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03年江苏省伤寒副伤寒监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2001-2003年江苏省伤寒副伤寒监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一、江苏省2001年~2003年伤寒副伤寒监测及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梦玉[1](2021)在《玉林市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特征分析及病原耐药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沙门菌感染、耐药等问题已成为一项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过去沙门菌越来越多的在腹泻病人、家禽、肉类中检出,现在健康人群的粪便中也被检出沙门菌。健康服务从业人员作为国家重点监测人群,其携带沙门菌具有流行病学意义。而目前的研究对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研究较少,且缺少相关的耐药及耐药基因信息。本研究旨在揭示玉林市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耐药研究,为防控沙门菌感染提出意见。方法:选取玉林市2013-2019连续7年健康服务从业人员体检粪便样本,对检出的3993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析及耐药研究。首先将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析确定血清型,然后进行2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实验全面了解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对多重耐药的沙门菌进行核酸提取实验,通过全基因组测序重点分析喹诺酮、ESBL以及mcr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1)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沙门菌携带率特征:2013-2019年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共携带3993株沙门菌。其中,2013年检出率为1.38%(275/19959);2014年检出率为2.13%(444/20845);2015年检出率为2.32%(536/23103);2016年检出率为1.93%(443/22937);2017年检出率为2.15%(697/32482);2018年检出率为1.59%(649/40941);2019年检出率为1.90%(949/50010);七年平均检出率为1.90%(3993/210277)。不同性别沙门菌检出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组的沙门菌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别(P<0.05)。其中30~、40~、50~69年龄段之间沙门菌检出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18~年龄段相比,40~年龄段沙门菌检出率高(P<0.05),50~69年龄段沙门菌检出率高(P<0.05)。比较两类职业沙门菌检出率,食品从业人员检出率为2.02%(3471/171990),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检出率为1.36%(522/38287),两类职业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食品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率高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沙门菌检出率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因变量为是否检出沙门菌,以性别、年龄、职业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沙门菌检出率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中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两类职业之间存在差异(P<0.05),食品从业人员的沙门菌携带风险是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1.492倍。(2)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血清型特征: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血清型种类复杂多样,2013-2019年食品从业人员共分离出106类沙门菌血清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分离出51种沙门菌血清型,食品从业人员与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共有血清型47种,有57种血清型只出现在食品从业人员中,其中5株以上包含圣保罗沙门菌14株、巴雷利沙门菌9株、旺兹沃思沙门菌9株、利物浦沙门菌6株、哈瓦那沙门菌6株、克雷米尤沙门菌5株,其他均在5株以下。2013-2019年占比总和大于10%的前20种血清型分别为:罗森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科瓦利斯沙门菌、哈达尔沙门菌、山夫登堡沙门菌、科特布斯沙门菌、阿尔巴尼沙门菌、斯坦利沙门菌、肯塔基沙门菌、火鸡沙门菌、韦太夫雷登沙门菌、伦敦沙门菌、波茨坦沙门菌、鸭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姆班达卡沙门菌、汤卜逊沙门菌、塞罗沙门菌。食品从业人员优势血清型占比大,且各年份间血清型波动较大;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每年各血清型构成比分布均匀。前20种血清型两类职业携带率c2检验显示,鼠伤寒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罗森沙门菌、肯塔基沙门菌、伦敦沙门菌、韦太夫雷登沙门菌、山夫登堡沙门菌携带率在两职业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食品从业人员携带率高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3)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耐药表型特征: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耐药实验结果显示,沙门菌对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三代头孢类耐药率在30%以下,对阿米卡星在2018年之前均为敏感,2019年出现耐药性,对莫西沙星耐药率随年份呈逐渐上升趋势,对头孢曲松耐药率在2016年接近30%。对四环素以及头孢西丁与头孢呋辛耐药情况严重,对氯霉素耐药率超过30%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应谨慎用药。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的耐药谱复杂,耐抗生素个数一般集中在3-7种。随年份增加出现更复杂的耐药谱,出现一株菌对20个抗生素耐药情况。食品从业人员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携带的沙门菌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但对头孢西丁、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食品从业人员对头孢唑林、头孢西丁的耐药率高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其他类抗生素,例如:氨曲南,氯霉素、磷霉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食品从业人员的耐药率高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2013-2019年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抗菌药物多重耐药率进行统计,总多重耐药率在37.3%-56.8%之间波动,多重耐药情况严重。食品从业人员的多重耐药率为46.24%(1605/3471),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多重耐药率为41.57%(217/522),食品从业人员多重耐药情况更严重(P<0.05)。不同血清型多重耐药情况不同,前20位血清型中,鼠伤寒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等13种沙门菌血清型多重耐药率超过30%、斯坦利沙门菌、韦太弗雷登沙门菌等7种平均多重耐药不超过30%。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的耐药谱组合共652种,沙门菌株数大于10株的优势多重耐药谱共20种,组合频率最高的为氯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食品从业人员的耐药谱组合共610种,沙门菌株数大于10株的优势多重耐药谱共19种,组合频率最高的为氯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耐药谱组合共121种,沙门菌株数大于10株的优势多重耐药谱共3种,组合频率最高的为氯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4)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多重耐药沙门菌基因型特征: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2013-2019年玉林健康人群服务从业人员携带多重耐药沙门菌含有17种喹诺酮耐药基因。aac(6’)-Ib-cr,、qnr S1、oqx A、oqx B、qnr B6、qnr S2每年均出现,qep A、qnr B60、qnr B19、qnr S10、qnr S3基因则不常见,且占比较低。两类从业人员携带的沙门菌中喹诺酮基因的携带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的多重耐药沙门菌含ESBL以及mcr基因。共检出51种ESBL基因,其中bla TEM-1B、bla OXA-1、bla TEM-1A、bla CARB-2连续7年均出现,其他基因型占比较低。其中bla TEM-1A基因检出率在两职业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检出率高于食品从业人员。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的多耐药沙门菌mcr-like基因携带率总体小于5%,且从2016-2019年呈下降趋势。基因型为mcr-1.1,mcr-1.6和mcr-9三种,主要携带mcr-1.1基因。3种mcr基因检出率在两职业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3株沙门菌同时存在喹诺酮、ESBL与mcr基因,主要为bla OXA-1、mcr-1.1、oqx A和oqx B基因的共存,且均来自食品从业人员。结论:经过7年对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监测,玉林地区的沙门菌检出率较高,食品从业人员具有较大携带沙门菌的风险。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相比,食品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血清型种类更复杂,耐药情况更严重。粘菌素禁令在沙门菌的粘菌素耐药问题上起到良好效果。因此,要加强对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监测尤其是对食品从业人员的监测,严控食品卫生,防止沙门菌感染。

