        4.2.4 小波分解
    4.3 边缘计算硬件模块设计
        4.3.1 HLS简介
        4.3.2 小波分解硬件IP实现
        4.3.3 边缘计算硬件加速模块实现
    4.4 系统软件设计
        4.4.1 嵌入式开发环境的搭建
        4.4.2 QTE开发环境的安装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整体架构及系统实现
    5.1 整体系统架构定义
    5.2 PL与PS端交互设计
        5.2.1 AXI总线
        5.2.2 PL与 Linux系统的数据交互
    5.3 数据传输及上位机实现
        5.3.1 Socket数据传输
        5.3.2 上位机环境的搭建与实现
    5.4 整体系统的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UVC协议的USB3.0接口高分辨率显微相机自动对焦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UVC协议研究现状
        1.2.2 自动对焦技术研究现状
        1.2.3 自动对焦显微相机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2 基于UVC协议USB3.0接口显微相机自动对焦技术理论研究
    2.1 被动式自动对焦方法的分类
        2.1.1 离焦深度法
        2.1.2 对焦深度法
        2.1.3 对焦深度法与离焦深度法结合的自动对焦算法
    2.2 对焦深度法的关键技术
        2.2.1 对焦搜索算法
        2.2.2 自适应自动对焦算法
        2.2.3 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
        2.2.4 清晰度评价函数选择
    2.3 UVC协议的研究
        2.3.1 UVC设备拓扑结构
        2.3.2 UVC协议的描述符
        2.3.3 UVC协议的请求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UVC协议USB3.0接口显微自动对焦相机电机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3.1 硬件电路设计
        3.1.1 主控芯片模块
        3.1.2 图像采集模块
        3.1.3 外围接口模块
        3.1.4 步进电机模块
    3.2 机械结构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UVC协议USB3.0接口显微自动对焦相机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软件设计的整体架构
    4.2 电机驱动程序的开发
    4.3 相机Linux应用程序的软件实现
        4.3.1 自动对焦功能的软件实现
        4.3.2 视频流UVC传输的软件实现
        4.3.3 自动对焦命令UVC传输的软件实现
    4.4 相机Windows软件界面及功能介绍
        4.4.1 软件界面
        4.4.2 控制面板
    4.5 本章小结
5 USB3.0接口显微自动对焦相机测试结果与性能分析
    5.1 USB3.0接口显微自动对焦相机成果展示
    5.2 USB3.0接口显微自动对焦相机自动对焦性能测试
        5.2.1 自动对焦效果
        5.2.2 自动对焦准确性
        5.2.3 自动对焦速度
        5.2.4 自动对焦监控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历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4)基于ZYNQ的数码管显示识别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应用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数字识别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
    2.1 基于模板匹配的字符识别算法
    2.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字符识别算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3.1 系统功能要求
    3.2 总体框架设计
    3.3 系统硬件平台
        3.3.1 工业相机选型与分析
        3.3.2 系统主控模块
    3.4 系统软件框架与图像处理模型
        3.4.1 软件框架
        3.4.2 图像处理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硬件设计
    4.1 工业相机接口电路
    4.2 系统存储与启动电路
    4.3 系统串口调试电路
    4.4 人机交互电路
    4.5 系统网络通信电路
    4.6 系统PCB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Linux系统搭建
    5.2 图像采集程序设计
        5.2.1 Linux USB总线架构
        5.2.2 USB工业相机驱动
        5.2.3 相机应用程序设计
    5.3 LCD驱动程序设计
        5.3.1 LCD驱动时序
        5.3.2 Vivado工程配置
        5.3.3 LCD驱动代码
    5.4 触摸屏驱动
        5.4.1 触摸屏通信时序
        5.4.2 触摸屏驱动程序设计
    5.5 系统字符处理算法
        5.5.1 Laplace算子图像增强
        5.5.2 OTSU自适应二值化
        5.5.3 字符矫正
        5.5.4 字符分割
        5.5.5 字符特征提取
    5.6 系统算法硬件集成
        5.6.1 Vivado HLS使用与分析
        5.6.2 算法集成
    5.7 远程通信应用程序设计
        5.7.1 Socket编程原理
        5.7.2 系统应用通信协议
        5.7.3 通信应用程序
    5.8 QT程序设计
        5.8.1 QT库移植
        5.8.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功能测试
    6.1 系统整机测试
        6.1.1 系统开机显示界面
