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漏磁检测装置

一种新型漏磁检测装置

一、一种新型漏磁检测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刘媛媛[1](2021)在《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钢丝绳损伤信号的分析研究》文中提出钢丝绳由于自身重量轻、弹性好、抗拉强度高和承载力强等优越性,广泛应用于煤矿、交通、电梯、建筑等行业。但是,作为起重运输设备的关键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断丝、磨损、腐蚀甚至疲劳断裂等现象,对安全生产具有潜在的威胁。因此,钢丝绳损伤的检查和准确识别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无损检测技术,对钢丝绳损伤的定性与定量检测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介绍钢丝绳的结构和几种主要的缺陷类型,分析不同缺陷的特征和产生原因。基于钢丝绳的结构特点确定采用无损检测中的漏磁检测方法对钢丝绳损伤进行判别,该方法的优势在于:低成本、技术成熟并且检测结果稳定,可在恶劣的环境中广泛应用。此外,对钢丝绳漏磁检测系统的整体框架展开介绍:(1)介绍漏磁检测探头的硬件设计和实现,重点分析了霍尔元件在探头内部的设计及其工作原理;(2)改进传统的基于PC平台的数据处理系统,采用基于嵌入式平台的数据处理系统,使数据采集更加便捷。其次,对采样信号进行时域预处理和频域去噪。分析钢丝绳损伤信号的构成成分,针对不同的信号成分分别采用时域和时频域的分析方法去除背景噪声和干扰。时域预处理包括奇异值剔除和去趋势项,在时域中进行数据处理,减少了数据转换到变化域的复杂运算,降低数据处理硬件标准。针对钢丝绳损伤信号非平稳性的特点,频域去噪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并且在传统阈值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加权平均型算法,该算法可根据钢丝绳断丝信号的特征自适应地改变权重的大小,进而改变阈值的大小,从而优化去噪效果。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算法的去噪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阈值函数。然后,研究钢丝绳断丝损伤的信号识别与特征提取,最终实现定量识别。在偏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阈值偏差分析,提高了在恶劣检测环境下断丝损伤的分辨能力。对于断丝的特征提取,提出将小波能量这一时频域特征与传统的时域特征共同构成断丝损伤的特征值数据集,并运用Matlab CFTOOL(Curve Fitting Tool)工具箱对特征值样本进行数据拟合,验证特征值随断丝数增加而变化的特征规律,实现断丝的定量识别。特征值数据集的提出提高了断丝定量识别的准确性与可信度。最后,对钢丝绳横截面积损伤进行定量分析。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得到了钢丝绳表面漏磁场随金属横截面积损失量改变的变化规律,验证了漏磁量峰值是判别横截面积损伤的主要特征。运用Matlab拟合工具得出钢丝绳表面漏磁通峰值与截面积损失量呈线性相关的结论,并通过实验验证此结论的正确性。

郭永亮[2](2021)在《基于漏磁检测的钢丝绳断丝检测方法及系统实现》文中认为钢丝绳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机械设备的关键部位,其健康状态的评估对于确保整个机械安全健康的运转极为重要。随着使用寿命的增加,钢丝绳会出现各种损伤,如果不及时更换可能会造成严重事故。因此,研究钢丝绳的健康状态对于保障设备的平稳安全运行及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大的工程价值和学术意义。由于钢丝绳绝大多数采用导磁性能良好的高碳钢制成,因此电磁无损检测方法成为探伤的首选方法。在文献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最常见、危害最大的钢丝绳断丝缺陷为研究对象,采用漏磁检测的方法对钢丝绳断丝缺陷进行检测。本文分别从钢丝绳漏磁信号形态、钢丝绳漏磁信号处理算法及钢丝绳断丝检测系统三个方面开展研究,旨在提高钢丝绳断丝检测的准确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针对现有文献大都是对钢丝绳断丝位置、断口宽度及断丝根数进行仿真分析的情况,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钢丝绳漏磁信号的形态进行系统的仿真分析。漏磁信号主要包含三种成分,它们分别是:断丝信号、股波信号和抖动信号。本文得到了断丝信号的形态是冲击信号、股波信号的形态是正弦信号及抖动信号的形态是随提离值变化的类冲击信号的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为本文的钢丝绳漏磁信号处理提供了依据。(2)针对现有钢丝绳漏磁信号处理方法多采用单通道信号处理会造成误报率较高的问题,本文采用多通道信号融合的手段对钢丝绳漏磁信号进行预处理,增强原始信号的信噪比。预处理之后,针对三种主要漏磁信号成像之后的不同特点,提出了采用线检测方法滤除股波噪声。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去股波方法相比,本文采用的去股波方法对股波信号的降噪效果更好。经过大量实验论证之后,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3)为了将(2)中提出的算法应用于实际,本文搭建了一套钢丝绳无损检测系统。它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两部分,其中硬件平台包括励磁机构、信号检测装置和信号采集装置;软件平台包括参数设定模块,可视化模块等。最后,为了验证钢丝绳无损检测系统的有效性,搭建了试验装置,通过大量重复实验,验证了此系统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蹇雨芮[3](2021)在《小口径管道内壁漏磁检测及控制电路的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气和石油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管道运输是油气资源运输的最主要方式,本文针对应用背景为小口径的管道,以漏磁检测为基本方法,研究小口径管道内壁漏磁检测和控制部分的电路,完成了缺陷漏磁场的有限元分析,实现了从检测到存储一体的实验样机制作以及实验系统的搭建和测试。本文针对基于小口径管道内壁的漏磁缺陷检测及控制电路进行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本文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应用背景下,结合项目需求,针对小口径管道,对缺陷漏磁检测的实施路线进行设计,明确各部分功能模块的具体方案。2.研究了缺陷的漏磁检测理论,采用有限元磁场仿真分析,研究了磁化装置的结构特征以及缺陷的尺寸特征变化对漏磁场的影响,验证了对管道缺陷进行漏磁检测的原理,为后续实验测试系统的搭建提供了参考数据。3.根据磁场仿真结果,使用Solidworks对漏磁检测中励磁器的结构进行设计,通过3D打印后完成实验测试系统的搭建。