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测量数据可视化方法研究

工业测量数据可视化方法研究

一、工业测量数据的可视化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林云[1](2020)在《多分辨率海陆一体化三维地形建模》文中研究指明海陆地形是自然资源监测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海岸带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地理要素。实现海陆一体化三维地形建模,对于陆海统筹的自然资源监测监管和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地形的建模主要采用不规则三角网(TIN)进行实现,但是传统基于TIN的多分辨率表达方法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数据存储的冗余、尺度变换的跳跃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细节增量模型的多分辨率三维建模方法,应用于海陆一体化数据的地形模型构建与可视化。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海陆数据融合和并行构网。本文先对水上激光点云数据和水下多波束测深数据进行格式、基准和数据结构的合并统一,然后采用自适应四叉树方法对合并后的最终点云进行分割,使各个分割后的子块尺寸与点数在需求范围内,实现基于点群密度的自适应分块。同时借助OpenMP的CPU并行技术对子块内的点数据按照各自的凸壳边界进行三角网的构建,以提升整体构网的效率,最后得到初始的海陆一体化地形模型;(2)基于细节增量模型的多分辨率地形构建。本文根据最小二次误差(QEM)对每一子块中的初始复杂地形网格进行细节增量的边折叠化简初始化,并将每次化简过程中变化的三角形存储为细节增量信息,最终化简的地形网格成为初始概略模型。借助初始概略模型和一系列的细节增量信息,实现地形网格任意尺度的简化与细化的重构,以此完成多分辨率地形结构构建;(3)多分辨率三维渐进式表达。本文通过将每一尺度的总体最小二次误差(MMQE)作为最小可辨识目标(SVO),结合四叉树子块与细节增量模型的多分辨率结构,来实现模型尺度细节适应人眼辨识度的切换,完成海陆一体化多分辨率三维模型的渐进式表达。本文采用西沙甘泉岛的水上水下地形数据,基于C++语言和OpenGL、QT进行研发,对上述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本文的构网算法相比传统方法可以提升一倍以上的效率,而在进行渐进式表达时的帧数都能保持在25帧以上,可以满足交互流畅度要求。并且相比传统静态多分辨率表达,本文方法拥有更低的数据冗余,更加细腻的层次细节变化以及更加准确的渐进式表达效果。本论文研究成果已经集成至海底地形地貌后处理系统中。

李坤[2](2019)在《电阻抗层析目标高精度提取与两相流三维可视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两相流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能源、动力和制药等工业过程中,两相流的准确测量与高质量可视化对于理解与预测流体动力学、过程操作与控制、分析与优化流体控制装置都有着重大意义。由于两相流中存在相界面、波动现象、空间结构等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两相流中的相分布和流动形态复杂多变。因此,对两相流动过程与状态的详细描述,以及对各相的准确测量与高质量可视化给工程师和科研人员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在分析研究国内外两相流测量与可视化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电阻抗层析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开展相关研究,并提出了目标高精度提取与两相流三维可视化的方法,旨在提高EIT在两相流目标测量的精度与增强EIT测量结果在显示流型现象和揭示流动机理上的视觉效果。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和创新点如下:从电阻抗成像基础理论出发,详细讨论和分析了EIT电极尺寸对电场特性的影响。针对点电极影响有限元仿真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极节点分组的EIT有限元仿真,并以此优化了EIT正逆问题的求解过程,有效降低了电极尺寸在EIT有限元仿真结果中引入的误差,提高了EIT正问题和灵敏度矩阵的求解精度。同时对常用图像重建算法进行了评估比较,并分析了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在EIT应用中要根据实际的重建目标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图像重建算法。针对EIT重建图像中存在严重伪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寸投影和测量参数相关联的目标高精度提取方法。该方法将EIT测量参数引入到目标提取过程进行多步优化,以实现EIT重建图像中被测目标的边界、大小等定量信息高精度提取。通过仿真实验、静态与动态测量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尺寸投影法可有效地提高目标测量的精度。针对气液两相流三维可视化的需求和目标测量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寸投影与气泡映射相融合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可详细显示气泡尺寸、形状和位置等信息,改善了EIT测量对气液两相流中气泡的可视化结果。通过开展水平、垂直管道中的气液两相流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对其中关键性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此外,还对在线EIT成像算法在气液两相流上的测量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灵敏度反投影算法适合于水平气液两相流测量成像,而改进的灵敏度反投影算法适合于垂直气液两相流测量成像。针对固液两相流测量与流动状态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双平面的EIT系统对固液两相流进行可视化监测的方案,可以实现对固相截面积分数和轴向速度的测量,以及对固体颗粒在管道横截面上分布情况的可视化监测。通过固液两相流实验初步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EIT监测的可视化效果与高速相机记录的流动现场一致性较好,并且实验揭示的固液两相流现象与理论相符合。