        6.1.2 系统测试结果
    6.2 实验数据分析
    6.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多身份证件综合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证件信息采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证件信息采集系统工作原理
    2.2 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框架
    2.3 证件信息采集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2.4 系统模块间数据传输
    2.5 本章小结
3 证件芯片信息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1 芯片信息采集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3.2 天线匹配及滤波电路设计
    3.3 MCU驱动程序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证件图像采集及传输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1 证件图像采集和量化
    4.2 图像数据拼接和缓存设计
    4.3 图像增强算法原理及FPGA实现
    4.4 图像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
    5.1 证件芯片信息采集模块测试
    5.2 证件图像采集模块测试
    5.3 系统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专利目录

(6)便携式耳鼻喉科通用接口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2 系统方案与硬件设计
    2.1 系统结构介绍
    2.2 采集前端方案
    2.3 处理后端方案
        2.3.1 基于DSP的后端处理方案
        2.3.2 基于FPGA的后端处理方案
        2.3.3 基于ARM的后端处理方案
    2.4 系统硬件设计
        2.4.1 MIPI输入接口电路设计
        2.4.2 LVDS显示接口电路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开发环境搭建与系统总体软件设计
    3.1 开发环境搭建
    3.2 软件总体设计
    3.3 系统各部分界面展示及功能介绍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4.1 系统驱动分析与设计
        4.1.1 Linux设备驱动总述
        4.1.2 Linux设备驱动模型
        4.1.3 触摸屏与按键驱动的设计与实现
        4.1.4 摄像头IIC驱动的设计与实现
        4.1.5 ION驱动实现与分析
        4.1.6 视频显示有关驱动分析
    4.2 视频流架构设计
        4.2.1 系统专用视频流框架设计
        4.2.2 视频共用缓冲区设计
    4.3 视频采集显示与冻结功能的实现
    4.4 视频编解码与拍照功能的实现
        4.4.1 H.264标准及VPU介绍
        4.4.2 视频H.264编码功能实现
        4.4.3 视频H.264解码功能实现
        4.4.4 JPEG拍照功能实现
    4.5 双屏显示功能的实现
    4.6 本章小结
5 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5.1 系统不同接口镜头成像效果测试
    5.2 双屏显示效果测试
    5.3 系统显示时延测试与分析
    5.4 系统编解码性能测试
        5.4.1 编码耗时测试
        5.4.2 图像还原度之分辨率测试
        5.4.3 图像还原度之色差测试
    5.5 摄像系统关键性能评估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1080P双目人脸识别摄像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人脸识别摄像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形式
2 1080P双目摄像系统理论
    2.1 成像系统概述
    2.2 数字成像系统组成及其原理
    2.3 图像传感器
        2.3.1 CMOS图像传感器整体架构
        2.3.2 CMOS图像传感器像素结构
        2.3.3 图像传感器输出格式
        2.3.4 图像传感器接口类型
        2.3.5 CCD图像传感器与CMOS图像传感器的异同
    2.4 CMOS图像传感器选型
        2.4.1 图像传感器选型AR0230
        2.4.2 图像传感器选型OV2710
    2.5 ISP芯片信号处理基础
        2.5.1 图像信号处理流程
        2.5.2 ISP芯片型号选择
    2.6 镜头选择
        2.6.1 镜头的性能和参数
        2.6.2 滤光片选择
    2.7 本章小结
3 1080P双目摄像系统原理图设计
    3.1 FPC接口传输通道设计
        3.1.1 FPC接口设计
        3.1.2 FPC静电放电(ESD)保护设计
    3.2 图像传感器模块设计
        3.2.1 AR0230图像传感器原理图设计
        3.2.2 电源去耦设计
        3.2.3 ⅡC接口设计
        3.2.4 信号输出设计
        3.2.5 时钟输入引脚配置
        3.2.6 OV2710图像传感器原理图设计
    3.3 ISP模块原理图设计
        3.3.1 电源及去耦设计
        3.3.2 时钟模块设计
        3.3.3 存储器模块硬件设计
        3.3.4 复位模块
    3.4 系统电源模块设计
    3.5 红外灯补光模块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1080P双目摄像系统PCB设计
    4.1 信号完整性设计
        4.1.1 反射
        4.1.2 阻抗匹配
        4.1.3 高速信号返回路径和环路面积
        4.1.4 同层信号线串扰与3W原则
    4.2 PCB板级设计
        4.2.1 PCB层叠结构和阻抗计算
        4.2.2 硬件PCB的Layout和Route
    4.3 本章小结
5 1080P双目摄像系统硬件调试
