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新旧代际问题的思考

关于调整新旧代际问题的思考

一、关于调整新老代际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皓楠[1](2021)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对企业绩效影响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创一代”年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二代企业家顺利接任家族企业重要职位,未来10年内,我国家族企业将普遍面临二代企业家接班的重要转变时期。相比于引入职业经理人进行外部传承,我国家族企业更倾向于家族内部成员传承模式。家族企业能否顺利传承,不仅与家族企业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更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整体运行与发展。本文对“家族企业”和“代际传承”进行了定义,整理分析了委托代理理论、管家理论、契约理论和利他主义理论,总结出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最核心、最本质的要素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的传承。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以老板电器、新希望与闰土股份三个案例公司的代际传承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二代企业家继任时期传承路径选择、制度安排的了解以及两代企业家经历等的搜集与整理,并根据传承前后的绩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与建议,从而丰富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案例事件和相关学术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文章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家族企业“二代”顺利完成接班的关键在于企业经营权能够平稳交接,为了能够让经营管理权得到平稳交接,早点制定代际传承计划与规划传承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型”传承路径有利于传承规划的进行,比较适合于大部分处于平稳发展阶段的家族企业。(2)家族企业的精细的规划与制度安排包括股权安排构建合法性权威、管理层的调整与激励建立职位权威、对接班者的培养建立职能权威可以降低代际传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3)良好的三方关系(创始人、接班者与企业高管)对于家族企业的传承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族企业两代人之间保持有效沟通有利于促进角色成功转换。

刘烁[2](2021)在《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性统计研究 ——基于社会融合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21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取得决定性成就,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民生保障依然存在短板,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仍需提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目标,因此农民工问题亟需解决。2020年,我国农民工总量持续增加,较上年增长1.9%,虽然进城农民工群体通过努力提高了收入水平,但却很可能出现融入城市困难,陷入多维贫困的可能,基于此,本文以进城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融合视角对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性进行统计研究,以便了解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性现状,为治理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提供实证依据和参考。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社会融合视角下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识别体系构建。主要根据多维贫困以及社会融合概念及相关理论,结合现有对农民工多维贫困以及社会融合测度指标的选取,从个人视角出发,构建主客观相结合,包含了教育、保障、居住、社会融合且社会融合维度包含了社会适应、结构融合、身份认同的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识别体系。2)多维贫困及多维贫困不平等实证测度。采用修正FGT指数、FGT拓展指数及分离不平等指数对全国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的广度、深度、强度及多维贫困不平等进行测度并分解,对比了进城农民工性别、代际、不同年代性别和不同性别年代间的多维贫困及多维贫困不平等差异及来源,将区域差异不平等按照空间、结构进行分解;采用核密度和??、收敛方法分析了省际多维贫困的动态收敛性,最后从收入、消费、多维贫困联合视角对农民工贫困特征进一步分类,采用CSPI指数对多维贫困不平等进一步测度。3)多维贫困影响因素研究。按照个人、外部环境、家庭因素对多维贫困影响的重要性和异质性的研究思路展开测度和分析,并探讨了对多维贫困不平等的影响,从而得出具体扶贫路径,为精准扶贫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较2013年相比,我国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广度、深度、强度均有所增长,0<k<0.3的贫困群体的贫困缺口及不平等相对较大,而k?0.3的贫困群体以及极度贫困群体多维贫困广度更大;由分解结果,提高技能培训、教育满意度、工伤、养老保障、居住面积、结构融合以及身份认同贡献率较高;多维贫困强度的增长主要由于贫困发生率和贫困深度的增长。2)女性多维贫困及分离不平等程度大于男性,老一代多维贫困及分离不平等水平大于新一代;由多维贫困及多维贫困不平等指数分解,性别、代际间表现出不同的贫困特征,女性在居住和社会融合维度不平等贡献率较大,老一代在教育以及保障维度不平等高于新一代。3)我国多维贫困水平西部较大,而中部较小,不平等水平具有逐年增大趋势;由空间分解结果,大部分来源于区域内,西部地区不平等水平始终较高,由不平等分解结果,教育维度是全国以及区域不平等的主要来源。多维贫困水平东部地区各省份发展差异较大,西部改善较小,全国省际总体差异具有缩小趋势。4)收入贫困以及收入消费贫困与多维贫困各个指标间关联性较弱。我国多维福利滞后型贫困发生率较大,其次为福利同步型贫困,东、中、西地区贫困率较大的均是收入多维滞后型。5)流动类型、居住时长、是否上网、有无就业合同、工作满意程度以及政府得分和城乡公平对多维贫困的影响相对重要,对不同多维贫困程度以及对收入、消费、多维贫困的影响具有一定差异性;女性多维贫困大于男性以及新一代多维贫困小于老一代主要源于社会机遇不同;工作能力低、机会不平等、父代和自身家庭资源匮乏是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有:1)研究视角创新。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社会融合视角构建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识别体系,并结合时代特征,与以往研究相比,在指标选取上更加强调了主观贫困的重要性。2)研究内容创新。本文在多维贫困水平的基础上,考虑了多维贫困不平等,并从性别、代际、区域差异的角度对多维贫困不平等进行测度,对不平等的来源进行分解并测度了不平等影响因素。3)研究方法创新:从审查剥夺得分出发,以下界k为基准,测算了多维贫困深度、强度并对其进行分解,采用分离不平等测度方法,将其按照组间以及组内的分解方式进行空间分解,采用方差分解的办法测度其不平等的结构来源。

崔桂武[3](2021)在《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自1990年起进入社会转型期,与社会转型同步的是文学转型。文学转型的标志有两个,一是从上世纪初即开始形成与延续的中国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向当代社会转型文学的转型;一是以乡土文学为主导的文学写作向城市文学写作的转型。这两个转型标志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意义充分体现在“70后”作家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这使得本选题就有难得的研究价值。“70后”作家在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期登上当代中国文坛,至今已有近三十年时间。三十年来,围绕“70后”作家的“两次崛起”,读者和评论界一直争议不断。争议的重要原因是,“70后”崛起时间正是中国文坛大转型的时间。在众说纷纭的文学批评中,“70后”作家坚守文学理想,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创作实绩。时至今日,“70后”作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站在今天的文学立场来审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将其置于社会转型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展开研究,对这一作家群体及其创作给予客观恰当的文学史定位,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担当和责任。基于这一学术理念,本论文定位于自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研究。绪论部分梳理整合三十年来“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从“70后”作家的个案研究和整体性研究两个向度展开,概括分析“70后”作家在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创作的个性和共性特征。本部分对研究中涉及到的“70后”作家、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城市认知、城市体验等概念进行了界定。论文第二章深入研究了社会转型与“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70后”作家及其城市文学创作何以在社会转型期产生。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消费时代到来等政治、经济因素共同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此期学界内部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以及文学传播活动的进一步市场化以及大众文化时代读者消费趣味的世俗化等,则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综合评论界多年的研究成果,本部分围绕“70后”作家群体的命名与身份建构、其城市文学的出场与特色书写、其进行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论文主体部分共三章,包括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底层书写”“精英书写”和“女性书写”三个维度展开深入研究。论文第三章为“底层书写”。本章分别对“70后”作家城市文学中的下岗工人、城市乡民、城市平民等三类城市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下岗工人在下岗后的风光不再、再度出发,生活困顿、精神迷惘以及失业不失志等生活样貌和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度呈现;写出了城市乡民移居城市后人生漂泊的迷惘与执着、在城乡之间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对于城市普通原住民,“70后”作家写出了他们烦恼生活、诗意光阴的烟火气和世俗性。