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续建效益分析

滹沱河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续建效益分析

一、滹沱河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彭金平,葛亮,谭淋露[1](2020)在《宜春市农田灌排设施建设管理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调查了宜春市农田灌排设施建设管理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灌区工程建设年代久远,一批大、中型灌区的骨干渠道及建筑物得以加固整治,提高了灌溉保证率;但骨干渠道至田间工程以上的末级渠系老化失修问题突出,尤其是末级渠系存在"最后一公里"梗阻问题,造成水资源浪费,影响灌区工程效益的发挥.结合宜春市农田灌排设施建设管理实际情况,从水源工程、灌区建设、灌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苏惠[2](2020)在《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及效益》文中研究表明以新疆石城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工程中实施的建设管理方法,从"节水节能效益""增产增收效益""防洪减灾效益""生态效益"等多方面对石城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进行效益评估。经评估显示,该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成效显着,大大提高了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实力。该工程中采用的建设管理方案和评估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丁相锋[3](2020)在《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输配水系统优化及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的渭河下游,是以渭河为水源的大型多级电力排灌泵站工程,经过多年的不断建设,交口抽渭灌区农田水利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基础设施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灌区输配水系统中部分渠道衬砌大面积破损、滑落,淤积严重,输水损失较大,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输配水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不完善、标准不统一,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均比较滞后,这些问题造成了灌区供水保障程度不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偏低、盐碱化未得到有效控制,亟需结合节水改造续建配套与现代化灌区建设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总结灌区节水改造已实施项目的成效与经验,采用系统调查和实例分析的技术研究方法,对灌区输配水系统优化及效益评价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促进灌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灌区、服务农业、服务农民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对灌区输配水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研究,从灌区水资源平衡分析、节水潜能分析,加快交口抽渭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推进,实施输配水系统优化,水资源条件满足,技术条件可行,能较好的改善、恢复灌溉面积,减少耕地的盐碱化,改善中低产田,提高灌区农业总产值。(2)对灌区输配水系统渠道断面优化计算得出,在高地下水位地区,对高挖方渠道来说,钢筋混凝土矩形断面具有渠道抵抗外力条件较好,整体性较强、承载力较高,防渗效果佳,管理维护费用较低的优点,明显优于浆砌石衬砌结构的弧脚梯形断面和浆砌石挡土墙结构“U”型过水断面。(3)对灌区输配水系统管理现状调查及现代化管理需求分析知,充分运用大数据、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完善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能有效的通过提高灌区的管理水平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4)根据灌溉经济效益、水资源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管理效益等方面对交口抽渭灌区输配水系统优化工程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知,节水改造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较好,对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张高超[4](2020)在《代县峨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设计》文中提出代县地处山西省东北部,东邻繁峙县,西接原平市,南界五台,北倚山阴。全县南北长60km,东西宽39km。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中部沿滹沱河谷形成条带状盆地。滹沱河为纵贯全县的最大河流,它的支流包括发源于五台山南部的中解河、峨河、峪河,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河道中常年有清水,发源于北部恒山山区的河流,均为季节河流,虽有一点清水,多不能出山,地面水、地下水资源贫乏。滹沱河上游有一座中型水库和一座小(一)型水库,均位于繁峙县境内。代县的灌区原属于1973年修建的下茹越水库范围,1994年峨河调水工程竣工后,代县灌区与峨河灌区在1998年10月合并成立为代县最大的自流灌区。近年来代县灌区年久失修,设备闸门等设施因为老化,不能有效的达到灌溉效果,急需升级改造。本文设计拟通过现场走访调查真实数据,再查阅往年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对代县峨河灌区进行升级,再依据国家政策,对其进行节水配套改造,由于本文的设计是针对属于符合当地情况的而进行的设计,所选用的设备等未考虑资金情况,首先对灌区现状水量供需进行分析,其次分析项目实施后灌区水量供需,最后对项目区水质分析从而得出水质分析;根据水质的分析对改造工程进行设计,然后还需要进行自动化设计,选择相对合理的闸门及启闭机,完成电气设计,再对整个设计工程进行环保评价和节能评价,计算资金成本,得出结论。本次设计从设计理念、设备选型、工程布置等多方面进行了优化、选用了符合国家政策的节能设备。在工程运行管理中,考虑优化首部枢纽运行管理方式和渠道输水运行方案,整体工程设计符合我国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设计要求。工程实施后,可恢复峨河灌区灌溉,有效提高农业产量,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能改变局部生态环境,发展农田林网,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环境小气候的作用,既增加了土壤水分,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实现农、水、田、林等的完善配套,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走上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

