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

一、产业群与地区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汤书波[1](2021)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专业群适应区域产业群策略》文中认为"双高计划"核心任务是打造高水平专业群[1],专业群是高水平学校建设的"着力点",务求彰显"高"字要义、发挥群"聚"作用、突出"适应"意蕴,践行产教融合深意,共建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凝练类型化办学内涵。唯有聚焦目标、结构、布局维度,形成目标上互动共生的"命运共同体"、结构上"合乎理性"的存在性、布局上符合空间的匹配性,促使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群、产业链、岗位群具有内在一致性,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价值,为全面建成技能型社会培育中坚力量。

姜玲,滕雅琼,张小宁[2](2019)在《高耗能产业群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实证研究——基于甘肃2001—2017年的经验数据》文中研究表明运用Tapio脱钩模型,选择2001—2017年为样本期间,从产业集群的创新性视角对甘肃高耗能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2001—2017年,甘肃高耗能产业群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总体呈弱脱钩关系,两者的脱钩演进趋势表现为由扩张性负脱钩向弱脱钩转变;在大部分样本期间,六大高耗能产业群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表现为弱脱钩关系,其中以石油产业群的脱钩状态表现较好;分阶段来看,在甘肃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阶段,大多数高耗能产业群的脱钩关系得以改善,但钢铁产业群由于产能过剩带来的增速放缓导致脱钩关系恶化。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有益于碳减排的对策建议。

高广飞[3](2019)在《云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熨平还是放大?》文中指出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部门之间的组合及占比构成,或者说各部门内部间要素所占比例的构成。产业结构变动及其优化升级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同时它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所以深刻了解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波动的内在关系对发展地区经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云南省为例,选用1978-2017年云南省经济发展相关数据,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波动的具体情况,并探讨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内在逻辑关系。文章首先阐述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作用机制分析,主要介绍了地区主导产业更替及经济波动形成机制,以及要素流动与经济波动的形成机制。接着对云南省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波动分别进行了特征性分析,然后采用产业结构变动Moore指数法和HP滤波法测度了产业结构变动指标和经济波动指标,同时研究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变动情况。通过建立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状态空间模型从系统内部分析三次产业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力大小,最后运用方差波动分解贡献度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贡献度状况。通过文章的研究发现,云南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变动越来越合理,有效地熨平了经济的波动。其中第一产业的变动情况对经济波动的熨平作用越来越小,第二产业的变动情况对经济波动的熨平作用比较稳定并占据较高的影响力,第三产业对经济波动的熨平作用越来越突出。

李跃[4](2018)在《树形产业结构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化解经济周期波动风险、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先后提出“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等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已进入关键时期。针对树形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存在的产业链延伸成功率低、地方政策制定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提供树形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方法和思路、补充完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为目的,以产业链、产业网络等理论方法为指导,运用逻辑推导、比较分析、模拟仿真等方法开展树形产业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全文内容从三大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树形产业结构分析模型:产业树提出与构建。该部分回答了树形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及面临问题、产业树相关概念、产业树的基本结构及构建方法等问题,主要包含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第一章阐述了树形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的背景、意义以及理论研究现状。第二章首先阐明了产业树构建的理论基础;其次,基于产业链、产业网络对产业树进行界定,并将其与供应链、价值链、产业基础关联树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明确了产业树模型的边界。第三章主要阐明产业树的基本结构由冠系产业、干系产业和根系产业三个子系统耦合组成,论述了每个子系统的细分结构、功能以及边界的确定方法。第二部分:树形产业结构调节机理。该部分回答了树形产业结构变动的动力是什么,调节动力通过怎样的方式和传导路径影响树形产业结构变动的,树形产业结构调节的变动规律是什么等三个问题,主要包含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内容。第四章,阐明树形产业结构调节的动力:内生性动力和外部激发性动力,明确了树形产业结构调节动力的演化机制。第五章,首先,提出树形产业结构调节的两种模式—内部调节模式和外部调节模式,并将内部调节模式划分为干系产业带动型、冠系产业带动型和根系产业带动型三种,外部调节模式划分为市场拉动型、政府推动型和组织网络影响型三类;其次,提出展与汇的扩张与收缩对树形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第六章,从理论层面阐明了树形产业结构传导路径包含正向传导、逆向传导和双向传导三类,并从量变视角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树形产业结构调节动力的传导效应。第七章,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树形产业结构调节的质变过程和结果。第三部分:煤基产业树构建及发展变化分析。该部分主要根据煤炭产业及其煤基产业树的历史发展规律,验证树形产业结构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主要包含第八章内容。首先,通过对煤炭产业的发展历史、产品演化等的考察,验证产业树的客观性及形成过程;然后,构建1992、2002和2012年三个时点的煤基产业树,验证前文提出的树形产业结构调节规律。

