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中板市场价格继续攀升

江浙沪中板市场价格继续攀升

一、苏浙沪中板市场价格继续攀升(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1](2020)在《民国时期三次内债整理研究 ——基于银政博弈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政府债务兼具财政与金融双重属性的特点,不仅使政府在处理债务问题中扮演主角,也让以银行为首的金融组织成为主要利益相关者。目前,我国地方债已经超过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成为最大的债券品种。同时,银行类金融机构是地方政府债的主要认购群体。由于地方政府债存在债务发行与用途监管缺位、偿还担保不确实及市场流动性较差等问题,导致许多省份的地方债与财政收支的矛盾加重,而防范化解风险则列在当前三大攻坚战之首。如何更有效地化解风险,不仅要向国外学习,而且还可以借鉴中国历史上的债务整理经验。民国时期,政府为了解决债务与财政收支矛盾,曾连续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内债整理事件,对银行等社会各界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在政府与银行实力变换的前提下,从银政博弈的视角分别对三次内债整理的动机、过程以及银政双方的效用变化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全面、客观地论证内债整理的逻辑与意义。围绕三次内债整理,文章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即导论。主要结合现实背景及现有研究概况提出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并对已有研究做了详细的梳理和评述,对研究结构进行了介绍,对重要概念、研究时间范围等作了明确界定。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即三次内债整理的背景。对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财政及内债发展概况进行全面梳理和论述,厘清三次内债整理的制度环境和基本背景。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以政府和银行之间的关系演进为研究线索,在纳什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的框架下分别对三次内债整理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的交叉分析。在第三章中,首先,对1921年内债整理之前的债务发行、偿还情况进行梳理,并通过构建债务信用模型分析政府违约的动机,提出整理内债的必要性;其次,在“弱政府”与“强市场”的银政关系下构建不对称的纳什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分析1921年内债整理过程及结果;最后,从整理公债偿债基金稳定性和新债发行情况两个方面讨论此次整理的可持续性。在第四章中,首先,提出随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及政权稳固,“强政府”形成,在此背景下政府对金融市场加强管控,并与银行形成了“政治与经济互换”的合作关系;其次,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的冲击及市场悲观预期下,提出1932年内债整理的必要性;最后,在纳什讨价还价模型框架下,对1932年内债整理进行博弈分析,并讨论政府和银行的利益得失。在第五章中,首先,分析政府以经济危机、日本侵华为契机实施了金融统制,政府与银行形成“大政府”与“小市场”的关系,银行已没有与政府博弈的实力;然后,讨论1932年内债整理后发生时间不一致性以及其产生的结果,指出政府整理内债的动机;最后,分析1936年内债整理对政府和银行产生的影响。第四部分为第六章,对三次内债整理进行比较,分析三次内债整理的内在逻辑和根本原因,并通过梳理银政关系的演进及背后逻辑寻找三次内债整理产生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第五部分为第七章,即总结与启示。首先,对前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出了三点结论。然后,依据得出的结论提出三点启示,以为当下提供镜鉴。通过上述分析,论文主要得到以下四点创新:一是研究视角创新。论文以银政关系演进为线索,从政府和银行博弈的视角对民国时期三次内债整理的原因、过程及效果进行动态分析。二是研究方法创新。通过实证分析和博弈分析等定量方法研究三次内债整理的直接原因、博弈过程及效果,力求研究结论客观、精确。尤其在论述内债整理的过程及效果时,将银政实力变动关系的变量纳入博弈模型中,通过构建纳什讨价还价模型以及整合大量历史数据以论证三次内债整理的动机和对银政双方产生的影响。三是研究资料创新。通过对民国时期各类报刊关于内债的内容进行查阅和收集,如文章基于连续的《经济统计》、《银行周报》等资料整理出1923-1937年若干内债的市场价格;基于《银行周报》整理出重要银行持有内债额及相关收益的数据;基于《申报》整理出若干内债的实际发行情况和数额等。四是研究内容及观点创新。其一,三次内债整理产生的直接原因分别为维持债信、避免财政危机发生、提高政府财政能力。内债整理的根本原因则是无法解决的财政收支矛盾。同时,三次内债整理的直接原因中,1921年和1932年内债整理的动机皆属于市场行为,而1936年内债整理的动机则为政府行为。该区别是1933年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产生的结果。1932年内债整理中,政府承诺完善预算制度、节约军费且不再发行用于内战及政费的债券。在此思路下,试图完善预算制度以实现节约军费、平衡收支的财政计划,并大力发展经济,进行抗日。但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相悖。孔祥熙代替宋子文成为财长后,既未切实执行预算制度,且大力支持内战政策,导致军费膨胀、赤字增加。所以,孔祥熙重新回到依靠借债解决赤字的方式上,使内债规模不断扩大。时间不一致性最终导致现有内债基金既无法覆盖全部旧债本息,又无法支持新债发行。政府只能通过行政干预——1936年内债整理——解决该矛盾,提高政府的财政能力。其二,1921年内债整理和1932年内债整理的结果是帕累托有效的,1936年内债整理的结果则为非帕累托改变。1921年内债整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独立第三方——总税务司监管下的整理公债偿债基金;在可确实拨付的基金范围内,对时常违约的旧债实施减本和延长偿还期限,以保证每期基金可以支持各项旧债本息的偿还。在独立第三方监管的偿债基金框架下,各项旧债的本息基本按时偿付,债市价格逐渐走高,由此使债信重建,银行的利益得以维护。同时,基于部分旧债减少偿还本金及延长偿还期限,政府的债务支出负担得到减轻。所以,通过1921年内债整理,银政双方的效用都得到最大化的改善,实现了帕累托有效。1932年内债整理主要对23项旧债作降息延期处理;在内债担保制度下,每月向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拨付860万元用于偿还整理后的本息额;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公开财政;不再发行用于内战、政务的内债。通过上述整理,政府的债务负担减轻,每年还本付息数较原案减少近10000万元;同时,各项旧债偿还得到保障,债价回升,银行投资内债的利益得以维护。所以,通过整理内债避免了财政危机的爆发,银政双方实现共赢。1936年内债整理主要将30项旧债按照原来偿还期限的长短分别兑换统一公债中甲、乙、丙、丁、戊五种债项,即作了延期处理,绝大部分债项的利率并未改变,且偿还办法统一变成每年偿本付息两次;增发新债,即复兴公债和统一公债中未换偿旧债的余额部分。经过此次整理后,政府的财政支出得到了暂时性缓解,且具备筹发新债的能力;但由于极大地延长了偿还期限,银行流动性风险增加,效用下降。所以,此次整理是非帕累托改变。其三,从北京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政府和银行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由“弱政府”与“强市场”到“政治与经济互换”合作再到“大政府”与“小市场”的演变过程。1921年、1932年和1936年内债整理时的银政关系分别对应于上述三个阶段,这也是导致1936年内债整理为非帕累托改变而1921年和1932年内债整理是帕累托有效的主要原因。其中,1921年内债整理中,银行起主导作用,具体整理办法由银行家代表张嘉璈拟订,在减轻政府债务负担的同时维护了自身利益。1932年内债整理中,政府和银行共同商讨整理办法,在双方博弈下最终制订出具体的降息延期方案,实现共赢。而1936年内债整理实质是在金融统制背景下的一次政府干预行为,政府为提高财政能力强制对内债进行整理。所以,在整理内债过程中,银行几乎无博弈空间,利益受到侵犯。其四,内债整理实质是银行基于信用制度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与财政对金融资源趋于无限制的需求之间的博弈和对抗过程。合理约束公权力、政府财政行为以及官员对政策连续性的影响是保证内债整理实现帕累托有效以及维持内债政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优化内债的利率结构、期限结构和投资者结构也是保证内债良性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三次内债整理已经过去80多年,经济体制、社会发展水平等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且不可把当前的地方债等同于国债,但政府债的财政功能与金融属性、政府与银行关于债务的利益关系与博弈本质以及政府对内债政策的执行和优化目标等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所以,民国时期三次内债整理作为研究当前地方债重组的历史窗口,其经验仍然可以为当下解决地方债务问题提供镜鉴。

钱晨[2](2019)在《新三板股票流动性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

董鹏飞[3](2019)在《上海失业工人研究(1945-1949)》文中认为抗战胜利之后,国民政府恢复了对上海全境的管理,并对上海敌伪产业进行了接收。由此而产生了大量的日伪产业工厂失业工人、后方返沪失业工人、归国失业劳工、回乡失业工人和原抗战时期已失业的工人,集聚上海的复杂形势。据当时统计,仅1945年底,上海产业工人失业已超过12万人,其后虽有缓解,但依然严重。其后据统计,1947年1月失业工人达15万,同年10月,即达到30万人。由于工人失去工作,其生计艰难,衣、食、住及医疗卫生方面皆出现了严重的困境。探究大规模工人失业的原因,其除诸如疾病、季节等一般性失业原因外,深受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影响。就政治方面,其最主要者为两次大规模战争。由于抗日战争,上海工业无论设备或是原料、燃料皆无法支持工厂运作,同时由于国民政府接收过程混乱不堪,接收人员大肆敛财,从而导致大规模的战后失业工人。由于内战,使得稍有缓解的失业工人问题,更为严重。由于内战影响,上海工厂再次无法获得大量的原料、燃料,其产品失去大规模的销售市场。最终大量工厂裁员或停闭,导致大量失业工人产生。就经济方面,由于战后急剧的通货膨胀,使得工业原料、燃料更为昂贵,工人成本增大,但销售减缩。同时,国民政府为获得美国支持,大量美货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对于上海工商业带来极大的冲击。部分工厂因美货冲击,而破产停工,工人被解散,随之失业。大规模的失业工人对于抗战胜利之后的上海政治、社会和经济皆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就政治方面,由于中共对于失业工人的领导和发动,使得大量的失业工人曾试图在国民政府接收之前,占领并解放上海。后由于中共中央政策转变,大量的中共党员组织和领导失业工人,要求复工或示威游行。在此过程中,不仅使得中共基础力量更为壮大,同时使得国民政府政府公信力减弱。就社会方面,大量的失业工人导致工潮频发、劳资纠纷增多、劳劳矛盾加深、违法犯罪增加、自杀人员增多等。就经济方面,大量的失业工人在与劳资、劳劳产生纠纷矛盾之时,对于经济秩序产生危害,同时由于大量工人失业,市场消费力减弱。针对以上的诸多问题,国民政府试图通过发放救济金、救济粮食、以工代赈、小本工商贷款、办理合作工厂、政府安插和资送回籍,来解决或缓解上海失业工人问题,但实际成效不佳。除政府救济外,社会救济主要有同乡组织、工会及在职工友、慈善组织及各自的企业工厂。个体应对主要通过做摊贩、码头工人或人力车夫等方式进行,勉强获得工作,以求谋生。或通过借贷、典质、行乞、拾荒等方式存活。失业工人在生计极端艰难之下,甚至通过盗窃、抢劫、诈骗等方式非法获得生活资料。