朱珞灵[3](2018)在《面向工程数据的信息图设计实践 ——以铣床生产数据为例》文中提出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下,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数量庞大、种类冗杂的工程数据,增加了信息提取的难度和深度,信息的提取过程变得漫长繁琐。信息图以一种图形化的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重新编码,有助于数据信息准确有效地传播。本文旨在通过理论研究与项目实践(铣床生产中产生的数据),提出一种适用于工程数据的信息图设计流程。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理论研究。在探索信息图设计相关理论与方法时,根据人对信息图汲取和创造过程,从视觉认知、图形语义和可视化方法三个角度做了深入分析。在分析工程数据的相关理论时,主要是从工程数据可视化技术和处理工程数据的分段时间序列方法入手,了解了工程数据的特性。(2)方法建构。首先分析了工程数据的特点,根据其特点拟定工程数据信息图的设计原则,根据理论研究中的分析提出了针对工程数据信息图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基于重要点的分段时间序列法作为工程数据分段的方法,再将通过分段法得到的各段时间序列进行信息图设计。(3)项目实践。将提出的流程与方法套用到实际项目中,设计出了一套针对铣床生产数据的信息图。将信息图方案用SUS问卷调查和T检验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可用性的检验测试,对实践结果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实践项目中重新编码的信息图较之原始信息图具有显着性,即具有可用性。本文将信息图的图形化方法引入工程数据的表达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程数据的信息图设计流程,旨在用尽可能少的界面空间提供最大化的数据信息量,用一种清晰、形象的形式解读数据间的关系,帮助改善工程数据在传达时存在的不足。

邱世广,陈雪梅[4](2017)在《支持3D分析的多源异构测量数据快速分析技术》文中提出为解决当前测量数据分析困难、分析效率低的问题,改变目前国内外缺乏支撑测量数据快速分析软件工具的现状,因此研究多源异构测量数据快速分析使能技术,构建二维统计与三维分析相结合的多源异构测量数据快速分析平台,实现测量数据快速统计与三维重构,以达到测量数据全面、高效、准确分析的目的。

张滋黎,吴广华,劳达宝,周维虎[5](2016)在《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软件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高能粒子加速器准直测量等工业大尺寸精密测量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的应用需求和特点,设计了基于VC++的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软件。该软件通过TCP/IP协议实现与系统硬件的网络通讯;集成了误差补偿功能,可对系统测距和测角值进行实时误差补偿;可对系统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根据用户需求对系统数据进行数据库管理;并利用VTK技术实现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三维实时显示和相关人机交互操作。实验结果证明该软件可有效地实现激光跟踪系统的坐标测量及相关功能,满足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用户的需求。

姚为星[6](2016)在《激光跟踪仪测量数据处理及可视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激光跟踪仪测量系统是工业测量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它采用高精度激光测距技术和经纬仪精密测角技术结合的方法对静止或动态的目标进行快速高效地测量,能够确定目标的外形、尺寸、距离及空间位置等。目前,国内用户使用的激光跟踪仪全都依赖进口,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跟踪仪测量系统意义重大。此外,激光跟踪仪获取的坐标数据大多是离散的,不能对被测物体进行完整地描述与分析。数据可视化技术使得这些离散数据可以被直观地理解、操纵与探究,进而对目标进行快速而精确地测量,以便找出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提高产品的设计与加工水平。本文主要针对自主研发的激光跟踪仪测量系统的数据处理与可视化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首先介绍了激光跟踪仪的硬件组成与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空间坐标的测量、角度与距离的测量等。同时,详细地分析了在实际测量中可能影响测量精度的诸多因素。其次阐述了数据预处理的基本方法与坐标系间统一的方法;运用ADO Data控件与Access数据库实现了数据的存储与显示;阐明了对简单几何形体的测量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及用NURBS曲线曲面插值算法表示复杂曲线曲面的方法;提出了运用MFC控件对数据处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图表分析的方法;介绍了VTK的基本知识与可视化流程,并利用VTK技术实现了测量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最后介绍了自主开发的激光跟踪仪测量系统的设计思想和主要功能,并在实际测量中得到了很好地检验。