    5.1 硬件系统功能调试
    5.2 软件配置
    5.3 摄像系统图像测试评价
    5.4 人脸识别测试
    5.5 和市场产品进行核心参数对比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设计创新点
    6.2 设计的不足点
7 展望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8)用于三维目标探测的人工复眼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人工仿生复眼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实验室现有的用于大视场三维目标探测的复眼系统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大面阵相机研制
    2.1 大面阵图像传感器及其他芯片选型
        2.1.1 大面阵图像传感器选型
        2.1.2 FPGA芯片及USB接口芯片选型
        2.1.3 电源芯片选型
    2.2 电路系统整体方案
        2.2.1 相机电路系统整体结构
        2.2.2 相机电路电源结构
        2.2.3 相机系统时钟域框图
        2.2.4 相机系统的复位结构
    2.3 图像传感器驱动设计
        2.3.1 通过串行接口配置图像传感器
        2.3.2 图像传感器的时序驱动和数据读出
        2.3.3 使用DDR2内存作为图像数据缓存
    2.4 USB2.0高速数据传输
        2.4.1 FT2232H功能介绍与配置方法
        2.4.2 通过FPGA读写FT2232H的同步FIFO端口
        2.4.3 Windows上位机编程
    2.5 图像采集与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FPGA的实时图像处理
    3.1 基于SOPC的图像采集与实时处理架构
        3.1.1 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的设计方法
        3.1.2 基于Avalon总线的内存映射设备
        3.1.3 基于SOPC的系统架构
        3.1.4 图像传感器串行配置IP核设计
    3.2 图像处理IP核的设计
        3.2.1 FPGA中的图像滤波电路
        3.2.2 连通域分析算法
        3.2.3 FPGA中连通域分割及重心计算电路
    3.3 使用NIOS Ⅱ的来控制图像采集与处理
        3.3.1 NIOS Ⅱ控制流程
        3.3.2 光斑重心排序
        3.3.3 运行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眼定位模型与系统标定
    4.1 复眼定位模型
        4.1.1 相机成像模型
        4.1.2 常见的相机标定方法
        4.1.3 基于双圆柱面的复眼定位模型
    4.2 复眼自动标定方法
        4.2.1 使用直线标靶和转台建立虚拟双圆柱面
        4.2.2 柱面坐标系的对准步骤
        4.2.3 自动标定图像采集流程
    4.3 标定图像数据处理
        4.3.1 图像预处理
        4.3.2 光斑重心获取
        4.3.3 按照子眼通道将光斑归类
    4.4 单子眼标定方法
        4.4.1 插值法
        4.4.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项式拟合
        4.4.3 BP神经网络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眼三维目标探测与三维重建
    5.1 复眼三维测量原理
        5.1.1 基于双圆柱面的复眼三维测量原理
        5.1.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直线相交算法
        5.1.3 子眼通道识别原理
    5.2 复眼三维探测精度评估实验一:多圆柱面点集探测
        5.2.1 多圆柱面点集的产生
        5.2.2 圆柱面点集重建
        5.2.3 复眼全视场三维探测精度评估
    5.3 复眼三维探测精度评估实验二:平面点集探测
        5.3.1 平面点集的产生与重建
        5.3.2 面型重建与平面误差分析
    5.4 使用复眼探测物体的三维面型
        5.4.1 多个长方体面型重建
        5.4.2 哆唻A梦面型重建
    5.5 复眼三维探测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内容总结
    6.2 本文创新之处
    6.3 后续工作展望
    6.4 声明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基于惯导技术的室内巡检及定位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室内定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惯导与室内定位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各章安排
第二章 惯性导航与室内定位相关理论介绍
    2.1 惯性导航常用坐标系概述
        2.1.1 常用坐标系
        2.1.2 姿态角定义
    2.2 惯性导航原理
        2.2.1 捷联式与平台式惯性导航
        2.2.2 惯性导航的初始对准
    2.3 惯性导航姿态解算算法综述
        2.3.1 姿态解算算法分类
        2.3.2 姿态解算算法比较
        2.3.3 四元数姿态解算算法
    2.4 惯性器件数据融合概述
    2.5 室内定位在本文的应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硬件设计要求
    3.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3 系统各模块及接口电路设计
        3.3.1 微控制器
        3.3.2 电源电路
        3.3.3 WIFI模块
        3.3.4 4G模块
        3.3.5 USB接口电路
        3.3.6 惯导模块
        3.3.7 激光测距模块
        3.3.8 电机驱动模块
        3.3.9 环境量采集传感器