华克思[4](2017)在《区域产业转移作用机理与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皖江示范区的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产业转移是指由于生产要素、环境、供需等的改变,国家或地区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将产业转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现象,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实际上是一个行为的两个方面,对于产业转出地来讲,是产业转移;对于产业转入地来讲,是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强调的是经济现象的客观性,而"承接产业转移"更多地强调利用经济规律,促进产业发展的主动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自本世纪开始,我国实施的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便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被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指出,皖江示范区要积极探索如何进行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构建发展新模式。本研究按照"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机理归纳—定性和定量分析—路径构建"的研究思路,对皖江示范区产业承接与转型升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整理分析国内外产业转移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理论,深入剖析不同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特性及模式。通过对国内外产业转型升级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和归纳其有益的经验和启示,为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借鉴。通过对产业转型升级效应的分析,从理论上阐释产业转移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各地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对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的理论分析,对产业转移的特性、模式和内在机理进行了构建。本研究提出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协同性、层次性、动态性、区域性的六个特性。产业转型升级模式由目标、路径和动力三个方面构成。目标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转型路径通过推进产业转移、发展新兴产业、实施管理创新,动力来源于各类主体的内动力和生产要素的驱动力。产业转移内在机理主要体现为"234"。通过集聚市场与政府两个外在作用力,优化要素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整合价值链三条具体途径,强化产业承载、选择、创新和配套等四个支撑力。围绕产业承接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效应,定性分析了皖江示范区的设立背景和重大意义,归纳总结了皖江示范区产业承接与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明显成效。在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进行分项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皖江示范区产业承接与转型升级效应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总结皖江示范区在"承接中创新"取得的成绩及经验,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市场化、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强化规划引领和软硬件建设,推动产业承接与转型升级互动发展,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由产业承接向创新驱动、由分散孤立向集群联动转变。结合前述理论和实证分析从多角度提出推动皖江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框架,多角度分析产业承接对皖江示范区转型升级的作用效果,为皖江示范区下一步发展路径的制定提供事实依据。本研究进一步明晰了皖江示范区产业承接与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经济新常态等时代背景,按照产业承接与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针对示范区存在的问题,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皖江示范区产业承接与转型升级发展路径。着力以市场化改革为先导,进一步优化要素配置,畅通产业转型升级的微观路径;以科技创新与高端服务业嵌入为切入点,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畅通产业转型升级的中观路径;以"互联网+"和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价值链整合,畅通产业转型升级的宏观路径;以规划为引领,充分发挥政府对产业承接与转型升级的引导作用;以软硬件建设和开发区整合为抓手,增强示范区产业承接与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唐斐[5](2012)在《广东省船舶融资服务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际航运业务重心和国际船舶融资业务重心逐步从欧洲向亚洲转移,亚洲对于船舶融资服务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以新加坡、香港、上海为代表的亚洲航运中心的船舶融资业务也在迅猛发展,未来全球船舶融资的竞争将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如何加大船舶融资服务的发展力度和提高船舶融资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实现航运资金融通、航运资源整合以及航运价值放大,以满足航运业多样化的船舶融资需求,这已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中国航运大省及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探索如何提升船舶融资服务的竞争力,有助于推动航运与金融的相互交织,有助于形成包括船舶融资在内的一系列航运金融服务体系。首先从船舶融资服务的定义入手,通过对船舶融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分析,界定出广东省船舶融资服务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从船舶融资方式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广东省船舶融资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其优劣势;然后选取了传统金融航运中心代表伦敦及新兴金融航运中心代表东京、香港、上海等四个城市,比较研究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的船舶融资服务的发展现状,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及启示;接着结合广东省船舶融资服务的现状,对未来广东省船舶融资服务的需求规模进行预测;最后在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授信对象之间的船舶融资博弈分析基础上,结合广东省船舶融资服务需求预测结果及现状分析,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分别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授信对象、政府等方面提出了广东省发展船舶融资服务的对策建议。

暴琪[6](2012)在《长三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经济现代化不仅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来,经济现代化就成为全球最热和最为关注的研究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自身积累和全民奋斗持续发展经济的实践历程,而且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争取比较优势、占据全球经济发展至高点的角力过程。因此,现代化的梦想和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要求我国必须大力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产业、城镇、财富最密集的精粹之地,也是我国跨省市区域一体化进程起步最早、基础最好、发展最快的地区。作为国家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区域理应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努力为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全局树立良好的示范和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以经济现代化为逻辑起点,以哲学层面对于生产力内涵重新讨论及生产力体系与现代化关系的探索为突破口,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及长三角经济发展现状,通过理论层面的分析和论证,提出属于社会生产力范畴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属于自然生产力范畴的低碳经济,应当以耦合与联动的方式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基于上述分析和长三角经济现代化建设目标,本文在对长三角总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回顾以及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率先发展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长三角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建设联动与耦合发展的基本模式,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全文结构共七章,分为理论与实证两大部分。前三章为理论部分,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与理论的回顾、梳理和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方式要与经济现代化内涵变化相适应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是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供选择的重要方向的新观点。后四章为实证部分,在详细分析长三角原有发展方式以及转型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长三角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联动与耦合发展的基本模式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以及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在对本文相关重要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经济现代化内涵进行总体介绍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对经济现代化的理论认知;第三章,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一方面从哲学层面、理论层面论证了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通过具体地分析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进而提出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的耦合与联动发展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并跨越式地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第四章,长三角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分析。通过对长三角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方式及其影响以及新时期长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条件的深入分析,详细论述了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五章,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创新模式研究。围绕空间规划、内在动力、核心要素、基础环境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长三角同时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建设的基本模式。第六章,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从转变思想观念、构建统一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法规体系、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快速发展、搭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人力资本平台等四个方面出发,提出加快推进长三角经济现代化的对策建议。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归纳与总结,提炼本文的主要结论,指出本文分析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展望。

