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震级参数的确定

福建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震级参数的确定

一、试论福建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震级参数测定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富珍,张怀,唐磊,石耀霖[1](2021)在《基于钻孔应变地震波记录确定地震面波应变震级》文中研究表明近年发展的高采样率的钻孔应变仪可以记录到地震波造成的水平应变,是动态库仑应力研究的重要手段.利用钻孔应变仪记录的应变地震波确定地震震级,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课题.本文收集了我国10个应变台站四分量钻孔应变仪2020年1—3月记录的10 Hz采样应变地震波资料,共选出震级M≥4.0的浅源地震68个,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应变震级公式为Mε=lgEmax+1.65lg(Δ)+1.43.对于6.5级以下的地震,计算得到的应变震级■ε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布的震级MCENC基本一致:■,但本研究中的两个7级地震,应变震级出现了震级饱和现象.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应变定震级是可行的,但对于两个7级地震的饱和现象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因为它们不但涉及震级确定,而且涉及远震动态库仑应力触发地震的研究.今后要对更多的大震钻孔应变波形记录进行分析.

陈会忠[2](2020)在《我国地震观测历程》文中研究指明1920年12月16日我国宁夏海原县发生8.5级大地震,最大烈度为Ⅻ度,28.82万人遇难。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世界上着名的大地震之一。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周边国家有感,地震强度为中国有史以来罕见,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当时世界上近百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因此海原地震被称之为"寰球大震"。在海原地震百年之际,本文将谈谈我国地震观测历经沧桑,发展成为世界地震观测先进大国的百年历程。

谢卓娟,李山有,吕悦军,徐伟进,张愉玲,刘雯歆[3](2020)在《中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地震目录是开展活动构造、地震区划、地震预测和防震减灾等工作的重要基础,对地震目录的完整性、可靠性进行分析是地震学研究的基本前提之一。目前,中国海域及邻区统一的地震目录编纂及其完整性分析尚属空白。基于此现状,文中广泛收集了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台网、全球地震台网的分布情况和地震资料,并基于此开展了以下工作:1)研究了不同海域、不同时段的地震观测能力; 2)分析了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震中定位精度的时、空分布特点; 3)采用正交回归方法拟合了中国海域及邻区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矩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建立了中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区地震台网ML震级、中国大陆地震台网与菲律宾地震台网MS震级的转换关系式,并最终建立了中国海域及邻区统一震级标度的地震目录; 4)基于震级累积频度(N-T)关系分析了中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不同范围、不同震源深度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本研究是中国国内首次针对海域地震活动特征进行的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的编制工作,填补了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为中国海域及邻区活动构造、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了基础,为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图以及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此外,文中对地震监测能力的分析可为今后地震台网的优化布局提供科学参考。

谢卓娟[4](2020)在《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海域经济发展,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图服务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迫在眉睫。海域地震区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然而,由于海域的特殊位置,海域地震监测受台网密度的限制,和陆域地震相比,海域的地震活动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地震资料零散,来源渠道多元化和震级标度多样性,海域地震活动的特点既存在板内地震又有板缘地震,两类地震在性质、强度、震源深度、地震活动规律和机制上不相同,造成海域地震活动性的研究相对匮乏。当前开展我国海域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缺少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无适合于海域地区的震级转换方法和经验公式,缺乏海域地震活动性的深入研究,以及针对海域地震活动特点建立的海域不同震源深度(包括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等。为此,本论文开展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并进行完整性分析,为海域活动构造划分、浅部潜在震源区和中深部“立体”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海域地震活动规律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并基于建立的地震目录进行海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为海域地震区划的编制提供重要参数,得出如下创新性成果:(1)编制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建立了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地震目录和2.0≤M<4.7级中小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为我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的试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震目录编制的技术方法。(2)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建立相应的震级转换公式。研究了我国海域地区测定的面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的震级系统差,并与陆域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系统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分析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菲律宾的地震台网,在测定同一震级标度的地震时,产生震级偏差产生的原因,并统计分析产生的震级偏差在不同深度、不同时段、不同震级段和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分别建立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震级范围和不同深度范围内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以及建立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ML震级,与菲律宾地震台网Ms震级的震级转换关系式,最终统一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的震级标度。本论文采用海域地区的地震资料建立的适合于我国海域及邻区的不同震级和不同深度范围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区别于以往国外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和国内陆域地区的浅源地震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可为今后海域地区地震震级的转换提供参考,震级系统差的研究也可为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修订这些地区的量规函数,进行震级偏差改正和地震联合观测提供参考。(3)给出了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及其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特征。收集我国海域及邻区各国地震台站的分布情况和台网的发展简史,分析和研究不同海域、不同时段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震中定位精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给出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和地震定位精度差的区域,为我国海域地区的完整性分析和沿海、近海地区海洋地震监测台网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科学参考。采用适合海域地区地震资料的除丛方法删除前余、震,并基于累积频数法和完整性震级范围分析方法(Entire-magnitude-range method,EMR)确定海域地区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和不同震源深度范围内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4)针对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特点,建立不同海域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研究我国海域地震活动在不同板内和板块边缘地区的空间分布、强度分布与频度分布特征,以及地震活动在板块边界俯冲带地区深浅部的活动特点,及其与地震构造的关系;探讨了最小二乘法(LS)和最大似然法(MLE)在计算我国海域及邻区b值时的适用性;提出在综合考虑海域各地震带地震资料完整性程度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b值计算方法,以及多方案的方式来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最终给出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b值和V4值,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海域及邻区各地震带资料的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的特征,定制的海域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有别于陆域区划和平时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只采用的最小二乘法计算方法,且不考虑震源深度范围计算得到的结果。分析俯冲带地区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为划分板块边界俯冲带的浅部潜在震源区、中深部潜在震源区的“立体”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了依据,在结合地震构造和动力学背景基础上,了解俯冲带地区的俯冲作用分布格局,并对俯冲带中深源地区的b值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俯冲带不同区域b值随深度的变化特征,以及b值在俯冲带不同段各剖面横截面随深度的分布特征,用b值图像标识出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下,板块边界未来可能发生破裂的高应力段,可为研究深部的地震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本论文的研究结果直接用于海域地震区划图试编工作中,也为今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对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中长期预测、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区划和完善我国抗震防灾体系均有重要意义。

