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一个群体

一个时代一个群体

一、一个时代 一个群体(论文文献综述)

苏玉婷[1](2021)在《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切艺术中电影是最重要的和最大众化的艺术,是最能满足和表现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当今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大众传媒的普及化促使着人民对精神生活追求的不断提高,而主旋律电影在其发展过程中历经蜕变,成为了新时代发展势头迅猛且愈发获得人民喜爱的电影类型之一。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在繁荣我国文化市场和文艺作品的同时,始终发挥着其作为主旋律电影的教育功能,尤其对于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研究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德育功能,要厘清概念维度,筑牢思想根基。新时代主旋律电影有着崭新的内涵和特征,开宗明义,厘清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和德育功能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发挥德育功能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中西方的艺术教育思想、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以及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都能够找到理论溯源和思想遵循。认真审视和科学梳理这些思想理论是界定研究对象内容构成的理论基础和先决条件。研究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德育功能,要探究内容构成,甄别现实困境。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内含一定价值的德育功能,包括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两个部分,并始终坚持着主旋律电影创作的目标旨归,在多维复杂的孕育环境中不断发挥着德育功能。从现实角度看,目前我国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的发挥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还存在着内容表现失准、发挥力度有限、德育功能失向等问题,必须从国家、社会、电影本身和人民群众这个德育主体等方面多维度探寻原因,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新时代要充分彰显主旋律电影作为文化宣教手段的道德教育功能,就要坚定主旋律电影的社会主义方向指引,完善和改进主旋律电影现有的创作模式和艺术表现手法,加强德育主体的受众素养,通过各方的协同配合,结合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新时代主旋律电影要坚持始终扎根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以其内在的德育功能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进程。

马赫[2](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王淑华[3](2020)在《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社群的斗争剧目、数据游戏和情感制造——以周杰伦和蔡徐坤的粉丝大战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周杰伦和蔡徐坤的粉丝大战为例,探讨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社群的斗争剧目、数据游戏和情感制造。研究发现,除粉丝社群严谨的组织分工外,丰富而具有针对性的斗争剧目是决定粉丝大战成败的重要因素;在以数据为主要资本的社交媒体场域中,粉丝在自我规训下承认游戏规则的合法性并遵循之,参与赶工游戏、相互竞争,以获取场域中的最佳位置,然而在数据幻象下的无酬情感劳动,只能制造出冷冰冰、程序化的流水线情感,相对的,创造性的情感表达才更真实、更真诚,使情感共鸣更具扩散性和连接力。

徐畅[4](2020)在《国企改制后“厂区电影”的创伤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厂区电影”,指的是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国企改制以来,以国企改制和厂区变迁为背景,展现下岗工人及受此影响的工人后代生活的影片。它是九十年代大规模国企改制以来形成的一种新的电影题材类型。相比于上世纪30年代电影中的工厂影像,和“十七年”时期、改革开放前期的工业题材电影,此类电影与此前最大不同便在于呈现了“创伤叙事”的特征。从纪实性的叙述与言说,到喜剧式的抚慰与和解,再到怀旧式的回望与疗愈,面对国企改制中的创伤记忆,“厂区电影”顺着中国工业改制发展的大势,在叙事上大致勾勒出了一条“暴露创伤—消解创伤—超越创伤”的衍进路径。在创伤叙事的方法之上,“厂区电影”中“空间”和“身体”这两个反复出现的元素通过电影影像对国企改制的创伤记忆进行了重要的表达和叙事,于无声处构成了对于国企改制创伤记忆生动的隐喻。“厂区电影”对工人群体创伤的叙事冲破了以往“遮蔽”与“阵痛”的文化逻辑,呈现了以工人受难者身份为中心的逻辑建构,表达了国企改制后下岗工人迷惘“孤儿”及怀旧“异乡人”的文化心态。“厂区电影”的创伤叙事对于一个时代集体记忆有意识的反顾,在创伤中抵达了更为丰富的现实,也为反思和疗愈这段创伤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当前的创作仍存在着商业化、媚俗化等一些值得警惕的弊病,有待在体认过往创伤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寻重建和超越创伤的文化因子和精神能量。

