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锈钢散热器

一个不锈钢散热器

一、一种不锈钢散热器(论文文献综述)

范青柱[1](2021)在《套管式相变储热换热装置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能源的消耗大国,余热资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有大量的余热资源被浪费。余热资源由于其间歇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其回收利用难度较大。相变储能技术因其特殊的优势,可以有效的解决余热资源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不匹配的问题。相变储热技术在余热回收利用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设计使用不锈钢制作相变储热换热装置,首先研究了拟使用的几种相变材料包括单一脂肪酸、脂肪酸与石蜡混合相变材料及添加石墨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对304不锈钢的腐蚀性。实验中将304不锈钢分别浸入80℃的相变材料溶液,测试不同时间下不锈钢的质量,通过质量变化研究不锈钢对相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根据测试研究结果,确定对不锈钢腐蚀较小的相变材料种类和配比,为相变储热换热装置储能介质的选择提供参考。以相变储热换热装置作为蓄热放热的载体,以自行制备的热水作为余热资源,以散热器供暖末端作为余热利用装置,建立了相变储热、放热、供暖的循环实验系统。设计了余热回收利用的工艺流程,流程分为蓄热和放热两个过程。电加热水箱制备热水进入换热器开始蓄热流程,按照设定的不同蓄热时间,完成蓄热过程后,停止热水循环。开启散热器供暖系统,开始换热装置的放热流程,待相变材料凝固,完成放热过程,再进入下一个蓄热循环,如此反复,完成对余热的回收利用实现供暖的目的。对建立的实验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设定不同的蓄热温度和蓄热时间,测试相变储热换热装置的储热和放热性能。蓄热温度设定了70℃和80℃两种工况。蓄热温度为70℃时,蓄热时间分别设定了4h、5h、6h三种工况;蓄热温度为80℃时,蓄热时间分别设定了4h、5h、6h、7h、8h五种工况。通过实验系统的运行、调试和测试,得出相变储热换热装置进出口温度、散热器进出口温度和室内温度变化规律,以及蓄热温度和蓄热时间对房间供暖效果的影响,为系统的优化运行提供参考和依据。对相变储热换热装置实验系统进行经济性分析,计算1100W、3300W和5500W三种容量时相变储热换热装置系统的投资,使用经济性分析方法计算出投资收益率和回收周期,为相变储热换热装置系统较好的经济性、实用性及可行性提供依据。

张中一[2](2021)在《高压直流换流阀冷却系统铝制散热器腐蚀电流研究》文中指出高压直流输电在远距离输电工程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几年在国内得到飞速发展。换流阀系统正常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因此依赖内冷水系统将其带出。然而,实际运行几年后的换流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均压电极结垢现象,有一些甚至引发严重故障,威胁到整个直流输电工程的正常运行。到目前为止,结垢和腐蚀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研究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系统腐蚀原理,对从根源上解决内冷水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从散热器腐蚀,到均压电极表面发生沉积的Al元素的变化全过程。运用了 Al的电位-pH图及Al元素在水溶液中随pH变化存在形式图,确定了内冷水中Al离子的主要存在形式。利用相关反应的溶度积常数,计算了两种形态Al离子在不同pH下的存在比例。分析了 Al3+在水溶液中逐级水解过程,确定了在无其它金属腐蚀及副反应情况下内冷水的稳定pH值。建立了换流阀内冷水系统简化三维仿真模型,计算了考虑电极动力学情况下并联水路冷却系统中支流管段的电位差,比较了有无均压电极对内冷水中电场强度分布的差异。研究了影响支流管段电位差的影响因素,改变并计算了在不同位置安装均压电极对散热器腐蚀的影响。研究了单个散热器内部电解质电位分布形况,考虑了延长支流管长度对散热器腐蚀的影响。本文还建立了散热器进出口加装不锈钢电极后散热器的腐蚀仿真模型,利用二次电流场对不锈钢环和Al的腐蚀进行了计算,并结合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对比了不同位置散热器的安装不锈钢环前后的腐蚀速率,对不锈钢环的安装提出了相关建议。

程思恩[3](2021)在《某新型涡扇发动机加力燃油系统性能测试试验台研制》文中指出由于液压系统具体方向、速度、载荷程序控制及无级调速控制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不同领域的应用,液压技术从原有的手动单一控制逐步迈向自动化控制,并广泛的应用于建筑、水利水电、冶金、矿山等各种工业领域,在航空测试领域中也大量采用了液压系统。发动机及其部附件在检修后就需要进行性能测试,由于我国目前的航空发动机多采用液压控制附件非电子式,如主燃油泵调节器、主燃油分配器、喷口-加力调节器、加力泵、滑油控制附件等。因此需要专用的液压试验台对检修后的发动机液压控制附件进行性能测试。然而,目前大多数测试系统仅能实现对简单的液压元件进行性能测试,其缺点是测试功能单一,集成度不高,工作效率低下,且测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人为差错,这完全不符合现在自动化测试的多功能的要求。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研制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平台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以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液压综合试验设备,用于维修后的某新型涡扇发动机加力泵和应急放油附件的性能检测,这对提高测试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概述了不同压缩比的航空发动机原理,液压技术的相关发展,以及航空自动化在线检测系统;然后分别概述了加力泵、应急放油附件以及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然后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液压综合试验台设备的液压原理机构;根据液压原理图对液压比例阀、主燃油供油泵、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卡、PLC模块及其特殊功能模块进行了选型;然后以国产华研工控机为基础,并基于Lab VIEW系统开发了该试验台的测控系统,实现了加力泵和应急放油附件测试过程中的多通道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储存、等功能。最后以PLC作为下位机,Lab VIEW平台作为上位机,利用OPC技术实现了下位机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通信,编制了下位机与上位机相结合的测控系统程序;其中PLC模块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Lab VIEW则完成数据的处理、显示及保存等。待试验台制造完成后,对其进行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台的功能全面,不仅满足加力泵和应急放油附件的测试精度的要求,而且测试过程简单,易操作方便,也避免了人为操作错误,效果良好,因此证明了本文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是正确的、可行的。