贾凯[5](2018)在《我国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工业集聚的影响 ——基于东部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铁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促进要素流动、重组城市经济格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十年来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其对沿线城市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有学者研究发现高铁的开通可以对沿线城市引致集聚经济的影响,但也有研究表明高铁的开通有助于城市经济均等化。在我国区域经济联系日渐紧密、区域经济逐渐走向一体化的现实下,研究高速铁路对区域工业集聚的影响,对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重构产业空间布局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非常有必要。基于现有文献的综述分析,发现目前对于高铁的经济效应主要是基于经济发展的整体宏观角度和产业角度,产业角度方面,也更多的是从整体经济集聚的角度以及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分析,而从更加细致的工业集聚角度分析高铁开通对于城市经济的影响的文献较少。而且由于区域的异质性,城市因地理位置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受到的影响也许会不同,各地区集聚或分散的效应也可能不同,本文从工业集聚的角度研究中国东部地区开通高铁对于沿线城市经济的影响。在理论分析方面,在回顾工业集聚基础理论及分析劳动力流动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之后,本文从消费市场的市场规模效应和生产要素市场要素整合效应分析了高铁影响工业集聚的传导机制,高铁通过时空收敛效应提高城市间的可达性,进而带动劳动力要素的流动从人流和信息流两个方面影响着地区的工业集聚。在实证分析方面,本文基于面板数据回归计量估计高铁的开通对城市工业集聚的影响,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此外,本文还通过实证计量验证了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工业集聚影响的中介效应。本文基于研究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高速铁路的开通对于沿线城市的工业集聚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而且这种影响随着高铁数量的增加而加剧。(2)考察高铁开通的持续性影响时我们发现,高铁开通的工业集聚效应在开通当年及之后的三年逐年增强并在三年后达到峰值。(3)通过对劳动力流动这一中介效应的检验我们发现,高铁对于工业集聚的影响部分是通过带动劳动力流动的作用下实现的。最后,本文结合研究得到的结论,为高铁网络布局和城市产业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王少芳[6](2018)在《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机理和协同效应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传统的高耗能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亟需通过技术创新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经过多年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和大力建设生态产业链,在高耗能产业(冶金、化工、建材、火电等)之间逐渐形成了生态产业链网络组织即高耗能产业群。因此,高耗能产业群应该拓展网络组织,大力建设协同创新网络组织,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要求。高耗能产业作为制造业的主力军,是有效提升我国制造业先进性的关键环节。技术创新乃至协同技术创新是促进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组织演变的根本驱动力,这是本论文提出并深入研究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的出发点和目的。本论文在收集梳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理论、协同学理论及自组织理论,通过对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的动因分析,提出了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的概念并进一步构建了概念模型。通过对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的解构,从点、线、面三个维度对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按照各个主体在协同创新网络中发挥作用的不同,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分为3个层次:主观行为层、吸收转化层和资源获取层。从技术创新视角分析其演进机理,提出了通过技术应用子系统、技术研发子系统、支持服务子系统相互作用并产生协同驱动力来促进创新网络组织演变、达到产业升级的观点,给出了一个协同创新网络组织演进的结构化模型。为更好的衡量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水平,构建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演进的结构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以剖析其演化过程。采用序参量构建多级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子系统有序度模型和系统协同度模型进行量化评价。选择具有充分代表性的钢铁先进企业集团——宝钢集团为案例,对该企业的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演化过程、现状水平进行了分析。得出本文所构建的系列模型能够较好地揭示和反映出宝钢集团的循环经济协同创新网络的演化进程、水平以及薄弱环节。本文的研究为评判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活动的发展状况提供有效依据,能精准识别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使得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适应于节能减排目标进程,产生网络化协同的优化效应,推进高耗能产业群创新活动的协同发展。

郑季良,王少芳[7](2017)在《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模型构建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高耗能产业群初步形成了产业协同创新网络雏形,其发展机理和演化过程应引起重视并得到深入研究。基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理论,提出了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的概念,从技术创新视角分析其演进机理,构建了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演进的结构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以剖析其演化过程,并以宝钢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及评价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宝钢集团通过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与进程。