何紫砚[5](2020)在《英汉有稿同传与无稿同传非流利度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尽管近年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口译质量中的流利度这一方面,但在具体条件下,即有稿同传,非流利度现象鲜有学者研究,更别说有稿同传与无稿同传的对比研究。本论文采用的非流利度衡量标准为Mead(2005)提出的语速,非流利时长以及平均语流长度三个标准来衡量。主要探究两个问题:第一,同声传译中,稿件是否与非流利度否呈显性负相关?程度为何?第二,有稿同传与无稿同传在非流利度的差异成因为何?本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基于前人的研究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研究对象为华侨大学MTI口译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定量分析对比译员有稿和无稿同传条件下,非流利度中的语速、非流利时长、平均语流长度占比和数据情况。并结合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依据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和其对问题诱因的终结,采用定性分析法研究不同条件下非流利产出的特点、成因以及应对策略。针对第一个问题,实验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就语速方面来说,非流利中的语速与文稿呈显性负相关;2)就停顿方面来说,不同个体在有稿和无稿同传实验中的有声停顿和无声停顿在非流利度中占比不同,受试者在有稿同传中的停顿时长比在无稿中的时长长,占比更多的为有声停顿,非流利度的停顿与文稿成显性正相关;3)针对平均语流长,受试者无稿同传中的平均语流长的标准差比有稿同传的更小,表明受试者表现更加稳定与平均值相差小,非流利度中的平均语流长与文稿呈显性正相关。因此同声传译中,文稿并非与非流利度呈显性负相关。针对第二个问题,基于案例分析与译后采访以及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译员的非流利度现象原因包括原文本干扰、精力分配不当(听与阅读精力)以及自信心缺乏、其他不可变因素等。因此,学生译员应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并根据稿件难度即时进行调整。教师可以借助文本增加同声传译训练,减少学生译员不流利频率和持续时间,让他们根据不同的口译任务,采取相应的口译技巧和策略,如进行自我监控与控制习惯用法等。

杨天[6](2020)在《一个被“遗忘”的教育家 ——袁希涛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中国教育的急剧转型,催生了一大批颇具影响的教育家。但时过境迁,有些当时颇具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教育家,却很少为后世所了解、知晓乃至研究,袁希涛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他通过个人努力,借助江苏省教育会等平台,在近代义务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研究充分挖掘和整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以及发生学方法,对于袁希涛在义务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的思想与实践进行探讨,对其当代价值予以揭示,并希望以袁希涛为个案,深入分析袁希涛所代表的部分教育家,为后世所忽视、遗忘的原因,以期洞察教育家长久生命力的影响因素。袁希涛是一位较早对我国近代义务教育做出系统讨论并付诸实践的义务教育办理专家,他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依据城乡差异主张实施义务教育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与因事为制,并强调义务教育的法令、经费、师资保障,以及在义务教育阶段增强对学生职业的陶冶。在师范教育领域,袁希涛是清末书院改制师范的先锋者、民初高师国立化的推行者、高师改大的中立者以及乡村师范的倡导者。在高等教育领域,袁希涛对复旦公学、同济医工学堂以及东南大学等高校的建校与发展都有着极多的关注与支持。这样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教育家,却几乎为后人所遗忘,缺乏专门而深入的研究,这与其缺乏独特的思想体系、教育思考与实践“博而不精”以及时代、生命长短、性格因素给予的局限等不无关系,这也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深思。

姜汉西[7](2020)在《周大新小说中“诗性正义”的价值追求与意义建构》文中研究表明“诗性正义”的核心要义在于文学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尤其是对社会正义标准的干预,这种参与和干预是文学想象积极介入现实的一种努力和尝试,更是对近几十年来被奉为圭臬的经济学功利主义的一种质疑,彰显了以个体存在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和学术姿态。“诗性正义”的终极目的在于探索和建立一种更加倾向于积极、健康、和谐的社会秩序,从而更好地保障和维护个体的尊严与价值,最终推动整个社会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转换中平稳过渡。周大新正好亲历和目睹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的过程,而他的写作也与中国的社会生态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对话与共振关系,尤其关注全面转型过程中社会与个体层面所暴露出的“视觉盲区”,并且形成了以城乡、性别、权力等为代表的三重维度的世界想象。在城市与乡土的双向批判中,周大新将自己的视点锁定在了历史转折中的新旧道德之争上,尤其是对金钱至上这样一种价值观进行了深刻揭示和批判,同时以个体精神的荒芜和人性的泯灭作为矛头所向,展示出原始正义在当今社会中面临的现实性危机,以及个体是如何在逃离和复仇中突出重围,集体在个体的这种不断突围中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效应。