谷永清[7](2011)在《近代青岛棉业研究(1897~1937)》文中提出1888年,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棉纺织工厂,近代民族棉业发展就此揭开序幕。1894年的甲午战争对民族棉业影响深远。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获取了大量战争赔款及在华投资设厂的权利,棉纺织业从此成为日本在华投资的重点。青岛腹地植棉条件优越,棉货销售市场广阔,但因其为德国势力范围,日人只能通过棉货贸易方式与中国民族资本争夺市场份额,无法将纱厂直接移建于此。德占青岛期间,中日两国棉利之争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德人对青岛及其腹地的利源挖掘具有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他们不仅对青岛和胶济铁路的建设进行了详细规划,拨付了巨额帝国财政,还在此注入了西方近代社会的文化精神特质,使其成为“模范”的殖民地。1904年,胶济铁路的修筑完成极大地促进了口岸腹地间贸易的发展。在经济领域,德占当局推行了分余润与华商的商贸策略,以求联华制日;在政治领域,德人与山东地方政府达成部分妥协与合作。此举对口岸与腹地间的贸易往来及山东推行近代化事业都有积极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无暇顾及东亚殖民地,日本趁机利用地缘优势和英日同盟关系对德宣战,并很快占据了青岛和胶济铁路,东亚的“德——日——华”三足鼎立关系就此瓦解。一战后期,强势的日本在胶州湾兴建了一批近代化棉纺织企业。德人在口岸及腹地兴建的基础建设为日资棉纺织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为构筑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优化,进而获取更大剩余价值,日商除加快棉制品生产外,还在腹地开设货栈,倾销棉纱,积极推广棉种改良工作。面对日商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和突如其来的商机,中国实业精英当仁不让,周学熙、潘复等人多方筹资在青岛、济南等地创建了民族棉纺织工厂。北京政府和山东地方政府也出台了鼓励植棉、振兴土纱土布等扞卫利权的措施。青岛及其腹地就此成为中日棉战的新战场。这样,中日棉战范围由长江中下游地区扩展到青岛及其腹地。中日两国在青岛、济南等地的棉制品销售之争推动了山东美棉种植业,棉花商品化种植水平明显提高。1923年,中国政府收回了青岛和胶济铁路主权,但大量利权滞留在日人手中,青岛及胶济铁路的优势为中日双方所共有。由于中资企业在资金、技术上处于劣势,青岛棉货利源多半操于日商之手。为挽回利权,中国政府将推广美棉种植、提升原棉价格作为遏制日商获取棉业链条利润的重要手段。1924年后,青岛腹地战乱频仍,自然灾害持续不断,中国政府美棉推广工作遭受挫折,青岛与腹地间的棉货贸易也因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和张宗昌祸鲁而大为减退。国民政府取建立后,中国棉业受到空前重视。中央颁布了一系列振兴棉业的政策法律,筹设了棉业统制委员会、中央棉产改进所等专门机构,并在全国发起了棉业合作运动,国家棉业形势明显好转。青岛市长沈鸿烈为了挽回棉业利权,积极进行工商保育工作,在李村、高密、安丘等地附设植棉试验场、分场,以扩人美棉种植区。在政府支持下,青岛华资纱厂顶住众多日资企业的竞争,扞卫了棉业利权,成为近代中国弱势民族资本成功发展的典范。在青岛、济南棉纺织业崛起的同时,山东棉花种植业也在韩复榘、张鸿烈等政界人物的积极作为下获得了长足进步。山东棉花种植的崛起首先得益于韩复榘对城乡治安秩序的整饬;其次得益于山东交通、县政及乡村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再次得益于韩氏对构建“独立经济体系”的努力。1930年代,梁漱溟、于鲁溪等人在邹平推行的美棉种植及运销合作事业,是近代中国美棉推广和运销事业的典范。随着邹平模式的推广,山东棉花品质及声誉快速提升。这有力地支持了青岛、济南民族棉纺织业的发展。青岛、济南华资棉纺织业的进步反过来又刺激和推动了相关制造业的兴起,进而形成了以铁路为载体的邹平(种植)——济南(运销)——青岛(纺纱)——潍县(织布)——周村(印染)的棉业链条运转格局。在这一产业链带动下,青岛及其腹地经济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青岛棉业进步及口岸腹地间棉货贸易的推进对山东城乡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一,推广植棉使更多的农民告别旧时田园生活,主动融入到由机器大生产构建的棉业链条中。随着棉业链条的转动,青岛的资本主义经营理念、意识形态开始向腹地逐次渗透。这对推动山东区域近代化是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其二,为提高棉花品质、扩大种植范围,一大批新知识精英从城市回归到乡村,发起了棉业合作运动,这极大地促进了乡村经济复兴;其三,各级政府为取缔棉花搀水、搀杂弊病和规范棉花交易市场,采取了诸多干预手段,这有助于增强国家对乡村的重视和建设。竞争能促进行业发展。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外部竞争很快就会丧失活力。与日本棉界持续不断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青岛棉业的进步。空前的民族危机和产销困难迫使青岛及其腹地棉业人士积极探求合乎自身特点的经营模式,努力扞卫棉业利权,进而达到了迟滞日本经济渗透的效果。抵制日纱、日布运动是民族资本与日商资本竞争的重要内容。这种运动要最终取得胜利单靠热情不行。提高企业经营理念和创新能力才是民族正确的抉择。

徐子青[8](2010)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文中提出区域经济联动是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趋势的产物,也是响应国家实施全球观发展战略要求和区域自身战略转型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区域化特征日趋凸显,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加速呈现,但仍然面临着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区际产业结构趋同、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现实问题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等现实风险。推动区域经济联动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与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有机融合的重大举措,是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的长远之策,也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当务之急。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联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合理内核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与系统论、控制论、协同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区域经济联动的内涵特征、演化机理、测度评价、系统控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论证。本文认为,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由目标协调、结构整合、测度评价、系统控制等子系统组成的有序运行的交互系统,是一个由资源要素流动、企业集聚扩张、产业结构转换、政策制度变迁、空间模式演变构成的多维动态的整合过程,是一种能够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推动经济高效运转、协调区域关系、优化区域布局乃至重新定位区域功能的发展模式。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状况是可通过构建“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进行衡量的,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偏差是可通过建立有效的区域经济联动系统运行机制进行控制的。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联动为主线,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部一体推动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合作互动的实证分析研究为路径,提出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大背景下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外联动的发展模式、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重点领域等。本文研究旨在为区域分工合作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模式,为正在规划和建设的各类经济区联动发展提供实践的范例,以期通过推动各类大小不一经济区内外联动,形成全国“合纵联横”的区域一体和谐发展格局。