杨帆[4](2021)在《电源舱红外与噪声特征抑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柴油发动机带动交流电机发电的电源舱是一种可应用于国防领域的厢式发电机组,其红外和噪声特倍受关注。弱红外特征是实现电源舱红外隐身的必要条件,低噪声特征可为人员提供舒适的声学环境。为抑制电源舱红外和噪声特征,我们从红外辐射和声波的产生机理及诱因关系出发,开展了以下工作。电源舱主要由舱壁围合柴油发电机组而成。发电机组主要由发动机本体、进气歧管、排气歧管、排气管、抗性消声器、水箱散热模块和发电机构成。沿气流方向,舱室由隔板分为进风舱和排风舱,舱壁分为进风面、侧面和排风面。为获得电源舱红外和噪声特征,利用热电偶和红外热像仪采集了舱内热源温度和电源舱外壁面红外热像图,分析了热源特性和外壁面红外特征分布;利用噪声频谱分析仪采集了舱内噪声源噪声频谱特性、近场噪声级分布、1m处的噪声频谱和噪声级,并进行了分析。红外实验研究发现,舱内主要热源有排气系统、发动机本体和水箱散热模块;电源舱进风面最高红外辐射温度仅为39℃,红外特征很弱,侧面最高红外辐射温度达65℃,红外特征显着,排风面最高红外辐射温度达73℃,红外特征最显着。噪声实验研究发现,舱内主要有表面振动和空气动力两类噪声源,均表现为宽频的高噪声级。前者包括发动机和发电机,其噪声主要涵盖中高频区间(500~4k Hz),噪声级达97.6~100.0 dB(A);后者包括进气、排气和冷却风扇,其噪声涵盖低中高频区间(63~4k Hz),噪声级达95.0~99.6dB(A)。在这两类噪声源共同作用下,电源舱进风面、侧面和排风面的近场噪声级分别处于 82.0~94.1 dB(A)、81.2~87.8dB(A)和 80.2~91.3 dB(A),高噪声区位于进、排风口处。此外,舱壁对高频噪声抑制效果较为显着,可使距电源舱1m处的平均噪声级从92.2 dB(A)降至81.0 dB(A),高于ISO8528-10规定的噪声限值(75.0 dB(A))。为抑制电源舱红外特征,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可屏蔽发电机组热特征的冷屏系统,其热负荷通过散热器散向环境,使外壁面趋近环境温度。电源舱侧面拟采用由冷屏模块集成的平板冷屏,排风面可设计为由冷屏模块集成的百叶窗冷屏。构建了电源舱冷屏实验系统,论证了冷屏系统抑制红外特征的可行性。为优化和评估红外抑制效果,采用有限元软件I-DEAS构建了电源舱和冷屏系统仿真模型,优化了平板冷屏和百叶窗冷屏的模块结构和布局,并实验验证和仿真评估了优化后的冷屏系统红外抑制效果。实验研究表明,冷屏系统可有效抑制电源舱红外特征。当采用冷屏系统时,电源舱侧面测点温度与空气温度的最大差值仅为3.9℃,排风面测点温度与空气温度的最大差值可低至8.4℃。仿真研究表明,平板冷屏内侧仅需单排管且只需应用于排风舱侧面,优化后的百叶窗冷屏由5个240 mm宽的模块构成,冷屏模块倾角为48°,管间距为30mm。与原电原舱相比,优化后的冷屏系统可使电源舱侧面与环境空气最大温差从28.6℃降至1.0℃,排风面与环境空气最大温差从34.8℃降至5.2℃,显着抑制了电源舱红外特征。为兼顾噪声和红外特征的抑制,实验分析了电源舱噪声和红外特征的诱因。电源舱噪声和红外特征的诱因多样且紧密关联,产生机械噪声的发动机本体、产生气动噪声的排气系统和水箱散热模块等主要噪声源也是导致红外特征显着的主要热源。为同时实现低噪声和弱红外特征,从关键源项出发,提出将水箱散热模块解耦的设想。为此,将水箱散热器外置,为其匹配了低噪声电控风扇,并为水箱散热模块设计了外壁有风屏的风道,利用浮力驱动的风屏屏蔽水箱风道红外特征。为抑制宽频排气噪声,排气消声系统采用了阻抗消声器。为屏蔽发电机组噪声和红外特征,舱壁设计为由外到内为“不锈钢蒙皮+阻尼垫+吸声隔热棉”的复合层结构,并改进了舱壁进、排风口。采用I-DEAS构建了所设计的电源舱和水箱风道仿真模型,论证了弱红外特征设计的可行性。最后,基于上述设计搭建了电源舱实验系统,实验研究了噪声和红外抑制效果。实验研究表明,经上述设计后,水箱风道近场高噪声级仅位于进、排风口处,分别为74.1 dB(A)和77.3 dB(A),对电源舱噪声无明显贡献。水箱风道与环境空气的最大温差低至10.0℃,有效降低红外特征。采用阻抗两级消声器明显消除了宽频排气噪声,噪声级降低了13.9 dB(A),显着降低了其对电源舱噪声的贡献。设计后的电源舱近场噪声级由顶到底逐渐升高,进风面、侧面和排风面的近场平均噪声级分别从87.5 dB(A)降至 77.5dB(A)、从 84.1 dB(A)降至 76.0dB(A)和从 84.8dB(A)降至 79.5dB(A)。距电源舱1 m处的平均噪声级从81.0 dB(A)降至72.5 dB(A),低于ISO8528-10规定的噪声限值(75.0dB(A))。此外,电源舱侧面与排风面和环境空气的最大温差分别从29℃降至12℃、从37℃降至8.0℃,显着抑制了电源舱红外特征。该设计提供了一种可同时实现电源舱低噪声和弱红外特征的有效抑制方法。基于电源舱产热、传热特性及噪声源频谱、声波传播特性的研究,从热、声源项和舱壁围护结构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红外和噪声抑制方法,实现了电源舱弱红外和低噪声特征,对机动装备在国防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李亚洲[5](2021)在《冰层热融钻进机理研究及冰下湖钻探用热融钻头研制》文中研究说明南极冰盖底部孕育有超过400个冰下湖。对这些冰下湖开展研究,不仅可以获取南极大陆的古气候信息、反演冰盖的演化历史、揭示冰下地质结构,而且有可能发现新的生命形式。此外,对冰下湖的研究可为人类探测外太空的冰下海洋提供有力的科学保障和技术支持。迄今为止,尽管人类已经利用机械钻进方法和热水钻进方法进行了四次冰下湖的钻探,但这两种方法在冰下湖探测中均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有鉴于此,吉林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可回收型全自动冰下环境探测器RECAS(RECoverable Autonomous Sonde)来实现南极冰下湖的无污染钻探。本文旨在探究冰层热融钻进过程的传热机理并为可回收型全自动冰下环境探测器的原理样机RECAS-200研制热融钻头。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冰层热融钻进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三个方面对冰层热融钻进过程的传热机理展开了研究。最后,本文完成了RECAS-200上下热融钻头的结构设计并针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以下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得的主要成果:(1)通过理论分析,分别建立了冰层热融钻进过程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以平板形热融钻头为例分析了热融钻进过程中热融钻头、薄层水膜以及冰层的传热特性。基于各个介质的传热特性,简化了冰层热融钻进过程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求解该简化模型的方法。理论分析结果显示:(1)电加热型热融钻头内部的温度从加热元件到钻头外表面逐渐降低,加热元件内的温度沿法线方向以二次方形式分布,而热融钻头基体内的温度则呈线性分布;流体加热型热融钻头基体内的温度从内表面到外表面线性降低。(2)薄层水膜内的压力以二次方的形式从钻头中心位置向融水出口处减小;融水的切向流速沿钻头外表面法线方向呈抛物线形分布;从钻头外表面中心位置到融水流出边界,融水的最大切向流速线性增加;融水的温度从钻头外表面到冰水界面线性减小。(3)冰层内的温度沿冰水界面的法线方向以指数函数的形式变化。(4)加热元件合理布置的电加热型热融钻头能够在其外表面获得均匀的功率密度,而被热流体均匀加热的热融钻头则能在其外表面实现等温分布。(2)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平台下开发了一种分析法和数值法相结合的混合解法,并对恒功率和恒温条件下的冰层热融钻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讨论了热融钻头的形状、功率、钻压以及冰温对热融钻进过程的影响,得到了薄层水膜厚度、钻头外表面温度(或功率密度)、薄层水膜内压力和流速、钻进速度、钻头热效率、损失(或输入)的功率、冰层最大热扰动距离等参数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恒功率条件下,球形热融钻头能够获得更高的钻进速度;而在恒温条件下,则应该优先选择圆锥形作为热融钻头的形状;热融钻头的钻进速度随钻头外表面的功率(或温度)、钻压以及冰温的增加而增加,但钻压对钻进速度的影响有限,在超过一定的阈值后,钻进速度随钻压增长的越来越慢。(3)搭建了热融钻进实验平台,利用冻制的人工冰样研究了热融钻头形状、功率、钻压和冰温对钻进速度、钻头热效率以及钻孔直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发热源置于热融钻头顶部的情况下,圆锥形热融钻头能获得最高的钻进速度;热融钻头的功率和钻压越大,冰温越高,热融钻进速度就越快。值得一提的是,钻压只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对热融钻进速度有较大的影响,超过该范围后,钻压的影响会逐渐减弱。实验研究的结果和理论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的研究结果完全一致。(4)基于RECAS-200钻头的设计要求,首先确定了热融钻头功率、加热元件和钻头形状等关键参数,然后分别设计了加热丝浇铸型热融钻头和加热棒插入型热融钻头,并对其进行了钻进试验,确定了RECAS-200钻头较优的结构。随后,在加热棒插入型热融钻头的基础上,完成了RECAS-200热融钻头的结构设计并为下热融钻头设置了灰尘收集器。(5)对RECAS-200热融钻头进行了一系列的功能测试。首先在纯净冰层和含灰尘冰层中分别进行了钻进试验。此外,还对RECAS-200的热融钻头进行了压力试验、寿命试验以及上热融钻头中心孔的温度测量试验。最后,对包括热融钻头在内的钻具整体进行了野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5 k W的功率下,RECAS-200热融钻头的钻进速度超过了1.5 m/h,且该热融钻头能够在含有火山灰的冰层中钻进;RECAS-200热融钻头能够在2 MPa的水压下工作,且其寿命超过了14天;上热融钻头在5 k W的功率下正常工作时,其中心孔内的温度不超过90℃,因此,钻具电缆不会受到损害。但在上热融钻头钻出冰盖表面时,中心孔内的温度升高的较快,所以上热融钻头必须采取小功率分时段控制的方式才能保证钻具电缆的安全;研制的热融钻头在野外试验中表现良好,未发生失效现象。