伏晓玮[8](2013)在《广西北部湾产业群与城市群的耦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广西北部湾的发展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产业群和城市群耦合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模式和动力。首先,在区域一体化的大发展模式下,城市群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当地的竞争力,所以现阶段,我国不同经济区域的政府都在高强度地加快建设城市群的脚步。其次,从本质上看,城市化是伴随着产业化的进程发展的,两者共同谱写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如何通过产业群和城市群耦合发展,进一步发掘广西北部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详尽论述广西北部湾地区产业群和城市群的基础上,首先检验广西北部湾地区的产业群和城市群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旨在探究产业群和城市群在耦合发展中的关系,从而深度把握广西北部湾地区产业群和城市群耦合发展建设的重点和方向。接下来,文章建立多重指标体系,检验了广西北部湾地区产业群和城市群耦合发展已达到的水平以及耦合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效应。文章的主要结论是:广西北部湾地区的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Granger原因,但是城市发展基本不是产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广西北部湾地区的产业群和城市群的耦合发展处在颉颃期向磨合期逐渐过渡阶段。文章最后提出促进广西北部湾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发展的对策:重视广西北部湾制造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树立产城耦合战略思想;以人才战略为核心,提高城市群核心竞争力。

郭凤城[9](2008)在《产业群、城市群的耦合与区域经济发展》文中提出在一定区域内产业群与城市群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且耦合程度与所在区域的发展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城市群域经济体是二者高度耦合的产物。二者的耦合具有内生性、自组织性、网络性、柔性、阶段性等特点,并且存在着共生互动规律、聚散规律、竞合规律,以及由产业链与城市链融合机制、产业空间组织与城市空间组织联动机制、传导机制、叠加放大机制和政府推动机制等共同构成的耦合机制。二者耦合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建立耦合度系数模型可以计算出耦合度系数,并依此判别耦合度的高低。耦合红利等于产业群与城市群各自溢出红利之和与耦合红利系数的乘积。

胡珑瑛[10](2007)在《高技术产业群形成机制和聚集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技术产业是指知识、技术密集,具有高附加值,对相关产业波及和带动效果显着的产业。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给世界带来深刻的变化,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成为许多国家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决策。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涌动,加速了知识、技术、信息、资金等要素在全球的转移与扩散,也推动了国际地域分工进程。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和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也选择某些特定的地域聚集、发展,从而形成高技术产业群。在产业群中,企业之间联系紧密,既竞争又合作,形成高度灵活的专业化生产协作网络和技术创新网络,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大大地提升了区域的竞争优势。传统的产业空间聚集理论是基于企业的相互接近和由于物流减少所带来的成本节约和收入增加,很难正确解释高技术产业的空间聚集现象。因此,研究探讨高技术产业群的形成机理、聚集效应,对于制定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优化高技术资源配置,推动高技术产业群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目的是,在借鉴国内外产业空间聚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技术产业的特点,通过深入地调查分析,研究探讨高技术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理论,提出相应的管理理论和政策框架,为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产业聚集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首先,对高技术产业群的内涵、特征、功能等进行界定,从区位条件、智力资源、地域文化、金融环境、制度因素和聚集效应等方面,分析影响高技术产业群形成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高技术产业群进行系统分析,应用自组织理论揭示高技术产业群形成和发展的运动规律。第二,分析高技术产业群形成聚集经济效应的内在成因,并分析了范围经济效应、生产效率提高效应和创新效应三种表现形式的聚集效应。第三,运用分形理论对高技术产业聚集效应进行了探讨,并分别从产业群聚集对知识溢出效应、学习效应和共同市场效应等聚集效应的作用机理,建立相应的理论框架。最后,对高技术产业群创新网络的创新机制进行分析,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高技术产业群创新网络效应评价模型。

二、产业群与地区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业群与地区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专业群适应区域产业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双高计划”对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彰显“高”字要义
    (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发挥“群”聚效用
    (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突出“适应”意蕴
二、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适应区域产业群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目标适应性
    (二)结构适应性
    (三)布局适应性
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适应区域产业群发展路径
    (一)做好省级统筹,发挥地方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瞄准打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目标,彰显职业教育类型教育价值诉求
    (三)强化群内专业协调性,发挥专业群引领示范作用
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适应区域产业群发展策略
    (一)优化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结构,建立健全多元化专业群建设机制
    (二)搭建产教协同平台,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三)建立弹性管理机制,发挥资源的群集效应