在性别书写中,周大新选择了直面由传统文化形塑的性别差序格局,并着重将其对女性身心戕害的事实揭示出来,而男性丑恶的本质也被进一步放大,如何打破这样一种性别结构,使得男性和女性都能够摒弃偏见,在平等对话中互融共生,实现双性和谐的最佳状态,正是周大新不懈创作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在官民矛盾的探究中,公共权力的个人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权力崇拜成为周大新思考的基点,同时还以此继续深挖下去,将集体共识断裂后个人与民族的危机呈现出来。周大新对于世界的想象,体现出一种社会学家的批判和哲学家的思辨,在具体研究中有着丰富的可阐释空间,尤其是放在当下的社会全面转型背景下,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周大新其人与其文,在章节安排和结构设计上主要着眼于周大新对于世界想象的三重维度,围绕城乡文化的批评、性别秩序的反思和权力机制的审视三个角度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是对论文选题的意义以及“诗性正义”与研究对象周大新之间的衔接问题进行阐释与说明,其中在城乡文化批判这一章节里,有对民族厚重历史文化的追溯,更有对新挑战的观察与发现,侧重于展示复杂社会生态中当代人的生存选择。在性别秩序这一章里,除了对男尊女卑的文化认知进行深入挖掘外,还结合“双性和谐写作”理念对未来性别书写的可能性进行了探索,同时对周大新的文学史功绩予以肯定。而在权力书写这一章节里,主要对民族文化中的“官本位”和权力崇拜进行了深入思考,尤其在权力对人的异化以及整个民族集体性的信仰危机进行揭示。周大新的小说写作建立在一种对人的价值承认与尊重的基础之上,同时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现实与未来的一种深沉思考,内蕴着一种“为了人类日臻美好”的宏达理想,而这一切恰恰与“诗性正义”在理念上不谋而合,由此我们生发出对当代作家在整个社会组织框架中何为与为何问题的追问。

车志远[8](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认为“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朱贝[9](2020)在《媒体“黄金时代”:文本、意义与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新闻业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许多颠覆性的变化。伴随着转型期而来的是传统媒体机构存在的正当性基础受到冲击,身处其中的媒体人不免产生了迷茫感和无力感,企图就媒体“黄金时代”进行探讨以寻求现今困境的解答。“黄金时代”作为重要的话语策略开始被媒体人频繁使用,成为新闻业转型或危机话语实践的组成部分,除了媒体人之外,泽利泽、李红涛、白红义等国内外学者也开始将媒体“黄金时代”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值得注意的是“黄金时代”文本在使用和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多重指代和意义泛化等诸多问题。本文对收集到的“黄金时代”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发现“黄金时代”不仅仅作为话语中的常规性修辞存在,更是媒体人面对着特定的历史节点勾连过去、未来与当下而展开的话语实践。从整体上看,“黄金时代”文本在逻辑和标准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和认识分歧,尤其是在文本意指、表达场景等方面的变迁趋势较明显。文本意指上,“黄金时代”虽然都围绕着几乎无约束的媒体环境展开,表达的是对或自由平等或专业至上等职业理想境况的不懈追求,但实际上不同时期的文本均有其侧重点;表达场景上,“黄金时代”经历了从追忆记录标杆媒体辉煌时期到神话表达传统媒体兴盛时期,再到凝练概括媒体环境占优阶段的转变。这些转变主要受制于私人感性的表达模式、维度多元的评价标准和追捧崇拜的情感导向。“黄金时代”文本虽然凝练着媒体人高度认可的职业理念和媒体图景,但是其在社会期待、前景判断和职业理念上给当前媒体机构和职业媒体人存在的正当性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分析可见导致“黄金时代”话语出现和流行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行业整体的巨大变革、组织架构的重大调整和媒体人群体心态失衡。聚焦“黄金时代”文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媒体人阐释性文本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媒体人对于职业沉浮和新闻行业的认知和判断。从反思的角度出发,理清“黄金时代”文本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行业生态变迁以及媒体人职业心态变化,进而助力媒体行业良性发展。同时“黄金时代”文本作为自媒体时代私人表达走向了公共领域的缩影,对了解当前的私人文本大众化现象也有一定价值。