龚懿婧[5](2020)在《宿迁市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节水改造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节水灌溉工程中,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是灌溉系统技术改造、更新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近年来,为适应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需要,宿迁地区加速开发和应用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其中,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得到大力推广。本文针对当前宿迁市平原灌区推广应用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对宿迁市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应用的适宜性、灌溉系统的布置模式、适宜规模及建设定额标准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宿迁市大型渠灌区灌溉系统节水改造技术问题。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实地调查基础上,根据宿迁市平原灌区的特点,分析了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纳总结了影响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应用的11项指标,构建了以工程条件、应用环境、投入能力和效益水平等四个方面为准则的宿迁市平原灌区农田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进行适宜性综合评价,结合具体案例,验证了该适宜性评价的合理性。(2)根据宿迁市平原灌区土地经营方式和作物轮作制度的差异性,将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推广应用地区划分为一般平原区稻麦轮作制度下的分散型经营和规模化经营区域、河网圩区稻麦轮作制度下的分散型经营和规模化经营区域、河网圩区稻蔬轮作制度下的分散型经营区域。综合考虑作物、水源、田块规格、灌溉排水等因素,提出不同分区下的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适宜布置形式。(3)通过建立工程投资模拟模型,对典型工程投资、效益进行概算模拟和经济分析,确定不同分区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适宜规模和建设定额标准。一般平原区稻麦轮作制度分散型经营方式下的系统适宜控制规模为400~600亩;一般平原区稻麦轮作制度规模化经营方式下的系统适宜控制规模为1200~1400亩;河网圩区稻麦轮作制度分散型经营方式下的系统适宜控制规模为400~600亩;河网圩区稻麦轮作制度规模化经营方式下的系统适宜控制规模为500~700亩;河网圩区稻蔬轮作制度分散型经营方式下的系统适宜控制规模为600~800亩。(4)针对宿迁市大型渠灌区农业灌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大型渠灌区尾部进行节水改造,建立内部独立小型灌溉系统的三种方案,并建立了工程费用模拟函数模型,通过经济分析确定了节水改造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在大型渠灌区尾部建立作为独立水源的小型提水灌溉泵站,以渠道输水灌溉和管道输水灌溉兼有的技术方案,且管道输水灌溉控制面积占尾部灌溉片面积10%~30%左右最为适宜。

雷坚锋[6](2020)在《文峪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评价》文中指出文峪河灌区建于20世纪60~70年代,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施了灌区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文章从综合评估、建设与管理评估、效益评估、可持续性评估四个方面,对工程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经综合分析,工程建设过程科学、管理制度合理,节水、增收等效益显着,水资源条件、灌区规模、运行管理制度等均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陈秋米[7](2019)在《石家庄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与调控措施》文中指出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或流域的水资源能支撑多大的社会和经济规模,并作为制定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指标和尺度。因此,通过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可为区域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针对石家庄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为了缓解其水资源压力,开展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调控对策研究。本研究主要内容有:(1)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水资源承载力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阐述;(2)综合考虑水资源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4个子系统,选取13项主要影响指标,构建石家庄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3)对石家庄市水资源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分析影响水资源的形成和转化关键因素,提出石家庄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评价结果;(4)预测石家庄市人口及经济发展规模,分析了石家庄市需水定额,考虑农业灌溉分50%和75%两种降水频率,对该市供、需水量进行了预测;(5)结合石家庄市水资源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选取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设置方案,运用三层次指标评价法评估、预测得出:石家庄市2016年水资源承载能力承载系数为1.23,处于水资源中度超载状态;202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承载系数为1.01,处于水资源轻度超载状态;2035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超载系数为1.05,处于水资源轻度超载状态;(6)提出了全面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工程保障措施、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地下水保护等调控措施,以此来提高石家庄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

