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突破,一个选择

一个突破,一个选择

一、一种突破 一种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衣新发,鲍文慧,李梦,敖选鹏[1](2020)在《斯滕伯格及其创造力研究》文中提出斯滕伯格在创造力方面所做的工作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梳理斯滕伯格的研究历程和创造力方面的主要贡献,期望能够对新时代的创造力研究起到镜鉴作用。斯滕伯格在创造力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其提出的创造力三侧面模型、创造力内隐理论、创造力投资理论和创造性贡献推进理论构成了他所建设的创造力大厦的主要骨架,通过解析这些理论,后起的创造力研究有可能更深入地把握创造力的本质、通过建构新的创造力理论和实践,来推进创造力的学术研究、实践努力,并最终贡献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刘栋[2](2020)在《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胡一琳[3](2020)在《网络选秀节目中男性气质的生产与接收研究》文中认为网络男团选秀节目的兴起使多元化的男性气质得以呈现,其中与传统男性气质不同的新特征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显现的。从男性气质的生产到接收,本研究聚焦于偶像生产过程和核心受众的接收问题。因此,网络选秀节目中的男选手呈现出怎样的男性气质?此类男性气质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又是如何被核心受众所接收的?这些正是本研究需要思考、回答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与深度访谈法探讨了网络选秀节目中男性气质的呈现、生产与接收,通过对29名选手的数据和对收集到的包括节目制作人员和粉丝在内的19位受访者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发现,网络选秀节目中的男性气质呈现出柔和性和多才多艺的特征,是一种混合性的男性气质。在男性气质生产的过程中,选手的性别气质特质通过节目理念、服化安排和后期剪辑显现,而文化工业下的造星模式、韩流文化输入下的选秀机制以及政策规训对男性气质的重构是主要影响因素,由此,多方面合力影响了多元化男性气质的生产和呈现。核心受众在接收此类男性气质时,受到产业制作的引导,在多种类型偶像的呈现下形成了新的审美标准,并对偶像“人设”建立过程中展现出的男性气质进行了带有情感色彩的评价解读,粉丝在喜爱、追随偶像的过程中会将注意力从偶像身上逐渐转移到自身,在接收男性气质的过程中完成情感实践。因此,对选手实力和性格的侧重、基于偶像“人设”的情感表达、在“共同表演”中开展情感实践共同揭示了核心受众接收男性气质的过程。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探讨了男性气质的变化带来的影响与启示。

刘伟[4](2020)在《农民环境信访过程中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研究 ——基于山东省L村的个案考察》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农村在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迎来了史上最佳的战略发展契机,农民的获得感、参与感、幸福感日益提升。但是在农村社会利益格局不断发生调整与重构的背景下,一些社会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尤以环境问题最为突出。为了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表达环境利益诉求,环境信访成为了农民维护环境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与一般信访问题一样,农民的环境信访通常陷入“治访循环”的怪圈之中,并且环境信访对象的层级不断上升,甚至最后出现“进京上访”的现象,环境信访问题最终难解。这种环境信访困境为什么产生?通过对山东省S区F镇L村农民四年多因村庄内外塑料颗粒生产污染问题而进行的“逐年逐级”的环境信访活动调研发现,除了环境利益诉求未实现外,农民对基层政府官员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环保部门的信任流失也是使得农民环境信访活动不断强化、环境信访对象不断升级的重要原因。作为民众基于自身利益诉求而与政府体系诸要素互动过程中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政府信任是民众对政府及其行动者信赖与满意度的重要体现,并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环境信访农民的地方政府信任流失就是农民基于环境利益诉求而与环境信访对象进行互动,因环境利益诉求未得实现,对作为实际环境信访对象的基层政府官员及地方各级政府环保部门而产生的一种不信任心理。探讨环境信访中农民政府信任的流失就是本文的主要任务,在对农民环境信访过程的描述基础上力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环境信访农民的地方政府信任流失怎样表现?是什么导致了环境信访农民地方政府信任的流失?如何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农民地方政府信任的流失?相应地,本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文章涉及到的一些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政府信任的理论基础进行阐释。第二部分,主要对个案村农民因村庄内外塑料颗粒生产污染而进行的长达四年有余的“逐年逐级”的环境信访历程进行描述。第三部分,在对农民环境信访历程描述的基础上,探索环境信访农民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表现。第四部分,从农民与环境信访对象的环境信访治理互动中,探讨农民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具体原因。最后在第五部分,对农民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这一心理现象进行思考,认为农民地方政府信任的流失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客观政治心理现象,根本原因是农民的切身利益诉求得不到有效维护。虽然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央强地弱”的态势,但是其具有相当大的可控性。然而也应该正视这种政治心理现象,并在农村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不失时机地重塑农民的地方政府信任。