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Matlab分析。4.研究了单探头漏磁检测和里程轮检测功能模块的硬件电路和嵌入式软件编程,完成了原理图和PCB的设计,实现了具有漏磁检测能力的电路模块,完成了样机制作。5.完成了对控制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调试,实现了与检测模块的CAN总线通信以及对大容量检测数据的不间断高速缓存,实现系统的嵌入式工作,完成样机制作。6.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螺旋检测或阵列检测均存在检测间隙,因此提出了一个基于压缩感知的漏磁检测方法,此方法可实现面的全覆盖检测,为以后方案的优化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武威[4](2020)在《应用于电磁阀极性判断的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电磁阀是一种使用电磁线圈驱动的阀门,用来控制流体的流量、方向、速度等参数,广泛应用于运载火箭和卫星的动力系统中。电磁阀极性是指电磁阀内部电磁线圈续流二极管的极性。装配过程中接线错误会导致电磁阀极性错误,进而使得电磁阀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在测试环节,需要一种能够快速判断电磁阀极性是否正确的装置。为避免检测装置改变动力系统的状态,检测设备不能接入控制系统的电路,需要通过非接触的检测方法对电磁阀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电磁阀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电磁阀驱动回路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研究了漏磁检测技术的相关原理,建立了正常通电状态下电磁阀的仿真模型,利用Maxwell 3D仿真软件对电磁阀外壳及表面附近的磁场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计算,之后使用磁强计检测了电磁阀部分位置的磁感应强度。结合仿真与检测的结果得出了通电状态下电磁阀周围磁场的分布状况。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基于漏磁检测技术的电磁阀极性判断方法并展开了检测系统的设计。以Arduino作为软硬件平台,完成了检测系统的装置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硬件选型和软件设计等。检测系统包括主节点和若干无线传感器,使用Zigbee技术组成无线传感网络。无线传感器使用霍尔传感器作为磁场探头,检测电磁阀的磁场,判断其工作工作状态并上传到主节点。主节点作为无线传感网络的中心节点,与控制端相连,负责各个无线传感器检测数据的上传与控制端控制指令的下行。最后通过测试为电磁阀极性判断系统设定合适的灵敏度,并对电磁阀极性判断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测试表明系统各功能正常,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能够满足实际检测需求。

高鹏飞[5](2020)在《基于漏磁原理的管道缺陷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和天然气管道作为一种高效的运输方式,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工业和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被称为“能源血脉”。目前我国部分长输管道已逐步进入老化阶段,因管道的材质产生腐蚀和一些外力因素而造成的损伤,使得管道的运行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对人民的生活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在漏磁检测装置中,传统永磁励磁存在磁化强度改变困难,且当中断励磁后管道仍存在剩磁、难以进行重复性试验等问题,因此寻求一种替代永磁的方法、在此环境下,针对管壁材料下不同缺陷的漏磁信号分布规律进行分析,识别缺陷的前提是对缺陷的大小与漏磁信号的特征之间关系进行定量化的判定,通过仿真替代部分重复性试验对漏磁信号进行研究,这对实际工程的管道检测具有一定意义。针对传统永磁检测的励磁装置涉及的问题,基于电磁场原理及麦克斯韦方程组对电磁励磁磁路和永磁励磁磁路模型进行数学建模,得到电磁励磁的线圈参数对励磁效果的影响;对永磁励磁和电磁励磁的磁化效果的差异性进行对比,探究有限元法对电磁场的计算过程及在Comsol软件中的联系。建立一种以直流线圈为励磁源的仿真模型,优化模型参数,为利于重复性试验,在Comsol中利用和管壁相同参数的钢板模拟实际管壁,对不同的钢板缺陷进行仿真求解,分析不同的几何特征的凹槽缺陷漏磁信号波形的分布规律,选取漏磁信号曲线的特征量,并通过曲线拟合得到缺陷大小与波形特征量的数学关系,通过数学模型确定缺陷的各项几何参数进而识别缺陷尺寸。搭建直流电磁励磁检测平台并进行实验,对不同几何尺寸的矩形缺陷钢板进行检测,通过选取不同凹槽缺陷测波形对比仿真与实验的漏磁信号分布特征及幅值大小,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当检测钢板等与管壁相同的铁磁性材料时,磁化强度与线圈匝数和励磁电流大小的乘积成正比,优化仿真线圈相关参数(匝数和电流大小),可达到实际检测相符的磁化效果,进而替代永磁励磁环境,建立可以准确描述永磁磁路的电磁励磁仿真模型;说明缺陷的几何尺寸与漏磁信号的径向信号分量峰峰值间距和轴向信号分量的峰值大小等特征量相关,通过最小二乘法对缺陷大小进行量化,可得出缺陷几何尺寸与漏磁信号的数学关系。电磁励磁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趋势及幅值大小吻合,这为实际工程识别管道缺陷尺寸大小提供可能。

耿浩[6](2020)在《高速漏磁检测技术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铁磁性材料在能源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铁磁性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如管道内运输介质的腐蚀、钢轨长期运行磨损等都极易使其机械强度和运行寿命下降,定期进行在线无损检测对其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漏磁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支持铁磁性材料缺陷损伤在线无损检测的方法,不仅可检缺陷类型众多,同时可判断缺陷几何形态,具有适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漏磁检测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对检测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需求,但检测速度的提升将产生更复杂的电磁现象,影响着缺陷在线检测能力,更高的检测速度时甚至无法有效检测到缺陷信号,因此有必要对高速漏磁检测中信号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进行研究,进而寻求消除这一影响的方法,提高漏磁检测技术的适应性和不同速度下检测信号评价的一致性。