任芳[10](2020)在《民俗视域下乡村文化记忆馆研究 ——以山西临汾为例》文中提出乡村文化记忆馆是征集、收藏、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空间,是以物为基础,以人为中心,是人与人,人与物发生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场所。记忆馆中的各类藏品隐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见证着区域历史、文化的变迁,记忆馆中陈列展示的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工匠文化、祖先信仰、民间故事和各类生产生活器具将我们的现在与孕育我们文化的过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再现了区域地方民众的各类民俗生活。本文用民俗学的视角来关注博物馆范畴的“乡村文化记忆馆”,引入“记忆”的概念,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重视角来审视乡村文化记忆馆,采用田野调查、口述史等研究方法,探讨凝结在“老物件”背后的个人记忆、文化记忆以及集体记忆,从而进一步思考乡村文化记忆馆的社会责任与现实意义。随着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曾经留存在人们心中的“乡愁”记忆被逐渐消解,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人们对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农耕生活的怀念,乡村文化记忆馆的建立为不同群体提供了一个讲述和回忆过去的公共化的平台,使得人们心中的那抹“乡愁”得以寄托,在这里不仅有“人与物之间的单向“对话”,更有人与人通过物的双向对话。”,在这里民间的声音被倾听,民间的叙事被记录,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文化记忆馆的存在是对国家宏大叙事的有益补充。虽然乡村文化记忆馆是收集、保存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场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物件都会被收集、被陈列,这些经过选择的物件往往带有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与教化需求,它不仅为我们保留了过去,更像是为“观众”解释“现在”。本文以乡村文化记忆馆为载体,试图通过对馆藏器物的解读来明晰一段乡村民俗生活的图景与历史文化记忆。馆藏民具、生产生活器具承载着大量的民俗信息与社会记忆,这些承载着民俗信息的老物件被不同的观众(游客)“阅读”,形成不同的诠释与记忆,这些记忆或被传述、或被相互印证,形成一种动态的集体记忆,因此,可以说乡村文化记忆馆正是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之间的桥梁,以记忆馆为媒介,通过馆藏物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互动与相互印证下形成一种新的集体记忆。此外,乡村文化记忆馆通过就地取材,对附近村落传统民具、生产生活器具进行“在地化保护”,不仅是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同时可以为民众提供乡愁可以依凭的实物根据,也可以为子孙后代保存最大宗的文化遗产,为地方文化传承作出贡献。

二、一个时代 一个群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时代 一个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德育功能概述
    一、相关内涵概述
        (一)主旋律电影的内涵
        (二)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内涵
        (三)德育功能的内涵
    二、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嬗变过程
        (一)初现端倪:主旋律电影的萌芽时期(1930-1949)
        (二)崭露锋芒:主旋律电影的初创时期(1949-1966)
        (三)另类表现:主旋律电影的特殊时期(1966-1976)
        (四)不断探索: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时期(1976-2012)
        (五)崭新局面:主旋律电影的繁荣时期(2012-至今)
    三、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发挥德育功能的必要性
        (一)是契合“电影育人”理念的应然之举
        (二)是推进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是加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力举措
        (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
第二章 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的理论溯源和思想遵循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功能和价值的论述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的发展
    二、中西方的艺术育德思想
        (一)中国文化中的艺术育德思想
        (二)西方文化中的艺术育德思想
        (三)与研究有关的其他学科理论
    三、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
        (一)文艺是一个时代的风貌
        (二)不断提高文艺作品的质量
        (三)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
        (四)坚持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本质
        (五)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四、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相关论述
        (一)毛泽东的文艺育德思想
        (二)邓小平的文艺育德思想
        (三)江泽民的文艺育德思想
        (四)胡锦涛的文艺育德思想
第三章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的主要构成
    一、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的目标指向