王蕾[5](2020)在《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文中研究指明韩少功,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湖南作家,他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以及对文学创作地不断深入,通过近半个世纪的文化实践和审美反思,使自己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论文试图去解读韩少功文学创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价值追求,以及在具体的创作指向中把握他独特的精神世界。韩少功的精神世界丰富而深邃,这其中,鲁迅、沈从文以及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成为了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精神向导。因此,论文将通过上述几位作家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分别从韩少功的文化启蒙、文学寻根、文学思想建构的开放性与多样性等方面来进行阐释和论证,以深度剖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具体来说,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是在他坚持不懈的人文关怀、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以及知行合一的文化实践之中完成的。因此,论文的四个章节也将从上述几个维度来进行展开。论文的第一章将主要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缘由。第一部分以韩少功人生历程中的四个主要阶段为时间纵轴,阐释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具体路径。韩少功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文学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既是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他创作思想形成的外部条件。第二部分将具体解读韩少功对公共知识分子身份的自我定位。第三部分将侧重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构成之源、主要内涵和突出特征。一方面他受“经世致用”、“敢为人先”湖湘文化的浸染,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坚守着公共知识分子的精神之责。另一方面,鲁迅、沈从文、米兰·昆德拉的文学理论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也起到了关键性的精神导向作用。第二章到第四章将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价值追求的具体表现作详细的论述。第二章将集中论证韩少功在鲁迅精神指引下文化“启蒙”意识的自觉形成。本章的第一节将鲁迅生存意义上的价值选择“火与剑”式的激烈批判与韩少功“中和”式的坚持与抵抗进行比较,分别从不同的历史语境中阐释他们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及价值立场的坚守。第二节将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和韩少功笔下知识青年的人生轨迹和前途命运进行关注,试图去审视不同时代背景下知识群体生存境遇的异同。章节的最后,对鲁迅与韩少功在文化“启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方式进行比较,将“国民性”批判作为鲁迅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重点突出韩少功对鲁迅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继承与开拓。第三章将“寻根”作为本章的论述基点。沈从文对“生命优根”的执着追寻,对韩少功的文学“寻根”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第一节将对“寻根”母题进行简要探析,解读传统寻根视域下“优根”与“劣根”之选所产生的不同文化意义,并分析“寻根”视域下湖湘文化与巫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与第三节将分别论述沈从文的“乡下人”寻根与韩少功的“外乡人”寻根,在比较他们各具特色的“寻根”路径中,重点分析韩少功新时期文学“寻根”所产生的时代意义。第四章将重点分析韩少功在米兰·昆德拉小说理论指引下个人创作思想的建构以及具体表达。八十年代中期,韩少功译介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至中国内地并引起强烈反响,韩少功本人也深受昆德拉创作思想的影响。从对“存在”的找寻、文体试验的践履,到拒绝“媚俗”坚守住公共知识分子应有的价值立场……韩少功在政治与文学的复杂关系中一次次智慧地完成生命的独行之路,“倔强”地守候一份人文知识分子的“初心”。总之,本论文意在超越以往有关韩少功研究的单一路径和思维范式,主要采用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微观研究与宏观阐述结合一体的方法,对韩少功的文学实践和创作思想的价值追求做全面的阐释与解读,并以此为基点,借以能够拓宽学界对韩少功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够获得更多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胡超[6](2020)在《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发展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新加坡从殖民地独立建国之后,博物馆体系从规划、建设到展览等各个层面,如何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新加坡对国民身份的表述。新加坡博物馆体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兴建的新博物馆都反映出当时对国民身份的侧重点。第一个阶段是从1965年到1993年,源自于殖民地官办莱佛士博物馆的国家博物馆,不断探索如何成为真正的“国家”博物馆,并以1985年国家博物馆“新加坡历史”展览为标志,参与建构“新加坡人身份”;第二个阶段是从1993年到2015年,这期间亚洲文明博物馆建成开幕,体现了“亚洲价值观”主导下的文化政策,反映出新加坡的“亚洲身份”;第三个阶段从2015年国家美术馆落成至今,作为建设“世界都市”的文化机构,国家美术馆反映了新加坡的“世界身份”。本文由此提出,新加坡这些身份的“想象”,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殖民历史相关。在这种框架下,虽然有“新加坡人”身份、“亚洲身份”、“世界身份”这三种不同身份,但它们互相关联,本质上都反映着殖民帝国体系发展而来、并由西方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体系。对博物馆和国民身份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通常聚焦在单个博物馆或收藏。本文则首次将一个国家跨越50年的博物馆发展历史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梳理出不同阶段的博物馆建设,对应着不同时代建构国民身份的侧重。另外,目前对亚洲价值观和世界都市等新加坡国策的讨论,往往强调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原因,本文通过对国民身份在博物馆里的体现,首次论述这些国家政策的提出,也是新加坡国民身份建设的需要,反映着国民身份认同建设对国家政策的驱动。本文这两个创新点,以及整体上对博物馆和国民身份建设关系的讨论,或许可以丰富博物馆学的研究。在全球化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对如何发挥博物馆(美术馆)的作用,促使人们理解不同的身份,增进文化互信,也可能具有现实意义。