卞莲莲[2](2020)在《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动态和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常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和儿童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少数患儿并发病毒性脑炎、脑干脑炎、肺水肿、急性弛缓性麻痹等重症甚至死亡。过去的二十年里,HFMD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亚太平洋地区频频暴发,已成为亚太地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二十余种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可引起HFMD,其中EV-A组的EV-A71、CV-A16、CV-A6、CV-A10等为引起暴发和流行的主要病原。EV-A71感染易导致重症和死亡,为HFMD疫苗研发的首个目标。单价EV-A71灭活疫苗于2015年12月在我国大陆获批,并逐渐推广应用。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内容为基于Genbank中收录的世界范围历年EV-A71序列建立数据库,应用基于聚类的贝叶斯方法、系统地理发生学方法和群体动态分析方法,对世界和我国大陆地区EV-A71的演化和时空动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欧洲为历史上世界EV-A71流行的核心输出地,显着输出路径迁移率总和为5.89transition/年,东亚对EV-A71的流行和演化起到枢纽作用;而我国大陆地区核心输出地为华东地区,显着输出路径迁移率总和为8.33 transition/年,结果阐明EV-A71演化和传播历史。群体动态结果显示,历史上世界EV-A71种群出现4次显着扩张,峰值分别为1996年、2003年、2008年和2012年,我国大陆地区EV-A71自1996年前后开始传播,种群扩张发生的时期与之一致。经历3次扩张事件之后,我国大陆地区EV-A71种群规模由2003年之前的20.58增长至2012年的249.84。2019年我国大陆EV-A71种群规模维持在较高水平(Ne:206.61),应加强对其流行的监测。对2015年后流行株各基因正选择压力位点进行筛选,结果显示2A-102位氨基酸位点为潜在的正选择压力位点,我国流行株主要为2A102Q株,该变异株可通过增强与142W和145E间氢键稳定2A蛋白酶C端构象,进而促进病毒复制。2A102Q株与我国大陆地区EV-A71持续流行之间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通过对EV-A71重要免疫原性、抗原性和毒力位点的比对研究,发现2015年后我国大陆有2株流行株在重要的线性中和表位PEP27和SP70序列中发生VP1T143P和VP1K218R位点的变异,需关注该变异位点可能引起疫苗免疫后逃逸。病毒的抗原位点和毒力位点未发现变异,结构区和非结构区未发现重组。第二部分内容,对广东(高州和阳春)和江苏(赣榆、射阳和新沂)共计5个中心开展HFMD病原谱研究,发现96%以上病例为CV-A16(63.6972.43%)和CV-A6(24.8132.38%)阳性,其次为CV-A10和EV-A71。对研究现场283月龄婴幼儿人群开展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与EV-A71、CV-A16和CV-A6不同,CV-A10的母传抗体阳性率在2月龄组中高达70.8780.37%,612月龄组未见显着降低,总体表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提示当地母婴均为高感染人群。5岁儿童CV-A10和CV-A6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3195.61%和85.1689.76%,表明CV-A10和CV-A6在儿童人群流行率极高,需密切监测病毒的基因变异和流行趋势。首次对婴幼儿人群开展CV-A2、CV-A4和CV-A5血清学研究,发现5岁儿童中该3种病原中和抗体阳性率低于CV-A6和CV-A10,但高于EV-A71和CV-A16,提示该3种病原已有较广泛的流行,应进一步关注。通过构建最大似然系统发育树分析了监测到的EV-A71、CV-A16、CV-A6和CV-A10流行株基因型,并通过贝叶斯方法对世界范围特别是我国大陆该4种病原流行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中EV流行株分别为EV-A71 C4亚型、CV-A16 B1/B2亚型、CV-A6 D3亚型和CV-A10 F3亚型,同样也是近年来我国大陆流行的主要亚型。近年来EV-A71和CV-A10种群规模处于平稳状态,CV-A16和CV-A6种群处于收缩期,然而2019年4种病原种群规模仍处于较高水平(Ne:95.89208.36),有暴发的潜在风险。研究发现广东和江苏人群EV-A71疫苗接种率分别为16.44%和1.77%,应将EV-A71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在适龄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为了评价我国C4亚型EV-A71灭活疫苗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流行毒株的保护效果,本研究应用灭活疫苗临床免疫血清与10个不同亚型毒株开展交叉中和研究,结果显示疫苗免疫血清可对B0B4、C1、C2、C4JP、C4YA和C5株亚型EV-A71毒株产生与自然感染血清类似的广泛的交叉中和作用,我国大陆地区生产的C4亚型EV-A71灭活疫苗可对其他国家或地区流行的B型和C型不同亚型EV-A71发挥保护作用,为我国EV-A71疫苗走向世界提供依据。目前我国大陆地区EV-A71种群规模仍处于较高水平,然而疫苗接种率较低,应将EV-A71疫苗纳入计划免疫。EV-A71 2A102Q位点可能与我国大陆地区C4亚型毒株持续流行相关,2015年后流行株出现的VP1T143P和VP1K218R位点变异可能影响疫苗免疫效果,对这些变异位点应开展研究。CV-A16和CV-A6为引起HFMD发病的最主要病原,CV-A16为低感染率和高发病率,CV-A10为高感染率和低发病率,提示多价HFMD疫苗的研发的首要目标应为EV-A71/CV-A16/CV-A6三价疫苗。CV-A2、CV-A4和CV-A5在儿童人群流行率较高,HFMD防控中应监测其流行。我国C4亚型疫苗对不同亚型EV-A71均有良好的交叉中和效果,可防控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流行的EV-A71。研究结果为EV-A71疫苗的有效应用提供依据,为多价HFMD疫苗研发策略的制定奠定基础,对全面防控HFMD具有重要意义。

马苏[3](2015)在《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的现状及趋势》文中研究说明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涉及全球性公共卫生,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已经成为兽医和人类健康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发达国家已陆续建立了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系统,其监测数据的运用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改善耐药性状况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现状,并研究了丹麦、美国等发达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方面的经验,分析了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2008年~2014年我国动物源沙门氏茼、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与丹麦(DANMAP)、美国(NARMS)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严重,不同动物对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调查1992株沙门氏菌对9大类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数据显示,猪源沙门氏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鸡源沙门氏菌。猪源沙门氏菌对四环素、磺胺类、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而对头孢噻呋的耐药率最低;鸡源沙门氏菌对多粘菌素E、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对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最敏感。调查16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8大类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数据显示,猪源、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率最高,对大环内酯类和磺胺类药物次之,对头孢类(头孢西丁、头孢噻呋)和糖肽类(万古霉素)敏感。调查18805株大肠杆菌对9大类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数据显示,猪源、鸡源大肠杆菌对磺胺类、四环素类和p-内酰胺类的耐药性最高,其次是氟苯尼考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头孢类和多粘菌素类敏感。通过调查研究发现2008年~2013年间,丹麦猪源沙门氏菌、猪鸡源大肠杆菌对四环素、氨苄西林、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2008年~2011年间,美国猪源沙门氏菌耐药率逐年降低,鸡源大肠杆菌耐药率变化不大。我国猪、鸡源大肠杆菌对这些药物的耐药率处于高水平状态,变化不明显。