孟召宜[9](2009)在《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 ——以江苏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运用演化经济学、新经济社会学、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采用文献整理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以江苏为实证案例,以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综合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基于协同演化视角,从内在心智、人际网络、非正式制度三个层面,从企业与集群、县域、区域三个尺度,探讨文化与经济的双向互动关系,揭示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机理、过程、效应与表现。研究内容凡8章:第1章主要是明晰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和主要概念。第2章是文献述评。综观国内外研究,国外文化与经济研究主要从文化内容视角和文化尺度层次两方面展开实证探讨,从经济行为的主观解释、经济行为的规范约束以及信任、社会资本与网络等三方面展开理论论争,而问卷调查、访谈以及细致的阐释是其重要研究方法;国内主要从区域空间角度、文化主体角度、文化内容角度展开实证研究,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契合、秩序的形成与扩展、企业家精神、社会资本、文化力、文化资本以及发展模式等角度展开机制探讨。现状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仍存在理论视角静态性、理论建构不够系统性、研究过程不够严谨等问题。第3章是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在指出新古典经济学不足与演化经济学优势的基础上,明确文化协同演化研究需要基于演化经济学的“非加总”的和“远离均衡”的思维方式。进而,借助“嵌入性”(embeddedness)概念,通过多重嵌入,表达和实现文化的立体影响;通过文化经济相互嵌入,表达和实现文化经济协同演化;通过内外同步嵌入,兼顾文化基因的遗传与变异、内生的文化力量与外在的条件环境。通过整合上述三个维度,形成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综合分析框架。进而,通过文化经济协调发展度定量测度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状态与过程,通过区域发展模式实现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具象与整合,最终形成由协同演化机理-协同演化过程-协同演化形式构成的理论分析框架。第4章是基于企业和集群的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首先,在明晰研究方法和研究区概况以及官湖文化、经济发展历程与特征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企业层面,一方面,传统文化基因使得官湖企业家精神的孕育形成具有内生性,基于血缘、地缘关系形成的社会资本是官湖企业家解决资金、用地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板材企业组织管理也受传统文化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板材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家价值观不断拓展,企业家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家能动进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重构。同时,企业组织管理也在不断创新。区域文化与板材企业的互动形成企业层面的文化经济协同演化;在产业集群层面,官湖企业家精神扩散和变迁过程、集群内板材企业的增生裂变和技术学习方式、板材集群治理无不依赖于血缘、地缘等传统关系网络、无不渗透着浓浓的乡情。同时,随着板材集群的发展壮大,集群经济也能动促进官湖区域文化创新。区域文化与集群经济的互动形成集群层面的文化经济协同演化。最后,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视角审视官湖社会变迁,发现官湖文化经济协调发展阶段循序提高;发展阶段提升较快,演化进程迅速;文化经济互动明显,文化经济耦合力迅速形成。官湖模式的活力在于官湖文化经济的高效、快速协同演化格局的形成与深化。第5章是县域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县域文化是重要的文化小区。问卷调查表明,江苏县域新型文化发育水平偏低,同质性较强,文化类型分布随机,在沿海、沿江、沿东陇海分别以盐城、昆山、宿迁为中心形成三个高值区,具有市区高县乡低的城乡二元特征。文化与经济相关分析表明,整体上文化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均未表现出相关性。按人均GDP分组相关分析,高值组表现出负相关,低值组表现出低度正相关。江苏县市信任空间格局具有类型数量分布中间高两头低,高分值类型主要分布在苏中、苏北地区,各种类型相间分布,南通、盐城及周边区域形成高值区等特征。关系网络资本形成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相关分析表明,信任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无相关性,而关系网络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表现出弱负相关。文化观念替代指标和社会资本替代指标相关分析表明,价值观念、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均有人幅度提升。最后,在定性和定量分析丰县模式、昆山模式的基础上,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视角比较了丰县模式与昆山模式。第6章是区域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在明晰区域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基础上,首先把江苏分为楚汉文化区、吴文化区、江淮文化区三大文化区和徐州文化亚区、赣榆文化亚区、苏州文化亚区、常州文化亚区、金陵文化亚区、淮扬文化亚区、海盐文化亚区七个亚区。进而,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文化区、文化亚区之间经济差异的格局与演化过程,研究表明:①总体经济差异在波动中缓慢上升,但未超出警戒线;②从文化区二层次看,区间贡献率在波动中上升,区内贡献率在波动中缓慢下降,区间贡献逐渐成为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③文化区内贡献依次为江淮文化区、吴文化区、楚汉文化区;④从文化亚区层次看,文化亚区区内差异是文化区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⑤从过程上看,一阶分解、二阶分解波动变化具有阶段上的一致性。文化区、文化亚区间经济差异的形成与江苏文化传统南北迥异有关。从三大文化区层面看,吴文化地区,以开放和实用为精神内核的吴文化,能动孕育、选择和创新“苏南模式”,形成苏南经济率先发展的能动力量和文化底蕴。苏北文化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主,具有封闭性、保守性,滞重的传统文化使苏北现代化进程相对缓慢。第7章是促进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对策措施。从微观层面看,动员地方资源、激发和保持企业家精神等是促进企业和集群发展的文化对策。从中观、宏观层面看,强化文化规划、重视文化载体建设、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注重文化传承创新、重视文化交流融合、强化正式制度建设、形成良性路径依赖为促进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第8章是结论与创新。主要结论为:①基于协同演化视角研究文化与经济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②文化以“文化场”的形式立体影响经济增长;③“资本”的相互转换与循环互动是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微观基础与实质所在;④文化经济协调发展度及其动态变化体现了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状态与过程;⑤区域发展模式是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结果;⑥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类型多样。主要创新为:①初步提出基于协同演化的文化与经济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②提出并初步构建了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③从多个层面深度探讨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机理及过程特征;④深化了文化差异的定量测度和空间表现方法。

蒋立场[10](2009)在《上海银行业与国民政府内债(1927-1937)》文中提出1927—1937年间上海银行业与国民政府内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近现代财政金融史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之一。本论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上海银行业及金融市场的角度出发,充分整理利用相关重要档案文献与报刊资料等,坚持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历史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等理论及方法,以上海银行业承借与投资政府内债前后情形,以及应对1932年、1936年两次内债整理案前后经过为考察重点,并结合当时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收支与内债状况以及业内外相关评论等,对1927—1937年期间上海银行业与国民政府内债之间关系做进一步系统研究。以冀把握上海银行业与国民政府内债之间关系发生及演变的复杂性、阶段性,深入揭示其本质,进而反映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金融业特殊的变迁历程及其与政府财政之间复杂的关系。

二、苏浙沪中板市场价格继续攀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浙沪中板市场价格继续攀升(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三次内债整理研究 ——基于银政博弈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论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六、相关概念、时间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二章 民国内债体系发展的背景及概况
    第一节 1912-1936年政治经济概况
        一、中央政权的嬗变
        二、民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节 1912-1936年中央政府的财政概况
        一、民国政府的财政改革
        二、财税收支概况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内债发展
        一、内债发行制度
        二、历届政府偿还方法的特征
        三、内债流通市场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弱政府”背景下1921年内债整理的博弈分析
    第一节 信用失范的公债制度
        一、公债规模
        二、政府违约动机
        三、信用失范下华资银行业的损失
    第二节 重构公债偿借机制
        一、“弱政府”与“强市场”
        二、博弈模型构建
        三、“弱政府”背景下的内债整理
    第三节 整理措施的可持续性
        一、整理公债基金的稳定性
        二、公债发行式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强政府”背景下1932年内债整理的银政博弈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银政结合的新格局
        一、中央政府对银行业的制度化建设与管控
        二、银政的财政合作
        三、内债信用监管的新秩序
    第二节 日本侵略下的市场预期与财政危机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市场预期与政府融资能力
        二、“一·二八”沪变对财政危机的催化作用
    第三节 应对财政危机的博弈过程及效用分析
        一、博弈模型构建
        二、1932年内债整理的博弈分析
        三、银政双方的效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融统制背景下1936年内债整理
    第一节 国际危机时期的新格局
        一、国际危机背景下的财政
        二、金融统制
    第二节 时间不一致性下的行政干预
        一、遵守规则与相机抉择
        二、时间不一致性的结果分析
    第三节 内债整理的影响
        一、对政府的影响
        二、对银行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次内债整理的比较
    第一节 三次内债整理的内在逻辑与根本原因
        一、财政需求与金融资源
        二、财政赤字、内债政策与内债整理
    第二节 银政关系的演变与内债整理效用
        一、银政关系的演进
        二、不同关系下内债整理的效用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二、对当前债务问题的启发