K.Hutton,J.Woessner,E.Hauksson,张立文[5](2019)在《南加州地震监测七十七年(1932~2008)》文中提出自1932年至今,南加州地震台网(SCSN)已经产出了超过77年的SCSN地震目录。该目录包括震相、震源位置和震级。本文介绍SCSN的历史和目录的演变,以方便用户了解其优势和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台站数量从7个逐渐增加到400个,数据采集和测量过程变得越来越精细,使得震源位置和震级测算质量得到提高。台网的完整性震级(Mc)从早期的Mc3.25降到目前的Mc1.8,在仪器布置最密集的地区表现更好。47万余个地震是以主震—余震和震群序列以及分散的单个背景地震为其活动特征的。地震频率—大小分布的b值平均为1.0左右,M≥6.0事件大约每3年发生一次。记录到的3个最大的地震是1952年克恩县MW7.5,1992年兰德斯MW7.3和1999年赫克托矿MW7.1地震序列,3个最具破坏性的地震是1933年长滩MW6.4地震,1971年圣费尔南多MW6.7地震和1994年北岭MW6.7地震。所有这些地震都是缓慢滑动的、远离主板块边界(圣安德烈斯断层)的断层发生了错动。它们的余震序列在目录中占了约1/3。快速滑动的南圣安德烈斯断层在微震水平相对平静,而且自1932年以来没有发生过M>6的地震。相比之下,滑动较慢的圣哈辛托断层具有最高的地震活动性,包括几个M>6的地震。因此,地震活动的时空模式与板块构造地壳变形呈现复杂的关系。

李佳威[6](2017)在《地震早期预警系统(EEWS)“盲区”控制的若干问题》文中提出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正在建设过程中,这个全国性、大规模的系统不仅对提升我国地震监测基础能力,而且对降低地震灾害风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地研究与地震预警系统及其设计与优化相关的基本问题,将为确保这个大型系统发挥其防震减灾效益提供科学参考。在地震预警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过程中,预警“盲区”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选取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的两个重点地震预警区,即南北地震带地区()和华北首都圈地区()作为目标研究区,对预警“盲区”所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试图以现代地震学为背景开展讨论,并得出以下认识:1)结合地震观测和解释实践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盲区”控制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围绕理论的“黑色(硬)盲区”的周围,实际上还有一个“灰色(软)盲区”,这个“软盲区”可以简单地通过提高地震台站的密度来进行控制以使其最小化。本文还提出了实际触发台站数目、台站布设密度和实际“盲区”之间的一个半定量关系,这个关系无论是对地震台网还是对地震预警系统的性能评估和质量控制可能都具有现实意义。2)地震破裂的有限性是现代地震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对地震预警系统的布局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一些震例的假定情形,讨论了这一问题。认为地震预警系统对于地震减灾所能发挥的作用要远大于传统地震学视角下的预期。这一观点深化了目前认为预警台站应该适当考虑不要均匀布设的认识,强调在发生大地震时,近断层区域密集布设的预警台站可能会使地震预警系统更加有效。3)能够识别近断层强震动记录的最佳识别函数(或称之为函数)具有快速报告地震破裂大小的潜在应用价值。而现实的情况是,在大部分国土上布设的强震台站是有限的。结合这一情况以及地震破裂的特点,本文讨论了一种考虑一维地震破裂传播的简化方法,这种方法基于断层几何和破裂方向性的快速检索。“盲区”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这种方法的测定时间进而反过来影响地震预警系统的性能,本文对该问题也做了一些讨论。长期以来,在“盲区”的观点上认为地震预警系统一无是处(或者说是高成本效益)的观点一直是存在的。可以预料,本文的分析可能会为此带来一些别样的曙光。本文的意义旨在启发一些与“盲区”相关的“盲点”,并分析一些在现代地震学新视野下的“盲区”问题。