3个国家对不同类型抗菌药物耐药率变化趋势相似,但与丹麦和美国相比,我国动物源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为借鉴发达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做法和经验,本文选取了丹麦、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对其细菌耐药性监测管理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虽然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控系统在许多国家已经实施,但只有少数国家拥有全国监控网络,能实现定期、及时报告耐药性和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这些国家的监测系统开展工作的范围和规模各不相同。部分在国家层面、部分在地区层面,部分国家实现了跨国合作。大部分国家均监测鸡、猪、牛,美国和丹麦还对火鸡进行监测。多数国家监测的细菌为致病菌和指示菌两大类,包括沙门氏菌、弯曲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等。美国每年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监测抗菌药物的种类,2010年对沙门氏菌监测的抗菌药物包括16种。丹麦监测的抗菌药物共有29种,其中对沙门氏菌监测18种。本研究通过调查比较美国、丹麦等国家和我国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情况和监测体系发现,我国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相对严重,尤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对兽医临床常用的药物如p-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药物耐药率较高。我国的耐药性监测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尽管近年来有一定发展,但在监测范围、区域合作、资金投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差距。本文基于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现状,结合国外发展经验,认为需要着重在建立健全耐药性监测法规制度、落实管理和监测职能、优化监测网络、科学制定监测计划、正确运用监测结果和保证工作经费等方面加强工作,提高我国细菌耐药性监测水平,为指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促进健康养殖和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陆步来,杭惠,陈立凌,查日胜,张钧[4](2014)在《2007—2013年苏州市伤寒副伤寒病例流行病学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苏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现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结果 2007—2013年苏州市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407例,年均发病率为0.46/10万,01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1.31/10万。报告病例男女比为1∶1.34,夏秋季多见,6—8月为发病高峰期,占病例总数的43.0%。发病率居前3位的为姑苏区(0.83/10万)、张家港市(0.79/10万)和太仓市(0.72/10万)。结论苏州市伤寒副伤寒疫情较为平稳,夏秋季多见,存在地区、年龄差异。

成芳[5](2014)在《气候因素与江苏省常见传染病发病关联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气象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通过统计分析江苏省60个气象观测站近50年(1961-2010年)气候资料和江苏省近10年的六种常见传染病疫情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气候变化对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获得了一些创新性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江苏省近50年气候显着变暖,逐年平均气温00年代比60年代上升了1.14℃,季节平均气温00年代气温较60年代春季升高了1.61℃、夏季升高了0.27℃、秋季升高了0.94℃、冬季升高了1.72℃,江苏省气候变暖的主要贡献在冬季和春季,夏季贡献最小。年平均温度苏南地区高于苏北地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2、江苏近50年的降水呈现微弱上升趋势,除个别年份外,江苏省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不是很大,基本上围绕1000mm在800-1200mmm范围波动。江苏夏季降水最多,冬季降水最少。对降水量增加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夏季和冬季。江苏省年降水分布是南部多于北部,沿海多于内陆。3、江苏地区主要传染病有较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与其四季分明的气象因素变化、四季人群活动特点、生活习惯均存在密切关系。在地区分布研究中发现,各主要传染病也呈现局部地区高发的特征,其原因可能是由地区间气候差异引起的因素有关。4、气候因素对不同种类传染病发挥的作用不同,对疟疾、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发病影响较为明显,即当月和前月的气温(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温度、月平均最低温度)越高、气压越低,三种传染病发病率越高;当月和前月的月相对湿度越大,疟疾和菌痢的发病率越高;当月的月平均相对湿度越大,伤寒/副伤寒的发病率越高。而气候因素对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以及病毒性肝炎发病影响不显着。这可能不仅与不同传染病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而且可能受传染病不同流行环节的影响。多种气象因素对传染病的综合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李傅冬[6](2013)在《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浙江省常见传染病辅助分类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浙江省常见传染病的辅助分类模型,可依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等信息对疾病进行分类和判别。帮助公共卫生现场处置人员在暴发现场快速科学地识别疫情类别,为疫情处置争取先机,以便于及时有效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并为实验室病原学检测提供线索。方法:本研究通过对近些年浙江省传染病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全面整理分析,得出浙江省常见的传染病病种作为本研究的疾病范围。通过查询历史疫情文献、法定传染病报告网络等方法收集这些传染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率等数据。应用贝叶斯分类算法建立分类模型,采用SAS软件完成程序编写。并用3起历史疫情的个案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25种浙江省常见的传染病。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手足口病疫情数据,第一判别与真实分类的符合率为93.55%,前三位提示率100.00%,分类平均耗时为0.51秒;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数据,第一判别与真实分类的符合率为60.61%,前三位提示率100.00%,分类平均耗时为0.50秒;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数据,第一判别与真实分类的符合率为88.73%,前三位提示率100.00%,分类平均耗时为0.53秒。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浙江省常见传染病的辅助分类模型,输入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等指标,可计算各类可能发生的疾病的概率,并按概率进行排序、输出判别列表,完成疾病分类判别。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较快的分类速度,且在可解释性、伸缩性和稳健性等方面表现较好,符合实际应用要求。

成月佳,丁克琴,鲍昌俊,梁祈,胡建利,彭志行,喻荣彬,沈洪兵,陈峰[7](2011)在《基于GIS技术的江苏省伤寒、副伤寒疫情空间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深入探讨江苏省各县(市)2003~2009年伤寒、副伤寒疫情空间流行规律,根据地理信息及发病人数建立预测模型,为伤寒、副伤寒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江苏省各县(市)2003~2009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数据库,绘制历年疫情分布图,对发病人数进行趋势面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应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空间回归分析。结果江苏省伤寒、副伤寒的发病人数总体上呈随机分布,但局部地区存在疫情的聚集和高发,其中苏州市城区、吴江市、无锡市城区每年疫情都有显着聚集性,为疫情高发区域;建立了江苏省伤寒、副伤寒疫情分布图和趋势面分析图,得出了伤寒、副伤寒疫情总体发病趋势下降,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递增的结论;以Lon(经度)、Lat(纬度)为自变量、各县(市)发病人数为因变量,建立了空间线性回归方程。结论应根据江苏省伤寒、副伤寒发病空间分布相关特点及未来分布趋势,科学制定预防和控制疫情传播的措施。