张润宇,李月强,张滋黎,袁江,周维虎[7](2015)在《基于VTK的激光跟踪测量可视化软件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测量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是激光跟踪测量数据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结合大型激光跟踪测量软件系统的开发实践,对VTK技术特点和体系结构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实现了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的类和接口。在此基础上,基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平台,利用C++和VTK技术开发了一款三维测量数据处理及可视化软件,实现了测量点云拟合、三维图形显示以及交互功能,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软件的有效性和可用性,证明了VTK在工业测量可视化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周志光[8](2013)在《体数据特征的高效可视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数据可视化借助于人眼视觉容易感知的二维图像形象、直观地展示体数据内部隐含的特征信息,帮助用户对数据做进一步的分析与处理,广泛应用于医学、气象、地质、科学仿真等领域。传输函数是实现体数据分类的有效手段,即对体数据内部特征映射不同的光学属性,进而获取感兴趣特征的有效展示,这直接决定了体数据可视化的有效性。然而,定义一个能够有效展示体数据内部特征的传输函数是一个复杂而耗时的过程,制约了体数据可视化效率的提升,妨碍了体数据可视化在各个领域的拓展与应用。本文旨在研究高效的体数据绘制方法和自动的体数据分类方法,其目的均是避免复杂的传输函数设计过程,提升体数据可视化效率。经典的最大密度投影法和最大标量差累积法是当前流行的高效体绘制方法,无需调节复杂的传输函数,即可获得感兴趣特征的有效展示。然而,最大密度投影法绘制结果中最大密度特征的视觉感知效果不佳,容易引起视觉歧义,而最大标量差累积法则无法完整展现视线方向上的重要特征。传输函数的自动优化是当前体数据分类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需要用户对初始数据具有丰富的先验知识,交互地指定感兴趣的特征,对于那些对初始数据认识不足的用户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反复尝试、复杂而耗时的过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绘制和分类两个角度出发,对上述算法进行改进,进一步提升了体数据特征的可视化与分析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视觉感知增强的最大密度投影法,以梯度模为衡量标准,查找最大密度特征的最佳法向,利用经典的光照模型对最大密度特征做光照处理,获得形状感知增强的最大密度特征图像。引入图像处理领域的色调映射技术增强局部特征的对比度。利用最佳法向特征的深度自适应更新光照系数,并且采用HSV颜色模型对其进行颜色映射,增强最大密度特征的深度感知。最后提出一种双阈值的区域增长策略,能够准确地提取感兴趣区域,突出地展示感兴趣的最大密度特征信息。该方法无需传输函数作用,即可获得最大密度特征的增强展示,提升了用户探索与分析体数据的效率。本文亦提出了隐藏特征展示的体数据可视化方法。在最大标量差累积法的基础上,动态更新当前最大标量值,使得隐藏于当前最大标量值之后的特征能够有效展示于绘制结果中。进而提出一种有效展示隐藏特征的直接体绘制方法,在不透明度的累加值到达临界状态时,动态计算调整系数,降低可见特征在绘制结果图像中的贡献,使得隐藏特征能够展示于结果图像中。进一步定义了方便用户选取感兴趣特征的二值函数,增强感兴趣特征在绘制结果中的展示。该类方法在初始的线性传输函数作用下,即可完整地展示体数据内部的特征信息,方便用户快速地获取与分析体数据内部特征。为简化体数据分类过程,本文提出一种体数据特征自动分析与可视化技术。对初始体数据做基于空间相似性的预分类,进而提供一种直观的体数据播放器交互手段,帮助用户交互选取感兴趣特征。定义能量函数度量当前传输函数作用下感兴趣特征可见性分布与目标可见性分布的差异,利用最速梯度下降法自动优化传输函数设计,最终实现感兴趣特征的有效展示。该方法利用体数据播放器按序绘制预分类特征,无需用户对初始体数据具有丰富的先验知识,且提供了传输函数自动优化设计方案,避免了复杂而耗时的体数据分类过程,使体数据特征的探索与分析过程更加自动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文旨在研究高效的体数据绘制方法与自动的体数据分类技术,以简化复杂而耗时的传输函数设计过程,提升体数据可视化与分析效率。大量的实验结果对比与用户反馈信息亦验证了本文算法的高效性与实用性。