杨维国[6](2020)在《真空干泵用特种电机转子散热新方法与工程实施分析》文中提出真空干泵的驱动电机一般采用异步电机,由于驱动电机的气隙真空度接近真空,所以转子部分由损耗产生的热量很难散出。本文针对真空干泵用异步电机转子散热难问题研究的内容如下:首先,根据电机设计要求计算出电机的主要尺寸参数,并确定电机的定转子结构、材料和绕组形式。根据电磁场理论,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真空干泵用异步电机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电机的磁力线分布图、磁密云图和工作特性曲线。模拟真空干泵机组工作状态,从抽极限真空到直排大气的过程,得到了驱动电机应用于真空干泵机组的工作特性。其次,利用绘图软件绘制电机的轴承、机壳和转轴,与有限元软件导出的电机三维模型进行装配,将电机各部分损耗作为温度场仿真的热负荷,利用流固耦合的方法得到电机的温度分布,研制样机进行温升试验,得到电机的绕组温升,与仿真结果较吻合。再次,研究应用于真空条件下转子散热的真空散热器,真空散热器由温差发电装置和电磁发射装置组成。温差发电装置以转子为热端,绝热材料为冷端,根据温差发电原理将转子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电磁发射装置是由根据温差发电装置产生的电压电流选择合适的LED灯,从而将电能变为光能和辐射能,对电机机壳内表面应用黑铬技术,增强机壳的辐射吸收能力,降低机壳的辐射发射能力。计算真空散热器消耗的电能,模拟仿真应用真空散热器后转子温度分布,仿真结果表明降温效果明显。制作简易真空散热装置进行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温差发电装置成功驱动电磁发射装置。最后,研究应用于屏蔽电机的旋转热管散热器,在机壳轴承位置增加一圈水道营造热管的冷凝段,并且在整个机组外壳的电机位置处加一个散热风扇来增加冷凝段的散热,根据温度场仿真的转轴温度,选择水为工质,对与水适应性良好的不锈钢和铜合金材料的热管进行应力分析,对不同锥角的热管进行不同温度的应力分析,考虑一定的安全裕量,选择合适的热管材料和尺寸。