王鲁茜[8](2011)在《中国伤寒和霍乱的时空分布及气候地理因素的关联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伤寒/副伤寒和霍乱是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是发展中国家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虽然我国伤寒/副伤寒、霍乱的流行呈现下降趋势,但在一些地区,伤寒/副副伤寒和霍乱的暴发流行仍时有发生。伤寒/副伤寒、霍乱是食源性/水源性传染病,暴发流行与多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对引起伤寒/副伤寒及霍乱流行的众多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危险因素和采取防治措施,是这两种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往的研究多采用传统的统计方法对伤寒/副伤寒及霍乱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极少从时空的角度分析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各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地理信息系统(GIS)凭借其空间相关数据的处理能力及对多种空间信息交互显示与分析的能力,为研究伤寒/副伤寒、霍乱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本研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报告系统获取并整理了以县为单位的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伤寒/副伤寒(1984-2007年)、霍乱(1984-2008年)疫情监测数据。通过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建立发病率与地理信息数据的关联,创建了我国伤寒/副伤寒及霍乱流行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应用地理信息分析的基本技术方法,包括时空聚类分析(SatScan)、基于GIS的地图呈现、相关分析、小波分析、Panel Data模型、Poisson回归模型等,对我国的伤寒/副伤寒、霍乱流行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气候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时空聚类分析、GIS呈现等方法,初步探明了我国伤寒/副伤寒、霍乱流行的时空分布特征。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区为我国伤寒/副伤寒发病热点区域。我国霍乱的暴发流行以沿海型分布为主。综合应用交叉小波变换和小波相干、相关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明确了我国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存在一定周期性;并且发病率与气温、降水等环境因素相关。在伤寒发病率最高的贵州省,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对伤寒/副伤寒发病具有驱动效应。霍乱的暴发流行与气温、降水、厄尔尼诺效应(ENSO)、海水表面温度、叶绿素浓度等因素相关。本研究阐明了我国伤寒、霍乱等重大传染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且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气温,降水量等气候因素,喀斯特等地貌特征与伤寒/副伤寒、霍乱的发生和流行密切相关。本研究为建立重大传染病的时空流行病预测模型,建立基于气候环境指标的伤寒/副伤寒、霍乱预警系统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我国的伤寒/副伤寒、霍乱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毛雪丹[9](2010)在《2003-2008年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负担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资料分析,了解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特征;通过我国目前现有的腹泻调查报告资料和死亡调查资料推算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以及3种主要致病菌(非伤寒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以及志贺氏菌)的疾病负担;结合我国2002年膳食调查数据推算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以及3种主要致病菌的食品归因风险。方法:1.以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3-2008年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报告资料为基础,进行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病时间趋势、年龄分布、地区分布、病原分布、原因食品以及引发事件因素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2.通过文献查询等方式搜索我国目前对腹泻的发病和死亡等特征的调查报告,结合国外报告等各种来源的数据经过适当的统计处理推算获得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就诊率、住院率和死亡率等流行病学负担;以及门诊费用、住院费用等直接经济负担,采用人力资本法获得间接经济负担;利用国际通用公式计算我国因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导致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损失;3.利用文献综述的方法获得腹泻患者中非伤寒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以及志贺氏菌所占比例,结合我国死因调查报告以及国外报道等资料获得3类病原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4.利用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报告的细菌性致病菌、非伤寒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以及志贺氏菌的原因食品构成,结合我国2002年膳食调查数据,可推算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非伤寒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以及志贺氏菌摄入各类食品的患病风险,并以此进行国际比较。结果:1.2003-2008年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3-2008年报告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1157起,涉及发病人数35208人,住院17894人,死亡16人。5-9月份是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6-15岁人群的报告发病率、住院率和死亡率均为最高;副溶血性弧菌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首要致病菌,报告发病人数占总体发病的25.6%;畜禽肉类制品是首要的致病食品;16例死亡病例中有15例是由耶毒假单胞菌导致;交叉污染和加工、存储不当是导致发病最主要的原因。2.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疾病负担估计流行病学负担我国人群腹泻发病率估计为0.3812次/人年,急性胃肠炎发病率为0.4795次/人年,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为0.0875次/人年。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患者就诊比例为27.67%,住院比例为3.83%,病死率为0.0074%。按我国人口总数131448万人计算,每年因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发病11501.7万人次,就诊达3182.5万人次,住院440.8万人次,每年因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导致死亡大约为8530人。推算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对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系数为12490倍,漏报率估计达99.992%。经济负担我国因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人均门诊费用为88.48元,人均住院费用为1114.56元,因门诊和住院合计医疗费用为77.29亿元,直接非医疗费用为16.25亿元,直接经济负担合计为93.54亿元;因生产力损失造成的间接经济负担为38.61亿元。总疾病相关成本估计为132.15亿元,占我国2006年卫生总费用的1.34%,占我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06%。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估计在我国每年因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死亡导致损失178,244.17 DALYs;我国人群因感染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导致伤残而损失100583.46 DALYs;合计损失278827.63 DALYs,为艾滋病(2007年)DALYs损失的2.6倍,是糖尿病DALYs损失的13.3%。3.特定病原体导致食源性疾病流行病负担估计我国每年因非伤寒沙门氏菌导致食源性病约1105.0万人次,导致死亡约792例;每年因副溶血性弧菌导致食源性病约857.4万人次,未导致死亡病例;因志贺氏菌每年导致食源性病约980.6万人次,导致死亡约500例。推算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对非伤寒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及志贺氏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漏报系数分别为8346倍、2799倍和33017倍,推算漏报率分别为99.988%、99.964%以及99.997%。4.食物归因研究畜禽肉类产品是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最主要的致病食品,每年导致发病5140.1万人/年,占总体病例的44.69%;摄入畜禽类食品患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最高,每摄入100万份食品可导致病例160例,每摄入1餐畜禽肉类制品,患病概率为7.36×10-5;焙烤类制品的摄入风险占第二位;水产品类位居第三位,蔬菜和食用菌类的摄入风险最低。畜禽肉类制品是食源性非伤寒沙门氏菌病的首要致病食品,占病例总数的54%。焙烤类食品的摄入风险最高,每摄入100万份食品可导致病例92例,每餐摄入焙烤食品的患病概率为2.256×10-5,其次是畜禽肉和蛋类制品,蔬菜和食用菌的风险最低。