论文第四章为“精英书写”。本章重点对“70后”作家笔下书写的怀有精英意识的人、正在成长中的未来精英,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知识精英、白领精英和企业精英,在面对城市消费化、商业化所发生的历史变化,以及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在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的生存现实和精神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其平民化书写姿态,能见出“70后”作家作为同代人的思索与进取、“个人化”书写特点以及在审美超越维度上的缺失等写作状况与特征。论文第五章为“女性书写”。本章重在研究“70后”女性作家“身体诉说”视角下的城市女性的另类生存状况,展现社会经济转型、消费文化兴起的城市带给女性“性”意识的变化,以及由此呈现的两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历史由来、现实原因以及作家自身原因三个角度探究了“70后”女作家的城市书写何以要用“身体诉说”这一重要问题。论文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论,集中分析概括了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本章重点阐释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对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从而概括出其独有的“代际”作用与意义,即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开始共存相伴;文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文学叙事从宏大历史叙事走向日常叙事。第七章是本论文的结语。本论文认为,与前代作家相比,“70后”作家创作缺失宏大叙事、人文关怀,与“80后”商业化写作成熟模式相比,“70后”商业化写作又有所欠缺;“70后”作家最初登场是以女作家的“身体写作”为文坛瞩目,文坛对其命名与评价以及社会经济、商业等文学内部与外部因素使这一作家群体成为“被遮蔽的一代”。事实上,全面考察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可以见出“70后”作家的历史贡献。他们的城市文学作品,全面真实记录了社会转型期城市人生的物质和精神境况,丰富、拓展了城市文学创作的领域和空间,同时,其在城市文学创作多个领域进行着的探索尝试,已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时代记录和文学留痕,具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和社会学价值,文坛应给予肯定与确认。

李莉[4](2021)在《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颁布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在为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而努力。但实际上,物质资源的倾斜并没有让乡村教师扎根乡村场域,向往进城的逃离倾向成为当下大部分乡村教师的真实写照。密切关注乡村教师群体内部的生存状况俨然已经成为研究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重要抓手。然而,处于同一学校场域内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称的乡村教师展现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诉求难免会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身份认同现状。鉴于此,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不同年龄阶段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让乡村教师安心从教、幸福生活。这将对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乡村振兴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代际理论视域下,以家乡T镇中学的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生活世界展开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之后按照“年代世代”的划分方法,将乡村教师划分为“60后”“70后”“80后”“90后”四个微群体。通过剖析四代乡村教师的生命历程及思想流变,挖掘其背后隐藏的“身份认知”“身份情感”“身份职责”和“身份关系”,以此展示四代乡村教师多元复杂的身份认知与情感价值体验,打破了对乡村教师的泛化性与刻板性概述。对本研究而言,首先,厘清代际理论的内涵及发展是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剖析不同代际乡村教师观念迥殊和代际差异的理论依据。其次,田野调查的性质决定了本研究需要对T镇中学教师们的工作生活场域,包括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变迁以及T镇中学的发展面貌等会对身份认同产生影响的地域因素做出介绍。研究通过记叙和分析教师们的成长经历、职业态度、同事关系及其流露出的情感表达全方位呈现了四代教师的身份认同状况。总体来看,在网络时代中成长起来的“90后”乡村教师开始进入了职业早期,他们工作认真但又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迷茫;经历了改革开放新观念冲洗的“80后”乡村教师开始重新审自我身份,他们希望被公平对待,力争取得更多的成就;处于教学攻坚期的“70后”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程度较低,他们一部分处于热情消散求稳定的状态,一部分力图抓住机遇评上高级职称。以上三代教师均表示只要有机会,一定会选择考进县城。迈过艰苦岁月,如今面临退休的“60后”乡村教师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及职业评价则给出了“满意”、“还不错”的答案。此外,访谈中还暴露出了职称评选不公、乡村教师人际关系冷淡,同事相处出现代内倾向性与代际间隔阂性等问题。来自社会外部变迁造成的代际差异、学校场域的人文环境及教师个人的性格特征无不影响着四代乡村教师对自我身份的认知。研究指出,社会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乡村学校应聚焦人文环境建设,关心不同代际教师的诉求;乡村教师个人应探寻提高自我身份认同的内生力,以此增强乡村教师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而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

张娟[5](2020)在《“智造”背景下东莞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之都的东莞,吸引了450余万外来劳动力人口。劳动密集型制造工厂,曾是许多入城农民工主要生存场域。如今其所依存外部环境,正发生产业变革与技术颠覆,工厂初阶岗位正被机器人吞噬。而东莞现有技能人才不足20%,人才积累不足以应对产业变革。该研究正是基于此,探讨新生代农民工(以下行文亦简称为“新生代”)在产业变革下之再教育问题及其突围路径。研究意义指向:唤醒新生代再教育认知,重塑产业人力资本投入共识,释放人才红利信号,赋能产业转型。该研究以质性研究掘进,通过文献分析、访谈、个案研究、问卷调查等,透视新生代所生存的产业环境——东莞“智造”,分析产业变革对人才提出新要求,以及新生代个体对自身发展需求。梳理东莞现有新生代农民工培育政策,调研再教育市场供求状况,并基于终身教育理论、生涯发展理论,探讨新生代再教育需求及其实现策略。通过研究得出,东莞“智造”提出了对高技能人才、创造性人才、复合型人才、高学习力人才的新需求;而个人生存与发展已不止步于技能依赖层面,更需融合技术、学历、人文等多重再教育修炼与持续提升,达至教育及人的完整性。在就新生代再教育需求及现状分析中,发现并归纳出以下五个维度的问题:1.觉知困境:对再教育认知不足;2.资源局限:支持要素投入不够;3.供需矛盾:教育市场供求失衡;4.系统缺失:培育体系尚待完善;5.生涯迷途:个人发展欠缺规划。该研究解决对策尝试抛开刻板,并创造性地将上述五个维度问题融入到体系化解决策略之中。基于新生代生涯发展对技能、学历、人文教育的需求为纵轴,并从横向研究与新生代相关各方的支持力量,以系统性思考探讨新生代再教育出路:1.唤醒再教育觉知,推动认知升级;2.构建体系化培育,助力生涯发展;3.探寻再教育之道,融合多维力量;4.借助新技术手段,实现灵活学习。

陈斯舒[6](2020)在《宿松方言词汇代际使用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宿松方言词汇代际比较为切入点,多角度考察老中青三代词汇的使用差异,并由此考察宿松方言词汇的变化。研究方法主要为田野调查法、定量与定性结合法、对比分析法。宿松方言词汇代际间共性与差异并存。宿松方言词汇在不同代际的变化速度不一,老中两代之间的变化速度慢于中青两代。不同语义类的词汇变化速度也不一样,亲属、天文、农业、红白大事等几类词汇变化最活跃。总体而言,不同语义类词汇老中两代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中年一代对老年一代词语的保留与否,青年一代与老中两代的差异主要由青年一代对新词语的使用造成。从语音方面看,老中青三代单音节词语、双音节词语、多音节词语变化趋势不同,但双音节词语仍占优势。宿松方言中有AA式、AAB式、AABC/AABCD式、AAB式音节重叠形式,青年一代的音节重叠形式多于老中两代。从构成成分看,老中青词汇代际差异可以分为替换部分构成成分、替换全部构成成分、增删部分构成成分、构成成分逆序四种情况,且替换成分之间可能构成同义关系、反义关系或上下位关系,增删成分一般为修饰成分、同义成分、陪衬成分、词缀、叠音成分。代际差异词语中替换部分构成成分的情况最普遍,其次为替换全部构成成分,构成成分逆序情况最少。从语法单位的选择看,老中青在用词还是短语的表达上存在差异,对同一词目的表达不同代际可能会分别使用词或短语两种不同的语法单位,同一代对同一词目的表达也可能同时使用词和短语两种语法单位。在具有地方特色的表达形式如“动词/动词性短语+的个”格式、“名词+一+动词+动态助词(着、倒)”格式的使用上也存在代际差异。从造词法看,老中两代摹声造词法、比喻造词法的使用频率高于青年一代。宿松方言词汇代际差异的产生有社会、认知、个人、语言系统内部等多方面原因。

张莉莉[7](2020)在《重庆市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婚育行为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青壮年农民工不仅是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更是适婚适育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婚、生育作为农民工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不仅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美满,更关乎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的婚育行为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通过动态数据对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婚育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重庆市流入人口样本数据库,对问卷的变量进行梳理和编码。