附录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一、报刊、档案资料
    二、资料汇编
    三、时人着作
    四、现代着作及期刊
致谢

(3)上海失业工人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与不足
    四、研究概念说明
第一章 战后上海失业工人概况
    第一节 失业工人规模
        一、战前上海失业工人规模
        二、战时上海失业工人规模
        三、战后上海失业工人规模
    第二节 大量失业工人的来源
        一、原日伪产业工人待业
        二、后方工人返沪
        三、归国的侨工、劳工
        四、回乡工人返沪
    第三节 失业工人结构
        一、籍贯特点
        二、行业特点
        三、性别特点
    第四节 失业工人生活水平
        一、衣
        二、食
        三、住
        四、医疗卫生
        五、其他
    小结
第二章 大量失业工人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一般性失业原因
    第二节 战后接收与停顿
        一、接收紊乱
        二、工厂复工艰难
        三、工人复工混乱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经济改革
    第四节 内战影响
    第五节 外国货物冲击
    小结
第三章 失业工人带来的影响
    第一节 动摇国民政府统治
        一、中共积极领导
        二、国民政府公信力减弱
    第二节 扰乱社会秩序
        一、工潮频发
        二、劳资纠纷增多
        三、劳劳矛盾加深
        四、违法犯罪增加
        五、自杀人员增多
    第三节 经济萎靡不振
    小结
第四章 对失业工人问题的应对
    第一节 政府应对措施
        一、救助组织及机构
        二、救助措施
        三、救助成效有限
    第二节 社会应对措施
        一、同乡组织
        二、工会及在职工友
        三、工厂企业
    第三节 个体应对措施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4)区域产业转移作用机理与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皖江示范区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对产业转移的研究
        1.2.2 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文章结构
        1.3.1 研究目标
        1.3.2 文章结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定性分析法
        1.4.3 定量分析法
        1.4.4 案例分析法
        1.4.5 实地调研法
    1.5 主要创新点
        1.5.1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1.5.2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1.5.3 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产业转移的概念界定
        2.1.1 产业转移
        2.1.2 国际产业转移
        2.1.3 区域产业转移
    2.2 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界定
        2.2.1 产业结构变化
        2.2.2 产业转型
        2.2.3 产业升级
    2.3 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2.3.1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基础
        2.3.2 国内产业转移理论基础
    2.4 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2.4.1 全球价值链理论
        2.4.2 比较优势理论
        2.4.3 动态能力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
    3.1 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特性与模式
        3.1.1 基本特性
        3.1.2 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
    3.2 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效应分析
        3.2.1 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
        3.2.2 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
        3.2.3 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条件
    3.3 产业转移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分析
        3.3.1 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决于市场与政府的作用合力
        3.3.2 产业转移从三个具体路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3.3 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四个支撑能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的趋势与经验
    4.1 国内外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
        4.1.1 国际产业转移的阶段
        4.1.2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变化
        4.1.3 国外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
        4.1.4 国内产业转移的新变化
        4.1.5 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
    4.2 国内外产业承接与转型升级的主要经验做法
        4.2.1 国外产业承接与转型升级经验做法
        4.2.2 我国部分地区产业承接与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
        4.2.3 国内外产业承接与转型升级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皖江示范区产业承接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效应分析
    5.1 设立皖江示范区的背景
    5.2 皖江示范区规划实施的历史演进
    5.3 设立皖江示范区的意义
        5.3.1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新突破
        5.3.2 提升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布局
        5.3.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5.3.4 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
        5.3.5 促进全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5.4 皖江示范区要素配置的效应分析
        5.4.1 皖江示范区与长三角各地市的Lilien指数
        5.4.2 皖江示范区比较资本利润率的变化
    5.5 皖江示范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分析
        5.5.1 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各地市More值比较
        5.5.2 皖江示范区产业区位商的变化
    5.6 皖江示范区经济梯度变化分析
        5.6.1 皖江示范区整体发展水平略有提高
        5.6.2 皖江示范区与全省的梯度差在缩小
    5.7 产业承接对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效应的总体评价
        5.7.1 产业承接对产业转型升级效应的综合评价体系设置
        5.7.2 评价方法
        5.7.3 评价结果
    5.8 示范区产业承接的转型升级效应评价结果分析
        5.8.1 总体评价分析
        5.8.2 要素配置优化效应分析
        5.8.3 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
        5.8.4 价值链整合效应分析
        5.8.5 内在支撑能力效应分析
        5.8.6 外在推动合力效应分析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践经验
    6.1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
        6.1.1 安徽省推进示范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经验
        6.1.2 皖江各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创新做法
    6.2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取得的成效
        6.2.1 要素集聚效应明显
        6.2.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2.3 "一轴双核两翼"空间结构基本形成
        6.2.4 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6.2.5 人居环境保持良好
        6.2.6 民生福祉得到提升
        6.2.7 辐射带动效应显现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皖江示范区产业承接与转型升级发展路径构建
    7.1 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
        7.1.1 新常态
        7.1.2 新优势
        7.1.3 新使命
        7.1.4 新思路
    7.2 促进要素配置进一步优化
        7.2.1 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7.2.2 发挥市场对要素配置的决定作用
        7.2.3 激活要素集聚的市场主体
        7.2.4 利用世界市场促进要素的最佳配置
    7.3 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
        7.3.1 把握主导产业发展方向
        7.3.2 增强产业结构转型的动力
        7.3.3 集聚产业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7.3.4 以产业融合促结构转型
    7.4 以"互联网+"推动价值链深度整合
        7.4.1 构筑价值链整合的技术平台
        7.4.2 完善价值链整合的载体平台
        7.4.3 强化价值链整合的主体带动
    7.5 发挥政府对产业承接与转型升级的引导作用
        7.5.1 落实和完善相关规划
        7.5.2 协调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
        7.5.3 深化区域合作
    7.6 加强软硬件建设及开发区整合
        7.6.1 加强示范区硬件建设
        7.6.2 优化产业承接与转型升级的软环境
        7.6.3 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
        7.6.4 拓展生态承载空间
    7.7 皖江示范区进一步发展设想
        7.7.1 加强长三角产业有序转移专题合作
        7.7.2 试行行政区划调整