(2)高耗能产业群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实证研究——基于甘肃2001—2017年的经验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测算
    (一)样本选择
    (二)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
四、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
    (一)Tapio脱钩模型
    (二)模型结果分析
        1.整体脱钩状态分析
        2.具体产业群脱钩状态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3)云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熨平还是放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结构变动以及经济波动理论概述
        2.1.1 产业结构变动理论概述
        2.1.2 经济波动理论概述
    2.2 产业结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
        2.2.1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具有熨平稳定作用
        2.2.2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具有放大促进作用
        2.2.3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没有影响
    2.3 三次产业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
        2.3.1 第一、二产业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
        2.3.2 第三产业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
        2.3.3 三次产业对经济波动阶段的影响分析
    2.4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波动互相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机制分析
    3.1 地区主导产业更替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3.1.1 新旧主导产业群对经济波动影响
        3.1.2 世界经济大周期中主导产业更替形成经济波动
    3.2 要素流动与经济波动的形成
    3.3 技术创新与经济波动的形成
    3.4 本章小结
4 云南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波动的特征分析
    4.1 云南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背景
    4.2 云南省三次产业演进情况
        4.2.1 云南省三次产业发展历程
        4.2.2 云南省三次产业中劳动力的分布
        4.2.3 云南省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4.3 云南省产业结构变动的特征分析
        4.3.1 云南省产业结构变动Moore指数变动情况
        4.3.2 云南省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变动情况
    4.4 云南省经济波动的特征分析
    4.5 云南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波动的相关关系
    4.6 本章小结
5 云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影响的计量分析
    5.1 SVAR模型
        5.1.1 变量的选取
        5.1.2 模型的设定
        5.1.3 平稳性检验及模型估计
        5.1.4 脉冲响应函数
        5.1.5 方差分解
    5.2 三次产业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关系研究
    5.3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方差波动分解
        5.3.1 GDP增长率方差波动分解模型
        5.3.2 计量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树形产业结构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论文创新点
2 相关理论基础及产业树概念体系研究
    2.1 相关理论基础
    2.2 基于产业链、产业网络的产业树概念界定
    2.3 基于图与网络的产业树相关概念研究
    2.4 相关概念辨析
    2.5 本章小结
3 产业树结构分析及经济总量分析模型构建
    3.1 产业树整体结构划分
    3.2 产业树子系统细分结构及边界确定
    3.3 产业树经济总量分析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树形产业结构调节的动力研究
    4.1 树形产业结构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
    4.2 树形产业结构自组织特性分析
    4.3 树形产业结构调节的主要动力
    4.4 树形产业结构调节动力的演化过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树形产业结构调节动力作用方式研究
    5.1 自组织理论分析
    5.2 树形产业结构调节模式
    5.3 展与汇的调节方式
    5.4 本章小结
6 树形产业结构调节动力的传导路径分析
    6.1 传导路径理论分析
    6.2 产业树传导路径仿真模型构建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树形产业结构调节过程研究
    7.1 树形产业结构经济规模变化分析
    7.2 树形产业结构调节过程分析
    7.3 树形产业结构调节结果分析模型构建
    7.4 本章小结
8 煤基产业树构建及发展变化分析
    8.1 煤炭产业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
    8.2 煤基产业树的结构分析
    8.3 煤基产业树发展过程分析
    8.4 煤基产业树发展结果
    8.5 基于煤基产业树的煤炭产业转型方向判别-以山西省为例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我国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工业集聚的影响 ——基于东部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高铁开通的经济效应
    第二节 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
    第三节 高铁影响区域产业发展的传导机制
    第四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高铁对沿线城市工业集聚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工业集聚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劳动力流动对工业集聚的影响理论分析
    第三节 高速铁路对工业集聚、工业扩散的影响路径分析
第四章 高铁对沿线城市工业集聚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变量的选取设定、数据来源及统计性描述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及检验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机理和协同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文献综述
        1.3.2 高耗能产业群的协同发展研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相关理论
        2.1.1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2.1.2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类型
    2.2 协同学概述
        2.2.1 协同学的发展历程
        2.2.2 协同学原理
        2.2.3 循环经济协同效应
    2.3 自组织理论
第三章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机理研究
    3.1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概念和特征
        3.1.1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概念界定
        3.1.2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特征分析
    3.2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框架分析
        3.2.1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结点解析
        3.2.2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关系链条
        3.2.3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网络体系
    3.3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作用机制
        3.3.1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层次分析
        3.3.2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演进机制
    3.4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模式构建
        3.4.1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机理
        3.4.2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进程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协同效应评价研究
    4.1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协同效应
    4.2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效应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体系设计的思路
        4.2.2 序参量识别的原则
        4.2.3 序参量的识别
    4.3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效应评价思路
    4.4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协同效应评价模型的构建
        4.4.1 评价模型的运算步骤
        4.4.2 协同效应评价运算步骤及等级划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研究
    5.1 宝武钢铁企业背景介绍
    5.2 宝钢产业多元化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分析
    5.3 宝钢协同创新网络效应评价分析
        5.3.1 指标体系及基准值设置
        5.3.2 指标体系数据
        5.3.3 评价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模型构建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与作用
    1.2 协同创新网络演进机理与机制
    1.3 协同创新网络评价模型
2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模型
    2.1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概念
    2.2 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演进的结构模型及演进机理
3 高耗能产业群创新网络协同性评价模型
    3.1 高耗能产业群创新网络协同评价指标体系
    3.2 协同度评价模型
    3.3 协同度评价等级
4 案例实证研究
    4.1 宝钢集团公司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
    4.2 宝钢协同创新网络演进水平评价
    4.3 结果分析
5 结语