        (一)举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二)聚民心: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体意识
        (三)育新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兴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五)展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二、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的孕育环境
        (一)政治: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二)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文化:电影市场的空前繁荣
        (四)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
        (五)网络:新媒体持续推动发酵
        (六)国际:国外电影的双重影响
    三、主旋律电影在社会层面的德育功能
        (一)形成、宣传和强化政治意识与行为
        (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传承和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四)促进良好生态思想和行为的养成
    四、主旋律电影在个体层面的德育功能
        (一)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二)集体主义教育功能
        (三)理想信念教育功能
        (四)民主法治教育功能
        (五)社会公德教育功能
        (六)职业道德教育功能
        (七)家庭美德教育功能
        (八)个人品德教育功能
第四章 新时代发挥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的现实考察
    一、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发挥的成效
        (一)形成“电影育人”的德育方法
        (二)促进文艺作品德育内容的丰富
        (三)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进程
        (四)提升全民族文化自觉自信意识
    二、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发挥的不足
        (一)内容表述失准
        (二)发挥力度有限
        (三)德育功能失向
    三、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发挥不足的原因
        (一)多元文化不断冲击
        (二)电影资本持续异化
        (三)艺术创作欠缺共情
        (四)德育对象接受阻滞
        (五)多方合力影响较弱
第五章 提升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的实施路径
    一、思想育德:保证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方向
        (一)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二)坚持“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发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艺术育德:增强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情感共鸣
        (一)题材多样化——发掘德育的多维视角
        (二)内容层次化——满足德育的受众差异
        (三)形式丰富化——注重受众的现实需求
        (四)载体多元化——立足融媒体时代发展
    三、主体育德:彰显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受众素养
        (一)增强文化自信的定力
        (二)完善科学观影的认知
        (三)提升电影审美的水平
        (四)促进媒介素养的形成
    四、联动育德:打造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场域
        (一)国家层面:不断优化创作环境
        (二)社会层面:着力扩大德育影响
        (三)学校层面:充分结合教育教学
        (四)家庭层面:自觉融入家风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流行文化
        1.4.2 明星偶像
        1.4.3 偶像崇拜
        1.4.4 青少年
        1.4.5 失范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5.3 评述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功能论
        1.6.2 结构分析
        1.6.3 亚文化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7.3 文章结构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2.3 小结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4.1.2 粉丝消费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4.2 自我的丧失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4.3 狭隘性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4.4 非道德化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4.5 娱乐极端化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5.1.1 文化与认同