水产品是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病的最主要致病食品,占病例总数的37%,每摄入100万份食品可导致病例21例,每餐摄入水产类食品的患病概率为9.197×10-6;其次是畜禽肉和豆制品;粮食类制品的摄入风险最低。果汁、畜禽肉和乳制品是导致志贺氏菌感染的最主要致病食品,摄入果汁的患病风险最高,每摄入100万份果汁可导致发病306例,每餐饮用果汁的患病概率为1.299×10-4;畜禽肉类制品位于第二位;乳制品的患病风险位于第三位。结论:1.副溶血性弧菌是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首要致病菌,耶毒假单胞菌是主要报告的致死病原菌,6~15岁人群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重点防控人群;畜禽肉类制品是最主要的原因食品;交叉污染和加工、存储不当是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因素。2.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对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应加强对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工作,重点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的建设工作,提供监测工作能力,并加强对我国消费者和食品加工者的健康教育工作。3.非伤寒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以及志贺氏菌三种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中,非伤寒沙门氏菌导致的实际发病人数最多,其次为志贺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存在严重的漏报现象,其中志贺氏菌的漏报率最高,应加强志贺氏菌的监测报告工作。4.畜禽肉类制品是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最主要的致病食品;摄入焙烤类食品感染非伤寒沙门氏菌而患病的概率最高;摄入水产品感染副溶血性弧菌患病的概率最高;摄入果汁类制品感染志贺氏菌而患病的概率最高。应重点加强高风险食品的卫生监管工作,并加强对消费者、食品加工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王树坤[10](2010)在《玉溪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遗传多样性、克隆扩散和传播控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甲型副伤寒(paratyphoid fever A)自1999年以来在玉溪市流行,并一直是玉溪市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玉溪市红塔区的甲型副伤寒发病率很高,每年大于100/10万,远高于我国该病平均发病水平(1/10万左右)。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甲型副伤寒血清型(Salmonella enterica serotype paratyphi A,简称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是玉溪伤寒与副伤寒比例日益上升的原因,在伤寒与副伤寒病人血液分离菌株中占99.4% (4543:4569)。甲型副伤寒的流行提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重要性在增加,并对人类形成了一个挑战。对1999-2009年玉溪市大量散发疑似甲型副伤寒病例进行连续的病原学监测,并分析每月、每年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动态变化;认识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抗生素敏感性、噬菌体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型,并确定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分布和流行率。揭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遗传多样性、流行克隆、传播危险因素、传播途径和克隆扩散;确定在1999-2009年期间玉溪流行性甲型副伤寒主要由多个或单一克隆引起,并认识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传播扩散方式、生态学要素和流行病学因素;制定甲型副伤寒预防控制的创新性策略。采用BacT/ALERT 3D系统完成疑似甲型副伤寒病例的血培养;采用有对照的K-B纸片扩散技术对所有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进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经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检测萘啶酸抗性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菌株喹诺酮抗性决定区的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的变异。对随机选择的部分萘啶酸抗性(NAR)株和萘啶酸敏感(NAS)株进行萘啶酸等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使用沙门氏菌噬菌体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株进行分型。采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peI和XbaI消化细菌染色体DNA,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株进行PFGE分型和聚类分析。用社区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确定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传播的危险因素。采集与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传播有联系的污水、井水、蔬菜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和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检测。调查研究流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和生态学要素与流行病学因素之间的联系。持续对1999-2009年出现的15500个散发疑似甲型副伤寒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共获得4543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1999年后每年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在增多,血培养证实甲型副伤寒与伤寒病例数的比率分别为6:4、77:3、1262:3、493:4、258:6、751:1、412:1、712:2、420:3和152:0。城区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每年5-10月出现一个季节性流行高峰;15-45岁人群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77%以上。揭示每年4-10月和每间隔1-2年出现病例数高峰的生态学、流行病学规律。分离株在1999、2000年的NAR率分别为12.5%(1/8)和82.2%(60/73)。在2001-2008年期间获得分离株的NAR率超过了97.0%,NAR率自2001年95.0%(880/926)上升到2005年的100%(407/407),2006、2007和2008年的NAR率分别为99.3%(678/683)、99.5%(400/402)和100%(182/182),所有NAR分离株都降低了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其MIC值比NAS株的高得多。NAS株在1999年占优势,但在2000年以后被NAR株替代。15个萘啶酸抗性菌株的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显示抗性机制是由gyrA基因的单点突变导致第83位的丝氨酸被苯丙氨酸替代引起。194个分离株SpeI和XbaI消化染色体片段分别得出10种和7种不同的PFGE型,其中SpeI01、SpeI02型或XbaI01型为优势型,SpeI01和SpeI02分别占46.40%(90/194)和43.30%(84/194),或XbaI01占93.81%(182/194)。在121个分离株中,仅存在1种噬菌体型。没有发现萘啶酸抗性表型、噬菌体型和PFGE型之间的对应联系。甲型副伤寒病例和餐馆食物有关,特别是吃生蔬菜,比值比OR>3.2( 95% CI: 1.60-12.1)。井水、河水与蔬菜的粪便污染都获得证实,所有井水、河水样品(25/25)和大部分餐馆生蔬菜样品84.5%(60/71)含有粪大肠菌群。暴露危险因素区域的发病率高于非暴露危险因素区域,而且流行更为广泛。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传播生态学要素、流行病学因素、生物学机制和生态动力学之间的联系得到证实。研究期间分离株萘啶酸抗性率增加,该抗性率反映少见突变或选择事件出现后的克隆扩散,在面对萘啶酸抗性率增加,创新性预防策略变得更为重要。有限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克隆引起了玉溪PA流行,SpeI01、SpeI02型或XbaI01型是传播与扩散的主要克隆,在玉溪呈高度流行态势。甲型副伤寒流行和井水、河水与蔬菜的粪便污染以及地理区位有联系,可能是通过摄入受病人和带菌者粪便污染地表水洗涤的生蔬菜引起,不同发病率与不同生态学要素和流行病学因素的联合驱动有关,环境污染控制是一项治本策略。甲型副伤寒不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还是城市化和生态动力学的问题。阐明有关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传播链、传播网、传播模式、克隆扩散和传播动力学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机制;提高认识甲型副伤寒出现或再现以及预测暴发或流行的能力;发展甲型副伤寒传播理论并完善甲型副伤寒预防控制策略。因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可能带来与人口增长相关卫生条件和其它基础设施不适应的新问题,要限制甲型副伤寒流行可能还需要预防控制甲型副伤寒的一些创新性策略。

二、江苏省2001年~2003年伤寒副伤寒监测及流行病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省2001年~2003年伤寒副伤寒监测及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玉林市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特征分析及病原耐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沙门菌感染