        7.7.3 争取列为国家金融创新改革示范区
        7.7.4 设立皖江国家级新区
        7.7.5 在皖江示范区设立自贸(港)区
        7.7.6 推行区域生态补偿试点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1.1 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本质是要素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8.1.2 产业转型升级内涵丰富
        8.1.3 产业转移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杠杆
        8.1.4 皖江示范区产业承接对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显着效应
        8.1.5 皖江示范区应以科学承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8.2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广东省船舶融资服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广东省船舶融资服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船舶融资服务概述
        2.1.1 航运金融服务内涵
        2.1.2 船舶融资服务内涵
    2.2 广东省船舶融资服务的发展现状
        2.2.1 发展现状
        2.2.2 优劣势分析
第3章 国内外船舶融资服务发展的经验借鉴
    3.1 国外船舶融资服务发展现状
        3.1.1 伦敦
        3.1.2 东京
    3.2 国内船舶融资服务发展现状
        3.2.1 香港
        3.2.2 上海
    3.3 国内外船舶融资服务发展的启示
第4章 广东省船舶融资服务发展需求分析
    4.1 船舶贷款总额预测
        4.1.1 多元回归分析预测
        4.1.2 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
        4.1.3 组合预测法
    4.2 航运上市公司资本市场融资额预测
    4.3 广东省船舶融资需求总量
第5章 广东省船舶融资服务发展对策
    5.1 金融机构与其授信对象之间的博弈分析
        5.1.1 不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
        5.1.2 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
    5.2 金融机构方面
        5.2.1 创新金融产品
        5.2.2 健全信用评价体系
        5.2.3 设立中小航运企业银行
    5.3 企业方面
        5.3.1 改进融资方式
        5.3.2 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5.3.3 加强经营管理
    5.4 政府方面
        5.4.1 构建组织平台
        5.4.2 制定财税政策
        5.4.3 建设体制机制
        5.4.4 构建信息系统
        5.4.5 建设人才队伍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参加的科研情况

(6)长三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对“生产力”内涵的再认识
        1.1.2 全球服务经济与低碳经济兴起
        1.1.3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迅速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3.2 研究的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2.1.1 生产力、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
        2.1.2 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
        2.1.3 生产力系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2.1.4 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方式
        2.1.5 产业结构升级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解读
        2.1.6 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低碳服务业辨析
    2.2 国内外经济现代化总论研究
        2.2.1 经典经济现代化研究
        2.2.2 当代经济现代化研究
        2.2.3 总结和评述
    2.3 不同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研究
        2.3.1 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认知
        2.3.2 低碳经济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认知
        2.3.3 地理学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认知
        2.3.4 总结与评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3.1 耦合与联动的哲学基础
    3.2 耦合与联动的理论基础
        3.2.1 外部性理论
        3.2.2 产业关联理论
        3.2.3 服务外包理论
    3.3 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相互关系具体解析
        3.3.1 产业结构升级助推低碳经济加速发展
        3.3.2 低碳经济发展拉动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三角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4.1 长三角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总结
        4.1.1 国内动力源泉
        4.1.2 国外动力源泉
    4.2 长三角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4.2.1 长三角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分析
        4.2.2 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4.3 长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行性分析
        4.3.1 供给因素
        4.3.2 需求因素
        4.3.3 环境因素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创新模式研究
    5.1 空间规划:创新模式基本架构设计
        5.1.1 宏观层面:促进区域低碳综合服务网络的形成
        5.1.2 中观层而:促进低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融合
        5.1.3 微观层面:促进低碳服务企业做大做强
    5.2 内在动力: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5.2.1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意义
        5.2.2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利条件
        5.2.3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主要思路和基本框架
    5.3 核心要素:低碳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5.3.1 低碳技术内涵及类型
        5.3.2 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5.3.3 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
    5.4 基础环境:构建区域社会信用体系
        5.4.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5.4.2 长三角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基本实践
        5.4.3 长三角区域社会信用体系服务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任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三角区域经济现代化建设对策建议
    6.1 以政府为主导,树立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思想理念
        6.1.1 加强对低碳经济认识
        6.1.2 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制造业的优化升级
        6.1.3 纠正地方政府唯GDP论的思想观念
    6.2 以区域一体化发展为依托,构建统一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法规体系
        6.2.1 规划先行,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
        6.2.2 制度推动,建立统一有效的政策法规体系
        6.2.3 标准保障,竞争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主动权
    6.3 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抓手,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快速发展
        6.3.1 推动低碳服务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
        6.3.2 充分发挥低碳服务行业协会的各项职能
        6.3.3 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
        6.3.4 扩大低碳服务市场的需求
    6.4 以知识为动力,搭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人力资本平台
        6.4.1 实施重点领域的人才开发与引进
        6.4.2 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
        6.4.3 构建规范开放的人才市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近代青岛棉业研究(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表图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学术史综述
    二、相关界定
    三、选题的学术价值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德占胶州和山东植棉事业的兴起
    第一节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棉业形势
        一、国外棉业沿革、中国棉花种植及华棉纺织业的递嬗
        二、中外棉货贸易变迁和民族棉纺织工业发轫
        三、三色旗叠映下的胶州——德国“模范”殖民地的开辟
    第二节 东亚棉纺织业崛起及美棉在山东引种
        一、中国棉业新形势
        二、青岛棉货贸易崛起和腹地扩大植棉
第二章 1914~1928年间中日在青岛及其腹地的棉利之争
    第一节 青岛日资棉纺织业兴起及其对腹地利权的蚕食
        一、日本占胶州和攫取山东利源
        二、青岛的日资棉纺织工业
        三、日商主导的美棉拓殖业
    第二节 青岛回归及棉业利权的挽回
        一、中国收回青岛的努力
        二、北京政府时期的青岛棉业
    第三节 一战与青岛及其腹地民族资本主义的关系