        3.3.10 云台和升降杆控制模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惯性器件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4.1 惯性器件误差分析和校准
    4.2 惯性器件采集数据预处理
        4.2.1 陀螺仪数据预处理
        4.2.2 加速度计数据预处理
        4.2.3 磁力计数据预处理
    4.3 惯性器件数据融合算法研究及仿真
        4.3.1 惯性器件数据融合原理
        4.3.2 Mahony算法和Madgwick算法分析及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软件设计整体概述
    5.2 环境量采集子程序设计
        5.2.1 USB摄像头图像采集
        5.2.2 其他环境量信息采集
    5.3 系统控制类功能子程序设计
    5.4 定位导航子程序设计
    5.5 数据传输终端程序设计
    5.6 上位机调试软件设计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及分析
    6.1 操作系统移植测试
    6.2 数据传输测试
    6.3 室内定位导航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USB的高速率信号接入与分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论文安排
第二章 USB接入与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2.1 USB接入技术研究
        2.1.1 USB3.0 传输线物理结构
        2.1.2 USB3.0 协议
        2.1.3 可编程接口GPIF II
        2.1.4 EZ-USB FX3传输架构
    2.2 图像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2.2.1 数字视频图像概论
        2.2.2 视频信息压缩算法
    2.3 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2.3.1 形态学操作基本原理
        2.3.2 卡尔曼滤波算法
    2.4 运动目标检测算法仿真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FPGA硬件电路设计
        3.1.1 FPGA选型
        3.1.2 电源电路设计
        3.1.3 时钟电路设计
        3.1.4 JTAG下载电路
    3.2 OV5640视频采集模块
    3.3 DDR3硬件电路设计
    3.4 USB3.0 硬件电路设计
        3.4.1 USB3.0 控制芯片驱动电源电路设计
        3.4.2 USB3.0 控制芯片驱动时钟电路设计
        3.4.3 USB3.0 芯片启动引导电路设计
        3.4.4 USB3.0 接口电路设计
        3.4.5 USB3.0 与FPGA硬件连接电路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4.1.1 FPGA开发环境简介
        4.1.2 USB3.0 固件开发环境简介
        4.1.3 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简介
    4.2 FPGA逻辑设计
        4.2.1 时钟模块设计
        4.2.2 OV5640采集模块
        4.2.3 DDR3读写控制模块
        4.2.4 USB3.0 控制模块
        4.2.5 FIFO模块
    4.3 USB3.0 固件开发
        4.3.1 GPIF II Designer软件设计
        4.3.2 EZ USB Suite软件开发
    4.4 上位机软件设计
        4.4.1 数据接入软件设计
        4.4.2 数据显示软件设计
        4.4.3 视频图像压缩处理
        4.4.4 运动目标检测处理
        4.4.5 上位机软件整体功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验证与分析
    5.1 FPGA逻辑验证系统设计
    5.2 USB3.0 固件程序验证系统设计
    5.3 上位机软件验证系统设计
    5.4 系统电路板介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一种基于USB接口的图像采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PGA的多通道光纤光谱仪控制系统设计[D]. 时莉. 烟台大学, 2021(11)
  • [2]基于农业物联网USB接口的FPGA边缘计算设计与实现[D]. 刘靖.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基于UVC协议的USB3.0接口高分辨率显微相机自动对焦技术[D]. 夏浩盛. 浙江大学, 2021(09)
  • [4]基于ZYNQ的数码管显示识别系统[D]. 张登翔.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多身份证件综合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奇凡.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6]便携式耳鼻喉科通用接口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设计与实现[D]. 王艳杰. 浙江大学, 2020(02)
  • [7]1080P双目人脸识别摄像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申少强.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8]用于三维目标探测的人工复眼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简慧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9]基于惯导技术的室内巡检及定位系统设计[D]. 赵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10]基于USB的高速率信号接入与分析技术研究[D]. 王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基于USB接口的图像采集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