论文针对漏磁检测技术中速度效应的相关问题,开展了理论分析、仿真计算、实验研究等大量的工作。漏磁检测技术应用的前提是利用外磁场对被测材料进行饱和磁化,材料的磁化状态决定了漏磁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文从材料微观磁化理论和宏观电磁理论出发,对速度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建立动态磁场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被测管道在动态磁化耦合过程中的缺陷信号特征,对永磁和直流励磁方式下的管道内、外在线检测过程中缺陷信号特征及影响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搭建了高速漏磁检测实验平台,通过开展不同励磁方式下的管道检测实验,对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采用方波激励模拟外磁场瞬变情况,对管壁内部饱和磁场的建立过程、变化规律、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高速漏磁检测方法,抑制速度效应影响,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论文首先以物质磁化特性和宏观电磁学理论为出发点,结合磁场特性和磁场边界条件对铁磁性材料缺陷漏磁场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缺陷漏磁场的解析方法和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的特点,从材料特性和涡流分布两方面对在线检测过程中速度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和伽利略变换,建立了以磁化器和被测构件为不同参考系下的动态磁场数学模型,阐明了在线检测过程中不同检测形式时被测构件内涡流的产生机理。论文对永磁励磁的管道漏磁内检测速度效应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相互验证的方式,研究了管道漏磁内检测过程中管壁内涡流分布特点,分析了涡流磁场对管道内外壁磁化状态及缺陷检测信号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材质的管道其管壁内涡流分布主要与检测速度和磁场径向分量有关,检测速度增大,检测传感器位置处涡流值增大;涡流磁场在内壁表面与原磁场同向,在外壁表面与原磁场反向,饱和磁化状态下,缺陷对涡流的扰动作用是缺陷检测信号减小的主要影响因素,给出了检测速度与缺陷信号的关系及不同尺寸缺陷对涡流扰动的影响规律。论文对直流线圈励磁的管道漏磁外检测速度效应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线圈磁场沿轴向和径向方向的分布规律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被测管道与线圈磁场耦合作用特性;结合欧姆定律,建立了管壁内涡流分布理论模型,对比研究了检测速度、管道材质、线圈尺寸等对涡流分布影响规律及涡流磁场对管壁磁化状态的影响规律;通过研究不同检测速度时管壁磁场分布特点,发现了高速时管道内壁磁场的偏移特性,提出了一种提高高速检测时管道内壁缺陷信号检测能力的方法;设计开发了高速漏磁检测系统,检测速度可实现0.2m/s-12m/s范围内调节,满足不同速度下的实验需求,利用该系统对不同运行速度状态下缺陷信号特点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方法的正确性。在线检测过程中管壁内磁场建立过程与磁化时间密切相关,基于Dodd-Deeds模型推导建立了管道磁场响应模型,采用方波激励模拟外磁场瞬变情况,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外磁场瞬变时管壁磁场的建立过程和变化规律;利用有限元方法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分析了磁场强度和管道材质等对管道磁化滞后时间的影响,研究了磁化滞后时间对高速检测时缺陷信号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外磁场瞬变时,管壁磁场对外磁场的响应存在滞后现象,影响着高速时管壁磁场建立和缺陷检测效果,提高外磁场强度,可加快建立管壁饱和磁场,减弱磁化滞后时间对管壁磁化状态的影响,提升缺陷漏磁场信号强度和缺陷检测能力。从抑制涡流效应产生和磁化滞后时间影响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磁化的高速漏磁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线圈磁场的叠加耦合作用令被测管壁内轴向磁场强度提升、稳态区域增大,采用理论和仿真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设计了多级磁化高速漏磁检测实验平台,对该方法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在本文实验环境下,当采用单线圈磁化,检测速度为5m/s时,无法检测到管道内壁缺陷信号,随着线圈磁场叠加耦合性能的增加,缺陷信号强度增加,可检测到缺陷信号的极限速度增大,当采用三级磁化线圈时,检测速度为12m/s时信号仍能清晰可辨,该方法可有效提高不同检测速度时信号分析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蒋明昊[7](2020)在《小管径短接管道漏磁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石油化工常用小径接管多由铁磁性材料制成,在复杂的外界环境与管道内所输送介质共同作用下工作,十分容易受到损伤或者发生腐蚀,短接小径管上的缺陷,特别是较小缺陷与埋藏缺陷不易检测,易被忽视,却容易对人身安全及安全生产造成影响,因此对短接小径管进行无损检测与评价,对减少安全事故、降低生产成本与保持设备的平稳高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常规漏磁检测的理论基础上,运用有限元仿真技术,结合实际生产的需要,进行了短接小径管漏磁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开发。本文首先分析了漏磁检测技术的检测原理、磁化方式与数据收集与处理,分析了短接小径管漏磁检测装置设计的可行性,采用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相结合的方式,以缺陷漏磁场形成的理论基础作为依据,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短接小径管管壁缺陷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形状与大小的缺陷,得出缺陷漏磁场分布规律和缺陷漏磁场的影响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具体研究了槽型缺陷的深度和宽度变化条件下缺陷漏磁场的变化规律、圆柱型缺陷的深度和直径变化下缺陷漏磁场的变化规律,以及磁化气隙高度对漏磁场的影响规律,并得出了漏磁场空间分布图,进而识别缺陷。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短接小径管设计与开发整体设计方案。设计了短接小径管磁化结构,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短接小径管漏磁检测仪可以在狭小空间内对管道进行检测。