袁涵[7](2020)在《建构视野下的木张弦梁表现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张弦梁结构作为一种高效的刚柔混合预应力木结构,在现代木结构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中国的木张弦梁结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如选材、结构设计方法、结构形态表现策略都相对欠缺,木张弦梁在国内的实践运用也处于缺少参照的状态。国外关于木张弦梁结构技术的研究较为领先,实践案例较多,但关于其结构表现策略的研究也相对欠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木是可生长的减碳材料,发展木张弦梁结构是一个新的方向,因此本论文选择“木张弦梁的结构表现”为研究对象。木张弦梁的结构表现包含技术与艺术两大层面。作者在研究中采用类型学方法、案例研究法、定性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并基于建构理论,着重分析木张弦梁设计面对的主要问题,结合相关研究及大量实践案例,提出木张弦梁的结构表现要遵守力学逻辑,符合美学规律,兼顾营建方式,整合材料意志、结构形态、节点形式三个方面,尽量达到“合理”、“真实”与“诗意”的统一。本文将建筑研究与结构研究进行整合,采用斋藤公男的观点,将木张弦梁的形态构建扩展为“形态抵抗”、“空间抵抗”、“张力混合”三种方式,并结合相关案例,提出了木张弦梁结构表现在材料、结构、节点三方面的具体策略。本文的研究过程可为其他结构类型的结构表现研究提供一定参考,研究成果亦可为建筑师的创作提供一定灵感。

尹秀娟[8](2020)在《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与现实社会并存的虚拟社会,一方面承载了现实社会的部分矛盾,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的发展困境和窘迫;另一方面也相对地独立于现实社会,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了形成了虚拟性、隐匿性、开放性等特点。作为人类发展空间的新拓展,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虚拟社会内部矛盾等成为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甚至是全人类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关于异化的主要思想,选取虚拟社会的个人主体在虚拟社会中的异化问题,作为切入点开展研究,显然是对这一背景下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自然回应。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正是在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思想的指导下,本文以虚拟社会生产资料的改变对生产方式的影响、虚拟社会实践对生产关系的影响、虚拟劳动对虚拟主体的影响作为研究的主要框架,以虚拟社会从萌芽、现阶段发展及可预见的未来发展情况作为暗线,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引领,研究了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主体对异化的扬弃、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点的未来虚拟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等核心问题,同时分章节地集中探讨了虚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虚拟社会的本质及主要特征问题、虚拟生存的价值及人类虚拟生存困境问题、虚拟社会中个人主体的异化问题、虚拟社会中虚拟主体异化的扬弃问题、以及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点的“后”虚拟社会中人的心智发展、数字劳动及人的进一步解放等问题。基于案例分析和互联网产业前景判断,在对“虚拟”条分缕析过程中,明确了虚拟社会形成的基础与条件,指出了虚拟社会的存在有其自身的规则外,它在本质上是人类用数字化的方式对现实社会的虚拟表述,是人类自身需要的技术表达。由于人类在自身发展中,还没有寻求到调节虚拟需要和现实需要矛盾的平衡机制,导致了主体发展必须面临的哲学困境、主体发展所陷入的时空困境、主体发展带来的精神困境、主体发展中的虚拟生存困境,进而产生了个体主体在虚拟社会的异化。个体在虚拟社会中异化的同时,也凸显出个体对虚拟生存的需要,彰显了虚拟生存的意义。扬弃虚拟生存中的出现的主体异化不仅需要个体在虚拟生存中强化对虚拟社会基本规则的尊重,也需要通过对虚拟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理环境、的治理来实现人的更大发展自由。而以人工智能为基本特点的后虚拟社会中,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推进人的心智发展,以及互联网共产主义的萌芽,都为人类超越虚拟提供了极大条件,为人类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极大可能。

张俊发[9](2020)在《论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效率原则》文中研究表明着作权制度所要达到的目标表现为作品数量的绝对增长和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作品的公共性会导致严重的外部经济效应,引发市场失灵,使其发展和绝对数量的增长动力不足。二是着作财产权的排他性不利于作品的使用和推广,作品的广泛传播会受到影响。着作财产权有效配置可以克服这两方面阻碍,实现着作权制度目标。着作权静态配置会激励作品的产出,克服作品产出动力不足;着作权动态配置在实现着作权动态收益的同时,会促进作品的传播,克服作品使用不足。基于不同的法哲学基础,着作财产权配置存在自然权利论(创作人原则)与功利主义论(功利性原则)两种不同做法,但这两种原则均有缺陷。创作人原则下的着作财产权非理性扩张易导致公众对着作权制度产生信任危机。功利性原则下的着作财产权利益集团博弈难以保障未参加利益集团的群体利益。在这两种配置原则下,着作权制度目标彰显不足。经济学对法律研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为法律对相关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科学解释的理论;二是为评估法律制度运行结果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标准。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效率。对于着作财产权配置而言,效率原则不仅是一种科学理论,也为评价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的运行结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标准。在效率原则指导下,通过着作财产权的有效配置,着作权制度目标可以得以彰显。