        1.1.2 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
        1.1.3 沙门菌血清型
        1.1.4 沙门菌耐药
        1.1.5 沙门菌携带耐药基因
        1.1.6 小结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体检沙门菌检出率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本来源
        2.1.2 纳入排除标准
        2.1.3 主要试剂耗材
        2.1.4 实验方法
        2.1.5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玉林市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结果
        2.2.2 玉林市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率单因素分析
        2.2.3 玉林市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率logistic回归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沙门菌血清型鉴定
    3.1 材料及方法
        3.1.1 主要试剂耗材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2013-2019 年玉林市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沙门菌血清型种类
        3.2.2 2013-2019 年玉林各年份之间血清型构成比
        3.2.3 2013-2019 年玉林前20 位血清型两类职业携带率差异
    3.3 讨论
第4章 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沙门菌耐药表型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仪器试剂耗材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2013-2019 年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抗菌药物耐药率
        4.2.2 2013-2019 年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抗菌药物MDR率
        4.2.3 2013-2019 年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MDR沙门菌血清型
        4.2.4 2013-2019 年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MDR沙门菌耐药谱
    4.3 讨论
第5章 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沙门菌基因型鉴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本来源
        5.1.2 主要仪器试剂
        5.1.3 实验方法
        5.1.4 样品测序
    5.2 结果
        5.2.1 喹诺酮基因检出情况
        5.2.2 ESBL基因与mcr基因检出情况
    5.3 讨论
第6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人携带沙门菌流行趋势与耐药情况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动态和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动态研究
    1.前言
        1.1 EV-A71结构和功能位点
        1.1.1 EV-A71结构概述
        1.1.2 EV-A71中和表位
        1.1.3 EV-A71毒力位点
        1.1.4 EV-A71抗原位点
        1.1.5 2A蛋白
        1.2 群体动态推断
        1.3 系统地理发生学
        1.4 适应性进化及选择压力分析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2.材料和方法
        2.1 分析材料
        2.1.1 EV-A71序列的获取和筛选
        2.1.2 分析设备
        2.1.3 主要分析软件
        2.2 分析方法
        2.2.1 核苷酸序列替换饱和检验
        2.2.2 构建系统发育树
        2.2.3 贝叶斯进化起源分析
        2.2.4 系统地理发生学分析
        2.2.5 群体动态推断
        2.2.6 基因选择压力和位点差异分析
        2.2.7 重组分析
    3.结果
        3.1 数据筛选结果
        3.2 系统发育结果
        3.2.1 世界范围EV-A71系统发育树
        3.2.2 世界范围EV-A71的传播和演化
        3.2.3 我国大陆EV-A71的传播和演化
        3.3 群体动态结果
        3.3.1 EV-A71历史动态
        3.3.2 2015 年后流行的基因亚型的历史动态
        3.4 选择压力分析和关键位点变异结果
        3.4.1 2015 年后流行株各基因选择压力分析
        3.4.2 2A-102位点分析
        3.4.3 2015 年后流行株关键位点变异情况
        3.5 重组分析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二章 EV-A71 疫苗应用后HFMD流行病学研究
    1 前言
        1.1 我国大陆HFMD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1.1.1 病原构成特征
        1.1.2 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1.1.3 血清流行病学进展
        1.2 疫苗研发策略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样本来源
        2.1.2 细胞和毒株
        2.1.3 试剂和耗材
        2.1.4 仪器设备
        2.1.5 主要试剂配制
        2.2 方法
        2.2.1.HFMD病例标本核酸检测
        2.2.2.血清学检测
    3 结果
        3.1 HFMD病原谱
        3.1.1 HFMD病原谱
        3.2 2018 ~2019年广东和江苏HFMD主要病原的分子流行病学
        3.2.1 EV-A71分子流行病学
        3.2.2 CV-A16分子流行病学
        3.2.3 CV-A6分子流行病学
        3.2.4 CV-A10分子流行病学
        3.3 E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3.3.1 血清流调样本分布情况
        3.3.2 HFMD主要病原中和抗体阳性率和GMT
        3.3.3 中和抗体阳性率和GMT的月龄分布特征
        3.3.4 阳春7种病原中和抗体检测结果
        3.3.5 抗体水平高低分布情况
        3.3.6 多种EV感染
        3.4 EV-A71疫苗免疫原性和交叉中和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下一步计划
    3 创新点
    4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
致谢

(3)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的现状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背景
        1.1.2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1.1.3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现状
        1.1.4 我国兽用抗菌药物发展现状
        1.1.5 我国兽用抗菌药物生产情况
        1.1.6 我国兽用抗菌药物经营情况
        1.1.7 我国兽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1.2 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选题意义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2.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现状分析
    2.1 我国人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现状
        2.1.1 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协助组(CHINET)
        2.1.2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
        2.1.3 相关管理制度和规定
    2.2 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管理现状
        2.2.1 组织机构
        2.2.2 监测和检测机构
        2.2.3 耐药性监测计划
        2.2.4 监测的细菌和药物类型
        2.2.5 工作流程
    2.3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管理相关规定
        2.3.1 法律依据
        2.3.2 标准和技术规范
        2.3.3 农业部令及公告
    2.4 2008~2014年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状况分析
        2.4.1 我国动物源沙门氏菌耐药状况分析
        2.4.2 我国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状况分析
        2.4.3 我国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状况分析
        2.4.4 2014年不同细菌多重耐药状况分析
    2.5 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2.5.1 监测管理职责不明确
        2.5.2 缺乏相关法规制度
        2.5.3 兽用抗菌药物管理不严格
        2.5.4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不全面