郭钰乾[7](2020)在《丝螺旋匝数对内插绕花丝管内传热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换热器在各个领域中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油-空散热器而言,油为不良传热介质。当被冷介质为单相时,散热器的总传热系数远低于空气侧表面传热系数,散热器的传热性能受限于管内表面传热系数,从而需要通过强化管内对流传热来提高散热器总传热系数。内插扰流元件是目前常用的内流强化传热方法。插入式扰流元件形式多样,广泛应用的主要有螺旋扭带、螺旋线圈、各种绕花丝等。为了提高管翅式换热器的性能,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绕花丝内插物,对绕花丝内插物的强化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和数值研究。实验研究中,保证绕花丝其它参数不变,只改变丝螺旋匝数N,选用N=42,N=84,N=126绕制成绕花丝I、绕花丝II、绕花丝III,来研究不同丝螺旋匝数对管内强化传热的影响。实验研究范围为Re=1450-4750,相对未插绕花丝管子,绕花丝III强化传热倍数最高,绕花丝I强化传热倍数为1.59-4.46倍;绕花丝II强化传热倍数为1.97-6.66倍;绕花丝III对应的强化倍数为2.14-7.71倍,绕花丝III强化传热倍数最高。这表明丝螺旋匝数越多,管内换热系数越高,但是压力损失也会越大。在整个实验研究范围内,绕花丝III的阻力增加倍数也最高,绕花丝I阻力增加倍数2.15-5.29倍,绕花丝II阻力增加倍数为4.7-8.81倍,绕花丝III对应的阻力增加倍数为6.42-12.83倍。因此,对于变量丝螺旋匝数,换热与阻力二者是相互制约的。实验研究范围为Re=1450-4750,强化传热因子JF随Re增大而减小,在低Re下JF因子较大,且同一雷诺数下绕花丝III对应的JF最大,这表明绕花丝III在层流下强化传热效果最好。当Re大于3500时,三种绕花丝对应的JF值均小于1,这表明绕花丝内插物对高雷诺数下的强化传热效果一般。当雷诺数较大时,绕花丝内插物的强化传热效果受丝螺旋匝数的影响较小。论文对管内插入绕花丝I、绕花丝II、绕花丝III后的强化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数值研究的范围为Re=700-4600,并对三种绕花丝仿真得到的Nuo、fo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表明,实验和仿真求得的Nuo都随着Re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绕花丝I实验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吻合很好。层流下的误差相比湍流下较小,所有误差集中在5%以内;湍流下的误差较大,最大误差出现在Re数最大处,约为19.5%。实验和仿真求得的fo都随着Re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较好。在Re数较小时,误差较小,随着Re数的增大,误差逐渐增大。层流下的误差相比湍流下较小,所有误差集中在8%以内;湍流下的误差也较大,最大误差出现在Re数最大处,约为19%。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比较可靠,能准确反映出管内插入绕花丝后的流动状况和传热特性。换热管内插入绕花丝后,迫使流过绕花丝多孔体的流体作不规则的横向和纵向运动,使管内流体充分混掺,提前诱发湍流发生,从而使径向温度分布均匀平坦化,使管内换热得到显着的增强。同时绕花丝内插物上的不锈钢丝圆环与管内壁面轴向和周向都呈相互错开的周期性点接触,这些接触点使内壁面变得粗糙,通过粗糙表面起到强化传热作用。绕花丝强化传热相比扭带和螺旋线圈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阻力也增加了很多。实验和仿真结果都表明绕花丝内插物具有很好的强化传热能力。

武姝婷[8](2020)在《基于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的结构轻量化设计及其支撑添加》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增材制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是一种基于激光烧结金属的增材制造技术,其突出优点在于可成型复杂的零件结构、材料的利用率较高、对于产品结构设计的变化可作出快速响应。在本文中,将SLM和结构轻量化设计结合在一起,系统地分析了基于SLM技术的零件轻量化设计约束和设计规则;针对SLM技术成型过程研究了支撑结构添加问题,梳理了支撑添加需要考虑的因素,总结了现有的支撑添加方式以及支撑添加问题,实现了轻量化结构的高质量成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背景介绍引出项目的研究意义,介绍了SLM技术工作原理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基于SLM的轻量化设计,分析了SLM的轻量化设计需求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应对轻量化结构的SLM成型缺陷,提出支撑添加的方法并分析了国内研究现状。(2)以SLM为基础研究零件轻量化设计。从SLM技术的工作原理入手,研究了零件结构轻量化设计的约束,针对设计约束提出结构轻量化设计规则及方法。(3)主要研究了基于SLM的支撑结构添加问题。介绍了支撑添加的作用和设计准则,提出支撑添加方法。针对手动添加支撑方法,以Magics软件为基础列出支撑的结构类型,分析了各支撑类型的特点。重点研究了以Magics为基础的块状支撑的支撑填充间距对零件成型质量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支撑填充间距各阶段零件的成型效果,给出了零件成型的最佳支撑填充间距。针对零件的SLM成型提出支撑添加规律。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典型零件进行支撑添加并仿真零件变形情况与自动添加的支撑方式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参数优化后设计的支撑方式成型的零件效果更佳。(4)以某型卫星散热器为设计对象,实现零件减重。在三维建模过程中保留了零件的特征结构,去掉影响有限元分析的元素,简化了零件模型。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零件的变形情况。利用拓扑优化软件优化零件结构,以整体刚度最大为优化目标,强度、刚度为约束条件,进行拓扑优化分析,得到的结构重量减少64%,优化结构主传力路径清晰,并通过软件做表面光顺处理。(5)实现某型卫星散热器轻量化结构的SLM成型。针对某型卫星散热器的轻量化结构SLM成型,选择材料、设备,并根据零件轻量化结果添加支撑结构,最后实现零件的SLM成型,验证结构优化的合理性和可加工性。

王广平[9](2020)在《均温热沉的液冷循环系统设计》文中提出关键电子元器件的面热流密度不断提高,传统冷板已难以满足散热需求,微通道热沉散热收到普遍关注,而评价热沉的散热能力,需要一套与其参数范围匹配的实验系统,不仅要求达到大功率负载下的散热能力,更需要考量此时热负载表面的均温效果,对热沉实验系统的设计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针对一种均温微通道热沉结构,设计一套液冷循环散热系统,并对系统中重点模块(热端模块结构、冷端模块结构、系统管路等)进行结构设计和实验参数制定。在系统热端模块设计中,对一种三层雪花构型均温热沉结构进行了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其压降和均温散热性能。设计了热沉支撑体结构,研究了其入口流速、针肋直径等参数对均温热沉结构并联入口边界流速均匀性的影响。设计了高功率热负载结构,对内部发热源功率、热面热流密度均匀性以及不同热源安装位置进行了热特性研究,并利用均温性能评价方法对其热面均温性进行评估。在系统冷端模块设计中,采用风冷和热电制冷串联方式,组成系统的冷端制冷模块,该模块将热端流出的循环水制冷到初始常温,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其中风冷散热器实现主要的散热作用,热电制冷结构实现小范围温控作用,达到所需温控精度要求。在系统管路设计中,主要进行了循环冷却液选型、系统压降计算、系统液路设计、水箱设计、管路和辅助件选型等五项工作,最终完成系统的三维模型搭建,对关键结构在实验台上的固定安装方式进行简要阐述。