有鉴于此,本文试图运用效率原则对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进行分析,并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效率标准。最终按照效率原则所提供的标准,解决新技术条件下着作财产权配置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的建议。除导论与结论外,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法经济学基础。权利配置具有确认新兴利益、促进资源利用与缓解利益冲突的功能。着作财产权配置是指着作财产权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配置,其包括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与动态配置。前者是指立法者以法律形式对利益权利化之后,将该着作财产权配置给某一主体;后者是指着作权人通过交易方式实现权利的动态移转。着作财产权配置研究的法经济学分析依据表现为着作权客体的产品属性与着作财产权配置的经济意蕴及其效益之维。着作财产权配置问题的研究运用经济学理论的最大化与均衡、交易成本作为分析工具。第二章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的基本界定。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包括静态配置效率原则与动态配置效率原则。静态效率表现为通过着作财产权配置实现作品产出的最大化静态收益;动态效率表现为通过着作财产权配置实现着作财产权的价值最大化的动态收益。效率原则下的着作财产权配置会实现作品产出最大化与作品广泛传播的着作权制度直接目标。鉴于着作权客体的特殊性,在静态配置与动态配置冲突时,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优先于静态配置,这种情形属于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在这一情形下,着作权制度的终极目标也得以实现。在着作财产权配置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着作财产权配置原则,但均存在缺陷,这使得着作权制度目标彰显不足。效率原则的学理依据在于,其可以修正创作人与功利性原则的不足,使得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得以完善,从而彰显着作权制度目标。第三章着作财产权配置的静态效率。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效率标准取决于作品产出与投入资源投入构成。在作品产出所投入的资源中,存在创作者投入的资源与投资者投入的资本资源以及公有领域资源。也因此,静态配置包括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外部配置与创作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内部配置。在外部静态配置中,立法者对创作者投入的资源而产出的作品进行积极赋权有助于静态收益的实现,符合效率原则。但是作品中公有领域资源的存在使得立法者需要对着作财产权进行消极限制。消极限制意味着如果产出的作品中公有领域资源越多,着作财产权保护范围越小。在内部静态配置中,效率意味着配置主体需要考量创作者投入的资源与投资者投入的资源在作品产出中的影响度。按照效率标准,着作财产权配置给资源投入影响度高的主体。影响度的考量因素包括主要资源、风险承担以及成果利用。第四章着作财产权配置的动态效率。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效率标准取决于交易成本。交易是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的重要方式,是实现着作财产权动态收益的重要手段。交易存在交易成本。着作权主体复杂性、客体无形性与权利设权方式特殊性是影响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着作财产权交易分为自愿交易与非自愿交易。在经济活动中,效率原则意味着市场竞争原则。市场竞争原则能够保障着作财产权自愿交易的有效进行,实现动态收益最大化。市场竞争原则下的着作权集体管理意味着竞争性与多样性。由于过高搜寻成本、谈判成本以及垄断权利的存在,市场会发生失灵。在这种情形下,公权力干预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符合效率。公权力干预下的非自愿交易能够润滑交易、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着作财产权交易进行,实现着作财产权的动态收益。当然,着作财产权作为私权,非自愿交易的范围存在限定性。第五章新技术条件下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的适用。任何一项理论的提出需要运用到实践中加以检视。新技术条件下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受到诸多冲击。依据效率原则,对新型传播行为积极赋权符合效率原则,但对接触作品行为积极赋权不符合效率原则。传统上的授权机制属于先授权后使用,但是对于大规模作品交易的情形,这种机制显然不符合传播效率要求。虽然选择退出下的默示许可制度以及变现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着作权人丧失了着作财产权市场定价权,但是这两种新型交易方式符合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因为它们不仅有助于作品使用者在网络环境中的作品使用,也有助于着作权人利益的保护。着作权制度的形成与完善离不开商业利益的推动。新兴商业模式探索的私立着作财产权规则与网络着作财产权授权机制等规则,有助于着作权制度目标的实现,符合效率原则。第六章效率原则下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的完善。着作财产权配置的前提是存在着合理的着作财产权规范体系。效率原则下着作财产权规范体系的完善应坚持个人效用与社会效用相协调、促进交易以及尽可能适应技术的发展等原则。为此,着作财产权规范体系可以采取总括式+传播形式(变体传播权、无体传播权、载体传播权)的传播权规范结构。着作权主体制度应承认投资者作为更普遍意义上的主体地位。根据效率标准,视听作品的着作财产权应归属于制片者;未明确约定的委托作品的着作财产权应归属于受托者;传媒产业化背景下,职务新闻作品从一般职务作品到特殊职务作品的转变,符合着作权配置效率原则。当然,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的有效运行,离不开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技术措施应受法律保护,但也应有所限制。除此之外,还应重塑以交易为核心的着作财产权登记制度。