周连庆[7](2016)在《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文中研究说明与地震波衰减直接相关联的介质品质因子Q值描述了地球介质的非弹性和非均匀性,是了解地下裂隙的数量、孔隙密度与分布以及孔隙中存在的流体含量的重要参数。测定衰减的横向变化不仅能为了解地下热结构、粘性和流变特性提供额外约束,更重要的是对于解释三维速度结构有重要意义,是理解地震波速度和地球介质密度横向不均匀分布的重要参数。本论文基于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形数据,采用层析成像的方法进行了不同尺度介质衰减结构的研究。首先基于地方震数据在3个典型水库库区进行了小区域三维精细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通过衰减结构的分布评估了地下流体的渗透和扩散状态。其中在紫坪埔水库库区,本论文通过汶川Ms8.0地震前后的三维衰减结构推断了紫坪埔水库库水渗透和扩散在Ms8.0地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然后利用Lg波在新疆地区开展了区域尺度的衰减结构成像,得到了新疆地区高分辨率的Lg波衰减结构图像。最后分别基于中短周期地震面波和背景噪声面波,开展了中国大陆大尺度的衰减结构层析成像,通过改进振幅提取技术,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效率。其中,利用背景噪声面波进行衰减结构成像的研究系首次基于完整的理论体系将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应用于衰减结构成像中,并系统形成了背景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的完整数据处理和计算程序,进而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大陆地区得到了研究区高分辨率的背景噪声面波衰减图像。地方震层析成像是研究小区域典型构造区介质结构的主要方法,广泛应用于断层带、俯冲带、火山区和水库库区。尤其在水库库区,地方震成像技术是研究地下流体分布和状态的重要方法,是推断地震活动与地壳结构的精细关系以及地震发生机理的重要依据。水库库区地壳介质中孔隙流体的渗透和扩散是水库诱发地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水库诱发地震的成因机理和进一步判定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参数。将速度(VP)、波速比(VP/Vs)和衰减(Q值)结构成像相结合是分辨由于结构不连续或流体渗透导致的地下结构变化的最重要方法。本论文利用地方震成像技术在龙滩、三峡、紫坪铺三座大型水库库区开展了三维速度、波速比与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三个库区高分辨率的三维速度、波速比与衰减图像均揭示了水库库区周围介质的复杂性以及流体渗透对介质结构存在的影响,其中流体在库区下方断裂带中的渗透和扩散可能是地震发生的重要起点。龙滩和三峡库区的介质结构显示,库区下方浅层存在明显的低VP,高VP/VS,低QP和低Qs分布特征,表明浅层介质发生了明显的流体渗透现象。龙滩水库库首区和主要河流下方的低VP,高VP/Vs,低QP和低Qs的异常深度达到了4-7km左右,表明龙滩水库的库水渗透深度可能达到了4-7km。三峡水库库区的仙女山断裂周围流体的渗透可能达到6km左右,其他主要河流下方的库水渗透可能只有2km左右。紫坪铺水库库区的三维Vp,Vp/Vs,Qp和Qs图像表明紫坪铺水库的库水渗透深度可能达到了10km以上,可能与水库周围存在深大断裂有关。我们推断紫坪铺水库的库水渗透有可能是汶川Ms8.0地震发生的触发因素,进一步的证据需要结合水库蓄水前的三维介质结构进行更深入研究。汶川地震后,紫坪埔水库下方的高衰减区进一步扩大,表明该地震使得震源区周围的介质发生了明显破裂,流体沿断层和裂隙进一步渗透和扩散,导致高衰减区的范围比震前更大,深度更深。Lg波是区域范围内地震波中能量最强、振幅最大、在地震图上表现最为突出的震相,因此Lg波Q值成像是了解区域构造特征并寻找介质异常区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基于Lg波,对新疆及邻近地区开展了区域尺度的衰减结构成像。Lg波衰减图像显示,QLg的分布形态与研究区地质构造紧密相关。帕米尔高原东北缘、青藏高原西北缘、南天山西段、北天山及其北缘的准噶尔盆地内部区域属于低Q0区,塔里木盆地西部、塔里木盆地东部、包括吐鲁番-哈密盆地的东天山、南天山东段以及北天山都属于高Q0区。根据研究区QLg值分布图像与地形的明显相关性,我们认为Lg波具有明显的通道波特征。并由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QLg分布图像的分区性推断这两个大型刚性盆地内部可能存在隐伏断裂。由于面波的优势周期比体波大,因此面波主要对较大尺度的构造特征有较好的采样。在地震图中超过一定的震中距范围,面波的能量往往很大,且在地球表面衰减较慢,对台站覆盖较差的区域也可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因此,面波层析成像是了解大尺度构造特征的重要数据,在少震区和台站密度相对较低的地区也同样适用。本论文基于中国大陆国家地震台网和区域台网的188个宽频带台站的10s和20s周期的地震瑞利面波,在相匹配滤波的基础上,提取了瑞利面波振幅比,并基于双台谱比的方法反演了中国大陆10s和20s面波的衰减结构图像。我们开发了自动测定地震振幅谱的方法,并与手动测定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实现了使用双台法基于大量地震数据反演得到了中国大陆高分辨率的二维衰减结构模型。在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模型的分辨率达到了3°左右,在西部和中国大陆边缘地区,模型的分辨率在5°左右。本论文的成像结果与已有的中国大陆衰减结构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似性,与地质构造特征也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近年来,噪声面波成像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摆脱了地震面波成像对地震定位和震源机制的影响,并不受地震发生无规律的限制。噪声面波成像已广泛应用于速度结构反演。由于背景噪声源的强度和分布随时间、位置和方向变化的复杂性,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振幅进而进行衰减结构的研究要远远落后于速度结构的研究。本论文首先基于数值模拟数据开展了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面波振幅并反演介质衰减系数的测试,表明可以从temporal flattening后的数据中正确提取瑞利波衰减。此后详细阐述了从背景噪声中提取瑞利波振幅的整个过程,并介绍了一种改进的temporal flattening方法。通过与实际地震面波中提取的衰减系数对比,我们认为从背景噪声中提取振幅计算一维衰减结构的方法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开展了二维衰减结构模型层析成像的研究。基于各向异性的噪声源分布和不均匀衰减结构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产生了100个台站长时间的背景噪声记录。采用180kmm和60km两种尺度的网格节点间距对研究区进行网格化,在两种尺度下进行了二维衰减结构层析成像。反演得到的衰减模型与设定的初始模型基本一致。检测板测试的结果也显示,本论文中提出的噪声面波振幅的提取方法和参数设置可以成功的反演二维衰减结构模型。最后,我们使用国家台网和区域台网146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真实的背景噪声数据,开展了中国大陆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的研究。首先利用窄带滤波和异步temporal flattening等方法对背景噪声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噪声互相关,得到了10s和20s周期的1万多条台站对间的瑞利波经验格林函数,利用相匹配滤波技术和双台成像方法反演了10s和20s周期的瑞利波衰减图像。其中新疆西南部、青藏高原西部、东部地区和研究区其他的边缘地区的图像分辨率在2.5°-5°之间,其他地区衰减图像的分辨率达到了2.5°左右。