马锐[10](2020)在《用于芯片散热的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电子元器件朝着高频、高集成、大功率、小型化方向发展的背景下,脉动热管因其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启动及传热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其中,板式脉动热管因良好的贴合性在电子器件散热方向引起了大量学者的关注。但是由于板式脉动热管内分布着大量细小的脉动槽道,导致PHP一般只能加工成小尺寸、低功率的散热器,因此较难满足大功率的电子器件冷却。此外,板式脉动热管的启动与传热常受重力影响显着,传热机理研究也不够深入。因此,开发一种具有良好贴合性、启动与传热性能、受重力影响较小、适用于大功率电子器件冷却的脉动热管散热器尤为必要。鉴于板式脉动热管存在的不足,本文设计并研究了一种拥有平面蒸发器与阵列脉动冷端的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该热管散热器的蒸发端由内置多孔介质泡沫铜的槽板构成,冷凝段由5片带有脉动槽道的冷凝槽板组合而成。兼有平面接触、脉动传热、大冷端面积等特点,以解决在有限空间内高热流密度、平面型发热体特征的电子芯片散热问题。本文对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的实验研究主要分为传热性能、启动性能、均温性能三个方面,具体从充液率、倾斜角度、风速、加热功率四个角度来分别探讨对其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各项性能的影响。第一阶段,通过控制变量法,得出各个倾角下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的最佳充液率;第二阶段,在最佳充液率的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倾角、风速、加热功率对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传热、启动、均温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各倾角下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的最佳充液率均为25%,最低热阻为0.02℃/W;(2)不同倾角下热管散热器热源平均温度的差别不大,说明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对倾斜角度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在0°~90°间正常稳定的工作,其中,60°倾角下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的传热性能最佳;(3)风速对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具有一定规律性,此种规律同时受到倾角与加热功率的交互影响,较大加热功率下,风速越大,热管散热器的散热效果越好,但较小加热功率下3m/s风速的热管散热器散热效果不如2m/s;(4)随加热功率的增加,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的热源平均温度线性增长,增长幅度受倾斜角度和风速的影响较大;(5)除0°倾角启动性能不佳以外,其余倾角下的启动性能差别不大,加热功率越大,启动时间越短、完全启动温度越高;(6)倾角对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均温性能的影响与加热功率相关,较小加热功率、不同倾角下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的均温性能差异不大,较大加热功率、0°~30°倾角范围内均温性能显着降低,30°倾角后倾角的影响不再显着;(7)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的传热性能优于单片板式脉动热管,但是启动性能不如单片板式脉动热管。

二、一种不锈钢散热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不锈钢散热器(论文提纲范文)