        一、一战期间的民族制造业
        二、一战后期日华纱厂的竞相发展及日资纱厂的胜出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期的成因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期间的青岛及腹地棉业发展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棉业新政
        一、中国棉业危机
        二、国民政府干预棉产及棉运的工作
        三、华资纱业的复苏
    第二节 工商保育政策下的青岛棉业
        一、沈鸿烈振兴青岛工商事业的努力
        二、口岸——腹地棉业链条的重构
        三、弱势进取的青岛华资棉纺织业
    第三节 腹地“模范省”的棉业工作
        一、青岛腹地贸易秩序的整饬
        二、美棉种植事业的新发展及相关产业的进步
        三、国货制服运动和山东棉业的盛衰
第四章 青岛棉业进步与腹地区域经济变迁
    第一节 从棉花美化到棉花神话
        一、山东棉花工业品质的铸就
        二、“要发家、种棉花”——推广美棉的成就
    第二节 山东棉花交易市场和鲁棉商业信誉
        一、青岛腹地棉花交易网络
        二“棉惑”问题及其解决
    第三节 抵制日货下的青岛棉业
        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频繁的抵制日货运动
        二、困难逼出正确——弱势民族资本的抉择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经济联动理论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关于区域经济联动相关理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联动的方法论基础——系统论
第二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概述
    第一节 区域经济联动的内涵分析
    第二节 区域经济联动的基本构件
    第三节 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构架
第三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历史必然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实践经验
    第四节 国外区域经济联动的实践启示
第四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结构整合
    第一节 资源要素流动
    第二节 企业集聚扩张
    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换
    第四节 政策制度变迁
    第五节 空间模式演变
第五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
    第一节 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构建的参照依据
    第二节 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第三节 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的设计框架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的评价方法
    第五节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阶段划分
第六章 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控制
    第一节 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的客观要求
    第二节 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的机制构建
第七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的形成发展
    第二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的测度分析
    第三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的路径选择
第八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联动的基础分析
    第二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联动的现状评价
    第三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联动的思路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 ——以江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省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文化内涵的明晰
        1.4.1 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1.4.2 文化内涵与特征的经济学认识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述评
    2.1 国外研究回顾
        2.1.1 文化内容视角
        2.1.2 文化尺度视角
        2.1.3 理论研究视角
        2.1.4 研究方法
    2.2 国内研究回顾
        2.2.1 区域角度
        2.2.2 发展主体角度
        2.2.3 文化内容角度
        2.2.4 动力机制角度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2.3.1 总体评价
        2.3.2 研究思路的演进与变迁
        2.3.3 现状研究思路的总结
        2.3.4 观点总结
        2.3.5 研究不足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2.3.6 研究展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理论分析
    3.1 文化因素与经济增长的解释
        3.1.1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的思路拓展与文化因素的纳入
        3.1.2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思路的变迁与文化因素的重视
    3.2 演化经济学与文化经济研究思路的转变
        3.2.1 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及其存在问题
        3.2.2 演化经济学的兴起与研究思路的创新
        3.2.3 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的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
    3.3 嵌入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综合分析框架的构建
        3.3.1 "嵌入"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综合研究的实现
        3.3.2 双重嵌入与经济增长的文化立体影响
        3.3.3 文化经济相互嵌入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
        3.3.4 内外同步嵌入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
        3.3.5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综合框架的构建
    3.4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定量研究
        3.4.1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文化经济协同演化
        3.4.2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一般模型的构建
        3.4.3 指标体系的构建
    3.5 区域文化经济协同演化与区域发展模式
        3.5.1 区域发展模式的内涵解读
        3.5.2 区域发展模式的类型
        3.5.3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区域发展模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企业与集群的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
    4.1 研究方法与研究区经济、文化概况
        4.1.1 研究方法与时间安排
        4.1.2 研究区概况
        4.1.3 官湖镇板材产业发展历程
        4.1.4 官湖镇板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4.1.5 官湖镇文化特征分析
    4.2 区域文化与板材企业发展
        4.2.1 企业家精神与板材企业的创建
        4.2.2 区域社会资本与官湖镇板材企业的创办、发展
        4.2.3 区域文化与板材企业治理
        4.2.4 基于企业层面的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耦合综合分析
    4.3 区域文化与板材产业集群发展
        4.3.1 板材产业及板材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况
        4.3.2 官湖板材产业集群发展阶段与特征
        4.3.3 官湖区域文化与板材产业集群发展
    4.4 基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官湖模式研究
        4.4.1 官湖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过程的定性分析
        4.4.2 官湖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过程的定量分析(1995年-2005年)
        4.4.3 基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官湖模式解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县域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
    5.1 县域文化与县域经济的基本内涵
        5.1.1 县域文化的形成与内涵
        5.1.2 县域经济
        5.1.3 县域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的意义
    5.2 江苏县级行政区划与县域文化
        5.2.1 江苏县级行政区划沿革与现状
        5.2.2 江苏县域文化的总体认识
    5.3 数据基础
        5.3.1 问卷的设计与问卷的结构
        5.3.2 问卷的发放与同收
    5.4 江苏县域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5.4.1 江苏县域文化因子的空间特征
        5.4.2 基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江苏县域文化差异分析
        5.4.3 江苏县域文化总体特征
        5.4.4 基于问卷调查的文化与经济相关分析
        5.4.5 文化替代因子的选取及其与经济的相关分析
        5.4.6 文化效应大小的可能性区间的探讨
    5.5 江苏县域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5.5.1 计量社会资本
        5.5.2 江苏县市社会资本的总体特征
        5.5.3 江苏县市社会资本与经济的相关分析
    5.6 基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县域发展模式研究
        5.6.1 江苏县域文化经济协调度的计算与分析
        5.6.2 文化经济协调发展度与经济发展
        5.6.3 基于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江苏县市发展模式研究