潘国荣,郭巍,张鹏,周跃寅[9](2012)在《船舶建造测量三维可视化精度控制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数字化造船精度控制测量中三维可视化应用问题,研究船舶建造测量中特有的三维空间理论和技术方法.首先,提出适合造船测量作业的船台测量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然后,基于精密工业测量空间坐标转换理论,提出船舶建造精密分析理论与方法,用于解决设计对比分析,分段模拟搭载、余量分析等用于控制船舶建造精度的三维空间分析应用问题,并结合三维编程技术予以实现.通过编写软件系统实验验证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可行性,实验表明,该系统可直观分析船舶建造测量点三维精度设计偏差,提高模拟搭载精度并获取分段修整数据.

杨建思[10](2011)在《机载/地面海量点云数据组织与集成可视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机载和地面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新型的遥感测量系统,它可以快速获取地球表面及其上面各种目标的三维点云数据,从而生成数字表面模型、数字高程模型、三维构筑模型、数字树冠模型等。由于LiDAR获取地面三维数据的方法比传统的测量方法具有效率高和成本低等优点,目前正在城市、林业、交通、电力、水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LiDAR数据处理与应用中,机载和地面激光雷达数据的管理与可视化是一个基础性研究问题,虽然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机载和地面激光雷达数据的混合管理与大规模数据的可视化的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在实际应用中,激光雷达数据往往需要与其它的空间数据配合使用,例如水利施工测量数据、道路施工测量数据和工程设计数据等。因此,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和其它工程测量数据、工程设计数据的集成与应用也是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机载和地面激光雷达数据点云数据为基础,兼顾其它测量数据和工程设计数据,深入研究大规模机载和地面点云数据的组织与快速可视化方法。并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虚拟地球平台的多种类空间数据的集成方法,及其点云数据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问题。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海量机载LiDAR点云数据,提出了四叉树和局部KD树相结合的混合空间索引结构,不仅在全局可以通过四叉树金字塔模型实现快速的检索调度,在局部也能够通过内存中构建的KD树实现高效的查询,既保证了点云数据的精度和密度,又提高了数据的调度效率,为大规模点云数据的可视化奠定了基础;(2)针对真三维的地面点云数据,提出了基于面元拟合的三维R树索引方法,在对点云数据进行递归分割和面元拟合的过程中形成R树节点的包罗盒,通过对传统R树的改进,使之更好地保留平面特征,以更适合点云数据的管理。对于地面测量点云数据中的重要点特征和线特征数据,则采用了四叉树与三角网相结合的数据管理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数字地形模型、工程设计模型和工程施工测量动态模型可视化与分析问题;(3)为了解决各种点云数据的集成与可视化问题,研究了多源点云数据的集成方法,提出了基于混合索引机制的机载点云数据与地面点云数据集成方法,以及与虚拟地球集成的方法,解决了多类型(机载激光雷达、地面激光雷达、GPS、全站仪等获取的数据)、多源(不同单位、不同厂家仪器获取的数据)、多区域、多文件点云数据在虚拟地球上的集成管理问题,并通过局部KD树索引和LoD方法实现了点云数据的快速可视化,为点云数据的广泛应用奠定了良好的方法与技术基础;(4)基于虚拟地球平台GeoGlobe研发了机载和地面点云数据组织管理与集成显示模块,形成了点云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了从虚拟地球到机载点云数据到地面点云数据的无缝浏览;依托作者本人主持的实际工程项目,研发了“两河口水电站施工测量数据采集及数据仓库建立和应用系统”,演示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数据组织和管理方法,实例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用价值。