基于数据库信息,文章采用婚姻状态、初婚年龄、初育年龄、婚育间隔和婚姻模式等五维度对两代农民工的婚育行为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同时经文献梳理和理论基础提出代际、受教育程度和外出务工行为对农民工的婚育行为具有显着影响的研究假设,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农民工婚育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运用交叉列联表和统计检验对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婚育行为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农民工婚姻状态以初婚为主,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婚育特征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1)老一代农民工主要是先成家后流动,夫妻共同流动和家庭共同流动比例高,而新生代农民工多是独自流动或者跟随父母流动,在流动中完成婚育恋大事;(2)新生代农民工初婚年龄有所推迟,初育年龄在提前,并且婚育间隔在缩短;(3)“男大女小”传统型的婚龄匹配模式和“老乡找老乡”式的地理匹配模式是农民工通婚行为的主要选择,同时新生代农民工跨省通婚增多、地理通婚圈扩大;(4)农民工群体存在不少的早婚和婚前生育行为,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未婚同居、婚前生育、奉子成婚比例较高。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民工婚育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初婚年龄、初育年龄、初婚初育间隔和一孩二孩间隔的代际差异显着,并且各婚育维度的影响因素既有共性也有不同。其中,共性因素包括代际、受教育程度和外出务工行为,其他不同因素还包括性别、婚育前流动时长、初婚-初育顺序、生育政策的调整、初婚年龄和初育年龄等。结合研究理论及实证结果认为,价值观和流动行为对农民工婚育行为的代际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从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双重影响、传统社会道德约束减弱、互联网和大众媒体快速发展以及农民工自身原因等方面探究了其发生婚姻失范行为的背后原因,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或调整人口政策,加强对农民工群体的婚育管理和服务提供参考。

韩阳[8](2020)在《农民工就业状况的代际比较研究 ——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福建省数据分析》文中认为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和新市民的主力军,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在国家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工作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为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从需求侧来说,外部的全球化红利带来了外资的大规模涌入和外需的不断扩张,形成了外向型增长模式。目前我国农民工的规模已达2.9亿人,其数量超过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工厂和城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因此,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城镇化和经济结构改革的发展进程。农民工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的就业状况很不乐观,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就业的能力低,就业的条件差,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就会导致社会的贫富差距扩大,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不利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作为公共服务部门,应该积极颁布改善农民工就业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农民工就业的职能,在改善农民工就业的问题上承担责任。政府责任的发挥,不仅关系到农民工群体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还关系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来说意义重大。以往学者在研究农民工就业问题时,多关注农民工个体特征、社会宏观因素与劳动力市场回报的关系,研究视角也多以性别差异分析为主,忽视了农民工口内部的代际异质性。基于此,本研究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数据,从代际差异的视角去研究两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及其影响的因素。首先,通过梳理文献和相关的政策文件,了解我国关于人口流动的政策变迁和农民工就业状况的现状。其次,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了两代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的影响机制,找出影响两代农民工就业状况差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分析农民工在就业状况及就业行为的代际差异,了解两代农民工就业行为的变化状况以及对农民工融入城市、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宋子阳[9](2020)在《新生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职业价值观-工作供给匹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生代已成为我国施工项目管理团队的主力和骨干,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支撑。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引起新生代从业人员职业价值观的转变。由于建筑业工作地点流动性、工期紧迫、职业晋升时间成本高、薪资水平较低等特点,新生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职业价值偏好和工作供给不匹配问题较为突出,导致其从业热情和意愿降低,离职现象频发,造成行业人才流失。目前缺乏分析我国新生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职业价值偏好、价值观-供给匹配及匹配对工作投入、工作绩效、职业情感承诺等职业状态变量的作用机理及关联关系的系统性研究。在人-环境匹配理论框架下,构建了价值观-供给匹配“分布规律-作用机理-关联关系”分析范式。基于文献分析和问卷调研,开发了职业价值观量表,识别了职业价值观结构。开展大规模问卷调研(有效样本995份),利用统计分析揭示了新生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职业价值偏好和价值观-供给匹配度的现状及分布规律。通过多项式回归和反应曲面分析揭示了职业价值观-工作供给匹配对职业状态变量的作用形式和强度。通过关联规则分析识别了重要工作供给与工作绩效的关联作用。基于14家案例施工企业的访谈调研,采用主客观对比和企业横向对比在较大程度上验证了基于问卷的研究结果,并就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改善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主要结论有:1)因子分析和均值比较结果明确了新生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职业价值观包含五种类型,按偏好依次为工作团队相关、认知性、工具性、利他性/影响力、自由/趣味性;2)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团队相关和利他性/影响力方面匹配度好,认知性、工具性、自由/趣味性方面供给显着不足,职业价值偏好及匹配度与性别、代际、成长环境、职级、项目类型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3)多项式回归和反应曲面分析结果表明,工具性、工作团队相关、自由/趣味性、利他性/影响力价值观-供给匹配分别对任务绩效、人际绩效、职业情感承诺有不同程度的作用;4)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表明,不断学习的机会、支持型领导、反馈、工作环境舒适度、组织内部公平的高水平供给,关联高水平的任务绩效和人际绩效;5)基于案例企业的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问卷调研分析结果的合理性。本研究深化了对新生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职业价值偏好、建筑施工行业工作供给现状的认识,揭示了价值观-供给匹配的作用机理及工作绩效与工作供给的关联关系,拓展了职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成果,推动了基于价值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形成,为激发新生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杜芳雨[10](2020)在《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研究》文中提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国内外养老保险缴费通常是以就业人数为基点,按人均工资或工资总额比例缴费。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与技术替代劳动力趋势日益显现,养老保险供需两侧矛盾逐步凸显。如何拓展养老保险资金来源,实现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均衡并保证经济的运行效率成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从国际经验看,应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的办法通常是增加养老保险缴费率(税率)、延迟退休和降低养老金调整指数,然而,这些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鉴于此,本文转变思路,从全生产要素共担养老保险缴费视角出发,研究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以期为拓展养老保险资金来源、促进养老保险资金供需结构优化、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视角、新思路。论文坚持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均衡度等展开研究。首先,在罗默经济增长模型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涵盖知识生产、产品生产和家庭的三部门动态均衡模型,并开展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理论推导,回答了“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为什么要由现行缴费模式向产出缴费模式转变”的问题,其次,构建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适度水平及均衡度模型,回答了“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程度如何衡量”的问题;最后,基于模拟实证与计量实证,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在供需优化和社会经济效应上的优势,回答了“相较于现行缴费模式,产出缴费模式存有何种优越性”的问题。全文共包括十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并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出本文创新点及不足;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养老保险基本理论和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为后续章节的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是现状及动因分析,梳理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路径、缴费给付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初步从定性层面重点讨论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的动因。