        2.5.5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运用不够
        2.5.6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经费不足
    2.6 小结
第三章 国外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现状分析
    3.1 丹麦
        3.1.1 丹麦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国家系统
        3.1.2 耐药性监测的细菌及动物
        3.1.3 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
    3.2 美国
        3.2.1 国家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系统
        3.2.2 细菌耐药性管理机构
        3.2.3 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
    3.3 韩国
        3.3.1 韩国国家抗菌药物耐药性计划
        3.3.2 韩国国家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
        3.3.3 细菌耐药性管理机构
    3.4 澳大利亚
        3.4.1 细菌耐药性管理机构
        3.4.2. 成立耐药性管理委员会
        3.4.3 澳大利亚农药与兽药管理局耐药性的管理
        3.4.4 其他细菌耐药性监测相关机构和系统
    3.5 加拿大
        3.5.1 加拿大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整合监测计划(CIPARS)
        3.5.2 细菌耐药性管理机构
        3.5.3 成立细菌耐药性管理委员会
    3.6 英国
        3.6.1 细菌耐药性管理机构
        3.6.2 细菌耐药性监测状况
    3.7 德国
        3.7.1 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
        3.7.2 联邦消费者保护与食品安全局(BfR)
    3.8 日本
        3.8.1 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控系统的建立背景及目标
        3.8.2 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控系统的职责框架
    3.9 其他国家情况
    3.10 欧盟耐药性管理及监测状况
        3.10.1 细菌耐药性管理机构
        3.10.2 细菌耐药性管理工作组
        3.10.3 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
        3.10.4 欧洲反抗生素耐药性行动计划
    3.11 国际组织针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管理相关工作
    3.12 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细菌耐药性监测比较分析
    4.1 管理机构及监测体系比较
    4.2 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与丹麦和美国的比较
        4.2.1 2012年丹麦监测数据和我国的比较
        4.2.2 2010年美国监测数据与我国的比较
        4.2.3 2008-2013年丹麦和美国部分监测数据与我国的比较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的趋势及建议
    5.1 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的优化建议
        5.1.1 建立健全耐药性监测法规制度
        5.1.2 落实管理和监测职能
        5.1.3 成立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专家委员会
        5.1.4 建立全国耐药性监测网络
        5.1.5 科学制定监测计划
        5.1.6 正确运用监测结果
        5.1.7 保证工作经费
    5.2 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的发展趋势
        5.2.1 开展兽用抗菌药物使用监测
        5.2.2 开展细菌耐药性风险评估
        5.2.3 实施耐药性管理战略规划
        5.2.4 建立国家动物源细菌耐药性菌种库
        5.2.5 统筹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
    5.3 其他强化措施
        5.3.1 提高监测检验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5.3.2 规范我国兽用抗菌药物的生产经营
        5.3.3 规范我国兽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5.3.4 强化耐药性宣传教育工作
        5.3.5 加大新型兽药研发力度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
    6.1 结论
    6.2 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2007—2013年苏州市伤寒副伤寒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性别年龄分布:
        2.2.2 时间分布:
        2.2.3 地区分布:
    2.3 就诊医疗机构分布
3 讨论

(5)气候因素与江苏省常见传染病发病关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1.1 资料来源
        2.1.2 质量控制
        2.1.3 区域划分
        2.1.4 季节划分
    2.2 方法
        2.2.1 描述性分析方法
        2.2.2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江苏省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3.1 近50年江苏省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3.1.1 平均气温月变化特征分析
        3.1.2 平均气温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3.1.3 平均气温年变化特征分析
        3.1.4 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3.2 近50年江苏省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3.2.1 平均降水量季节变化特征
        3.2.2 平均降水量年变化特征
        3.2.3 平均降水量年代际变化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苏省传染病的流行和分布
    4.1 江苏省传染病流行动态趋势
    4.2 江苏省传染病总发病情况分布特征
    4.3 江苏省几种常见传染病发病的地区分布
        4.3.1 细菌性痢疾发病人数和发病率的地区分布
        4.3.2 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和发病率的地区分布
        4.3.3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人数和发病率的地区分布
        4.3.4 疟疾发病人数和发病率的地区分布
        4.3.5 伤寒/副伤寒发病人数和发病率的地区分布
        4.3.6 肺结核发病人数和发病率的地区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传染病的影响
    5.1 江苏省几种常见传染病发病的季节性变化
        5.1.1 细菌性痢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5.1.2 病毒性肝炎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5.1.3 流行性出血热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5.1.4 疟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5.1.5 伤寒/副伤寒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5.1.6 肺结核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5.2 气候因素与几种常见传染病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5.2.1 气候因素与细菌性痢疾发病的相关分析
        5.2.2 气候因素与病毒性肝炎发病的相关分析
        5.2.3 气候因素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相关分析
        5.2.4 气候因素与疟疾发病的相关分析
        5.2.5 气候因素与伤寒/副伤寒发病的相关分析
        5.2.6 气候因素与肺结核发病的相关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浙江省常见传染病辅助分类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次
1 引言
    1.1 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
    1.2 浙江省各类传染病防制现状
    1.3 浙江省传染病辅助分类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确定疾病范围
    2.2 分类模型设计
    2.3 数据收集、存储、整理
    2.4 模型程序编写
    2.5 模型验证
    2.6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总结
3 研究结果
    3.1 纳入疾病类别
    3.2 文献数据收集结果
    3.3 模型验证结果
4 讨论
    4.1 模型性能
    4.2 贝叶斯分类算法在本研究中应用的优点
    4.3 相关问题的说明
    4.4 本研究创新点
    4.5 今后研究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变量名表
    附录二 SAS程序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基于GIS技术的江苏省伤寒、副伤寒疫情空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数据来源