蒋思洁[10](2019)在《论桑塔格的“新感受力” ——再探艺术的功能与责任》文中指出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 933年1月1 6日—2004年12月28日)的名声一方面来自于作为出色的批评家,另一方面来自于其作为一名活跃的公共领域政治的参与者。兼具批评和创作能力,拥有判断的能力以及共情的天赋,桑塔格在整个着重进行艺术创新的现代主义艺术中既扮演了参与者,又扮演了批评者。“感受力”一方面看来,是审美主体将审美经验个体化、萌发和增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根本条件;另一方面,它又充当了来自历史和社会语境中各种规训机制发挥其效能的核心因素。现代社会中,艺术被庸俗的感受力打上了烙印,创作和批评话语沦为消费主义的附庸,现代艺术正是在面对这一困境之际开启了自己的进程,这也正是它以审美化的抵制为特征的原因所在,“新感受力”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未曾困于斗室,桑塔格从艺术馆抽身而去,在公共领域政治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热情,这一不间断的参与一直持续到她去世的前夕。桑塔格的批评实践和政治实践均体现了她本人所坚持和笃信的美学主义和道德主义、美学价值和伦理价值、美和伦理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可分割性,她本人不遗余力倡导的“新感受力”则贯穿期间。论文主体部分分别就艺术的功能和责任为切入点对“新感受力”进行论述,依据桑塔格本人的批评和政治实践这两条线索来分别安排论文写作重心:就桑塔格的批评实践,论文论及的是艺术的功能,具体涉及到在“新感受力”下,风格、内容和形式这三个范畴的更新,并着重强调了“新感受力”与艺术两者之间的互动性与渗透性;就桑塔格的政治实践,论文以摄影为切入点,论及的是处于“新感受力”下的艺术在现代性条件下的责任和潜能,以及这一艺术与主体性之间的关系。桑塔格的实践由文化艺术的生产机制入手,最终诉诸于文化批判潜在的政治性,她并未致力于寻求一个普世的共同愿景、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而是揭示、批评、细究了以“普世神话”面貌出现的所谓“陈腐不堪的表征体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她被称为是现代主义的“解药”。而我们也认为,桑塔格给批评事业以及批评家留下的是这样一份遗产:一个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参照系,让批评不至于淹没在历史意识永恒循环的运动之中,沦为一种机械的发展,或者是一种低劣的时髦。

二、一种突破 一种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突破 一种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斯滕伯格及其创造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斯滕伯格的研究生涯
三、斯滕伯格的创造力理论
    (一)创造力三侧面理论
        1.理论简介
        2.理论评价
    (二)创造力内隐理论
        1.理论简介
        2.理论评价
    (三)创造力投资理论
        1.理论简介
        2.理论评价
    (四)创造性贡献推进理论
        1.理论简介
        2.理论评价
四、斯滕伯格创造力理论总体评价
    (一)理论贡献与意义
    (二)理论局限与不足

(3)网络选秀节目中男性气质的生产与接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样本选择
    2.3 编码表设计
    2.4 访谈设计
    2.5 编码方案
3 外形、性格和表演:多维度下的混合男性气质
    3.1 外形特征:共性与差异并存
    3.2 性格特征:柔和性男性气质
    3.3 表演形式:多才多艺的男性气质
4 媒介产业建构下男性气质的生产
    4.1 内容生产与男性气质特征
    4.2 文化工业下的造星模式
    4.3 韩流文化输入下的选秀机制
    4.4 政策规训下男性气质的重构
5 核心受众对男性气质的接收
    5.1 始于颜值,终于实力和性格
    5.2 基于偶像“人设”的情感表达
    5.3 在“共同表演”中开展情感实践
6 结论与讨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1:性别气质编码表
附录 2:工作人员采访提纲
附录 3:粉丝采访提纲
附录 4:受访者信息表
附录 5:节目选手信息表
后记

(4)农民环境信访过程中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研究 ——基于山东省L村的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1.选题背景
        2.研究的必要性
        3.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农民
        2.地方政府
        3.政府信任及政府信任流失
        4.环境信访制度
    (二)理论基础
        1.利益相关者理论
        2.合法性理论
二、L村农民地方政府环境信访之路
    (一)L村基本情况介绍
        1.调查区域的界定
        2.地理状况简介
        3.村庄塑料颗粒生产历史
    (二)农民环境信访行为的缘起:生存健康受到威胁
        1.村居环境水质恶化
        2.水质恶化给农民生存健康造成威胁
        3.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与农民环保权益意识的崛起
    (三)农民逐级地方政府环境信访过程
        1.向乡镇基层政府反映环境污染问题
        2.向区市两级政府环保部门逐年累次信访
        3.农民环境信访问题进入省级环保部门
        4.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到来
        5.部分农民产生进京上访念头
    (四)尾声:L村党支部书记因塑料颗粒生产污染问题被问责
    小结:农民环境信访问题陷入“螺旋上升式的治访循环”
三、农民环境信访过程中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表现及影响
    (一)农民环境信访过程中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表现
        1.对乡镇政府官员及环保工作人员的人格不信任
        2.对地方各级政府环保部门有差别的信任
        3.对地方政府关于环保政策落实的不信任
        4.对依靠制度实现环保权益的信心逐渐丧失
    (二)农民环境信访过程中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特点
        1.层次性与模糊性并存
        2.理性化与非理性化并存
        3.人格不信任与制度不信任并存
    (三)农民环境信访过程中地方政府信任流失可能产生的影响
        1.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2.不利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
        3.导致地方政府不信任范围的蔓延
    小结:环境信访通道内的“差序”政府信任
四、农民环境信访过程中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原因
    (一)农民环境信访实践与政治认知之间的张力
        1.环境信访过程中的政治挫折感
        2.农民对环境信访对象认知的基本归因偏差
    (二)环境信访治理中乡镇基层政府的自利性
        1.压力型体制中政绩考核的理性选择
        2.对地方经济利益的理性保护
        3.基层政府与塑料颗粒作坊共同利益关系的生成
    (三)地方政府环保部门环境信访治理效果不佳
        1.地方政府环保部门环境信访治理难以长效
        2.地方环境信访治理过程缺乏行政监督
        3.上级地方政府环保部门缺乏积极的介入