衰减图像与地质构造特征具有较好的对应性,与中国大陆已有的地震面波衰减结构图像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利用真实的地震背景噪声记录,从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瑞利波振幅,并进行二维瑞利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是可行的,为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的研究提供了另一条途径,摆脱了对地震发生的依赖且可以提高衰减图像的分辨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张帆[8](2014)在《内蒙古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评估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地震监测工作主要依赖于覆盖全球的地震台站组成的地震台网,相对于使用单个地震台站,地震台网有多方面的优势,对地震事件的位置和震级的确定更加可靠。而对地震台网监测能力的科学评估,是开展包括地震危险性分析、区域速度结构探查等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最小完整性震级Mc是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评估的重要指标,按照仪器相应参数、台站场地相应参数和地动噪声等,估算出台站的理论响应曲线,可以叠加得到台网的理论最小完整性震级。使用台网实际记录到的地震报告,通过统计方法估算最小完整性震级,计算最小完整性震级的统计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假定震级不小于Mc的地震在震级—频度分布上满足G-R关系(Gutenberg and Richter,1944),并认为这些地震的记录是完整的(Wiemer and Wyss,2000; Cao and Gao,2002; Marsan,2003;Woessner and Wiemer,2005; Amorèse,2007);另一种则是基于非G-R关系的方法,例如“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robability-based Magnitude of Completeness, PMC)方法(Schorlemmer and Woessner,2008)和“贝叶斯完整性震级”(Bayesian Magnitude ofCompleteness, BMC)方法(Mignan, et al.,2011; Mignan, et al.,2013;)等。根据地震台网所配置的地震计的仪器参数、地震台站的场地响应以及实测的噪声功率谱,在地震信号识别的信噪比假设基础上,可以估算地震台网理论的监测能力。但是此种方法是基于能够清晰识别震相的理论假设信噪比,而且无法考虑台网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基于G-R关系的评估方法使用的震级频率分布假设在小样本情况下可能不成立或者有偏差,造成评估结果的偏差。BMC和PMC等基于非G-R关系方法具有可考察地震定位中台站人为选择等造成的台网监测能力下降、避免传统基于G-R关系的统计算法因地震数目过少无法评估等优点,但这些方法是基于台网目录完整性的假设,在监测能力较差的台网这种假设是不合理的。本文使用三种代表性的方法(噪声功率谱方法、EMR方法和PMC方法)对内蒙古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评估,比较各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探讨方法的适用性,供改进方案。针对监测较差地区不满足台网完整性假设,本文使用台网检测率模型对PMC方法结果进行修正。本文还应用评估结果对内蒙古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和变化特征,并提出台网优化建议。本文做了以下工作:1整理内蒙古地震观测数据2使用噪声功率谱方法,EMR方法和PMC方法计算理论最小完整性震级并对比结果。3使用台网检测率模型对PMC方法进行修正,并分析结果。4以计算结果为基础,分析内蒙古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张红才[9](2013)在《地震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地震预警系统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新手段,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建立了各自的地震预警系统。其中,有的地震预警系统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并取得了明显的减灾效果,有的还正在进行在线测试。本文即主要针对地震预警系统建设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展开研究。重点对地震预警连续定位、地震震级连续测定、预警信息可靠度、预警信息发布方案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四川汶川地震、台湾集集地震及东日本大地震等三个大地震为例,分别对本文提出的一些方法进行验证分析。本文所做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地震预警连续定位方法。该方法对已知的少量信息进行充分运用,从单个台站触发开始即能够对可能的震中位置进行判断限定,随着触发时间的增加能的震中区域逐渐缩小,当触发台站数达到或超过3台后即可以根本文推导的公式计算得到较为准确的地震定位结果。此外,根据本文定位方法的误差分析公式事先也能够对地震定位结果的质量进行评定,有助于提高地震定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用福建台网实际震例的测试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地震定位结果,同时也满足地震预警系统的高度时效性要求。(2)通过总结分析现有的一些地震预警震级计算方法,推荐采用国际上常用的c和Pd两种算法进行预警震级计算,利用收集到的一些地震事件数据,分别拟合得到了这两个参数与地震震级间的统计关系式。此外,作者对Pd方法进行了拓展,当台站触发后即开始对位移幅值进行连续追踪,从而实现了预警震级的持续更新。与此同时,根据位移幅值Pd还能够对峰值地面运动速度PGV进行持续预测。由于地震警报发布时,处于不同震中距处的各个台站中可用信息量不同,作者还分别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加权组合方案计算最终震级结果。(3)针对地震预警系统的高度准确性要求,结合各个特征参数之间不同的特性,分别从信噪比、参数相容性、参数协调性、定位结果可靠性等几个角度对地震预警信息的可靠程度进行判定。利用福建台网的一些实际观测数据对本文相关可靠度检测准则的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排除一些干扰信息的影响,有助于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可信性。(4)借鉴日本气象厅计测烈度计算方法并结合我国建筑结构的主要频带范围(0.3Hz-3.0Hz),推荐了一套完整的地震仪器烈度算法。该算法物理含义明确,能够对地震动的幅值、频谱、持时等三要素进行合理考虑,并能够对三分向地震动充分利用。采用该方法,作者推荐了一个地震仪器烈度标准,该标准也与我国现行地震烈度标准有较好地衔接和继承。以汶川地震为例对本文方法的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的仪器烈度计算结果与现场烈度调查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充分表明了本文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5)以福建地区为例,基于福建地区现有地震观测台网资源并结合该地区地震活动性特点,研究确定了地震预警系统信息发布方案,获得了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所需时间等值图等一系列图件。根据该信息发布方案,以福建地区历史地震资料和潜在震源区划分资料为依据,分别对地震预警系统在福建地区的应用效率进行评估。(6)利用从四川汶川地震、台湾集集地震及东日本大地震等三个大地震中收集到的实际观测记录,分别对本文所提出的相关方法进行验证分析,并针对验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