(1)套管式相变储热换热装置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工业余热回收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相变材料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相变储热换热装置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实验方法
    1.6 课题研究目标
    1.7 课题来源
第2章 304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2.1 相变材料腐蚀实验的实验设计
        2.1.1 实验材料准备
        2.1.2 相变材料混合物的制备
        2.1.3 实验装置
        2.1.4 腐蚀性能测试实验过程
        2.1.5 相变材料腐蚀速率
    2.2 单一脂肪酸对304 不锈钢的腐蚀实验
    2.3 脂肪酸/石蜡混合相变材料对304 不锈钢的腐蚀实验
    2.4 脂肪酸/石蜡/石墨的复合相变材料对304 不锈钢的腐蚀实验
    2.5 三类相变材料腐蚀性对比
    2.6 误差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套管式相变储热换热系统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系统的建立
        3.1.1 相变储热换热装置的设计
        3.1.2 相变储热换热系统工艺流程设计和主要设备选型
        3.1.3 测点布置及工况设定
        3.1.4 实验系统工作原理
    3.2 蓄热温度为70℃的相变储热换热系统的实验研究
        3.2.1 相变蓄热时间设定为4h的实验测试和分析
        3.2.2 相变蓄热时间设定为5h的实验测试和分析
        3.2.3 相变蓄热时间设定为6h的实验测试和分析
    3.3 蓄热温度为80℃的相变储热换热系统的实验研究
        3.3.1 相变蓄热时间设定为4h的实验测试和分析
        3.3.2 相变蓄热时间设定为5h的实验测试和分析
        3.3.3 相变蓄热时间设定为6h的实验测试和分析
        3.3.4 相变蓄热时间设定为7h的实验测试和分析
        3.3.5 相变蓄热时间设定为8h的实验测试和分析
    3.4 实验数据对比
    3.5 误差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相变储热换热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4.1 经济分析方法
        4.1.1 投资收益率法
        4.1.2 投资回收期法
    4.2 相变储热换热系统的投资收益率和回收周期
        4.2.1 容量1100W相变储热换热系统
        4.2.2 容量3300W相变储热换热系统
        4.2.3 容量5500W相变储热换热系统
    4.3 不同容量的相变储热换热系统经济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高压直流换流阀冷却系统铝制散热器腐蚀电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工作
第2章 内冷水系统中铝离子形态研究
    2.1 换流阀散热器腐蚀分析
    2.2 换流阀均压电极沉积行为分析
    2.3 腐蚀与沉积关系的讨论
    2.4 冷却水中Al(OH)_4~-含量与Al~(3+)含量关系
    2.5 内冷水系统pH值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散热器腐蚀研究
    3.1 引言
    3.2 仿真模型
        3.2.1 模型
        3.2.2 边界条件
        3.2.3 电极动力学
    3.3 散热器腐蚀行为分析
        3.3.1 阴极保护
        3.3.2 理想情况下散热器自然腐蚀
        3.3.3 散热器相对高电位腐蚀
    3.4 有均压与无均压对比
        3.4.1 汇流管电位差研究
        3.4.2 散热器中间截面电位研究
    3.5 有均压腐蚀研究
        3.5.1 支流管段电位差研究
        3.5.2 支流管与汇流管连接处电流密度分布
        3.5.3 支流管段不同位置电流密度分布
    3.6 电位差的影响因素
        3.6.1 电位差与散热器电位的关系
        3.6.2 电位差与电解质电导率的关系
        3.6.3 改变出支流管长度对电位差的影响研究
    3.7 均压电极位置改变对散热器腐蚀影响
        3.7.1 低电位均压电极后移
        3.7.2 高电位侧均压电极前移
        3.7.3 两侧均压电极同时移动
        3.7.4 新型均压电极安装方式
    3.8 单个散热器腐蚀
        3.8.1 单个散热器腐蚀研究
        3.8.2 散热器腐蚀量计算
        3.8.3 延长支流管段长度对腐蚀电流的抑制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锈钢环电偶腐蚀
    4.1 前言
    4.2 电偶腐蚀
    4.3 模型建立
    4.4 仿真结果
    4.5 散热器腐蚀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3)某新型涡扇发动机加力燃油系统性能测试试验台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
    1.2 本文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1.3.1 液压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1.3.2 航空自动化在线检测系统
        1.3.3 液压测试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3.4 虚拟仪器
        1.3.5 工业现场基于PLC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
        1.3.6 LabView与 PLC结合应用状况概况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主要性能参数
    2.1 设计产品主要性能参数
        2.1.1 加力泵主要性能参数
        2.1.2 应急放油附件主要性能参数
    2.2 设备主要参数
        2.2.1 燃油系统参数要求
        2.2.2 应急放油附件密封、气密性、泄露试验系统参数要求
        2.2.3 加力泵轴承润滑系统
        2.2.4 设备润滑系统
        2.2.5 主传动系统参数要
        2.2.6 数据采集系统
        2.2.7 电气系统要求
        2.2.8 试验器外形、布局要求
3 试验器液压系统设计与制造
    3.1 燃油系统设计
        3.1.1 H1、H2 试验系统设计
        3.1.2 H4、H5、H8 试验系统设计
        3.1.3 H3、H6、H10 试验系统设计
    3.2 应急放油附件流量试验系统设计
    3.3 应急放油附件密封、气密性、泄露试验系统设计
    3.4 润滑与传动系统设计
        3.4.1 加力泵轴承润滑系统设计
        3.4.2 设备主传动及润滑系统
    3.5 辅助系统
    3.6 液压系统的制作
4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4.1 控制系统设计
        4.1.1 操作台按钮布局设计
        4.1.2 电源控制设计
        4.1.3 转速控制设计
        4.1.4 加热系统控制设计
    4.2 在线测量系统设计
    4.3 测试软件系统设计
    4.4 试验操作设计
    4.5 在线检测功能设计
    4.6 安全处理
    4.7 监控系统
        4.7.1 监控设计
        4.7.2 视屏数据存储、回放方案
    4.8 故障自检系统
5 测试结果及分析
    5.1 操作流程
        5.1.1 系统检查
        5.1.2 测试前准备
        5.1.3 开启操作软件
        5.1.4 用户管理
        5.1.5 系统配置
        5.1.6 通道校准
        5.1.7 试验监控
        5.1.8 数据上传
        5.1.9 测试流程
    5.2 试验验证
        5.2.1 加力泵试验参数验证情况
        5.2.2 应急放油附件技术参数验证情况
        5.2.3 加力泵轴承润滑系统参数验证情况
        5.2.4 设备润滑系统参数验证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4)电源舱红外与噪声特征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电源舱红外与噪声抑制研究背景
    1.2 红外抑制的研究现状
        1.2.1 温度控制技术
        1.2.2 发射率控制技术
    1.3 噪声抑制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电源舱红外和噪声特征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电源舱介绍
    2.3 红外特征实验研究
        2.3.1 实验系统与方法
        2.3.2 实验仪器
        2.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 噪声特征实验研究
        2.4.1 噪声表示与评价
        2.4.2 实验系统与方法
        2.4.3 实验仪器
        2.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冷屏系统的电源舱红外抑制研究
    3.1 引言
    3.2 冷屏系统实验研究
        3.2.1 实验系统与方法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结果分析
    3.3 冷屏系统仿真研究
        3.3.1 模型介绍
        3.3.2 模型验证
        3.3.3 仿真优化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低噪声和弱红外电源舱的设计研究
    4.1 引言
    4.2 设计方法
        4.2.1 结构设计
        4.2.2 仿真分析
    4.3 实验研究
        4.3.1 噪声抑制效果
        4.3.2 红外抑制效果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冰层热融钻进机理研究及冰下湖钻探用热融钻头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冰下湖的研究意义
        1.1.2 冰下湖钻探技术
    1.2 冰层热融钻进技术研究现状
        1.2.1 冰层热融钻具研究现状
        1.2.2 冰层热融钻头研究现状
        1.2.3 冰层热融钻进传热机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冰层热融钻进过程的理论分析
    2.1 冰层热融钻进传热过程建模
        2.1.1 冰层热融钻进过程物理模型
        2.1.2 热融钻头内部传热数学模型
        2.1.3 薄层水膜传热数学模型
        2.1.4 冰层传热数学模型
        2.1.5 各个介质传热数学模型之间的联系
    2.2 热融钻头内部传热特性分析
        2.2.1 平板形热融钻头内部传热物理模型
        2.2.2 平板形热融钻头内部传热数学模型的解析解
        2.2.3 平板形热融钻头内部温度场计算实例
    2.3 冰层传热特性分析
        2.3.1 平板形热融钻头钻进时冰层传热物理模型
        2.3.2 平板形热融钻头钻进时冰层传热数学模型的解析解
        2.3.3 平板形热融钻头钻进时冰层温度场计算实例
    2.4 薄层水膜传热特性分析
        2.4.1 平板形热融钻头钻进时薄层水膜传热物理模型
        2.4.2 平板形热融钻头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的简化
        2.4.3 平板形热融钻头钻进时薄层水膜传热数学模型的解析解
        2.4.4 平板形热融钻头钻进时薄层水膜内温度场和流场计算实例
    2.5 冰层热融钻进传热过程数学模型的简化及求解
        2.5.1 冰层热融钻进传热过程数学模型的简化
        2.5.2 冰层热融钻进传热过程数学模型的求解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冰层热融钻进过程的数值模拟
    3.1 数值建模及求解
        3.1.1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
        3.1.2 数值模拟过程
    3.2 钻头形状对热融钻进过程的影响
        3.2.1 恒功率条件
        3.2.2 恒温条件
    3.3 钻头功率(或温度)对热融钻进过程的影响
        3.3.1 恒功率条件
        3.3.2 恒温条件
    3.4 钻压对热融钻进过程的影响
        3.4.1 恒功率条件
        3.4.2 恒温条件
    3.5 冰层温度对热融钻进过程的影响
        3.5.1 恒功率条件
        3.5.2 恒温条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冰层热融钻进过程的实验研究
    4.1 热融钻进实验平台
        4.1.1 实验台总体设计
        4.1.2 钻塔
        4.1.3 电力系统
        4.1.4 绞车系统
        4.1.5 控制系统
        4.1.6 热融钻具
    4.2 热融钻进实验过程
        4.2.1 冰样的制备过程
        4.2.2 冰样冻制过程中的温度分布
        4.2.3 人工冰样和天然冰样的比较
        4.2.4 热融钻进实验步骤
    4.3 热融钻进实验结果
        4.3.1 钻头形状对热融钻进过程的影响
        4.3.2 钻头功率对热融钻进过程的影响
        4.3.3 钻压对热融钻进过程的影响
        4.3.4 冰温对热融钻进过程的影响
    4.4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RECAS-200 热融钻头的结构研究
    5.1 热融钻头的设计要求
    5.2 热融钻头关键参数的选择
        5.2.1 热融钻头功率
        5.2.2 加热元件
        5.2.3 热融钻头形状
    5.3 热融钻头的结构选型
        5.3.1 加热丝浇铸型热融钻头
        5.3.2 加热棒插入型热融钻头
    5.4 热融钻头结构的定型
        5.4.1 热融钻头的结构设计
        5.4.2 灰尘收集器的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RECAS-200 热融钻头的试验研究
    6.1 热融钻头在纯净冰层的钻进试验
        6.1.1 热融钻头在纯净冰层的试验过程
        6.1.2 不同功率下热融钻头的钻进表现
        6.1.3 不同钻压下热融钻头的钻进表现
        6.1.4 不同冰温下热融钻头的钻进表现
        6.1.5 热融钻头试验结果与前文研究结果的对比
    6.2 热融钻头在含灰尘冰层的钻进试验
        6.2.1 含灰尘层冰样的制备及试验过程
        6.2.2 灰尘层对钻进速度的影响
    6.3 热融钻头的压力试验
        6.3.1 热融钻头压力试平台
        6.3.2 热融钻头压力试验过程及结果
    6.4 热融钻头的寿命试验
        6.4.1 热融钻头寿命试验平台
        6.4.2 热融钻头寿命试验过程及结果
    6.5 上热融钻头中心孔温度测量试验
        6.5.1 上热融钻头中心孔温度测量试验设备及试验过程
        6.5.2 上热融钻头完全浸入水中时钻头中心孔内的温度分布
        6.5.3 上热融钻头露出水面过程中钻头中心孔内的温度变化
    6.6 热融钻头的野外试验
        6.6.1 热融钻头野外试验平台
        6.6.2 热融钻头野外试验过程及结果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真空干泵用特种电机转子散热新方法与工程实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温差发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热管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主要工作
第2章 真空干泵用特种电机电磁设计与有限元仿真
    2.1 电机的技术要求
    2.2 电机的电磁设计
    2.3 电机的有限元仿真
        2.3.1 电磁场理论
        2.3.2 有限元仿真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真空干泵用特种电机温度场分析与试验
    3.1 传热学基本理论
    3.2 电机流体流动基础理论
    3.3 温度场仿真模型建立
    3.4 三维温度场分析求解条件设定
    3.5 温度场仿真结果及分析
        3.5.1 流体场仿真结果
        3.5.2 流固耦合温度场仿真结果
    3.6 温升试验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真空条件下转子的散热方式、器件和模拟试验
    4.1 温差发电基本理论
        4.1.1 塞贝克效应
        4.1.2 帕尔贴效应
        4.1.3 汤姆逊效应
        4.1.4 焦耳效应
        4.1.5 傅里叶效应
    4.2 热电材料的性能参数
    4.3 温差发电原理
    4.4 温差发电主要性能参数
        4.4.1 输出功率
        4.4.2 热电转换效率
        4.4.3 匹配负载
    4.5 真空散热器
        4.5.1 温差发电装置
        4.5.2 电磁发射装置
        4.5.3 增强机壳辐射接收的措施
    4.6 模拟应用真空散热器的温度场仿真
    4.7 模拟试验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旋转热管散热器
    5.1 热管基本理论
        5.1.1 热管的工作原理
        5.1.2 热管的分类
        5.1.3 热管的性能和特点
        5.1.4 热管的传热热阻
    5.2 冷凝段的营造
    5.3 旋转热管的设计
        5.3.1 热管材料的选择
        5.3.2 热管工质的选择
        5.3.3 热管充液量的计算
    5.4 热管与转轴应力分析
        5.4.1 不锈钢和铜合金材料热管应力分析
        5.4.2 不同锥角的热管与转轴应力分析
        5.4.3 温度对热管与转轴应力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丝螺旋匝数对内插绕花丝管内传热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扭带内插物强化传热的研究现状
        1.2.2 螺旋线圈强化传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绕花丝强化传热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换热器的基本原理和传热方程
    2.1 传热方程和热平衡方程
    2.2 实验数据计算公式
        2.2.1 油侧物理量计算
        2.2.2 空气侧物理量计算
3 实验研究
    3.1 绕花丝加工工艺
    3.2 实验系统
        3.2.1 实验试件
        3.2.2 试验台描述
        3.2.3 实验前检查工作
        3.2.4 实验步骤实施
    3.3 测量系统
        3.3.1 温度的测量
        3.3.2 压力损失的测量
        3.3.3 流量的测量
4 绕花丝传热特性实验分析
    4.1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4.2 实验数据处理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空气侧努塞尔数实验拟合
        4.3.2 绕花丝内置管的传热特性
        4.3.3 丝螺旋匝数对强化传热因子的影响
    4.4 实验误差分析
        4.4.1 变压器油侧所测物理量误差分析
        4.4.2 空气吸热侧误差分析
        4.4.3 实验过程总误差
5 绕花丝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5.1 物理模型
    5.2 数值计算方法
        5.2.1 网格划分
        5.2.2 控制方程
        5.2.3 边界条件设定
    5.3 光管层流数值验证
    5.4 流动结构分析
        5.4.1 主流方向不同横截面上的速度场分布
        5.4.2 温度场分布
    5.5 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比较
    5.6 丝螺旋匝数参数对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5.7 丝螺旋匝数参数对强化传热的影响及其机理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今后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符号表