第四章是“产出”缴费与给付模型构建及总均衡分析,本部分以罗默模型为理论框架,将知识与技术进步因素纳入模型中,最终推导出“在工资缴费模式下,技术进步造成劳动力需求边际递减从而不利于实现养老保险供需均衡;在产出缴费模式下,技术进步造成总产出边际递增有利于实现养老保险供需均衡”的结论,由此提出“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度模型,并对“产出”缴费模式下缴费给付的总均衡展开分析;第五至七章在总均衡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和模拟预测,进一步从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的城乡间均衡、地区间均衡、行业间均衡三个维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八章用计量方法整体检验了“产出”缴费模式下的产业结构优化联动效应、城乡就业结构优化联动效应、技术创新联动效应和人口老龄化脱钩效应,并对两种模式在时间序列上的稳定性做出比较;第九至十章在前文基础上提出对应的调整路径、实现机制和对策建议。论文的核心结论包括:第一,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缴费率与缴费适度水平相适应,与企业及个人缴费能力相契合;第二,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更有利于实现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均衡;第三,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更有利于实现养老保险缴费的城乡间共担;第四,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缴费额均衡度均有所提升,同时也证明了养老缴费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之间的共担。第五,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更有利于缩减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的地区差距。在“产出”缴费模式下基础养老保险缴费金额的集中度、极值系数、缴费金额—经济不平衡指数等指标在2010-2015年间均有所降低;第六,相较于现行按劳动人数“工资”缴费模式,“产出”缴费模式有着更强的产业结构优化联动效应、城乡就业结构优化联动效应、技术创新联动效应和人口老龄化脱钩效应,因此更能适应当前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并且上述效应均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论文的核心创新点包括:第一,基于现实数据,对基础养老保险按“产出”缴费模式下的总均衡和结构均衡做了更加系统的测算预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模拟实证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下的总均衡度、城乡均衡度、行业均衡度与地区均衡度等;第二,借助理论推导,更加深入地夯实了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论文在罗默模型分析框架下进行基础理论推导,在劳动力技术替代人口老龄化双重趋势下,从用人单位层面推导并丰富了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较好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开展养老保险按产出缴费”的问题;第三,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在城乡维度、行业维度和地区维度内拓展了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在“劳动力要素转移流动”背景下的适用性;第四,基于计量方法和现实数据,较为系统地实证检验了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的社会经济效应。

二、关于调整新老代际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调整新老代际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对企业绩效影响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家族企业相关定义
        2.1.2 代际传承相关定义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利他主义理论
        2.2.3 管家理论
        2.2.4 契约理论
第三章 中国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现状分析
    3.1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需求及规划
    3.2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继任者选择
        3.2.1 选择子女继承的原因分析
        3.2.2 选择职业经理人接班的原因分析
    3.3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路径分析
        3.3.1 控制型
        3.3.2 顾问型
        3.3.3 辅助型
    3.4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影响因素分析
        3.4.1 股权结构调整
        3.4.2 管理层调整与激励
        3.4.3 知识获取
第四章 多案例视角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事件分析
    4.1 案例公司选取与介绍
        4.1.1 案例公司选取
        4.1.2 案例公司简介
        4.1.3 传承者与继任者介绍
    4.2 案例公司代际传承进程分析
    4.3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进程中的风险识别
        4.3.1 选择继承人不合适风险
        4.3.2 人才激励不足流失风险
        4.3.3 经营理念不同,企业文化重建风险
        4.3.4 企业主和继任者之间的矛盾风险
    4.4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治理制度转变对比分析
        4.4.1 股权结构调整构建合法性权威
        4.4.2 治理结构调整提高治理效能
        4.4.3 财务激励实施构建职位权威
    4.5 家族企业二代培养方式对比分析
        4.5.1 注重个人能力提升构建职能权威
        4.5.2 合适的权威支持传承过程
    4.6 家族企业传承路径选择的影响分析
        4.6.1 传承路径选择对于权威构建的影响
        4.6.2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辅助型”传承路径合理性分析
第五章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事件对企业绩效影响分析
    5.1 绩效指标选择
        5.1.1 短期市场反应指标及窗口期选择
        5.1.2 长期财务指标维度及指标
        5.1.3 非财务绩效指标
    5.2 老板电器绩效影响分析
        5.2.1 市场反应分析
        5.2.2 财务绩效分析
        5.2.3 非财务绩效分析
    5.3 新希望绩效影响分析
        5.3.1 市场反应分析
        5.3.2 财务绩效分析
        5.3.3 非财务绩效分析
    5.4 闰土股份绩效影响分析
        5.4.1 市场反应分析
        5.4.2 财务绩效分析
        5.4.3 非财务绩效分析
    5.5 绩效变化情况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规划相关建议
        6.2.1 家族企业继任计划应作为企业长期战略实施
        6.2.2 创业主应该辅助或者选择合适的权威辅助二代接班
        6.2.3 家族企业主与接班人应当保持有效沟通,促进角色的转换
        6.2.4 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体制,加强公司治理改革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性统计研究 ——基于社会融合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与路线
        1.3.1 论文框架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贫困研究综述
        2.1.2 移民贫困研究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多维贫困研究方法
        2.2.2 多维贫困研究视角
        2.2.3 农民工贫困研究
        2.2.4 农民工社会融合
        2.2.5 农民工贫困影响因素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相关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农民工
        3.1.2 多维贫困
        3.1.3 社会融合
    3.2 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构建相关理论
        3.2.1 贫困理论
        3.2.2 多维贫困理论
        3.2.3 社会融合理论
    3.3 个人、外部环境、家庭禀赋对多维贫困影响逻辑作用机理
        3.3.1 个人因素对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影响的逻辑作用机理
        3.3.2 外部环境对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影响的逻辑作用机理
        3.3.3 家庭禀赋对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影响的逻辑作用机理
第4章 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
    4.1 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4.1.2 指标与权重选择说明
    4.2 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方法选择
        4.2.1 多维修正FGT指数
        4.2.2 多维贫困FGT指数拓展及其分解
        4.2.3 分离不平等程度测度与分解
        4.2.4 CSPI指数及分解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测算分析
    5.1 使用数据说明
    5.2 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者生活现状对比
        5.2.1 生活水平描述性对比分析
        5.2.2 贫困发生率差异对比
    5.3 多维贫困测算分析
        5.3.1 社会融合维度贫困发生率
        5.3.2 多维贫困广度、深度、强度测算
        5.3.3 多维贫困广度、深度、强度结构分解
    5.4 性别、代际多维贫困对比分析
        5.4.1 性别、代际多维贫困指数对比分析
        5.4.2 性别、代际多维贫困结构对比分析
    5.5 多维贫困区域差异性分析
        5.5.1 各指标贫困发生率区域差异