        5.1.2 个体与组织
        5.1.3 制度与科技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6.1 政府层面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6.2 多元社会层面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6.3 个人层面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6.3.2 偶像的角色
        6.3.3 传媒者的角色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第7章 结语
    7.1 回视偶像崇拜
    7.2 本研究的结论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4)国企改制后“厂区电影”的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厂区电影”创伤叙事的时代衍进
    第一节 暴露创伤:纪实性的叙述与言说
    第二节 消解创伤:喜剧式的抚慰与和解
    第三节 超越创伤:怀旧式的回望与复现
第二章 “厂区电影”中的空间与身体
    第一节 “厂区电影”中创伤叙事的空间
    第二节 “厂区电影”中创伤叙事的身体
第三章 “厂区电影”创伤叙事的文化观察
    第一节 “厂区电影”创伤叙事的文化心态
    第二节 阵痛与创伤:“伤”叙事背后的文化逻辑
    第三节 “厂区电影”创伤叙事的总体评价与反思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5)英汉有稿同传与无稿同传非流利度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motivation
    1.3 Research rationale
    1.4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questions
    1.5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2.1.1 Studies abroad on contextualized and decontextualized SI
        2.1.2 Studies at home on contextualized and decontextualized SI
    2.2 Disfluency
        2.2.1 Studies on the definition of disfluency at home and abroad
        2.2.2 Studies on disfluency in interpreting at home and abroad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1 Efforts Model of decontextualized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3.1.2 Efforts Model of contextualized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3.2 Purpose of the experiment
    3.3 Experiment design
        3.3.1 Subjects
        3.3.2 Materials
        3.3.3 Variable control
        3.3.4 Procedures
        3.3.5 Data Collection and Transcription
    3.4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Analysis
    4.1 Quantitative analysis
        4.1.1 Speech rate
        4.1.2 Duration of pauses
        4.1.3 Mean length of run
    4.2 Qualitative analysis
        4.2.1 Case study on disfluency in decontextualized SI
        4.2.2 Case study on disfluency in contextualized SI
    4.3 Causes of disfluency in contextualized and decontextualized SI
        4.3.1 Collection of questionnaire
        4.3.2 Summary of the interview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of this thesis
References
Acknowledgments
Appendices

(6)一个被“遗忘”的教育家 ——袁希涛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顺应时代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求
        1.1.2 开拓教育史学科研究视角的需要
        1.1.3 深入拓展研究袁希涛的有益尝试
        1.1.4 个人思考与兴趣指引的研究方向
    1.2 研究综述
        1.2.1 对民国教育史的研究虽成果丰硕但仍有薄弱环节
        1.2.2 对民国教育家的研究尚集中在少数知名教育家上
        1.2.3 对袁希涛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系统研究有待深入
        1.2.4 我国关于教育人物研究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比较研究法