(8)基于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的结构轻量化设计及其支撑添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增材制造技术概述
    1.3 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1.4 基于SLM的轻量化设计研究
        1.4.1 轻量化需求分析
        1.4.2 基于SLM的结构轻量化设计研究现状
    1.5 基于SLM的支撑添加研究
        1.5.1 基于SLM的支撑研究现状
        1.5.2 轻量化结构支撑添加研究现状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的结构轻量化设计
    2.1 引言
    2.2 基于选择性激光熔化的轻量化结构设计约束
    2.3 基于选择性激光熔化的轻量化结构设计规则
    2.4 基于选择性激光熔化的拓扑优化方法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基于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支撑添加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SLM的支撑添加
        3.2.1 支撑结构的作用
        3.2.2 支撑结构设计准则
        3.2.3 SLM支撑结构生成方法
        3.2.3.1 自动生成支撑
        3.2.3.2 手动生成支撑
    3.3 基于Magics的支撑研究
    3.4 填充间距对零件成型质量研究
        3.4.1 支撑结构模型的建立
        3.4.2 未脱离基板零件翘曲变形
        3.4.3 脱离基板零件的翘曲变形
        3.4.4 零件成型密度
        3.4.5 仿真结果分析
    3.5 基于零件成型的支撑添加策略
    3.6 基于SLM的典型零件支撑添加案例
        3.6.1 参数设置
        3.6.2 仿真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SLM的某型卫星部件散热器拓扑优化
    4.1 引言
    4.2 某型卫星部件散热器有限元建模
    4.3 静力学分析
    4.4 拓扑优化
    4.5 基于增材制造的二次设计
    4.6 优化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节
第5章 某型卫星部件散热器支撑添加及零件成型
    5.1 材料的选择
    5.2 SLM成型设备
    5.3 工艺参数选择
    5.4 零件位置摆放及支撑添加
        5.4.1 零件位置摆放
        5.4.2 支撑添加
    5.5 本章小节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的成果
致谢