张红才,金星,马强,韦永祥,李军,陈慧芳[10](2010)在《福建省“九五”地震监测台网台站震级校正及单台震级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首先介绍了福建省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在总结震级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九五"地震监测台网中29个台站的平均震级偏差对台网震级确定造成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对台网内单台测定震级进行校正。然后分网内和网外两种情况,分别回归得到了由单台(首台)震级确定最终震级的关系,并对单台震级测定所需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对平均台间距60 km的网内地震,一般在单台P波到达后的10 s内即可由单台震级估计出最终震级。

二、试论福建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震级参数测定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福建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震级参数测定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钻孔应变地震波记录确定地震面波应变震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选取
    1.1 地震波记录和台网地震目录资料
    1.2 最大主应变振幅的获取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3.1 震级偏差计算
    3.2 台站校正
    3.3 震级偏差分析
    3.4 震级饱和问题
4 结论

(2)我国地震观测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地震观测系统
中国地震观测遥测自动化
中国地震观测数字化建设
我国地震观测的网络化建设
中国地震观测密集化
结语

(3)中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的编目
    1.1 编目范围和资料来源
    1.2 编目的原则与方法
    1.3 编目的成果及概况
2 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监测能力分析
    2.1 地震台网分布和相应的监测能力
    2.2 地震震中定位精度分析
        2.2.1 各类地震定位精度随时间的变化
        2.2.2 不同区域的地震定位精度评估
3 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震级的转换和震级标度的统一
    3.1 正交回归方法的原理
    3.2 MS,China与MW,GCMT、MW,NIED的经验关系
    3.3 mB,China、mb,China与MW,GCMT、MW,NIED的经验关系
    3.4 中国大陆ML与中国台湾地区ML、中国大陆MS与菲律宾MS的震级转换式
    3.5 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震级标度的统一
4 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
    4.1 删除前震、余震数据
    4.2 地震目录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
    4.3 中国海域及邻区各地震带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
5 结论和认识