许桂媛[8](2018)在《浑沙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信息化设计》文中认为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就是国家的根本,我们必须要保证粮食的充足。在我国大部分粮食来源于农业灌区,农业灌区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基础保障。本论文研究区浑沙灌区是辽宁省的大型灌区,运行时间较长,渠道渗漏、建筑物破损等问题不断出现,急需改造来缓解灌区内的矛盾问题。浑沙灌区在此次改造中还需改进现在的管理体制,加强信息化建设,扩大自动化范围,使得灌区管理手段实现自动化、现代化。浑沙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信息化工程主要内容包括:(1)渠道工程:渠道防渗衬砌58469m。(2)建筑物工程:渡槽改造2座;渠道引蓄水建筑物27座;农桥工程43座。(3)信息化工程:中心监测站一处,主要渠道的水情监测系统7套,典型地块的一体化墒情仪2套。预计工程设计实施后,恢复灌溉水田面积1.0万亩,改善水田灌溉面积7.89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55.7万kg,新增农业产值4102.1万元。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8.16%,大于8%;经济净现值为6943.22万元,大于0;效益费用比为1.88,大于1。从结果可以看出,浑沙灌区节水改造信息化工程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其评价指标较好,工程是合理可行的。浑沙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信息化设计主要解决渠道渗漏、破损渠系建筑物维修改建、排干清淤和自动化监测系统建设等问题。会极大地改善输水条件,更方便控制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成果。本论文从浑沙灌区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入手,分析了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并针对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日益推进,提出了新阶段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为今后灌区管理手段实现自动化、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黄云浩[9](2018)在《浑蒲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设计》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研究浑蒲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设计问题。浑蒲灌区之前已有三期工程,目前一期工程改造的二十三引支和蒲河输水支渠是新民浑蒲灌区重要输水工程,担负着7.06万亩水田的灌溉任务,现破损较为严重,二期和三期工程项目也有些许问题,严重影响了下游渠道工程效益的发挥。因此,本次对浑蒲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设计,是保障渠道整体工程效益的迫切需要的。针对灌区目前的情况,对灌区内水资源平衡进行分析,确定灌区内的灌溉定额并保证水资源平衡。本文对工程的总体情况进行布置,并对配输水工程、建筑物工程和渠顶路工程等项目提出设计方案,并对方案优化选取。本设计基于施工项目的已有案例,从具体情况分析。根据项目区概况、水文气象、工程地质以及水文地质,再综合考虑经济条件与灌区现状,提出进一步的工程设计任务。通过对灌区灌溉定额、现状水平年水资源平衡进行分析,并对设计水平年的国民经济发展及供需水量进行预测,通过设计使项目区农业水资源实现供需平衡。在综合考虑本地区历史改造情况、工程量大小以及工程完工后的功能和技术条件后,对灌区提出了进一步的续建方案,分解各个工程部分,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水源工程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对其施工方案进行细致设计与分析,并结合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确定工程总体布置后,设计符合实际情况,可行的工程计划。在配输水工程设计中对灌溉面积与灌溉流量进行计算,并对多种方案进行比选,完善渠道纵、横断面。本次设计中共计改造、新建渠系建筑物262座。其中斗渠进水涵闸11座,农门(下地涵)131座,农门(铁管涵)94座,桥5座,过路涵18座,提水泵站3座。并对部分渠顶路进行改造,从而进一步提高灌区渠道工程灌溉设计保证率,使灌区的骨干渠系工程实现全部计量供水,减少输水损失,为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效的供水保障。

亢其莉[10](2018)在《呼图壁河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经济后评价》文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灌区在农业粮食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灌区大都建设较早且建设标准低,工程老损现象严重,灌溉水损耗大。我国面临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灌区节水改造使得实现大规模节水灌溉成为可能。国家和各级政府投资巨大的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实施后效果显着。项目后评价,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科学准确地反映项目的经济效益,完善运行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呼图壁河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经济后评价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将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产生的其他外部经济效益纳入到经济效益后评价中,并将其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方面的相关指标引入经济后评价指标体系中,同时还引入了符合本项目性质的宏观经济分析的相关指标,针对性地建立了该项目的经济后评价指标体系,比传统的经济后评价指标体系更全面。(2)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s Hierarchy Process,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进行经济后评价,并将该评价模型应用于呼图壁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项目评价结果为良好,与实际情况一致。表明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适用于该项目的经济后评价。建立的新模型更易于定量比较,是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领域的有益尝试。

二、滹沱河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滹沱河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宜春市农田灌排设施建设管理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宜春市农田灌排设施建设管理现状
    1.1 灌排设施现状
    1.2 灌排设施改造现状
        1.2.1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情况
        1.2.2 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情况
    1.3 灌排设施管护现状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山塘工程设施老化,影响正常运行
    2.2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项目比例低
    2.3“最后一公里”渠道梗阻问题严重
    2.4 维修养护投入不足,影响工程效益发挥
    2.5 维修养护主体缺位,导致日常管理缺失
    2.6 专业人才短缺,制约农村水利发展
3 建议
    3.1 全面启动山塘加固整治
    3.2 加快推进灌区续建配套改造与现代化建设
    3.3 尽快启动灌区“最后一公里”建设
    3.4 构建多渠道的农田水利维养投入机制
    3.5 加强灌区管理队伍建设
4 结语