丁顺意[8](2020)在《基于自适应滤波与随机森林的钢轨漏磁信号去噪与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铁路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因此进行钢轨探伤和伤损评估意义重大。漏磁检测作为一种快速、精确、且能适应高速巡检条件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钢轨表面检测。本文在分析当前国内外钢轨漏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钢轨漏磁检测信号滤波精度和伤损识别精度的等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工作有:(1)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钢轨漏磁检测技术的研究文献,总结了目前在该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和方法;(2)开展了钢轨漏磁信号的滤波研究。针对实际轨道检测的漏磁信号中常见的噪声进行了研究,发现噪声与有用信号的幅值相近且频谱重叠。在分析现有的主要去噪方法基础上,提出将小波去噪和自适应滤波相结合的滤波方法。针对钢轨踏面部位高速漏磁检测信号的滤波问题,研究发现横向阵列传感器所测漏磁信号中缺陷信号与噪声叠加的幅值一般比同时刻噪声幅值更大,利用该特点,提出了横向阵列传感器噪声重构算法,并构建自适应干扰抵消器实现对钢轨踏面多通道漏磁信号的滤波,滤波结果显示噪声强度平均降低了90.5%,信噪比改善明显。(3)针对钢轨轨距角部位高速漏磁检测信号的滤波问题,研究发现如果传感器间距合理,纵向阵列传感器中各传感器不会同时检测到同一缺陷,但却会同时受到噪声影响,利用该特点,提出了纵向阵列传感器噪声重构算法,并构建自适应干扰抵消器实现对钢轨轨距角多通道漏磁信号的滤波,滤波结果显示信噪比得以提高;(4)开展了缺陷漏磁信号的定位研究。针对带噪的缺陷漏磁信号定位主要依赖人工定位或定位精度不足等问题,利用纵向阵列传感器所采集的前后双通道漏磁信号间差异度和其中缺陷信号具有相位差等特点,提出了可运用于自然缺陷漏磁信号的定位算法。结果表明该算法定位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5)开展了基于随机森林的钢轨表面缺陷分类模型。针对钢轨表面传统识别算法中精度低、解释力弱等问题,融合了多通道多方向漏磁信息,设计了基于随机森林的钢轨表面缺陷分类模型,识别18种钢轨表面缺陷精度可达99.54%。同时分析了不同组合的特征向量对识别精度的影响,为特征向量的选择提供了一些建议。

刘梦涛[9](2020)在《基于漏磁检测技术的凹坑缺陷检测与评价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制材料广泛应用在油气管道和压力容器中,在这些设备的长期使用中,由于氧化、腐蚀和外力等作用,钢制材料表面会出现凹坑、裂纹等缺陷,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甚至人员伤亡,因此有必要对钢制材料进行无损检测。课题旨在建立一种基于漏磁检测技术的钢制材料凹坑缺陷无损评价系统,实现凹坑缺陷主要几何尺寸的准确评价,为此开展了如下工作:(1)提出了一种利用单永磁体构筑磁化系统的新方法,采用ANSOFT MAXWELL有限元仿真平台,考察了立方单永磁体主要几何尺寸对磁化效果的影响规律,考察了传感器提离值对漏磁测量效果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永磁体尺寸和漏磁场传感测量的最佳位置。(2)设计并试制了磁化系统搭载小车,配置了行程轮,实现磁化系统钢制板材表面行进距记录和凹坑缺陷位置定位;利用步进电机和滚珠丝杠制作了磁化小车牵引装置,便于实现小车行进速度的控制,进而实现凹坑缺陷上方漏磁测点密度的控制。(3)以STM32高性能ARM单片机和新型三维磁传感器TLV493D-A1B6为核心,开发了漏磁信号传感检测、数据处理和无线传输嵌入式系统,支持三维漏磁检测,SD卡数据存储和漏磁数据蓝牙无线传输等功能,同时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了上位机计算机漏磁信号接收、分析与管理软件;此外针对厚度为10mm的Q235碳素结构钢板材,利用数控加工制作了一系列椭圆形凹坑缺陷,构建完成凹坑缺陷无损评价漏磁检测试验平台。(4)利用所搭建的漏磁检测实验平台,开展了一系列漏磁检测试验,在此基础上,针对所获取的漏磁信号进行了时域特征分析,将漏磁信号与坐标轴组成的封闭区域视作几何图形,创新性地提出利用缺陷三维漏磁信号的图形几何学特征构建特征数据集,表征凹坑缺陷,为进一步开展凹坑缺陷主要几何尺寸预测,实现无损评价奠定基础。(5)将支持向量回归机与缺陷三维漏磁信号的几何学特征相结合,建立了椭圆凹坑缺陷长轴、短轴和深度的回归预测模型,模型有效性检验展现出很好的预测效果,证实了所建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与传统双永磁体磁化系统相比,单永磁体磁化方式结构更加简单,具有更好的设计柔性,更佳的成本优势,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张继楷[10](2019)在《磁通测量位移传感方法及在钢管形貌畸变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钢管是重要的原材料之一,我国钢管生产产量已占全球的70%以上,为了提升产品质量,钢管的检测越来越重要。钢管漏磁、超声、涡流无损检测对裂纹类缺陷敏感、而对表面缓变的形貌畸变不敏感。钢管表面形貌畸变一直采用人工目视检查,近年来采用了激光三维位移测量技术,但进口设备昂贵。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基于磁通测量的电磁式位移传感方法,重点开展钢管表面形貌畸变检测的应用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流磁通测量的位移传感方法,研究了其传感原理,并发明了一款磁桥式交流磁通测量位移传感器,分析了其输出特性,结果表明,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位移的倒数呈线性关系。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此线性关系,同时系统分析了涡流效应以及传感器尺寸参数对输出线性特性的影响规律。为了获得更高的频率响应,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永磁磁通测量的位移传感方法,发明了磁桥式永磁磁通测量位移传感器,通过理论推导得到其输出电压与位移和某常数之和的倒数呈线性关系,通过仿真计算和实验验证了此线性关系,同时研究了传感器结构尺寸对输出电压的影响规律。为了实现阵列位移传感技术,将交流磁通测量位移传感器和永磁磁通测量位移传感器结合,间隔排列,有效消除了相邻传感器间的电磁干扰,为此,提出了组合两种磁通测量的阵列位移传感方法。系统研究了阵列传感器输出线性特性与单传感器的差异、交直流组合磁通测量阵列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的变化,研究表明:交、直流组合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线性特性优于单一位移传感器,同时发现组合式阵列传感器间的电磁干扰小,与单传感器相比,差异较小。应用肯德尔和谐系数方法,研究了阵列位移传感器的一致性评价。针对钢管表面非裂纹类的形貌畸变,仿真分析了钢管直径大小对位移测量的影响,设计了阵列位移传感器,规划了钢管螺旋扫查检测轨迹,在漏磁检测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有效检出表面缓变的形貌畸变,进一步完善了钢管电磁无损检测技术与设备。