        1.5.3 个案研究法
        1.5.4 发生学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袁希涛教育思想与实践的产生背景
    2.1 时代背景
        2.1.1 社会背景:寻求救亡之路的强动力
        2.1.2 社会思潮:明确教育救国的催化剂
        2.1.3 清末教育改革:激发思想实践的大环境
    2.2 个人成长背景
        2.2.1 家庭环境塑造思想肌骨
        2.2.2 教育经历丰盈思想血肉
第三章 袁希涛与近代义务教育
    3.1 袁希涛的义务教育思想与实践
        3.1.1 远见卓识:重视义务教育
        3.1.2 通权达变:酌谋义务教育
        3.1.3 虑无不周:保障义务教育
        3.1.4 敦本务实:注重实用技能
    3.2 袁希涛义务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3.2.1 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需要因地制宜
        3.2.2 义务教育的发展需要强化普职融通
        3.2.3 义务教育的发展要注意发挥民间力量
第四章 袁希涛与近代师范教育
    4.1 袁希涛的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
        4.1.1 初识师范:书院改制师范的先锋者
        4.1.2 重视师范:高师国立化的推行者
        4.1.3 改革师范:高师改大的中立者
        4.1.4 普及师范:乡村师范的倡导者
    4.2 袁希涛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4.2.1 对我国当代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启示
        4.2.2 对我国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启迪
第五章 袁希涛与近代高等教育
    5.1 袁希涛的高等教育实践
        5.1.1 仗义疏财:协助马相伯另建复旦公学
        5.1.2 急公好义:扶危救困“同济”于水火之中
        5.1.3 鞠躬尽瘁:尽一己之力协办东南大学
    5.2 袁希涛高等教育实践的当代价值
第六章 反思:被时代“遗忘”的袁希涛
    6.1 袁希涛被时代“遗忘”的原因
        6.1.1 德、功、言的抗衡:思想是永恒的力量
        6.1.2 “狐狸”与“刺猬”的角力:专业是根本的支撑
        6.1.3 现实与理想的对峙:无法应对的不可抗力
    6.2 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教育家应当具备的因素
        6.2.1 志存高远与坚守初心
        6.2.2 思想建树与实践成果
        6.2.3 既是“刺猬”,也是“狐狸”
        6.2.4 强健体魄与高尚人格
    6.3 重提被时代“遗忘”的袁希涛的意义
        6.3.1 袁希涛具有普遍性
        6.3.2 袁希涛具有特殊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袁希涛大事年表(1866-1930)
附录二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周大新小说中“诗性正义”的价值追求与意义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内容及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诗性正义”与周大新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作为一种理论和批评方法的“诗性正义”
        一、“诗性正义”与文学公共想象的榫合
        二、“诗性正义”与作家主体性的发挥
    第二节 文学精神的嬗变与“诗性正义”的溯源
    第三节 周大新文学写作中“诗性正义”的体现
        一、对人与社会制度碰撞和冲突的关注
        二、执着于探索和追求“为万世开太平”
第二章 转型时代下城与乡的双向批判
    第一节 新时期乡土文学的叙事转向
        一、被遮蔽的乡土与现代性启蒙
        二、思想解放与乡土写作新的可能
    第二节 家园意识的破裂与生存观念的变迁
        一、家园结构的倒塌与家园意识的破裂
        二、周大新的文学书写与生存观念变迁
    第三节 逃离原生家庭成为一种普遍的选择
        一、逃离的出现与社会环境的改变
        二、逃离选择与个体价值的实现
        三、逃离:从空间位移到情感皈依
    第四节 复仇模式下的恶的循环与醒世寓言
        一、恶的循环与个体的精神负累
        二、醒世寓言与周大新的世界观
    第五节 批判:“为了人类的日臻完美”
第三章 男权话语下女性主体精神的建构
    第一节 传统男性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女性想象
        一、古典文学时期的女性认知和书写
        二、新文学与女性作家群体的出现
    第二节 周大新小说中女性存在的人格魅力
        一、内生性视角下的女性崛起
        二、外源性视角下的女性魅力
    第三节 人性之恶与被集体矮化的男性群体
        一、男性世界的萎靡不堪与恶的呈现
        二、“绝对理念”的坍塌与新的平衡
    第四节 性别政治的压力与性别秩序的重整
        一、性别书写与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二、周大新小说中女性群像的价值
    第五节 建构:“爱和被爱的感觉与记忆”
第四章 权力攀附与国人的精神危机反思
    第一节 权力攀附的形成与运作机制
        一、“官本位”民族文化心理的探源
        二、权力的运作与人的欲望的合谋
    第二节 通向人性异化的“向上的台阶”
        一、乡土世界中权力的威势与效应
        二、政治舞台上的权力和资源意识
    第三节 权力的文学想象与政治体制改革