        5.5.2 多维贫困指数区域差异
        5.5.3 多维贫困结构区域差异
        5.5.4 省际多维贫困区域差异
        5.5.5 省际多维贫困空间分解及分布
        5.5.6 省际多维贫困收敛性分析
    5.6 多维贫困与收入、消费贫困联合分析
        5.6.1 多维贫困与收入、消费贫困关联性分析
        5.6.2 多维、收入、消费联合视角贫困特征分类
        5.6.3 多维贫困与收入、消费贫困区域差异对比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不平等性测算分析
    6.1 多维贫困不平等测算
        6.1.1 多维贫困不平等测算
        6.1.2 多维贫困不平等结构分解
    6.2 性别、代际多维贫困不平等对比分析
        6.2.1 多维贫困不平等指数对比分析
        6.2.2 多维贫困不平等结构对比分析
    6.3 多维贫困不平等区域差异测算
        6.3.1 多维贫困不平等区域差异及空间分解
        6.3.2 多维贫困不平等结构区域差异
        6.3.3 全部个体不平等内在驱动区域差异
    6.4 多维贫困不平等CSPI指数测算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性影响因素分析
    7.1 多维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7.1.1 自变量选取
        7.1.2 模型构建
        7.1.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2 多维贫困影响异质性分析
        7.2.1 模型构建
        7.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7.2.3 稳健性检验
    7.3 多维贫困不平等性影响因素分析
        7.3.1 多维贫困性别、代际不平等性影响因素分析
        7.3.2 多维贫困不平等性影响因素分析
    7.4 收入、消费、多维贫困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7.4.1 模型构建
        7.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7.5 多维贫困影响的内部路径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治理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性路径选择
    8.1 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性成因分析
    8.2 治理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性路径选择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建议与进一步展望
    9.1 结论
    9.2 建议
    9.3 进一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2 前期研究综述
    1.3 主要概念说明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2章 社会转型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
    2.1 社会转型:“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活动语境
        2.1.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
        2.1.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
    2.2 适变而生:“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登场
        2.2.1 “70 后”作家命名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出场
        2.2.2 “70 后”作家的身份建构与其城市文学的特色性书写
        2.2.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
第3章 负重而行——“70 后”作家的城市底层书写
    3.1 “失根”之痛:下岗工人的底层生存
        3.1.1 下岗工人风光不再的生存困境
        3.1.2 下岗工人再度出发的生存自救
    3.2 此身何处:城市乡民的“他者”生存
        3.2.1 城市乡民漂泊人生的迷惘与执着
        3.2.2 城市乡民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
    3.3 庸常人生:城市平民的平凡生存
        3.3.1 城市平民窘迫处境的烦恼生活
        3.3.2 城市平民安贫乐道的诗意光阴
第4章 欲海沉浮——“70 后”作家的城市精英书写
    4.1 精英梦想: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
        4.1.1 青葱岁月里精英成长的懵懂前行
        4.1.2 成年拼搏中精英成长的坎坷起落
    4.2 精英群像: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
        4.2.1 知识精英:欲望诱惑与理性守持的碰撞
        4.2.2 白领精英:“世俗”生存与精神守真的纠葛
        4.2.3 企业精英:利益渴望与心存良知的博弈
第5章 身体诉说——“70 后”作家的城市女性书写
    5.1 性/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另类生存
        5.1.1 欲望的性:对感性生命快感的放逐
        5.1.2 青春的性:解放肉体的精神虚空与困惑
        5.1.3 癫狂的性:两性关系中的错位迷失
    5.2 城市/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城市生活
        5.2.1 繁华生活:在奢侈物化生活之中徘徊
        5.2.2 凡俗生活:不能缺失的“蝴蝶的尖叫”
    5.3 “70 后”女性作家城市书写何以用“身体诉说”
        5.3.1 “身体诉说”的历史由来
        5.3.2 “身体诉说”的现实原因
        5.3.3 “身体诉说”的作家自身因素
第6章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6.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
        6.1.1 现实主义的别样书写
        6.1.2 文学叙事的个性化呈现
        6.1.3 感性写作的文学准入
    6.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
        6.2.1 文学审美趣味的变化
        6.2.2 文学审美标准的嬗变
        6.2.3 文学审美价值的重构
    6.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代际”作用与意义
        6.3.1 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
        6.3.2 经由“70 后”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共存
        6.3.3 经由“70 后”精英文学走向大众文学
结语:“70 后”作家城市书写——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代际
        2.乡村教师
        3.身份认同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六)研究的理论基础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田野调查法
    (八)研究过程
一、代际理论的内涵及其发展
    (一)卡尔·曼海姆对“代”问题的最初洞察与深思
        1.代际理论提出的文化背景
        2.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代问题
        3.层层涵括的代际定义
    (二)玛格丽特·米德对代际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1.“地球母亲”——玛格丽特·米德的传奇人生
        2.代沟理论——玛格丽特·米德的思想精髓
        3.跨越时空的交汇——米德与曼海姆代际思想的碰撞
    (三)张永杰、程远忠关于代际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1.《第四代人》——我国代际研究的瑰宝之作
        2.代的双重属性——代的内涵与释义
        3.“跨代与滞代”——代的复杂性
        4.“代”的文化表征
二、田野调查区域的背景介绍
    (一)T镇及周边的自然地理
        1.自然环境情况
        2.自然灾害
    (二)T镇及周边的人文历史
        1.T镇延续的风土人情
        2.T镇乡村生活的发展变迁
    (三)T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变迁
        1.新世纪以前,以农为本与固守乡土
        2.新世纪以来,土地承包与外出打工
    (四)T镇中学的发展历程
        1.回溯小镇中学的历史轨迹
        2.T镇中学的当下面貌
        3.教师们的在校生活
三、不同“代”的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现状
    (一)“上好最后一堂课”的“60 后”教师
        1.迈过艰苦岁月、马上退休的T1M老师
        2.洒脱淡然、自豪满足的T2M教师
        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外来媳妇T3F老师
    (二)处于教学“攻坚期”的“70 后”教师
        1.得过且过的T5M老师
        2.无欲无求,认真工作的T7F老师
        3.苦闷无奈的T8F老师
    (三)成为教学主力军的“80 后”教师
        1.愤懑不平、想去县城的T10M老师
        2.既来之,则安之的二胎准妈妈T11F老师
        3.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中层教干T12F老师
    (四)挑起教育新担的“90 后”教师
        1.“乐天派”的异乡姑娘T13F老师
        2.“压力山大”的T14M老师
四、不同代际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源自社会代际变迁的影响
        1.生物年龄及成长背景的差异
        2.社会文化的变迁
        3.教育政策的变化
    (二)源自乡村场域下的特殊影响
        1.乡村文化的特殊性
        2.乡村学校组织文化相对淡薄
        3.乡村教师共同体松散
    (三)源自乡村教师个人的独有影响
        1.家庭因素导致的个人经验意识的分层化
        2.关键性人物对乡村教师职业选择的引导
        3.乡村教师的整合性态度在教育观念上的体现
        4.性别之差导致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之异
五、增强不同代际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对策分析
    (一)社会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
        1.注重政策倾斜,“留住”乡村教师
        2.保障乡村教师权利,关注其现实诉求
        3.引导大众理解乡村教师的不同代际特征
    (二)乡村学校应聚焦人文环境建设
        1.提倡民主治校,共筑和谐校园
        2.关注职称问题,遵循评选公平机制
        3.构建和谐办公室,增强不同代际教师的凝聚力
    (三)乡村教师应探寻提高自我身份认同的内生力