(2)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及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1.1 灌区基本情况
    1.2 水源情况
    1.3 灌区工程现状
2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管理方案
    2.1 严格执行“四制”管理
        2.1.1 项目法人责任制
        2.1.2 招投标制
        2.1.3 合同管理制
        2.1.4 工程监理制
    2.2 严格实施“三控制”
        2.2.1 质量控制管理
        2.2.2 资金管理情况
        2.2.3 进度控制
3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效益评估
    3.1 节水节能效益评估
    3.2 增产增收效益评估
    3.3 其他效益评估
        3.3.1 工程更新改造后老化率降低
        3.3.2 保障工程安全运行及防洪减灾效益
        3.3.3 生态效益
4 结语

(3)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输配水系统优化及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区现状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灌区输配水工程优化研究
        1.3.2 灌区效益评价研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灌区现状调查分析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自然状况
        2.1.2 水资源条件
        2.1.3 作物组成及灌溉制度现状
        2.1.4 社会经济状况
    2.2 灌区工程现状
        2.2.1 渠首引水枢纽
        2.2.2 抽排水站及供电线路
        2.2.3 灌区渠系工程
        2.2.4 排水沟系工程
        2.2.5 信息化工程
        2.2.6 管理运行
        2.2.7 灌区水生态
第三章 灌区已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成效调查分析
    3.1 灌区改造项目调查
        3.1.1 近几年的灌区续集配套节水改造实施情况
        3.1.2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3.1.3 灌区实施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等项目的主要经验
    3.2 灌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灌区水利基础设施仍存在一定短板
        3.2.2 灌区信息化建设与目前要求仍存在差距
        3.2.3 灌区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仍然存在
第四章 灌区输配水系统调查分析
    4.1 灌区输配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输水工程(干渠)方面存在的问题
        4.1.2 配水工程(田间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4.1.3 灌区管理及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4.2 灌区水资源调查及节水潜力分析
        4.2.1 灌区节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2 节水措施
        4.2.3 节水规划及节水潜力分析
    4.3 灌区水资源平衡水资源供需分析
        4.3.1 水资源条件
        4.3.2 灌区农灌用水总量控制和灌溉定额分析
        4.3.3 灌区现状供需平衡及设计水平年供需平衡计算
第五章 灌区输配水系统优化研究和改造提升建议
    5.1 输配水系统优化原则
        5.1.1 灌区节水改造的主要方向
        5.1.2 输配水系统优化的主要任务
        5.1.3 输配水系统优化的要求
    5.2 输配水系统优化及提升改造建议
        5.2.1 输水干渠优化设计
        5.2.2 田间工程改造提升建议
        5.2.3 灌区输配水管理体系优化建议(信息化改造提升)
第六章 灌区输配水工程效益综合评价
    6.1 评价层次结构分析
    6.2 评价指标体系
    6.3 效益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3.1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
        6.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6.4 综合效益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6.4.1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6.4.2 隶属度函数确定
        6.4.3 交口抽渭灌区效益综合评价
        6.4.4 灌区效益综合评价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代县峨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型灌区现状分析
        1.3.2 峨河灌区现状调查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灌区水量供需平衡及水质分析
    2.1 灌区现状水量供需分析
        2.1.1 流域基本情况
        2.1.2 来水量计算
        2.1.3 径流年内分配
        2.1.4 灌溉用水分析
    2.2 项目实施后灌区水量供需分析
        2.2.1 地表水源供需分析
        2.2.2 地下水资源分析
    2.3 项目区水质分析
        2.3.1 地表水化学分析
        2.3.2 地表水水质分析
第3章 工程设计及信息化设计
    3.1 主要建设内容
    3.2 灌区工程总体布局
    3.3 渠首引水枢纽工程改造设计
        3.3.1 左岸水闸
        3.3.2 右岸水闸
        3.3.3 滚水坝及连通箱涵
        3.3.4 下游海漫
        3.3.5 过路暗涵
        3.3.6 沉砂池
    3.4 渠道防渗衬砌工程设计
        3.4.1 设计流量计算
        3.4.2 断面设计
        3.4.3 东一干渠
        3.4.4 东二干渠
        3.4.5 西干支渠
        3.4.6 不冲不淤验算
    3.5 渠道管道化改造工程设计
        3.5.1 设计流量计算
        3.5.2 管道化改造设计
        3.5.3 管道清淤设计
    3.6 主要渠系建筑物改造设计
    3.7 用水量测、管理设施及灌区信息化设计
        3.7.1 项目建设任务
        3.7.2 系统总体设计
        3.7.2.1 系统总体架构
        3.7.2.2 系统划分
        3.7.3 分项设计
        3.7.4 信息中心建设
        3.7.5 手机APP介绍
    3.8 金属结构及电气设备
        3.8.1 闸门及启闭机
        3.8.2 电气设计
第4章 环保评价与节能评价
    4.1 环保评价
    4.2 节能评价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文献综述