        一、政治体制漏洞与对“潜规则”的认同
        二、集体共识断裂、信仰危机与政治体制
    第四节 反思:“假若人民把权力交给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一)选题依据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注释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注释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注释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注释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注释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媒体“黄金时代”:文本、意义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源起
    1.2 研究意义
    1.3 关键概念
        1.3.1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1.3.2 黄金时代
        1.3.3 职业角色定位
        1.3.4 新闻理想
    1.4 研究方法
        1.4.1 方法选择
        1.4.2 样本的选择和界定
    1.5 研究设计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1.1 媒体人职业定位和职业认同研究
        2.1.2 记者阐释性文本研究
        2.1.3 怀旧话语中的“黄金时代”
    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2.1 媒体人职业角色定位研究
        2.2.2 记者阐释性文本研究
        2.2.3 怀旧话语中的“黄金时代”
    2.3 研究述评
3 “黄金时代”文本表达特征
    3.1 数量变化:节点特征明显
    3.2 作者身份:传统媒体人为主
    3.3 表达主题:从公开纪念到观点表达
    3.4 表达情绪:从褒扬曾经为主到贬低现实为主
4 “黄金时代”的文本意义
    4.1 文本意指:约束消失
        4.1.1 良好的记者个体成长空间
        4.1.2 没有过分僵化的组织机制
        4.1.3 和谐友好的行业外部环境
        4.1.4 职业理想境况的不懈追求
    4.2 意义表达场景演变
        4.2.1 2003 -2014 年:对标杆媒体辉煌时期的追忆记录
        4.2.2 2014 -2017 年:对传统媒体兴盛时期的神话表达
        4.2.3 2018 -2019 年:对媒体环境占优阶段的凝练概括
    4.3 意义变迁逻辑
        4.3.1 私人感性的表达模式
        4.3.2 维度多元的评价标准
        4.3.3 追捧崇拜的情感导向
5 “黄金时代”话语的社会影响
    5.1 “管中窥豹”,造成社会期待的丧失
    5.2 “以偏概全”,导致前景兴衰的误判
    5.3 “三人成虎”,引发价值理念的紊乱
6 “黄金时代”话语成因
    6.1 媒体行业巨大变革
    6.2 组织架构调整失利
    6.3 从业群体心态失衡
7 私人文本大众化的隐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民俗视域下乡村文化记忆馆研究 ——以山西临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1 临汾地区乡村文化记忆馆概况
    1.1 乡村文化记忆馆展馆类型
    1.2 乡村文化记忆馆展示方式
    1.3 乡村文化记忆馆建馆方式
    1.4 乡村文化记忆馆发展模式
    1.5 乡村文化记忆馆的建设主体
2 民具:地方民众物质文化与生活
    2.1 农具与生产生活
    2.2 器物与日常生活
    2.3 玩具:对于“物”的记忆与情感
    2.4 织布机——重温一个时代
3 乡村文化记忆馆中的记忆建构
    3.1 记忆馆——乡村文化记忆的叙事空间
    3.2 口述中的乡村记忆
    3.3 石磨、石碾与记忆重构
    3.4 赵城金藏——集体记忆的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一个时代 一个群体(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德育功能研究[D]. 苏玉婷. 兰州大学, 2021(02)
  • [2]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3]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社群的斗争剧目、数据游戏和情感制造——以周杰伦和蔡徐坤的粉丝大战为例[J]. 王淑华.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20(01)
  • [4]国企改制后“厂区电影”的创伤叙事研究[D]. 徐畅. 暨南大学, 2020(08)
  • [5]英汉有稿同传与无稿同传非流利度对比研究[D]. 何紫砚. 华侨大学, 2020(01)
  • [6]一个被“遗忘”的教育家 ——袁希涛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杨天. 江南大学, 2020(01)
  • [7]周大新小说中“诗性正义”的价值追求与意义建构[D]. 姜汉西. 河南大学, 2020(02)
  • [8]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9]媒体“黄金时代”:文本、意义与影响[D]. 朱贝.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10]民俗视域下乡村文化记忆馆研究 ——以山西临汾为例[D]. 任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一个时代一个群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