    (四)环境信访制度运行权威弱化
        1.环境信访工作责任机制不健全
        2.环境信访工作脱离群众
        3.环境信访问题回应中的利益偏好选择
    (五)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
        1.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影响
        2.农村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小结:“两段式”环境信访治理与农民地方政府不信任的生成
五、讨论与思考:如何看待农民地方政府信任的流失
    (一)农民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客观性与可控性
        1.农民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客观性
        2.农民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可控性
        3.农民地方政府信任流失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二)农民地方政府信任的重塑
        1.规范基层政府的行政行为
        2.增强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3.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执法水平
        4.改善农村的政治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5)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价值
第一章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及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第一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路径
        一、走向文学:启蒙、困惑与寻找
        二、南下海岛:寻找“自由”
        三、回归自然:进步的回退
        四、“知青”岁月的回望:记忆的价值
    第二节 韩少功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一、从“士”到“现代知识分子”
        二、韩少功: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第三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其内涵、特征
        一、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
        二、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内涵:仍有人仰望星空
        三、韩少功创作思想的精神特质:不确定性和实践性
第二章 困乏时代下的文化“启蒙”
    第一节 鲁迅与韩少功的价值立场比较
        一、鲁迅:一个“异数”的存在
        二、韩少功:坚持与抵抗
        三、“在”而“无所属”之下的价值抉择
    第二节 对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命运的关注与审视
        一、从“呐喊”到“彷徨”的知识分子
        二、从“日夜书”到“修改过程”的知识青年
        三、特殊历史语境下对知识群体命运流转的审视与思索
    第三节 “破”与“立”之间的文化探索
        一、鲁迅的“摧毁”与“重塑”
        二、韩少功的“反思”与“重构”
        三、“摧毁-重塑”与“反思-重构”中的文化探寻
    第四节 困乏时代的沉思者
        一、“国民劣根性”书写下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二、韩少功对“审美化人生信仰”的开拓
第三章 回返路径中的“寻根”之思
    第一节 “寻根”母题的透视
        一、“寻根”母题探析
        二、“寻根”视域下的巫楚文化
    第二节 沈从文:“乡下人”的回望
        一、自我寻找之路——巫楚文化浸染的“乡下人”
        二、故土难舍之沈从文的“精神还乡”
        三、人类远景的凝眸之“自为生命”的坚守
    第三节 韩少功:“外乡人”的回溯
        一、回返路径中的“外乡人”
        二、对“初心”的回溯之“实践还乡”
        三、东方文化的寻找与重造
    第四节 “敢为人先”的寻根之思
        一、“乡下人的实践还乡”与“外乡人的精神还乡”
        二、韩少功:敢为人先的寻根人
第四章 “遇见”昆德拉:思想构建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第一节 诗与思:存在视野下的沉思
        一、叩问存在
        二、语言“勘探”下的存在
        三、诗意栖居背后的“存在”
    第二节 诗与史:文学的“泛政治化”基色
        一、“政治”与“泛政治化”意识的指向
        二、文学与政治的“相遇”
        三、“泛政治化”记忆的书写
    第三节 、拒绝“媚俗”的价值立场表达
        一、何谓“媚俗”?
        二、韩少功对“媚俗”的拒绝及实践表达
        三、“不确定性智慧”下的“出世之心”与“入世之事”
余论(兼结语) 一个独行的智者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内容和意义
    1.2. 现有研究梳理
    1.3. 研究方法、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第二章 新加坡博物馆的“前史”:1887-1965
    2.1. 国家博物馆前身-–莱佛士博物馆(1887-1965)
    2.2. 莱佛士博物馆的身份信息:“殖民地臣民(colonial subject)”
    2.3. 殖民地身份的影响和讨论
第三章“新加坡人”身份:1965-1993
    3.1. 建国初期国家博物馆的定位探索
    3.2. “新加坡历史”展览:新身份的视觉呈现
    3.3. 开幕系列展中的“新加坡人”身份
    3.4. “海峡华人”展厅:新加坡人身份vs.华人身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亚洲身份(1993–2015)
    4.1. “亚洲价值观”背后的“亚洲身份”
    4.2. 博物馆体系的开创与亚洲身份
    4.3. 亚洲文明博物馆:相隔15年的两个开幕展
    4.4. 土生文化馆馆址的符号意义:道南学校
    4.5. 土生文化馆的身份象征:种族和文化的“混杂”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世界都市(Global City)”身份(2015--)
    5.1. “世界都市(Global City)”叙事和身份建构
        5.1.1. “世界都市”的国家定位和文化政策
        5.1.2. “世界都市”的身份意识
    5.2. 国家美术馆的外在身份:建筑、历史和规划
    5.3. 国家美术馆开幕系列大展:三重身份的世界属性
        5.3.1. 本土身份:新加坡艺术史展“你叫什么名字?”