二、工业测量数据的可视化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测量数据的可视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分辨率海陆一体化三维地形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关键技术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2 海陆数据融合和并行构网
    2.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 海陆地理空间数据融合
    2.3 基于自适应四叉树的并行构网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细节增量模型的多分辨率地形建模
    3.1 细节增量模型基础原理
    3.2 细节增量化简
    3.3 模型细节重构
    3.4 基于SVO的渐进式可视化
    3.5 本章小结
4 系统研发与方法评价
    4.1 基于细节增量模型的多分辨率地形构建
    4.2 海陆一体化三维模型渐进式表达
    4.3 多分辨率海陆一体化三维建模应用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电阻抗层析目标高精度提取与两相流三维可视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技术的发展概况
        1.2.1 两相流测量与可视化技术概况
        1.2.2 电阻抗成像研究的发展概况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1.3.1 论文创新点
        1.3.2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两相流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两相流基本流动参数
    2.3 气液两相流流型
        2.3.1 水平管道中的流动形态
        2.3.2 垂直管道中的流动形态
    2.4 固液两相流流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电极节点分组的EIT有限元求解
    3.1 引言
    3.2 电阻抗层析理论基础
    3.3 电极尺寸在EIT求解过程的影响
    3.4 基于电极节点分组的EIT正问题求解
        3.4.1 有限元剖分与计算
        3.4.2 电极节点分组建模
        3.4.3 仿真与测量结果对比
    3.5 基于电极节点分组的EIT逆问题求解
        3.5.1 灵敏度矩阵求解
        3.5.2 图像重建算法分析与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尺寸投影的目标高精度提取方法
    4.1 引言
    4.2 基于尺寸投影法的目标提取方法
        4.2.1 工程阈值目标提取方法的分析
        4.2.2 自适应阈值目标提取方法的分析
        4.2.3 尺寸投影法
    4.3 仿真与实验验证
        4.3.1 仿真实验验证
        4.3.2 静态实验验证
        4.3.3 动态气液两相流实验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尺寸投影与气泡映射相融合的三维可视化方法
    5.1 引言
    5.2 气液两相流装置
    5.3 在线EIT算法的测量性能分析
    5.4 气液两相流三维可视化
        5.4.1 气泡映射可视化方法分析与评估
        5.4.2 尺寸投影与气泡映射相融合的三维可视化
    5.5 气液两相流实验验证
        5.5.1 水平气液两相流
        5.5.2 垂直气液两相流
    5.6 关键参数影响的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电阻抗层析的固液两相流可视化测量方案
    6.1 引言
    6.2 固液两相流装置与实验参数
    6.3 固液两相流可视化测量
        6.3.1 固相截面积分数测量
        6.3.2 固相轴向速度测量
        6.3.3 固液两相流动特征提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面向工程数据的信息图设计实践 ——以铣床生产数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架构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用户对信息图的认知
    2.2 信息图中的图形语义
    2.3 信息图的可视化方法
    2.4 工程数据可视化方法研究
    2.5 分段时间序列法理论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面向工程数据的信息图设计方法建构
    3.1 工程数据的特征
    3.2 工程数据信息图的设计原则
    3.3 工程数据信息图的设计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面向工程数据的信息图设计实践
    4.1 实践项目介绍
    4.2 用户和需求分析
    4.3 时间分段序列在信息图中的应用
    4.4 绘制分段数据的Corona Radar
    4.5 整体页面架构
    4.6 整体页面设计方案
    4.7 本章小结
5 信息图可用性测试
    5.1 测试方法
    5.2 测试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取得的成果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支持3D分析的多源异构测量数据快速分析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方案
2 关键技术
    2.1 测量数据统一建模
    2.2 测量数据自动重构与统计
    2.3 测量数据三维可视化
    2.4 测量数据三维模型对齐
3 系统开发与应用
4 结语