        1.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理念
        2.提升自我发展的职业能力
        3.参与构建包容和谐的同事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5)“智造”背景下东莞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追寻都市美好生活,实现职业价值
        1.1.2 制造工厂,新生代入城初始生存地
        1.1.3 制造业转型与人才升级之双重困局
        1.1.4 新生代再教育,成为破局的新选择
    1.2 选题意义
        1.2.1 个体意义:唤醒新生代再教育认知
        1.2.2 产业意义:重塑人力资本投入共识
        1.2.3 社会意义:开启人才红利希望曙光
        1.2.4 理论意义:丰富终身教育现实内涵
    1.3 文献综述
        1.3.1 聚焦:多样视角聚向其必要性
        1.3.2 洞察:不同维度探析存在问题
        1.3.3 对策:多方向度探寻突围路径
        1.3.4 评述:研究切入之创造性思考
    1.4 核心概念厘定
        1.4.1 东莞“智造”
        1.4.2 新生代农民工
        1.4.3 再教育
    1.5 理论支持
        1.5.1 人力资本理论
        1.5.2 终身教育理论
        1.5.3 职业生涯理论
    1.6 研究设计
        1.6.1 思路与方法
        1.6.2 创新与限制
第二章 农民工代际变化与新生代之新
    2.1 两代农民工之基本概况
        2.1.1 全国视角下之两代农民工结构
        2.1.2 东莞市域数据下之农民工结构
        2.1.3 企业调研样本下之新生代构面
    2.2 新旧交替的代际特征比较
        2.2.1 受教良好,关心教育
        2.2.2 频密跳槽,职涯沉浮
        2.2.3 价值多元,心态开放
        2.2.4 注重消费,追逐潮流
        2.2.5 重视权益,维权增强
        2.2.6 迷恋城市,疏离农村
第三章 “智造”背景下东莞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需求
    3.1 东莞“智造”变革和个人升级的必要性
        3.1.1 “世界工厂”的危机及困局
        3.1.2 东莞“智造”救赎东莞制造
        3.1.3 东莞“智造”倒逼个人转型
    3.2 东莞“智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新要求
        3.2.1 从重劳力到重脑力的高技能人才
        3.2.2 从制造到“智造”的创造性人才
        3.2.3 从单一型人才到高阶复合型人才
        3.2.4 从失调到升级同步的高学力人才
    3.3 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发展对再教育的需求
        3.3.1 立足:技能习得确保安身立命
        3.3.2 发展:学历提升推动职业进阶
        3.3.3 融入:人文教育增进人城契合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新生代再教育的东莞实践及现状
        4.1.1 东莞市对产业人才培育的政策支持
        4.1.2 教育机构对产业变革的感知与响应
        4.1.3 工厂对新生代再教育的态度与动因
        4.1.4 新生代个体对再教育的认知与行动
    4.2 “智造”背景下东莞新生代再教育问题探析
        4.2.1 觉知困境:对再教育认知不足
        4.2.2 资源局限:支持要素投入不够
        4.2.3 供需矛盾:教育市场供求失衡
        4.2.4 系统缺失:培育体系尚待完善
        4.2.5 生涯迷途:个人发展欠缺规划
第五章 新生代之道及其再教育之策
    5.1 唤醒再教育觉知,推动认知升级
        5.1.1 提升再教育认知
        5.1.2 打造学习型社会
        5.1.3 构建学习型企业
    5.2 构建体系化培育,助力生涯发展
        5.2.1 职业技能培训——从漂泊到稳定,构筑生存基石
        5.2.2 高阶学历教育——助力职涯发展,推动职业进阶
        5.2.3 城市人文修炼——完成城市融入,切换身份标识
    5.3 探寻再教育之道,融合多维力量
        5.3.1 个人行动计划——新生代再教育实现的策略参考
        5.3.2 企业培训构建——人力资本竞争下的再教育实践
        5.3.3 政府政策支持——学习型社会的再教育实施保障
        5.3.4 借助机构力量——更切合实际需要的再教育行动
    5.4 借助新技术手段,实现灵活学习
        5.4.1 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即时性课堂
        5.4.2 VR技术教学应用,增强沉浸式学习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东莞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二 东莞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宿松方言词汇代际使用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宿松县地理与方言概况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宿松方言研究现状
        1.4.2 方言代际差异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调查合作人简介
    1.7 体例说明
2 从语义类看宿松方言词汇代际使用差异
    2.1 差异词的语义类统计
    2.2 亲属类词汇差异的表现
    2.3 天文类词汇差异的表现
    2.4 农业类词汇差异的表现
    2.5 红白大事类词汇差异的表现
    2.6 其他语义类词汇差异的表现
    2.7 本章小结
3 从词汇形式看宿松方言词汇代际使用差异
    3.1 语音差异
    3.2 构成成分的差异
    3.3 表达形式的差异
    3.4 本章小结
4 从造词法看宿松方言词汇代际使用差异
    4.1 摹声造词法
    4.2 比喻造词法
    4.3 本章小结
5 宿松方言词汇代际使用差异产生的原因
    5.1 社会因素
    5.2 认知因素
    5.3 个人因素
    5.4 语言内部因素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宿松方言词汇代际变化的规律
    6.2 宿松方言词汇发展趋势
    6.3 本文不足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7)重庆市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婚育行为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回顾
        1.2.2 国外文献回顾
        1.2.3 文献回顾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民工
        2.1.2 婚育行为
    2.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2.1 代际差异理论
        2.2.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2.2.3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第3章 农民工婚育行为特征的比较分析
    3.1 农民工构成情况
        3.1.1 基本特征
        3.1.2 经济特征
        3.1.3 流动特征
    3.2 农民工婚育行为特征
        3.2.1 婚姻状态
        3.2.2 初婚年龄
        3.2.3 初育年龄
        3.2.4 婚育间隔
        3.2.5 婚姻模式
    3.3 小结
第4章 农民工婚育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选定
    4.2 变量设置
        4.2.1 因变量
        4.2.2 自变量
    4.3 农民工初婚年龄的影响因素
        4.3.1 性别和民族对农民工初婚年龄的影响
        4.3.2 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初婚年龄的影响
        4.3.3 流动事件对农民工初婚年龄的影响
        4.3.4 农民工初婚年龄的其他影响因素
    4.4 农民工初育年龄的影响因素
        4.4.1 性别和民族对农民工初育年龄的影响
        4.4.2 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初育年龄的影响
        4.4.3 流动事件对农民工初育年龄的影响
        4.4.4 农民工初育年龄的其他影响因素
    4.5 农民工初婚初育间隔的影响因素
        4.5.1 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初婚初育间隔的影响
        4.5.2 流动事件对农民工初婚初育间隔的影响
        4.5.3 农民工初婚初育间隔的其他影响因素
    4.6 农民工一孩二孩间隔的影响因素
        4.6.1 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一孩二孩间隔的影响
        4.6.2 生育政策变化对农民工一孩二孩间隔的影响
        4.6.3 农民工一孩二孩间隔的其他影响因素
    4.7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思考
    5.1 研究结论
        5.1.1 农民工婚育行为存在代际差异,新生代婚育行为出现新特征
        5.1.2 新生代农民工存在未婚同居、婚前生育、奉子成婚等婚育问题
        5.1.3 农民工婚育行为的影响因素既有共性也有不同
        5.1.4 价值观和流动行为对农民工婚育行为的代际转变具有重要影响
    5.2 思考
        5.2.1 农民工发生婚姻失范行为的原因
        5.2.2 农民工婚姻失范行为的潜在问题
        5.2.3 农民工群体婚育管理服务的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8)农民工就业状况的代际比较研究 ——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福建省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民工
        二、新生代农民工
        三、代际差异
    第三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关于农民工个人基本特征代际差异的研究
        二、关于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的研究
        三、关于农民工就业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文献研究评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创新
第二章 两代农民工就业代际比较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研究基础理论
        一、代际差异理论
        二、人力资本理论
        三、新迁移经济理论
        四、责任政府理论
    第二节 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衡量指标
        一、农民工就业结构的衡量指标
        二、农民工就业质量的衡量指标
        三、农民工就业程度的衡量指标
    第三节 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演变与现状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演变
        二、两代农民工就业结构的现状