(8)广西北部湾产业群与城市群的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产业群研究现状
        1.2.2 城市群研究现状
        1.2.3 产业群-城市群耦合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本文创新点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产业群
        2.1.1 产业群的概念
        2.1.2 产业群的特征和分类
    2.2 城市群
        2.2.1 城市群的概念
        2.2.2 城市群基本特征
    2.3 产业群-城市群耦合
        2.3.1 产业群-城市群耦合的内涵
        2.3.2 产业群-城市群耦合的特点
        2.3.3 产业群-城市群的耦合规律
        2.3.4 产业群-城市群耦合发展动因
第三章 广西北部湾产业群和城市群耦合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
    3.1 广西北部湾产业群发展现状
    3.2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发展现状
    3.3 产业群-城市群耦合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
        3.3.1 指标的选择
        3.3.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实证结果
第四章 广西北部湾产业群和城市群耦合的实证分析
    4.1 产业群-城市群耦合度的定量分析
        4.1.1 确定产业群-城市群耦合体系相关参数
        4.1.2 相关参数功效系数的计算
        4.1.3 产业群-城市群耦合度的计算
    4.2 广西北部湾产业群-城市群耦合度的定量分析
        4.2.1 广西北部湾产业群总功效系数的计算
        4.2.2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总功效系数的计算
        4.2.3 广西北部湾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度的计算
第五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及原因分析
        5.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5.1.2 原因分析
    5.2 促进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与产业群耦合发展的对策
        5.2.1 重视广西北部湾制造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5.2.2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树立产城耦合战略思想
        5.2.3 以人才战略为核心,提高城市群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产业群、城市群的耦合与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及理论和实践价值
    0.2 文献评述
    0.3 理论基础
    0.4 研究方法
    0.5 基本内容和结构
    0.6 创新之处
第1章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的实证分析
    1.1 产业群与城市群发展现状
    1.2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现象
    1.3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形态
第2章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的特点及规律
    2.1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的概念和内涵
    2.2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的特点
    2.3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的规律
第3章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的生成机理
    3.1 专业化分工的外部经济性,推动了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的产生和发展
    3.2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外部经济性,推动了产业群与城市群耦的产生和发展
    3.3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要求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发展
    3.4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要求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发展
    3.5 恰当的制度安排和政府政策,也会促进产业群与城市群的耦合发展
第4章 产业群与城市群的耦合机制
    4.1 产业链与城市链的融合机制
    4.2 产业空间组织与城市空间组织的联动机制
    4.3 传导机制
    4.4 叠加放大机制
    4.5 政府推动机制
第5章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度及耦合红利的定量分析
    5.1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度定性分析的缺陷
    5.2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度定量分析
    5.3 对吉林省中部五市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度系数的定量计算
    5.4 产业群、城市群各自溢出红利的定量分析
    5.5 对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红利模型的设计
第6章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度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6.1 提高区域竞争力与经济实力
    6.2 优化产业结构和扩大就业
    6.3 提高可持续发展力
    6.4 改善区域产业发展生态
    6.5 改变发展模式和公共政策
    6.6 城市群域经济体集聚过度对区域经济的负面影响
第7章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对东北城市群域经济体的研究与设计
    7.1 东北三省产业群与城市群的发育情况
    7.2 构建东北城市群域经济体的目标、框架、重点