(5)宿迁市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节水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农田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发展概况
        1.2.2 农田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现状
        1.2.3 大型渠灌区灌溉系统节水改造研究现状
        1.2.4 目前研究内容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宿迁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适宜性评价
    2.1 评价方法与原则
        2.1.1 评价方法
        2.1.2 评价原则
    2.2 宿迁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2.2.1 影响因素
        2.2.2 指标选取与体系构建
    2.3 评价标准
    2.4 实例分析
        2.4.1 一般平原区
        2.4.2 河网圩区
第3章 宿迁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布置模式及建设定额标准
    3.1 宿迁市平原灌区基本情况
    3.2 宿迁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适宜布置模式
        3.2.1 一般平原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适宜布置模式
        3.2.2 河网圩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适宜布置模式
    3.3 宿迁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模拟
        3.3.1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机泵选型
        3.3.2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费用函数
        3.3.3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效益与经济评价函数
    3.4 宿迁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适宜控制规模与建设定额标准
        3.4.1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模拟结果
        3.4.2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适宜控制规模与建设定额标准
第4章 宿迁大型渠灌区尾部管道化改造策略与技术方案
    4.1 宿迁市大型渠灌区基本情况
    4.2 典型区选择及典型区概况
        4.2.1 典型研究区块选择
        4.2.2 典型研究区块概况
    4.3 尾部管道化节水改造方案设计
        4.3.1 灌区灌溉渠系布置概化
        4.3.2 西干渠片区改造方案
    4.4 尾部管道化节水改造方案优选
        4.4.1 工程改造费用函数模拟模型建立
        4.4.2 工程改造费用模拟计算结果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文峪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文峪河灌区概况
2 综合评估
3 建设与管理评估
    3.1 建设过程评估
    3.2 管理制度评估
4 效益评估
    4.1 节水效益
    4.2 增收效益
    4.3 复合效益
5 可持续性评估
    5.1 可持续性
    5.2 问题与不足
    5.3 对策与建议
6 结语