(5)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原理及组成
2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2.1 系统软件整体结构设计
    2.2 系统软件各功能子模块设计
        2.2.1 联机通讯
        2.2.2 误差补偿
        2.2.3 数据分析
        2.2.4 数据库管理
        2.2.5 三维显示
        2.2.6 系统人机交互界面
3 实验
4 结束语

(6)激光跟踪仪测量数据处理及可视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激光跟踪仪的研究现状
        1.2.2 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激光跟踪仪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
    2.1 激光跟踪仪测量系统的基本配置
    2.2 激光跟踪仪的基本原理
        2.2.1 坐标测量原理
        2.2.2 距离测量原理
        2.2.3 角度测量原理
    2.3 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
        2.3.1 误差基础理论
        2.3.2 系统误差分析
第3章 数据处理与三维重构
    3.1 数据预处理
        3.1.1 误差点的识别与去噪
        3.1.2 点数据的精简压缩
        3.1.3 坐标系的统一
    3.2 简单几何形状的拟合计算
    3.3 复杂曲线(面)的三维重构
    3.4 数据的图表分析
    3.5 数据的编辑与存储
第4章 测量数据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4.1 三维显示的基本知识
    4.2 VTK技术介绍
        4.2.1 VTK的基本组成
        4.2.2 VTK的框架结构
        4.2.3 VTK的数据结构
        4.2.4 VTK的可视化流程
    4.3 VTK实现数据的三维显示
第5章 激光跟踪仪测量软件系统设计与应用
    5.1 系统设计思想
    5.2 主要模块设计介绍
    5.3 软件系统的总体框架
    5.4 测量软件的主界面
    5.5 激光跟踪仪测量系统的应用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VTK的激光跟踪测量可视化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VTK技术及其特点
    1.1 VTK简介
    1.2 VTK特点
2 软件框架设计
    2.1 VTK和MFC框架的建立
    2.2 软件的设计要求
    2.3 三维显示和交互模块设计
3 软件可视化管道的设计
    3.1 VTK绘制环境构建流程
    3.2 图形数据构建流程
    3.3 VTK可视化管道
4 系统实现
    4.1 软件系统界面
    4.2 测量数据的处理与显示
        4.2.1 数据读取和编辑
        4.2.2 点云拟合算法的选择
        4.2.3 实验测量数据与三维显示
    4.3 交互操作
5 结语