(9)均温热沉的液冷循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微通道热沉液冷技术研究进展
        1.2.1 微通道热沉结构热特性研究概述
        1.2.2 微通道液冷技术发展历程
    1.3 课题来源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础理论
    2.1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2.1.1 动量守恒方程
        2.1.2 微分连续方程
        2.1.3 能量守恒方程
    2.2 传热的基本方式
        2.2.1 热传导
        2.2.2 热对流
    2.3 均温性能评价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端模块特性研究
    3.1 热端模块结构装配模型
    3.2 均温热沉结构热特性研究
        3.2.1 均温热沉结构几何模型
        3.2.2 均温热沉结构数值模拟
    3.3 热沉支撑体结构流体特性研究
        3.3.1 热沉支撑体结构几何模型
        3.3.2 热沉支撑体结构数值模拟
    3.4 高功率热负载热特性研究
        3.4.1 高功率热负载几何模型
        3.4.2 高功率热负载数值模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冷端模块特性研究
    4.1 冷端模块总体指标要求
    4.2 冷端模块总体方案设计
    4.3 风冷散热器结热特性研究
        4.3.1 风冷散热器散热面积理论计算及其风机选型
        4.3.2 风冷散热器几何模型
        4.3.3 风冷散热器热传递特性数值模拟
    4.4 热电制冷结构设计及其热特性研究
        4.4.1 热电制冷工作原理
        4.4.2 半导体制冷片参数选型
        4.4.3 热电制冷结构设计
        4.4.4 热电制冷结构冷端数值模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管路设计和搭建
    5.1 系统管路方案设计
        5.1.1 循环液工质选型
        5.1.2 循环管路设计
        5.1.3 循环管路沿程压降理论计算及泵的选型
        5.1.4 水箱设计
        5.1.5 管路材料和辅助件选型
    5.2 系统三维搭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10)用于芯片散热的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脉动热管原理及应用
        1.2.1 脉动热管工作原理
        1.2.2 脉动热管的应用领域
    1.3 脉动热管的研究现状
        1.3.1 可视化研究
        1.3.2 几何参数研究
        1.3.3 运行参数研究
        1.3.4 物性参数研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第二章 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的设计与制造
    2.1 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的结构设计
        2.1.1 蒸发段设计
        2.1.2 冷凝段设计
    2.2 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的制造加工
    2.3 物理参数的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台设计及研究方案
    3.1 实验装置及设备
        3.1.1 抽真空系统
        3.1.2 供电系统
        3.1.3 加热及冷却系统
        3.1.4 数据采集系统
        3.1.5 实验台搭建
    3.2 研究方案及步骤
        3.2.1 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2.2 测点布置
        3.2.3 实验步骤
    3.3 散热性能评价指标
    3.4 不确定性分析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传热性能分析
    4.1 充液率对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4.2 倾斜角度对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4.3 风速对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4.4 加热功率对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辅助性能分析
    5.1 启动性能实验研究
        5.1.1 充液率对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启动性能的影响
        5.1.2 倾斜角度对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启动性能的影响
        5.1.3 加热功率对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启动性能的影响
    5.2 均温性能实验研究
        5.2.1 充液率对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均温性能的影响
        5.2.2 倾斜角度对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均温性能的影响
        5.2.3 加热功率对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均温性能的影响
    5.3 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与单片板式脉动热管性能比较
        5.3.1 传热性能比较
        5.3.2 启动性能比较
    5.4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一种不锈钢散热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套管式相变储热换热装置的应用研究[D]. 范青柱.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高压直流换流阀冷却系统铝制散热器腐蚀电流研究[D]. 张中一.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某新型涡扇发动机加力燃油系统性能测试试验台研制[D]. 程思恩. 四川大学, 2021(02)
  • [4]电源舱红外与噪声特征抑制研究[D]. 杨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冰层热融钻进机理研究及冰下湖钻探用热融钻头研制[D]. 李亚洲. 吉林大学, 2021
  • [6]真空干泵用特种电机转子散热新方法与工程实施分析[D]. 杨维国.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7]丝螺旋匝数对内插绕花丝管内传热的影响研究[D]. 郭钰乾.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8]基于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的结构轻量化设计及其支撑添加[D]. 武姝婷.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9]均温热沉的液冷循环系统设计[D]. 王广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10]用于芯片散热的多脉动冷端热管散热器的实验研究[D]. 马锐.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一个不锈钢散热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