        5.3.2. 独立的本地华人身份:蔡逸溪vs.吴冠中
        5.3.3. 东南亚身份:“东南亚艺术”展的寓意与困境
        5.3.4. “世界都市”的艺术中心:“艺术家与帝国”展览
    5.4. 美术馆的“世界都市”身份:寓意与融合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7)建构视野下的木张弦梁表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兴起
        1.1.2 现代木结构建筑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1.1.3 木张弦梁结构的原理、优势与设计困境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实践动态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木张弦梁实践动态
        1.2.3 研究与实践现状总结
    1.3 概念界定、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建构理论与结构表现之关联
    2.1 建构问题研究
        2.1.1 建构理论综述
        2.1.2 建构理论辨析
        2.1.3 建构困境思辩
        2.1.4 建构意义思考
        2.1.5 小结
    2.2 建构视野下结构之本体与再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木张弦梁的材料表现研究
    3.1 木材的材料意志研究
        3.1.1 木材的物理本性概述
        3.1.2 木材的人文禀赋概述
    3.2 钢材的材料意志研究
        3.2.1 钢材的物理本性概述
        3.2.2 钢材的人文禀赋概述
    3.3 材料加工工艺与加工设备
    3.4 基于材料意志的木张弦梁结构表现策略
        3.4.1 尊重材料意志
        3.4.2 重构材料组合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木张弦梁的形态表现研究
    4.1 张弦梁结构设计面对的主要问题
    4.2 张弦梁结构的静力原型及木张弦梁实例
        4.2.1 平面静力原型
        4.2.2 平面静力原型拓展
        4.2.3 空间静力原型
        4.2.4 空间静力原型拓展
    4.3 木张弦梁构件形态构建的技术逻辑
        4.3.1 实体结构的受力抵抗方式
        4.3.2 木张弦梁结构构件的形体构建逻辑
    4.4 基于结构形态的木张弦梁结构表现策略
        4.4.1 形态适配
        4.4.2 重构变形
        4.4.3 力流显形
        4.4.4 营建适形
        4.4.5 轻盈追求
        4.4.6 光影共构
        4.4.7 仿生拟态
        4.4.8 符号隐喻
        4.4.9 反常建构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木张弦梁的节点表现研究
    5.1 木结构常用节点分类及其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
        5.1.1 木结构常用节点分类
        5.1.2 木结构节点面对的主要技术问题
    5.2 木张弦梁节点的分类及其常用形式示例
        5.2.1 木张弦梁节点的分类及其面对的问题
        5.2.2 木张弦梁节点的常用形式示例
    5.3 基于节点形式的木张弦梁结构表现策略
        5.3.1 平实表达节点功能
        5.3.2 张扬强调节点个性
        5.3.3 弱化隐藏节点存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建构视野下的木张弦梁结构表现总结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作者简介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2

(8)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及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坚守与突破相融合
        (二) 国外研究现状:思考与展望相结合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价值及意义
第一章 虚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虚拟概念的发展性
        一、哲学史上的“虚拟”
        二、虚拟社会的“虚拟”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形成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发展
第二章 虚拟社会的本质及特征
    第一节 虚拟社会中的人
    第二节 虚拟社会中的虚拟社会关系
    第三节 虚拟社会中的虚拟社会实践
    第四节 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
    第五节 虚拟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
    第一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多元性与多元性主体
        一、虚拟社会的多元性主体
        二、虚拟社会的个人主体特点
        三、虚拟主体:主体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节 虚拟社会主体发展困境
        一、主体发展的哲学困境:从现实性哲学到虚拟性哲学
        二、主体发展的时空困境:从现实社会分层到虚拟社会分层
        三、主体发展的生存困境:现实生存还是虚拟生存
        四、主体发展的精神困境:从主客体对立到主客体统一
    第三节 虚拟社会:主体发展的新机遇
        一、困境中主体发展的新因素
        二、困境中主体发展的新趋势
第四章 虚拟社会的虚拟生存
    第一节 虚拟生存的特点
        一、什么是虚拟生存
        二、虚拟生存的技术化
        三、虚拟生存的人化
        四、虚拟生存的伦理秩序
    第二节 虚拟生存的困境
        一、虚拟生存的内在矛盾
        二、虚拟生存与现实要求之间的矛盾
        三、虚拟生存的技术性和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四、虚拟生存的不确定性及潜在危机
    第三节 虚拟生存的价值
        一、虚拟生存:生存的哲理新意
        二、虚拟生存:生存的诗意栖息
        三、虚拟生存:生存的空间正义
        四、虚拟生存:生存的经济理性
    第四节 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的关系
        一、现实生存决定虚拟生存
        二、虚拟生存是对现实生存的拓展
        三、虚拟生存不是人类生存的最终目的
第五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
    第一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表征
        一、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特点
        二、虚拟社会的主体与精神自我的冲突
        三、虚拟社会的主体与虚拟劳动的对立
        四、虚拟社会的主体与内在自我的矛盾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类型
        一、虚拟社会的主体自身异化
        二、主体的客体化
        三、客体的主体化
        四、主体异化的异化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原因
        一、虚拟社会的技术对主体的异化
        二、虚拟社会政治环境对主体的异化
        三、虚拟社会的文化对主体的异化
        四、虚拟社会的经济对主体的异化
        五、虚拟社会的法律规则对主体的异化
        六、虚拟空间异化带来的主体异化
        七、虚拟主体异化的积极作用
第六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的扬弃
    第一节 马克思对异化的扬弃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规则——主体异化中对规则的尊重
        一、交互与共享
        二、离散与认同
        三、适应与超越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治理——主体异化扬弃路径选择
        一、虚拟社会的政治环境治理
        二、虚拟社会的文化环境治理
        三、虚拟社会的经济环境治理
        四、虚拟社会的法理环境治理
第七章 “后”虚拟时代
    第一节 “后”虚拟社会的哲学阐释
        一、“后”虚拟社会与“第四世界”
        二、“后”虚拟社会对虚拟的超越
    第二节 “后”虚拟社会人的心智发展
        一、人工智能的本质
        二、人工智能与人的心智发展
    第三节 “后”虚拟社会与人的进一步解放
        一、“后”虚拟社会中人的劳动
        二、“后”虚拟社会中共产主义的萌芽
参考文献
致谢

(9)论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效率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
        (一)现有着作财产权配置原则凸显缺陷