(7)石家庄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与调控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基础理论体系
    2.1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基础理论
        2.1.1 水资源承载力内涵
        2.1.2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
        2.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2.2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
        2.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2.2.2 评价体系的建立
        2.2.3 评价指标分析
    2.3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
    3.1 石家庄市概况
        3.1.1 地理概况与河流水系
        3.1.2 流域分区及行政分区
        3.1.3 人口及经济状况
        3.1.4 降水
    3.2 石家庄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3.2.1 供水量分析
        3.2.2 用水量分析
        3.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3.2.4 水资源质量状况分析
        3.2.5 水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3.2.6 综合分析与评价
    3.3 本章小结
4 石家庄市供需水预测
    4.1 人口发展预测
        4.1.1 近年人口变化情况
        4.1.2 人口分布及特点
        4.1.3 人口发展预测
    4.2 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4.2.1 经济概况
        4.2.2 经济总体发展预测
        4.2.3 农业发展规模预测
    4.3 供需水量预测
        4.3.1 需水量预测
        4.3.2 供水量预测
    4.4 本章小结
5 石家庄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5.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设置方案
    5.2 现状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5.2.1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析
        5.2.2 水资源强度指标分析
        5.2.3 承载力评价
    5.3 规划水平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5.3.1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析
        5.3.2 水资源强度指标分析
        5.3.3 承载力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石家庄市水资源承载力提高对策
    6.1 全面深划节水型社会建设
    6.2 加强工程措施保障
        6.2.1 水系连通工程
        6.2.2 加大水利工程保障
    6.3 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
    6.4 调整产业结构
    6.5 建设“一区一带、一核一群”
    6.6 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
    6.7 建立水资源保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8)浑沙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信息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3 技术路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情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和灌区概况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形地貌与土壤情况
        2.1.4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2.1.5 地震烈度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水土资源情况
        2.2.2 农业生产状况
    2.3 灌区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设计
    3.1 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3.1.1 渠系工程
        3.1.2 建筑物工程
第四章 灌区信息化系统设计
    4.1 设计内容及原则
        4.1.1 设计内容
        4.1.2 设计原则
        4.1.3 需求分析
        4.1.4 整体设计
    4.2 方案比选
        4.2.1 水情监测系统比选
        4.2.2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比选
        4.2.3 通信网络系统比选
    4.3 设计方案
        4.3.1 水情监测系统
        4.3.2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4.3.3 通信网络系统
第五章 效益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9)浑蒲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及工程任务
    2.1 项目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情况
    2.2 水文气象
    2.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2.3.1 工程地质
        2.3.2 水文地质
    2.4 经济社会
    2.5 灌区现状
    2.6 工程任务
第三章 水资源平衡分析
    3.1 灌区灌溉定额分析
    3.2 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
        3.2.1 现状水平年水资源平衡分析
        3.2.2 设计水平年国民经济发展及供需水量预测
        3.2.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与结论
    3.3 项目区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
第四章 工程布置与建筑物设计
    4.1 工程级别和设计标准
    4.2 工程总体布置
        4.2.1 渠道改造工程
        4.2.2 渠系建筑物工程
        4.2.3 渠顶路面工程
        4.2.4 灌溉供水计量工程
    4.3 输配水工程
        4.3.1 灌溉面积与灌溉流量
        4.3.2 渠道衬砌防冻胀设计
        4.3.3 渠道衬砌方案比选
        4.3.4 渠道横断面设计
        4.3.5 渠道纵断面设计
    4.4 建筑物工程
        4.4.1 斗渠进水涵闸工程布置
        4.4.2 过路涵工程布置
        4.4.3 农桥工程布置
        4.4.4 提水站工程布置
    4.5 渠顶路工程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呼图壁河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经济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经济后评价模型的构建
    2.1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经济后评价概述
        2.1.1 项目经济后评价的特点与原则
        2.1.2 项目经济后评价的内容与时点
        2.1.3 项目经济后评价的方法
    2.2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经济后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2.2.1 国民经济后评价
        2.2.2 财务效益后评价
        2.2.3 其他外部经济效益后评价
        2.2.4 引入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评价指标的经济后评价
    2.3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综合经济后评价模型的构建
        2.3.1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综合经济后评价步骤
        2.3.2 综合经济后评价模型的建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呼图壁河节水改造项目多目标综合经济后评价
    3.1 项目概况
        3.1.1 自然和社会状况
        3.1.2 农业生产状况
        3.1.3 水文地质
        3.1.4 灌区水利发展概况
    3.2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可研报告经济评价
        3.2.1 一期可研报告评价
        3.2.2 二期可研报告评价
        3.2.3 三期可研报告评价
    3.3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价体系
        3.3.1 灌区节水职项目后评价主要结果
        3.3.2 后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3.4 节水改造项目多目标综合经济后评价分析
        3.4.1 国民经济后评价
        3.4.2 财务后评价
        3.4.3 其它外部经济后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AHP的呼图壁河节水改造项目综合经济后评价
    4.1 项目经济后评价依据
    4.2 项目多重效益经济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综合经济后评价方法
        4.3.1 模糊综合评价法
        4.3.2 层析分析法
    4.4 基于AHP的模糊综合经济后评价
        4.4.1 确定评价指标基础值
        4.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4.3 确定模糊集矩阵
        4.4.4 一级评价
        4.4.5 二级评价
    4.5 两种经济后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滹沱河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宜春市农田灌排设施建设管理现状调查研究[J]. 彭金平,葛亮,谭淋露. 江西水利科技, 2020(05)
  • [2]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及效益[J]. 苏惠.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0(04)
  • [3]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输配水系统优化及效益评价研究[D]. 丁相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代县峨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设计[D]. 张高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宿迁市平原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节水改造技术研究[D]. 龚懿婧. 扬州大学, 2020(04)
  • [6]文峪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评价[J]. 雷坚锋. 山西水利, 2020(04)
  • [7]石家庄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与调控措施[D]. 陈秋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8]浑沙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信息化设计[D]. 许桂媛.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 [9]浑蒲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设计[D]. 黄云浩.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10]呼图壁河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经济后评价[D]. 亢其莉.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滹沱河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续建效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