二、一种新型漏磁检测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漏磁检测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钢丝绳损伤信号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钢丝绳损伤检测技术
        1.2.2 钢丝绳无损检测技术
        1.2.3 基于磁的无损检测技术
        1.2.4 损伤信号处理技术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钢丝绳漏磁检测原理和检测装置
    2.1 钢丝绳基本知识概述
        2.1.1 钢丝绳的结构
        2.1.2 钢丝绳损伤类型及特征
    2.2 钢丝绳漏磁检测装置设计
        2.2.1 漏磁检测原理和磁路设计
        2.2.2 检测系统装置整体实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改进阈值函数的小波去噪
    3.1 钢丝绳漏磁检测信号的构成
    3.2 信号预处理
        3.2.1 奇异值剔除
        3.2.2 去趋势项
    3.3 基于改进阈值的小波去噪算法
        3.3.1 小波阈值去噪算法
        3.3.2 改进阈值函数
        3.3.3 改进算法验证
    3.4 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
        3.4.1 数据描述和实验方案
        3.4.2 预处理环节
        3.4.3 基于改进阈值函数的小波去噪算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断丝损伤的特征提取与定量识别
    4.1 基于自适应阈值偏差分析的钢丝绳断丝信号识别
        4.1.1 偏差分析
        4.1.2 自适应阈值偏差分析
        4.1.3 自适应阈值偏差分析特征识别的实验分析
    4.2 钢丝绳断丝损伤信号的特征提取
        4.2.1 钢丝绳断丝损伤信号的时域和小波能量特征
        4.2.2 钢丝绳断丝损伤信号的小波能量谱特征提取方法
        4.2.3 钢丝绳断丝损伤信号的小波能量谱特征提取实验分析
    4.3 钢丝绳断丝损伤定量识别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漏磁检测技术的LMA定量分析
    5.1 基于ANSYS建立LMA型损伤的有限元仿真模型
    5.2 钢丝绳LMA型损伤漏磁场仿真分析
    5.3 钢丝绳LMA型损伤定量识别的实验室验证
        5.3.1 实验方案设计
        5.3.2 截面积损失和漏磁量线性关系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基于漏磁检测的钢丝绳断丝检测方法及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励磁结构研究现状
        1.2.2 漏磁传感器研究现状
        1.2.3 漏磁信号处理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形态学及图像间断检测理论基础
    2.1 灰度级形态学理论
        2.1.1 基本形态学运算
        2.1.2 组合形态学运算
    2.2 灰度级图像间断检测理论
        2.2.1 空间滤波
        2.2.2 线检测
第三章 钢丝绳漏磁信号形态分析
    3.1 引言
    3.2 基于永磁励磁的漏磁场有限元方法
    3.3 断丝漏磁信号形态分析
        3.3.1 仿真结果分析
        3.3.2 实验结果分析
    3.4 股波漏磁信号形态分析
        3.4.1 仿真结果分析
        3.4.2 实验结果分析
    3.5 抖动漏磁信号形态分析
        3.5.1 仿真结果分析
        3.5.2 实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丝绳断丝检测方法
    4.1 引言
    4.2 断丝检测问题分析
    4.3 钢丝绳断丝检测方法
        4.3.1 断丝漏磁信号预处理
        4.3.2 断丝漏磁信号后处理
        4.3.3 断丝决策
    4.4 实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钢丝绳断丝检测系统设计与验证
    5.1 引言
    5.2 钢丝绳断丝检测系统需求分析
    5.3 钢丝绳断丝检测系统硬件平台
        5.3.1 励磁结构设计
        5.3.2 漏磁信号检测装置设计
        5.3.3 漏磁信号采集装置设计
    5.4 钢丝绳断丝检测系统软件平台
        5.4.1 参数设定模块
        5.4.2 断丝漏磁信号处理演示模块
    5.5 系统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小口径管道内壁漏磁检测及控制电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论文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管道缺陷无损检测方法简述
        1.3.1 漏磁检测技术
        1.3.2 超声波检测技术
        1.3.3 涡流检测技术
        1.3.4 液体渗透检测技术
    1.4 国内外漏磁检测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1.4.1 漏磁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及发展
        1.4.2 漏磁检测设备的国内外现状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漏磁检测技术理论分析
    2.1 缺陷漏磁检测原理
    2.2 缺陷漏磁的测量
    2.3 管道漏磁检测有限元分析
        2.3.1 ANSYS MAXWELL有限元分析
        2.3.2 ANSYS MAXWELL分析缺陷漏磁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漏磁场的有限元分析
    3.1 基于永磁铁励磁的缺陷漏磁场
        3.1.1 二维漏磁检测仿真分析
        3.1.2 三维漏磁检测仿真分析
    3.2 漏磁信号影响因素有限元分析
        3.2.1 缺陷深度对漏磁信号的影响
        3.2.2 缺陷宽度对漏磁信号的影响
        3.2.3 缺陷长度对漏磁信号的影响
        3.2.4 磁传感器提离值对漏磁信号的影响
        3.2.5 励磁器提离值对漏磁信号的影响
    3.3 缺陷位置对漏磁信号的影响