        (二)新技术条件下着作权制度目标彰显不足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一)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二)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三、本文的主要观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四、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结构与基本思路
第一章 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法经济学基础
    第一节 权利配置的法经济学界定
        一、权利配置的概念
        二、权利配置的功能
        三、权利配置的主体与方式
    第二节 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法经济学依据
        一、着作权客体的产品属性
        二、着作财产权配置的经济意蕴
        三、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效益之维
    第三节 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法经济学工具
        一、最大化与均衡
        二、交易成本
    小结
第二章 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的基本界定
    第一节 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的理论阐释
        一、配置效率的一般分析
        二、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的解析
        三、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与着作权制度目标
    第二节 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与自然权利论
        一、着作财产权配置的自然权利论及其不足
        二、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对自然权利论的修正
    第三节 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与功利主义论
        一、着作财产权配置的功利性原则及其不足
        二、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对功利主义论的修正
    小结
第三章 着作财产权的静态配置效率
    第一节 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及其效率标准
        一、静态配置的特征与类型
        二、静态配置收益所投入的资源
        三、静态配置的效率标准取决于作品产出与资源投入构成
    第二节 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
        一、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方式
        二、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效率分析
    第三节 创作者与投资者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
        一、创作者与制片者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
        二、创作者与雇佣者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
        三、创作者与委托者之间的着作财产权静态配置
    小结
第四章 着作财产权的动态配置效率
    第一节 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方式与效率标准
        一、交易是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的主要方式
        二、动态配置效率标准取决于着作财产权交易成本
    第二节 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之自愿交易
        一、着作财产权自愿交易的市场原则
        二、着作财产权自愿交易的着作权集体管理
    第三节 着作财产权动态配置之非自愿交易
        一、着作财产权非自愿交易源于市场失灵
        二、着作财产权非自愿交易的效率分析
    小结
第五章 新技术条件下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的适用
    第一节 新利用行为的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分析
        一、对新型传播行为赋权符合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
        二、对作品接触行为赋权不符合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原则
    第二节 新交易方式的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分析
        一、作品大规模交易与选择退出
        二、用户创造内容与变现规则
    第三节 新商业模式的着作财产权配置效率分析
        一、私立着作财产权配置规则的效率分析
        二、新授权规则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效率分析
    小结
第六章 效率原则下着作财产权配置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着作财产权体系的完善
        一、着作财产权体系完善应坚持的原则
        二、着作财产权体系的完善模式与核心体系
        三、着作财产权体系的规范结构
    第二节 着作财产权主体制度的完善
        一、着作财产权归属主体的多元性
        二、资本资源介入下着作权主体制度的完善
    第三节 与着作财产权配置相关制度的完善
        一、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及其限制
        二、着作财产权登记制度的重塑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博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论桑塔格的“新感受力” ——再探艺术的功能与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桑塔格与“新感受力”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第一章:感受力
    第一节 “净化”的感受力
    第二节 “审美”的感受力
    第三节 转向中的现代感受力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新感受力”与艺术的功能
    第一节 “新感受力”与风格
        1. 总体性与历史性
        2. “体验的美学”
    第二节 “新感受力”与内容
        1. “乌托邦时刻”
        2. “反对阐释”
    第三节 “新感受力”与形式
        1. 静默之美学
        2. 先锋之面貌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新感受力”与艺术的责任:以摄影为核心
    第一节 主体性之思
    第二节 现代经验的书写:“摄影式观看”
    第三节 “框架”之思:影像批评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四、一种突破 一种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斯滕伯格及其创造力研究[J]. 衣新发,鲍文慧,李梦,敖选鹏.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研究[D]. 刘栋.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网络选秀节目中男性气质的生产与接收研究[D]. 胡一琳. 暨南大学, 2020(04)
  • [4]农民环境信访过程中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研究 ——基于山东省L村的个案考察[D]. 刘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D]. 王蕾.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D]. 胡超.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7)
  • [7]建构视野下的木张弦梁表现策略研究[D]. 袁涵.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8]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D]. 尹秀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论着作财产权配置的效率原则[D]. 张俊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10]论桑塔格的“新感受力” ——再探艺术的功能与责任[D]. 蒋思洁.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一个突破,一个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