(4)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基础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地震目录编制现状
        1.3.2 震级转换关系的研究现状
        1.3.3 我国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的研究现状
        1.3.4 我国海域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1.5.1 技术路线图
        1.5.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
    2.1 引言
    2.2 地震目录的编目范围
        2.2.1 空间范围
        2.2.2 时间范围
    2.3 资料来源
        2.3.1 我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地震资料的来源
        2.3.2 海域邻区各国地震资料的来源
    2.4 编目的原则与方法
    2.5 编目的成果与形式和目录概况
        2.5.1 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目录
        2.5.2 我国海域及邻区2.0-4.6级中小地震目录
    2.6 小结
第三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震级的转换和震级标度的统一
    3.1 引言
    3.2 我国海域及邻区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转换关系研究
        3.2.1 资料来源及概况
        3.2.2 回归方法
        3.2.3 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3.2.4 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3.2.5 与陆域震级转换关系式的对比
    3.3 我国地震台网与其它地震台网测定地震的震级偏差研究
        3.3.1 产生震级偏差的原因
        3.3.2 计算方法
        3.3.3 震级偏差的统计分析
        3.3.4 不同地震台网震级的转换关系
    3.4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震级标度的统一
    3.5 小结
第四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资料完整性分析
    4.1 引言
    4.2 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时段地震台站分布和地震监测能力
    4.3 地震震中定位精度分析
        4.3.1 各类地震定位精度随时间的变化
        4.3.2 不同区域内地震定位精度的评估
    4.4 删除前、余震
    4.5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
        4.5.1 地震目录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
        4.5.2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时间分布特征
        4.5.3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空间分布特征
    4.6 小结
第五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参数
    5.1 引言
    5.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构造背景
    5.3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5.3.1 研究区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5.3.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带的划分和调整
        5.3.3 近海大陆架海域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5.3.4 远海各地震统计区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5.3.5 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5.4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5.4.1 b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5.4.2 MLE和LS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5.4.3 近海大陆架海域和远海各地震带的b值和V_4值
        5.4.4 俯冲带地区的b值和V_4值
        5.4.5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对比和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附录 我国海域及邻区M_S≥7级地震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图件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5)南加州地震监测七十七年(1932~2008)(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南加州地震台网
    1.1台站和记录
    1.2数据处理
2地震目录
    2.1震源重定位
    2.2定位精度
    2.3地方性震级的历史 (ML)
    2.4其他震级的历史
    2.5震级的完整性
    2.6目录的变迁
3南加州地震活动
    3.1地震模式
    3.2 SCSN地震统计
4讨论
5结论
数据与来源

(6)地震早期预警系统(EEWS)“盲区”控制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地震预警的概念、方法和物理背景
1.1 早期预警的概念和地震预警系统
1.2 地震预警系统中的方法和技术
    1.2.1 震相自动拾取技术
    1.2.2 震中快速估计方法
    1.2.3 震级估算方法
    1.2.4 强地而运动参数估算方法
1.3 基于“众包”(crowdsourcing)的预警实践
1.4 地震预警系统面临的一些挑战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南北地震带及华北首都圈地区相关情况介绍
2.1 南北地震带地区
    2.1.1 南北地震带地区的地震分布
    2.1.2 南北地震带地区的测震和强震台网
2.2 华北首都圈地区
    2.2.1 华北首都圈地区的地震分布
    2.2.2 首都圈地震预警原型系统
2.3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南北地震带地区和华北首都圈地区 第三章 地震预警系统的“盲区”分布及“盲区”控制问题
3.1 地震预警系统面临的一个挑战:预警“盲区”
3.2 南北地震带地区的“盲区”分布:现在和将来
3.3 华北首都圈地区的“盲区”分布:现实和愿景
3.4 非理想情况下的“盲区”分布
3.5 “盲区”控制问题 第四章 震源有限性及其对地震预警系统的意义
4.1 震源的有限性
    4.1.1 震源的一般描述
    4.1.2 地震破裂的方向性
    4.1.3 有限震源模型
4.2 震源有限性对预警问题的影响:唐山地震的假定情形
4.3 震源有限性对预警问题的影响:全球一些强震的假定情形
4.4 震源有限性对预警问题的影响:汶川地震的假定情形 第五章 最佳识别函数及其在地震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5.1 最佳识别函数(best/optimal discriminant function)
5.2 强震数据的处理
5.3 最佳识别函数的实时应用?——汶川地震和集集地震的假定情形
5.4 几个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结论、讨论及未来工作展望
6.1 结论和讨论
    6.1.1 主要结论和认识
    6.1.2 讨论
6.2 未来工作展望 附录一 全球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现状
附1.1 已建成地震预警系统并投入使用的国家和地区
    附1.1.1 墨西哥
    附1.1.2 中国台湾省
    附1.1.3 土耳其
    附1.1.4 罗马尼亚
    附1.1.5 日本
    附1.1.6 韩国
附1.2 正在实时测试地震预警系统及讨论其可行性的国家和地区
    附1.2.1 意大利
    附1.2.2 中国大陆
    附1.2.3 美国加州
    附1.2.4 西班牙
    附1.2.5 欧盟
    附1.2.6 以色列
    附1.2.7 吉尔吉斯斯坦
附1.3 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概貌
附1.4 附录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介绍