        三、两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现状
        四、两代农民工就业程度的现状
    第四节 研究假设
        一、两代农民工就业状况差异性
        二、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差异的影响
        三、家庭禀赋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差异的影响
        四、流迁因素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差异的影响
        五、社会因素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差异的影响
第三章 一项经验研究: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福建省数据的分析
    第一节 数据来源
    第二节 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一、两代农民工个体特征描述
        二、变量选择
    第三节 农民工就业状况的代际现状
        一、两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统计分析
        二、两代农民工就业结构统计分析
        三、两代农民工就业程度统计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差异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差异的相关性分析
        一、两代农民工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二、两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三、两代农民工就业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差异的逻辑回归分析
        一、研究变量设定
        二、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差异的逻辑回归结果
        1、人力资本模型
        2、家庭禀赋模型
        3、流迁因素模型
        4、社会因素模型
        5、综合模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特征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社会政策因素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特征的影响
        一、政策因素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特征的影响
        二、社会因素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特征的影响
    第二节 家庭禀赋因素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特征的影响
        一、家庭经济状况对农民工就业代际特征的影响
        二、家庭结构状况对农民工就业代际特征的影响
    第三节 人力资本因素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特征的影响
        一、健康因素对农民工就业代际特征的影响
        二、智力因素对农民工就业代际特征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三、加强就业信息服务,构建就业信息共享平台
        四、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新生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职业价值观-工作供给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1.2.2 职业价值观-工作供给匹配相关研究
        1.2.3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基础分析框架构建及量表开发
    2.1 基于人-环境匹配理论的框架构建
        2.1.1 基础分析框架
        2.1.2 职业状态变量的选择
    2.2 初始量表构建
        2.2.1 初始职业价值观量表形成
        2.2.2 工作供给初始量表的形成
        2.2.3 初始职业状态量表
    2.3 问卷调研
    2.4 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量表信度检验
        2.4.1 职业价值观因子分析
        2.4.2 量表的信度检验
    2.5 小结
第3章 问卷调研及人口统计学分布规律
    3.1 问卷调研
    3.2 职业价值观偏好的总体情况与分布规律
        3.2.1 职业价值观结构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3.2.2 职业价值偏好总体情况
        3.2.3 职业价值偏好分布规律
    3.3 职业价值观-工作供给匹配度及分布规律
        3.3.1 总体匹配情况
        3.3.2 匹配度分布规律
    3.4 职业状态变量的总体情况与分布规律
        3.4.1 工作投入
        3.4.2 工作绩效
        3.4.3 职业情感承诺
    3.5 小结
第4章 价值观-供给匹配的作用机理分析
    4.1 匹配作用机理的分析方法及流程
    4.2 匹配对工作投入的作用机理
    4.3 匹配对工作绩效的作用机理
        4.3.1 多元回归和多项式回归分析
        4.3.2 反应曲面分析
    4.4 匹配对职业情感承诺的作用机理
        4.4.1 多元回归和多项式回归分析
        4.4.2 反应曲面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关联规则的工作供给作用分析
    5.1 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及流程
        5.1.1 关联规则的基本概念
        5.1.2 关联规则分析流程
    5.2 数据处理与关联规则提取
        5.2.1 关联规则分析的应用说明
        5.2.2 数据集准备及预处理
        5.2.3 关联规则提取
    5.3 基于关联规则的工作供给作用结果及讨论
        5.3.1 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5.3.2 工作供给对工作绩效的作用分析
        5.3.3 工作供给现状水平及作用情况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基于案例对比的验证性研究
    6.1 验证性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
        6.1.1 方案设计说明
        6.1.2 调研问卷设计
        6.1.3 调研对象选择
        6.1.4 调研过程及案例企业/项目基本情况
    6.2 职业状态和职业价值偏好对比验证
        6.2.1 职业状态对比分析
        6.2.2 职业价值偏好对比分析
    6.3 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管理措施对比验证
        6.3.1 员工待遇
        6.3.2 职业发展
        6.3.3 团队组织模式与氛围
    6.4 政策建议
        6.4.1 发展基于职业价值观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管理模式
        6.4.2 改善重要工作供给水平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工作与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施工项目青年管理层人员职业价值观构成因素调研
附录B 基于开放式问卷调研的职业价值观原始因素列表
附录C 开放式问卷调研职业价值观原始因素归类和剔除
附录D 施工项目青年管理层人员职业价值观及职业状态调研(预调研问卷)
附录E 施工项目青年管理层人员职业价值观及职业状态调研(正式调研问卷)
附录F 职业价值观结构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附录G 曲面反映分析的整数坐标点对应的结果变量值
附录H 关联规则算法Python代码
附录I 案例企业新生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特点和差异汇总
附录J 案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及制度政策落实情况汇总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现行基础养老保险缴费模式
        2.1.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
        2.1.3 均衡
    2.2 基本理论
        2.2.1 养老保险代际交叠理论
        2.2.2 养老保险全要素共担理论
        2.2.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适度水平理论
        2.2.4 养老保险基金供需平衡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现状及按“产出”缴费动因
    3.1 现行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现状
        3.1.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
        3.1.2 现行养老保险缴费现状
        3.1.3 现行养老保险给付现状
    3.2 现行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存在的问题
        3.2.1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非均衡
        3.2.2 养老保险缴费差距较大
        3.2.3 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水平非均衡
    3.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动因
        3.3.1 科学技术进步形成的劳动力技术替代
        3.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降费需求
        3.3.3 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双重压力叠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模型构建及资金供需总均衡分析
    4.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经济学推导
        4.1.1 研发与中间品部门的研发行为分析
        4.1.2 最终品部门利润最大化分析
        4.1.3 家庭内效用最大化分析
        4.1.4 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均衡分析
    4.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原理阐述
    4.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模型构建
        4.3.1 指标选取
        4.3.2 模型建立
    4.4 基础养老保险基金需求测算
        4.4.1 人口结构预测
        4.4.2 基础养老保险总需求测算
    4.5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缴费率测算
        4.5.1 基础养老保险动态均衡缴费率测算