    7.3 构建东北群域经济体的主要任务
    7.4 构建东北群域经济体的推进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10)高技术产业群形成机制和聚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业集群的成因、内涵及分类
        1.2.2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1.2.3 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
        1.2.4 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
        1.2.5 产业集群的学习方式
    1.3 国内外研究的综合评述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技术产业群的形成机制分析
    2.1 高技术产业群的含义和特征
        2.1.1 高技术产业
        2.1.2 高技术产业群
        2.1.3 高技术产业群的特征
    2.2 高技术产业群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区位条件
        2.2.2 智力资源
        2.2.3 地区文化
        2.2.4 金融环境
        2.2.5 制度安排
        2.2.6 聚集效应
    2.3 高技术产业群形成的自组织机制
        2.3.1 自组织机制
        2.3.2 高技术产业群的自组织特征
        2.3.3 高技术产业群形成的自繁育机制
        2.3.4 高技术产业群的自组织进化机理
    2.4 高技术产业群的形成过程
    2.5 高技术产业群的稳定性分析
        2.5.1 创新能力增长对集群稳定性的影响
        2.5.2 基于创新能力增长的集群稳定性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技术产业群的聚集效应分析
    3.1 高技术产业群聚集经济效应含义及成因
        3.1.1 聚集经济效应的含义
        3.1.2 聚集经济效应的成因
    3.2 高技术产业群聚集效应的表现形式
        3.2.1 高技术产业群的外部经济效应
        3.2.2 高技术产业群的生产效率提高效应
        3.2.3 高技术产业群的激励创新效应
    3.3 高技术产业群集聚的正负效应分析
        3.3.1 产业集聚的正效应分析
        3.3.2 产业集聚的负效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技术产业群聚集效应的分形研究
    4.1 分形理论
        4.1.1 分形理论的产生
        4.1.2 分形理论的发展过程
        4.1.3 分形的定义及特征
    4.2 高技术产业群的分形特征
        4.2.1 规模结构分形
        4.2.2 工作流程分形
        4.2.3 集聚效应分形
    4.3 集聚规模结构分形维数模型
        4.3.1 分形维数
        4.3.2 分形维数模型的建立
        4.3.3 分形维数值的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技术产业群的知识溢出与学习效应
    5.1 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
        5.1.1 知识的外部性
        5.1.2 知识溢出机制
        5.1.3 知识溢出效应
    5.2 高技术产业群的系统学习
        5.2.1 组织的学习过程
        5.2.2 个体组织的学习
        5.2.3 高技术产业群的学习效应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技术产业群的创新网络效应及其评价
    6.1 高技术产业群创新网络
        6.1.1 高技术产业群创新网络的概念
        6.1.2 高技术产业群创新网络的特征
        6.1.3 高技术产业群创新网络的构成
    6.2 高技术产业群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
        6.2.1 高技术产业群创新网络的利益激励机制
        6.2.2 高技术产业群创新网络的协调机制
        6.2.3 高技术产业群创新网络的信任机制
        6.2.4 高技术产业群创新网络的治理机制
    6.3 高技术产业群创新网络效应评价
        6.3.1 创新网络效应
        6.3.2 创新网络效应测度指标
        6.3.3 基于SVM的创新网络效应评价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基于SVM的创新网络效应评价训练样本集
附录 2 基于SVM的创新网络效应评价测试样本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产业群与地区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专业群适应区域产业群策略[J]. 汤书波.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1(04)
  • [2]高耗能产业群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实证研究——基于甘肃2001—2017年的经验数据[J]. 姜玲,滕雅琼,张小宁.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9(04)
  • [3]云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熨平还是放大?[D]. 高广飞. 云南大学, 2019(03)
  • [4]树形产业结构分析方法研究[D]. 李跃.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5]我国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工业集聚的影响 ——基于东部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D]. 贾凯. 南京大学, 2018(01)
  • [6]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机理和协同效应评价研究[D]. 王少芳.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7]高耗能产业群协同创新网络模型构建及评价研究[J]. 郑季良,王少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19)
  • [8]广西北部湾产业群与城市群的耦合发展研究[D]. 伏晓玮. 广西大学, 2013(03)
  • [9]产业群、城市群的耦合与区域经济发展[D]. 郭凤城. 吉林大学, 2008(12)
  • [10]高技术产业群形成机制和聚集效应研究[D]. 胡珑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