    2.研究区域
    3.建立GIS数据库
    4.GIS分析图像
    5.GIS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1) 全局自相关
        (2) 局部空间自相关
    6.空间回归分析
结 果
    1.2003~2009年伤寒、副伤寒疫情分布图
    2.趋势面分析图
    3.全局自相关分析
    4.局部自相关分析
        (1) 局部Moran's I分析:
        (2) 局部热点分析Getis-Ord Gi
    5.空间线性回归
讨 论

(8)中国伤寒和霍乱的时空分布及气候地理因素的关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概述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中国伤寒/副伤寒的时空流行病学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贵州省伤寒/副伤寒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气候影响因素分析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云南省伤寒/副伤寒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气候影响因素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我国霍乱流行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9)2003-2008年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负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及术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总体目标
第一部分 2003-2008年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 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疾病负担估计
    1 目的
    2 资料来源
    3 预期指标
    4 研究方法
    5 研究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第三部分 特定病原体导致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负担估计
    1. 目的
    2. 资料来源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第四部分 食物归因研究
    1 目的
    2 数据来源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结语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局限性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综述
论着

(10)玉溪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遗传多样性、克隆扩散和传播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伤寒和副伤寒的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全球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情况
    1.3 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学
        1.3.1 伤寒和副伤寒病原菌的分类和特征
        1.3.2 病原菌的抗生素抗性
    1.4 伤寒和副伤寒的实验室诊断
    1.5 伤寒和副伤寒的治疗
        1.5.1 伤寒和副伤寒的常规治疗
        1.5.2 重症伤寒和副伤寒的治疗
        1.5.3 伤寒和副伤寒带菌者的治疗
    1.6 伤寒和副伤寒病原菌传播的影响因素
        1.6.1 流行病学的因素
        1.6.2 生态学因素
    1.7 伤寒和副伤寒病原菌传播的预防控制
第二章 甲型副伤寒病例血培养和血细菌数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病例及其标本采集
        2.2.2 肉汤血培养、分离菌株鉴定与统计学分析
        2.2.3 定量全血培养和血细菌数计算
    2.3 研究结果
        2.3.1 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2.3.2 AEB 和ANB 血培养结果的比较
        2.3.3 AEB 和ANB 检测速度的比较
        2.3.4 定量全血培养
    2.4 讨论
第三章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遗传多样性
    3.1 背景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3.2.2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喹诺酮抗性决定区基因的PCR 和测序
        3.2.3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噬菌体型
        3.2.4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染色体DNA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抗生素敏感性
        3.3.2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喹诺酮抗性决定区的分析
        3.3.3 噬菌体分型
        3.3.4 PFGE 型
        3.3.5 PFGE 型的聚类分析
        3.3.6 SpeI 酶切带型与XbaI 酶切带型比较
        3.3.7 抗微生物敏感性、噬菌体型和PFGE 型
    3.4 讨论
第四章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克隆扩散
    4.1 背景
        4.1.1 玉溪市基本情况和伤寒副伤寒疫情信息
        4.1.2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克隆扩散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统计分析
        4.2.2 传播途径相应标本的实验室检测
        4.2.3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克隆扩散的流行病学和生态学分析
    4.3 调查分析结果
        4.3.1 传播危险因素
        4.3.2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克隆扩散的生态学与流行病学研究
    4.4 讨论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引言
    5.2 传播控制创新性策略相关理念的概述
    5.3 传播控制策略、措施
        5.3.1 环境污染控制策略
        5.3.2 传染源控制策略
        5.3.3 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
    5.4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伤寒和副伤寒病人个案调查表
    附录2 标本采集、分离培养和鉴定
    附录3 细菌药敏试验方法
    附录4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标准操作规程(SOP)
    附录5 主要专业术语的中/英文对照及其英文缩写
    附录6 玉溪市红塔区甲型副伤寒流行的传播链和传播网
    附录7 2006 年以来在国内外杂志发表 16 篇研究论文的信息
    附录8 伤寒和副伤寒病人治疗的经典抗生素疗法
    附录9 研究所用的设备、器具和材料
致谢

四、江苏省2001年~2003年伤寒副伤寒监测及流行病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玉林市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特征分析及病原耐药研究[D]. 王梦玉. 南昌大学, 2021(01)
  • [2]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动态和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D]. 卞莲莲.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2020(01)
  • [3]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的现状及趋势[D]. 马苏.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5)
  • [4]2007—2013年苏州市伤寒副伤寒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 陆步来,杭惠,陈立凌,查日胜,张钧. 江苏卫生保健, 2014(05)
  • [5]气候因素与江苏省常见传染病发病关联的研究[D]. 成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07)
  • [6]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浙江省常见传染病辅助分类模型研究[D]. 李傅冬. 浙江大学, 2013(03)
  • [7]基于GIS技术的江苏省伤寒、副伤寒疫情空间分析[J]. 成月佳,丁克琴,鲍昌俊,梁祈,胡建利,彭志行,喻荣彬,沈洪兵,陈峰. 中国卫生统计, 2011(06)
  • [8]中国伤寒和霍乱的时空分布及气候地理因素的关联性分析[D]. 王鲁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1(02)
  • [9]2003-2008年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负担研究[D]. 毛雪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12)
  • [10]玉溪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遗传多样性、克隆扩散和传播控制的研究[D]. 王树坤. 云南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2001-2003年江苏省伤寒副伤寒监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