        3.3.1 缺陷左右移动对漏磁信号的影响
        3.3.2 缺陷前后移动对漏磁信号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漏磁检测及控制电路的嵌入式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的总体实施方案
    4.2 检测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4.2.1 漏磁传感器检测模块设计
        4.2.2 里程轮定位信息采集模块设计
        4.2.3 数据通信模块设计
        4.2.4 检测单元主控电路模块的设计
    4.3 控制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4.3.1 数据通信模块的设计
        4.3.2 高速缓存模块的设计
        4.3.3 SD卡存储模块的设计
        4.3.4 控制单元主控电路模块的设计
    4.4 实验测试系统的搭建
    4.5 实验测试
    4.6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漏磁检测方法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应用于电磁阀极性判断的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漏磁检测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电磁阀极性判断原理分析
    2.1 电磁阀的工作原理
    2.2 电磁阀驱动回路物理模型
    2.3 电磁阀极性判断原理
        2.3.1 漏磁检测原理
        2.3.2 霍尔效应
    2.4 漏磁场的计算方法
        2.4.1 磁偶极子理论
        2.4.2 有限元分析
    2.5 电磁阀电磁仿真
        2.5.1 仿真软件
        2.5.2 电磁阀模型的建立
        2.5.3 仿真分析
    2.6 仪器测试
    2.7 电磁阀极性判断系统总体设计
    2.8 本章小结
3 主节点设计
    3.1 主节点总体设计
    3.2 控制器平台选择
    3.3 电源管理电路
    3.4 通信模块
        3.4.1 无线技术选择
        3.4.2 无线通讯模块
        3.4.3 有线通信模块
    3.5 主节点软件设计
        3.5.1 总体设计
        3.5.2 无线通信方式与协议
    3.6 本章小结
4 无线传感器设计
    4.1 无线传感器总体设计
    4.2 控制器平台选择
    4.3 电源管理电路
        4.3.1 电源管理电路
        4.3.2 充电管理电路
        4.3.3 延时开关电路
    4.4 LED显示电路
    4.5 信号采集与处理电路
        4.5.1 霍尔传感器简介
        4.5.2 传感器测试
        4.5.3 探头电路设计
    4.6 存储器
    4.7 软件设计
        4.7.1 总体设计
        4.7.2 主要功能实现
    4.8 本章小结
5 装置测试及实验
    5.1 电压偏移值设定
    5.2 检测系统的功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漏磁原理的管道缺陷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漏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论文的章节安排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管道漏磁检测理论研究
    2.1 漏磁检测理论基础
        2.1.1 磁导率和磁滞回线
        2.1.2 电磁场定律
        2.1.3 磁感应线折射
        2.1.4 漏磁场形成机理
    2.2 管道漏磁检测原理
        2.2.1 管道漏磁检测原理
        2.2.2 管道漏磁场的分类
        2.2.3 磁化方式
        2.2.4 管道缺陷漏磁场的分布
    2.3 漏磁场理论计算
        2.3.1 解析法
        2.3.2 数值法
    2.4 影响缺陷漏磁场的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磁励磁磁回路分析与电磁场有限元计算研究
    3.1 直流励磁漏磁检测方法
    3.2 电磁励磁等效磁路分析与计算
    3.3 漏磁场有限元分析
        3.3.1 漏磁场有限元模型
        3.3.2 边界条件引入
        3.3.3 边界条件求解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缺陷信号的分布规律分析
    4.1 Comsol电磁场分析
    4.2 电励磁钢板缺陷仿真
        4.2.1 电磁励磁钢板缺陷仿真模型建立
    4.3 电磁励磁线圈参数优化
    4.4 不同几何特征下的漏磁信号分布规律分析
        4.4.1 不同宽度缺陷对漏磁信号的影响
        4.4.2 不同深度的缺陷对漏磁信号分布的影响
        4.4.3 提离值的改变对漏磁信号的影响
    4.5 永磁励磁与电磁励磁仿真对比
        4.5.1 永磁钢板励磁磁路分析
        4.5.2 永磁励磁仿真模型建立
    4.6 漏磁缺陷信号曲线拟合
        4.6.1 曲线拟合原理
        4.6.2 缺陷宽度漏磁信号拟合
        4.6.3 缺陷宽度拟合模型相关性验证
        4.6.4 缺陷深度漏磁信号拟合方程
        4.6.5 缺陷深度拟合模型相关性验证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漏磁实验缺陷信号分析
    5.1 实验检测原理
    5.2 实验平台搭建
    5.3 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高速漏磁检测技术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漏磁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在线漏磁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1.3.1 检测速度对漏磁检测的影响
        1.3.2 高速漏磁检测方法的研究
    1.4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整体结构
第2章 漏磁检测技术及速度效应基础理论研究
    2.1 漏磁检测技术原理
        2.1.1 物质磁化特性分析
        2.1.2 缺陷漏磁场产生机理
    2.2 缺陷漏磁场分析方法
        2.2.1 理论解析模型
        2.2.2 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
    2.3 速度效应理论研究
        2.3.1 微观磁滞效应影响研究
        2.3.2 宏观涡流效应影响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管道漏磁内检测速度效应研究