    5.7 基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丰县模式与昆山模式比较研究
        5.7.1 案例选择及其概况
        5.7.2 基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丰县模式分析
        5.7.3 基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昆山模式分析
        5.7.4 基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丰县模式与昆山模式比较及启示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
    6.1 区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区域文化、经济研究的意义
        6.1.1 区域文化的形成及研究意义
        6.1.2 我国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概况
    6.2 江苏省文化区的形成与划分
        6.2.1 江苏文化分区的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6.2.2 江苏区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6.2.3 江苏文化区划的基本思路
        6.2.4 江苏省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文化区的划分
    6.3 基于文化分区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6.3.1 指标体系的确定与数据来源
        6.3.2 差异的测度方法
        6.3.3 数据运算与结果分析
        6.3.4 结论与启示
    6.4 江苏文化区经济差异形成的文化机理
        6.4.1 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层面分析
        6.4.2 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
        6.4.3 区域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路径模式与路径依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促进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对策措施
    7.1 强化文化规划,引领文化发展
        7.1.1 重视区域文化战略,统筹文化经济发展
        7.1.2 重视文化规划,谋划文化发展
    7.2 重视文化载体建设,全面落实文化发展
        7.2.1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7.2.2 着力发展文化产业
    7.3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快速发展
    7.4 注重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文化持续发展
        7.4.1 区分精华与糟粕,探寻传统与现代结合点
        7.4.2 传承文化特色,厚实发展底蕴
        7.4.3 转变文化观念,形成现代人文精神
    7.5 重视文化交流融合,促进文化创新
        7.5.1 人力借鉴周边文化与外来文化
        7.5.2 积极促进省内地域文化相互借鉴
    7.6 强化正式制度建设,保障文化健康发展
        7.6.1 强化正式制度建设,推动非正式制度发展
        7.6.2 完善正式制度,谋划文化长远发展
    7.7 形成良性路径依赖,促进文化经济协调发展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1.1 基于协同演化视角研究文化与经济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8.1.2 文化以"文化场"的形式立体影响经济增长
        8.1.3 "资本"的相互转换与互动是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微观基础与实质所在
        8.1.4 文化经济协调发展度及其变化体现了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状态与过程
        8.1.5 区域发展模式是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结果
        8.1.6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类型多样
    8.2 创新之处
        8.2.1 初步提出基于协同演化的文化与经济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
        8.2.2 提出并初步构建了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8.2.3 从多个层面深度探讨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机理与过程特征
        8.2.4 深化了文化差异的定量测度和空间表现方法
    8.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8.3.1 "资本"的结构与转换和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逻辑关系有待深化
        8.3.2 文化细化是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深化的重要方向与路径
        8.3.3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各个层面的深化与互动研究
        8.3.4 研究方法有待丰富与创新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致谢

(10)上海银行业与国民政府内债(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及其界定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
    四、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五、主要资料文献
    六、研究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上海银行业与政府内债
    第一节 上海银行业与北洋政府内债
        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上海银行业发展概况
        二、上海银行业购买北洋政府债券及对北洋政府垫借情况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财政收支与内债发行
    第三节 上海银行业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若干内债
        一、两次承借江海关二五附税库券垫款
        二、认购江海关二五附税国库券
        三、承借盐余库券垫款
        四、认购续发江海关二五附税国库券
        五、认购加募续发江海关二五附税国库券
        六、承借卷烟税库券押款
第二章 上海银行业承借与投资政府内债考察(1928—1931)
    第一节 1928—1931年间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收支与内债发行
    第二节 上海银行业承受政府押借及购买政府债券情形
        一、上海银行业承受政府债券押款
        二、上海银行业购买政府债券
    第三节 投资政府内债在此时期上海银行业资金营运中地位及作用
    第四节 银行业内外有关政府内债投资问题的认识与评论
        一、一些主要银行关于政府内债投资的自我认知
        二、业内外人士有关政府内债投资问题的评论
第三章 上海银行业与1932年内债风潮及内债整理
    第一节 上海银行业关于整理北洋政府内债的主张与交涉
    第二节 上海银行业反对停付内债本息风潮
        一、政局和金融市场动荡背景下出台的停付公债本息政策
        二、上海银行业等反对停付公债本息风潮的预演及公债危机之缘由
        三、1932年上海银行业等反对停付公债本息风潮的经过
    第三节 上海银行业与1932年内债整理案
        一、南京当局提出内债整理案以及上海银行业的应对
        二、银行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整合与内债整理案的正式出台
    第四节 内债整理案后上海银行业的政府内债投资
        一、1932年间国民政府的财政及内债状况
        二、1932年间上海银行业对政府内债投资及其损益情形
        三、有关银行业投资政府内债问题评论的持续
第四章 上海银行业承借与投资政府内债考察(1933—1935)
    第一节 1933—1935年间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收支与内债发行
    第二节 上海银行业继续承受政府借款及增购买卖政府债券情形
        一、上海银行业继续承受政府各种形式借款
        二、上海银行业增购政府债券
        三、上海银行业买卖政府债券及维持债市活动
    第三节 投资政府内债在此时期上海银行业资金营运中地位及作用
        一、此时期经济金融整体形势
        二、一些主要银行资金营运中政府内债投资的地位及作用
    第四节 银行业内外有关政府内债投资问题评论的深入及其影响
        一、业内外人士有关政府内债投资等问题评论的深入
        二、上海银行业资金营运的艰难调整
第五章 上海银行业与1936年统一公债发行及其结果
    第一节 统一公债的发行与上海银行业的应对
        一、1936年统一公债案出台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二、上海银行业应对统一公债的发行及其影响
    第二节 统一公债发行后国民政府财政收支与内债状况
    第三节 抗战爆发前夕上海银行业的政府内债投资
        一、抗战爆发前夕经济金融整体形势
        二、上海银行业此时期承借及投资政府内债情形
        三、有关银行业投资政府内债问题的一些新看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苏浙沪中板市场价格继续攀升(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三次内债整理研究 ——基于银政博弈的视角[D]. 周莹. 中央财经大学, 2020
  • [2]新三板股票流动性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D]. 钱晨. 浙江大学, 2019
  • [3]上海失业工人研究(1945-1949)[D]. 董鹏飞.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4]区域产业转移作用机理与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皖江示范区的实践[D]. 华克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6)
  • [5]广东省船舶融资服务发展研究[D]. 唐斐.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5)
  • [6]长三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视角[D]. 暴琪.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7]近代青岛棉业研究(1897~1937)[D]. 谷永清. 南京大学, 2011(11)
  • [8]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D]. 徐子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7)
  • [9]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 ——以江苏为例[D]. 孟召宜. 河南大学, 2009(11)
  • [10]上海银行业与国民政府内债(1927-1937)[D]. 蒋立场. 复旦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江浙沪中板市场价格继续攀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