(8)体数据特征的高效可视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体数据绘制
        1.2.2 体数据分类
    1.3 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体数据可视化
    2.1 体数据绘制
        2.1.1 间接体绘制
        2.1.2 直接体绘制
    2.2 体数据分类
        2.2.1 基于绘制结果图像的传输函数设计
        2.2.2 基于空间数据特征的传输函数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视觉感知增强的最大密度投影法
    3.1 引言
    3.2 视觉感知增强的最大密度投影法
        3.2.1 形状感知增强
        3.2.2 深度感知增强
        3.2.3 感兴趣特征突出展示
        3.2.4 实现细节
    3.3 实验结果对比及分析
        3.3.1 实验结果对比
        3.3.2 用户反馈
        3.3.3 绘制效率统计与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隐藏特征展示的体数据可视化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隐藏特征展示的最大标量差累积法
        4.2.1 算法的总体流程
        4.2.2 算法步骤
        4.2.3 实现细节
        4.2.4 实验结果
        4.2.5 小结
    4.3 隐藏特征展示的体数据可视化方法
        4.3.1 算法的总体流程
        4.3.2 体绘制积分方程改进
        4.3.3 特征增强绘制
        4.3.4 实验结果
        4.3.5 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体数据特征自动分析与可视化方法
    5.1 引言
    5.2 算法的总体流程
    5.3 体数据预分类
    5.4 体数据播放器
    5.5 自动传输函数设计
        5.5.1 特征的可见性直方图
        5.5.2 目标可见性直方图设计
        5.5.3 传输函数自动设计
    5.6 实验结果
        5.6.1 可视化结果
        5.6.2 算法效率
        5.6.3 用户体验
        5.6.4 不足之处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机载/地面海量点云数据组织与集成可视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现状
        1.2.2 大规模点云数据组织与可视化研究进展
        1.2.3 讨论与小结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机载LiDAR数据的组织管理
    §2.1 机载LiDAR数据的基本特点
        2.1.1 作业原理及数据获取
        2.1.2 机载激光扫描数据的特征参数
        2.1.3 机载LiDAR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
        2.1.4 机载LiDAR数据结构和标准
    §2.2 机载LiDAR数据的数据组织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2.1 概述
        2.2.2 常用的组织管理方式
        2.2.3 现有的组织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2.3 基于四叉树与局部KD树混合空间索引
        2.3.1 LiDAR数据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
        2.3.2 基于四叉树与局部KD树混合空间索引的基本原理
        2.3.3 基于四叉树格网的局部KD树索引
    §2.4 实验结果和分析
        2.4.1 基于混合空间索引的数据组织的整体流程
        2.4.2 基于四叉树的金字塔结构的构建及效率测试
        2.4.3 局部KD树索引的效率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源地面点云数据的组织管理
    §3.1 地面点云数据组织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3.1.1 地面测量点云的种类及特点
        3.1.2 现有地面激光点云数据的组织方法
    §3.2 面元拟合和R树索引结合的数据组织方法
        3.2.1 面元拟合的数据分块规则
        3.2.2 三维R树空间索引构建方法
        3.2.3 实验结果和分析
    §3.3 其它地面测量数据的组织方法的扩展
        3.3.1 四叉树中嵌入三角网的混合数据结构
        3.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载与地面点云数据集成与可视化
    §4.1 引言
    §4.2 全球多源信息的集成平台--虚拟地球
        4.2.1 海量数据管理
        4.2.2 多用户并发访问
        4.2.3 高效可视化
    §4.3 点云数据与虚拟地球的集成方法
        4.3.1 结构化点云格网数据的组织与编码
        4.3.2 金字塔模型的更新
        4.3.3 金字塔模型的重组
    §4.4 基于LoD的点云数据可视化
        4.4.1 基于距离的LoD选取
        4.4.2 基于屏幕精度的LoD选取方法
    §4.5 机载与地面点云数据的集成与可视化
        4.5.1 数据配准和坐标系转换
        4.5.2 数据结构重组
    §4.6 实验结果及分析
        4.6.1 虚拟地球环境下点云数据的可视化
        4.6.2 机载和地面点云的集成可视化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与应用系统
    §5.1 概述
    §5.2 基于虚拟地球的大规模点云显示实验系统
        5.2.1 实验基本流程
        5.2.2 数据处理平台
        5.2.3 服务端
        5.2.4 可视化客户端
        5.2.5 数据展示
    §5.3 多源点云数据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系统
        5.3.1 应用系统的项目背景
        5.3.2 系统功能
        5.3.3 数据管理与应用
        5.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取得的主要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工业测量数据的可视化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分辨率海陆一体化三维地形建模[D]. 王林云.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电阻抗层析目标高精度提取与两相流三维可视化方法研究[D]. 李坤. 中北大学, 2019(02)
  • [3]面向工程数据的信息图设计实践 ——以铣床生产数据为例[D]. 朱珞灵.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4]支持3D分析的多源异构测量数据快速分析技术[J]. 邱世广,陈雪梅.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7(09)
  • [5]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软件设计[J]. 张滋黎,吴广华,劳达宝,周维虎. 计测技术, 2016(S1)
  • [6]激光跟踪仪测量数据处理及可视化技术研究[D]. 姚为星. 吉林大学, 2016(10)
  • [7]基于VTK的激光跟踪测量可视化软件设计[J]. 张润宇,李月强,张滋黎,袁江,周维虎. 计测技术, 2015(01)
  • [8]体数据特征的高效可视化方法研究[D]. 周志光. 浙江大学, 2013(07)
  • [9]船舶建造测量三维可视化精度控制方法[J]. 潘国荣,郭巍,张鹏,周跃寅.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2(03)
  • [10]机载/地面海量点云数据组织与集成可视化方法研究[D]. 杨建思. 武汉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工业测量数据可视化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