    3.1 管道漏磁内检测原理
    3.2 材料磁化滞后对缺陷信号影响分析
    3.3 缺陷信号特征受涡流效应影响规律分析
        3.3.1 涡流产生机理及分布特性
        3.3.2 涡流磁场对管壁磁化状态影响
        3.3.3 涡流效应对缺陷信号影响
    3.4 实验研究及分析
        3.4.1 检测速度对缺陷检测影响验证
        3.4.2 不同尺寸缺陷信号特征受速度影响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管道漏磁外检测速度效应研究
    4.1 管道漏磁外检测原理
        4.1.1 管道外检测结构特点
        4.1.2 磁化线圈磁场分布规律
    4.2 速度效应引起的涡流分布规律分析
        4.2.1 涡流效应产生机理
        4.2.2 涡流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4.3 涡流效应对缺陷检测影响
        4.3.1 管壁磁化状态受涡流磁场影响
        4.3.2 缺陷信号分布特点研究
    4.4 实验研究及分析
        4.4.1 高速漏磁检测实验系统的设计
        4.4.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饱和磁场建立过程及对缺陷检测影响研究
    5.1 饱和磁场建立过程分析
        5.1.1 磁场响应模型
        5.1.2 磁场建立过程计算
    5.2 磁场建立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5.2.1 磁场强度对管壁磁场建立过程影响规律分析
        5.2.2 电导率对管壁磁场建立过程影响规律分析
    5.3 磁化滞后时间对缺陷检测影响分析
        5.3.1 磁化滞后时间对缺陷检测的影响
        5.3.2 励磁场强度对缺陷检测的影响
    5.4 实验研究及分析
        5.4.1 励磁场强度对缺陷检测影响实验验证
        5.4.2 励磁场强度对提高检测速度的实验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多级磁化的高速漏磁检测方法研究
    6.1 多级磁化理论模型
        6.1.1 多级磁化模型结构
        6.1.2 模型有效性理论分析
    6.2 多级磁化方法有效性仿真研究
        6.2.1 线圈磁场分布特性及参数选择分析
        6.2.2 涡流抑制特性和缺陷检测能力分析
    6.3 实验研究及分析
        6.3.1 多级磁化实验平台建立
        6.3.2 实验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小管径短接管道漏磁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常规无损检测方法
    1.3 国内外对漏磁检测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漏磁检测的基本理论
    2.1 漏磁检测原理
    2.2 漏磁检测的特点
    2.3 漏磁检测装置
    2.4 漏磁检测技术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径管管壁缺陷有限元仿真分析
    3.1 缺陷漏磁场ANSYS建模计算
    3.2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短接小径管漏磁检测装置结构设计
    4.1 漏磁检测装置概述
    4.2 漏磁检测装置检测系统的设计
    4.3 短接小径管漏磁检测装置总体结构的设计
    4.4 短接小径管漏磁检测仪系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短接小径管漏磁检测实验研究与实际应用
    5.1 漏磁检测实验
    5.2 漏磁检测数据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自适应滤波与随机森林的钢轨漏磁信号去噪与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漏磁信号滤波方法
        1.2.2 钢轨缺陷识别方法
    1.3 存在问题和研究内容
        1.3.1 存在问题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钢轨漏磁检测原理与技术
    2.1 引言
    2.2 钢轨漏磁检测原理
    2.3 钢轨漏磁检测系统
        2.3.1 钢轨裂纹高速漏磁巡检试验系统
        2.3.2 信号调理与数据采集
        2.3.3 襄阳标定线金鹰重工新型探伤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钢轨表面缺陷与漏磁场关系与分析
    3.1 引言
    3.2 缺陷漏磁场分析方法
        3.2.1 磁偶极子模型
        3.2.2 缺陷漏磁场有限元分析
    3.3 提离值对漏磁场的影响分析
        3.3.1 不同传感器提离值下的漏磁场分析:
        3.3.2 不同磁化器提离值下的漏磁场分析
    3.4 缺陷尺寸与漏磁场关系分析
        3.4.1 缺陷深度对漏磁场的影响
        3.4.2 缺陷宽度对漏磁场的影响
        3.4.3 倾斜角度对漏磁场的影响
    3.5 巡检速度与漏磁场关系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轨漏磁信号滤波
    4.1 引言
    4.2 钢轨漏磁信号噪声源分析
    4.3 信号处理理论基础
        4.3.1 小波去噪方法
        4.3.2 自适应滤波
        4.3.3 信号滤波评判标准
    4.4 钢轨漏磁信号的滤波处理
        4.4.1 漏磁信号小波去噪
        4.4.2 噪声重构算法设计
        4.4.3 自适应滤波
    4.5 滤波结果与效果分析
        4.5.1 横向阵列传感器漏磁信号滤波结果
        4.5.2 纵向阵列传感器漏磁信号滤波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钢轨缺陷漏磁信号定位
    5.1 引言
    5.2 算法设计思想
    5.3 算法流程
    5.4 定位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钢轨表面缺陷识别
    6.1 引言
    6.2 漏磁信号特征提取
        6.2.1 时域特征
        6.2.2 频域特征
    6.3 随机森林
        6.3.1 随机森林算法原理
        6.3.2 样本介绍
        6.3.3 构建基于随机森林的分类模型
    6.4 随机森林分类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基于漏磁检测技术的凹坑缺陷检测与评价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钢制材料缺陷检测发展现状
        1.2.1 无损检测的分类
        1.2.2 无损检测的比较