        4.5.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模式长期均衡缴费率测算
    4.6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均衡缴费率合理性检验
        4.6.1 缴费适度性检验
        4.6.2 缴费能力契合关系检验
    4.7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资金供需总均衡实证分析
        4.7.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办法设计
        4.7.2 近期和远期全国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适度性检验
        4.7.3 全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分析
    5.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城乡间均衡理论推导
        5.1.1 工资总额缴费模式下城乡间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给付均衡分析
        5.1.2 “产出”缴费模式下城乡间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给付均衡分析
        5.1.3 理论推导总结
    5.2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5.2.1 城镇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5.2.2 农村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5.2.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城乡间均衡分析
    5.3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5.3.1 城镇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5.3.2 农村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5.3.3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适度性检验
    5.4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实证分析
        5.4.1 城乡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模型构建
        5.4.2 城镇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5.4.3 农村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行业间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分析
    6.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行业间均衡理论推导
        6.1.1 工资缴费模式下不同行业基础养老保险均衡情况分析
        6.1.2 “产出”缴费模式下不同行业基础养老保险均衡情况分析
        6.1.3 不同缴费模式下不同行业企业利润情况
    6.2 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6.2.1 劳动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金额测算与分析
        6.2.2 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金额测算与分析
        6.2.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行业间均衡分析
    6.3 不同类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给付金额测算与分析
        6.3.1 劳动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给付金额测算
        6.3.2 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给付金额测算
        6.3.3 不同类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给付水平适度性检验
    6.4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行业间均衡实证分析
        6.4.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行业间均衡系数模型构建
        6.4.2 劳动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6.4.3 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区间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分析
    7.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地区间均衡理论推导
        7.1.1 工资缴费模式下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给付均衡理论分析
        7.1.2 “产出”缴费模式下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给付均衡理论分析
        7.1.3 理论推导总结
    7.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地区间均衡指标体系构建
    7.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省际均衡实证分析
        7.3.1 各省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7.3.2 各省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7.3.3 各省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7.4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地区均衡实证分析
        7.4.1 各地区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水平测算与分析
        7.4.2 各地区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给付水平测算与分析
        7.4.3 各地区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系数测算与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分析
    8.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实证计量模型构建
    8.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8.2.1 变量说明
        8.2.2 数据来源
    8.3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变量检验
        8.3.1 单位根检验
        8.3.2 协整检验
    8.4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回归分析
        8.4.1 OLS回归结果
        8.4.2 系统GMM回归
    8.5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8.5.1 基于地区分组的稳健性检验
        8.5.2 基于指标替换的稳健性检验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调整路径及实现机制
    9.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调整路径
        9.1.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段划分依据
        9.1.2 基础养老保“产出”缴费与给付调整阶段设计
    9.2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的实现机制分析
        9.2.1 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
        9.2.2 基础养老保险给付与低保补贴联动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1.1 “产出”缴费模式缴费率与缴费适度水平相契合
        10.1.2 “产出”缴费模式缴费率与缴费能力相适应
        10.1.3 “产出”缴费模式能够促进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结构均衡发展
        10.1.4 “产出”缴费模式有利于实现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均衡
        10.1.5 “产出”缴费模式更能适应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转变的大环境
    10.2 政策建议
        10.2.1 实施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综合配套改革
        10.2.2 构建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利益均衡发展机制
        10.2.3 建立基础养老保险给付与低保补贴联动机制
        10.2.4 稳健推进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关于调整新老代际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对企业绩效影响案例研究[D]. 陈皓楠.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性统计研究 ——基于社会融合视角[D]. 刘烁. 辽宁大学, 2021(02)
  • [3]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D]. 崔桂武. 辽宁大学, 2021(02)
  • [4]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D]. 李莉.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智造”背景下东莞新生代农民工再教育研究[D]. 张娟. 广西大学, 2020(07)
  • [6]宿松方言词汇代际使用差异研究[D]. 陈斯舒. 暨南大学, 2020(04)
  • [7]重庆市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婚育行为的比较研究[D]. 张莉莉.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1)
  • [8]农民工就业状况的代际比较研究 ——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福建省数据分析[D]. 韩阳. 华侨大学, 2020(01)
  • [9]新生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职业价值观-工作供给匹配研究[D]. 宋子阳. 清华大学, 2020(01)
  • [10]基础养老保险“产出”缴费与给付均衡研究[D]. 杜芳雨. 辽宁大学, 2020(01)

标签:;  ;  

关于调整新旧代际问题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