(7)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意义
    1.1.1 介质速度与波速比结构的研究意义
    1.1.2 介质衰减结构的研究意义
    1.1.3 速度与衰减结构综合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动态
    1.2.1 地方震体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1.2.2 Lg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1.2.3 地震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1.2.4 噪声面波衰减结构成像研究动态
1.3 论文研究内容
    1.3.1 基于地方震体波的速度与衰减成像研究
    1.3.2 基于Lg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1.3.3 基于地震面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1.3.4 基于背景噪声面波的衰减结构成像研究
1.4 章节安排 第一部分 地方震体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第二章 龙滩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2.1 水库库区三维衰减结构的研究意义
    2.2 构造背景
    2.3 方法与原理
    
2.3.1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
    
2.3.2 三维Q_P和Q_S层析成像
    
2.3.3 分辨率分析
    2.4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研究
    
2.4.1 数据
    
2.4.2 一维速度模型的建立
    
2.4.3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2.4.4 棋盘测试
    
2.4.5 分辨率分析
    
2.4.6 三维V_P和V_P/V_S分布结果
    
2.4.7 研究区地震重新定位
    2.5 三维Q_P和Q_P/Q_S层析成像研究
    
2.5.1 数据处理与t~*估计
    
2.5.2 检测板测试
    
2.5.3 分辨率分析
    
2.5.4 三维Q_P与Q_S分布结果
    
2.5.5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三峡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3.1 研究意义
    3.2 构造背景
    3.3 数据处理
    3.4 三维V_P,V_P/V_S,Q_P和Q_S层析成像
    
3.4.1 一维V_P结构反演
    
3.4.2 三维V_P和V_P/V_S层析成像
    
3.4.3 t~*估计
    
3.4.4 Q_P和Q_S层析成像
    
3.4.5 分辨率分析
    3.5 结果
    
3.5.1 V_P和V_P/V_S层析成像结果
    
3.5.2 Q_P和Q_S层析成像结果
    3.6 讨论
    3.7 结论
第四章 紫坪铺水库库区三维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
    4.1 国内外研究进展
    
4.1.1 汶川M_s8.0地震震源区介质结构层析成像研究现状及动态
    
4.1.2 紫坪铺水库与汶川M_s8.0地震的关系研究现状及动态
    4.2 构造背景
    4.3 数据
    4.4 汶川M_s8.0地震前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研究
    
4.4.1 一维速度模型的反演
    
4.4.2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4.4.3 棋盘测试
    
4.4.4 分辨率分析
    
4.4.5 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结果
    4.5 汶川M_s8.0地震前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Q_P和Q_S成像研究
    
4.5.1 t~*测定
    
4.5.2 数据处理与参数设定
    
4.5.3 分辨率分析
    
4.5.4 三维Q_P和Q_S成像结果
    4.6 汶川M_s8.0地震后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V_P和V_P/V_S成像研究
    4.7 汶川M_s8.0地震后紫坪埔水库库区三维Q_P和Q_S成像研究
    4.8 讨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第二部分 区域Lg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第五章 新疆地区Lg波衰减成像
    5.1 引言
    5.2 区域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性
    5.3 方法与原理
    5.4 Q_(Lg)层析成像
    
5.4.1 数据处理
    
5.4.2 Q_(Lg)平均值反演
    
5.4.3 棋盘测试与分辨率测试
    
5.4.4 研究结果
    5.5 讨论
    5.6 结论 第三部分 大尺度地震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第六章 中国大陆地震面波衰减成像
    6.1 引言
    6.2 方法原理
    6.3 数据处理
    6.4 结果
    6.5 讨论
    6.6 结论 第四部分 背景噪声面波衰减结构层析成像
第七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噪声面波衰减成像
    7.1 引言
    7.2 方法
    7.3 从理论数据中提取一维面波振幅
    7.4 从真实数据中提一维面波振幅
    7.5 基于模拟数据的二维衰减结构成像
    