        1.2.3 漏磁检测研究历史
        1.2.4 漏磁检测研究现状
        1.2.5 漏磁检测仪研究现状与分析
    1.3 本文创新点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磁化及实验系统
    2.1 引言
    2.2 漏磁场形成原理
    2.3 漏磁检测原理
    2.4 磁化材料的选择
    2.5 磁化结构尺寸设计
        2.5.1 ANSOFT MAXWELL简介
        2.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5.3 磁化结构尺寸
    2.6 漏磁检测小车设计
        2.6.1 漏磁检测小车功能需求
        2.6.2 漏磁检测小车结构设计
    2.7 凹坑缺陷设计
    2.8 牵引系统设计
    2.9 实验系统搭建
    2.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漏磁检测信号采集系统
    3.1 引言
    3.2 漏磁检测嵌入式系统总体方案
    3.3 漏磁检测嵌入式系统核心器件选型
        3.3.1 单片机选型
        3.3.2 传感器选型
        3.3.3 无线传输模块选型
        3.3.4 人机接口模块选型
    3.4 漏磁检测嵌入式系统主要电路设计
        3.4.1 单片机最小系统
        3.4.2 传感器接口和编址电路
        3.4.3 通讯和调试电路
        3.4.4 无线传输电路
        3.4.5 触摸屏接口电路
    3.5 印制电路板设计
        3.5.1 漏磁检测嵌入式系统印制电路板设计
        3.5.2 传感器系统印制电路板设计
    3.6 漏磁检测嵌入式系统主要程序开发
        3.6.1 初始化程序
        3.6.2 编码器程序
        3.6.3 信号采集与滤波程序
        3.6.4 串口触摸屏程序
        3.6.5 SD卡存储程序
        3.6.6 蓝牙无线数据传输程序
    3.7 Lab VIEW上位机系统总体方案
    3.8 Lab VIEW前面板显示与输入设计
    3.9 Lab VIEW后面板程序设计
        3.9.1 串口数据读取单元
        3.9.2 数据处理与显示单元
        3.9.3 数据存储单元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缺陷主要尺寸预测模型
    4.1 引言
    4.2 漏磁检测信号
    4.3 缺陷特征提取和分析
        4.3.1 几何学特征
        4.3.2 特征提取程序
    4.4 支持向量机理论
        4.4.1 支持向量机简介
        4.4.2 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
        4.4.3 支持向量回归机
    4.5 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建立
        4.5.1 数据归一化
        4.5.2 惩罚参数C与核函数g
        4.5.3 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建立与预测
        4.5.4 交叉有效性检验
        4.5.5 统计参数评价
        4.5.6 泛化能力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磁通测量位移传感方法及在钢管形貌畸变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概述
    1.2 钢管无损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1.3 位移传感方法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2 基于交流磁通测量的位移传感方法与传感器
    2.1 引言
    2.2 交流磁通测量位移传感原理
    2.3 磁桥式交流磁通测量位移传感器
    2.4 涡流效应的影响
    2.5 磁桥式交流磁通测量位移传感器特性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永磁磁通测量的位移传感方法与传感器
    3.1 引言
    3.2 基于永磁磁通测量的位移传感方法
    3.3 磁桥式永磁磁通测量位移传感器
    3.4 磁桥式永磁磁通测量位移传感器特性
    3.5 本章小结
4 阵列式磁通测量位移传感器
    4.1 引言
    4.2 阵列式磁通测量位移传感器构建
    4.3 交直流组合的磁通测量阵列位移传感器构建
    4.4 阵列式磁通测量位移传感器的一致性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位移传感的钢管表面形貌畸变电磁检测方法
    5.1 引言
    5.2 钢管参数及状态对测量的影响
    5.3 钢管表面形貌畸变检查的阵列位移传感器方案
    5.4 基于面阵组合磁通测量位移传感器的钢管表面形貌畸变检测系统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四、一种新型漏磁检测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钢丝绳损伤信号的分析研究[D]. 刘媛媛. 山东大学, 2021(12)
  • [2]基于漏磁检测的钢丝绳断丝检测方法及系统实现[D]. 郭永亮.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小口径管道内壁漏磁检测及控制电路的研究[D]. 蹇雨芮.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应用于电磁阀极性判断的系统设计[D]. 武威.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基于漏磁原理的管道缺陷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D]. 高鹏飞.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6]高速漏磁检测技术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 耿浩.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7]小管径短接管道漏磁检测技术研究[D]. 蒋明昊.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8]基于自适应滤波与随机森林的钢轨漏磁信号去噪与识别研究[D]. 丁顺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9]基于漏磁检测技术的凹坑缺陷检测与评价系统研究[D]. 刘梦涛.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10]磁通测量位移传感方法及在钢管形貌畸变检测中的应用[D]. 张继楷. 华中科技大学, 2019

标签:;  ;  ;  ;  ;  

一种新型漏磁检测装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