7.5.1 参数设置
    
7.5.2 模型反演
    
7.5.3 检测板测试
    7.6 讨论和结论
第八章 中国大陆背景噪声强度时空分布图像
    8.1 引言
    8.2 数据处理
    8.3 结果
    8.4 讨论与结论
第九章 中国大陆噪声面波衰减成像
    9.1 引言
    9.2 方法与数据处理
    9.3 结果
    9.4 讨论与结论
第十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计划
    10.1 结论
    10.2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内蒙古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意义
1.2 论文的内容安排与基本框架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1.3.1 论文创新之处
    1.3.2 论文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第二章 方法和原理
2.1 相关理论概述
    2.1.1 地震观测
    2.1.2 地震活动性和 G-R 关系
    2.1.3 地震台网检测能力评估方法
    2.1.4 噪声功率谱方法原理
    2.1.5 EMR 方法原理
    2.1.6 PMC 方法原理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章 数据
3.1 概述
3.2 台站信息分析及数据处理
    3.2.1 固定台站资料完整性分析
    3.2.2 呼和浩特模拟遥测台网资料完整性分析
    3.2.3 流动台站资料完整性分析
3.3 地震目录及观测报告核实
    3.3.1 数据基础
    3.3.2 地震目录与观测报告内容完整性分析
    3.3.3 格式的统一
    3.3.4 准确性分析
3.4 区域小震活动分布
3.5 结论和本文使用数据情况 第四章 计算过程和结果
4.1 噪声功率谱方法计算过程和结果
4.2 EMR 方法计算过程和结果
4.3 PMC 方法计算过程和结果
    4.3.1 PMC 方法估算台网检测概率的计算原理
    4.3.2 台站检测概率计算结果
4.4 结果对比分析
4.5 使用台网检测率模型对 PMC 方法的修正 第五章 内蒙古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分析
5.1 概述
5.2 定位台站“空隙角”的时空分布特征
5.3 定位台站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5.4 内蒙古测震台网台站检测概率的对比分析
    5.4.1 三个时期的单台检测概率 PD
    5.4.2 三个时期台站 PD 的区域特征
5.5 内蒙古地震台网监测能力——最小完整性震级 MP时空特征
    5.5.1 监测能力空间特征
    5.5.2 监测能力 MP 时序分布特征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校期间成果 致谢

(9)地震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地震预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3 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及应用现状
    1.4 本文研究拟主要解决的问题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二章 地震预警连续定位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3 地震预警连续定位方法
    2.4 地震预警连续定位算例
    2.5 地震预警定位误差分析
    2.6 福建地区地震预警定位误差分布
    2.7 基于定位误差分析结果的定位算法优化
    2.8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预警震级连续确定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国内外相关研究
    3.3 本章研究所使用数据
    3.4 预警震级计算
    3.5 由 Pd参数估计峰值地震动水平
    3.6 预警信息发布时的加权震级计算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警信息可靠性研究
    4.1 引言
    4.2 本章研究所用数据
    4.3 本章研究方法概述
    4.4 采用信噪比指标的预警信息可靠度研究
    4.5 基于 c、Pd参数相容性的预警信息可靠度研究
    4.6 基于参数协调性的预警信息可靠度研究
    4.7 地震预警定位可靠度研究
    4.8 综合可靠度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震仪器烈度研究
    5.1 引言
    5.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5.2.2 日本气象厅(JMA)计测烈度
        5.2.3 台湾“中央气象局”(CWB)速报震度
        5.2.4 中国地震烈度表中推荐的地震动参数参考标准
        5.2.5 地震烈度模糊判别算法
    5.3 地震仪器烈度物理参数选择标准
    5.4 本章研究所用数据
    5.5 美国、日本、中国地震烈度标准对比
    5.6 本文选用的纯幅值滤波器
    5.7 有效峰值加速度持时选择
    5.8 推荐仪器烈度算法
    5.9 汶川地震应用检验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福建地区地震预警能力评估
    6.1 引言
    6.2 福建地区地震活动性概述
    6.3 福建地区地震观测台网简介
    6.4 预警信息发布方案确定
    6.5 福建地区地震预警系统运行效率评估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汶川、集集和东日本大地震验证分析
    7.1 引言
    7.2 汶川地震检验分析
    7.3 集集地震检验分析
    7.4 东日本大地震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与展望
    8.1 引言
    8.2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8.3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8.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福建省“九五”地震监测台网台站震级校正及单台震级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福建省“九五”地震监测台网台站校正
    1.1 福建省地震监测台网简介
    1.2 各台站震级偏差
2 单台震级与最终震级的统计关系及拟合
3 讨论与总结

四、试论福建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震级参数测定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钻孔应变地震波记录确定地震面波应变震级[J]. 李富珍,张怀,唐磊,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2021(05)
  • [2]我国地震观测历程[J]. 陈会忠. 城市与减灾, 2020(06)
  • [3]中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J]. 谢卓娟,李山有,吕悦军,徐伟进,张愉玲,刘雯歆. 地震地质, 2020(04)
  • [4]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D]. 谢卓娟.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5]南加州地震监测七十七年(1932~2008)[J]. K.Hutton,J.Woessner,E.Hauksson,张立文. 世界地震译丛, 2019(02)
  • [6]地震早期预警系统(EEWS)“盲区”控制的若干问题[D]. 李佳威.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7(03)
  • [7]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D]. 周连庆.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6(11)
  • [8]内蒙古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评估研究[D]. 张帆.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4(03)
  • [9]地震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张红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3(12)
  • [10]福建省“九五”地震监测台网台站震级校正及单台震级应用研究[J]. 张红才,金星,马强,韦永祥,李军,陈慧芳. 华南地震, 2010(03)

标签:;  ;  ;  ;  ;  

福建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震级参数的确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